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呼啸山庄_中希斯克利夫悲剧分析

_呼啸山庄_中希斯克利夫悲剧分析
_呼啸山庄_中希斯克利夫悲剧分析

5呼啸山庄6中希斯克利夫悲剧分析

袁素华

(广东教育学院中文系,广东广州510303)

摘要:5呼啸山庄6中的希斯克利夫是一个/人性与兽性0集于一身的形象。他何以从一个天真善良的少年沦落为一个残忍暴戾的复仇狂?辛德雷与林敦所代表的阶级压迫和社会摧残是希斯克利夫悲剧间接的和外在的原因,其直接的和内在的原因则是源于希斯克利夫的挚爱凯瑟琳对他爱情的背叛,以及因此而导致的他个性中原始野性的爆发。希斯克利夫的悲剧,既是社会的悲剧,也是爱情的悲剧,更是他个性的悲剧。

关键词:希斯克利夫;爱;人性;兽性;复仇

中图分类号:I 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754(2007)04-0055-04

收稿日期:2007-03-25

作者简介:袁素华(1955-),女,广东广州人,广东教育学院中文系副教授,硕士。

艾米莉#勃朗特在其小说5呼啸山庄6塑造了一个/人性与兽性0集于一身的男主人公希斯克利夫形象,他那奔腾呼啸的激情及其冷酷无情的复仇给读者的心灵带来强烈的冲击和震撼。希斯克利夫何以从一个天真善良的少年沦落为一个残忍暴虐的复仇狂?对于这个问题,人们多从阶级斗争和社会压迫的层面进行探究,认为希斯克利夫的双重性格是阶级压迫和社会摧残的结果,呼啸山庄与画眉田庄的主人辛德雷与林敦是希斯克利夫的压迫者与施暴者,希斯克利夫的爱情和人生悲剧是社会的悲剧。

笔者十分赞同这种阶级和社会学说的分析,因为归根到底,人都是社会的,任何人生悲剧,都与周遭的社会有着一定的因果关系,就希斯克利夫的遭遇而言,他生活其中的社会更是难辞其咎。不过,笔者认为,辛德雷与林敦所代表的阶级压迫和社会摧残是希斯克利夫悲剧间接的和外在的原因,其直接的和内在的原因,一是希斯克利夫的挚爱凯瑟琳对爱情背叛而给他致命的一击,二是这一重挫所引发的他个性中自然天成的原始野性的爆发,从而导致他人格分裂、人性扭曲,陷入疯狂的复仇深渊。因此,希斯克利夫的悲剧,既是社会的悲剧,也是爱情的悲剧,更是他个性的悲剧。

本文试图通过追寻希斯克利夫由最初的一个天真善良的少年最终变为一个残忍暴虐的复仇狂的心路历程,探究其悲剧命运的内在因由。

一、人性抑制兽性的少年时期:性格充满阳光,因为心中有爱

爱,是养育美好人性的重要途径。作为街头弃儿的希斯克利夫饱受人间冷暖是可想而知的,这段幼年被弃的苦难经历,以及他对自身缺乏浓重的生

命本源感,使他对/爱0产生一种近乎本能的强烈渴望和依赖,在他后来的一生中,只要心中有爱,再苦再痛他都能够承受,其精神不会因此而失去平衡,其人性仍能抑制住萌动中的兽性;反之,一旦失去爱,精神就会失去平衡,人性就会被兽性所吞噬,并最终导致兽性的疯狂爆发。

希斯克利夫7岁那年,老主人恩萧把他从利物浦街头带回呼啸山庄,让他尝到人间的亲情与真爱。此时希斯克利夫的性格是充满阳光的:纯朴,善良,勇敢,不怕吃苦,是个十分讨人喜爱的孩子。老恩萧将他视为己出,疼爱他甚于疼爱自己的儿子辛德雷;女管家耐莉给他母亲般的呵护,在他生病时一直在他枕边相伴;凯瑟琳更是让他感受到似是妹妹又似朋友的温情,正是这段情谊孕育出他们长大后的生死恋情。唯有少爷辛德雷,因为父亲对希斯克利夫的爱胜过爱自己而对之怀恨在心,总是背着父亲欺负希斯克利夫。希斯克利夫默默忍受着雨点般落下的拳头,他是个知恩图报的人,没有以同样的方式回敬恩人的儿子。耐莉回忆说,/他能忍受辛德雷的拳头,眼都不眨一下,也不掉一滴眼泪。我掐他,他也只是吸一口气,张大双眼,好像是他偶然伤害了自己,谁也不能怪似的这样。当老恩萧发现他的儿子虐待他所谓可怜的孤儿时,这种逆来顺受使老恩萧冒火了0,[1]35于是他对希斯克利夫更是厚爱有加。少年时期的希斯克利夫由于得到众人的关爱,尤其是老恩萧不是父亲胜似父亲的慈爱,辛德雷的小伎俩对其正在成长中的美好人性不足以构成威胁。

老恩萧的葬礼一结束,只有13岁的希斯克利夫,苦难从此开始。辛德雷成了呼啸山庄的新主人,他对希斯克利夫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他撵出主人的

第27卷 第4期广东教育学院学报

2007年8月Vol.27 N o.4Jour nal of Guangdong Education Institute Aug.2007

客厅,让他像仆人一样做苦工,并剥夺他受教育的权利。/他不许他跟大伙在一起,把他赶到佣人中间去,剥夺他从副牧师那儿受教诲的机会,坚持说他该在外面干活,强迫他跟庄园里其他的小伙伴们一样辛苦地干活。0[1]43辛德雷还强行把他与凯瑟琳分开,幸亏凯瑟琳对他不离不弃,躲过哥哥帮助他安慰他陪他玩,/从清早跑到旷野,在那儿待一整天,这已成为他们主要娱乐之一,随后的惩罚反而成了可笑的小事一件罢了0。[1]43由于有凯瑟琳的爱作他的精神乃至生命的支撑,虽然夜以继日地受到辛德雷肉体上和精神上的百般折磨,后来又受到林敦家人的侮辱与蔑视,希斯克利夫仍然默默忍受着,逆来顺受着。

可见,少年时期的希斯克利夫是个纯真、善良、懂得感恩的孩子。不过,由于长期遭受不公平的对待,仇恨的种子也在他心里扎下了根。他向耐莉透露他报复辛德雷的打算:/我在打算怎样报复辛德雷。我不在乎要等多久,只要最后能报仇就行,希望他不要在我报复之前就死掉。0他还说:/但愿我能知道最好的方法才好!让我一个人呆着吧,我要把它计划出来。这样在想那件事的时候,我就不觉得痛苦了。0[1]57虽然此时他的复仇只停留在/计划0上,但他竟然以捉摸报仇计划为乐事,其阴暗变态的心理足见一斑,说明此阶段的他正处于性格分裂、人性扭曲的潜伏期,幸得凯瑟琳的爱使其人性仍能抑制住萌动中的兽性。

二、人性遭受重挫:源自挚爱的致命一击

虽说代表着剥削阶级与上流社会的辛德雷、林敦等人对希斯克利夫的种种迫害早已在他心中埋下仇恨的种子,但作为一种外在压迫的力量还不足以引爆他心中深埋的仇恨。最终引爆其仇恨的,不是他的敌人,而是他的挚爱凯瑟琳。凯瑟琳对他爱情的背叛,既是引爆其仇恨的导火线,又是希斯克利夫美好人性遭受重挫继而为兽性所吞噬的内在的、直接的原因之一。

艾米莉笔下的希斯克利夫与凯瑟琳的爱情,并非一般凡间的男女之爱。他们惊天地泣鬼神的生死恋,犹如呼啸着横扫荒原的暴风雨,/超越了生死,穿越了尘世,其猛烈程度的超乎人们的理解与想象0[2]希斯克利夫与凯瑟琳自小生活在与世隔绝的呼啸山庄,这原始蛮荒的山庄自然天成了他们狂野粗暴、无拘无束的性格,/他们都一心希望像粗野的野人一样成长0[1]43正如评论所说,他们/都有着一种原始的未经任何装潢的真实的野性,正是这种纯然的天性使他们相互吸引,0[3]更有甚者,笔者认为,也正是他们这种相互吸引的/纯然天性0,注定他们任何一方于对方来说都是无可取代的,是互为你我的。从原型批评的角度看,如果我们将他们看作是同一整体的两半,/就不难理解他们之间不可名状的情感了。他们和原始人一样,原本共有一个自由的、充满野性的灵魂,他们在石楠丛生的荒野上长大,共有的特质把他们紧紧地他们连结在一起,注定了会像始原人一样不可分离。0[4]

