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职务职称体系管理办法

集团职务职称体系管理办法
集团职务职称体系管理办法

集团职务职称体系管理办法

1目的

规范集团职务职称体系名称、序列,明确员工发展通道。

2适用范围

适用集团所辖各公司。

3职责

集团人力资源总部负责本办法的制定,各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监督落实本办法的执行。4内容

4.1行政职务体系

4.1.1集团公司行政职务体系共4 层22 级;

4.1.2 由高至低4 层分别为公司领导层、高管层、中层、基层;

4.1.3 公司领导层共10 级,由高至低分别为董事长、总裁、执行总裁、第一副总裁、董事高级副总裁、高级副总裁、副总裁、总经理、副总经理、总经理助理;分别对应H1~H10;

4.1.4 高管层共4 级,由高至低分别为总监、副总监、总监助理、正部;分别对应

H11~H14;

4.1.5 中层共4 级,由高至低分别为副部、部长助理、正科、副科;分别对应M1~M4;

4.1.6 基层共4 级,由高至低分别为主管、副主管、专干、科员;分别对应L1~L4。

4.1.7 在公司领导层中设总裁助理和董事长助理称谓,但不设相应的级别。总裁助理基础级别为总经理助理,最高可定为总经理级。高于总经理助理级别的总裁助理在其后加注说明。董事长助理亦同,但董事长助理最高可定为副总裁级别。

4.2技术职称体系

4.2.1 技术职称共15 级,对应行政职务体系如下:

4.2.2 对应公司领导层共3 级,分别为首席科学家(H7 及以上)、首席专家(H9 及以上)、专家团专家(H10 及以上);

4.2.3 对应高管层共4 级,由高至低分别为特级高工、一级高工、二级高工、三级高工;分别对应H11~H14;

4.2. 4 对应中层共4 级,由高至低分别为四级高工、五级高工、主任工程师、主管工程师;分别对应M1~M4;

4.2. 5 对应基层共4 级,由高至低分别为一级工程师、二级工程师、三级工程师、技术员;分别对应L1~L4。

4.3财务职称体系

4.3.1 财务职称共14 级,对应行政职务体系如下:

4.3.2 对应公司领导层共2 级,分别为首席财务专家/首席会计专家(H9)、财务专家/会计专家(H10);

4.3.3 对应高管层共4 级,由高至低分别为特级会计师、一级高级会计师、二级高级会计师、三级高级会计师;分别对应H11~H14;

4.3.4 对应中层共4 级,由高至低分别为四级高级会计师、五级高级会计师、主任会计师、主管会计师;分别对应M1~M4;

4.3.5 对应基层共4 级,由高至低分别为一级会计师、二级会计师、三级会计师、助理会计师;分别对应L1~L4。

4.4营销服务职称体系

4.4.1 营销服务职称共14 级,对应行政职务体系如下:

4.4.2 对应公司领导层共2 级,由高到低分别为首席服务专家、服务专家;

4.4.3 对应高管层共4 级,由高至低分别为特级服务工程师、一级高级服务工程师、

二级高级服务工程师、三级高级服务工程师;分别对应H11~H14;

4.4.3 对应中层共4 级,由高至低分别为四级高级服务工程师、五级高级服务工程师、主任服务工程师、主管服务工程师;分别对应M1~M4;

4.4.4 对应基层共4 级,由高至低分别为一级服务工程师、二级服务工程师、三级服务工程师、助理服务工程师;分别对应L1~L4。

4.5营销职称体系

4.5.1 营销职称共14 级,对应行政职务体系如下:

4.5.2 对应领导层共2 级,由高至低分别为首席营销专家(H9)、营销专家(H10);

4.5.3 对应高管层共4 级,由高至低分别为特级营销工程师、一级高级营销工程师、二级高级营销工程师、三级高级营销工程师;分别对应H11~H14;

4.5.4 对应中层共4 级,由高至低分别为四级高级营销工程师、五级高级营销工程师、主任营销工程师、主管营销工程师;分别对应M1~M4;

4.5.5 对应基层共4 级,由高至低分别为一级营销工程师、二级营销工程师、三级营销工程师、助理营销工程师;分别对应L1~L4;

4.6商务职称体系

4.6.1 商务职称共14 级,对应行政职务体系如下:

4.6.2 对应领导层共2 级,由高至低分别为首席商务专家(H9)、商务专家(H10);

4.6.3 对应高管层共4 级,由高至低分别为特级商务工程师、一级高级商务工程师、二级高级商务工程师、三级高级商务工程师;分别对应H11~H14;

4.6.4 对应中层共4 级,由高至低分别为四级高级商务工程师、五级高级商务工程师、主任商务工程师、主管商务工程师;分别对应M1~M4;

4.6.4 对应基层共4 级,由高至低分别为一级商务工程师师、二级商务工程师、三级

商务工程师、助理商务工程师;分别对应L1~L4。

4.7通用管理职务体系

4.7.1 通用管理职务按行政职务体系对应,根据“部门名称+行政职务”作为管理职务体系;

4.7.2 本体系适用集团职能总部及一级公司本部,二级公司及以下根据公司级别相应下调对应该体系。

5职务职称体系的管理

5.1 行政职务体系为集团职务职称体系的基础,该体系确定及变更须经董事会同意并通过;

5.2 职务职称体系一经确定,相关任命或职称评定严格按照体系内名称及级别执行;5.3 公司行政职务体系优先于职称体系;

5.4 同时集多个职务职称于一身者,按最高级别执行;

5.5 试用期内员工根据个人情况,在岗位对应职位职称级别上实行见习制;

6职称职务的评聘原则

6.1 各公司职称职务级别的评聘为本公司人力资源部或由人力资源部和相关部门成立专门的评定委员会组织评选;

6.2 职务职称体系各级别的要求和标准采取由公司统一牵头,分体系负责的办法另行制定《**集团职称职务体系评定标准》,原则上对参评人员评审的内容包括:参评资格、个人业绩、现任级别年限、职务职称技能、个人品德等5 个维度;

6.3 职务职称级别的评聘工作由各公司根据需要每年评审1-2 次(3 月和9 月);

6.4 职务职称级别的评定实行总额控制,同级人员每年通过评审升级的,不超过同系列同级别总人数的80%;

6.5 行政职务级别聘任原则上以公司管理需要,通过干部考察、选拔、任命的形式进行,不集中进行评审;

6.6 行政职务体系以外的其他体系中,对应领导层的级别评定由董事会专门会议进行集中评审,高层的级别评定由集团人力资源总部牵头组织集中评审;中层及以下级别由各公司人力资源部自行组织评审;

6.7 评审的关键步骤主要包括:提名、初评、复评、决议评审、发文宣布等;

7附则

7.1 本办法自年月日起实施;

7.2 本办法拟订、修改及解释权为集团人力资源部.

