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量”概念难点成因分析及教学建议

物质的量”概念难点成因分析及教学建议
物质的量”概念难点成因分析及教学建议

“物质的量”概念难点成因分析及教学建议

“物质的量”是高中化学必修1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是连接微观与宏观、定性与定量的桥梁,贯穿于高中化学知识学习的始终。然而,由于“物质的量”这一概念抽象难懂,在实际教学中又与“摩尔”“阿伏加德罗常数”等以概念群的形式出现,使得教师难教、学生难学。

一、“物质的量”概念成为教学难点的原因分析

“物质的量”成为教学难点,从以下三个方面分析原因。

1.与“物质的量”相关知识与技能繁杂,难度较大

“物质的量”学习的前序知识有分子、原子、质量、碳一12原子、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等;并序知识有“摩尔”“阿伏加德罗常数”;后续知识有“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及标准状况”“物质的量浓度”“阿伏加德罗定律”等(见图1)。

化学技能方面,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计算不仅是“物质的量”概念学习的基础,而且是深入理解概念的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径。以“物质的量”为核心的计算是高中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是高中阶段乃至大学继续学习化学的基础性知识和能力。

因此,与“物质的量”相关的概念和知识抽象、难懂,

教学中又以概念群的形式密集出现,产生叠加效应,加大了“物质的量”的学习难度。

2.学生认知能力的局限

初中阶段化学学习是以“质量”?楹诵牡亩?量系统,而“物质的量”相关概念对于刚升上高一的学生来说是一个全新的定量系统。

“质量”是宏观层面的,是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物理量;“物质的量”是微观层面的,是一个将质量、体积等宏观物理量与原子数、分子数等微粒世界联系起来的物理量,对抽象思维要求较高,认知发展水平仍处于具体运算阶段的学生很难将宏观与微观联系起来。

3.教材中概念的呈现方式不利于学生理解

“物质的量”一词在汉语的语法分析中是一个偏正短语,中心词是“量”。究竟是什么量,是我们熟知的质量、长度、体积吗?概念十分模糊,这在某种程度上加大了概念理解的难度。

“物质的量”对应的英文是“amount of sub-stance”,中心词是“amount”意为“数量、总数、总额”。在英语中“物质的量”的意义是明确的,就是指的数量。而在翻译过程中,直接译为“量”这一笼统模糊的字,给学生理解概念造成了困难。

沈仁义教授建议将“物质的量”改为“物质的微粒数”,

这一提法的字面意义明确,不仅解释了“量”即“数量”,而且指明了这个数量只能表示微观粒子,不能表示宏观物质,从而高度概括了“物质的量”这一物理量的基本含义。

二、“物质的量”概念的教学建议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呈现“物质的量”概念群的顺序:先介绍“物质的量”,而“摩尔”是作为“物质的量”的单位被直接引出的,阿伏加德罗常数则是解释1mol粒子集体所含的粒子数,约为6.02×1023。

按照这样的方式进行教学,无疑是生硬地将几个概念的叠加灌输给学生,学生很难将知识内化,死记硬背概念成了大多数学生学习的现状。这与改变过去接受式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自主建构的新课程理念背道而驰。

笔者建议应由较好理解的“摩尔”引出“物质的量”概念,淡化并延后“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教学。具体教学过程如下。

1.情境创设

教师播放《曹冲称象》的Flash短片,引导学生思考“这个故事中主人公曹冲是如何聪明地化解生活中的一些‘难题’,主要利用了什么思想?”

学生分析之后得出结论:“化整为零”的思想。

[教师小结]曹冲就是将难以称量的大象重量转化为相对

较小的可称量的石头的重量,化整为零进行称量的。

教师引导学生再思考,“我们能不能用手中的直尺测量出一张纸的厚度呢?”

[学生]当然不能,直尺的精确度不够。

[教师追问]那如何破解这个难题?(进一步激化矛盾)

[学生]我们可以测量出整十张、整百张纸的厚度,然后再除以纸张数……

[教师追问]这个过程中又利用了什么思想?(“化零为整”的思想呼之欲出,为“物质的量”概念的形成扫清了障碍)

2.类比“摩尔”概念

[教师总结]“曹冲称象”的思想是化整为零,而我们测量一张纸的厚度又是利用化零为整的思想。我们不是直接测量一张纸的厚度,而是把一定数量的纸变为一个“集合体”后再测量……

[教师]其实生活中会经常使用很多这样类似的集合体名词。比如一双(2个)袜子、一打(12个)鸡蛋、一筐石头、一包餐巾纸、一火车皮物资等等。

[总结]“集合体”在生活中时常使用,它给计数带来了便利。

[过渡]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面上进行的研究,分子和原子都是非常微小的,肉眼是无法辨别的。

[PPT展示]人教版初三化学教材“分子和原子”中的一部分内容:1个水分子的质量约是3×10-26。kg,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如果10亿人来数一滴水中的水分子,每人每分钟数100个,日夜不停,需要3万年才能数完。

由此可见,原子、分子等微粒的数目是巨大的,在计数过程中一个一个数是不可取的。

[追问]那么是否可以利用“集合体”的形式来表示呢?(此时,“摩尔”的概念水到渠成。)

[教师]因此在化学上引入“摩尔”概念,我们将

“0.012kg12c中所含的碳原子数”这个集合体规定为1mol,通过精密的计算约为6.02 x1023,称为阿伏加德罗常数(这里可以淡化阿伏加德罗常数的介绍,以突出“摩尔”概念的教学)。

3.引出“物质的量”概念

在理解了“摩尔”是表示物质微粒个数的单位,对“物质的量”即物质所包含微粒的数量的理解便迎刃而解了。

需要注意的是:“物质的量”仅是对于微观粒子而言的,不能表示宏观物质。

4.“阿伏加德罗常数”教学

“阿伏加德罗常数”是学生理解的又一难点,给“摩尔”和“物质的量”的学习带来了极大障碍。实际上,教材中回

避使用“阿伏加德罗常数”,并不会影响学生对粒子集合体的理解。回避或延后“阿伏加德罗常数”概念的教学可以有效降低“物质的量”概念群的理解难度。笔者建议,可以将其延后一个课时以补充材料的形式对“阿伏加德罗常数”进行讲解。

