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生长发育知识

幼儿生长发育知识
幼儿生长发育知识

儿童保健科应知应会知识点

儿童保健学知识点 一、发育基础:详见《儿童保健学>体格、神经心理发育,儿童营养与喂养等相关章节 一、体格生长: 1,生长:是指儿童身体各器官和系统的长大和形态变化,有相应的测量值,是机体量的改变。 发育:是细胞、组织、器官功能的分化与成熟,是机体质的变化口生长和发育两者密不可 分,共同表示机体的动态变化。 2.儿童生长发育的规律及特点:生长发育都遵循一定规律:(1)儿童生长发育是一个连续而 有阶段性的过程;(2)各器官系统发育不平衡;(3)儿童生长发育按照由上而下、由近到远、由粗到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有序变化过程;(4)存在个体差异。3.体重:是身体各器官、骨骼、肌肉、脂肪等组织及体液重量的总和,是反映近期营养状况和评价生长发育的重要指标。青春期前儿童随年龄的增加体重增长速度逐渐减慢,呈一非匀速过程。生后3个月内婴儿体重增长约30g/d,3~4月间体重增长约20g/d,生后3~4月龄的婴儿体重约等于出生体重的2倍;生后第4~12个月体重的增长约等于生后O~4个月体重的增长,即12月龄时体重约为出生体重的3倍(9.5~10.5kg),故生后第一年是体重增长最快的时期,为第一个生长高峰口生届第二年体重增加约 2.5~3kg,为出生体重的4倍(12~13kg);2岁后至青春前期体重稳步增长,年增长约2~3kg。 体重粗略计算公式:3~12个月:体重=[月龄+9 ]/2 1~6岁:体重=年龄(岁)×2+8 7~12岁:体重=年龄(岁)x3+2 4.身(长)高:代表头部、脊柱和下肢长度的总和。3岁以下小儿测量时应采用仰卧位,故称身长。身高是反映长期营养状况和骨骼发育最合适的指标,不易受暂时营养失调的影响。出生时身长平均为50cm,3月龄身长61~63cm,增长约11~13Cm;l岁时约为出生时身长的1.5倍,5-77cm。出生后第一年身长增加约25~27cm,是生后增长最快的时期,生后第二年增长速度减慢,平均年增长约10~12cm,即2岁时身长为85—87cm0 2岁后到青春期前每年增长速度较稳定,约5~7cm。若2岁后身高增长低于5cm,为生长速度缓慢。 2岁后身高估计公式:2~12岁:身高(cm)=年龄(岁)x7十77 5.头围:为自眉弓上缘经枕骨枕外隆凸最高点绕头一周的最大周径。反映脑和颅骨的发育。2岁以内测量最有价值。新生儿的头围平均为34cm;生后3个月增加约6~7cm,6介月约43cm,1岁时头围约45~47cm;第二年头围增加约2cm,达47—49cm;到5岁时头围50cm 左右;15岁时约53~54cm,与成人相近。在大脑发育不良时呈头小畸形;头围过大与遗 传因素相关,如双亲或双亲之一头大。进行性头围增大常见予脑积水,亦可见于某些遗传、代谢性疾病,如粘多糖病。 6.胸围:为平乳头下缘经肩胛骨角下绕胸一周的长度,反应胸廓、胸背部肌肉、皮下脂肪及肺的发育。出生时胸围较头围略小l~2cm,约32~33cm;1岁时胸围约等于头围,出现胸围头围生长曲线交叉,1岁后胸围发育开始超过头围。 7.上臂围:反应上臂肌肉、骨骼、皮下脂肪和皮肤的发育情况々可用上臂围筛查5岁以下儿童的营养状况,如上臂围>13.5cm为营养良好,12.5—13.5cm为营养中等,<12.5cm为营养不良。 8.体格生长评价:包括生长水平、生长速度以及匀称程度。其目的是了解个体或群体儿童体格生长发育现状及今后发展趋势,并对部分体格生长发生偏离的儿童,采取干预措施,

0-10岁儿童生长发育指标(非常有用)[1]

0-10岁儿童体重身高参考值

用小儿身长预测成年时身高法 1、男性身高=出生时身长(厘米)÷0.2949;女性身高=出生时身长(厘米)÷0.3109。用此公式要注意:只适用于正常足月新生儿;测量身长数据时如能精确到0.1厘米,身高的预测将更准确。 2、男性身高=3岁时身高×0.545+父母平均身高×0.544+37.69(厘米);女性身高=3岁时身高×0.545+父母平均身高×0.544+25.63(厘米),人体标准身高 预测公式(遗传法则)

男性身高=(父亲身高+母亲身高)×1.08÷2(厘米) 女性身高=(父亲身高×0.923+母亲身高)÷2(厘米) 上述公式大体上符合“高加高生高,高加矮生高,矮加矮生矮”的遗传学原则。 骨龄可知孩子的生长潜力 骨龄和年龄不是一回事,骨龄是生物年龄,与生长密切相关,常用来评价人生长发育的成熟状态。判断骨龄主要是利用X线,拍一张小儿右手腕骨的X 片,根据腕骨X片显示的骨化点的个数及小儿的实际年龄就可以确定小儿的生长潜力。骨化点出现比实际年龄早,说明孩子的生长潜力较小;相反说明小儿生长潜力很大。有些家长为了孩子能长高些,给孩子服用一些催长的药物,虽然暂时加快了小孩的生长,但由于“刹车”时间提前反而影响了最终的身高,这种做法 显然是不可取的。 以上几种方法可相互参照,还可以预知孩子生长发育是否正常和孩子的生长潜力,如发现骨龄和孩子的实际年龄不符,应到医院检查。 青少年身高与哪些因素有关 在青春期生长突增中,身高的增长非常快。长高的原因主要是骨骼的发育。男孩平均每年可增高7~9厘米,最多可达10~12厘米。女孩平均每年可增高5~7厘米,最多可达8~10厘米。这主要靠下肢和脊柱的增长。一般女性在19~23岁、男性在23~26岁身高才停止增长。这时因为骨骺闭合,所以不能再生长了。由于女性的骨骺闭合一般比男性早,所以成年女性比男性矮。青春期的少男少女都希望自己有较高的身材,这就要进一步了解可能影响身高的因素: (1)身高与性成熟早晚有关 成熟年龄的迟早会影响急速成长的身高。一般是急速成长现象发生较早的人,就较快达到终止点;较晚发生的,也较晚达到其终点。当性早熟的少女不再长高时,性晚熟的少女却还在长高。因此,性晚熟的少女就比较高。身高长得最快的时期是青春前期。女孩在月经初潮的前一年,身高的增加可以达7~8厘米;而男孩的身高增长的巅峰期是青春期头一年,约13~14岁,身高增加可达10 ~12厘米。 (2 )身高与营养有关 从某种意义上说,身高是营养物质(特别是蛋白质)“堆砌”起来的。构成人体的蛋白质的物质有5~10万种,组成这些蛋白质的8种必需氨基酸要靠食物供给。如果食物能提供足量的8种必需氨基酸,就能加速蛋白质的合成,有助于全身各组织器官的生长发育,特别是骨骼和骼软骨的生长发育。对学龄前儿童的试验表明,每餐面包中增加0.5克赖氨酸的实验组的身高体重显著超过其他儿童。日本将6对孪生婴儿分两组进行试验,第一组给予正常营养,第二组在食物中增添赖氨酸。1300天后,第二组的婴儿比第一组平均高1.7厘米,重1公斤。可见,全面、合理的营养是影响身高的因素,同时也是补救身高的必要条件。