THANKS !!!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课件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岗位设置管理规定

岗位设置管理规定 第一条为加强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使公司岗位设置更加符合企业未来发展需要,岗位管理更加合理、规范,结合公司实际 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全公司岗位设置管理。 第三条岗位设置目标 (一)以科学的编制标准,规范工作行为,明确上岗条件和职责,用好现有人力资源,达到降低人工成本和提高产品质量的目的。 (二)突出公司的工艺研究专业方向,优化岗位设置,使人员结构、比例、层次等进一步趋于合理。 (三)以不突破现有定员为基础,通过部分岗位压缩,优化岗位结构,使各岗位工作量达到满负荷。 (四)结合岗位需要,在用好现有人力资源的基础上,做好人才引进。 第四条设岗依据 以现有岗位为基础,以当前公司生产规模为依据,立足于公司发展规划及生产需要,充分考虑长远发展战略目标和结构调整 方案,对公司岗位进行优化、调整。 第五条岗位设计

(一)根据工作流程和岗位分析结论,确定组织编制、岗位的基本信息、工作内容、绩效标准、工作关系、工作条件和任职条 件等。 (二)岗位类型分为高管、管理、技术、营销、生产。 第六条编写岗位设置文件和岗位说明书 通过岗位设置文件从专业、结构、学历资历要求等方面反映岗位设置原因、目的、过程。 岗位说明书: (一)内容包括岗位标识、使命、工作内容、任职条件、工作关系、绩效标准、工作环境等。 (二)编写要求 ①文字用语准确,避免含糊术语、修饰用语,使用标准词语; ②突出说明书特性,能与其他岗位相辨别,避免描述笼统和雷同; ③职责与任务内容须详细全面,能涵盖岗位所有工作; ④格式统一,简洁实用。 第七条岗位审定及人员配置 (一)岗位的设定,岗位说明书须经公司审定批准后,方可实施。 (二)岗位设定后,必须严格按照岗位职数配置人员,人员任职条件必须满足岗位任职要求。 第八条本规定由综合管理部负责解释。

岗位体系管理制度

中国网通集团岗位体系管理制度

内容 1.总述 (2) 2.岗位体系中相关概念的澄清 (4) 3.中国网通集团的岗位体系 (8) 4.省市分公司岗位管理流程 (10) ?4.1 省市分公司岗位管理流程: (10) ?4.2 省市分公司岗位管理流程步骤说明 (10) 5.基准岗位体系的管理与维护 (14) ?5.1 基准岗位体系定期管理与维护的流程 (14) ?5.2 基准岗位体系定期管理与维护的流程步骤说明 (14) ?5.3 基准岗位体系择机管理与维护的流程 (16) ?5.4 基准岗位体系择机管理与维护的流程步骤说明 (16)

1 总述 1.建立岗位体系的目的和意义 构建网通岗位体系,是以实现管理体系统一、人岗匹配、和人员双轨制发展为目标的,其含义包括: –科学合理地规范和设置岗位; –建立集团统一的、具有内部公平性和外部竞争力的职级体系,促使集团和各级分公司实现“以岗定级,以岗定薪;岗变级变,级变薪变”的管理模式; –在全集团建立分类分层的岗位序列,为员工提供双轨制晋升体系。 建立全集团建立统一的岗位体系,其意义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1)网通集团以岗位管理为基础的岗位体系,为集团各项人力资源管理政策的统一奠定基础 2)健全的岗位管理体系,有利于改变单一的行政管理职务晋升方式,建立多轨制晋升阶梯,为员工职业生涯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3)在全集团范围内建立能够反映岗位相对价值的岗位等级体系,将为建立统一、公平、与市场接轨的薪资体系奠定基础 4)统一、规范、明晰的岗位管理体系,将解决人才横向流动时岗位等级、称谓将如何对应等问题,有助于建立合理机制加强员工流动、优化人才资源配5)明确的岗位设置、清晰的岗位职责和岗位能力要求,有利于构建集团以“KPI” 或“目标管理”为核心的业绩考核方案,以及系统的培训体系和培训方案

动态管理制度

动态管理制度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研究生会是一个有组织,有纪律的先进青年群众组织。校研究生会的文化影响着全校研究生学生的精神面貌,每一位成员都必须以实事求是的态度,以过硬的思想素质,全心全意地为广大学生服务,在服务中完善品格,实现自我价值! 本着对学校负责,对广大学生负责的原则,校研会内部实行动态管理和量化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机制,具体细则如下: 一适用对象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校研究生会全体成员 二考核形式 1 主席团考核:指导老师老师打分(50%)、主席团成员互评(25%)、部长打分(25%); 2 部长考核:主席团打分(50%)、部长间互评(25%)、副部打分(25%); 3 副部考核:主席团(40%)、各部部长打分(40%)、副部间互评(20%)。 说明:部长对主席团测评存在意见的,可以向指导老师反应;副部对部长测评有意见者可直接向主席团反应! 三考核等级 考核等级通过所得分数划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 四中期考核标准及量化考核说明 (一)中期考核标准 1 个人品质优良,能严格要求自己,学术研究成果显著; 2 积极践行学生干部职责,时刻为广大同学服务; 3 努力维护校研会组织形象,传达校研会精神; 4 工作态度积极,甘于奉献,勇于探索; 5 时刻保持充沛的工作热情,不推脱工作,不推卸责任 6 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7 能及时总结反思工作得失,进行必要的自我批评; 8 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积极为组织建设建言献策; 9 有良好的合作精神,注重团队协作,与其他成员相处融洽; 10 对组织有突出贡献,受到同学或老师的肯定。 (二)量化考核说明 本届校研究生会成员实行量化测评,满分为100分,经过指导老师、主席团、部长团和部门间测评,成绩分为三大块:工作表现分、出勤分以及奖惩分,60分及以上为及格。 五考核结果公示及处理意见 (一)研究生会干部考核结果的核对与公布由校研会主席团具体负责。 (二)处理意见 1 为保证校研会工作高效开展,根据中期考核结果,主席团中考核成绩不合格者被淘汰; 2 各部门两名部长中考核成绩较低者被淘汰,若两名部长考核成绩均不合格,两人均被淘汰,并从副部长中提拔成绩优秀者为部门部长; 3 部长中考核成绩优异者可提拔3-5名进入主席团,担任主席助理一职; 4 中期考核校研会全体成员中淘汰不少于20人,各部门淘汰2—3名成员。

