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域网介质访问控制方法共6页

局域网介质访问控制方法共6页
局域网介质访问控制方法共6页

5.3.1 信道分配问题

通常,可将信道分配方法划分为两类:静态分配方法和动态分配方法.

1.静态分配方法

所谓静态分配方法,也是传统的分配方法,它采用频分多路复用或时分

多路复用的办法将单个信道划分后静态地分配给多个用户. 当用户站

数较多或使用信道的站数在不断变化或者通信量的变化具有突发性时,静态频分多路复用方法的性能较差,因此,传统的静态分配方法,不完全

适合计算机网络.

2.动态分配方法

所谓动态分配方法就是动态地为每个用户站点分配信道使用权.动态分

配方法通常有3种:轮转,预约和争用.

①轮转:使每个用户站点轮流获得发送的机会,这种技术称为轮转.它

适合于交互式终端对主机的通信.

②预约:预约是指将传输介质上的时间分隔成时间片,网上用户站点若要发送,必须事先预约能占用的时间片.这种技术适用于数据流的通信.

③争用:若所有用户站点都能争用介质,这种技术称为争用.它实现起

来简单,对轻负载或中等负载的系统比较有效,适合于突发式通信. 争

用方法属于随机访问技术,而轮转和预约的方法则属于控制访问技术.

5.3.2 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介质访问控制( MAC )方法是在局域网中对数据传输介质进行访问管理的方法。介质访问控制方法的主要内容有两个方面:一是要确定网络上每一个结点能够将信息发送到介质上去的特定时刻;二是要解决如何对共享介质访问和利用加以控制.传统局域网采用共享介质方式的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CSMA/CD)、标记环传递或FDDI等方法,但随着LAN应用的扩展,这种共享介质方式对任何端口上的数据帧都不加区别地进行传送时,经常会引起网络冲突,甚至阻塞,所以采用网桥、交换机等方法将网络分段,去减少甚至取消网络冲突是目前经常采用的方法。

一、共享介质方式中最常用的为CSMA/CD和标记环传递方法。

1.带冲突检测的载波监听多路访问CSMA/CD

CSMA/CD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Collision Detection)是采用争用技术的一种介质访问控制方法.CSMA/CD通常用于总线形拓扑结构和星形拓扑结构的局域网中. CSMA/CD是以太网中采用的MAC方法。CSMA/CD的工作原理可概括成四句话,即先听后发,边发边听,冲突停止,随机延迟后重发.具体过程如下:

当一个站点想要发送数据的时候,它检测网络查看是否有其他站点正在传输,即监听信道是否空闲. 如果信道忙,则等待,直到信道空闲. 如果信道闲,站点就传输数据. 在发送数据的同时,站点继续监听网络确信没有其他站点在同时传输数据.因为有可能两个或多个站点都同时检测到网络空闲然后几乎在同一时刻开始传输数据.如果两个或多个站点同时发送数据,就会产生冲突. 当一个传输结点识别出一个冲突,它就发送一个拥塞信号,这个信号使得冲突的时间足够长,让其他的结点都有能发现. 其他结点收到拥塞信号后,都停止传输,等待一个随机产生的时间间隙(回退时间,Backoff Time)后重发. 总之,CSMA/CD采用的是一种"有空就发"的竞争型访问策略,因而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信道空闲时多个站点同时争发的现象,无法完全消除冲突,只能是采取一些措施减少冲突,并对产生的冲突进行处理.因此采用这种协议的局域网环境不适合对实时性要求较强的网络应用.

2.令牌环(Token Ring)访问控制

Token Ring是令牌传输环(Token Passing Ring)的简写.标记传递是标记环网中采用的MAC方法。标记是一个专用的控制帧,它不停地在环上各站点间传递着,用其标志环路是否空闲以便站点用来发送数据帧。若某个站点有数据要发送,它就在环路上等待标记帧的到来,进一步占用这个标记帧去发送数据,并当这次发送结束时,再将标记帧在环路上传递下去,以便环路上其他站点发送数据帧。

令牌环介质访问控制方法,是通过在环形网上传输令牌的方式来实现对介质的访问控制.只有当令牌传输至环中某站点时,它才能利用环路发送或接收信息.当环线上各站点都没有帧发送时,令牌标记为01111111,称为空标记.当一个站点要发送帧时,需等待令牌通过,并将空标记置换为忙标记01111110,紧跟着令牌,用户站点把数据帧发送至环上.由于是忙标记,所以其他站点不能发送帧,必须等待.发送出去的帧将随令牌沿环路传输下去.在循环一周又回到原发送站点时,由发送站点将该帧从环上移去,同时将忙标记换为空标记,令牌传至后面站点,使之获得发送的许可权.发送站点在从环中移去数据帧的同时还要检查接收站载入该帧的应答信息,若为肯定应答,说明发送的帧已被正确接收,完成发送任务.若为否定应答,说明对方未能正确收到所发送的帧,原发送站点需在带空标记的令牌第二次到来时,重发此帧.采用发送站从环上收回帧的策略,不仅具有对发送站点自动应答的功能,而且还具有广播特性,即可有多个站点接收同一数据帧.

接收帧的过程与发送帧不同,当令牌及数据帧通过环上站点时,该站将帧携带的目标地址与本站地址相比较.若地址符合,则将该帧复制下来放入接收缓冲器中,待接收站正确接收后,即在该帧上载入肯定应答信号;若不能正确接收则载入否定应答信号,之后再将该帧送入环上,让其继续向下传输.若地址不符合,则简单地将数据帧重新送入环中.所以当令牌经过某站点而它既不发送信息,又无处接收时,会稍经延迟,继续向前传输.在系统负载较轻时,由于站点需等待令牌到达才能发送或接收数据,因此效率不高.但若系统负载较重,则各站点可公平共享介质,效率较高.为避免所传输数据与标记形式相同而造成混淆,可采用前面所讲过的位填入技术,以区别数据和标记.使用令牌环介质访问控制方法的网络,需要有维护数据帧和令牌的功能.如:可能会出现因数据帧未被正确移去而始终在环上传输的情况.也可能出现令牌丢失或只允许一个令牌的网络中出现了多个令牌等异常情况.解决这类问题的办法是在环中设置监控器,对异常情况进行检测并消除.令牌环网上的各个站点可以设置成不同的优先级,允许具有较高优先权的站申请获得下

一个令牌权.归纳起来,在令牌环中主要有下面3种操作:

1、截获令牌并且发送数据帧.如果没有结点需要发送数据,令牌就由各个结点沿固定的顺序逐个传递;如果某个结点需要发送数据,它要等待令牌的到来,当空闲令牌传到这个结点时,该结点修改令牌帧中的标志,使其变为"忙"的状态,然后去掉令牌的尾部,加上数据,成为数据帧,发送到下一个结点.

