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习题集

财政学习题集
财政学习题集

陈共《财政学》习题集

导论

一、单项选择题

1?财政是一种()为主体的经济行为

A. 企业

B.个人

C.国家或政府

D.市场

2?现代经济是以市场为基础运行的社会再生产过程,因而被称之为()

A. 市场过程

B.现代生产

C.市场经济

D.社会经济

3?某一个体单位从事其经济活动对其他个体单位产生了有利或不利的影响是指()

A. 外部效应

B.外部作用

C.经济作用

D.经济活动

4?三元经济系统指:家庭,政府和()

A. 要素市场

B.企业

C.商品市场

D.社会

5?用来满足社会共同需要的产品和服务称为()

A. 公共商品

B.公共物品

C.公共服务

D.社会产品

6?收入分配的主体是()

A. 社会

B.银行

C.税收

D.政府

7?财政分配的主体是()

A. 社会

B.国家

C.企业

D.市场

8.当资源配置达到了这样的状态:没有一种状态的改变能使一部分人的境况变好而不同时使另一些人处境变坏。这种状态称为()

A?免费搭车现象 B?边际效用递减 C?市场失灵 D?帕累托最优

9?反映了财政学的特点的研究课题是()

A?国民经济中货币与产品之间的关系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B?国民经济中各产业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C?国民经济中各地区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D?国民经济中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10?下述不属于财政学实证分析范畴的问题是()

A. 我国税收的累进度应该多大?

B?某项公共支出的主要受益者是哪些群体?

C?降低关税之后我国进出口结构会出现怎样的变化?

D?发行一定规模的国债能在多大程度上拉动经济?

11. 下述不属于财政学中的规范分析的是()

A?我国公共部门或财政的规模是过大了还是过小了?

B. 对电讯行业是否需要政府规定价格?

C?若用消费型增值税取代生产型增值税会使社会的产出结构发生怎样的变化?

D?税收的累进程度多大为宜?

12?下列哪种情况实现了帕累托最优?()

A. 要使A的处境改善必然会使 B的处境恶化。

B. 若使A的处境变好,B的处境可以至少不变坏。

C?当B的处境给定时,A目前的处境不是他可以得到的最好的状况。

D?A可以来改善自己的处境,而且对 B的福利没有影响。

13.自由放任”时期的国家财政具有以下哪种特征?()

A?财政支出占国民收入的比重较小B?税收以直接税为主

C. 政府较大程度地介入收入再分配

D.政府支出以转移支付为主

14?古典财政学的创始人是()

A. 威廉配第

B.魁奈

C.亚当斯密

D.大卫李嘉图

15?完全竞争市场隐含的特征有()

A. 消费者和生产者都具有完全信息

B.生产和消费中存在外部经济

C. 进入或退出市场存在障碍

D.存在规模经济

16?以下哪项不属于斯密所认为的政府该干的事情?()

A. 保护社会不受外国侵略

B. 保护每一个社会成员不受其他社会成员的不公正对待

C. 提供某些公共机构和公共工程

D. 调节社会收入分配的差距

17?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市场运行的结果必定符合帕累托效率

B. 自由放任”的经济理论认为政府不应当对经济活动进行任何干预

C. 任何一种符合帕累托效率的配置状态都能通过完全竞争市场来实现。

D. 机械论的伦理基础是个人主义

二、多项选择题(错选、漏选不得分。)

1?下述财政学中的理论,属于实证分析的是()

A. 税负归宿理论

B.公共选择理论

C.最优税制理论

D.公共定价理论

2?下述财政学中的理论中属于规范分析的是()

A. 公共产品有效配置理论

B. 公共支出不断增长理论

C. 税收对劳动、储蓄及投资行为影响的理论

D. 最优税制理论

3. 下述单位属于公共部门的是()

A?政府机关 B?公立大学 C?国有企业 D?国有银行

4. 下述单位属于政府部门的是()

A?卫生部B?国有企业 C?军队D?国有银行

5. 下述哪些政府行为包含着隐性的收支?()

A?间接税B?为企业提供贷款担保

C?税收优惠 D?通过罚款、没收取得收入

三、简答题

1. 简述公共需要的特征。

2. 简述政府介入和干预市场的手段或政府的经济作用。

3. 简述社会公共需要的范围。

第一章财政概念和财政职能

一、单项选择题

1. 公共产品不包括()

A?私人汽车 B?行政C?国防D?治安

2. 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是社会产品中典型的两极。但也有些物品是兼备公共物品与私

人物品的特征,因而可称之()

3

A?混合物品B?固定资产 C?消费品D?准私人物品

3. 一些人享用公共物品带来的利益而不能排除其他一些人同时从公共物品中获得利

益,是()

A. 竞争性

B.排他性

C.非竞争性

D.非排他性

4?消费者的增加不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是()

A. 竞争性

B.排他性

C.非竞争性

D.非排他性

5?多一个消费者引起的社会边际成本为零,是()

A.竞争性

B.排他性

C.非竞争性

D.非排他性

6?政府对在校学生发放助学金和奖学金,其结果是()

A.产生正的外部效应

B.产生负的外部效应

C.正的外部效应内在化

D.负的外部效应内在化

7?存在负的外部效应时,该物品或服务的私人边际成本()其社会边际成本

A.大于

B.等于

C.小于

D.没有固定关系

8?以下不符合纯公共产品特征表述的有()

A. 增加一个消费者就会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

B. 增加一个消费者不会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

C. 提供公共物品的边际成本为零

D. 公共产品带来的好处不可被分割

9?存在正的外部效应时,该物品或服务的私人边际效益()其社会边际效益

A.大于

B.等于

C.小于

D.没有固定关系

10. 不属于拥挤性的公共物品()

A.公办学校

B.电影院

C.桥梁

D.公路

11. 下列哪项不属于财政政策的目标?()

A.资源配置效率

B.收入分配公平

C.经济稳定发展

D.财政监督

12. 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的划分标准是()

A.产品消费方式

B.产品受益范围

C.产品所有权

D.产品生产方式

13. 政府干预私人产品消费方式的原因是()

A.纠正不合理消费偏好

B.弥补外部效益

C.减少垄断

D.解决信息不对称

14. 下列有关混合产品社会需求曲线表述正确并完整的是()

A.它是个人需求曲线的横向加总

B.它是个人需求曲线的纵向加总

C.它与个人需求曲线重合

D.它包含了 A、B两项

15. 以下不具有混合产品性质的产品是()

A.图书馆

B.高等教育

C.路灯

D.不收费的桥梁

16. 下列各项中属于经济学所讲的不利于资源有效配置的外部性有()

A. 郊区居民进城引起地价上升而使得地产主的境况改善

B. 生产同一商品的供应商甲因增加产量而对乙企业的销售带来影响

C. 大企业从事研究开发,小企业无成本地利用了这项开发所带来的好处

D. 谷贱伤农

17. 下列方法中,不能用来治理垄断所产生的效率问题的措施有()

A.征税

B.反垄断立法

C.公共定价

D.取消区域建的竞争壁垒

18. 下列有关外部性说法错误的是()

A.外部性是一种市场缺陷,其根本原因在于个人的行为只考虑个人自己的成本与收

4

益,而没有考虑个人行为对社会其他个体所带来的影响

B. 根据科斯定理,外部性导致资源配置低效率的根本原因在于产权没有清楚地界定

C. 通过采用庇古税来纠正外部性的基本思路是使得个体所面对的成本等于社会成本

D. 直接限制外部性的产生比任何其他的方法都有效

19?下列有关外部性治理的表述错误的是()

A. 在可以兼并的情况下,通过把与外部性相关各方联合成一体可以彻底地解决外部性问题

B. 对于负外部性的治理,既可以采用税收的办法,也可以采用补贴的方法

C. 相对于税收制度而言,排污费制度能减少最终污染水平的不确定性

D. 科斯定理表明,如果产权确立了,私人的各方会朝着有效产出的方向讨价还价

20. 下面有关外部性论述错误的是()

A. 负的外部性往往表现为产出水平超出最优的规模

B. 正的外部性在某种意义上可以通过补贴机制来解决

C. 在交易成本为零的情况下,通过产权界定的方式可以解决外部性

D. 像污染之类的外部性给社会带来危害,应该予以彻底消除

21. ()有效率的供给通常需要政府行动,而私人物品则可以通过市场有效率地加以分配

A.公共物品

B.私人物品

C.消费品

D.固定资产

22. 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是社会产品中典型的两极。但也有些物品是兼备公共物品与私

人物品的特征,因而可称之为()

A.混合物品

B.公共物品

C.私人物品

D.准私人物品

23. ()是一种经济行为或经济现象,这种经济行为和经济现象的主体是国家或政府

A.财政

B.税收

C.货币政策

D.国际贸易

24. ()是公共物品的第一个特征,即一些人享用公共物品带来的利益而不能排除其他一些人同时从公共物品中获得利益

A.竞争性

B.排他性

C.非竞争性

D.非排他性

25. ()是公共物品的第二个特征,即消费者的增加不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即多