“物质的量”概念的教学历来是高中化学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在实际教学中,采用先通过生活中的实例类比“摩尔”概念,在此基础上引出“物质的量”,将“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教学延后一课时以补充材料的形式加以介绍,大大化解教学难点,使学生更好理解和学习“物质的量”概念群。

高中化学复习知识点:物质的量浓度概念、含义

高中化学复习知识点:物质的量浓度概念、含义 一、单选题 1.对1 mol·L-1的硫酸钠溶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溶液中含有1 mol 硫酸钠 B.1 L溶液中含有142 g 硫酸钠 C.1 mol 硫酸钠溶于1 L水 D.从1 L溶液中取出500 mL,剩余溶液的浓度为0.5 mol·L-1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1L水中溶解了58.5gNaCl,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 B.从1L 2mol/L的H2SO4溶液中取出0.5L,该溶液中氢离子的浓度为4mol/L C.配制100mL0.5 mol/L的NaCl溶液,需用托盘天平称取食盐2.9g D.中和100mL 1mol/L的H2SO4溶液,需NaOH为8g 3.下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的是() A.将58.5gNaCl溶解在1L水中 B.将1L10mol/L的浓盐酸加入9L水中 C.将22.4LHCl气体溶于水配成1L溶液 D.将10gNaOH溶解在少量水中,再加蒸馏水直到溶液体积为250mL 4.下列溶液中含有Cl-,且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与50 mL 0.1 mol/L AlCl3溶液中的Cl-浓度相等的是 A.150 mL 0.3 mol/L KCl溶液B.75 mL 0. 3 mol/LCaCl2溶液 C.150 mL0. 3 mol/L KClO3溶液D.50 mL0.3 mol/LFeCl3溶液 5.下列溶液中,氯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与50mL1 mol·L-1氯化铝溶液中氯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是 A.150 mL 1 mol·L-1氯化钠溶液B.75 mL 1.5 mol·L-1氯化钾溶液C.150 mL 3 mol·L-1氯化钾溶液D.50 mL 3 mol·L-1氯化镁溶液 6.关于1L 1mol/L Na2SO4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A.Na+的数目为N A B.溶液中Na+质量为23g C.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 D.SO42-物质的量浓度为2mol 7.1mol/L NaOH溶液的含义是 A.1L溶液中含有1mol NaOH B.溶液中含有1mol NaOH C.1L水中含有1mol NaOH D.将40克NaOH溶于1L水中所得的溶

高一化学物质的量知识点讲解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一、物质的量 1.定义:表示物质所含微粒多少的物理量,也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 2.物质的量是以微观粒子为计量的对象。 3.物质的量的符号为“n”。 二、摩尔 1.物质的量的单位单位:克/摩符号:g/mol 数值:等于物质的原子量、分子量、原子团的式量。 2.符号是mol。 3.使用摩尔表示物质的量时,应该用化学式指明粒子的种类。 例如:1molH表示mol氢原子,1mol H2表示1mol氢分子(氢气),1mol H+表示1mol氢离子,但如果说“1mol氢”就违反了使用标准,因为氢是元素名称,不是微粒名称,也不是微粒的符号或化学式。 4.计算公式: n=N/NAn=m/M 5.气体的摩尔体积 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符号Vm。(提问:为什么液体、固体没有摩尔体积) n=V/Vm (标准状况下:Vm=22.4L/mol) 使用“物质的量”与“摩尔”时的注意事项 (1)物质的量 ①“物质的量”四个字是一个整体概念,不得简化或增添任何字,如不能说成“物质量”“物质的质量”或“物质的数量”等。 ②物质的量是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同“时间”,“长度”等一样,其单位是摩尔(mol)。 ③物质的量表示的是微观粒子或微观粒子的特定组合的集合体,不适用于宏观物质,如 1 mol苹果的说法是错误的。 ④物质的量中所指粒子包括分子、原子、离子、质子、中子、电子、原子团等微观粒子

或微观粒子的特定组合(如NaCl、Na2SO4等)。 (2)摩尔 使用摩尔作单位时必须用化学式指明粒子的种类,如1 mol H表示1摩尔氢原子,1 mol H2表示1摩尔氢分子,1 mol H+表示1摩尔氢离子。不能说1 mol氢,应该说1 mol氢原子(或分子或离子)。 2.阿伏加德罗常数N A 阿伏加德罗常数是一个物理量,单位是mol-1,而不是纯数。 不能误认为N A就是6.02×1023。 例如:1mol O2中约含有个6.02×1023氧分子 2mol C中约含有1.204×1024个碳原子 1mol H2SO4中约含有6.02×1023硫酸分子 1.5mol NaOH中约含有9.03×1023个Na+和9.03×1023个OH-; n mol某微粒集合体中所含微粒数约为n×6.02×1023。 由以上举例可以得知:物质的量、阿伏伽德罗常数以及微粒数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式?由以上内容可以看出,物质的量与微粒数之间存在正比例关系。如果用n表示物质的量,N A 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N表示微粒数,三者之间的关系是:N = n·N A,由此可以推知n = N/N A N A = N/n 3.摩尔质量与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的区别与联系 量或相对分子质量相等。 ②“摩尔质量在数值上一定等于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这句话对否?为什么? 不对。因为摩尔质量的单位有g·mol-1或kg·mol-1等,只有以g·mol-1为单位时,在数值上才与微观粒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相等。 ③两种原子的质量之比与其相对原子质量之比有何关系?为什么? 相等。因为任何一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都是以12C质量的1/12为标准所得的比值。所以,任何原子的质量之比,就等于它们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 4.物质的量n、质量m、粒子数目N之间的关系

