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年高中化学重庆高二水平会考测试试题【1】含答案考点及解析

2018-2019年高中化学重庆高二水平会考测试试题【1】含答

案考点及解析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

1.有一种锂电池,用金属锂和石墨作电极材料,电解质溶液是由四氯铝锂(LiAlCl 4)溶解在亚硫酰氯(

)中而形成的,电池总反应方程式为:8Li+3SOCl 2

6LiCl+Li 2SO 3+2S ,下列叙述中

正确的是( )

A .电解质溶液中混入水,对电池反应无影响

B .金属锂作电池的正极,石墨作电池的负极

C .电池工作过程中,亚硫酰氯(SOCl 2)被还原为Li 2SO 3

D .电池工作过程中,金属锂提供的电子与正极区析出硫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1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由电池总反应可知,Li 失电子,作电池的负极,石墨作电池的正极,故B 选项不正确;Li 为碱金属,易与水发生反应:2Li+2H 2O 2LiOH+H 2↑,故A 选项不正确;电池工作过程中,SOCl 2被还原为S ,故C 选项不正确;由电池总反应式知,8 mol Li 参与反应,可提

供8 mol e -,同时在正极析出2 mol S ,故本题正确选项为D 。 考点:燃料电池

2.反应A+B→C(ΔH<0)分两步进行:①A+B→X(ΔH>0),②X→C(ΔH<0)。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总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是( )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①A+B→X ΔH>0,X 具有的能量大于A 、B 能量总和,A 、C 错误;②X→C

ΔH<0,A+B→C ΔH<0,C 具有的能量小于X 具有的能量,也小于A 、B 能量总和,D 正确,B 错误。

考点: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3.以下能级符号不正确的是 ( ) A .3s B .3f

C .3d

D .3p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第三电子层只有s 、p 、d 三种能级。所以能级符号不正确是3f 。选项为B . 考点:考查原子结构的认识的表示的知识。 4.对于可逆反应N 2(g )+3H 2(g )2NH 3(g )(正反应为放热反应),下列说法

中正确的是( )。

A .达到平衡后加入N 2,当重新达到平衡时,NH 3的浓度比原平衡的大,H 2的浓度比原平衡也大

B .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既加快了正、逆反应的速率,又提高了NH 3的产率

C .达到平衡后,缩小容器的体积,既有利于加快正、逆反应速率,又有利于提高氢气的转化率

D .加入催化剂可以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是因为正反应速率增大了,逆反应速率减小 【答案】C

【解析】达到平衡后,加入N 2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NH 3的浓度增大了,而H 2的浓度会减小;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但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不利于NH 3的生成;达到平衡后,缩小体积即增大压强,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有利于提高H 2的转化率;加入催化剂,能同等程度地增大正、逆反应速率,缩短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

5.全社会都在倡导诚信,然而总是有一部分不法商贩却在背道而驰。如有些商贩为了使银耳增白,就用硫磺(燃烧硫磺)对银耳进行熏制,用这种方法制取的洁白的银耳对人体是有害的。这些不法商贩所制取的银耳是利用了 ( )。 A .S 的漂白性 B .S 的还原性 C .SO 2的漂白性 D .SO 2的还原性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硫磺燃烧生成SO 2,SO 2具有漂白性,答案选C 。

考点:该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对SO 2漂白性的熟悉了解程度,试题贴近生活实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增大体系压强,活化分子数增加,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增大

B .加入反应物,使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化学反应速率增大

C .活化分子间所发生的分子间的碰撞均为有效碰撞

D .升高温度,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增大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A .增大体系压强,活化分子总数不变;错误;B .加入反应物,使活化分子百分数不变,活化分子总数增加,化学反应速率增大;错误;C .活化分子间所发生的分子间的碰撞生成产物的碰撞为有效碰撞;错误;D .升高温度,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分子总数不变,活化分子总数增加,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增大,正确。 考点:外界条件改变时对化学反应速率产生的影响分析。

7.牙齿表面覆盖的牙釉质是人体中最坚硬的部分,起着保护牙齿的作用,其主要成分为羟基磷酸钙[Ca 5(PO 4)3OH]。在牙齿表面存在着如下平衡:( ) Ca 5(PO 4)3OH(s)

5Ca 2+

(aq)+3PO 43-(aq)+OH -(aq) K sp = 6.8×10-37

mol 9

·L -9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残留在牙齿上的糖发酵会产生H +

,经常吃糖易造成龋齿

B .由上述平衡可知,小孩长牙时要少吃糖多补钙

C .若减小OH -

的浓度,上述平衡将向右移动,K sp 的值相应增大

D .使用含氟牙膏能防止龋齿,是因为Ca 5(PO 4)3OH(s)转化为更难溶的

Ca 5(PO 4)3F(s)[Ca 5(PO 4)3F(s)的K sp = 2.8×10-61 mol 9·L -9

]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A .残留在牙齿上的糖发酵会产生H +

,和沉淀溶解平衡中的氢氧根离子反应促进平衡正向进行,保护牙齿的羟基磷酸钙溶解,易造成龋齿,A 正确;B .Ca 5(PO 4)3OH (s )5Ca 2

+(aq )+3PO 43-(aq )+OH -

(aq ) 依据平衡可知,增大钙离子浓度 会使平衡左移,防止保护牙齿的羟基磷酸钙溶解,B 正确;C .沉淀溶剂平衡的溶度积只随温度变化,不随浓度变化,C 错误;D .羟基磷酸钙的K sp 小于氟磷酸钙,两种物质阴阳离子比相同,证明氟磷酸钙更难溶解,能起到保护牙齿的作用,D 正确;故选C 。 考点: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及沉淀转化的本质

8.胡椒酚是植物挥发油的成分之一,它的结构简式为:HO --CH 2CH=CH 2,下列叙述中不

正确的是

A .1mol 胡椒酚最多可与4molH 2发生反应

B .1mol 胡椒酚最多可与4mol 溴发生反应

C .胡椒酚可与甲醛发生反应,生成聚合物

D .胡椒酚在水中的溶解度小于苯酚在水中的溶解度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可知,分子中含有1个酚羟基、1个苯环和1个碳碳双键,所以选项AC 正确,B 不正确,1mol 胡椒酚最多可与3mol 溴发生反应;由于含有碳碳双键,所以其溶解度比苯酚还小,D 正确,答案选B 。 考点:考查有机物的结构、性质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贴近高考,综合性强,在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巩固与训练的同时,侧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与解题方法的指导和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知识的迁移能力。该题的关键是记住常见官能团的结构、性质,然后结合题意灵活运用即可。

9.用水稀释0.1mol/L 氨水时,溶液中随着水量的增加而减小的是 A .

B .

C .c (H +

)和c (OH -

)的乘积 D .OH -

的物质的量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氨水是弱碱,存在电离平衡,稀释促进电离,OH -

的物质的量增加,但浓度是降低的,氢离子浓度增大,所以A 中比值增大,B 中的比值减小,C 中不变,D 中增加,答案选B 。

考点:考查外界条件对氨水电离平衡的影响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综合性强强,在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和训练的同时,侧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方法的指导与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该题的关键是明确氨水的电离平衡特点以及影响因素,然后灵活运用即可。

10.充分燃烧某气态烃X ,并收集产生的全部的水,恢复到室温时,得到水的质量跟原烃X 的质量相等.则X 的分子式可以是 A .CH 4 B .C 2H 6

C .C 3H 6

D .C 4H 6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因得到水的质量跟原烃X 的质量相等,所以可知该烃中碳元素的质量与氢结合的氧元素的质量相等,可设该烃的化学式为C x H y ,则有12x=16×(y/2),得12x=8y ,x :y=2:3,分析选项只有D 中C 4H 6的原子个数比是2:3。 故选D 。

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点评:此题是对化学式判断的考查,解题的关键是找到信息中的等量关系,进而判断出化学式中两原子的个数比,从而判断其化学式。

二、实验题

11.某同学用中和滴定法测定某烧碱的纯度,实验过程如下:

(1)配制待测液:称取6.0 g固体烧碱样品(杂质不与酸反应)配制成250 mL溶液。

(2)滴定:

①用_______量取15.00 ml.待测液。

②向锥形瓶中加入几滴甲基橙,用0.2010 mol ?L-1的标准硫酸滴定待测烧碱溶液,边滴边摇动锥形瓶,眼睛注视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滴定终点时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3)数据处理

根据上述表格,选取合适的数据,计算待测烧碱溶液的浓度为______________,碱的纯度为_______________(保留两位小数)。

(4)—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和酸碱中和滴定是中学化学中两个典型的定量实验。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实验室中配制盐酸标准溶液,然后用其滴定某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多选)

A.实验中所用到的滴定管、容量瓶,在使用前均需要验漏

B.如果实验中需用80 mL的稀盐酸标准溶液,配制时应选用100mL容量瓶

C.容量瓶中含有少量蒸馏水,会导致所配标准溶液的浓度偏小

D.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即装入标准浓度的稀盐酸,则测得的NaOH溶液的浓度将偏小

