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综合奖学金的评定数学建模

高校综合奖学金的评定数学建模
高校综合奖学金的评定数学建模

数学建模联赛

承诺书

我们仔细阅读了第八届苏北数学建模联赛的竞赛规则。

我们完全明白,在竞赛开始后参赛队员不能以任何方式(包括电话、电子邮件、网上咨询等)与本队以外的任何人(包括指导教师)研究、讨论与赛题有关的问题。

我们知道,抄袭别人的成果是违反竞赛规则的, 如果引用别人的成果或其他公开的资料(包括网上查到的资料),必须按照规定的参考文献的表述方式在正文引用处和参考文献中明确列出。

我们郑重承诺,严格遵守竞赛规则,以保证竞赛的公正、公平性。如有违反竞赛规则的行为,我们愿意承担由此引起的一切后果。

我们的参赛报名号为:2748

参赛组别(研究生或本科或专科):本科生组

参赛队员(签名) :

队员1:

队员2:

队员3:

获奖证书邮寄地址:

编号专用页

参赛队伍的参赛号码:(请各个参赛队提前填写好):竞赛统一编号(由竞赛组委会送至评委团前编号):

竞赛评阅编号(由竞赛评委团评阅前进行编号):

题目高校综合奖学金的评定

摘要

本文我们应用相对成绩的思想,定义了相对优秀系数,将各个指标的评价级别量化为具体分数。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并且通过模糊分析法对相同层次中指标进行相对重要性的判定,确定出了各指标的权重。综合考虑各指标后得到每个同学的综合排名,最终实现奖学金的合理分配。

在问题一中,最主要是将考查课的等级利用权重关系转换成与考试课成绩有直接联系的分数,可以进行科学、合理的排名。在计算学生的综合成绩的时候,考试课与考查课学分和课时不同,在学生的综合成绩中所占的比例也不同,重要程度不同,所以我们将学生的考试课和考查课按一定比例 分开考虑。

在问题二中,各指标在对学生个人综合能力的评价中的重要性有所不同,所以评价体系中运用到实际指标的权重不同。通过对各个影响因素相对重要性进行比较,我们可以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建立包括目标层、准则层以及子准则层三个层次的结构模型,通过模糊分析法对相同层次中指标进行相对重要性的判定,得到每项指标的权重。

在问题三中,我们应用相对成绩的思想,将部分学生的卫生、学生工作、获奖情况和学生民主投票的相关信息进行统一量化,然后再根据问题二所得到的权重关系即可得到学生评定奖学金的学生综合素质得分及排名,从而对奖学金进行合理的分配。

在问题四中,我们利用问题一、问题三的模型,对影响奖学金评定的各项指标进行标准量化,利用相对成绩计算出评定奖学金过程中各项指标的相对成绩,进而通过问题二的求解权重的结果进行综合评定,最终制定出综合奖学金的评定说明。

关键字:相对优秀系数层次分析法评定指标量化

目录

1.问题的重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2.模型的假设...................................................................................... 错误!未定义书签。

3.模型的符号说明.............................................................................. 错误!未定义书签。

4.模型的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5.模型的建立与求解.......................................................................... 错误!未定义书签。

模型的建立..................................................................................... 错误!未定义书签。

模型一的建立............................................................................. 错误!未定义书签。

问题二模型的建立..................................................................... 错误!未定义书签。

问题三模型的建立..................................................................... 错误!未定义书签。

模型的求解..................................................................................... 错误!未定义书签。

模型一的求解............................................................................. 错误!未定义书签。

模型二的求解............................................................................. 错误!未定义书签。

模型三的求解............................................................................. 错误!未定义书签。

综合奖学金的评定说明................................................................. 错误!未定义书签。

6.模型的评价与改进.......................................................................... 错误!未定义书签。模型的评价:.................................................................................. 错误!未定义书签。

模型的优点................................................................................. 错误!未定义书签。

模型的缺点:............................................................................. 错误!未定义书签。

模型的改进..................................................................................... 错误!未定义书签。

7.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

1.问题的重述

奖学金制度是高校普遍采用的一种对学生进行奖励、激励的制度,评定奖学金成为高校每年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奖学金评定有其明确的标准,这些标准是学校培养目标的具体化,奖学金评定对学生的行为具有导向功能。

目前,高校奖学金主要有综合奖学金和单项奖学金两大类。综合奖学金主要是对各方面表现都比较优秀的学生设立的,单项奖学金则主要是针对在某一方面表现比较突出的学生设立的。

我们收集了某班级评定奖学金可以用到的一些资料(在奖学金评定信息.xls中)。考虑到该班级所在学校对奖学金的评定有基本条件限制,如考试课成绩不能低于70分等,表中只给出了满足基本条件的同学的信息。请建立数学模型,根据资料中提供的数据,确定奖学金获得者名单。具体要求如下:

(1) 根据Excel中的相关数据,选择一种合理的方法,计算出学生的综合成绩(包括考试课和考查课两部分),并给出具体排名。

说明:Excel中每门课程名称后面括号中的数据为该课程的学分。如考试课3()表示考试课3的学分为。

(2) 结合你所了解的相关情况,确定出综合成绩、卫生、学生工作、获奖情况和学生民主投票在奖学金评定过程中所占的权重。

注意,权重应该与学校希望实现的培养目标一致,即各部分的权重应该体现出学校对学生各方面要求的侧重,以引导学生按照学校的培养目标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

对表格中的数据,说明如下:

①为了简化问题,对于获奖情况,不管是科技类还是文艺类等方面的获奖,我们只考虑获奖级别的差异,而不考虑获奖内容的差别。

②该班级总人数为32,为了得到该班同学的民主测评情况,要求该班级所有同学根据自己的了解,为自己认为各方面表现良好的同学投票。每人至多投10票,表中“学生投票”列是统计得到的每个同学的得票数。

(3) 该班级的奖学金获奖指标为一等奖1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5个,请给出具体获奖名单。

(4) 撰写一篇不超过2页的奖学金评定说明,向负责奖学金评定的人(如班主任、班长等)阐述你们计算奖学金的主要依据和过程。为了方便奖学金评定操作,建议大部分计算过程最好能够使用Excel完成(评定说明中只要给出具体公式即可,这些公式应该能够在Excel中实现)。如果你的模型中用到的数学方法比较复杂,可以简化模型的相关内容,以方便具体计算过程,提高模型的实用性。

2.模型的假设

1、只考虑综合成绩、卫生、学生工作、获奖情况和学生投票四个指标,获奖情况中只考虑级别的差异而忽略获奖内容的不同;

2、假设所有参评人的学生信息情况真实、准确、全面;

3、假设奖学金的评定流程是按严格正规的流程进行,评定过程公开、公正、公平,评选中忽略人为因素;

4、假设所有能够获得奖学金的学生都积极参加奖学金的评定工作;

5、学校的培养目标是发展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提倡并鼓励学生参加学生工作、竞赛等;

6、 仅评定综合奖学金名单,而单项奖学金的评定不属于此论文的考虑范围。

3.模型的符号说明

符号

含义

ij a 第i 个同学第j 门课程的自己的成绩 ij b 第j 门课程的最高成绩

ij S

第i 个同学第j 门课程的相对成绩 i x 第i 门考试课的成绩 i y 第i 门考查课的成绩为 i u 第i 门考试课的学分为 i v

第i 门考试课的学分为 α

考试课与考查课的比例 i C 第i 个同学的综合成绩

ij c

表示第i 个指标对于第j 个指标的相对重要性 λ

判断矩阵的特征值 max λ

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值 *W

判断矩阵的特征向量 CI

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指标

ij w

j i 表示第层指标对于第层指标的权重

k λ

k 表示第个指标对于第1层指标的权重

G ij

表示第i 个学生在第j 项评定指标中的相对得分

表示相对优秀系数

ij z 表示第i 个同学在第j 项评定指标中的得分

j z

表示所有参加评定的学生中在第j 项评定指标中的最高得分 G i

表示第i 个学生综合素质得分

4.模型的分析

本文要在综合考虑每个同学成绩,学生卫生,学生工作,获奖情况,学生投票后,得到每个同学的综合成绩和排名,实现奖学金的合理分配。我们利用层次分析法,根据

学校的侧重点和培养方向,求出每个评定奖学金指标的权重。定义了相对优秀系数,应用相对成绩的思想,我们将各个指标的评价级别量化为具体分数。根据相对成绩和和各个指标的权重,我们可以得到每个同学的综合成绩,从而得到他们的综合排名,对奖学金名额进行合理的分配。

在问题一中,需要选择合理的办法对学生的考试课和考查课两部分成绩进行综合评价,进行具体的排名,最主要是将考查课的等级利用权重关系转换成与考试课成绩有直接联系的分数,这样才可以进行科学、合理的排名。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考查课比考试课所占权重小,我们要与学校的培养方向结合起来。在计算学生的综合成绩的时候,考试课与考查课学分和课时不同,在学生的综合成绩中所占的比例也不同,重要程度不同,所以我们将学生的考试课和考查课按一定比例α分开考虑。