物质的量说讲课

物质的量说讲课 引言:接到这节课的备课任务,我的第一反应是:真倒霉!因为这节课是公认的难;不过,在后来的准备过程中,又觉得这也挺好,因为在准备的过程中感到有了收获。 下面本人分为教材分析、教学思路、……等几个方面向大家汇报我的备课过程。 一、教材分析 《物质的量》一课是以概念学习为主导,通过学习学会接受新概念并熟练运用。“物质的量”所占篇幅不过是课本中的一页,但有关“物质的量”的应用却贯穿整个高中学习,是学生计算方法和思维上的一大转变。通过探究让学生学会实践掌握许多科学理念。 本节内容主要介绍物质的量及其单位。这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特别是物质的量这个词对于学生来说比较陌生、难以理解。容易和物质的质量混淆起来。因此教材首先从为什么学习这个物理量入手,指出它是联系微观粒子和宏观物质的纽带,在实际应用中有重要的意义,即引入这一物理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然后介绍物质的量及其单位,物质的量与物质的微粒数之间的关系。本节还涉及了相关的计算内容。主要包括:物质的量、摩尔质量、微粒个数、物质的质量之间的计算。这类计算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有关化学计算的能力,还可以通过计算进一步强化、巩固概念。这里值得注意的是,我们不能期望一、两节课下来学生就能掌控,更不能随意拓宽和加深有关内容,加大学生学习的困难。 关于摩尔质量,教材是从一些数据的分析,总结出摩尔质量和粒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的区别和联系,自然引出摩尔质量的定义。有利于学生的理解。 本节重点:物质的量、摩尔、阿伏加德罗常数 本节难点:物质的量的概念的引入和形成。 二、教学思路 摩尔质量概念 阿伏加德罗常数 本人认为这节课教学的关键是:(一)坚持并贯彻以下两个原则:①以教材内容的逻辑顺序为基础。②把握所教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特点。(二)突出并解决以下四个问题:①物质的量、摩尔、阿伏加德罗常数是什么?②物质的量与微观粒子数及阿伏加德罗常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③为什么要引入“物质的量”这个物理量?④在使用摩尔时,为什么必须指明粒子的种类?(三)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重视双边活动。另外,巧妙运用类比、归纳、推理、比喻、迁移等到教学方法;注意各知识点教学的过渡和衔接;合理利用相关材料,如七个基本物理量等。教学过程要以“物质的量”为核心。 物质的量概念

什么是概念教学

什么是概念教学 《标准》认为概念教学的含义是:“概念是对事物的抽象或概括。生物学概念是生物学课程内容的基本组成。生物学概念处于学科中心位置,包括了对生命基本现象、规律、理论等的理解和解释,对学生学习生物学及相关科学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传统教育往往强调对事实信息的记忆和背诵,要达到深层理解的程度仅凭大量的事实记忆是远远不够的,必然要涉及对抽象概念原理的精心组织。 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使用术语来传递生物学的概念,如光合作用,也可以用描述概念内涵的方式来传递生物学概念,如绿色植物能利用太阳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的能量贮存在了有机物中,同时释放氧气。但这并不等于概念就是术语,用描述概念内涵的方式来传递概念可以更好地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识能力来确定概念教学的深度和广度,以切实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并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实现重要概念的螺旋式发展。 教育界一般把概念定义为“符号所代表的具有共同关键特征的一类事物或性质”。按照概念的抽象水平,可以把概念分为具体概念和定义性概念。具体概念是指只经过一级抽象,即这类事物的共同本质特征是直接从具体实例中抽象出来的,如细胞、有机物等;定义性概念需要经过二级抽象,因为在给某个概念下定义时,其定义中包含其他概念。例如

真核细胞的概念为“真核细胞有成形的细胞核(有核膜结构)”,这个概念中包含“真核”“细胞”“核膜”等。真核细胞的定义是建立在“细胞”“真核细胞”“原核细胞”等概念基础上的,这样的概念经过了二级抽象。 在日常教学工作中不应该规定老师的讲授时间。因为在日常教学中,教师为了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知识和较多的学习知识,教师可能会多举相关的例子、相关的知识,如果规定教师的讲授时间的话,这样可能会使教师在讲授知识的过程中显得比较突兀,比较匆忙,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物质的量单元知识点复习小结[1]

物质的量单元知识点复习小结 一、有关概念: 1、物质的量(n) ①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 ②用物质的量可以衡量组成该物质的基本单元(即微观粒子群)的数目的多少,它的单位是摩尔,即一个微观粒子群为1摩尔。 ③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单位之一,它的符号是mol。 ④“物质的量”是以摩尔为单位来计量物质所含结构微粒数的物理量。 ⑤摩尔的量度对象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如分子、原子、离子、质子、中子、电子等)或它们的特定组合。如1molCaCl2可以说含1molCa2+,2molCl-或3mol 阴阳离子,或含54mol质子,54mol电子。摩尔不能量度宏观物质,如果说“1mol 氢”就违反了使用准则,因为氢是元素名称,不是微粒名称,也不是微粒的符号或化学式。 ⑥使用摩尔时必须指明物质微粒的名称或符号或化学式或符号的特定组合。2.阿伏加德罗常数(N A): ①定义值(标准):以0.012kg(即12克)碳-12原子的数目为标准;1摩任何物质的指定微粒所含的指定微粒数目都是阿伏加德罗常数个。 ②近似值(测定值):经过科学测定,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近似值一般取6.02×1023,单位是mol-1,用符号N A表示。 3.摩尔质量(M): ①定义:1mol某微粒的质量 ②定义公式:, ③摩尔质量的单位:克/摩。 ④数值:某物质的摩尔质量在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原子量、分子量或化学式式量。 ⑤注意:摩尔质量有单位,是克/摩,而原子量、分子量或化学式的式量无单位。4.气体摩尔体积(V m) ①定义:在标准状况下(0℃,101kPa时),1摩尔气体所占的体积叫做气体摩尔体积。 ②定义公式为: ③数值:气体的摩尔体积约为22.4升/摩(L/mol)。 ④注意:对于气体摩尔体积,在使用时一定注意如下几个方面:一个条件(标准状况,符号SPT),一个对象(只限于气体,不管是纯净气体还是混合气体都可),两个数据(“1摩”、“约22.4升”)。如“1mol氧气为22.4升”、“标准状况下1摩水的体积约为22.4升”、“标准状况下NO2的体积约为22.4升”都是不正确的。 ⑤理解:我们可以认为22.4升/摩是特定温度和压强(0℃,101kPa)下的气体摩尔体积。当温度和压强发生变化时,气体摩尔体积的数值一般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如273℃,101kPa时,气体的摩尔体积为44.8升/摩。