专业技术岗位设置及聘任管理办法

集团公司专业技术职务岗位设置及聘任管理 暂行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集团公司专业技术职务岗位设置及聘任工作,建立能上能下、优胜劣汰的竞争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和发挥专业技术人员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结合集团公司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专业技术职务设置及聘任必须在各单位(部门)管技人员编制定员范围内进行。 第二章岗位设置原则及范围 第三条专业技术职务岗位设置原则: (一)因事设岗、按需设岗、精简高效、结构优化的原则; (二)岗职相符的原则,即按照专业技术职务设置范围和岗位职责要求设置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岗位。 第四条专业技术职务岗位设置的范围: (一)工程系列专业技术职务设在从事安全、生产、工程技术工作的专业技术岗位; (二)政工系列专业技术职务设在从事党员干部、职工群众思想政治工作的专业技术岗位; (三)经济系列专业技术职务设在从事经营管理、人力资源

管理等经济工作的专业技术岗位; (四)会计系列专业技术职务设在从事财务、审计工作的专业技术岗位; (五)统计系列专业技术职务设在从事计划、统计工作的专业技术岗位; (六)审计系列专业技术职务设在从事审计工作的专业技术岗位; (七)档案系列专业技术职务设在从事档案管理工作的专业技术岗位; (八)小学教师系列专业技术职务设在从事幼儿教育工作的专业技术岗位; (九)其余专业技术职务要根据岗职相符的原则,设置在相应的专业技术岗位。 第五条集团公司机关部门专业技术职务设置范围: (一)董事会秘书处(法律顾问室)设经济、法律专业技术职务; (二)综合办公室设政工、经济、档案专业技术职务; (三)财务资产部设会计、经济专业技术职务; (四)经营管理部设经济、工程专业技术职务; (五)规划发展部设经济、工程、统计专业技术职务; (六)党群工作部设政工、经济、新闻专业技术职务; (七)人力资源部设经济、成人教育专业技术职务; (八)审计部设审计、会计、经济、工程专业技术职务; (九)安全监察部设工程专业技术职务;

XX公司职位体系管理办法

某公司职位体系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通过建立岗位发展通道与任职资格体系,不断规范公司人才的培养和选拔机制。 第二条结合岗位发展通道,激励员工不断提高其岗位胜任能力,构建职业化的人才队伍参与国际化的竞争。 第三条树立有效培训和自我学习的标杆,以岗位任职资格不断引导员工终生学习、持续改进,保障公司的持续发展。 第二章指导原则 第四条平衡性原则:保持公司不同序列间岗位设置均衡,使员 工在同等竞争和努力条件下,能够实现同等水平的价值回报, 保障员工多通道发展。 第五条细分化原则:强化中高层岗位多通道设计,增加基层分级数量,完善不同层次在各序列的岗位发展通道设置。 第三章适用范围 第六条本办法涉及的岗位发展通道适用于公司全体管理类、专业类员工管理。 第四章组织设置 第七条为确保公司岗位通道晋升规范管理,由公司领导及相关管理人员成立职位管理委员会、职位管理办公室及职位管

理工作小组三级管理机构 第八条职位管理委员会 (一)职位管理委员会的构成 主任:公司负责人 副主任:人力资源部负责人、各主要负责人、 委员会成员:各相关负责人 (二)职位管理委员会主任职责 主任负责提出开展职业发展相关工作的总体要求; (三)职位管理委员会副主任职责 负责监督完善职业发展基础制度体系,监督完成职业发展实施工作,组织安排辖内职业发展基础制度体系的完善,并负责职业发展实施工作的公平性与工作完成及时性。 (四)职位管理委员会职责 负责对公司制定或调整的岗位通道及任职资格管理方案进行最终审批;负责对提交的待晋升人员晋升条件进行最终审核;负责对待晋升人员名单进行最终决策审批;负责对岗位晋升中发生的重大争议进行最终裁决。 第九条职位管理办公室 (一)职位管理办公室的构成 主任:人力资源部负责人 副主任:各相关职位负责人 办公室成员:人力资源部及各部门相关员工

岗位动态管理办法

拉西瓦发电分公司企业标准 LXW 201030800—2015 拉西瓦发电分公司岗位动态管理办法 2015—8—13发布 2015—8—13实施 拉西瓦发电分公司发布

目次 前言 0 1 目的 (1) 2 范围 (1) 3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4 术语及定义 (1) 5 组织机构 (1) 5.1 岗位动态管理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 (1) 5.2 岗位动态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办公室) (1) 5.3 岗位动态管理工作考评小组(以下简称:考评小组) (1) 6 职责 (1) 6.1 领导小组 (1) 6.2 办公室 (1) 6.3 考评小组 (2) 6.4 纪检监察工作人员 (2) 7 管理活动的内容与方法 (2) 7.1 原则 (2) 7.2 方法 (2) 7.3 岗位竞聘管理 (2) 附录A岗位动态管理流程图 (4) 附录B拉西瓦发电分公司岗位应聘报名表 (5) 附录B综合评议表 (6)

前言 本标准编制所依据的起草规则为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和LXW 200010100《拉西瓦发电分公司标准编写基本规则》。 本标准由拉西瓦发电分公司标准管理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拉西瓦发电分公司综合部归口。 本标准起草部门:拉西瓦发电分公司综合部。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高永红。 本标准审核人:余立平。 本标准批准人:于文革。 本标准2015年8月首次修订。