一个消费者引起的社会边际成本为零,或者说,一定量的公共物品按零边际成本为消费者提供利益或服务

A.竞争性

B.排他性

C.非竞争性

D.非排他性

26.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的职能包括()

A.筹集资金,供给资金,调节经济

B.资源配置,调节经济,发展经济

C.资源配置,收入再分配,经济稳定

D.收入分配,稳定经济,发展经济

27. 收入分配的含义通常指对()的分配

A.国民总产值

B.国内总产值

C.国民收入

D.社会个人收入

28. 财政收入再分配职能主要调节()的分配

A.国民收入与个人收入

B.集体收入与国家收入

C.企业利润与个人收入

D.国家收入与个人收入

29. 财政资源配置职能主要是为了取得()

A.经济效益

B.社会效益

C.经济与社会效益

D.企业效益

30. 财政收入的价值构成是()

A. C+V+M

B. C+V

C. V+M

D. C+M

31. 我国财政收入主要来自()

A. 东部沿海

B.中部省份

C.西部地区

D.北部地区

32. 财政收入实际增长是指()

A.政收入增长率高于物价上升率

B.财政收入增长率低于物价上升率

C.财政收入增长率等于物价上升率

D.财政收入增长率高于 GDP增长率

33?按照马克思产品价值的构成理论,社会总产品的价值构成是()

A. C

B. V+C

C. M+V

D. C+V+M

34?财政积累的源泉是()

A. V

B. M

C. V+M

D. C+V

35?改革开放以来,我国GDP分配格局变化的显著特征是向()倾斜

A.政府

B.公有制企业

C.其他所有制企业

D.居民个人

36. 当价格总水平上升时,最有利于提高财政在价格再分配中所占的份额的是()

A.人头税

B.定额资源税

C.比例流转税

D.累进所得税

37. 目前,我国财政收入的最主要形式是()

A.税收收入

B.企业收入

C.债务收入

D.事业收入

38. 在财政收入形式中,通过信用方式取得的收入是()

A.公产收入

B.对外贷款归还收入

C.债务收入

D.耗费收入

39. 提高折旧率对财政的影响是()

A.增加财政收入

B.减少财政收入

C.增加财政支出

D.减少财政支出

40. 按经济部门分类,我国财政收入大部分来自()

A.农业

B.工业

C.交通运输业

D.商业及服务业

41. 财政产生的基本前提是(),因为如果没有它,就没有可供公共分配的对象

A.社会剩余产品

B.公共权力

C.社会分工

D.公共需要

42. 当经济运行达到了高效率时,一部分人改善处境必须以另一些人处境恶化为代价这状态被称为()

A.帕累托最优

B.完全竞争

C.市场失灵

D.外部效应问题

43. 公共产品不能由市场有效提供而必须由政府提供,如果由市场提供,每个消费者都

不会自愿掏钱去购买,而希望由别人来提供自己免费使用,此即所谓()现象

A.竞争失效

B.偏好不合理

C.免费搭车

D.分配不公问题

44. 政府经济活动范围是()

A.提供公共产品或劳务

B.提供私人产品和劳务

C.限制人口

D.对外移民

45. 强调的是要素收入与要素投入相对称的公平是()

A.社会公平

B.经济公平

C.机会公平

D.完全公平

46. 财政稳定经济职能的存在,是由于市场失效或失灵的()的存在而形成的

A.分配不公问题

B.信息不充分问题

C.外部效应问题

D.宏观经济失衡问题

47. 运用财政的某些制度性安排起到经济自动”稳定功能,从收入制度看,主要是指

()

A.失业救济金制度

B.政府采购制度

C.税收制度

D.公债制度

二、多项选择题(错选、漏选不得分。)

1. 下述问题研究财政对资源配置的影响的是()

A. 如果用消费型增值税取代生产型增值税会对产品的结构产生怎样的影响?

B. 政府对高等教育的补贴使哪些社会群体受益?

6

C. 政府规定农产品的价格会对农业的产出量产生怎样的影响?

D. 政府税收最终是如何为社会不同群体承担的?

2?下述研究财政对资源配置影响的是()

A. 降低进出口关税对我国产品结构的影响。

B. 对某种产品的价格补贴对社会上哪些群体较为有利。

C. 区域间的差别税收政策会使投资在不同地区之间的分布产生怎样的变化?

D. 消费税的税负归宿。

3?下述问题研究财政对收入分配影响的是()

A. 农产品补贴的主要受益者是哪些社会群体?

B. 政府对不同的产业采取不同的税收政策会使国民经济各产业之间的结构发生怎样的变化?

C. 所得税的累进性会对劳动供给产生怎样的影响?

D. 政府若征收物业税最终会由谁来承担税负?

4?下述哪些政策手段会影响社会的资源配置()

A.价格补贴

B.税收

C.政府购买

D.公共管制

5?以下属于市场缺陷的表现是()

A.信息失灵

B.交易成本

C.外部效应

D.行政垄断

6?政府缺陷通常包括以下哪几项?()

A.信息失灵

B.公共决策中的经济人行为

C.消费者偏好不合理

D.公共决策程序的缺陷

7?下述与福利经济学定理相一致的是()

A. 只要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它所产生的结果就必定符合帕累托效率。

B. 在给定的要素分配状态中只存在一种帕累托效率状态

C. 在各种不同的要素分配状态条件下,通过完全竞争市场实现的符合帕累托效率的资源配置状态是相同的。

D. 任何一种帕累托效率状态都能通过完全竞争市场来实现。

8?市场失灵是和市场效率对应的,也就是说,市场在资源配置的某些方面是无效或缺乏效率的。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

A.垄断

B.信息不充分

C.外部效应与公共物品

D.自由竞争

9?区分或辨别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通常应用两个基本标准()

A.排他性和非排他性

B.竞争性和非竞争性

C.私人性与非私人性

D.垄断性与非垄断性

10?政府介入和干预市场的手段或政府的经济作用是()

A.行政手段

B.组织公共生产

C.财政手段

D.法律手段

11. 财政的基本特征是()

A.阶级性与公共性 B?强制性与无直接偿还性

C.收入与支出的对称性

D.固定性

12?财政对资源配置的形式是()

A?财政直接配置资源

B?财政间接配置资源

C?财政通过宏观调控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配置

D?财政通过微观调控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配置

13?从总供给的角度看,国民收入的总供给包括()

A. 消费

B.储蓄

C.政府提供的商品和劳务

D.进口商品

14?从总需求的角度看,国民收入的总需求包括()

A.消费需求

B.投资需求

C.政府支出需求

D.出口需求

15?按财政收入的形式分类,我国的财政收入分为()

A.税收

B.中央财政收入

C.其他收入

D.地方收入

16?分配政策对财政收入的制约主要表现为()

A. 收入分配政策决定财政分配对象的大小

B. 分配政策决定财政集中资金的比例

C. 剩余产品价值中财政收入占的比重

D. 剩余产品价值中国民收入所占的比重

17?价格上升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有()

A. 财政收入增长率高于物价上升率

B. 物价上升率高于财政收入增长率

C. 财政收入增长率与物价上升率大体一致

D. 财政收入增长率等于物价上升率

18. 建国初期我国对财政收入影响较大的有()

A.国营经济

B.集体经济

C.私营经济

D.个体经济

19?财政这种公共分配的产生,必须同时具备基本条件是()

A.社会剩余产品的出现

B. 土地国有制

C.公共权力的产生

D.原始公有制

20. 财政的职能有()

A.资源配置职能

B.收入分配职能

C.稳定经济与发展职能

D.传播文化

21. 所谓稳定经济,是指政府运用宏观经济政策有意识地影响经济、调控经济,实现()

A.充分就业

B.物价稳定

C.经济适度增长

D.国际收支平衡

22. 财政稳定经济职能的机制和手段是()

A.转移支付

B.相机抉择稳定机制

C.自动稳定机制

D.政府采购制度

23. 财政实现收入分配的机制和手段是()

A.金融债券

B.税收

C.转移支付

D.国债制度

24. 导致政府失灵的原因有()

A.寻租行为

B.外部性

C.政府职能越位”

D.政府职能缺位”

三、简答题

1. 简述帕累托最优”的必要条件。

2. 简述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

3. 简述市场经济下政府经济活动范围。

4简述财政配置资源的机制和手段。

5简述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的含义。

6. 简述区分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的两个基本标准。

7. 简述财政的概念。

8?简述财政经济稳定职能的主要内容。

五、论述题

1?试论财政三职能及其各自的实现方式。

2?试述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

3?试述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

4. 试述财政的稳定经济和发展职能。

5. 试述国家和政府的含义、本质及关系。

6. 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财政职能。

第二章财政支出的基本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

1. 私人物品可以通过市场有效率地加以分配,而有效率的供给通常需要政府行动的是

()

