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以来世界主要自然灾害

2000年以来世界主要自然灾害
2000年以来世界主要自然灾害

2000 年来,世界海啸灾害发生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自2000 年以来,全球气候变幻莫测,自然灾害不断频发,全球海啸灾害频繁发生,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很大损失,以下是2000 年以来几次重大的海啸灾害:

1、秘鲁南部发生8.4 级地震并触发海啸

(1)时间:2001年6 月

(2)地点:秘鲁南部

(3)强度:8.4 级地震并引发海啸

(4)影响范围:位于夏威夷的太平洋海啸警报中心对亚太广大地区发布警告,其中包括纽西兰、萨摩亚、美属萨摩亚、所罗门群岛、巴布亚新几内亚、印尼、菲律宾及台湾,俄罗斯也在密切监控其远东地区的状况。日本及澳洲官员警告,地震引发的海啸可能在24 小时内袭击亚洲海岸地带。

2、危害及损失:78人死亡,经济损失大约3 亿美元。

3、成因及分布:主要是由于秘鲁南部发生地震引发的海啸,是全球地震活动和冷空气活动的前兆,是强潮汐激发的结果,主要分布在环太平洋的海岸地区。

印尼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发生7.9 级地震并触发海啸

(1)、时间:2004年12月26日

(2)地点:印尼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

(3)强度:7.9 级地震并触发海啸

(4)影响范围:波及范围远至波斯湾的阿曼、非洲东岸索马里及毛里求斯、留尼汪等国,地震及震后海啸对东南亚及南亚地区造成巨大伤亡。

2、危害及损失:印尼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发生7.9 级地震并触发海啸,波及多个国家,20 多万人死亡或失踪。

3、成因及分布: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板块运动导致地震,从而引发海啸。主要分布在印度洋沿岸国家和地区。

三、印尼爪哇岛西南海域发生 6.8 级地震并触发海啸

(1)时间:2006年7 月17日

(2)地点:印尼爪哇岛西南海域

(3)强度:6.8 级地震并触发海啸

(4)影响范围:地震已经在震源周围数百公里范围内引发了区域海啸,地震引发的海啸已到达印尼、斯里兰卡、马尔代夫、澳大利亚、泰国等国沿岸。

2、危害及损失:印尼爪哇岛西南海域发生6.8级地震并触发海啸,致死668 人、伤1438 人,大约7.4 万人无家可归。

3、成因及分布:印尼是一个火山和地震多发的国家,每年发生数千次震级不同的地震,不时引发海啸。印度尼西亚处在印—澳板块与欧亚板块的交界处,东邻菲律宾板块与太平洋板块、我们知道板块是处在不断运动中的,板块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地震发生的根本原因。

四、南太平洋岛国所罗门群岛发生8.0 级地震并触发海啸

(1)时间:2007年4月2 日

(2)地点:南太平洋岛国所罗门群岛

( 3)强度:8.0 级地震并触发海啸

(4)影响范围:印尼西部沿海发生8 . 6级地震,震中距离亚齐省首府班达亚齐495公里,震源深度为海底以下33公里。地震引发的海啸袭击了所罗门群岛西部的一些岛屿,缅甸,泰国、印度东部及斯里兰卡、新几内亚,澳大利亚及夏威夷有一定影响

2、危害及损失:50 多人死亡,数千人流离失所

3、成因及分布:印尼位于太平洋的地震带,大陆板块在这里交接,地震和火山活动频繁,每年发生的大小地震不下数千次。

五、千岛群岛附近太平洋西北海域遭遇里氏8级地震并触发海啸

(1)时间:2007年1月13日

( 2)地点:千岛群岛附近太平洋西北海域

( 3)强度:8级地震并触发海啸

(4)影响范围:澳大利亚和南美洲在内的整个太平洋沿岸,包括俄罗斯、中国台湾地区、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巴布亚新几内亚、澳大利亚、新西兰、斐济、墨西哥、危地马拉、萨尔瓦多等53 个国家和地区。

2、危害及损失:造成至少50 多人死亡,数千人失去家园

3、成因及分布:该地区位于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交汇地带,地壳活动频繁。海底地震发生在太平洋边缘地带,称为“亚延地带”。海底地震发生后,使边缘地带出现裂缝。这时部分海底会突然上升或下降,海水会发生严重颠簸,犹如往水中抛入一块石头一样会产生“圆形波纹”,故而引发海啸。此外,地震海啸的产生还会受海底地震震源断层、震源区水深条件、震级、震源深度等条件影响。

六、印度尼西亚西苏门答腊省明打威群岛遭遇里氏7. 2级地震并触

发海啸。

(1)时间:20 10年10月25日至2 6日

(2)地点:印度尼西亚西苏门答腊省明打威群岛,震中位于西苏门答腊省明打威群岛南巴盖岛西南78公里处,南纬3.61度,东经99.93度,震源深度为10公里。

(3)强度:里氏7.2级地震并触发海啸

高中地理第二章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第一节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与分布学案湘教版选修

第一节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与分布 [学习目标定位] 1.能说出我国自然灾害的四大基本特点及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2.能在我国地图上指明我国灾害类型的空间分布区域,并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出我国的三大自然灾害带及其主要灾害类型。 一、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 1.灾害种类多:世界上各种自然灾害,在我国几乎都有分布,其中以①洪涝、②干旱和③地震的危害最大。 2.发生频率高:近半个世纪以来,我国平均每年出现较大的气象灾害④24.5次,⑤高于世界各国的平均频率。 3.分布范围广 西北、华北地区春秋多⑥干旱;东部季风区夏季多⑦暴雨和⑧洪涝灾害;东北和西南地区,冬春多⑨干旱,森林火灾也时有发生;西南、西北和华北的活动构造带多地震;青藏高原多低温冻害和冰雪灾害;东南沿海多⑩台风、?风暴潮等。 4.地域差异大:东部地区灾害?类型多,强度大,?频率高,损失大;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生态系统脆弱,自然灾害类型多样,但?损失较小。 思考 1.对我国影响最大的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分别有哪些? 答案气象灾害:洪涝、干旱;地质灾害:地震、滑坡、泥石流。 2.我国自然灾害有哪些特点? 答案我国自然灾害具有四大特点:一是灾害种类多,二是发生频率高,三是分布范围广,四是地域差异大。 二、我国自然灾害的分布 1.我国自然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我国自然灾害在时间上分布具有?周期性;在空间分布上,在自然灾害集中的地带往往形成自然灾害带。 2.我国三大自然灾害带 自然灾害带主要自然灾害 沿海灾害带?风暴潮、暴雨、洪涝、干旱、海水入侵、地震 沿江灾害带?暴雨、干旱、水土流失、滑坡、泥石流 山前灾害带?地震、泥石流、滑坡、冰雹