1 目的 规范了分公司中层及管理(生产)岗位竞聘原则、考评、录用等管理工作。 2 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拉西瓦发电分公司岗位动态管理工作。 3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4 术语及定义 岗位动态管理:指在竞争上岗的基础上,依据岗位规范全面、科学地对在岗人员进行定期考核上岗,空缺的岗位实行公开竞争择优上岗等一系列规范性的操作方法和过程。 5 组织机构 5.1 岗位动态管理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 以分公司总经理为组长,副总经理为成员的分公司岗位动态管理领导小组。 5.2 岗位动态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办公室) 办公室挂靠在综合部,办公室成员由综合部人资、纪检人员组成。 5.3 岗位动态管理工作考评小组(以下简称:考评小组) 以岗位动态管理工作领导小组为考评小组,总经理担任组长,副总经理担任副组长,其成员由组长、副组长确定。 6 职责 6.1 领导小组 6.1.1 负责组织分公司岗位动态管理工作。 6.1.2 负责审定岗位动态工作方案,研究解决岗位动态工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6.1.3 根据考试、考核结果,负责向分公司党委或行政推荐合格人员。 6.2 办公室 6.2.1 负责制定岗位动态工作方案。 6.2.2 负责报名人员的资格审查工作。 6.2.3 负责岗位动态工作的日常工作。

厦门理工学院岗位设置与聘用管理实施办法

附件: 厦门理工学院岗位设置与聘用管理实施办法(试行) 为深化学校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健全我校岗位设置管理制度,实现我校人事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根据国家人事部颁发的《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国人部发〔2006〕70 号)及其《实施意见》(国人部发〔2006〕87号)、省委办公厅颁发的《福建省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试行)》(闽委办〔2008〕7号)以及《中共厦门市委办公厅厦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厦门市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试行)>的通知》(厦委办发〔2009〕21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如下实施办法: 一、实施范围与对象 我校在编在岗工作人员,包括管理人员(职员)、专业技术人员和工勤人员,都要纳入岗位设置管理。 未经编制部门核编和组织人事部门正式办理手续的各类人员,暂不列入本实施办法的管理范围。 二、岗位设置管理基本原则 1、科学设岗,宏观调控。坚持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需要出发,统筹学科建设,兼顾各类人员结构现状,合理确定岗位总量,按照岗位结构比例标准,规范设置各级各类岗位,加强宏观调控和监督管理。 2、优化结构,精干高效。完善岗位设置分级分类体系,优化人员结构比例,科学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进而推动学校各层次、各系列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提高用人质量与用人效益。 3、按岗聘用,规范管理。以岗位设置为基础,深化聘用制改革,逐步实现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加强规范管理,促进

学校人力资源管理的自主发展和自我约束。 4、平稳实施,稳步推进。深入调查研究,准确掌握情况,认真听取多方意见,坚持科学论证,充分考虑学校现状,做好政策衔接,严格按照工作程序,实现岗位管理与聘任工作的稳步实施。 三、组织机构 1、学校成立校级岗位设置职级评定领导小组和校级岗位设置职级评定工作小组。校级岗位设置职级评定领导小组组长由学校党委书记、校长担任,成员由全体校领导、相关部门负责人及部分系部行政负责人担任,领导小组负责对各类各级岗位职级进行审定。校级岗位设置职级评定工作小组组长由分管人事的校领导担任,党办、组织部、人事处、发规处、教务处、科技处、监审处和工会等部门负责人为工作小组成员,工作小组负责制订学校岗位设置实施方案、审核各单位岗位设置实施方案。工作小组办公室挂靠人事处。 2、各系部、处室成立岗位设置职级评定工作组,根据学校下达的专业技术岗位的条件和结构比例,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负责本单位专业技术二级、三级、五级、六级、八级、九级、十一级岗位人选的推荐;负责本单位专业技术四级、七级、十级、十二级、十三级岗位人选的组织聘用;负责本单位管理岗八级(副科级)及以上管理岗位人选的推荐;负责本单位管理岗九级及以下管理岗位人选的聘用;负责本单位工勤技能岗位的聘用工作。系部工作组由系部党政负责人、教授代表、教代会代表组成,行政主要负责人为组长;处室工作组由部门负责人、教工代表组成,部门负责人为组长。 四、岗位设置与结构比例 (一)岗位总量 根据厦门市委编办下达给我校的教职工编制数确定。 (二)岗位类别及比例 1、我校岗位分为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三种类别。

人才动态管理实施办法

人才动态管理实施办法 为全面提高本车间各级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管理绩效,不断降 低成本消耗,改善产品质量,为全面完成2016 年各项目标任务奠定基础,结合厂部要求,车间现制定人才动态管理实施办法如下: 一、实施目的: 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储备人才;竞争上岗、动态管理、提高管理绩 效。 二、实施原则: 公平竞争、唯才是举、逐级储备 三、相关岗位: 拉钢工(包括流长)、机长、作业长、工艺技术员; 维修工(运行钳工)、运行班长(包括副班长)、维修班长(包括副 班长)、设备点检员、设备管理员。 四、人才梯队顺序: 拉钢工→流长→机长→作业长→工艺技术员 维修工(运行钳工)→运行(维修)副班长→运行(维修)班长→设备点检员→设备管理员 五、后备人才基本素质要求: 1、对企业忠诚,对工作诚实;遵纪守法,爱岗敬业,能认真贯彻泰钢 精神及落实五条姿态。 2、熟练掌握板坯连铸生产工艺、设备、质量管理,具有专业特长,能 够应对和解决本专业内的技术难题,具有较强的成本意识、质量意识、创 新意识。 3、有较强的组织、协调、控制、判断、指挥、沟通能力和敏锐的观察 力,工作出色,处事沉稳果断,能够应对和处理本区域内可能发生的突发

