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0---2021学年度八年级物理(上)期末考试卷及答案(含两套题)

人教版2020---2021学年度八年级物理(上)期末考试卷及答案(含两套题)
人教版2020---2021学年度八年级物理(上)期末考试卷及答案(含两套题)

密 线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

人教版2020—2021学年度上学期八年级

物理(上)期末测试卷及答案

(总分:100分 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

1.以下对生活中常见物理量的估测,符合事实的是( ) A.教室中使用的普通日光灯管的长度约为2m B.骑自行车的速度约为8km/h C.直接用来淋浴的水的温度约为70℃

D.完整播放一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所需的时间约为50s 2.2020年1月7日至10日,某中学进行期末考试,学校教务处及时关掉了上课铃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铃声是由电铃的振动产生的

B.同学们能够听到铃声是因为空气可以传声

C.关掉铃声是在声源处防止噪声产生

D.铃声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10m/s

3.港珠澳大桥全长55km ,被称为“新的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如图所示,一辆卡车行驶在大桥上,下列说法中:①以该卡车为参照物,卡车司机是静止的;②以后面行驶的汽车为参照物,该卡车定是静止的;③以桥上标志牌为参照物,卡车司机是运

动的;④以卡车司机为参照物,桥上的标志牌是静止的( )

A.只有①③正确

B.只有①④正确

C.只有①②正确

D.只有②④正确

4.如图所示,图甲是小车甲运动的s-t 图象,图乙是小车乙运动的v-t 图象,由图象可知( )

A.甲车速度大于乙车速度

B.甲、乙两车都由静止开始运动

C.甲、乙两车经过5s 通过的路程都是10m

D.甲、乙两车都以10m/s 匀速运动

5.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其物态变化属于放热过程的是( )

A.冰冻的衣服晾干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B.冰川消融

C.冬天窗户玻璃上有水滴

D.用干手器将手烘干

6.北京时间7月3日凌晨,2019年唯一一次日全食在南美洲上

演。最壮观的日食发生在加拉帕戈斯群岛伊莎贝拉岛西南2600

公里处,日全食时间长达4分32.8秒。下列关于日全食的说

法不正确的是()

A.日全食说明月球不是光源

B.日全食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C.日全食过程中,以太阳为参照物,月球是静止的

D.日全食时仍可看到太阳光晕是因为光的折射

7.如图所示,小易利用激光灯、可折转的光屏、平面镜等器材

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屏能显示光路,是因为发生了镜面反射

B.

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

C.验证“光路可逆”时必须用两个激光灯

D.验证“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时,入射角不能为0°

8.2019年1月16

马街亮相。如图所示为刷脸设备“蜻蜓”

对准摄像头,就能快速完成刷脸支付,整个结账过程不超过

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通过摄像头反射成像

B.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

线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

C.面部通过摄像头成虚像

D.面部需位于摄像头的焦点以内才能成像

9.使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下列各种情况会造成测量结果比真实值偏小的是( )

A.调节天平的横梁平衡时,指针偏向分度盘中线的右侧便停止调节

B.调节天平的横梁平衡时,指针偏向分度盘中线的左侧,就停止调节

C.使用的砝码已磨损

D.游码未移到标尺的零刻线处,就开始测量

10.铜雕产生于商周,是以铜料为胚,运用雕刻、铸塑等手法制作的一种雕塑。倘若人物雕像的体积是真人体积的8倍,其密度为8×103

kg/m 3

,则每一尊雕像的质量约为( )

A.400kg

B.800kg

C.3200kg

D.4×104

kg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空1分,共12分)

11.如图是某个实验小组利用频闪照相机每隔0.1s 拍摄一次所得到的物体和刻度尺的频闪照片,黑点表示物体的像。由图可知,物体在AB 段的路程为________cm ,平均速度为________m/s 。

12.2019年12月26日,河南大学附属中学教师十佳歌手大赛在二楼报告厅如期举行,女高音李娜老师引吭高歌一曲《青藏高原》,嗨爆全场。其中,第一个“高”是指_______,第二个“高”是指________。(均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 13.疫情下,初中开学的学生处在严格防疫中,其中包括每天两次的体温检测。图中体温计的示数为________℃。体温计玻璃泡中的水银有毒,一旦泄漏要及时处理,因为常温下它能够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为水银蒸气,被人体吸入。

14.太阳光穿过浓密的树林孔隙,在地面形成明亮的光斑;当

太阳正对凸透镜时,有时在透镜的另一侧白纸上也能看到一个明亮的光斑,前者光斑的形成是由于光的________,后者光斑的形成说明凸透镜对光线具有________作用。

15.为了研究眼的成像原理,小科自主研制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答用水透镜模拟眼的晶状体,通过注水或抽水可改变水透镜凸度

大小。光屏和水透镜固定在光具座如图所示的位置。点燃蜡烛

后,调节水透镜凸度,直至光屏上成一个清晰倒立、________

(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若将点燃的蜡烛

向左移动一小段距离,要使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应对水

透镜________(选填“注水”或“抽水”)。医院急诊室的氧气

瓶中,氧气密度10kg/m3,合________g/cm3,某次急诊中给急

救病人供氧用去了一半氧气,则瓶内剩余氧气密度为

________kg/m3。

三、作图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

17.(4分)如图所示,OA是入射光线AO的折射光线。请在图

中画出入射光线BO的反射光线和该入射光线在水中的折射光

线的大致方向。

18.(4分)如图所示,ab是光源S发出经平面镜反射后射向

凸透镜焦点F的一条光线,S’是光源S

画出:

(1)光源S的位置

(2)光线ab经凸透镜后折射光线的大致位置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4分)

19.(8分)小强对热现象的有关实验进行如下探究:

(1)在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中用

加热,其目的是使冰________;根据图甲可知,冰属于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2

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直至沸腾。图乙水的沸点没有达到100

强________(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1

密 线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

(3)结合两次实验图象可知:冰的熔化过程和水的沸腾过程

具有的共同特点是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4分)如图所示,小明和实验小组同学利用透镜、光屏、

蜡烛等实验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物距u/cm 像距v/cm

像的性质

缩放 正倒 虚实 35 14 缩小 倒立 实像 25 17 缩小 倒立 实像 20 20 等大 倒立 实像 16 25 放大 倒立 实像 5

放大

正立

虚像

根据以上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在实验过程中,要使透镜中心、烛焰和光屏中心大致在________________ 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2)由实验数据可判断,该透镜的焦距约为________cm 。

(3)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凸透镜成实像时,随着物距的减小,像逐渐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像距逐渐增大。

(4)若将蜡烛放在距凸透镜15cm 的位置,像成在________(选填“焦点以内”“一倍焦距到二倍焦距之间”或“二倍焦距之外”),该成像原理在实际中的应用是________(选填“照相机”

“投影仪”或“放大镜”)。

(5)实验过程中蜡烛由于燃烧而变短,为了使烛焰的像再次

成在光屏的中心,应向下移动________(选填“光屏”或“凸透镜”)。

(6)如果用该实验中的透镜来矫正视力,可以制成________(选填“近视”或“远视”)眼镜。

21.(12分)小明家乡种植的杏树今年获得了丰收,他想利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量一个新鲜杏的密度,进行了下列操作:

线 内 不 得

(1)先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然后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为使天平横梁平衡,他应该调节横梁上的________。 (2)将鲜杏放在调好的天平左盘,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甲所示,则鲜杏的质量为________g 。 (3)为了能将鲜杏放入量筒,小明选取了容积为200mL 的量筒,他先往量筒中加入适量的水,记下此时水的体积,如图乙所示;再将这个鲜杏放入量筒,再次记录读数,请你帮他计算鲜杏的密度为________kg/m 3

(4)小明继续实验时不小心将量筒碰倒摔碎了,他又选取了小烧杯、溢水杯、容积为50mL 的量筒测量鲜杏的体积,他的做法如下,请你将下列步骤补充完整。

a.先将溢水杯中盛满水,再将鲜杏轻轻放入溢水杯中,让溢出

的水流入小烧杯中;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c.记录此时量筒中水的体积。

你认为小明按上述做法所测出鲜杏的密度比真实值(选填“偏大”或“偏小”),其原因是五、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分)

22.(7地到开封用时1.2h 。则:

(1)轿车匀速行驶的速度是多少? (2)轿车从A 地到B 地的时间是多少?

