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助推现代农业发展

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助推现代农业发展
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助推现代农业发展

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助推现代农业发展

□ 钟华、周发勤、周素、亚男、建民、梅丽、韩志

李扬绘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好农业和农村工作,不仅要强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夯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基础,还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物质条件。积极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新农村建设物质条件的一项重要内容。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是衡量一个地区综合竞争力、现代化程度和经济成长能力的重要标志。农业信息化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农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信息技术在农业和农村经济与社会事业中的应用、涉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农业信息化人才培养等。加快推进农业信息化,有利于建设现代农业,提高现代科学技术在农村的推广应用水平,促进农村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推进农业信息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现实需要

“三农”问题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农村地区信息相对闭塞、教育相对落后。解决“三农”问题必须重视科技的作用。以微电子、软件、计算机、通信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目前已在各行业得到广泛应用,并产生了巨大的促进和拉动作用。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不仅有利于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全面繁荣农村经济,而且能够有效促进农村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

通过计算机辅助教学与多媒体教育、现代远程教育等手段,可以使先进的教学方法和实验条件等优质教育资源在农村实现共享,从而促进农村教育事业的跨越式发展。通过互联网、农村疾病防控信息系统以及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等,能够极大地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促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信息化建设,必须强化薄弱环节,重视推进农业信息化发展,统筹城乡信息化发展,努力实现城乡信息化建设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和共同发展。将现代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在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可以快速有效地改造和提升传统农业,加快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进程。先进实用的信息技术不仅能为农村生产发展提供全面快捷的服务,辅助生产者按照市场需求合理安排生产,减少生产的盲目性,而且能指导农业生产,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增加生产效益,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同时,还能促进农产品销售,实现产销对接,加快其从产品到商品的转变。

由于农村人口和村级组织数量多、地域广、差别大,给组织管理和服务带来了一定难度。鉴于此,建立面向基层的电子政务系统、小城镇信息化管理系统、社区管理信息系统等,对于加强农村政务管理和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农业信息化还有助于更好地实现乡风文明。通过电信网、互联网、广电网等多种信息传播方式,可以为农民提供各种信息服务,丰富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通过开展农村远程教育,可以为农民提供形式多样的教育培训,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此外,开展劳动力有序转移、增加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机会等工作都需要信息化的支持。因此,开展农业信息服务体系研究,建立农村远程教育系统,开发各种农村信息接收终端,不断满足农民文化娱乐、科技知识、劳动技能等方面的信息需求,对于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具有积极作用。

推进农业信息化必须突出重点体现特色

加快农业信息化进程,应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用信息引导生产上来,从信息体系、信息网络、信息资源、信息服务等方面推动现代信息技术在整个农业和农村的推广应用。

一是要推进农业信息网络基础建设,提高农村通信能力。要依托电信运营企业现有的基础网络,实施信息高速公路建设工程,实现农村用户网络的快速转型。要继续推进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工程,加快完成终端接收站点的建设。要做好“服务新农村、建设信息村”工作,切实提高通光缆率、通宽带率和电话入户率,逐步实现以涉农信息为主的综合信息交互式服务,使更多农民通过信息服务得到实惠。要实施农业信息平台建设,建设县(市、区)、乡(镇)“信息服务站”,利用互联网等平台加强对农民生产技能和进城就业能力的培训,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三农”信息服务链。

二是要推进农业生产信息化,积极探索发展高效农业的新路子。要尽快建立和完善市、县(市、区)、乡(镇)三级农业信息服务平台,推进互联网、电视、广播、报刊、电话等多种方式的有机组合,扩大农业信息覆盖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整体面貌。要引导信息技术企业开发、生产适应农业需求的电子产品和应用软件,并提供技术支持服务。要发展数字农业,有重点、有步骤地加强计算机自动控制、模拟等技术在农业上的研究、开发和利用,逐步实现精准选种、精准播种、精准灌溉、精准施肥、精准田间管理和精准收获等农业生产过程的信息化。要用信息技术重点改造传统农业,合理使用各种农业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发展节约型农业和生态农业。要大力提高农业龙头企业的信息化水平,以重点龙头农业企业为示范,推动信息技术在产品研发、生产、销售、管理等环节的广泛应用,提升农产品深加工能力,加快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步伐。

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2018-01-09 10:16 来源:欧柯奇技术 一、现代农业内涵定义 现代农业是一个动态的和历史的概念,它不是一个抽象的东西,而是一个具体的事物,它是农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从发达国家的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看,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包括两方面的主要内容:一是农业生产的物质条件和技术的现代化,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生产要素装备农业,实现农业生产机械化、电气化、信息化、生物化和化学化;二是农业组织管理的现代化,实现农业生产专业化、社会化、区域化和企业化。 (1)现代农业的本质内涵可概括为:现代农业是用现代工业装备的,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的,用现代组织管理方法来经营的社会化、商品化农业,是国民经济中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产业。 (2)现代农业是以保障农产品供给,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提高劳动生产率,资源产出率和商品率为途径,以现代科技和装备为支撑,在家庭经营基础上,在市场机制与政府调控的综合作用下,农工贸紧密衔接,产加销融为一体,多元化的产业形态和多功能的产业体系。 二、主要国家现代农业发展状况 1、美国 美国的农业劳动生产率高,是世界上唯一的人均粮食年产量超过1吨的国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生产国和出口国。农业是美国在国际市场上最具竞争力的产业之一。美国农业生产主要依靠家庭农场,目前美国拥有204万个农场,每年创造的农业产值3000多亿美元,