世界卫生组织儿童生长发育标准

世界卫生组织儿童生长发育标准 WHO Child Growth Standards (2006 年版) 目录 1.使用说明 2.WHO(世界卫生组织)0-6岁男童年龄别体重.身(长)高标准 3.WHO(世界卫生组织)0-6岁女童年龄别体重.身(长)高标准 4.WHO(世界卫生组织)0-2岁男童身长别体重标准 5.WHO(世界卫生组织)2-6岁男童身高别体重标准 6.WHO(世界卫生组织)0-2岁女童身长别体重标准 7.WHO(世界卫生组织)2-6岁女童身高别体重标准 8.WHO(世界卫生组织)BMI标准 9.WHO(世界卫生组织)0-4岁男童头围标准 10.WHO(世界卫生组织)0-4岁男童头围标准 使用说明 1.0-4岁儿童年龄别体重.年龄别身高及身高别体重参考值,为2006年WHO推荐的评价标准;5岁以上或身高>120m的儿童评价标准,依然采用1997年WHO推荐的标准(因2006版WHO标准无5岁以上儿童标准,按卫生部的要求依然沿用1997年标准),因此部分数据存在交叉现象。 2.评价方法:

营养不良: (1)低体重: 轻度:均数-2SD≤年龄别体重<均数-SD 中度:均数-3SD≤年龄别体重<均数-2SD 重度:年龄别体重<均数-3SD (2)生长发育迟缓:年龄别身(长)高<均数-2SD (3)消瘦:身(长)高别体重<均数-2SD 超重和肥胖: (1)身(长)高别体重>均数+2SD的儿童,要进行体质指数(BMI)值的计算 (2)计算公式 BMI=体重(Kg)/身(长)高的平方(㎡)(3)评价(P表示百分位数法) 超重:BMI>P85th 肥胖:BMI>P97th

婴幼儿生长发育特点、规律

婴幼儿生长发育特点、规律 0~3岁是一个人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智力发展的奠基时期。 婴儿生长发育的过程: 1.“发展”的定义:发展是指个体从有生命开始,受遗传、环境、学习等因素影响,进行有顺序的、连续的、阶段性的、渐进的、有方向性的、由分化到完整的生理、心理变化的过程。 2.婴儿发展变化的特征:⑴大小的变化:生理方面:身高、体重、器官的增长。 心理方面:语言词汇、记忆力、认知、推理和社会交往的能力不 断提高。 ⑵比例的变化:婴儿的身心发展有其独立的特征,并不是一个缩小的成人,所以在比例也有明显的变化。例如:胎儿头占身长的1/2,婴儿头占身长1/4,成人头占身长1/8。在个涔发睫过程中,会因为成熟出现旧特征消失的现象:如幼儿期乳牙的税落二。 ⑶等待莅酌获得: 在学习过程中,婴儿会逐渐拥有一些新的能力如,好奇、好问及生理上 出现恒齿等。 3.发展的任务: 婴儿在成长的过程中,需要在社会环境中有不同的表现行为,在不同的发 展阶段寻找合适的角色,为实现这个过程,就要完成如下“发展”任务。 ——学习走路。 ——学习食用固体长物。 ——学习说话。 ——学习控制排泄机能。 ——学习认识自身器官和有关性别的行为。 ——学习与人交往和控制情绪。 ——学习判断是非。 ——完成生理机能的稳定。

——形成社会与个体的简单概念。 4.婴儿发展的主要特点: 年龄越小,生长速度越快。婴儿期的发襄速度是最快的.但生长速度不是直线上升,而是有阶段性的。如,新生儿时以天为单位计算;l~3个月时以周为单位计算;4~6个月时以3个月为单位计算:6 -12个月时以半年为单位计算;1~3岁时以年为单位计算。 婴儿生长发育有一定的顺序和方向,不能越级发展。如,婴儿阶段身体和运动机能的发展遵循从头到足的规律。 婴儿时期要完成从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转变,从一个毫无生活自理能力昀自然人,初步转变为能适应社会生活的社会人。 儿童的每个年龄阶段都有相对稳定的、独立的特点。“如,新生儿期主要是量主外界生活的时期,每天都会有变化;乳儿期是需要成人生活照料较多的时期:婴儿期是学会走路、说话,开始独立活动的时期。儿童在每个年龄阶段的特点各不相同,但又互相联系;既有明显的差别,又不能截然分开。由一个年龄阶段过渡到下一个年龄阶段,各方面的发展既有一定顺序,又不是等同的。 婴儿解剖及生理发育特点: 呼吸系统——气体交换站: 婴儿呼吸系统解剖特点:呼吸系统常以喉部环状软骨下缘为界,分为上下呼吸道。 上呼吸道包括鼻及算莠耍_面夏面聂否_蘸等;下呼吸道指气管、支气管、毛细支气管及肺泡。 鼻:婴儿鼻腔相对短小而窄,鼻黏膜柔嫩并富于血管,感染时鼻黏膜血肿胀,致使鼻腔狭窄,甚至闭塞,婴儿不会张口呼吸,鼻塞会导致其烦躁不安、呼吸困难和拒抗晚乳。泪管和咽鼓管:婴儿鼻泪管短,开口接近于内毗部,其瓣膜发育不全,因而鼻腔感染常易侵入结膜囊引起炎症。婴儿的咽鼓管较宽,并且直而短,呈平位,而鼻咽腔开口处较低,故咽部炎症易侵人中耳,引起中耳炎。 喉:婴儿喉腔窄,声门狭小.软骨柔软,黏膜脆弱,黏膜F组织较疏松,富于淋巴组织和血管,轻度炎症也易发生喉头狭窄而出现呼吸困难、吉音嘶哑,严重者可发生窒息。