E.配制标准溶液时,定容时俯视读数,则导致滴定时测得的NaOH溶液的浓度偏大

F.中和滴定时,若在最后一次读数时俯视读数,则导致实验结果偏小

G.锥形瓶用蒸馏水洗浄后,有少量蒸馏水残留,则导致实验结果偏小

H.滴定前滴定管尖嘴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则导致实验结果偏大

I.在滴定过程中,不慎将数滴酸液滴在锥形瓶外,则导致实验结果偏大

【答案】(1)碱式滴定管(2)由黄色变为橙色,且静置30s不变色

(3)0.5360 mol/L; 89.33% (4)ABFHI

【解析】

试题分析:(1)待测液是碱性溶液,应盛放在碱式滴定管中,通过滴定管量取15.00mL待测液;

(2)滴定时,两眼注视锥形瓶中溶液颜色的变化,以便准确判断终点的到达;滴定时,当滴入最后一滴盐酸,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不恢复;

(3)第三次实验消耗的硫酸的体积偏大,舍去,则V(标准)==20.00mL,

C(待测)=×=0.5360 mol/L,

m=CVM=0.0.5360 mol?L-1×0.25L×40g/mol=5.36g,

ω(NaOH)=×100%=89.33%,

(4)A.容量瓶有瓶塞,配制时需要摇匀,所以使用前必须检查是否漏水;滴定管有旋塞或者橡胶管,使用前必须检查是否漏液,故A正确;B.由于实验室中没有60mL容量瓶,所以需要选用100mL容量瓶配制1mol/L的溶液,故B正确;C.在配制溶液时,要加蒸馏水定容,所以容量瓶中含有少量蒸馏水无影响,故C错误;D.滴定管在盛放酸或者碱溶液时必须润洗,否则会将待装液稀释,如: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即装入标准浓度的稀硫酸,导致标准液浓度减小,滴定时消耗的标准液体积偏大,测得的NaOH溶液的浓度将偏大,故D错误;E.配制溶液时,定容时俯视度数,溶液体积偏小,根据c=n/V可知浓度偏小,故E错误;F.中和滴定时,若在最后一次读数时俯视读数,则消耗的标准溶液体积偏小,则测得的NaOH溶液的浓度将偏小,故F正确;G.锥形瓶用蒸馏水洗浄后,有少量蒸馏水残留,定容需要加入水到刻度,所以对实验结果无影响,故G错误;H.滴定前滴定管尖嘴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标准溶液体积读取数值增大,测得的NaOH溶液的浓度将偏大,故H正确;I.在滴定过程中,不慎将数滴酸液滴在锥形瓶外,消耗的标准液增多,导致实验结果偏大,故I正确;答案为ABFHI。

考点:考查物质含量的测定,主要考查了溶液的配制、酸碱中和滴定的操作、数据处理和物质含量的计算、误差分析等。

三、填空题

12.(8分)钢铁很容易生锈而被腐蚀。

(1)钢铁腐蚀主要是吸氧腐蚀,吸氧腐蚀过程中的电极反应为:

负极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正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为了降低某水库的铁闸门的腐蚀速率,可以采用图甲所示的方案,其中焊接在铁闸门上的固体材料R可以采用 _________(填序号)。

A .铜

B .钠

C .锌

D .石墨

(3)图乙所示的方案也可以降低铁闸门的腐蚀速率,其中铁闸门应该连接在直流电源的___________极上。

【答案】(1)2Fe —4e —

=2Fe 2+

O 2+4e —

+2H 2O =4OH —

(2)C; (3)负(每空2分) 【解析】考查钢铁的腐蚀与防护。

(1)钢铁腐蚀电化学腐蚀时,铁是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如果发生吸氧腐蚀,

则氧气在正极得到电子,电极反应式分别是负极:2Fe —4e —=2Fe 2+、正极:O 2+4e —

+2H 2O =

4OH —

(2)装置甲是通过原电池原理防止腐蚀的,因此铁应该是正极,所以R 是负极,则金属性要强于铁的,所以答案选C 。

(3)装置乙是通过电解池原理保护铁的,所以铁是阴极和电源的负极相连。

13.(14分)X 、Y 、Z 三种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减小。X 是第四周期主族元素,其部分电离能如图17所示;X 、Y 元素具有相同的最高正化合价;Z 元素是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Y 元素的电负性为1.2,氮元素的电负性为3.0,则Y 与氮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该化合物的晶体类型为 (2)电负性:X ______Y (填“>”、“=”或“<”)。

(3)元素Z 的一种氢化物(化学式为Z 2H 4)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有关Z 2H 4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

A .分子中含有氢键

B .分子中既含有极性键又含有非极性键

C .含有4个σ键和1个π键

D .属于非极性分子

(4)X 的氧化物与钛(Ti )的氧化物相互作用,能形成钛酸盐,其晶体结构示意图如图18所示(X 、Ti 和O 三种元素对应的离子分别位于立方体的体心、顶点和面心)。该晶体中,钛离子和周围________(填数字)个氧离子相紧邻。

(5)X 的氧化物的熔点比Y 的氧化物的熔点 (填“高”或“低”), 原因是 。

【答案】(14分,每空2分)(1)Mg 3N 2 (2分) 离子晶体

(2分)

(2)< (2分)(3)B 、D (2分) (4)12 (2分)(5)低(2分)CaO 、MgO

都是离子晶体,Ca 2+半径比Mg 2

+大,CaO 晶格能小,熔点低 (2分)

【解析】根据X 的电离能可知,X 的最高价是+2价,所以X 是钙,则Y 是镁。Z 元素是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所以Z 是碳元素。

(1)镁的最高价是+2价,氮元素的最低价是-3价,二者都是活泼的金属和非金属,所以形成的化学键是离子键,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化学式为Mg 3N 2。 (2)金属性越强,电负性越小,所以X 的电负性小于Y 的。

(3)化学式为Z 2H 4的应是乙烯,碳元素不能形成氢键,A 不正确,B 正确,C 不正确,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所以应该是5个σ键和1个π键,D 正确,答案选BD 。

(4)钛离子在顶点处,而氧离子在面心处,所以钛离子和周围3×8÷2=12铬氧离子相紧邻。

(5)CaO 、MgO 都是离子晶体,Ca 2

+半径比Mg 2

+大,CaO 晶格能小,熔点低。 14.(10分)已知A —L 所代表的物质(溶液中的溶质),除B 外均是中学化学里常见的物质,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反应时加入或生成水均略去)

已知:a .通常状况下,A 是淡黄色固体,C 是红棕色固体,D 是气体单质,E 是无色无味气体;b .反应②—③是工业生产L 的部分反应,反应④是工业生产普通玻璃的反应之一;c .B 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质量比为7:5;请填写下列空白:

(1)A 的电子式 ,B 的化学式 。

(2)反应②的工业生产条件 ,写出工业生产L 时反应①的设备名称 。 (3)完成下列反应方程式:

①I+G→M+L 的离子方程式: , ②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10分) (1)

(4分)

(2)催化剂、400-500℃,沸腾炉

(3)2Fe 3+

+SO 2+2H 2O=2Fe 2+

+SO 42-+4H +

(2分) Na 2CO 3+SiO 2Na 2SiO 3+CO 2↑(2分)

【解析】略

15.(10分)从物质A 开始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其中部分产物已略去)。已知H 能使溴的CCl 4溶液褪色;1mol F (分子式C 4H 6O 2)与足量新制的Cu(OH)2在加热条件下充分反应可生成2molCu 2O 。分析图表并回答问题:

(1)A 的结构简式: ;

(2)写出反应类型:E→H 、H→I ; (3)写出C→F 的化学方程式: 。

(4)请设计出由丙烯合成CH 3—CH (OH )—COOH 的反应流程图(有机物用结构简式表示,必须注明反应条件)。

提示:①合成过程中无机试剂任选;②反应流程图表示方法示例如下:

【答案】(10分)

(1)(2分,每个结构简式1分)

(2)(2分,每空1分)消去、加聚 (3)(2分)

(4)(4分)

【解析】略

16.表面破损的铝制品,放久了破损处会有一层“白毛”产生,“白毛”既能溶于酸又能溶于碱溶液,写出形成“白毛”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24.4Al+ 3O 2→2Al 2O 3 【解析】

试题分析:铝制品放久了破损处会有一层“白毛”产生,是因为铝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所致。

考点:考查铝的化学性质。

四、计算题

17.在25℃时,向100mL 含氯化氢14.6g 的盐酸里,放入5.6g 铁粉(不考虑反应前后溶液体积的

变化),反应开始到2min 末收集到H 2 1.12L (标准状况),在此后,又经过4min ,铁粉完全溶解。则:

(1)在前2min 内用FeCl 2 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是多少? (2)在后4min 内用HCl 表示的 平均反应速率是多少? (3)前2min 与后4min 相比,反应速率哪个较快?为什么? 【答案】(1) 0.25mol·(L·min )