其中10%由400个大农场贡献,40%由中等规模的3.5万个农场贡献,其余由200万个农场贡献。 2、日本 日本人口密度大,人均耕地占有量小,农业发展面临较多障碍与限制。然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农业发展迅速,现代化水平非常高,有多项农业指标领先于其他发达国家。日本的水稻、豆类、饲用玉米、蔬菜、水果、花卉等农产品的品质很高;日本的食品与水产品大量出口,其上市公司的市值占据日本总制造业的10%,成为出口创汇的主要部门。3、荷兰 荷兰人均农业用地仅2亩,地少人多。但荷兰农业坚持集约化、外向型发展道路,农产品出口率达70%,居世界首位;出口额占全球市场的9%,居世界前列。花卉出口占世界市场的60%以上,是名副其实的“花卉王国”;蔬菜、乳制品和猪肉出口名列世界前茅。 4、以色列 以色列耕地少,自然条件恶劣,农业从业人员仅占全国总就业人数的4%,但依赖滴灌技术等高科技农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农业奇迹。农产品不仅能自给,水果、蔬菜和花卉还出口到欧美市场,被称为“欧洲的菜篮子”。 5、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的农业发展水平和生产效率非常高,属于世界先进水平,其人均农业生产总值排名第一。澳大利亚农业属于外向型经济,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澳大利亚农产品出口收入平均占农业总产值的比例为60%以上。 三、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现状

农业机械化与信息化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

农业机械化和信息化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 选题背景 随着改革开放的浪潮,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城市的扩张的步伐越来越快,城镇的边界也越来越不明显。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人们对利益的追求,使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脱离了农业,转向其他产业进行生产。农村劳动力的减少造成了我国农村出现了大量出现土地被荒置、大片土地粗放经营的现象。这一系列现象导致了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农业生产效率不高。农业机械化是农业进入现代化的首要动力,更是农业实现现代化的体现。农业信息化极大地推动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繁荣。离开了农业机械化和信息化,农业的现代化就等于是空谈。 选题目的 站在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加快现代化进程的新高度,以提高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为研究目的,以农业机械化和信息化与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关系为切入点,进行新时期我国农业机械化信息化发展研究。分析新阶段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对农业机械化和信息化的需求,探讨实现农业机械化的道路和信息化技术路线,提出促进农业机械化和信息化的发展政策建议,能够帮助政府有关管理部门进行科学决策,提高我国的农业国际竞争力,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选题意义 我国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70%以上,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广大农村居民对现代化机械和农业信息化的渴求越来越强烈。但是目前我国农业机械化和信息化的发展水平较低,机械化和信息化对于农业经济增长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无法充分发挥。因此利用各种方式提高农业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将机械产品投入到农业中,并能使农民及时获得准确的市场、技术及政策信息。对于发展农业生产、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水平、提高农民素质和农村自主管理能力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对农业机械化的认识 农业机械化,是指运用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装备农业,改善农业生产经营条件,不断提高农业的生产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过程。 在农业各部门中最大限度地使用各种机械代替手工工具进行生产。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内容之一。如在种植业中,使用拖拉机、播种机、收割机、动力排灌机、机动车辆等进行土地翻耕、播种、收割、灌溉、田间管理、运输等各项作业,使全部生产过程主要依靠机械动力和电力,而不是依靠人力、畜力来完成。实现农业机械化,可以节省劳动力,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增强克服自然灾害的能力。我国农业在集体化的基础上逐步实现机械化,是发展农业生产力的根本途径。 对农业信息化的认识 农业信息化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为农业产供销及相关的管理和服务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持,并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力和经营管理效率。农业信息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农业适应市场经济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的有力手段;是政府有效管理农业的重要途径。 农村信息化的内容包括五个方面:第一,基础设施建设。第二,信息资源。第三,农村信息化服务体系。第四,信息技术在农业、农村、农民三方面的应用。第五,农民的经济收

现代农业的特征及发展趋势

一、现代农业的特征及发展趋势 1、现代农业的表述: 以现代产业的理念、以产业关联关系为基础、以科技为支撑、以现代产业组织为纽带的可持续发展农业的包括农业产前、产中和产后环节的有机系统。 现代农业的发展有赖于相应的生产经营组织方式的建立和完善,即不是简单的农民组织化,而是基于产业关联关系和利益联结机制的产业组织化。 2、.现代农业产业的特征 (1)产业链越来越复杂,长短交织。 (2)地域特征明显,与当地农业资源关系紧密。(特色农业、一村一品) (3)现代农业产业链中主导环节(主体)后移,主要集中在产后环节,产前、产中和产后环节并不完全统合(产后是产中环节的5倍多)。(4)农业产业组织两极分化,产业组织结构呈现出“哑铃型”特征(大多数中小企业和少量大型跨国公司)。 3、.国外现代农业经营的经验启示 (1)、农业的市场化、国际化程度高 主要是农业生产直接面对着国内外市场尤其是国际市场,农产品的商品率很高,农业生产资料、技术和农业品种等也在世界范围内进行配置,农业发展处于一个开放式状态。 如荷兰作为土地面积十分狭小、农业人口比重很低的国家,农

业国际化程度却很高,国内农业发展直接面对着国际大市场,2/3以上的农产品用于出口创汇,农业出口额居世界第三位。 (2)、农业的产业体系完善 (3)发达国家在农业的理念上已突破了种养殖业范畴,例如美国将农业定义为“食物和纤维体系”,日本将农业定义为“农业-食物关联产业”,加拿大将农业定义为“农业及食物产业”,包涵了产前、产中、产后及相关产业。完善的农业产业体系大大拓展并深化了农业发展的广度和深度,农业及其关联产业之间进行物质、能量、价值交换,成为产前产中产后密切关联的一体化产业。 在发达国家,以初级农产品上市的比例越来越低,美、日等国90%以上的蔬菜是经过加工后进入流通领域,美、欧等国70%以上的水果是经过加工后进入市场的。在这些国家,农业不再仅仅是一个提供初级原料的产业部门,而是能够创造稳定利润且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产业部门。 (产前的农药化肥、产后的加工) (3)、农业科技发达,农业管理水平高 现代农业是建立在现代农业科技基础之上的,现代农业的发展过程,实质上是先进科学技术在农业领域广泛应用的过程,是用现代科技改造传统农业的过程。以生物技术为代表的农业高新技术广泛应用于育种、培苗、养殖、贮运等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生物肥料、生物农药、基因工程疫苗、动物生长调节剂逐渐在农业中应用,推动了现代农业的持续快速发展。现在不仅发达国家积极发展动植物基因工

