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人力资源成本分析月

年人力资源成本分析月
年人力资源成本分析月

2016年人力资源成本分析(1-10月)

一、人力资源的状况

16年11月1日,公司(天顺、润德、凯翼、观致)员工总人数123人,16年1月初总人数105人,新增18人。为保证可分析性,本报告以工资表作为公司人力资源分析依据。

类别年初人数年末人数入职人数离职人数本年度新增全职人数105 123 49 31 18 总数105 123 49 31 18

二、人员结构

人员类别职能

管理人员部门经理及以上人员

客户接待人员的负责客户接待服务顾问、客服、装饰、售后、

销售等人员

技术人员车间各类技师

职能人员为公司运营提供服务工作的,一般指财务、行政人事、市场、信息等部门人员

后勤服务司机、厨师、清洁人员

管理人员25人占比为20%,技术人员15人占比为12%客户接待人员64人占比52%,职能人员13人占比11%,后勤人员6人占比5%

三、年龄机构

职务人数平均年龄部门经理以上25

部门主管 5 37

基层人员93

公司全员平均年龄:岁

四、学历结构

职务人数本科及以上大专学历大专以下学历大专及以上学历占比部门经理以上25 0 17 8 68% 部门主管 5 0 5 0 100% 基层人员93 6 42 45 %

五、人员净增长率= (入职人数-离职人数)/年初数=(49-31)/105*100%= %

六、公司人力资源成本各项目统计

名称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合计

人数105 108 123 117 120 117 118 121 126 123 1178

工资459683 508694 484816 443645 410083 447684 432279 489421 506418 410337 4593060 社保14166 18747 16742 20176 18746 18525 20740 18519 18519 24282

医保5816 10672 6192 9502 8262 8978 8638 7885 7885 12071 85901 培训1160 0 6959 16452 12614 16690 4077 13665 9257 3489

招聘500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5000

福利13430 12430 12580 18599 25346 12551 27473 16327 16544 15544 170824 总额494755 551043 527789 508874 475551 504928 493707 546317 559123 466223 5128310 人均4712 4291 4184 4515

八、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基础工作现状

1、公司领导有先进理念和想法,但公司人力资源系统建设尚在起步阶段。

公司现有人力资源管理与公司的发展战略尚处于结合阶段,尚未起到为企业发展战略决

策提供依据、充当助手的作用。公司长期忽视或轻视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完善、岗位设置、人

员配备工作,导致现有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和所设岗位及人员配备不足以胜任公司发展战略人

力资源管理的重任。

2、公司各部门未形成参与人力资源管理概念

人力资源管理不仅仅是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工作,而应该是所有部门负责人的一项日常

性工作。非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经理认为人力资源管理非份内之事,认为人力资源管理就是

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事,错将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督导、制度、政策制定工作误作为是人力

资源管理的所有工作。由于缺乏全员人力资源管理意识,他们在工作上更难协调公司人力资

源管理部门搞好人力资源管理的各项职能工作。典型的,各部门经理就不能准确及时提供有

关员工的培训需求、绩效考核方面的信息;缺乏与员工的沟通意识,极少将人力资源管理理

念贯彻于日常工作中去。

3、人力资源部门存在的问题

公司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岗位配置少,大部分精力仍放在传统的行政、后勤事务上,从事

的大多是行政事务、核发工资、处理档案和人事关系等事务性工作,无法有效开展人力资源规划、工作分析、职务评价、薪酬设计、员工激励和文化建设等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工作,

更谈不上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为高层决策服务。以上这些,也制约了公司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的发挥,难以调动公司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4、人力资源规划

缺乏中、长期规划,常常依据职位空缺或临时紧急任务招聘。人力资源部也无法根据公

司的外部环境变化、市场竞争的要求分析和预测公司未来对人才类型、数量需求的情况,制定激励人、留住人、开发人的系统目标。缺少对各层次、各部门人才梯队的规划和人才储备

计划,没有制定人员的补充和接续计划,导致无法适合公司发展的人才梯队,关键岗位缺乏对接班人的培养或缺乏适配人员,同时,由于人才梯队规划作得不好,员工不了解公司中各个层次人力资源需求情况,自身发展也不明确,缺乏竞争意识和紧迫感,工作积极性也有待提高。

5、岗位工作职责权利分析不明

现有的岗位职责描述笼统、程式化,各部门未与人力资源部同研究分析。未能明确界定

任职者的权力、责任、义务,很多员工对自己的工作职责不清楚或不太清楚

6、招聘与选拔

公司目前招聘渠道主要集中在网络招聘,以外部输入为主,对于公司内部人才选拔做的较少,使员工得不到全面的锻炼,成长曲线单一,不适合公司战略发展的用人需求。各部门负责人在日常的工作开展中也经常忽略部门团队人员的培养。

7、培训

公司每年投入到员工培训方面的经费较多,但效果不佳。人力资源部参与较少甚至没有

参与。

九、改进办法

1、降低员工流动率

1)条件允许情况下结合当地消费水平和同行业薪酬情况对公司的整体薪酬重新梳理,使公

司的薪酬具备一定的市场竞争力。

2)公司关键岗位提前储备和培养

3)领导加强和员工之间的员工主动沟通,做好员工满意度沟通与调查

2、加强公司内部培训体系的建设

培训的内容应侧重于专业知识和技能,对员工思想观念、态度、价值观以及人际交往技能和

心理适应等方面没有放到重点上来。条件允许的情况再结合外部培训、拓展培训。

3、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合理增加人力资源部人员编制,行政后勤事务与人力资源或者行政