浅谈数学概念教学的重要性

浅谈数学概念教学的重要性 摘要:概念教学是中学数学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的核心。学好概念是学好数学最重要的一环。一些学生之所以觉得学习数学很困难,概念不清往往是最直接的原因,这样就不能熟练地对数学概念进行理解、应用和转化等。因此,抓好概念教学对提高普通中学数学教学质量具有根本性的意义。但是,在现今的数学概念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重解题、轻概念,忽视了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造成学生解题和概念脱节。那么如何搞好新课程下数学概念的教学呢 关键词:概念;引入;形成;理解;归纳;系统化 一、概念的引入 借助具体事例,从数学概念体系的发展过程或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引人概念。学习一个新概念,首先应让学生明确学习它的意义、作用。因此,教师应设置合理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体会学习新概念的必要性。学生往往对故事感兴趣,这恰恰是增强数学教学活力的切人点,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概念适当引人一些数学小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等差数列中高斯的故事,等比数列中印度的那位聪明的宰相。另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寻找新旧概念之间的联系来掌握新的概念。数学中有许多概念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如:平行线段与平行向量,函数与方程,映射与函数

等等,在教学中应善于寻找,分析其联系与区别,有利于学生掌握概念的本质。 二、概念的形成 在数学概念的形成阶段,教师可以通过大量典型、丰富的实例,让学生进行分析、比较、综合等活动,揭示概念的本质。例如,在引人奇函数这个概念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熟悉的函数f(x}=上,g(x)二的图象,学生很容易看出图象关于原点对称。教师进x一步提出问题:你能从数的角度说明它为什么关于Y对称吗学生根据初中对对称的认识,发现自变量*的值对称着取,观察它们的函数值。于是,学生计算了厂1)抓1}抓2)抓-2)抓3)抓-3),学生猜想:*取互为相反数的两个值,他们的函数值互为相反数。教师追问:是刘所有的定义域内的*都成立吗于是,学生if}f(})与厂劝,发现互为相反数。然后教师给出这类函数的名字为奇函数。 华罗庚教授说得好:“学习数学最好到数学家的纸篓里去找材料,不要只看课本上的结论。”教师要多给学生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多为学生开展一些探索性的活动,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相信“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真正成为一个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三、概念的理解

物质的量知识点小结

物质的量知识点小结(一) 有关概念: 1、物质的量(n) ①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 ②用物质的量可以衡量组成该物质的基本单元(即微观粒子群)的数目的多少,它的单位是摩尔,即一个微观粒子群为1摩尔。 ③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单位之一,它的符号是mol。 ④“物质的量”是以摩尔为单位来计量物质所含结构微粒数的物理量。 ⑤摩尔的量度对象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如分子、原子、离子、质子、中子、电子等)或它们的特定组合。如1molCaCl2可以说含1molCa2+,2molCl-或3mol阴阳离子,或含54mol质子,54mol电子。摩尔不能量度宏观物质,如果说“1mol氢”就违反了使用准则,因为氢是元素名称,不是微粒名称,也不是微粒的符号或化学式。 ⑥使用摩尔时必须指明物质微粒的名称或符号或化学式或符号的特定组合。 2.阿伏加德罗常数(N A): ①定义值(标准):以0.012kg(即12克)碳-12原子的数目为标准;1摩任何物质的指定微粒所含的指定微粒数目都是阿伏加德罗常数个。 ②近似值(测定值):经过科学测定,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近似值一般取6.02×1023,单位是mol-1,用符号N A表示。 3.摩尔质量(M): ①定义:1mol某微粒的质量 ②定义公式:, ③摩尔质量的单位:克/摩。 ④数值:某物质的摩尔质量在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原子量、分子量或化学式式量。⑤注意:摩尔质量 有单位,是克/摩,而原子量、分子量或化学式的式量无单位。 物质的量练习题(一) 一、选择题(每小题1~2个正确答案) 1、下列关于摩尔质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氯气的摩尔质量是71克 B、氯化氢的摩尔质量为36.5 g/moL C、1摩氢气的质量为2克 D、O2的摩尔质量为16g/moL。 2、对于相同质量的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来说,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含氧原子的个数比为2∶3 B、含硫元素的质量比是5∶4 C、含氧元素的质量比为5∶6 D、含硫原子的个数比为1∶1 3、1克氯气含有n个Cl2分子,则阿佛加德罗常数可表示为 A、71n B、(1/71)n C、35.5n D、(1/35.5).n 4、将a g氯化钾溶于1.8L水中,恰使K+离子数与水分子数之比为1∶100,则a值为 A.0.745 B.0.39 C.39 D.74.5 5、在一定体积的容器中加入1.5mol氙气(Xe)和7.5mol氟气,于400℃和2633kPa压强下加热数 小时,然后迅速冷却至25℃,容器内除得到一种无色晶体外,还余下4.5mol氟气,则所得无色

