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课程标准

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课程标准
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课程标准

《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 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

[适用专业] 机电技术应用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平台课程。在完成了本课程全过程的学习之后,学生不仅可以掌握必要的电工电子理论知识,还可以独立进行电工电子线路的操作、维护及简单调试,也可以进行小型应用系统的开发,成为具备一定技术能力的中级技术人才,为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奠定基础。该课程前导课是《物理》,根据不同的专门化能力,后续课程分别为《电气系统安装与调试》、《PLC编程与应用技术》、《机电设备安装与检测技术》、《机电一体化设备组装与调试技术》、《自动化设备及生产线运行维护技术》、《自动生产线组装与调试技术》、《电工考级技能训练》,是集专业理论与技能训练于一体的专业基础平台课程。

二、职业活动

1.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方向:

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机电设备销售

2.岗位描述

从事机电一体化设备安装调试与运行、维修与管理;

从事各行业生产设备的生产线(自动线)安装维修与操作及管理;

从事机电产品零部件设计、加工工艺编制、机电产品营销及企业管理。

3.工作条件:

工作地点一般为室内(车间);

配备安装、调试、维修工具、仪表等;

配备安全防护用具;

符合安全规程和操作规范。

4.学员应具备的前提条件:

初中毕业,身体要求健康,年满18周岁。

心理健康,具有良好的交流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

动手能力,接受新知识的自学能力较强。

三、课程目标

(一)总体目标

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能熟悉电工电子的操作规程;能熟练使用电工工具和电工电子仪表;能识读基本的电气符号和简单的电路图;能正确识别和选用电工电子元件;熟悉常用低压电器的结构;掌握电路分析的方法;能识读简单的电气控制电路原理图;初步学会按照图纸要求安装照明电路并排除简单故障;熟悉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基本结构、类型、工作过程及使用方法;掌握模拟电子和数字电子技术的基础等知识与技能,提高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学会解决机电系统实际问题的思路与方法,掌握机电控制系统设计、制造、调试、维护、改造的工程应用技能,实现毕业与就业的“零距离”。

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作用,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通过任务引领和项目活动,使本专业学生掌握电气安装和控制的相关知识,具备相应的电气操作技能,树立电气操作的安全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科学的工作方法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意识,为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职业能力目标

知识性目标

(1)能进行文明生产和安全操作;

(2)熟悉电工电子的操作规程;

(3)能熟练使用电工工具和电工电子仪表;

(4)会查阅电工手册及相关资料,能识读基本的电气符号和简单的电路图;

(5)能正确识别和选用电工电子元件;

(6)熟悉常用低压电器的结构、工作过程及应用场合,会根据工作场所合理选用;

(7)掌握电路分析的方法,能计算交、直流电路中的电压、电流、功率等参数;

(8)能识读简单的电气控制电路原理图;

(9)初步学会按照图纸要求安装照明电路并排除简单故障;

(10)熟悉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基本结构、类型、工作过程及使用方法,能分析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控制线路,初步学会安装点动与连续运行控制线路;

(11)掌握模拟电子和数字电子技术的基础知识;能分析常见的放大电路、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序逻辑电路;

能力目标

(1)在训练过程中,学会运用观察、实验、查阅资料等多种手段获取信息,并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

(2)通过理论实践一体化的学习过程,深入了解实践与理论之间的相互关系。

(3)通过实践活动,培养质疑意识,具有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素质、情感目标

(1)激发起对专业探究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能体验科学进步艰辛与喜悦。

(2)养成认真细致、实事求是、积极探索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形成理论联系实际、自主学习和探索创新的良好习惯。

(3)激发起参与专业实践活动的热情,有将专业应用于实际生产生活的意识,敢于涉及各种工程问题。

(4)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强,并主动发表见解,善于与人交流,具有团队精神。

四、课程内容

1、教学内容由基础模块和实训模块两部分组成。基础模块,教学时数为96学时。实训模块54学时。

基础模块(96学时)

实训模块(54学时)

五、课程实施

(一)教材编写建议

教材编写应以本课程标准为基本依据。

1、必须依据本课程标准编写教材。合理安排基础模块和实训模块内容。

2、应反映时代特征与专业特色,适应不同教学模式的需求。

3、通过以工作任务为引领设置的项目,引入够用的理论知识,加强实践实操内

容,应符合中职学生的认知特点,强调“在做中学”、“在做中理解应用”,努力提供多介质、多媒体、满足不同教学需求的教材及数字化教学资源,为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提供较为全面的支持。

4、应体现以就业为导向,教材应以学生为本,文字表达要简练,内容展现应图

文并茂,重在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教学建议

1、重视实践和实训教学环节,坚持“做中学、做中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作风、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和良好的职业素养。

2、可以结合教学进程,组织学生开展常用电子小产品的市场销售情况调查;组织开展以小论文、小制作、小发明、小改革等为载体的创新思维训练。

(三)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建议

1、实验实训配置基本标准:

2、教学师资配置应由两名专业教师共同组织教学。

3、教材配置采用以项目教学法编制的校本教材《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

六、教学评价

1、改革传统的学生评价方法,采用阶段(过程性)评价,目标评价,项目评价,理论

与实践一体化评价模式。

2、实施评价主体多元化,采用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学生互评相结合的评价方法。

3、具体的评价手段可以采用观测、现场操作、提交实验报告等。

4、评价重点为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对在学习和应用上有创新

的学生应予特别鼓励。

项目课程考核评价表

班级:姓名:学号:

项目名称:评价时间:项目课程成绩:

说明:

1.学习纪律总分10分,其中学生自评总分3分,学生互评总分3分,教师评价总分4分。

2.学习态度总分10分,其中学生自评总分3分,学生互评总分3分,教师评价总分4分。

3.团队协作总分10分,其中学生自评总分3分,学生互评总分3分,教师评价总分4分。

4.创新精神总分10分,其中学生自评总分3分,学生互评总分3分,教师评价总分4分。

5.项目评价总分60分,其中学生自评总分18分,学生互评总分18分,教师评价总分24分。

6.评价应遵从实事求是的原则,杜绝打感情分。

七、资源开发与利用

1、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视听光盘等多媒体课件,构建网络课程资源库。通过搭建起多维、动态、活跃、自主的课程训练平台,使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得以充分调动。