—1 、

(2)0.25 mol·(L·min )—1

(3)2min 反应速率快。因为反应物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慢。 【解析】

试题分析:(1)反应开始到2min 末收集到H 2 1.12L (标准状况) 则氢气的物质的量是1.12L÷22.4L/mol =0.05mol 因此生成0.05mol 氯化亚铁

所以在前2min 内用FeCl 2 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是

(2)铁的物质的量是5.6g÷56g/mol =0.1mol 在前2min 内消耗铁是0.05mol

所以后4min 内消耗铁是0.1mol -0.05mol =0.05mol 所以消耗氯化氢的物质的量是0.05mol×2=0.1mol 则在后4min 内用HCl 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是

(3)因为反应物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慢,所以前2min 与后4min 相比,2min 反应速率快。

考点:考查反应速率的有关计算和判断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考点,属于基础性试题的考查,难度不大。主要是考查学生对反应速率概念以及有关计算的熟悉掌握程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规范答题能力,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和学习效率。

18.氢氧化钡是一种使用广泛的化学试剂。某课外小组通过下列实验测定某试样中Ba(OH)2·n H 2O 的含量。

(1)称取3.50 g 试样溶于蒸馏水配成100 mL 溶液,从中取出10.0 mL 溶液于锥形瓶中,与0.100 mol / L HCl 标准溶液反应,完全反应共消耗标准液20.0 mL (杂质不与酸反应),求试样中氢氧化钡的物质的量。

(2)另取5.25 g 试样加热至失去全部结晶水(杂质不分解),称得质量为3.09 g ,求Ba(OH)2·n H 2O 中的n 值。 (3)试样中Ba(OH)2·n H 2O 的质量分数为 【答案】(1)0.01 mol (4分) (2)n=8(4分) (3)90%(4分) 【解析】略

19.硫铁矿又称黄铁矿,是生产硫酸的原料,其主要成分为FeS 2。850℃~950℃时,空气中煅烧,可能发生下列反应(设空气中N 2与O 2体积比为4:1):4FeS 2+11O 2→2Fe 2O 3+8SO 2 (1)含硫35%的硫铁矿样品(杂质不含硫),其FeS 2的含量为 。 (2)设1t 纯净的FeS 2完全反应,产生标准状况下SO 2 m 3

(3)为使FeS 2煅烧完全生成Fe 2O 3,工业上使用过量空气,当空气过量20%时,所得炉气中SO 2的体积分数为多少?

【答案】(1)0.656(2)373.3(3) 0.127 【解析】

试题分析:(1)设硫铁矿的质量是m ,其中FeS 2的含量为x ,则=35%,解得x =

0.656,即FeS 2的含量为0.656。

(2)根据反应方程式可知1 t 纯净的FeS 2完全反应,产生标准状况下SO 2的物质的量是

1000000g/120g·mol -1×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1000000g/120g·mol -1

×2×22.4L/mol =

373333.3L =373.3m 3

(3)设FeS 2为1 mol ,根据化学方程式4FeS 2+11O 2→2Fe 2O 3+8SO 2计算完全煅烧需要的n (O 2)=2.75 mol ,生成n (SO 2)=2 mol ;空气过量25%,所需空气为:2.75mol/0.2×1.2=16.5 mol ;则SO 2体积分数为:2mol÷(16.5mol+2mol-2.75mol )=0.127。 考点:考查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

20.铝是现今人类生产生活中使用广泛性仅次于铁的重要金属。工业上常以“钒土矿”为原料来冶炼金属铝。已知:钒土的主要成分是Al 2O 3(其中含有Fe 2O 3、SiO 2等杂质)。为了检测某“钒土矿”样中Al 2O 3的含量,进行了如下实验过程:

①取矿样10.0 g 加入过量稀盐酸溶解(假定其他未知成分的杂质都不溶于盐酸,也不和盐酸反应),过滤弃去不溶残渣。

②将滤液稀释并在250 mL 容量瓶中定容后,取25.0 mL 逐滴滴加2.0 mol·L -1

的NaOH 溶液,得到如图所示的变化关系。请根据有关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滴加NaOH 溶液24~30 mL 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最后所得不溶于NaOH 溶液的沉淀的化学式为________,其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___。 (3)该“钒土矿”样中Al 2O 3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4)工业上制取金属铝的化学反应原理可表示为:2Al 2O 3(熔融)

4Al +3O 2↑

用10.0 t “钒土矿”样提纯所得的Al 2O 3(提纯过程的损耗忽略不计)进行电解,理论上最多可制得金属铝________ t ,假定Al 2O 3在熔融状态完全电离为Al 3

+和O 2

-,则电解过程的阳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Al(OH)3+OH -

===AlO +2H 2O Fe(OH)3 2.00×10-3

mol 61.2% 3.24 2O 2

--4e -

===O 2↑ 【解析】钒土的主要成分是Al 2O 3(其中含有Fe 2O 3、SiO 2等杂质),用过量稀盐酸溶解得AlCl 3、FeCl 3、HCl 溶液,以及不溶残渣SiO 2,向滤液中加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先与盐酸反应,盐酸被完全中和后,AlCl 3、FeCl 3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Al(OH)3、Fe(OH)3,再加氢氧化钠溶液,Al(OH)3溶解,Al(OH)3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最后所得不溶于NaOH 溶液的沉淀为Fe(OH)3。

(1)滴加NaOH 溶液24~30 mL 时,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铝发生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Al(OH)3+OH -=AlO +2H 2O ,故答案为:Al(OH)3+OH -

=AlO +2H 2O ;

(2)25.0mL 样品溶液中,根据上面的分析可知,最后所得不溶于NaOH 溶液的沉淀的化学式为 Fe(OH)3,根据图象可知Al(OH)3~NaOH ~NaAlO 2,用于溶解氢氧化铝的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

为6mL ,所以生成氢氧化铝用去的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为18mL ,滴加NaOH 溶液0~3mL 时,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所以与铁离子反应生成氢氧化铁用去的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为24mL-3mL-18mL=3mL ,根据Fe(OH)3~3NaOH ,Fe(OH)3物质的量为

=2.0×10

-

3

mol ,故答案为:Fe(OH)3;2.0×10-3

mol ;

(3)25.0mL 样品溶液中,根据图象可知Al(OH)3~NaOH ~NaAlO 2,用于溶解氢氧化铝的氢氧化

钠溶液的体积为6mL ,则n(Al)=6×10-3L×2.0mol?L -1

=0.012mol ,所以该钒土矿样中Al 2O 3的质量分数为

×100%=61.2%,故答案为:61.2%;

(4)电解Al 2O 3,阳极上氧离子失去电子得氧气,电极反应式为2O 2

--4e -

=O 2↑,阴极上铝离子得电子生成铝,根据铝元素守恒可知,10.0t“钒土矿”最多可制得金属铝的质量为10.0t×61.2%×

=3.24t ,故答案为:3.24;2O 2

--4e -

=O 2↑。

点睛:本题为生产工艺流程题,涉及电解、计算等问题,题目较为综合,做题时注意仔细审题,从题目中获取关键信息。解答本题注意认真分析图像,熟悉图像各个阶段发生的反应是解题的关键。

五、简答题

21.(I )(1)以下列出的是一些原子的2p 能级和3d 能级中电子排布的情况,试判断哪些违反了泡利原理____________,哪些违反了洪特规则_______________。哪些既没有违反泡利原理又没有违反洪特规则_______________。

(Ⅱ)等电子原理:原子数相同、最外层电子总数相同的分子互称为等电子体。等电子体的结构相似、物理性质相近。

(1)根据上述原理,仅由第二周期元素组成的分子中,互为等电子体的是:______和______;______和______.