在问题二中,由于各个高校的培养目标不同,对于学生的综合能力的侧重点不同,各指标在对学生个人综合能力的评价中的重要性有所不同,所以评价体系中运用到实际指标的权重不同。我们不能人为地制定不同指标的权重,这样具有不合理性,不能对一个同学的综合能力进行客观的评价。通过对各个影响因素相对重要性进行比较,我们可以采用层次分析法(AHP ),建立包括目标层、准则层以及子准则层三个层次的结构模型,通过模糊分析法对相同层次中指标进行相对重要性的判定。

在问题三中,我们应用相对成绩的思想,将部分学生的卫生、学生工作、获奖情况和学生民主投票的相关信息进行统一量化,然后再根据问题二所得到的权重关系即可得到学生评定奖学金的学生综合素质得分及排名,从而根据综合素质分数的排名对奖学金进行合理的分配。

在问题四中,要求我们制定关于综合奖学金评定的说明,所制定的说明应当使得计算简单并且能够全面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我们利用问题一、问题三的模型,对影响奖学金评定的各项指标进行标准量化,利用相对成绩计算出评定奖学金过程中各项指标的相对成绩,进而通过问题二的求解结果进行综合评定,利用各项指标的权重关系进行计算,最终可以求出学生的综合素质分数,最终制定出综合奖学金的评定说明。

5.模型的建立与求解

模型的建立 5.1.1模型一的建立

针对问题学生的成绩是由考试课和考查课两部分组成,考试课有具体的分数,可以直接用来计算,而考查课是按等级来评分的,不能直接计算,我们应该选择合理的方法对考查课进行量化。

我们对部分同学进行排名的意义是区分同学们在一个阶段内的相对情况,我们将考查课的成绩换算成与考试课相同的百分制标准的相对成绩,具体公式为:

100ij

ij ij

a S

b =?

其中,ij a 为第i 个同学第j 门课程的自己的成绩;ij b 为第j 门课程的最高成绩;ij

S 为第i 个同学第j 门课程的相对成绩。

因为考试课与考查课学分和课时不同,重要程度也不一样,所以各成绩不能简单进行相加。求学生的综合成绩的时候,我们将学生的考试课和考查课按一定比例α进行考

虑。

则学生的综合成绩计算方法如下:

()()

1

11

1

11k k

i i i i

i i i k

k

i i

i i x u y v C u v αααα====+-=

+-∑∑∑∑

第i 门考试课的成绩为i x ,学分为i u ,1,2,...,i k =;第i 门考查课的成绩为i y ,学分为i v ,1,2,...,i k =;α为考试课与考查课的比例,i C 为第i 个同学的综合成绩。

5.1.2问题二模型的建立

综合评价体系具体到各高校,由于培养目标的不同,对于学生的综合能力的侧重点不同,各指标在对学生个人综合能力的评价中的作用有所不同,所以该评价体系运用到实际中各指标的权重不同。为使奖学金的综合评价体系在实际中应用,对各个影响因素相对重要性进行比较,我们采用了层次分析法(AHP )。

AHP 是一种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在判断目标结构复杂且缺乏必要的数据情况下,能把其他方法难以量化的评价因素通过两两比较加以量化,把复杂的评价因素构建为层次结构,有效确定多因素指标的相对重要程度,进而进行评价。但AHP 在进行总体评价时,缺乏统一的、具体的指标量化方法,而模糊综合评价正好可以解决此问题。因而,本文将AHP 和模糊综合评价相结合,把难以量化的定性判断化为可操作的重要度的比较上,建立了学生评优模型。

为了将奖学金的评定指标对奖学金的评定的相对影响状况综合反映出来,我们结合奖学金评定指标的特点,设计出综合评价的层次结构图,如图1所示。综合评价模型指标体系共分为三级:目标层、准则层和子准则层。

图1 综合奖学金的评定层次结构图

学生的综合成绩包括考试课成绩,考查课成绩,这两项指标可以准确地反映出来学

生的综合成绩的相对优劣性。

学生的卫生情况有学生的个人卫生和集体卫生,可以基本反映出学生生活态度情况。

学生工作状况:按照学生所参加工作的性质和级别可分为班级一般工作职务(体育委员、劳动委员等)、班级重要工作职务(班长、团支书)、社团一般工作职务(社团委员等非重要的职务)、社团重要工作职务(社团部长、学生会主席等)。

对于学生的获奖情况,为了简化问题我们只考虑获奖级别的差异,而忽略获奖内容的不同,我们根据学生的获奖情况可分为学院级奖励;校、市级奖励;省级奖励;国家级奖励和国际级奖励,奖项中设有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和鼓励奖。

学生民主测评,是班级所有同学根据自己的了解,为自己认为各方面表现良好的同学投票,为了简化问题,我们只考虑学生为班级做的贡献和学生的人际交往两个方面。

整体思路如下:

表1 1~9标度法

标度ij c 含义

1 i c 与j c 的影响相同 3 i c 比j c 的影响稍强 5 i c 比j c 的影响强 7 i c 比j c 的影响明显地强 9 i c 比j c 的影响绝对地强

2,4,6,8 i c 与j c 的影响之比在上述两个相邻等

级之间

标度的倒数

i c 与j c 影响之比为上面ij c 的互反数

根据学生综合成绩、卫生、学生工作、获奖情况和学生民主测评对目标层的权重关系,可以建立Satty 提出的1~9标度法,则对应准则层A ,B 的判断矩阵可以表示为:

12131415

21232425313234354142434551525354

11111

c c c c c c c c R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上式中,ij c 表示第i 个指标对于第j 个指标的相对重要性,具体数值按照表1来确定。

通过对以上判断矩阵的计算,可以得到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值,利用RW W λ=求出所有的λ值,其中max λ为λ的最大值,求出max λ对应的特征向量*W ,然后把特征向量

*W 规一化为向量W ,则()T

12,,

,m W w w w =为各个目标的权重。

当求出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值后,我们还需要进一步求出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指标:

max 1

n CI n λ-=-

并与平均随机一致性RI 指标进行比较分析,以确定判断矩阵是否具有满意的一致性,以表明()T

1212345,,,,w λλλλλ=的各个分量作为相应的各个因素的权重值分配是合理

的。其中,ij w 表示第j 层指标对于第i 层指标的权重,k λ表示第二层第k 个指标对于第一层指标的权重。

采用类似的方法求出子准则层C 对准则层B (包括12345B B B B B 、、、、)的判断矩阵122()ij R c ,222()ij R c ,344()ij R c ,455()ij R c ,522()ij R c 。

用相同的方法求得每个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值并得到最大特征值对应的特征向量,最后通过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指标的检验,以确定各个目标的权重的合理性。

最后通过以上计算出的结果进行层次总排序权向量并通过一致性指标的检验即可得到,第三层子准则层中所有评定指标对于目标层的权重系数为:

()T

''''''

1312341213,,,,...,,w λλλλλλ=

因此准则层中指标相对目标层的权重系数为:

()T

12345,,,,W λλλλλ=

5.1.3问题三模型的建立

通过对问题二分析与求解,我们得到了高校综合奖学金评定的过程中综合成绩、卫

生、学生工作、获奖情况和学生民主投票在奖学金评定过程中所占的权重。对于附件中给出的部分学生的考试课成绩、考查课成绩、卫生、学生工作、获奖情况和学生民主投票的相关信息,我们将上述信息进行量化,再根据问题二所得到的权重关系即可得到学生评定奖学金的学生综合素质的排名。

对于学生的考试课成绩、考查课成绩我们可以利用问题一求得的结果进行量化排名。

由于所给的学生的卫生、学生工作、获奖情况和学生民主投票信息并没有利用统一的标准进行评定,我们必须建立相关的量化标准,这样才可以统一地与学生的综合成绩进行相关的计算,得出量化后的学生的综合素质排名。

为了统一不同指标的量化标准,我们查阅了几所高校的奖学金评定标准,每个学校对学生的培养方向有所不同,因此,我们假设该大学是一所综合性的大学,提倡学生培养自己的综合素质能力。为了更加突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体现,我们利用相对优秀系数来表示每个学生相对最好学生的差距,利用相对优秀系数可以使得每个学生了解自己与其他学生的优势与不足,明确自己处于劣势的方面,可以取长补短,综合提高、发展自己的能力。

相对优秀系数可定义为:

=学生某项指标中的得分

相对优秀系数所有参评学生中该指标中的最高得分

=1,2,...,1,2, (i)

j j

z i m j n z ,; 其中,表示相对优秀系数,ij z 表示第i 个同学在第j 项评定指标中的得分,j z 表示所有参加评定的学生中在第j 项评定指标中的最高得分。

对于综合成绩方面,我们已经通过问题解决其量化问题,在求解的过程中直接与其它评定指标进行相关计算即可。

根据上述中的相对优秀系数j 的定义,我们可以得到其它评定指标的得分情况。

我们用G ij 表示第i 个学生在第j 项评定指标中的相对得分,1,2,...,1,2,...,i

m j n ;。

卫生方面:

=1-100学生卫生扣分

学生卫生相对得分分参评学生中最高的卫生扣分

11

G =

100i

学生工作方面:

=

100学生工作加分

学生工作相对得分分学生工作最高分

22

G =

100i

获奖情况方面:

=

100学生获奖加分

学生获奖相对得分分学生获奖最高分

33

G =

100i

学生民主投票方面:

=

100学生投票所得票数

学生投票相对得分分学生投票中所得最多票数

44

G =

100i

因此,我们根据以上公式及问题二的结果可以得到,学生综合素质得分公式模型:

学生综合素质得分=

5

1

i 学生各项评定指标的相对得分权重

即5

11

G =

i j

j

j G

其中,G i 表示第i 个学生综合素质得分。

模型的求解 5.2.1模型一的求解

考查课成绩的评定分为优秀、良好、中等、合格、不合格五个等级,我们将优秀、良好、中等、合格、不合格分别对应百分制里面的90分、80分、70分、60分、0分(表示该门课未得到学分)。

计算出来的每个同学考查课每门课的相对成绩如表2所示。

表2 学生考查课相对成绩表

姓名 考查课1 () 考查课2() 考查课3() 考查课4() 考查课5() 考查课6()

学生A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学生B 100 89 100 100 100 89 学生C 100 100 78 100 100 89 学生D 100 100 100 89 78 78 学生E 100 100 100 100 89 78 学生F 100 89 100 100 89 89 学生G 100 100 89 89 89 78 学生H 100 89 89 100 89 89 学生I 100 89 89 100 100 89 学生J 100 89 89 100 89 89 学生K 100 100 89 100 89 89 学生L 100 100 89 100 100 100 学生M 100 89 78 89 78 78 学生N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因此,可以计算出来的每个同学的综合成绩及排名如表3所示。

表3 学生综合成绩排名表

姓名总成绩排名

学生N 1

学生A 2

学生B 3

学生L 4

学生I 5

学生F 6

学生H 7

学生J 8

学生C 9

学生K 10

学生G 11

学生D 12

学生E 13

学生M 14

5.2.2模型二的求解

根据模型二级表可得对应准则层A ,B 的判断矩阵为:

19759175

119991959

1

77771979

1

5555175

11999

R

可以求出判断矩阵的最大值为:

max 5.000λ= 对应的权向量为:

120.639,0.071,0.091,0.128,0.07

w

max 01n CI n λ-==-, 1.120RI ,0CI CR

RI

因此

0.1CR ,一致性通过检验。

同理可以求得采用类似的方法求出子准则层C 对准则层12345B B B B B B 、、、、的判断矩阵分别为:

学生的综合成绩1B :

1

31221

3

R

可以求出判断矩阵的最大值为:

max 2.000λ=

对应的权向量为:

210.600,0.400

w

max 01

n CI n λ-==-,0RI ,0CI CR

RI

因此

0.1CR

,一致性通过检验。

学生的卫生情况2B :

2

11

11

R 判断矩阵的最大值为:max 2.000λ=

对应的权向量为:

220.500,0.500w max 01

n CI n λ-==-,0RI ,0CI CR

RI

因此

0.1CR

,一致性通过检验。

学生工作3B :

3

33315575511375511377771

3

5

5

R 判断矩阵的最大值为:

max 4.000λ=

对应的权向量为:

230.150,0.250,0.350w max 01

n CI n λ-==-,0.900RI ,0CI CR

RI

因此

0.1CR

,一致性通过检验。

学生的获奖情况4B :

4

11111

2

345212213253333124544421355555

1

2

3

4

R 判断矩阵的最大值为:

max 5.000λ=

对应的权向量为:

240.067,0.133,0.200,0.333w max 01n CI n λ-==-, 1.120RI ,0CI CR

RI

因此

0.1CR

,一致性通过检验。

民主测评5B :

5

1211

2

R

判断矩阵的最大值为:

max 2.000λ=

对应的权向量为:

250.667,0.333w max 01

n CI n λ-==-,0RI ,0CI CR

RI

因此

0.1CR ,一致性通过检验。

最终求得总权重向量为:

(0.383,0.2560.0350.035,0.023,0.023,0.031 0.009,0.017,0.026,0.034,0.043,0.047,0.024)

w ,,,

一致性检验为:

0CI ,0.225RI ,0CI

CR RI

因此

0.1CR ,层次总排序一致性检验通过。

因此学生的综合成绩、卫生、学生工作、获奖情况和民主测评所占评定奖学金的权重分别为:

0.639,0.070,0.091,0.129,0.071w

5.2.3模型三的求解

获奖情况加分标准如表4所示。

因此我们可以根据以上获奖情况加分标准及模型三,可以求得学生的获奖情况的相对得分,如表5所示。

表5 学生获奖情况及其相对得分

姓名获奖情况得分相对得分

学生A 0 0

学生B 0 0

学生C 校三等 3 43

学生D 0 0

学生E 0 0

学生F 省二等7 100

学生G 0 0

学生H 0 0

学生I 校二等 4 57

学生J 0 0

学生K 0 0

学生L 0 0

学生M 0 0

学生N 校一等 5 71 学生工作的加分标准如表6所示。

因此我们可以根据以上学生工作加分标准及其相对得分的模型,可以求得学生的工作方面相对得分,如表7所示。

表7 学生工作的相对得分

姓名学生工作得分相对得分

学生A 0 0 学生B 女工委员 6 43 学生C 学习委员 5 36

学生D 纪律委员、某社团宣

传部长

13 93

学生E 班长、某社团办公室

主任

14 100

学生F 0 0 学生G 团支书 6 43 学生H 0 0 学生I 文艺委员 5 36 学生J 0 0

学生K 劳动委员、某社团组

织部长

13 93

学生L 0 0

学生M 0 0

学生N 体育委员 5 36

我们可以根据学生民主测评的相对得分的模型,可以求得学生的民主测评方面的相对得分,如表8所示。

表8 学生民主评测的相对得分

姓名学生投票得分

学生A 26 87

学生B 23 77

学生C 28 93

学生D 20 67

学生E 30 100

学生F 24 80

学生G 26 87

学生H 15 50

学生I 14 47

学生J 17 57

学生K 24 80

学生L 18 60

学生M 12 40

学生N 29 97

通过以上学生综合成绩、卫生、学生工作、获奖情况、民主测评结果,根据问题二求得的各项评定指标的权重关系0.639,0.070,0.091,0.129,0.071

w,因此,可以得到学生综合素质得分及排名如表9所示。

表9 学生综合素质得分及排名

姓名综合成绩卫生学生工作学生获奖民主评

综合得分排名

学生A97 0 0 87 1 学生B68 43 0 77 2 学生C100 36 43 93 3 学生D47 93 0 67 4 学生E75 100 0 100 5 学生F100 0 100 80 6 学生G53 43 0 87 7 学生H26 0 0 50 8 学生I95 36 57 47 9 学生J100 0 0 57 10 学生K 5 93 0 80 11 学生L0 0 0 60 12 学生M 5 0 0 40 13 学生N100 36 71 97 14

因此通过以上表格可以得到,获得综合奖学金的学生名单:

一等奖学金:学生N

二等奖学金:学生F、学生I、学生C

三等奖学金:学生A、学生B、学生E、学生K、学生G

综合奖学金的评定说明

××大学××学院××班关于综合奖学金的评定说明为了客观、准确地推进奖学金评定的工作,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根据学

校有关文件,结合本班级具体情况,切实为班级每一位同学的利益考虑,特制定本评定说明。

一、评选范围和推荐名额

综合奖学金是我校采用的一种对优秀学生进行奖励、激励的制度,凡我班级学生均可参加评选。

一等奖学金1名;二等奖学金3名,三等奖学金5名。如果特殊情况者可向学院、学校上报。

二、评选条件

1.在校期间遵守我校学生行为准则条例,没有违纪、违法现象。

2.符合学校关于评选综合奖学金的规定。

3.考试课成绩不得低于70分,考查课成绩不得低于合格。 三、评选办法

1.综合成绩的计算(总分100分)

综合成绩中考试课按照所得成绩进行计算,考查课中所分的五个等级优秀、良好、中等、合格、不合格分别对应90分、80分、70分、60分、0分(未获得该课程学分),并按照以下公式进行计算:

=学生考查课对应的分数

考查课相对成绩所有参评学生中考查课中的最高分

再根据考试课的成绩和考查课的相对成绩,取其权重分别为、,即综合成绩由以下公式计算得到:

()()0.610.60.610.6??+-??=

?+-?∑∑∑∑考试课成绩学分考查课相对成绩学分

综合成绩考试课学分考查课学分 2.学生卫生分数计算(总分100分)

学生卫生情况由学院有关部门每周进行检查,发现不合格者在一学年中进行累计扣分的方式,扣分标准按有关规定进行。

卫生得分的计算按照以下公式进行:

=1-100学生卫生扣分

卫生相对得分分班级学生中卫生扣分最高的分数

3学生工作分数计算(总分100分)

学生工作按照职务的性质及级别分为班级一般职务、班级重要职务、校、院级社团一般职务和校、院级社团重要职务,班级职务等级的评定由班级统一无记名投票进行,校、院级职务等级的评定以校、院级公布名单为准,学生工作加分政策按以下标准进行

=100学生工作加分

学生工作相对得分分学生工作加分的最高分

4学生获奖情况分数的计算(总分100分)

数学建模奖学金的公平性标准答案解答方法介绍

一、问题的提出 1,问题前景 奖学金是对在校大学生学习、工作等方面情况的综合奖励,其目的是为了调动广大学生刻苦学习,奋发向上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为社会造就更多的人才。 目前高校奖学金的评定方法主要是学校或学院结合自身情况进行设定的,其制度与方案都还可能存在不健全和不完善的地方。 2,需要解决的问题 (1)、建立数学模型分析该奖学金评定方案的公平性。 (2)、如果该方案存在不完善的地方,要提出新的奖学金评定方案。 (3)、比较原有方案和我们提出的新方案的的优劣性,并利用模拟的方法进行检验评价。 二、基本假设 1)奖学金只与最后的绩点和没有违反校规有关 2)都是按评奖规则评奖,没有列外,没有后门 3)所有的同学都参加评奖活动,没有列外 三、问题的分析 3.1,评奖范围 凡现就读于我院的各年级全日制本科生均有资格参加综合奖学金的评定。 3.2,评奖条件 1).本学期原始学分绩点在2.5以上; 2).本学期内受“通报批评”的学生;本学年内受“警告”及以上处分的学生;虽未受处分,但有明显违纪行为,造成不良影响的学生不参加奖学金的评定; 3).有违反社会公德、违反校纪校规行为正在受审查,拟给予纪律处分的学生不参加奖学金的评定; 4).本学期内,有必修课及专业限选课程(包括因未取得学分而重修的必修课及专业限选课程)不及格的学生不参加奖学金的评定;

5).学期所修读课程学分总数原则上低于15学分的学生不参加奖学金的评定(不含第一和第七学期); 6).学生所在寝室若使用违章电器,一经查处,不得参加奖学金的评定。 7).经过证实为恶意拖欠学校学费的同学不参加奖学金的评定。 3.3评奖程序 1. )辅导员计算学生原始学分绩点,经学生确认后交学生处核算; 2. )学生提交综合奖学金申请表(见附件1)并附相关证明材料; 3. )学生处对学生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核,无误后计算学生综合学分绩点并予以公示; 4. )根据综合学分绩点初步确定获奖学生名单并进行公示; 5. )公示无误后确定最终获奖学生名单。 3.4综合成绩计算方法 综合评定成绩包括学习成绩,干部工作,科技、学科竞赛,发表作品,文体竞赛活动,文明宿舍,班级荣誉,是对学生各方面精神面貌的综合反映。 3.4 总结 经过分析计算可得一个比较全面的公式来计算奖学金的评比。 四、模型的建立 (一)介绍公式与绩点 综合评定成绩计算公式如下: 综合评定成绩=本学期学分绩点+综合评定加分绩点 其中综合评定加分绩点=学生干部工作加分绩点+科技、学科竞赛加分绩点+论文发表 加分绩点+发表文章加分绩点+文体竞赛加分绩点+文明寝室加分绩点+班级荣誉加分 绩点 1)原始学分绩点的计算公式:

奖学金设置及评定办法

奖学金设置及评定办法 为了鼓励在校大学生刻苦学习、奋发向上,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结合新形势和我校的实际情况,将奖学金评定办法修订如下。 奖学金分为学校设立的奖学金和校外单位设立的奖学金两大类,各类奖学金获得者必须同时具备基本条件、限制条件和具体条件。 一、奖学金的基本条件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改革开放政策。 2.热爱所学专业,学习勤奋,严谨踏实,勇于进取,成绩良好。 3.尊敬师长,团结、关心集体,遵纪守法,热爱劳动,勤俭节约。 4.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身体健康。 二、奖学金的限制条件 凡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均不具备各类奖学金评奖资格。 1.素质综合考评等级在中等以下(含中等)。 2.违反校纪校规受到警告以上(含警告,以下同)处分。 3.必修课和限制性选修课成绩不及格有一门以上。 4.本学期没有注册的学生。 三、奖学金类别及评选 奖学金按类别设有特等奖学金、优秀学生奖学金、单项奖学金、突出贡献奖学金、创新奖学金、特困奖学金、专项奖学金等七项,其中,特等奖学金与优秀学生奖学金、特困奖学金在一年内不能兼得,优秀学生奖学金与特困奖学金在一学期内不能兼得。 (一)特等奖学金 特等奖学金是学校目前最高荣誉奖学金,它用于奖励在大学期间取得特别优异成绩,在学生中能够起模范带头作用的优秀本科学生。特等奖学金每年评定一次,每次在四月底颁奖。 1.奖学金人数与金额 特等奖学金每年评选10名,奖学金为5000元。 2.评选条件 大学本科三、四年级学生,获得本年度哈工大(威海)十佳大学生称号。

3.评选办法 见《哈工大(威海)十佳大学生评选办法》。 (二)优秀学生奖学金 优秀学生奖学金是学校目前奖励面最大的奖学金,获奖学生占学生总数的20%,它用于奖励在大学生素质综合考评中全面发展的本科学生。优秀学生奖学金每学期评定一次。 1.奖学金等级、比例与金额 优秀学生奖学金分为三等,评定比例和奖学金为:一等比例为3%,奖学金为1000元;二等比例为7%,奖学金为500元;三等比例为10%,奖学金为250元。 2.评选条件 (1)一等优秀学生奖学金获得者必须满足本学期素质综合测评的成绩和必修课加权平均成绩均在本班级学生的前10%以内,实验实习课成绩均在良好以上。 (2)二等优秀学生奖学金获得者必须满足本学期素质综合测评的成绩和必修课加权平均成绩均在本班级学生数的前25%以内,实验实习课成绩平均在良好以上或全部中等以上。 (3)三等优秀学生奖学金获得者必须满足本学期素质综合测评的成绩和必修课加权平均成绩均在本班级学生数的前50%以内,实验实习课成绩全部中等以上。 (4)在第五、六学期评定一等优秀学生奖学金,获奖学生英语成绩必须满足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通过;在第七、八学期评定一等优秀学生奖学金,获奖学生英语成绩必须满足全国大学英语考试六级通过。 (5)在第五—八学期评定二、三等优秀学生奖学金,获奖学生英语成绩必须为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通过。 3.评选办法 (1)本奖学金评定在每年的三、九月份结合大学生素质考评结果进行。 (2)辅导员、班主任负责主持年级、班级的优秀学生奖学金评定工作。 (3)在奖学金评定时,以院系年级或专业为单位,对照评奖条件,根据大学生素质考评每学期综合素质总分,按照各等比例名额由高分到低分确定获奖学生名单。 (4)所有获奖学生名单需报院系奖学金评审小组审定、院系内公示,由学生工作部(处)审核并备案。 4.对不及格成绩的处理

数学建模综合评价方法

所谓指标就就是用来评价系统的参量.例如,在校学生规模、教学质量、师资结构、科研水平等,就可以作为评价高等院校综合水平的主要指标.一般说来,任何—个指标都反映与刻画事物的—个侧面. 从指标值的特征瞧,指标可以分为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定性指标就是用定性的语言作为指标描述值,定量指标就是用具体数据作为指标值.例如,旅游景区质量等级有5A 、4A 、3A 、2A 与1A 之分,则旅游景区质量等级就是定性指标;而景区年旅客接待量、门票收入等就就是定量指标. 从指标值的变化对评价目的的影响来瞧,可以将指标分为以下四类: (1)极大型指标(又称为效益型指标)就是指标值越大越好的指标; (2)极小型指标(又称为成本型指标)就是指标值越小越好的指标; (3)居中型指标就是指标值既不就是越大越好,也不就是越小越好,而就是适中为最好的指标; (4) 区间型指标就是指标值取在某个区间内为最好的指标. 例如,在评价企业的经济效益时,利润作为指标,其值越大,经济效益就越好,这就就是效益型指标;而管理费用作为指标,其值越小,经济效益就越好,所以管理费用就是成本型指标.再如建筑工程招标中,投标报价既不能太高又不能太低,其值的变化范围一般就是 (10%,5%)-+× 标的价,超过此范围的都将被淘汰,因此投标报价为区间型指标.投标工期既不能太长又不能太短,就就是居中型指标. 在实际中,不论按什么方式对指标进行分类,不同类型的指标可以通过相应的数学方法进行相互转换 8、2、4 评价指标的预处理方法 一般情况下,在综合评价指标中,各指标值可能属于不同类型、不同单位或不同数量级,从而使得各指标之间存在着不可公度性,给综合评价带来了诸多不便.为了尽可能地反映实际情况,消除由于各项指标间的这些差别带来的影响,避免出现不合理的评价结果,就需要对评价指标进行一定的预处理,包括对指标的一致化处理与无量纲化处理. 1.指标的一致化处理 所谓一致化处理就就是将评价指标的类型进行统一.一般来说,在评价指标体系中,可能会同时存在极大型指标、极小型指标、居中型指标与区间型指标,它们都具有不同的特点.如产量、利润、成绩等极大型指标就是希望取值越大越好;而成本、费用、缺陷等极小型指标则就是希望取值越小越好;对于室内温度、空气湿度等居中型指标就是既不期望取值太大,也不期望取值太小,而就是居中为好.若指标体系中存在不同类型的指标,必须在综合评价之前将评价指标的类型做一致化处理.例如,将各类指标都转化为极大型指标,或极小型指标.一般的做法就是将非极大型指标转化为极大型指标.但就是,在不同的指标权重确定方法与评价模型中,指标一致化处理也有差异. (1) 极小型指标化为极大型指标 对极小型指标j x ,将其转化为极大型指标时,只需对指标j x 取倒数: 1j j x x '= , 或做平移变换: j j j x M x '=-,

