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显微镜能够放大

为什么显微镜能够放大
为什么显微镜能够放大

为什么显微镜能够放大对于这个问题常常可以听到这样的回答:“因为它能像物理学教科书里所说的那样按照一定的方式改变光线的进路。”但是这样的回答只说明了它的原因,还没有说出事实的本质。那末显微镜和望远镜能够放大的基本原因究竟在哪里呢?它的基本原因,我不是从教科书里知道的,而是当我还是一个小学生的时候,有一次注意到了一种怎样想也想不通的极有趣的现象而偶然理解的。我坐在关着的玻璃窗旁边,眼睛看着小胡同对面的一所房屋的砖墙。突然我恐怖地躲开了。原来我清楚地看见砖墙上有一只好几米宽的人眼在瞪着我……那时候我还没有读过刚才那个爱伦坡的故事,所以没有能够立刻理会到这只大眼睛就是我自己的眼睛在窗玻璃里的反映像,我把这个像看做是在很远的墙上,所以才把它估计得这么大。猜透了这是怎么一回事以后,我就想能不能根据这种错觉的道理来制造显微镜。后来我试验失败了,我才明白显微镜放大作用的本质并不在于它能使被观察的物体显得尺寸大些,而是在于使我们能够在比较大的视角里看物体,因而一一这是最重要的一点物体的像在我们眼睛的视网膜上能够

占据比较大的位置。为了明白视角的作用在这里为什么这样重要,我们应该先来

第 1 页

说明一下眼睛的一个重要特点:每一个物体或者它的一部分,我们如果是在比一分小的视角里看它,那它对正常的眼睛说来,就会聚成一点,使我们既看不清它的形状,也分不清它一共有多少部分。当一个物体离开我们眼睛的距离远到(或者物体本身小到)这样的程度,使这个物体的全部或一部分在我们眼睛里的视角比 1 分还小,这时候我们就不能分辨出它的结构上的细节了。原因在于:在这样小的视角里,物体(或物体的任何一部分)在视网膜上的像不能同时接触到许多神经末梢,而只能全部落在一个感觉细胞上。这时候,形状和结构上的细节都消失了一一我们看到的只是一点。

显微镜和望远镜的作用是,它们能够改变所观察的物体发出的光线的进路,使我们能够在比较大的视角里看到这个物体。结果,视网膜上的像就扩大到可以接触到更多的神经末梢,而我们也能分辨清楚物体的这些本来看起来是聚成一点的细节了。“显微镜或望远镜放大100 倍”这句话的意思是,我们通过这种仪器来看物体,视角要比没有它的时候大100 倍。假如光学仪器不能放大视角,那末虽说我们觉得看到的物体是变大了,其实并没有放大什么。砖墙上的眼睛我觉得是很大的一一但是,我不能在这个反映的像里看到比镜子里所能见到的更多一些的细节。月亮离地平线近的时候,我们觉得它比起在半空中要大得多一一但是在这个好像比较大的月面上,我们能够比它在高空的时候分辨清楚更多的、即第 2 页

使只是多一个的黑点吗?

回头说那在爱伦坡的故事一一《天蛾》里所描写的那种放大的情形,我们相信在这个放大了的天蛾的像里,也不能看出任何新的细节来。无论是把这只天蛾的像放到很远的树林里,或是移近到窗框上,我们看它的时候角度都相同,视角并没有改变。视角既然没有改变,那末这个物体的像,无论大得多么使你吃惊,也不能使你从里面看出什么新的细节来。作为一个真正的艺术家,爱伦坡甚至在自己故事的这一点上,也是忠实于自然的。不知道你有没有注意他是怎样描写森林里的“怪物”的。在他所列举的天蛾的那些肢体里,没有一样是我们用肉眼观察天蛾的时候不能看到的新东西。故事有意把天蛾描写了两次。如果把它们拿来比较一下,你就会看出它们之间的区别只是在字句的表达上(直径大约是3?6米的金属片——有金属光泽的带色的小鳞片;两只笔的大角棗触须;像野猪一样的长牙一一长着柔毛的触角等等),至于肉眼所分辨不出的任何细节,在第一次描写里也没有提到。如果显微镜的作用只是上面所说的那种放大,那它就只是一种玩具,对于科学毫无用处。可是我们知道,实际的情况并不是这样。显微镜在人类面前打开了一个新的世界,使我们天然视力的界限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俄罗斯科学家罗蒙诺索夫在《谈玻璃的用处》里写道:尽管自然界赋予了我们锐利的目光一一但是它的力量有一个很近的界限。不知有多少生物由于身体微小,我们的目力怎么也看它不见!但

第 3 页

是在现代,显微镜已经给我们揭露了肉眼看不见的、极小的生物的构造:它们用来维持生命力的肢体、关节、心脏、血管和神经是多么细小!小蠕虫的构造的复杂,

并不比大海里的巨鲸差多少…… 显微镜所揭露的看不见的微粒,和身体里的细小血管,真是没完没了!