第2讲 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

第2讲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 考点一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与分布 强化专练 1.读“我国主要气象灾害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各种气象气候灾害中,分布最为广泛的是。 (2)我国华南地区虽然纬度较低但有时也会受到低温冻害的影响,其成因是、。(3)干旱是一个突出的世界性问题。我国华北地区的旱情以季最为突出,其主要原因是。(4)台风是我国夏半年主要的气象灾害,但它在给人类带来灾害的同时也会产生一些有益的影响,其主要表现有 。 (5)为减轻上述各种气象灾害可能带来的损失可以采取的措施有(多选)()A.修建水库和分洪工程 B.禁止在灾害多发区居住 C.建立灾情监测预报系统 D.建立健全保险救灾体系 答案(1)干旱 (2)冷空气势力强(或春季阴雨多)农事活动早 (3)春气温回升快,蒸发强,而降水少;春季是农作物播种和生长时期,需水量大 (4)带来丰富的降水,缓解旱情,有助于降温解暑 (5)ACD 考点二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 强化专练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2008年1月10日开始,我国南方地区出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罕见的长时间、大范围、高强度的低温、雨雪和冰冻天气。极端低温雨雪天气对湖北、湖南、江西、贵州、安徽等省的交通、电力、农业、供水、通信等造成巨大影响,灾情十分严重。 材料二

(1)受冰冻雨雪影响最突出的交通运输方式是。这次冰冻雪灾引起输电线路损坏,造成京广线部分路段因停电而中断,导致广州火车站数十万北上返乡旅客滞留。广州火车站积极采取措施,引导旅客东走广深线转线,西走广廉(江)线、黎湛线、湘桂线和线,再选择合适的方式和路线返乡。(2)粤北和湖南郴州地区是冰冻雪灾的重灾区,其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有() A.受亚洲高压持续控制 B.受西南暖湿气流影响,水汽充足 C.位于南岭地区,地势较高 D.大气环流异常稳定,造成持续的低温环境 E.位于平原地区,积雪深厚 F.恰逢春节广州返乡旅客高峰期 (3)极端低温雨雪天气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不利的影响,但它也有有利的一面。“瑞雪兆丰年”,就是说冬季雨雪多预示着来年农业生产可能会获得大丰收。根据所学地理知识,谈谈其中的科学道理。 答案(1)公路运输京九焦柳 (2)BCD (3)①我国冬季一般降水少,降雪增加了土壤的水分,有利于来年春播和作物生长;②积雪对土壤有保温作用,有利于农作物安全越冬;③低温不利于害虫的越冬,能减轻来年的病虫害。 考点三我国的地震、泥石流与滑坡 强化专练 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台风、洪涝、旱灾、风雹、地震、低温冷冻、雪灾、山体滑坡、泥石流、病虫害等各类自然灾害都有不同程度发生,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遭受重大损失。 (1)分析说明我国自然灾害类型多、频率高的主要原因。 (2)地震是一种危害和影响最大的地质灾害,我国是世界上地质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简述构造地震的产生机制。 (3)自然灾害主要是由自然原因引起的,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会起到加剧或减轻的作用。分析说明人类活动会加剧自然灾害的原因。 答案(1)我国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交界处,地质条件复杂,地质灾害多发;我国地形以山地为主,重力作用强,多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我国地处季风区,深受季风影响,气象灾害多发;各种灾害相互关联,一种灾害发生往往诱发其他灾害的发生。 (2)地震是由于地壳中内力不断积累,超过岩层的承受限度,导致岩层突然断裂或错位,使岩层中长期积累的能量急剧释放出来,并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使地面发生震动。 (3)人类不合理地、过度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会造成生态破坏,导致环境承载能力下降,不稳定性增强,增加灾害发生几率;人类活动会使地表财富积累增多,加剧灾害损失程度。 考点四我国的虫灾和鼠灾 强化专练 4.下面关于我国虫灾和鼠灾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由于各地的气候条件、生态环境、作物种类和耕作栽培制度不同,生物灾害的发生、流行以致成灾都有很大的 区域差异 B.稻飞虱对我国农作物造成的危害最为严重 C.农田鼠类的危害形式可分为地上鼠和地下鼠 D.干旱的地理环境往往造成鼠类灾害严重 答案 A

高中地理第1章自然灾害概述1.2主要自然灾害及其分布素材中图版选修5

第一章自然灾害概述 1.2 主要自然灾害及其分布 相关素材 中国的自然灾害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种类最多的国家,其中对我国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有七大类。 1、气象灾害 气象灾害有20余种,主要有以下种类: (1)暴雨:山洪暴发、河水泛滥、城市积水; (2)雨涝:内涝、渍水; (3)干旱:农业、林业、草原的旱灾,工业、城市、农村缺水; (4)干热风:干旱风、焚风; (5)高温、热浪:酷暑高温、人体疾病、灼伤、作物逼熟; (6)热带气旋:狂风、暴雨、洪水; (7)冷害:由于强降温和气温低造成作物、牲畜、果树受害; (8)冻害:霜冻,作物、牲畜冻害,水管、油管冻坏; (9)冻雨:电线、树枝、路面结冰; (10)结冰:河面、湖面、海面封冻,雨雪后路面结冰; (11)雪害:暴风雪、积雪; (12)雹害:毁坏庄稼、破坏房屋; (13)风害:倒树、倒房、翻车、翻船; (14)龙卷风:局部毁灭性灾害; (15)雷电:雷击伤亡; (16)连阴雨(淫雨):对作物生长发育不利、粮食霉变等; (17)浓雾:人体疾病、交通受阻; (18)低空风切变:(飞机)航空失事; (19)酸雨:作物等受害。 2、海洋灾害 海洋灾害主要有如下种类: (1)风暴潮:包括台风风暴潮、温带风暴潮; (2)海啸:分遥海啸与本地海啸2种; (3)海浪:包括风浪、涌浪和近岸浪3种,就其成因而言又分台风浪、气旋浪; (4)海水; (5)赤潮; (6)海岸带灾害:如海岸侵蚀、滑坡、土地盐碱化、海水污染等; (7)厄尔尼诺的危害。 3、洪水灾害 (1)暴雨灾害;