A. 公共物品

B.私人物品

C.消费品

D.固定资产

2. 为使某种物品或服务的效益最大化,其产量应达到使其()为零

A. 社会边际效益

B.社会边际成本

C.净边际效益

D.社会总成本

3. 如果学校是政府办的,但办学的成本全部通过向学生收费来补偿,在这种情况下,

教育在提供方式和生产方式上采取了下述哪种组合?()

A. 公共提供,公共生产

B.公共提供,私人生产

C.市场提供,公共生产

D.市场提供,私人生产

4. 在弥补外部效益时,可供政府选择的有效对策是()

A.征税

B.补贴

C.公共管制

D.公共生产

5. 如果政府与私人公司签定合同,由该公司提供城市的绿化服务,政府支付该公司费用以补偿提供服务的成本。在这种情况下,城市绿化这项服务在提供和生产上采用的组合是()

A.公共提供,公共生产

B.公共提供,私人生产

C.市场提供,公共生产

D.市场提供,私人生产

6. 解决自然垄断的有效措施有()

A.征税

B.采取反垄断措施

C.公共定价

D.收费

7. 政府在为自然垄断产品定价时,会产生企业亏损问题的定价方法是()

A.边际成本定价

B.二部定价

C.平均成本定价

D.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定价

8. 在如下假设基础上,二部定价法相比平均成本定价法能给社会带来更多经济福利

()

A.没有或极少有消费者退出

B.没有收入再分配问题

C.没有亏损问题

D.有众多消费者退出

9. 当产量从而价格产生较大波动时,农产品供求弹性的不对称会形成如下市场()A.垄断市场 B.蛛网市场 C.寡头市场 D.完全竞争市场

10. 竞争市场上以保障低收入者基本生活需要为目标的公共定价主要针对以下产品

()

A.奢侈品

B.耐用消费品

C.高档消费品

D.生活必需品

11. 下列项目中不属于规费的是()

A.过桥收费

B.护照费

C.商品检验费

D.毕业证书费

12. 下列项目中属于使用费的是()

A.律师执照费

B.商标登记费

C.出生登记费

D.公园门票收费

13?政府对产品实行收费,依据的是()

A.产品消费中的外部效益

B.产品消费中的内部效益

C.产品消费中的内部成本

D. A与B

14?下列有关政府收费表述正确的是()

A. 拥挤”收费从本质上来说是对外部成本的一种弥补

B. 政府收费具有普遍性与强制性

C. 政府收费取得的收入主要用于一般性财政支出

D. 政府收费标准是通过市场机制确定的

15. 对公共设施使用者收取使用费时,是依据使用者的()

A.收入状况

B.能力状况

C.受益状况

D.财产状况

16. 决定财政支出的目的,用途,规模和结构的是()

A.国家性质

B.国家政权

C.国家职能

D.国际制度

17. 我国整个社会再生产过程得以维持和不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财力保证是

()支出

A.生产性

B.非生产性

C.补偿性

D.积累性

18. 财政职能的体现都是更直接地通过()执行的

A.财政支出

B.财政收入

C.财政分配

D.国家补偿

19. 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基本建设工作量称为()

A.固定资产投资额

B.基本建设拨款额

C.基本建设和更新改造投资额

D.基本建设投资额

20. 固定资产投资的供应方式有()

A.拨款

B.贷款

C.拨改贷

D.拨款和贷款

21. 财政支出是国家各级政府为实现政府职能对一部分国民收入和往年积累社会财富价值的()

A.分散性分配

B.结构性分配

C.集中性分配

D.全面性分配

二、多项选择题(错选、漏选不得分。)

1. 政府在决定具有排斥性和一定范围非竞争性的产品的生产方式时,需考虑的因素有

()

A.税收的征纳成本

B.收费的难易程度

C.该混合产品的需求弹性

D.税收的效率损失

2. 公共产品按其受益空间可分为()

A.地方公共产品

B.中央公共产品

C.国际公共产品

D.全国公共产品

3. 就可能性而言,可供私人产品选择的生产方式有()

A.公共提供

B.部分公共提供

C.市场提供

D.混合提供

4. 就可能性而言,公共提供的消费方式可适用于下列产品()

A. 公共产品

B. 私人产品

C. 具有排斥性和一定范围非竞争性的产品

D. 非竞争性和非排斥性不完全的产品

5. 在实践过程中,针对外部性存在的情况,采取的措施有()

A.庇古税

B.财政补贴

C.数量管制

D.确立产权

6. 为解决消

费者与生产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政府可以采取的管制措施有()

A.要求卖方对所生产的产品进行信息披露

B. 对不同类别的差品制定技术和质量标准

C. 对不同的行业制定生产者资格标准,不符合这一标准,就不能注册登记

D. 打假

7?在许多地方,政府为了解决市场缺陷和失灵,往往对市场进行管制;但是,管制也常常带来一些问题,包括()

A. 政府机构的低效率

B. 管制者在风险决策时往往采取风险规避的方式,而不愿意承担一定的风险

C. 以权谋私的腐败行为

D. 政府机构提供的服务投入产出关系很难确定

8?大规模的公共生产,即使处在市场竞争的环境中,与私人生产相比,仍存在一些重要区别,主要包括()

A. 所有者之间关系的差别

B. 社会管理者与所有者之间关系的差别

C. 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关系的差别

D. 经营者之间关系的差别

9?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有()

A. 政府可以向生产企业发放排污许可证,并允许这种许可证在市场上自由交易,这样既可以保证达到理性的总排污量,又可以实现排污量在企业间的最优分配

B. 只要产权已明确界定并受到法律的保护,那么交易任何一方拥有产权都能带来同样的资源最优配置,承担成本和享受收益的主体也不会变

C. 由于排污权交易制度相对优越,因此也是一种应用得最为广泛的环境保护政策

D. 在实施管制措施的情况下,企业不只承担污染控制费用,还要承担低于排放标准的那部分污染物造成的外部成本

10. 在二部定价法之下,产品价格主要由以下内容组成()

A.固定成本

B.变动成本

C.固定费用

D.从量费用

11. 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对某些产品实行公共定价的原因是()

A.弥补垄断损失

B.稳定市场价格

C.缩小分配差距

D.获取财政收入

12. 在自然垄断条件下,保证企业财务收支平衡的公共定价方法有()

A.边际成本定价法

B.平均成本定价法

C.固定成本定价法

D.二部定价法

13. 在竞争市场上以公平为目标的公共定价对经济可能产生的影响有()