第 4 页

初中物理望远镜与显微镜

望远镜与显微镜 【学习目标】 知道望远镜和显微镜的成像原理,知道望远镜和显微镜的发明和发展对人类的重要作用。 【重点难点】重点:通过实验让学生感知望远镜和显微镜的作用. 难点:望远镜、显微镜的基本结构和成像性质。 【学习过程】 1.引入新课 学生体会望远镜和显微镜在现代医学和科学研究领域的巨大作用 大家都知道,在人类同疾病作斗争的历史上,找到象痢疾菌、伤寒菌、爱滋病病毒、非典病毒等样本是找到抑制或杀死这些细菌或病毒的关键。 而透望天空、漫步宇宙是人类走向未来的必由之路,那么,科学上进行这些显微、远望等探究的重要工具显微镜和望远镜是怎样的成像原理呢? 2.通过两个透镜观察物体(利用好与教材配套的《物理实验》中两个活动) 学生利用一个凹透镜和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进行不同的组合,再利用组合透镜分别观察较近和较远的物体。 (1)望远镜 ①简介望远镜的偶然发明 ②学生活动:通过两个透镜观察物体《物理实验》中活动4.7 对照完成伽利略望远镜与开普勒望远镜的组装,得出观察结果。 总结:伽利略望远镜与开普勒望远镜 学生看书:生活·物理·社会 (2)显微镜 学生活动:分组自制水滴显微镜。《物理实验》中活动4.8 学生讨论分析细小物体通过目镜和物镜分别成什么像。 老师总结。 3.典型例题 例 1 德国天文学家制成了专门用于观察天体的望远镜,其物镜是由焦距较的透镜制成的,目镜是由焦距较的透镜制成的。通常的望远镜是由______________组成,望远镜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都是_______透镜,显微镜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2 用一个凹透镜和凸透镜可制成一架镜,用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既可制成镜,又可制成镜,若用来观察细小的物体,必须用焦距的做物镜,用焦距的做目镜(选填“长”或“短”)。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第5节显微镜和望远镜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第5节显微镜和望远镜 课题显微镜和望远镜授课人 教学目 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结构和原理. 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2.通过阅读相关资料,培养学生从多途径进行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 1.让学生了解望远镜和显微镜的发展历程,体验科学的伟大 力量,产生与发达国家进行科技竞争的愿望. 2.通过对我国航天事业的了解,增强学生的爱国意识. 重难点重点了解显微镜、望远镜的基本结构和原理. 难点利用凸透镜成像规律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原理. 教学准 备 多媒体课件、光具座、焦距不同的凸透镜、作为眼镜镜片的凸透镜和凹透镜等.(没 有课件的话需要有眼球模型) 教学步骤师生活动设计意图情境导入 显微镜和望远镜的成像原理是怎样的呢?同学们想不想自己制 作一台显微镜或望远镜呢?今天我们就一起简单地了解一下显 微镜和望远镜的基础知识. 活动一:探 究新知 学点1:显微镜 【读一读议一议】读课本《显微镜》部分,并对照显微镜的结 构图(图5-5-1所示)讨论下面问题: 图5-5-1 自主学习,发 挥学生主体 作用.

活动一:探 究新知 问题1:什么叫目镜?什么叫物镜?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分别 是什么透镜? 答:靠近眼睛的透镜叫目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透镜叫物镜. 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都是凸透镜. 问题2: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各起什么作用?显微镜最终成的 是什么性质的像? 答: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一个投影仪,目镜相当于一个放大镜. 被观察的物体经物镜成放大、倒立的实像,被目镜再次放大. 经两次放大后,我们就可以看清肉眼看不见的小物体了.所以物 体经过显微镜最终成的像相对于原物体而言,是倒立、放大的 虚像. 【练一练】利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的结构(根据时间和器材情况 确定是否进行). 【总结】 显微镜的成像原理:被观察的物体先经物镜成放大的实像(相当 于投影仪的作用),再经目镜成放大的虚像(相当于放大镜的作 用). 学点2:望远镜 【读一读议一议】阅读课本《望远镜》部分,并对照望远镜的 结构图(图5-5-2所示)讨论下面问题: 问题1:课本中这种望远镜的目镜和物镜分别是什么透镜? 图5-5-2 答:靠近眼睛的透镜叫目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透镜叫物镜. 课本中这种望远镜的目镜和物镜都是凸透镜. 问题2:课本中这种望远镜的物镜和目镜分别起什么作用,通 培养学生自 己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视角问题是 个难点,为避

最新显微镜放大倍数的含义

显微镜 显微镜是由一个透镜或几个透镜的组合构成的一种光学仪器,是人类进入原子时代的标志。主要用于放大微小物体成为人的肉眼所能看到的仪器。显微镜分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光学显微镜是在1590年由荷兰的詹森父子所首创。现在的光学显微镜可把物体放大1600倍,分辨的最小极限达波长的1/2,国内显微镜机械筒长度一般是160毫米。其中对显微镜研制,微生物学有巨大贡献的人为列文虎克,荷兰籍。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放大的倍数等于物镜的倍数乘以目镜的倍数。 补充: 1、最大倍数等于物镜的最大倍数乘以目镜的倍数; 2、最小倍数等于物镜的最小倍数乘以目镜的倍数。 3、目镜是插在镜筒顶部的镜头。由一组透镜组成的。它可以使物镜放大了的实像进一步放大。相当于一个放大镜。物镜安装在转换器的孔上,由一组透镜组成的,能够把物体清晰地放大。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由目镜、物镜和镜筒的长度所决定的。 注意:观看时物镜的选择是从小到大。 初次使用光学显微镜的人员,可能会显微镜的倍数会比较疑惑,到底总放大倍数是怎么计算的,拍摄的照片又是放大了多少倍。总放大倍数有两种概念,一种是光学放大倍数,一种是数码放大倍数(只有连接成像设备时才会涉及到数码放大倍数)。 光学放大倍数 是指我们从显微镜目镜中观测到物体被放大后的倍数。光学放大倍数的计算方式比较简单,即物镜倍数*目镜倍数。例如:体视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计算,连续变倍体视显微镜的物镜通常是0.7-4.5倍,那在10倍目镜的情况下,这台显微镜的总放大倍数为7-45倍;生物显微镜、金相显微镜的计算则更为简单,一般的物镜配置是4倍、10倍、40倍、100倍,目镜常规配置是10倍,另外还有16倍、20倍等,只要将目镜和物镜的倍数分别相乘就可得到总放大倍数。 数码放大倍数。 数码放大是指外接设备后,显示到图像上的放大倍数,目前市场上较多的是用三目显微镜,通过CCD设备连接至电脑、监视器或者电视机上进行成像观察,