23.(9分)小华找到一个容积为0.27m 3

水。已知冰的密度为0.9×103

kg/m 3

。求:

(1)水的质量。

密 线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

(2)若水全部结成冰,体积增大多少?

(3)小华通过观察发现,水缸里的水是从水面开始凝固的。如图是水的密度随温度变化的图象,请说明水从水面开始凝固的原因。

参考答案

1.D.

2.D.

3.A.

4.C.

5.C.

6.C.

7.B.

8.B.

9.A.10.C 11.7.50;0.15 12.音调;响度 13.37.8;汽化 14.直线传播;会聚 15.缩小;抽水 16.0.01;5 解析:因为

1g/m 3=103kg/m 3

,所以

10kg/m 3

=10×

10-3

g/cm 3

=0.01g/cm 3

,给病人供氧用去了一半,质量减半,而氧气的体积保持不变(等于瓶子的容积),根据m V ρ=可知,氧

气的密度变为原来的半,则瓶内剩余氧气的密度为35kg /m ρ'=。

17.

18.

19.(1)均匀受热;晶体(2)低于(3)继续吸热,温度不变 20.(1)同一高度(同一水平线)(2)10(3)变大(4)二倍焦距之外;投影仪(5)凸透镜(6)远视

21.(1)平衡螺母(2)21.2(3)1.06×103

(4)b.将小烧杯中的水倒入量筒中c.偏大;向量筒中倒水时,会有少量水附着在烧杯壁上,因此测量的鲜杏的体积偏小 22.解:(1)120km 100km /h 1.2h

s v t

===

(2)A 、B 两地间的距离

120km 70km 50km AB s =-=

50km

0.5h 100km /h

AB AB s t v =

== 23.(1)水的质量:333 1.010kg /m 0.27m 270kg m V ρ==??=水水水

密 封 线 内 不 得 (2)水全部结成冰后,质量不变,所以冰的质量是270kg ,冰的体积:

333

270kg

0.3m 0.910kg /m

m V ρ=

=

=?冰冰 体积增大:3 0.3m V V V ?=-=-冰水33

0.27m 0.03m =

(3)0~4℃时,水温越低密度越小,在水的上方温度低,这是水从水面开始凝固的原因。

人教版2020—2021学年度上学期八年级

物理(上)期末测试卷及答案

(总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16小题,每小题2分,共32分,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数据中最接近事实的是()

A .我们所用物理教材的厚度约为5cm

B .人步行速度约

C .洗澡水的温度是70℃

D .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0g 2.祖国山河一年四季美景如画.图中关于山河美景的描述,

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3.甲、乙两列火车在两条平行的铁轨上匀速行驶,两车交汇时,甲车座位上的乘客从车窗看到地面上的树木向东运动,看到乙车向西运动.由此可判断() A .甲车向西运动,乙车向东运动 B .甲车向东运动,乙车向西运动 C .甲、乙两车都向西运动 D .甲、乙两车都向东运动

4.体积和质量都相等的铜球和铝球,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 .铜球一定是空心的B .铝球一定是空心的 C .如果铝球是空心的,则铜球一定是空心的 D .如果两个球都是空心的,则铜球空心更大些

5.放映幻灯时,要想使银幕上出现大的“F 确的放法应该是()

密 封 线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

A.B.C.D.

6.如图所示声波的波形图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的音调和响度相同 B:甲、丙的音调和音色相同

C:乙、丁的音调和音色相同 D:丙、丁的音色和响度相同 7.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镜面反射与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B .光线垂直照射在平面镜上,入射角是90°

C .太阳光中的红外线有很好的杀菌作用

D .光在同一种介质中一定沿直线传播 8.对于声和光,下列说法中不正确...

的是() A .中医诊病通过“望、闻、问、切”四个途径,其中“闻”指利用声音获得身体信息

B .声波能传递能量,因此利用声波可以清洗精密机械

C .“震耳欲聋”指声音响度很大

D .色光的三原色是红、黄、蓝

9.我国古代诗词中有许多描述光现象的精彩诗句,如辛弃疾的“溪边照影行,天在清溪底,天上有行云,人在行云

里”.其中“天在清溪底”的现象与图中现象相似的是()

A.平面镜成像

B.小孔成像

C.分解太阳光

D.视力矫正

10.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创造了无数的诗歌辞赋,我们在欣赏这些诗歌辞赋时,不仅要挖掘其思想内涵,还可以探究其中所描述的自然现象与物理规律,下面是某位同学对部分诗句中蕴涵的物理知识的理解.其中正确的是:()

A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高”是指声音的特征“音调”

B .“露似珍珠月似弓”——露实际是小水珠,是由冰熔化形成

C .“人面桃花相映红”——桃花是光源,发出的红光映红了人的脸

D .“孤帆一片日边来”——“孤帆”的运动,是以江岸为参照物的

11.将电铃扣在抽气盘上的玻璃钟罩内,如右图所示.通电后可以看到电铃在振动,听到电铃发出的声音.用抽气机向外抽气的过程中,仍可清晰地看到电铃在振动,但铃声越来越小.对以上现象的解释,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

A .听到铃声又看到电铃在振动,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发生的

B .听到铃声越来越小,说明声音要借助介质才能传播

C .看到电铃在振动,说明光能穿透玻璃等透明物质

D .看到电铃在振动,说明光的传播一定要借助于介质 12.把一块金属浸没在盛满酒精(ρ=0.8g/cm 3

)的杯中时,从杯中溢出56g 酒精,若将该金属块浸没在盛满水的杯中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金属块的质量为56g

B.金属块的体积为700㎝3

C.溢出酒精的体积为56㎝

D.溢出水的质量为70g

13.将物体放在距凸透镜40cm 处,在透镜另一侧距透镜30cm 处的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则此凸透镜的焦距范围是()。 A:10cmf15cmB:15cm f 20cm C:20cm f 30cmD:30cm f 40cm

14.如图所示为“神舟飞船”与“天宫一号”实施自动交会即将对接时是模拟图,成功对接后巡游太空,关于它们成功对接后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神舟飞船”相对于“天宫一号”是运动的

B .“神舟飞船”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

C .“神舟飞船”和“天宫一号”相对于地球是运动

D .“天宫一号”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

15.如图,若要让反射光线射中目标,在激光笔不动的情况下,可将平面镜()。 A:竖直向上移动 B:竖直向下移动

C:水平向右移动 D:水平向左移动

16.如图所示的是A 、B 两种物质的质量m 与体积v 的关系图像,由图像可知A 、B 两种物质的密度ρA 、ρB 和水的密度ρ水之间的关系是()

A.ρB >ρ水>ρA

B.ρB >ρA >ρ水

C.ρA >ρ水>ρB

D.ρ水>ρA >ρ B

二、填空题(本题5小题,每空2分,共20分)

17.如图所示,小明分别用甲、乙两个不同的音叉来研究音叉发声特点,发现第一次甲音叉旁的乒乓球弹得远,第二次乙音叉旁的乒乓球弹得快,这说明第1次声音的 大;如果音叉的振动小于 Hz ,人耳将听不到这个声音.