2、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充分利用企业的设备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

3、充分利用实验实训室,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关注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和教学内容的调整,积极编写校本教材。

4、积极利用电子书籍、电子期刊、数字图书馆、各大网站等网络资源,使教学内容从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尽力拓展学生的知识能力。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标准

威海海洋职业学院 《电工电子技术》 课程标准 课程代码:120138 适用专业:船舶电子电气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 编制单位:电气工程系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标准 课程代码[ 120138 ]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学分[ ] 参考学时[ 96 ] 课程归口单位[电气工程系] 制定人[ 谭银朝 ] 制定日期[审核人 [ ] 审核日期[批准人[ ] 批准日期[一、适用对象 三年制学生。 二、适用专业 船舶电子电气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电气自动化 技术。 三、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船舶电子电气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电 气自动化技术的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是依据电气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相关职业岗位(群)的能力 要求而设置的,对本专业所面向的船舶电子电气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所 需要的知识、技能、和素质目标的达成起支撑作用。在课程设置上,前导 课程有《高等数学》(130024),后续课程有《单片机与接口技术》(120117) 《船舶电站组建与调试》(120129)。

四、课程目标 总体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应该具备电工、电子技术方面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初步了解研究电工与电子技术问题的基本思想方法;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培养学生应用技术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一)知识目标 1、能进行直流电路、交流电路的基本原理分析。 2、能熟练使用万表、直流稳压电源、信号源、示波器等常用仪器仪表。 3、能进行能进行一般电路的识别、绘制、交直流电路的搭建与测试。 4、能进行常用电阻、电容、二极管、三极管等常用元件的检测与识别。 (二)技能目标 1、会识别与检测常用的电子元器件,并较熟练地正确选用电子仪器测试其基本参数,判定元器件的质量。 2、能阅读常用的电路原理图及设备的电路方框图,并且具有分析排除电路中简单故障的能力,以适应企业的电子产品装配岗位。 3、具有熟练查阅手册等工具书和设备铭牌、产品说明书、产品目录等资料能力。 4、掌握焊接技术、能组装电路并解决、处理电器及电子设备的一般故障。 (三)素质养成目标 1、增强职业道德意识。

《电工实训》课程标准-(11892)

《电工实训》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电工实训课程代码:011067 课程类别:职业训练课 课程类型:C类(纯实践课) 是否为精品课程:否 总学时:32(实践学时数:32)学分:2 分 二、课程定位与课程设计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高职校机电类专业核心教学与训练项目《电气控制技术》的重要组成模块 之一,是高职机电类技术专业学生必修的主要训练课程之一。 通过电工实训,使学生能正确处理一般电气设备安全用电事故,会正确识别和选用 常用电气元件,初步掌握电工电子操作的一般技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分析解决 一般技术问题的能力,为继续学习以及从事与本专业有关的工程技术等工作打好基础。 表1 与前期课程的关系 序号前期课程名称为本课程提供的能力支撑备注 1 电工电子技术理论知识 表2 与后续课程的关系 序号后续课程名称为本课程提供的能力支撑备注 1 电气控制及PLC 理论知识 2 单片机原理理论知识 (二)课程基本理念 确立“以人为本,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职教思想,突破以学科为中心 的课程本位传统观念,以应用技术为主线,让学生在“做中学”。课题主要选自生产生活的实际,改革教学质量评价的过程和方法,强化实际应用,以学生会做什么和能干好 什么作为高职教育质量的重要衡量标准。 (三)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由电工技术训练和电子技术训练两大模块组成,充分体现以技术为主线的职教特色;实行项目式教学组合,每个项目均贴近生活生产实际,使学生在任务驱动下, 1

在完成项目制作的过程中,学到知识,掌握技术,提升能力;贯彻“在评价中学习”的 理念,积极推行过程性、形成性评价,考评标准具体明确,可操作性强; 紧扣专业培养目标,注重电类专业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基础性、实用性和综合性原则。 三、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本课程的任务是通过电工电子技术实训,使学生能正确处理一般电气设备安全用电事故,会正确识别和选用常用电气元件,初步掌握电工电子操作的一般技术。 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职业规范,培养学 生理论联系实际和分析解决一般技术问题的能力,为继续学习以及从事与本专业有关的工程技术等工作打好基础。 激发好奇心、求知欲和科学探索兴趣,培养坚持真理、勇于创新、实事求是的科学 态度与科学精神,和振兴中华,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社会责任感。 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作用,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具体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安全用电基本常识,会对触电者进行急救处理,能正确处理电气设备突 发事故; (2)能根据工程实际正确选用和装拆常用电气元件; (3)初步掌握电工电子测量技术,能正确选用测量仪器实施简单的电气测量; (4)会安装与维护一般照明电路; (5)能正确识读电子元器件,并会用仪表简单判别元件的质量; (6)初步掌握电子装接技术,能根据图纸装配简单的电子产品; (7)通过技能训练,培养学生的工程素质,实践技能,开发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8)养成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优良学风; (9)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的良好习惯。 2.过程与方法 (1)经历各种科学探究过程,进一步理解科学探究的意义,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 方法,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2)在学习过程中,学会运用观察、实验、查阅资料等多种手段获取信息,并运 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 2

1、电工技术基础课程标准

电工技术基础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为机电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技术基础课,在专业课程体系中,既是数学、物理学等科学基础课的后续课程,又是本专业其它后续技术基础课的基础。在数控技师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中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课程的基本任务: 1.理解电路的重要性以及它的实用性; 2.掌握电路中常用元件的性能及它们的应用; 3.掌握电路中的基本定律及常用的其分析计算方法,熟悉各种方法的适用范围; 4.熟练运用相量表达式和相量图分析计算正弦交流电路;5.掌握三相电路的计算方法以及它的特性; 6.了解非正弦交流电路的基本知识,初步掌握其分析计算方法;7.掌握电工实训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初步具有选择、使用与电工实训相关的仪器仪表的能力。 二、课程教学目标 (一) 知识教学目标 1. 要求掌握的基本知识: ( 1 )掌握电流、电压及其参考方向的概念。熟练掌握电阻、电感、电容、电压源及电流源等基本理想元件的参数及其电压、电流关系。牢固掌握欧姆定律和基尔霍夫定律。 ( 2 )熟练掌握直流线性电阻性电路的分析与计算方法,能正确运用支路法、实际电压源与实际电流源的等效变换、叠加定理、戴维南定理。 ( 3 ) 熟练掌握正弦量的有效值、角频率、相位与相位差的概念,理解相量的概念,电阻、电感、电容元件的相量模型,

