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纤维的概述

陶瓷纤维的概述
陶瓷纤维的概述

陶瓷纤维的概述

纺织G1401 常媛

陶瓷纤维是一种纤维状轻质耐火材料,具有重量轻、耐高温、热稳定性好、导热率低、比热小及耐机械震动等优点,因而在机械、冶金、化工、石油、陶瓷、玻璃、电子等行业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近几年由于全球能源价格的不断上涨,节能已成为中国国家战略,在这样的背景下,比隔热砖与浇筑料等传统耐材节能达10-30%的陶瓷纤维在中国国内得到了更多更广的应用,发展前景十分看好。

●定义

普通陶瓷纤维又称硅酸铝纤维,因其主要成分之一是氧化铝,而氧化铝又是瓷器的主要成分,所以被叫做陶瓷纤维。而添加氧化锆或氧化铬,可以使陶瓷纤维的使用温度进一步提高。

陶瓷纤维制品是指用陶瓷纤维为原材料,通过加工制成的重量轻、耐高温、热稳定性好、导热率低、比热小及耐机械震动等优点的工业制品,专门用于各种高温,高压,易磨损的环境中

陶瓷纤维制品是一种优良的耐火材料。具有重量轻、耐高温、热容小、保温绝热性能良好、高温绝热性能良好、无毒性等优点。

到目前为止,中国国内现在大大小小的陶瓷纤维生产厂家共有二百多家,但分类温度为1425℃(含锆纤维)及以下的陶瓷纤维的生产工艺,只分为甩丝毯与喷吹毯两种。

●特点

质量轻、绝热性能好、热稳定性好、化学稳定性好、加工容易、施工方便。既不耐磨又不耐碰撞,不能抵抗高速气流的冲刷,不能抵抗熔渣的侵蚀。

●分类

陶瓷纤维是经过经过双面针刺工艺制作而成,在是高温和低温环境中都被广泛的使用,现在市面上的根据生产工艺的不同,我们一般把陶瓷纤维毯分为两类,一种是甩丝毯,一种是喷丝毯。

1. 纤维丝的直径:甩丝纤维更粗些,甩丝纤维一般为

3.0-5.0µm,喷丝纤维一般为2.0-3.0µm;

2. 纤维丝的长度:甩丝纤维更长些,甩丝纤维一般为150-250mm, 喷丝纤维一般为100-200mm;

3. 导热系数:喷丝毯由于纤维较细而优于甩丝毯;

4. 抗拉抗折强度:甩丝毯由于纤维更粗而优于喷丝毯;

5. 制作陶瓷纤维组块的应用:甩丝毯由于纤维较粗且长而优于喷丝毯,在组块制作的折叠过程中,喷吹纤维毯易于破碎和撕裂,而甩丝纤维毯可以折叠得非常紧密并且不易破坏,组块的质量会直接影响到炉衬的质量;

6. 余热锅炉等大块毯的竖直层铺应用:甩丝毯由于纤维丝粗而长,具有更好的抗拉力,更经久耐用,所以甩丝毯优于喷丝毯;

●硅酸铝纤维制品的生产方法

硅酸铝纤维原料的熔融一般采用电炉作为熔化设备,主要有电

阻炉和电弧炉两种。硅酸铝纤维的成形方法分为喷吹法、甩丝法和甩丝-喷吹法等。

●硅酸铝纤维制品的工艺流程

1、电弧法喷吹成纤、湿法制毡工艺:

合格配合原料加入电弧炉中熔融,形成流股,流股经压缩空气或蒸汽喷吹后成为硅酸铝纤维,经过除渣器除渣后,集棉形成成品纤维。成品硅酸铝纤维被送入搅拌槽旋涡除渣后,被送至贮料槽,施加粘结剂后形成浆料。浆料经压机模压或真空吸滤,干燥形成硅酸铝棉成品。

2、电阻法喷吹(或甩丝)成纤、干法针刺制毯工艺:

硅酸铝纤维干法针刺毯,根据其成纤方法不同,有两种生产工艺;电阻法喷吹(包括平吹和立吹)成纤、干法针刺制毯工艺;电阻法甩丝成纤、干法针刺制毯工艺。

"针刺制毯"是借鉴无纺针刺工艺技术开发而成,散状纤维坯送入针刺机针刺时,由于刺针上钩状针脚,使纤维层互相紧密交织,以提高硅酸铝纤维毯的抗拉强度及抗风蚀性能。

●用途

1、各种隔热工业窑炉的炉门密封、炉口幕帘。

2、高温烟道、风管的衬套、膨胀的接头。

3、石油化工设备、容器、管道的高温隔热、保温。

4、高温环境下的防护衣、手套、头套、头盔、靴等。

5、汽车发动机的隔热罩、重油发动机排气管的包裹、高速赛车的复合制动摩擦衬垫。

6、输送高温液体、气体的泵、压缩机和阀门用的密封填料、垫片。

7、高温电器绝缘。

8、防火门、防火帘、灭火毯、接火花用垫子和隔热覆盖等防火缝制品。

9、航天、航空工业用的隔热、保温材料、制动摩擦衬垫。

10、深冷设备、容器、管道的隔热、包裹。

11、高档写字楼中的档案库、金库、保险柜等重要场所的绝热、防火隔层,消防自动防火帘。

历史

从生产历史上看,最早诞生的是喷丝生产工艺,但单线的生产能力较低,年产一般为1000-1500吨.随着生产效率提高的要求与生产工艺的不断探索与研究,最终发明了更先进的甩丝生产工艺,甩丝生产工艺的单条生产线的生产能力能达到喷丝工艺的2-4倍.单线年产量达近6000吨。

甩丝生产工艺已被绝大多数行业生产巨头与客户接受,所以中国在近五年内几乎所有新建陶瓷纤维生产线都选用甩丝工艺法喷丝纤维毯也有其独特的应用,如果需要将纤维打碎后做成二次加工品(如:制作真空成型品等),喷丝纤维因纤维较细而更容易与其他原料充分混合,所以较受欢迎。

所以,甩丝与喷丝工艺的陶瓷纤维各有所长,客户要根据实际应用取其长而避其短,以期达到最佳的效果.当然,甩丝毯的适用场合要远远多于喷丝毯。

就未来的发展前景来看,中国的陶瓷纤维生产总量还会提高,新的生产线仍以甩丝生产工艺为主.相对而言,喷丝毯的生产规模与占市场总量的比例将逐步减小,喷丝毯生产工艺较适合于生产规模较小的企业,特别是早期投入资金较小的企业.甩丝生产工艺在中国的市场竞争,也将越来越激烈了,这对消费者而言肯定是件好事,因为能花更少的钱,就享受到更多更好的产品了.这对中国热能应用的相关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对工业生产过程中的节能降耗而言,也肯定是件大好事。