0-1岁宝宝每个月生长发育指标

0-1岁宝宝每个月生长发育指标 一个月 视觉:眼随物转头至中线,开始能调节视焦距。 听觉:对妈妈说话的声音很熟悉了,爱听悦耳的声音,要给宝宝听一些轻柔的音乐和歌曲,对宝宝说话、唱歌的声音都要悦耳。喜欢周围的人和他说话,没人理他的时候会感到寂寞而哭闹。 嗅觉:讨厌刺激性强的气味。 味觉:能辨别不同的味道,对不喜欢的味道表示拒绝。 触觉:皮肤感觉能力比成人敏感得多,有东西刺激了皮肤,他就会全身左右乱动或者哭闹表示很不舒服。对冷、热都比较敏感。 心理特点:面部表情逐渐丰富。在睡眠中有时会做出哭相,有时又会出现无意识的笑。 动作:小胳膊、小腿总是喜欢呈屈曲状态,两只小手握着拳。俯卧时可抬头45度。 两个月 视觉:能分辨鲜艳的颜色,会盯着清晰的东西看,会用眼睛追随走来走去的人。 听觉:能分辨妈妈说话的语气,妈妈安抚宝宝时,他会安静,妈妈语气大声时,宝宝会显得不安。头会转向声音发出的地方。 嗅觉:对难闻的气味会逃避。 味觉:对难吃的味道表示拒绝。 触觉:喜欢依偎着妈妈。当宝宝哭的时候,妈妈轻轻抚摸宝宝的面部、腹部或背部,能使宝宝逐渐安静下来,停止啼哭。 认知:宝宝发现了一件好玩的玩具,那就是他的小手。宝宝爱把手放进嘴里津津有味的吮吸。吃奶时手能触摸妈妈的乳房。 心理:会有意识的笑,开心或逗弄,宝宝会笑。 动作:宝宝仰卧时,大人稍拉其手,身体可以自己稍用力。宝宝的双手从握拳姿势逐渐松开。如果给他小玩具,他可无意识地抓握片刻。要给他喂奶时,他会立即做出吸吮动作。会用小脚踢东西。 语言:高兴时会发出“啊、呜”的声音。

三个月 视觉:头眼协调好,头部可灵活转动,转向有光亮、色彩鲜艳的地方盯着看。对颜色视觉已接进成人,喜欢红色、黄色、橙色。能准确地认出妈妈的脸。 听觉:能感受不同方位发出的声音,将头转向声源。喜爱听妈妈的声音。 嗅觉:对难闻的气味会逃避。 味觉:能区分食物的细微改变。 触觉:妈妈的抚摩可以使宝宝的情绪安定。 动作:趴着能把头和胸部抬起来,直抱时脖子不再摇晃。仰卧时四肢能上举,会尝试翻身,在成人的帮助下,可以翻身。手能在胸前握住,并注意自己的手。 心理:对妈妈显得较偏爱。这个时期的宝宝晚上特别容易哭,可能是由于惊慌和焦躁,这是阶段性的,成人要耐心地和宝宝度过这一时期。 认知:吮吸手指的情况更厉害,有时会吃拳头。这是由于口部的感觉最为灵敏,宝宝在用嘴来探索世界,他会把手能摸到的东西都放在嘴里,成人要注意宝宝所能拿到东西的安全性。 语言:会用声音表达自己的情绪。 四个月 视觉:能很清楚地分辨妈妈的脸。 调节焦距的能力更进一步,可以看到4~7米远的物体。偏爱鲜艳的颜色,顺序为红、黄、绿、橙、蓝。 听觉:听到声音准确转动眼睛和身体。能辨别不同的音色,区分男女声。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外一个物体。 嗅觉:能区别不同的气味,会用身体动作回避不喜欢的气味。 味觉:对刺激性味道的食物,会用舌头顶出来。 触觉:视觉和触觉开始统合,会伸出手又摸又抓眼前的玩具。能紧紧抓住放在宝宝手中的物品。吃奶时会扶住奶瓶。 动作:脖子已经很硬朗了,头能稳稳地直立起来。俯卧时,能把头抬起并和肩胛成90度角。能用手掌抓握东西。扶着髋部能坐稳,能仰卧翻身至侧身。 心理:对妈妈的依恋感更强了,看到妈妈就高兴,很想和妈妈说话。 认知:对周围事物都很感兴趣。 语言:表情越来越丰富,并用表情来表达心理活动。会发出咯咯咕咕的声音,好像在跟成人对话。

婴幼儿每月生长发育指标(强烈推荐)

目录 0-1个月 (2) 2个月 (3) 3个月 (4) 4个月 (4) 5个月 (5) 6个月 (6) 7个月 (6) 8个月 (7) 9个月 (8) 10个月 (8) 11个月 (9) 12个月 (9) 13个月 (10) 14个月 (10) 15个月 (11) 16个月 (12) 17个月 (12) 18个月 (13) 19-20个月 (14) 21-22个月 (14) 23-24个月 (15) 25-27个月 (16) 28-30个月 (17) 31-33个月 (18) 34-36个月 (19) 3岁-3岁4个月 (19) 3岁4个月-3岁8个月 (20) 3岁8个月-满4岁 (21) 4岁-4岁半 (21) 4岁半-5岁 (22) 5岁-5岁半 (23) 5岁半-6岁 (23) 6岁-6岁半 (24)

