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外加剂减水率的简易方法

检测外加剂减水率的简易方法

外加剂水泥胶砂减水率试验操作细则

外加剂水泥胶砂减水率试验操作细则 1.0目的 为了正确、合理地在混凝土中使用外加剂,使之掺入混凝土后达到改善混凝土性能、降低水泥用量、降低混凝土成本、提高混凝土工程质量,特制定本细则(依据GB/T8077-2012)。 2.0试验设备和材料 a.胶砂搅拌机:符合JC/T681的要求; b.跳桌、截锥圆模及模套、圆柱捣棒、卡尺均应符合GB/T2419的规定; c.玻璃板:400m m×400m m×5mm; d. 抹刀; e.天平:分度值0.01g; f.天平:分度值1g; g.水泥;水泥强度检验用ISO标准砂;外加剂。 3.0试验步骤 3.1基准胶砂流动度用水量的测定: 3.1.1先使搅拌机处于待工作状态,然后按以下程序进行操作:把水加入锅里,再加入水泥450g,把锅放在固定架上,上升至固定位置,然后立即开动机器,低速搅拌30s后,在第二个30s开始的同时均匀地将砂子加入,机器转至高速再拌30s。停拌90s,在第一个15s内用一抹刀将叶片和锅壁上的胶砂刮入锅中,在高速下进行搅拌60s,各个阶段搅拌时间误差应在±1s。 3.1.2在拌和胶砂的同时,用湿布抹擦跳桌的玻璃台面,捣棒、截锥圆模及模套内壁,并把它们置于玻璃台面中心,盖上湿布备用。 3.1.3将拌好的胶砂迅速地分两次装入模内,第一次装至截锥圆模的三分之二处,用抹刀在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各划5次,并用捣棒自边

缘向中心均匀捣15次,接着装第二层胶砂,装至高出截锥圆模约20mm ,用抹刀划10次,同样用捣棒捣10次,在装胶砂与捣实时,用手将截锥圆模按住,不要使其产生移动。 3.1.4捣好后取下模套,用抹刀将高出截锥圆模的胶砂刮去并抹平,随即将截锥圆模垂直向上提起置于台上,立即开动跳桌,以每秒一次的频率使跳桌连续跳动25次。 3.1.5跳动完毕用卡尺量出胶砂底部流动直径,取互相垂直的两个直径的平均值为该用水量的胶砂流动度,用mm 表示。 3.1.6重复上述步骤,直至流动度达到(180±5)mm 。当胶砂流动度为(180±5)mm 时的用水量即为基准胶砂流动度的用水量M 0。 3.2掺外加剂胶砂流动度用水量的测定: 将水和外加剂加入锅里搅拌均匀,按3.1的操作步骤测出掺外加剂胶砂流动度达到(180±5)mm 时的用水量M 1。 4.0结果表示 胶砂减水率(%)按下式计算: 式中: M 0—基准胶砂流动度为(180±5)mm 时的用水量,g ; M 1—掺外加剂的胶砂流动度为(180±5)mm 时的用水量, g 。 注明所用水泥的强度等级、名称、型号及生产厂。 取两次测定结果的平均值为测定值。重复性限为1.0%;再现性限为1.5%。 1000 10?-=M M M ?

混凝土减水剂质量标准和试验方法(JGJ)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标准 混凝土减水剂质量标准 和试验方法 Water Reducing Admixture Used for Concrete——Quality Requirements and Testing Methods JGJ 56—84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批准 1984—12—25发布1985—07—01实施 目录 1. 1.1 适用范围 1.2 定义及分类 2. 2.1 混凝土减水剂质量标准 2.2 混凝土试验条件 2.3 混凝土减水剂试验项目 3. 3.1 减水率 3.2 泌水率 3.3 含气量(气压法) 3.4 含气量(水压法) 3.5 凝结时间(贯入阻力法) 3.6 立方体抗压强度 3.7 收缩 附录A 减水剂匀质性试验方法(参考件) A.1 固体含量或含水量 A.2 PH值 A.3 比重 A.4 密度 A.5 松散容重 A.6 表面张力(铂环法) A.7 表面张力(毛细管法) A.8 起泡性(机摇法) A.9 起泡性(手摇法) A.10 氯化物含量

A.11 硫酸盐含量(重量法) A.12 硫酸盐含量(转换法) A.13 全还原物含量 A.14 木质素含量(盐酸法) A.15 木质素含量(β—萘胺法) A.16 钢筋锈蚀快速试验(钢筋在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阳极极化 电位的测定) A.17 钢筋锈蚀快速试验(钢筋在新拌砂浆中阳极极化电 位的测定) A.18 钢筋锈蚀快速试验(钢筋在硬化砂浆中阳极极化电位的测 定) 附录B 掺减水剂的净浆及砂浆试验方法(参考件) B.1 水泥净浆流动度 B.2 净浆减水率 B.3 砂浆减水率 B.4 砂浆含气量 附录C 掺减水剂的混凝土试验方法(参考件) C.1 塌落度及塌落度损失 C.2 抗冻融性 C.3 混凝土中钢筋锈蚀试验 1. 1.1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工业、民用建筑及构筑物混凝土用减水剂质量的鉴定。 工程选用减水剂时,可参照本标准(试验时可采用该工程所用的材料)。 1.2 定义及分类 减水剂是在不影响混凝土和易性条件下,具有减水及增强作用的外加剂。按其作用分为普通型减水剂,高效型减水剂,早强型减水剂,缓凝型减水剂和引气型减水剂。 1.2.1 普通型减水剂 具有一般减水、增强作用的减水剂。 1.2.2 高效型减水剂 具有大幅度减水、增强作用的减水剂。 1.2.3 早强型减水剂 兼有早强作用的减水剂。 1.2.4 缓凝型减水剂 兼有缓凝作用的减水剂。 1.2.5 引气型减水剂 兼有引气作用的减水剂。 2. 混凝土减水剂质量标准