参考文献

百度百科:https://www.360docs.net/doc/e87709961.html,/view/1066135.htm

中国百科网:https://www.360docs.net/doc/e87709961.html,

特种陶瓷整理版

1名词解释 特种陶瓷:采用高度精选的原料,具有能精确控制的化学组成,按照便于控制的制造技术加工的,便于进行结构设计,具有优异特性的陶瓷。 粉体颗粒:指在物质的本质结构不发生改变的情况下,分散或细化而得到的固态基本颗粒。 团聚体:由一次颗粒通过表面力吸引或化学键键合形成的颗粒,它是很多一次颗粒的集合体。 胶粒:即胶体颗粒。胶粒尺寸小于100nm,并可在液相中形成稳定胶体而无沉降现象。 6什么是固相法、气相法、液相法,简述工艺流程 固相法就是以固态物质为出发原料,通过一定的物理与化学过程来制备陶瓷粉体的方法。 固相原料——配料——混合——合成——粉碎——粉体 气相法是直接利用气体或者通过各种手段将物质变成气体,使之在气体状态下发生物理变化或化学反应,最后在冷却过程中凝聚长大形成粉体的方法。 蒸发-凝聚法(PVD):原料——高温气化——急冷——粉体 蒸发-凝聚法是将原料加热至高温(用电弧或等离子流等加热),使之气化,接着在电弧焰和等离子焰与冷却环境造成的较大温度梯度条件下急冷,凝聚成微粒状物料的方法。 气相化学反应法(CVD):金属化合物蒸气——化学反应——粉体 气相化学反应法是挥发性金属化合物的蒸气通过化学反应合成所需物质的方法。 液相合成法也称湿化学法或溶液法。溶液法从均相的溶液出发,将相关组分的溶液按所需的比例进行充分的混合,再通过各种途径将溶质与溶剂分离,得到所需要组分的前驱体,然后将前驱体经过一定的分解合成处理,获得特种陶瓷粉体,可以细分为脱溶剂法、沉淀法、溶胶-凝胶法、水热法等。 溶液制备——溶液混合——脱水——前驱体——分解合成——粉体 7常用的气相法有哪些,各有何特点(3个)

特种陶瓷原料到设备的选用..

特陶原料及设备的选用1、主要设备一览表 2、设备的主要技术参数及说明 2.1气流磨(QLM-400) 2.1.1结构组成 表2-2-1

2.1.2技术参数表 2-2-3

气流磨是通过无外部热能供给的高能球磨过程制备纳米粉体,该系统可靠性高、操作方便、一次出品率高[3,5],产量指标已经达到国际标准及日本标准,产品可以替代国外产品,得到业内人士的肯定。还解决了传统的球磨机效率低,粉磨后粉体粒径分布范围宽的缺点。 2.2干压成型机(IR-520) 2.2.1技术参数 表 2-2-1 2.2.2结构组成 干压成型机手轮,动压轮,定压轮,摆线针轮,减速机,电动机等。适用于压制陶瓷、磁性材料等材料。该机自动化程度高, 具有在安全生产提高生产率的同时节省材料,省工、省时、一机多用的特点,是干压陶瓷、磁性材料成型机械首选。该机精度高,压片稳定,性能好,成品率高。精锐机械厂生产的全自动陶瓷成形机采用PLC控制,各动作的时间通过文本输入,并且全部可调。可以自动脱模,自动清洁浇口,无需人工清理。标准化模架设计,自动对模,使装换模具时间更短。 2.2.3特点 干压成型机具有设计先进、结构合理、安装调试容易、操作方便、工作范围大、

调节性能好、生产周期短、成本低、生产效率高、易于自动化,废品率低等优点,可满足粉末成型时的不同要求。 2.3 冷等静压机(LDJ100/320-300I) 2.3.1技术参数 表 2-3-1 2.3.2结构组成 冷等静压机主要由弹性模具、缸体(高压容器)、框架、液压系统等组成。 (1)弹性模具。用橡胶或树脂材料制成。物料颗粒大小和形状对模具寿命有较大影响。模具设计是等静压成型的关键,因为坯体尺寸的精度和致密均匀性与模具关系密切。将物料装入模具中时,其棱角处不易为物料所充填,可以采用振动装料,或者边振动,边抽真空,效果更好。 (2)缸体。能承受高压的容器。一般有两种结构形式:一种是由两层简体热装而成,内筒处于受压状态,外筒处于受拉状态,这种结构形式只适用于中小型等静压成型设备;另一种是采用钢丝预应力缠绕结构,用机械性能良好的高强度合金钢作为芯简体,然后用高强度钢丝按预应力要求,缠绕在芯筒外面,形成一定厚度的钢丝层,使芯筒承受很大的压应力。即使在工作条件下,也不承受拉应力或很小的拉应力,这种容器具有很高的抗疲劳寿命,可以制造直径较大的容器。容器的上塞和下塞都是活动的,加压时,上下塞将力传递到机架上。 (3)框架。有两种结构形式:一种为叠板式结构,采用中强度钢板叠合而成;另一种为缠绕式框架结构,由两个半圆形梁及两根立柱拼合后用高强度钢丝预应力缠绕而成。这种结构受力合理,抗疲劳强度高,工作安全可靠。 (4)液压系统。由低压泵、高压泵和增压器以及各式阀等组成。开始由流量较大的低压泵供油,达到一定压力后,再由高压泵供油,如压力再高,则由增压