3、取消数据帧并且重发令牌.由于环网在物理上是个闭环,一个帧可能在环中不停

地流动,所以必须清除.当数据帧通过闭环重新传到发送结点时,发送结点不再

转发,而是检查发送是否成功.如果发现数据帧没有被复制(传输失败),则重发

该数据帧;如果发现传输成功,则清除该数据帧,并且产生一个新的空闲令牌发

送到环上.

3.令牌总线(Token Bus)访问控制

令牌总线访问控制是在物理总线上建立一个逻辑环,令牌在逻辑环路中依次传递,

其操作原理与令牌环相同.它同时具有上述两种方法的优点,是一种简单,公平,性能

良好的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二、交换方式(switched mode)

交换方式(switched mode)是不同于共享介质方式的另一种局域网的介质访问控制方法,它是在桥接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为了解决网络冲突,进一步提高网络有效带宽的一种MAC方法。以太网(包括快速以太网)是使用共享介质MAC方法的一个典型例子,对一个有30个站点的10Mbps以太网讲,其平均(每站)吞吐量为1/3Mbps。但考虑到随着用户数增多,冲突发生,引起网络阻塞,则其吞吐量要随着负荷的变化而变化;尤其当负荷超过37%后,吞吐量将急剧下降,仅有30%可被使用,这样平均(每站)吞吐量仅为100Kbps。一种解决的方法就是利用桥接技术将一个LAN分段,减少每段的站点数;如

每个网段只有一个站点,它就可以享用全部带宽。这种多端口的桥接器就是交换器的雏形。

交换机在局域网中处在相当于集线器的位置,但不像集线器那样要向所有端口重发输入帧,而是去观察此帧的目的地址和原地址,确定“转发”到哪一个输出端口去。一个交换机通常是由I/O缓冲器、I/O端口和交换部件三部分所组成,经常采用的是“穿通”和“存储转发”两种内部转发技术。在用穿通技术对,交换机只要读得目的地址,确定了输出端口后,就开始转发此帧到输出端口去。它的优点是具有较低的交换延迟,缺点是不管此帧有无差错均转发。而在用存储转发技术时,交换机在接收并分析了整个帧后,才确定是否向输出端口转发此帧。这里包括要进行循环冗余检验(CRC)等操作,显然要多费时间。

希望以上资料对你有所帮助,附励志名言3条:

1、生气,就是拿别人的过错来惩罚自己。原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2、未必钱多乐便多,财多累己招烦恼。清贫乐道真自在,无牵无挂乐逍遥。

3、处事不必求功,无过便是功。为人不必感德,无怨便是德。

网络技术(第三章局域网基本概念)

网络技术 第三章局域网基本概念 考点1 局域网基本概念 局域网的网络拓扑结构主要分为总线型、环型与星型;网络传输介质主要采用双绞线、同轴电缆与光纤。 1 .总线型拓扑结构 总线型局域网的介质访问控制方法采用共享介质方式。总线型拓扑结构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容易实现,易于扩展,可靠性较好。 其主要特点有以下5 点: ①所有结点都通过网卡连接到作为公共传输介质的总线上。 ⑦总线通常采用双绞线或同轴电缆作为传输介质。 ③所有结点都可以通过总线发送或接收数据,但是一段时间内只允许一个结点通过总线发送数据。当一个结点通过总线以“广播”方式发送数据时,其他结点只能以“收听”方式接收数据。 ④由于总线作为公共传输介质为多个结点所共享,就可能出现同一时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结点通过总线发送数据,因此会出现冲突,造成传输失败。 ⑤在总线型局域网的实现技术中,必须解决多个结点访问总线的介质访问控制(MAC)问题。 介质访问控制方法是指控制多个结点利用公共传输介质发送和接收数据的方法。 2 .环型拓扑结构 在环型拓扑结构中,结点之间通过网卡利用点对点线路连接构成闭合的环型。环中数据沿着一个方向绕环逐站传输。在环型拓扑结构中,多个结点共享同一环通路,同样需要进行介质访问控制。与总线型拓扑结构一样,环型拓扑结构通常采用某种分布式控制方法,环中每个结点都要执行发送与接收的控制逻

辑。 3 .传输介质类型与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1)局域网的传输介质类型 局域网常用的传输介质包括:同轴电缆、双绞线、光缆与无线信道。其中早期应用最多的是同轴电缆,目前双绞线和光线应用最为广泛(尤其是双绞线)。在局部范围的中、高速局域网使用双绞线,在远距离传输中使用光缆,在有移动结点的局域网中采用无线技术。 (2)局域网的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传统的局域网采用了共享介质的工作方法(如总线型和环型局域网),为了实现对多个 结点使用共享介质来发送和接收数据,人们提出了很多介质访问控制方法。IEEE 802.2 标 准定义的共享介质局域网有以下3 类: ①带冲突检测的载波侦听多路访问(CSMA/ CD)方法的总线型局域网。 ②令牌总线(Token Bus)方法的总线型局域网。 ③令牌环(Token Ring)方法的环型局域网。 考点2 IEEE 802 参考模型 1 .IEEE 80 2 参考模型 1980年2月,IEEE成立局域网标准委员会(简称IEEE 802委员会),专门从事局域网标准化工作,并制定了IEEE 802 标准。 早期,局域网领域有3 类典型技术:以太网、令牌总线和令牌环。同时,市场上有很多不同厂家的局域网产品,它们的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协议都不同。因此要为多种局域网技术和产品制定一个统一的共用的协议模型。设计者提出将数据链路层划分为两个子层:数据链路控制(LLC)子层和介质访问控制(MAC)子层。 2 .IEEE 802 标准 IEEE 802 标准就是局域网标准。在此基础上还发展多个具体的局域网子标准,这些协 议可以分为3 类:

CSMA CD介质访问控制协议

CSMA CD介质访问控制协议 CSMA/CD介质访问控制协议 MA-DATA.request 、MA-DATA.indication、MA-DATA.confirm CSMA/CD的MAC帧由8个字段组成:前导码;帧起始定界符SFD;帧的源和目的地址DA、SA;表示信息字段长度的字段;逻辑连接控制帧LLC;填充的字段PAD;帧检验序列字段FCS。 前导码:包含7个字节,每个字节为10101010,它用于使PLS电路和收到的帧定时达到稳态同步。 帧起始定界符:字段是10101011序列,它紧跟在前导码后,表示一幅帧的开始。帧检验序列:发送和接收算法两者都使用循环冗余检验(CRC)来产生FCS字段的CRC值。 IEEE802.3标准提供了介质访问控制子层的功能说明,有两个主要的功能:数据封装(发送和接收),完成成帧(帧定界、帧同步)、编址(源和目的地址处理)、差错检测(物理介质传输差错的检测);介质访问管理,完成介质分配避免冲突和解决争用处理冲突。