第五章第5节第5节--显微镜和望远镜导学案

第5节显微镜和望远镜 一、课前预习通 (二)基础知识达标 一、显微镜 自学教材P103页“显微镜”,回答下列问题: 1. 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每组透镜的作用都相当于一个,靠近眼睛的凸透镜叫,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叫。 2.被观察物体通过物镜成倒立的实像,与成像道理相同;目镜的作用是将通过物镜成的像进行二次放大,立放大的虚像,与成像道理相同。 二、望远镜 自学教材P103页“望远镜”,回答下列问题: 3.望远镜主要是由镜和镜组成。 4.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附近成实像,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把这个像放大。 5. 被观察的物体的两端到人眼光心所夹的角叫。 三、探索宇宙 自学教材P104页“探索宇宙”,回答下列问题: 6.第一个把望远镜指向天空的物理学家是意大利的。 二、课堂探究通 (一)重难点探究 探究一显微镜 用显微镜观察物体时,要将被观察的物体放在载物台上,被观察物体分别通过目镜和目镜后就得到了放大的像。你能说出显微镜的成像原理吗? 实验结论:被观察物体经过物镜后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这个像落在目镜的焦点以内,又经过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显微镜的作用是把微小物体放大。光学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目镜放大的倍数。显微镜观察到的像与物体相比:倒立、放大的虚像,像与物体左右、上下颠倒。因此,为了使被观察物体的像在视野中央,移动物体时,像移动的方向与物体移动的方向相反。为了使显微镜观察到物体的像的视野更亮,载物台的下方装有反光镜,它的一面是平面镜,一面是凹面镜,凹面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1.显微镜 (1)结构:目镜、物镜、反光镜、载物。 (2)原理:被观察物体经过物镜后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这个像落在目镜的焦点以内,

【本地研发】浙江省杭州市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放大镜和显微镜的认识(教师版)

认识放大镜和显微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认识到晶体的形状和特性。 2、学会制作洋葱表皮玻片标本。 3、了解到细胞学说内容 4、了解到由于观察工具的改进,使人类观察的范围扩大,发现了仅靠肉眼无法发 现的自然界的许多秘密。 2、掌握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生 活的改善。 第一课放大镜 一、为什么要用放大镜观察 哪些工作需要经常使用放大镜?答:需要用到放大镜的行业或人员有:公安侦查人员(寻找现场证据);仪器修理工(观察小型的零件);农业科技人员(观察花、种子、植物的结构);考古工作者(寻找古迹中的遗存);医生(观察病菌细菌);测绘人员(看地图)等… 二、放大镜下的新发现 1、怎样正确使用放大镜? 答:方法有两种:①; ②。 2、放大镜的作用: 答:放大镜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显现人的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使我们获得更多信息。 三、放大镜的特点 1、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 2、什么样的放大镜放大倍数比较大? 答:放大镜的放大倍数与它的凸度有关,凸度越大的,放大倍数就越大。

3、为什么一些器具也有放大图像的功能? 答:因为放大镜的特点是透明、中央厚边缘薄,凡是和放大镜的镜片有同样特点的器物,都具有放大功能。 4、人们为什么把放大镜又叫凸透镜? 答:因为它的镜片中央凸起,且又是透明的 四、13世纪,英国的最早提出放大装置的应用。设计并制造了增进视力的眼镜。 第四课怎样放得更大 1、制作简易显微镜的方法是将两个放大镜相对放置,镜片要平行,调整两个凸透镜之间的距离,知道找到物体最清楚的图像,用纸筒和胶带纸把两个透镜固定下来,一个简易的显微镜就做好了。 2、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如何计算? 是用目镜的放大倍数乘以物镜的放大倍数。 3、荷兰生物学家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可以放大倍的金属结构的显微镜,并用显微镜观察了毛细血管的血液流动,水中的微生物等。 4、显微镜的发展经历了金属显微镜、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扫描隧道显微镜。电子显微镜可以把物体的图像放大到。可以观察三维的原子结构图。( P 11 ) 第五课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 1、1663年,英国科学家用自制的复合显微镜观察了一块木片的结构,发现并命名了。(P 12 ) 2、制作洋葱表皮细胞装片⑴取标本的方法:把洋葱鳞茎切成两半,掰下其中一块;然后再内表皮上用小刀轻轻划“#”字;用镊子撕取“#”字中间的表皮。{教材P13最上方图} ⑵制作装片的方法: Ⅰ、在一个干净的载玻片中间滴上一滴清水; Ⅱ、用镊子把洋葱表皮放到载玻片的水滴中央,注意标本要平展开,不能折叠; Ⅲ、用盖玻片倾斜着盖到标本上面(放盖玻片时,注意不要有气泡); Ⅳ、从标本的边缘滴一滴稀释的碘酒,并把玻片倾斜,再用吸水纸吸掉多余的水; Ⅴ、然后将做好的洋葱表皮装片放到显微镜的载物台上。【如不用显微镜显微观察,到第Ⅳ步即可完成】 3、使用显微镜观察的正确的方法和步骤可以概括为安放——对光——上片——调焦——观察。 4、动手画出洋葱表皮细胞的结构图:{洋葱细胞的形状大体为长方形,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等;} (P14) 第六课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二) 1、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2、生物细胞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生物的细胞的不同的,生物不同器官的细胞也是不同的。 3、细胞是生物最基本的单位,也是生物最基本的单位。生物的、、、、、、等生命活动都是通过细胞进行的。 4、细胞学说的建立被誉为19 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5、叶绿体是绿色植物细胞里含有的绿色扁球状质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基本场所。叶绿体中含有叶绿素等许多物质,叶绿素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物质。 6、动物细胞核植物细胞不同,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 7、红细胞的主要成分是血红蛋白,专门负责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 8、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是:。

自组显微镜并测其放大率教学文案

XX学院 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名称工程光学 题目自组显微镜并测其放大率 学院(系)电气工程系 年级专业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教师职称

课程名称:工程光学

目录 第1章显微镜原理与应用 (1) 1.1 显微镜原理 (1) 1.2显微镜应用 (2) 第2章实验设计及介绍 (3) 2.1 显微镜的组装 (4) 2.2 显微镜放大率的测定 (5) 第3章数据处理与误差分析 (7) 3.1 数据处理 (7) 3.2 误差分析 (8) 参考文献 (10) 评审意见 (11)