特种陶瓷的概述

特种陶瓷概述 10机电一体化3班xxx 指导老师xxx 摘要:本文回顾了陶瓷材料的发展历史,着重评述了特种陶瓷如工程结构陶瓷、生物陶瓷、功能陶瓷等的发展现状,并展望了特种陶瓷的未来发展。 关键词:特种陶瓷、分类、应用、发展及其新动向 1 前言 信息技术、能源和材料是现代文明的三大支柱,材料是人类生产活动和生活必须的物资基础。从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史可以看到,每一项重大的新技术发现,往往都有赖于新材料的发展。随着能源开发、空间技术、激光技术、传感技术等新技术的出现,现有的一般用途的材料已难以满足要求,开发和有效利用高性能材料和功能材料开始引人瞩目。陶瓷材料具有高强度、耐高温、耐腐蚀、耐磨等特点,因而成为新材料的发展中心。 2 特种陶瓷的定义及分类 特种陶瓷(special ceramics)又叫精细陶瓷(fine ceramics)、先进陶瓷(advanced ceramics)、高技术陶瓷(high-technology ceramics)、或高性能陶瓷(high-performance ceramics)。一般认为,特种陶瓷是“采用高精度的原材料,具有精确控制的化学组成、按照便于控制的制作技术加工的、便于进行结构设计,并具有优异特性的陶瓷”。它的出现与现代工业忽然高技术密切相关。近20年来,由于冶金、汽车、能源、生物、航天、通信等领域的发展对新材料的需要陶瓷材料在国内外已经逐步形成了一个新兴的产业。而特种陶瓷在许多方面都突破了传统陶瓷的概念和范畴,是陶瓷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性的变化。 特种陶瓷按照显微结构和基本性能,可分为结构陶瓷、功能陶瓷、智能陶瓷、纳米陶瓷和陶瓷基复合材料。 结构陶瓷:用于高压高温、抗辐射、抗冲击、耐腐蚀、耐磨等环境下的陶瓷材料,可分为氧化物陶瓷、氮化物陶瓷、碳化物陶瓷、硼化物陶瓷等。 功能陶瓷:具有接受特殊敏感功能的陶瓷制品,可分为电功能陶瓷、磁功能陶瓷、光功能陶瓷、生物功能陶瓷。 智能陶瓷:能够接受外部环境的信息而自动改变自身状态的一种新型陶瓷材料,主要有压电陶瓷、形状记忆陶瓷和电流陶瓷。 纳米陶瓷:晶粒或颗粒处于纳米范围(1-100nm)的陶瓷,包括纳米陶瓷粉体、纳米陶瓷纤维、纳米陶瓷薄膜、纳米陶瓷块体。 陶瓷基复合材料:由陶瓷基体和增强体所组成的复合材料,其性能比单一材料的性能优越。初具有陶瓷的高强度、高硬度,良好的耐磨性、耐热性、耐腐蚀性等特点外,还使陶瓷的韧性大大提高,强度和模量也有一定提高。主要有纤维增强、晶须增强、颗粒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 根据陶瓷的性能,吧它们分为高强度陶瓷、高温陶瓷、高韧性陶瓷、铁电陶瓷、压电陶瓷、电解质陶瓷、半导体陶瓷、电介质陶瓷、光学陶瓷(既透明陶瓷)、磁性瓷、耐酸陶瓷和死亡陶瓷。 按照化学组成划分有: 1、氧化物陶瓷:氧化铝、氧化锆、氧化镁、氧化钙、氧化铍、氧化锌、氧化钇、二氧化钛、

广东特种陶瓷项目商业计划书

广东特种陶瓷项目商业计划书 规划设计/投资分析/产业运营

报告摘要 氧化铝陶瓷覆铜板电容压力传感器在各种汽车上用量巨大,市场达近 百亿,但是目前氧化铝陶瓷覆铜板主要依赖进口,国内的陶瓷氧化铝板在 材料的弹性模量、弹性变形循环次数、使用寿命和可靠性凤方面还有差距,尚未进入商业化实际应用。 氮化铝陶瓷是一种高温耐热材料,其热导率高,较氧化铝陶瓷高5倍 以上,膨胀系数低,与硅性能一致。使用氮化铝陶瓷为主要原材料制造而 成的基板,具有高热导率、低膨胀系数、高强度、耐腐蚀、电性能优、光 传输性好等优异特性,是理想的大规模集成电路散热基板和封装材料。随 着我国电子信息产业蓬勃发展,我国市场对PCB基板的需求不断上升,氮 化铝陶瓷基板凭借其优异性能,市场占有率正在不断提升。 该陶瓷基板项目计划总投资17478.1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1771.0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67.35%;流动资金5707.10万元,占 项目总投资的32.65%。 达产年营业收入40395.00万元,净利润7015.97万元,达产年纳 税总额3979.03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53.52%,投资利税率62.91%,投资回报率40.14%,全部投资回收期3.99年,提供就业职位564个。

广东特种陶瓷项目商业计划书目录 第一章概述 第二章建设背景分析 第三章项目市场前景分析 第四章产品规划方案 第五章土建工程分析 第六章运营管理模式 第七章项目风险概况 第八章 SWOT分析 第九章项目实施安排方案 第十章投资可行性分析 第十一章项目经济效益分析 第十二章项目综合评估

第一章概述 一、项目名称及建设性质 (一)项目名称 广东特种陶瓷项目 (二)项目建设性质 该项目属于新建项目,依托某循环经济产业园良好的产业基础和创新氛围,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全力打造以陶瓷基板为核心的综合性产业基地,年产值可达40000.00万元。 二、项目承办单位 xxx有限责任公司 三、战略合作单位 xxx科技发展公司 四、项目建设背景 陶瓷基板材料以其优良的导热性和气密性,广泛应用于功率电子、电子封装、混合微电子与多芯片模块。 在如今的电子时代,几乎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电子设备,现如今的电子设备,也不仅仅只限于手机电脑这种了,包括汽车、家居等等都在物联网的推动下变成了“电子设备”。在互联网基础上的物联网,正在突飞

特种陶瓷制备工艺..

特种陶瓷材料的制备工艺 10材料1班 王俊红,学号:1000501134 摘 要:介绍粉末陶瓷原料的制备技术、特种陶瓷成形工艺、烧结方法。 目前,特种陶瓷中的粉末冶金陶瓷工艺已取得了很大进展,但仍有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 当前阻碍陶瓷材料进一步发展的关键之一是成形技术尚未完全突破。 压力成形不能满足形状复杂性和密度均匀性的要求。 多种胶体原位成形工艺,固体无模成形工艺以及气相成形工艺有望促使陶瓷成形工艺获得关键性突破。 关键词:特种陶瓷;成形;烧结;陶瓷材料 前言:陶瓷分为普通陶瓷和特种陶瓷两大类, 特种陶瓷是以人工化合物为原料(如氧化物、氮化物、碳化物、硼化物及氟化物等)制成的陶瓷。 它主要用于高温环境、机械、电子、宇航、医学工程等方面,成为近代尖端科学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特种陶瓷作为一种重要的结构材料,具有高强度、高硬度、耐高温、耐腐蚀等优点,无论在传统工业领域,还是在新兴的高技术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因此研究特种陶瓷制备技术至关重要。 正文:特种陶瓷的生产步骤大致可以分为三步:第一步是陶瓷粉体的制备、第二步是成形,第三步是烧结。 特种陶瓷制备工艺流程图 一、 陶瓷粉体的制备 粉料的制备工艺(是机械研磨方法,还是化学方法)、粉料的性质(粒度大小、形态、尺寸分布、相结构)和成形工艺对烧结时微观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即粉末制备 坯料制备 成型 干燥 烧结 后处理 热压或热等静压烧结 成品