学生素质综合测评及奖学金评定细则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学生素质综合测评及奖学金评定细则 (2016年3月修订) 为了促进我院大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高,创建优良的学风、班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鼓励学生争先创优、发展特长,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创造性人才,建立适应于我系的学生素质评估量化体系,根据《淮阴工学院学生手册》(2015年新版)中的《淮阴工学院学生素质综合测评办法》、《淮阴工学院学生奖励办法》,《淮阴工学院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评选办法》等有关规定,特制定本细则: 第一章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细则: 第一条学生素质综合测评的应用: 一、每年学生综合测评的结果作为学生奖励的重要依据; 二、凡有一门课程不及格或学年内受到处分者不得参加评优、评奖; 三、两门或两门以上不及格,取消本学年的勤工助学、困难补助等资格; 四、学生综合测评成绩的排名作为发展党员的主要依据。 第二条学生素质综合测评成绩的测算 学生的综合测评成绩由学生德育成绩、智育成绩、体育素质、及创新能力附加分组成。其中德育成绩、体育素质为参考分,智育成绩、创新能力附加分为必加分,(公式为综合测评成绩=智育总评成绩+创新能力附加分),具体测算如下: 一、德育成绩测算: (一)、德育成绩由班级组织评定小组根据《淮阴工学院学生素质综合测评办法》第五条规定进行测评,测评结果报学生工作办公室。 (二)、凡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德育成绩为不及格 1、违反法律法规,受司法部门或公安机关处罚的 2、违反校纪校规,受到系警告以上处分者 3、受到学校批评为不文明宿舍的所有成员 二、智育成绩的测算办法 1、采用加权平均分进行智育成绩的测算:公式为智育成绩=(∑课程的成绩×学分)/(∑学分) 2、任选课、选修课、辅修课程不计入智育测算(辅修课计入创新附加分测算)。 三、体育素质评分:凡体育成绩合格者,具有评优评奖资格。

广州中医药大学全日制本专科学生综合奖学金评比方案

广州中医药大学全日制本专科学生综合奖学金评比方案 (广中医学〔2012〕30号)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实行综合奖学金制度,目的在于建立良好的竞争机制,鼓励学生奋发向上,刻苦学习,开拓进取,促进学生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并有利于学生发挥自己的专长,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二条评比范围:二年级以上(含二年级)全日制本专科学生,不含境外生。 第三条为体现评比的公正性,评比采取分类评分综合权重的方法,按综合分高低评比各奖项。 一、品德表现分(100分); 二、智育表现分(100分); 三、文体表现分(100分)。 每项加分后超过100分按100分算,三项依次分别占25%、60%、15%的权重。 第四条综合奖学金设一、二、三等奖和智育、德育、文体优秀单项奖。综合奖学金评定等级占年级学生人数(不含境外生)的比例:一等奖2%,二等奖10%,三等奖12%;智育、德育、文体优秀单项奖各占2%;奖励金额分别为2500元、1500元、1000元和500元。已获得一、二、三等奖者不参加单项奖的评定。 第五条获一等奖学金者品德行为表现分必须在85分以上,学年平均学分成绩在全年级排名必须在前25%以内。获一等奖学金者同时授予“三好学生标兵”称号;获二等奖学金者,同时授予“三好学生”称号。 第六条所有获得奖学金的同学由学校颁发证书。 第七条在校期间历年均获二等奖学金以上(含二等奖学金),且思想品德表现较好者,授予“优秀毕业生”称号。 第八条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取消参评综合奖学金资格: 一、在评比过程采取不正当竞争手段,弄虚作假者; 二、一学年有1门以上(含1门)必修(不含体育课)或限选课程不及格者(德育、文 体优秀单项奖除外)。 三、违法违纪受处分者; 四、考试违规者; 五、品德表现分不及格者。 第二章实施程序及方法 第九条实施程序 一、综合奖学金的评比工作在学校统一领导下,由学生工作部(处)进行部署,指导、监督和审核,各院负责组织实施,有关职能部门予以配合。评比工作在每年9月份进行(具体时间按当年评比通知),毕业年级的评比工作在每年5月份进行。 二、单项评分:根据每位同学一学年的表现及取得的成绩,分别就品德表现、智育

学生奖学金评定办法【最新】

学生奖学金评定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鼓励学生刻苦学习,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根据国家教育部和湖北省教育厅的有关精神,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奖学金种类 (一)国家、省或地方政府等设置的奖学金: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省政府奖学金等; (二)学校设置的奖学金:学校奖学金、优秀毕业生奖学金、单项奖学金; (三)社会奖学金:企业、社会团体或个人设立的奖学金。 第三条奖学金评定范围 我校全日制普通本、专科生均可按条件参加奖学金的评定。(研究生以及成人教育类、自学考试类学生的奖学金分别由研究生处、成

人职业教育学院依照本办法制定相应办法。) 第四条奖学金应该用于学习和生活方面的必需消费,不得用于挥霍或其他不当用途,一经发现,停止发放奖学金。 第二章国家、省或地方政府等设置的奖学金 第五条国家、省或地方政府设置的专项奖学金根据相应评选办法进行评定。 第三章学校设置的奖学金 第六条学校奖学金的等级标准和评定比例: 特等奖学金2000元/人·年,占学生总数的1%; 一等奖学金1000元/人·年,占学生总数的3%; 二等奖学金500元/人·年,占学生总数的5%; 三等奖学金300元/人·年,占学生总数的9%。

第七条优秀毕业生奖学金500元/人,占毕业生总数的15%。 第八条获得学校奖学金和优秀毕业生奖学金的基本条件: (一)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二)遵守宪法和法律,遵守学校规章制度; (三)诚实守信,道德品质优良; (四)在校期间学习成绩优异,综合表现优良。 第九条本学年内,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取消奖学金的评定资格: (一)违反校纪校规,受到警告以上处分者; (二)有课程补考或学业综合成绩在专业排名居于后1/3者(公共选修课成绩不在统计之列)。 第十条学校奖学金和优秀毕业生奖学金评定程序与组织领导 (一)学校奖学金每年九月份评定一次,以上一学年学业成绩为

数学建模模糊综合评价法

学科评价模型(模糊综合评价法) 摘要:该模型研究的是某高校学科的评价的问题,基于所给的学科统计数据作出综合分析。基于此对未来学科的发展提供理论上的依据。 对于问题1、采用层次分析法,通过建立对比矩阵,得出影响评价值各因素的所占的权重。然后将各因素值进行标准化。在可共度的基础上求出所对应学科的评价值,最后确定学科的综合排名。(将问题1中的部分结果进行阐述) (或者是先对二级评价因素运用层次分析法得出其对应的各因素的权重(只选取一组代表性的即可),然后再次运用层次分析法或者是模糊层次分析法对每一学科进行计算,得出其权重系数)。通过利用matlab确定的各二级评价因素的比较矩阵的特征根分别为:4.2433、2、4.1407、3.0858、10.7434、7.3738、3.0246、1 对于问题2、基于问题一中已经获得的对学科的评价值,为了更加明了的展现各一级因素的作用,采用求解相关性系数的显著性,找出对学科评价有显著性作用的一级评价因素。同时鉴于从文献中已经有的获得的已经有的权重分配,对比通过模型求得的数值,来验证所建模型和求解过程是否合理。 对于问题3、主成份分析法,由于在此种情况下考虑的是科研型或者教学型的高校,因此在评价因素中势必会有很大的差别和区分。所以在求解评价值的时候不能够等同问题1中的方法和结果,需要重新建立模型,消除或者忽略某些因素的影响和作用(将问题三的部分结果进行阐述)。 一、问题重述