凯瑟琳把希斯克利夫看成是自己本身的/存在0,/我就是希斯克利夫!他永远永远地在我心里,他并不是作为一种乐趣,,却是作为我自己本身而存在。0[1]79/因为他比我更像我自己,不论我们的灵魂是什么造成的,他的和我的是一模一样的。0 [1]77即使在决定了嫁给埃德加#林敦时,她仍然十分清楚自己对这两个男人的感情有着本质的区别, /我对林敦的爱像是树林中的叶子:我完全晓得,在冬天变化树木的时候,时光便会变化叶子。我对希斯克利夫的爱恰似下面的恒久不变的岩石。0希斯克利夫对于她来说是无可取代的,/在这个世界上,我的最大的悲痛就是希斯克利夫的悲痛,而且我从一开始就注意并且互相感受到了。在我的生活中,他是我思想的中心。如果别的一切都毁灭了,而他还留下来,我就能继续活下去;如果别的一切都留下来,而他却给消灭了,这个世界对于我就将成为一个极陌生的地方。我不会像是它的一部分。0[1]79希斯克利夫就是她心灵和生命的归宿。然而,她还是违背自己天性嫁给埃德加,从此陷入无尽的痛苦,备受灵魂的煎熬,最后只有一死才得以解脱。

希斯克利夫同样把凯瑟琳视作自己本身的/存在0,是自己的生命和灵魂,他对凯瑟琳说:/若是我忘得了你,就等于我也忘了我自己的存在0。在得知凯瑟琳的死讯时,他痛苦得头朝树干猛撞,像一头/被刀和矛刺得快死0的野兽哀嚎:/没有我的生命,我不能活下去!没有我的灵魂,我不能活下去啊!0 [1]166希斯克利夫对凯瑟琳的爱并没有随着凯瑟琳的逝去而消失,而是与日俱增。在凯瑟琳死后的整整18年里,希斯克利夫无时无刻不在呼唤着凯瑟琳, /对于我来说,哪一样不是和她有关联的呢?哪一样不使我回忆起她来呢:我一低头看这间屋里的地面,就不能不看见她的面貌在石板中间出现!在每一朵云里,每一棵树上)))在夜里充满在空中,在白天从每一件东西上都看得见)))我是被她的形象围绕着!,,整个世界充满了可怕的纪念物,处处提醒我说她是存在过,而我却失去了她!0[1]166凯瑟琳在他心目中的位置,一言以蔽之,用希斯克利夫自己的话来说,/两个词可以概括我的未来)))死亡与地

56广东教育学院学报第27卷

狱:失去她之后,生存将是地狱。0[1]148

希斯克利夫与凯瑟琳爱得如此任性而狂野,如此不受理性控制,一旦爱情受挫,任何一方都会陷入精神崩溃和人格分裂。凯瑟琳为了满足世俗的需要而背叛自我灵魂的需要,既致使她严重的人格分裂,同时也颠覆了希斯克利夫的整个精神世界。/爱0与/恨0本来就象一对孪生子共同存在于希斯克利夫的内心深处,当他心中还有/爱0时,/恨0受到/爱0的抑制和统治;一旦/爱0被抽离,/恨0便会像火山般爆发,美好的人性顷刻间毁于一旦,导致他人格分裂,心理变态,行为失控。

这里值得注意的是,希斯克利夫的悲剧,既是社会压迫的悲剧,又是独立于阶级迫害之外的爱情悲剧。对于希斯克利夫来说,他因爱情受挫而激起的仇恨,一方面基于一直以来所受到的阶级压迫,另一方面也源于被背叛的爱情本身。即使之前他没有受到辛德雷、林敦等人所代表的剥削阶级与上流社会的迫害与蔑视,那么现在只要是阻挠他与凯瑟琳相爱的人,不管是谁,不管来自上流社会还是下等阶层,都是他报复的对象,甚至包括凯瑟琳。他与伊莎贝拉私奔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因为他清楚地知道凯瑟琳无法容忍他与伊莎贝拉在一起;凯瑟琳垂死时恳求他宽恕,他断然拒绝让她的灵魂得到安息, /我没有一句安慰的话。这是你应得的。你害死了你自己。是的,你可以亲吻我,哭,又逼出我的吻和眼泪:我的吻和眼泪要摧残你)))它们要诅咒你。,,我没有弄碎你的心)))是你弄碎了的;而在弄碎它的时候,你把我的心也弄碎了。0[1]159-160希斯克利夫对凯瑟琳爱之深,也恨之切;他报复凯瑟琳的手段之狠,不亚于他报复其他对手,不是肉体的伤害,不是财产的掠夺,而是精神上的摧残,凯瑟琳正是在希斯克利夫重回呼啸山庄不到半年,在他与伊莎贝拉私奔回来的不久,无法承受灵魂的痛苦折磨,以一死求得解脱。

正是希斯克利夫与凯瑟琳相互间只是把对方视作/自我存在0的爱情导致双方的悲剧。他们爱对方,就是要把对方拥为己有,不可能为了对方的利益而牺牲/自我0,因此他们始终无法释怀对方的另嫁(凯瑟琳嫁埃德加)和另娶(希斯克利夫娶伊莎贝拉。他们之间没有宽慰与谅解,有的只是希斯克利夫对凯瑟琳的至死不饶恕;他们之间没有深沉缠绵的追思,有的只是凯瑟琳的孤魂对希斯克利夫18年死死的缠绕。

三、人性为兽性所吞噬的青壮年时期:性格阴暗暴戾,因为心中只有恨希斯克利夫悲剧命运的另一内在的、直接的、更具根本性的原因则是源自其个性。所谓性格定命运,希斯克利夫的性格决定了其悲剧的命运。

如前所叙,希斯克利夫自幼在呼啸山庄这个荒蛮古远、与世隔绝的荒原中自然天成一种充满原始野性的狂野不羁、执迷粗暴的个性。这一个性决定了他的情感宣泄方式有如荒原上的暴风雨呼啸而来,势不可当。正如戴维#塞西尔论及艾米莉#勃朗特的人物时说的,/她的人物有极为强烈的情感,在英国小说里是最为强烈的。这些情感和与之相似的自然力一样毫不容情和不可抗拒,和山峰一样地不变,和闪电一样猛烈。0[5]人类的原始天性如果没有受到理性的驾驭和文明的修葺,它的一旦爆发,必然是盲目、极端、非理性的,其破坏力是惊人的,甚至可以毁灭一切。遭到凯瑟琳背叛后的希斯克利夫,其原始野性的爆发,使他陷入一种疯狂恣肆的状态之中而不能自己,其性格之阴暗、变态、残暴、疯狂,远远超越了读者所能忍受的程度。

希斯克利夫16岁那年愤而出走,三年后以一个暴发户的身份重返呼啸山庄,从此他变成一个冷酷、残暴、充满原始野性的复仇狂而终其后半生。此阶段的他,人性完全为兽性所吞噬,他心中除了仇恨,别无一物,复仇成了他生命的全部,甚至成为他的本能需要。他有一句话道出他病态的复仇需要:/我没有怜悯!我没有怜悯!虫子越是扭动,我越要挤出他们的内脏!这是一种精神上的切去牙齿;越是痛,我就越使劲磨。0[1]150

希斯克利夫重返呼啸山庄的目的只有一个:复仇。他要报复一切阻挠他爱凯瑟琳的人,他的复仇方式比他的敌人还要残酷,

他的第一个复仇对象是辛德雷,他投其所好一味地鼓动辛德雷酗酒和赌博,在他设的陷阱里,辛德雷把全部家产输给了他,他变成了呼啸山庄实际上的主人。在辛德雷企图刺杀希斯克利夫不成反弄伤自己而失去知觉时,希斯克利夫对其躯体又踢又踩,还把他的头不断地往石板地上撞,其行为之残忍完全不是人为的。辛德雷死后,希斯克利夫把对他的复仇延续到他的下一代其儿子哈里顿身上,他使哈里顿沦为比自己的过去更低的地位,让他干最重最累的活,不让他读书识字,还不辞劳苦地亲自调教他,恶意要把他培养成一个泯灭天良、愚昧无知、粗鲁无礼的野蛮人。希斯克利夫要让自己幼年不幸的命运在哈里顿身上重演,正如他自己的表白:/我们要看看同样的风吹扭它,这棵树会不会像另一棵树长得那样弯曲!0[1]184更可悲的是,哈里顿对这一切懵然不知,还把残害自己的人视作/世界上唯一的朋友0,对他忠心耿耿。在哈里顿身上,希斯克利夫尝

