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分析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

我国工业化道路


 世界上最早开始和完成工业化的国家是英国。英国的工业化大概用了100年时间,从18世纪70年代开始,到19世纪70年代完成。接着是欧洲大陆的主要国家和美国,大体上从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开始,也用了一个多世纪的时间。到了20世纪初期,主要欧美国家基本上实现了工业化。到20世纪末,全世界200多个国家中,有60-70个基本实现了工业化,其人口不到全球总人口的20%。
敬告:本文版权归中山网所有,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必须保留网站名称、网址、作者等信息,不得随意删改文章任何内容,我社将保留法律追究权利。 https://www.360docs.net/doc/e88317077.html, 早期发达国家的工业化,一般被称为传统的工业化。与现代工业化相比,这种传统工业化道路大体上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技术革命和机器大生产带动了工业部门的迅速扩张。早期发达国家的工业化,基本上是在第一次技术革命的影响下开始的,其特征是由手工生产转向了机械生产。在那个时期,电子信息技术还远没有出现,甚至信息问题对于工业化过程的重要性也还没有表现出来。现在风靡全球的信息化浪潮,大致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末的信息革命。
第二,早期发达国家的工业化,面对的是一个广阔的国内外市场,对工业品的需求迅速增长,同时各种资源尤其是自然资料丰富,价格低廉,因此,工业生产基本上是粗放型或资源消耗型的,工业化的不断推进建立在资源高投入的基础之上。主要发达国家在工业化初期每生产1万美元的产值,大概要投入7万美元的资本,而到了20世纪50年代,提供同样的产值所需要的资本投入下降到3万—5万美元。
第三,工业化走的是一条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早期的工业化过程一直伴随着较为突出的环境污染,直到欧美主要发达国家的工业化接近完成之后,治理环境污染的问题才被真正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例如,英国的工业化导致了泰晤士河在近现代的近百年时间里看不到鱼,经过二战后的环境治理,才于1968年在泰晤士河中重新发现了40种鱼。

























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摘自十七大报告

“特”在哪里?
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工业领域的具体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有机组成部分。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是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根本要求的必然选择,是科学发展观视野下实现工业化和促进发展方式转变的具体模式。相对于发达国家工业化道路和我国传统工业化道路而言,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内涵更丰富,思路更清晰,目标更明确,特征更鲜明。
一、以科学发展为指针。发达国家工业化道路以大规模消耗资源和牺牲环境为代价,“先发展、先污染、先破坏,后治理”是其典型特征。我国传统工业化道路也以粗放型增长为典型特征,结构性矛盾突出,发展方式不可持续。我们必须用科学发展观重新审视工业化道路。而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以集约增长为基础和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把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永续发展。
二、以与信息化融合为方向。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是在工业化之后推行信息化的。而当今时代,已不允许我们重走发达国家先工业化、后信息化的老路,必须把工业化和信息化有机结合起来。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这是我们党在经济全球化步伐不断加快和信息化程度日益加深的背景下,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深刻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得出的必然结论,指明了我国工业化进一步发展的方向。实现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就是要在工业化过程中推进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用信息技术提高工业化水平,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把提高工业化水平作为信息化发展的动力,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生产力跨越式发展。
三、以自主创新为核心。我国传统工业化道路以粗放型增长为主要特征,技术创新明显不足,对外技术依存度明显偏高。因此,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就成为我国当前面临的一项非常紧迫的任务。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这就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科技进步