胶砂流动度法检测需水量比和减水率试验详解(苍松书屋)

胶砂流动度法 检测煤灰需水量比和减水剂减水率试验详解 粉煤灰需水量比,外加剂减水率比是混凝土质量稳定性影响较大的两个因子,因此我们将探讨粉煤灰需水量比及外加剂减水率比进场验收试验方法。 现在深圳市大部分搅拌站对这两个试验都采用水泥净浆流动度的方法进行,由于净浆流动度的大小直接取决于净浆中游离水含量的比例,而胶砂流动度法的结果不单取决于游离水的比例还取决于浆体粘性、浆体表面张力、骨料和浆体之间的切应力等因素。依此相比净浆,胶砂更能接近混凝土的真实状态,若能采用胶砂流动度来作为进场验收的试验方法,对混凝土质量控制更有帮助。下面我们将探讨这两种试验的区别。 一、净浆流动度试验试验方法及结果判定。 1,原理:采用老规范中外加剂匀质性检测中,对外加减水率判定,试验方法。 2,材料(1)水泥:实际生产过程中材料留样水泥,每次同时留样三桶,用留样桶密封留存。 3,仪器设备(1)天平,(1)天平,最小分度值不大于0.1g 。 (2)胶砂搅拌机,(3)玻璃板。 4,试验步骤 (1)净浆配比 水泥/g 粉煤灰/g 减水剂/g 水/g 减水率试验净浆300 - 6 87 需水量比试验胶砂210 90 6 87 新版标准中已经取消了此项标准,标准委员会说明为此标准因为所采用水泥瓶中的不同,以及水泥新鲜度的不同误差较大。 5,结果处理。 当试验净浆流动度大于200mm,表示此次试验的减水剂的减水率符合验收要求;当试验净浆流动度大于180mm,表示此次试验的粉煤灰的需水量比符合验收要求,否则则不符合验收要求,做退货处理并做好详细记录。 二:胶砂流动度试验方法及结果判定。 1,原理:参照GB/ T2419,测定试验胶砂和对比胶砂的流动度,以二者流动度达到160mm-165mm时的加水量之比来测定减水剂的减水率或粉煤灰的需水量比。 2,材料(1)水泥:实际生产过程中材料留样水泥,每次同时留样三桶,

水泥净浆检测外加剂减水率的方法

水泥净浆检测外加剂减水率 摘要: 利用水泥净浆流动度来检测外加剂的减水率,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检验结果明显、误差小等特点,可以作为在日常施工中工地试验室控制外加剂质量的一种手段。 关键词: 水泥净浆流动度检测减水率 随着高速公路建设的发展,一些高架公路、大型桥梁为了减轻自重、增大跨径,对结构混凝土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进年来高性能混凝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这就要求混凝土有优良的工作性能,具有较大的流动性而不发生离析,降低泵送压力;有较高的耐久性,保护钢筋在恶劣条件下不被锈蚀;有较高的体积稳定性,弹性模量高,徐变率小,收缩小,温度应变小。所有高性能混凝土的这些特点,离不开外加剂的使用,所以说外加剂已经成为混凝土中不可缺少的组分。外加剂的技术指标包括减水率、泌水率比、含气量、凝结时间差、抗压强度比、收缩比等,所有这些技术指标中,减水率是配制混凝土时首先要考虑的。减水的作用机理是在外加剂中有一种表面活性剂,对水泥颗粒起扩散作用、润滑作用、湿润作用,使水泥颗粒均匀分布,从而达到减小用水量、降低水灰比、节约水泥、提高工作性能的目的。所以,减水率的检测比较重要。 1 规范中减水率的试验方法 在我国现行国标《混凝土外加剂》(GB8076)中规定,测定减水率的试验方法是:按《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设计基准混凝土配合比,配制掺外加剂与不掺外加剂的混凝土,两种混凝土坍落度均要求达到(80±10)mm,减水率为坍落度基本相同时,掺外加剂混凝土和不掺外加剂基准混凝土单位用水量之差与不掺外加剂基准混凝土单位用水量的百分比,基准配合比见表一。 其中要求砂符合GB/T14684细度模数2.6—2.9,石子符合GB/T14685粒径5mm—20mm (圆孔筛),而且石子中粒径为5mm—10mm占40%,10mm-20mm占60%。 减水率按下式计算: W R= (W0-W1)/ W0×100% 式中W R——减水率%; W O——基准混凝土单位用水量Kg/m3; W1——掺外加剂混凝土单位用水量Kg/m3; 规范中采用的方法,试验结果精确。但由于采用材料不同,坍落度存在一定的误差,而且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所以笔者在日常工作中尝试用水泥净浆流动度检测减水率,这种方法可以避免许多产生误差的环节。 2 利用水泥净浆流动度检测减水率的方法 水泥净浆流动度试验一般用于测定外加剂对水泥净浆的分散效果,它用一定时间内水泥净浆在玻璃平面上自由流淌的最大直径表示。用水泥净浆流动度来检测减水率,其方法为配制两种水泥净浆,在水泥净浆流动度基本相同时,掺外加剂与不掺外加剂用水量之差与不掺外加剂用水量的百分比就是减水率,下面简单介绍一下试验步骤。 2.1 主要试验器具: a、水泥净浆搅拌机 b、截锥圆模:上口直径为36mm,下口直径60mm,高60mm,内壁光滑,无接缝