相量形式的KCL和KVL,熟悉掌握功率的概念及计算。能计算阻抗串、并联电路,做出相量图。掌握串、并联谐振的条件和特点。 ( 4 )熟练掌握三相电路中相电压与线电压、相电流与线电流及中线电流的关系。掌握对称三相电路的特点和计算,熟练掌握三相电路功率的计算。理解三相不对称电路的分析。 本课程重点介绍电工技术的基本分析方法及基本定律、定理,从简单的元件到一般电路,从基本理论到基本技能。课程结构分为“电工基础”和“电工技术”两大模块。“电工基础”模块包含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和电路的分析方法、单相正弦交流电路、三相正弦交流电路、非正弦交流电路、线性电路的暂态分析。 2. 要求掌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 1 ) 熟悉磁场基本物理量,掌握电磁感应定律的应用,理解互感系数,掌握互感电路的同名端及测试方法。 ( 2 )理解电路的动态过程、初始值的确定,掌握RC、RL 动态响应及微分电路、积分电路的原理应用,了解三要素法求解动态电路。 ( 3 ) 了解非正弦周期量的谐波分析,掌握其有效值的计算,熟悉非正弦周期信号作用于线性电路的计算。 ( 4 ) 熟悉铁磁性物质的磁化性能、基本磁化曲线,铁心损耗,掌握交流铁心线圈的工作特点。 本模块以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基本方法的掌握为尺度。电工技术模块包含磁路与铁芯线圈电路、变压器、三相异步电动机、直流电机、继电接触器控制系统与可编程控制器(PLC)、电量与非电量测试技术等。本模块是技术基础课,以应用为主,目的是培养学生掌握常用电机、电器及其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特点及应用场合,突出新技术的应用。本课程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数控技术、应用电子专业必备的专业基础课。其

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第一章习题答案

第1章电路的基本定律与分析方法 【思1.1.1】(a) 图U ab=IR=5×10=50V,电压和电流的实际方向均由a指向b。 (b) 图U ab=-IR=-5×10=-50V,电压和电流的实际方向均由b指向a。 (c) 图U ab=IR=-5×10=-50V,电压和电流的实际方向均由b指向a。 (d) 图U ab=-IR=-(-5)×10=50V,电压和电流的实际方向均由a指向b。 【思1.1.2】根据KCL定律可得 (1) I2=-I1=-1A。 (2) I2=0,所以此时U CD=0,但V A和V B不一定相等,所以U AB不一定等于零。 【思1.1.3】这是一个参考方向问题,三个电流中必有一个或两个的数值为负,即必有一条或两条支路电流的实际方向是流出封闭面内电路的。 【思1.1.4】(a) 图U AB=U1+U2=-2V,各点的电位高低为V C>V B>V A。 (b) 图U AB=U1-U2=-10V,各点的电位高低为V B>V C>V A。 (c) 图U AB=8-12-4×(-1)=0,各点的电位高低为V D>V B(V A=V B)>V C。 【思1.1.5】电路的电源及电位参考点如图1-1所示。当电位器R W的滑动触点C处于中间位置时,电位V C=0;若将其滑动触点C右移,则V C降低。 【思1.1.6】(a) 当S闭合时,V B=V C=0,I=0。 当S断开时,I= 12 33 +=2mA,V B=V C=2×3=6V。 (b) 当S闭合时,I=-6 3 =-2A,V B=- 3 21 + ×2=-2V。 当S断开时,I=0,V B=6- 3 21 + ×2=4V。 【思1.1.7】根据电路中元件电压和电流的实际方向可确定该元件是电源还是负载。当电路元件上电压与电流的实际方向一致时,表示该元件吸收功率,为负载;当其电压与电流的实际方向相反时,表示该元件发出功率,为电源。 可以根据元件电压与电流的正方向和功率的正、负来判别该元件是发出还是吸收功率。例如某元件A电压、电流的正方向按关联正方向约定,即将其先视为“负载模型”,如图1-2(a)所示,元件功率P=UI。设U=10V(电压实际方向与其正方向一致),I=2A(电流实际方向与其正方向一致),U、I实际方向一致,P=UI=10×2=20W>0(P值为正),可判断A元件吸收功率,为负载。设U=10V(电压实际方向与其正方向一致),I=-2A(电流实际方向与其正方向相反),U、I实际方向相反,P=UI=10×(-2)=-20W<0(P值为负),可判断A元件发出功率,为电源。

《维修电工技能训练》月考2(附答案

《维修电工技能训练》月考试题 班级姓名 一、判断题(每小题2分) 1.按钮既可以在控制电路中发出指令或信号,去控制接触器、继电器等电器,也可直接控制主电路的通断。(×) 2.行程开关与按钮基本相似,也是用手指来发出控制指令的主令电器。(×) 3.照明电路中,开关必须控制火线。(√) 4.按钮是手按下即动作,手松开即释放复位的小电流开关。(√) 5.交流接触器铭牌上的额定电流是指主触头和辅助触头的额定电流。(×) 6.熔断器熔管的作用只是作为保护熔体用。(×) 7.接触器除通断电路外,还具备短路和过载的保护作用。(×) 8.电流继电器线圈串接于负载电路中,电压继电器线圈并接于被测电路的两端。(√)9.欠压继电器和零压继电器的动作电压是相同的。(×) 10.热继电器的热元件要串接在被保护设备的主电路中。() 11.交流接触器有三对动合主触点、两对动合触点及两对动断触点的辅助触点。(√)12.日光灯镇流器的功率一定要大于或等于灯管的功率。(×) 13.安装日光灯时,电源相线应经开关串联在启辉器上。(×) 14.双孔插座应按照左零右火(或下零上火)的方式安装。(√) 15.室内配电线路沿建筑物水平敷设时,对地距离不小于1.5米。(×) 16.胶盖闸刀开关接线时,通往负载的引线必须接闸刀上方的静触点接线桩。(×)17.自动开关在电路发生过载、短路、失压等故障时能够自动切断故障电路。(√)18.对于变压器、电炉和照明等负载,熔体的额定电流应略小于或等于负载电流。(×)19.在电动机控制线路中,熔断器既能作短路保护也能

