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一中2018-2019年度第一学期高二语文期终试题(定)

兰州一中2018-2019-1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题

语文

说明:

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案填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

第Ι卷阅读题(72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画具有写形、象形之历史传统。虽然文人画重写意简笔,但仍有写实工笔的意蕴存在于中国画的形式和精神之中,否则,中国画会拒绝西式素描、明暗造型等手法,而西方之古典写实方法在中国也会水土不服。无论是徐悲鸿、蒋兆和等人的教学与创作体系,还是周昌谷、方增先等人的新渐派人物画,都较为成功地将西方写实因素同中国水墨画相结合,推动中国画的现当代革新发展。如果中国画本身没有工笔写实的历史传统和白描、色彩韵染等方法,这种结合就没有基础,这种革新也就不会成功。

中国美学精神又有言志表情的传统。先秦至汉魏美学,将诗歌、音乐和书法都看成是心灵意志和情感的表达。汉魏六朝绘画美学虽然主形和重形,但是心志论和情感论美学精神对于绘画仍有影响,这种影响在理论上主要表现在东晋顾恺之的“以形写神”“传神观照”,及南朝宗炳的“畅神"和谢赫的“气韵生动”等观念中,顾恺之、宗炳、谢赫都是著名画家,他们在强调写形、象形的同时,还注意到写形状物的精神表达,即更高的精神与心志内容的要求,就是要“写神”、“传神”,还要“畅神”,借以达到最高的美学标准“气韵生动”。

对“意”的表达也是中国画最重要的本质特点。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指出“意在笔先,画尽意在”。苏轼进一步发展了士大夫画观即文人画观,强调以画达意,以诗适情,而到元代倪瓒,更鲜明地提出“聊以写胸中逸气”。此外在创作中,唐代王维提出水墨为最上。五代董源、巨然,到宋代文同、苏轼、米芾,再到元四家、吴门四家、清四王,水墨写意成为主要表现方法,写意自然成为中国画最重要的本质特点。

中国画家和理论家辩证把握了主体与客体二者的关系,既强调写形,也强调传神;既强调写实,也强调表意。用南朝姚最《续画品》中的话叫“心师造化”。由于中国文人水墨画有写意特征,所以在20世纪初,当西方现代主义艺术流派被引入到中国时,林风眠等人开辟中西结合的另一道路,即将中国写意笔墨同立体主义、表现主义等相结合,创造现代形态的新的中国画。中国画的本性中所具有的象物写形及水墨写意的双面特征,既辩证地解决了创作中的主客体精神哲学问题,同时也为中国画发展开辟了无限广阔的道路,使中国画具有较大的包容性。20世纪初以来,在中西文化交流之中,中国画既能够吸纳西方古典写实和素描的表现方法,创造新的水墨人物画,又能够融合西方现代艺术中的语言特征,创造新的现代艺术。 (摘编自陈池瑜《中国画的本质,写形兼写意》)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画没有拒绝西式素描、明暗造型等手法,与中国画的写实历史传统有关。

B.只要做到了以形“写神”、“传神”,以及“畅神”,就能够达到最高的美学标准“气韵生动”。

C.张彦远创立了文人画观,苏轼发展了文人画观,明元代倪瓒,这种观念表达得更加鲜明。

D.林风眠等人将中国画的写实和写意与西方现代主义结合,创造现代形态的新的中国画。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从分析中国画写实和写意的传统入手,层层深入,论述中国画写形兼写意的本质。

B.文章在论述中国画的写意传统时,区分了不同的朝代和不同的画家,论证条理清晰。

C.文章将中国画与西方的写实主义和西方现代艺术进行比较,突出中国画独有的特点。

D.文章在论证过程中,重视论据的权威性和真实性,如以徐悲鸿等名家为例,引用文献。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徐悲鸿等人能推动中国画的现当代革新,与中国画的写实传统和白描等方法有密切关系。

B.东晋顾恺之,以及南朝宗炳、谢赫的一些绘画观念,受到了心志论和情感论美学精神的影响。

C.王维、董源、米芾等画家在创作中重视水墨写意,促使写意成为中国画最重要的本质特点。

D.因为中国画能将外来绘画因素融入创新中,所以中国画具有写形与写意两种内在特征。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甲乙丙