(2)山洪; (3)融雪洪水; (4)冰凌洪水; (5)溃坝洪水; (6)泥石流与水泥流洪水。 4、地震灾害 (1)构造地震; (2)陷落地震; (3)矿山地震; (4)水库地震等; 5、农作物生物灾害 (1)农作物病害:主要有水稻病害240多种,小麦病害50种,玉米病害40多种, 棉花病害40多种及大豆、花生、麻类等多种病害; (2)农作物虫害;主要有水稻虫害252种,水麦虫害100多种,玉米虫害52种, 棉 花虫害300多种,及其它各种作物的多种虫害; (3)农作物草害:约8000多种; (4)鼠害。 6、森林生物灾害 (1)森林病害:2918种; (2)森林虫害:5020种; (3)森林鼠害:160余种。 7、森林火灾 国家科委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自然灾害综合研究组将自然灾害分为七大类:气象灾害、海洋灾害、洪水灾害、地质灾害、地震灾害、农作物生物灾害和森林生物灾害和森林 火灾。但与我们日常生活关系密切的灾害主要有: 一、地质灾害 自然变异和人为的作用都可能导致地质环境或地质体发生变化,当这种变化达到一定程度时,所产生的诸如滑坡、泥石流、地面下降、地面塌陷、岩石膨胀、沙土液化、土地冻融、土壤盐渍化、土地沙漠化以及地震、火山、地热害等后果,会给人类和社会造成危 害。将这种现象称为地质危害。地质危害也包括派生的灾害。 (一)泥石流。泥石流是在山区沟谷中,因暴雨、冰雪融化等水源激发的、含有大 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 泥石流的形成: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三个条件:陡峻的便于集水、集物的地形地貌;丰 富的松散物质;短时间内有大量的水源。 泥石流按期物质成分可分为三类:由大量粘性土和粒径不等的砂粒、石块组成的叫泥石流;以粘性土为主,含少量粘粒、石块、粘度大,成稠泥状的叫泥石流;由水和大小不 等的砂粒、石块组成的叫水石流。

初中地理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微课讲稿)

初中地理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微课讲 稿) 部分展示气象灾害是由大气的异常变化引起的。 如果长期降水异常偏少甚至无降水就会影响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和人类活动,造成旱灾。干旱灾害具有持续时间长、范围广的特点,同时因为缺少水,往往会造成农作物减产或绝收,导致人畜饮水困难,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 由于降水异常偏少,XX年6月淮河江苏段水位降至历史最低,一些渔船停在干涸的河床上,当地的农业生产受到极大的影响,形成旱灾。 但是我国西北内陆的荒漠地区,常年干旱,有的地区甚至一年也不下一场雨,但这只是一种干旱的自然现象,不能称为旱灾。因为当地基本没有农业生产,荒无人烟,干旱没有造成损失,所以不能称为旱灾。 洪涝灾害是由于连续性的暴雨或短时间的大暴雨形成的,具有分布范围广、发生频繁、突发性强的特点,洪水淹没农田、城市,冲毁桥梁、道路,阻塞交通,造成人员伤亡等,危害巨大。

如图所示,洪涝灾害常常会淹没房屋、农田等,摧毁我们的家园,带来巨大的财产和人员伤亡。 台风具有持续时间短,季节性强(7-11月)的特点,常伴随着大风和暴雨等天气,给我们带来灾害。强烈的台风能拔树倒屋,掀翻万吨巨轮,损坏建筑物和通信设施;还会破坏海堤,造成河堤决口、水库崩溃,导致洪水泛滥;台风引发的强降雨还会导致洪涝灾害,引发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危害极大。 我国东南沿海地区7-9月常受到台风的侵袭,从这两幅图上可以看到被台风摧毁的大树和农田,给当地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造成巨大损失。 寒潮是大规模强冷空气快速入侵造成大范围强降温的天气过程,伴有大风、雨雪、冰冻等,具有影响范围广、有明显的路径、季节性强的特点。 寒潮发生时,会导致气温骤降,出现大风、雨雪、霜冻、暴风雪、沙尘暴等天气现象,造成农作物冻害,危害农田和牧场;强降雪或暴雨也会对交通、电力造成巨大危害。 左图是寒潮过后,人们在抢救牲畜。右图是受寒潮带来的冻雨的影响,电力设施倒塌。

【精品】高考地理专项复习:自然灾害

(新课标)高考地理专项复习:自然灾害 一主要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 对应考点 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自然灾害的规律;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世界主要自然灾害带的分布. 重点、难点 自然灾害的关联性;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区域灾情分析。 主干知识梳理 一、自然灾害及其影响 1。概念:自然灾害是由于自然异常变化作用于人类社会,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社会秩序混乱、资源破坏,从而影响和阻碍社会经济发展的现象或一系列事件。 2。基本要素 (1)致灾因子:要有自然异变作为诱因.可以是纯自然的,也可以人类活动所诱发的自然作用。大部分灾害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引发。

(2)承灾体:承受灾害的客体(人类和人类社会),要有受到损害的人、财产、资源作为的客体。 二、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 1...按成因: ....天文灾害(如太阳风暴导致通讯中断、磁暴等)、气象灾害(暴雨洪涝、干旱、台风、寒潮霜冻雪灾等低温冷害、酷热、雷击、冰雹、大风、干热风、龙卷风、浓雾及沙尘暴等)、地质灾害(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山崩、地陷等)、海洋灾害(风暴潮、海啸、巨浪,海冰、赤潮等)以及生物灾害(农林病虫草鼠害以及森林火灾等)、人为诱发灾害等。 2.按表现特征:突发型灾害、缓发型灾害、过渡型灾害. 3...按发展过程: ......原生灾害、次生灾害。 4。按承灾体的性质:城市灾害、农业灾害、矿山灾害等。 三、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 自然灾害最基本的特点就是对人类的危害性.此外还有以下基本属性. 1.突变和渐变的双重性 2.联系(关联性)和分异的双重性 关联性主要表现为灾害成因上的关联。这种关联性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灾害的群发性和严重性。 例如,我国川、滇、黔接壤地带形成了以地震、滑坡、泥石流为主的灾害系统。这是因为该地区现代地壳活动强烈,地震频发,震级高。由于地壳活动强烈,山体断层发育,岩石破碎,风化严重,加上干湿季分明,暴雨集中,促使滑坡、泥石流频发。 3。 自然和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第三节我国的地震、泥石流与滑坡课时2我国的泥石流与滑坡灾