元学习概念及其教学论意义_张楚廷

教育研究一九九九年第一期元学习概念及其教学论意义 ●张楚廷 学者们强调,不能把教学论变成“教论”,1教学论必须研究学习。学习理论可以是单独的理论,但教学论与学习理论必然要密切相联,而不仅仅是心理学所关切的对象。 我们先从什么是学习谈起,但着重讨论元学习问题。 一、什么是学习 从信息学的角度看,学习是知识或经验即信息的获取;从行为学的角度看,学习是有机体行为的改变(区别于有机体生理成熟引起的行为改变);o从社会学的角度看,学习是社会化过程。 由于对知识获取有不同的观点,因而又有不同的学习理论,例如有试误学习理论、联想学习理论、顿悟学习理论,等等。 行为主义关于学习的概念似嫌狭窄,因而把某些心理活动也视为行为;关于信息获取的学习概念忽视了非认知心理的参与与改变。我们这样来理解学习:把学习作为一种活动,这一活动是一个特殊的心理过程,其结果则是个体知识及其结构的变化以及心理及其结构的变化。 “学会学习”的口号中包含两个学习概念,作为宾语的后一个“学习”即上面所述的一般学习概念。“学会”的前提当然首先是学习,“学会”一词中的“学”亦即学习的意思,首先有“学习学习”才可能“学会学习”,前一个“学习”即为元学习。对于“学会学习”,当我们不只是停留在口号上而要深入思考它的话,那就是要研究元学习问题。 对元学习概念的理解涉及到一般学习概念。如果仅从认知的角度看待学习,那么元学习就几近于元认知了,即“对认知的认知”,?对记忆的认知,对理解的认知,而且元认知偏于认知的评价和监控。因而元认知概念是不够广泛的,涵盖面较小。 元学习也不只是“个体获得学习机制的学习”,?不只是关于学习规律的学习。元学习既包括对个体自身学习的评价与监控,又包括对学习策略的制订与创设,还包括对学习心理的调整与优化。显然,对一般学习概念的理解影响到我们对元学习概念的理解。我们这里所作的对元学习概念的理解与我们前面对一般学习概念的理解自然相关。从下面的进一步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学会学习”这一口号的丰富内容,元学习概念能告诉我们这些。 二、认知结构与元学习 认知结构通常被解释为知识结构,是由知识和经验组成的。“在学习中,一个新的概念,新信息或经验,不是被现有的认知结构所同化,就是改进现有的认知结构,或是接纳新的经验产生新的结构。”?“导致结构形成的主要功能

物质的量知识点讲解讲解学习

五、物质的量知识点复习 一、有关概念: 1、物质的量(n) ①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 ②用物质的量可以衡量组成该物质的基本单元(即微观粒子群)的数目的多少,它的单位是摩尔,即一个微观粒子群为1摩尔。 ③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单位之一,它的符号是mol。 ④ “物质的量”是以摩尔为单位来计量物质所含结构微粒数的物理量。 ⑤摩尔的量度对象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如分子、原子、离子、质子、中子、电子等)或它们的特定组合。如1molCaCl2可以说含1molCa2+,2molCl-或3mol阴阳离子,或含54mol质子,54mol电子。摩尔不能量度宏观物质,如果说“1mol氢”就违反了使用准则,因为氢是元素名称,不是微粒名称,也不是微粒的符号或化学式。 ⑥使用摩尔时必须指明物质微粒的名称或符号或化学式或符号的特定组合。2.阿伏加德罗常数(N A):①定义值(标准):以0.012kg(即12克)碳-12原子的数目为标准;1摩任何物质的指定微粒所含的指定微粒数目都是阿伏加德罗常数个。 ②近似值(测定值):经过科学测定,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近似值一般取6.02×1023,单位是mol-1,用符号N A表示。 3.摩尔质量(M): ①定义:1mol某微粒的质量 ②定义公式:, ③摩尔质量的单位:克/摩。 ④数值:某物质的摩尔质量在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原子量、分子量或化学式式量。⑤注意:摩尔质量有单位,是克/摩,而原子量、分子量或化学式的式量无单位。 4.气体摩尔体积(V m) ①定义:在标准状况下(0℃,101kPa时),1摩尔气体所占的体积叫做气体摩尔体积。 ②定义公式为: ③数值:气体的摩尔体积约为22.4升/摩(L/mol)。 ④注意:对于气体摩尔体积,在使用时一定注意如下几个方面:一个条件(标准状况,符号SPT),一个对象(只限于气体,不管是纯净气体还是混合气体都可),两个数据(“1摩”、“约22.4升”)。如“1mol 氧气为22.4升”、“标准状况下1摩水的体积约为22.4升”、“标准状况下NO2的体积约为22.4升”都是不正确的。 ⑤理解:我们可以认为22.4升/摩是特定温度和压强(0℃,101kPa)下的气体摩尔体积。当温度和压强发生变化时,气体摩尔体积的数值一般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如273℃,101kPa时,气体的摩尔体积为44.8升/摩。 5.阿伏加德罗定律 ①决定物质体积的三因素:物质的体积由物质的微粒数、微粒本身体积、微粒间的距离三者决定。气体体积主要取决于分子数的多少和分子间的距离;同温同压下气体分子间距离基本相等,故有阿伏加德罗定律: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反之也成立。 ②阿伏加德罗定律: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 ③阿伏加德罗定律及推论适用的前提和对象:可适用于同温、同压的任何气体。 6.阿伏加德罗定律的有关推论: (其中V、n 、p、ρ、M分别代表气体的体积、物质的量、压强、密度和摩尔质量。) ①同温同压下:; ②同温同体积:。 7.标准状况下气体密度的计算 根据初中所学知识,密度=质量÷体积,下面我们取标准状况下1mol某气体,则该气体的质量在数值上等于摩尔质量,体积在数值上等于摩尔体积,所以可得如下计算公式: 标况下气体的密度(g·L-1)=气体的摩尔质量(g·mol-1)÷标况下气体的摩尔体积(L·mol-1)。 8.物质的量浓度 浓度是指一定温度、压强下,一定量溶液中所含溶质的量的多少。常见的浓度有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溶液中溶质的体积分数,以及物质的量浓度。 ①定义:物质的量浓度是以单位体积(1升)溶液里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 ②定义公式为: ③单位:常用mol/L