农村信息化对农村经济发展巨大作用

农村信息化对农村经济发展巨大作用 最近几年国家对农业越来越重视,从2003年到2010年每年都出台中央一号文件,每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提到三农问题,三农问题的解决是中国经济在发展过程中的必然,因为30年的改革开放农业支持工业,农村资源大量流向城市,促进了中国工商业的快速发展。30年的改革开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决了农村的温饱问题,但是在分家单干的同时又造成农民的分散化和边缘化,农民在有限的一亩三分地上用心经营着自家的土地,也只能解决温饱问题。最近几年农民到城市打工挣取劳务钱得到一些收入生活水平有所改善,但是农民要想真正像城市人那样过着有尊严的生活,那是很难想象的,因为真正能挣钱的行业基本叫资本控制,农村农民到城市打工或做生意也只能挣些辛苦费,在城市开个小商店。就农民开小商店而言不挣钱不说要是挣到钱马上又有人“找麻烦”,迫使这些小商店主把挣到的一些钱分给这些找事的人以求平安,看着小商店主每天辛勤的工作,用心经营很是辛苦,但是年底一打算,剩不了几个钱,有时候还没有给别人打工挣的钱多,就是这样的生活,农村的父老乡亲也是感到非常荣幸的,因为农村人能到城市工作,并且能在城市立足他们感到小伙子不简单有本事,岂不知农村人到城市打工淌过多少汗、流过多少泪。 再来说说农村和城市的差距问题,我从1996年从农村走向城市从事的工作比较特殊,有幸每天接触农村的农民和城市的市民,每天要到农民家中和市民家中,对农村和城市的情况还是有一定的了解。就拿家用电器来说2000年21寸彩电开始大批量进入农村,到现在农村还有看黑白电视机的,而在2000年彩电开始进入农村时,城市市民家中的彩电已经更换三.四代了,更换的旧彩电朝农村亲戚家转移,最早能看到彩电的应该是在城市有亲戚的农村人。现在城市家中的彩电不叫彩电叫液晶电视,2004年彩电生产企业开始将普通CRT彩电逐步朝向等离子电视和液晶电视生产转移,到2005年在城市出现等离子电视和液晶电视,一台32寸液晶电视价格是7000元左右,城市市民纷纷抢者购买,而让现在农民拿7000元购买一台液晶电视,就像是市民购买一辆轿车的心情是一样的。从这里可以想象农村的经济收入和城市的经济收入的差距。 再说说农村与城市信息化之间的差距。电脑从1996年,国产联想电脑在国内微机市场销售量第一开始算起,到目前电脑市场经济在城市发展了16年,现在城市老百姓家中非常普及了,家家有电脑、家家能上网,大人小孩都利用互联网进行学习了,而广大的农村地区电脑业才刚刚起步,大部分农村现在还没有电脑,就是有电脑的农民也是外出打工挣些钱回来买台电脑,而这些人多数是80后和90后的青年人,他们买电脑的目的是玩,而没有把电脑当成工具来用,这说明了农村的信息化率远远低于城市信息化率15年。信息是一切工作的前提,没有准确的信息渠道做任何事情就会盲目,现在农村农民了解信息大部分都是靠农民亲戚熟人的传递来了解,农民很少看报纸、看电视新闻,打开电视都是看些乡村民俗的电视剧或者是故事片。他们认为有些信息是不真实的,就是有中央的好政策他们也漠不关心,因为政策的制定者没有农民的参与,对农民来说没有任何的实际意义。网络信息化的普及给农民带来了新的契机,农民可以通过上网了解信息,通过写博客与网友进行交流来了解外界的信息,外界通过与农民交流可以让外界更好更快捷的了解农村,因此说农村信息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农村落后的三大原因是农民分散、信息闭塞、政策落实,现在的农村不缺农业技术、缺少的是国家政策是否真正落实的农村、缺少的是农民有没有与政府沟通的渠道。像

农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略论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意义 刘蕊蕊 摘要:农业,伴随着人类起源而生产。农业,与人类共存。这个经久不衰的话题已种植在世人心中。中国农业也随着历史的脚步辉煌了千年。农业文明就像一颗璀璨的明星照耀在中国大地的上空。而随着人类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这颗明星也将永不陨落,愈闪愈烁。中国的农业正在向现代化、规模化和产业化方向发展,中国的农民都变成专业农民,中国的全体农户都变成专业的现代化的专业大户。 关键词:意义;作用;举措 自原始社会时期,栗、稻等农作物首先诞生于我国,它孕育了这个古老而神秘的民族,随着历史前进的步伐,农业也一直前进。当今,科技竞争发展,我国正由一个农业大国向工业大国转变,但在这期间,农业依旧是整个国家发展的本源。 一、发展农业的重要意义: 发展农业可以促进农民持续增收,进而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改善生活质量,农业稳定发展了,农民生活稳定了也将使各行各业全面地,均衡协调地,科学合理地,和谐持久地飞速向前发展。只有这样,中国全体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国民待遇才能更好更快的提升。只有全体人民都富裕了,党和国家的收入才会更多,这样祖国的各项公共开支才会更加有保证,各项制度才会更加完善和更加健全,全体人民的日子和生活才会越过越好和越过越幸福。 就以东北地区的农业发展为例谈谈发展农业的的具体重要意义:东北平原是我国最大的平原,土地资源丰富,分布着黑土,黑钙土等土壤类型,为多种农作物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新中国成立以来,东北地区行了大规模的水利建设,作物结构发生重大变化,“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已被玉米大豆所代替并相继建立了一批国营农场,开垦了数百万公顷的耕地,成立了全国最重要的粮食基地。东北地区林木蓄积量大,木材产量高,是我国重要的林业基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东北地区的农业走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道路,进行黑土地开发、湿地保护等,东北地区还发展特色农业,使农业走向网络时代,以当地特、优、名农产品为主,用现代化农业带动传统农业发展形成了特色农业发展新格局,可见,农业发展有着可观广阔的发展前景,正是由于农业的积极发展,东北地区经济快速可持续性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并且带动了第二三产业的发展,使东北地区的产品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并接轨。增强了国际影响力同时也带动了中国部分经济飞发展。 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作用