凌鼎年

公司在东北有一笔应收款没有收回来,已拖了一年多。为此,老板耿耿于怀,但派出去收款的人都铩羽而归,无功而返。

这次,公司新招聘了甲乙丙三位搞销售的员工。按老板的打算,其中一名将出任销售部经理,但任命谁合适呢?老板准备试用一下,考验一下。老板想到了那笔应收款,问甲乙丙:“你们哪位愿意跑一趟东北,把这笔应收款收回?”并且很坦率地说,“这笔应收款已拖了一年多,要收回,不是那么容易的。能完成就去,不能完成也没有关系,这不是你们的本职工作。”

甲想:“我是来应聘做销售经理的,又不是来干追债收款的。各人有各人的分工,各人有各人的长处嘛,扬长避短,老板不懂吗?”就没有吭声。

乙想:“如今谁都明白欠债的是大爷,讨债的是孙子,杨白劳比黄世仁厉害,我何苦去蹚这浑水呢?收回了,还好说;收不回,不是让老板小看,让同事笑话吗?”权衡利弊,乙没有接。

丙见甲乙都不接,又见老板有点尴尬,就毛遂自荐:“我接!我试试。我不敢保证要得回来,但我会尽力。”

老板说:“那好,我会让财务部把相关资料给你,你熟悉一下,三天后出发。”

三天后,老板又把甲乙丙三位叫去,说:“现在有个紧急情况,公司的一批货积压在科索沃,如果不把这批货提出来,销出去,公司的损失就大了。考虑到你们三位都懂英语,看看谁能去一趟科索沃,为公司挽回损失?”

甲想:“我是来应聘做销售经理的,但不能为了这份工作把小命丢了吧。科索沃现在什么状况?子弹满天飞,随时有爆炸,绑架、暗杀司空见惯。不行,不行,太危险了。”

甲依然不吭声。

乙想:“甲都不去,我逞什么能?冒着被绑架、被砍头的危险去为公司卖命,不值!算了,还是让丙去吧。”

丙原本做好了去东北收款的准备,现在老板说科索沃的事情更紧急,甲乙又不去,心想那就我去吧,为老板分忧,本来就是员工的职责。丙说:“那我先去科索沃,不过我还是那句老话,我不敢保证百分之百圆满完成任务,但我有十分力,不会出九分。”

老板很满意。

就在出发的前一天,老板突然说:“谢天谢地,不用去了,在中国外交部的交涉下,已解决了科索沃

货物的积压问题。”

丙说:“科索沃不去了,那我还是去东北收应收款。”

老板说:“也不用了,刚得到新消息,拖欠款项的老板因与被‘双规的’大老虎有牵连,已进去了,这笔应收款看来只能通过法律手段来收回了。”

甲乙直叹丙这小子命好,两次给老板留下好印象,充当了英雄,充当了好汉,但两次都有惊无险。甲乙甚至怀疑是不是老板故意借此考验他们,让丙占了大便宜。他俩都很懊悔没有看出来,要是早知如此,完全可以好好表现一番。

不久,老板又把甲乙丙叫去开会,说公司准备在欧洲、大洋洲、非洲选择一处设立一个办事处,负责推销产品,要求三人就自己认为最应该拓展的地区写出一份可行性报告来。

甲脑子很活,他想:“老板要拓展业务,如果我写出了欧洲办事处的可行性报告,那不意味着可能派我去欧洲?欧洲是个好地方,不能错过。”甲搜集资料,挖空心思写出了可行性报告。

乙觉得机会来了,他比较了解三个洲,欧洲好是好,但那是欧美的势力范围,中国产品要想打进去。难度极大。大洋洲的新西兰与澳大利亚虽然没有欧洲的历史底蕴,但适合人居住。如今中国人不少,这是推销中国产品的基础,如果能去新西兰或澳大利亚都是美差。于是,乙写出了在大洋洲设办事处的可行性报告。

丙把欧洲、大洋洲、非洲的情况都摸了一下,进行了比较,得出结论,去非洲设办事处,推广公司产品是最有可能最有发展前景的。丙认认真真地写出了可行性报告,强调了在非洲拓展业务比在欧洲、大洋洲更有利的几条理由。

老板仔细研究了甲乙丙的三份可行性报告,认为甲乙的可行性报告没有完全站在公司的立场上,丙的报告最实在最有可操作性。经过公司高层的反复论证,最后公司任命丙为驻非洲办事处的主任,派甲与乙作为他的手下,同往非洲,配合丙工作。

甲乙知道后,都喃喃自语:“又让丙这小子占了便宜!”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由“到东北收欠款”“去科索沃提货”“拟设置国外办事处”几个情节构成,每个情节单独构成,虽然简单但很简洁。