(2)此后,等电子原理又有所发展.例如,由短周期元素组成的粒子,只要其原子数相同,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相同,也可互称为等电子体,它们也具有相似的结构特征.在短周期元素组成的物质中,与NO 2-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有:______、______. 【答案】 ②③⑥ ④ ①⑤ N 2 CO CO 2 N 2O SO 2 O 3

【解析】本题考查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等电子原理等知识,利用基础知识解答 (I )①2p 能层有4个电子,应在3个不同的轨道,符合洪特规则、泡利不相容原理;②2p 能层有4个电子,分占三个不同的轨道,且自旋方向相同,同一个原子轨道中有自旋状态相反的电子,违反了泡利原理;③2p 能层有4个电子,同一个原子轨道中不应有自旋状态相

同的电子,违反了泡利原理;④3d 能级中有5个不同的轨道,对于基态原子,电子在能量相同的轨道上排布时,将尽可能分占不同的轨道并且自旋状态相同,违反了洪特规则;⑤3d 能级中有5个不同的轨道,有10个电子,符合洪特规则、泡利不相容原理;⑥3d 能级中有5个不同的轨道,有6个电子,图示不同轨道的单电子自旋方向不同,违反了泡利原理。则违反了泡利原理的是②③⑥,违反了洪特规则的是④,既没有违反泡利原理又没有违反洪特规则的是①⑤。

(Ⅱ)(1)第二周期只有八种元素,除了稀有气体元素只有七种,既满足原子数相同又要满足电子数也相同的共价性分子有:N 2、CO ;CO 2、N 2O ,则仅由第二周期元素组成的分子中,互为等电子体的是:N 2和CO ;CO 2和N 2O 。

(2)NO 2-含有三个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5+6×2+1=18,由短周期元素的原子组成的三个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8的分子有SO 2和O 3。

点睛:本题考查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等电子原理,是对基础性试题的考查,也是高考中的常见考点,难度不大。该题的关键是明确泡利不相容原理和洪特规则的含义,等电子原理的概念,然后结合题意灵活运用即可。①泡利不相容原理:每个原子轨道上最多只能容纳2个自旋状态相反的电子;②洪特规则是指在同一个电子亚层中排布的电子,总是尽先占据不同的轨道,且自旋方向相同;③等电子原理:原子数相同、最外层电子总数相同的分子互称为等电子体。等电子体的结构相似、物理性质相近。

六、推断题

22.紫外线吸收剂(BAD)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

①G 核磁共振氢谱显示所有氢原子化学状态相同 ②D 、H 能与FeCl 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③E 能使溴水褪色 试回答下列各题: (1)A 的名称________。

(2)E→F 的反应类型________;BAD 的所含的含氧官能团________(写名称)。 (3)F→G 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C 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H 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

(5) D 的同分异构体中含有苯环且能发生银镜反应的共有______种,其中核磁共振氢谱四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且峰面积比为2∶2∶1∶1的是____________(写结构简式)。

【答案】苯酚加成反应羟基、酯

9

【解析】根据图表信息可知,A为苯酚,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B为苯酚钠,结合BAD的结构简式倒推可知D为;则C为;2分子D与H反应生成BAD,则可知H

为;2分子A与G反应生成H,则G为丙酮;F催化氧化得到丙酮,则F

为2-丙醇;根据E的分子式可知E为丙烯,丙烯催化水化生成2-丙醇。则(1)A的名称为苯酚;(2)E→F为丙烯与水加成反应生成2-丙醇;BAD的所含的含氧官能团为羟基、酯基;

(3)F→G的化学方程式为;(4)C的结构简式为;H 的结构简式为;(5)D为,含有苯环且能发生银镜反应的同分异构体中包括3种羟基甲酸苯酚酯:、、;6种二羟基苯甲醛:

、、、、、;共9种;其中核磁共振氢谱四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且峰面积比为2∶2∶1∶1的是。

高中会考化学知识点

高中化学会考知识点总结

1.熟悉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电子排布和周期表的关系,化合价和最外层电子数、元素所在的族序数的关系,微粒的半径大小和元素周期表的关系,非金属氢化物的稳定性、酸性和元素周期表的关系)。 2.知道典型的特征 先沉淀后澄清的反应: AlCl3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生成沉淀,继续滴加沉淀溶解: 澄清石灰水通入二氧化碳,先沉淀后澄清: 次氯酸钙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先沉淀后澄清: ; 电解饱和食盐水:; C与浓HNO3加热时反应:; C与浓H2SO4加热时反应:; 常见的置换反应: (1)金属置换金属: 如溶液中金属与盐的反应:; 铝热反应:; (2)非金属置换非金属: 卤素间的置换:; (3)金属置换非金属: 活泼金属与非氧化性酸的反应:; 钠与水的反应:; 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 (4)非金属置换金属: 氢气与氧化铜的反应:; 三合一的反应: 4Fe(OH)2+O2+2H2O—— CaCO3+CO2+H2O—— Na2CO3+CO2+H2O—— 能同酸反应的单质: (1)金属单质Zn+H2SO4(稀)—— Cu+HNO3(浓)—— (注意:铁、铝遇冷的浓硫酸、硝酸会钝化) (2)C、S、可跟氧化性酸(浓H2SO4、HNO3)反应 C+H2SO4(浓)—— C+HNO3(浓)—— 能同碱反应的单质:、铝、卤素单质 Al+NaOH+H2O—— Cl2+NaOH—— Cl2+Ca(OH)2—— 无机框图题题眼归纳 一、物质的重要特征: 1、性质特征:

(1)物质的颜色:有色气体单质:Cl2?、白色[Fe(0H)2、CaCO3、BaSO4、AgCl、BaSO3] 有色离子(溶液)Cu2+、Fe2+、Fe3+、MnO4-不溶于稀酸的白色沉淀:AgCl、BaSO4 二、全部颜色分类 红色:Fe2O3红棕色;Fe(OH)3红褐色;[Fe(SCN)]2+(或血红色);Cu2O红色(或砖红色); 石蕊酚酞;NO2红棕色; 紫色:MnO4-紫红色;I2的CCl4或苯或汽油等溶液紫红色; 橙色:溴水橙色;溴溶于有机溶剂中橙色或橙红色;。 灰色:Fe(OH)2变成Fe(OH)3的中间产物灰绿色。 棕色:FeCl3溶液溶液棕黄色。 黄色:S、、Fe3+、Na2O2、 蓝色:Cu2+、Cu(OH)2、CuSO4?5H2O;石蕊在pH>8的溶液中呈蓝色;I2遇淀粉变蓝色; 黑色:炭、MnO2、CuO、 绿色:Fe2+浅绿色;Cl2淡黄绿色; (2)物质的状态: 常温下为液体的单质:Br2、Hg常温下的常见的无色液体:H2OH2O2 常见的气体:H2、N2、O2、F2、Cl2、NH3、CO2、NO、NO2、SO2)[注:有机物中的气态烃CxHy(x≤4);有机化学中有许多液态物质, 常见的固体单质:I2、S、P、C、Si、金属单质。白色胶状沉淀(Al(OH)3、H2SiO3)(3)物质的气味: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l2、SO2、NO2、HX、NH3 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浓盐酸、浓硝酸、浓氨水、氯水、溴水 (4)物质的毒性: 非金属单质有毒的:F2、Cl2、Br2、I2、 常见的有毒气体化合物:CO、NO、NO2、SO2、 能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是CO和NO (5)物质的溶解性: 极易溶于水的气体:HX、NH3 常见的难溶于水的气体:H2、N2、NO、CO、CH4、C2H4、 S不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二硫化碳。 特征反应现象: 三、重要的实验现象: 1、燃烧时火焰的颜色: (1)火焰为蓝色或淡蓝色的是:H2、CH4、 (2)火焰为苍白色的为H2与Cl2; (3)Na燃烧时火焰呈黄色。 2、沉淀现象: (1)向一溶液中滴入碱液,先生成白色沉淀,进而变为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沉淀,则溶液中一定含有Fe2+; (3)与碱产生红褐色沉淀的必是Fe3+; (4)与碱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的一般是Mg2+和Al3+,若加过量NaOH沉淀不溶解,则是Mg2+,溶解则是Al3+; 3、放气现象: (1)与稀盐酸反应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且此气体可使品红溶液褪色,该气体一般

生物学业水平测试题-高二生物会考卷-含参考答案-新人教版

生物学业水平测试题-高二生物会考卷-含参考答案-新人教版 (本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含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细胞分化过程中不会出现( ) A.细胞形态的变化 B.细胞结构的变化 C.细胞功能的变化 D.染色体数目的变化 2.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相比,最大的差别是原核细胞( ) A.没有细胞壁B.没有核糖体 C.没有线粒体D.没有核膜 3.下列所示结构中属于肽键的是( ) A.-NH-CO B.-CO-NH- C.CO-NH D. NH2-COOH 4.下列哪项是简单扩散的特点( ) A.物质从高浓度一边到低浓度一边 B.物质从低浓度一边到高浓度一边 C.需要消耗能量 D.需要载体协助 5.酶是生物新陈代谢过程中的催化剂。细胞内酶合成的场所是( ) A.线粒体 B.叶绿体 C.内质网 D.核糖体 6.在下列农业生产措施中,能通过合理利用光能提高产量的是( ) A.多施肥料 B.植物越密越好 C.延长光照时间 D.降低温度 7.下列关于受精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受精作用使前后代的染色体数目保持稳定 B.受精作用决定了后代的性别 C.受精作用使后代染色体数目加倍 D.受精作用对生物的变异具有重要作用 8.单倍体育种与常规的杂交育种相比,主要优点是( ) A.获得纯种显性后代 B.缩短育种年限 C.无需对植物进行栽培 D.产量明显提高 9.昆虫的保护色越来越逼真,天敌的视觉也越来越发达。以上实例能说明( ) A.自然选择不起作用 B.昆虫在斗争中占优势 C.天敌在斗争中占优势 D.双方相互选择、共同进化 10.下列关于兴奋传导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神经元兴奋时膜电位变为外正内负 B.兴奋在神经元上的传导是单向的 C.突触前膜释放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 D.兴奋从一个神经元的树突传至另一神经元的轴突 11.菜青虫是一种鳞翅目威虫,其幼卑啃食菜叶对农业生产的危害很大。为了减少菜青虫对蔬菜的危害,可以向田间喷施( )