学科的水平、地位是评价高等学校层次的一个重要指标,而学科间水平的评价对于学科本身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一个显著的方面就是在录取学生方面,通常情况下一个好的专业可以录取到相对起点较高的学生,而且它还可以使得各学科能更加深入的了解到本学科的地位和不足之处,可以更好的促进该学科的发展。学科的评价是为了恰当的学科竞争,而学科间的竞争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动力,所以合理评价学科的竞争力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鉴于学科评价的两种方法:因素分析法和内涵解析法。本模型基于某大学(科研与教学并重型高校)的13个学科在某一时期内的调查数据,包括各种建设成效数据和前期投入的数据。 通过计算每一级、每一个评价因素所占的权重,确定某一学科在评价是各因素所占的比重,构建评价等级所对应的函数。通过数值分析得出学科的评价值。需要解决一下几个问题: 1、根据已给数据建立学科评价模型,要求必要的数据分析及建模过程。 2、模型分析,给出建立模型的适用性、合理性分析。 3、假设数据来自于某科研型祸教学型高校,请给出相应的学科评价模 型。 二、符号说明与基本假设 2.1符号说明 符号说明 S——评价数(评价所依据的最终数值) X——影响评价数值的一级因素所构成的矩阵

学校奖学金评定细则(六篇)

学校奖学金评定细则(六篇) (篇一) 第一条**大学为了更好地满足国家发展对基础学科的人才需要出发,为**大学培养一支高水平的基础学科人才队伍,鼓励和支持一批对基础学科有兴趣的优秀学生献身基础学科的学习和研究工作,特制订本细则。 第二条**大学本科生专业奖学金的评奖对象为教育部在我校设立的八个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基地(即汉语言文学、历史学、哲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基础医学、生物科学专业)在册在校二年级以上(含二年级)本科生。大类招生专业学生三年级以上(含三年级)可评奖。转出上述八个专业的学生不参评原专业奖学金。 第三条通过转专业、插班进入上述专业基地班的学生,进入该专业学习满一学年后可提出申请**大学本科生专业奖学金。 第四条**大学本科生专业奖学金每年由学校按在册在校基础学科专业本科生人数的60%向各院系分配获奖学生名额。 第五条**大学本科生专业奖学金每学年评选一次,学生可自行向所在院系提出申请,由院系按照学习成绩对申请者进行排名评选,奖金额为1200元(大类招生相关专业为

1800元) 第六条**大学本科生专业奖学金最后一学年的评审中,凡已获直升本校本系(专业)研究生资格的八个基础学科专业的本科学生,奖金额为2400元(大类招生相关专业为3000元),其他学生奖金额为1200元(大类招生相关专业为1800元)。 第七条各院系将本科专业奖学金初审名单报送校党委学生工作部(处),经审核通过后,报校奖学金评审委员会终审,确定获奖学生名单。 第八条**大学本科生专业奖学金可与**大学其他各类本科生奖学金兼得。 第九条本细则由校党委学生工作部(处)负责解释。 第十条本细则自**年10月18日起施行。 (篇二) 为回馈社会,激发学生刻苦学习的精神,不断提高个人修养,成为品学兼优的专业人才,为石油工业人才培养贡献一份力量,**神开石油化工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及董事长顾正先生在我校设立“神开德贵”奖学金。 一、奖学金总额与评定分配 总额:人民币每年壹拾万元整。 评审时间:**年—**年每年10月。 评定分配:

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数学建模方法简介_任丽华

8 《商场现代化》2006年7月(中旬刊)总第473期 20世纪80年代初,汪培庄提出了对绿色供应链绩效进行评价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此模型以它简单实用的特点迅速波及到国民经济和工农业生产的方方面面,广大实际工作者运用此模型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成果。本文简单介绍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数学模型方法。 一、构造评价指标体系 模糊综合评价的第一步就是根据具体情况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层次结构图,如图所示: 二、确定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 确定各指标的权重是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步骤之一。本文根据绿色供应链评价体系的层次结构特点,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其权重。尽管层次分析法中也选用了专家调查法,具有一定的主观性,但是由于本文在使用该方法的过程中,对多位专家的调查进行了数学处理,并对处理后的结果进行了一致性检验,笔者认为,运用层次分析法能够从很大程度上消除主观因素带来的影响,使权重的确定更加具有客观性,也更加符合实际情况。 在此设各级指标的权重都用百分数表示,且第一级指标各指标的权重为Wi,i=1,2,…,n,n为一级指标个数。一级指标权重向量为: W=(W1,…,Wi,…Wn) 各一级指标所包含的二级指标权重向量为: W=(Wi1,…,Wis,…Wim),m为各一级指标所包含的二级指标个数,s=1,2,…,m。 各二级指标所包含的三级指标权重向量为: Wis=(Wis1,…Wis2,…Wimq),q为各二级指标所包含的三级指标个数。三、确定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建立模糊综合评价因素集将因素集X作一种划分,即把X分为n个因素子集X1,X2,…Xn,并且必须满足: 同时,对于任意的i≠j,i,j=1,2,…,均有 即对因素X的划分既要把因素集的诸评价指标分完,而任一个评 价指标又应只在一个子因素集Xi中。 再以Xi表示的第i个子因素指标集又有ki个评价指标即:Xi={Xi1,Xi2,…,XiKi},i=1,2,…,n 这样,由于每个Xi含有Ki个评价指标,于是总因素指标集X其有 个评价指标。 四、 进行单因素评价,建立模糊关系矩阵R 在上一步构造了模糊子集后,需要对评价目标从每个因素集Xi上进行量化,即确定从单因素来看评价目标对各模糊子集的隶属度,进而得到模糊关系矩阵: 其中si(i=1,2,…,m)表示第i个方案,而矩阵R中第h行第j列元素rhj表示指标Xih在方案sj下的隶属度。对于隶属度的确定可分为两种 情况: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 (1)定量指标隶属度的确定 对于成本型评价因素可以用下式计算: 对于效益型评价因素可以用下式计算:对于区间型评价因素可以用下式计算:上面三个式子中:f(x)为特征值,sup(f),inf(f)分别为对应于同一个指标的所有特征值的上下界,即是同一指标特征值的最大值和最小 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数学建模方法简介 任丽华 东营职业学院 [摘 要] 本文一种数学模型方法构造了一种对绿色供应链绩效进行评价的模糊综合评价法,主要从构造评价指标体系,确定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确定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建立模糊综合评价因素集,进行单因素评价、建立模糊关系矩阵R,计算模糊评价结果向量B等五个方面介绍这种评价方法。 [关键词] 绿色供应链绩效评价 模糊综合评价法 数学模型方法 流通论坛

数学建模常见评价与衡量模型简介

常见评价模型简介 评价类数学模型是全国数学建模竞赛中经常出现的一类模型,如2005年全国赛A题长江水质的评价问题,2008年B题高校学费标准评价体系问题等。主要介绍三种比较常用的评价模型:层次分析模型,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灰色关联分析模型,以期帮助大家了解不同背景下不同评价方法的应用。 层次分析模型 层次分析法(AHP)是根据问题的性质和要求,将所包含的因素进行分类,一般按目标层、准则层和子准则层排列,构成一个层次结构,对同层次内诸因素采用两两比较的方法确定出相对于上一层目标的权重,这样层层分析下去,直到最后一层,给出所有因素相对于总目标而言,按重要性程度的一个排序。其主要特征是,它合理地将定性与定量决策结合起来,按照思维、心理的规律把决策过程层次化、数量化。 运用层次分析法进行决策,可以分为以下四个步骤: 步骤1 建立层次分析结构模型 深入分析实际问题,将有关因素自上而下分层(目标—准则或指标—方案或对象),上层受下层影响,而层内各因素基本上相对独立。 步骤2构造成对比较阵 对于同一层次的各元素关于上一层次中某一准则的重要性进行两两比较,借助1~9尺度,构造比较矩阵; 步骤3计算权向量并作一致性检验 由判断矩阵计算被比较元素对于该准则的相对权重,并进行一致性检验,若通过,则最大特征根对应的特征向量做为权向量。 步骤4计算组合权向量(作组合一致性检验) 组合权向量可作为决策的定量依据 通过一个具体的例子介绍层次分析模型的应用。 例(选择旅游地决策问题)如何在桂林、黄山、北戴河3个目的地中按照景色、费用、居住条件、饮食、旅途条件等因素进行选择。 步骤1 建立系统的递阶层次结构 将决策问题分为3个层次:目标层O,准则层C,方案层P;每层有若干元素,各层元素间的关系用相连的直线表示。

苏北数学建模论文 奖学金评定问题

承诺书 我们仔细阅读了第八届苏北数学建模联赛的竞赛规则。 我们完全明白,在竞赛开始后参赛队员不能以任何方式(包括电话、电子邮件、网上咨询等)与本队以外的任何人(包括指导教师)研究、讨论与赛题有关的问题。 我们知道,抄袭别人的成果是违反竞赛规则的, 如果引用别人的成果或其他公开的资料(包括网上查到的资料),必须按照规定的参考文献的表述方式在正文引用处和参考文献中明确列出。 我们郑重承诺,严格遵守竞赛规则,以保证竞赛的公正、公平性。如有违反竞赛规则的行为,我们愿意承担由此引起的一切后果。 我们的参赛报名号为:3424 参赛组别(研究生或本科或专科):本科组 参赛队员(签名) : 队员1: 队员2:、 队员3: 获奖证书邮寄地址:

编号专用页 参赛队伍的参赛号码:(请各个参赛队提前填写好): 3424 竞赛统一编号(由竞赛组委会送至评委团前编号):竞赛评阅编号(由竞赛评委团评阅前进行编号):

题目高校综合奖学金的评定 摘要 本文运用模糊数学思想以及层次分析法,按照相对隶属度原则, 按照权重与学校希望实现的培养目标一致,即各部分的权重体现出学校对学生各方面要求的侧重,以引导学生按照学校的培养目标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对奖学金评定中的各因素进行量化。使评定的结果具科学性与合理性,同时模型可推广到其它评比当中。 首先,我们对考试课采用极差变换法,对考查课采用模糊数学中的隶属函数来处理,最终运用加权求和的方法得到学生的考试课和考查课综合成绩和排名。接着我们又根据学校对学生各方面要求的侧重,运用层次分析法(AHP),按照不同学校的要求得出考试课和考查课综合成绩、卫生、学生工作、获奖情况和学生民主投票在奖学金评定过程中所占的权重为(0.451617,0.050181,0.150538,0.260746,0.086918);通过对卫生、学生工作、获奖情况和学生民主投票进行量化,运用极差变换法,再由问题一问题二所得数据加权求和得到对每位学生的综合评定,得到奖学金评定结果为:一等奖学金:学生N 二等奖学金:学生F 学生A 学生K 三等奖学金:学生B 学生I 学生L 学生C 学生G。最后,为提高模型的实用性,简化上述模型。我们运用了Matlab及C程序对以上各步骤进行编程求解。 关键词:模糊优选层次分析法隶属函数Matlab

大学学院奖学金评定办法

XXXX学院奖学金评定办法 第一条为了加强校风、学风建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根据上级和我院有关规定,结合学院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奖学金用于奖励我院品学兼优的全日制学生。 第三条奖学金的来源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四条奖学金的等级、额度及比例 (一)奖学金分为一、二、三等。 (二)奖学金的额度:一等1500元,二等1000元,三等500元。 (三)奖学金评定比例为本系(部)各年级本年注册学生的21%,其中一等2%、二等4%,三等15%。 第五条奖学金评定标准 (一)奖学金的评定依据: 1.学生操行测评分在中队排名前50%以内; 2.按学生学年的综合成绩从高到低依次按比例确定奖学金等次。综合成绩计算方法为:学年课程考核(含考试和考查课)平均成绩×70%+操行测评分数(百分制)×30%。 (二)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取消奖学金评定资格: 1.学年内受到纪律处分者; 2.本学年内有一门课程(含考查课)不及格者; 3.在留级或跟班试读期间者; 4.未按规定缴纳学费者; 5.年度内未按要求注册者;

6.因舞弊而获得奖学金者,一经查出立即停发,追回已发奖学金并根据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三)学年结束仍有缓考课程者,不参与本学年奖学金评定。 (四)单项奖学金是为了推进学生的全面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鼓励学生多方面发展而设置的一项鼓励措施。用于奖励在学习、科研、文艺、体育、宣传、社会工作等各方面做出突出成绩的学生。 1.单项奖学金类别及申请条件: (1)精神风尚奖:在遵守校规校纪、践行校园文明规范过程中表现突出者。 (2)学术科研奖:公开发表有学术价值的文章或出版学术著作者,取得有影响科研成果者。 (3)体育优秀奖:在省级以上(含省级)级别运动会其他正式单项体育比赛中获得名次,为学校争得荣誉者。 (4)突出贡献奖:在代表学生参加的具有较强社会影响的正式活动和各种比赛中取得突出成绩,做出突出贡献者。 (5)宣传奖:在国家、省、地市级报刊上发表反映我校(学生工作)成绩的通讯报道,对宣传学习学校起到良好作用者。 2.单项奖学金额度:每人500元。 3.单项奖学金评定的组织和程序:由申请者填写《单项奖学金申请表》并提供相关证件、获奖结果、证书原件及复印件交于系部、由系部提出申请并报学生处,学生处审核后报送院领导审批。 第六条奖学金评定工作每学年进行一次,一般在每年的九月份进行,毕业年级的奖学金评定在每年的六月份进行。

数学建模综合奖学金评定

B 题:综合奖学金评定 摘要 高校奖学金是每一届大学生奋力拼搏的目标,在极大一部分学生眼中,奖学金所包含的荣誉远远超过了其金钱价值。综合奖学金与单项奖学金最大区别在于,要求获奖者各方面都表现优秀,其评选程序亦严谨公正,过程公开透明。本文根据140名学生信息进行分析,对不同专业学生不同学科成绩分布进行研究并建立模型,评选出获得综合奖学金的学生,同时提出模型建立的关键以及对获奖学生相关影响因素的估计与评定。 针对问题一,为了统一不同专业学生的成绩,首先将各成绩等级制换算为百分制,再根据学生平均成绩分布,利用Excel 建立模拟正态分布模型,从而建立不同专业学生群体的综合能力统一标准基础。在这一基础上,又考虑到低于平均分的“落后群体”对优生群体的影响,于是通过提出并利用MATLAB 多次扫描仿真确定权重因子η与阶数常量σ,减小该影响,建立难度归一化模型: p c,n,i =q c,n,i c,i ×ηc,n,i 其中 ηc,n,i ={1,q c,n,i >mean c,i (q c,n,i mean c,i )σ ,q c,n,i >mean c,i 最后求得每名学生的总成绩: t c,n =∑p c,n,i ·s i i ∑s i i 针对问题二,考虑到鼓励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奖学金的精神,结合各高校奖学金评测办法,制定出了一套针对于不同专业学生统一评比奖学金的算法。 针对问题三,利用Excel 对获奖者信息归纳并可视化,再根据所得图像进行合理分析与推测,最终得出结论:该140名学生中,综合奖学金获得者与专业无关;但与性别有关,且女性获得综合奖学金的可能性更大。 【关键词】 综合奖学金 难度归一化 权重因子 MATLAB 扫描仿真

高校综合奖学金的评定

参赛队员: 姓名学号专业石伟B09070413 材料化学秦晨莹B09060104 自动化黄子轩B09060105 自动化

2011年第八届苏北数学建模联赛 题目高校综合奖学金的评定 摘要 本文针对高校综合奖学金的评定问题进行讨论,建立了相应模型,公平简洁,全面细致。 根据奖学金评定信息和对于在校大学生的调查询问,以五个方面,十二门课程、卫生情况、工作情况、获奖情况和学生民主投票为研究对象,主要利用层次分析法,指标合理量化方法和约束条件排序法,构造了加权矩阵模型、层次分析模型,综合考虑了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在公平公正的原则下最终确定了一、二、三等奖学金的获奖名单,并且确立了高校奖学金评价的具体实施准则。 在模型的建立和求解过程中我们有如下特点,首先我们考虑到在计算综合成绩时考试课和考查课不能同等对待,因为考试课任务重且最终多以试卷的形式考核,相对于考查课要重要很多,所以我们在计算综合成绩时采用了考试课:考查课=2:1的权重形式,合理清晰。其次,我们运用层次分析法,在计算综合成绩、卫生、学生工作、获奖情况和学生民主投票在奖学金评定过程中所占的权重的过程中消除了人为因素的影响,更具公平性。再次,我们在工作情况、获奖情况进行量化的过程中,采用了每个同学都具有60分基本分,在基本分的基础上对工作优秀和获奖的同学予以加分的评分标准。加分细则是依据各高校的加分绩点而定的,具有说服力。最后,在确立奖学金获奖的名单的过程中,我们不是单纯考虑综合排名,而是根据成绩排名和综合排名双重因素而定的,即在成绩排名中位于前XX%的学生才有资格评选奖学金,这也体现了学校注重学生的学习情况,体现了学校的导向问题。 本文通过运用MATLAB和Excel软件计算,并在适当的位置运用图表,使求解过程和结果更清晰化。 关键词:指标合理量化层次分析法约束条件排序法

山东大学本科生奖学金管理办法

山东大学本科生奖学金管理办法

山东大学本科生奖学金管理办法 山大学字〔〕14号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建设世界一流高水平大学,培养具有健全人格、适合时代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激发学生奋发向上、刻苦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其各项素质全面发展,依据《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的有关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具有山东大学正式学籍,在校接受全日制普通高等学历教育的本科生。 第二章奖学金的类型、标准与比例 第三条奖学金分为综合奖学金、单项奖学金两类。 (一)综合奖学金 1. 校长奖学金 学校授予在校学生的最高荣誉,用于奖励具有优秀的道德品质和人格修养、出众的学业成绩和科研水平、健康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综合素质最为优秀的学生,校长奖学金获得者同时授予“全面发展标兵”荣誉称号。 每年评选30名,奖励标准为10000元/人。 2. 国家奖学金 国家奖学金由中央政府出资设立,用于奖励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综合素质特别优秀的学生。