状况。 4、本岗位两年以上的工作经验。 六、后备人才培养、考评机制 1、后备人才资格确定:根据以上条件并结合本人工作态度、工作表现、工作业绩进行综合评定。 2、人数暂定: 后备岗位名称岗位对象人数 流长拉钢工4 机长流长2 作业长机长1 工艺技术员作业长1运行(维修)副班长运行(维修)工2 运行(维修)班长运行(维修)副班长1 设备点检员运行(维修)班长1 设备管理员设备点检员1 3、考评方式: (1)每月进行一次业绩考评,以车间劳动竞赛得分、车间、技术科或 设备科通报为准,重点对考评事故控制、成本控制、质量提升及现场协调、 解决问题的能力。 (2)取得后备资格的人员每月 25 日前上报车间一份工作计划,每月 30日前上报车间一份工作总结。要求根据“提质降耗增效”的工作思路, 结合岗位特点积极研究和解决身边一些影响成本、质量、生产顺行或设备 正常运转的实际问题。 4、激励:车间每月根据以上考评结果和个人工作计划完成情况给予后 备人才每人每月 100 元的奖励;业绩考评不过关或工作计划未完成的奖励 减半或免去当月奖励。 5、后备人才更新: (1)车间每半年一次对符合人才素质要求的人员进行甄选、培养、 考评,纳入车间人才动态管理。 (2)每半年对后备人才进行一次综合考评,分为理论考试、现场答辩、业绩考评、民主测评四部分,对考评不合格的立即取消其后备人才资格。

浙委办〔2009〕138号《浙江省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办法(试行)》

浙委办〔2009〕138号《浙江省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办法(试行)》 作者:来源:时间:2011-08-19 《浙江省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办法(试行)》 中共浙江省委办公厅、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印发《浙江省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 浙委办〔2009〕138号 各市、县(市、区)党委和人民政府,省直属各单位: 《浙江省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办法(试行)》已经省委、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在事业单位实施岗位设置管理制度,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深化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对于事业单位转换用人机制,实现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调动事业单位各类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促进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地各部门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周密部署,精心组织实施。要将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结合起来,与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度结合起来,与促进事业单位用人机制转换结合起来。要坚持以人为本,从促进社会事业发展、维护广大职工根本利益出发,积极稳妥地推进改革。要深入细致地做好广大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确保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平稳顺利推进。 各地各部门在执行中遇到的问题,请及时反馈省委组织部和省人力社保厅。 中共浙江省委办公厅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09年12月23日 浙江省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办法 (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健全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制度,实现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根据原人事部《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国人部发〔2006〕70号)和《<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实施意见》(国人部发〔2006〕87号)精神,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职级和职位设置管理办法

隆基泰和产业发展事业部 职级和职位设置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完善产业发展事业部组织管控体系,规范职级和职位设置,确保与控股集团职级体系的一致性。 第二条适用范围 适用于产发及各地区公司全体正式员工(包括:开发编、营销编),实习生、工勤人员不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指导原则 一、在尊重管理效果、确保职级合理对应、能够迅速回应客户的前提下提倡扁平化管理,提高决策效率。 二、管理幅度:原则上管理人员的管理幅度应保持在3人(含)以上,12人(含)以下。 三、职位设置不追求市场竞争优势,但要确保跟随市场主流形势。 第二章职级、职位设置 第四条职级设置 总部及地区公司相应职位对照职级如下:

5职能模块负责人、职能负 责人、项目负责人 中心副总监专业总监 区域/城市副 总、项目总 4职能模块负责人、职能负 责人、任务小组负责人 部门经理高级经理区域/城市总监高级经理 3职能模块负责人、任务小 组负责人 专业经理部门经理专业经理 2任务小组负责人、业务执 行人 主管主管 1业务执行人专员专员 第五条职位设置 一、产发总部职位设置 产发总部各级员工由以下五类职责层次组成: (一)总负责人:即产发公司总经理,原则上为管理序列9级员工。 (二)总部职能负责人:即各中心第一负责人,原则上为管理序列6-8级员工。 职能负责人的职位设置如下: 当职能负责人为管理序列8级时,职位名称为公司副总经理。 当职能负责人为管理序列7级时,职位名称为总经理助理。 当职能负责人为管理序列6级时,职位名称为中心总监。 同一职能仅可设1个负责人;且相同职能不可同时设管理序列7级和8级员工。 (三)总部职能模块负责人 中心下设部门,每个部门为一个职能模块,职能模块负责人原则上为管理序列4-5级员工。 职能模块负责人的职务名称如下: 当职能模块负责人为管理序列5级时,职位名称为中心副总

公司岗位体系管理办法

公司岗位体系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保证公司各级组织的使命、职能能够有效分解和落实到岗位(即职位),建立、健全和规范公司各级组织的岗位体系,为员工招录选配、教育培训、绩效考评、薪酬激励提供依据,建设以岗位为核心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岗位体系管理是指对岗位设计或修订过程、内容的管理。岗位设计/修订的内容包括岗位的设立、变更和撤销,岗位使命、职责、目标、任职资格的确定,岗位价值评估、职类、职种、职层、职级划分等。 第三条公司两级人力资源部门是岗位体系的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岗位体系设计或修订工作。必要时,聘请咨询专家指导岗位体系设计或修订工作。公司各级业务部门必须全程参与、配合本部门岗位设计与修订工作,部门负责人必须自觉履行直线经理的人力资源管理责任,推动和保证本部门的使命、职能明确地、稳定地分解落实到岗位上,在与人力资源部门达成共识的基础上做出清晰、规范的岗位定义与描述。 第四条本办法适用于公司各级职能管理部门。 第二章岗位设计、修订的依据、前提和原则第五条组织的使命(即组织定位)、职能、管理层次和管理幅度是岗位设立的依据;如果组织的定位、职能、管理层次尚未明确,不宜进行岗位的设计或修订;只有在公司战略、管控模式、组织结构、组织定位、职能、管理层次发生变化时,组织内部的岗位体系才可以设计或修订。 第六条在组织结构设计和岗位体系设计前必须分层进行工作分析。公司层次的工作分析确定公司的管控模式、组织结构、组织使命和职能;部