农业信息化对农业经济增长的作用分析

农业信息化对农业经济增长的作用分析 在我国经济建设的过程中,农业的迅速发展为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作出了十分重要的贡献。自古以来,我国的农业建设便位于世界前列,是典型的农业大国,即使近年来经济重心转到工业建设上来,农业发展所带来的经济增长也仍然呈现上升趋势。在现如今信息网络快速普及和发展的时代下,农业也同样适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向农村信息化的正确方向迈进。本研究从农业信息化的角度着手,探究农业信息化对于农业经济增长的作用及意义,并且对如何促进农业信息化,大力发展农业生产作出进一步的分析,期望达到推动农业经济增长,发展现代农业的目标。 标签:农业信息化;农业经济增长;作用 当代中国,在不断要求创新进步的基础上,实施的改革措施所体现的信息经济发展目标也向国人和世界展示了我国对信息化的重视。从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发展目标来看,我国对于农业的重视程度也从未改变,致力于实现农民增收,实现农业经济稳定、健康、快速增长。在二十一世纪这个社会高度信息化的时代,促进农业信息化是我国农业以虔诚的姿态迎接知识经济和信息革命的重要举措,农业发展必须实现现代化、信息化,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 1农业信息化对农业经济增长的积极意义 1.1农业信息化的基本特点。实现农业信息化是推动农业改革合理有效进行的关键步骤,是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农业信息化的基本概念就是通过综合运用发达先进的信息技术,特别是对计算机技术、卫星通讯技术、自动化技术等现代信息化技术的利用,充分开发建设农村信息资源,实现农村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力求推进建设城乡一体化,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农业信息化能够对农业经济活动进行科学的生产与管理,增加粮食产量,推进传统农业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促进农业经济的全面发展。 1.2农业信息化为农业增长提供动力。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在信息化时代将先进技术最大程度的利用到农业建设上来,加大科学技术的运用,才能推动农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但在我国很多农村地区,传统的农业生产管理方法并没有被取代,生产效率低下,经济效益较低。而以信息技术替代传统的生产工艺有效地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加快特色农业转型升级,进而促进农业经济的增长。农业信息化加快了农业经济增长的步伐,其发展更是科技的进步发展在农业生产活动中的体现,不仅如此,农村信息化在着力打造现代农业的同时,有效地促进农业人才的培养,农业技术的更新,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使农业经济增长取得了卓越的成果。 1.3农业信息化解放了农村生產力。农业信息化是社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农业信息化是我国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已经成为农业经济增长的推动力。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和人口大国,中国在早期就将大量的人力投入到农业生

现代农业的内涵

现代农业的发展内涵、特征与模式 摘要:简要回顾了国际上现代农业发展的背景和主要历程,阐述了现代农业的本质内涵、基本特征、衡量指标与基本发展模式等。归纳了现代农业的市场化、工业化、科学化、集约化、社会化、福利化和可持续发展等基本特征,重点对市场化生产、产业化经营、企业化管理、集约化投入、工业化装备、社会化服务、福利化支持、政策化保护、知识化农民、技术化支撑、科学化引领、公益化设施、免费化教育、标准化准入等现代农业的本质内涵进行了系统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现代农业:内涵;特征 Abstract:The paper briefly reviewed the background,the main process,inner connotation,essential features,measure index,and basic models of modem agriculture in the world.Summarized the role of factorssuch as market,industry,science,intensiveness,input,service,and government in development of modemagriculture.Analyzed specifically the contribution of market oriented,industrialization,management of enterprise,intensive input,equipment of industry,whole system of industrial,financial support,protection of policy,knowledge for farmer,implementation of technology,leading of science,flee education in rural area,public infra-construction,and standard system to modem agriculture. Key words:Modem agriculture,Connotation,Feature 农业已有万年以上的历史,每次技术的重大突破、劳动工具的改良和生产关系的进步,都将农业生产力提升到一个新的发展水平和阶段。20世纪50、60年代,发达国家率先实现了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历史性转变。当前中国农业正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起步关键时期,发展现代农业是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任务与历史使命,研究和探讨现代农业的发展历程、本质内涵、基本特征等,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现代农业及其由来 一般认为,今天意义的现代农业始于二战后(将1840年英国工业革命完成至二战前这段时期的世界农业发展称为近代农业,此前的统称为传统农业或者古代农业),是在近代农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现代科学技术为主要特征的农业,是广泛应用现代市场理念、经营管理知识和工业装备与技术的市场化、集约化、专业化、社会化的产业体系,是将生产、加工和销售相结合,产前、产后和产中相结合,生产、生活和生态相结合,农业、农村、农民发展,农村与城市、农业与工业发展统筹考虑,资源高效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高度一致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型产业。但是,若从土地、劳动力、资本和科学技术等农业生产力构成四大要素的角度看,更有学者将1840年前后英国工业革命完成至今的世界农业发展统称为现代农业,以英国工业革命建立起市场经济体系作为现代农业起始的里程碑性标志【1]。研究发现,农业生产力发展的不同阶段,生产力构成四大要素在其中的地位与作用是迥然的,传统农业以劳动为主导(因此称其为劳动密集型)、劳动生产率低下,以传统农业为基础的国家基本上还处在农业社会;现代农业以资本和科学技术要素为主导(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劳动生产率高,以现代农业为基础的国家则进入工业社会,农业生产力水平基本上由国家工业化、城市化水平决定,表现在工业为农业提供资金、装备和技术的能力,以及城市消费农产品和转移吸收农业劳动力的能力121。因此,把世界农业按照原始农业、传统农业、现代农业等三阶段划分,既体现了生产力中要素配置作用的一般经济学规律与本质,也反映了农业综合生产力发展的总体水平,同时还考虑了农业与其他产业、科技、经济、社会发展的相互影响。这样认识和划分农业的发展阶段,有利于今天人们对现代农业产生与发展深刻的经济、政治和科技等历史背景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解,特别是市场、资本、工业、科技、城市对现代农业的催生、引领与主导作用,把握现代农业的内在本质,也有利于人们对中国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历史任务面临的多重性、复杂性、长期性和艰巨性的深刻理解。其实,