MAC(medium aess control)属于LLC(Logical Link Control)下的一个子层。局域网中目前广泛采用的.两种介质访问控制方法,分别是: 1 争用型介质访问控制,又称随机型的介质访问控制协议,如CSMA/CD方式。 2 确定型介质访问控制,又称有序的访问控制协议,如Token(令牌)方式 在CSMA中,由于信道传播时延的存在,即使通信双方的站点都没有侦听到载波信号,在发送数据时仍可能会发生冲突,因为他们可能会在检测到介质空闲时同时发送数据,致使冲突发生。 尽管CSMA可以发现冲突,但它并没有先知的冲突检测和阻止功能,致使冲突发生频繁。 一种CSMA的改进方案是使发送站点在传输过程中仍继续侦听介质,以检测是否存在冲突。 如果两个站点都在某一时间检测到信道是空闲的,并且同时开始传送数据,则它们几乎立刻就会检测到有冲突发生。如果发生冲

计算机网络原理 网络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计算机网络原理网络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在计算机网络里,访问资源意味着使用资源。访问资源的方法在将数据发送到网络过程中的作用主要说明3种访问资源的方法:载波侦听多路访问方法、令牌传递和按优先权满足要求。 定义计算机如何把数据发送到网络电缆上以及如何从电缆上获取数据的一套规则叫做访问方法。一旦数据开始在网络上传送,访问方法就可以帮助调整网络上的数据流量。例如,网络从某种程度来讲与铁路线路有些相似。有几辆火车必须遵守一个规程,这个规程规定了火车应该如何以及什么时候加入到车流中。如果没有这个规程,加入到车流的火车就会和已经在线路上的火车碰撞。 但是,铁路系统和计算机网络系统之间有着重要区别。在计算机网络上,所有的通信量看起来都是连续的没有中断。事实上,这是外表上的连续只是一种假象。实际上,计算机以很短的时间访问网络。计算机网络通信量的高速传输也产生了更多的不同之处。 多台计算机必须共享对连接它们的电缆的访问。但是,如果两台计算机同时把数据发送到电缆上,一台计算机发送的数据包就会和另一台计算机发送的数据包发生冲突,导至两个数据包全部被破坏。图8-5给出了两台计算机同时试图访问网络时的情形。 图8-5 如果两台计算机同时把数据发送到电缆上就会发生冲突 如果数据通过网络从一个用户发送到另一个用户,或者从服务器上访问数据,就需要使用某种方法使该数据不与其他的数据冲突。而且,接收数据的计算机必须具有某种保障机制来使数据在传送中不会受到数据冲突的破坏。 不同的访问方法在处理数据上的方式上应一致。如果不同的计算机使用不同的访问方法,那么某些访问方法会独占电缆,所以会导致网络瘫痪。 访问方法要避免计算机同时访问电缆。通过保证某一时刻只有一台计算机可以向网络发送数据,访问方法能够保证网络数据的发送和接收是有序过程。用来防止连续使用网络介质的3种访问方法: ●载波侦听多路访问方法 ●令牌传递方法允许只有一台计算机可以发送数据 ●按优先权满足请求方法 1.带有冲突检测的载波侦听多路存取访问方法 使用带有冲突检测的载波侦听多路存取方法,网络上的每台计算机均检测网络的通信量。图8-6给出了计算机何时可以发送数据,何时不可以发送数据的情形。

局域网练习题

计算机局域网络;一、选择题:;1、局域网是将小区域围的计算机及各种通信设备;A.局域网具有大围、高数据率、高误码率的特性;B.局域网具有大围、低数据率、低误码率的特性;C.局域网具有小围、高数据率、高误码率的特性; D.局域网具有小围、高数据率、低误码率的特性;2、下列哪一项不是LAN的主要特性();A.运行在一个宽广的地域围;B.提供多用户高宽 计算机局域网络 一、选择题: 1、局域网是将小区域围的计算机及各种通信设备连接在一起的通信网络。下列关于局域网特性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局域网具有大围、高数据率、高误码率的特性 B.局域网具有大围、低数据率、低误码率的特性 C.局域网具有小围、高数据率、高误码率的特性 D.局域网具有小围、高数据率、低误码率的特性 2、下列哪一项不是LAN的主要特性( )。 A.运行在一个宽广的地域围 B.提供多用户高宽带介质访问 C.延迟低、可靠性高、误码率低

D.连接物理上接近的设备 3、在计算机网络中,一般局域网的数据传输速率要比广域网的数据传输速率( A.高 B.低 C.相同 D.不确定 4、局域网的协议结构主要包括( )。 A.物理层 B.物理层、数据链路层 C.物理层、介质访问控制MAC子层、逻辑链路控制LLC子层 D.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 5、MAC层是( )所特有的。 A.局域网和广域网 B.城域网和广域网 C.城域网和远程网 D.局域网和城域网

6、LAN参考模型可分为物理层、( )。 A.MAC,LLC等三层 B.LLC,MHS等三层 C.MAC,FTAM等三层 D.LLC,VT等三层 7、局域网的核心协议是( )。 A.IEEE 801标准 B.IEEE 802标准 C.SNA标准 D.非SNA标准 8、在决定局域网性能的各种技术中,对局域网影响最大的是( )。 A.传输介质 B.网络拓扑结构 C.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D.操作系统 9、由于局域网的介质访问控制方法比较复杂,所以局域网的标准主要建立在(

介质访问控制协议

介质访问控制协议的比较 介质访问控制分为以下两种:争用型介质访问控制,又称随机型的介质访问控制协议,如时隙ALOHA方式、纯ALOHA方式和CSMA/CD方式;确定型介质访问控制,又称有序的访问控制协议,如令牌环方式和令牌总线方式。下面对这几种介质访问控制协议进行简单介绍和比较。 1.纯ALOHA协议 纯ALOHA协议的工作原理是:站点只要产生帧,就立即发送到信道上。在规定的时间内如果收到应答,表示数据发送成功,否则就要等待一段随机的时间,然后重发;如再次冲突,则再等待一段随机的时间,直到重发成功为止。 纯ALOHA的优点:简单易行,不需要同步。 纯ALOHA的缺点:冲突概率大,极容易冲突。 2.时隙ALOHA协议 时间被划分为相同大小的时隙,一个时隙等于传送一帧的时间,节点只能在一个时隙的开始才能传送,如果一个时隙有多个节点同时传送,所有节点都能检测到冲突。当节点要发送新帧,它等到下一时隙开始时传送。如果没有冲突,节点可以在下一时隙发送新帧;如果有冲突,节点在随后的时隙以概率p重传该帧,直到成功为止。