0-1个月 一般掌握部分 出生时生理指标正常均值: 体重:3.12—3.21千克;身高:49.6—50.2厘米; 头围:33.5—33.9厘米;胸围:32.2—32.3厘米。 身体发育:一个月的孩子,一逗会笑。可以注视某一物体,1—2个月的孩子集中了全身不协调的动作(握拳)。 早期教育:可在小床上悬挂彩色观点,色彩鲜艳、简单、种类不宜多,还可以挂带响声的玩具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从视觉、听觉、触觉等几个方面来刺激宝宝透视能力及听觉能力。采用唱歌、听音乐等方式训练宝宝听觉能力。 (1)体重:喂养得当,宝宝的体重就会增加,否则就会下降,生病时体重下降,恢复后又上升。因此,测体重观察宝宝的生长发育,既方便又灵敏。 (2)身长:是指从头顶到足底(不是足尖)的长度,3岁以内的宝宝以仰卧位测量。 (3)头围:观察和测量婴幼儿头围,就可了解千口掌握婴幼儿脑发育是否正常,大脑发育不正常会导致头围过大,可能是脑发育异常。头围的大小决定了小儿的脑发育,正常发育:常态下的小儿出生时脑的重量平均为370克,约为成人脑的1/4。9个月时为出生前的2倍多,3岁时会超过出生时的3倍。 (4)胸围:代表胸廊与肺发育。婴儿出生时胸围比头围小几厘米,从半岁开始胸围逐渐接近头围。 宝宝出生时体重约为3—3.5千克,不足2.5千克的婴儿称为“低体重儿”,需要在医院采用暖箱保持体温,待自身能保持体温时才可出院。体重超过4千克的婴儿称为“巨大儿”,如果母亲产后血糖升高,婴儿也需要住院观察。 由于呼吸与蒸发导致身体水分减少以及大小便的排出、母乳分泌不足、婴儿吃奶还不太多等因素,所有新生儿的体重都会减少,称为生理性失重,俗称“掉水标”,一般体重会减少3%—9%。待母乳充足后大概到两周,婴儿会恢复到出生体重,到满月时体重增加0.6—1.2千克。观察宝宝的体重十分重要,可以知道宝宝是否发育正常,母乳是否充足。家庭中最好准备磅秤,为宝宝定期测量体重。测量时可;曙宝宝直接放在垫好衣被的磅称上,减去衣被的重量;也可以由妈妈抱着测量,减去妈妈的重量,不过这种称法不太准确。 胎儿的胎红细胞携静脉氧,需要的量较多,出生后有了自主呼吸,红细胞需要的量减少,因此过多的红细胞会死亡,红细胞中的铁留在肝脏中,其中的胆红素由于肝脏的酶系统还未成熟,不能结合而排除,大量胆红素进入血液循环而引起黄疸。所以足月儿中70%从出生第二天起,皮肤、黏膜、眼的结膜、躯干、手足发黄,第4—5天最重,第7—10天开始消退,到第2—3周会痊愈。在此期间宝宝精神好,能吃奶、大小便正常、哭声洪亮。但是如果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且程度重、手心脚心发黄、精神疲倦、不吃奶、尿布被染黄等,就应马上到医院检查治疗。溶血引起的黄疸需要换血,如果耽误,过高的胆红素会侵蚀脑的神经核,称为核黄疸,会造成永久性的伤害,影响智力甚至生命。所以黄疸期间,密切观察宝宝的全身J,青况十分重要。另一些母乳喂养的婴儿,黄疸轻,只持续几月,宝宝精神好,吃奶好,停喂母乳2—3天,黄疸消退,再吃母乳又出现黄疸,这种情况称为母乳性黄疸。这是由于母乳中的某种酶所致,此时不州亭止母乳喂养,但应把母乳吸出装瓶,放在56‘C的热水中水浴15分钟再喂宝宝。待宝宝能适应母乳后再正常哺育。但是黄疸过重时要暂停母乳,改用配方奶喂养,并对宝宝进行蓝光照射治疗。 宝宝出生后的前两周失水较多,需要补充。新生儿的肾还未成熟,出生后肾皮层的肾单位继续发育,

0-10岁儿童生长发育指标(非常有用)

用小儿身长预测成年时身高法 1、男性身高=出生时身长(厘米)÷0.2949;女性身高=出生时身长(厘米)÷0.3109。用此公式要注意:只适用于正常足月新生儿;测量身长数据时如能精确到0.1厘米,身高的预测将更准确。 2、男性身高=3岁时身高×0.545+父母平均身高×0.544+37.69(厘米);女性身高=3岁时× 0.545+父母平均身高×0.544+25.63(厘米),人体标准身高预测公式(遗传法则) 男性身高=(父亲身高+母亲身高)×1.08÷2(厘米)女性身高=(父亲身高×0.923+母亲身高)÷2(厘米)./上述公式大体上符合“高加高生高,高加矮生高,矮加矮生矮”的遗传学原则。 0-10岁儿童体重身高参考值

骨龄可知孩子的生长潜力 骨龄和年龄不是一回事,骨龄是生物年龄,与生长密切相关,常用来评价人生长发育的成熟状态。判断骨龄主要是利用X线,拍一张小儿右手腕骨的X片,根据腕骨X片显示的骨化点的个数及小儿的实际年龄就可以确定小儿的生长潜力。骨化点出现比实际年龄早,说明孩子的生长潜力较小;相反说明小儿生长潜力很大。有些家长为了孩子能长高些,给孩子服用一些催长的药物,虽然暂时加快了小孩的生长,但由于“刹车”时间提前反而影响了最终的身高,这种做法显然是不可取的。以上几种方法可相互参照,还可以预知孩子生长发育是否正常和孩子的生长潜力,如发现骨龄和孩子的实际 年龄不符,应到医院检查。青少年身高与哪些因素有关在青春期生长突增中,身高的增长非常 快。长高的原因主要是骨骼的发育。男孩平均每年可增高7~9厘米,最多可达10~12厘米。女孩平均每年可增高5~7厘米,最多可达8~10厘米。这主要靠下肢和脊柱的增长。一般女性在19~23岁、男性在23~26岁身高才停止增长。这时因为骨骺闭合,所以不能再生长了。由于女性的骨骺闭合一般比男性早,所以成年女性比男性矮。青春期的少男少女都希望自己有较高的身材,这就要进一步了解可能影响身高的因素:(1)身高与性成熟早晚有关成熟年龄的迟早会影响急速成长的身高。一般是急速成长现象发生较早的人,就较快达到终止点;较晚发生的,也较晚达到其终点。当性早熟的少女不再长高时,性晚熟的少女却还在长高。因此,性晚熟的少女就比较高。身高长得最快的时期是青春前期。女孩在月经初潮的前一年,身高的增加可以达7~8厘米;而男孩的身高增长的巅峰期是青春期头一年,约13~14岁,身高增加可达10~12厘米。(2 )身高与营养有关从某种意义上说,身高是营养物质(特别是蛋白质)“堆砌”起来的。构成人体的蛋白质的物质有5~10万种,组成这些蛋白质的8种必需氨基酸要靠食物供给。如果食物能提供足量的8种必需氨基酸,就能加速蛋白质的合成,有助于全身各组织器官的生长发育,特别是骨骼和骼软骨的生长发育。对学龄前儿童的试验表明,每餐面包中增加0.5克赖氨酸的实验组的身高体重显著超过其他儿童。日本将6对孪生婴儿分两组进行试验,第一组给予正常营养,第二组在食物中增添赖氨酸。1300天后,第二组的婴儿比第一组平均高1.7厘米,重1公斤。可见,全面、合理的营养是影响身高的因素,同时也是补救身高的必要条件。骨骼,尤其是下肢和脊柱,在性发育期新陈代谢最旺盛,这就需要丰富的营养供给。饮食中的高蛋白质,尤其是动物蛋白质和钙、磷、维生素等无机盐类食物,如瘦肉、禽蛋、牛奶、鱼类以及各种促进新陈代谢的维生素B族、E族,豆类、杂粮及新鲜水果、蔬菜等所含营养成分,都有助于骨骼的充分发育,即骨骼的增长、增粗、增宽和骨皮质增厚。(3)身高与睡眠有关生物学家研究内分泌腺分泌规律时发现,对少年儿童来说,睡得好长得高。身高的增长,取决于骨骺的不断增长,而骨骺的生长又受内分泌腺的控制。控制身高的内分泌激素主要有脑下垂体分泌的生长素、黄体化激素和性激素,其中生长激素作用最显著。生长激素的分泌有其明显的规律性,即白天分泌较少,夜晚睡眠时分泌较多。研究人员发现,当儿童深睡1小时后,生长激素的分泌量,超过白天5~7倍,而深睡时性激素和黄体化激素的分泌也很旺盛。显然,这对儿童身高的增长非常有利。青春期是生长激素和雄激素分泌最旺盛的时期。生长激素的主要功能是使四肢骨骼增长;雄性激素则使