减水剂快速检验方法

混凝土减水剂减水率计算方法 时间:2013-08-09 09:08 1 现行标准《混凝土外加剂》( GB807621997) 中减水率的测定方法 1.1 标准方法简介 减水率为坍落度基本相同的基准混凝土和掺外加剂混凝土单位用水量之差与基准混凝土单位用水量之比。 WR =(W0-W1/ W0)×100 式中W0 —基准混凝土单位用水量; W1 —掺外加剂混凝土单位用水量; WR —减水率。 WR 以三批试验的算术平均值计,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若三批试验的最大值或最小值与平均值之差超过15 %时,取中间值作为该外加剂的减水率。若最大值和最小值与平均值之差均超过15 %时,应重做试验。 1.2 方法的优点 (1) 比较准确地测定外加剂的减水率,一般试验结果的误差< 5 % ,并能较好地反映混凝土的粘聚性和保水性。 (2) 当外加剂对水泥存在适应性问题时,能准确反映外加剂在水泥中的塑化效果,较准确地测定坍落度损失率。 1.3 方法的缺点 (1) 工作量大。因为只有通过估算外加剂的减水率才能使掺外加剂混凝土和基准混凝土的坍落度基本相同。而一般外加剂的说明书中给出的减水率波动范围较大,这必然会增加估算的难度,有时候为确定其减水效果,往往需要数次试拌才能得出结果。 (2) 虽然《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方法》 (GB807721987) 中有以测定砂浆工作性的方法来计算砂浆减水率,但其用水量仍需要通过估算来确定。(3) 配合比的设计及坍落度的测定可能影响到结果准确性。如砂率不当造成混

凝土坍落度测定不准确,影响了减水率的计算结果。 [收稿日期] 2000 -11 -13 . 1995-2004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2 本文介绍的快速测定方法 2.1 基本原理 本方法通过用不变水量法测定水泥净浆的标准稠度用水量和掺外加剂的水泥净浆标准稠度用水量来计算外加剂的减水率,用调整水量法对掺外加剂的水泥净浆的标准稠度用水量进行校核,从而达到快速测定外加剂减水率的目的,为按GB807621997 测定外加剂减水率提供一种简捷、准确的估算依据。 2.2 仪器设备 (1) 水泥净浆搅拌机。 (2) 水泥标准稠度测定仪。 2.3 操作步骤 (1) 称量水泥500g ,倒入净浆搅拌机锅内,准确称取加水量W1 ,按《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测定方法》( GB1346289) 的方法进行拌合,用水量应能使水泥标准稠度控制在28 ±2mm 范围内。 (2) 搅拌完毕,测定试锥下沉深度S1 ,按P = 33.4-0.185s 计算水泥的标准稠度用水量P1 。 (3) 按外加剂的推荐掺量准确称取外加剂、水泥500g 及2.3(1) 中的加水量,按GB1346-89 的方法进行拌和。若采用先掺法,外加剂应与水泥一同加入;若采用同掺法,外加剂应预先溶解成溶液,与水一同加入,若采用滞水法;外加剂应滞后于水1~3min 加入。再慢速搅拌2min ,快速搅拌2min 。 (4) 搅拌完毕,测定试锥下沉深度S2 ,按[ 2.3 (2) ]中公式计算掺外加剂的水泥净浆标准稠度用水量P2 。 (5) 外加剂的减水率WR1 = (P1 -P2 /P1)×100 ?试验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6) 按测定的外加剂减水率计算掺外加剂的500g水泥的实际用水量,重复步骤(3) (4) ,记下此时的用水量W2 ,所得的结果应能使标准稠度用水量控制在28 ±2m 范围内。若标准稠度用水量小于28 ±2mm , 应适量加水。 (7) 外加剂的实际减水率 WR = (W1-W2/ W1)×100

混凝土外加剂减水率的快速测定方法

混凝土外加剂减水率的快速测定方法 1.1 标准方法简介 减水率为坍落度基本相同的基准混凝土和掺外加剂混凝土单位用水量之差与基准混凝土单位用水量之比。 wr =(w0-w1/ w0)×100 式中w0 —基准混凝土单位用水量 w1 —掺外加剂混凝土单位用水量 wr —减水率。 wr 以三批试验的算术平均值计,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若三批试验的最大值或最小值与平均值之差超过15 %时,取中间值作为该外加剂的减水率。若最大值和最小值与平均值之差均超过15 %时,应重做试验。 1.2 方法的优点 (1) 比较准确地测定外加剂的减水率,一般试验结果的误差< 5 % ,并能较好地反映混凝土的粘聚性和保水性。 (2) 当外加剂对水泥存在适应性问题时,能准确反映外加剂在水泥中的塑化效果,较准确地测定坍落度损失率。 1.3 方法的缺点 (1) 工作量大。因为只有通过估算外加剂的减水率才能使掺外加剂混凝土和基准混凝土的坍落度基本相同。而一般外加剂的说明书中给出的减水率波动范围较大,这必然会增加估算的难度,有时候为确定其减水效果,往往需要数次试拌才能得出结果。 (2) 虽然《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方法》 (gb8077 2000)中有以测定砂浆工作性的方法来计算砂浆减水率,但其用水量仍需要通过估算来确定。(3) 配合比的设计及坍落度的测定可能影响到结果准确性。如砂率不当造成混凝土坍落度测定不准确,影响了减水率的计算结果。 2 本文介绍的快速测定方法 2.1 基本原理 本方法通过用不变水量法测定水泥净浆的标准稠度用水量和掺外加剂的水泥净浆标准稠度用水量来计算外加剂的减水率,用调整水量法对掺外加剂的水泥净浆的标准稠度用水量进行校核,从而达到快速测定外加剂减水率的目的,为按 gb807621997 测定外加剂减水率提供一种简捷、准确的估算依据。 2.2 仪器设备 (1) 水泥净浆搅拌机。 (2) 水泥标准稠度测定仪。 2.3 操作步骤 (1) 称量水泥500g ,倒入净浆搅拌机锅内,准确称取加水量w1 ,按《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测定方法》( gb1346289) 的方法进行拌合,用水量应能使水泥标准稠度控制在28 ±2mm 范围内。 (2) 搅拌完毕,测定试锥下沉深度s1 ,按p = 33.4-0.185s 计算水泥的标准稠度用水量p1 。