14题

15题

密 封 线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

18.如上图是某物质的熔化图像,从图像中可以看出它是晶体,其中整个熔化过程经历了 min 的时间,熔化过程中它处

于 状态.

19.郑西(郑州一西安)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全长505km ,承担运

行任务的“和谐号”动车组,最高车速可达350km/h .某次列车下午17:10从郑州发车,l9:10到达西安,则这次列车的平

均速度约为 m/s(保留一位小数).为了确保行车安全,列车上的监控系统,通过对高速运转车轮的热辐射产生的一种不可见光进行检测,实现对车轮温度的实时监控.这种不可见光是 。

20.身高为1.8m 的小华站在大穿衣镜前lm 处,通过看自己在镜中的像整理自己的服饰,则他与他的像之间的距离是 m ;若他以0.5m/s 的速度沿着与镜子平行方向行走了3s 后,则他与他的像之间的距离是 m .

21.如图是十字路口处安装的监控摄像头,它可以拍下违章行驶的汽车照片,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 镜.A 、B 是一辆汽车经过十字路口时,先后拍下的两张照片,可以看出汽车是 摄像头(选填:“靠近”、“远离”).观察照片可以发现,几乎看不见车内的人,但车的外表却很清晰,是因为车内的人光线暗,摄像头几乎无法成像.

三、作图题、实验与探究题(本题共4小题,22小题4分,23

小题8分,24小题10分,25小题8分共30分)

22.(1)一束光从水中斜射向水面上O 点,发生反射和折射,请在图中作出此光线的折射光线,并标出折

射角。

(2)作出光源S 经平面镜反射后过A 点的光路.

23.(每空2分共8分)小凡同在做“观察水沸腾”实验中: (1)图1中温度计的工作原理: (2)水沸腾时温度计示数如图2所示,为 ℃,这说明当时水面上方的大气压 (填“高于”、“低于”或“等于”)一个标准大气压。

(3)分析如图3所示的图象,可知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的特点是 。

24.(每空2分共10分)小明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

(l )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透镜的另一侧移动光屏,在距透镜10cm 处,光屏上呈现出最小最亮的光斑,则此凸透镜焦距约是 cm 。 (2)如图是小明“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图:如果你是

他的合作者,请你帮他指出该装置中的两处错误:

①;

②.

(3)错误改正后,小明将凸透镜固定在50cm处,小明将点燃的蜡烛放在10cm处,移动光屏,在屏上得到清晰的倒立、的实像。

(4)小明继续将点燃的蜡烛靠近凸透镜,当烛焰移至35cm 处,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倒立、放大的实像,(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应用这一原理制成.

25.(每空2分共8分)小军想测量一不规则小石块的密度,但家里只有天平、烧杯,而没有量筒。请将他的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1)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将标尺上的游码移到零刻度处,调节天平的使天平平衡。

(2)用天平测量小石块的质量,右盘中的砝码和标尺上的游码如图12所示,则小石块的质量为 g。

(3)如图13所示:

a.往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把小石块浸没,在水面到达的位置上作标记;

b.

c.

为183g;

d.

(4

(保留一位小数)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共18分。

26.

27.

PM2.5

密 线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

大气中颗粒物浓度增加,这些都是雾霾产生的重要因素. 为降低PM2.5对大气的污染,近年来,某市开始推广使用乙醇

汽油.乙醇汽油是一种由乙醇(即酒精)和普通汽油按一定比例混合配成的替代能源,乙醇汽油不影响汽车的行驶性能,还

能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量.

乙醇汽油一般配制比例为:普通汽油体积占90%,乙醇(即酒

精)体积占10%,(乙醇和汽油混合后总体积为二者原来体积之和,乙醇的密度为0.8×103kg/m 3,汽油的密度为0.7×103kg/m 3) (1)如果配制过程中,不小心将乙醇的体积配制过多,配制后的乙醇汽油密度 (偏大、偏小、不变);(2分) (2)现按正常的配制比例,计划配制200L 的乙醇汽油,请根据以上数据计算:

①所需要乙醇的质量是多少?(4分) ②乙醇汽油的密度多大?(4分)

参考答案

一、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B C C A A A D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A

D

D

D

B

C

B

C

17. 响度 ; 20 ;18. 5 ; 固液共存; 19. 70.1 ;红外线;20. 2m ; 2m ;

21. 凸透镜 ; 靠近 ;

三、22.(1)一束光从水中斜射向水面上O 点,发生反射和折射,请在图中作出此光线的折射光线,并标出折射角。 (2)作出光源S 经平面镜反射后过A 点的光路. 23.(每空2分共8分)

(1)(1)温度计的工作原理: 液体的热胀冷缩 (2) 98 ; 低于;(3) 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 24.(每空2分共10分)(1) 10cm

(2)① 蜡烛、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 ; ② 蜡烛和透镜的位置放反了.(3)缩小(4)投影仪 25.(每空2分共8分)

(1)平衡螺母;(2) 62;(3)30 ;(4) 2.1 ; 四、26、(1)(4分) (1)已知v=30km/h,t=20min=h

小森家离图书城的路程:s=vt=30km/hx h=10km

(2)

,

往返路途中用掉汽油:

27、解:(1)2分 偏大 ;(2)4分 200L 乙醇汽油中含乙醇的体积:

根据p=

可得乙醇的质量:

体积: 汽油的质量:

乙醇汽油的密度: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试题人教版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物理 期末试卷(人教版) 考生注意:考试时间7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题给出 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1.我们生活在声音的广袤空间里,下面有关声音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A.游人听到山间潺潺的水声是水和岩石撞击产生的 B.科学家利用声波的反射可以测定月球和地球之间的距离 C.村民能够根据音色辨别蝉唱虫吟 D.医生利用人体发出的微弱噪声可以探测病灶 2.为了探究声音的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几个实验。你认为能够完成这个探究目的的是 3.如图所示,对下列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错误的是 (a)(b)(c)(d)A.图(a)中漫反射的光线尽管杂乱无章,但每条光线仍然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B.图(b)中木工师傅观察木板是否平整,是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特点 C.图(c)所示炎热夏天公路上的海市蜃楼景象,是由光的反射现象造成的 D.图(d)所示是太阳光经过三棱镜色散后的色光排列情况 总分核分人 得分评卷人

4.如图是利用透明玻璃板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像的大小与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有关 B.蜡烛远离玻璃板过程中,蜡烛的像始终与蜡烛等大 C.把光屏放在玻璃板后像所在的位置,像会成在光屏上 D.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能在玻璃板后成一实像 5.1976年7月28日的唐山大地震,是迄今为止400多年世界地震史上最悲惨的一页24万人死亡,16万人重伤。有关专家指出:地震后缺乏必要的自救知识,是使丧生人数增多的一个原因。以下关于被埋在废墟下的人的自救措施中正确的是 A.见缝就钻,说不定能从废墟中爬出来 B.静下来等待营救人员来营救C.用硬物敲击墙壁或管道,向营救人员求救D.大声呼救 6.如图所示的电路中,有可能损坏电流表的是 7.医生为病人检查牙齿时,拿一个带把的小镜子在酒精灯上烧一烧,然后再放入病人的口腔中,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给小镜子消毒 B.使小镜子升温,防止口中空气液化 C.使小镜子升温,防止口中水蒸气液化 D.使小镜子升温,防止口中水蒸气凝固 8.我市正在加快“魅力城市”建设的步伐,规划是城市建设的一项重要的工作,为此,需要航空摄影人员从高空给城市拍照,若所用的照相机镜头的焦距为60mm,则胶片与镜头的距离应 A.大于120mm B.恰为120mm C.小于60mm D.略大于60mm 9.如图是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整体建筑外观采用上大下小的“斗拱”型设计,看似一个粮仓,又像一顶古代的礼冠,故被称为“东方之冠”,完美诠释了“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的构思主题,表达了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一游客在馆前某处想拍摄馆的全景像,但其发现在该位置无论如何调节调焦环都不能得到“东方之冠”的全景像,那么他该