57

第4期袁素华:5呼啸山庄6中希斯克利夫悲剧分析

到了复仇成功的乐趣和成就感。

埃德加与他有着夺妻之仇,为了报复他,希斯克利夫先从他妹妹伊莎贝拉入手,他明明不爱伊莎贝拉,却娶了她,他说:/她在我跟前所引起我的厌恶已经超过我折磨她时所得到的满足了。0[1]150他对她百般虐待,只因为她身上流淌着林敦家的血液;然后他又把复仇之剑刺向埃德加的女儿小凯瑟琳,强迫她嫁给自己已病入膏肓的儿子,目的是要攫取画眉田庄;他还把小凯瑟琳强行扣留在呼啸山庄,直到埃德加病死,也没让他们父女见上一面,还恶狠狠地说:/林敦小姐,我想到你父亲会难过,我非常开心;我将满意地睡不着觉0[1]270;把画眉田庄据为己有后,自己的儿子也死了,他仍然不让小凯瑟琳回到自己的家,还勒令她留在呼啸山庄像仆人那样干活。

希斯克利夫的复仇甚至连自己体弱多病的儿子都不放过,只因为他身上也流淌着林敦家的血液,还因为他身体孱弱、多愁善感更像他的母亲而不像自己。所谓/虎毒不食子0,可希斯克利夫对自己的亲生儿子不仅毫无骨肉之情,而且把自己对林敦家和对其母亲的憎恨转移到儿子身上,只是为了借他之手实现自己的复仇大计夺取林敦家财产,才容忍他的存在。他对耐莉说:/我的儿子是你们这里未来的主人,而且在我能确定他可以作继承人之前,我不应该愿意他死掉。此外,他是我的,我愿意胜利地看见我的后代很堂皇地作他们的产业的主人,我的孩子用工钱雇他们的孩子种他们父亲的土地。就是这唯一的动机才使我能容忍这个小狗仔:对他本身,我可瞧不起他,而且为了他所引起的回忆而憎恨他!但是有那个动机就足够了。0[1]205-206希斯克利夫对儿子极尽折磨之能事,使儿子本来已经很脆弱的神经终于崩断,一见到父亲就像见到魔鬼似地惊恐大叫,最后因惊吓过度而死。此时希斯克利夫已把画眉田庄据为己有,他甚至不愿意为奄奄一息的儿子请医生,/他的生命一文不值,我也不要在他身上再花一个铜子儿啦!0[1]287

希斯克利夫的复仇疯狂而极其变态,他复仇成瘾,以复仇为乐,既令人心寒又令人恶心。其实他的复仇对象没有一个是他的对手,可是,面对毫无反抗能力的复仇对象绝望的眼神,他不但没有丝毫的怜悯,反而激起更强烈的置之死地而后快的冲动,对此连他自己都觉得不好解释,/真古怪,对于任何像是怕我的东西,我就会起一种多么野蛮的感觉!0[1]266对躲避他而唯恐不及的埃德加#林敦,他发誓迟早要/挖出他的心,喝他的血0[1]147;对被他羁押起来威迫成婚的小凯瑟琳和自己的儿子,他竟然说出绝非人所能说出的话:/如果我生在法律不怎么严格,风尚比较不大文雅的地方,我一定要把这两位来个慢慢的活体解剖,作为晚上的娱乐。0[1]266由此足见其心灵深处的极度扭曲和变态。

正是希斯克利夫本身充满原始野性的狂野、执迷、暴戾的个性,使他走上了疯狂复仇的不归路。由此可见,希斯克利夫的悲剧,既是社会的悲剧,也是爱情的悲剧,更是他个性的悲剧。

参考文献:

[1]艾米莉#勃朗特.呼啸山庄[M].杨苡,译.江苏:

江苏人民出版社,1980.

[2]吉平.和谐与冲突:论5呼啸山庄6中的自然与文

明[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 108-109.

[3]汪岚.5呼啸山庄6中希斯克利夫形象系统分析

[J].世界文学评论,2006(1):277-279.

[4]沈露儒.一样相思别样情)))论5呼啸山庄6的

爱情描写[J].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

(8):94-98.

[5]杨静远.勃朗特姐妹[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

版社,1983:335.

(责任编辑姚晓南)

On the Tragedy of Heathcliff in W uthering Heights

YUA N Su2hua

(Dept.of Chinese,Guangdong Education Institute,Guangzhou,Guangdong,510303,P.R.China) Abstr act:H eathcliff in Wuther ing H eights was a character of duality of humanity and brutality.H ow did he change fr om a good teenager to a crazy avenger?T he indirect and exterior cause was the oppression of class and society embodied by H indley and Linton.T he dir ect and interior causes were Catherine.s betraying his love and the burst of bar barous personality of H eathcliff himself.The tragedy of H eathcliff resulted from society,love and his personality.

Key words:H eathcliff;love;humanity;brutality;revenge

58广东教育学院学报第27卷

呼啸山庄 之 凯瑟琳的爱情悲剧

呼啸山庄之凯瑟琳的爱情悲剧 很早之前就知道了《呼啸山庄》这本小说,但是始终都没有着手去阅读它,知道在课上老师介绍了这本书后我才从图书馆借来了这本书,津津有味的将它阅读。 《呼啸山庄》讲述的是一个爱情和复仇的故事,讲了两代人的恩怨,先是凯瑟琳、希斯克利夫和埃德加,接着是小凯瑟琳、哈里顿和小林敦,都是一女二男,叙述的是两代人不同的爱情故事。呼啸山庄的主人恩休带回一个孤儿,给他取名叫希斯克利夫,恩休十分宠爱希斯克利夫,他的儿子亨得利很恨希斯克利夫。在恩休死后,辛德雷为了报仇对希斯克利夫百般迫害,这个时凯瑟琳却对希斯克利夫产生了感情,他们两个青梅竹马,一起玩耍。但是随着家庭对凯瑟琳的教育,凯瑟琳开始嫌弃希斯克利夫的贫穷转而喜欢上画眉田庄的年轻多金又帅气的埃德加。希斯克利夫知道后悲愤交加离家而走,三年后终于以富人的身份回到呼啸山庄。但是使他悲伤的是他一生的挚爱凯瑟琳却已经嫁给了埃德加。于是他开始了疯狂的报复,通过赌博夺走了辛德雷的所有财产,亨得利最终死去。他的儿子哈里顿沦为了希斯克利夫的奴仆。为了报复凯瑟琳,他还故意娶了埃德加的妹妹伊萨贝拉,辜负而且深深伤害了一个爱他的女子的真心。精神上受到折磨的凯瑟琳在生产中死去,留下了小凯瑟琳。至此,是《呼啸山庄》中第一代人的爱情悲剧。 在我读到年少的凯瑟琳和年少的希斯克利夫玩耍时的情节时,我就想一个是孤儿,一个是富人家的女儿,他们的爱情会不会有美好的结局,会不会突破世俗的界限,阶级间的隔膜。我想凯瑟琳是深爱着希斯克利夫的,正如她在跟艾利谈话时候所说“我这么爱他,那并不是因为他漂亮,艾利,而是因为他比我更像我自己。不论我们的灵魂是什么做成的,他的和我的是一模一样的。而林敦的灵魂就如月光和闪电,或者霜和火,完全不同。”“世上每一个林敦都可以化为乌有,我绝不能够答应放弃希刺克厉夫。啊,那可不是我打算的——那不是我的意思!要付这么一个代价,我可不作林敦夫人!将来他这一辈子,对于我,就和他现在对于我一样地珍贵。埃德加一定得消除对希刺克厉夫的反感,而且,至少要容忍他。当他知道了我对他的真实感情,他就会的。艾莉,现在我懂了,你以为我是个自私的贱人。可是,你难道从来没想到,如果希刺克厉夫和我结婚了,我们就得作乞丐吗?而如果我嫁给林惇,我就能帮助希刺克厉夫高升,并且把他安置在我哥哥无权过问的地方”。我想最后一句话估计就是凯瑟琳嫁给埃德加真正的原因吧,凯瑟琳是爱着希斯克利夫的。