奖励标准为8000元/人。 3. 国家励志奖学金 国家励志奖学金由中央政府出资设立,用于奖励资助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奖励标准为5000元/人。 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每年评选一次,名额由教育部下达,学校择优评选推荐。 4. 优秀学生奖学金 用于奖励品学兼优,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学生,按照年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成绩排列顺序确定。 该奖项分三个等级: 一等奖学金3000元/人,评奖名额按参评学生数的5%确定; 二等奖学金元/人,评奖名额按参评学生数的10%确定; 三等奖学金1000元/人,评奖名额按参评学生数的10%确定。 获一等奖学金、基础性素质成绩为“优”者,授予校级三好学生称号。获二等奖学金、基础性素质成绩为“优”者,授予院级三好学生称号。 5.社会奖学金 用于奖励品学兼优的学生。由社会各界、企事业单位及个人设立,奖励标准和名额由学校与设奖单位及个人协商确定。 (二)单项奖学金

西南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本科生综合奖学金评定细则

电气工程学院本科生综合奖学金评定细则 (二○一○年三月修订) 为鼓励我院学生在刻苦努力学习的同时,积极参加各级(类)科技、学科、文化、体育竞赛,积极投身于校园精神文明建设中,努力拓展自身综合素质,依据《西南交通大学本科生奖学金评定办法》,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订本细则如下: 一、评奖范围 就读于我院的各年级全日制本科生(转专业的学生需在我院就读满一个学期)。 二、评奖条件 1. 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道德品质优良,遵守各级规章制度; 2. 热爱所学专业,勤奋学习,学习成绩优良; 3. 积极参加社会工作、体育锻炼、文艺活动等多项集体活动,德、智、体综 合考评分达85分及以上; 4. 评奖学期的原始学分绩点不得低于。 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学生不得参与本学期的综合奖学金评定: 1. 评奖学期内有必修课及限选课正考不及格的; 2. 评奖学期学生未修满培养计划上要求本学期应选必修课程的; 3. 评奖学期内受“通报批评”的;本学年内受“警告”及以上处分的; 4. 有违反社会公德、违反校纪校规、违反学院各项规章制度行为正在接受审 查,拟给予纪律处分的或未给予处分但造成不良影响的; 5. 评奖学期(不含第七学期)所修课程学分总数低于15个学分的。 6.三次未参加学校、学院要求的集体活动的。

三、评定办法 1. 综合奖学金的等级、金额、评奖比例依据《西南交通大学本科教育规范》中《西南交通大学本科生奖学金评定办法》执行; 2. 综合奖学金的评定以评奖学期学生的综合评定成绩为依据; 3. 电气茅以升班的学生单独评奖。 四、评奖程序 1. 学院学生工作组计算并公示学生原始学分绩点; 2. 学生提交综合奖学金申请表(见附件1)并附相关证明材料; 3. 学生工作组对学生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核,无误后计算学生综合学分绩点并 予以公示; 4. 根据综合学分绩点初步确定获奖学生名单并进行公示; 5. 公示无误后由评奖评优领导工作小组确定最终获奖学生名单。 五、综合评定成绩计算方法 综合评定成绩包含学生的学习成绩、社会工作、各级(类)竞赛、发表学术论文或文学性质的文章、文明寝室成绩等,是学生综合素质的体现。(一)综合评定成绩计算公式如下: 综合评定成绩=评奖学期原始学分绩点+综合评定加分绩点 其中,综合评定加分绩点=学生干部加分绩点+发表文章加分绩点+科技、学科竞赛加分绩点+文、体比赛加分绩点+论文发表加分绩点+文明宿舍加分绩点+参加活动加分绩点等。 (二)各类加分绩点计算方法如下: 1. (1 )课程学分绩点

优秀高校奖学金评定方案

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承 诺 书 我们仔细阅读了《河南城建学院第一届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参赛须知》。 我们完全明白,在竞赛开始后参赛队员不能以任何方式(包括电话、电子邮 件、网上咨询等)与队外的任何人研究、讨论与赛题有关的问题。 我们知道,抄袭别人的成果是违反竞赛规则的, 如果引用别人的成果或其他 公开的资料(包括网上查到的资料),必须按照规定的参考文献的表述方式在正文引用处和参考文献中明确列出。 我们郑重承诺,严格遵守竞赛规则,以保证竞赛的公正、公平性。如有违反 竞赛规则的行为,我们将受到严肃处理。 我们的选择题号为: B 题 高校综合奖学金的评定 参赛队员(打印并签名): (以下内容参赛队员不需填写,由竞赛组委会统一编码) 评阅编号: 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装 订 线 装 订 线 装 订 线 装 订 线 装 订 线 装 订 线

编号专用页 评阅编号(由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

高校综合奖学金的评定 摘要 随着高等教育教育理念、教育方式的深刻变化,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开展,科 学测评学生的综合素质,建立和健全大学生奖学金评定体系势在必行。本文就大学生奖学金评价体系的现状,提出依据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构建大学生奖金评定体系的基本思路。 高校奖学金制度是我国奖、贷、助、补、减资助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立 的目的是为了鼓励先进,鞭策后进,促进大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而以往奖学金评定单单注重学生的学业成绩,忽视了学生沟通、动手能力及其他各项能力,不利于学生素 质面发展,有悖于高校在新时期造就高素质创造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本文针对高校综合奖学金的评定,运用MOP即多目标规划,化多为少就是把多目标问题规为单目标的数学规划。多目标最优化,通常记为VMP。线性加权和法对 >0(i=1,2,…,m) 作各目标线性加权和。于多目标规划问题(VMP),先选取向量要求k i λ 的各个分量k i(i=1,2,…,m)通常叫做权系数。它的大小反映了各相应分目标在问题中的重要程度。 一般,对权系数的不同选取,可以得到问题(VMP)的不同的有效解或弱有效解。如何选取权系数,对于不同的问题可以有不同的处理方法,本方案采用了较为简单的正比关系。 学分绩点的算法按照大部分高校的统一算法即: 绩点=分数/10-5; 学分绩点=学分*绩点=学分*(分数/10-5): 本方案在考查课的学分绩点上也采用了个性算法即: 学分绩点=学分*(分数/10-4.5)。 根据题设条件最终得出评定结果: 一等奖:学生N 二等奖:学生B 学生I 学生A 三等奖:学生F 学生C 学生L 学生K 学生G 关键词:奖学金评定;多目标规划;线性加权和法;权系数。 一、问题重述及问题分析 1、问题重述 奖学金是对在校大学生学习、工作等方面情况的综合奖励,其目的是为了调动广大学生刻苦学习,奋发向上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为社会造就更多的人才。奖学金评定对学生行为具有导向作用。目前高校奖学金的评定方法主要是学 校或学院结合自身情况进行设定的,其制度与方案都还可能存在不健全和不完善的地方。 2、需要解决的问题 ○1建立数学模型并提出奖学金评定方案。 ○2如果该方案存在不完善的地方,需要对该方案进行修订。

苏州大学全日制本科生奖学金评定实施细则

苏州大学全日制本科生奖学金评定实施细则(试行) 苏州大学全日制本科生奖学金是指苏州大学专项拨款用于鼓励学生勤奋学习、不断进取、全面发展的奖励基金。奖励对象为纳入国家普通高校招生计划、正式录取的我校在籍全日制本科学生。该奖学金分为:人民综合奖学金、学习优秀奖学金、专项奖学金、人民助学奖学金、专业奖学金和出国交流奖学金。 一、参加奖学金评定资格 (一)凡我校在籍本科生从入学第二学年起可以参评; (二)德育测评成绩必须在80分以上; (三)参加人民综合奖学金评定者体育课成绩必须在70分以上或《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成绩及格以上; (四)评奖当学年凡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得参加奖学金评定: 1、非毕业学年每学年获得的学分少于40学分; 2、超过规定学制学习的学生; 3、当学年因违纪受到学校警告以上纪律处分或其他纪律(党纪、团纪等)处分以及纪律处分未解除者。 二、奖学金种类

(一)人民综合奖学金 用于奖励德、智、体全面发展、名列前茅者。 人民综合奖学金分为人民综合一等奖学金、人民综合二等奖学金、人民综合三等奖学金。 (二)学习优秀奖学金 用于奖励学习成绩排名在该年级、专业(专业大类)前3%者。 (三)专项奖学金 1.科技创新奖学金 用于奖励在学术研究、科技、创新、创业、学科竞赛等活动中获得荣誉(省级二等或全国三等以上)、或以第一作者在省级以上刊物上公开发表科研论文者及其他在科技创新方面有较大发明、突出成果者; 2.文体活动奖学金 用于奖励在省级体育、文艺等比赛中获得省级一等奖或亚军(银奖)以上、全国二等奖或者季军(铜奖)以上荣誉者; 3.社会工作奖学金 用于奖励在社会工作或社会实践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主要学生干部; 4.精神文明奖学金 用于奖励在长期的社会公益活动、志愿者工作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