概念教学流程

如何进行概念教学 概念是客观事物的特有属性(或叫本质属性)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无论什么事物,只要我们认识了它的本质属性,就会在自己头脑中产生相应的概念。数学概念就是现实世界中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及其特有的属性(即本质属性)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例如长方形是四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对边平行而且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这是空间形式在头脑中的反映。又比如12只白兔、7只黑兔。以黑兔为标准,称白兔比黑兔多5只,以白兔为标准,称黑兔比白兔少5只。两种兔相差5只,用12-7=5(只)表示,这是数量关系在头脑中的反映。数学概念可以说是构成数学知识的细胞,是进行逻辑思维的第一要素,人们借助于概念才能进行思维,离开了概念就不能进行思维,也不能进行判断。例如:长方体棱长总和是72分米,长、宽、高之比是3∶1∶2,长方体体积是多少要求长方体体积就得知道长、宽、高各是多少,求长、宽、高各是多少,必须知道连比和按比例分配的概念含义。解这道题的关键是对长方体这个概念清楚,在头脑中能出现棱长总和的具体图象 72分米,按比例分配求出长、宽、高各是多少,需要先求出一组长、宽、高的和,那就是用: 72÷4=18(分米),3+1+2=6, 学生对长方体概念含混不清,往往错成72÷3=24(分米)。长方体是3组平行的棱、但不一样长。24分米不是长、宽、高的和。每一种学科都有它所运用的概念。数学这门学科也有它所运用的概念。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类:数的概念;四则运算的概念;数的整除性概念;量的计算概念;几何形体的概念、比和比例的概念,简单应用题解答方法的概念;简易方程的概念等。小学数学教材主要是以上述这些概念为骨架,组成了一个小学阶段的数学结构。 一、为什么要讲清楚数学概念

物质的量知识点总结

物质的量知识点复习 1、摩尔 物质的量是国际规定的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用来表示含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符号是n,单位是mol。 摩尔是计量原子、分子、或离子等微观粒子的物质的量的单位。 阿伏伽德罗常数是任何粒子的粒子数,符号是N A,常用×1023这个近似值。 2、摩尔质量 1mol任何粒子或物质的质量以克为单位时,在数值上都与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相等。 摩尔质量是指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符号是M,常用单位是g·mol-1 3、使用摩尔这个概念时应注意的事项 (1)摩尔是物质的量单位,每摩尔物质含有阿伏伽德罗常数个粒子,摩尔简称摩,符号mol。 (2)摩尔的量度对象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这里的“粒子”是指“基本单元”,这个基本单元可以是分子、原子、离子、电子、质子、中子等单一粒子,也可以是这些粒子的特定组合。如 1molCaCl2可以说含1molCa2+,2molCl-或3mol阴、阳离子,或含54mole-等。 (3)摩尔概念只适用微观不适用于宏观。 (4)使用摩尔表示物质的量时,应该用化学式指明粒子种类,而不

是使用该粒子的中文名称。 4、 气体摩尔体积 当分子数目相同时,气体体积大小主要决定于气体分子间的距离。要比较一定质量的气体体积,必须在相同温度和压强下进行。 气体摩尔体积:单位物质的量气体所占的体积,符号为Vm,单位是L/mol 或m 3/mol 。 标准状况下气体的摩尔体积:标准状况下,即温度为0℃,压强为101Kpa 时,1mol 任何气体所占的体积都约是。 5阿伏伽德罗定律及推论: 根据气体状态方程PV =nRT =RT M m 可以得到以下定律和推论: (1) 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阿 伏伽德罗定律) (2)同温同压下的不同气体,其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等于所含粒子数目之比。2 12121N N n n V V == (3) 同温同压下的不同气体,其密度之比等于相对分子质量之比,等于相对密度。2121ρρ=M M =D 12 (4)同温同压下同质量的不同气体,其密度之比等于物质的量的比。2 121 ρρ=n n (5)同温同压下同质量的不同气体,其体积之比等于相对分子质量的反比。21V V =1 2M M (6)同温同体积的不同气体,其压强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微粒

物质的量一对一讲义

龙文教育学科教师辅导讲义 学生:谢雯婷教师:闫晓华科目:化学2010、10、28--29 课题物质的量及其浓度 考试要点1.溶液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的建立。 2.溶液体积、物质的量浓度和溶质的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 考试要求及学法指导1.抓住概念的理解与深化,掌握基本题型 2.总结知识点间的联系与区别。 3.多思、多练、多总结。 教学内容 物质的量单元知识点复习小结 一、有关概念: 1、物质的量(n) ①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 ②用物质的量可以衡量组成该物质的基本单元(即微观粒子群)的数目的多少,它的单位是摩尔,即一个微观粒子群为1摩尔。 ③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单位之一,它的符号是mol。 ④ “物质的量”是以摩尔为单位来计量物质所含结构微粒数的物理量。 ⑤摩尔的量度对象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如分子、原子、离子、质子、中子、电子等)或它们的特定组合。如1molCaCl2可以说含1molCa2+,2molCl-或3mol阴阳离子,或含54mol质子,54mol电子。摩尔不能量度宏观物质,如果说“1mol氢”就违反了使用准则,因为氢是元素名称,不是微粒名称,也不是微粒的符号或化学式。 ⑥使用摩尔时必须指明物质微粒的名称或符号或化学式或符号的特定组合。 2.阿伏加德罗常数(N A): ①定义值(标准):以0.012kg(即12克)碳-12原子的数目为标准;1摩任何物质的指定微粒所含的指定微粒数目都是阿伏加德罗常数个。 ②近似值(测定值):经过科学测定,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近似值一般取6.02×1023,单位是mol-1,用符号N A表示。 3、摩尔质量(M): ①定义:1mol某微粒的质量 ②定义公式:,