用九型人格解读《呼啸山庄》中的人物

Vol.33No.3 M ar.2012 第33卷第3期2012年3月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Chifeng University (Soc.Sci )一、故事梗概 《呼啸山庄》是英国女作家勃朗特姐妹之一艾米莉·勃朗特的作品。小说叙述了三十多年间恩萧和林淳两家两代人的感情纠葛。呼啸山庄的主人,乡绅恩萧带回来了一个身份不明的孩子,取名希刺克厉夫,他夺取了主人对小主人辛德雷和他的妹妹凯瑟琳的宠爱。主人死后, 辛德雷为报复把希刺克厉夫贬为奴仆,并百般迫害,可是凯瑟琳跟他亲密无间,青梅竹马。后来,凯瑟琳嫁给了画眉田庄的文静青年埃德加。希刺克利夫愤而出走,三年后致富回乡。希刺克厉夫为此进行疯狂的报复,通过赌博夺走了辛德雷的家财。辛德雷本人酒醉而死,儿子哈里顿成了奴仆。他还故意娶了埃德加的妹妹伊莎贝拉,进行迫害。内心痛苦不堪的凯瑟琳在生产中死去。十年后, 希刺克厉夫又施计使埃德加的女儿小凯蒂,嫁给了自己即将死去的儿子小林淳。埃德加和小林淳都死了,希刺克利夫最终把埃德加家的财产据为己有。复仇得逞了,但是他无法从对死去的凯瑟琳的苦恋中解脱出来,最终绝食而死。小凯蒂和哈里顿两人相爱,继承了所有的产业,去画眉田庄安了家。小说充满了强烈的反压迫.求自由求幸福的斗争精神,又始终充满了错综复杂和惊心动魄的氛围。 二、九型人格理论与《呼啸山庄》中的人物性格 九型人格(Enneagram ),又名性格型态学、九种性格。美国亚力山大·汤马斯医生和史黛拉·翟斯医生在他们1977年出版 《气质和发展》一书中提到,我们可以在出生后第二至第三个月的婴儿身上辨认出九种不同的气质,它们是: 活跃程度;规律性;主动性;适应性;感兴趣的范围;反应的强度;心景的素质;分心程度;专注力 范围/持久性。 戴维·丹尼尔斯则发现这九种不同的气质刚好和九型人格相配。 九型人格是一种精妙的性格分析工具,它是一个近年来倍受美国斯坦福等国际著名大学MBA 学员推崇并成为现今最热门的课程之一,近十几年来已风行欧美学术界及工商界。 第一型:完美型完美主义者 主要特征:原则性、不易妥协、追求完美、不断改进、感情世界薄弱;时刻反省自己是否犯错,也会纠正别人的错。 忍耐、有毅力、守承诺、贯彻始终、爱家顾家、守法、有影响力,喜欢控制、光明磊落。 小说中的代表人物是埃德加。 儿时的埃德加是羞涩的,优柔的。这点也被希刺克厉夫瞧不起。 在他和凯瑟琳第一次进入画眉田庄时,看到埃德加和妹妹为了一只小狗而争执,他说“呆子!这就是他们的乐趣!争执着谁该抱那堆暖和的软毛,然后两个都开始哭了……就是再让我活一千次,我也不要拿我在这儿的地位和埃德加在画 眉田庄的地位交换” ① 不能否认,埃德加是文弱的。第二次见面,希刺克厉夫把他当作情敌,抓起苹果酱泼向埃德加,弄得埃德加哭喊起来,此时他仍然压抑自己的怒气和傲慢,没有直接和希刺克厉夫打架,一方面是由于懦弱,另一方面是他也意识到自己的傲慢有些过头,有在反省自己的过错,而且看到希刺克厉夫受到了辛德雷的惩罚,也不再纠结这件事,这点也体现了他的善良和他不愿意破坏自己形象的追求完美的心理。长大之后, 连凯瑟琳都向耐莉承认,自己是爱埃德加的,因为他年轻,长得俊俏,爱慕她,富有,可以让她成为当地最尊贵的女人。 “凯瑟琳选择林淳也并非一时冲动的结果,世俗用九型人格解读《呼啸山庄》中的人物 洪秀芸 (福建工程学院 外语系,福建 福州 350007) 摘要:《呼啸山庄》是英国女作家艾米莉·勃朗特的小说,描写一个成长与背叛,爱情与复仇的故事。本文采用九型人格来解读小说中主要人物的性格,揭示其鲜活和复杂性。 关键词:呼啸山庄;九型人格;人物性格中图分类号: I10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2)03-0142-05 142--

浅析《呼啸山庄》希斯克利夫人物形象及其悲剧意义

论好莱坞电影的全球化战略 《了不起的盖茨比》:盖茨比的性格对其一生的影响及其对当代中国青年的现实意义 浅析英汉基本颜色词之文化内涵--以“白”与“黑”为例 试析《生死疲劳》英文版风格之再现:文学文体学视角 A Script-based Study of the Female Theme in Scent of a Woman The Oral Error Correction Function of Communicative Approach Used in Junior High School English Class 葛浩文英译《红高粱家族》的翻译策略研究 古诗词英译关于夸张的翻译策略研究 从许渊冲的“三美”原则论李白诗歌的翻译 American Country Music 体态语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中西方婚俗文化及差异 从《飘》中人物性格分析看适者生存的道理 Cause Analysis of Pragmatic Failure i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英语委婉语中的转喻现象分析 浅析《爱玛》中简?奥斯汀的婚姻观 商务英语新词构词研究 浅析英语委婉语功能 透过《马丁?伊登》看杰克伦敦对超人哲学的矛盾心态 英汉产品简介的对比分析 现代英语演讲中的范式分析 从功能对等理论谈汉语成语的英译 Error Analysis on English Writing by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象征主义在《野性的呼唤》中的运用 小议《呼啸山庄》中希斯克利夫人性的回归 Impact of Latin on English V ocabulary 从礼貌原则看英语委婉语的构成和社会功能 电影字幕汉译的归化与异化 从语言角度分析《功夫熊猫》中中西文化的交融 Symbolism in The Old Man and The Sea A Magic World: A Study of Magic Agents in Harry Potter 论大学英语口语课外活动 On the Image of Women's Language in English 探究马克吐温的反奴隶制观—对《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吉姆的分析 (英语系经贸英语)中国儿童消费市场乱象分析及应对策略 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词汇对比研究 中学英语教师课堂反馈对学生焦虑的影响 影响英语阅读效果的主要因素与策略——针对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 教师在初中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 浅谈商务函电的写作 从《劝导》看简?奥斯汀创作思想的发展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American Social Etiquettes 寻找自我——从女性意识角度解读《觉醒》

浅析宝黛爱情悲剧

(演讲时不要点击图片!) 浅析宝黛爱情悲剧 打开《红楼梦》,(切换第二张)曹雪芹说:"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开篇明诣,点出作者希望通过此书道尽人间沧桑,希望世人醒悟的愿望。正如王国维所说是"彻头彻尾的悲剧"。其在论述宝、黛的爱情时强调:造成宝黛的爱情悲剧的"不过通常之道德、通常之人情、通常之境遇为之而已"。常人之情,常人之理导致了悲剧的发生。然而,就在常人之情,常人之理中,造成宝黛爱情的悲剧根源又是什么呢? 《红楼梦》是一个作者没有完成的著作。从前八十回的描写来看,宝黛的爱情线索是既连续发展又若有所断的。宝玉是小说中的中心人物,他与黛玉的感情发展也似一条耀眼红线令人眩目。 宝黛爱情在《红楼梦》一开始就注定了它的悲剧结局。宝黛的爱情之悲也就在于他们的爱情之深。他们的爱情是从黛玉初进荣国府,(第三张)从黛玉第一眼看到宝玉开始的。黛玉眼中的宝玉,宝玉眼中的黛玉,都是那么的美丽、清俊、高雅、脱俗,也许前世的灌溉之恩就注定了他们今生的一见钟情。而后,黛玉的孤高,宝玉的温柔,和他们共同的执着思想——愤世嫉俗,使他们彼此成为知己。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终于日久生情,虽然双方有意,而且都那么执着,但黛玉的小性和宝玉的多情使他们感情的发展始终是一波三折。麒麟公案、金玉姻缘,每一点点小的事件都会使大观园内鸡飞蛋打,使他们情感的小舟几欲浪涨船翻。然而,他们感情却就是在这样的曲折的道路上一路坚强的走了过来。 在贾府中,贾家的男性腐朽不堪,当家的早已是女性。贾母处在贾家的最高权力地位上,是贾家的精神领袖。在她的面前,贾政连教训儿子的权力也被剥夺了。在《红楼梦》后四十回里,贾母被描写成一手造就宝黛悲剧的真凶。由此,有人认为贾母是霸权主义推行者,是坚决反对宝黛爱情的人,是为了所谓的封建正统,为了她至高无上的尊严,为了她的一厢情愿,毅然舍弃了她心肝肉似的宝玉的幸福,舍弃了她疼爱的外孙女的性命,她一反往日那慈祥的面孔,决绝地作出宝黛爱情的悲剧结局。但我以为,造就宝黛爱情悲剧的,并不在于贾母。 贾母是时时刻刻操心着宝玉的婚事的,时时刻刻袒护着两玉儿的。在第五十回见宝玉和薛宝琴在雪中同立、红梅掩映,贾母问起她的生辰八字,欲与宝玉求配,这就奇怪了,眼前有热辣辣等着的人偏不考虑,而对初来乍到的却兴趣盎然。实际上,贾母是明问宝琴,暗拒宝钗。如果说,在前八十回里,贾母一直都是看好宝钗,希望着宝钗将来能够许配给宝玉,我想这是有力的辨证。所以紫鹃说贾母是黛玉唯一可以信赖的人,这应该是有充分根据的,贾母始终是二玉的保护者。 贾母平日里疼黛玉还来不及,将来更不会加害黛玉。在《红楼梦》前八十回的描写中,二玉不理世情,生存能力极差,贾母岂会不知?她只想着自己在一日,保护他们一日,不让宝玉挨他父亲的打,不让宝玉去社会上去接触世情险恶,覆雨翻云;不让黛玉受贾府那些薄情的的长辈,势利眼的下人欺负。她每天都为他们操心。她在贾府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威,她在一日,二玉衣食无忧,没人敢侵犯他们;她一旦闭眼了呢?在贾府这样的温柔富贵乡里,贾母也是怕的。因为,她太知道,富贵后面的假象了。 老太太常抱怨着说:“几时我闭了眼,断了这口气,也就罢了。便又不咽这口气!”没有夸奖,没有客套,只有责备和泪水。这是真情流露啊!