课时2 我国的泥石流与滑坡灾 害 [学习目标定位] 1.了解我国泥石流、滑坡灾害的基本特点和空间分布规律。2.学会分析泥石流、滑坡灾害的形成原因(产生机制)。 一、我国的泥石流灾害 1.我国泥石流与滑坡分布范围广、危害之大世界少有,其形成与分布与地形、地势有着明显的关系。 2.种类 (1)暴雨泥石流:主要分布在我国西部和①半湿润、②半干旱地区气候过渡带的山地环境中,干旱季节的风化提供了大量的松散物质,湿润季节的③降雨成为泥石流暴发的主要激发因子。 (2)冰川泥石流:主要分布在④102°E以西的高原上,由于这些地区人口稀少,致灾效应并不突出。 3.成因:泥石流的形成可以分为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在具备泥石流发生的地质和地形条件时,⑤降雨往往成为决定性因素。⑥人为因素有时甚至变为主导作用。 4.分布 (1)大体以燕山、⑦太行山、龙门山、邛崃山、大凉山和乌蒙山一线为界分为两部分。 (2)该线以西的⑧华北山地、黄土高原、⑨秦岭山地、⑩川滇山地和西藏高原东南部山地,是我国泥石流主要发育区,呈?带状或?片状分布。

(3)该线以东的?辽东、?华东和中南山地以及?台湾、海南山地,泥石流呈?零星分布。 二、我国的滑坡灾害 1.形成:我国滑坡的形成原因很多,其中?暴雨是诱发滑坡的主要外部因素。 2.季节:每年的?6~8月为我国滑坡灾害的主要活动期。 3.分布:我国滑坡大致以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为界,东部滑坡分布较为稀疏, 西部较为密集。其中以?秦岭—○21川西—○22滇西山地为极密集区。我国滑坡灾害频率最高的 是四川省。 思考 1.为什么我国泥石流、滑坡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等地区? 答案 这里是我国平原向山地的过渡区,斜坡较多,又是东南季风与西南季风交互作用的地区,降水较多,还是黄土、喀斯特等可蚀性物质集中分布地区。同时人类活动广泛且程度大,这些为泥石流和滑坡提供了有利的生成条件。 2.人类活动是如何诱发地质灾害的? 答案 人类活动及其对自然环境施加的影响,可以间接或直接地诱发地质灾害。例如,人类对植被的破坏,使地表径流的水量和汇水速度加大,是泥石流日趋频繁发生的重要原因。人类若修建水库选址、设计不当,易诱发地震。人类大规模的工程活动,造成滑坡等灾害的事件时有发生。 探究点一 我国的泥石流灾害 探究活动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图”。读图回答问题。 (1)对比甲、乙两地,指出泥石流灾害发生概率较大的地点,并说明理由。 (2)若丙地发生泥石流,据图说明可能造成的主要危害。

2021年《认识自然灾害》教学反思

《认识自然灾害》教学反思 我们要培养应对自然灾害能力,提高对自然灾害的认识,增强防灾、减灾的意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认识自然灾害》教学反思1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结合实例说出自然灾害的内涵。 2、了解我国几种常见的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的成因、分布和危害。 3、了解我国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 4、举例说出我国在防灾减灾工作中取得的成就。 5、了解防灾减灾的环节。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展示图片和资料,加深对各种自然灾害及造成损失的了解。 2、通过资料收集,加工整理各种地理信息,提高学生发现问题,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四、教学重点: 1、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 2、树立防灾、减灾、保护环境的意识。五、教学难点: 1、我国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和分布。板书设计 第四节自然灾害 一、常见的自然灾害

1、什么是自然灾害? 自然异变+灾情(资源破坏,财产损失,人员伤亡 ) 精品资料 2、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及其分布 气象灾害 干旱洪涝 华北(春旱) 南方东南沿海 全国(除青藏高原) 全国都有地震带(台湾,西南多地震中西部山区(以西南地区最为集中) 台风 寒潮 地质灾害 地震滑坡 泥石流 二、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 1 种类多 2 分布广 3 频次高(自然灾害频发是我国基本的地理国情之一) 4 受灾严重 三、我国防灾减灾所取得的成就四、防灾减灾的环节1 对自然

灾害进行监测和预报 2 建设防灾工程 3 做好灾前准备工作 4 及时救援与救助 五、加强灾害自救能力 八、教学过程: 精品资料 教学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流程 展示诏安因台风“天兔”而造成的 危害的图片。 还记得中秋节放假三天过后, 因为什么我们又多放假了两天吗?没 导入 从学生身边发生的自然灾害入手,有利于激 错,是因为台风“天兔”,台风“天兔”给学生根据经验回答知道的灾害,看图我们诏安带来了严重的危害,台风是 了解台风灾害带来的危害 发学生学习本节课的兴趣。新课一种灾害,那同学们还知道那些灾害,同学们知道这些灾害中,有一些是属于自然灾害的,那什

自然灾害教案

第四节自然灾害 教学目标 1.了解常见的自然灾害。 2.了解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的分布及成因。 3.了解如何防灾减灾。 教学重难点 我国自然灾害的分布及成因。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我国大型自然灾害的课件:2008年年初的雪灾,2013年雅安芦山地震。请学生看后谈谈自己的感受。 (学生的感受比较强烈,发言也比较积极) 师:是啊,多么可怕的自然灾害。灾害一旦发生,人类的家园可能在瞬间被毁灭,生命可能被无情地夺走…… 二、新课教学 (一)常见的自然灾害 1.展示图片,认识常见的自然灾害 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干旱、洪涝、台风、寒潮、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各种常见的自然灾害的图片。 学生观察讨论,区分自然灾害的两个种类: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 气象灾害: (1)台风,是一种发源于热带洋面的大气涡旋,常带来狂风和特大暴雨等,狂风有很大的摧毁力,使海轮、建筑物、通讯设施遭受损失;特大暴雨往往造成洪涝灾害,影响人类生产生活;风暴潮更会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威胁。但台风带来的降水能缓解旱情。 (2)干旱,长期降水异常偏少甚至无降水,会造成农作物减产、人畜饮水困难等。 (3)洪涝,连续性的暴雨或短时间的大暴雨,都可能形成洪涝。 (4)寒潮,是由强冷空气迅速入侵造成大范围的剧烈降温,并伴有大风、雨雪、冰冻等现象的过程。寒潮是我国冬半年主要的气象灾害。但是寒潮对我国青藏高原、云南南部以及海南和台湾地区影响较小。原因是地势高或距离冬季风源地较远。 地质灾害: (1)地震,岩石圈在内力作用下突然发生断裂,地球内能以地震波的形式强烈释放出来,从而引起地面震动,是危害和影响最大的地质灾害,破坏性强,需要加强科学研究,建立灾情监测系统。 (2)滑坡,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动