人事与后勤事务分开。优化各自工作职责。

人力资源盘点及人力成本分析报表

人力资源盘点及人力成本分析报表 人力成本分析表 附件4: (公司) 人力资源盘点及人力成本分析报表 一、员工数量指标 员工总量年初人数目前人数平均人数增长率 按部门划分 按职务层级划分高管经理主管员工 按岗位类别划分管理职能技术后勤 按职务层级划分标准: 高管:地区公司总经理/副总经理;经理:专业经理/部门经理/副经理;员 工:工程师/助理工程师/普通员工。 按岗位类别划分标准: 管理:集团及所属各单位部门副经理以上人员;技术:专业师(建筑师/工 程师/景观师/结构师/室内师/造价师)/助理专业师;后勤:司机/保洁/厨师/ 保安。 二、人力成本指标 各部门分布人力成本额各部门现有岗位编制 (需附组织架构图) 各部门工资总额 (需附工资表) 各项福利分布 三、员工流动指标 流失率流失员工 工龄分布试用期正式员工共计: 人,其中: 2年以下: 人;

5年: 人; 2- 5年以上: 人。 新进员工率损失率留存率 流失原因原因分析及解决办法 流失原因分类: 辞退、个人主观原因辞职、个人客观原因辞职、内部调动四、劳动时间利用指标 出勤率加班强度比率 备注:上述数据统计计算公式: 一、员工流动指标: 1、流失率=离职人员/(离职人员+期末人员)*100% 2、新进员工率=已转正员工数/在职总人数*100% 3、损失率=新进员工离职总数/招聘入职数*100% 4、留存率=留存员工数/招聘入职数*100% 二、劳动时间利用指标: 1、出勤率=出勤天数/规定的工作日*100, 2、加班强度比率=加班时数/总工作时数*100, 备注: 本公司2010年12月31日人数 备注: 本公司2012年1月1日人数 备注: 根据本公司部门设置,填写各部门人数 备注:

人力资源部成本节约措施

关于人力资源部成本控制分析 结合所学习的《企业家的12把财务砍刀》,谈谈个人对于如何控制人力资源部成本的看法: 一、人力成本的控制 按照定岗定编的要求设置各部门的人员配置,6月份管理人员及后勤普工薪酬共603034元,人数为217人,人均为2779元,7月份为687474元,人数为260人,人均为2644元,8月份为784932元,人数为281人,人均为2793元,9月份为876203元,人数为290人,人均为3021元,10月份为774712元,人数为279人,人均为2777元,11月份为788098元,人数为267人,人均2952元,12月份预计为790498元,人数为266人,人均为2972元,2012年1月份工资预计为70万左右,人数为241人,其中含请假人员共52人,人均为2905元,其中可以看出人均成本基本保持稳定,薪酬成本主要受人数影响,在2012年度,人力资源部严格按照公司定岗定编要求各部门配置人员,达到一人多岗,高薪养精的效果,预计每月办公室管理人员及后勤普工的薪酬控制在70万至75万。 二、招聘成本控制 1.2011年招聘情况及成本分析 ⑴营口建华2011年共招聘管理人员138人(其中含校园招聘14人),招聘费用总计41782.00元,人均费用302元;招聘普工809人,招聘费用总计86328.00元,人均费用106元; ⑵其中展位费用25950.00元,校园招聘费用6035.00元,网站费用3080.00元,其他费用6717.00元。普工,其中下乡宣传费用18478.00元,内部介绍费

用47000.00元,电视广告费用20850.00元; 2.2012年招聘成本控制措施 ⑴招聘计划,根据公司定岗定编情况,目前现有人员基本满足各部门日常工作的需要,2012年计划招聘管理人员16人,普工760人。 ⑵节省招聘成本的方式方法: ①管理人员招聘渠道:主要以网络招聘和参加免费现场招聘会为主,将节省25000元左右,招聘成本将下降50%; ②普工招聘渠道:主要以员工内部介绍,小报纸,小电台的广告和网络招聘为主,将节省费用40000元,招聘成本下降50%; ③招聘宣传资料每季度印刷一次,减少因宣传资料内容变化而重新印刷的费用,也减少以往大量印制材料造成费用积压,影响现金流动性,造成不必要的资金浪费。 三、员工关系成本控制 1.2011年员工活动情况及费用明细: ①自2011年6月成立员工关系模块以来,在领导和各部门同事的帮助与配合下,员工关系组织了4次有特色的活动,费用总计42327.3元,其中奖金28157.5元,其他14169.8元。 ②每月组织员工座谈会和员工庆生会,平均每月800元,半年合计4800元: 员工座谈会每次花费300-500元,主要用于购买矿泉水、水果、瓜子花生;员工庆生会每次花费300-500元不等,用于购买生日蛋糕、水果和干果。