混凝土外加剂的减水率试验操作步骤

混凝土外加剂的减水率试验操作步骤 一、试验目的: 减水剂室指加入到混凝土混合料中以后,能够在保持混凝土工作性能相同的情况下,显著降低混凝土水灰比的减水剂,降低水灰比可以改善混凝土各方面的性能。通过测定混凝土减水剂的减水率,为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提供依据,以便制定合理的配合比。 减水率室指混凝土的坍落度在基本相同的条件下,掺用外加剂混凝土的用水量与不掺外加剂基准混凝土的用水量之差,与不掺外加剂基准混凝土用水量的比值。减水率检验仅在减水剂和引气剂中进行检验,它是区别高效型与普通型减水剂的主要技术指标之一。 二、试验原理 减水剂为表面活性剂,具有亲水和憎水两个基团,能够改变水与气体的表面张力和水与固体的界面张力。加入减水剂后,可以使水泥在拌合物中形成的絮凝结构分散,释放出里面包裹的游离水,从而降低混凝土拌合物达到工作性要求所需要的水灰比。 减水剂的减水率用掺减水剂混凝土和基准混凝土的单位用水量之差与基准混凝土单位用水量之比表示。减水剂按下式计算: 1000 10?-=m m m w R 式中:R w —减水率,%; 0m —基准混凝土单位用水量,3 /m kg ; 1m —掺外加剂混凝土单位用水量,3/m kg 。 三、仪器设备 60L 自落式混凝土搅拌机。 四、材料准备 (1)水泥 (2)砂:符合国家标准《建筑用砂》(GB/T14684-2001要求的细度模数为2.6-2.9的中砂)。 (3)石子:符合国家标准《建筑用卵石、碎石》(GB/T14684-2001粒径为4.75~19mm (方孔筛);采用二级配,其中4.75~9.5mm 占40%,9.5~19mm 占60%。如有争议,以卵石试验结果为准。 (4)水:符合《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JGJ63-1989)要求。 (5)外加剂:所检测的外加剂。 2、配合比 (1)基准混凝土配合比:按《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1)进行设计。掺非引气剂型减水剂混凝土和基准混凝土的水泥、砂、石的比例不变。 (2)水泥用量:采用卵石时,(310±5)3/m kg ;采用碎石时,(330±5)3/m kg 。 (3)砂率:基准混凝土和掺减水剂混凝土的砂率均为36%~40%,但掺引气减水剂的混凝土砂率应比基准混凝土低1%~3%。 (4)减水剂掺量:按科研单位或生产厂推荐的掺量。 (5)用水量:应使混凝土坍落度达(80±10)mm 。 3、搅拌

混凝土外加剂减水率的快速测定方法

外加剂减水剂快速检测方法 1.1 标准方法简介 减水率为坍落度基本相同的基准混凝土和掺外加剂混凝土单位用水量之差与基准混凝土单位用水量之比。 WR =(W0-W1/ W0)×100 式中W0 —基准混凝土单位用水量; W1 —掺外加剂混凝土单位用水量; WR —减水率。 WR 以三批试验的算术平均值计,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若三批试验的最大值或最小值与平均值之差超过15 %时,取中间值作为该外加剂的减水率。若最大值和最小值与平均值之差均超过15 %时,应重做试验。 1.2 方法的优点 (1) 比较准确地测定外加剂的减水率,一般试验结果的误差< 5 % ,并能较好地反映混凝土的粘聚性和保水性。 (2) 当外加剂对水泥存在适应性问题时,能准确反映外加剂在水泥中的塑化效果,较准确地测定坍落度损失率。 1.3 方法的缺点 (1) 工作量大。因为只有通过估算外加剂的减水率才能使掺外加剂混凝土和基准混凝土的坍落度基本相同。而一般外加剂的说明书中给出的减水率波动范围较大,这必然会增加估算的难度,有时候为确定其减水效果,往往需要数次试拌才能得出结果。 (2) 虽然《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方法》 (GB8077 2000)中有以测定砂浆工作性的方法来计算砂浆减水率,但其用水量仍需要通过估算来确定。 (3) 配合比的设计及坍落度的测定可能影响到结果准确性。如砂率不当造成混凝土坍落度测定不准确,影响了减水率的计算结果。 2 本文介绍的快速测定方法 2.1 基本原理 本方法通过用不变水量法测定水泥净浆的标准稠度用水量和掺外加剂的水泥净浆标准稠度用水量来计算外加剂的减水率,用调整水量法对掺外加剂的水泥净浆的标准稠度用水量进行校核,从而达到快速测定外加剂减水率的目的,为按GB807621997 测定外加剂减水率提供一种简捷、准确的估算依据。 2.2 仪器设备 (1) 水泥净浆搅拌机。 (2) 水泥标准稠度测定仪。 2.3 操作步骤 (1) 称量水泥500g ,倒入净浆搅拌机锅内,准确称取加水量W1 ,按《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测定方法》( GB1346289) 的方法进行拌合,用水量应能使水泥标准稠度控制在28 ±2mm 范围内。 (2) 搅拌完毕,测定试锥下沉深度S1 ,按P = 33.4-0.185s 计算水泥的标准稠度用水量P1 。 (3) 按外加剂的推荐掺量准确称取外加剂、水泥500g 及2.3(1) 中的加水量,按GB1346-89 的方法进行拌和。若采用先掺法,外加剂应与水泥一同加入;若采用同掺法,外加剂应预先溶解成溶液,与水一同加入,若采用滞水法;外加剂应滞后于水1~3min 加入。再慢速搅拌2min ,快速搅拌2min 。 (4) 搅拌完毕,测定试锥下沉深度S2 ,按[ 2.3 (2) ]中公式计算掺外加剂的水泥净浆标准稠度用水量P2 。 (5) 外加剂的减水率WR1 = (P1 -P2 /P1)×100 ?试验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水泥胶砂减水率检验细则