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5《应对自然灾害》教案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第5课应对自然灾害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警信息时,你和家人是如何做的? 7、视频:快速了解暴雨预警信号,及不同级别预警的应对方法! 8、课后作业:课后作业:不同自然灾害的不同级别的预警信号分别 有自己对应的应对措施、防范方法,请你利用课后的时间去深入了解。 9、防灾减灾工程:我国不仅建立了灾害监测预警系统,还建设了牢 固的防灾减灾工程。 (1)沿海防护林 (2)防洪坝 (3)森林防火隔离带 10、防灾减灾技术大赏:为了防御灾害,科技工作者正在不断 研究、发明各种抗灾技术。我们去调查以下,将了解到的技术、发明记录下来,在全班开展一次交流活动。 11、相关链接:课本第41页。 12、提示:在人类防御自然灾害的过程中,法律也是约束人的 行为、减少自然灾害危害的重要手段。 13、课后作业:请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一副校园逃生图。并在课后了解暴雨、台风等不同等级预警信号的挺对措施。 课堂小结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了解自然灾害,防御自然灾害对 于我们国家,我们每个人都十分重要。 总结提升 板书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第1课学会尊重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1、小组合作:请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次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特大自 然灾害为任务主题,搜索相关的资料,了解这次自然灾害的概况、危害以及抗灾救灾的故事,并从故事中感受背后的抗灾精神。2、小组展示台: (1)第一小组:1998年抗洪 ?1998大洪水受灾概况。 ?1998年抗洪小镜头——生命铸起的堤坝 ?98抗洪纪念影像。 ?98抗洪纪念金曲:《为了谁》 ?总结:98抗洪精神。 (2)第二小组:5·12汶川大地震 ?汶川大地震受灾概况。 ?汶川地震小镜头(官兵、志愿者、医疗队……各方支援) ?讲讲汶川地震救灾小故事 ?汶川地震各省的捐款明细 ?总结:汶川精神

《自然灾害》教案(1)

《自然灾害》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观察自然图片,自主思考,辨析什么是自然灾害。 2.利用教材自主学习,通过观察文字、图片和视频资料,了解各种自然灾害。 3.阅读我国各种灾害地图,提炼重点灾区,得出中国重点灾害叠加图,了解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 二、能力目标: 带着问题分组讨论,结合自身经验,探讨防灾减灾的措施。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我国自然灾害及灾害防治的学习,培养学生敬畏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 讨论自学,了解各种自然灾害。利用灾害图片叠加,讲解我国各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教学难点 将课本中的孤立的案例转化成与前后知识相联系的知识。通过图片叠加了解中国自然灾害频发。 教学方法 活动探究法、提问讲解法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查询最新网络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在网络上查找和自然灾害相关的图片和新闻。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课 大家对于我国的自然环境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然而,自然环境并非一成不变的,长远来说,所有的自然环境,包括我们了解的地形地势、气候河流,在几亿年前还都不是现在这个样子,它们慢慢地发展,一点点变化成为了今天的样子,而未来,它们还将继续改变。不过这种变化是十分缓慢的,缓慢到我们几乎感觉不出来。然而自然的变化也并非都是缓慢

的,有一种自然变化会比较激烈,有时是大地的震颤,比如火山喷发、地震海啸等,有时是天气的突变,来一场暴雨台风,或者突然的一场干旱,这些都是自然的激烈的变化。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关注这种自然的变化,看看自然的激变给我们带来的破坏,也就是自然灾害。同学们是怎么理解自然灾害的呢?(使用“学乐师生”APP拍照\录像\录音,收集学生典型成果,在“授课”系统中展示。) 二、新授 (一)常见的自然灾害 (课件展示)自然灾害图片,思考自然灾害的概念,找出四幅图片的共性,分析自然灾害的成因和结果,最终总结出自然灾害的概念 从图中可以直观地了解到自然灾害发生时的现象和造成的结果 例如:旱灾图 降水较常年偏少──造成用水紧张──农田由于缺水而出现干涸 结果:由于缺水导致减产或绝收 其他的几幅图可以依此分析 1.自然灾害的概念 自然灾害是自然环境出现异常的变化,并且造成了资源破坏、财产损失、人员伤亡 【巩固练习】──认识身边的自然灾害 (1)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发生地震,造成196人死亡 (2)2014年8月2日,江苏昆山汽车轮毂抛光车间发生爆炸,造成75人死亡 (3)2010年8月7日,甘肃舟曲发生特大泥石流,灾害中遇难1481人,失踪284人 (4)太平洋海底发生地震 【提问】根据自然灾害的概念,判断上面的4个事件,哪些属于自然灾害,说明理由