人力成本分析计算公式大全

人力成本分析计算公式大全 HR—定不要错过啦! 员工流失率就是辞职员工占总员工数的比例。 员工流失率的计算公式主要有两种:公式一流失的员工人数/年度内的平均员工人数(年度内 的平均员工人数=年初员工人数+年末员工人数/2)5 公式二流失的员工人数/(1月份员工人数+ 2月份员工人数+……+ 12月份员工人数)/1 公式一是比较容易操作并常用的计算公式,流失人数是一个考核周期内流失人数的总计,分母 中平均人数是两个时点指标的平均数,只代表了年初与年末的情况,采用这个公式计算流失率,结果容易失真,而公式二则可避免这一问题。 ①招聘成本 招聘成本主要包括招募人员的直接劳务费用、直接业务费用,如招聘洽谈会议费、差旅费、代 理费、广告费、宣传材料费、办公费、水电费等。还有间接费用,包括行政管理费、临时场地及设 备使用费等。其计算公式如下: 招募成本=直接劳务费+直接业务费+间接管理费+预付费用 ②②选拔成本/ 选拔成本包括各个环节如初试、面试、心理测试、评论、体检等过程发生的一切与决定录用或 不录用有关的费用。其计算公式如下:: 选拔面谈的时间费用=(每人面谈前的准备时间+每人面谈所需时间)X选拔者工资率X候选人数汇总申请资料费用=(印发每份申请表资料费+每人资料汇总费)X候选人数 考试费用=(平均每人的材料费+平均每人的评分成本)X参加考试人数X考试次数

测试评审费用=测试所需时间X(人事部门人员的工资率+ 各部门代表的工资率)>次数 (本企业)体检费=[(检查所需时间X检查者工资率)+检查所需器材、药剂费]>检查人数 ③录用成本 录用成本包括录取手续费、调动补偿费、搬迁费和旅途补助费等由录用引起的有关费用。这些费用一般都是直接费用。其计算公式如下: 录用成本=录用手续费+调动补偿费+搬迁费+旅途补助费 ④安置成本 安置成本是企业将被录取的员工安排在确定工作岗位上的各种行政管理费用;录用部门为安置 人员损失的时间费用;录用部门安排人员的劳务费、咨询费等。 安置成本=各种安置行政管理费用+必要装备费+安置人员时间损失成本 (2)培训和学习成本 ①上岗前教育成本 上岗前教育成本包括教育与受教育者的工资、教育与受教育者离岗的人工损失费用、教育管理 费、资料费用和教育设备折旧费用等。计算公式如下: 上岗前教育成本=(负责指导工作者平均工资率X培训引起的生产率降低率+新职工的工资率X 职工人数)>受训天数+教育管理费+资料费用+教育设备折旧费用 ②岗位培训成本 岗位培训成本是企业为使员工达到岗位要求而对其进行培训所发生的费用,包括上岗培训成本 和岗位再培训成本。上岗培训主要通过以老带新的形式完成。其计算公式如下: 岗位培训直接成本=龙指导小组时工资对旨导小时I >每月指导次数I+刀(被指导者小时工资K X 指导小时K X月被指导次数K)

2016年人力资源成本分析(1-10月)

2016年人力资源成本分析(1-10月) 一、人力资源的状况 16年11月1日,公司(天顺、润德、凯翼、观致)员工总人数123人,16年1月初总人数105 13 页脚内容

页脚内容 八、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基础工作现状 1、公司领导有先进理念和想法,但公司人力资源系统建设尚在起步阶段。 公司现有人力资源管理与公司的发展战略尚处于结合阶段,尚未起到为企业发展战略决策提供依据、充当助手的作用。公司长期忽视或轻视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完善、岗位设置、人员配备工作,导致现有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和所设岗位及人员配备不足以胜任公司发展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重任。 2、公司各部门未形成参与人力资源管理概念 人力资源管理不仅仅是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工作,而应该是所有部门负责人的一项日常性工作。非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经理认为人力资源管理非份内之事,认为人力资源管理就是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事,错将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督导、制度、政策制定工作误作为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所有工作。由于缺乏全员人力资源管理意识,他们在工作上更难协调公司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搞好人力资源管理的各项职能工作。典型的,各部门经理就不能准确及时提供有关员工的培训需求、绩效考核方面的信 3、人力资源部门存在的问题 公司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岗位配置少,职务评价、薪酬设计、管理工作,为高层决策服务。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4、人力资源规划 缺乏中、长期规划,留住人、开发人的系统目标。员,同时,自身发展 5 6对于公司内部人才选拔做的较少,使各部门负责人在日常的7、培训 1、降低员工流动率 1)条件允许情况下结合当地消费水平和同行业薪酬情况对公司的整体薪酬重新梳理,使公司的薪酬具备一定的市场竞争力。 2)公司关键岗位提前储备和培养 3)领导加强和员工之间的员工主动沟通,做好员工满意度沟通与调查 2、加强公司内部培训体系的建设 培训的内容应侧重于专业知识和技能,对员工思想观念、态度、价值观以及人际交往技能和心理适应等方面没有放到重点上来。条件允许的情况再结合外部培训、拓展培训。 3、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合理增加人力资源部人员编制,行政后勤事务与人力资源或者行政人事与后勤事务分开。优化各自工作职责。