陶瓷的最终微观组织结构不仅与烧结工艺有关,而且还受粉料性质的影响。由于陶瓷的材料零件制造工艺一体化的特点,使得显微组织结构的优劣不单单影响材料本身的性能,而且还直接影响着制品的性能。陶瓷材料本身具有硬、脆、难变形等特点。因此,陶瓷材料的制备工艺显得更加重要。由于陶瓷材料是采用粉末烧结的方法制造的,而烧结过程主要是沿粉料表面或晶界的固相扩散物质的迁移过程。因此界面和表面的大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就是说,粉末的粒径是描述粉末品质的最重要的参数。因为粉末粒径越小,表面积越大,单位质量粉末的表面积(比表面积)越大,烧结时进行固相扩散物质迁移的界面就越多,即越容易致密化。制备现代陶瓷材料所用粉末都是亚微米(<lμm)级超细粉末,且现在已发展到纳米级超细粉。粉末颗粒形状、尺寸分布及相结构对陶瓷的性能也有着显著使组分之间发生固相反应,得到所需的物相。同时,机械球磨混合无法使组分分的影响。粉末制备方法很多,但大体上可以归结为机械研磨法和化学法两个方面。 传统陶瓷粉料的合成方法是固相反应加机械粉碎(球磨)。其过程一般为:将所需要的组分或它们的先驱物用机械球磨方法(干磨、湿磨)进行粉碎并混合。然后在一定的温度下煅烧。由于达不到微观均匀,而且粉末的细度有限(通常很难小于 l μm 而达到亚微米级),因此人们普遍采用化学法得到各种粉末原料。根据起始组分的形态和反应的不同,化学法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1.固相法: 化合反应法:化合反应一般具有以下的反应结构式: A(s)+B(s)→C(s)+D(g) 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固态粉末,经混合后在一定的热力学条件和气氛下反应而成为复合物粉末,有时也伴随一些气体逸出。 钛酸钡粉末的合成就是典型的固相化合反应。等摩尔比的钡盐BaCO3和二氧化钛混合物粉末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 BaCO3+TiO2→BaTiO3+CO2↑ 该固相化学反应在空气中加热进行。生成用于PTC制作的钛酸钡盐,放出二氧化碳。但是,该固相化合反应的温度控制必须得当,否则得不到理想的、粉末状钛酸钡。 热分解反应法:

功能陶瓷材料概述

功能陶瓷材料概述 功能陶瓷由于其在电、磁、声、光、热、力等方面优异的性能,广泛应用于电子电力、汽车、计算机、通讯等领域,在科学技术发展和实际生产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主要阐述了功能陶瓷电学、光学、磁学、声学、力学等基本性质,并介绍了功能陶瓷的种类和应用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标签: 功能陶瓷;性质;应用 1 前言 功能陶瓷是具有电、磁、声、光、热、力、化学或生物功能等的介质材料。它有别于我们所熟知的日用陶瓷、艺术陶瓷、建筑陶瓷等,而是指在电子、微电子、光电子信息和自动化技术以及能源、环保和生物医学领域中所使用的陶瓷材料。功能陶瓷以其独特的声、光、热、电、磁等物理特性和生物、化学以及适当的力学等特性,在相应的工程和技术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如制造电子线路中电容器用的电介质瓷,制造集成电路基片和管壳用的高频绝缘瓷等。 2 功能陶瓷基本性质 功能陶瓷是利用其对电、光、磁、声、热等物理性质所具有的特殊功能而制造出的陶瓷材料。其电学、光学、磁学、声学、热学、力学等性质是研究和运用的重点。功能陶瓷的这些性质与其组成、结构和工艺等有着密切关系。 功能陶瓷电学性质可以用电导率、介电常数、击穿电场强度和介质损耗来表示,是功能陶瓷材料很重要的基本性质之一。光学性质指其在可见光、红外光、紫外光及各种射线作用时表现出的一些性质。表征磁学性质的参数有磁导率、磁化率、磁化强度、磁感应强度等。材料在外力作用下都会发生相应的形变甚至破坏,有必要研究材料的力学性能,功能陶瓷材料也具有弹性模量、机械强度、断裂韧度等表征力学性能的参数。 3 功能陶瓷种类及其应用 功能陶瓷的发展始于20世纪30年代,经历从电介质陶瓷→压电铁电陶瓷→半导体陶瓷→快离子导体陶瓷→高温超导陶瓷的发展过程,目前已发展成为性能多样、品种繁多、使用广泛、市场占有份额很高的一大类先进陶瓷材料。目前已经研究比较深入并大量使用的功能陶瓷有绝缘陶瓷、介电陶瓷、压电陶瓷、半导体陶瓷、敏感陶瓷、磁性陶瓷、生物陶瓷和结构陶瓷等,下面将介绍几种主要的功能陶瓷及其应用。 3.1 绝缘陶瓷

陶瓷行业概况及产品基本知识

陶瓷行业概况及产品基本知识 一、陶瓷行业概况 1.陶瓷产业的地区分布 中国建陶行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目前已经形成了“三山一海夹二江”(三山:佛山、唐山、博山;一海:上海周边地区;二江晋江、夹江)的格局。 佛山:是我国乃至世界建陶业最发达、最集中的地区,厂家之多和名牌之多居首位。 唐山:卫生陶瓷的生产基地,档次为中档。 博山:山东淄博一带,主要生产中低档建陶产品,主要供应给本地市场。 上海:以上海为首的华东地区,建筑卫生陶瓷发展得很快,很多台资在此设厂,产品多为中高档。 晋江:福建晋江一带,外墙砖在我国建陶业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但整体的产业状况与四川夹江相似。 夹江:四川夹江一带,是西南地区中低档陶瓷的生产基地,目标群体为中低端收入者,拥有很大的市场份额,但质量难有保证。 2.陶瓷品牌的档次分布 第一档次:西班牙、意大利等国外品牌 第二档次:冠珠、萨米特、鹰牌、诺贝尔、斯米克、亚细亚、冠军、东鹏、蒙娜丽莎、新中源 第三档次:佛山其它厂家的品牌 第四档次:唐山、博山、晋江、夹江等产区的品牌 二、陶瓷产品基本知识 1.陶瓷的含义 陶瓷是指由粘土或其它无机非金属原料,经成型、烧结等工艺处理,用于装饰和保护建筑物墙面及地面的板状或块状陶瓷制品。 2.陶瓷的分类(按吸水率分) 1)陶质:10%〉吸水率〉3%,坯体未被玻化或玻化程度差,结构不致密,断面粗糙,敲击声沉浊。(内墙砖、瓷片等属于这类) 2)炻质:3%〉吸水率〉0。5%,玻化程度及其它物理性能介于陶质和瓷质之间。(外墙砖、彩釉砖、水晶砖等属于这类) 3)瓷质:吸水率〈0。5%,玻化程度高,结构致密、细腻,断面呈现石状,敲击声清脆。(抛光砖、瓷质砖、个别外墙砖) 3.陶瓷术语解释 吸水率:是用来描述陶瓷产品吸水程度的一个名词,以产品在一定条件下吸收水分的百分比来表示,它表示的是坯体烧结程度。吸水率越低,对陶瓷产品其它性能的提高就越有帮助,如强度、致密度等都随吸水率的降低而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另外,吸水率还对产品的抗冻性有较大的影响。 放射性:某些特殊元素在电子跃迁过程中发生质子的分裂时,会产生一些对人体有害的射线,我们把其称为放射性。对于建筑材料是用天然放射元素镭-226、钍-232,钾-40的比活度高低,度量对人体的放射性影响,同时满足内照射指数IRa 〈=1。0和外照射指数Ir〈=1。3,则为使用范围不受限制产品。 光泽度:是批瓷砖抛光表面反光能力的强弱,光泽度越高,反光能力越强。