作过载保护。(×)20.时间继电器按延时方式可分为通电延时型和断电延时型。(√) 二、填空题(每小题2.5分) 1.熔断器串接在电路中主要用作(A )。 A.短路保护B.过载保护C.欠压保护 2.一个额定电流等级的熔断器可以配用若干个额定电流等级的熔体,但要保证熔断器的额定电流值(A )所装熔体的额定电流值。 A.大于B.大于或等于C.小于 3.对一台不经常起动且起动时间不长的电动机的短路保护,熔体的额定电流I RN应为电动机起动电流I ST的(B )分之一。 A.4~7B.2.5~3C.1~2 4.组合开关用于控制小型异步电动机的运转时,开关的额定电流大凡取电动机额定电流的(A )倍。 A.1.5~2.5B.1~2C.2~3 5.接触器的主触头大凡由三对常开触头组成,用以通断(B )。 A.电流较小的控制电路B.电流较大的主电路C.控制电路的主电路 6.接触器的辅助触头大凡由两对常开触头和两对常闭触头组成,用以通断(A )。 A.电流较小的控制电路B.电流较大的主电路C.控制电路的主电路 7.当其他电器的触头数或触点容量不够时,可借助(C )作中间转换用,来控制多个元件或回路。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标准完整版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标准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威海海洋职业学院 《电工电子技术》 课程标准 课程代码:120138 适用专业:船舶电子电气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 编制单位:电气工程系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标准 课程代码[120138]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学分[ 6.0 ] 参考学时[96 ] 课程归口单位[电气工程系] 制定人[谭银朝] 审核人[] 批准人[] 一、适用对象 三年制学生。 二、适用专业 船舶电子电气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 三、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船舶电子电气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的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是依据电气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相关职业岗位(群)的能力要求而设置的,对本专业所面向的船舶电子电气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素质目标的达成起支撑作用。在课程设置上,前导课程有《高等数学》(130024),后续课程有《单片机与接口技术》(120117)《船舶电站组建与调试》(120129)。

四、课程目标 总体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应该具备电工、电子技术方面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初步了解研究电工与电子技术问题的基本思想方法;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培养学生应用技术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一)知识目标 1、能进行直流电路、交流电路的基本原理分析。 2、能熟练使用万表、直流稳压电源、信号源、示波器等常用仪器仪表。 3、能进行能进行一般电路的识别、绘制、交直流电路的搭建与测试。 4、能进行常用电阻、电容、二极管、三极管等常用元件的检测与识别。 (二)技能目标 1、会识别与检测常用的电子元器件,并较熟练地正确选用电子仪器测试其基本参数,判定元器件的质量。 2、能阅读常用的电路原理图及设备的电路方框图,并且具有分析排除电路中简单故障的能力,以适应企业的电子产品装配岗位。 3、具有熟练查阅手册等工具书和设备铭牌、产品说明书、产品目录等资料能力。

《电工基本技能实训》课程标准

《电工基本技能实训》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电工基本技能实训》课程是机电一体化专业及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综合实践课程,以教、学、做一体化设计教学为主。通过电工技能实训,使学生能正确处理一般电气设备安全用电事故,会正确识别和选用常用电气元件,会正确识别和使用电工工具及测量仪器,初步掌握电工操作的一般技能。 (二)课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掌握常用工具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2)掌握常用电工仪器仪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3)掌握照明电路的安装、调试与维修方法; 2.能力目标 (1)具备能够熟练使用电工工具的能力; (2)具备正确使用电工仪器仪表的能力; (3)具备照明电路安装、调试与维修的能力; 3.素质目标 (1)培养学生谦虚、好学的态度,做到平时注意电工知识积累; (2)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做事认真细致,一丝不苟,做到知识综合,具备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从业素质;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3)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和身心素质,具有一定的团队协作能力; (4)培养学生建立质量、安全、环保的理念及自觉维护、保养设备恶和测量器具的职