(word完整版)现代农业高技术的发展现状、方向和趋势

类别:综述 现代农业高技术的发展现状、方向和趋势 龚德平 现代农业是市场化、工业化、科学化、集约化、社会化、补贴与福利化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农业。发展现代农业,就是用现代物资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组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管理农业,用现代市场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知识文化型农民发展农业。现代农业高技术是发展现代农业的核心。 (一)、现代农业高技术的发展现状 随着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等高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农业高技术发展迅速。以生物技术、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技术不断向农业科技领域渗透和融合,逐渐形成了分子育种技术、转基因技术、数字农业技术、节水农业技术、食品加工技术、航天育种技术等农业高技术体系。 1、农业生物技术发展迅速,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制高点,对科学、技术、方法、理念、产业、社会与伦理产生一系列的革命性影响。现代分子育种学与传统动植物育种技术的结合,促进了新兴分子育种技术的发展。近年来由于转基因生物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影响尚存在一些科学意义上的不确定性,科技界纷纷把研究重点转向动、植物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该技术具有高效、安全的突出优点,已经展示出部分常规育种技术无法比拟的优越性。以转基因为核心的现代生物技术产业成为当今世界发展最快、最活跃的农业高技术产业领域之一。农业生物药物技术研究取得了一

批重大突破,成为农业高技术研究领域角逐的重点领域,目前以基因重组技术为代表的生物技术是农业生物药物研究的核心技术。生物技术在理论和技术上不断取得突破,为现代农业高技术的孕育、成熟、发展创造了条件。同时,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越来越直接地影响着人类的精神生活,冲击着传统的伦理观念,衍生出许多新的伦理道德问题。 2、农业信息技术与数字化技术日新月异,对传统农业的改造显示出强劲的动力。农业信息化技术与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主要有数据库技术、农业专家系统、3S技术、农业网络技术以及精确农业技术等。农业专家系统最早于1986年出现在美国,现在专家系统通过网络传送到田间和饲养场正成为一种趋势;以3S技术(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与精确农业技术为基础的精确农业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新潮流;农业现代高技术装备迅速地吸收应用电子与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发展成就开发出智能、高效、多功能和大型化农业现代装备。与此同时,农业信息技术与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对社会物资生活、精神生活方式、以及人类物资、精神文明空间的拓展与延伸产生深刻的变革。 3、高技术引领驱动和支撑农业生产方式转变,成为世界现代化农业发展的根本标志。现代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新材料技术的迅猛发展,为解决农业资源高效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等现代农业综合发展问题提供了新的技术途径,农业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技术研究主要集中在节水农业技术、新型肥料技术、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等方面。目前节水农业研究的目标是不断提高作物水分利用率和利用效率,依据作物生理需水确定作物用水;在新型肥料技术方面,目前主要研究主要集中在纵横向动态平衡施肥

农业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性

农业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性 为了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各行各业都要面向农村、服务“三农”、助民增收,解决农村经济信息进村入户“最后一公里”问题,帮助农民增收致富奔小康,武汉联通在传统“农业新时空”的平台及运营模式的基础上,充分整合移动网络、数据互联网络、人工呼叫网络和互联网资源,并集合其他省分的先进经验,重新打建了一个服务于农村市场的新的聚类信息化平台——“农村信息化应用平台”。通过手机短信和人工呼叫中心等简便、经济的方式,为农村用户提供专业化涉农信息服务。对于推进现代“大农业”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 为了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各行各业都要面向农村、服务“三农”、助民增收,解决农村经济信息进村入户“最后一公里”问题,帮助农民增收致富奔小康,武汉联通在传统“农业新时空”的平台及运营模式的基础上,充分整合移动网络、数据互联网络、人工呼叫网络和互联网资源,并集合其他省分的先进经验,重新打建了一个服务于农村市场的新的聚类信息化平台——“农村信息化应用平台”。通过手机短信和人工呼叫中心等简便、经济的方式,为农村用户提供专业化涉农信息服务。对于推进现代“大农业”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 农业信息化是当代农业现代化的标志,它主导一个时期农业发展的方向,成为实现农业高速、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强大推动力,它对提升政府服务形象,改善政府服务手段、提高工作效率,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优化农村经济结构, 降低农业市场交易风险, 促进农业经济的全面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有利于提升地方政府形象;有利于改善政府部门服务手段,极大提高工作效率;三是有利于提高农民的收入,优化资源配置, 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四是有利于减少政府的行政支出,节约资源;五是有利于加快农业技术的传播与推广和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 根据聚类市场人群对本地信息内容的需求,通过武汉分公司或合作伙伴联合当地农口部门,发展分布广泛、合理的信息服务站点作为末梢渠道,通过信息站点优质的信息服务,最大限度的为广大农村用户提供其最感兴趣、与其生产生活联系最紧密的乡镇一级的各类本地化信息,对农户的生产生活等给予科学的指导和建议。 由此建立以武汉联通为主导,以农村信息化应用平台为核心,涵盖上游农技、农村医疗、物流采购等单位和企业,以及下游广大农村用户在内的农村信息化产业链。通过有效的信息服务内容提升对农村用户的粘合力和品牌吸引力,带动农村用户的入网以及延长入网用户的生命周期。通过平台上稳定的、分类明确的、并具备相当数量的用户群,为产业链上游的农产品收购加工、农资销售、物流及其他商品供销企业提供精准化营销的有偿服务,并可依此带动此类用户的中小企业信息化应用,形成一种良性的有效规模发展的农村信息化应用模式。以此提升武汉联通在广大农村地区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

