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逪”

释“逪”
释“逪”

简牍碑刻文字研究]释 “ ”

姚道林

【摘 要】本文将《郭店·成之闻之》37号简“

唯君子道可近求而可远也”

中的字释为“ ”,读为“索”,乃求索义。整句话就可以理解为凡君子之道,可近求也可远索也。【关键词】 ;昔;索;求索【作者简介】姚道林,安徽大学文学院汉字发展与应用研究中心博士生,研究方向为古文字学。(安徽合肥230000)

《郭店·成之闻之》37号简有一段释文:“唯君子道可近求而可远也。”其中字整理者释为“ (?)”,词义无说,尚不确定。白于蓝先生不同意整理者的观点,认为此字实为“向”,其论述道:此字 旁上部所从乃“向”字。郭店简中“向”字作如下诸形:(老子乙17)、(鲁穆公问子思3)、(尊德义27①)。字形与此字所从之“”形近,唯“”字下部似从“日”,恐是讹变。向字古有趋向之义。……古文字中凡具有动态意向的字往往可追加“彳”“止”“ ”旁以为义符。其例甚多,兹不赘举。故简文此字很有可能正是向字之异构。向字引申之则有景仰、崇尚之义。②刘钊先生同意整理者的观点,将字释为“ ”,读为“措”,具体论证道:《成之闻之》说:唯君子道可近求而可远 也。《郭店楚墓竹简》一书在“ ”字后加有问号,表示不能确定。对其读法没有解释。或解释此字为“ (向)”,但于字形不合。按字隶作“ ”没有问题,字在简文中应读作“措”。“措”即“举措”之“措”,乃“安置”或“运用”之意。《礼记·乐记》:“故曰:‘致礼乐之道,举而措③天下无难矣。’”文中“错”亦读为“举措”之“措”。以“道”为“措”之物件,与上引简文相同。“措之天下”也就是简文的“远措”。④以上三家说法当中,我们认为郭店简整理者及刘钊先生的隶字观点是正确可从的。⑤字确为从 昔声的“ ”字,

将释为“昔”也是正确的观点。下面我们举出实例来证明这一点。楚简中“昔”字通常作如下之形:A.(《郭店·缁衣》37)B.(《上博·容成氏》6)将与“昔”字A、B两种写法相比较可以知道,二者的区别仅存在于上部曲笔的单复而已。“昔”

在作构字部件的时候有时确可作形,如包山简“ ”字作以下两种类型:C.(215号简)

95①②③④⑤此当为28号简,白于蓝先生引用有误。白于蓝:《〈郭店楚墓楚简〉读后记》,《中国古文字研究》第一辑,吉林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10—116页。原文作“错”,刘钊先生引用有误。刘钊:《读郭店楚简字词札记》,《郭店楚简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75—93页。此字李学勤先生亦隶定为“ ”,读为“措”,训为“置”,参《试说郭店简〈成之闻之〉两章》,《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4期。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