B.小说善于刻画人物心理活动,比如甲想:“我是来应聘做销售经理的,又不是来干追债收款的”一段,凸显了甲的应聘目的明确,水平较高。

C.小说巧妙地将社会环境寓于故事情节中,比如国内的企业货款拖欠、国外的科索沃动乱等现状,为人物作出选择提供了活动背景。

D.小说通过续写甲乙丙三人竞聘销售部负责人的故事,借生活中的小事,揭示了“勇于担当、目标高远、不怕吃苦”的人生哲理。

5.小说以“甲乙丙”为题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5分)

6.怎样看待小说结尾处的“占了便宜”?请结合小说内容概括丙胜出甲、乙的原因。(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来自腾讯研究院的报告显示,在我国人工智能企业中,辅助驾驶、自动驾驶领域的融资总金额排名第三位,达107亿元,仅次于计算机视觉图像和自然语音处理领域。有分析认为,由于我国在辅助驾驶、自动驾驶领域的企业仅有31家左右,却拥有排名第三的融资额,意味着投资者十分看好这一领域。然而,实现人工智能与交通的深度融合仍然存在难点。无人驾驶是人工智能在交通领域应用的核心场景,实际上

是一个涉及城市整体交通运营的综合性问题,包括环境感知、智能决策和规划、智能控制等多个领域,在这些相关领域都取得突破尚需时日。

(节选自林英《人工智能改变传统驾驶——智慧交通离我们还有多远?》)材料二:

清华大学经管学院互联网发展与治理研究中心联合全球职场社交平台Linkedln(领英)发布的《中国经济的数字化转型:人才与就业》报告显示,中国数字人才储备表现出明显的“南强北弱”,同时,大数据与人工智能领域人才缺口明显,“技术管理”人才一将难求。从职能角度而言,目前中国85%以上的数字人才分布在产品研发类,而深度分析、先进制造、数字营销等职能的人才加起来只有不到5%。虽然当前网络上关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新闻和信息铺天盖地,但从数字人才的分析来看,大数据分析、先进制造、数字营销等新兴技术相关职能的数字人才存在较大缺口,新兴技术人才和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存在滞后和不足。

(节选自林英《我国大数据与人工智能领域人才缺口明显》)材料三:

能否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是鉴别人工智能真伪虚实的利器。诚然,人工智能技术还处于起步阶段,需要大量自由探索的基础研究取得技术突破。但是另一方面,我国企业提高竞争力和经济转型升级迫切需要人工智能提供动力,人工智能研究也需要更多地瞄准产业方向、消费需求。即使是代表当下人工智能技术最前沿的阿尔法狗项目,也在升级技术,瞄准新材料开发等更多重要的现实应用。

人工智能将与互联网一样,融入各行各业中,它的发展潜力正是在于将来各行各业深度应用的前景,全球科技巨头对这一趋势的判断高度一致。我国虽然在部分技术与应用方面已经取得不少进展,但整体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差距。进一步挖掘应用,提升人工智能的通用性,应该成为有市场优势的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追赶的重要途径。

(节选自赵展慧《能否转化为生产力是鉴别人工智能真伪利器》)材料四:

随着一款款功能“破冰”和应用落地,随着人工智能在认知和决策层面能力的不断提升,最终,人工智能产品将形成一套集成解决方案。来自麦肯锡的研究报告显示,当人工智能与其它互补性技术(如机器人)结合时,可生成多种集成解决方案,如自动驾驶、机器人手术,以及能够对刺激作出响应的家用机器人等。

新技术总带来新的担忧和挑战。一份由第三方机构发布的《人工智能影响力报告》显示,目前用户最为关注的三个与人工智能有关的话题分别是:自己的工作是否会被取代,AI发展带来的危害,以及AI发展带来的法律、道德问题,几乎都有负面倾向。这些担忧并非“空穴来风”,人工智能在技术上快速成长,但真正与人类社会良性互动,还要解决诸如规范、监管、安全、伦理等诸多问题。

(节选自陈静、秦海波《必须正确地使用人工智能——人工智能会失控吗?》)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目前,辅助驾驶、自动驾驶领域企业数量不多但融资总金额排名第三位,意味着投资者十分看好这一领域,但实现人工智能与交通的深度融合仍任重道远。

B.中国大数据与人工智能领域人才缺口明显、“技术管理”人才一将难求的现实,表明中国数字人才储备严重不足,应加大力度培养这类人才。

C.鉴别人工智能的真伪虚实是看它能否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深挖应用、提升其通用性是中国未来在人工智能领域追赶的最佳途径和不二法门。