大数据对于中国现代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e916905199.html, 大数据对于中国现代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作者: 来源:《农业工程技术·农业信息化》2016年第03期 摘要:2015年国务院印发的《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的》中,将数据定义为国家基础 性战略资源,同时强调了要大力发展农业农村大数据。当下,大数据正在驱动农业生产向智慧型转变,数据逐渐成为现代农业生产中新兴的生产要素。 2015年9月,国务院印发的《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的》中,将数据定义为国家基础 性战略资源,同时强调了要大力发展农业农村大数据。当下,大数据正在驱动农业生产向智慧型转变,数据逐渐成为现代农业生产中新兴的生产要素。而农业电商平台作为农产品流通环节的重要一环,掌握了大量数据,尤其是能够整合线上线下数据的农业电商平台,是国家构建农业大数据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数据对于中国现代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伴随着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近年来农业数据呈爆发趋势。数据量级的极速增长,以及数据纬度的多样化发展,开启了了农业大数据时代。星图数据研究中心认为,农业大数据的战略意义体现在宏观、中观、微观的三个层面上。宏观层面上,农业大数据对于水土资源调节、气候调节、人口粮食资源分配、食品安全等国家政策调控具有重要意义。中观层面上,大数据对农业生产链的各环节都具有指导作用,能够帮助实现行业内资源的最优化配置(如育种、施肥、植保、收获、加工、存储等环节)。微观层面,农业数据资产也是农商企业的核心能力,是农产品企业和商户在农业信息化的大环境下,取得市场成功的重要竞争力。 农业电商平台是农业大数据体系的重要数据来源 2015年政府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大力支持电商、物流、商贸、金融等企业参与涉农电子商务平台建设”之前,一贯先行于政策的互联网行业便已开始有所行动,利用大数据、物联网等互联网技术整合各环节资源而实现农业产业链去中间化、提升生产流通效率的农业电商平台已经成形。一方面,既有如阿里巴巴、京东这样的电商巨头快速布局到农业领域,另一方面,也出现了如由拥有强大线下农贸资源的人和商业,投资打造的、大型的、专业的农产品贸易综合服务平台“农丰网”。 农业电商平台贯穿了农业生产、流通、消费环节,是上游农业资源与终端消费者对接的整合者,有着最真实和完整的数据库,是利用数据直接调节生产、消费的重要平台。所以,农业电商平台是当前信息时代获取农业数据的重要渠道,是农业大数据体系的重要组成,对产业结构升级有重大作用。近日,农业部在表示要构建农业大数据体系时,也重点提到要利用好电商平台大数据,调节农产品生产和消费。

现代农业与信息技术的关系

现代农业与信息技术的关系 摘要:信息农业是农业信息化发展的高级阶段,作者从现代农业的信息化特征出发,详细论证了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指出了现代信息农业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然方向。 关键词:农业;信息化;经济;服务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信息产业迅猛发展,网络技术飞速更新,全球经济正迎接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手段已经由传统方式向现代方式转变,正带动着其他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1]。在发展市场经济的今天,农业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实现资源的高度整合与共享是当前发展现代农业的重点,重视农业信息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唯一出路。而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发挥农业信息的资源优势,是走可持续发展的现代信息农业之路的关键,也是提高农业国际贸易地位的关键。 近年来,随着农业信息化进程的逐渐加快,社会各界越来越认识到农业信息的重要性,各地政府都把农业信息化当做当地农村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在我国西部一些地区,例如甘肃省在2011年5月初,智能大棚公共服务平台(1.0)已顺利上线,温室监控终端已确定了最终的产品形态并投入批量生产,产品电信资费套餐已正式在省内各电信营业厅接受用户受理,该产品已具备全省广泛推广和应用的条件。目前,首批产品已在甘肃临洮三易花卉基地、临夏市、康乐县、和政县、民勤县三雷镇中陶村示范园区、金昌市等地市县销售500套实施和部署,计划2011年在全省销售5 000~10 000套产品。下一步工作计划一方面是在全省推广温室大棚环境监测的应用,另一方面是在试点基础上进一步拓展物联网在农业信息化方面的应用,结合物联网射频技术与电信通讯技术相结合,在永靖县农业生产中进一步实施自动卷帘技术、温室水、电控制、土壤含量监测、视频监控等一系列温室智能控制的农业信息化基础应用,在此基础上逐步在全省范围内推广和应用。 以上事例表明,农业信息化是农业现代化的主要内容,也是衡量农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在市场经济形势下,建立和完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既有利于广大农户和涉农企业更快、更多地获得国内外各种农业信息和科技服务,按照市场需求组织生产,也有利于促进农业结构调整,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搞活农产品流通,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1 现代农业的信息化特征 现代农业是相对于传统农业而言,是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科学管理方法进行的社会化农业。在按农业生产力性质和水平划分的农业发展史上,属于农业的最新阶段。其最显著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信息资源等现代科学技术在现代农业企业管理和宏观管理中的运用越来越广,管理方法显著改进。传统农业主要依赖资源的投入,而现代农业则日益依赖不断发展的新技术投入,新技术是现代农业的先导和发展动力。这其中就包括信息技术等农业高新技术,这些技术使现代农业成为技术高度密集的产业[2]。在信息化社会,生产力已由注重物质和劳动密集的粗放型生产方式向注重知识和信息密集的集约型生产方式转变。在一个农业生产单位,只要建立一个小型局域信息网,把生产单位的各个生产环节连成一个整体,就可以使农业经营管理运行、农业基础设施的运转和农业技术的操作通过网络传递,全面实现自动化调节和控制。 现代农业信息化主要有三个特征,一是农业经营管理网络化。信息网络是现