人力成本分析计算公式大全

人力成本分析计算公式大全 HR一定不要错过啦! 员工流失率就是辞职员工占总员工数的比例。 员工流失率的计算公式主要有两种:公式一流失的员工人数/年度内的平均员工人数(年度内的平均员工人数=年初员工人数+年末员工人数/2) 公式二流失的员工人数/(1月份员工人数+2月份员工人数+……+12月份员工人数)/1 公式一是比较容易操作并常用的计算公式,流失人数是一个考核周期内流失人数的总计,分母中平均人数是两个时点指标的平均数,只代表了年初与年末的情况,采用这个公式计算流失率,结果容易失真,而公式二则可避免这一问题。 ①招聘成本 招聘成本主要包括招募人员的直接劳务费用、直接业务费用,如招聘洽谈会议费、差旅费、代理费、广告费、宣传材料费、办公费、水电费等。还有间接费用,包括行政管理费、临时场地及设备使用费等。其计算公式如下: 招募成本=直接劳务费+直接业务费+间接管理费+预付费用 ②②选拔成本 选拔成本包括各个环节如初试、面试、心理测试、评论、体检等过程发生的一切与决定录用或不录用有关的费用。其计算公式如下: 选拔面谈的时间费用=(每人面谈前的准备时间+每人面谈所需时间)×选拔者工资率×候选人数 汇总申请资料费用=(印发每份申请表资料费+每人资料汇总费)×候选人数 考试费用=(平均每人的材料费+平均每人的评分成本)×参加考试人数×考试次数 测试评审费用=测试所需时间×(人事部门人员的工资率+各部门代表的工资率)×次数 (本企业)体检费=[(检查所需时间×检查者工资率)+检查所需器材、药剂费]×检查人数

③录用成本 录用成本包括录取手续费、调动补偿费、搬迁费和旅途补助费等由录用引起的有关费用。这些费用一般都是直接费用。其计算公式如下: 录用成本=录用手续费+调动补偿费+搬迁费+旅途补助费 ④安置成本 安置成本是企业将被录取的员工安排在确定工作岗位上的各种行政管理费用;录用部门为安置人员损失的时间费用;录用部门安排人员的劳务费、咨询费等。 安置成本=各种安置行政管理费用+必要装备费+安置人员时间损失成本(2)培训和学习成本 ①上岗前教育成本 上岗前教育成本包括教育与受教育者的工资、教育与受教育者离岗的人工损失费用、教育管理费、资料费用和教育设备折旧费用等。计算公式如下: 上岗前教育成本=(负责指导工作者平均工资率×培训引起的生产率降低率+新职工的工资率×职工人数)×受训天数+教育管理费+资料费用+教育设备折旧费用 ②岗位培训成本 岗位培训成本是企业为使员工达到岗位要求而对其进行培训所发生的费用,包括上岗培训成本和岗位再培训成本。上岗培训主要通过以老带新的形式完成。其计算公式如下: 岗位培训直接成本=∑指导小组时工资×指导小时I×每月指导次数I+∑(被指导者小时工资K×指导小时K×月被指导次数K) 岗位培训间接成本=培训人员离岗损失费用+被培训人员不熟练造成损失+培训材料费+各种管理费 岗位再培训成本计算与岗位培训成本计算类似,只是再培训成本比岗位培训成本损失费用要小些,时间可能短一些。其计算公式为: 岗位再培训间接成本=培训再培训人工费用+材料费用+管理费用+各种培训造成的损失费

企业人力资源成本分析

企业人力资源成本分析 中央财经大学吴中兵 人力资源会计(human resource accounting)自从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产生以来,从理论到实务都得到了大量有益的探索,但是至今仍然未能在理论上与传统会计融为一体,实务中亦未能得以大规模应用。对人力资源会计的探索和研究仍然进展缓慢。其原因在于人力资源会计面临的种种难题尚无法统一认识,其中重要的一点是如何认识人力资源的成本问题,比如哪些应该资本化的问题。本文拟就这一问题作以初步探讨。 第一、人力资源成本 一、什么是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是存在于一定年龄阶段和健康状况基础上的人的劳动能力,是有待于发挥和可以发挥的潜在的生产要素。人力资源的质的规定体现在劳动者的年龄分布、学历层次、知识结构等方面上,量的规定体现在劳动者各个构成层次人员的多少上。从其效用上讲,人力资源和劳动力的概念基本相似,只是人力资源是与劳动者的知识状况紧密相联系的,强调其是有一定体质、智力和智能的劳动力,即强调其质的规定。所以,对于人力资源的把握关键在于质的把握,尤其是组织内高层管理、技术人员的质的规定。 人力资源的质的规定,决定了人力资源具有区别于其他资源的如下特征:1、主观能动性,是人力资源区别于其他资源的本质性特征,决定了人是最重要的资源。其他任何资源,都不具有积极主动地、富有创造性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只有具备一定的体力和智力的劳动者及其劳动能力,才具有这种能力,才是决定性的生产要素。离开了人力资源,企业有再多的资金、机器,也如同一盘散沙,不会创造效益。 2、个体性和变化性。人力资源的质的规定,决定了人力资源与劳动者的知识紧密联系,而知识分子的工作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其个体性,倾向于独立劳动,而不象机器、房屋等物质资产那样与组织的集体劳动和持续经营紧密相连。比如,大学里不坐班的制度,更有利于教师发展个性,从事适合自己的研究,但是也减少了职工相互交流、相互监督的机会;又如,如果个体之间相互碰撞,搞“内耗”,不但不能发挥人力资源的作用,反而会阻碍组织的发展。其次,同一个人才,在不同背景下对同一种管理方式的反应也会不同,会对一成不变的管理方式感到厌倦,失去工作效率。另外,劳动者是否努力为企业工作,也会随着其个人的意志发生变化。这一点增加了管理上的难度。 以上两点对于人力资源被企业所拥有性、可控制性提出了挑战。 3、专用性。人力资源的质的规定,要求专门化的人才有什么样的潜质就发挥什么样的能力,换言之,如果不按照人力资源的潜质发挥其能力,则会由于“隔行如隔山”而造成巨大的浪费,可见人员的替代成本很大。