时隙ALOHA的优点: 1)单个活跃节点可以持续以满速率传送帧 2)具有高分散性,只需节点的时隙同步 3)实现简单 时隙ALOHA的缺点: 1)冲突,浪费时隙 2)空闲时隙 3.载波侦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CSMA/CD)控制协议 所谓载波侦听,即总线上各个结点在发送数据前都要检测总线上是否有别的结点发送数据。如果发现总线是空闲的,则立即发送已准备好的数据;如果监听到总线忙,这时结点要持续检测或等待一个随机时间,再重新监听总线,直到总线空闲再发送数据。所谓多路访问,即总线上所有结点收发数据共同使用同一条总线,且发送数据是广播式的。所谓冲突检测,即两个或两个以上结点同时监听到总线空闲,开始发送数据时,就会发送碰撞,产生冲突,从而导致两个正在传输的数据都被破坏。为确保数据的正确传输,因此每个结点在发送数据时要边发送边检测冲突。 CSMA/CD的优点: 1)算法简单,易于实现。 2)设备量少,价格低廉,安装使用方便,便于扩充。 3)某个站点失效不会影响到其他站点。

第5章介质访问控制子层

第5章介质访问控制子层 5.4 综合习题 1 Ethernet局域网有时被认为不适合实时计算,因为在最坏情况下帧的发送等待延迟时间无上限。假设令牌环网中站点的数目是固定且已知的,在什么条件下,令牌球网中也会出现上述情况?在什么条件下,令牌环网有一个已知的最坏情况? 2 假设有两个网桥各连接一对令牌总线局域网(802.4标准),第一个网桥必须每秒转发1000帧,每个帧长度为512字节。第二个网桥必须每秒转发200帧,每个帧长度为4096字节。试问哪个网桥需要更快的处理器? 3 假设有10000个航空订票站竞争使用一条时隙ALOHA信道,每个站平均每小时发出18个请求,每个时隙为125 s。则信道的负载大约是多少? 4 对于数据传输速率为4Mb/s的令牌环网,假设令牌持有时间为10ms,那么可在环上发送的最大的帧长度为多少? 5 局域网争用信道方案的一个缺点是由于多个站点试图同时访问信道而造成的信道带宽浪费。假设将访问时间分割成离散的时隙,每个时隙中有n个站点以概率p试图发送数据帧。求由于多个站点试图同时发送而被浪费的时隙的比例。 6 现欲构建一个数据传输速率为1Gb/s的千兆Ethernet,假设电缆长度为1km,其中无中继器,信号在电缆中传播的速度为200000km/s。则帧的最小长度是多少? 7 已知一个大的FDDI环共有100个站点,令牌绕环运行一周的传播时延为40ms,令牌持有时间为10ms。则该FDDI环可取得的最大效率是多少? 8 已知一10Mb/s网络的平均分组长度为512字节,峰值呑吐率(peak throughout)为每秒9000个分组。试计算该网络的有效呑吐率(goodput)。(提示:有效呑吐率即峰值呑吐率占信道传输容量的比例)。 9 假定在一个采用CSMA/CD介质访问控制方法的Ethernet和一个令牌局域网都有很重的通信量,哪个网络上的结点可能需要等待更长的时间来发送一个帧?为什么? 10 假设一个具有1024×768像素的图像,每个像素由3个字节表示。如果该图像文件不采用压缩形式,试问通过56kb/s的调制解调器传送需要多长时间?通过1Mb/s的电缆调制器呢?通过10Mb/s的Ethernet呢?通过100Mb/s的Ethernet呢? 11 假设有100个站点、数据传输速率为10Mb/s的令牌总线局域网,令牌长度为12个字节。当只有一个站点请求发送数据帧时,求该站点发送数据的最长等待时间为多少?(忽略站点处理令牌的时间和信号传播延迟时间)

计算机网络 IEEE802.11介质访问控制

计算机网络IEEE802.11介质访问控制 通过对前面章节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IEEE 802.3标准的以太网采用CSMA/CD的访问控制方法。在这种戒指访问控制方式下,准备传输数据的设备首先检测载波信道,如果在同一时间内没有侦听到载波,那么这个设备就可以发送数据。如果两个设备同时传送数据,就会发生冲突碰撞,并被所有冲突设备检测到,这种冲突便延缓了数据的重传,使得它们在间隔一段时间后才发送数据。 由于在无线网络传输中侦听载波及冲突检测都是不可靠的,而且侦听载波也是相当困难的。另外,在通常情况下,无线电波经由天线发送出去时,是无法监视的,因此冲突检测实际上是做不到的。而在IEEE 802.11x系列标准中的IEEE 802.11b标准定义的无线局域网中,使用的介质访问控制方式为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冲突避免(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Collision Avoidance,CSMA/CA)。 在IEEE802.11介质访问控制中,将冲突检测(Collision Detection)变成了冲突避免(Collision Avoidance),其侦听载波技术由两种方式来实现,一种是实际的去侦听是否有电波在传送,然后加上优先权控制;另一种是虚拟的侦听载波,并告知其等待多久时间后可以传送数据,通过这样的方法来防止冲突发生。具体的来讲,它定义了一个帧间隔(Inter Frame Spacing,IFS)时间和后退计数器。其中,后者的初始值是由随机数生成器随机设置的,递减计数一直到归零为止。其工作过程如下: ●如果一个工作站需要发送数据并且监听到信道忙,则产生一个随机数设置自己的后 退计数器并坚持监听。 ●当监听到信道空闲后等待一个IFS时间,并开始计数。最先完成技术的工作站开始 发送数据。 ●其它工作站监听到有新的工作站开始发送数据后暂停计数,在新的工作站发送完成 后在等待一个IFS时间继续计数,直到计数完成后开始发送数据。 由于在两次IFS之间的时间间隔是各个工作站竞争发送的时间,它对于参与竞争的工作站是公平的,基本上是按照先来先服务的顺序来获得发送数据的机会。 在CSMA/CA中,通信方式将时间域的划分与帧格式紧密联系起来,以保证某一时刻只有一个站点在发送数据,它实现了网络系统的集中控制。由于传输介质的不同,CSMA/CD 与CSMA/CA的检测方式也不同。CSMA/CD是通过电缆中电压的变化来检测,当数据发生碰撞时,电缆中的电压就会随之发生变化;而在CSMA/CA中是采用能量检测(ED)、载波检测(CS)和能量载波混合检测3中检测信道空闲的方式。