2016年八年级物理期末试卷及答案

40西大桥 号学名姓 级班校学题 答 要 不 内 线 封 密 泉口中学2016年秋季学期八年级期末考试 物理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命题人:龙家忠评卷人得分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4分) 1.在烧瓶里放少量的碘,并用酒精灯对烧杯微微加热,过一会儿停止加 热。在此实验中可以看到,固态的碘没有熔化,而直接变成紫色的碘蒸气,这种现象叫。 停止加热后,碘的蒸气没有液化,而直接变成固态的碘,这种现象叫。 2.两个同种材料制成的实心球,它们的体积之比为4∶1;则它们的密度之比为________. 3.站在行驶的火车上的乘客看到树木向东运动,他是以______为参照物的;若以地面为参照物,火车正在 向_______运动。 4.日食现象是由于光的_______形成的;站在平静的池塘旁,可看到岸边大树的倒影和水中游的鱼,前者 是光的_______现象,后者是光的_______现象,所看到的都是_______(填“实像”或“虚像”) 5.如图1所示,“40”表示________,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 从看到这两个标志牌的地方到达“西大桥”,匀速行驶的汽车最快需_______min。 8km 图1 6.一个人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4m处,则像距离人_______m远;如果此人以1m/s的速度靠近镜面, 则1.5s后,人和像的距离为_______m。 7、一物体做直线运动,前2s内通过的路程是40m,后2s内的通过路程是20m,这个物体后2s内的平均 速度是___________,4s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______。 8.一块金属的体积是2.5m3,质量是6750kg,则它的密度是,这种金属可能是;若将金 属块截去2/3,剩余部分的密度是。 9.空瓶质量为5kg,瓶内装满水后为17kg,若换上酒精,整个瓶子可装的酒精比装水少kg。 A物质射到B物质,反射光线恰好与折射光线垂直,则入射角为_______, 10.一束光线与界面成30角从 折射角为_______。 11.用质量相等的O℃的水和O℃的冰来冷却物体,的冷却效果较好。因为它 在过程中要热量。 评卷人得分二、选择题 (每题3分,共24分) 12.学习、生活中所涉及到的下列数值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A.人体正常体温约为40℃B.八年级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26cm C.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0m/s D.正常人10次脉搏的时间约为1min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房屋、树木随地球转动不属于机械运动。 B.对同一物体选用不同的参照物,其运动情况一定不相同。 C.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 D.用t/s也可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且t/s越小,表示运动越快。 14.放映幻灯时,要想使银幕上出现大的“F”字母,幻灯片正确的放法应该是()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十章浮力知识点总结

物理第十章《浮力》知识点总结 第一节 浮力 1、定义:一切浸入液体(气体)的物体都受到液体(气体)对它竖直向上的力 叫浮力。 2、方向:竖直向上,施力物体:液(气)体 3、产生的原因(实质):液(气)体对物体向上的压力大于向下的压力,向上、向下的压力差 即浮力。 第二节 阿基米德原理 (1)内容: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2)公式表示:F 浮 = G 排 =ρ液V 排g 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而与物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形状 、浸没的深度等均无关。 (3)适用条件:液体(或气体) 第三节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 (1)前提条件:物体浸没在液体中,且只受浮力和重力。 下沉 悬浮 上浮 漂浮 F 浮 < G F 浮 = G F 浮 > G F 浮 = G ρ 液 <ρ物 ρ液 =ρ物 ρ液 >ρ物 ρ液 >ρ物 说明: ① 密度均匀的物体悬浮在某液体中,若把物体切成大小不等的两块,则大块、小块都悬浮 。

②一物体漂浮在密度为ρ的液体中,若露出体积为物体总体积的1/3,则物体密度为(2/3)ρ 分析:F 浮= G则:ρ液V排g =ρ物Vg ρ物=(V排/V)·ρ液= 2 ρ液 ③悬浮与漂浮的比较 相同: F 浮= G 不同:悬浮ρ 液=ρ 物 ;V 排 =V 物 漂浮ρ 液>ρ 物 ;V 排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2-2013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及答案 检测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姓名 评价 一.我会填空(每空1分,共26分) 1.在下列数据后面填上合适的单位:(1)一张纸的厚度约为75 ______; (2)一辆满载货物的卡车匀速行驶的速度约为38 _______。 2. 甲同学把耳朵贴在长钢管的一端,乙同学在长钢管的另一端敲击一下,甲同学听到了两次响声,这两次呼响声是声音分别通过_______、_______传入甲同学耳朵的。 3. 站在行驶的火车上的乘客看到树木向东运动,他是以______为参照物的;若以地面为参照物,火车正在向_______运动。 4. 日食现象是由于光的_______形成的;站在平静的池塘旁,可看到岸边大树的倒影和水中游的鱼,前者是光的_______现象,后者是光的_______现象,所看到的都是_______(填“实像”或“虚像”) 5. 如图1所示,“40”表示________,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看到这两个标志牌的地方到达“西大桥”,匀速行驶的汽车最快需_______min 。 40 西大桥 8km 图1 6. 一个人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4m 处,则像距离人_______m 远;如果此人以1m/s 的速度靠近镜面,则1.5s 后,人和像的距离为_______m 。 7、一物体做直线运动,前2s 内通过的路程是40m ,后2s 内的通过路程是20m ,这个物体后2s 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__, 4s 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______。 8. 一块金属的体积是2.5m 3,质量是6750kg ,则它的密度是 ,这种金属可能是 ;若将金属块截去2/3,剩余部分的密度是 。 9.空瓶质量为5kg ,瓶内装满水后为17kg ,若换上酒精,整个瓶子可装的酒精比装水少 kg 。 10. 一束光线与界面成 30角从A 物质射到B 物质,反射光线恰好与折射光线垂直,则入射角 为_______,折射角为_______。 11.在烧瓶里放少量的碘,并用酒精灯对烧杯微微加热,过一会儿停止加热。在此实验中可以看到,固态的碘没有熔化,而直接变成紫色的碘蒸气,这种现象叫 。停止加热后,碘的蒸气没有液化,而直接变成固态的碘,这种现象叫 。 12. 用质量相等的O ℃的水和O ℃的冰来冷却物体, 的冷却效果较好。因为它在 过程中要 热量。 二. 选择题(每题2分,共32分) 14. 用图3所示的刻度尺来测金属块的长度,下列测量结果正确的是( )

人教版八年级初二物理浮力经典习题

浮力部分练习题 1、如图所示,Q为铜制零件,其上部为边长L=0.2m的立方体,下部为边长l=0.1m的立方体.Q的下表面与容器底部粘合,且水面恰好与Q上表面相平,则零件所受的浮力为(g取10N/kg)() A.0N B.20N C.60N D.80N 2、重100N的水可以产生的最大浮力为() A、一定小于100N B、一定大于100N C、一定等于100N D、可以大于100N 3、某热气球充气后体积为3000m3,则该热气球所受的浮力为N(g 取10N/kg,空气的密度取1.29kg/m3) 4、小鹭做“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实验的步骤如图 所示. (1)小鹭处理数据时,发现实验步骤有所遗漏.遗 漏的步骤为______________.若将 遗漏的步骤标注为d,则最合理的实验步骤依次为 ________(用实验步骤对应的字母表示). (2)实验步骤a、b、c、d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依次为Fa、Fb、Fc、Fd.若这些示数之间的关系满足(用式子表示)________,则可证明,浸入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重力的大小.