水泥胶砂减水率检验细则 一、依据标准:《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方法》(GB/T 8077-2012)。 二、方法提要:先测定基准胶砂流动度的用水量,再测定掺外加剂胶砂流动度的用水量,经计算得出水泥胶砂减水率。 三、仪器设备: 1、胶砂搅拌机符合JC/T 681的要求; 2、跳桌、截锥圆模及模套、圆柱捣棒、卡尺均应符合GB/T 2419的规定; 3、抹刀; 4、天平分度值0.01g; 5、天平分度值1g。 四、材料: 1、水泥; 2、水泥强度检验用ISO标准砂; 3、外加剂。

五、试验步骤: (一)基准砂浆流动度用水量的测定: 1、先使搅拌机处于待工作状态,然后按以下程序进行操作:把水加入锅里,再加入水泥450g,把锅放在固定架上,上升至固定位置,然后立即开动机器,低速搅拌30s后,在第二个30s开始的同时,均匀地将砂子加入,机器转至高速再拌30s。停拌90s,在第一个15s内用一抹刀将叶片和锅壁上的胶砂刮入锅中间,在高速下继续搅拌60s,各个阶段搅拌时间误差应在±1s以内。 2、在拌和砂浆的同时,用湿布抹擦跳桌的玻璃台面、捣棒、截锥圆模及模套内壁,并把它们置于玻璃台面中心,盖上湿布,备用。 3、将拌好的砂浆迅速地分两次装入模内,第一次装至截锥圆模的三分之二处,用抹刀在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各划5次,并用捣棒自边缘向中心均匀地捣15次,接着装第二层砂浆,将至高出截锥圆模约20mm,用抹刀划10次,同样用捣棒捣10次,在装胶砂与捣实时,用手将截锥圆模按住,

不要使其产生移动。 4、捣好后取下套模,用抹刀将高出截锥圆模的砂浆刮去并抹平,随即将截锥圆模垂直向上提起置于台上,立即开动跳桌,以每秒一次的频率使跳桌连续跳动25次。 5、跳动完毕用卡尺量出胶砂底部流动直径,取互相垂直的两个直径的平均值为该用水量时的胶砂流动度,用mm 表示。 6、重复上述步骤,直至流动度达到(180±5)mm。当砂浆流动度为(180±5)mm时的用水量即为基准砂浆流动度的用水量M0。 (二)掺外加剂胶砂流动度用水量的测定: 将水和外加剂加入锅里搅拌均匀,按(一)的操作步骤测出掺外加剂砂浆流动度达(180±5)mm时的用水量M1。 六、结果表示: 1、胶砂减水率(%)按下式计算 胶砂减水率=(M0-M1)/M0×100 M0――基准胶砂流动度为(180±5)mm时的用水量,

外加剂减水率

1 现行标准《混凝土外加剂》( GB807621997) 中减水率的测定方法 1.1 标准方法简介 减水率为坍落度基本相同的基准混凝土和掺外加剂混凝土单位用水量之差与基准混凝土单位用水量之比。 WR =(W0-W1/ W0)×100 式中W0 —基准混凝土单位用水量; W1 —掺外加剂混凝土单位用水量; WR —减水率。 WR 以三批试验的算术平均值计,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若三批试验的最大值或最小值与平均值之差超过15 %时,取中间值作为该外加剂的减水率。若最大值和最小值与平均值之差均超过15 %时,应重做试验。 1.2 方法的优点 (1) 比较准确地测定外加剂的减水率,一般试验结果的误差< 5 % ,并能较好地反映混凝土的粘聚性和保水性。 (2) 当外加剂对水泥存在适应性问题时,能准确反映外加剂在水泥中的塑化效果,较准确地测定坍落度损失率。 1.3 方法的缺点 (1) 工作量大。因为只有通过估算外加剂的减水率才能使掺外加剂混凝土和基准混凝土的坍落度基本相同。而一般外加剂的说明书中给出的减水率波动范围较大,这必然会增加估算的难度,有时候为确定其减水效果,往往需要数次试拌才能得出结果。 (2) 虽然《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方法》 (GB807721987) 中有以测定砂浆工作性的方法来计算砂浆减水率,但其用水量仍需要通过估算来确定。(3) 配合比的设计及坍落度的测定可能影响到结果准确性。如砂率不当造成混凝土坍落度测定不准确,影响了减水率的计算结果。 [收稿日期] 2000 -11 -13 . 1995-2004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2 本文介绍的快速测定方法 2.1 基本原理 本方法通过用不变水量法测定水泥净浆的标准稠度用水量和掺外加剂的水泥净浆标准稠度用水量来计算外加剂的减水率,用调整水量法对掺外加剂的水泥净浆的标准稠度用水量进行校核,从而达到快速测定外加剂减水率的目的,为按 GB807621997 测定外加剂减水率提供一种简捷、准确的估算依据。 2.2 仪器设备 (1) 水泥净浆搅拌机。 (2) 水泥标准稠度测定仪。 2.3 操作步骤 (1) 称量水泥500g ,倒入净浆搅拌机锅内,准确称取加水量W1 ,按《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测定方法》( GB1346289) 的方法进行拌合,用水量应能使水泥标准稠度控制在28 ±2mm 范围内。 (2) 搅拌完毕,测定试锥下沉深度S1 ,按P = 33.4-0.185s 计算水泥的标准稠度用水量P1 。