提升到更加突出的位置。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是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工业化的战略基点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中心环节。通过强化自主创新,不断提高工业整体技术水平和核心竞争力,促进我国工业由大变强。
四、以扩大内需为支撑。我国传统工业化是建立在外贸依存度不断提高基础之上的。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外贸依存度只有15%左右,到2006年则已飙升至65%,远远高于世界其他大国水平。随着外贸依存度不断提高,我国面临的国际贸易争端和摩擦日益增多,极大地增添了经济增长的不稳定性和潜在风险。因此,必须加快转变工业发展方式,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把推进工业化与扩大内需特别是扩大国内消费需求结合起来,把工业发展牢固建立在不断扩大内需的基础之上,为工业化稳步推进提供坚强支撑,为工业化持续发展提供根本保证。这就要求我们在推进工业化的过程中,正确处理积累与消费、资本品生产与消费品生产的关系,积极促进和扩大就业,千方百计提高居民收入,充分发挥消费拉动国民经济和工业增长的原动力作用。
五、以产业协调发展为动力。由于我国是在传统农业部门没有得到根本改造的前提下发动工业化的,同时在工业化进程中片面推行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重工轻农,重生产轻服务,使得工业特别是重工业比重畸高,第一、第三产业发展长期滞后,产业结构严重失调。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可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是要遵循三次产业演变的客观规律,正确处理工业化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产业协调发展的关系,通过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强基础产业,建立起完善的现代产业体系。以三次产业的全面健康协调发展,带动工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落脚点在哪里?
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就要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而实施技术创新、推进技术进步和管理创新的主体是各类人力资本载体———科技人才、管理人才和技能人才,人力资本的数量、质量和结构决定了技术创新、技术进步和管理创新的状况,也决定了物质资源及其他要素的利用效率,影响着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因此,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最终落脚点是要求开发人力资源、提升人力资本。
一、我国人力资本的现状不能满足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
目前,我国

虽然人力资源充足,人力资本总量居世界前列,但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和结构都远不能满足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首先,从科技人才看,我国高层次科技人才十分短缺,能跻身国际前沿、参与国际竞争的战略科学家更是凤毛麟角。在158个国际一级科学组织及其包含的1566个主要二级组织中,我国参与领导层的科学家仅占总数的2.26%,其中在一级科学组织担任主席的仅1名,在二级组织担任主席的仅占1%。并且我国科技人才在政府、企业、科研院所中的配置不合理,我国高级科技人才中90%分布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约7%分布于企业第一线。我国科技人才的这种状况将影响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企业竞争力的提高,并制约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不能为新型工业道路提供技术支撑。其次,我国企业的管理人才素质普遍较低,高级管理人才短缺,真正意义上的企业家数量较少。以企业家为代表的高级管理人才是企业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的决策者,是各种生产要素使用的组织者,该类人才的缺乏,会使企业创新乏力,要素使用效率难以提高,从而阻碍了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实现。最后,从技能人才角度看,我国1.4亿名城镇职工,其中技术工人只占一半,而技术工人中初级工人又占60%,中级工占35%,高级工只有5%。这与发达国家高级工占40%相差甚远。据测算,到2010年,中国技能人才需求总量将增长20%至25%,特别是技师、高级技师的需求将翻一番。高级技能人才严重短缺无疑将影响企业产品的质量以及物质资源和其他要素的利用效率,难以为产业结构升级提供人才支撑,从而影响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实现。因此,我国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大力开发人力资源,提升人力资本。
二、大力开展教育和培训,提升人力资本
教育和培训是提升人力资本的重要途径。要提升人力资本,一是要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该战略在宏观上保证了企业能够得到所需的各类人才。提升企业人力资本的另一有效途径是加强企业内部的在职培训。由于当今世界知识和技术更新的速度加快,企业各类职工只有不断通过培训或其他方式获得这种探索学习的前沿科学知识、管理知识,掌握相应的技能,才能不断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适应产业升级的需要。“职业培训是企业发展的柱石”,对企业职工,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建立完善的员工培训计划和培训制度,建立学习型组织,形成终身学习和培训制度。对科技人员,可以采取多种培训形式:与大学、科研院所合作,让科技人