5、在弹簧测力计下悬挂一个金属零件,示数是7.4N,当把零件浸没在密度为0.8×103kg/m3的油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6.6N,求: (1)金属零件所受浮力为多少? (2)金属零件的体积为多少? (3)金属零件的密度为多少? 6、-右下如图,实心物体A、B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并浸没在 水中,当把盛水槽移走后,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增加了相同 的数值,那么A、B必有相同的 A.体积 B.质量 C.密度 D.重力 7、将金属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端,先后浸没在水和酒精 中,金属块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中甲、乙所 示.则下列关于金属块的几个物理量计算正确的是 () A.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2N B.质量为3kg C.体积为10cm3 D.密度为3.0×103kg/m3 8、如图所示,在容器中放一个上、下底面积均为10cm2、高为5cm,体积为80cm3的均匀对称石鼓,其下底表面与容器底部完全紧密接触,石鼓全部浸没于水中且其上表面与水面齐平,则石鼓受到的浮力是()(取g=10N/kg) A. 0 B. 0.3N C. 0.5N D. 0.8N 9、在水平桌面上放置一个底面积为100cm2,质量为 400g的圆筒,筒内装有16cm深的某种液体.弹簧测

八年级物理试卷及答案

八年级物理试卷及答案-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2 第一次联考卷 八年级物理卷 (本卷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 3*12=36分) 1.“以卵击石”常比喻人自不量力,用鸡蛋去碰石头,其中包含的物理道理 A .鸡蛋受到力的作用,而石头没有受到力的作用 B .鸡蛋受到较大力的作用,而石头受到较小力的作用 C .它们之间的作用力大小相同,只不过石头比鸡蛋硬。 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2. 小明将铅球掷出,如不计空气阻力,飞行中的铅球受到哪些力的作 A .手的推力 B .重力 C .重力和手的推力 D .不受任何重30N 的物体可能是: A .一个装满书本的书包 B .一个小学生 C .一辆小轿车 D .一支新 .完全失重的太空轨道舱里航天员进行体能锻炼,下述活动中可采用的 A 、举哑铃 B 、做俯卧撑 C 、用弹簧拉力器健身 D 、引体

5.体育课上几个同学用一根弹簧拉力器比试臂力,拉力器上有三根弹簧,结果每个人都能把手臂撑直,则: A、臂力大的人所用的拉力大 B、手臂长的人所用的拉力大 C、体重大的人所用的拉力大 D、每个人所用的拉力一样大 6. 玩具“不倒翁”被扳倒后会自动立起来,其奥妙是 A.重力太小,可以忽略 B.重心较低,不易倾倒 C.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D.里面有自动升降的装置 7.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坐在汽车前排的司机 和乘客都应系好安全带,这是为了减轻在下列哪种情况时可能对人身 造成的伤害 A.汽车车速太慢B.汽车紧急刹车C.汽车缓慢启动D.汽车突然加速 8.如图所示,各物体受到的两个力中彼此平衡的是 9. 一本物理书放在水平课桌上处于静止状态,下列属于一对平衡力的 是 A. 书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B. 书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3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浮力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的理性思维较弱,对概念的理解、规律的分 析有欠缺。但学生的求知欲很强,动手心情很迫切,对 新生事物有很浓厚的兴趣,渴望掌握知识。本节课学生 通过直观的体验、实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找出规 律。利用这节实验探究课创设一个平台,充分发挥学生 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轻松、愉快地掌握知识,形成技 能并锻炼能力。 教 学 流程老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浮力的定义 1让学生举出生 活中关于浮力的 现象。 2 说出浸入漂在 浸没的状态 3 板书浮力定义 简单提问浮力的 施力物体受力物 体方向 二浮力的大小 称重法 F 浮 =G- F 示 三浮力产生的原 因 浸没在液体中的 物理,其上下表 面受到的压力不 同,这就是浮力 1学生说出关于 浮力的现象,演 示浮力存在的情 景 2 说明物体漂浮 浸入,浸没的状 态。 学生经历探究过 程测量浮力大小 通过检测学 生的预习成果激 励学生的学习和 探索兴趣,了解 重要的动词在浮 力中的应用并且 让学生们积极的 投入到学习中 来,有感性过度 到理性,引出浮 力定义。 让学生体会探究 的过程

产生的原因(压力差法求浮力) 四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 老师演示 五浮力的影响因素 通过学生演示引出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规律:物体在液体中所收浮力的大小,跟它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跟液体的密度有关,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越大,液体的密度越大,浮力就越大 小结:师生共同总结收获与疑问学生阅读,交流 总结 学生观察总结 演示压乒乓球, 压排球 猜想实验探究 交流合作总结规 律 培养学生的分析 总结能力 从现象看规律 经历探究过程, 培养学生的动手 操作能力和学生 的交流合作能力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A B D C 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试卷(一) 一、选择题(单选题) 1、甲、乙、丙三辆车同时在一条东西方向的大街上行驶,甲车上的人看到丙车相对于甲车向西运动,乙车上的人看到甲、丙两车都相对于乙车向东运动,而丙车上的人则看到路边的树木向西运动。关于这三辆车行驶的方向,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甲车必定向东行驶; B 、乙车必定向西行驶; C 、丙车可能向西行驶; D 、三车行驶方向一定相同. 2、控制噪声是城市环保主要项目之一。下列哪种措施不能减弱噪声?————-—( ) A 、市区内禁止机动车鸣笛 B 、减少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 C 、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消声器 D 、城市街道两旁和空地多种草、多植树 3、关于声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B 、振动停止,发声也一定停止 C 、区分不同人的说话声音,主要是通过音调辨别 D 、声波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 4、在两杯水中都有没熔化的冰块,一杯放在阳光下,一杯放在阴凉处,此时,对两杯水的温度进行比较,判断正确的是——————————————————( ) A 、在阳光下的水温度高 B 、在阴凉处的水温度高 C 、两杯水温度一样高 D 、无法比较 5、下列几种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蒸发和沸腾是汽化的两种方式 B 、冬天口中呼出的“白气”是水蒸气的液化现象 C 、春季植树时剪除大量枝叶是为了减少水分蒸发 D 、烧开水后,看到的“白气”是汽化现象 6、如图描述的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7、一束光线穿过玻璃三棱镜的四幅光路图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 8、把物体放在离凸透镜30cm 处时,在透镜的另一侧光屏上,得到物体倒立、 缩小的实像,这个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A 、10 cm B 、20 cm C 、25 cm D 、30 cm 9、小民用天平和量筒测某液体的体积,得到数据绘成如图所示图像,量筒质 量和液体密度是———————————————( ) A 、20g 1g/cm3 B 、60g 0.8g/cm3 C 、60g 1g/cm3 D 、20g 0.8g/cm3 10、三个完全相同的杯子,装同样多的水,把质量相同的铅块、铝块、铁块 分别放入三个杯子中,水面上升最多的是(ρ铅>ρ铁>ρ铝)——————————————( ) A 、放铝块的 B 、放铁块的 C 、放铅块的 D 、一样高 11、如图所示,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A 、遥控器调电 B 、激光准直 C 、渔民叉鱼 D 、照镜子 12、用镜头焦距为10cm 的照相机拍摄蝴蝶标本,蝴蝶标本与照相机镜头的距离应为( ) A 、大于20cm B 、在10cm 与20cm 之间 C 、等于10cm D 、小于10cm 1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物体从距凸透镜较远的地方逐渐移向焦点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像越来越大,且为正立的实像 B 、像越来越大,且为倒立的实像 C 、像越来越小,且为正立的实像 D 、像越来越小,且为倒立的实像 14、对于密度公式ρ=m/V 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密度ρ与物体的质量m 成正比 B 、密度ρ与物体的体积V 成反比 C 、密度ρ与物体的质量m 和体积V 都有关 D 、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密度ρ在数值上等于质量m 与体积V 的比值 15、小东用一个最多能装4㎏水的塑料桶装满植物油,则桶内植物油的质量------( ) A 、小于4㎏ B 、一定等于4㎏ C 、大于4㎏ D 、可能等于4㎏ 16、一只氧气瓶,瓶内气体密度为ρ ,用去 1/3质量氧气后,瓶内氧气密度为--( ) A 、ρ B 、ρ/3 C 、2ρ/3 D 、2ρ 17、A 、B 两种液体的质量之比为1∶2,密度之比为5∶4,则它们的体积之比为——( ) A 、5∶2 B 、2∶5 C 、1∶2 D 、2∶1 二、填空题 1、一列火车长200m ,以10m/s 的速度匀速通过一座长为1.8km 的大桥,⑴这列火车完全通过大桥所需的时间是__________,⑵这列火车全部在大桥上运行的时间是__________。 2、上课时,老师的讲话声是通过_____________传入学生耳中的;敲响的音又接触水面能溅起水花,说明声音是由于物体的__________而产生的。 3、①这首歌调太高,我唱不上去;②引吭高歌;③他是唱高音的;④请勿高声喧哗。其中“高”是指响度的是__________;指音调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 4、把烧红的钢件放到冷水中,会听到“嗤”的一声,同时看到水面立即会出现“白气”,这一物理现象中, 水先后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5、用干冰(固态的二氧化碳)进行人工降雨,需要经历的物态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大自然的 水循环经历的物态变化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皮影戏表演惟妙惟肖,皮影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____来解释;在生活中,会看见岸边的树木在水中的“倒影”和水中的鹅卵石,这可以分别用__________和__________来解释。 7、如图所示,在鉴定文物时,考古学家常用放大镜观察文物的细微部分,这时他看到的是________、________的虚像。如果在文物上有两条裂纹,其夹角是5°。要想看到的像更大些,应该将放大镜离裂纹稍微_______些。 8、一条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35°,那么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______°,平面镜逆时针旋转10°后,则反射角为_______________。 9、质量相等的实心木球和实心铁球,体积较大的是__________球;体积相等的实心木球和实心铁球,质量较大的是__________球。质量和体积都相等的木球和铁球注满水后,总质量小的是__________球。(已知铁的密度为7.9g/cm3,木的密度为0.5g/cm3) 10、市场上出售一种“金龙鱼”牌食用调 v/cm 3 100 m/g 60 80