特种陶瓷教学大纲

《陶瓷工艺学》教学大纲

的物理化学变化。 本章难点:配方计算包括由化学组成计算配方,由实验公式计算配方,由矿物组成计算配方,由分子式计算配方,以及更换原料时的重配计算。可塑泥团的流变特性,陶瓷泥浆的流变特性及影响因素。矿物煅烧时的变化。 第三章釉层的工艺基础(6学时) 3.1 釉料的组成 3.1.1 釉的分类 3.1.2 确定釉料组成的依据 3.1.3 釉料配方的计算 3.2 釉层的形成 3.2.1 釉层形成过程的反应 3.2.2 釉料与坯体的作用 3.2.3 釉层的显微结构 3.3 釉层的性质 3.3.1 釉层的物理化学性质 3.3.2 坯-釉适应性 3.3.3 釉的析晶 本章重点:铅釉,石灰釉,长石釉的主要特性,釉料成分的种类,确定釉料组成的依据,釉料冷却过程的变化,釉的熔融温度范围,釉的粘度与表面张力,釉的化学稳定性,坯釉适应性,釉熔体的析晶过程,影响釉熔体析晶的因素,析晶对釉面光学性质的影响。 本章难点:釉料加热过程的变化,釉层中气泡的产生,釉料与坯体的作用,长石质透明釉,乳浊釉的显微结构,釉的热膨胀性,釉的弹性,釉的硬度,釉的介电性质。 第四章生产过程(16学时) 4.1 原料的处理 4.1.1 原料的精选 4.1.2 原料的预烧 4.1.3 原料的合成 4.2 坯料的制备 4.2.1 坯料的种类和质量要求 4.2.2 原料的细粉碎 4.2.3 泥浆的脱水 4.2.4 造粒及陈腐和真空处理 4.3 陶瓷成型方法与模具 4.4 生坯的干燥 4.4.1 干燥的工艺问题 4.4.2 干燥制度确定 4.4.3 干燥方法 4.5 施釉 4.5.1 釉浆的制备 4.5.2 施釉 4.6 烧成 4.6.1 烧成制度的制订 4.6.2 低温烧成与快速烧成 4.6.3 烧成新方法

新型陶瓷概述

新型陶瓷概述关键词:新型陶瓷、氮化硅陶瓷、压电陶瓷、透明陶瓷新型陶瓷指的是以精制的高纯天 然无机物或人工合成的无机化合物为 原料,采用精密控制的制造加工工艺 烧结,具有远胜于以往的优异性能的 陶瓷。在热和机械性能方面,有耐高 温、隔热、高硬度、耐磨耗等;在电 性能方面有绝缘性、压电性、半导体性、磁性等;在化学方面有催化、耐腐蚀、吸附等功能;在生物方面,具有一定生物相容性能,可作为生物结构材料等。 新型陶瓷与传统陶瓷的区别 (1)在原料上,突破了传统陶瓷以黏土为主要原料的界限,新型陶瓷一般采用精选、提纯的氧化物、硅化物、氮化物、硼化物等作为主要原料。 (2)在成分上,传统陶瓷由黏土制成决定了不同产地的原料对产品的组成与结构影响很大;新型陶瓷的原料是纯化合物,其性质的优劣由原料的纯度和工艺所决定,因此产品的组成与结构同产地无关。 (3)在制备工艺上,传统陶瓷以窑炉为主要制备手段,而新型陶瓷则采用真空烧结、气氛烧结①、热压②等制备方法。 新型陶瓷制成的人造骨 (4)在性能与用途上,新型陶瓷 有多种传统陶瓷所没有的特殊性质与功能,如高强度、高硬度、耐磨、耐蚀以及在磁、电、热、声、光、生物工程等各方面的特殊功能,因而使其在高温、机械、电子、计算机、航天、医学工程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 部分新型陶瓷介绍 (一)氮化硅陶瓷 氮化硅可用多种方法制备,工业上普遍采用高纯硅与纯氮在1600K反应后获得。也可用化学气相沉积法,使SiCl 4 和N 2 在H 2 气氛保护下反应,产 物Si 3 N 4 积在石墨基体上,形成一层致 密的Si 3 N 4 层。此法得到的氮化硅纯度较高,其反应如下: SiCl4+2N2+6H2→Si3N4+12HCl 氮化硅陶瓷强度高、耐高温、耐腐蚀, 同时又是一种高性能电绝缘材料,可

特种陶瓷材料

特种陶瓷材料 电气05 黄纯 内容摘要:材料是人类用以制作有用物件的物质,是人类社会进步的物质基础和先导。人类历史的发展无不伴随着材料的发明,应用和发展。从原始社会以来,人类经历了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现在已经跨进按照人类需要设计材料,合成材料和应用材料的新时代。目前,材料的发展水平和利用程度已成为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 关键词:特种精细陶瓷材料性能形成基础应用发展 陶瓷材料是用天然或合成化合物经过成形和高温烧结制成的一类无机非金属材料。它具有高熔点、高硬度、高耐磨性、耐氧化等优点。可用作结构材料、刀具材料,由于陶瓷还具有某些特殊的性能,又可作为功能材料。陶瓷材料分为普通陶瓷(传统陶瓷)材料和特种陶瓷(现代陶瓷)材料两大类。 普通陶瓷材料采用天然原料如长石、粘土和石英等烧结而成,是典型的硅酸盐材料,主要组成元素是硅、铝、氧,这三种元素占地壳元素总量的90%,普通陶瓷来源丰富、成本低、工艺成熟。这类陶瓷按性能特征和用途又可分为日用陶瓷、建筑陶瓷、电绝缘陶瓷、化工陶瓷等。 特种陶瓷材料采用高纯度人工合成的原料,利用精密控制工艺成形烧结制成,一般具有某些特殊性能,以适应

各种需要。根据其主要成分,有氧化物陶瓷、氮化物陶瓷、碳化物陶瓷、金属陶瓷等;特种陶瓷具有特殊的力学、光、声、电、磁、热等性能。 人们研究构成陶瓷的陶瓷材料的基础,使陶瓷的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陶瓷内部的力学性能是与构成陶瓷的材料的化学键结构有关,在形成晶体时能够形成比较强的三维网状结构的化学物质都可以作为陶瓷的材料。这重要包括比较强的离子键的离子化合物,能够形成原子晶体的单质和化合物,以及形成金属晶体的物质。他们都可以作为陶瓷材料。其次人们借鉴三维成键的特点发展了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更进一步拓宽了陶瓷材料的范围。因此陶瓷材料发展成了可以借助三维成键的材料的通称。陶瓷的概念就发展成为可以借助三维成键的材料,通过成型和高温烧结所得到的烧结体。 研究陶瓷的结构和性能的理论的展开:陶瓷材料,内部微结构(微晶晶面作用,多孔多相分布情况)对力学性能的影响得到了发展。材料(光,电,热,磁)性能和成形关系,以及粒度分布,胶着界面的关系也得到发展,陶瓷应当成为承载一定性能物质存在形态。这里应该和量子力学,纳米技术,表面化学等学科关联起来。陶瓷学科成为一个综合学科。 陶瓷材料又称精细陶瓷,它以抗高温、超强度、多功

