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数学下册锐角三角函数——正弦教案人教版

九年级数学下册锐角三角函数——正弦教案人教版
九年级数学下册锐角三角函数——正弦教案人教版

课题 锐角三角函数——正弦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探究使学生知道当直角三角形的锐角固定时,它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都固定(即正弦值不变)这一事实。

2、能根据正弦概念正确进行计算

3、经历当直角三角形的锐角固定时,它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是固定值这一事实,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培养学生由特殊到一般的演绎推理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认识正弦(sinA )概念,通过探究使学生知道当锐角固定时,它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是固定值这一事实.

难点:引导学生比较、分析并得出:对任意锐角,它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是固定值的事实。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操场里有一个旗杆,老师让小明去测量旗杆高度。(演示学校操场上的国旗图片)

小明站在离旗杆底部10米远处,目测旗杆的顶部,视线与水平线的夹角为34度,并已知目高为1米.然后他很快就算出旗杆的高度了。 你想知道小明怎样算出的吗?

师: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方法可以测算出旗杆的大致高度;

实际上我们还可以象小明那样通过测量一些角的度数

和一些线段的长度,来测算出旗杆的高度。

这就是我们本章即将探讨和学习的利用锐角三角函数

来测算物体长度或高度的方法。

下面我们大家一起来学习锐角三角函数中的第一种:锐角的正弦

(二)实践探索

为了绿化荒山,某地打算从位于山脚下的机井房沿着山坡铺设水管,在山坡上修建一座扬水站,对坡面的绿地进行灌溉。现测得斜坡与水平面所成角的度数是30o,为使出水口的高度为35m ,那么需要准备多长的水管? 分析:

问题转化为,在Rt △ABC 中,∠C=90o ,∠A=30o ,BC=35m,求AB 根据“再直角三角形中,30o 角所对的边等于斜边的一半”,即

可得AB=2BC=70m.即需要准备70m 长的水管

结论: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o ,那么不管三角形的大小如何,这个角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都等于

341米

10米 ?

如图,任意画一个Rt △ABC ,使∠C=90o ,∠A=45o ,计算∠A 的对边与斜边的比

,能得到什么结论?

分析:

在Rt △ABC 中,∠C=90o ,由于∠A=45o ,所以Rt △AB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由勾股定理得

结论: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45o ,那么不管三角形的大小如

何,这个角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都等于

一般地,当∠A 取其他一定度数的锐角时,它的对边与斜边的比是否也是一个固定值?

如图:Rt △ABC 与Rt △A`B`C`,∠C=∠C` =90o ,∠A=∠A`=α,那么与

有什么关系

分析:由于∠C=∠C` =90o ,∠A=∠A`=α,所以Rt △

ABC ∽Rt △A`B`C`,

,即

结论:在直角三角形中,当锐角A 的度数一定时,不管三角形的大小如何,∠A 的对边与斜边的比也是一个固定值。 认识正弦

如图,在Rt △ABC 中,∠A 、∠B 、∠C 所对的边分别记为a 、b 、c 。

师:在Rt △ABC 中,∠C=90°,我们把锐角A 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叫做∠A 的正弦。记作sinA 。 板书:sinA =

A a

A c

∠=∠的对边的斜边 (举例说明:若

a=1,c=3,则sinA=3

1

注意:1、sinA 不是 sin 与A 的乘积,而是一个整体;

2、正弦的三种表示方式:sinA 、sin56°、sin ∠DEF

3、sinA 是线段之间的一个比值;sinA 没有单位。

提问:∠B 的正弦怎么表示?要求一个锐角的正弦值,我们需要知道直角三角形中的哪些边? (三)教学互动 例1如图,在

中,

,求sin

和sin

的值

.

解答按课本 (四)巩固再现

1.﹙2006海南﹚三角形在正方形网格纸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则sin α的值是﹙ ﹚

A .4

3 B .3

4 C .53 D .5

4

2.(2005厦门市)如图,在直角△ABC 中,∠C =90o ,若AB =5,AC =4,则sinA =( )

A .35

B .45

C .34

D .43 3.﹙2006黑龙江﹚ 在△ABC 中,∠C=90°,BC=2,sinA=2

3,则边AC 的长是

( )

A .13

B .3

C .4

3 D . 5

四、布置作业

课题 锐角三角函数——余弦和正切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当直角三角形的锐角固定时,它的邻边与斜边、对边与邻边的比值也都固定这一事实.