A.使价格偏离产品边际成本

B.改善了收入分配状况

C.提高了低收入者的实际购买力

D.扭曲了产品的相对价格

三、简答题

1. 简述财政支出的原则及其作用。

2. 简述财政支出规模比财政收入规模更能反映财政活动的规模的原因。

3. 简述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因素。

五、论述题

1. 试利用官员行为增长论、多数投票规则等理论,分析我国政府机构膨胀与财政支出规模扩张问题。

(完整版)公共财政学期末复习资料

1、市场经济的本质、市场失灵的表现形式及内涵 答:市场经济的本质:以价格作为资源配置基础的经济体制。 市场失灵的内涵:是指在原始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很难毫无缺陷的运转,受其内在机制的制约总在某些领域存在失灵。它的主要表现形式为:1.缺乏公共品(劳务)2.存在外部效应3.产生自然垄断4.信息不灵5.分配不公平 2、财政在国民经济循环中的调节作用是怎样实现的,怎样判断财政经济态势是否健康?答:作用:(一)财政在总供需平衡中的作用: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基础在于总供需的平衡,财政在总供需中占有重要地位。总供给=消费+储蓄+税收;总需求=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储蓄+政府税收=投资+政府支出。财政有可以通过政府购买性支出、税收和转移支付来影响总供需。(二)国民收入分配中的财政:财政是以政府为主体为满足公共需求而参与国民收入所形成的分配关系,实质上是以分配实施着资源配置及收入调节等宏观功能:财产、行为流转税系与折旧直接参与国内生产总值分配,共同构成国民生产总值(要素分配);企业所得税、转移支付直接参与国民收入分配(初次分配);个人所得税、个人负担社会保障参与个人收入分配(再分配);政府采购与政府转移支付构成政府支出,参与整个总需求平衡的调节。判断标准:1.财政经济环境分析。消费、投资与进出口状态及递增速度;一、二、三产业发展态势;物价、就业状态;GDP增长状态;财政平衡与贸易平衡状态。2.财政基本形势。财政收支状况,财政政策取向及效果,财政收支结构;税收、公债状况;财政收支占GDP 比重及变化趋势,公债状况,财政秩序。 3、掌握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与财政改革的历史进程(重大事件) 经济改革:第一阶段,中国共产党执政到改革开放前,主要是围绕怎样看待市场的作用、怎样认识和对待商品货币关系、是否应该利用价值规律等问题展开;第二阶段,1978—1983年,提出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改革思想;第三阶段,1984—1987年,提出了有计划商品经济理论;第四阶段,1987—1992年,提出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理论;第五阶段,1992年以后,邓小平明确提出了“计划与市场经济都是经济手段”的重要论断。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十五大进一步确认“建设有中国特色对的社会主义,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使市场经济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经济改革大事记: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允许对外贸易和外商投资1979年实行包产到户,鼓励乡镇企业发展1980年设立经济特区1984年鼓励个体经济发展(8人以下)1993年决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001年加入WTO 财政改革:1976年围绕“对内搞活,对外开放”逐步推进改革。财政体制与预算:1980 年实行“划分收支、分级包干”;1985年实行“划分税种基础上总额分成”;1994年实行“分税制”财政体制;1992年实行复式运算;2007年实行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公债:1981年恢复发行国债;1991年采用承购包销制,1993年引进一级自营商制,1996年实行招标制发行公债。财政政策:1998年实行积极财政政策;2003年实行稳健财政政策。财务、会计制度:1980年恢复注册会计师制度;1993年发布《企业会计准则》、《企业财务通则》;2007年实行《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 4、根据公共品理论,政府与市场怎样划分调节领域 提供主体特性有效配置标准 公共品:政府效用不可分割受益非排他性消费非竞争性社会效益最大。 准公共品:政府或委托于市场 1.消费具有非竞争性和排他性的“俱乐部产品”(电影院、游泳池等)2.消费具有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公共资源”(教育、保健和图书馆)社会、经济效益兼顾。 私人品:市场效用可分割受益排他性消费竞争性经济效益最大 关系国计民生却具有垄断性、产业风险高私人经济不愿介入的领域由政府负担;而存在显著外部性、竞争性的行业及产业大多数由市场承担。 5、私人品供给与公共品供给的差异—鲍温模型P41 6、外部效应及调节途径 答:外部效应:指一个经济单位的活动产生了对其他经济单位的有利或有害的影响。外部效应可分为生产的外部正效应,生产的外部负效应,消费的外部正效应,消费的外部负效应。外部效应理论是促进资源优化配置的基本理论,也是财政分配的基本理论之一,它决定着财政职能的界限、政策选择及效率的调节。

财政学期末考试重点及答案精心整理

1简述财政投入在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现实意义 (1)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村社会发展事业滞后,城乡二元结构和城乡收入差距依然明显(2)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现代化,加速现代化必须妥善处理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3)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总体上具备了扶持“三农”的能力和条件,应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 2简述税收支出的主要形式 (1)税收豁免 (2)纳税扣除 (3)税收抵免 (4)优惠税率 (5)延期纳税 (6)盈亏相抵 (7)加速折旧 (8)退税 3简述我国财政收入按形式分类 我国财政收入形式包括税收,社保基金收入,非税收入,贷款回收和债务收入 4简述价格对财政收入影响的主要表现 一,价格总水平升降对财政收入的影响二,现行税收制度 5简述课税对象和税源的关系 课税对象和税源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税源是指税收的经济来源或最终出处,从根本上说,税源是一个国家已创造出来并分布于各纳税人手中的国民收入。由于课税对象既可以是收入,也可以是能带来收入的其他客体,或是仅供消费的财产,因此,课税对象与税源未必相同。6简述全额累进税率与超额累进税率的区别 (1)全额累进税率的累进程度高,超额累进税率的累进程度低,在税率级次和比例相同时,前者的负担重,后者的负担轻 (2)在所得额级距的临界点处,全额累进会出现税额增长超过所得额增长的不合理情况,超额累进则不存在这种问题 (3)全额累进税率在计算上简便,超额累进税率计算复杂 7简述起征点和免征额的区别 (1)所谓起征点,即税法规定对征税对象开始征税的数额。课税对象的数额未达到起征点,不征税;达到或超过起征点的,应就征税对象全额依率计征。 (2)所谓免征额,即税法规定征税对象总额中免于征税的数额。免征部分一律不征税,仅就超过免征额的部分依率征税。 起征点和免征额虽然都属于税收优惠照顾措施,但两者优惠政策的重心不同。其中,前者体现税收的重心照顾政策,后者体现税收的普遍优惠政策。 8简述税负转嫁机制的特征 (1)税负转嫁是和价格的升降直接联系的 (2)税负转嫁是各经济主体间税负的在分配 (3)税负转嫁是纳税人的一般行为倾向,也是主动行为 9简述各固定税率,比例税率和累进税率的优缺点 (1)固定税率优缺点:计算简便,主要适宜于流转额的课税,缺点是在调节收入水平的作用上不如累进税率 (2)比例税率优缺点:优点是具有鼓励生产,计算简便和利于征管,缺点是有悖于量能负担原则

财政学选择题含答案

2014年5月财政学作业(2)答案 第一章财政概述 一、单项选择题 1. ()有效率的供给通常需要政府行动,而私人物品则可以通过市场有效率地加以分配” A、公共物品 B、私人物品 C、消费品 D、固定资产 2. 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是社会产品中典型的两极。但也有些物品是兼备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的特征,因而可称之为()。 A、混合物品 B、公共物品 C、私人物品 D、准私人物品 3. ()是一种经济行为或经济现象,这种经济行为和经济现象的主体是国家或政府。 A、财政 B、税收 C、货币政策 D、国际贸易 4. ()是公共物品的第一个特征,即一些人享用公共物品带来的利益而不能排除其他一些人同时从公共物品中获得利益。 A、竞争性 B、排他性 C、非竞争性 D、非排他性 5. ( )是公共物品的第二个特征,即消费者的增加不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即多一个消费者引起的社会边际成本为零,或者说,一定量的公共物品按零边际成本为消费者提供利益或服务。 A、竞争性 B、排他性 C、非竞争性 D、非排他性 二、多项选择题 1. 市场失灵是和市场效率对应的,也就是说,市场在资源配置的某些方面是无效或缺乏效率的。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 A、垄断 B、信息不充分 C、外部效应与公共物品 D、自由竞争 2. 区分或辨别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通常应用两个基本标准:()。 A、排他性和非排他性 B、竞争性和非竞争性 C、私人性与非私人性 D、垄断性与非垄断性 3. 政府介入和干预市场的手段或政府的经济作用是()。 A、行政手段 B、组织公共生产 C、财政手段 D、法律手段 第二章财政职能 一、单项选择题 1、交换效率的含义是: A、在给定资源和技术的条件下,产出最大化的资源配置状态。 B、在给定的产出水平条件下,产品结构能使消费者满意程度最大化的资源配置状态。 C、在给定的产品结构条件下,当某个消费者的效用给定时其他消费者效用达到最大化的资源配置状态。 D、产出水平最大化且消费者满意程度最大化的资源配置状态。 2、产品组合效率要求满足()条件。 A、每一产品的资源边际技术替代率相等 B、每一消费者的边际替代率相等 C、消费者的边际替代率等于产品的边际转换率 D、资源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产品的边际转换率 3、生产效率的含义是: A、在给定资源和技术的条件下,使产出最大化的资源配置状态 B、在给定的产出水平条件下,使消费者满意程度最大化的资源配置状态

财政学选择题题库

(A)是一种经济行为或经济现象,这种经济行为和经济现象的主体是国家或政府。 A. 财政 B. 货币政策 C. 税收 D. 国际贸易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的职能包括(D) A. 收入分配、稳定经济、发展 B. 筹集资金、供给资金、调节 C. 资源配置、调节经济、发展 D. 资源配置、收入分配和发展和稳定 正确答案:D 市场失灵的表现在(ABCD) A. 信息不完全 B. 公共产品 C. 市场垄断 D. 外部效应 正确答案:A B C D 政府干预经济的手段包括(BCD)。 A. 强制手段 B. 立法和行政手段 C. 财政手段 D. 组织公共生产和提供公共物品 正确答案:B C D 由于市场失灵的存在,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越多越好。 正确答案:错误 完整的市场体系是由家庭、企业和政府三个相对独立的主体组成的,政府可以通过法律、行政和经济等手段,“凌驾”于市场之上,介入和干预市场。正确答案:正确 高等教育是一种(B) A. 劣质品 B. 准公共物品 C. 私人物品 D. 纯公共物品 正确答案:B

解决自然垄断的有效措施是(A) A. 公共定价 B. 采取反垄断措施 C. 收费 D. 征税 正确答案:A 在电力、煤气、自来水等行业可采用的公共定价方法是(AB) A. 二部定价法 B. 负荷定价法 C. 平均成本定价法 D. 边际成本定价法 正确答案:A B 准公共物品的提供形式包括(BCD) A. 市场自由 B. 政府参股 C. 政府补贴 D. 政府授权经营 正确答案:B C D 若某一产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则认为该产品只能由政府来提供和生产。 正确答案:错误 在成本效益分析法中,公共项目的的投入、产出物的价格应采用影子价格。正确答案:正确 在公共支出结构中,消耗性支出占较大比重,说明政府注重履行() A. 调节收入分配的职能 B. 保证社会安定的职能 C. 资源配置职能 D. 促进经济稳定发展的 正确答案:C 根据经济的发展变化的变化来解释公共支出增长现象的模型是 A. 公共收入增长引致 B. 非均衡增长模型 C. 公共支出增长的发展模型 D. 政府活动扩张 正确答案:C