业素养。 (三)参考学时 本课程参考学时30学时 (四)课程学分 本课程2学分。 (五)课程内容和要求

(六)教学建议 1.教学方法 以“项目为主线,任务为主题”,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实现教、学、做、练一体化。为加强学生创造思维和工程技术素质的培养,根据学生个性特点与发展的需要,本门课程可灵活采用全班学习、分组学习等学习形式,也可以组建课外兴趣小组进行知识拓展学习。以照明电路的安装为主线,以电工工具、仪表的正确使用为基础,设计课程的教学项目。依托电工实训室,按照实际生产要求,将各项标准化、规范化的操作方法融入实做训练的教学内容中。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工程素质以及岗位适应能力。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运用多媒体教学、实物教学、现场教学、网络教学等多种教学手段优化教学过程,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2.评价方法 (1)考核方案 依据课程的培养目标,课程考核以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评价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目的,实行过程考核方案。重点包括学生的实践技能、实训报告、方法能力、职业道德和素养在内的综合职业能力的考核。 (2)成绩评定 课程考核总成绩由考勤成绩、实训表现、实训项目成绩、报告成绩和安全及综合考核五项成绩组成,以五项中较多的成绩为主,重点考核实作项目报告成绩并综合评定。五项成绩中有不及格者总成绩为不及格。 (3)考核组织 1)考勤成绩 ①全勤,并严格遵守实训室作息时间为优。 ②有迟到、早退行为者,2 次以内为良;4 次以内为及格;4 次以上为不及格。 ③有旷课行为者为不及格,请假超过该实训总时间三分之一以上者为不及格。 2)实训表现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标准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课 程标准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电工基础与技能》课程标准 一、课程概述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中职电子技术应用的专业主干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基本定律、直流电阻电路、正弦交流电路、互感耦合电路、线性动态电路、磁路及变压器、谐振电路等有关知识和常用仪器仪表使用元件与电路测试、简单电路设计、电路制作与调试技能。本课程是《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等课程的前修的基本课程。 (二)课程基本理念 1.坚持职教性,体现中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特色。 职教性的内涵包括高素质和技能型。课程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以理实一体化为特色,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2.坚持主体性,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坚持主体性,首先体现在尊重学生的知识基础上,课程要从学习内容安排上,在低起点的学生和高素质的培养目标之间搭建递进式阶梯。坚持主体性,其次体现在尊重学生的学习能力上,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要加强对教学方法的研究,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激发学习的内驱力。坚持主体性,还体现在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上,课程要尊重学生在学习动机、兴趣爱好、身心素质等方面的个性差异,确定适宜的学习目标和评价方法,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的成功和快乐,以满足自我发展的需要。 3.坚持全面性,培养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能力。 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从课程设计到教学实施的诸个环节,注重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在夯实专业知识基础和技能基础的同时,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基础。课程还要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4.坚持综合化,力求实现“所学即所用”。

电工技能训练项目

实训项目电工技能培训 电工最常用的电工工具如下图所示。 图8- 1 常用电工工具 1.螺丝刀 螺丝刀又被俗称为起子或螺钉旋具,主要用来紧固或拆卸螺钉。按头部形状的不同,常用螺钉旋具有一字形和十字形两种。一字形螺钉旋具用来紧固或拆卸带一字槽的螺钉,其规格用柄部以外的长度来表示,一字形螺钉旋具常用的规格有50mm ,100mm ,150mm 和200mm 等,其中电工必备的是50mm 和150mm 两种。 十字形螺钉旋具专供紧固或拆卸十字槽的螺钉, 常用的规格有4 个,I号适用于螺钉直径为2~2.5mm,Ⅱ号为3~5mm,Ⅲ号为6~8mm,Ⅳ为10~12mm。如图8- 2螺钉旋具所示。还有一些小号的螺丝刀用于其他一些小型元器件的拆卸使用。 图8- 2 螺钉旋具 绝缘手柄 螺丝杆 型口 钢丝钳尖嘴钳 螺丝刀

(1)螺丝刀的使用方法 螺丝刀的使用方法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l )选用合适的螺丝刀。选择合适的螺丝刀是首先要考虑的,螺丝刀的大小和种类选择错误可能导致螺钉滑丝。 2 ) 螺丝刀头部对准木螺钉尾端,使螺丝刀与木螺钉处于一条直线上,且木螺钉与木板垂直,顺时针方向转动螺丝刀。 3 )应当注意固定好电气元件后,螺丝刀的转动要及时停止,防止木螺钉进人木板过多而压坏电气元件。 4 )对于拆除电气元件的操作,只要使木螺钉逆时针方向转动,直至木螺钉从木板中旋出即可。操作过程中,如果发现螺丝刀头部从螺钉尾端滑至螺钉与电气元件塑料壳体之间,螺丝刀应立即停止转动,以避免损坏电气元件壳体。如图图8- 3 螺丝刀的正确握法所示。 图8- 3 螺丝刀的正确握法 (2)使用螺丝刀的要点 l )螺丝刀的手柄应该保持干燥,清洁,无破损且绝缘完好。 2)电工不可使用金属杆直通柄顶的螺丝刀,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不应让螺丝刀的金属杆部分触及带电体,也可以在其金属杆上套上绝缘塑料管,以免造成触电或短路事故。 3)不能用锤子或其他工具敲击螺丝刀的手柄,或当作鉴子使用螺丝刀。 2.钢丝钳的识别和使用 钢丝钳是电工用于剪切或夹持导线、金属线的钳类工具。主要用于剪切,绞弯,夹持金属导线,也可用作紧固螺母,切断钢丝。其结构和使用方法,如图8- 4 钢丝钳的结构所示。电工应该选用带绝缘手柄的钢丝钳,其绝缘性能为 500V 。常用钢丝钳的规格有150mm ,175mm 和200 mm 三种。 手掌 大螺钉 切口 铡口 绝缘管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标准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标准制定时间:2020年 1月

目录 一、课程的性质与定位 (3) 二、课程目标 (3) 三、课程设计思路 (4) 四、课程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4) 五、考核标准及成绩评定办法 (7) 六、实施建议 (9) 七、其他必要说明 (10)

一、课程的性质与定位 本课程是物联网技术及应用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主要培养学生运用电工和电子电路的基础知识,对电路进行检测和分析的基本操作技能。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获得电工和电子技术必要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电工电子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概况,为提高学生素质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本专业有关的工程技术等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与前导、后续课程关系 二、课程目标 (一)总体目标 培养学生能够具备一定的电学知识,能认识和理解电路中的基本元器件的功能作用,能分析理解电路中的基本单元电路和简单的系统电路功能作用,会正确地使用仪器仪表进行简单的对元器件和电路进行简单检测和判别操作。 (二)具体目标 1、能力目标 (1)能够识别和识读常用电子元器的标称值,掌握常用元器件的功能及电气特性; (2)能识别直流电路的主要物理量和主要的电气符号,掌握分析直流电路的方法; (3)能够识别交流电路的主要物理量和主要的电气符号,掌握交析直流电路的方法; (4)能利用逻辑门电路设计简单的组合逻辑电路,并能分析简单时序逻辑电路的功能; (5)能进行简单的电子电路的焊接及简单电子电路故障的排除,能根据电路图对电路进行故障分析。 2、知识目标 (1)掌握电工与电子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技术;