混凝土减水率的快速测定方法

混凝土减水率的快速测定方法 1.1 标准方法简介 减水率为坍落度基本相同的基准混凝土和掺外加剂混凝土单位用水量之差与基准混凝土单位用水量之比。 WR =(W0-W1/ W0)×100 式中W0 —基准混凝土单位用水量; W1 —掺外加剂混凝土单位用水量; WR —减水率。 WR 以三批试验的算术平均值计,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若三批试验的最大值或最小值与平均值之差超过15 %时,取中间值作为该外加剂的减水率。若最大值和最小值与平均值之差均超过15 %时,应重做试验。 1.2 方法的优点 (1) 比较准确地测定外加剂的减水率,一般试验结果的误差< 5 % ,并能较好地反映混凝土的粘聚性和保水性。 (2) 当外加剂对水泥存在适应性问题时,能准确反映外加剂在水泥中的塑化效果,较准确地测定坍落度损失率。 1.3 方法的缺点 (1) 工作量大。因为只有通过估算外加剂的减水率才能使掺外加剂混凝土和基准混凝土的坍落度基本相同。而一般外加剂的说明书中给出的减水率波动范围较大,这必然会增加估算的难度,有时候为确定其减水效果,往往需要数次试拌才能得出结果。 (2) 虽然《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方法》 (GB8077 2000)中有以测定砂浆工作性的方法来计算砂浆减水率,但其用水量仍需要通过估算来确定。(3) 配合比的设计及坍落度的测定可能影响到结果准确性。如砂率不当造成混凝土坍落度测定不准确,影响了减水率的计算结果。 2 本文介绍的快速测定方法 2.1 基本原理 本方法通过用不变水量法测定水泥净浆的标准稠度用水量和掺外加剂的水泥净浆标准稠度用水量来计算外加剂

的减水率,用调整水量法对掺外加剂的水泥净浆的标准稠度用水量进行校核,从而达到快速测定外加剂减水率的目的,为按GB807621997 测定外加剂减水率提供一种简捷、准确的估算依据。 2.2 仪器设备 (1) 水泥净浆搅拌机。 (2) 水泥标准稠度测定仪。 2.3 操作步骤 (1) 称量水泥500g ,倒入净浆搅拌机锅内,准确称取加水量W1 ,按《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测定方法》( GB1346289) 的方法进行拌合,用水量应能使水泥标准稠度控制在28 ±2mm 范围内。 (2) 搅拌完毕,测定试锥下沉深度S1 ,按P = 33.4-0.185s 计算水泥的标准稠度用水量P1 。 (3) 按外加剂的推荐掺量准确称取外加剂、水泥500g 及2.3(1) 中的加水量,按GB1346-89 的方法进行拌和。若采用先掺法,外加剂应与水泥一同加入;若采用同掺法,外加剂应预先溶解成溶液,与水一同加入,若采用滞水法;外加剂应滞后于水1~3min 加入。再慢速搅拌2min ,快速搅拌2min 。 (4) 搅拌完毕,测定试锥下沉深度S2 ,按[ 2.3 (2) ]中公式计算掺外加剂的水泥净浆标准稠度用水量P2 。 (5) 外加剂的减水率WR1 = (P1 -P2 /P1)×100 ?试验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6) 按测定的外加剂减水率计算掺外加剂的500g水泥的实际用水量,重复步骤(3) (4) ,记下此时的用水量W2 ,所得的结果应能使标准稠度用水量控制在28 ±2m 范围内。若标准稠度用水量小于28 ±2mm , 应适量加水。 (7) 外加剂的实际减水率 WR = (W1-W2/ W1)×100 2.4 本方法的优点 (1) 试验直观性强,工作量小,测定结果迅速,当外加剂对水泥不适应的时候,应用本方法可大大降低劳动强度。 (2) 本方法特别适用于外加剂的选择试验及外加剂掺量试验,外加剂掺加方法试验。 (3) 本方法也可推广应用于测定外加剂的抗压强度比,凝结时间差。 2.5 应用本方法注意事项

外加剂的减水率

采用国标方法检测混凝土外加剂的减水率和用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的方法推算混凝土外加剂的减水率的比较,通过大量试验证实,可以推荐作为国家标准的一部分使用。 [关键词]外加剂;减水率;标准稠度;用水量 0 引言 现代商品混凝土中,外加剂已被广泛应用,它的使用大大的节约了企业成本,而且还赋予了砼优异的性能,因此它被众多混凝土供应商接受,但是由于我国目前砼外加剂生产厂家绝大多数都是中、小规模的企业,生产的外加剂质量波动很大,这就要求混凝土搅拌站必须对每一批进厂的外加剂进行检测。通过总结和试验发现,水泥净浆标准稠度用水量与掺了外加剂的水泥净浆标准稠度用水量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这种关系可以表示为混凝土外加剂的减水率。 1 试验原理 (1)取水为142.5ml,放人水泥净浆搅拌锅内,再加人500 g水泥,按《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测定方法》(GT31346-2001)的方法进行拌合。 (2)测定试锥下沉深度S。若下沉深度S在(28土2)mm范围内,此时的用水量就是标准稠度用水量W,;若下沉深度S不在(28士2)mm范围内,应根据公式P=33.4-0.185S计算出此稠度用水量P1。用此稠度用水量P1×500,就可得出标准稠度用水量W1。 (3)称取外加剂推荐量。500g 水泥,加水与W,相同,拌合若先掺外加剂应与水泥一同加人;若采用滞水法,外加剂滞后于水,1-3 min加人。再按《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测定方法》(GT31346-2001)的方法进行拌合。 (4)拌完后测定试锥下沉深度S2,计算出P2o (5)外加剂减水率WR,=((P,-P2)1P ,)x100,结果精确到0.10 2 试验原材料的选择 (1)水泥:徐州巨龙水泥集团生产的P.03 2.5等级水泥。 (2)外加剂 : 采用徐州宜杨建材厂生产的YN-1高效减水剂。其主要成份是卜蔡磺酸钠盐甲醛缩合物,掺量为水泥质量的2%,含固量为38%. 减水剂的减水机理:当加入减水剂后,水泥颗粒分散在减水剂的水溶液中,水泥颗粒间的相互吸引力减弱,从而不团聚,几乎成单独的个别颗粒分散在容相中。其结果是:原来被絮凝结构包围的那部分水被释放出来,对硅拌合料的流动性作出贡献;原来互相粘聚的那部分颗粒表面被解放,也参加早期水化。减水剂在水泥颗粒表面吸附,使水泥颗粒表面带有相同电荷而相互排斥造成水泥颗粒在溶相中的分散,絮凝结构中被水泥颗粒包围的水被释放出来,这就是减水剂的塑化机理。 (3)水:试验用水必须要用洁净的淡水,如有争议时也可选用蒸馏水,试验选用自来水。 3 现场试验 3.1 采用快测法