陶瓷生产工艺技术概况

陶瓷生产工艺技术概况 第一节陶瓷生产及原料概况 陶瓷是指用粘土、石英等天然硅酸盐原料经过粉碎、成型、煅烧等过程而得到的具有 一定形状和强度的制品。主要指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日用陶瓷和建筑陶瓷、电瓷等。 陶瓷的生产发展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从传统的日用陶瓷、建筑陶瓷、电瓷发展到今天 的氧化物陶瓷、压电陶瓷、金属陶瓷等特种陶瓷,虽然所采用的原料不同,但其基本生产 过程都遵循着“原料处理一成型—煅烧”这种传统方式,因此,陶瓷可以认为是用传统的 陶瓷生产方法制成的无机多晶产品。 陶瓷制品的品种繁多,它们之间的化学成分、矿物组成、物理性质、以及制造方法, 常常互相接近交错,无明显的界限,而在应用上却有很大的区别。因此很难硬性地归纳为 几个系统,详细的分类法各家说法不一,到现在国际上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分类方法。整理 汇编如下: 一、根据陶瓷原料杂质的含量、和结构紧密程度把陶瓷制品分为陶质、瓷质和炻质三类 1、陶质制品为多孔结构,吸水率大(低的为9%—12%,高的可达18%—22%)、表面粗糙。根据其原料杂质含量的不同及施釉状况,可将陶质制品分为粗陶和细陶,又可分为 有釉和无釉。粗陶一般不施釉,建筑上常用的烧结粘土砖、瓦均为粗陶制品。细陶一般要 经素烧、施釉和釉烧工艺,根据施釉状况呈白、乳白、浅绿等颜色。建筑上所用的釉面砖(内墙砖)即为此类。 2、炻质制品介于瓷质制品和陶质制品之间,结构较陶质制品紧密,吸水率较小。炻器按其坯体的结构紧密程度,又可分为粗炻器和细炻器两种,粗炻器吸水率一般为4~/0—8%,细炻器吸水率小于2%,建筑饰面用的外墙面砖、地砖和陶瓷锦砖(马赛克)等均属粗炻器。

3、瓷质制品煅烧温度较高、结构紧密,基本上不吸水,其表面均施有釉层。瓷质制品多为日用制品、美术用品等。瓷器是陶瓷器发展的更高阶段。它的特征是坯体已完全烧结,完全玻化,因此很致密,对液体和气体都无渗透性,胎薄处星半透明,断面呈贝壳状,以舌头去舔,感到光滑而不被粘住。 二、陶瓷可简单分为硬质瓷,软质瓷、特种瓷三大类 1、硬质瓷 (hard porcetain) 具有陶瓷器中最好的性能。用以制造高级日用器皿,电瓷、化学瓷等。我国所产的瓷器以硬质瓷为主。硬质瓷器,坯体组成熔剂量少,烧成温度高,在1360℃以上色白质坚,呈半透明状,有好的强度,高的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又是电气的不良传导体,如电瓷、高级餐具瓷,化学用瓷,普通日用瓷等均属此类,也可叫长石釉瓷。 2、软质瓷(soft porcelain)与硬质瓷不同点是坯体内含的熔剂较多,烧成温度稍低,在1300℃以下,因此它的化学稳定性、机械强度、介电强度均低,一般工业瓷中不用软质瓷,其特点是半透明度高,多制美术瓷、卫生用瓷、瓷砖及各种装饰瓷等。这两类瓷器由于生产中的难度较大(坯体的可塑性和干燥强度都很差,烧成时变形严重),成本较高,生产并不普遍。至于熔块瓷 (Fritted porcelain) 与骨灰磁 (bone china),它们的烧成温度与软质瓷相近,其优缺点也与软质瓷相似,应同属软质瓷的范围。英国是骨灰瓷的着名产地,我国唐山也有骨灰瓷生产。 3、特种陶瓷是随着现代电器,无线电、航空、原子能、冶金、机械、化学等工业以及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新能源开发等尖端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而发展起来的。这些陶瓷所用的主要原料不再是粘土,长石,石英,有的坯体也使用一些粘土或长石,然而更多的是采用纯粹的氧化物和具有特殊性能的原料,多以各种氧化物为主体,如高铝质瓷,它是以氧化铝为主,镁质瓷,以氧化镁为主;滑石质瓷,以滑石为主;铍质瓷,以氧化铍或绿

特种陶瓷-考试重点

普通陶器:即指土陶盆、罐、缸、瓮,以及耐火砖等具有多孔性着色坯体的制品,原料颗粒比较粗。 瓷:用高岭土等烧制成的材料,质硬且脆,比陶质细致,也称瓷器 瓷石:主要含石英和绢云母。由于它是石质,一般是用机器粉碎。瓷石是天然配好的制瓷原料,在1200-1250℃的温度下可以单独烧成瓷器,这就是所谓的“一元配方”。 高岭土:元代,景德镇发现了高岭土,并将其掺入瓷石中,即所谓的“二元配方”,它提高了原料中铝的含量,使瓷胎可以耐受1280-1300℃的高温,这是提高瓷胎坚固性的必要条件。 陶瓷:以无机非金属物质为原料,在制造或使用过程中经高温(540℃以上)煅烧而成的制品和材料。狭义:无机非金属材料中的一种类型(水泥、玻璃、陶瓷等)。广义:一切无机非金属材料及制品统称陶瓷。 特点:1、原料丰富(Clarke value,占地壳总量的70-80%)2、性能优越:(抗压)强度高、耐高温、耐磨损、耐腐蚀、抗氧化等3、与金属、高分子、复合材料呈四足鼎立之势 传统陶瓷:由粘土等硅酸盐天然原料为主的坯料制成的日用餐具、耐火材料、水泥、瓶玻璃、卫生洁具等。 近代陶瓷:以Al2O3、ZrO2、TiO2、SiC、Si3N4等人工原料或合成原料为坯料制成的陶瓷。 特种陶瓷:采用高度精选的原料,具有能精确控制的化学组成、严格控制成型及烧结工艺所合成的,达到设计的微观结构和精确的尺寸精度,并具有优异特性的陶瓷。日本称技术陶瓷 结构陶瓷:用于机械结构零件的陶瓷。 功能陶瓷:具有特殊的电、磁、声、光、热、化学及生物功能的陶瓷。陶瓷材料的结构与性能 1、材料的成分、显微组织结构与性能(一体化,正交化试验方法) 2、材料的结构受到组成及加工工艺的制约 3、显微结构的研究指导材料工艺的制订与优化 特种陶瓷的主要研究领域1、优化结构,获得优异性能2、材料的性能评价与可靠性 单相多晶体:陶瓷的相组成主要由单一相的多个晶体组成 多相多晶体:除了晶相(可能多相)外,还有气孔和玻璃相 晶相的结构:晶粒大小(晶粒度)、分布、形态,结晶特性、取向、晶界及表面形态 晶相:决定陶瓷基本性能的主导物相。单相多晶、多相多晶 晶形:晶体在形成、生长过程中,习惯性地、自发地按一定的规律生长和发育成一定的几何形态。(自形晶:完整(完全发育)晶体;半自形晶和他形晶:生长受到抑制,部分完整或很不完整。) 主晶相:决定材料基本性能。次生相:对陶瓷性能起重要调节性能。(析出相) 玻璃相:配料中引入的各种杂质组分经高温烧结的物理、化学反应,形成液相,冷却时转变为玻璃相(常分布于晶界部位)。 结构与作用—烧结体中起粘结作用,粘结晶相,连续分布—填充气孔、烧结体致密化—降低烧结温度,促进烧结—抑制晶体长大、防止晶形转变(低温烧结)—有利于杂质、添加物的重新分布—液相量依陶瓷的用途而定(液相量↑易变形,耐火度↓强度↓介电性↓)—热处理,促进玻璃相