岁儿童生长发育评价标准

)男岁儿童体格心智发育评价标准参考值(世界卫生组织0-6 心智发育)kg)身高(cm年龄体重(伏卧抬头,对声音有反应。48.2-52.8初生2.9-3.8度,能注意父母面部。伏卧抬头1月52.1-57.0453.6-5.0度,笑出声、尖叫声、应答性发声。伏卧抬头2月4.3-6.055.5-60.790度,伏卧抬头,两臂撑起,抱坐时头稳定,视性能跟随18058.5-63.75.0-6.93月能手握手。能翻身,握住摇荡鼓。5.7-7.661.0-66.44月拉坐,头不下垂。63.2-68.65月6.3-8.2坐不需支持,听声转头,自喂饼干,握住玩具不被拿走,65.1-70.56.9-8.86月怕羞,认出陌生人,方木能递交。扶东西站,会爬,无意识叫爸爸、妈妈咿呀学语,躲猫猫,68.3-73.6月7.8-9.88听得懂自己的名字,会摇手表示再见。能自己坐,扶住行走,自己熟练协调的爬,理解一些简单的71.0-76.38.6-10.610月命令,如“到这儿来”,自己哼小调,说一个字。独立行走,有意识叫爸爸、妈妈,用杯喝水,能辨别家人73.4-78.8129.1-11.3月的称谓和家庭环境中的熟悉的物体。走得稳,能说三个字短语,模仿做家务事,能叠两块积木,76.6-82.3月9.8-12.015能体验与成人一起玩的愉快心情。能走梯,理解指出身体部分,能脱外套,能自己吃饭,79.4-85.410.3-12.718月能识一种颜色。能踢球,举手过肩抛物,能叠四块积木,喜欢听故事,81.9-88.410.8-13.3月21. 会用语言表示大小便。两脚并跳,穿不系带的鞋,区别大小,能认识两种颜色,84.3-91.0岁11.2-14.02能识简单形状。独脚立,说出姓名,洗手会擦干,能叠八块积木,88.9-95.812.1-15.32.5岁常提出“为什么”,试与同伴交谈,互相模仿言行。能从高处往下跳,能双脚交替上楼,会扣钮,会折纸,91.1-98.7岁313.0-16.4会涂浆糊粘贴,懂饥、累、冷,会用筷,能一页页翻书。知道颜色,不再缠住妈妈,开始有想象力,自言自语。 95.0-103.113.9-17.63.5岁能独立穿衣,模仿性强。98.7-107.214.8-18.7岁4能说简单反意词,爱做游戏。102.1-111.015.7-19.94.5岁解释简单词义,识别物体原料。岁516.6-21.1105.3-114.5开始抽象逻辑思维,自觉性、坚持性、自制力有明显表现。岁5.517.4-22.3108.4-117.8想象力丰富,情绪开始稳定。岁 618.4-23.6111.2-121.0

0-6岁儿童生长发育评价标准

世界卫生组织0-6岁儿童体格心智发育评价标准参考值(男) 年龄体重(kg)身高(cm)心智发育初生 2.9-3.8 48.2-52.8 伏卧抬头,对声音有反应。 1月 3.6-5.0 52.1-57.0 伏卧抬头45度,能注意父母面部。 2月436.0 55.5-60.7 伏卧抬头90度,笑出声、尖叫声、应答性发声。 伏卧抬头,两臂撑起,抱坐时头稳定,视性能跟随180度,3月 5.0-6.9 58.5-63.7 能手握手。 4月 5.7-7.6 61.0-66.4 能翻身,握住摇荡鼓。 5月 6.3-8.2 63.2-68.6 拉坐,头不下垂。 坐不需支持,听声转头,自喂饼干,握住玩具不被拿走,6月 6.9-8.8 65.1-70.5 怕羞,认岀陌生人,方木能递交。 扶东西站,会爬,无意识叫爸爸、妈妈咿呀学语,躲猫猫,8月7.8-9.8 68.3-73.6 听得懂自己的名字,会摇手表示再见。 能自己坐,扶住行走,自己熟练协调的爬,理解一些简单的10月8.6-10.6 71.0-76.3 命令,如“到这儿来”,自己哼小调,说一个字。 独立行走,有意识叫爸爸、妈妈,用杯喝水,能辨别家人12月9.1-11.3 73.4-78.8 的称谓和家庭环境中的熟悉的物体。 走得稳,能说三个字短语,模仿做家务事,能叠两块积木,15月9.8-12.0 76.6-82.3 能体验与成人一起玩的愉快心情。 能走梯,理解指出身体部分,能脱外套,能自己吃饭,18月10.3-12.7 79.4-85.4 能识一种颜色。 能踢球,举手过肩抛物,能叠四块积木,喜欢听故事,21月10.8-13.3 81.9-88.4