员参加与本企业研究开发活动紧密相关的研究项目;让科技人员参加本专业的高级学术研讨会;参加相关领域的短期培训;接受大学的远程教育。对管理人员,可以采取短期培训、与高等院校合作等培训形式。对于技能人才等一线操作人员,由于90%的技能是在工作岗位中获得的,对技能人才进行不断的甚至是终身的培训必不可少。因此,应建立高技能人才业务进修和培训制度,开展技能提升和岗位培训,完善名师带徒的措施,发挥老技师的带动作用,广泛开展技术练兵、观摩、研讨、攻关、竞赛等活动。同时要发挥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和高等职业院校等培训基地作用,同各类职业技术学院合作,扩大培训规模,提高培训效果。另外,企业也可以通过分配制度、晋升制度等方面的改革,增强员工自培训的动力。
统筹“一体两翼”新型工业化进程
山东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主要源于工业化水平的差距。山东提出“一体推进、两翼展开”的经济发展新思路,就是要突出“一体两翼”的区域优势,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一、“一体两翼”的区域优势
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具有地方特色的新型工业化进程,首先突出区域优势。“一体”就是从山东的东部沿海沿胶济铁路向西到省会济南周围,其工业化水平比较高,经济总量占全省的三分之二,区域优势十分优越。这里生产要素密集、基础设施完善,是人力资源、体制、管理、科技和观念创新的策源地,能够吸引和聚集人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能够形成产业聚集效应和区域经济的增长极。“两翼”即北线和南线,北线是指黄河三角洲及周边这一块,南线是指鲁南经济带这一大部分。“两翼”的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和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农业、能源、电力、建材、盐化工及海洋化工等基础产业比较发达,交通运输业也有很好的基础,是全省可开发利用资源最集中的地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随着山东资源的整合,将会进一步凸现整体推进“一体两翼”新型工业化进程的区域优势。
二、遵循区域工业化一般规律,统筹“一体两翼”发展
区域工业化一般发端、突破于几个有限的经济增长极,逐步向外扩散乃至整体推进。“一体”地区要以新型工业化为主导,在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中发挥引领作用,增强其带动和辐射作用;“两翼”要充分发挥后发优势,缩小经济发展差距。
1、“一体”率先发展。充分发挥青岛龙头带动作用,继续推进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建设。以省级以上园区为重点,努力

提高园区的核心竞争力,使其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基地和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促进工业布局向优势企业和优势区域集中,培育全省集成制造优势,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特色产品,建立较为完备的装备制造业体系。
加快发展济南省会城市群经济圈,要发挥省会优势,加快发展高层次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技术资金密集制造业,建成区域性金融中心、高新技术研发扩散中心和全国重要的物流中心,成为“一体”核心层崛起的强大辐射带动源。
2、“两翼”纵向展开。率先突破“北翼”的首要任务是发展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促使资源优势尽快转化为发展优势。要加快培育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科技先导型产业体系,延长产业链,促进产业集群式发展,加快建设加工制造业基地,提高轻纺工业层次和水平,积极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保护开发后备土地资源。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扩大港口、机场规模,构筑立体交通网络。沿莱州湾经济区,重点加快开发潍坊北部等地区,建成全省重要的重化工业基地。
加快“南翼”发展,形成山东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要整合资源,加快发展产业集群,争取在全球产业链条中占据较高位置。要加快鲁南经济带建设,依托新亚欧大陆桥,发挥资源、区位和开发潜力大的优势,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资源开发,培育壮大优势产业,提高城市化和工业化水平,建成我省重要的能源和煤化工基地、优质农产品加工基地和商贸物流基地。
3、“一体两翼”整体推进。充分发挥“一体”和“两翼”业已形成的产业发展互动基础,在发展要素、产业层次、功能定位等方面,形成一个相互依存、相互支撑、分工协作、优势互补的整体。以“一体推进”高水平建设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和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加快推动胶济铁路两侧产业聚集带建设,增强“两翼”辐射带动作用;“两翼”为“一体”发展提供了广阔腹地,在产业定位、城市化、对外开放和竞争成本方面,具有明显的后发优势。同时,“一体”与“两翼”都面临海洋,具备发展以港口为龙头,以铁路、公路为骨干交通体系的出海大通道,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
促进就业的有效途径
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蕴藏着扩大就业的潜力,挖掘其就业潜力,有助于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
一、就业弹性的演变轨迹显现就业潜力
就业弹性是就业增长率

