武术教学课程标准(大学版)

武术教学课程标准(大学版)
武术教学课程标准(大学版)

《武术教学》课程标准

英文名称:wushujibengong 课程编号:422011480

适用专业:体育教育(太极拳)学分数:1.5

一、课程性质

武术是以技击为主要内容,以功法、套路和搏斗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

《武术教学》课程具有基础性、技能性特点,是学生认识中国传统武术的特点、掌握中国传统武术的运动规律的基础课程。是体育教育(太极拳)专业学生,认识及理解武术基本形式并学习太极拳掌握太极拳的基础,对培养体育教育(太极拳)专业学生专业素质及就业技能具有促进作用。

二、课程理念

1、武术课是体育学中的一门主要的实践课程

武术作为一种传统的体育项目,深受广大学生的普遍喜爱。具有独特的技击性和内外合一、形神兼备、磨练意志的特点,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而少年拳是国家为了适应学生的特点,为适合体育教学而改编的易学易练的武术动作。学生通过演练武术得到武德美育熏陶,初步建立武术的概念,发展身体的柔韧性、灵活性、协调性和节奏感,提高动作的连贯性,培养学生的武术兴趣,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和参与热情以及民族自豪感,养成经常运用武术锻炼身体和修身养心的习惯。要求学生掌握基础动作为主,为今后武术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2、武术课程的学习应以人为本,引导学生“体验式”与“研究式”相结合学习

在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要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将体验式、研究式学习运用于教学中,课堂模仿教师示范、课堂素质和比赛练习、课外实践尝试指导训练学习相结合,鼓励研究创新,鼓励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能够举一反三,充分体现素质教育、个性化教育等现代教育思想和观念,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生实践性的自主活动为基础的动态、开放的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中除了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外,应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以人为本”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的需要来设计教学活动,要求教师根据学生个体的专业背景和接受能力,通过采用各种灵活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熟练掌握武术的课程特点,找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切入点,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该课程的基本技能操作方法,达到对武术基本知识的掌握。

3、武术课程的考核应能促进学生体育综合素质的形成与发展

该课程主要教学方法是以课堂讲授为主,学生自学为辅;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多采用示范性教学,示范与讲解相结合、注重理论与技术相结合的原则以及课下指导、训练实践练习。可通过课堂讲授、自学、讨论、具体实践的方法等多种途径,采用系统化、理论化的手段与方式学习武术理论和技术进行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因此,本课程的考核不仅注重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也强调对学习过程的评价,实践得出考核能促进学生体育综合素质的形成与发展。

三、课程主要内容

基础阶段:基本功、基础技术

中级阶段:完成基本功基础动作、(基本腿法、基本步法、基本跳跃)

提高阶段:完成全套动作,创编一套适合自己的基本功(包含:腿法、跳跃、步法)

四、课程目标。

(一)课程总目标

通过对本课程学习,提高对我国传统武术文化的认识,使学生了解武术的教学特点与运动规律,掌握武术基本功的基本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技能。培养学生对武术运动持之以恒的精神,学会运用科学手段进行武术锻炼,达到健身的目的。能够运用理论指导实践,独立胜任武术的教学、训练、裁判和科学研究等工作。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并使学生建立终生健身理念。

(二)课程分目标

1、知识目标

(1)掌握武术基本功的运动特点和运动规律。

(2)掌握武术教学训练的基本步骤及流程。

(3)掌握武术基本功的腰功、腿功、手形、手法、步形、步法、跳跃、平衡、跌扑滚翻等基本动作。

(4)掌握少年拳第一套的基本姿势要求及整套技术动作。

(5)了解武术在当代社会的应用价值。

2、运动技能目标:

(1)能够对武术基本功进行科学指导训练及教学。

(2)能够熟练运用所学而对武术进行客观、科学、正确的认识。

(3)能够运用所学武术基本功为基础而进行新的套路组合。

(4)能够胜任大型活动武术表演的任务。

(5)能够承担武术赛事活动的裁判任务。

1、运动参与目标:

通过启发、引导、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提高学生对武术的兴趣,并上升到对太极拳的认识和简单练习并培养崇尚武德的精神。

通过学生观察、模仿、相互交流、练习,让学生了解武术基本功,并以及90%以上学生能基本掌握本节课的技能和认识武术基本功对太极拳的作用。

3、身体健康目标:

通过武术基本功练习可发展学生协调性、柔韧和力量等身体素质。

4、社会适应目标:

通过本节课中学生间的互帮互助,增加他们的团结合作意识,为学生日后的就业有力良好的铺垫。

5、思想文化素质目标

(1)培养“尊师重道”崇尚礼节的思想品质;

(2)遵循“以礼始,以礼终”的教育原则;

(3)深入了解并体悟中国传统民族体育项目;

五、课程内容

(一)实践课

(一)课时安排(理论教学课时、实践教学课时)

(二)教学建议

1、教学组织与形式

为达到武术基本功课程的总目标,建议课程采取以讲授、实践练习为主,学生自学为辅;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结合一定的理论知识讲解,多采用循序渐进、示范性教学,示范与讲解相结合、注重理论与技术相结合的教学形式进行组织教学。

技术实践教学应鼓励学生进行模仿练习、勤思多问、举一反三,鼓励创新,锻炼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探索学生为主体的分组开放式实践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实践、科研和教学相结合的组织形式教学。