浅析《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悲剧命运的根源的论文

浅析《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悲剧命运的根源的论文 摘要:《德伯家的苔丝》是英国文学巨匠托马斯?哈代的代表作。女主人公苔丝的悲剧和不幸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本文以女性主义的角度为出发点,从两个方面分析导致苔丝悲剧命运的根源,即:教育和苔丝自身因素。 关键词:哈代;苔丝;悲剧命运;女性主义 一、引言 19世纪末出现妇女解放运动第一次高潮。而“哈代的作品中反映了与时代相吻合的女性解放的思想,而且在作品中,女性对传统道德观念和社会的反抗是非常激烈的”。托马斯?哈代大胆地将创作的目光投向农村,深入的关注普通农家的悲剧命运。他十分擅长刻画女性人物悲剧命运,旨在揭露男权社会给女性造成的伤害,批判男性中心主义。 二、托马斯?哈代及苔丝简介 托马斯?哈代是横跨19世纪和20世纪的著名小说家和诗人,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被沃尔夫誉为“英国小说家中最伟大的悲剧大师”。其作品即承接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文学精髓又体现二十世纪的文学创新,气势磅礴。以辽阔深远的背景与渺小的人物形象之间的巨大反差和动人的对比描写,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和心灵的震撼。 《德伯家的苔丝》刻画了一个善良、坚强、自尊、宽容而美丽的女性形象——苔丝。由于天真无知而受到富家浪子的侮辱,身心饱受摧残。但“她并没有自暴自弃,怨天尤人,而是勇敢地面对挫折;为减轻家里的负担,应付虚荣的父母,她勇于承受重担,奔走于不同农场,养家糊口;对待爱情,她自尊又执着”。她被“认为是唯一的一位逃脱了决定主义的人”,颠覆了传统的伦理道德。哈代极力要摧毁的正是这种道德观念,让女性摆脱僵化的传统习俗的控制。他对“堕落女性”的处境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对苔丝给予了深切的同情和宽容,带给读者对妇女生存状态的反思。 三、从女性主义角度分析苔丝悲剧命运的根源 苔丝从一位天使般的少女到绞刑架上的杀人犯,是何种邪恶力量在逼迫、摧残、毁灭着这“有自我意志,完整个性的女性?”,把这一优雅迷人的高尚女性一步步推向死亡深渊?苔丝悲剧的根源何在?以下从女性主义的角度审视《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被压迫的血泪史,剥下男权中心主义这张丑陋的外皮。 (一)教育。 英国女权主义思想家朱丽叶?米切尔在《妇女:最漫长的革命》中指出“歧视存在的基础是教育,而不是经济。在英国要求同工,首先要求接受同等教育,因为这一原因致使妇女从事社会地位较低的工作”。从这一理论出发,剖析苔丝走向悲剧的一个主要因素:教育的贫乏。 “她最早的职业梦想是成为一名教师,但天不遂人愿”。由于家庭贫穷,苔丝很早就步入社会,她做过很多体力活,而且是同工不同酬。因所受教育贫乏,她无法获取较高社会地位与收入的工作,个人与娘家均陷入极度贫困,最终不得不接受亚雷克庇护。“接受庇护”是当克莱尔归来,苔丝杀死亚雷克,走向毁灭的直接导火线。另一方面教育对于女性的重要影响,表现在提高女性心智与觉悟上。苔丝受骗失身带着委屈,饱含心酸地控诉“名门小姐们都了解该防备什么,怎样去防备,因为她们都读小说,小说中会谈到这些男人们的诡计,可我从没机会读小说,哪能知道呢”。中国有句古话“女子无才便是德”,同样说明男权控制下的整个社会对女性受教育的排斥。压迫女性的邪恶力量让女性心智处于不开化状态,使女性沦为其奴隶。在这传统观念笼罩下,苔丝的梦想只能是幻想。教育问题不解决,苔丝式的妇女悲剧将不可逆转,女性终为男权社会的牺牲品。正如西蒙?波伏娃所说:“女人在父兄所支配的家庭中,处于奴隶或仆人的地位,她始终是由男性做主而嫁给另外的男性。” (二)苔丝自身的因素。

呼啸山庄英文人物简介

Heathcliff is a fictional character in the novel Wuthering Heights by Emily Bront?. Owing to the novel's enduring fame and popularity, he is often regarded as an archetype of the tortured Romantic Byronic hero whose all-consuming passions destroy both himself and those around him. Heathcliff can also be viewed as a reflection and product of his psychological past: the abuse, neglect and scorn of those with whom he grows up render him abusive, neglectful and scornful. Legend has stereotyped him somewhat into a romantic hero, and he is generally known more for his love for Catherine Earnshaw than his final years of vengeance in the second half of the novel, in which he grows into a bitter, haunted man (although there are also a number of incidents in Heathcliff's early life that show that he was an angry and sometimes malicious individual from the beginning; again, these tend to be glossed over in the popular imagination). His complicated, mesmerising and altogether bizarre nature makes him a rare character, with components of both the hero and the anti-hero. Catherine Earnshaw, known as Catherine Linton after her marriage, is the main female protagonist of Emily Bront?'s novel Wuthering Heights. While residing in her ancestral home Wuthering Heights, she forms a deep romantic bond with foster brother Heathcliff, one that leads them both into misery, violence and despair. Edgar Linton is a character in Emily Bront?'s novel Wuthering Heights. His role in the story is that of Catherine Earnshaw's husband. He resides at Thrushcross Grange and falls prey to Heathcliff's schemes for revenge against his family. Edgar is the father of his and Catherine's daughter, Catherine Linton, and the brother of Isabella Linton. He is a complete foil of Heathcliff as a character, as shown by his tender, gentle, and weak personality as opposed to Heathcliff's savage, tyrannical nature. Isabella Linton is a female character in Emily Bront?'s only novel Wuthering Heights. She is the sister of Edgar Linton and the wife of Heathcliff. Hindley Earnshaw is a male character in Emily Bronte's novel Wuthering Heights. The brother of Catherine Earnshaw, father of Hareton Earnshaw, and sworn enemy of Heathcliff, he descends into a life of drunkenness, degradation, and misery after his wife Frances dies in childbirth, enabling

宝黛爱情

浅析宝黛爱情悲剧的必然性《红楼梦》是我国十八世纪中期的一部古典小说,可谓文坛奇葩。它自成书两百年以来,吸引了无数的“红迷”雅俗共赏,其中,贾宝玉和林黛玉凄美哀绝的爱情故事更是倾注了曹雪芹毕生的才情,也使整部《红楼梦》的悲剧艺术和社会意义更具魅力。当我们被他们的爱情故事牵动心弦,看着他们从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到成为知音、相互爱慕直至爱情破灭、黛玉憾死,在抱憾叹息的同时,掩卷深思,究竟是什么导演了这场悲剧,那段“木石前盟”到底哪里这样令人刻骨铭心,亘古流传? 剖析其时代本质,不难得出,这场悲剧其实有其时代的必然性:一.没落的封建社会和封建礼教导致了宝黛爱情悲剧的必然性 几千年的封建礼教是青年男女自由恋爱和思想自然发展的严重桎梏,封建的爱情婚姻制度,对宝黛爱情悲剧的形成至关重要。通观《红楼梦》全书,不难看出,宝黛之爱情是以共同的反封建主义叛逆精神为基础的,而这一点正预示了他们的爱情悲剧的必然性。 首先,宝黛爱情不以封建的“夫贵妻荣”为爱情基础。他们二人都不喜谈论“经济学问”、“仕途经济”、“官宰”等封建的东西,他们以有共同的思想而引为知己,他们爱情的基础就是他们共同的反封建主义叛逆精神。他们根本不以“夫贵妻荣”为规范,反而想要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其次,宝黛爱情不以封建的伦理、道德为标准,对“男女之大防”、“金玉姻缘”、“父母之命,媒灼之言”等封建的伦理道德