2、逐步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的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余弦、正切的概念

难点:熟练运用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进行有关计算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口述正弦的定义

2、(1)如图,已知AB 是⊙O 的直径,点C 、D 在⊙O 上,且AB =5,BC =3.

C

B A

E O A B D ·

A B

C

D 则sin ∠BAC= ;sin ∠ADC= .

(2)﹙2006成都﹚如图,在Rt △ABC 中,∠ACB =90°,CD ⊥AB 于点D 。已知AC= 5 ,BC=2,那么sin ∠ACD =( ) A .

5

B .2

3

C

.25

D .

5

(二)实践探索 一般地,当∠A 取其他一定度数的锐角时,它的邻边与斜边的比是否也是一个固定值?

如图:Rt △ABC 与Rt △A`B`C`,∠C=∠C` =90o ,∠B=∠B`=α

, 那么

有什么关系?

分析:由于∠C=∠C` =90o ,∠B=∠B`=α, 所以Rt △ABC ∽Rt △A`B`C`,

,即

结论:在直角三角形中,当锐角B 的度数一定时,

不管三角形的大小如何,∠B 的邻边与斜边的比也是一个固定值。

如图,在Rt △ABC 中,∠C=90o ,把锐角B 的邻边与斜边的比叫做∠B 的余弦,记作cosB 即

把∠A 的对边与邻边的比叫做∠A 的正切.记作tanA,即

锐角A 的正弦,余弦,正切都叫做∠A 的锐角三角函数. (三)教学互动 例2:如图,在

中,

,BC=6,

求cos

和tan

的值.

解: ,

.

例3:(1)如图(1), 在

中,

,

,

,求

的度数.

(2)如图(2),已知圆锥的高AO等于圆锥的底面半径OB的倍,求.

(四)巩固再现

1.在中,∠C=90°,a,b,c分别是∠A、∠B、∠C的对边,则有()A.B.C.D.

2. 在中,∠C=90°,如果那么的值为()

A.B.C.D.

3、如图:P是∠的边OA上一点,且P

点的坐标为(3,4),

则cos=_____________.

4、P81 练习1、2、3

四、布置作业

P85 1

课题锐角三角形间的关系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一个锐角的正弦(余弦)值与它的余角的余弦(正弦)值之间的关系.

2、使学生了解同一个锐角正弦与余弦之间的关系

3、使学生了解正切与正弦、余弦的关系

4、使学生了解三角函数值随锐角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三个锐角三角函数间几个简单关系

难点:能独立根据三角函数的定义推导出三个锐角三角函数间几个简单关系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叫学生结合直角三角形说出正弦、余弦、正切的定义

(二)实践探索

1、从定义可以看出sin A与cos B有什么关系?sin B与cos A呢?满足这种关系的A

∠与B

∠又是什么关系呢?

2、利用定义及勾股定理你还能发现sin A与cos A的关系吗?

3、再试试看tan A与sin A和cos A存在特殊关系吗?

经过教师引导学生探索之后总结出如下几种关系:

(1)若90

A B

∠+∠=o那么sin A=cos B或sin B=cos A

(2)22

sin cos1

A A

+=

(3)

sin tan

cos

A

A

A

=

4、在正弦中它的值随锐角的增大而增大还是随锐角的增大而减少?为什么?余弦呢?正切呢?

通过一番讨论后得出:

(1)锐角的正弦值随角度的增加(或减小)而增加(或减小);

(2)锐角的余弦值随角度的增加(或减小)而减小(或增加);

(3)锐角的正切值随角度的增加(或减小)而增加(或减小)。

(三)教学互动

(1)判断题:

i 对于任意锐角α,都有0<sinα<1和0<cosα<1

()ii 对于任意锐角α1,α2,如果α1<α2,那么cosα1<cosα2()iii 如果sinα1<sinα2,那么锐角α1<锐角α2I ()

iv 如果cosα1<cosα2,那么锐角α1>锐角α2()

(2)在Rt △ABC 中,下列式子中不一定成立的是______

A .sinA =sin

B B .cosA =sinB

C .sinA =cosB

D .sin(A+B)=sinC

(3)在

3

90,sin .cos ,sin tan 5

ABC C A A B A ∠==o V 中,求和的值

A .0°<∠A ≤30°

B .30°<∠A ≤45°

C .45<∠A ≤60°

D .60°<∠A <90° 四、布置作业

课题 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

一、教学目标

1、能推导并熟记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并能根据这些值说出对应的锐角度

数。

2、能熟练计算含有30°、45°、60°角的三角函数的运算式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熟记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能熟练计算含有30°、45°、60°角的三角函数的运算式

难点: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的推导过程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还记得我们推导正弦关系的时候所到结论吗?即01

sin 302

=

,02sin 452=

你还能推导出0sin 60的值及30°、45°、60°角的其它三角函数值吗?