财政学期末复习资料

财政学期末复习

财政学 第一章财政概念和财政职能 1、市场失灵:市场配置效率是以完全的自由竞争作为严格假设条件的,而现实市场 并不具备这种充分条件,所以,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不是万能的,市场机制本身也存在固有的缺陷,这些我们统称为市场失灵。 2、外部效应: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产品或服务具有外部效应,即产品或服务对生产 者或购买者以外的其他人产生的影响。 3、公共物品:由国家机关和政府部门——公共部门提供用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商 品和服务称为公共物品。(课本) 公共物品(public goods)是公众共同受益,消费过程中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产品。(PPT) “公共物品是这样一些产品,不论每个人是否愿意购买他们,它们带来的好处不可分开地散布到整个社区里;相比之下,私人物品是这样一些产品,它们能分割开并可分别地提供给不同的个人,也不带给他人外部的收益或成本。公共物品的有效率的供给通常需要政府行动,而私人物品则可以通过市场有效率地加以分配。”——萨缪尔森 4、非排他性:是公共物品的一个特征,即一些人享用公共物品带来的利益而不能排 除其他一些人同时从公共物品中获利。(课本) 非排他性(nonexcluding)是指产品在消费过程中所产生的利益,不为某个人或某些人所专有,要将一些人排斥在外是不可能的或成本很高的。如:国防、灯塔(PPT)

公共物品的非排他性意味着可能形成“免费搭车”现象,即免费享用公共物品的利益。 5、非竞争性:是公共物品的一个特征,即消费者的增加不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或 者说,提供公共物品的边际成本等于零。(课本) 非竞争性(nonrival)是指在消费过程中一些人对某一产品的消费不会影响另一些人对这一产品的消费,受益者之间不存在利益冲突。(PPT) 6、什么是市场失灵? 答:市场失灵定义见1。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垄断。市场效率是以完全自由竞争为前提的,然而当某一行业在产量达到相对较高水平之后,就会出现规模收益递增和成本递减问题,这时就会形成垄断。当一个行业被一个企业或几个企业垄断时,垄断者可能通过限制产量,抬高价格,使价格高于其边际成本,获得额外利润,从而丧失市场效率。 (2)信息不充分和不对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者与消费者的生产、销售、购买都属于个人行为,掌握信息本身也成为激烈竞争的对象,而信息不成分和信息不对称也是影响公平竞争的重要因素。 (3)外部效应与公共物品。完全竞争市场要求成本和效益内在化,产品生产者要负担全部成本,同时全部收益归生产者所有。外部效应就是指在市场活动中没有得到补偿的额外成本和额外收益。当出现正的外部效应时,生产者的成本大于收益,利益外溢,得不到应有的效益补偿,市场竞争就不可能形成理想的配置效率;当出现负的外部效应时,生产者的成本小于收益,受损者得不到损失补偿,同样市场竞争也不可能形成理想的配置效率。外部效应的典型例子是“公共物品”,因为大部分“公共物品”的效益是外在化的,市场对提供纯公共物品是失灵的。

大学财政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财政的概念及其理解 概念:财政是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从事的以政府为主体的分配活动。 财政体现着特定的分配关系。 ●财政主体、客体、财政分配的目的 主体:国家或政府 客体:一部分社会产品,主要是剩余产品 财政分配的目的:满足社会共同需要,弥补市场缺陷。 ●帕累托最优、帕累托改进的理解 如某种资源配置状态,任何可行的调整都无法使得调整之后一些人的境况变好,而其他任何人的境况至少不变坏,这种资源配置状态被称为帕累托最优 如某种资源配置状态,再经过调整之后一些人的境况变好,而其他任何人的境况至少没变坏,那么调整后的状态优于调整前,这一过程被称为帕累托改进。 ●公共产品、混合物品 概念、特征、提供方式、包括哪些? 概念:公共物品: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产品和服务。 特征:非竞争性,非排斥性 提供方式:一般采用公共提供的方式进行消费 ●市场失灵及其表现、政府失灵及其原因 1)市场失灵的含义:现存的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领域、收入分配领域和经济稳定领域都存在着某些失效的地方,致使其运行结果不尽人意。 表现:公共产品困境,外部效应,分配不公,垄断,经济运行不稳,信息不对称 2)政府失灵的含义:政府由于对非公共物品市场的不当干预而最终导致市场价格扭曲、市场秩序紊乱,或由于对公共物品配置的非公开、非公平和非公正行为,而最终导致政府形象与信誉丧失的现象。 原因:信息的有限性,对私人市场反应控制能力有限,官僚主义,公共决策中的经济人行为,公共决策程序的缺陷 ●公共产品的非排斥性?源于哪2方面因素? 1)公共产品的非排斥性是指公共物品在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利益不能被某一个消费者独享,即一个人享用某种公共物品,并不排斥其他人享用。 2)因素P29:(1)某些公共物品经技术处理可以具有排斥性,但这样做的成本太高,远远超出排斥后带来的好处,在经济上可不行;(2)公共物品的非排斥性意味着有可能形成“免费搭车”现象。 ●财政三大职能 1.资源配置职能; 2.收入分配职能; 3.经济稳定和发展职能

最新《财政学》试题库(含)答案

练习1 (下列题目有一个或者一个以上正确答案,请做选择) 1、财政分配的主体是() A、社会 B、国家 C、市场 D、企业 2、财政分配的主要对象是() A、社会总产品价值 B、物论劳动价值 C、必要劳动产品价值 D、剩余产品价值 3、下列关于社会主义国家财政说法错误的是() A、生产关系的基本特征: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并存。 B、社会主义国家实质:实现国家职能,巩固人民政权,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C、社会主义财政实质:社会主义国家与广大劳动人民之间根本利益一致的分配关系 D、社会主义财政实质:社会主义国家与广大劳动人民之间对抗性的分配关系 4、在财政收入中,通过信用方式得的收入是() A、税收收入 B、国有资产收益 C、债务收入 D、公共收费 5. 税法规定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是_____。 A.纳税人B.负税人 C.缴税人D.扣税人 6. 财政分配活动的基本特征包括()。。 A.国家主体性B.非营利性 C.强制性D.无偿性 7. 财政支出中的购买性支出,包括()。 A债务利息支出B福利支出 C经济建设支出D文教行政支出 8. 我国现行企业所得税的法定税率为() A 33% B 25% C 20% D 15% 9. 税负转嫁的两种最主要、最基本形式是()。 A.前转B. 后转C.混转 D.旁转E.辗转转嫁F.消转 10、将政府的全部财政收支汇编在一个统一的预算表之中,这种预算叫() A.单式预算 B. 增量预算 C. 复式预算 D. 零基预算 11、内债的应债主体主要是() A. 一国的国民收入 B. 一国的企业单位和居民个人 C. 政府机构 D. 外国投资者 12、下列不是非政府投资特点() A、营利性,首要特点。 B、企业主要是依靠自身积累的利润和社会筹资为投资提供资金。 C、非政府投资的领域选择受到一定的限制。 D、公益性,以社会福利为首要目标。 13、公债收入是财政收入的()。

最新财政学期末考试复习重点复习过程

财政学 第一章财政学对象 财政的本义:财政是指国家的一个经济部门,及财政部门他是国家的一个综合性经济部门通过他的收支活动筹集经费资金以保证国家职能的实现财政的本质财政的本质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关系 1.财政运行的主要特征:1.阶级性与公共性2.强制性与非直接偿还性3.收入与支出的对称性(或平衡性) 2.财政职能: (1)资源配置职能:1.在明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政府经济职能的前提下,确定社会公共需要的基本范围,确定财政收支占GDP的合理比率,以实现资源配置总体效率。2.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保证重点支出,压缩一般支出,提高资源配置的结构效率。3.合理安排政府投资的规模和结构,保证国家重点建设。4.通过政府投资、税收政策和财政补贴等手段,带动和促进民间投资、吸引外资和对外贸易,提高经济增长率。5.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本身的效率。 (2)收入分配职能:1.划清市场分配和财政分配的界限和范围,避免政府职能的“越位”和“缺位”2.规范工资制度3.加强税收调节 (3)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 3.市场失灵:外部性效应指某个经济主体在市场活动中没有得到补偿的额外成本和额外收益。即外部效应有可以区分为正外部效应和负外部效应。当出现正外部效应时,生产者的成本大于收益,出现利益外溢,得不到应有的效益补偿;当出现负外部效应时,生产者的成本小于收益(收益大于成本)时,受损者得不到损失补偿。由于外部效应的存在,市场竞争就不可能形成理想的效率配置。 4.财政学两个基础概念: (1)公共物品 1、公共物品含义:由国家机关和政府部门——公共部门提供用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商品和服务称为公共物品。