第二章 幼儿的生长发育及健康评价

第二章幼儿的生长发育及健康评价 考纲要求: ①了解幼儿生长发育的特点和一般规律; ②掌握幼儿生长发育的评价方法。 一、教学任务 1、认识幼儿生长发育的规律,有助于正确认识和评价幼儿的身心发展。 2、懂得幼儿各年龄阶段特点,由量到质变的过程。 二、教学目标 1、能力目标:认识幼儿生长发育的规律,有助于正确认识和评价幼儿的身心发展。 2、知识目标 (1)掌握幼儿各年龄阶段特点, (2)了解由量到质变的过程。 3、情感目标:提高学生对影响幼儿生长发育的因素的认识;激发学生认识幼儿生长发育的价值。增强做好相应卫生保健工作的认识和责任感。 三、重点及难点: 重点:幼儿的生长发育评价与方法。 难点:影响幼儿生长发育的因素;幼儿健康检查(幼儿生长发育的特点和一般规律)。 四、教学设计:6课时 【自主学习】 【导入定向】什么是幼儿生长发育,健康的标准什么?本节从掌握幼儿生长,发育评价方法入手,掌握其要领。 【自主体验】围绕问题读书,完成下列练习题: (一)、填空 1、生长发育是一个_________的过程,既有________的变化,也有________的变化,因而形成了不同的____________阶段。 2、婴儿期的动作发育首先是会抬头、转头,然后会翻身、直坐,最后会站立、行走,这是遵循了_________________的规律。 3、人的生长发育速度曲线并不是随年龄呈_________上升,而是_______________上升。 4、幼儿生理的缺陷会引起幼儿___________________的不正常,如斜视、耳聋、口吃的幼儿常会产生自卑感。 5、遗传决定了幼儿生长发育的___________性,环境决定了幼儿生长发育的___________性,幼儿的生长发育就是个体的__________因素与__________因素相互作用的过程。 6、营养是保证幼儿生长发育的__________基础。 7、_________________是促进幼儿身体发育和增强体质的______________手段。 8、铅、汞等污染物会影响幼儿_____________的发育;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尘粒等能引起_________________疾病。 9、父母的社会地位、经济状况、父母的素质及教育方式都会影响幼儿的生长发育,这体现了___________因素的影响;农村幼儿和城市幼儿生长发育状况不同,这体现了___________因素对幼儿生长发育的影响。 10、幼儿生长发育评估的内容包括()()(),其中最常见的是()。 11、脂肪组织与肌肉发育特点是,青春期女孩儿()发育较快,故女孩儿大多显得比较丰满。青春期男孩儿()发育迅速,故男孩儿大多粗壮。 12、生长发育的形态指标是指身体及其各部分在____________上可测出的各种量度。 13、身高是正确估计____________发育水平和速度的重要依据。 14、体重和身高之间的相互比例,是衡量幼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重要指标。 15、坐高与身高相比,较能反映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比例关系;坐高的增长反映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增长。 16、幼儿生长发育的形态指标除了身高、体重、头围、胸围和坐高外,还包括代表____________的臀围、腿围和各部位皮肤褶厚度等。 17、幼儿的生理机制受生长发育和____________________的影响。 18、等级评价方法常用的指标是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1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WHO近年来推荐的幼儿营养状况的判断方法。 20、心理评价是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对人的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进行评定。常用的评价方法有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其中后者又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目前运用最广泛的是--------------,简便易行且与智力测试结果一致性较高的是-------------,适合中国幼儿智力发展水平的是------------------。 21、丹佛发育筛选测试(DDST),是为从出生到________岁的儿童设计的,被广泛用于筛选。 (二)、思考 (1)、幼儿生长发育评估的内容有哪些? (2)、常用的心理健康评价方法有哪几种? 【交流展示】 【合作展示】各组交流,组内展示自己学习成果,由组长归纳问题,全班再交流; 【探究点拨】——【内容提要】(略) 【反馈提高】 【自测反馈】 一、合书陈述知识要点; 二、复习思考题、作业 (一)、概念解释1、生长2、发育3、成熟 (二)、单项选择题 1、幼儿的生长发育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它不仅表现为身高、体重的增加,还表现为()的逐渐分化,功能的逐渐成熟。 A、细胞 B、组织 C、器官 D、系统 2、人的整个生长发育期间,全身、大多数器官和系统有两次生长突增高峰,一次是在(),第二次是在青春发育初期。 A、胎儿期 B、婴儿期 C、幼儿前期 D、幼儿期 3、全身的肌肉、骨骼、心脏、血管、呼吸器官、消化器官等的生长和身高、体重呈同样模式,在出生后()最快,以后逐渐减慢,到青春期再出现第二次生长高峰。 A、第一个月 B、半年 C、第一年 D、两年内 4、幼儿()系统发育得最早,()系统发育得最快,生殖系统在幼儿期发展缓慢,到青春期才迅速发育。

青少年儿童生长发育指导手册

青少年儿童生长发育指 导手册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写给家长朋友们的话—— 关注孩子身高,是家长的责任 孩子的未来,当妈的耽误不起! 孩子是父母眼里的天使,更是父母的未来。作为父母,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或是高大魁梧、或婷婷玉立呢! 但令人遗憾的是,并不是每个父母的期望都能如愿,好多孩子却不知不觉就身材矮小了,让孩子痛苦,让家长伤心! 孩子身材矮小,大都是父母造成的! 这到底应该怪谁呢其实家长们并不知道,很多孩子个子矮小却恰恰是父母一手造成的,是当父母的没有尽到责任啊! 也许家长们觉得有点冤枉,但是大家看看下面这些实实在在的数据,就能意识到,自己犯下了多大的错误—— 在孩子生长发育过程中 家长有哪些不该犯的错误呢 90%的家长选择盲目等待或相信“孩子晚长”而错过干预机会; 87%的家长没有监测孩子的身高,孩子生长发育缓慢也不知道; 71%的家长还放纵孩子晚睡习惯,任凭睡眠不足对孩子长高影响; 90%以上孩子家长对孩子挑食、偏食、爱吃零食的习惯,置之不理; 27%的家长因盲目给孩子吃营养品造成性早熟,让孩子再也长不高…… 只有进行科学指导, 孩子的长高梦想才不会破灭! 其实,不是你的孩子长不高,而是你的责任没尽到! 家长不懂孩子生长发育规律、不了解影响长高的因素、不知道如何才能让孩子长得更高 凝聚专家50年心血,让众多孩子成功长高的《中国青少年儿童生长发育指导手册》,可以说是雪中送炭。 家长朋友们:关注孩子身高,学习长高知识,掌握长高方法,促进孩子长高,是咱们不可推卸的责任! 孩子们的身高不能毁在咱们手上,孩子的未来咱们当妈的耽误不起啊! 我们不仅关注孩子的今天 我们更着眼于孩子的未来 生长发育专家、协和名医杜永昌教授感言—— 造成孩子身材矮小

学龄前儿童生长发育指标

4岁-4岁半 一般掌握部分 四岁半宝宝生理指标正常均值: 男孩:体重:13.7—22.1公斤; 身高:97.7—115.5厘米; 女孩:体重:13.2—21.9公斤; 身高:96.7—113.5厘米。 动作发育: 能按照节奏做操,动作精细;能比较好的控制自己的平衡。会使用运动器具,愿意尝试新的玩法。能独立进餐,会使筷子,能分发餐具;能自己正确的盥洗。 心理发育: 遇到危险时,知道躲避和求救。能主动的提出问题,爱观察。懂得关爱别人,愿意帮助别人。懂得分享和谦让。对自己应做的事所需的督促比以前减少;想象较以前差,对真实细节的事情感兴趣;探索自然现象和社会真相;开始理解“昨天”的含义;能先思考然后把图画在纸上;提问比以前减少,但提出的问题较有意义。 语言发育: 有2000个以上的词汇;能重复10个或10个以上音节的句子;至少能说出4种颜色;要求对一些事作出定义;能说出一星期有几天;能判断两件物品中哪件重;会数1—10做5之内的加法。 这个阶段的宝宝会说谎,对家庭成员的关系感米趣,如舅舅是老师的兄弟;喜欢与别人交往和上幼儿园的机会;不喜欢完不成任务,喜欢完成他开始做的事情;继续玩前一天的游戏;在游戏中扮演熟悉的真实人物;可靠、顺从、过于自信,在家中可帮助做事,甚至照顾他人;如果迷路而不能回家,能保持平静,说出姓名、地址;开始懂礼貌、大方、友好;与想象中的伙伴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具有自信、相信别人。 4岁半-5岁 一般掌握部分 满五岁宝宝的生理指标正常均值: 男孩:体重:14.4—23.5公斤; 身高:100.7—119.1厘米; 女孩:体重:13.8—23.2公斤; 身高:99.5—117.2厘米。 动作发育: 能动作协调的做出走、跑、跳、投、平衡、钻、爬、攀登的动作。能手眼协调的进行建构、拼插游戏。会整理自己的床和物品。