信息化发展中农业经济发展影响分析

信息化发展中农业经济发展影响分析 【摘要】网络发展的日新月异,使得信息化的智能化发展成为了新的生产动力,为了造福于社会,通过一系列的信息获取和传递,采用信息技术的分析和处理,并且延伸了信息的再生和利用功能,就形成了信息化的生产力。这种信息化的生产力催生了各行各业的快速发展,对于农村农业经济也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进而成为本文研究的重点。 【关键词】信息化;发展;农村;农业经济;影响 前言 信息化技术,以现在通信和网络通讯技术为基础,以大型数据库的网络共享技术为依存,网络信息技术,是汇聚各个多样化研究对象要素的总数据库,为农村农业经济发展和与之息息相关的各种行为提供了大环境。在使用信息化技术之后,可以极大程度的提高,农村农业经济发展的效率,推动农业经济快速发展,解决三农问题。 1信息化发展给农村农业经济带来的机遇 1.1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 历史长河中,我国一直是一个农业大国,几千年来,人们对于粮食的青睐和对农村经济的发展,经历了反复多次的转变和改革。随着科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农业经济结构在改革开放以后有了很大的调整,无论农村经济终于开始向农业型转向多种经营型,至此,由卖方市场转向了买方市场。农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带动了整体农业产业链的发展,因此,给农业农村和农民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机遇,正是由于,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与世界接轨的脚步越来越快,诞生了一系列农业跨国公司,具有更大的影响力。这种经济调整,适应了国内和国际化接轨的双重形式,在克服重重困难之后,得到了国家的认识,今天的农产品有效供给不足,需要农业产业结构更加优化,等我把农民的收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强农产品竞争实力,需要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带来更多全新的商机和信息。 1.2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 在我国信息化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实际上对于产业结构的调整也带来了巨大的影响,第一产业的,原材料出厂和初级生产呈现下降趋势,但是第三产业却迅速崛起。三产业运动业实际上是相互带动的,在第一产业内部,虽然种植业呈下降趋势,农林牧副渔确定了前所未有的增长,这种对于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实际上已经达到了质变的边缘,成为了成熟期和成长期的竞争产物。在世界范围内人们加强了对于服务业的青睐和重视,加强了对于第三产业的投入。因此,一定身材的快速发展,推进高水平,荣耀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理顺整个产业链,实行利益工装和共赢的原则,培养农业经济的龙头企业。加强在信息化发展海洋中的制衡优势,已经成为目前我国农村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中之重。 2信息化发展对于农村经济带来的挑战 2.1信息化发展凸显了农村经济的落后

为什么要发展现代农业

为什么要发展现代农业 【字号大中小】【留言】【论坛】【打2007年01月25日18:44 印】【关闭】 有数据显示,我 国人均耕地面积不到 世界平均水平的 40%,且中低产田占 总面积的2/3以上; 接受过系统职业技术 教育的农民不足5%;

农业劳动生产率仅相当于国内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的1/8和第三产业的1/4左右。然而,我国农业不仅要解决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还要满足工业原料不断加大的需求。据估算,粮食需求每年增长80~100亿斤,而资源约束将更加突出。与此同时,农业还承担着农民增收、确保食品质量安全的任务。面对诸多挑战,传统的农业增长方式显然难以应对。因此,必须改造传统农业,走现代农业之路。 2006年12月23日闭幕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已经明确告诉我们,新农村建设的主要目标是生产发展,而发展生产的方向是建设现代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建设现代农业,现代农业建设将作为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过程贯穿新农村建设的始终。 专家指出,这里面包含了三层积极的意义:第一,只有发展现代农业,才能保障粮食安全。近三年来,我国粮食生产有三方面情况值得注意:一是总产虽然逐年增加,但是增幅越来越小;二是单产虽然逐年增加,但增幅不大,2005年单产增加1.4公斤,2006年预计增加1.9公斤;三是种粮亩均纯收益不断下降,粮食增产增收潜力很有限,粮食增产增收的基础并不牢固。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一方面要稳定粮食面积,稳定、完善和强化农业的扶持政策,另一方面也必须从强化科技、完善设施、优化结构、转变方式、提

高综合生产能力等方面入手,着力发展现代农业。实践表明,稳定粮食面积难度很大,扶持政策有限,不可能年年出台新政策,只有发展现代农业才是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粮食安全的根本措施。 第二,只有发展现代农业,才能提高农业的国际竞争力。在国际统一大市场背景下,新农村建设不仅要有生产能力,还必须要有竞争力。国家发展现代农业的政策措施,将促进中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提高。而且,农产品出口以其特有的优势,在带动农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对解决“三农”问题意义重大。据测算,每1万美元的农产品出口,能直接和间接创造约20个就业岗位,以2005年的出口额计算,农产品出口共创造约5400万个就业岗位。 第三,只有发展现代农业,才能不断增加农民收入。有调研表明,2005年种植业收入仅相当于农民纯收入的1/3,打工收入占1/3,而且,非农收入比重越来越大。只有发展现代农业,才能使农民通过农业产业本身增加收入,稳定农业生产,促进农业发展,才能对国民经济高速发展起到支撑作用。