高中化学会考知识点总结修订版

高中化学会考知识点总 结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高中化学会考知识点总结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 一、物质的量 1.物质的量 (1)物质的量的单位是摩尔(mol)。 (2)1 mol任何微粒所含的微粒数= kg一种碳原子(12C)所含的碳原子数=×1023 (3)阿伏加德罗常数:×1023 mol-1称为阿伏加德罗常数(N A)。 (4)物质的量(n)、阿伏加德罗常数(N A)与微粒数(N)之间的关系:n = N N A。 2.摩尔质量 (1)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叫做摩尔质量(M),单位为gmol-1。(2)物质的摩尔质量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相对分子/原子质量。 (3)物质的量(n)、物质的质量(m)和物质的摩尔质量之间的关系:n = m M。 3.气体摩尔体积 (1)定义:一定的温度和压强下,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叫做气体摩尔体积(V m),单位为Lmol-1。 (2)标准状况下,V m≈ Lmol-1。 (3)物质的量(n)、气体的体积(V)和气体摩尔体积(V m)之间的关系:n = V V m。4.物质的量浓度 (1)定义:以单位体积的溶液中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叫做溶质B的物质的量浓度(c B),单位为molL-1 。 (2)在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中,溶质B的物质的量(n)、溶液的体积(V)和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c B)之间的关系:n = c B V 。 (3)容量瓶:常用于配制一定体积、浓度准确的溶液。 二、胶体

1.定义:分散质的微粒直径介于1-100 nm之间的分散系称为胶体。 2.溶液、浊液、胶体的本质区别:分散质粒子的大小不同。 3.丁达尔现象:当可见光束通过胶体时,在入射光侧面可观察到光亮的通路,这种现象称为丁达尔现象。 4.丁达尔现象可用于检验溶液和胶体。 5.聚沉:胶体形成沉淀析出的现象称为聚沉。 6.引起胶体聚沉的条件:加入可溶性盐、加热、搅拌等。 三、离子反应 1.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称为电解质。 2.酸、碱、盐是电解质;其它化合物为非电解质。 3.离子反应:有离子参与的反应称为离子反应。 4.将化学方程式改写为离子方程式时,可溶性的酸碱盐要改写成离子形式,其它物质不改写。 四、氧化还原反应 1.定义:在反应过程中有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化学反应叫做氧化还原反应。 2.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电子转移。 3.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氧化产物——本身作还原剂/具有还原性; 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生成还原产物——本身作氧化剂/具有氧化性。 五、原子结构 1.对一个原子来说: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2.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 3.一般用符号A X表示一个质量数为A、质子数为Z的原子。 Z

高二会考模拟试卷

高二会考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共50题,每题1分,共50分。) 1.宗法等级制的核心内容是() A.宗法制 B.分封制 C.嫡长子继承制 D.君主制 2.相权削弱,皇权加强,是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重要特点。下列史实不符合 ...这一特点的是A.汉武帝平定“七国之乱”B.隋唐设三省六部制 C.明朝废除丞相D.清初设立军机处 法律是政治文明最坚实的基础,法律成为治理国家最高权威的手段。回答3~5题。3.德国法学家耶林说:“罗马帝国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以法律……唯有法律是征服世界最为持久的征服。”在“征服世界的法律”中,其基本法是 A.《十二铜表法》B.《查士丁尼法典》 C.《查士丁尼新敕》D.《查士丁尼民法大全》 4.英国《权利法案》是对《大宪章》的继承与创新。其“创新”主要体现在A.限制国王的权力B.确立君主立宪制 C.形成了两党制度D.确立责任内阁制 5.1776年美国《独立宣言》宣称:“任何政府的正当权利,均由人民同意而产生”;法国大革命初期,,政权落入国民会议手中。以上史实体现的政治主张是 A.主权在民B.三权分立C.议会制度D.社会契约 6.19世纪七十年代,德、法两国相继颁布了新宪法。对两部宪法内容的共同之处是A.国家元首独掌行政大权B.国家元首对议会负责 C.国家元首任命内阁成员D.议会完全行使立法权 7.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它标志着 A.社会主义改造最终完成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 C.社会主义制度初步确立D.计划经济体制最终确立 近代中国,面对列强的侵略,先进的中国人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探索与抗争,使苦难的中国望见曙光。回答8~11题。 8.晚清一位人士曾大声疾呼:“何以立国?曰富。何以制夷?曰强。何以致富强?曰在治人。人不自治,治之以法。”对材料中“治之以法”最恰当的理解是 A.推翻君主政体B.废除不平等条约 C.改革科举制度 D.变革政治制度9.近代中国曾出现许多期刊,其中部分存在的时间较短,影响也不大,但期刊的名字却反映出时代气息,例如:曙光、新社会、新中国、进步青年、新生、新气象、救国、自由、新妇女等,这些期刊表达了一种精神。这种精神的主旋律是 A.爱国主义B.民主科学C.追求真理D.平等进步 10.右国是红军长征中的一幅标语,从中你能得到的最准确信息是 A.国共实现二次合作,共同北上抗日 B.红军完成战略转移,北上抗击日寇 C.中日民族矛盾上升,红军北上抗日 D.长征实现重大转折,开始北上抗日 11.“祝捷的炮像雷声响,满街的爆竹,焰火飞扬。满山遍野是人浪!笑口高张,热泪如狂。”诗人罗家伦在《凯歌》中描绘了中国人民欢庆抗日战争胜利的狂欢景象。抗日战争的胜利 ①使中国走上了独立、民主、富强的道路②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2017夏季北京高中毕业会考思想政治试题及答案

2017年市夏季普通高中会考 思想政治试卷 第一部分 选择题 (共56分) 一、 选择题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大题共28小 题,每小题2分,共计56分。 1. 根据上面图文,建设雄安新区有助于 ①疏解非首都功能 ②探索绿色和创新发展新路径 ③促进京津冀协调发展 ④增加省的行政区域面积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 上图中,货币执行的职能是 A.世界货币 B. 贮藏手段 C. 价值尺度 D.流通手段 考 生 须 知 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本试卷共10页,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8小题(共56分);第二部分非选择题,三道大题(共44分)。 3.试卷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4.考试结束后,考生应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3.“贾人(商人)夏则资(购买)皮,冬则资絺(夏天用的细麻布),旱则资舟,水则资车。” 这启示我们 A.季节因素在经济活动中起决定作用 B.利用求异心理进行经营不值得提倡 C.经济活动需重视影响价格的多种因素 D.贱买贵卖的经济行为违背价值规律 4.去超市购物,我们发现很多食品包装上贴有二维码(右 图),用智能手机“扫一扫”,生产厂家、生产日期、 保质时间等信息一目了然。二维码技术的广泛应用, 有利于 ①维护消费者的权益②降低商品销售价格 ③完善社会信用体系④树立企业良好形象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82岁的师傅和他的儿子、外都是火车客运司机,祖三代累计行驶里程2100万公里,共排除机车在线故障千余件,发现并防止各种机车事故近百件。下表简要呈现了三人的工作历程。 人物参加工作时间驾驶列车驾驶时间安全行驶里程 师傅1953年蒸汽机车10万小时600万公里 儿子1985年燃机车5万小时700万公里 外2004年电力机车2万多小时800万公里从上述材料可以看出 ①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铁路运输效率显著提升 ②我国铁路技术装备完善,完全满足了民众出行的需要 ③铁路行业改进工作条件,确保员工得到劳动安全保护 ④众多铁路人用奉献坚守,践行了安全行驶的职业忠诚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读右图,经营者“优惠税钱”是一种 A.偷税行为 B.欠税行为 C.骗税行为 D.抗税行为