我所认识的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我所认识的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介质访问控制(medium access control)简称MAC,是用于解决当局域网中共用信道的使用产生竞争时,如何分配信道的使用权问题。 数据链路层,位于IOS参考模型的第二层,是在物理层提供的服务的基础之上,向网络层提供服务。其中,数据链路层最基本的服务就是将源机网络层获取的数据可靠地传输到位于相邻节点的目标机网络层中去。其主要功能有:其一是如何将数据组合成数据块,在数据链路层中称这种数据块为帧(frame),帧是数据链路层的传送单位;其二是如何控制帧在物理信道上的传输,包括如何处理传输差错,如何调节发送速率以使与接收方相匹配;其三是在两个网络实体之间提供数据链路通路的建立、维持和释放的管理。而介质访问控制MAC就是局域网的数据链路层的一个子层,位于链路层的下层。 局域网中目前广泛采用的两种介质访问控制方法,用于不同的拓扑结构,分别是:争用型介质访问控制,又称随机型的介质访问控制协议,如CSMA/CD方式;确定型介质访问控制,又称有序的访问控制协议,如Token(令牌)方式。接下来就介绍这两种介质访问控制协议。 1、CSMA/CD CSMA/CD (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Collision Detect ) 即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机制,是争用型介质访问控制协议。最早的CSMA方法起源于美国夏威夷大学的ALOHA广播分组网络,1980年美国DEC、Intel和Xerox公司联合宣布以太网采用CSMA技术。 在CSMA中,由于信道传播随机时延的存在,即使通信双方的站点都没有侦听到载波信号,在传送数据时仍可能会发生碰撞冲突。因为他们可能会在检测到介质空闲时同时发送数据,致使冲突发生。尽管CSMA可以发现冲突,但它并没有先知的冲突检测和阻止功能,致使冲突发生频繁。因此,在CSMA访问协议的基础上添加了预先碰撞检测功能,形成了现在应用广泛的CSMA/CD。 CSMA/CD这种访问适用于总线型和树形拓扑结构,主要目的是提供寻址和媒体存取的控制方式,使得不同设备或网络上的节点可以在多点的网络上通信而不相互冲突。其工作原理是如下: A.发送数据前,先侦听信道是否空闲。

介质控制访问方法

介质访问控制(medium access control)简称MAC。是解决当局域网中共用信道的使用产生竞争时,如何分配信道的使用权问题。 它定义了数据帧怎样在介质上进行传输。在共享同一个带宽的链路中,对连接介质的访问是"先来先服务"的。物理寻址在此处被定义,逻辑拓扑(信号通过物理拓扑的路径)也在此处被定义。线路控制、出错通知(不纠正)、帧的传递顺序和可选择的流量控制也在这一子层实现。 局域网的数据链路层分为逻辑链路层LLC和介质访问控制MAC两个子层。 逻辑链路控制(Logical Link Control或简称LLC)是局域网中数据链路层的上层部分,IEEE 802.2中定义了逻辑链路控制协议。用户的数据链路服务通过LLC子层为网络层提供统一的接口。在LLC子层下面是MAC子层。 MAC(medium access control)属于LLC(Logical Link Control)下的一个子层。局域网中目前广泛采用的两种介质访问控制方法,分别是: 1 争用型介质访问控制,又称随机型的介质访问控制协议,如CSMA/CD方式。 2 确定型介质访问控制,又称有序的访问控制协议,如Token(令牌)方式 CSMA/CD工作原理 在CSMA中,由于信道传播时延的存在,即使通信双方的站点都没有侦听到载波信号,在发送数据时仍可能会发生冲突,因为他们可能会在检测到介质空闲时同时发送数据,致使冲突发生。尽管CSMA可以发现冲突,但它并没有先知的冲突检测和阻止功能,致使冲突发生频繁。 一种CSMA的改进方案是使发送站点在传输过程中仍继续侦听介质,以检测是否存在冲突。如果两个站点都在某一时间检测到信道是空闲的,并且同时开始传送数据,则它们几乎立刻就会检测到有冲突发生。如果发生冲突,信道上可以检测到超过发送站点本身发送的载波信号幅度的电磁波,由此判断出冲突的存在。一旦检测到冲突,发送站点就立即停止发送,并向总线上发一串阻塞信号,用以通知总线上通信的对方站点,快速地终止被破坏的帧,可以节省时间和带宽。这种方案就是本节要介绍的CSMA/CD(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with Collision Detection,载波侦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协议),已广泛应用于局域网中。 所谓载波侦听(Carrier Sense),意思是网络上各个工作站在发送数据前都要确认总线上有没有数据传输。若有数据传输(称总线为忙),则不发送数据;若无数据传输(称总线为空),立即发送准备好的数据。 所谓多路访问(Multiple Access),意思是网络上所有工作站收发数据共同使用同一条总线,且发送数据是广播式的。 所谓冲突(Collision),意思是若网上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工作站同时发送数据,在总线上就会产生信号的混合,这样哪个工作站都辨别不出真正的数据是什么。这种情况称为数据冲突,又称为碰撞。 为了减少冲突发生后的影响,工作站在发送数据过程中还要不停地检测自己发送的数据,看有没有在传输过程中与其他工作站的数据发生冲突,这就是冲突检测(Collision Detected)。1.CSMA/CD冲突检测原理 CSMA/CD是标准以太网、快速以太网和千兆以太网中统一采用的介质争用处理协议(但在万兆以太网中,由于采用的是全双工通信,所以不再采用这一协议)。之所以称之为"载波侦听"("载波"就是承载信号的电磁波),而不是称之为"介质侦听",那是因为如果介质上正在有载波存在,则证明介质处于忙的状态(因为信号或者数据不是直接传输的,而是通过电磁载波进行的);如果没有载波存在,则介质是空闲状态。也就是通过载波的检测,可以得知介质的状态,而不能直接来侦听介质本身得出其空闲状态。

网络传输介质的分类及特点

三种:包括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 特点和特性: 双绞线: l)最常用的传输介质 2)由规则螺旋结构排列的2 根、4 根或8 根绝缘导线组成 3)传输距离为100m 4)局域网中所使用的双绞线分为二类:屏蔽双绞线(STP )与非屏蔽双绞线;根据传输特性可分为三类线、五类线等 同轴电缆: l )由内导体、绝缘层、外屏蔽层及外部保护层组成 2 )根据同轴电缆的带宽不同可分为:基带同轴电缆和宽带同轴电缆 3 )安装复杂,成本低 光纤: 1 )传输介质中性能最好、应用前途最广泛的一种 2 )光纤传输的类型可分为单模和多模两种 3 )低损耗、宽频带、高数据传输速率、低误码率、安全保密性好 最早的有铜轴电缆,分为粗缆和细缆,优点:价格便宜,容易安装;缺点:传输距离短,抗干扰性能差. 现在流行双绞线和光纤,特点分别如下: 双绞线分为屏蔽双绞线(STP)和非屏蔽双绞线(UTP),屏蔽双绞线(STP)的特点是抗干扰性能好,传输距离中等,但是对安装(接地)的要求比较高. 非屏蔽双绞线(UTP)的特点是,安装简单,传输距离较长,但是抗干扰性不好,容易受到强磁场或电场的干扰.