经典八年级物理浮力计算题含答案

浮力计算专题 1、如图15所示,容器中装有水,水中有一个木块被细线系着,已知水重200N,水深为0.5m,木块的体积为4dm3,木块的密度为0.6×103kg/m3,试求: (1)木块受到的浮力是多大? (2)若绳子断了,最终木块漂浮在水面上时,所受的浮力为多大? 2、用一弹簧测力计挂着一实心圆柱体,圆柱体的底面刚好与水面接触(未浸入水)如图甲,然 后将其逐渐浸入水中,如图乙是弹簧测力计示数随柱体逐渐浸入水 中的深度变化情况,求:(g取10N/kg) (1)圆柱体受的最大浮力。 (2)圆柱体的密度。 3、一个不规则的实心物体,质量55g,放入装满纯水的烧杯中,沉 入底部,排开0.5N的水。然后向烧杯中加盐并搅拌,直到物体悬浮 为止。g=10N/kg)求: (1)物体在纯水中所受的浮力; (2)物体的体积: (3)物体悬浮时盐水的密度。 5、一带阀门的圆柱形容器,底面积是300cm2,装有13cm深的水。正方体A边长为12cm,重25N,用细绳悬挂放入水中,有1/6的体积露出水面,如图11所示。试求: (1)A受到的浮力 (2)若细绳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是14.92N,通过阀门K缓慢放水,当绳子刚要被拉断的瞬间,容器中液面下降的高度。(取g =10N/kg) 7、密度是0.6×103kg/ m3的木块,体积是4 m3当它浮在水面上时,取g=10 N/kg,求: (1)木块重力;(2)木块受到的浮力; (3)木块排开水的体积;(4)木块露出水面的体积. 8、如图所示,水面上漂有一块体积为2米3的浮冰,露出水面的体积为0.2米3,。求:该冰块受到的浮力。 9、有一体积为1×10-4米3的实心铁块,挂在弹簧秤上后浸没在水中(铁块没有接触容器底部),铁的密度为7.8×103千克/米3,求: (1).铁块的重力。 (2).铁块所受到的浮力。 (3).弹簧秤的示数。 10、有一密度为,边长为10cm的立方体木块浸在水中,如图5所示,若用对木块的拉力是N,求木块此时受到的浮力?(用三种方法) 13、一个物块浮在水面上,它没入水中部分的体积是50cm3,露在水面上的部分体积是25cm3。 (1)物块受到的浮力多大? (2)物块的质量是多大? (3)物块的密度是多大? 14、弹簧秤下挂一个物体,在空气中读数是1.65 N,当物体全部浸入水中时,弹簧秤示数是0.9 N.求:(1)物体受到的浮力;

八年级物理试题及答案

八年级物理试题及答案 【篇一:初中物理中考试题】 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 请把所有答案填涂或书写到答题卡上!请不要错位、越界答题!在 本试题上答题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请把正确答案填涂到答题卡上) 1.小明打开一瓶矿泉水,喝几口后,瓶内矿泉水的属性(或特性) 发生了变化的是 a.密度 a.与赛程同步 b.质量 c.导电性 d.比热容 2.北京奥运会盛况通过地球同步通信卫星向全世界转播,这里的“同步”是指卫星 b.与电视实况转播车同步 d.与运动员同步 b.分子之间有相互作用力 d.分子之间有空隙 b.质子和电子 d.分子和电子 c.凝华 d.熔化 c.与地球自转同步a.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 c.分子的体积很小 a.中子和电子 c.原子核和电子 a.凝固 b.液化 3.在缉毒行动中,训练有素的缉毒犬可以准确嗅出毒品。这一事实 说明 4.在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中,人们首先发现了电子,进而认识到原 子的组成是 5.早晨,我们常看到花草上有露水,这一物态变化是 6.如图1所示,在倒置的漏斗里放一个乒乓球,用手指托住乒乓球,然后从漏斗口向下用力吹气,并将手指移开。则乒乓球 a.下落, 因为它受到重力的作用 b.下落,因为用力对它吹气 c.不下落,因为它上方气体流速大,压强小 d.不下落,因为它上 方气体流速小,压强小7.乘客之所以会在汽车突然刹车时向前倾倒,其原因是 a.汽车和乘客都没有惯性 c.汽车和乘客都有惯性

b.乘客有惯性 d.汽车有惯性 b.一支铅笔的质量约0.5kg d.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约1s 图1 8.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a.一个中学生受到的重力约50n c.洗热水澡时合适的水温约80℃ 9.潜艇从海面开始下潜,直至完全浸没。这一过程中它受到海水的 a.压强和浮力都不变 c.压强和浮力都减小 b.压强和浮力都增大 d.压强增大,浮力不变 10.人类发射的探测器已飞出了太阳系,如果探测器所受外力全部消失,那么探测器将 a.落回地球 b.飞向太阳 d.做匀速直线运动 c.绕地球运动 11.如图2所示的电路中,电压u 不变,开关s闭合后,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a.电流表的读数增大 c.电压表的读数增大 b.电流表的读数减小 d.电压表的读数减小 12.图3中能反映发电机工作原理的是 ab c d 图3 13.下列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a.0℃的冰可从0℃的水中吸热 c.水的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 b.100℃水的内能比0℃水的内能大 d.物体的内能不会为零 14.材料的发展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下列说法与事实不相符的是... a.光导纤维促进了现代通信的发展 b.桥梁的建造自古就有,建桥不再依赖材料科学的发展 c.高纯度大直径的硅单晶(半导体材料)促进了集成电路的发展 d.纳米材料具有传统材料所不具备的物理、化学特性,它将引发新的工业革命 ★15.凸透镜和平面镜均能使物体成虚像,比较它们所成的虚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2018年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期末试题附答案