门层次的工作分析确定和识别部门的基本职能(一级职能)、派生职能(二级或三级职能)和部门级流程;岗位层次的工作分析把部门使命和职能分解和落实到岗位上,并据此设计岗位体系、理清岗位级流程。应采用观察法、日志法、访谈法、行为事件法、资料分析法、调查问卷法等方法全面采集、整理、分析部门工作信息,提炼、归纳并分解出稳定的、可落实到员工的一组任务及其责任集合。 第七条岗位必须根据组织职能的分解情况设立。岗位是一组抽象的任务及其责任的集合,组织职能及其责任必须采用相近阶段或相似技能作为分解基准、逐步分解为这种相对独立的任务责任单元;为规避岗位形成职责的严重交叉、空白,每一步职能或责任的分解必须采用同一基准。 第八条岗位体系的设计和修订必须符合如下原则或禁忌: (一)人岗分离原则——岗位的设立、变更或撤销的目的是为了分解落实组织的使命和职能,不是给具体的人作肖像素描。必须先设立岗位,后选配员工;员工要适应岗位,而不是岗位要适应员工。因此,岗位的设立、变更、撤销必须抛开具体的人,禁止因具体员工设立、变更、撤销或定义岗位。 (二)职责设岗原则——就是根据组织职能纵向分解后相对独立的任务责任单元来设岗。岗位是指基于相近阶段或相似技能的一组工作任务及其责任的抽象集合,并不是一个具体的工作事项、一项具体的业务活动、一个具体的工作方法。因此,禁止岗位因具体事项、具体活动、具体方法而设立、变更或撤销。 (三)整合整分原则——合并职责可以精简岗位,分解职责必然增加岗位;合并、分解的基准要么是相近阶段,要么是相似技能;究竟合并到多大、分解到多小,关键是要确保岗位是一个相对完整的工作阶段、需要

岗位动态管理制度

****岗位动态管理制度 为完善管理,树立职工竞争意识,增强职工的学习和工作积极性,提高职工和干部队伍素质,保证安全生产,结合电厂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1.各部门和班组应加强职工培训,提高职工素质,保证安全生产(每月不少于两次)。 2.各部门应根据厂部要求拟定月和年培训计划,并每季度进行考核,并记入职工培训档案。 3.每年十二月份由厂部组织对各部门岗位人员进行统一考试、考核。 3.1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可以不参加考试: 3.1.1工龄满20年以上且保留原岗位不作调整的。 3.1.2长期病休的。 3.1.3内勤人员、物业管理人员、门卫人员、收费室人员、技术资料员、物资管理员、驾驶员、业务员。以上人员由部门成立相应的考核小组进行考核,考核分低于75分的降级使用(内勤人员若出现降级,绩效按80%计发)。 3.2考试、考核由厂部组织和管理: 3.2.1成立考试、考核领导小组,成员由各部门人员和职工代表组成。 3.2.2对中层正、副职的考核,班组30%,其他部门正职领导和职工代表30%,厂部40%,部分达不到85分以上者降级使用。 3.2.3对班组长、专责考核,班组30%(专责的班组考核分由职工代表评出),部门考核小组40%(部门考核小组包含四名职工代表,每部门一人),厂部30%,班组长考核达不到80分以上者降级使用。 3.2.4副班长和正岗根据考试考核成绩优先录用,但总的考试、考核分不得低于75分,择优聘用副班长,正岗考试、考核总分不低于70分者方可任职。 4.考试、考核以部门为单位,分期进行组织,考核分需在考试前进行公示。 5.各岗位人员聘用原则 5.1各部门根据考试、考核情况统一聘用正、副值(班)长,并根据班组长意见对各班组人员进行适当调整。 5.2班组长及以下人员通过考试考核后由部门统一聘用,并将聘任情况报厂部批准。 5.3厂部根据部门实际人数核定各部门及班组的人员定额。 6.有下列情况的可转为内部待岗三个月: 6.1无故旷工。 6.2值班期间打架斗殴且情节严重的。 6.3不执行管理规定,不服从安排的。 6.4行政拘留的。 6.5连续两次《安规》考试不合格的。 6.6重大责任事故的当事人。 6.7工作中班组反映强烈,部门不能安排的。 6.8故意损坏公用设施的。 6.9制造舆论,恶意中伤他人,不属实的。 6.10违反劳动纪律屡教不改的。 6.11弄虚作假,损害电厂利益的。 6.12考试考核总分低于60分的。 7.经厂部讨论为内部待岗的职工,如不愿在厂内安排工作,可报请公司统一安排、调整工作。 8.内部待岗期间核给生活费600.00元,其他待遇不再享受,并需每天到电厂报到。 9.可以不参加考试的人员,如需申请本部门上级岗位时须经部门同意。 10. 岗位竞聘中,考试成绩占40%,考核成绩占30%,实作成绩占30%。 11.各部门建立职工考核档案,如有扣分,则分别从部门领导、班组长和涉及人员年底考核分中扣除。 12.为保持岗位稳定性,岗位确定后,定为副岗的人员满半年方可申请报考正岗。 13.内部待岗三个月期满后方可申请副岗定岗考试。 14.正副岗人员的绩效工资分配差距不低于100元。

机构及岗位设置管理办法

机构及岗位设置管理办法 说明: 本文件是公司各级机构和岗位设置的标准和依据,也是进行岗位分析和薪酬福利管理的基础,各部门必须严格执行;凡与本文件有冲突的其他制度或文件自即日起废除,以本文件为准。 本文件的最终解释权归人力资源部。

1.0 目的: 为更加科学合理地设置机构和岗位,建立适时有效的岗位管理机制,为公司机构和岗位的设置提供指引,特制定本办法。 2.0 适用X围: 本办法适用于公司总部各部门及各分支机构。 3.0 定义: 机构:如无特别说明,是指组织内部的单位,如部门、科、组、分公司、办事处等。 4.0 职责: 本办法由人力资源部负责拟定,经总经理批准后实施。 5.0 组织设置: 5.1本公司实行总经理负责制,设总经理1人,统管公司全面工作;设副总经理若干人,辅助总经理分管或处理公司业务;设总监若干人,分管部分部门工作或负责专项事宜。 5.2 本公司组织机构分总部和驻外分支机构两部分设置。 6.0 机构设置 6.1 总部机构设置: 6.1.1公司总部机构设置共分为三级,一级机构为“部门”,二级机构为“科”,三级机构为“组”。 6.1.2公司根据职能和业务的不同,在总部分别设置总经办、市场部、研发部、采购部、品管部、销售部、外贸部、人力资源部、财务部和客服等部门。 6.1.3各部门视部门规模和业务需要,可下设“科”或“组”。 6.1.4设置“科”或“组”的部门,“科”的总人数一般需在5人以上,“组”的总人数一般需在3人以上。