光纤的特点是,传输距离远,抗干扰性能强,保密性好,安装调试稍微复杂,价格昂贵. 网络传输介质是指在网络中传输信息的载体,常用的传输介质分为有线传输介质和无线传输介质两大类。 (1)有线传输介质是指在两个通信设备之间实现的物理连接部分,它能将信号从一方传输到另一方,有线传输介质主要有双绞线、同轴电缆和光纤。双绞线和同轴电缆传输电信号,光纤传输光信号。 (2)无线传输介质指我们周围的自由空间。我们利用无线电波在自由空间的传播可以实现多种无线通信。在自由空间传输的电磁波根据频谱可将其分为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激光等,信息被加载在电磁波上进行传输。 不同的传输介质,其特性也各不相同。他们不同的特性对网络中数据通信质量和通信速度有较大影响!这些特性是: a、物理特性。说明传播介质的特征。 b、传输特性。包括信号形式、调制技术、传输速度及频带宽度等内容。 c、连通性。采用点到点连接还是多点连接。 d、地域范围。网上各点间的最大距离。 e、抗干扰性。防止噪声、电磁干扰对数据传输影响的能力。 f、相对价格。以元件、安装和维护的价格为基础。 双绞线用做远程中续线,最大距离可达15公里;用于100Mbps局域网时,与集线器最大距离为100米。 同轴电缆由内导体,外屏蔽层,绝缘层,外部保护层。 分为:基带同轴电缆和宽带同轴电缆。 单信道宽带:宽带同轴电缆也可以只用于一条通信信道的高速数字通信。 光纤电缆简称为光缆。 由光纤芯,光层与外部保护层组成。 在光纤发射端,主要是采用两种光源:发光二极管LED与注入型激光二极管ILD。 光纤传输分为单模和多模。区别在与光钎轴成的角度是或分单与多光线传播。 单模光纤优与多模光纤。 电磁波的传播有两种方式: a 是在空间自由传播,既通过无线方式。

(整理)局域网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5.3.1 信道分配问题 通常,可将信道分配方法划分为两类:静态分配方法和动态分配方法. 1.静态分配方法 所谓静态分配方法,也是传统的分配方法,它采用频分多路复用或时分多路复用的办法将单个信道划分后静态地分配给多个用户. 当用户站数较多或使用信道的站数在不断变化或者通信量的变化具有突发性时,静态频分多路复用方法的性能较差,因此,传统的静态分配方法,不完全适合计算机网络. 2.动态分配方法 所谓动态分配方法就是动态地为每个用户站点分配信道使用权.动态分配方法通常有3种:轮转,预约和争用. ①轮转:使每个用户站点轮流获得发送的机会,这种技术称为轮转.它适合于交互式终端对主机的通信. ②预约:预约是指将传输介质上的时间分隔成时间片,网上用户站点若要发送,必须事先预约能占用的时间片.这种技术适用于数据流的通信. ③争用:若所有用户站点都能争用介质,这种技术称为争用.它实现起来简单,对轻负载或中等负载的系统比较有效,适合于突发式通信. 争用方法属于随机访问技术,而轮转和预约的方法则属于控制访问技术. 5.3.2 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介质访问控制( MAC )方法是在局域网中对数据传输介质进行访问管理的方法。介质访问控制方法的主要内容有两个方面:一是要确定网络上每一个结点能够将信息发送到介质上去的特定时刻;二是要解决如何

对共享介质访问和利用加以控制.传统局域网采用共享介质方式的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CSMA/CD)、标记环传递或FDDI等方法,但随着LAN应用的扩展,这种共享介质方式对任何端口上的数据帧都不加区别地进行传送时,经常会引起网络冲突,甚至阻塞,所以采用网桥、交换机等方法将网络分段,去减少甚至取消网络冲突是目前经常采用的方法。 一、共享介质方式中最常用的为CSMA/CD和标记环传递方法。 1.带冲突检测的载波监听多路访问CSMA/CD CSMA/CD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Collision Detection)是采用争用技术的一种介质访问控制方法.CSMA/CD通常用于总线形拓扑结构和星形拓扑结构的局域网中. CSMA/CD是以太网中采用的MAC方法。CSMA/CD的工作原理可概括成四句话,即先听后发,边发边听,冲突停止,随机延迟后重发.具体过程如下: 当一个站点想要发送数据的时候,它检测网络查看是否有其他站点正在传输,即监听信道是否空闲. 如果信道忙,则等待,直到信道空闲. 如果信道闲,站点就传输数据. 在发送数据的同时,站点继续监听网络确信没有其他站点在同时传输数据.因为有可能两个或多个站点都同时检测到网络空闲然后几乎在同一时刻开始传输数据.如果两个或多个站点同时发送数据,就会产生冲突. 当一个传输结点识别出一个冲突,它就发送一个拥塞信号,这个信号使得冲突的时间足够长,让其他的结点都有能发现. 其他结点收到拥塞信号后,都停止传输,等待一个随机产生的时间间隙(回退时间,Backoff Time)后重发. 总之,CSMA/CD采用的是一种"有空就发"的竞争型访问策略,因而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信道空闲时多个站点同时争发的现象,无法完全消除冲突,只能是采取一些措施减少冲突,并对产生的冲突进行处理.因此采用这种协议的局域网环境不适合对实时性要求较强的网络应用. 2.令牌环(Token Ring)访问控制 Token Ring是令牌传输环(Token Passing Ring)的简写.标记传递是标记环网中采用的MAC方法。标记是一个专用的控制帧,它不停地在环上各站点间传递着,用其标志环路是否空闲以便站点用来发送数据帧。若某个站点有数据要发送,它就在环路上等待标记帧的到来,进一步占用这个标记帧去发送数据,并当这次