陶瓷概述

陶瓷概述 学号:姓名: [摘要]:陶瓷是陶器和瓷器的总称。人们早在约8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发明了陶器。除了使用于食器、装饰上外,陶瓷在科学、技术的发展中亦扮演着重要角色。陶瓷原料是地球原有的大量资源黏土经过淬取而成。在今日文化科技中有各种创意的应用。陶瓷材料大多是氧化物、氮化物、硼化物和碳化物等。如今,陶瓷工艺真正飞速发展。 [关键词]:陶瓷历史;陶瓷材料;新品种陶瓷;新品种陶瓷特点 1.陶瓷的概念及发展历史 1.1什么是陶瓷 陶瓷是以粘土为主要原料以及各种天然矿物经过粉碎混炼、成型和煅烧制得的材料以及各种制品。陶器和瓷器的总称。陶瓷的传统概念是指所有以粘土等无机非金属矿物为原料的人工工业产品。它包括由粘土或含有粘土的混合物经混炼,成形,煅烧而制成的各种制品。由最粗糙的土器到最精细的精陶和瓷器都属于它的范围。对于它的主要原料是取之于自然界的硅酸盐矿物(如粘土、石英等),因此与玻璃、水泥、搪瓷、耐火材料等工业,同属于“硅酸盐工业”的范畴。 1.2陶瓷的发展历史 陶瓷的发展史是中华文明史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其中陶瓷的发明和发展更具有独特的意义,中国历史上各朝各代有着不同艺术风格和不同技术特点。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应用陶器的国家之一,而中国瓷器因其极高的实用性和艺术性而备受世人的推崇. 在中国,制陶技艺的产生可追溯到纪元前4500年至前2500年的时代,汉族劳动人民在科学技术上的成果以及对美的追求与塑造,在许多方面都是通过陶瓷制作来体现的,并形成各时代非常典型的技术与艺术特征。 夏朝以前发展的标志是彩陶。其中有较为典型的仰韶文化、以及在甘肃发现的稍晚的马家窑与齐家文化等等,解放后在西安半坡史前遗址出土了大量制作精美的彩陶器,令人叹为观止. 汉朝,陶器受到了更为确切的重视,在这一时期,烧造技艺有所发展,较为坚致的釉陶普遍出现,汉字中开始出现“瓷”字。同时,通过新疆、波斯至叙利亚的通商路线,中国与罗马帝国开始交往,促使东西方文化往来交流,从此一时期的陶瓷器物中也可以看出外来影响的端倪。 唐代,陶瓷的工艺技术改进巨大,许多精细瓷器品种大量出现,即使用当今的技术鉴测标准来衡量,它们也算得上是真正的优质瓷器。尤其以唐三彩最为出名。唐末五代十国出现了一个陶瓷新品种——柴窑瓷(萧窑),质地之优被广为传颂,但传世者极为罕见。

陶瓷材料

陶瓷材料 【摘要】:陶瓷材料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一种非常重要的材料,尤其是在我们中国,制作陶瓷自古以来就是我们的专长。到了现代陶瓷的概念和功能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本文主要对陶瓷材料的性能,应用以及发展前景做一个简单的概述 【关键字】:陶瓷,材料 正文: 1,概述:传统的陶瓷材料是粘土、石英、长石等硅酸盐材料,而现代陶瓷材料是无机非金属材料的统称。 陶瓷材料是一种天然或人工合成的粉状化合物, 经过成型或高温烧结,由金属元素和非金属的无机化合物构成的多相固体材料。陶瓷材料具有耐高温、耐腐蚀、耐磨损、原料丰富、成本低廉等诸多优点而被人一直关注。现在,陶瓷材料、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被称为三大主要固体材料。 2,性能: (1)力学性能:陶瓷材料具有极高的硬度和优良的耐磨性,弹性模量高,钢度大抗拉强度低抗压强度很高,陶瓷的塑性、韧性低,脆性大,在室温下几乎没有塑性。 (2)机械性能:大多数陶瓷的硬度都比金属高的多,特别好, 常用作耐磨零件(如轴承, 刀具).它具有高的弹性模量和高脆性,具有低的抗拉强度和高的抗压强度, 具有较强的耐热功能,具有耐高温的特性, 其熔点一般大于2000℃。此外, 陶瓷材料还具有热膨胀系数较小、导热性较低、热容量较小等机械特性。 (3)电学性能:大多数陶瓷材料有较高的电阻率、较小的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 因此它可以用作绝缘材料。少数的陶瓷材料可以用作半导体材料,而且已经成为无线电技术和高新技术领域不可或缺的材料。有的陶瓷材料还具有超导特性,,具有超导特性的陶瓷已经成为高温超导材料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4)化学性能:陶瓷材料具有抗高温氧化、抗腐蚀的能力。它不仅对酸、碱、盐具有良好的抵抗作用,而且还对熔融金属具有抗蚀作用。所以陶瓷材料常用作化学反应的发生器、用作离子交换膜。有的陶瓷材料还可以含载体对化学反应有催化作用。 (5)生物性能:陶瓷材料的生物功能主要表现在可以修复或替换人体的某些组织、器官或增强脏器功能的方面。比如人造腔膜、心脏起搏器用电池板、助听器用振动板等。另外, 有的陶瓷材料还具有人体感知功能。 (6)光学性能:某些陶瓷材料具有光吸收、光反射及光偏移的特性,还有的具有分光性、感光性及导光性。一些先进光学陶瓷材料还具有良好的透光性。利用陶瓷材料的这些光特性可以制造出许多光学产品, 例如制作特种灯具(比如Na灯) 的灯管材料、陶瓷感光计等等。 3,应用: (1),纳米陶瓷材料:纳米陶瓷是指在纳米技术的基础上研究开发的具有更高更多特性陶瓷材料。在陶瓷材料的显微结构中, 相粒尺寸、第二相分布、气孔尺寸等量纲均在纳米量级( 0.1nm至100nm) 的水平上, 因此使得材料的强度、韧性和超塑性大幅度提高。我们都知道普通陶瓷材料的显微组织主要由晶体相、玻璃相及气相组成, 各相的组成、结构、数量、形状与分布都对陶瓷材料的性能有直接的影响, 而玻璃相及气相的含量较大会使陶瓷的强度、硬度和抗热冲击等性能降低。纳米陶瓷材料的出现很好地克服了普通陶瓷材料这些缺点。并且对材料的力学、电学、化学、光 学、磁学等性能产生重要影响, 为替代普通陶瓷材料的应