高中化学会考知识点汇总

高中化学会考知识点汇总 ~ 高中化学会考知识点总结(必修1、2) 1、化合价(常见元素的化合价): 碱金属元素、Ag、H:+1 F:—1 Ca、Mg、Ba、Zn:+2 Cl:—1,+1,+5,+7 Cu:+1,+2 O:—2 Fe:+2,+3 S:—2,+4,+6 Al:+3 P:—3,+3,+5 Mn:+2,+4,+6,+7 N:—3,+2,+4,+5 2、氧化还原反应 定义:有电子转移(或者化合价升降)的反应 本质:电子转移(包括电子的得失和偏移) 特征:化合价的升降 氧化剂(具有氧化性)——得电子——化合价下降——被还原——还原产物 还原剂(具有还原性)——失电子——化合价上升——被氧化——氧化产物 口诀:得——降——(被)还原——氧化剂失——升——(被)氧化——还原剂 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和氧化还原反应关系: file:///C:/DOCUME~1/morning/LOCALS~1/Temp/ksohtml/wpsE8.tmp.png 3、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file:///C:/DOCUME~1/morning/LOCALS~1/Temp/ksohtml/wpsE9.tmp.png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还原性逐渐减弱 4、离子反应 定义:有离子参加的反应 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非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第一步:写。写出化学方程式 第二步:拆。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拆成离子形式;难溶(如CaCO3、BaCO3、BaSO4、AgCl、AgBr、AgI、Mg(OH)2、Al(OH)3、Fe(OH)2、Fe(OH)3、Cu(OH)2等),难电离(H2CO3、H2S、CH3COOH、HClO、H2SO3、NH3·H2O、H2O等),气体(CO2、SO2、NH3、Cl2、O2、H2等),氧化物(Na2O、MgO、Al2O3等)不拆 第三步:删。删去前后都有的离子 第四步:查。检查前后原子个数,电荷是否守恒 离子共存问题判断: ⑵ 是否产生沉淀(如:Ba2+和SO42-,Fe2+和OH-); ⑵是否生成弱电解质(如:NH4+和OH-,H+和CH3COO-) ⑶是否生成气体(如:H+和CO32-,H+和SO32-) ⑷是否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如:H+、NO3-和Fe2+/I-,Fe3+和I-) 5、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化学反应一定伴随着能量变化。 放热反应: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的反应 常见的放热反应:燃烧,酸碱中和,活泼金属与酸发生的置换反应 吸热反应:反应物总能量小于生成物总能量的反应 常见的吸热反应:Ba(OH)2·8H2O和NH4Cl的反应,灼热的碳和二氧化碳的反应C、CO、H2还原CuO 6、各物理量之间的转化公式和推论 ⑴微粒数目和物质的量:n==N / N A,N==nN A ⑵物质的量和质量:n==m / M,m==nM ⑶对于气体,有如下重要公式 a、气体摩尔体积和物质的量:n==V / V m,V==nV m 标准状况下:V m=22.4L/mol b、阿伏加德罗定律:同温同压下V(A) / V(B) == n(A) / n(B) == N(A) / N(B) ⑷物质的量浓度与物质的量关系 (对于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与物质的量C==n / V,n==CV 7、配置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①计算:固体的质量或稀溶液的体积 ②称量:天平称量固体,量筒或滴定管量取液体(准确量取)

--会考-高中物理会考模拟试题及答案

高中物理会考模拟试题及答案 、单解选择题(本题为所有考生必做?有16小题,每题2分,共32分?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关于布朗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E.布朗运动是悬浮微粒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C.悬浮颗粒越大,布朗运动越明显 D.液体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不明显 2 .下列有关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不可能使热量由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而不引起其他变化 B .不能可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并把它全部用来做功,而不引起其他变化 C. 第二类永动机是不可能制成的 D .热传导的可以由低温物体向高温物体方向进行 3 .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这是直流电 B .这是交流电,电压的有效值为200V C. 这是交流电,电压的有效值为 10^ 2 V D .这是交流电,周期为 2s 4. A、B两物体的动量之比为2:1,动能的大小之比为 1:3,则它们的质量之比为() A . 12:1 B . 4:3 C. 12:5 D. 4:3 5. 关于运动和力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物体所受合外力不变时,运动状态一定不变 E.当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时,速度大小一定不变 C.当物体运动轨迹为直线时,所受合外力一定为零 D.当物体速度为零时,所受合外力一定为零 6 .关于摩擦力,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运动的物体只可能受到滑动摩擦力 E.静止的物体有可能受到滑动摩擦力 C.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运动方向相反 D.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不可能与运动方向一致 7 .下列关于电容器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电容器带电量越多,电容越大 B .电容器两板电势差越小,电容越大

高中生物会考练习题(答案)

高二生物会考练习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沙漠中旱生植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A.蛋白质B.糖类 C.脂肪D.水 2.细胞学说揭示了() A.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区别 B.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C.细胞为什么要产生新细胞 D.人们对细胞的认识是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 3.细胞核控制合成的RNA进入细胞质以及细胞质中合成的蛋白质分子进入细胞核的通道是() A.核膜 B.核孔 C.胞间连丝 D.内质网 4.生物膜的化学成分主要是()A.磷脂和胆固醇 B.载体蛋白 C.蛋白质、磷脂 D.膜蛋白和糖蛋白 5.动物细胞内不具有的结构是() A.细胞核 B.叶绿体 C.细胞膜 D.线粒体 6.用高倍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比用低倍镜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大小和视野的明暗情况依次为() A.多、、大、亮 B.少、小、、暗 C.多、小、暗D.少、大、暗 7.鉴定生物组织中蛋白质的化学试剂()A.龙胆紫染液 B.苏丹Ⅲ染液 C.双缩脲试剂 D.斐林试剂 8.红细胞吸收无机盐和葡萄糖的共同点是()A.都可以从低浓度到高浓度一边 B.都需要供给ATP C.都需要载体协助 D.既需要载体协助又需要消耗能量 9.下列哪一项是光合作用、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共有的? () A.产生C02B.分解葡萄糖C.产生ATP D.放出O2 10.气孔关闭会导致光合作用效率下降,其表现在()

A.水光解产生[H]的量不足 B.光反应中产生的ATP数量减少 C.暗反应过程中还原剂的数量不足 D.暗反应过程中产生的三碳化合物数量减少 11.下图表示植物在不同的光照下生长的状况,其中哪一组的植物长得最差 () 12.蔬菜和水果长时间储蓄、保鲜应保持:()A.低温、高氧B.低温、低氧 C.高温、高氧D.高温、低氧 13.检测某一组织细胞,发现其分解有机物速率减慢,且细胞萎缩。这说明该细胞正在() A.分化 B.分裂 C.衰老 D.癌变 14.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A.初级精母细胞形成时 B.次级精母细胞形成时 C.精子细胞形成时 D.精子形成时 15.人的性别决定发生在()A.胎儿出生时 B.胎儿发育时 C.受精卵形成时 D.受精卵卵裂时 16.DNA分子的双链在复制时解旋,这时那一对碱基从氢键连接处分开() A.鸟嘌呤与尿嘧啶 B.腺嘌呤与胸腺嘧啶 C.鸟嘌呤与胸腺嘧啶 D.腺嘌呤与尿嘧啶 17.豌豆是一种理想的杂交实验材料,这是因为() A.豌豆是严格的闭花受粉植物 B.不同品系的豌豆具有对比鲜明,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 C.豌豆生长期短,易于栽培

2014高中会考政治真题及答案

2014高中会考政治真题及答案 1.2006年3月3日《人民日报》载文强调:"必须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是 A.人们对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B.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C.具体科学知识的总和 D.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2.2006年6月30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大会上强调,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利益观,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广大党员干部之所以要牢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是因为 A.科学的世界观能够指导人们正确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B.科学的世界观是人们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 C.科学的世界观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 D.世界观是人们对于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 3."雾里看花,水中望月,谁能分辨这变幻莫测的世界"。从哲学上看,这一段歌词所反映的问题是 1.2006年3月3日《人民日报》载文强调:"必须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是 A.人们对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B.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C.具体科学知识的总和 D.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2.2006年6月30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大会上强调,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利益观,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广大党员干部之所以要牢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是因为 A.科学的世界观能够指导人们正确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B.科学的世界观是人们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 C.科学的世界观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 D.世界观是人们对于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

(人教版)高中化学会考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中化学会考知识点总结必修一 引言 1、知道化学科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和发展趋势 2、能列举一些对化学科学发展有重大贡献的科学家及其成就 3、知道化学是在分子层面上认识物质和合成新物质的一门科学 4、了解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和关系 5、认识化学变化的本质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第一节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 1、能识别化学品安全使用标识 2、能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完成实验报告 3、认识实验方案、条件控制、数据处理等方法 4、学会运用以实验为基础的实证研究方法 5、学会分离、提纯实验方法;掌握过滤和蒸发、蒸馏和萃取等基本实验操作; 6、学会NH4+、Fe3+、Cl-、SO42-、CO32-等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 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1、物质是度量物质所含微粒多少的物理量,并通过物质的量建起宏观和微观量的关系 2、物质的量及其单位的含义,明确1摩尔的含义: 3、能进行物质的量与微观粒子数之间的换算 4、知道、气体摩尔体积以及物质的量浓度的含义 5、能进行物质的量与物质质量、标准状况下气体体积、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之间的换算 6、能利用物质的量及其相关关系定量上认识化学反应,并进行简单计算; 7、初步学会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了解容量瓶在配制中应用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变化 第一节物质的分类