选修5 1.2主要自然灾害及其分布(教师版)1

2.1主要自然灾害及其分布(一) 编写人:审核人:审批人: 班组:姓名:组评:师评: 使用说明:1.仔细阅读学习目标,根据学习目标熟读课文后完成自主学习部分; 2.课后认真填写课堂小结,并将学案集中收集,以备复习之用; 3.难度分级:★基础识记,★★理解应用,★★★能力提升,★★★★知识拓展。 学习目标:1.了解主要自然灾害产生的原因及危害。 2.学会运用地图说明主要自然灾害的分布情况,培养地理读图能力。 3.了解世界主要灾害带的位置和所发生的自然灾害。 重、难点分析 1.学习重点:主要自然灾害产生的原因、分布及危害,世界主要灾害带的位置和所 发生的自然灾害。 2.学习难点:正确描述图像数据中所显示的自然灾害的分布情况,区别泥石流与滑 坡、干旱与旱灾等概念。 第一部分自主学习(预习课本,思考问题) 一、地震灾害与地质灾害 1.地震 (1)概念:地壳中长期积累的能量急剧释放出来,以地震波的形式传播,引起地面 震动,形成地震。 (2)震级:表示地震释放能量大小的等级。 (3)烈度:表示地面遭受地震破坏的程度。 (4)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2.泥石流 (1)概念:由暴雨或冰雪融水等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 (2)形成条件:山高沟深、地势陡峻,利于水流汇集;有大量的石块、泥沙和 松软土壤;多暴雨或冰雪融水。 3.滑坡 (1)概念:斜面上不稳定岩体或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动面整体向下滑动的现 象。 (2)条件:岩体或土体结构松软、比较破碎、地势起伏较大。 二、气象灾害与洪涝灾害 1.气象灾害 (1)热带气旋:①源地:南北纬 5°~20°水温较高的洋面上。 ②台风:热带气旋强烈发展的形式。 (2)旱灾:①概念:土壤水分不足,不能满足农作物和牧草生长的需要,造成较大 的减产或绝收的灾害。②形成:自然因素与人类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③分布:主要分布在降水量变化大的干旱、半干旱气候区。(3)寒潮:大范围的强冷空气活动,主要发生在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 2.气象灾害 (1)从气候因素看:主要集中于中低纬度地区。 (2)从地形因素看,多发生于江河两岸,特别是河流的中下游和地势低洼的地区。 第二部分合作探究(结合课本知识,探寻下列问题解决方法) ★★1.影响地震烈度的因素和我国多地震的原因各是什么? 影响地震烈度的因素有多个,包括震级(震级越大,烈度越大;反之烈度就越小。)、震源深浅(震源深度越浅,烈度越大;反之烈度就越小。)、震中距(震中距越小,烈度越大;反之烈度就越小。)和地面建筑的抗灾能力(地面建筑的抗灾能力越弱,烈度越大;反之烈度就越小。)等。 原因:我国正处于环太平洋,地中海—喜马拉雅两大地震带之间。 ★★★2.简述滑坡和泥石流的异同点? 相同点不同点 ①主要发生在山地地区; ②主要由重力作用形成,在一定坡度 上,物质向下运动; ③人类活动可诱发使其发生; ④破坏力极强。 ①运动物质的体积大小不同; ②泥石流的形成必须有水的 参与。 ★★★3.热带气旋主要分布在哪些海区?(课本P15) 第三部分随堂检测(利用所学知识,解决下列问题) ★★1.地震震级大小取决于( B ) A.震源深浅 B.释放的能量多少 C.破坏程度 D.震中距远近 ★★2.下列有关地震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大部分地震的发生与火山活动有关 B.岩石发生断裂引起地震的地方叫震中 C.5级以下地震称为破坏性地震 D.震级越大,烈度就越大 ★★★3.天津距唐山约105千米,唐山大地震发生时,两地的震级和烈度(地面所受地震影响和破坏程度)( D ) A.两地的震级和烈度都相同 B.唐山的震级和烈度比天津大 C.唐山和天津烈度相同 D.两地震级相同,但唐山地震烈度比天津大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人类活动可防止地质灾害的发生 B.山西汾河谷地、陕西渭河平原是我国主要地震带之 C.一个7级地震所释放的能量相当于60个5级地震 D.火山喷发是地球上特有的自然现象 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了巨大损失,同时我国人为原因造成的

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

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 1、洪涝灾害 我国典型地区:东北;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淮河流域;珠江流域等 产生的原因:(1)自然原因:降水持续时间长,降水集中(如长江流域的梅雨天气);夏季风的强弱变化(副高强:南旱北涝;副高弱:南涝北旱);台风的影响;缺少天然的入海河道(淮河);地势低洼(海河、珠江);水系支流多(扇形水系、树枝状水系);河道弯曲(荆江河段);厄尔尼若现象等。(2)人为原因:滥砍滥伐,造成水土流失加剧,河床抬升;围湖造田;不合理水利工程建设(渭河流域) 治理措施:植树造林,建设防护林体系;退耕还湖;修建水利工程;裁弯取直,加固大堤;开挖入海河道(淮河);修建分洪区;建立洪水预报预警系统等。 2、沙尘暴现象 我国典型地区:西北;华北地区 产生的原因:(1)自然原因:快行冷锋天气影响;气候干旱,降水少;春季大风日数多;地表植被稀少(2)人为原因:过度放牧;过度樵采;过度开垦 治理措施:制定草场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强管理;控制载畜量;营造“三北防护林”建设;退耕还林、还牧;建设人工草场;推广轮牧;禁止采伐发菜等 3、地震 我国典型地区:东部沿海;西南、西北地区 形成原因: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动剧烈。 造成重大人员和财产损失的原因可能有:震级大,破坏性大;震中附近城市分布多,人口集中;浅源地震;发生的时间可能在夜间;诱发其他灾害等 减轻灾害的措施:积极开展防灾、减灾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和减灾意识;建立灾害监测预报体系;加强地质灾害的管理,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提高建筑物的抗震强度;植树造林,建立防护林体系;加强国际合作等。 4、西南地区地质灾害严重 形成原因:(1)自然原因:山区面积广大,岩石破碎,风化严重;干湿季分明、暴雨集中;地壳运动强烈、山体中断层发育。(2)人为原因:对植被的破坏 治理措施:恢复植被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节《自然灾害》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节《自然灾害》教案自然灾害 城关中学地点:综合楼2层办公室 全体地理教师 2013年10月17日星期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自然灾害的概念,认识我国自然灾害的分类。 2、能够运用资料说明我国多干旱、洪涝、台风、寒潮等自然灾害的分布及原因分析。 3、了解一些救灾、避灾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指导学生收集整理资料,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开展小组讨论,培养探究问题的能力及合作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认识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的分布,让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和对待自然灾害,学会自我避灾。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了解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 2、了解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的分布及原因。 难点 通过所学知识,会分析我国常见自然灾害的分布及原因。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播放视频 我国自然条件十分优越,但也有不利。如水旱灾害等,会给人民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 [讲授新课]结合课本55~56活动判断自然灾害,得出自然灾害的概念。 自然灾害的形成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1、要有自然环境的异常变化作为诱因。 2、要有受到损害的人、财产、资源作为承受灾害的客体。 因此,判断某种现象是否属于自然灾害时需要把握两点: 1、成因是否为自然因素 2、是否对人类造成损害。 (一)常见的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分类 1、气象灾害:干旱、洪涝、台风、寒潮等灾害。(结合图片说明) 2、地质灾害:地震、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结合图片说明) (二)我国自然灾害频发 活动一:展示图2.48“主要气象灾害的分布”图,师生讨论下列问题: 1、我国的洪涝多发区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这种分布特点是如何形成的? 洪涝多发区大多在我国以南的地区(即南方地区) 该地区降水丰富且集中,地势低平,河流较多,易发生洪涝。 2、干旱多发区主要分布在哪里?这种分布特点的原因是什么? 干旱多发区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华北地区。