物质的量浓度

物质的量浓度 1.如何配置100g20%NaO H溶液?其中NaOH的物质的量是多少? 2.取10g上述溶液,求其中NaOH的物质的量? 一、物质的量浓度: 1.概念:表示里所含溶质B的的物理量,称为B的物质的量浓度.2.符号:3.单位: 4、公式:____________ 5.溶质B的物质的量浓度c(B)、溶质的物质的量n(B)、溶液的体积(V)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 思考:1mol/L硫酸溶液的含义是 ( ) A、1L水中含有1mol H2SO4B、1L溶液中含有1molH+ C、将98g H2SO4溶于1L水中所配成的溶液 D、指1L硫酸溶液中含有98g H2SO4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分析原因 (1)1mol NaOH溶解在1L水中得到1mol/LNaOH溶液 (2)标准状况下22.4mlHCl气体溶于100ml水得到0.01mol/L盐酸 (3)20mL18.4mol/L H2SO4溶于100ml水中得到溶液体积为120ml (4)从1mol/LNaCl溶液100ml中取出10ml,其所得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 总结:物质的量浓度概念中要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1.仪器:、烧杯、、、托盘天平(使用固体药品时用)和等。(1)配制固体溶质的溶液用称量,配制液体溶质的溶液可用量取。(2)量筒使用时要依据液体量选择其规格。若量取5.6ml浓H2SO4用 ml量筒,记录数据时记录到 ml ,托盘天平称量记录到 g.。 2.认识容量瓶: 容量瓶是一种配制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专用仪器,容量 瓶一种精确的仪器,有大小各种规格,常用的容量瓶有 100mL、250mL、500mL、1000mL等。所以只能配制体积与容 量瓶容积相同的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1)使用前要检验容量瓶是否漏水。检验程序是:加水→ 塞瓶塞→倒立→查漏→正立瓶塞旋转180°→倒立→查漏。 (2)容量瓶不能用来溶解物质,不能将玻璃棒伸入容量

概念教学开题报告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有效性的实践研究 一、课题的现实背景及意义 数学概念作为一种基本的数学思维,是小学数学中重要的学习内容,它是客观世界中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本质属性在人脑中的反应。数学的研究对象是客观事物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在数学科学中,数学概念的含义都要给出精确的定义,因而数学概念比一般概念更准确。数学概念的灵活掌握是小学数学基础知识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学生理解及掌握数学知识的重要基础。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我们要让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在小学数学课中,根据教学内容可以划分概念课、计算课、解决问题课与空间图形课,而几乎在每一个新知识的起始课必然是数学概念。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就是不断地运用已有的数学概念进行比较、分析、综合、概括、判断、推理的思维过程。我们离开了概念,就无法对客观事物进行有根有据的思考,有条有理的分析、综合、判断、推理,也就谈不上推理能力的培养了。只有加强概念教学,才能使学生在获取数学知识的同时,进一步培养各种数学能力。因此上好概念课对小学生的后续学习以及数学素质发展的培养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新课程实施以来,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已经被改变,探究式、体验式、小组合作等学习方式被广泛运用到数学概念教学中来,课堂教学发生了前所未有的积极变化,激发了学生数学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实际的教学中,仍有不少老师受传统教学的影响,对概念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概念教学中存在着重计算,轻概念;重结论,轻探索;重形象,轻抽象;重课本,轻实践等不容忽视的问题,制约了学生的发展。概念教学脱离现实背景,削弱了概念的教学,缩短了概念形成的过程,并忽视了概念的运用,孤立地对概念进行教学,忽略了概念间的联系,不同年级对同一事物概念的定义不同,上课时如何把握这个度等问题,这些问题是我们数学老师上概念课时都会遇到的。本课题的选题来自于现实数学教学中的问题,体现了当前的数学教学改革的需要,对培养学生的数学概念理解能力大有益处,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进一步探究的需要,有利于数学教师上好概念课,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对于目前的概念教学具有现实针对性,理论依据充分、科学。 二、同类课题研究的情报综述 (一)一百多来以来,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十分重视数学概念的教学。早在1906年,我国学者杨天骥、蒋维乔编校的《初级师范学校教科书——各科教授法》中,关于“算术科”的“教授目的”的第一条就是“要启发数之观念,使知数与数之间关系。若此事不能,不能

高中化学必修一:物质的量浓度 教案

高一化学备课组材料 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物质的量浓度 许德聪 一、教材分析: 1、在教学大纲中的基本要求: 根据教学大纲要求,高中生必须能够领会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加水稀释以及与溶质质量分数的换算,还有物质的量浓度应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能够解释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 2、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节课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化学1》第一章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的第四课时。本节教材是在介绍了“物质的量”的基础上引入的新的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这部分内容不仅是本节的重点也是整个高中化学的重点内容。通过本节的探究既巩固对“物质的量”的运用,又在初中化学的基础上扩充对溶液组成表示方法的认识,提高化学计算的能力。 3、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与技能: a、理解并能初步运用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 b、掌握溶质的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浓度的区别与联系。 c、通过对溶质的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浓度的对比,提高运用比较、归纳、推理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a、通过课前探究,学会获取信息和加工信息的基本方法。 b、通过对物质的量浓度概念的构建,学会自主探究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在相互交流与评价中,养成团结协作的品质。 b、关注与物质的量浓度有关的生活、生产问题,体验化学科学的发展对当代社会 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c、通过溶液组成的不同表示方法之间的关系,渗透“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辩 证唯物主义观点。 4、教学重点、难点及其依据: 物质的量浓度在高中化学中具有极其广泛的应用,因此将理解并能初步运用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确定为教学重点。 “帮助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是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因此将构建“物质的量浓度”概念的同时学会自主探究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方法确定为教学难点。 二、教法分析: 为了培养学生学会自主探究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能力,本节课采用主体探究式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力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从而在掌握知识内容的同时,让学生体验、理解和应用科学方法,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采用实物展示、问题探讨和运用多媒体课件教学等多种手段,并将生活中各种