2、区分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两个标准:(1)排他性和非排他性(2)竞争性和非竞争性 3、免费搭车:免费享用公共物品的利益 (2)公共需要 1、含义:社会的公共需要 2、特征: (1)是社会公众在生产、生活和工作中的共同需要,不是普通意义上的人人有份的个人需要或个别需要的数学加总,而是就整个社会而言,为了维持社会经济生活,为了维持社会再生产的正常运行,也为维护市场经济正常秩序,必须由政府集中执行和组织的社会职能的需要 (2)公共需要时每一个社会成员可以无差别的共同享用的需要,一个或一些社会成员享用并不排斥其他社会成员享用 (3)社会成员享用社会公共需要也要付出代价(如缴税或付费),但这里的规则不是等价交换原则,各社会成员的付出与其所得是不对称的,不能说谁多付出就多享用,少付出少享用,不付出不享用 (4)满足公共需要是政府的职责,所以,满足公共需要的物质手段,只能是通过政府征税和收费支撑的由国家机关和公共部门提供的公共物品 3、地位:共同的、历史的、特殊的 4、范围:(广)包括政府执行其只能以及执行某些社会职能的需要,包括基础设施、基础产业、支柱产业和风险产业的投资广义上:还包括政府为调节市场经济运行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和各项政策提供的服务,等等 第二章财政支出概论 1.购买性支出购买性支出直接表现为政府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活动,包括购买进行日常政务活动所需的或用于国家投资所需的商品和服务的支出,前者如政府各部门的事业费,后者如政府各部门的投资拨款。 共同点:财政一手付出了现金,另一手相应地购得了商品和服务,并运用这些商品和服务实现了国家职能。 2.转移性支出转移性支出直接表现为资金无偿的单方面的转移。这类支出主要有补助支出、

最新天津财经大学财政学期末考试重点

一、填空&选择: 1.财政产生的直接条件: 财政产生的根本条件(经济条件):、 2.财政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始建于。财政学鼻祖——古典经济学代表人物 3.市场经济的制度基础或哲学基础是 4.推动市场经济运行的主导力量是。 5.市场机制的核心内容是。 6.价格机制的力量源泉是 7.公共物品在根本特征是,在此基础上,具有和的特征 8.根据产生原因不同对公共物品的分类::不具有效用不可分割性,由国家直接规定的公共物品。如:;:同时具有公共物品的所有特性,任何社会都要免费提供的物品。如:国防安全、社会稳定、环境保护、社会公正。 9.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生产和提供组合方式的四个构成要素:⑴⑵⑶⑷ 其中与公共物品有关的组合方式是:, 10.广义公平有三个含义:、和。是公平的狭义概念。公平的评价指标有两种:⑴--。⑵--洛伦茨曲线中描述的收入分配状况的集中反映。警戒线:。 其中比较科学的评价指标是 11.财政收入分配职能的作用点主要有两个:,,该职能的作用效果(目的)主要体现在。 12.是我国财政改革和完善的终极目标。 13.是社会主义财政分配关系的主体(基础)。 14.行政单位为履行正常职能所需的正常经费必须由国家财政。 15.国家与事业单位之间的分配关系有三种:⑴,事业产品属比如义务教育,基础性科学研究等。⑵,事业产品属,比如高等教育等。⑶,事业产品属,比如一般性图书、报刊等。 16.个人收入财政地位的未来走向主要受如下五个因素影响:⑴⑵⑶⑷⑸ 17.财政支出的原则:财政支出的:包括、、三原则;财政支出的:包括、、 18. 实行政府采购,变博弈为博弈。 19.政府采购的原则:、、、。 20.财政支出效益与微观经济主体的效益相比较,存在的的特殊性:第一、 第二、;第三。 21. :适用于军事、政治、教育、文化、卫生等。其效益。

财政学练习题1及答案

财政学练习题1 一.单项选择题: 1.市场机制存在缺陷,但是下列各项中,(B)不属于市场机制的缺陷。 A出现不完全竞争B就业不充分 C物价不稳定D不能提供公共物品 2.公共财政提供一致性服务是为了(B)。 A弥补市场失灵B维护市场的公平与公正 C界定政府的参与程度D加强法制 3.在修建高速公路时,政府通过(D)的方式体现出公共财政的非营利性。 A招标B贷款C引进外资D补贴 4.调整财政收入占GDP的比例,可以(A)。 A调节社会资源在政府部门与非政府部门之间的配置 B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C调节社会投资方向 D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关系 5.财政具有收入分配职能,但是下列选项中,(B)不属于财政分配的范围。 A机关职工工资的调整B国有企业职工工资的调整 C离退休人员工资的调整D部队官兵津贴的调整

6.为扩大总需求,刺激经济发展,财政运用的手段主要是(C)。A增加税收B减少财政转移支付 C增加支出D提高中央财政收入的比重 7.“平等、确实、便利、最少征收费用”的税收原则,是(B )提出来的。 A配第B斯密C瓦格纳D凯恩斯 8.一国政府制定其税收政策和税收制度的核心问题是(C)。 A税收法律B税收原则C税收负担D税收机构 9.收费也是政府参与分配的一种方式,它具有(D)。 A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B临时性、区域性和有偿性 C特定性、福利性和随意性D自愿性、受益性和普遍性10.纳税人通过提高销售价格的办法,把所纳税款转嫁给商品的购买者,这种税负转嫁的方式称为(A )。 A前转B后转C消转D税收资本化 11.买主在购房时,将该房未来的应纳税款从房价中扣除,这样,该收款实际上由卖主承担。这种税负转嫁的方式称为(D)。 A前转B后转C消转D税收资本化 12.按税负转嫁与否,一国的税种可分为(B)。 A商品税、所得税和财产税B直接税与间接税 C中央税与地方税D从价税与从量税 13.国债作为特殊的财政范畴,其基本功能是(B)。 A筹集建设资金B弥补财政赤字C调节收入分配D调节经济运

《财政学》习题、答案

第一章财政概念和财政职能 三、简答题 1、简述公共需求的特征。 2、简述财政是如何产生的。 3、简述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形式。 四、论述题 1、试述政府干预经济理论产生的背景及依据。 2、试述财政的三大职能。 三、简答题 1、(1)公共需求满足的受益外在性;(2)公共需求的整体性;(3)公共需求 一般通过公共机制来满足。 2、(1)财政伴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2)为了维持国家机构的存在并保证实现其职能,国家必须从社会分配中占有一部分国民收入,这就产生了财政这一特殊的经济行为和经济现象。 3、(1)垄断(2)不能有效解决外在性问题;(3)不能有效提供公共商品;(4)市场信息不充分;(5)收入分配不公平;(6)宏观经济波动 四、论述题 1、(1)背景:在进入20世纪30年 代后,西方经济学发生的一个重大转变就是经济自由思想转入低潮,市场失灵理论以及以此为依据的政府干预理论成为主流理论。出现这种转向,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第一,西方国家的市场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第二,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第三,政府计划体制的成就。 (2)依据:市场失败理论,其核心是对市场缺陷的分析。由于在某种状态下,市场在合理配置资源方面会失败,政府政策的基本作用就是针对这种现实的失败或可能 出现的失败,弥补市场机制的缺陷,这是政府进行经济干预的逻辑起点。但市场失败仅仅是政府干预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 2、(1)资源配置职能。资源配置指通过对现有的人力、物力、财力等社会经济资源的合理调配,实现经济结构的合理化,使各种资源都得到最有效的使用,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财政配置资源职能的主要内容有:(1)预算安排;(2)制度安排,包括环境性制度,制约性制度和引导性制度。 (2)收入分配职能。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是指政府为了实现公平分配的目标,对市场经济形成的收入分配格局予以调整的职责和功能。A、通过税收对收入水平进行调节,缩小个人收入之间的差距;B、通过转移支出,如社会保障支出、救济支出、补贴等,改善低收入阶层居民、丧失劳动能力的居民及其子女的生活、保健或教育状况,提高或维持其实际收入与福利水平,维护社会的安定。C、完善社会福利制度。国家兴建公共福利设施、开展社会服务以及举办种种福利事业,增进社会成员利益,改善国民的物质文化生活,为广大群众提供生活质量保障,这也使低收入者的实际收入增加,个人收入差距缩小。D、建立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促进城乡之间和地区之间人口的合理流动。实际上,打破人口流动壁垒,使劳动者可以通过“以足投票”获得最大效用,是最大限度地调动其劳动积极性,遏制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进一步扩大的有效途径。 (3)经济稳定职能。财政的经济稳定职能是指政府运用财政工具和政策保障宏观经济稳定运行与增长的职责与功能,而这一功能的产生是基于市场机制自身调节功能的失败。A、通过直接的财政政策进行调节;B、通过制度性的安排,让财政在经济中发挥某种“自动”稳定的作用,以减缓经济波动:一是累进所得税机制,二是社会保障支出机制;C、财政增收减支或减收增支安排可产生需求收缩或扩张的“乘数”效应。 第二章财政支出的基本理论 三、简答题 1、如何协调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2、简述成本――收益分析法。 3、简述财政支出效益评价方法。 4、简述公共定价。 四、论述题 1、试述公共选择理论对我国财政法制化和民主化的借鉴意义。 2、试述混合物品的提供方式及其选择。