…… … 外…………○…………装……………订…………线…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考号:______2018年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期末试题附答案 考试时间:90 分钟 满分:100 分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40分) 1.小华是一名普通的中学生,下列估算值恰当的是( ) A. 小华步行时的速度约为5m/ s B. 小华5s 内从一楼上到二楼的功率约为300W C. 小华受到的重力约为50N D. 小华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03Pa 2.(2015?娄底)下列有关学习、生活中的物理知识,其中正确的说法是( ) A. 学校足球课上,踢出去的足球,继续向前运动,是因为受到惯性力的作用 B. 娄底高铁南站站台上设置有安全线,主要目的是为了给旅客排队上车用的 C. 包饺子时捏出漂亮的花边,是力改变了物体的形状 D. 书本静止在课桌上,是因为书本受到的重力与书本对桌面的压力平衡 3.(2015?河池)杨扬同学梳理了教材中相关的力学知识,如图所示,其中分析错误的是( ) A. 在甲图中,所砌墙壁与铅垂线平行时,说明墙壁竖直 B. 在乙图中,锤柄向下撞击凳子时,锤头由于惯性就紧套在锤柄上 C. 在丙图中,拉动木块的速度越快,木块与木板间的摩擦力就越大 D. 在丁图中,用力压或拉弹簧时,弹簧的形状发生了变化,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4.如图所示,是一辆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小车,在其支架的杆上固定一个质量为m 的小球,关于杆对小球的作用力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力的方向竖直向上,大小为mg B. 力的方向沿杆向上,大小为mg C. 力的方向垂直于杆向上,大小为mg D. 力的方向沿杆和竖直方向之间的某一点方向上,大小为mg 5.如图所示,小民同学推着装满沙子的车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人对车的水平推力与车对人的作用力是一对平衡力 B. 车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 人对车的水平推力与地面对车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D. 车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车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6.对下列情景涉及的物理知识,描述正确的是( ) A. 在冰雪路面上行车,需加装防滑链是为了增大与地面的摩擦 B. 课本静止放在水平桌面上,课本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 向墙上按图钉时,手对图钉帽产生的压强等于图钉尖对墙壁产生的压强 D. 宇航员登上月球时,他的质量比在地球上时的质量减少了 7.如图甲所示,将一块长木板放在水平桌面上,现用水平力F 向右边慢慢推动木板,使其一部分露出桌面如图乙所示,推动木板过程中,木板对桌面的压力F 、压强p 和摩擦力f 的变化情况是( ) A. F 和f 不变,p 变大 B. F 和p 不变,f 变大 C. F 变小,p 和f 均变大 D. F 不变,f 和p 均变大 8.关于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甲图是自制水气压计,当拿着它从山下到山上时玻璃管内液柱降低 B. 乙图是自制水温度计,它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 C. 丙图中活塞迅速压下去棉花燃烧,是因为活塞对空气做功而使其内能增加 D. 丁图中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压紧后而分不开,说明分子间有引力 9.2017年5月5日,我国自主研发的C919商用大飞机在上海浦东机场成功首飞.客机中的部分钛合金零件采用了激光3D 打印技术.关于客机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客机采用密度小的材料,可以减轻它的重力 B. 客机在空中沿直线匀速飞行,是受平衡力作用 C. 客机升空利用了“空气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的原理 D. 客机所在高空的大气压强,比海平面附近的大气压强更大 10.完全相同的三个小球A 、B 、C 放在盛有不同液体的甲、乙、丙容器中保持静止状态,A 球漂浮,B 球悬浮,C 球沉底,如图所示,三个容器中的液面到容器底的高度相同,液体对容器底产生的压强分别为p 1、

八年级物理浮力经典难题

初中物理浮力典型例题解析 例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浸没在水中越深,受的浮力越大 B.密度较大的物体在水中受的浮力大 C.重的物体受的浮力小 D.同体积的铁块和木块浸没在水中受的浮力一样大 例2质量为79g的铁块,密度是7.9g/cm3,这个铁块的质量是多少?重多少?将这个铁块浸没于水中,排开水的质量是多少?所受浮力是多少?(g取10N/kg) 例3(广州市中考试题)用弹簧测力计拉住一个重为43N的空心铜球,全部浸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3.25N,此铜球的空心部分的体积是________m3.(已知铜的密度为8.9×103kg/m3) 例4体积相同的A、B、C三个物体,放入水中静止后,处于图1—5—1所示的状态,试比较三个物体受的重力G A、G B、G C和密度ρA、ρB、ρC. 例5将一个蜡块(ρ蜡=0.9×103kg/m3)分别放入酒精、水和盐水中静止后,试比较它受的浮力大小和排开液体的体积大小.(ρ盐水>ρ水>ρ蜡>ρ酒精) 例6(广州市中考试题)将重为4.5N、体积为0.5dm3的铜球浸没在水后放手,铜球静止后所受的浮力是________N. 例7(广州市中考试题)把一实心金属块浸在盛满酒精的杯中静止后,溢出酒精8g(ρ酒精=0.8×103kg/m3),若把这一金属块浸在盛满水的杯子中静止后,从杯中溢出水的质量是() A.15g B.12.5g C.10g D.8g

例8体积是50cm3,质量是45g的物体,将其缓缓放入装满水的烧杯中,物体静止后,溢出水的质量是________g.将其缓缓放入装满酒精的烧杯中,溢出酒精的质量是________g.(ρ酒=0.8×103kg/m3) 例9(南京市中考试题)如图1—5—3中,重为5N的木块A,在水中处于静止状态,此时绳子的拉力为3N, 若绳子突然断了,木块A在没有露出水面之前,所受合力的大小和方向是() A.5 N,竖直向下B.3N,竖直向上 C.2N,竖直向上D.8N,竖直向下 例10以下是浮力知识的应用,说法正确的是() A.一艘轮船在海里和河里航行时,所受浮力一样大 B.一艘轮船在海里和河里航行时,在海里受的浮力大 C.密度计漂浮在不同液体中,所受浮力不同 D.密度计在不同液体中漂浮,浸入液体体积越大,所测得的液体密度越大 例11(北京市西城区中考试题)如图1—5—5,展示了一个广为人知的历史故事——“曹冲称象”.曹冲运 用了等效替代的方法,巧妙地测出了大象的体重.请你写出他运用的与浮力 ..相关的两条知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12(长沙市中考试题)已知质量相等的两个实心小球A和B,它们的密度之比A∶B=1∶2,现将A、B 放入盛有足够多水的容器中,当A、B两球静止时,水对A、B两球的浮力之比F A∶F B=8∶5,则ρA=________kg/m3,ρB=________kg/m3.(ρ水=1×103kg/m3) 例13(北京市中考试题)A、B两个实心球的质量相等,密度之比ρA∶ρB=1∶2.将它们分别放入足够的酒精和水中,它们受到浮力,其浮力的比值不可能的是(ρ酒精=0.8×103kg/m3)()A.1∶1B.8∶5C.2ρA∶ρ水D.2ρ酒精∶ρB 精析从A、B两个小球所处的状态入手,分析几个选项是否可能. 一个物体静止时,可能处于的状态是漂浮、悬浮或沉底. 以下是两个物体所处状态的可能性