农业信息化与农业的经济建设分析范本

农业信息化与农业的经济建设分析范本

农业信息化与农业经济建设分析 农业信息化与农业经济建设分析 首先,农业信息化建设过程具有一定的复杂性,涵盖了社会经济的各方各面,所以需要政府部门进行统筹安排方可达到预期的效果。政府部门应清楚的认识到自身发挥的主导作用,加大自身的调查研究力度、强化过程监督。此外,政府部门还应将农业信息化建设中部分事务性的职能交由行业协会等社会团体负责,自己的主要任务是安排组织农业信息化战略与政策,监督政策执行过程及有效管理非常规性的核心项目,从而实现以政府为主导的农业信息化体系。其次,深入分析研究信息政策的基本理论方法,积极改进与完善国家信息政策管理机构,构建切实可行的信息政策反馈系统,科学评价信息政策的执行效果等,以此提高国家信息政策体系的有效性、完善性。构建一套完善的信息法律体系,营造有利于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外部环境。 推进农业信息网络建设 一方面,应推动涉农网站建设;致力于规模较大,具有农业信息资源和电子商务等服务功能,以及信息完善、功能大的综合性农业网站。构建农产品信息网、蔬菜瓜果类信息网等,明确市场定位、选择资质高的经营厂商,并据此发展电子商务业务,以处在农业网站的最前沿。另一方面,科学构建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随着农产品贸易电子化的实现,当前应加大构建与我国国情相符的农产品电子商务,从而使农产品的产、供、销环节都能够通过网络完成,保证农产品市场流通。高度重视构建认证体系、信息体系、物流配送体系等电子商务基础设施,这对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三、结论 综上所述可知,农业信息化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还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所以我们应对农业信息化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研究,获悉农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并及时采取措施予以处理,力争为我国农业经济增长提供有效帮助。

农村农业经济发展中信息化的影响【论文】

农村农业经济发展中信息化的影响 [摘要]农业作为一个国家发展的产业基础,一直以来是国家的重点支持对象,由于各种显示原因农村农业经济的发展成了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中最为缓慢、薄弱的环节。要完成农业现代化,加快农业经济的发展速度,就要注重农业科技的创新,加大先进的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信息化发展与农村农业经济发展相辅相成、相互深化,因此必须双管齐下,完善农村信息基础建设,提高农业人员教育水平,建立长期信息化发展的规划,才能真正做到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加快农业经济发展速度。 [关键词]信息花;农业经济;发展影响;改善对策 1引言 农业作为一个国家发展的产业基础,一直以来是国家的重点支持对象。但是近年来随着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加,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人数在不断减少,加之在我国很多农民的学历普遍偏低,他们对农业技术的了解与使用少之又少,所以农村农业经济的发展成了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中最为缓慢、薄弱的环节。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支持政策,希望促进农村经

济的发展,然而农业经济增长的速度依旧缓慢。随着科技信息化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支持各领域发展不可缺少的部分,国务院颁发的《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就指出,要注重农业科技的创新,加大先进的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更快的完成农业现代化。因此,在农业发展中,信息技术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信息化发展对农村农业经济发展造成的影响进行研究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2信息化与农业经济的关系 信息化发展与农业经济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一方面信息化的发展可以优化农业结构、便捷农业生产、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与拓宽农业销售的渠道,进而加快农村农业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农业经济的发展可以深化农村信息化,加快农村信息化的进程。 2.1信息化对农业经济发展的促进表现 最终决定农业解雇的因素的市场的需求,农村信息化的发展可以使得农业工作人员更加及时地获得最新的市场信息,利用信息技术对信息进行分类与汇总,对数据进行分析,进而以及根据市场动态完善产业结构,使农业产量最大化,

对发展现代农业的认识

对发展现代农业的认识 中国作为一个传统农业大国,对于农业的发展已经有了上千年的历史;同时,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农业产业的发展状况在世界上仍处于一个相对落后的水平,目前我国已基本完成了工业化进程,工业化发展达到实现工业反哺农业的水平。在此基础上,发展现代农业已成为继续发展我国农业产业,实现农业现代化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方式和途径。为看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首先应该正确认识现代农业的含义,才能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去运用和发展它。 一、现代农业的内容 现代农业是指以物质和能量的开放式循环为特征,以现代科技为支撑,在家庭承包的基础上,市场化运行、产业化经营、科学化管理、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农业。与传统农业相比,现代农业具有四大特点:一是突破了传统农业仅仅或主要从事初级农产品原料生产的局限性,实现了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生产,使得农工商的结合更加紧密;二是突破了传统农业远离城市或城乡界限明显的局限性,实现了城乡经济社会一元化发展,有利于城乡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组合;三是突破了传统农业部门分割、管理交叉、服务落后的局限性,实现了按照市场经济体制和农村生产力发展要求;四是突破了传统农业封闭低效、自给半自给的局限性,发挥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实现了农产品优势区域布局、农产品贸易国内外流通。 二、发展现代农业的意义 中国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国家,人均耕地面积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而且中低产田占到耕地总面积的2/3以上。中国的农村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接受过系统职业技术教育的农民不足总数的5%,农业劳动生产率仅相当于国内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的1/8,仅相当于国内第三产业的1/4。中国农业不仅要解决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还需要满足不断增加的工业原料的需求。据统计部门估算,中国粮食需求每年增长40亿-50亿千克,而土地资源的约束必将更加突出。与此同时,中国农业还承担着实现农民增收、确保食品安全、维护生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