6.2 分支机构设置: 6.2.1驻外分支机构因各地区业务需要设立分公司或办事处。 6.2.2分公司相当于总部二级机构级别,办事处相当于总部三级机构级别。 6.2.3分公司可视业务规模大小设置下级机构“部门”,设置下属部门的分公司总人数一般需25人以上,分公司的下属“部门”相当于总部三级机构级别;办事处一般不设置下级机构“部门”。 6.3本公司机构名称及从属关系的确立与变更,由人力资源部组织与各机构负责人商讨后提出草案,经总经理批准后颁布实施。 6.4本公司必要时可设立各种委员会,其组织规程另定。 6.5本公司组织架构图见附件一。 7.0 岗位设置 7.1 岗位设置原则: 本公司根据岗位责任的大小、工作的重要和复杂程度确定岗位等级,根据工作性质确定岗位类型,根据工作任务确定岗位名称。 7.2岗位类别: 本公司岗位共分五类:管理类、财务类、技术类、业务类和其他类。 7.2.1 管理类:指全面负责一个机构管理、有固定下属、须对其所负责机构的工作职能负责的机构负责人,包括“科”、“组”的负责人。 7.2.2 财务类:指从事财务、审计工作的人员。 7.2.3 技术类:指从事设计、工程和其他技术(IT、维修等)的专业人员。 7.2.4 业务类:指直接从事公司产品销售的人员,包括内、外销的业务代表、业务主任、业务经理等(不包括业务机构负责人)。 7.2.5 其他类:指除以上类别以外的其他岗位人员,包括各部门、各分支机构的文职人员、司机、仓库人员、门店人员等。 7.3岗位级别规划: 7.3.1岗位级别按管理类和非管理类两大类别进行规划。

中国移动xx公司公司职位职等管理办法

中国移动浙江公司职位职等管理办法(修订)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目的 (一)通过有效的职位管理,满足公司运营管理实现的需要,促进运作流程和人力资源配置的优化。 (二)规范职位和职等管理,通过职位宽带化,为员工职业发展提供通道。 第二条原则 (一)满足战略、架构与业务流程需要原则。职位职等的设置与管理应在满足公司经营发展战略需要的前提下,依托组织架构的框架,致力于保障业务流程的实现与优化。 (二)动态管理原则。根据公司运营发展和人力资源数量与质量的变化,对职位职等和任职人员进行动态跟踪与调整,不断探索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方法与思路。 (三)效率优先,兼顾人员现状原则。职位职等的设置与管理应以运作效率的提升为目标,同时考虑现有人员状况。 (四)双因素原则。职位职等管理中同时体现职位价值因素与人员贡献度因素。 第三条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公司全体员工(不含离岗退养员工)职位职等的管理,其中省公司党组及分公司党委管理中层只纳入职位族经理条线及相应主族和子族,不纳入职位系列及职位水平等级,仍按原职务系列管理。 第四条职责与分工 省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职位职等管理相关制度及办法的制定与管理,并对职位职

等管理工作进行指导。 各市分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职位日常管理与指导。 第二章职位体系及定义 第五条职位 职位即岗位,是一定的任务和职责的有机组合。每个职位应有唯一的职位名称。不同的员工可以从事同一个职位。省公司统一制订下发公司典型职位。 第六条职位条线 根据工作性质和工作能力要求相似性,公司职位分成综合、市场、技术、经理四大职位条线。 第七条职位主族 根据职能相似性,每一职位条线分成相应的职位主族,具体十三主族为: (一)综合线分成战略运营、人力资源、财务管理、党群工会、风险管理、行政后勤六个职位主族: 1、战略运营:负责战略研究与管理、组织绩效等涉及公司战略运营方面的工作,以及创新管理、流程管理、知识管理、咨询项目管理、企业责任管理等涉及企业管理方面的工作。 2、人力资源:负责人力资源规划、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建设与运营等方面的管理,包括人力资源规划管理、岗位管理、招聘管理、绩效管理、培训管理、薪酬管理、员工档案管理等工作。 3、财务管理:负责财务管理方面的制度制定、决策执行以及相关事务性工作。

轨道车司机岗位等级动态管理实施办法(正式版)

轨道车司机岗位等级动态管理 实施办法 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轨道车司机岗位等级动态管理实施办法 温馨提示:该文件为本公司员工进行生产和各项管理工作共同的技术依据,通过对具体的工作环节进行规范、约束,以确保生产、管理活动的正常、有序、优质进行。 本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一、基本原则 1.实施等级管理的原则。为充分利用安质效考核机制,激发轨道车司机爱岗敬业、学习技术业务知识的自觉性和动力, 提高职工素质保安全的能力, 体现培训提高素质、素质决定岗位等级、岗位等级决定待遇,实行轨道车司机岗位等级动态管理。 2.实施竞争上岗的原则。根据职工素质与业绩考核结果实行竞争上岗。 3.实施动态管理的原则。每月进行岗位等级动态升降管理, 待遇随之变化, 形成激励机制。 4.实施岗责相符的原则。将司机等级与个人待遇挂钩, 实行不同的等级, 给予不同的安质效考核系数, 岗位等级决定待遇。 5.实施公平、公正的原则。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对轨道车司乘人员进行考评, 岗前公示。 二、实施范围及等级设定 1.考评范围。全段所有在岗的轨道车司机。提职、转岗人员从劳人科下达定职令起参加等级考评, 提职、转岗人员初次等级均定为D 类。 2.比例设置。轨道车司机实行“A、B、C、D”四个等级进行管理分类。

天津市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办法

中共天津市委办公厅、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印发《天津市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办法》的通知 发文单位: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中共天津市委办公厅 文号:津党办发[2008]2号 发布日期:2008-1-23 执行日期:2008-1-23 民政府,市委各部委,市级国家机关各党组(党委),各人民团体党组: 《天津市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办法》已经市委、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你们,请认真执行。 中共天津市委办公厅、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2008年1月23日