(2)掌握直流和交流电路的基本分析和测试方法,熟悉基本电路图的识读方法,能对简单电路进行分析; (3)熟悉常见的电子器件如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三极管的基本工作原理、特性、参数与检测方法; (4)理解数字电路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3、素质目标 (1)参与科技活动的热情,勇于探究与日常生活有关的电学问题; (2)享受快乐的学习过程及学习成果,养成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 (3)形成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具有团队精神; (4)关心国内外科技发展现状与趋势,有强烈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5)培养编写规划设计文档和阅读技术资料、查找技术规范的能力; 三、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主要培养学生能够胜任电子设备生产企业和经营单位,从事一般电子设备的装配、调试、检测和维修工作,以及电子产品、元器件的采购和销售工作。也可以从事一些电工相关的行业。分析岗位群对电工电子基础课程相关内容的要求确立课程的内容知识点。 本课程设计主要分模块以多媒体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根据各模块内容的特点施教,启发式教学贯穿始终。本课程理论性较强,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重视课堂教学,重点放在引导学生如何面对一个电系统的整体角度下手分析问题并解决,引导学生能够解决应用上可能出现的问题。将传授知识和发展能力结合起来,通过各项目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真正理解。 四、课程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课程结构、主要内容与学时分配表

电工基础课程标准.doc

《电工基础》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是纺织技术及营销专业的一门选修课程。其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学会观察、分析与解释电的基本现象,理解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和定理,了解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 应用 ,了解电容和电容器的基本知识,知道电容器的连接方式及工作原理,了解磁场的基本概念、电磁感应现象,了解正弦交流电路,知道正弦交流电的产生及特征,了解三相正弦交流电路,及三相四线制电源的相电压及线电压的关系,了解变压器及三相电动机的基本构造、工 作原理 ,具备简单的电路检修能力,为学习后续课程以及今后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电的基本现象,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和定理,了解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实 际应用 ,了解电容和电容器的基本知识,知道电容器的连接方式及工作原理,了解磁场的基本概念、电磁感应现象,了解正弦交流电路,知道正弦交流电的产生及特征,了解三相正弦交流电路,及三相四线制电源的相电压及线电压的关系,了解变压器及三相电动机的基本构造、 工作原理 ,具备简单的电路检修能力,强化安全生产、节能环保和产品质量等职业意识,养 成良好的工作方法、工作作风和职业道德。并使学生具备以下能力: 1.能解释基本电现象; 2.能看懂简单电路; 3.能进行简单电路检修。 三、参考学时:60 学时 四、课程学分 4 学分,每16 学时计 1 学分 五、教学内容与要求: (一)基础模块 序教学 课程教学内容与要求 号项目 1.了解电路的组成、电路的三种基本状态和电气设备额定值的 意义; 2.理解电流产生的条件和电流的概念,掌握电流的计算公式; 3.了解电阻的概念和电阻与温度的关系,掌握电阻定律; 4.掌握部分电路欧姆定律; 5.理解电能和电功率的概念,掌握焦耳定律以及电能、电功率 简单的计算; 1 直流6.理解电动势、端电压的概念,掌握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掌握 电路电池的串并联知识; 7.掌握串并联电路的性质和作用,理解串联分压、并联分流和 功率分配的原理,掌握电压表和电流表扩大量程的方法和计 算,掌握简单混联电路的分析和计算; 8.了解万用表的构造、基本原理,并掌握它的使用; 9.掌握电阻的测量方法,以及产生测量误差原因的分析方法; 10.掌握电路中各点电位以及任意两点间电压的计算方法。 活动设计建议 1.认知基本电路 组成; 2.练习基本电路 连接; 3.学会串并联电 路的连接方法;4. 认知电池的串 并联特点及应 用; 5.认知万用表的 基本构造及学会 万用表的使用方 法; 6.学会测量电阻 的方法。 参考 学时 15

电工技术基础 课程标准

电工技术基础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信息 先修课程:高职数学 后续课程:电子技术基础电气控制与PLC 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 二、课程性质 该课程是机电一体化的一门综合性、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程,采用项目化教学。通过该课程学习,学生在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上达到人才培养目标的部分要求。 1、与前续课程的联系 通过高职数学等基础课程的学习,学生具备了学习电工技术基础课程的能力。 2、与后续课程的关系 为学生后续课程,如电子技术基础、电气控制与PLC等打下基础,以及对学生今后从事电气操作等提供知识、技能支持。 三、课程的基本理念 为后续课程提供知识准备和以职业工作过程为导向,设计课程结构;以职业岗位能力要求为基础,改革课程内容,结合企业电工操作实际案例,将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等引入课程;以职业素质培养为主线,提升学生职业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四、课程设计 主要包括该门课程设置、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确定的依据(如核心能力提炼、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学生的认知特点、相应职业资格标准)、课程设计的思路。 该课程是依据“机电一体化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中的职业岗位工作项目设置的。其总体设计思路是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

目的过程中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发展职业能力。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并融合了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 通过对课程内容高度归纳,以电工操作所需知识和技能为中心,概括电路分析、电工安全生产知识、基本元器件和材料选用及运维、识图与设计等相关知识,包含了比较全面的知识点和技能,内容的组织是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基本理论知识到提高知识与技能训练。学生通过学习,基本掌握本课程的核心知识与技能,初步具备机电一体化专业所应具备的电工方面的职业技能以及为后续课程提供知识准备。 五、课程的目标 (一)总目标 课程教学目标和任务: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电工方面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具备安全操作技术技能。 (二)具体目标: 1、知识: (1)掌握电路分析相关知识; (2)掌握电工安全生产知识; (3)了解常用电工工具和测量仪表使用知识; (4)了解常用电工元器件和材料选用方面知识; (5)了解电气原理图识读知识; (6)了解低压配电设计基础知识。 2、能力 (1)能按照安全规程进行电工操作; (2)能正确使用电工工具和测量仪表; (3)能选用电工元器件和材料; (4)能进行电气控制原理图分析; (5)能进行电气控制原理图设计; (6)能进行控制继电控制电路基本故障诊断。 3、素质 (1)热爱本专业技术工作; (2)具有较好的职业道德;