人力成本分析

人力成本分析 首先需要根据公司的财务人工成本统计口径进行分类,例如:可以从人工成本总额、工资总额、三费、社会保险、公积金、劳动保护、其他津贴等方面;其次,根据分类进行统计,最好是最近三年-五年的数据;然后,根据历年人员变化情况,历年人工成本分项变化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最后,根据分析结果,提出意见和建议。 如果从报告的角度来说,可以分为: 1、人工成本特点; 2、人工成本概括;(总量分析);(内部对比和行业对比) 3、人工成本具体指标分析;(内部对比和行业对比) 4、人工成本管理的建议 如果给老总看,最好有图标结合的东西。更生动。人工成本分析的核心是根据各项人工成本指标的情况分析,发现人工成本变化的原因和变化后带来的问题,以便对进一步的工作进行指导和借鉴! 人工成本分析一般是年为单位,最少也是以季度为单位。以月为单位,感觉没有太大必要。 人工分析的主体在指标分析,主要用于同行业、同时期的对标工作,目的在于分析自身在同行业中的竞争能力,找出自身不足以待改进。其中的指标主要有:人均人工成本、人工成本利润率、全员劳动生产率、人工成本比重、人事费用率、劳动分配率等。其中后三项最为重要,用于同行业间对标。 另外还有自身单位时间之间的一些指标的对比,比如说,人工成本总额、工资总额、福利费用总额,还些其他的如劳务费、教育经费、工会经费、餐费、包烧费等等。 通过些分析自身不足,提出措施。力图在保证自身人力相对同行业有竞争优势的情况下,尽量减少人工成本的投入,从而使企业利益最大化。 分析的方法无外乎2种 1、宏观接近法: 可以找公司的财务部门,人力成本是作为损益表中管理费用的一项来列出来的,如果公司经营平稳,那么可以看到人力成本率(人力成本/销售收入)是相对稳定的(根据行业的不同,大小不同)。损益表中的各项成本与销售收入的比率保持一定的稳定,就能保证期望利润率的出现,这是控制公司成本的方法。人力资源部的职责就在于控制这一项比率,保持相对的稳定。如果需要削减人力成本,如从4%削减到3.5%。那么就要考虑如何才能做到? 人力成本=雇用人数*(平均工资+平均福利) 那么也就是取决于是裁员、降工资、还是降福利? 裁员是削减哪一个细分人群?业务部门还是支持性部门?保持业务、支持人员的比率,用宏观接近法的确定大目标,用微观接近法去做微调。 降低工资、福利形式中的哪一个? 2、微观接近法 把每个月发工资、福利的表格汇总,就整理成一定期间内的所有人工成本费用。去做微调。 搜集行业的薪酬信息,进行对比。 还有就是关注劳动生产率,可以将劳动生产率分为3个方面,既是人、财、物的生产率。关注的指标可以根据公司的情况设定,如销售收入/人数、销售收入/人力成本、净利润/人数、净利润/人力成本等等。用以衡量单位人数、单位人力成本对销售收入、净利润的贡献,指标的升降代表着人力效率的高低。 每月HR数据分析:

年度人力资源成本分析报告

年度人力资源成本分析报告 年度人力资源成本分析报告一、年度人力资源情况 类别年初人数年末人数入职人数离职人数 全职人员 兼职人员 总人数 二、公司人力资源成本各项目统计 项目名称总额备注 薪酬 福利 社保 税金 培训费用 招聘费用 总计 薪酬:包括月度工资、加班奖金、季度绩效工资、年终奖金。福利:包括餐食补贴、交通补助、通讯补助、年度旅游费、活动费用等。社保:包括各项社保项目养老保险、医疗、失业等由单位承担部分。税金:包括因员工薪酬发生的企业所得税。 培训费用:指员工参加各种培训而产生的费用。 招聘费用:指各类招聘活动产生的费用。 三、人力资源成本分析 1. 人力费用占比

(1) 计算公式:人力成本/收入 (2) 所代表的意义:人力成本占销售额的百分比。 (3) 结果分析 公司的人力费用占比: 收入(元) 人力成本(元) 人力费用占比 各技术部门的人力费用占比: 收入人力成本技术部门人力费用占比 (元) (元) 2. 人力资本投资报酬率的分析 (1) 计算公式:利润/人力成本 (2) 所代表的意义:反映在人力方面投入的每一元薪资能创造出多少元利润。 (3) 结果分析 公司的人力资本投资报酬率: 利润(元) 人力成本(元) 人力资本投资报酬率 各技术部门的人力资本投资报酬: 利润人力成本人力资本技术部门 (元) (元) 投资报酬率 3. 人力资本效率的分析 (1) 计算公式:利润/员工人数 (2) 所代表的意义:反映每一个员工能创造多少利润。 (3) 结果分析 公司的人力资本效率: 利润人数人力资本效率 (元) (人) (元/人) 各技术部门的人力资本效率: 利润人数人力资本效率技术部门 (元) (人) (元/人) 4. 综合统计 公司整体:

人力资源部年度费用预算方案

人力资源部年度费用预算方案 —、总则 1 ?目的 为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资金的合理安排、有效使用,人力资源成本得到合理控制,特制定本方案。 2 ?原则 在充分考察以往年度费用预算及使用情况的基础上,结合本年度公司经营目标及人力资源规划,本着客观、可行、科学和经济原则编制。 3?职责范围 (1)人力资源部负责年度费用预算的编制。 (2)各相关职能部门给予相应配合。 (3)本预算方案经总经理审批后,财务部备案。 二、年度人力资源部费用预算及使用情况分析 人力资源部通过收集公司 3年内人力资源费用预算及使用情况数据,并分析整理,结论如下表所示。 人力资源部费用预算及使用情况历史数据 由上表数据可以得岀如下结论。 1.随着公司经营业绩的不断增长及业务范围的扩展,每年公司需要招聘各类岗位员工,招聘费用基本以平均40%的速度递增。 2?随着公司员工总数的逐年增加,员工工资费用支岀平均以 30%的速度递增。 3 ?随着公司经营效益的提高及员工总数的增加,各项福利费用亦随 之递增。

