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小学生学业不良常见表现和原因的调查报告

农村中小学生学业不良常见表现和原因的调查报告
农村中小学生学业不良常见表现和原因的调查报告

农村中小学生学业不良常见表现和原因的调查报告

仙女湖中学邹雪兵

调查目的:

通过问卷和走访等调查方式,分析总结农村中小学生学业不良的常见表现和原因,为课题组彻底解决农村中小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学业不良现象提供有效的参考残料。

调查时间:

2012年6月

调查对象:仙女湖中学在校学生

调查方式:

问卷调查实地调查法

调查内容:

1、农村中小学生学业不良常见表现

2、农村中小学生学业不良常见原因

调查结果与数据分析:

一、农村中小学生学业不良的常见表现

学业不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千差万别,特点较多,但是经过梳理分析,无非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习目的不明确

学业不良学生往往缺乏明确的学习动目的,对学习的目的性认识不够清晰。通过对我校学生上学目的的调查统计(图1)我们可以发现:26%的学生选择A、学本领,获得新知识;42%的学生选择B、将

来找个好工作;3%的学生选择C、喜欢读书;2%的学生选择D、学校好玩;17%的学生选择E、考上大学;甚至还有5%的学生选择F、得到老师的表扬;3%的学生选择G、父母让我来的。国内研究者认为学业不良学生对学习目的性的认识主要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类,只是上学,不知为何上学,也可能是因为同学上学或父母的要求而上学,这些学生在学习中总是处于被动的、消极的状态;第二类学生则是对学习不感兴趣,不想读书,这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除了消极被动外,还可能出现抵触行为,如迟到、早退、旷课、逃学等。

图1

(二)、学习兴趣不浓厚

学习兴趣是学生基于自己的学习需要而表现出来的一种认识倾向。通过对我校学生上课回答问题情况的调查统计(图2)我们发现:28%学生选择A、积极举手回答问题;55%的学生选择B、老师叫,才回答;还有17%的学生选择C、很少回答问题。学生一旦对学习失去了兴趣,学习就会成为他们的负担。他们或者对学习产生抵触或

对抗情绪,或者对学习产生恐惧,干脆逃避或回避学习。

图2

(三)、学习方法不科学

俗话话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好的学习方法更能让我学习起来事半功倍,先人一步抵达成功的彼岸。通过对我校学生上课做笔记情况的调查统计(图3)我们发现:只有26%学生选择A、常做笔记,且有整理;有54%的学生选择B、有时做,但很少整理;还有20%的学生选择C、没有做笔记的习惯。由此可见,科学的学习方法是学习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之一。

图3

(四)、学习意志不坚定

意志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调节支配自身的行动,克服困难,去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突出表现。而学业不良学生往往意志薄弱,不能够将一件事很好的坚持到底。通过对我校学生遇到作业难题时的表现情况调查统计(图4)我们发现:只有31%学生选择A、先独立思考,再请教别人;有53%的学生选择B、请教别人后完成;还有16%的学生选择C、懒得费神,一抄了之。由此可见,我校还有一部分学生学习意志不坚定,对自己的行为缺乏应有的控制能力,容易被外界一些事情所诱惑,从而出现了学业不良的现象。

图4

二、农村中小学生学业不良常见原因

纵观以往前人对于引起农村中小学生学业不良问题的原因的研究,常见的归因方式方式有以下几种:(1)从四个方面:学生、学校、

家庭和社会;(2)从三个方面: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社会环境因素;(3)从两个方面:主观和客观;内因和外因;智力和非智力等等。由于无论采用何种途径归因,都会涉及到“学生、学校、家庭、社会”这四个方面,所以本文就从“学生、学校、家庭、社会”这四个维度出发,对农村中小学生学业不良问题的原因进行简单的归纳梳理: (一)、学生因素

学生因素包括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相比较城市孩子的优越环境,农村孩子的生活环境存在着诸多隐患,一个最明显的例子就是饮水问题,比如某些农村饮用水有害物质严重超标,使饮用者出现龋齿、大脖子病、发育畸形等种种问题,给那些农村孩子带来身体上的痛苦和心理上的负担,从而导致了农村中小学生中学业不良现象的出现。另一方面由于农村信息相对闭塞,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匮乏,农村孩子很难想象外面的世界有多么精彩,从而失去了奋斗的动力,不能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正确的“三观”,最终翻不过身边的那座“大山”。

(二)、学校因素

学校教育是转变农村中小学学业不良问题的关键因素,对解决学业不良问题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学校教育中教师的不当管理,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学习任务负荷过高、学习机会不均衡、教师对学业不良学生的消极期望或缺少关爱、基础教学设施不齐全、教育评价标准不科学等诸多因素都会助长学业不良问题的出现。通过对教师态度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查统计(图5)我们发现仅有5%的学生选择A、没有影响;12%的学生选择B、影响不大;而37%的学生选择C、影响

较大;还有56%的学生选择D、影响非常大。由此可见,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有着言传身教的潜移默化作用,教师只有真正做到“身正为师,学高为范”,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

图5

(三)、家庭因素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良好家庭教育是孩子健康成长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而当下农村家庭教育状况良莠不齐,教育质量令人堪忧。

1、从家长自身素质方面来看,通过问卷统计汇总(图6、7、8)我们发现:(1)、学生家长的文化水平普遍较低,不利于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形成。(2)、多数家长的职业大多从事经商或在外打工,这就决定了许多家长工作繁忙,与子女相处时间少,亲子沟通不够。(3)、有将近一半以上的家长好赌,爱好低级庸俗,注重个人享受,文化修养较低,家庭文化氛围不浓,忽视对子女的教育影响。

图6

图7

图8

2、从学生的家庭学习环境来看,通过问卷统计汇(图9、10)总我们发现:(1)、受访家庭中有61%的家长关心重视子女的学习,孩子独立的学习场所,这给学生的学习发展创造了前提条件。但我们也应当看到还有将近30%的学生没有学习场所活固定学习场所。(2)、受访家长在家校联系上做得有些不尽人意,家长忽视了与学校的联系沟通的重要性。这对家长全面了解子女,提高家庭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增加了难度。

图9

图10

3、从家长的教育方法和效果来看,通过问卷统计汇总(图11、12)我们发现:(1)、家长教育子女的方式方法不够科学,有的趋于简单粗暴。(2)、家庭教育的成效有一定进步,但尚有较多家长教育方法欠妥,子女难以接受,效率低下。

图11

图12

(四)、社会因素

我国基础教育是应试教育模式,诸多考试的心理压力会直接打击学生的求知热情;而仅仅以升学为目的学习,不仅束缚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而且忽视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经济社会日益丰富的物质环境会诱惑部分学生放弃学业,不良的社会文化也可能导致学生对学习重要性的错误认知。此外,还包括学生与不良同伴的人际交往,社会恶势力对正常教学秩序的干扰等等都会导致农村中小学生出现学业不良。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导致农村中小学生学业不良的智力因素是极个别的,而家庭、学校、社会等非智力因素的却尤为突出,这些因素彼此复杂地交织在一起,共同构成了导致农村中小学生学业不良问题的总体因素。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