D.自动驾驶、机器人手术等将是人工智能与其它互补性技术结合而生成的集成解决方案的产物,但新

的技术总会给人类带来新的担忧和挑战。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二用具体数字显示出中国数字人才在地区分布和领域分布不平衡,这将严重制约中国人工智能的发展。

B.材料三从我国对人工智能的需求和人工智能在我国的发展状况进行分析,提出了合理建议,指明了发展方向。

C.材料四中指出目前用户最为关注的三个与人工智能有关的话题,这是人工智能发展的严重障碍,应尽快解决。

D.四则材料较全面地分析了我国人工智能的发展状况、发展前景和国人的担忧,展现了人工智能的优势和劣势。

9.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当前我国在人工智能的发展上应注意的问题。(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7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江统,字应元,陈留圉人也。统静默有远志,时人为之语曰:“嶷然稀言江应元。”与乡人蔡克俱知名。袭父爵,除山阴令。时关陇屡为氐、羌所扰,孟观西讨,自擒氐帅齐万年。统深惟四夷乱华,宜杜其萌,乃作《徙戎论》:“此等皆可申谕发遣还其本域慰彼羁旅怀土之思释我华夏纤介之忧惠此中国以绥四方德施永世于计为长。”帝不能用。未及十年,而夷狄

..乱华,时服其深识。转太子洗马。在东宫累年,甚

被亲礼。及太子废,徙许昌,贾后讽有司

..不听宫臣追送。统与宫臣冒禁至伊水,拜辞道左,悲泣流涟。都

官从事

..悉收统等付河南、洛阳狱。付郡者,河南尹乐广悉散遣之,系洛阳者犹未释。都官从事孙琰说贾谧曰:“所以废徙太子,以为恶故耳。东宫故臣冒罪拜辞,涕泣路次,不顾重辟,乃更彰太子之德,不如释之。”谧语洛阳令曹摅,由是皆免。及太子薨,改葬,统作诔叙哀,为世所重。后为博士、尚书郎,参大司马、齐王冏军事。冏骄荒将败,统切谏,文多不载。迁廷尉正,每州郡疑狱,断处从轻。成都王颖请为记室,多所箴谏。以母忧去职。服阕,为司徒左长史。东海王越为兖州牧,以统为别驾,委以州事,与统书曰:“昔王子师为豫州,未下车,辟荀慈明;下车,辟孔文举。贵州人士有堪应此者不?”统举高平郗

鉴为贤良,陈留阮修为直言,济北程收为方正,时以为知人。寻迁黄门侍郎、散骑常侍,领国子博士

..。永嘉四年,避难奔于成皋,病卒。

(节选自《晋书·江统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此等皆可申谕/发遣还其本域/慰彼羁旅怀土之思/释我华夏纤介之忧/惠此中国/以绥四方德施/永世于计为长/

B.此等皆可申谕/发遣还其本域/慰彼羁旅/怀土之思/释我华夏纤介之忧/惠此中国/以绥四方/德施永世于计为长/

C.此等皆可申谕发遣/还其本域/慰彼羁旅怀土之思/释我华夏纤介之忧/惠此中国/以绥四方/德施永世/于计为长/

D.此等皆可申谕发遣/还其本域/慰彼羁旅/怀土之思/释我华夏/纤介之忧/惠此中国/以绥四方/德施永世/于计为长/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从事,官职名。如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B.夷狄,古代称东方部族为夷,北方部族为狄;常用以泛称中原以外的各族。

C.有司,指主管某部门的官吏。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故称。

D.博士,在秦汉时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后变成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江统正直敢谏。他忧虑氐、羌之乱而进《徙戎论》,却不被接纳,后来先后担任齐王冏军事和成都王颖记室,依旧多所箴谏。

B.江统识微见远。孟观出兵平乱擒住氐帅齐万年,他建议朝廷宜采取怀柔安抚的策略,此论虽不被接纳却深得时人信服。

C.江统忠诚重义。太子被废离开许昌,他送行到了伊水,被收付洛阳狱中,后来由孙琰向贾谧说明事理才被洛阳令曹摅释放。

D.江统知人善荐。东海王司马越担任兖州牧时委任他为别驾,他向司马越推荐郗鉴、阮修、程收等人才,被赞有“知人”之能。

1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涕泣路次,不顾重辟,乃更彰太子之德,不如释之。(4分)

(2)未下车,辟荀慈明;下车,辟孔文举。贵州人士有堪应此者不?(3分)

(3)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4——15题。

赤壁

(清)赵翼

依然形胜扼荆襄,赤壁山前故垒长。

乌鹊南飞无魏地,大江东去有周郎。

千秋人物三分国,一片山河百战场。

今日经过已陈迹,月明渔父唱沧浪。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首诗首联从山川形胜落笔,突出此地的险峻及其军事战略要地的地位,并自然引出赤