第1章 显微镜原理与应用 1.1 显微镜原理 显微镜常用于观测微小物体,其作用都是把人体的眼睛的张角(视角)加以放大。显然,同一物体对人眼所张的视角与物体离人眼的距离有关。在一般照明条件下,人眼一般能分辨在明视距离处相距0.05-0.07mm 的两点,此时人眼的张角为1’,为最小分辨角。当微小物体的对人眼的张角小于这个角时,人眼只能 借助光学仪器才可以看清楚。光学仪器的放大能力可用视觉放大率Г= ; 式中,w 为明视距离处物体对眼睛所张的视角,/w 为通过光学仪器观察时在明视距离 最简单的显微镜是由两个凸透镜构成的。其中,物镜的焦距很短,目镜的焦距较长。它的光路如图所示,图中的o L 为物镜(焦点在o F 和/o F ),其焦距为o f ; e L 为目镜,其焦距为e f 。将长度为1y 的被观测物AB 放在的焦距o L 外且接近焦 点处,物体通过物镜成一放大的倒立实像//B A (其长度为2y )。此实像在目镜的焦点以内,经过目镜放大,结果在明视镜D 上得到一个放大的虚像////B A (其长度为3y )。虚像////B A 对于被观测物AB 来说是倒立的。显微镜物镜焦点/F 到目镜焦点e F 之间的距离 称为物镜和目镜的光学间隔。当显微镜中能看到物体清晰图像时,物镜前端面到被测物的距离叫做显微镜的工作距离。为获得清晰的图像而调节显微镜与被观测物的距离称之为调焦。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5节 望远镜与显微镜5

课时训练 第5节望远镜与显微镜 一.填空 1.通常的望远镜(或显微镜)可看作是由两个透镜组成,靠近眼睛的叫做______,靠 近被观察物体的叫做______. 2.望远镜能使远处的物体在______处成像,显微镜主要用来观察肉眼看不见的细小物体,如______、______. 3.一般天文望远镜的目镜和物镜使用的都是______透镜,______镜的焦距较大.当被观察物体在物镜的两倍焦距以外时,物体成一个______ (选填“放大”或“缩小”)的______像 (选填“实”或“虚”),然后这个像再经过目镜______ (选填“放大”或“缩小”),观察者就能看清楚远处的物体. 4.显微镜的物镜是由______透镜制成的,目镜是用______透镜制成的.与开普勒望远镜不同的是,它的物镜的焦距很______ (选填“长”或“短”,下同),目镜的焦距较______ 5.用一个凹透镜和一个凸透镜可制成一架______,用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既可制成______ ,也可制成______ 。若用来观察细小物体,必须用焦距______ (选填“长”或“短’’)的作为物镜,用焦距______ (选填“长”或“短”)的作为目镜. 6.来自被观察物体的光经过显微镜的物镜后成一个______、______ (分别选填“倒立”或“正立”、“放大”或“缩小”)的实像,再经过目镜成一个______ (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像,我们就可以看到肉眼看不见的物体了,通过显微镜所看到的物体是______ (选填“倒立”或“正立”)的. 二.选择 7.历史上第一次尝试进行光速的测量,也是第一个把望远镜用于天文学研究的物理学家是( ) A.伽利略 B.牛顿 C.焦耳 D.瓦特 8.下列关于显微镜和望远镜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天文望远镜能看见遥远的星体,是因为星体上的光线通过望远镜后所成的像比星体本身大得多 B.显微镜可以将来自物体的光线经过两次放大后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 C.望远镜可以用一组凸透镜和凹透镜组合而成 D.显微镜可以用一组凸透镜和一组凹面镜组合而成 9.用显微镜观察细小物体时,物体通过物镜成的是 ( ) A.倒立、缩小的实像 B.倒立、放大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虚像 D正立、放大的虚像 10.人类制造的一种望远镜,能使人类观测宇宙的能力空前提高,它是 ( ) A.伽利略望远镜 B.开普勒望远镜 C显微镜 D哈勃空间望远镜 11.关于开普勒望远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物镜是凹透镜,焦距较短 B.目镜是凸透镜,焦距较长 C物镜是凸透镜,焦距较长 D物镜是凸透镜,焦距较短 12.显微镜与开普勒望远镜比较,不同的是显微镜 ( ) A物镜和目镜都是凹透镜 B.物镜的焦距很短,目镜焦距较长

显微镜放大倍数及选择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及选择方法 显微镜包括两组透镜——物镜和目镜。显微镜的的放大倍数主要通过物镜来保证,物镜的最高放大倍数可达100倍,目镜的放大倍数可达25倍。 物镜的放大倍数可由下式得出: M物=L/F1 式中:L——显微镜的光学筒长度(即物镜后焦点与目镜前焦点的距离); F1——物镜焦距。 而A′B′再经目镜放大后的放大倍数则可由以下公式计算: M目=D/F2 式中:D——人眼明视距离(250mm); F2——目镜焦距。 显微镜的总放大倍数应为物镜与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即: M总=M物×M目=250L/F1*F2 在使用中如选用另一台显微镜的物镜时,其机械镜筒长度必须相同,这时倍数才 有效。否则,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应予以修正,应为: M=M物×M目×C 式中:C——为修正系数。修正系数可用物镜测微尺和目镜测微尺度量出来。 放大倍数用符号“×”表示,例如物镜的放大倍数为25×,目镜的放大倍数为10×,则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为25×10=250×。放大倍数均分别标注在物镜与目镜的镜筒上。 在使用显微镜观察物体时,应根据其组织的粗细情况,选择适当的放大倍数。以 细节部分观察得清晰为准,盲目追求过高的放大倍数,会带来许多缺陷。因为放大倍 数与透镜的焦距有关,放大倍数越大,焦距必须越小,同时所看到物体的区域也越小。 需要注意的是有效放大倍数问题。物镜的数值孔径决定了显微镜有效放大倍数。 有效放大倍数,就是人眼能够分辨的“人眼鉴别率”d′与物镜的鉴别率d间的比值,即不使人眼看到假像的最小放大倍数: M=d′/d=2d′NA/λ