与经济增长率的比值,表明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效果。按照这一指标,就业弹性一定,提高经济增长率,可以扩大就业;经济增长率一定,提高就业弹性,也可以扩大就业。我国近年来就业弹性呈现下降趋势,由“九五”时期的0.13,下降到“十五”时期的0.11,但是,其中第二、三产业对就业的拉动作用仍较明显:从“九五”到“十五”时期,二产就业弹性由0.05提高到0.19;三产就业弹性由0.35提高到0.37。就业弹性的提高意味着第二、三产业仍有吸纳就业的潜力,体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第二产业及其相关的第三产业将是我国扩大就业的主要领域。
二、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发展能增加就业容量
按照配弟-克拉克定理,经济发展将伴随着劳动力渐次地由农业、制造业转向服务业,即第一产业就业逐步减少,第二、三产业就业不断增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结构经历着符合规律的优化升级过程。1990-2006年,第一产业就业比重显著下降,由60.1%下降到42.6%;第二产业就业比重缓慢上升,由21.6%升为25.2%;第三产业就业比重显著上升,由18.5%提高到32.2%。但就业结构仍然滞后于产业结构的变动。因此,加快调整就业结构,实现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协调发展,就是要增加二、三产业就业,这也是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三次产业协调发展来带动和推进的基本要求。
三、技术进步奠定了扩大就业的物质基础
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以技术创新为核心,要求不断提升技术水平,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然而,技术进步对就业既有积极影响,又有消极影响。从短期和局部看,各行业、各企业在使用新技术初期,由于新技术对劳动力的替代作用,会减少本行业、本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这是技术进步对就业的消极影响。但是,也只有技术进步,才能最终挖掘扩大就业潜力。因为,技术进步在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也在开拓生产的深度和广度,生产领域不断拓展,新的部门不断出现。这是从长期和总体看,技术进步对就业的积极影响。
正因为技术进步对就业有双重影响,所以,选择适合我国国情的技术进步类型尤为重要。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既注重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用新技术和信息化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也注重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使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因此,分区域、分行业地推进多层次的技术进步类型,既是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题中应有之义,也是扩大就业的必然选择。
四、信息化与工业化由内向外的融合路径扩大了就业范围
信息化与工业化的

融合是沿着由内向外的路径推进的。制造业作为工业化的中心,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的发展路径。制造业内部信息化包括:装备数字化、产品数字化、生产过程自动化等,其实质是用信息技术提升制造业的设计能力和加工制造能力。制造业外部信息化是企业把原本由自己完成的各种服务性业务剥离出来,发包给不同的专业公司,其实质是利用信息网络提升制造业经营管理能力。
联结制造业内外信息化的是生产性服务业。它依附于制造业,贯穿于企业生产的上游、中游和下游各环节中,它使第二、三产业加速融合。因此,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致使就业不断从制造业转向现代服务业,从而扩展了工业化的就业范围。我国目前在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提升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关联度,这也是扩大就业的主要途径。
五、开放型的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拓展了就业空间
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推进的,呈现开放型态。通常,一国发展对外贸易,扩大出口,是扩大国内就业,而扩大进口则是维持国外就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成为全球商品出口大国。连年的外贸顺差增加了大量就业。目前,与进出口贸易直接相关的就业超过8000万人。在吸引外资方面,我国已连续15年位居发展中国家首位。2006年,我国累计吸收外商直接投资超过7500亿美元,直接就业人数占全国城镇劳动就业人口的比重超过10%。发展劳务输出,更是直接扩大就业,我国累计派出各类劳务人员在400万人左右。因此,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推进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对外贸易,能拓展就业空间,极大地增加就业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