年版世界卫生组织儿童生长发育标准

世界卫生组织儿童生长发育标准 令狐采学 WHO Child Growth Standards (2006 年版) 目录 1.使用说明 2.WHO(世界卫生组织)0-6岁男童年龄别体重.身(长)高标准 3.WHO(世界卫生组织)0-6岁女童年龄别体重.身(长)高标准 4.WHO(世界卫生组织)0-2岁男童身长别体重标准5.WHO(世界卫生组织)2-6岁男童身高别体重标准6.WHO(世界卫生组织)0-2岁女童身长别体重标准7.WHO(世界卫生组织)2-6岁女童身高别体重标准8.WHO(世界卫生组织)BMI标准 9.WHO(世界卫生组织)0-4岁男童头围标准 10.WHO(世界卫生组织)0-4岁男童头围标准 使用说明 1.0-4岁儿童年龄别体重.年龄别身高及身高别体重参考值,为2006年WHO推荐的评价标准;5岁以上或身高>120m 的儿童评价标准,依然采用1997年WHO推荐的标准(因2006版WHO标准无5岁以上儿童标准,按卫生部的要求依然沿用

1997年标准),因此部分数据存在交叉现象。 2.评价方法: 营养不良: (1)低体重: 轻度:均数-2SD≤年龄别体重<均数-SD 中度:均数-3SD≤年龄别体重<均数-2SD 重度:年龄别体重<均数-3SD (2)生长发育迟缓:年龄别身(长)高<均数-2SD (3)消瘦:身(长)高别体重 <均数-2SD 超重和肥胖: (1)身(长)高别体重>均数+2SD的儿童,要进行体质指数(BMI)值的计算 (2)计算公式 BMI=体重(Kg)/身(长)高的平方(㎡)(3)评价(P表示百分位数法) 超重:BMI>P85th 肥胖:BMI>P97th

儿童保健知识有哪些

儿童保健知识有哪些 儿童保健是提高人类健康水平关键期的保健,那么你对儿童保健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整理关于儿童保健知识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1、母乳喂养可降低婴儿死亡率,国内外资料表明,不同喂养方式的婴儿其死亡率不同,人乳喂养者显著低于其他方式喂养。 2、降低婴儿患病率,如完全母乳喂养的婴儿很少患腹泻,是因为人乳中各营养素的含量及比例适合于婴儿的消化功能,而且还含有多种免疫因子,又不会受到污染的缘故。 3、减少营养不良的危险性,人乳是最适合婴儿营养需用和消化能力的食物,又能使乳儿少患传染病,故能保证婴儿正常生长。 4、增进母婴感情交流,使婴儿获得安全感,有利于婴儿情感发育。 5、其他,尽早进行母乳喂养能促使胎粪排出,降低胆红素肠肝循环,有利于减轻新生儿黄疸的程度。资料表明,母乳喂养还能减少乳母患乳腺癌和卵巢肿瘤的可能性。 儿童保健之辅食添加一、辅助食品是除母乳或配方奶粉以外,为过渡到成人固体食物所添加的富含能量和各种营养素的食物。 二、添加目的为完全断离母乳作准备。 1、产后6个月以后的母乳营养已不能满足婴儿成长,如铁营养

素。2、婴儿消化功能逐步成熟。 3、促进婴儿咀嚼、吞咽功能及味觉发育。三、添加时间取决于婴儿消化道发育成熟程度以及婴儿生长所需,一般婴儿4~6个月龄应逐步添加其他食物,过早添加易增加婴儿食物过敏和肠道感染的机会,延迟添加会使婴儿错过咀嚼、吞咽功能和味觉发育的敏感期(4~6月),使以后进食其他成人食物困难、营养摄入不足而产生营养不良。 四、添加食物的选择原则 第一种辅助食物的选择,应是婴儿易于吸收、不易产生过敏、可补充一定量的铁营养素的食物,强化铁米粉为首选,其次是根、块茎、蔬菜和不易产生过敏的水果如香蕉、苹果,动物性食物应延迟到6个月以后,以减少食物过敏的机会。 五、添加方法 1、用勺有利于咀嚼与吞咽功能发育。 2、一种到多种先习惯一种食物,再引入另一种食物,引入新食物时暂停用其他辅食,以便观察婴儿对引入食物的反应。引入食物品越多越利于婴儿味觉发育。 3、从少量到多量先每日一到二匙,至婴儿会吞咽不吐,习惯味道后逐渐加量,7~8月后可替代1~2次母乳或配方乳。 4、从细到粗、从稀到稠4~6个月龄半流质,7~9个月龄后小块固体食物。

主题2幼儿的生长发育

单元、章、节主题 2 幼儿的生长发育需课时:__ 课时教学内容 幼儿的生长发育的规律、影响因素、测量与评价第___课时 课型___ 新授课___ 教学目标了解幼儿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理解影响幼儿生长发育的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并能分辨出其中的不良因素。 了解幼儿生长发育的评价指标,初步掌握形态指标的测量方法。 了解幼儿形态指标测量对幼儿生长发育的指导性意义。 重点幼儿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及评价指标和方法 难点幼儿生长发育的评价指标和测量方法 教学方法讨论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 教学准备教学PPT、案例文本、教学活动案例 教学环节与主要内容教学活动探寻1 幼儿生长发育的规律 导入部分: 【情景引入】 乐乐和康康是一对表兄弟,两人同是 5 岁,乐乐长得瘦瘦的,吃饭挑食,不爱吃肉,个子略高。从小一起长大,而康康长得很壮实,胃口很好,爱吃肉,个子略矮;乐乐动手能力强,插积塑、拼积木,又快又有创意;康康能言会道,描述事物时语言流畅,词汇量丰富,还擅长模仿与表演。乐乐的爸爸和康康的妈妈是亲兄妹,乐乐爸爸看上去瘦瘦高高的,而康康妈妈却有点矮胖。 你们从乐乐和康康的成长中发现了什么呢? 基本部分: 一、生长发育的概念 1.人体的基本形态 生长:身体细胞的繁殖和增大,表现为各器官以及全身的大小、长短和重量的增加与变化,是机体在量的方面的变化 发育:细胞、组织、器官和系统功能的成熟与完善,是机体在质的方面的变化 成熟:机体的生长发育达到较完备的状态,标志着个体在形态、生理和心理上达到成人水平。通过案例导入和提问,引起学生思考和讨论,明确本次活动的教学目标。 通过“双生子爬梯实验”,帮助学生了解

最新世界卫生组织儿童生长发育标准[1]