青岛科技大学《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试题库及答案

一、填空题 1.已知图中U1=2V,U2=-8V,则U AB=-10。 2.电路的三种工作状态是通路、断路、短路。 3.有三个6Ω的电阻,若把它们串联,等效电阻是18 Ω;若把它们并联,等效电阻2Ω;若两个并联后再与第三个串联,等效电阻是9 Ω。 4.用电流表测量电流时,应把电流表串联在被测电路中;用电压表测量电压时,应把电压表与被测电路并联。 5.电路中任意一个闭合路径称为回路;三条或三条以上支路的交点称为节点。 6.电路如图所示,设U=12V、I=2A、R=6Ω,则U AB= -24 V。 7.直流电路如图所示,R1所消耗的功率为2W,则R2的阻值应为 2 Ω。 8.电路中电位的参考点发生变化后,其他各点的电位均发生变化。 9.在直流电路中,电感可以看作短路,电容可以看作断路。 9.我国工业交流电采用的标准频率是 50 Hz。 10.三相对称负载作三角形联接时,线电流I L与相电流I P间的关系是:I P=3I L。 11.电阻元件是耗能元件,电容元件是储能元件。 12.已知一正弦电压u=311sin(628t-60o)V,则其最大值为311 V,频率为100 Hz,初相位为-60o。 13.在纯电阻交流电路中,已知电路端电压u=311sin(314t-60o)V,电阻R=10Ω,则电流I=22A,电压与电流的相位差φ= 0o,电阻消耗的功率P= 4840 W。 14.三角形联结的三相对称负载,若线电压为380 V,则相电压为380 V;若相电流为10 A,则线电流为17.32 A。

15.式Q C =I 2X C 是表示电容元件在正弦电路中的 无功 功率计算公式。 16.正弦交流电压的最大值U m 与其有效值U 之比为 2 。 17.电感元件是一种储能元件,可将输入的电能转化为 磁场 能量储存起来。 18.若三相电动势依次达到最大值的次序为e 1—e 2—e 3,则称此种相序为 正序 。 19.在正弦交流电路中,电源的频率越高,电感元件的感抗越 大 。 20.已知正弦交流电压的有效值为200V ,频率为100Hz ,初相角为30o,则其瞬时值表达式u= 282.8sin (628t+30o) 。 21.正弦量的三要素是 最大值或有效值 、 频率 和 初相位 。 22.对称三相电源是指三个 幅值 相同、 频率 相同和 相位互差120o 的电动势电源。 23.电路有 通路 、 开路 和 短路 三种工作状态。当电路中电流0 R U I S =、端电压U =0时,此种状态称作 短路 ,这种情况下电源产生的功率全部消耗在 内阻 上。 24.表征正弦交流电振荡幅度的量是它的 最大值 ;表征正弦交流电随时间变化快慢程度的量是 角频率ω ;表征正弦交流电起始位置时的量称为它的 初相 。 25.在RLC 串联电路中,已知电流为5A ,电阻为30Ω,感抗为40Ω,容抗为80Ω,那么电路的阻抗为 50Ω ,该电路为 容 性电路。电路中吸收的有功功率为 750W ,吸收的无功功率为 1000var 。 31、Y —△形降压启动是指电动机启动时,把定子绕组接成 Y 形 ,以降低启动电压,限制启动电流,待电动机启动后,再把定子绕组改接成 △形 ,使电动机全压运行。这种启动方法适用于在正常运行时定子绕组作 △形 连接的电动机。 32.异步电动机的旋转磁场方向与通入定子绕组中三相电流的 相序 有关。异步电动机的转动方向与旋转磁场的方向 相同 。旋转磁场的转速决定于旋转磁场的 磁极对数和电源频率 。 33.熔断器在电路中起 短路 保护作用;热继电器在电路中起 过载 保护作用。 34.三相异步电动机主要由 定子 和 转子 两大部分组成。电机的铁心是由相互绝缘的 硅钢 片叠压制成。电动机的定子绕组可以联接成 三角形 或 星形 两种方式。 35.在RL 串联电路中,U R =16V ,U L =12V ,则总电压为 20V 。 36.已知电流A )20314sin(230 A,)30314sin(22021?-=?+=t i t i 。则电流i 1的相位 超前 电流i 2的相位。

电工技术基础课程标准-(4349)

《电工技术基础》课程标准 编制单位: 1、课程性质 1.1 课程的定位 《电工技术》是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的一门基础技能课程 . 衔接前导基础课及后续专业课的桥梁,对培养职业能力起主要支持作用。又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电类应用学科。它不仅是学科教育 , 更是素质教育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使学生获得常用电路分析、设计、安装、维护、测量以及故障诊断等基本知识与实践技能。为学习电子技术、机床电气控制、机电设备维修等后续课程及从事工程技术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达到维修电工(中级)职业技能资格考证培训要求。 1.2 课程的设计理念和思路 1.2.1课程的设计理念 从生产实际出发所学为所用够用为度根据职业能力确定教学目 标根据工作任务整合教学内容 根据工作岗位设计教学情境根据工作流程设计教学过程根据职 业标准设计评价标准 1.2.2课程的设计思路 以项目式教学模式开展课程教学,提升学生职业能力。以具体的 电路检测与连接为载体。融合认知、安装、调试和检测等内容, 实现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突出课程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 性。以学生为主体,践行“教、学、做”一体的教学原则。参考 行业、企业实践经验进行开发知识、技能、素质三目标的实现贯 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采取多样化教学方法。 1.2.3职业面向 机电设备维修岗位、机床操作岗位

1.2.4职业拓展 产品设计与工艺设计岗位、机电产品营销岗位、生产管理岗位 2、工作任务和课程目标 2.1 工作任务 2.1.1典型工作任务 根据《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职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分析,确定《电工技术基础》典型工作任务如表 1 所示。 表1:典型工作任务表 课程名称(学习领域):电工技术基础 一体化教学学时: 75 学时 典型工作任务 序号典型工作任务学习目标 1理解电路的模型及基本物理量 1万用表电路使用 (测负载的电流、 电压(电位)、 电容;测二极管 P N、 2掌握电压与电流的测量 3理解基尔霍夫定律,并能正确应用 4理解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掌握支路 电流法 5掌握万用表的使用方法 2 3安全用电与触安全用电与触电急救知识 电急救 1理解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理解有效 值、最大值、瞬时值 白炽灯照明电 2掌握用相量法计算简单正弦交流电路的路安装及测量 方法 3 了解正弦交流电路瞬时功率的概念,理 解和掌握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和视在功率