1、能运用元素的观点学习和认识物质。 2、能从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 3、知道胶体是一种重要的分散系,能列举一些生活中的胶体。 4、了解胶体与其他分散系的区别。 5、能运用胶体的性质(丁达尔现象),解释简单的实验现象和生产、生活中的实验问题。 第二节离子反应 1、写强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 2、识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从微粒观(电离的观点)的视角认识物质在水溶液中的存在形式及所发生的反应。 3、书写易溶、易电离的酸、碱、盐之间的复分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4、利用离子反应检验常见离子,如CI-、SO42-、CO32-。 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 1、知道可以依据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把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建立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2、能利用化合价升降判断一个反应是否氧化还原反应,找出氧化剂和还原剂。 3、能列举中学阶段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4、知道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得失或偏移。 5、能列举说明氧化还原反应的广泛存在及对生产、生活、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影响。 6、以Fe、Fe2+,Fe3+间的转化为例,初步学会从氧化还原反应的视角研究物质的性质。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 1、知道钠的主要物质性质(颜色、状态、硬度) 2、认识钠和水、氧气等物质的化学反应,书写相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3、能利用钠的化学性质分析一些简单的实验现象和实际问题。 4、了解铝的还原性、氧化铝和氢氧化铝的两性,以及铝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能书写相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高中数学会考试题

兴仁县民族中学高二数学测试卷 班级: 姓名: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全集{}1,2,3,4,5,6,7,8U =,集合{}2,4,6,8A =,{}1,2,3,6,7B =,则 =)(B C A U I ( ) A .{}2,4,6,8 B .{}1,3,7 C .{}4,8 D .{}2,6 2 0y -=的倾斜角为( ) A . 6π B .3 π C .23π D .56π 3 .函数y = ) A .(),1-∞ B .(],1-∞ C .()1,+∞ D .[)1,+∞ 4.某赛季,甲、乙两名篮球运动员都参加了7场比赛,他们所有比赛得分的情 况用如图1所示的茎叶图表示,则甲、乙两名运动员得分的平均数分别为( ) A .14、12 B .13、12 C .14、13 D .12、14 5.在边长为1的正方形ABCD 内随机取一点P ,则点P 到点A 的距离小于1的概率为( ) A . 4π B .14π- C .8π D .18 π- 6.已知向量a 与b 的夹角为120o ,且1==a b ,则-a b 等于( ) A .1 B C .2 D .3 7.有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及其尺寸如图2所示(单位:cm ),则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 ) A .2 12cm π B. 2 15cm π C. 224cm π D. 2 36cm π 主视图 6 侧视图 图2 图1

8.若23x <<,12x P ?? = ??? ,2log Q x =,R x =, 则P ,Q ,R 的大小关系是( ) A .Q P R << B .Q R P << C .P R Q << D .P Q R << 9.已知函数()2sin()f x x ω?=+0,2πω?? ?>< ?? ?的图像如图3所示,则函数)(x f 的解析式是( ) A .10()2sin 11 6f x x π??=+ ? ?? B .10()2sin 11 6f x x π??=- ??? C .()2sin 26f x x π??=+ ??? D .()2sin 26f x x π??=- ?? ? 10.一个三角形同时满足:①三边是连续的三个自然数;②最大角是 最小角的2倍,则这个三角形最小角的余弦值为( ) A . 378 B .3 4 C .74 D .18 11.在等差数列{}n a 中, 284a a +=,则 其前9项的和9S 等于 ( ) A .18 B .27 C .36 D .9 12.函数x e x f x 1 )(-=的零点所在的区间是( ) A .)21,0( B .)1,21( C .)2 3,1( D .)2,23 (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20分. 13.圆心为点()0,2-,且过点()14,的圆的方程为 . 14.如图4,函数()2x f x =,()2 g x x =,若输入的x 值为3, 则输出的()h x 的值为 . 15.设不等式组0,02036x y x y x y -+-?? -+??? ≤≥≥, 表示的平面区域为D ,若直线0kx y k -+=上存在区域D 上的点,则k 的取值范围是 . 16.若函数()()()2 213f x a x a x =-+-+是偶函数,则函数()f x 的单调递减区间 为 . 1 O x y 1112 π图3 否 是 开始 ()()h x f x = ()() f x g x >输 出 输入x 结束 ()()h x g x = 图4

(word完整版)高中政治会考模拟试题

普通高中政治会考模拟题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50 分)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 的。本大题共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计50分。) 1-4 时事政治(略) 5、关于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内在联系可用下图表示: 分析图示,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①商品价值的高低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 ②生产者是否获利与供求关系密切相关 ③商品生产与商品交换相互作用 ④市场可以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 小林的父亲听说小林学了外汇知识,考他说:“我们公司想从国外进口一批货物,听说人民币以后还要 升值。假如真是这样,是现在进口这批货物合算,还是以后进口合算?” 小林的正确回答应该是 A. 升值后合算,因为人民币升值后可以兑换更多的外币 B. 升值后合算,因为人民币升值后可以兑换更少的外币 C. 现在合算,因为人民升值前可以兑换更多的外币 D. 现在合算,因为人民币越升值,外国货价格越高3.在一些同学中,背名牌书包、穿名牌运动鞋等逐渐成为消费时尚。对此,有同学提出:反对攀比,不反对名牌;名牌消费应量力而行,避免增加家庭负担。这是提倡 A.缩小消费差别 B .适度消费C .绿色消费D .超前消费 4.右图表示效率与收入差距的关系,横轴x 代表收入差距,纵轴y 代表效率,原点O表示绝对的平均主义和绝对的低效率。曲线表示效率随着收入差距的扩大而变化的情况。该图表明

A .效率越高收入差距越大 B .效率与收入差距成反比 C.在x1 之前,效率与收入差距成反方向变化 D .收入差距扩大到一定程度之后,效率会降低 5.“制造成本价” “批发价”“零售价” , 这些“价”所对应的经济活动的环节分别是A.分配生产消费 B .分配交换分配 C.生产消费交换 D .生产交换交换 6.有人说,税收就是国家不付任何报酬而向居民取得东西。这主要是强调税收的 A.流动性 B .无偿性C .固定性D.法制性 8.“善于持家的人都懂得,如果在家里制作的成本高于从外面购买,那么就不要尝试在家里 制作。”这句话启示我们,在国际贸易中要 ①始终坚持自力更生的原则②善于利用比较优势 ③学会从国际分工和贸易中获益④提高本国社会劳动生产率 A.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9.中国共产党十八届四中全会确定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 A.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 B.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 C.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 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10.在我国,任何人都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这是因为 A.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按比例分配的 B .权利和义务在法律关系上是相对应而存在的 C.权利也是义务,义务也是权利 D .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对立的 11.干部用得准不准,交给群众“审一审”,干部用得行不行,交给群众“评一评”, 这是对政府工作人员任用实行公示制的通俗说法。选用干部通过公示的办法让群众把好最后 关,将干部人选交给群众评审、把关。这表明

高中化学会考文科必背知识点(2020年九月整理).doc

高中化学会考必备知识点 1、化合价 常见元素的化合价 2、氧化还原反应 定义:有电子转移(或者化合价升降)的反应 特征:化合价的升降 氧化剂 (具有氧化性)——得电子——化合价下降——被还原-------还原产物 还原剂 (具有还原性)——失电子——化合价上升——被氧化——氧化产物 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非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第一步:写。写出化学方程式 第二步:拆。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拆成离子形式。难溶(如CaCO 3、BaCO 3、BaSO 4、AgCl 、AgBr 、AgI 、Mg (OH )2、Al (OH )3、Fe (OH )2、Fe (OH )3、Cu (OH )2等),难电离(H 2CO 3、H 2S 、CH 3COOH 、HClO 、H 2SO 3、H 3PO 4等),气体(CO 2、SO 2、NH 3、H 2S 、Cl 2、O 2、H 2等),氧化物(Na 2O 、MgO 、Al 2O 3)等不拆。 第三步:删。删去前后都有的离子 第四步:查。检查前后原子个数,电荷数是否守恒。 离子共存问题判断: 1、是否产生沉淀 (如:Ba 2+ 和SO 42-,Fe 2+ 和OH -) 2、是否生成弱电解质(如:NH 4+和OH -,H+和CH 3OO -) 3、是否生成气体 (如:H +和CO 32-,H+和SO 3 放热反应: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的反应。 常见的放热反应:燃烧、酸碱中和、活泼金属与酸发生的置换反应。 吸热反应:反应物总能量小于生成物总能量的反应。 常见的吸热反应:盐类的水解、Ba (OH )2·8H 2O 和NH 4Cl 的反应、灼热的碳和二氧化碳的反应。 物质的量 2、各物理量之间的转化公式和推论