最新世界卫生组织儿童生长发育标准 1.0-4岁儿童年龄别体重.年龄别身高及身高别体重参考值,为2006年WHO推荐的评价标准;5岁以上或身高>120m的儿童评价标准,依然采用1997年WHO推荐的标准(因2006版WHO标准无5岁以上儿童标准,按卫生部的要求依然沿用1997年标准),因此部分数据存在交叉现象。 2.评价方法: 营养不良: (1)低体重: 轻度:均数-2SD≤年龄别体重<均数-SD 中度:均数-3SD≤年龄别体重<均数-2SD 重度:年龄别体重<均数-3SD (2)生长发育迟缓:年龄别身(长)高<均数-2SD (3)消瘦:身(长)高别体重 <均数-2SD 超重和肥胖: (1)身(长)高别体重>均数+2SD的儿童,要进行体质指数(BMI)值的计算 (2)计算公式 BMI=体重(Kg)/身(长)高的平方(㎡) (3)评价(P表示百分位数法) 超重:BMI>P85th 肥胖:BMI>P97th -1-

WHO(世界卫生组织)0-6岁男童年龄别体重.身(长)高标准年龄体重(公斤)身(长)高(厘米) 岁月 - 3S D -2S D-1S D均数1S D2S D3S D-3S D-2S D-1S D均数1S D2S D3S D 0 0 2.1 2.5 2.9 3.3 3.9 4.4 5.0 44.2 46.1 48.0 49.9 51.8 53.7 55.6 1 2.9 3.4 3.9 4.5 5.1 5.8 6.6 48.9 50.8 52.8 54.7 56.7 58.6 60.6 2 3.8 4. 3 4.9 5.6 6.3 7.1 8.0 52. 4 54.4 56.4 58.4 60.4 62.4 64.4 3 4. 4 5.0 5.7 6.4 7.2 8.0 9.0 55.3 57.3 59.4 61.4 63. 5 65.5 67.6 4 4.9 5.6 6.2 7.0 7.8 8.7 9.7 57.6 59.7 61.8 63.9 66.0 68.0 70.1 5 5.3 6.0 6.7 7.5 8.4 9.3 10.4 59. 6 61. 7 63. 8 65. 9 68.0 70.1 72.2 6 5. 7 6.4 7.1 7.9 8. 8 9.8 10. 9 61.2 63.3 65.5 67.6 69.8 71.9 74.0 7 5.9 6.7 7.4 8.3 9.2 10.3 11.4 62.7 64.8 67.0 69.2 71.3 73.5 75.7 8 6.2 6.9 7.7 8.6 9.6 10.7 11.9 64.0 66.2 68.4 70.6 72.8 75.0 77.2 9 6.4 7.1 8.0 8.9 9.9 11.0 12.3 65.2 67.5 69.7 72.0 74.2 76.5 78.7 10 6.6 7.4 8.2 9.2 10.2 11.4 12.7 66.4 68.7 71.0 73.3 75.6 77.9 80.1 11 6.8 7.6 8.4 9.4 10.5 11.7 13.0 67.6 69.9 72.2 74.5 76.9 79.2 81.5 1 0 6.9 7.7 8.6 9.6 10.8 12.0 13.3 68.6 71.0 73.4 75.7 78.1 80.5 82.9 1 7.1 7.9 8.8 9.9 11.0 12.3 13.7 69.6 72.1 74.5 76.9 79.3 81.8 84.2 2 7.2 8.1 9.0 10.1 11. 3 12.6 14.0 70.6 73.1 75.6 78.0 80.5 83.0 85.5 3 7. 4 8.3 9.2 10.3 11. 5 12.8 14.3 71. 6 74.1 76.6 79.1 81. 7 84.2 86.7 4 7. 5 8.4 9.4 10.5 11.7 13.1 14. 6 72.5 75.0 77.6 80.2 82.8 85.4 88.0 5 7.7 8. 6 9.6 10. 7 12.0 13.4 14.9 73.3 76.0 78.6 81.2 83.9 86.5 89.2 6 7.8 8.8 9.8 10.9 12.2 13. 7 15.3 74.2 76.9 79.6 82.3 85.0 87.7 90.4 7 8.0 8.9 10.0 11.1 12.5 13.9 15.6 75.0 77.7 80.5 83.2 86.0 88.8 91.5 8 8.1 9.1 10.1 11.3 12.7 14.2 15.9 75.8 78.6 81.4 84.2 87.0 89.8 92.6 9 8.2 9.2 10.3 11.5 12.9 14.5 16.2 76.5 79.4 82.3 85.1 88.0 90.9 93.8 10 8.4 9.4 10.5 11.8 13.2 14.7 16.5 77.2 80.2 83.1 86.0 89.0 91.9 94.9 11 8.5 9.5 10.7 12.0 13.4 15.0 16.8 78.0 81.0 83.9 86.9 89.9 92.9 95.9 2 0 8.6 9.7 10.8 12.2 13.6 15. 3 17.1 78.7 81.7 84.8 87.8 90.9 93.9 97.0 78.0 81.0 84.1 87.1 90.2 93.2 96.3 1 8.8 9.8 11.0 12.4 13.9 15.5 17.5 78.6 81.7 84.9 88.0 91.1 94. 2 97.3 2 8.9 10.0 11.2 12.5 14.1 15.8 17.8 79. 3 82.5 85.6 88.8 92.0 95.2 98.3 3 9.0 10.1 11.3 12.7 14.3 16.1 18.1 79.9 83.1 86. 4 89.6 92.9 96.1 99.3 4 9.1 10.2 11. 5 12.9 14.5 16.3 18.4 80.5 83.8 87.1 90.4 93.7 97.0 100.3 5 9.2 10.4 11.7 13.1 14.8 16. 6 18. 7 81.1 84.5 87. 8 91.2 94.5 97. 9 101.2 6 9.4 10.5 11.8 13.3 15.0 16.9 19.0 81. 7 85.1 88.5 91.9 95.3 98.7 102.1 7 9.5 10.7 12.0 13.5 15.2 17.1 19.3 82.3 85.7 89.2 92.7 96.1 99.6 103.0 8 9.6 10.8 12.1 13.7 15.4 17.4 19.6 82.8 86.4 89.9 93.4 96.9 100.4 103.9 9 9.7 10.9 12.3 13.8 15.6 17.6 19.9 83.4 86.9 90.5 94.1 97.6 101.2 104.8 10 9.8 14.0 11.0 12.4 15.8 17.8 20.2 83.9 87.5 91.1 94.8 98.4 102.0 105.6 11 9.9 11.2 12.6 14.2 16.0 18.1 20.4 84.4 88.1 91.8 95.4 99.1 102.7 106.4 WHO(世界卫生组织)0-6岁男童年龄别体重.身(长)高标准备注:双实线上为≤2岁儿童的卧式身长,双实线下为≥2岁儿童的站式身高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