电工技能训练试卷及答案

《电工技能训练》第一章电工基本技能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1.动力配电箱的型号为( )。(2 分) A.XL-3-2 B.XL-3-2 -35.165 C.A 3 D.BLV-G40-CE 2.动力配电箱的功率为( )。(2 分) A.3kW B.2kW C.35.165kW D.40kW 3.电力平面图中标注BLX-3×120+1×50-KW,其相线规格为( )。 表示导线型号为BLX,截面积为3×120+l×50mm2,沿墙,采用瓷绝缘子敷设(KW),其长度约40m。 (2 分) A.3mm2 B.120mm2 C.1mm2 D.50mm2 4.接地干线明设时,除连接处外,均应涂( )色标明.(2 分) A.红 B.黑 C.白 D.黄 5.额定电压在1000V以下的电气设备,使用( )绝缘电阻表。(2 分) A.250V B.500V C.1000V D.2500V 6.按导线允许载流量选择的基本原则是( )。(2 分) A.导线允许载流量不小于线路负荷的计算电流。 B.导线允许载流量小于线路负荷的计算电流。 C.导线允许载流量不大于线路负荷的计算电流。

D.导线允许载流量等于线路负荷的计算电流。 7.动力配电箱的导线规格为( )。(2 分) A.35mm2 B.2mm2 C.4mm2 D.70mm2 8.水平安装接地体安装采用挖沟填埋法,接地体应埋入地面( )的土壤中(2 分) A.0.6 m以下 B.1.6 m以下 C.0.6 m以上 D.1.6 m以上 9.用扁钢或圆钢做接地干线需要接长时,必须采用电焊焊接,焊接处扁钢搭头长为其宽的2 倍;圆钢搭头长为其直径的( )倍。(2 分) A.2 B.3 C.6 D.8 10.聚氯乙烯带其绝缘性能较好,耐潮性及耐蚀性好。常制成( )等几种颜色,又称为相色带。 (2 分) A.黄色、绿色、蓝色、黑色 B.黄色、绿色、红色、白色 C.黄色、绿色、红色、黑色 D.黄色、绿色、红色、透明色 二、判断题 11.( ) 胸外按压法及时抢救,按压频率应保持在80~100次/min。(2 分) 12.( )液压顶拔器的活塞起动杆有效距通常只有50mm,故使用时伸距不得大于50mm。(2分) 13.( ) 绝缘手套一般作为使用高压绝缘棒的辅助用具,使用时应内衬一副线手套。(2 分) 14.( ) 錾硬材料时,楔角要小些;錾软材料时,楔角要大些。(2 分) 15.( )1030醇酸浸渍漆和1032三聚氰胺醇酸浸渍漆的耐油性和绝缘性都很差。(2 分) 16.( ) 在同一电气连接部分用同一张工作票依次在几个工作地点转移工作时,全部安全措施由值班员在开工前一次做完,不需再办理转移手续。(2 分) 17.( ) 万用表又称多用表,主要用来测量直流电压、交流电流、交流电压、电阻等参数。(2 分)

电子技能与实训课程标准(1)

】 《电子技能与实训》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电子技能与实训》课程类型:专业方向课程 适应专业: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总学时: 82 一、课程概述 电子技能与实训是使学生掌握从事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工作所必需的电子基本工艺和基本技能,初步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习其他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打下基础。二、培养目标 (一) 知识教学目标 1. 了解电工电子仪表、仪器的基本结构及正确使用与维护; , 2. 掌握常用电子元器件的正确识别与检测方法; 3. 理解常用电子电路和简单电子整机电路的分析、检测与常见故障排除方法; 4. 掌握电子电路安装的工艺知识。 (二) 能力培养目标 1. 能正确使用常用电工电子仪表、仪器; 2. 能正确阅读分析电路原理图和设备方框图,并能根据原理图绘制简单印刷电路; 3. 初步学会借助工具书、设备铭牌、产品说明书及产品目录等资料,查阅电子元器件及产品有关数据、功能和使用方法; 4. 能按电路图要求,正确安装、调试单元电子电路、简单整机电路; ; 5. 处理电子设备的典型故障。 (三) 思想教育目标 1. 具有热爱科学、实事求是的学风和创新意识、创新精神; 2. 加强爱岗敬业意识和职业道德意识。 三、课程描述 为了让学生充分了解和掌握专业基本技能,为后续学习和顶岗实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应将本课程划分在三个模块中(专业基础、专业实训)。在专业基础模块中,主要介绍电子常用元器件的识别、检测,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基本焊接技术;在专业实训模块中,主要通过对典型产品的焊接、装配与调试制作,使学生对电子产品整机生产工艺流程有一个基本的

了解。

五、课程实施建议及考核方法 本课程是电子电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技能训练课程,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要本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但由于本课程对技能操作要求较高,固在具体学时分配时要加重实训实习时间。根据《关于加强实践教学管理的规定》,旨在突出以综合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的高职教育特色,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激励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开发学生的潜能,提高实训室利用率而制定如下考核方案。 1. 考核的基本思路 理论教学部分主要通过期末理论考试实行,实验部分主要通过日常实验考核实行,实训环节部分主要通过实习进行。 2. 考核方法 期末考试与平时考核(作业、单元测试、提问质疑等多项组合)相结合。 3. 平时考核 作业(教材习题和课外练习)是本课程的重要教学环节,通过一定量的习题练习可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巩固和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同时也能培养运算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单元测试可根据时间和课程教学进程中的具体情况由任课教师自己掌握;课堂提问、答疑和质疑是教师掌握学生学习动态的一个较好方法。 4. 成绩计算 总评成绩=平时成绩×20%+实验成绩×30%+期末考试×50% 六、本课程教学条件保障与说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