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保险的现状及其发展

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保险的现状及其发展 【内容摘要】:近些年来我国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各界对自然灾害保险这个风险管理手段的渴望也越加迫切。但目前中国的自然灾害保险制度尚未建立,自然灾害损失只能由政府和社会来承担。本文通过分析我国自然灾害保险现状并结合各国自然灾害保险的发展经验提出相关建议,意在能够促使我国保险业更好更快的发展。 【关键词】:自然灾害保险保险体系保险产品 在分析我国自然灾害保险现状,首先需要明确以下关于自然灾害保险的名词的具体定义。了解了基本概念我们就可以更加有针对性地分析情况以及提出相关的措施。 自然灾害保险体系的基本概念:指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特别巨大的破坏损失,对区域或国家经济社会产生严重影响的自然灾害事件。这里的自然灾害主要包括:地震与海啸、特大洪水、特大风暴潮。 自然灾害保险是指对因发生地震、飓风、海啸、洪水等自然灾害,可能造成巨大财产损失和严重人员伤亡的风险,通过保险形式,分散风险。 自然灾害保险体系是发挥商业保险公司在巨灾风险管理中的作用,建立以政府为主导、市场为辅助的全社会广泛参与的多层次、多支柱的巨灾保险及风险处置体系,以实现多方共担风险。 一、我国自然灾害风险形势严峻 据联合国统计的数据显示,20世纪世界方位内54次最严重的自然灾害有8次发生在我国。并且我国仍有大范围的潜在巨灾威胁,全国有近2/3的国土面积不同程度受到洪水威胁,近一半的城市分布在地震带上。我国自然灾害风险发生频繁,损失逐年加重,而现有的保障体系对灾区的经济补偿和人民生活的恢复只能是低层次和小范围的。近十年来,我国每年因灾难所带来的经济损失基本维持在2000亿元左右,常年受灾人口达2亿多人次。2006年,全国农作物受灾面积达到4109.1万公顷,比上年增加5.9%。其中,绝收面积540.9万公顷,比上年增加17.7%;因灾死亡3186人,比上年增长28.7%;倒塌房屋193.3万间,比上年减少33.1万间;直接经济损失2528.1亿元,比上年增加23.8%,是1998年特

《活动课 认识我国的自然灾害》教案设计

活动课:认识我国的自然灾害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以及分布规律。 过程与方法:通过识图及图表,了解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与分布规律;通过图片认识各种自然灾害。 情感态度价值观:知道我国在自然灾害中损失巨大,激起强烈的爱国热诚及对受灾群众的同情;了解一些防灾避灾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及分布规律及一些简单的防灾避灾知识。 教学难点:对自然灾害的辨别及防避。 教学设计 一、导入:同学们,在以前的学习中,我们认识了中国辽阔的疆域、众多的民族、多样的气候以及形态各样的山川河流。今天,我们将来认识我国的自然灾害。(板书:认识我国的自然灾害) (幻灯片放映)我们经历了“5·12地震”“9·18洪水”,回想起来,我们有什么感受呢? 在人们改造自然时,人类的力量如此大;而当自然灾害来临时,人类却是如此渺小。因此。我们会畏惧、恐慌、无可奈何……那么,什么是自然灾害呢?(引出板书:自然灾害) 二、进入新课(幻灯片展示) (一)自然灾害的形成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1.要有自然环境的异常变化作为诱因 2.要有受到损害的人、财产、资源作为承受灾害的客体。 因此,判断某种现象是否属于自然灾害时需要把握两点: 1.成因是否为自然因素 2.是否对人类造成了损害 (二)我国的自然灾害(幻灯片展示) 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地球上的各种自然灾害在我国几乎都有发生。自然灾害给我国社会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带来巨大的损害。(阅读P50页《材料二》与p51页《材料三》,了解我国的自然灾害及其破坏性) 提问:我国的常见的自然灾害主要有哪些? 引出自然灾害的分类。 (三)了解类型,归纳特点(幻灯片展示) 依据自然灾害的成因和特点,可以将自然灾害分为气象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和生物灾害等类型(板书:气象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其中,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对我国影响最为严重。 (补充板书:干旱、洪涝、台风、寒潮……) 象灾害主要有干旱、洪涝、台风、寒潮等灾害。

第一章 第二节 主要自然灾害及其分布

第二节主要自然灾害及其分布 地震灾害与地质灾害 ——————情景导入先思考——————— 烨烨震电,不宁不令。百川沸腾,山冢崒崩。 高岸为谷,深谷为陵。哀今之人,胡憯莫惩。 ——《诗经·小雅》之《十月之交》思考探究:诗中描述的是哪一种自然灾害?简述其形成过程。 提示:地震。地壳中长期积累的能量急剧释放出来,以地震波的形式传播,引起的地面震动。 ——————基础知识要记牢——————— 1.地震 (1)地震的概念:地壳中长期积累的能量急剧释放出来,以地震波的形式传播,引起地面震动。 (2)地震的成因:地质构造变动、火山喷发、岩洞崩塌、陨石冲击、人为活动(如核爆炸、修建水库等)。 (3)地震构造: ①图中C为震源、B为震中、BC为震源深度、AB为震中距。 ②D为等震线:是把地面上破坏程度相近的各点连接起来的曲线。 (4)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2.泥石流 (1)定义:由暴雨或冰雪融水等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 (2)形成条件:山高沟深、地势陡峻,利于水流汇集;有大量的石块、泥沙和松软土壤;多暴雨或冰雪融水。

3.滑坡 (1)定义:斜坡上的不稳定岩体或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动面整体向下滑动的现象。 (2)形成条件:岩体或土体结构松软、比较破碎、地势起伏较大的地区。 (3)多发区:山地丘陵区和工程建设频繁的地区。 —————— 重点难点掌握好 ——————— 一、地震 1.震级和烈度的区别与联系 地震规模有大有小,影响范围、破坏程度各不相同。国际上通常用震级表示地震的强度,用烈度来衡量地震的破坏程度。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如下表所示: 2.世界地震带的分布: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和环太平洋地震带是世界主要地震带 (1)形成机制与成因: (2)分布:

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

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

第二章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 2.2 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和台风 第2课时我国的洪涝灾害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会狡独立分析我国洪涝灾害的时空分布特点. 2.提高学生对洪涝灾害成因的综合分析能力。 3.了解我国洪水的类型并能理解其成因。 (二)重点和难点 1.我国洪涝灾害严重的原因:自然原因、人为原因。 2.我国洪涝灾害的空间分布特点和时间分配特点。 3.我国洪涝灾害的主要类型:暴雨洪涝。 (三)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1998特大洪水灾害这一案例分析,认识洪涝灾害的危害,并通过对地理资料的阅读提高分析、概括、综合能力,让学生能自己能总结洪涝灾害的成因。 2.通过对图表、资料的分析、比较让学生了解我国洪涝灾害时空分布特点。 3.通过视频图象的专家分析,从感性的角度去理解我国各种洪水类型的发生时间、地区及成因。 (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洪涝灾害对我国的深刻影响,充分认识到我国是一个多洪涝灾害的国家,增强忧患意识,激发对基本国情深入了解的愿望,增强使命感。 2.全面分析洪涝灾害的成因,探索灾害规律,培养求真务实的研究精神,正视灾害的发生,端正按规律办事的科学态度,强化防灾减灾意识。 3.充分认识由于人类不合理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也会导致或加剧洪涝灾害的产生,从而强化人地协调发展的意识。 教学过程 2.2 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和台风 我国的洪涝灾害 一、创设情境,感受洪涝灾害 [观看] 今年我国南方洪涝灾害实景录像,创设情境,增强感性认识,感受洪涝灾害给我国在生产和生活上带来的损失。 [过渡]通过对今年我国南方洪涝灾害成因的大致分析导入新课。 二、案例分析,洪水成因

中国的水文灾害word版

第三节中国的水文灾害 课程标准 1.运用地图,指出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的区域分布。 2.分析洪水灾害、风暴潮等灾害的形成原因。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掌握洪水灾害的特点、分布、成因与危害。 (2)掌握风暴潮灾害的类型、时空差异和危害。 (3)掌握长江流域水文灾害多发的原因。 2.过程与方法 (1)联系气候、地貌和水文因素,分析我国洪涝灾害的形成和分布。 (2)结合东部地区经济发展,分析风暴潮的时空差异和危害。 (3)联系长江流域的水文灾害,分析水文灾害多发的原因,灾情状况与解决对策。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关注我国国情,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建立良好的人地共存和协调发展关系。 教材分析 第二章的内容分为两大部分,中国自然灾害的特点和中国主要自然灾害类型,而本节的水文灾害是其中的一种,所以是本章内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节主要介绍对我国危害最大的两种水文灾害——洪涝灾害和风暴潮灾害。其中洪涝灾害是经济损失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 我国东部地区处在季风气候区,降水变率大,而西高东低的地形地势特点又决定了我国河流自西向东流的水文特点,因此东部季风区降水多,且暴雨集中,加上地势低平,河流排水不畅,洪涝灾害严重,而东部地区是我国人口密集区,乱砍滥伐,植被破坏,导致水土流失加剧,泥沙於积,河床抬高,围湖造田,使湖泊对干流的调蓄能力也在下降,洪涝灾害越来越严重。我国东部海岸地带同时还受台风带来的风暴潮的影响,这里人口密集、经济繁荣,又加大了灾情的严重性。因此,联系中国的气候、地貌和水文等知识以及人类活动影响分析中国水文灾害的特点、分布和形成原因是本节的重点,而中国水文灾害的形成原因又是本节内容的难点。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出示幻灯片) (师生共同分析上述文言文,引入新课) 我国是世界上洪水灾害频繁而严重的国家之一。洪水灾害不仅范围广、发生频繁、突发性强,而且损失大。据统计,洪水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在各种自然灾害中居第一位。 (板书)一、洪水灾害

高考地理专题八:《中国的主要自然灾害》专题复习

《中国的主要自然灾害》专题复习教案 [课标要求] 1.从地震、滑坡、泥石流灾害生成关联上,理解西南地区地质灾害链发性和灾情严重的原因。 2.从自然原因(孕灾环境)和人文原因(受灾体)的相互关系上,理解长江中下流构成水文灾害多发区的原因。 3.结合中国季风气候的特点,从自然和人文的相互关系上,理解气象灾害多发的原因。 [重点、难点] 重点:自然灾害中的地质灾害、水文灾害和气象灾害在中国的时空分布规律。 难点:结合中国的实际,从自然和人文角度,分析地质灾害、水文灾害和气象灾害的形成原因,并总结自然灾害形成原因的分析方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一、地质灾害 ⑴自然原因: ⑵人文原因: 3.简要描述地质灾害造成的危害 [直击高考] 1.(04上海地理卷)下列四大高原中,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发生较频繁的是() A.云贵高原B.青藏高原C.黄土高原D.内蒙古高原 2.北京时间2019年10月8日11时50分,图示地点(34.4°N,7 3.6°E)发生里氏7.6级地震(下左图)。该地强烈地震的发生是由于() A.亚欧板块与印度板块的张裂加剧B.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碰撞减弱 C.非洲板块与印度板块的挤压加剧D.印度洋板块向北俯冲的速度加快 3.读我国泥石流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地区是我国泥石流多发地区,导致该地区泥石流多发的自然原因 是。 (2)图中B地区泥石流较A地区少,试分析其原因。

4.(05江苏文综卷)读我国西南局部地区主要地质灾害分布示意图(图1),回答下列问题。 (1)从地壳运动、气候和灾害成因上的关联性等方面,简述该地区地震、泥石流灾害频发的自然原因。(6分) (2)简述该地区泥石流频发的人为原因。(1分) 5.(07江苏文综卷)2019年是长征胜利70周年。长征是一部壮美的史诗,记载了中国共产党人前无古人、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读“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5分) ①列举长征途经的云、贵、川接壤地带易发的地质灾害。(写出两种即可) (2分) ②简要回答防御上述地质灾害的主要措施。(写出两项措施即可)(2分) 二、水文灾害 ⑴自然原因: ⑵人文原因: 3.举例说明人类如何减轻该种灾害的发生。 [直击高考] (07江苏地理卷)下图为我国三个流域“水灾受灾比(受水灾的县域个数与总县域个数的比值)多年平均的月变化图”。读图,回答1~3题。 1.三个流域水灾受灾比的特点有() A.峰值均出现在4-6月B.峰值出现月份与降水季节变化基本一致 C.峰值出现的时间由北向南逐渐推迟D.珠江流域的受灾比最小 2.当黄河流域水灾受灾比出现峰值时() A.我国东部地区雨带推移到华北平原B.巴西高原草木生长旺盛 C.美国南部飓风活动频繁D.阿尔卑斯山雪线处于一年中最低位置 3.关于长江和黄河的叙述,正确的有() A.长江和黄河都流经我国地势的三级阶梯B.黄河在初春和初秋易发生凌汛C.治理黄河的关键是不断加固下游两岸大堤D.三峡工程的建设提高了长江的航运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