物质的量 基础知识

四组名词 一、物质的量与摩尔: 1、物质的量 我们知道,物质都是由分子、原子、离子等微观粒子组成的。这些微粒非常小,质量很轻,难于称量。但是物质之间的反应,既是按照一定的微粒个数进行,又是以可称量的物质来进行反应的。这就需要一个物理量把微粒的多少与可称量的物质的质量联系起来,这个物理量就是“物质的量”,为了帮助同学尽快理解掌握这一概念,分析如下几点: (1)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 七个基本物理量的名称、单位(SI单位)及单位符号 量。如同长度、质量等物理量一样,“物质的量”这四个字不得简化,也不得增添任何字,不能多一个字,也不能少一个字,更不能把它当作表示物质数量或质量多少的量。它是表示微观粒子集体的一个物理量。它有量纲,有明确的物理含义,是一个科学专有名词。 2、摩尔 (1)摩尔的概念 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同其它物理量都有度量各自的单位一样,“物质的量”也有计量单位。正如米是长度的单位一样,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 摩尔可简称为“摩”,其符号是“mol”。 使用摩尔做物质的量的单位时,要注意: A、摩尔只使用于微观粒子,不适用于宏观物质。 B、应用符号表明微观粒子的种类或其特定组合(如分子、原子、离子、电子、质子、中子及其他有化学意义的特定组合),强调“用符号”而非“用汉字”,这和以前的有所不同。 (2)摩尔的确定 按规定,科学上应用0.012kg(即12g)碳(指原子核内含6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一种碳原子, 通常表示为12C或C)所含碳原子数目就是1摩尔。也就是说,摩尔这个单位是以0.012kg12C所含 的原子个数为标准,来衡量其它物质中所含微粒数目的多少。 二、阿佛加德罗常数与6.02×1023 mol-1 0.012kg12C中所含有的碳原子数就是阿佛加德罗常数,常用N A表示,N A是一个准确数字。 阿佛加德罗常数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值,现在已经由实验测得相当精确的数值,在使用时常取其近似值为6.02×1023。例如2mol H2约含2×6.02×1023个H2分子。12.04×1023个O2分子约是2mol。 阿佛加德罗常数的单位是mol-1或/mol。 每摩尔物质含阿佛加德罗常数个微粒。 物质的量是以阿佛加德罗常数为计数单位,表示物质的基本微粒数目多少的物理量。 (4)使用摩尔时的注意事项 ①摩尔只能用于微观粒子,如分子、原子、离子、中子、质子、电子等;而不能用于宏观物质,如不能说1mol苹果、1mol小米等。 ②使用摩尔时,必须指明量度的微观粒子的名称或化学式。通常将微粒的名称或化学式或微粒符号

物质的量练习题

物质的量部分概念辨析练习题: 一、判断: 1)摩尔是国际单位中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 2)摩尔既是质量单位又是数量单位; 3)每摩尔任何物质中均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指定微粒; 4)1mol水中含有1molH2和1molO; 5)物质的量相同的任何物质都含有相同数目的指定微粒; 6)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 7)1mol氧约含6.02×1023个氧; 8)1mol氢气中含有2mol氢元素; 9)物质的量是表示物质的质量或数量的物理量; 10)1mol氯分子中含有6.02×1023氯分子 二、判断: 1、H2SO4的摩尔质量是98克; 2、1molO2的质量为32克/摩; 3)铁原子的摩尔质量等于铁的相对原子质量; 4)1摩尔水的质量是阿伏加德罗常数个水分子的质量的总和; 5)Na+的摩尔质量是23克/摩; 6)1molCO与1molCO2含相同数目的分子; 7)1摩水与1摩尔HCl含的氢原子的个数比为2:1; 8)一定量水与一定量氧气中含分子数为1:1时,它们的物质的量比也一定是1:1; 9)根据定义,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每摩物质一定含6.02×1023个微粒; 10)CO2与CO中氧原子个数比为2:1时,它们的物质的量比也为2:1; 三、判断正误,并说明原因: 1)在标况下,1摩尔H2和1摩尔He体积都约为22.4L 2)决定气体体积大小的主要因素是分子体积的大小; 3)11.2升HCl气的物质的量为0.5摩尔 4)常温常压下,22.4升气体的物质的量小于1摩尔; 5)2克氢气所含原子的数目为NA 6)25℃1.01×105帕时,11.2升N2所含原子数目为NA个 7)17克NH3所含电子数目为10NA 8)标况下,1摩尔H2和CO2的混合气体约为22.4升 9)在相同状况下,1摩尔任何气体的体积约为22.4升 10)在非标况下,1摩尔任何气体体积都不可能为22.4升 11)标况下,32克氧气和28克CO所占体积相等 12)标况下,200升氯气和600升氧气所含分子数比为1:3; 13)标况下,任何气体的摩尔体积都是22.4升 14)相同状况下,任何气体的物质的量比一定等于体积比; 15)相同状况下,体积相同的任何气体一定都含有相同的分子数; 16)相同状况下,相同体积的氢气和氦气含有相同相同的质子数 四、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说明原因 1、某溶液中溶解了1摩尔的溶质,它的物质的量浓度就是1摩尔/升 2、58.5克食盐用固体溶解在1升水中,所得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1摩尔/升 3、10毫升含5.85克NaCl的溶液溶于990毫升水中,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mol/ L

物质的量浓度概念及其计算

物质的量浓度概念及其计算的学案设计老师:化学备课组班级:姓名: 一、教学目标 1.学生理解物质的量浓度概念的内涵; 2.学生能掌握物质的量浓度的相关计算。 二、教学重点:物质的量浓度的相关计算 三、教学难点:物质的量浓度的相关计算 四、教学方法:讲授、讨论、实例法等 五、课时安排: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引入】:在实际生活中,如果我们在一杯水中加入两药匙的白糖肯定比加入一药匙的白糖要甜一些,这一事实用一句化学术语来描述:“浓度越大,糖水越甜”。 【问】:什么叫浓度? 【学生讨论并回答】:一定量的溶液里所含溶液的量叫溶液的浓度。 其表达式为:浓度==溶质的量/溶液的量 浓度有多种表达方式,初中学过的质量分数就是其中的一种,其表达式为: 溶质的质量分数 == 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100℅ 本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一种表示浓度的方式:物质的量浓度 【板书】:物质的量浓度 1、定义:以单位体积的溶液里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叫做溶质B的物质的量浓度。 符号:C(B) 单位:mol/L或 mol.L-1和mol/m3或mol.m-3 表达式及其变形式: V[B(aq)] = n(B)/C(B) C(B) = n(B)/V[B(aq)] n(B) = C(B). V[B(aq)] 【师】:在理解该表达式时,要注意如下几点问题: (1).B表示任意溶质,其不但可以表示溶液中所含的溶质分子,还可以表示溶液中所含的溶质电离出的阴阳离子;Eg: HCl 、H+、 Cl- (2).V[B(aq)]表示溶液的体积,它不等于溶剂的体积,也不等于溶质和溶剂的体积之和,因为不同的物质的体积是没有加合性的(尤其是不同状态的物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