北京市高中物理会考试题分类汇编

北京市高中物理会考试题分类汇编 (四)机械能 1.(94A)用300N的拉力F在水平面上拉车行走50m,如图4-1所示。已知拉力和水平方向夹角是37°。则拉力F对车做功为______J。若车受到的阻力是200N,则车克服阻力做功______J。(cos37°=0.8) 5kW,当它的输出功率等于额定功率时达到1.8×102.(94B)一艘轮船发动机的额定功率为7N,轮船航行的最大速度是_________m/s10。最大速度,此时它所受的阻力为1.2×3.(95A)质量为2 千克的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在下落过程中,头2秒内重力的做的功是2) 10m/s(g取________J,第2秒内重力的功率是_________W。4.(96A)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它受到的阻力大小不变,若发动机的功率保持恒定,汽车在加速行驶的过程中,它的牵引力F和 加速度a的变化情况是 A.F逐渐减小,a也逐渐减小 B.F逐渐增大,a逐渐减小 C.F逐渐减小,a逐渐增大 D.F逐渐增大,a也逐渐增大 5.(95B)在光滑水平面上推物块和在粗糙水平面上推物块相比较,如果所用的水平推力相同,物 块在推力作用下通过的位移相同,则推力对物块所做的功 A.一样大 B.在光滑水平面上推力所做的功较多 C.在粗糙水平面上推力所做的功较多 D.要由物块通过这段位移的时间决定 6.(95B)汽车发动机的额定功率为80kW,它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最大速度可达20m/s。那么汽车在以最大速度匀速行驶时所受的阻力是 A.1600N B.2500N C.4000N D.8000N 4N的货物,货物以100.5m/s的速度匀7.(96B)升降机吊起重为1.4× 速上升。这时升降机提升货物做功的功率是____________W。 V 所示,物体沿斜面匀速下滑,在这个过程中物体所4-28.(95A)如图“不变”、_________(填“增加”具有的动能重力势能_________,机械能或“减少”) 图4-2 9.(93A)质量为m的石子从距地面高为H的塔顶以初速v竖直向下0运动,若只考虑重力作用, 则石子下落到距地面高为h处时的动能为(g表示重力加速度) 1122mvmv+C.mgH B.mgH-mgh -mgh A.mgH+ 002212mv+mgHD.+mgh 0210.(93A)在下列几种运动中遵守机械守恒定律的是 A.雨点匀速下落 B.自由落体运动 C.汽车刹车时的运动 D.在光滑水平面上弹簧振子所做的简谐振动 11.(93B)一个质量为0.5kg的小球,从距地面高5m处开始做自由落体运动,与地面碰撞后,竖 直向上跳起的最大高度为4m,小球与地面碰撞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为_________J。(重2力加速度取10m/s,空气阻力不计) 12.(96A)甲、乙两个物体,它们的动量的大小相等。若它们的质量之比m∶m=2∶1,那21么,它们的动能之比E∶E 。=____________k2k1.

高中计算机会考练习题(有答案)

《计算机基础》复习资料 1、操作系统是一种_______。A A、系统软件 B、操作规范 C、语言编译程序 D、操作程序 2、电子计算机主要是以_______为标志来划分发展阶段的。A A、电子元件 B、电子管 C、晶体管 D、集成电路 3、存储器可分为_______两类。C A、RAM和ROM B、硬盘和软盘 C、内存储器和外存储器 D、ROM和EPROM 4、计算机在一般的工作中不能往_______写入信息。A A、ROM B、软盘 C、RAM D、硬盘 5、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于________年。D A、194 B、1943 C、1945 D、1946 6、INTERNET 的中文译名是_______。C A、国际网 B、校园网 C、因特网 D、邮电网 7、域名一般来说,它是在_______。C A、中国的教育界 B、中国的工商界 C、工商界 D、网络机构 8、通过校园网入网时必须使用的一种设备是_______。A A、网卡 B、MODEM C、ISP D、HUB 9、操作系统的作用是_______。D A、软硬件的接口 B、进行编码转换 C、把源程序翻译成机器语言程序 D、控制和管理系统资源的使用 10、Windows资源管理器[编辑]菜单中的[复制]命令含义是_________。C A、将文件或文件夹从一个文件夹拷贝到另一个文件夹 B、将文件或文件夹从一个文件夹移到另一个文件夹 C、将文件或文件夹从一个磁盘拷贝到另一个磁盘 D、将文件或文件夹送入剪贴板 14、幻灯片上可以插入______多媒体信息。D A、声音、音乐和图片 B、声音和影片 C、声音和动画 D、剪贴画、图片、声音和影片 16、Windows 98中的剪贴板是______中一块临时存放交换信息的区域。A A、RAM B、ROM C、硬盘 D、应用程序 17、在Windows 98的中文输入状态下,在半角与全角的切换可用______命令。D A、Alt+Tab B、Ctrl+Shift C、Alt+空格 D、Shift+空格 18、在Windows 98中,文件夹中只能包含______。D A、文件夹 B、文件 C、记录 D、文件和文件夹 20、在电子邮件中所包含的信息______。D A、只能是文字 B、只能是文字与图形图像信息 C、只能是文字与声音信息 D、可以是文字、声音和图形图像信息 21、一台完整的计算机硬件是由 C 、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组成的。 A、加法器 B、控制器 C、驱动器 D、中央处理器 25、有关[复制软盘]的叙述,不正确的是______。D A、可以使用同一个软盘驱动器 B、二张软盘必须都为3盘或5盘 B、目标盘上原有的内容会全部删除 D、其目的是将源盘上的内容添加到目标盘上 26、多媒体信息处理时,显示器是作为_______媒体使用的。B A、表示 B、表现 C、传输 D、存储 27、以下计算机系统的部件_______不属于外部设备。B A、键盘 B、中央处理器 C、打印机 D、硬盘 29、在IE浏览器中要保存一网址须使用_______功能。C A、历史 B、搜索 C、收藏 D、转移 3、内存储器可分为随机存取存储器和_______。C A、硬盘存储器 B、动态随机存储器 C、只读存储器 D、光盘存储器 31、使用CD-ROM对光盘上的文件能进行下列的_____操作。B A、删除光盘上的文件 B、把光盘上的文件复制到硬盘上 C、把硬盘上的文件复制到光盘上 D、修改光盘上文件的文件名 32、下列_____文件扩展名是可执行程序文件扩展名。C A、TXT B、DOC C、EXE D、PRG 33、第一代电子计算机主要采用________元件制造成功。B A、晶体管 B、电子管

高中化学会考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会考知识点总结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 一、物质得量 1。物质得量 (1)物质得量得单位就是摩尔(mol)、 (2)1 mol任何微粒所含得微粒数=0。012kg一种碳原子(12C)所含得碳原子数=6。02×1023 (3)阿伏加德罗常数:6。02×1023mol-1称为阿伏加德罗常数(N A)。 (4)物质得量(n)、阿伏加德罗常数(NA)与微粒数(N)之间得关系:n = N NA 。 2、摩尔质量 (1)定义:单位物质得量得物质所具有得质量叫做摩尔质量(M),单位为g?mol—1、 (2)物质得摩尔质量数值上等于该物质得相对分子/原子质量。 (3)物质得量(n)、物质得质量(m)与物质得摩尔质量之间得关系:n=m M。 3。气体摩尔体积 (1)定义:一定得温度与压强下,单位物质得量得气体所占得体积叫做气体摩尔体积(V m),单位为L?mol-1、(2)标准状况下,V m≈22、4 L?mol-1。 (3)物质得量(n)、气体得体积(V)与气体摩尔体积(Vm)之间得关系:n= V Vm 。 4。物质得量浓度 (1)定义:以单位体积得溶液中所含溶质B得物质得量来表示溶液组成得物理量,叫做溶质B得物质得量浓度(cB), 单位为mol?L-1 、 (2)在一定物质得量浓度得溶液中,溶质B得物质得量(n)、溶液得体积(V)与溶质得物质得量浓度(cB)之间得关 系:n= cB?V 。 (3)容量瓶:常用于配制一定体积、浓度准确得溶液、 二、胶体 1。定义:分散质得微粒直径介于1-100 nm之间得分散系称为胶体。 2、溶液、浊液、胶体得本质区别:分散质粒子得大小不同。 3、丁达尔现象:当可见光束通过胶体时,在入射光侧面可观察到光亮得通路,这种现象称为丁达尔现象。 4。丁达尔现象可用于检验溶液与胶体。 5、聚沉:胶体形成沉淀析出得现象称为聚沉。 6、引起胶体聚沉得条件:加入可溶性盐、加热、搅拌等。 三、离子反应 1、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得化合物称为电解质。 2、酸、碱、盐就是电解质;其它化合物为非电解质。 3、离子反应:有离子参与得反应称为离子反应。 4、将化学方程式改写为离子方程式时,可溶性得酸碱盐要改写成离子形式,其它物质不改写。 四、氧化还原反应 1、定义:在反应过程中有元素化合价变化得化学反应叫做氧化还原反应。 2、氧化还原反应得本质:电子转移、 3、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氧化产物——本身作还原剂/具有还原性; 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生成还原产物-—本身作氧化剂/具有氧化性。 五、原子结构 1、对一个原子来说: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2、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 3、一般用符号A ZX 表示一个质量数为A、质子数为Z得原子。 4、具有一定数目质子与一定数目中子得一种原子称为核素。 六、元素周期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