人眼鉴别率d′一般在0.15~0.30mm之间,若分别用d′=0.15mm和d′=0.30m m 代入上式: Mmin=2?0.15(NA)/5500?10-7=500(NA) Mmax=2?0.30(NA)/5500?10-7=1000(NA) Mmin~Mmax之间的放大倍数范围就是显微镜的有效放大倍数。 对于显微镜相时的有效放大倍数的估算,则应将人眼的分辨能力d′用底片的分辨能力d〞代替。一般底片的分辨能力d〞约为0.030mm左右,所以照相时的有效放大倍数M′为: M′= d〞/d=2d〞(NA)/λ=2×0.030(NA) /5500×10-7=120(NA) 如果考虑到由底片印出相片,人眼观察相片时的分辨能力为0.15mm,则M′应改为M〞: M〞=2*0.15(N*A)/5500?10-7=500(NA) 所以照相时的有效放大倍数在M′~M〞之间,它比观察时的有效放大倍数小。这就是说,如果用45×/0.63的物镜照相,那么它的最大有效放大倍数为500×0.63=300倍左右,所选用的照相目镜应为300/45=6~7倍,放大倍数应在300倍以下。这比观察的最大有效放大倍数(630倍)要小。 理论上显微镜的最大放大倍数可以达到两千多倍,但是目前不仅由于受分辨率的限制,并且还由于制造工艺水平的限制,最好的显微镜的最高有效放大倍数,只能达到一千倍左右。因此有时说一架显微镜可以放大两千倍,这只不过是能够“放大”而已,并不能说明它的清晰程度增大,也许只看见一个放大的模糊形象。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放大倍数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为目镜倍数乘物镜倍数,如目镜为10倍,物镜为40倍,则放大倍数为40×10倍(放大400倍)。光学显微镜的极限放大是2000倍,可分辨相距 1^10(-5)厘米的两点。 2000倍时属于无效放大,不能增加分辨率超过分辨极限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5节 显微镜和望远镜

第5节显微镜和望远镜 课题显微镜和望远镜课型新授课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基本结构和成像原理. 2.了解望远镜在人类探索宇宙中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引导学生发散思维. 2.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 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于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教学 重点 知道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基本结 构和成像原理. 教具 准备 显微镜、望远镜、放大镜、挂图、 火柴盒、无色透明塑料膜、水、烧杯、 滴管、装片(植物)、多媒体课件. 教学 难点 利用两组凸透镜成像规律理解 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原理. 教学 课时 1课时 课 前 预 习 1.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结构相似: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每一组的作用都相 当于一个凸透镜,靠近眼睛的叫目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叫物镜. 2.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一个投影仪的镜头,能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目镜 相当于一个放大镜,能成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因此通过显微镜我们看到的是一 个倒立的被放大的虚像. 3.望远镜的物镜相当于一个照相机的镜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望远镜的 目镜相当于一个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4.物体的两端到人眼处所夹的角叫视角,物体越大,物体与人眼的距离越 小,其视角就越大. 5.我们的宇宙有上千亿个星系,太阳是银河系中的一员,地球在离太阳比较近 的第三条轨道上. 巩固 复习 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上一节内容,并讲解布置的作业(教师可针对性地挑选部分难题讲解),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巩固. 新课 导入 在凸透镜的应用中,有两种仪器不容忽视:一种是带来生物学革命的显微镜,一种是带来天文学革命的望远镜.因为有了显微镜,人们才得以观察到肉眼根本无法 看到的极其细小的生物体结构及微生物;因为有了望远镜,人们才得以看到距我们 较远的天体的运行情况及发现新的天体.为什么显微镜和望远镜具有如此神奇的功 能呢?学完这课,你就会明白了. 备课笔记

显微镜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显微镜的原理和使用方法-装片的制作 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 (2)显微镜的成像 ①光源(天然光或人工光源)→反光镜→光圈→物体→物镜(凸透镜)→在镜筒形成物体放大的实像→目镜→把经物镜形成放大的实像进一步放大 ②显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 (3)高倍显微镜的使用 ①用低倍显微镜观察 取镜与安放: a. 右手握镜臂,左手托镜座。 b. 显微镜放在实验台的前方稍偏左。 对光: a. 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b. 选一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境,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通过目镜,可能看到自亮的视野。 低倍镜观察: a. 把所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 b. 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此时实验者的眼睛应当看物镜镜头与标本之间,以免物镜与标本相撞)。 c. 左眼看目镜,同时反向缓缓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直到看到物像为止,再稍稍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②高倍镜观察 a. 移动装片,在低倍镜下使需要放大观察的部分移动到视野中央。