八年级物理试卷及答案-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联考卷 八年级物理卷 (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3*12=36分 1.“以卵击石”常比喻人自不量力,用鸡蛋去碰石头,其中包含的物理道理是:( A .鸡蛋受到力的作用,而石头没有受到力的作用 B .鸡蛋受到较大力的作用,而石头受到较小力的作用 C .它们之间的作用力大小相同,只不过石头比鸡蛋硬。 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2. 小明将铅球掷出,如不计空气阻力,飞行中的铅球受到哪些力的作用: A .手的推力 B .重力 C .重力和手的推力 D .不受任何力 3. 重30N 的物体可能是: A .一个装满书本的书包 B .一个小学生 C .一辆小轿车D .一支新铅笔 4.完全失重的太空轨道舱里航天员进行体能锻炼,下述活动中可采用的是 A 、举哑铃 B

、做俯卧撑 C 、用弹簧拉力器健身 D 、引体向上 5 .体育课上几个同学用一根弹簧拉力器比试臂力,拉力器上有三根弹簧,结果每个人都能把手臂撑直,则: A 、臂力大的人所用的拉力大 B 、手臂长的人所用的拉力大 C 、体重大的人所用的拉力大 D 、每个人所用的拉力一样大 6. 玩具“不倒翁”被扳倒后会自动立起来,其奥妙是 A.重力太小,可以忽略 B. 重心较低,不易倾倒 C.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D. 里面有自动升降的装置 7.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规定:坐在汽车前排的司机和乘客都应 系好安全带,这是为了减轻在下列哪种情况时可能对人身造成的伤害 A .汽车车速太慢 B .汽车紧急刹车

C .汽车缓慢启动 D .汽车突然加 速 8.如图所示,各物体受到的两个力中彼此平衡的是 9. 一本物理书放在水平课桌上处于静止状态,下列属于一对平衡力的是 A. 书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B. 书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C. 课桌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D. 书受到的重力和书对桌面的压力 10.下列属于有害摩擦的是 A .自行车车轴与轴承之间的摩擦 B .自行车脚踏板与鞋之间的摩擦 C .自行车刹车时,刹车闸与车轮间的摩擦 D .自行车把手与手之间的摩擦 11.农民清除黄豆中夹杂的砂粒时,常把黄豆放在倾斜的桌面上 ,黄豆就顺着桌面滚下 , 姓 名班 级座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浮力教案

物理教案 解愠初级中学王瑞菊 课题第十章浮力第1节浮力 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弹簧测力计、大钩码、水、烧杯、酒精教学 教学目标 1、认识一切浸在液体中的物体都要受到浮力的作用,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能通过实验证明上述结论的正确性。 2、能认识浮力产生的原因。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 3、经历探究浮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过程,认识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跟它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重点决定浮力大小的因素难点探究浮力大小的因素 教学过程 一、课题引入 1、演示实验;将木块投入水中,木块最终要漂浮在水面上。 2、通过分析漂浮在水面上的木块受力情况,得出得出浮力的概念、方向和施力物体。 二、板书课题第1节浮力 三、出示学习目标 1、认识浮力及浮力的方向。 2、认识浮力产生的原因。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 3、实验探究浮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四、浮力的教学 (一)、通过教师引导分析实验得出:在液体中下沉的物体也要受浮力作用。 (1)演示:钩码在水中要下沉。 (2)引导学生分析如何用实验证明在液体中的下沉物体是否受到浮力。 (3)演示实验证明在液体中的下沉物体是否受到浮力。 (4)分析物块的受力情况,得出浮力的大小为:F浮=G-F示(称重法) (5)总结出测量浮力的方法。 (二)、第一次先学后教 出示自学指导(一) 阅读课本第50页"决定浮力大小的因素"上面那一自然段文字,并结合图10.1—3思考下列问题:(3分钟后检测) 1.浸没在液体中的长方体,两个相对的侧面所受液体的压强大小有什么关系?所受的压力大小有什么关系? 2.浸没在液体中的长方体,上下表面所受液体的压强大小有什么关系?所受的压力大小有什么关系? 3.分析其受力可知,浮力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2、学生自学 3、检测(一): (1)浸没在液体中的长方体两个相对的侧面的深度,受到液体的压强,因而所受液体的压力相互平衡。 (2)长方体下表面的深度上表面的深度,因而下表面所受的液体压 强上表面所受的液体压强,液体对长方体向下的压力液体对它向上的压力.,所以浮力产生的原因是:物体上下表面受到液体对它的压力。 4、更正点拨利用课件讲解浮力产生的原因。 五、决定浮力大小的因素的教学 (二)第二次先学后教 1、出示自学指导(二): 阅读课本第51页至52页内容思考下列问题:(10分钟后检测) (1)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和课本所举的事例可以猜想: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2)怎样进行实验验证? 2、学生自书中内容 3、学生自主探究 自主探究一(2分钟后检测) 目的:探究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没的深度是否有关 将物体浸没在同一液体的不同深度(不接触容器底和壁),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否不同?所受的浮力是否不同? 检测结论:浮力的大小跟物体浸没的深度。 自主探究二(3分钟后检测) 目的:探究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入的体积的关系 将物体从空气中缓慢浸入水中,逐渐增大浸在液体的体积,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化。检测现象是: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越,钩码受的浮力越。 结论:在同一液体中,物体浸在液体中的的体积越大,浮力。 同一物体浸没在水中比浸没在酒精中弹簧测力计示数,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比在酒精中受的浮力。 自主探究三(3分钟后检测) 目的: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 用弹簧测力计悬挂着同一物体分别浸没在盐水和酒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否相同?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什么关系? 检测结论:物体排开液体体积一定时,液体密度越大,浮力。 4、针对学生回答情况,教师进行更正指点,注意讲解实验方法及注意事项。体现控制变量法。 5、师生共同分析实验得出: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跟它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跟液体的密度有关。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越大,液体的密度越大,浮力越大。 六、当堂训练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期末考试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期末考试及答案

————————————————————————————————作者:————————————————————————————————日期:

最新八年级下册物理期末考试 姓名:成绩: . 注意事项:本试卷中常数g=10N/kg;水的密度ρ水=1.0×103kg/m3 一、选择题 1、下面是对日常生活中一些数据的估计,其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A.一名中学生所受的重力约为50N B.初中物理教科书的质量约1.8kg C.人的正常步行速度约1.2m/s D.古剑山山顶的大气压大约是1.2×105 Pa 2、你在上体育课时,遇到了下列一些场景,并由此联想到学过的物理知识,下列联 想错误的是() A.“跳远助跑”时利用了惯性的原理 B.“引体向上”时手搓镁粉利用了增大摩擦的道理 C.“踢足球”时利用了力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道理 D.“仰卧起坐”时利用了大气压的原理 3、如图所示从斜面底端被弹簧弹出的木块在沿光滑斜面上滑的过程中受到(不计空气阻力) A、重力、支持力 B、重力、支持力、推力 C、重力、摩擦力、冲力 D、重力、摩擦力、推力 4、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汽车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汽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汽车的重力和它所受到的阻力是一对平衡力 C.汽车对地面的压力和汽车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D.汽车的牵引力和它所受的阻力是一对平衡力 5、在日常生活中,用100N的拉力不能提起重150N的物体的简单机械是() A.杠杆 B.斜面 C.一个定滑轮 D.一个动滑轮 6、如图所示,利用弹簧测力计将处于容器底部的物块缓慢上提。在物块从开始上提到离开 水面的过程中,下图能正确表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物块底部离容器底部的高h的关系的是() 7、如图是胖子和瘦子两人用滑轮组锻炼身体的简易装置(不考虑轮重和摩擦).使用时: (1)瘦子固定不动,胖子用力F A拉绳使货物G匀速上升。 (2)胖子固定不动,瘦子用力F B拉绳使货物G匀速上升。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F A<G B.F B<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