减水率的快速测定方法

减水率的快速测定方法 1.1 标准方法简介 减水率为坍落度基本相同的基准混凝土和掺外加剂混凝土单位用水量之差与基准混凝土单位用水量之比。 wr =(w0-w1/ w0)×100 式中w0 —基准混凝土单位用水量 w1 —掺外加剂混凝土单位用水量 wr —减水率。 wr 以三批试验的算术平均值计,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若三批试验的最大值或最小值与平均值之差超过15 %时,取中间值作为该外加剂的减水率。若最大值和最小值与平均值之差均超过15 %时,应重做试验。 1.2 方法的优点 (1) 比较准确地测定外加剂的减水率,一般试验结果的误差< 5 % ,并能较好地反映混凝土的粘聚性和保水性。 (2) 当外加剂对水泥存在适应性问题时,能准确反映外加剂在水泥中的塑化效果,较准确地测定坍落度损失率。 1.3 方法的缺点 (1) 工作量大。因为只有通过估算外加剂的减水率才能使掺外加剂混凝土和基准混凝土的坍落度基本相同。而一般外加剂的说明书中给出的减水率波动范围较大,这必然会增加估算的难度,有时候为确定其减水效果,往往需要数次试拌才能得出结果。 (2) 虽然《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方法》 (gb8077 2000)中有以测定砂浆工作性的方法来计算砂浆减水率,但其用水量仍需要通过估算来确定。(3) 配合比的设计及坍落度的测定可能影响到结果准确性。如砂率不当造成混凝土坍落度测定不准确,影响了减水率的计算结果。 2 本文介绍的快速测定方法 2.1 基本原理 本方法通过用不变水量法测定水泥净浆的标准稠度用水量和掺外加剂的水泥净浆标准稠度用水量来计算外加剂的减水率,用调整水量法对掺外加剂的水泥净浆的标准稠度用水量进行校核,从而达到快速测定外加剂减水率的目的,为按gb807621997 测定外加剂减水率提供一种简捷、准确的估算依据。 2.2 仪器设备 (1) 水泥净浆搅拌机。 (2) 水泥标准稠度测定仪。 2.3 操作步骤 (1) 称量水泥500g ,倒入净浆搅拌机锅内,准确称取加水量w1 ,按《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测定方法》( gb1346289) 的方法进行拌合,用水量应能使水泥标准稠度控制在28 ±2mm 范围内。

GB8076-2008混凝土外加剂规范

目次 前言…………………………………………………………………………………………………………………引言…………………………………………………………………………………………………………………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4代号……………………………………………………………………………………………………………5要求……………………………………………………………………………………………………………6试验方法………………………………………………………………………………………………………7检验规则………………………………………………………………………………………………………8产品说明书、包装、贮存及退货……………………………………………………………………………附录A(规范性附录)混凝土外加剂性能检验用基准水泥技术条件………………………………………附录B(规范性附录)混凝土外加剂中氯离子含量的测定方法(离子色谱法)…………………………附录C(资料性附录)混凝土外加剂…………………………………………………………………… 表1受检混凝土性能指标………………………………………………………………………………………表2匀质性指标…………………………………………………………………………………………………表3试验项目及所需数量………………………………………………………………………………………表4外加剂测定项目……………………………………………………………………………………………

外加剂减水率简易测定法

外加剂减水率简易测定法 外加剂减水率简易测定方法 采用国标方法检测混凝土外加剂的减水率和用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的方法推算混凝土外加剂的减水率的比较,通过大量试验证实,可以推荐作为国家标准的一部分使用。 [关键词]外加剂;减水率;标准稠度;用水量 0 引言 现代商品混凝土中,外加剂已被广泛应用,它的使用大大的节约了企业成本,而且还赋予了砼优异的性能,因此它被众多混凝土供应商接受,但是由于我国目前砼外加剂生产厂家绝大多数都是中、小规模的企业,生产的外加剂质量波动很大,这就要求混凝土搅拌站必须对每一批进厂的外加剂进行检测。通过总结和试验发现,水泥净浆标准稠度用水量与掺了外加剂的水泥净浆标准稠度用水量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这种关系可以表示为混凝土外加剂的减水率。 1 试验原理 (1)取水为 142.5ml,放人水泥净浆搅拌锅内,再加人 500 g 水泥,按《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测定方法》(GT31346-2001)的方法进行拌合。 (2)测定试锥下沉深度 S。若下沉深度 S 在(28 土 2)mm 范围内,此时的用水量就是标准稠度用水量 W,;若下沉深度 S 不在(28 士 2)mm 范围内,应根据公式 P=33.4-0.185S 计算出此稠度用水量 P1。用此稠度用水量P1×500,就可得出标准稠度用水量 W1。 (3)称取外加剂推荐量。500g 水泥,加水与 W,相同,拌合若先掺外加剂应与水泥一同加人;若采用滞水法,外加剂滞后于 -3 min 加人。再按《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测定方法》 (GT31346-2001)水,1