b. 转动转换器,移走低倍物镜,转换为高倍物镜。 c. 调节光圈,使视野亮度适宜。 d. 缓缓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 ③注意事项 a. 使用显微镜一定要严格按照取镜→安放→对光→压片→观察的程序进行。 b. 下降镜筒时,一定要用双眼从侧面注视物镜,使之接近装片,但又要防止镜头触及装片。否则会压碎装片和损坏物镜(l0x物镜的工作距离为0. 5-1 cm)。 c. 有必要使用高倍物镜时,必须先在低倍物镜下将目标移到视野的中心,然后换用高倍物镜。因为在低倍物镜下看到的物像放大倍数小,但看到的标本实际面积大,容易找到目标;与低倍物镜相比,高倍物镜下看到的物像人,同样的视野面积看到的标本的实际面积小,在装片不动的情况下,高倍物镜看到的只是低倍物镜视野的中心部分。 d. 换高倍物镜时,千万不可将镜筒升高,正确的做法是直接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物镜即可。 e. 使用高倍物镜之后,透镜与装片之间的距离很近,使用粗准焦螺旋容易压碎玻片和损坏透镜,或者由于物像一闪而过,找不到要观察的目标.因此,必须用细准焦螺旋调焦,细准焦螺旋只在调节图像清晰度时使用。 ④原理说明 1. 识别镜头:(1)目镜:装在镜筒的上端,通常备有2-3个,上面刻有5×、10×或15×符号以表示其放大倍数,一般装的是10×的目镜。放大倍数越大镜筒越短。(2)物镜:装在镜筒下端的转换器上,一般有2-3个物镜,其中最短的刻有“10×”符号的为低倍镜,较长的刻有“40×”符号的为高倍镜,放大倍数越大镜筒越长 2. 放大倍数: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镜的放大倍数与目镜的放大倍数的乘积,如物镜为10×,目镜为10×,其放大倍数就为10×10=100。放大的是物体的直线长度和宽度而不是面积。 3. 工作距离:是指显微镜处于工作状态(物象调节清楚)时物镜的下表面与盖玻片(盖玻片的厚度一般为0.17mm)上表面之间的距离,物镜的放大倍数愈大,它的工作距离愈小。如物镜是10×的工作距离比物镜是40×的工作距离大。 4. 明暗程度:(1)显微镜用光源,自然光和灯光都可以,以灯光较好,因光色和强度都容易控制。(2)反光镜它有平、凹两面,再经通光孔照至标本。可向任意方向转动,凹面镜聚光作用强,适于光线较弱时使用,平面镜聚光作用弱,适于光线较强时使用。(3)光圈或遮光器在通光孔下方,光圈由十几金属薄片组成,其外侧伸出一柄,推动它可调节其开孔的大小,以调节进光量;遮光器由几个直径大小不同的孔组成,选择某一孔以确定进光量。 5. 物像:镜下见到的是完全的倒像,即标本位于玻片右上角时在镜下的左下角位置出现,移动的规律是物象在镜下的左下角时将玻片向左下角移动可以将物象移到视野的中央来。但是物体的运动方向不变,即标本中细胞质是顺时针方向流动的,镜下仍为顺时针流动。 6. 污物的位置:在视野中常看到污物,要明确污物不会在反光镜上,因为反光镜的作用是将光源光线反射到玻片标本上;确定污物的位置首先移动玻片如污物随之移动即污物在玻片上;如污物不动,再转动目镜污物也随之转动即污物在目镜上;否则在物镜上。 7. 普通光学显微镜下可以见到的细胞结构有:细胞壁、细胞核、液泡、叶绿体、线粒体、核仁,在质壁分离时可见到细胞膜,有丝分裂时可见到染色体。 8. 玻片标本:必须是透明的,要使光线能透过标本部。常用的种类有切片(洋葱根尖纵切片);装片(洋葱表皮临时装片);压片(洋葱根尖临时压片观察有丝分裂);涂片(血涂片、自生固氮菌的临时涂片)。 ⑤相关原理例析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4.5望远镜与显微镜 同步测试

2019-2019学年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4.5望远镜 与显微镜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1.关于天文望远镜的说法错误的是() A. 让更多的光射入到物镜中 B. 力求把物镜的口径加大 C. 采用焦距很大的凸透镜作物镜 D. 增大观察的视角 2. 如图所示,小强同学用两只焦距不同的放大镜一前一后放在眼前观察远处的物体,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两只放大镜对物体进行了两次放大 B. 两只放大镜组合在一起相当于一台显微镜 C. 两只放大镜组合在一起相当于一架望远镜 D. 将两只放大镜的位置对换后,观察同一物体的大小是相同的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所有望远镜都是由两个凸透镜组成的 B. 显微镜的物镜成缩小的实像 C. 望远镜是伽利略首先发明的 D. 显微镜的目镜焦距大,物镜焦距小 4.通过显微镜和天文望远镜(天文望远镜目镜是短焦距的凸透镜,物镜是长焦距的凸透镜)观察物体时,你注意过像的正倒吗?如果还没注意过,请你通过实际观察,然后做出判断.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用显微镜观察时像是正立的,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时像是倒立的 B. 用显微镜观察时像是正立的,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时像是正立的 C. 用显微镜观察时像是倒立的,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时像是正立的 D. 用显微镜观察时像是倒立的,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时像是倒立的 5.对于由两组凸透镜组成的望远镜来说,物镜和目镜所成的像分别是() A. 放大的实像,放大的虚像 B. 缩小的实像,缩小的虚像 C. 缩小的实像,放大的虚像 D. 放大的实像,放大的虚像 6.显微镜能对微小的物体进行高倍数放大,它利用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分别做为物镜和目镜,则物镜和目镜所成的像是() A. 物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B. 物镜和目镜都成实像 C. 物镜和目镜都成虚像 D. 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7.哈勃望远镜的物镜直径达4.3 m(其光学主镜口径为2.4 m),制造如此大的物镜是因为() A. 物镜越大我们看到的像越大 B. 反射式望远镜的物镜就应该比折射式望远镜大 C. 物镜越大,就能把越多的光会聚起来,使所成的像更加明亮

怎样引导项目用显微镜放大镜望远镜去管控安全

怎样引导项目用显微镜放大镜望远镜去管控安 全 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怎样引导项目用“显微镜、放大镜、望远镜”去管控安全安全生产是施工企业常抓不懈的主题,常言道:“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对于施工企业而言,安全生产是企业的头等大事,意味着安全的生产就是提高生产力、增强竞争力、提升战斗力的基础和保证,就能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笔者认为,施工企业要抓好安全生产,关键在于怎样引导项目用“显微镜、放大镜、望远镜”去管控安全,使企业的安全生产始终处于可控状态。 用“显微镜”控安全,就是要仔细排查现场施工安全隐患,把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做小、做细、做到实处,不忽略任何蛛丝马迹,不存在任何侥幸心理,不轻视任何细小环节。要从小事和细微处入手,不以安全行为的事小而不为,也不以破坏安全行为的事小而为之,高度重视每一个细小的隐患,往深处想,往细处做,因此,安全小事都要“小题大做”,任何小问题务必引起我们高度重视,由于它存在隐蔽性,往往容易麻痹我们的注意力,所以更需要花大力气、动真功夫、用“显微镜”的理念去处理和解决,将不易察觉的隐患苗头消灭在萌芽状态,从而以达到防微杜渐的效果。 用“放大镜”控安全,就是要善于把施工生产中存在的任何细小问题及坏现象无限放大,举一反三,放开来想,往宽出做,时刻保持居安思危的心态。对安全生产发现的问题,要尽量把安全生产隐患剖析得渗透一