以太网及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5-3 以太网及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1、CSNM/CD媒体访问控制方法 所谓媒体访问控制,就是控制网上各工作站在什么情况下才可以发送数据,在发送数据过程中,如何发现问题及出现问题后如何处理等管理方法。 CSMA/CD是英文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collision detected 的缩写,可把它翻成“载波侦察听多路访问/ 冲突检测”,或“带有冲突检测的载波侦听多路访问”。所谓载波侦听(carrier sense),意思是网络上各个工作站在发送数据前都要总线上有没有数据传输。若干数据传输(称总线为忙),则不发送数据;若无数据传输(称总线为空),立即发送准备好的数据。所谓多路访问(multiple access)意思是网络上所有工作站收发数据共同使用同一条总线,且发送数据是广播式的。所谓冲突(collision),意思是,若网上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工作站同时发送数据,在总线上就会产生信号的混合,哪个工作站都同时发送数据,在总线上就会产生信号的混合,哪个工作站都辨别不出真正的数据是什么。这种情况称数据冲突又称碰撞。为了减少冲突发生后又的影响。工作站在发送数据过程中还要不停地检测自己发送的数据,有没有在传输过程中与其它工作站的数据发生冲突,这就是冲突检测(collision detected)。 CSNM/CD媒体访问控制方法的工作原理,可以概括如下: 先听后说,边听边说; 一旦冲突,立即停说;

等待时机,然后再说; 听,即监听、检测之意;说,即发送数据之意。 上面几句话在发送数据前,先监听总线是否空闲。若总线忙,则不发送。若总线空闲,则把准备好的数据发送到总线上。在发送数据的过程中,工作站边发送检测总线,是否自己发送的数据有冲突。若无冲突则继续发送直到发完全部数据;若有冲突,则立即停止发送数据,但是要发送一个加强冲突的JAM信号,以便使网络上所有工作站都知道网上发生了冲突,然后,等待一个预定的随机时间,且在总线为空闲时,再重新发送未发完的数据。 介质访问控制(MAC)在OSI网络模型中是一个数据链路层的下层,它决定谁被在任何时间允许访问物理介质。它作为在逻辑链路子层和网络物理层之间的一个接口。这个介质访问控制子层最初与访问物理传输介质(例如那个站点附到线上或频率范围有权利进行传输)或低水平介质共享协议例如CSMA/CD控制有关。 MAC为在因特网协议(IP)网络上的计算机提供独特的鉴定和访问控制。MAC分配一个独特的编码到每个IP网络适配器叫做MAC地址。 2、典型的以太网 以太网的分类和发展 一、标准以太网 开始以太网只有10Mbps的吞吐量,使用的是CSMA/CD(带有碰撞检测的载波侦听多路访问)的访问控制方法,这种早期的

局域网组建与维护题库

局域网组建与维护题库 第1章 一、选择题 (1)TCP/IP主机的非法IP地址是( )。 A. 233.100.2.2 B. 120.1.0.0 C. 127.120.50.30 D. 131.107.256.60 E. 188.56.4.255 F. 200.18.65.255 (2)( )是Internet使用的协议。 A. TCP/IP B. IPX/SPX及其兼容协议 C. NetBEUI D. AppleTalk (3)( )操作系统适合作为服务器操作系统。 A. Windows 2000 Professional B.Windows XP C. Windows Server 2003 D.Windows 7 (4)在OSI参考模型中,保证端到端的可靠性是在( )上完成的。 A. 数据链路层 B. 传输层 C. 网络层 D. 会话层 (5)在计算机网络发展过程中,( )对计算机网络的形成与发展影响最大。 A. ARPANET B. OCTOPUS C. DA TAPAC D. Novell (6)下面各项中不是局域网的特征的是( )。 A. 分布在一个宽广的地理范围之内 B. 提供给用户一个带宽高的访问环境 C. 连接物理上相近的设备 D. 速率高 (7)下面IP地址中,属于B类的是( )。 A. 128.37.189.2 B. 21.12.238.17 C. 192.168.0.1 D. 210.1.5.15 (8)根据分布范围,一个机房的所有计算机联成的网络应是( )。 A. LAN B. MAN C. W AN D. CAN (9)下列四项中,合法的IP地址是()。 A.190.110.5.311 B.123,43,81,227 C.203.45.3.21 D.94.3.2 (10)下面哪一个IP地址是B类地址() A.126.129.1.1 B.128.10.1.14 C.202.101.224.69 D.10.0.1.254 (11)以下子网掩码中,值得推荐使用的是() A 176.0.0.0 B 96.0.0.0 C 127.192.0.0 D 255.128.0.0 (12)因特网中最基本的IP地址分为A、B、C三类,其中C类地址的网络地址占()个字节。 A.4 B.1 C.2 D.3 (13)以下IP地址中,()不可能是B类地址 A.150.66.80.8 B.190.55.7.5 C.126.110.2.6 D.160.33.88.55

计算机网络第五章习题(介质访问控制子层)

第五章习题(介质访问控制子层) 一.名词解释 1. ______ Ethernet 2. ______ token bus 3. ______ token ring 4. ______ server 5. ______ Gigabit Ethernet 6. ______ switched 7. ______ FDDI 8. ______ virtual network 9. ______ optical channel 10. ______ fast Ethernet A. 符合802.5标准,MAC层采用令牌控制方法的环形局域网。 B. 符合802.3标准,MAC层采用CSMA/CD方法的局域网。 C. MAC层采用CSMA/CD方法,物理层采用100 BASE标准的局域网。 D. 通过交换机多端口之间的并发连接实现多节点间数据并发传输的局域网。 E. MAC层采用CSMA/CD方法,物理层采用1000 BASE标准的局域网。 F. 符合802.4标准,MAC层采用令牌控制方法的总线型局域网。 G. 早期的城域网主干网主要的选择方案,它采用了光纤作为传输介质和双环拓扑结构,可以用于100km范围内的局域网互连。 H. 建立在交换技术基础上,能够将网络上的节点按需要来划分成若干个"逻辑工作组"的网络。 I. 处理各个工作站提出的文件服务、打印服务、WWW服务、电子邮件服务和FTP服务等请求的计算机系统。 J. 基于交换网络与光纤的高效的传输系统,每条链路的容量是200Mb/s~6.4GMb/s,一半用于支持从小型系统到超级计算机集群的各种应用的网络系统。 二.单项选择 1.决定局域网域城域网特征的要素是_______ 。 Ⅰ. 传输速率Ⅱ. 网络拓扑Ⅲ. 传输介质Ⅳ. 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A. Ⅰ、Ⅲ B. Ⅰ、Ⅱ C. Ⅰ、Ⅱ与Ⅳ D. Ⅰ、Ⅲ与Ⅳ 2.由于总线作为公共传输介质为多个节点共享,因此在工作过程中有可能出现_______ 问题。 A. 拥塞 B. 冲突 C. 交换 D. 互联 3.判断以下哪个Ethernet物理地址是正确的?_______ A. 00-60-08-A6 B. 202.196.2.10 C. 001 D. 00-60-08-00-A6-38 4.Token bus与token ring中,"令牌"(token)是一种特殊结构的控制帧,用来控制节点对总线的_______ 。 A. 误码率 B. 延迟 C. 访问权 D. 速率