2017年秋季《公共财政学》期末考核答案

期末作业考核 《公共财政学》 满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1.纯公共物品 答:纯公共物品有两个特征,第一,非竞争性,即多一个人受益不会增加任何成本。第二,非排他性,即要将个人排除在享受纯公共物品之外,通常很难做到或不可能做到。 2.财政收入 答:所谓财政收入,是指公共部门为供应财政支出的需要,自家庭、企业取得的一切货币收入 3.消费税 答:消费税是以消费品(或消费行为)的流转额为课税对象的税收的统称。 4.外部性 答:许多产品的生产或消费,可以绕过价格机制直接影响他人的经济环境和经济利益,这些成本或收益在企业或个人进行经济决策时往往不予考虑,成为外部化了的成本或收益,这就是外部性。 5.财政投资 答:财政投资是指以国家为主体,以财政资金为来源的投资活动。 6.横向公平 答:福利水平相同的人应缴纳相同的税收。 二、简答题(每题8分,共48分) 1.公共财政的职能主要包括什么? 答:资源配置、收入分配和稳定经济是公共财政的三大职能。 2.公债产生的条件是什么? 答:公债的产生有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国家财政支出的需要,当政府职能日益扩大,仅凭税收不能满足开支以至出现赤字时,它就必须举债;二是社会上要有充足的闲置资金,可供政府借贷。 3.财产课税主要包括哪些税种? 答:财产课税是以一定的财产额为对象,向拥有或转让财产的纳税人课征的税。财产税主要包括一般财产税、特别财产税、财产转移税。 4.政府的收入再分配项目主要包括什么? 答:有两种主要的收入再分配项目:公共援助项目——向符合条件的低收入人群提供救济;社会保险——向退休人员、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失业者和病人提供保险金。 5.为什么在有些市场有效的情况下,政府还要干预市场? 答:第一,竞争性市场可能无法产生社会满意的收入分配。第二,有人认为,即使拥有完全信息的个人,也不能对他们消费的产品做出很好的判断,这样政府强迫人们消费某些物品(称为有益物品)就有了理论依据。

财政学期末试题(含答案)

《财政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政府采购制度:是指各级政府及其所属实体为提供社会公共产品和服务及满足自身需要,在财政监督下,以法定程序和方式从国内、国际市场上购买所需商品、工程和劳务的经常性活动。 2、课税对象:指针对什么样的物品进行课税,即税法规定的课税目的物,明确对什么征税,又称课税客体,或征税对象。 3、从价税:是指以课税对象的价格为依据,按一定比例计征的税种。如关税、增值税、营业税。 4、国际重复征税: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对同一跨国纳税人或不同纳税人的同一课税对象或税源同时征收相同或类似的税收。 5、财政政策工具:是财政政策主体所选择的用以达到政策目标的各种财政手段。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生产力的发展,剩余产品的出现,是财政产生的物质基础,成为财政产生的(经济条件);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出现是财政产生的(政治条件),财政是因国家的产生而产生。 2、最低费用选择法一般用于那些只有(社会效益)、且其产品(不能进入市场)的支出项目。 3、财政收入规模的上限指标要受三个因素制约:一是(国民收入总量);二是(剩余产品M总量);三是(M中留给企业自行支配的总量)。 4、税目是指某一种税的具体征收项目,是在税法中对课税对象分类规定的(具体征税品种)与(具体内容),是对课税对象的具体落实品目,也称课税品目。 5、一般地,凡立法者不预期(税负转嫁),由纳税人依法纳税并承担税负的为(直接税);立法者预期(税负转嫁),由纳税人经由契约关系或交易过程,将税负全部或部分转嫁给他人的为(间接税)。 6、分税制可分为两种类型(完全分税型)和(适度分税型)。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以下不属于财政支出按国家职能分类的是(B ) A、经济建设支出 B、购买性支出 C、社会文教支出 D、行政管理支出 2、以下不是行政管理支出的是(D ) A、行政支出 B、公安支出 C、司法检察支出 D、军队正规化建设支出 3、以下不属于我国的现行税率是(A) A、全额累进税率 B、比例税率 C、超额累进税率 D、定额税率 4、当今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避免国际重复征税的方法是(C) A、扣除法 B、免税法: C、抵免法 D、税收饶让 5、以下不是影响国债的负担的因素的是(D) A、认购者即债权人的负担 B、政府即债务人负担 C、纳税人的负担 D、负税人的负担 6、我国现行上市国债的发行方式是(A) A、以差额招标方式向一级承销商出售可上市国债 B、以承销方式向承销商销售 C、以定向私募方式向社会保障机构和保险公司出售 D、以强制摊派法出售 7、我国国家预算分几级(D) A、二级 B、三级 C、四级 D、五级 8、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规定(A) A、中央政府公共预算不列赤字 B、中央预算中的资本预算列赤字 C、地方各级预算列赤字 D、中央预算列赤字 9、以下不是预算外资金的特点的是(D) A、财政性 B、专用性 C、分散性 D、非财政性 10、我国分税制预算管理体制从何时起执行(A) A、1994年1月1日 B、1994年3月1日

财政学考题及答案汇编

1、经济学的核心问题是什么? 资源的稀缺性要求在最求社会福利最大化的过程中,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即最优的资源配置。资源配置的效率决定了社会生产和再生产的效率.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都必须面对资源的稀缺性,对资源作出选择,必须回答资源配置的方式和方向.所以,资源配置是经济学中的核心问题。 2、什么是市场失灵? 市场失灵是与市场效率相对应的,市场配置有效的实现需要完全自由竞争、无外部性、信息完全对称等条件为前提,而现实中不具备这些条件。市场机制存在的这种缺陷导致的资源配置的低效,称之为市场失灵。 市场失灵主要表现为:垄断(规模效应、先发优势—>垄断地位—>太高物价超额利润、资源配置不足、社会总福利下降)、信息不对称或不充分(道德风险、逆向选择)、外部效应和公共物品,收入分配不公(效率和公平,收入差距过大产生社会问题,影响效率)、经济波动(价格波动与生产周期的不匹配 供大于求、供不应求)等。 3、简述公共财政的职能 十八届三种全会中的定位,第一,优化资源配置;第二,维护市场统一;第三,促进社会公平;第四,实现国家长治久安。 财政职能就是政府的经济职能,即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经济稳定和发展。 资源配置,是指生产要素的配置、乃至社会总产品的配置。政府将一部分社会资源集中起来,形成财政收入,然后通过财政支出分配活动,由政府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引导社会资金流向,弥补市场缺陷,最终实现全社会资源配置效率的最优状态。(财政预算制度、公共工程、直接投资、税收优惠补贴、公共财政规模) 收入分配,即对收入和财富分配的结果进行纠正,目标是实现公平分配。(税收调节、财政转移支付、明确市场和财政对社会收入分配的界限) 经济稳定和发展,通过财政活动对生产、消费、投资和储蓄等发生影响,达到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等多重目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税收补贴投资的调节,对公共需求、特定发展的支出) 4、正、负外部性各指什么 外部性即外部效应,是指市场活动中没有得到补偿的额外成本和额外收益。 正外部性,一项市场活动对他人或公共利益有溢出效应,但其他经济人不必为此支付任何费用,无偿地享受福利。 负外部性,一项市场活动对他人或公共利益有减损,而实施者不必为此承担代价。 5、公共选择下的政治均衡是如何实现的 公共选择理论,是使用经济学的理论假设和方法,研究公共决策问题。 指人们通过民主政治过程决定公共物品的需求、供给与产量,以及相应的税收分摊。把个人选择转化为集体选择,是对资源配置的非市场决策。 公共选择经过立宪、立法或议会、行政与司法三个阶段来实现这种均衡。

财政学选择题

第一章财政对象和财政职能 财政学是研究政府收支活动及其对社会影响的一门学科。√ 财政如何履行收入分配职能(CD)。 A、维护市场有效竞争 B、解决外部性 C、通过超额累进的所得税,对高收入人群征收高额税收 D、对低收入人群提供最低生活保障 3、财政如何履行资源职能(ACD)。 A、提供公共品 B、对高收入人群征税调节收入差距 C、矫正外部性 D、维护市场有效竞争 4、运用财政的某些制度性安排起到经济“自动”稳定功能,从收入制度角度看,主要是指(C)。 A、失业救济金制度 B、政府采购制度 C、税收制度 D、公债制度 5、以下哪项不属于斯密所认为的政府该干的事情?(D) A、保护社会不受外国侵略 B、保护每一个社会成员不受其他社会成员的不公正对待 C、提供某些公共机构和公共工程 D、调节社会收入分配的差距 6、财政实现收入分配职能的机制和手段有(ABCD)。 A、划清市场与财政分配的界限和范围 B、规范工资制度 C、加强税收调节 D、通过转移性支出,改善生活水平和福利水平