4 ?根据我国国民生产总值的不断提高,本地区人均工资水平不断提高,员工保险缴费基数亦逐年相应 提高,加之公司员工总数的提高,公司每年缴纳社会保险总数基本平均以每年20%的速度递增。 5?其他各类人力资源相关费用支岀平均亦以35%的速度递增。 6?公司人力资源管理费用总额平均以28%的速度递增。 三、公司经营状况分析 1.公司2008年的发展目标为:继续以 40%的增长速度发展。 2?预计新增业务项目2项,人员编制15人,其中项目经理 2名。 3?预计公司在传统业务项目上加大运营力度,销售和研发人员会有所增加。 4?公司相关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政策的调整对人力资源管理费用的影响。 四、2008年公司人力资源相关政策的调整 根据公司于2007年12月30日公布的《2008年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规定,对相关人力资源管理政策的调整特总结如下。

人力资源成本分析

人力资源成本分析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

2016年人力资源成本分析(1-10月) 一、人力资源的状况 16年11月1日,公司(天顺、润德、凯翼、观致)员工总人数123人,16年1月初总人数105 ,职能人员13人占比11%,后勤人员6人占比5% 1、公司领导有先进理念和想法,但公司人力资源系统建设尚在起步阶段。 公司现有人力资源管理与公司的发展战略尚处于结合阶段,尚未起到为企业发展战略决策提供依据、充当助手的作用。公司长期忽视或轻视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完善、岗位设置、人员配备工作,导致现有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和所设岗位及人员配备不足以胜任公司发展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重任。

2、公司各部门未形成参与人力资源管理概念 人力资源管理不仅仅是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工作,而应该是所有部门负责人的一项日常性工作。非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经理认为人力资源管理非份内之事,认为人力资源管理就是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事,错将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督导、制度、政策制定工作误作为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所有工作。由于缺乏全员人力资源管理意识,他们在工作上更难协调公司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搞好人力资源管理的各项职能工作。典型的,各部门经理就不能准确及时提供有关员工的培训需求、绩效考核方面的信息;缺乏与员工的沟通意识,极少将人力资源管理理念贯彻于日常工作中去。 3、人力资源部门存在的问题 公司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岗位配置少,大部分精力仍放在传统的行政、后勤事务上,从事的大多是行政事务、核发工资、处理档案和人事关系等事务性工作,无法有效开展人力资源规划、工作分析、职务评价、薪酬设计、员工激励和文化建设等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工作,更谈不上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为高层决策服务。以上这些,也制约了公司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的发挥,难以调动公司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4、人力资源规划 缺乏中、长期规划,常常依据职位空缺或临时紧急任务招聘。人力资源部也无法根据公司的外部环境变化、市场竞争的要求分析和预测公司未来对人才类型、数量需求的情况,制定激励人、留住人、开发人的系统目标。缺少对各层次、各部门人才梯队的规划和人才储备计划,没有制定人员的补充和接续计划,导致无法适合公司发展的人才梯队,关键岗位缺乏对接班人的培养或缺乏适配人员,同时,由于人才梯队规划作得不好,员工不了解公司中各个层次人力资源需求情况,自身发展也不明确,缺乏竞争意识和紧迫感,工作积极性也有待提高。 5、岗位工作职责权利分析不明 现有的岗位职责描述笼统、程式化,各部门未与人力资源部同研究分析。未能明确界定任职者的权力、责任、义务,很多员工对自己的工作职责不清楚或不太清楚 6、招聘与选拔 公司目前招聘渠道主要集中在网络招聘,以外部输入为主,对于公司内部人才选拔做的较少,使员工得不到全面的锻炼,成长曲线单一,不适合公司战略发展的用人需求。各部门负责人在日常的工作开展中也经常忽略部门团队人员的培养。 7、培训 公司每年投入到员工培训方面的经费较多,但效果不佳。人力资源部参与较少甚至没有参与。 九、改进办法 1、降低员工流动率 1)条件允许情况下结合当地消费水平和同行业薪酬情况对公司的整体薪酬重新梳理,使公司的薪酬具备一定的市场竞争力。 2)公司关键岗位提前储备和培养 3)领导加强和员工之间的员工主动沟通,做好员工满意度沟通与调查 2、加强公司内部培训体系的建设 培训的内容应侧重于专业知识和技能,对员工思想观念、态度、价值观以及人际交往技能和心理适应等方面没有放到重点上来。条件允许的情况再结合外部培训、拓展培训。 3、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合理增加人力资源部人员编制,行政后勤事务与人力资源或者行政人事与后勤事务分开。优化各自工作职责。