(二)实践探索

1.让学生画30°45°60°的直角三角形,分别求sia 30° cos45° tan60° 归纳结果 30° 45° 60° siaA

cosA

tanA

(三)教学互动

例求下列各式的值:

(1)cos+cos+sin sin (2)

解(1)原式=

22

1212

()()2

22

111

1

422

++??

=++=

22

1212

()()2

22

++??

111

1

422

=++=

(2)原式=

=

说明:本题主要考查特殊角的正弦余弦值,解题关键是熟悉并牢记特殊角的正弦余弦值。易错点因没有记准特殊角的正弦余弦值,造成计算错

例3:(1)如图(1), 在中,,,,求的度数. (2)如图(2),已知圆锥的高AO等于圆锥的底面半径OB的倍,求.

解: (1)在图(1)中,

(2)在图(2)中.

(四)巩固再现

1、P82 例3

2、P83 练习

3、随机抽查学生对82页的表的记忆情况

四、布置作业

P85 3

课题用计算器求锐角三角函数值和根据三角函数值求锐角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熟识计算器一些功能键的使用

2、会熟练运用计算器求锐角的三角函数值和由三角函数值来求角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运用计算器处理三角函数中的值或角的问题

难点:知道值求角的处理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通过上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当锐角A是等特殊角时,可以求得这些角的正弦、

余弦、正切值;如果锐角A不是这些特殊角,怎样得到它的三角函数值呢?

我们可以用计算器来求锐角的三角函数值。

(二)实践探索

1、用计算器求锐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值

利用求下列三角函数值(这个教师可完全放手学生去完成,教师只需巡回指导)sin37°24′sin37°23′cos21°28′cos38°12′

tan52°;tan36°20′;tan75°17′;

2.熟练掌握用科学计算器由已知三角函数值求出相应的锐角.

例如:sinA=0.9816.∠A= .

cosA=0.8607,∠A=;

tanA=0.1890,∠A=;

tanA=56.78,∠A= .

3、强化

完成P84页的练习

四、布置作业

P85 4、5

课题解直角三角形(一)

一、教育目标

1、使学生理解直角三角形中五个元素的关系,会运用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及锐角三角函数解直角三角形.

2、通过综合运用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及锐角三角函数解直角三角形,逐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直角三角形的解法.

2.难点:三角函数在解直角三角形中的灵活运用.

三、教学步骤

(一)复习引入

1.在三角形中共有几个元素?

2.直角三角形ABC 中,∠C=90°,a 、b 、c 、∠A 、∠B 这五个元素间有哪些等量关系呢? (1)边角之间关系

a b A b a A c b A c a A ====

cot ;tan ;cos ;sin

b a

B a b B c a B c b B =

===cot ;tan ;cos ;sin

如果用α∠表示直角三角形的一个锐角,那上述式子就可以写成.

的对边的邻边

;的邻边的对边;斜边的邻边;斜边的对边αααααααααα∠∠=

∠∠=∠=∠=

cot tan cos sin

(2)三边之间关系

a 2 +

b 2 =

c 2 (勾股定理)

(3)锐角之间关系∠A+∠B=90°.

以上三点正是解直角三角形的依据,通过复习,使学生便于应用. (二)教学过程

1.我们已掌握Rt △ABC 的边角关系、三边关系、角角关系,利用这些关系,在知道其中的两个元素(至少有一个是边)后,就可求出其余的元素.这样的导语既可以使学生大概了解解直角三角形的概念,同时又陷入思考,为什么两个已知元素中必有一条边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2.教师在学生思考后,继续引导“为什么两个已知元素中至少有一条边?”让全体学生的思维目标一致,在作出准确回答后,教师请学生概括什么是解直角三角形?(由直角三角形中除直角外的两个已知元素,求出所有未知元素的过程,叫做解直角三角形).

3.例题

例 1在△ABC 中,∠C 为直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且,

,解这个三角形.

解直角三角形的方法很多,灵活多样,学生完全可以自己解决,但例题具有示范作用.因此,此题在处理时,首先,应让学生独立完成,培养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同时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其次,教师组织学生比较各种方法中哪些较好,选一种板演.