壁古战场,有一种深沉的历史沧桑感。

B.颔联和颈联对仗工巧,显示出作者极高的文字驾驭能力,同时文字中隐寓曹操在此兵败

而周瑜得胜成为英雄的历史画卷。

C.诗歌中的“故垒”,“乌鹊南飞”“大江东去”“月明”是亘古以来一直存在的景象,但在

作者笔下因化用典故而使它们各自带上了丰富的意蕴。

D.全诗有对眼前景象的描绘,但不是细笔渲染,着意表现,更多的是从历史与现实的对比,

时间与空间的对照来抒写自己的感慨。

15.这首诗与杜牧的《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题材一致,且都是怀古诗,但思想情感却各有不

同,请简要阐述两首诗不同的思想感情。(6分)

(三)默写(共9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贺在《李凭箜篌引》中用“,”描写天上的浮云不飘动和女神挥泪愁怨之情景,从侧面衬托李凭演奏箜篌技巧高超。

(2)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写道路曲折,在山中赏景不知不觉天色已晚的两句是“,”。

(3)杜甫在《阁夜》用“,”两句描写夜中所闻之声及所见之景,营造了雄浑悲壮之意境。

(4)欧阳修在《伶官传序》善用对比手法,其中“,”两句与孟子的名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表意相近。

(5)孟浩然在《夜归鹿门歌》中描写月下鹿门美景的句子是“”。

第Ⅱ卷表达题(78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小题。

中国传统文化是追求和谐共处,人际关系是,社会。因此惰性很大,缺乏活力。西方有人说中国不知道掠夺,失去崛起的机会。李约瑟说:15世纪以前,中国的科技遥遥领先于西方,是同时代的欧洲所的。“优胜劣汰”理论产生于生物界,()。它在世界上激活社会活力,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科技进步,有功于世界。相形之下,中国近几百年落后了,挨了打。引进中国以后,对中国的发展也起过巨大的作用,为中国各方面得到长足的发展。

凡事不能走极端,走极端必然走向反面。这叫“物极必反”。各方面都在竞争中,竞争过头了,都会走向反面。经济竞争过头了,贫富两极分化,富者愈富,愈不肯为义,,见利忘义,为了发不义之财,这很不利于社会的安定。

17.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引进中国以后,对中国的发展也起过巨大的作用,让中国各方面得到长足的发展。

B.中国引进以后,对中国的发展也起过巨大的作用,让中国各方面得到长足的发展。

C.中国引进以后,对中国的发展也起过巨大的作用,使中国各方面得到长足的发展。

D.引进中国以后,对中国的发展也起过巨大的作用,使中国各方面得到长足的发展。

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以后引进社会学领域,当成西方文化的代表

B.后来引进社会学领域,作为西方文化的代表

C.后被引进社会学领域,变成西方文化的代表

D.后被引进社会学领域,成为西方文化的代表

19.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风平浪静天下太平相形见绌为富不仁

B.相安无事长治久安望尘莫及为富不仁

C.相安无事长治久安相形见绌唯利是图

D.风平浪静天下太平望尘莫及唯利是图

20.下面是我校弘毅文学社社长给我省知名作家叶舟(系我校校友)写的一封信,其中有五处在表达上不妥当,请找出来并提出修改意见。(5分)

尊敬的叶老师:

您好!

我是敝校弘毅文学社的社长,我社想出版一本名为《放飞梦想成就辉煌》的书。这本书收录了我社同学的50篇大作,是我们文学社成员智慧的结晶。请您抽出时间拜读,为这本书写一篇序言。您是知名作家,又是校友,能得到您的鼎力相助,我社一定会蓬荜生辉。希望您能同意,在此敬谢不敏!

祝您工作顺利!

兰州一中弘毅文学社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微信、抖音、头条……分秒必争、高效刷屏,各种自拍、照片、小视频充斥网络,点赞、评论、互动、打赏乐此不疲……不少人纷纷用视觉的冲击祈求他人的驻足回眸。“存在感”这个词一夜而火。对于上述社会现象,有人说存在感是人的本能需求,人人都需要被重视和认可,并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这无可非议;有人说为了获得认可,愿意抛弃是非,用智商去换取那份让人倍感安全的存在感;还有人说真正的存在感不是刷出来的,是来自于强大而自信的内心,如果内心丰盈自然充实,就不会过度寻求别人的关注。

对此你有什么思考?

请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