规范不屑一顾,大胆地追求他们甜蜜的自由恋爱生活。所有这一切,都说明他们追求的不是封建的荣誉,而是纯洁的、真挚的爱情,是恋爱的自由和婚姻的自主。 从上述可知,他们的爱情背负着沉重的时代和历史的负担,在那样的环境下根本没有婚恋自由。历史发展条件的限制,尚不具备足以摆脱封建势力的民主性个性,特别是对婚姻自主的束缚压迫和野蛮扼杀,而宝黛的爱情也就成了这一时代局限下的牺牲品。以他们当时的处境和能力,加上自身的寂寞、孤独、软弱远不能同封建礼教抗衡。要求婚姻自主而没有支持它的社会制度,他们的婚恋在当时传统礼教看来是“大逆不道“的,顽固的封建礼教是不允许他们之间爱情的存在的。因此,我们必须认识到,影响儿女婚姻幸福的是那个泯灭人性的封建社会和封建礼法,那才是导致宝黛爱情悲剧的罪魁祸首。 二.家庭背景导致了宝黛爱情悲剧的必然性 就贾府上层人员的角度来看,贾府的上层人员中,最顶层是贾母,其下是邢王两位夫人。 (一)贾母 处于最顶层的贾母,她的意见是最重要的。中国封建宗法社会最讲究的是“多子多孙”,“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一个家族是否兴旺发达的标志之一便是人丁是否兴旺。黛玉如此衰弱且无可救治的病体,为避免贾宝玉婚姻的不幸,危及子孙的繁衍与健康,贾母断不会让贾宝玉与林黛玉结合的。而宝钗身体很好,又比黛玉更懂得怎样讨贾母的欢心,深得贾母喜爱。由于要组建家庭,又是如此的大家族,

浅析《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悲剧命运的根源

浅析《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悲剧命运的根源 发表时间:2011-09-29T14:14:13.940Z 来源:《魅力中国》2011年6月下供稿作者:仪淑云 [导读] 《德伯家的苔丝》是英国文学巨匠托马斯?哈代的代表作。 ◎仪淑云 (西南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四川成都 610041) 中图分类号:I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992(2011)06-087-01 摘要:《德伯家的苔丝》是英国文学巨匠托马斯?哈代的代表作。女主人公苔丝的悲剧和不幸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本文以女性主义的角度为出发点,从两个方面分析导致苔丝悲剧命运的根源,即:教育和苔丝自身因素。 关键词:哈代;苔丝;悲剧命运;女性主义 一、引言 19世纪末出现妇女解放运动第一次高潮。而“哈代的作品中反映了与时代相吻合的女性解放的思想,而且在作品中,女性对传统道德观念和社会的反抗是非常激烈的”。托马斯?哈代大胆地将创作的目光投向农村,深入的关注普通农家的悲剧命运。他十分擅长刻画女性人物悲剧命运,旨在揭露男权社会给女性造成的伤害,批判男性中心主义。 二、托马斯?哈代及苔丝简介 托马斯?哈代是横跨19世纪和20世纪的著名小说家和诗人,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被沃尔夫誉为“英国小说家中最伟大的悲剧大师”。其作品即承接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文学精髓又体现二十世纪的文学创新,气势磅礴。以辽阔深远的背景与渺小的人物形象之间的巨大反差和动人的对比描写,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和心灵的震撼。 《德伯家的苔丝》刻画了一个善良、坚强、自尊、宽容而美丽的女性形象——苔丝。由于天真无知而受到富家浪子的侮辱,身心饱受摧残。但“她并没有自暴自弃,怨天尤人,而是勇敢地面对挫折;为减轻家里的负担,应付虚荣的父母,她勇于承受重担,奔走于不同农场,养家糊口;对待爱情,她自尊又执着”。她被“认为是唯一的一位逃脱了决定主义的人”,颠覆了传统的伦理道德。哈代极力要摧毁的正是这种道德观念,让女性摆脱僵化的传统习俗的控制。他对“堕落女性”的处境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对苔丝给予了深切的同情和宽容,带给读者对妇女生存状态的反思。 三、从女性主义角度分析苔丝悲剧命运的根源 苔丝从一位天使般的少女到绞刑架上的杀人犯,是何种邪恶力量在逼迫、摧残、毁灭着这“有自我意志,完整个性的女性?”,把这一优雅迷人的高尚女性一步步推向死亡深渊?苔丝悲剧的根源何在?以下从女性主义的角度审视《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被压迫的血泪史,剥下男权中心主义这张丑陋的外皮。 (一)教育。 英国女权主义思想家朱丽叶?米切尔在《妇女:最漫长的革命》中指出“歧视存在的基础是教育,而不是经济。在英国要求同工,首先要求接受同等教育,因为这一原因致使妇女从事社会地位较低的工作”。从这一理论出发,剖析苔丝走向悲剧的一个主要因素:教育的贫乏。 “她最早的职业梦想是成为一名教师,但天不遂人愿”。由于家庭贫穷,苔丝很早就步入社会,她做过很多体力活,而且是同工不同酬。因所受教育贫乏,她无法获取较高社会地位与收入的工作,个人与娘家均陷入极度贫困,最终不得不接受亚雷克庇护。“接受庇护”是当克莱尔归来,苔丝杀死亚雷克,走向毁灭的直接导火线。另一方面教育对于女性的重要影响,表现在提高女性心智与觉悟上。苔丝受骗失身带着委屈,饱含心酸地控诉“名门小姐们都了解该防备什么,怎样去防备,因为她们都读小说,小说中会谈到这些男人们的诡计,可我从没机会读小说,哪能知道呢”。中国有句古话“女子无才便是德”,同样说明男权控制下的整个社会对女性受教育的排斥。压迫女性的邪恶力量让女性心智处于不开化状态,使女性沦为其奴隶。在这传统观念笼罩下,苔丝的梦想只能是幻想。教育问题不解决,苔丝式的妇女悲剧将不可逆转,女性终为男权社会的牺牲品。正如西蒙?波伏娃所说:“女人在父兄所支配的家庭中,处于奴隶或仆人的地位,她始终是由男性做主而嫁给另外的男性。” (二)苔丝自身的因素。 1.性格的妥协性。 苔丝敢于大胆地反抗传统道德,追求幸福,是一个毫不妥协的反抗者。然而苔丝不能彻底摆脱传统道德对自身的羁绊,在她的性格中也包含着保守落后的伦理观念。苔丝是暴力的受害者,是无辜的。她明白这一点,但在受到乡里人非议时,她也认为自己是“有罪”的,必然造成她内心的自我折磨和谴责。 苔丝性格的妥协性还表现在她和克莱尔的关系上。恋人之间本是平等的,而苔丝却一味贬低自己,抬高克莱尔。这是多么浓烈﹑炽热却又卑躬屈膝的爱。她悲惨的过去,得不到克莱尔的宽容。面对克莱尔无情的抛弃,苔丝没有做丝毫反抗。克莱尔离去了,苔丝对他的爱却从未削减。一封封热情洋溢的信,却唤不回克莱尔冰冷的心。在爱情面前,苔丝失去了自我,失去了尊严。正是这种盲目的﹑不平等的爱,使苔丝放弃了一个妻子争取幸福的权利,深化了苔丝的悲剧。 2.自卑心理。 苔丝失身后的痛苦是巨大的,压力是多方面的,但必须指出,苔丝的自卑心理加剧了她的痛苦。 对于苔丝来说,她的许多痛苦都是心理上的。她往往从传统习俗﹑社会舆论上对自己的所谓“过去”作出道德上的判断,从而扭曲了自己的正常心理状态,并对自己的行为予以错误评价。苔丝无法卸掉身上背负的沉重十字架,她在忍受世俗舆论的同时,又受制于它的道德准则,毫不留情地审视自己、谴责自己,她在大胆反抗传统的同时,又囿于它的观念,而成为其维护者。“苔丝这种心理上的自卑,是世俗谬见在她身上发挥作用的体现,说明了苔丝自身在当时社会道德理境中培养起来的非正常心态。”苔丝正是这样给自己结成一张无形的道德罗网,把自己束缚起来。她的自我束缚的意识有其深刻的历史基础,是整个社会意识的具体表现。因此,苔丝的结局只能是悲惨的。 3.自我意识缺乏。 自我意识缺乏突出表现在苔丝对爱情的态度上。 苔丝第一次遇见克莱尔,就被他与众不同的神情所吸引。在哈代笔下,苔丝被描绘为一个完美的个体,代表了作者理想中的完整女性。但苔丝的性格中也包含了一些弱点,她总是处于爱情的纠葛之中,徘徊于两个男人之间。她经常考虑到别人的需要,却忽略自己的需