天津市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办法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健全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制度,实现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根据人事部《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和《〈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实施意见》,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本市各级国家机关举办或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事业单位。 事业单位管理人员(职员)、专业技术人员和工勤技能人员,均应纳入岗位设置管理。 岗位设置管理中涉及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的,按照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和干部人事管理权限的有关规定执行。 使用事业编制的各类学会、协会、基金会等社会团体工作人员,参照本办法纳入岗位设置管理。 经批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进行管理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各类企业所属的事业单位和事业单位所属独立核算的企业,以及由事业单位已经转制为企业的单位,不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岗位是指事业单位根据其社会功能、职责任务和工作需要设置的工作岗位,应具有明确的岗位名称、所属类别等级、职责任务、工作标准和任职条件。 第四条事业单位应按照科学合理、精简效能的原则进行岗位设置,坚持按需设岗、竞聘上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 第五条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实行核准制度,严格按照规定程序和管理权限进行审核。 第六条市和区县政府人事行政部门是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的综合管理部门,负责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的政策指导、宏观调控和监督管理。事业单位主管部门负责所属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的工作指导、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 第七条事业单位根据机构编制管理机关批准成立文件规定的主要职责、等级规格和人员编制(含领导职数),按照国家通用岗位类别和等级,确定单位的岗位总量、结构比例和最高等级,经核准后自主设置岗位。 第二章岗位类别设置 第八条事业单位岗位分为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三种类别。 第九条管理岗位是指担负领导职责或管理任务的工作岗位,包括领导岗位和普通职员岗位。管理岗位的设置要适应增强单位运转效能、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管理水平的需要。

中国联通公司职位薪酬体系实施细则

中国联通公司职位薪酬体系实施细则 一、实施细则制定的原则 (一)公平、公开、公正原则 统一套改方法和政策,做到政策公平、过程公开、结果公正,实现公司岗位序列统一、职位等级统一和职衔称谓统一。 (二)向生产经营一线倾斜原则为稳定基层员工队伍,应确保套改后,生产经营一线的员工整体薪酬水平不降低。 (三)先套改、后优化原则。 为保障新旧职位职位薪酬体系的平稳过渡,本次套改主要依据原有职位等级、结合员工个人资历转套。套改后,公司将适时结合员工的岗位价值、工作能力、工作业绩等因素,开展职位薪酬结构优化工作。 (四)公司合并期间职位等级暂不晋升原则根据集团公司有关文件精神,在2008 年6月20 日后原联通和原网通提拔任命的干部,本次套改时按照提拔前的岗位序列和职位等级参与套改。 二、职位体系 职位体系是包括岗位序列、职位层级、职位等级和职衔等要素的职位管理体系。公司统一职位体系横向划分为五个岗位序列、纵向划分为22 个职位等级、七个职位层级。 职位体系详见《中国联通职位体系表》(附表一)。 一)岗位序列

岗位序列是职责相近、知识技能要求类似的岗位组合。不同岗位序列分别设定职衔、任职资格与能力要求,为员工职业发展提供多向通道。 全部岗位划分为销售与服务、市场、建设维护、支撑和管理五个序列,其中: 销售与服务序列主要包括直接面向客户销售产品、提供业务咨询、业务受理服务、进行主动营销的岗位;市场序列主要包括从事营销策划、品牌管理、产品规划、市场分析、渠道管理、资费管理、码号资源管理、服务质量管理等工作的岗位;建设维护序列主要包括从事工程建设、计划规划、信息技术、运行维护、研究开发、采购物流等工作的岗位;支撑序列主要包括从事财务审计、战略管理、人力资源、法律合规、综合管理、党群政工等工作的岗位;管理序列包括公司总部、省、市、县各级行政经理、党委书记岗位。 销售与服务、市场、建设维护、支撑序列统称为专业序列。员工根据任职岗位进入相应序列。 (二)职位等级、职位层级 职位等级是根据员工所承担的岗位职责及履行职责的程度赋予员工的职位级别。公司共设22 个职位等级,划分为七个职位层级,详见《中国联通职位体系表》(附表一) (三)职衔 职衔按照不同序列、不同职位层级分别规定。管理序列职衔详见《管理序列职衔规定》(附表二),专业序列职衔详见《中国联通职位体系表(》附表一)。员工根据其所在序列与职位层级,获得相应职衔。 三、薪酬体系 员工薪酬主要包括岗位工资、综合补贴和绩效工资。其中岗位工资和综合 补贴属于固定薪酬,绩效工资属于变动薪酬。 (一)岗位工资 岗位工资=岗位工资基数X岗位工资系数X地区系数

轨道车司机岗位等级动态管理实施办法(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轨道车司机岗位等级动态管理实施办法(正式)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9912-97 轨道车司机岗位等级动态管理实施 办法(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管理机制、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进行设置固定的规范,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一、基本原则 1.实施等级管理的原则。为充分利用安质效考核机制,激发轨道车司机爱岗敬业、学习技术业务知识的自觉性和动力,提高职工素质保安全的能力,体现培训提高素质、素质决定岗位等级、岗位等级决定待遇,实行轨道车司机岗位等级动态管理。 2.实施竞争上岗的原则。根据职工素质与业绩考核结果实行竞争上岗。 3.实施动态管理的原则。每月进行岗位等级动态升降管理,待遇随之变化,形成激励机制。 4.实施岗责相符的原则。将司机等级与个人待遇挂钩,实行不同的等级,给予不同的安质效考核系数,岗位等级决定待遇。

5.实施公平、公正的原则。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对轨道车司乘人员进行考评,岗前公示。 二、实施范围及等级设定 1.考评范围。全段所有在岗的轨道车司机。提职、转岗人员从劳人科下达定职令起参加等级考评,提职、转岗人员初次等级均定为 D 类。 2.比例设置。轨道车司机实行“A、B、C、D”四个等级进行管理分类。A 类为优秀,B 类为良好,C 类为重点人,D 类为关键人。以车辆配属车间为单位,A 类最高按 35%设置、B 类最高按 50%设置、C 类最低按 10%设置、D 类最低按 5%设置。以车间为主体进行设置,司机总数超过 10 人的车间原则上每月必须有 C、D 类人员各不少于 1 人。司机总数不足10人的车间原则上每月必须有C类或D类人员1人。 3.分类标准。 3.1 A类人员:安全责任意识强,业务技术掌握精,自觉执行标准化作业,自控、互控能力强,是指导司机的后备人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