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导论》课程复习题答案_5491522204937294

《法学导论》课程复习题标准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80题)

1.C

2.B

3.C

4.C

5.11

6.C

7.D

8.C

9.A 10.C 11.D 12.C 13.C 14.C 15.D 16.D 17.A 18.D 19.D 20.B 21.B 22.B 23.C 24.C 25.B 26.B 27.C 28.D 29.A 30.A 31.C 32.C 33.D 34.C 35.A 36.D 37.C 38.D 39.C 40.B 41.A 42.D 43.C 44.C 45.C 46.D 47.D. 48.C 49.A 50.C 51.C 52.D 53.D 54.B 55.B 56.C 57.B 58.B 59.B 60.B 61.B 62.C 63.B 64.A 65.D 66.D 67.C 68.B 69.A 70.D

71.C 72.B 73.A 74.A 75.C 76.C 77.B 78.B 79.D 80.C

二、多项选择题(共30题)

1.AC 2.ACD 3.AC 4.ACD 5.ACD

6.BCD

7.ABCD

8.ABD

9.ABCD 10.ABCD

11.AC 12.ABD 13.ABD 14.AD 15.AC

16.BD 17.ABD 18.ABCD 19.ABC 20.ABD

21.AB 22.ABCD 23.ABCD 24.BCD 25.ABD

26.ABD 27.BD 28.ABCD 29.BC 30.ACD

三、判断题(共60题)

1.×2.×3.√4.×5.√ 6.√

7.×8.√9.×10.×11.√12.√

13.×14.×15.×16.×17.√18.×

19.×20.×21.√22.×23.√24.√

25.√26.×27.√28.√29.√30. √

31. √32. ×33. ×34. ×35. √36. √

37. ×38. ×39. √40. √41. ×42. √

43. ×44. √45. ×46. √47. √48. ×

49. ×50. ×51. ×52. ×53.√54.ⅹ

55.√56.√57.ⅹ58.√ 59.ⅹ60.√

四、名词解释(共22题)

1.法律的渊源是指用以表现法律规范的各种形式,故又称法律规范的形式。

2.诉讼时效是指权利人经过法定期限不行使自己的请求权,法律规定消灭其胜诉权的制度。

3.言论自由是指公民以口头或书面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意志和愿望的自由。

4.紧急避险是指为了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或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而采取的损害法律所保护的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利益的行为。

5.法律的实施是指法律在现实生活中的贯彻和实现。

实施的方式有两种:法律的适用和法律的遵守。

6.(我国的)国家公务员是指各级国家行政机关中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

7.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是指消费者享有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的权利。消费者有权自主

选择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经营者,自主选择商品品种或者服务方式。

8.上市公司是指所发行的股票经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权的证券管理部门批准在证券交易

所上市交易的股份有限公司。

9.条约指国际法主体间依据国际法所缔结的据以确定其相互权利与义务的书面协议。

10.法是指由国家专门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创制的,反映国家意志的,以权利和义务为内容和调整机制并通过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行为规范。

11.行政主体是指依法享有独立的行政职权,能够代表国家,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行政职权.独立参加行政诉讼并能够独立承担行政行为效果与诉讼效果的组织。

12.绑架罪是指以勒索财物或者以达到其他非法要求为目的,使用暴力.胁迫.麻醉或者其他方法劫持他人以及绑架他人作为人质的行为。

13.准据法是指按照冲突规范的指引而援用的确定涉外民商事关系的当事人的权利义务的特定法域的实体法规范。

14.代位权是指合同依法成立后,尚未完全履行前,在债务人怠于行使其对第三人享有的到期债权并对债权人的债权实现构成妨害之时,债权人为保全自己的债权,可以以自己的名义行使债务人对第三人的债权的权利。

15.义务:是国家通过规定,对法律主体的行为的一种约束手段,是法律规定人们应当作出和不得作出某种行为的界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