简析《呼啸山庄》中男女主人公爱情悲剧的原因

摘要 《呼啸山庄》是由艾米丽·布朗特所创的世界上最伟大的小说之一。艾米丽在小说中成功的塑造了爱与恨为主题的爱情悲剧故事。自该小说诞生以来,国内外学者对于《呼啸山庄》主题的研究从未停止。本文选取希斯克利夫和凯瑟琳爱情故事原因的角度进行探究,致力通过对男女主人公所处的阶级,受到的教育,各自成长环境的变化,及各自性格原因,来分析男女主人公的爱情悲剧。通过本次研究,能够使读者对希斯克利夫和凯瑟琳的爱情悲剧有更清晰的理解和认识。 关键词:爱;恨;凯瑟琳;西斯克里夫;呼啸山庄

Contents Abstract (i) 摘要 (ii) 1.Introduction. (1) 1.1Introduction of Emily Bronte and her Wuthering Heights (1) 1.2 Introduction of the tragic love story (1) 1.3 The structure of this paper (2) 2.Literature Review (4) 2.1 Review on the oversea studies (4) 2.2 Review on the domestic studies (4) 3.The External Reasons for the Tragedy (6) 3.1 The class barrier (6) 3.2 The educational reasons (7) 3.2.1The family education for Heathcliff and Catherine (7) 3.2.2Education conducted by European upper class (7) 4.The Internal Reasons for the Tragedy (9) 4.1 Catherine’s own reasons (9) 4.1.1 Catherine’s growing environment (9) 4.1.2 Catherine’s dual personality (9) 4.1.3 Catherine’s betrayal (10) 4.2 Heathcliff’s own reasons (10) 4.2.1 Heathcliff’s growing environment (11) 4.2.2 Heathcliff’s extreme personality (11) 4.2.3 Heathcliff’s revenge (12) 5.Conclusion (14) References (15) Acknowledgements (16)

论《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悲剧的根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e916361252.html, 论《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悲剧的根源 作者:贾红王雨容 来源:《智富时代》2017年第02期 【摘要】《德伯家的苔丝》是英国著名作家托马斯·哈代描写女性形象的典型代表作品。本文从社会环境、家庭条件及自身性格三个方面解读苔丝的悲剧根源;其悲剧的产生与资本主义的发展有必然联系,也与她的自身性格息息相关。 【关键词】苔丝;悲剧;根源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克洛德·西蒙曾说:“《德伯家的苔丝》是19世纪英国文学的一颗明 珠,奠定了哈代在英国乃至世界文学的地位。在美丽的苔丝身上人们至始至终看到的是她纯洁的本性对逼迫她的恶势力的苦苦挣扎。”[1]哈代塑造了众多的悲剧人物形象,苔丝形象的塑造格外鲜明,她的悲剧命运不仅引起了广大读者共鸣;也在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与不幸命运抗争的人们。 苔丝的不幸,不仅有来自社会的因素,也有个人因素。聂珍钊先生曾明确指出:“直接决定这个女子悲惨命运的是她的贫穷、社会上虚伪的伦理道德和不公道的法理制度。” [2]苔丝生活的社会环境是其悲剧的前提条件,贫穷的家庭时其间接因素,双重的个人性格是其悲剧的直接因素。 一、前提因素:社会环境 19世纪后期的英国,资本主义得到空前发展,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强盛;给贫苦农民带来 了深重灾难,给工业文明和社会市场经济带来了巨大冲击;使得社会两极分化严重,也让自给自足的个体农民陷入失业、贫困的悲惨境遇。然人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社会属性是人的根本属性。故苔丝命运悲剧,是社会进步的悲剧,也是那个时代社会生活的必然。[3] (一)社会制度:给予身体打击 资本主义制度和法律对其不公正待遇是重要因素。她的悲剧是由所处的社会制度造成的,当时正处男权主义社会,虽然富家子弟亚雷侮辱苔丝,将苔丝一步步推向苦难;但当时的社会并未保护弱势群体。世俗不仅没有给予苔丝应有同情,其反而却遭到人们的讥讽和嘲笑;亚雷不仅没有受到法律制裁,反而逍遥法外,继续过着骄奢淫逸的生活。至此,我们不得不感慨,其悲剧是时代的悲剧,是社会的必然。 (二)社会道德:给予精神摧毁 资产阶级道德的败坏、宗教信仰的腐朽是另一重要因素。“当时英国的社会,是以男权主义思想的社会;男人不仅是社会的中心,也是家庭的主宰。女人只是社会和男人的附属品,无

呼啸山庄 人物性格剖析

爱米莉·勃朗特的《呼啸山庄》一直被认为是英国文学史上一部“最奇特的小说”。它通过描述凯瑟琳和希斯克利夫之间的爱情,展现了畸形社会中人性的变异:人性因扭曲而萌发的强烈复仇。它以狂飙般猛烈的情感达到了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 希斯克利夫是作品中的主人公,他的疯狂报仇泄恨,貌似悖于常理,但却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他非同一般的叛逆精神。这是一种特殊环境下造成的特殊性格,特殊性格所决定的特殊命运。 一、特殊环境造成特殊性格 环境先于性格而存在,性格也就在改变环境的努力过程中形成,因此,人们说环境塑造性格。进一步而言,特殊的环境必然造成特殊的性格。《呼啸山庄》的主人公希斯克利夫过分残忍的性格,完全是他周围的环境所造成的。 毋庸置疑,金钱主宰一切是资本主义社会的标志。希斯克利夫所处的正是一个金钱的社会,在那里,贫穷是可耻的。无论是否因你的过错而导致的贫穷,无论是否你有努力的过程,只要你现在仍是衣衫褴褛,你就注定遭受耻辱。贫穷带来的无穷无尽的耻辱生活就像一把刻刀,不断雕刻、改变着希斯克利夫的性格。 希斯克利夫是个被剥夺了人间温暖的弃儿,他是贫穷的。他被呼啸山庄的老庄主恩萧收养,改变了他贫穷的生活。老恩萧和他女儿凯瑟琳的善意接纳和关怀使他的眼神里充满了感激,他用最好的方式回报恩人——打开心,接受别人,并渐渐与凯瑟琳相爱了。虽然凯瑟琳的哥哥辛德雷异常讨厌他,但是甜蜜的爱情让他打算为了凯瑟琳去奉献一生,“永远生活在凯瑟琳的阴影下”,即使被她的哥哥辛德雷使唤,遭受无穷的嘲讽,他也毫不介意。可没过多久,生活又和希斯克利夫开了个玩笑。老恩萧死了,辛德雷成为了呼啸山庄的主人,这一变化使希斯克利夫降为了仆人,他再次贫穷。所不同的是,他此时拥有了凯瑟琳的爱,他把自己的爱全给了凯瑟琳,除了这个,他什么都没有了,甚至是尊严。对于一个生活在这种环境的人,凯瑟琳几乎就是他的生命,是他生活的全部希望。 然而,这份爱并没有持续多久,凯瑟琳受制于那个世俗的社会,受制于金钱的诱惑,最后决定嫁给画眉山庄的主人——埃德加。虽然她说“我对埃德加的爱像是树林中的叶子,在冬天变化树木的时候,时光便会变化成叶子;我对希斯克利夫的爱则像树下面永恒不变的岩石,虽然看起来它给你的愉快并不多,可是这点愉快却是必需的,永久的。”相信当希斯克利夫听到凯瑟琳说:“嫁给希斯克利夫就会降低我的身份”时,用肝肠寸断这几个字来形容他当时的心情也并不以为过。 凯瑟琳的变心使希斯克利夫生命中最后一点爱消失了,强烈的爱化为了强烈的恨,强烈的恨化成了他强烈的个性——坚硬、不屈、残忍。表面看,这一切都是因为凯瑟琳对爱情的背叛而造成的,实际上却显露了那个时代强烈的的价值取向——贫穷是可耻的! 二、特殊性格决定特殊命运

浅析爱玛与苔丝的悲剧命运比较

目录 一、引言 (1) 二、苔丝和爱玛相似的悲剧结局和比较分析 (1) (一)受困于爱情,为情自杀 (1) (二)自始至终都有罪恶感 (3) 三、爱玛和苔丝悲剧命运同中有异的成因和比较 (4) (一)社会根源导致的命运悲剧 (4) (二)家庭环境导致的迥异性格 (5) (三)遇人不淑的恶劣后果 (6) 总结 (1) 参考文献 (2) 致谢辞 (3)

爱玛与苔丝的悲剧命运比较 摘要: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和哈代《德伯家的苔丝》都是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伟大文学作品。作为主角,爱玛和苔丝的悲剧命运具有相似之处,又表现出不同的特点。本文从作者生活的时代和创作的时代,以及小说中所描述的主人翁的生活环境及性格特征等几个方面,来比较论述苔丝和爱玛两位女性的悲剧人生的异同以及对应的原因。 关键字:爱玛;苔丝;悲剧命运;比较