校园网常用网络设备传输介质及选型.doc

校园网常用网络设备传输介质及选型 摘要:随着网络的逐步普及,校园网络的建设是学校向信息化发展的必然选择,校园网网络系统是一个非常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它不仅为现代化教学、综合信息管理和办公自动化等一系列应用提供基本操作平台,而且能提供多种应用服务,使信息能及时、准确地传送给各个系统。而校园网工程建设中主要应用了网络技术中的重要分支局域网技术来建设与管理的,因此本毕业设计课题将主要讲述校园局域网络建设过程可能用到的各种设备及选型方案,为校园网的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关键字:网络设备介质 一、常用网络设备 网络设备主要是指硬件系统,各种网络设备之间是有着相互关联而不是相互独立的,每一部分在网络中有着不同的作用,缺一不可,只有把这些设备通过一定的形式连起来才能组成一个完整的网络系统,网络设备主要包括网卡、集线器、交换机、路由器、传输介质等。 (一)、网卡 网卡(简称NIC),也叫网络适配卡或网络接口卡,网卡作为计算机与网络连接的接口,是不可缺少的网络设备之一。无论是双绞线网络、同轴电缆网络还是光缆网络,都必须借助于相应类型的网卡才能实现与计算机的连接,是计算机与局域网相互连接的惟一接口。每块网卡上都有一个世界惟一的ID号,也就是MAC(Media Access Control)地址,计算机在连入网络之后,就是依靠这个ID号才能实现在不同计算机之间的通信和信息交换。网卡有很多种,不同类型的网络需要使用不同种类的网卡,不同速度的网络需求也要使用不同的网卡。如根据带宽来分的话,有10Mbit/s网卡、10/100Mit/s自适应网卡和1000Mbit/s网卡;如按总线分,有ISA总线、PCI总线、PCMCIA总线网卡等。从目前校园网建设的实际情况来看,工作站网卡选择PCI总线的10M/100Mbit/s自适应网卡最适合。 (二)、交换机 交换机,也称交换式集线器,是专门设计的,使各计算机能够相互高速通信的独享带宽的网络设备。作为高性能的集线设备,随着价格的不断降低,交换机已逐步取代了集线器而成为集线设备的首选。由交换机构建的交换式网络系统不仅拥有高速的传输速率,而且交换延时很小,使得信息的传输效率大大提高,适合于大数据量并

介质访问子层

第四章介质访问子层 广播式网络 ●局域网大多采用广播传输技术(共享信道)。 ●广播信道(broadcast channel)或多路访问信道(multiaccess channel)中, 所有站点共享一个传输信道,任何时候只允许一个站点使用信道(向信道上发送数据)。若有两个或多个站点同时发送数据,则信号在信道上就会发生碰撞或冲突(collision),导致数据发送的失败。 介质访问控制(MAC) ●解决冲突的办法就是采用一套信道分配的策略来控制各个站点如何使用信道,即 介质(信道)访问(使用)控制 MAC(Medium Access Control)。 ●由于网络中使用的传输介质及拓扑结构的不同,使得介质访问控制的策略也不相 同,因此在局域网的数据链路层底部特别设置一个介质访问控制子层来专门负责信道分配的问题。 §4.1 信道分配问题 ●信道分配策略可分为两大类: –静态分配:如传统的FDM和TDM,将频带或时间片固定地分配给各个站点。适用于站点数量少且固定的场所,控制简单,效率高。 –动态分配:异步时分多路复用。分为两种: ●随机访问(争用,contention):只要有数据,就可直接发送,发生冲突 后再采取措施解决冲突。适用于负载轻的网络,负载重时效率低。 ●控制访问:发送站点必须先获得发送的权利,再发送数据,不会发生冲突。 在负载重的网络中可获得很高的信道利用率。主要有轮转(round-robin) 和预约(reservation)两种方式。 §4.2 多路访问协议 ●争用协议一:ALOHA协议 –20世纪70年代,美国夏威夷大学的ALOHA网通过无线广播信道将分散在各个岛屿上的远程终端连接到本部的主机上,是最早采用争用协议的网络。 –有两个版本: 纯ALOHA协议(Pure ALOHA):时间是连续的,不需要时间同步。

第5章 介质访问控制子层

第5章介质访问控制子层 一、术语辨析 从给出的26个定义中挑出20个,并将标识定义的字母填在对应术语前的空格位置。 1. 延时带宽积 2. 访问控制 3. 网桥 4. 冲突窗口 5. 载波侦听 6. 地址学习 7. 生成树协议8. 背板带宽 9. 共享介质10. 虚拟局域网 11. 接收状态12. 跳频扩频 13. 令牌总线14. 802.11标准 15. 冲突16. 截止二进制指数后退延迟算法17. 速率自动协商18. 局域网交换机 19. 点协调功能20. 直接交换 A. 连接多个节点的总线。 B. 多个节点通过总线发送和接收数据的现象。 C. 同一个时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节点同时在一条总线上发送数据的现象。 D. 控制多个节点通过总线发送数据的方法。 E. 采用令牌控制的逻辑环网。 F. 传输介质上可以连续发送的比特数。 G. 可以在多个端口之间同时建立多个并发连接的局域网设备。 H. 定义无线局域网访问控制子层与物理层的标准。 I. 定义CSMA/CD总线介质访问控制子层与物理层的标准。 J. 确定总线是否空闲的方法。 K. Ethernet传播延迟两倍的值。 L. CSMA/CD的后退延迟算法。 M. Ethernet帧头中表示网络层使用协议类型的字段。 N. Ethernet节点不发送数据帧时应处的状态。 O. Ethernet的物理地址。 P. 交换机通过检查帧的源地址与进入端口号对应关系来获取端口转发表数据的方法。Q. 交换机只接收并检测到目的地址字段,不进行差错校验立即转发的方法。 R. 交换机单位时间内能够交换的最大数据量。 S. 可以通过软件设置的方法将计算机划分成多个逻辑工作组的局域网。 T. 能够使10Mbps与100Mbps共存的机制。 U. 连接中继器多个缆段的物理层联网设备。 V. 所有节点属于同一个冲突域的星状网络连接设备。 W. 在MAC层互连两个或两个以上局域网的设备。 X. 能够自动控制局域网系统的拓扑形成无环路逻辑结构的协议。 Y. 发送器以固定的间隔变换发送频率的调制方法。 Z. 基站以轮询的方式周期性广播信标帧对多个无线节点发送数据进行控制的方法。(参考答案:FDWKJ PXRAS NYEHC LTGZQ) 二、选择题(请从4个选项中挑选出1个正确答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