2、教学方法与手段

尝试“领做和模仿”方法,在讲解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术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关键问题和实际应用做实例,进行课堂讲解和讨论,指定动作供学生课后查阅,通过布置课外参观、体验组织比赛和裁判工作等锻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手段上,尽量采用直观示范和实战练习相结合的手段,每节课都采用讲解法、示范法及二者相结合的教法,师生间、学生间互评价纠错及分组练习等。提供较好的“武术”课程网站,补充教学参考资料以及其他扩展性学习的教学资料,实现网络教学和资源共享。

3、教学环境与策略

(1)教学环境

技术实践性教学环境,在学院规定的场地结合相关技术进行教学演示,并套路技术结合裁判规则进行讲解。同时根据不同情况可参加或参观各种赛事及社会活动。

(2)教学策略

教学过程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教学的内容、教学的条件综合考虑进行。每节课的教学策略都应不同,因此,总的建议是充分利用学生已经掌握的前置课程的知识和技能,结合多种方式(讲授、自学、讨论等)组织教学。

从实践课程的教学内容来看,主要由4个实践内容,在实践教学中,从制定计划开始到实践结果的分析讨论都由教师和学生配合完成,教师提供相应的辅助指导。在实践的过程中,每个学生根据各自的实践方案采取不同实践模式进行探究式的实践,教学中教师对现场出现的问题,启发学生自行解决,锻炼基本理论的快速反应能力、随机应变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和竞争意识和能力。

4、能力培养方案及相应说明

(1)注重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培养,加强思想文化素质教育

首先是武礼教育。武术礼仪是习武者应共同遵守的最基本的道德行为规范,是习武之人文明礼貌的一种体现。①抱拳礼的行礼方法;②抱拳礼的涵义;③抱

拳礼的应用:教学礼节、竞赛礼节、表演礼节等。

其次是武德教育。武德指尚武崇德的精神,是习武者修养身心,规范举止的一种言行准则。集中表现为用道德观念规范武术技法和以道德观念规范习武者的日常言行。强调通过武德修养,养成尚武崇德的精神。这种精神既重自强不息,又重厚德载物,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缩影。在教学过程中穿插一些名人名家典故和一些尊师重道的故事提高学生武德修养。

(2)推行“体验—研究”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将问题穿插在每次课的教学中,让学生带着问题去体验、去研究,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课堂上,在讲授课程基本内容的同时,结合动作示范(正确和错误)进行分析讨论。课下,提供补充文献和相关网站供学生进一步课外阅读,培养学生查阅、分析科研文献的能力。

(3)注重启发互动,突出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

采用启发诱导、讨论互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避免传统“满堂灌”教学的弊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变成主动学,提高教学效果。

(4)注重课外自主学习的设计,锻炼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结合重点教学内容布置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自己查阅武式太极拳教学和技术运用的资料,分析讨论新课程内容的预习;新知识或新技能的学习与巩固;武式太极拳经典拳论的掌握;武式太极拳所需身体素质和基本能力的获得;学习心得;课堂重点难点内容的掌握;武式太极拳教学内容的设计、组织与评价;知识视野的拓展等相关问题,锻炼太极拳比赛的组织和裁判能力。对学生的实践活动给予现场的点评,指出问题所在。对实践活动中优秀的同学,组织观摩,使学生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①组建“学业团队”,课堂内构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体的“学业团队”。

②学习笔记,笔记作为自主学习的书面呈现形式,自主学习所涉及的内容以笔记的形式展示出来,教师定期进行督促检查。通过笔记教师监督学生的学习过程,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度。

5)加强过程考核,使成绩评价更客观

加强学生学习过程表现的考核,将平时成绩(考勤和课堂表现)记入总分;以加大学生的重视程度。

(6)积极研究、探索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新模式,加强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

探索尝试学生申请创新实践项目和比赛方案设计,以及学生自主的开放式实践教学新模式。教师要积极开展实践教学研究,参与教学改革项目,提高教学质量。

①创新教育方面,教学术语创新、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步骤创新、学习方法创新、考核评价创新。

②创业教育方面,紧密结合专业课程教学,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创业机会,敢于进行创业实践的能力;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创业与职业生涯发展的关系,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通过丰富实践教学内容,改进实践教学方法,激励学生创业实践;使学生了解创业的基本知识,树立科学创业观。(三)学业考核与评定

1、考核内容

(1

(2)能力

利用体育学相关知识分析武术的健身价值和群众基础以及发展趋势,针对具体武术运动技术应用进行初步设计和实战练习,搜集有关武术运动技术运用方面的资料撰写科研论文,进而培养学生学习武术的兴趣,制订具体的实践培训方案。(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正确认识武术运动健身的社会意义及价值,具有坚持不懈、始终如一的练习精神和实事求实的科学态度,具备团队精神和合作交流意识。

2、考核方法

(1)成绩评定方式的主要构成及比例:

《武术基本功》为实践教学和自主学习两个环节,实施“N+2”的学业成绩考试改革,注重考试过程考核。“N”是教学过程中的考核,包括出勤情况、平时测验、作业、学习态度等。“2”中的一个“1”是期末技术考评,采用百分制评分,考查方式为技术考试:依据国家最新武术推手竞赛规则的评分方法,采用“公开、公平、公正、准确”的方针最少由3名专业教师进行考评。另一个“1”是学习笔记,包括课堂笔记、课前和课后自主学习笔记等。

按照课程性质,各环节考核所占比重如下表所示:

注:学业成绩不是各项成绩的简单平均,而是要求每一项目成绩都合格(该项目成绩的60%,如平时测验6分为及格线),该课程总成绩才能及格。

(2)考试形式与时间:随堂考试,90分钟。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