某公司XX年度人力资源薪酬福利成本预算方案

某公司XX年度人力资源薪酬福利成本预算 方案 一、何谓预算: 预算,就是企业经营计划以及预期经济活动的一种货币数量表现,是指企业在科学地对内外部各因素进行分析和预测的基础上,用价值量和实物量等多种形式将决策的目标具体地、系统地反映出来的企业未来一定时期经济活动的一系列目标和规划。 二、企业预算的特点: 1.预算是一项整体的经营计划 2.预算是以财务数据表达的对未来的预期 3.预算的主体可以是一个国家、企业、组织或者团体机构 4.预算是以财务货币收入与支出为主的,包括企业财务货币和非财务货币的、与企业价值活动有关的各个方面的一系列的计划和预测 5.预算表达是一个环环相扣的严密的系统 6.预算必须经过相关组织机构审议通过 7.预算是执行的准则 8.预算最终反映为一书面文件 三、企业预算的意义: 1.明确人在企业中的地位:明确各自的岗位、责任、权力、利益 2.将员工的作业内容、作业流程和方法、作业要求、业绩指标和考核标准予以规范 3.以制度的方式告诉员工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做了该做的会如何,做了不该做的又会如何 4.预算管理是与企业日常管理过程相渗透的行为规范与标准体系,从而使企业组织具有自我约束、自我控制和自我完善的功能,变“人治”为“法治” 四、人力资源成本预算的作用: 人力资源管理成本预算是企业在一个生产经营周期(一般为一年)内,人力资源全部管理活动预期的成本支出的计划。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预算将有利于从整理上把握和控制人力资源的使用和管理成本,有利于有效的分析和评估人力资源的使用效率和水平。同时,也只有在作好人力资源管理成本预算的前提下,以成本控制为依据,才能采取有效措施,作好人力资源的招聘、培训、考核、岗位晋升、员工调薪、年终奖标准发放等各项人力资源具体工作,最大限度的调动员工积极性。

人力成本分析报告

2012年人力成本分析报告(非专业)一、人力成本构成: -------------------------------------------------------------------------------

-------------------------------------------------------------------------------

1、人力成本率 人力成本率=人力成本总额÷销售额×100%。根据以上表格数据可得出表八:人力成本率工资总额社保总额住房公积金介绍费 质量损失其他费用 -------------------------------------------------------------------------------

由表六可知:2012年1月公司人力成本率较高,其原因为销售额过低,相对人力成本偏低,自2月起,公司人力成本率大幅降低,接近制造业人力成本率的正常范围内(10%±3%),公司正常运营。计算可知,2012年,公司平均人力成本率为12.42%。建议公司13年在正常运营的基础上,尽量保证人力成本率在正常范围内浮动。 2、人均人力成本 人均人力成本=人力成本总额÷报告期内平均人数。根据表一、表三、表四、表五可得出表七:人均人力成本 由表七可知:2012年1月公司人均人力成本很低,其原因为总人力成本较低,公司在职员工总数较多;自2月起,公司人均人力成本大幅上升,达到制造业目前人均人力成本的正常范围(2800——3500),在3000元/月/人上下浮动。计算可知,2012年,公司人均人力成本为3060.02,在行业薪资福利水平中偏低。建议公司2013年在降低人力成本率的同时,提高人均人力成本。 3、近三年劳动生产率 (1)、2010年、2011年、2012年全员劳动生产率 全员劳动生产率=工业增加值(报告期内企业销售额)÷报告期内平均在职人数,即:人力资源效率。 一线劳动生产率=工业增加值(报告期内企业销售额)÷报告期内平均在职一线员工人数,即一线生产效率。 -------------------------------------------------------------------------------

人力成本分析、人力成本控制

胡八一 法学硕士、哲学博士、培训师和英国际咨询机构首席顾问 ★大学、大学、大学EMBA特邀导师 ★《南方企业家》、《赢周刊》、《才富》、《人力资源》专栏作家 ★CCTV《绝对挑战》、卫视《决策》、东南卫视《海西点将台》常年特邀嘉宾 第一讲人力成本概念 人力成本主要包括薪酬和人事费用。关于薪酬的定义和解释可以做以下描述:一个雇主对雇员完成或将要完成的任务,通过货币结算支付给他的报酬。 包括: 直接以货币支付的有:工资、奖金、津贴、红利; 间接以货币支付的有:保险、医疗、休假。 通常情况下,薪酬包括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直接用货币支付的,另一部分是不一定支付给本人的,但企业里面的确发生了相关的费用,主要包括开发费用,对开发的费用主要指培训费用,对外开发的费用主要指招聘费用。 一、人力成本的概念 人力成本是薪酬和人事费用的总和。 (一)人力成本的围 人力成本的围可以列为三个部分: 表1-1 人力成本的围 1.第一部分指雇员在标准工作时间里面的标准所得,就是员工