些,把问题产生的后果尽量放大一些,把预案措施拟订得细致周到一些,把处理隐患的手段做得更实一些,自己放大问题,自己提醒自己,从而让我们时刻保持敬畏心态,保持一种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如坐针毡的状态,促进我们更快、更好、更实地处理安全隐患。 用“望远镜”控安全,就是要我们对安全生产有超前的风险意识,对每个项目的施工季节和环节都要提前设防将来存在的风险源,仔细深入排查隐患和风险点,培养一种自觉朝远处想,保持长久安全生产的意识。倘若超前考虑往往能以最小的成本,把潜在风险消灭在萌芽期。在现实工作中,往往一些员工没有超前意识,视细小隐患为无大碍、麻烦的习惯性违章,久而久之,安全生产中的“小事”酿成了“大祸”。因此,我们要求每位员工都要牢记“安全第一,以人为本”的理念,时时登高望远,养成朝前看的良好工作习惯,才能有效杜绝事故的发生。 “麻痹是最大的隐患,失职是最大的祸根。”“安全来于警惕,事故出于麻痹。”事故的发生往往由于人们缺乏风险防范安全意识、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和如履薄冰的精神状态,对近在眼前的安全隐患熟视无睹、视而不见,最终酿成“大祸”。而用“三镜”管理理念管控安全正是解决安全隐患的利剑,能让我们从思想上、行动上和认识上高度重视,警钟长鸣,从而真正实现企业安全生产、长久生产及稳定生产,推进企业和谐健康发展。

放大镜和显微镜_初中生

放大镜和显微镜 创一(10)班熊碧涛 放大镜和显微镜 商店的玻璃橱窗上放着一个精致的放大镜,它镶着彩色的花边。让人一看就爱不释手。 一天,一个古董商来买走了这个精致的放大镜。放大镜心里乐滋滋的,觉得自己终于有用处了。心想,这个主人一定是用我鉴定古董的。我就是它最得力的助手了!果然不出放大镜所料,古董商几乎天天把它带在身边,一会儿用放大镜看看这个花瓶,一会儿用放大镜看看这瓷器,放大镜可高兴了。 因为主人很看重放大镜,渐渐地,放大镜变得越来越骄傲了。这天,放大镜遇到了显微镜,它眼皮都不抬就问:“喂,你是什么东西,敢挡在本大爷面前。”显微镜看到放大镜很骄傲的样子,慢慢地说:“我是显微镜,你好!放大镜。” “显微镜,你是做什么用的。”放大镜带着瞧不起的语气问。“我和你一样,也是放大的工具。”显微镜笑着答道。放大镜依然傲慢地说:“那么你我之间我更杰出了,主人那么看重我,总是把我带在身边,我从来没有看到主人使用过你。”显微镜笑了笑,说:“那不一定呀!要不我们来比试一下呀!”他慢慢转身,从桌上的瓷器碎片中拿 出一块碎片来说:“我们来比试谁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怎么样?” “好,尽管放马过来吧!”放大镜爽快的答应了。于是,它们请

来唐三彩爷爷来当裁判,放大镜大声说:“我先来。”说完,就弓下腰,把镜片放在碎片上方,过了一会儿,它大声叫道。“它用手指了指。”“该你了!”放大镜对显微镜说。显微镜一上来,就看见这上面有和紫花瓶姐姐一样的土壤。但放大镜却坚持说没有。随后,它们问了紫花瓶姐姐。紫花瓶姐姐说是的。 “啊!这,这……”放大镜结结巴巴地说。“这是怎么了。”淘气的小白瓷询问。放大镜说:“这我从来没有见过!你才是最强的放大工具。”显微镜说:“世外高人还多着呢!” 最后,放大镜明白了一个道理,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教师点评: 作者的构思非常独特,不但写出了放大镜和显微镜的作用,并且以拟人手法去表现特别生动!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及选择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及选择 来源:金相显微镜 https://www.360docs.net/doc/e88888879.html, 显微镜包括两组透镜——物镜和目镜。显微镜的的放大倍数主要通过物镜来保证,物镜的最高放大倍数可达100倍,目镜的放大倍数可达25倍。物镜的放大倍数可由下式得出: M物=L/F1 式中:L——显微镜的光学筒长度(即物镜后焦点与目镜前焦点的距离); F1——物镜焦距。而A′B′再经目镜放大后的放大倍数则可由以下公式计算: M目=D/F2 式中:D——人眼明视距离(250mm); F2——目镜焦距。显微镜的总放大倍数应为物镜与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即: M总=M物×M目=250L/F1*F2 在使用中如选用另一台显微镜的物镜时,其机械镜筒长度必须相同,这时倍数才有效。否则,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应予以修正,应为: M=M物×M目×C 式中:C——为修正系数。修正系数可用物镜测微尺和目镜测微尺度量出来。放大倍数用符号“×”表示,例如物镜的放大倍数为25×,目镜的放大倍数为10×,则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为25×10=250×。放大倍数均分别标注在物镜与目镜的镜筒上。在使用显微镜观察物体时,应根据其组织的粗细情况,选择适当的放大倍数。以细节部分观察得清晰为准,盲目追求过高的放大倍数,会带来许多缺陷。因为放大倍数与透镜的焦距有关,放大倍数越大,焦距必须越小,同时所看到物体的区域也越小。需要注意的是有效放大倍数问题。物镜的数值孔径决定了显微镜有效放大倍数。有效放大倍数,就是人眼能够分辨的“人眼鉴别率”d′与物镜的鉴别率d间的比值,即不使人