苏州特种陶瓷项目申报材料

苏州特种陶瓷项目申报材料 规划设计/投资方案/产业运营

承诺书 申请人郑重承诺如下: “苏州特种陶瓷项目”已按国家法律和政策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报告内容及附件资料准确、真实、有效,不存在虚假申请、分拆、重复申请获得其他财政资金支持的情况。如有弄虚作假、隐瞒真实情况的行为,将愿意承担相关法律法规的处罚以及由此导致的所有后果。 公司法人代表签字: xxx科技发展公司(盖章) xxx年xx月xx日

项目概要 氮化铝陶瓷是一种高温耐热材料,其热导率高,较氧化铝陶瓷高5倍以上,膨胀系数低,与硅性能一致。使用氮化铝陶瓷为主要原材料制造而成的基板,具有高热导率、低膨胀系数、高强度、耐腐蚀、电性能优、光传输性好等优异特性,是理想的大规模集成电路散热基板和封装材料。随着我国电子信息产业蓬勃发展,我国市场对PCB基板的需求不断上升,氮化铝陶瓷基板凭借其优异性能,市场占有率正在不断提升。 陶瓷基板材料以其优良的导热性和气密性,广泛应用于功率电子、电子封装、混合微电子与多芯片模块。 该陶瓷基板项目计划总投资12380.88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8824.26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1.27%;流动资金3556.62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8.73%。 达产年营业收入27655.00万元,总成本费用20970.24万元,税金及附加231.13万元,利润总额6684.76万元,利税总额7837.93万元,税后净利润5013.57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2824.36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53.99%,投资利税率63.31%,投资回报率40.49%,全部投资回收期3.97年,提供就业职位396个。 报告根据项目工程量及投资估算指标,按照国家和xx省及当地的有关规定,对拟建工程投资进行初步估算,编制项目总投资表,按工

特种陶瓷的应用与发展

创新实验设计与训练报告

特种陶瓷的应用与发展 摘要:特种陶瓷是二十世纪发展起来的,在现代化生产和科学技术的推动和培育下,它们"繁殖"得非常快,尤其在近二、三十年,新品种层出不穷,令人眼花缭乱。 关键字:特种陶瓷应用发展前景 特种陶瓷,又称精细陶瓷,按其应用功能分类,大体可分为高强度、耐高温和复合结构陶瓷及电工电子功能陶瓷两大类。在陶瓷坯料中加入特别配方的无机材料,经过1360度左右高温烧结成型,从而获得稳定可靠的防静电性能,成为一种新型特种陶瓷,通常具有一种或多种功能,如:电、磁、光、热、声、化学、生物等功能;以及耦合功能,如压电、热电、电光、声光、磁光等功能。 按照化学组成划分有:氧化物陶瓷、氮化物陶瓷、碳化物陶瓷、硼化物陶瓷、硅化物陶瓷、氟化物陶瓷、硫化物陶瓷,其他还有砷化物陶瓷,硒化物陶瓷,碲化物陶瓷等。 除了主要由一种化合物构成的单相陶瓷外,还有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化合物构成的复合陶瓷。例如,由氧化铝和氧化镁结合而成的镁铝尖晶石陶瓷,由氮化硅和氧化铝结合而成的氧氮化硅铝陶瓷,由氧化铬、氧化镧和氧化钙结合而成的铬酸镧钙陶瓷,由氧化锆、氧化钛、氧化铅、氧化镧结合而成的锆钛酸铅镧(PLZT)陶瓷等等。此外,有一大类在陶瓷中添加了金属而生成的金属陶瓷,例如氧化物基金属陶瓷,碳化物基金属陶瓷,硼化物基金属陶瓷等,也是现代陶瓷中的重要品种上。近年来,为了改善陶瓷的脆性,在陶瓷基体中添加了金属纤维和无机纤维,这样构成的纤维补强陶瓷复合材料,是陶瓷家族中最年轻但却是最有发展前途的一个分支。 为了生产、研究和学习上的方便,有时不按化学组成,而根据陶瓷的性能,把它们分为高强度陶瓷,高温陶瓷,高韧性陶瓷,铁电陶瓷,压电陶瓷,电解质陶瓷,半导体陶瓷,电介质陶瓷,光学陶瓷(即透明陶瓷),磁性瓷,耐酸陶瓷和生物陶瓷等等。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可以预期现代陶瓷将会更快地发展,产生更多更新的品种。 特种陶瓷不同的化学组成和组织结构决定了它不同的特殊性质和功能,如高强度、高硬度、高韧性、耐腐蚀、导电、绝缘、磁性、透光、半导体以及压电、光电、电光、声光、磁光等。由于性能特殊,这类陶瓷可作为工程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应用于机械、电子、化工、冶炼、能源、医学、激光、核反应、宇航等方面。一些经济发达国家,特别是日本、美国和西欧国家,为了加速新技术革命,为新型产业的发展奠定物质基础,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研究开发特种陶瓷,因此特种陶瓷的发展十分迅速,在技术上也有很大突破。特种陶瓷在现代工业技术,特别是在高技术、新技术领域中的地位日趋重要。本世纪初特种陶瓷的国际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500亿美元,因此许多科学家预言:特种陶瓷在二十一世纪的科学技术发展中,必定会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 特种陶瓷的应用

材料概论(陶瓷材料)

We live in a world of material possessions,that largely define our social relationships and economic quality of life .we distinguish six categories that encompass the materials available to practicing engineers:metals,ceramics,glasses,polymers,composites,and semiconductors. Ceramics is the most ancient material that widely used as the engineering material since about 8000 years ago.and it also be developed for the airspace and electronics industries.Ceramics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categories:structual ceramic and fuctional ceramic . the raw materials of trantional ceramic contains clay,kaolinite,montmorillonite and other materials that can improve and change the property of ceramics.there materials are abundent and economical,many of the traditional ceramics that we use are made of these materials called silicates.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eramic,it has been more and more advanced . When we first discuss a material,we often talk about it’s structual and property and then application.The structure of ceramic cotains three phases:crystal phase,glass phase and gaseous phase(i.e.pore)Because it’s crystal structual,ceramics often called crystalline ceramics by looking at the SiO2-based silicates.It’s network of the structure contribute to the property of it’s s pecial hardness and excellent temperature resistance and other ph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The role of glass phase is to fill the crystalline gap,improve the density,lower the sintering temperature an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