收入分配的核心问题是实现公平分配,因而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所要研究的问题主要是确定显示公平分配的标准和财政调节收入分配的特殊机制与手段。√ 8、下列属于财政现象的是(C)。 A、企业引进外资 B、企业发行股票 C、企业购买公债 D、企业购买金融债券 9、财政是一种(C)为主体的经济行为。 A、企业 B、个人 C、国家或政府 D、市场 10、财政研究范围包括(ABCD)。 A、中央政府 B、省级政府 C、市级政府 D、县级政府 11、下列不属于财政现象的是(D)。 A、2013年营业税改增值税在全国推行 B、2015年财政部在香港分两次发行共280亿元人民币国债 C、2015年中国国防预算增加10% D、2015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 12、政府进行市场干预的理由在于(C)。 A、税收 B、反托拉斯法 C、外部性 D、以上都是 13、收入分配的含义通常指对(C)的分配。 A、国民总产值

财政学期末判断题解析

1.基尼系数是指处在贫困线以下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2.对供给弹性较大.需求弹性较小的商品的课税不易进行税负转嫁。× 3.税收豁免是指在计算应税所得额时,从毛所得额中扣除一定数额或以一定比 例扣除,以减少纳税人的应税所得额。× 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的收入增长较快,认购国债的能力随之增强,国债的规模因此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 5.零基预算的特点是按计划决定预算.按预算计算成本.按成本分析效益.按效益衡量业绩。× 6.税收的固定性具有连续性的含义。√ 7.税收的起征点比免税额的优惠面更加广泛。× 8.所谓税收效应就是指以尽可能少的征收费用获得尽可能多的税收收入。×9.税收是历史上最早的财政范畴。√ 10.税收的主体是国家。√ 11.所谓税收的社会政策,主要是指所得税政策。√ 12.税负转嫁的最早方式是变化商品的价格。√ 13.财政支出是指国家对财政收入进行计划性安排使用,是财政分配的第二阶段。√ 14.财政支出的目的可分为政治,社会和经济三种目的。√ 15.财政支出的原则是指导人们开展财政支出活动的准则。√ 16.经济稳定和发展的主要标志是财政收入大于支出。× 17.固定资产是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能在较长时间内为生产和人民生活服务的物质资料√ 18.基本建设支出是国家财政用于固定资产的资金支出× 19.国家对农业的投入主要是通过国家财政和银行信贷两条渠道来进行的√20.社会消费性支出是满足社会共同需要的支出,是财政实现国家职能的重要手段√ 21. 财政分配主体是国有企业。× 22.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资源的主要配置是政府。× 23. 行为课税大都归入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

财政学期末试题(含答案)

财政学期末试题(含答 案) https://www.360docs.net/doc/e912312033.html,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

《财政学》模拟试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1、政府采购制度:是指各级政府及其所属实体为提供社会公共产品和服务及满足自身需要,在财政监督下,以法定程序和方式从国内、国际市场上购买所需商品、工程和劳务的经常性活动。2、课税对象:指针对什么样的物品进行课税,即税法规定的课税目的物,明确对什么征税,又称课税客体,或征税对象。3、从价税:是指以课税对象的价格为依据,按一定比例计征的税种。如关税、增值税、营业税。4、国际重复征税: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对同一跨国纳税人或不同纳税人的同一课税对象或税源同时征收相同或类似的税收。5、财政政策工具:是财政政策主体所选择的用以达到政策目标的各种财政手段。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1、生产力的发展,剩余产品的出现,是财政产生的物质基础,成为财政产生的(经济条件);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出现是财政产生的(政治条件),财政是因国家的产生而产生。2、最低费用选择法一般用于那些只有(社会效益)、且其产品(不能进入市场)的支出项目。3、财政收入规模的上限指标要受三个因素制约:一是(国民收入总量);二是(剩余产品M总量);三是(M中留给企业自行支配的总量)。4、税目是指某一种税的具体征收项目,是在税法中对课税对象分类规定的(具体征税品种)与(具体内容),是对课税对象的具体落实品目,也称课税品目。5、一般地,凡立法者不预期(税负转嫁),由纳税人依法纳税并承担税负的为(直接税);立法者预期(税负转嫁),由纳税人经由契约关系或交易过程,将税负全部或部分转嫁给他人的为(间接税)。6、分税制可分为两种类型(完全分税型)和(适度分税型)。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以下不属于财政支出按国家职能分类的是( B )A、经济建设支出 B、购买性支出C、社会文教支出 D、行政管理支出2、以下不是行政管理支出的是( D )A、行政支出 B、公安支出 C、司法检察支出 D、军队正规化建设支出3、以下不属于我国的现行税率是(A)A、全额累进税率 B、比例税率C、超额累进税率 D、定额税率4、当今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避免国际重复征税的方法是(C)A、扣除法 B、免税法:C、抵免法 D、税收饶让5、以下不是影响国债的负担的因素的是(D)A、认购者即债权人的负担 B、政府即债务人负担C、纳税人的负担 D、负税人的负担6、我国现行上市国债的发行方式是(A)A、以差额招标方式向一级承销商出售可上市国债B、以承销方式向承销商销售C、以定向私募方式向社会保障机构和保险公司出售D、以强制摊派法出售7、我国国家预算分几级(D)A、二级 B、三级 C、四级 D、五级8、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规定(A) A、中央政府公共预算不列赤字 B、中央预算中的资本预算列赤字C、地方各级预算列赤字 D、中央预算列赤字9、以下不是预算外资金的特点的是(D)A、财政性B、专用性 C、分散性 D、非财政性10、我国分税制预算管理体制从何时起执行(A)A、1994年1月1日 B、1994年3月1日 C、1996年1月1日 D、1996年3月1日四、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资本主义国家的财政收入主要有( ABCD ) A、税收 B、债务收入 C、国有企业收入 D、各种制度性收费2、以下财政支出属于购买性支出的是( ABC ) A、行政管理费支出 B、各项事业的经费支出C、政府各部门的投资拨款 D、债务利息3、以下属于财政支出的原则的是( ABC )A、量入为出的原则B、统筹兼顾、全面安排原则C、厉行节约、讲求效益的原则D、量出为入的原则4、以下属于社会保障的内容的是(ABCD)A、社会救助:B、社会福利中的一部分C、社会优抚 D、社会保险5、影响财政集中率的因素主要有(ABCD)A、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B、经济管理体制的模式C、政府职能范围的大小 D、分配政策6、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税率有(BCD)A、低税率6% B、基本税率为17%C、低税率为13% D、出口适用零税率7、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纳税人有(ABD)A、在我国境内的外商投资企业B、有来源于我国所得的外国企业C、有来源于外国所得的外国在华其他经济组织D、有来源于我国所得的外国在华其他经济组织8、国际重复征税的减除方法有(ABC)A、扣除法 B、免税法:C、抵免法 D、税收饶让9、目前,我国国债的发行方式有(ABC)A、公募法 B、承受法 C、出卖法 D、强制摊派法10、分税制的内容包括(ABCD) A、分税 B、分权 C、分征 D、分管五、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购买性支出和政府转移性支出都是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商品和劳务的销售得以实现的一个重要的条件。(对)2、财政转移性支出不可能改变在初次分配中形成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错)3、社会保险是现代社会保障的核心内容。(对)4、劳动力再生产费用的增长幅度是关系到国民收入中财政收入所占比重的重要因素,它制约着财政收入规模的下限指标。(错) 5、纳税人不一定是负税人,主要看税款是否能转稼。(对)6、中央税是指由中央政府征收和管理使用并支配使用的税种(错)7、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是在我国境内居住并有所得的个人,以及不在我国境内居住,但有来源于我国境内所得的外国人。(对)8、经济性重复征税是指由于同一课税对象或同一税源的不同纳税人分别征税所造成的重复征税。(对)9、长期国债的付息方式一般是分次支付,而短期国债付息方式则是到期一次支付。(对)10、财政赤字对经济的发展是有害的。(错)六、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构建我国公共财政理论框架应正确认识哪些问题答:1、以市场经济为前提,正确认识财政的性质2、正确确定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财政的职能范围3、正确确定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管理体制,科学划分各级财政的权责和收支范围2、什么转移性支出其有何特点答:这种支出表现为资金的无偿的、单方面的转移,主要包括政府部门用于补贴、债务利息、失业救济金、养老保险等方面的支出。这些支出的一个共同特点:政府付出了资金,却无任何商品和劳务所得。3、传统体制下社会保障制度的弊端是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