上班为企业创造效益,企业所付的报酬; 2.第二部分指企业付出了而员工没有实际拿到手的货币,如企业为职工买的社会保险等,只有等到员工退休时才可以拿到,当下是拿不到的。 3.第三部分主要是指开发费用,包括对开发的培训费用和对外开发的招聘费用。 这三个部分在不同的行业中会有不同的比例标准。 直接成本指员工的直接所得:包括工资、奖金、加班费、红利、职务津贴、遣散补偿等。 间接成本指企业付出但员工未必能够直接所得:如社会保险、商业保险、住房公积金等。 开发成本指为增加员工数量或能力而支出的成本,包括招聘费用、培训费用(不含培训设备设施费用)。 (二)人力成本的固定成本 在整个人力成本当中,有一部分叫固定的人力成本,因为它基本上不会因为增加了产量或者服务而直接增加,所以也称间接人力成本。如:某公司有1000人,总经理是50万的年薪,不会因为员工增加到了1500人,总经理的工资就一定乘以1.5或者乘以1.2系数。 1.基本固定:高管人员、主要职能负责人、固定岗位等,如总经理、人力资源经理、财务主管、门卫、绿化工等,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人力成本,称之为固定人力成本。 如企业有几个门,一个门一个人或者三班倒,不会因为企业产量的变动增加或减少一个保安和门卫,绿化工的多少取决于绿化面积的多少,也不取决于产品产量和服务。 2.相对固定:是指加强部职能或者部服务而增加的人员,如市场调研专员、培训师、质量分析员、ISO专员。 公司规模小的时候,可能有多个岗位或多项职责集中在一个人身上,公司规模大了,就可能会增加相应的专门人员。 【案例1】 招聘专员和培训专员,很多人说这是两个岗位,当公司的招聘工作量不是特别大,部培训也主要是限于新进员工入职培训时,此时就可以把这两个职位合并成为一个岗位的职责。岗位与职责之间是一个辩证关系,没有说岗位和职责是固定不变的。但是随着培训次数的增加、质量要求的提高以及课程的增加,为了改善部的管理和部的服务,原来合二为一的又可能要分开,增加一些新的岗位和职责,但基本上它们不会随着产量或者服务的增加而同步增加。像为了强化部职能,

人力资源管理成本预算方案

人力资源管理成本预算报告 人力资源管理成本预算是企业在一个生产经营周期(一般为一年)内,人力资源全部管理活动预期的成本支出的计划。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预算将有利于从整理上把握和控制人力资源的使用和管理成本,有利于有效的分析和评估人力资源的使用效率和水平。同时,也只有在作好人力资源管理成本预算的前提下,以成本控制为依据,才能采取有效措施,作好人力资源的招聘、培训、考核、岗位晋升、员工调薪、年终奖标准发放等各项人力资源具体工作,最大限度的调动员工积极性。 人力资源管理成本的项目构成 从会计核算的角度对人工成本进行统计汇总: 人工成本=工资总额+职工福利费+职工教育经费+劳动保护费+工会经费+学校经费+公益金。 由于以上分类较为复杂,为便于领导理解和统计计算的便利,本次人力资源预算将人力资源管理成本分为两部分:人力资源薪酬福利成本和人力资源开发管理成本。在进行成本预算时,也将分别对这两部分进行分析。 人力资源管理成本构成一览表 项目名称包含子项目 人力资源薪酬福利成本 员工薪资、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年终奖金、月度考核奖金、降温取暖费、节假日补贴等 人力资源开发管理成本招聘成本、培训成本等 人力资源薪酬福利成本预算 人力资源薪酬福利费可以说是在单位人力资源使用中所支付的直接成本,是组织所承担的人力资源管理成本的主体。 1、人力资源薪酬福利费预算编制依据 由于企业之间对优秀人才的争夺不断加剧,以及物价上涨和生活水准提高等因素的推进,人力资源薪酬福利成本持续上升的趋势是不可扭转的。因此在进行人力资源薪酬福利成本预算时要关注国家有关部门发布的各种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信息。主要包括: (1)地区与行业的工资指导线;

人力资源成本分析

浅谈人力资源成本控制 加强人力资源成本控制,首先必须明确人力资源成本的含义,它是指为取得、开发和利用人力资源而产生的费用,包括人力资源取得成本、使用成本、开发成本和离职成本等。如何有效地控制人力成本,应该说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因为人力成本不单事关公司的整体成本,而且成本过高或影响企业在其他方面如技术上的投入,成本太低及人工成本支付不足往往又很难吸引人才的加入而最终形成对企业发展的羁绊。显然,这是个事关效率与公平的问题。我们知道,在整个人力成本中,其最大的支出是工资部分,也包括了企业必须的福利。回顾柯力这几年的人力成本构成,主要是工资及社保等人事费用,平均每年在8%~12%的增长,对人力资源管理带来巨大挑战。 在一般情况下,很多人一想到减少人力成本支出,就首先想到以降低人均工资来降低工资总额,以及造成社会不良影响的降低或干脆不发生的福利,这些看法其实比较浅见和存在一些误区,我们接下来探讨的主要是在正常情况下,如何通过人力资源管理手段或管理技术操作来进行人工成本的控制。 (一)组织架构设计方面 人力资源效率的提升和人力成本的降低,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做一点事情就能起到很好效果的,但起码我们要树立一个概念:从细节入手,从分析入手,从数据调查入手,才好去做。人力成本的降低要从系统和架构上去思考,精减人首先是减岗位,要减岗位首先是减不必要的职能,减掉不必要的流程和部门,而不能把人力成本的降低仅仅看作是某个人的工资减少。 (二)组织架构设计的考虑因素 在做组织架构设计的时候,主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第一是跨度是不是可以稍微加大一点,管的人是不是足够多。比如一个销售经理如果只管理二三个人的话,可以兼一个区域经理;在定编定员设计考虑时,如果管理的人数不够,可由上级同时兼任一个下属分部的职务;同时从另一方面可以考虑,副职兼任至少一个具体的岗位;第二是我们要根据数据分析和科学决策,根据年度销售计划制定年度生产计划,根据年度生产计划进行年度人员需求计划,结合组织架构跨度考虑最终对年度岗位和人员实行定编定员计划;每月在定编定员标准下结合月份销售和生产情况实施动态管控。 (三)流程重组与优化 流程优化的方法,是从系统的角度来考虑人力成本的降低方法,是治本之策;减少不必要的、重复的流程,根据公司发展调整和优化制度流程,目前柯力每月的制度自查、互查和每年的专项优化检查的其中一个目的也是为了提升人力资源效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