的方法进行拌合。 (4)拌完后测定试锥下沉深度 S2,计算出 P2o (5) 外加剂减水率 WR,=((P,-P2)1P ,)x100,结果精确到 0.10 2 试验原材料的选择 (1)水泥:徐州巨龙水泥集团生产的 P.03 2.5 等级水泥。 (2)外加剂 : 采用徐州宜杨建材厂生产的 YN-1 高效减水剂。其主要成份是卜蔡磺酸钠盐甲醛缩合物,掺量为水泥质量的 2%,含固量为 38%. 减水剂的减水机理:当加入减水剂后,水泥颗粒分散在减水剂的水溶液中,水泥颗粒间的相互吸引力减弱,从而不团聚,几乎成单独的个别颗粒分散在容相中。其结果是:原来被絮凝结构包围的那部分水被释放出来,对硅拌合料的流动性作出贡献;原来互相粘聚的那部分颗粒表面被解放,也参加早期水化。减水剂在水泥颗粒表面吸附,使水泥颗粒表面带有相同电荷而相互排斥造成水泥颗粒在溶相中的分散,絮凝结构中被水泥颗粒包围的水被释放出来,这就是减水剂的塑化机理。 (3)水:试验用水必须要用洁净的淡水,如有争议时也可选用蒸馏水,试验选用自来水。 3 现场试验 3.1 采用快测法 (1)试验所需:水泥净浆搅拌机一台、试锥及锥模、标准稠度检测仪、100 ml 和 50 ml 量筒各一支(精确 1%,最小刻度 0.1 ml)、小刀一把、搅拌锅一只、天平(能准确称量至 1 g). (2)具体试验步骤:?称取巨龙 P.04 2.5 水泥 500 g,按《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测定方法》(GT31346-2001)的方法,标准稠度用水量为 140.0 ml(当时试验温度为 20 9C),此时,试锥下沉深度为 29 mm,则 P=33.4-0.185×29=28.0%.?根据产品说明可知徐州宜扬建材厂生产的 YN-1 外加剂的推荐掺量为 2.0%,减水率约在 20%左右。为了较准的测出外加剂的减水率,选用标准稠度用水量为 140 ml,在此基础上扣除 15%的水,140×l5% =21。即采用先掺法,因此需称取外加剂 YN-1 500×2.0%=10.0g,用 100 ml 和 50 ml 的量桶量取水 119 ml,先将外加剂倒人

混凝土外加剂减水率泌水率比试验检测记录表

混凝土外加剂减水率、泌水率比试验检测记录表 试验室名称: 工程部位/用途委托/任务编 号 样品名称外加剂样品编号 试验依据样品描述 试验条件温度:20℃,湿度: 62% 试验日期 主要仪器设备及 编号砼拌机;坍落度筒;振动台; 砼贯入阻力仪;压力试验机; 材料说明水泥生产厂家:中国联合水泥,水泥强度等级: P.I42.5 ; 石子类别:碎石,级配:5-10mm %,10-20mm %;砂子细度模数: 2.8 ; 基准混凝土配合比砂 率 (% ) 材料名称石子砂子水泥水47 每m3用量(kg)949 841 360 227 每批用料质 量(kg) 37.96= 15.18+22 .78 33.64 14.4 9.80 掺外加剂混凝土拌合物:拌和物设定体积(V):0.04 (m3);外加剂掺量: %;外加剂用量:(kg) 减水率拌 合 批 次 掺外加剂混凝土用水量(w1) 基准混凝土用水量(w0) 减水率(W R) (%) 称量 (kg) 每m3用量 (kg) 坍落度 (mm) 每m3用量 (kg) 坍落度 (mm) 1 20L-40 L 200~220 227-232 200-220 2 3 泌水率比砼拌 合物 筒质 量 (g) 筒+试样 质量 (g) 拌和物用 水量 (g) 拌和物 总质量 (g) 泌水总 质量 (g) 泌水率 (%) 泌水率 比 (%) 基 1 709 11155 9280 95580 59.6 5.9

准 2 807 11216 9280 95580 53.6 5.3 3 840 11251 9280 95580 56.1 5.5 掺外加剂1 2 3 混凝土拌合批次 1 2 3 基准混凝土试件编号A-8-20 B--8-20 C--8-20 掺外加剂砼试件编号D-8-20 E--8-20 F--8-20 备注

减水剂性能测试方法

减水剂性能测试方法 1固含量的测定 将表面皿干燥至恒重,在天平上准确称空重后,称取3.000克的产品放到表面皿中,送入恒温干燥箱中,在105℃下干燥8小时至恒重,冷却后称整个表面皿的重量,并按公式(1)计算固含量: =100%?样品烘干后重量固含量取样量 (1) 2单体转化率的测定 单体转化率按溴化法测定。 测定步骤: (1)称取约0.5g 试样,精确至0.0002,加水溶解并转移到250mL 容量瓶中定容; (2)移取上述溶液25.00mL 置于250mL 碘量瓶中,再加入10.00mL 溴酸钾-溴化钾溶液和20mL 硫酸溶液,充分摇匀; (3)5min 后加入5mL 硫酸汞溶液,摇匀,在暗处放置30min ; (4)从暗处取出后加入15mLNaCI 溶液和10mL 碘化钾溶液,摇匀,在暗处放置5min ; (5)加入20mL 水,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淡黄色,加入1mL 淀粉指示液,继续滴定至蓝色消失即为终点,同时做空白试验。 计算公式: 01 ()=21000 V V C -??剩余双键摩尔数 -=100%?理论双键摩尔总数剩余双键数转化率理论双健摩尔总数 式中:V 0——空白试验所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体积,mL ; V 1——加入样品后所用 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体积,mL ; C ——硫代硫酸钠溶液的摩尔浓度,mol/L 。 3酯化率的测定 测定酯化率,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称取约0.59试样放入一个250mL 碘量瓶中,加入约25mL 去离子水稀释摇匀后,加入2~3滴酚酞试剂; (2)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变为淡红色,且半分钟内不退色即为终点,记下此时消耗的体积(mL)。 按以下计算公式计算酯化率: 212 =100%V V V -?酯化率 上式中:V l ——酯化前聚羧酸所消耗的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体积,mL ; V 2——酯化后聚羧酸所消耗的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体积,mL 。 4红外光谱测定 通过红外光谱测定鉴定大单体的结构。采用KBr 压片法。 5水泥净浆流动度的测定 按GB80772000《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方法》中《水泥净浆流动度》的实验方法测定。 测定过程如下: (1)调整玻璃板至水平位置将锥模置于水平玻璃板上,锥模和玻璃板均用湿布擦过; (2)称取水泥300g ,倒入用湿布擦过的搅拌锅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