眼看到假像的最小放大倍数:M=d′/d=2d′NA/λ人眼鉴别率d′一般在0.15~0.30mm之间,若分别用d′=0.15mm和 d′=0.30mm代入上式:Mmin=2′0.15(NA)/5500′10-7=500(NA)Mmax=2′0.30(NA)/5500′10-7=1000(NA) Mmin~Mmax之间的放大倍数范围就是显微镜的有效放大倍数。对于显微镜相时的有效放大倍数的估算,则应将人眼的分辨能力d′用底片的分辨能力d〞代替。一般底片的分辨能力d〞约为0.030mm左右,所以照相时的有效放大倍数M′为:M′= d〞/d=2d〞 (NA)/λ=2×0.030(NA) /5500×10-7=120(NA)如果考虑到由底片印出相片,人眼观察相片时的分辨能力为0.15mm,则M′应改为M〞: M〞=2*0.15(N*A)/5500′10-7=500(NA) 所以照相时的有效放大倍数在M′~M〞之间,它比观察时的有效放大倍数小。这就是说,如果用45×/0.63的物镜照相,那么它的最大有效放大倍数为500×0.63=300倍左右,所选用的照相目镜应为300/45=6~7倍,放大倍数应在300倍以下。这比观察的最大有效放大倍数(630倍)要小。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放大镜和望远镜(教师版)

放大镜和望远镜下的世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理解使用放大镜观察的意义。 2、增强用放大镜观察身边世界的兴趣。 3、认识到从肉眼观察到发明放大镜是人类的一大进步。 4、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可以使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 5、显微镜的发明拓宽了观察领域,显微镜是人类认识微小世界的重要观察工具。 6、认识到人类发明显微镜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 第二课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一、奇特的身体构造 1、苍蝇的复眼:有几千个小眼组成,观察范围广,易于发现周围的敌害; 2、昆虫的触角:是他们的“鼻子”,可以分辨各种气味,是嗅觉器官; 3、蟋蟀的“耳朵”在头上吗? 不是,蟋蟀的耳朵长在足的内侧,可以迅速感知来自周围的动静。 4、蝴蝶的翅膀上的彩色鳞片,其实是扁平的细毛。 5、苍蝇落在竖直的光滑的玻璃上,不但不滑落而且还能爬行,主要和他的脚的构造有关。 二、蚜虫的天敌——草蛉(草蛉是怎样消灭蚜虫的?) 草蛉的幼虫用“镰刀”勾住蚜虫,把尖尖的嘴刺入蚜虫的体内,只用大约20多秒就可以把蚜虫的体内的汁液吸食一空;草蛉还会把蚜虫的空壳背在自己的背上伪装自己。 第三课放大镜下的晶体 一、美丽的晶体 1、食盐的晶体的形状是正方体;白糖的晶体形状是长方体; 碱面的晶体是颗粒;味精的晶体形状是长柱体。 2、晶体的概念:像食盐、白糖、碱面、味精的颗粒都是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人们把这样的固体物质叫做晶体。(P8 ) 3、制作晶体方法有减少水分和降低温度两种方法。

放大镜和显微镜能将物体的图像放大

1 放大镜和显微镜能将物体的图像放大,使我们能看到物体的更多细节。 2 透镜应是透明的、中间较厚的,放大倍数与中间的厚度直接有关。 3细胞是生物生命活动的最基本单位,生物都由细胞组成。 4微生物在大自然中广泛存在着,它和我们的生活、生产、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5微生物是生物,具有生物的共同特点,也由细胞组成。 6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是在不断地发生变化的。 7物质的物理变化不产生新的物质,物质的化学变化会产生新的物质。 8物质变化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人类可以利用物质的变化解决生产生活中的许多问题。 9月球是地球的卪星,月球在运动方式、体秮大小、引力大小、表面特征等方面有别于其他星球。 10太阳、地球、月球的运动变化导致日食和月食现象。 11星座是远近不同皅恒星在夨空中形成的视觉构图。 12宇宙昮由类似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等大小不同的天体系统组成的庞大的系统,它在不断的运动变化。 13人们在生洸中要产生大量成分复杂的垂圾,垃圾危害环境。 14处理垃圾的方法有填埋、焚烧等。 15减少固体垃圾的科学方法是减少丢弃、重新使用和回收利用。 16垃圾分类、分装便于垃圾回收利用。 17人们生活中要用掉大量的水,淡水资源很紧缺。 18水污染主要是人类的活动引起的,污水需经过复杂的处理才能使

用。 19大气污染、白色污染、物种灭绝速度加快是当前突出的环境问题,人类正着力采取相应的环境保护行动。 20八大行星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1.自然界中很多固体物质都是晶体,如:(食盐)、(水晶)。晶体的形状很有规则,有的是(立方体),有的是(像金字塔)。 2、在17世纪,人们把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提高了放大能力。这就是早期的显微镜,它的发明,使人类进入了微观世界。今天的电子显微镜已经可以把物体放大到(200万)倍。 3、生物学家列文虎克1632年生于(荷兰),他制成了当时世界上最精良的显微镜,第一次看到了(血液在毛细血管里的流动),还观察了(雨水)、(污水)、(牙垢)等。他将自己的观察记录材料整理成《列文虎克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皮肤、肉类以及蜜蜂和其他虫类的若干记录》,他的发现轰动了全世界. 4、对于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物体,是有一定要求的。物体的细微结构必须制成(玻片)标本才能在显微镜下观察清楚。 5、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英国物理学家(罗伯特●胡克)是第一个发现和提出“细胞”这个名称的人。细胞学说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6、馒头和面包内部疏松多孔,是因为做面包之前,人们在生面团中揉入(酵母)的原因。人类用这种方法发面已经有(5000多)年了。

显微镜

显微镜 现在的光学显微镜可把物体放大1600倍,分辨的最小极限达0.11微米,国内显微镜机械筒长度一般是160毫米。 显微镜系统中共轭距是物镜物方焦点到目镜物方焦点的距离。 物镜通过转换器旋转式 物镜是显微镜最复杂和最重要的部分,在宽光束中工作(孔径大),但这些光束与光轴的倾角较小(视场小);目镜在窄光束中工作,但其倾角大(视场大).当计算物镜与目镜,在消除象差上有很大差别。 成像原理 显微镜主要由目镜和物镜来进行成像,它们都是凸透镜,焦距不同。物镜的凸透镜焦距小于目镜的凸透镜的焦距。物镜相当于投影仪的镜头,物镜成像规律:

f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