Comparison of Emma and Tess's tragic fate Abstract:Gustave Flaubert's "Mrs. Bovary" and Hardy "Tess" is a great literary works have a certain social influence. The tragedy of Emma and Tess image have similarities,but also have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This paper mainly from the life and creation,and described in the novel master living environment,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to compare the Tess and Emma two as the cause of the tragic fate of women and their tragic life. Keywords:Emma,Tess,tragedy,comparison

呼啸山庄主要内容、呼啸山庄读后感

呼啸山庄主要内容、呼啸山庄读后感 呼啸山庄主要内容: 呼啸山庄的主人乡绅欧肖先生带回来一个身份不明的孩子,取名希斯克利夫,他夺取了主人对小主人亨德雷和他的妹妹凯瑟琳的宠爱。 主人死后,亨德雷为报复把希斯克利夫贬为奴仆,并百般迫害,可是凯瑟琳跟他亲密无间,青梅竹马。后来,凯瑟琳受外界影响,同时爱上了画眉田庄的文静青年埃德加。希斯克利夫愤而出走,三年后致富回乡,凯瑟琳已嫁埃德加。 希斯克利夫为此进行疯狂的报复,通过赌博夺走了亨德雷的家财。亨德雷本人酒醉而死,儿子哈里顿成了奴仆。他还故意娶了埃德加的 妹妹伊莎贝拉,进行迫害。内心痛苦不堪的凯瑟琳在生产中死去。 十年后,希斯克利夫又施计使埃德加的女儿小凯瑟琳,嫁给了自己即将死去的儿子小林敦。埃德加和小林敦都死了,希斯克利夫最终 把埃德加家的财产也据为己有。复仇得逞了,但是他无法从对死去的 凯瑟琳的恋情中解脱出来,最终不吃不喝苦恋而死。 小凯瑟琳和哈里顿继承了山庄和田庄的产业,两人终于相爱,去画眉山庄安了家。 呼啸山庄读后感:两代人爱情故事的对比,不难发现,相似经历相似的人,因为信念的不同选择的不同最终获得的结果是不一样的。 凯瑟琳既想要埃德加文明的爱,又想要希斯克利夫本真的爱,于是她经历了极其暴躁、郁郁寡欢的一生 人要的不能太多,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为避免悲剧一定要做出选

择,然后去热爱自己的选择。犹豫摇摆会同时伤害爱自己的和自己爱的人。 埃德加深爱凯瑟琳,知识让他文明克制隐忍,但是爱情终究是自私的,他无法接受妻子爱另一个男人。他允许自己深爱一个人,允许自己因离别而悲伤,也允许自己死后依然去爱那个人,但是他不会因动荡而停止热爱生活。 努力的去学习去修炼内心,学会和自己相处,学会与温暖为伴,因为这个世界上只有自己是自己永远的伙伴,要习惯别人的到来和离去。 希斯克利夫对一个人爱的方式是疯狂的,他渴望拥有,爱而不得之后久久走不出自己内心的桎梏。 爱一个人不能太满,过满则溢。要善良宽容一些,不但是为了别人更是为了自己。行有不得反思诸己。 伊莎贝拉的爱是幼稚可笑的,硬闯进别人的故事想做主角,最终也只能是一身伤痛且一生再没机会做自己爱情故事的主角。 不要去爱一个心里有其他人且疯狂的人,他的疯狂只会给那个心里的人,给其他人的都是发疯。 小凯瑟琳的爱是从本真进化过来的,爱情是相互的,你爱我那我也爱你,你不爱我了,那我收回我的爱去爱其他人。 这和现代文明的爱情是不谋而合的,谁的爱都不是廉价的,谁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所以要找到那个和自己的灵魂高度在同一个层次的人。 哈里顿的爱是真诚,善良,包容的。我爱你,你是自由的。但是我

呼啸山庄人物形象分析

呼啸山庄人物形象分析 摘要:《呼啸山庄》是英国小说家艾米莉·勃朗特的代表作品,是西方文学的巨着,它奠定了艾米莉·勃朗特在英国文坛的地位。它通过记述两代人物之间的爱恨情仇,给我描绘了一个畸形社会的生活以及在这种生活中被扭曲的人性。小说的作者以她独特的笔法对人物的心理进行了透彻的分析,对人性问题进行深入地思考,从而成就了这样一部伟大的作品。其中的每一个人都有着自己鲜明独特的性格, 关键词:希斯克利夫;凯瑟琳;辛德雷;埃德加;第二代人 呼啸山庄是英国文学史上记述复仇的经典作品,它主要通过分析人物的心理来剖析人性,其主人公在性格上都具有19 世纪资本主义社会的时代烙印。希斯克里夫冷酷、残暴但对凯塞琳有着的热烈执着的爱,卡瑟琳任性不受拘束并且爱慕虚荣,埃德加·林顿温和有绅士风度但懦弱重视所谓名誉,辛德雷因为自小就受冷落而变得残暴冷漠,哈里顿卡西和小林顿也因上一代的爱恨纠葛而在人性方面产生了扭曲,本文就通过对呼啸山庄里主要人物形象的分析,剖析人性,体悟认得爱与恨的关系。 一、希斯克里夫 希斯克里夫有着叛逆、孤傲、顽强、冷漠的性格,他的生活经历使他有一个敏感质朴的孩子一步步发展成一个极端的叛逆者和残暴的复仇者,对社会表现出强烈的不满和反抗。 希斯克里夫是呼啸山庄的老恩肖捡回的弃儿,老恩肖非常宠爱希斯克里夫,由此而引起亨得利的嫉妒,老恩肖死后,亨德利成为了呼啸山庄的主人,便开始虐待他,使他失去了受教育的机会,并从事仆人的劳动,像动物一样活着。希斯克里夫开始变得孤寂。这时,同样不喜欢受社会的束缚与羁绊的凯瑟琳成了他情感的唯一寄托,渐渐地,两人之间产生了真挚的爱情。当他得知凯瑟琳因为嫁给他会使她降低身份而选择答应有金钱和地位的埃德加林顿的求婚时,一切曾经支撑他忍受虐待的力量顷刻消失,他悲愤地逃离了呼啸山庄。周围人的侮辱和虐待让他的性格变得更坚强也更冷漠,这些他都可以隐忍,然而当他唯一在乎的爱情也背叛了他时,他就转为了彻底的叛逆和个人主义,这为他对社会的反叛和复仇埋下伏笔。三年之后,希斯克力夫重返呼啸山庄。他表面看上去温文尔雅,内心实则燃烧着复仇的火焰。他有计划地对每个曾经伤害过他的人展开报复。诱使亨德利赌博,从而侵吞呼啸山庄:他虐待亨德利的儿子。从小不让他接受教育,教他粗俗的言语和行为,打发他做仆人的工作,他把亨德利当年对待他的手段变本加厉地运用到哈里顿身上。他骗取伊莎贝拉的芳心以谋取林顿的家产,婚后却不断地从精神上折磨她;他还强迫卡西嫁给他的儿子小林顿从而完全将呼啸山庄和画眉山庄的财产控制在自己手中。此时的他在复仇心理的驱使下人性已经完全被扭曲,成了一个心里充满恨的凶狠的魔鬼。 然而在魔鬼希斯克里夫的血液里却始终保留着对卡瑟琳的强烈的爱情,童年时代当身边所有的人都鄙视虐待他时唯一支持他的就是与卡瑟琳间的感情,当听到卡瑟琳说和他在一起会降低她的社会地位时,他便毅然选择了离开。在他的复仇过程中,他报复每一个伤害过他的人,可是对于背叛了他们爱情的凯瑟琳,他却依然深爱,甚至在起初也是为了凯瑟琳而使得复仇进度缓慢,由此可以发现,在希斯克里夫的精神里,恨只是爱的异化,他一直热烈地爱着卡瑟琳,因为爱,而要报复阻碍他们在一起的辛德雷,因为爱,而要报复抢走了卡瑟琳的埃德加一家。 二、卡瑟琳 从本性层面来分析,卡瑟琳是一个单纯善良,追求自由、桀骜不驯的人,当老恩肖去世所有的人都歧视和虐待希斯克里夫时,唯独卡瑟琳关心他,陪伴他,她虽然很顽劣,但“她并没有坏心,因为她一旦真的把你弄哭了,就极少不陪着你哭”。她野性十足,完全不同于封建庄园的那些小姐,她和希斯克里夫“两人一大早就跑到野地里去,一玩就是一整天,这是他们的一大乐趣,随后的处罚只不过是让人发笑的小事一桩。”当约瑟夫逼迫他们念圣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