解 ∵tanA=

a b ∴ 60B ∠=o

∴ 9030A B ∠=-∠=o o

∴C=2b=例 2在Rt △ABC 中, ∠B =35,b=20,解这个三角形. 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完成后,让学生独立完成

在学生独立完成之后,选出最好方法,教师板书.

35B ∠-∠=-=o o o o 解:A=909055

tan b B a =

Q 20

28.6tan tan 35

b a B ∴==≈o

n 20

35.1

sin sin 35b

si B c

b c b =

∴==≈o

Q

完成之后引导学生小结“已知一边一角,如何解直角三角形?”

答:先求另外一角,然后选取恰当的函数关系式求另两边.计算时,利用所求的量如不比原始数据简便的话,最好用题中原始数据计算,这样误差小些,也比较可靠,防止第一步错导致一错到底

注意:例1中的b 和例2中的c 都可以利用勾股定理或其它三角函数来计算,但计算出的值可能有些少差异,这都是正常的。 4.巩固练习 P91 说明:解直角三角形计算上比较繁锁,条件好的学校允许用计算器.但无论是否使用计算器,都必须写出解直角三角形的整个过程.要求学生认真对待这些题目,不要马马虎虎,努力防止出错,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总结与扩展 1.请学生小结:在直角三角形中,除直角外还有五个元素,知道两个元素(至少有一个是边),就可以求出另三个元素.

四、布置作业

课题解直角三角形(二)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把实际问题转化为解直角三角形问题,从而会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来解决.

2、逐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渗透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作用于实践的观点,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要求学生善于将某些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归结为直角三角形元素之间的关系,从而利用所学知识把实际问题解决.

难点: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学模型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直角三角形中除直角外五个元素之间具有什么关系?请学生口答.

2、在中Rt△ABC中已知a=12 ,c=13 求角B应该用哪个关系?请计算出来。(二)实践探索

要想使人安全地攀上斜靠在墙面上的梯子的顶端.梯子与地面所成的角一般要满足,(如图).现有一个长6m的梯子,问:

(1)使用这个梯子最高可以安全攀上多高的墙(精确到0. 1 m)

(2)当梯子底端距离墙面2.4 m时,梯子与地面所成的角等于多少(精确到1o) 这时人是否能够安全使用这个梯子

引导学生先把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学模型

然后分析提出的问题是数学模型中的什么量

在这个数学模型中可用学到的什么知识来求

未知量?

几分钟后,让一个完成较好的同学示范。

(三)教学互动

例3 2003年10月15日“神舟”5号载人航天飞船发射成功.当飞船完成变轨后,就在离地球表面350km的圆形轨道上运行.如图,当飞船运行到地球表面上P点的正上方时,从飞船上最远能直接看到的地球上的点在什么位置?这样的最远点与P点的距离是多少?(地球半径约为6 400 km,结果精确到0. 1 km)

分析:从飞船上能最远直接看到的地球上的点,应是视线与地球相切时的切点.

如图,⊙O表示地球,点F是飞船的位置,FQ是⊙O的切线,切点Q是从飞船

观测地球时的最远点. 弧PQ的长就是地面上P, Q两点间的距离.为计算弧PQ的长需先求出(即)

解:在上图中,FQ是⊙O的切线,是直角三角形,

弧PQ的长为

由此可知,当飞船在p点正上方时,从飞船观测地球时的最远点距离

P点约2 009. 6 km.

(四)巩固再现

P93 1,P96 1

四、布置作业

P96 2,3

课题解直角三角形(三)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什么是仰角和俯角

2、逐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3、巩固用三角函数有关知识解决问题,学会解决观测问题.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用三角函数有关知识解决观测问题

难点:学会准确分析问题并将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学模型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平时我们观察物体时,我们的视线相对于水平线来说可有几种情况?

(三种,重叠、向上和向下)

结合示意图给出仰角和俯角的概念

(二)教学互动

例4热气球的探测器显示,从热气球看一栋高楼顶部的仰角为30o,看这栋离楼底部的俯角为60o,热气球与高楼的水平距离为120 m.这栋高楼有多高(结果精确到0.1m)?

分析:在中,,.所以可以利用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求

出BD;类似地可以求出CD,进而求出BC.

解:如图, ,,

答:这栋楼高约为277.1m.

(三)巩固再现

1、为测量松树AB的高度,一个人站在距松树15米的E处,测得仰角∠ACD=52°,已知人的高度是1.72米,求树高(精确到0.01米).

2、在宽为30米的街道东西两旁各有一楼房,从东楼底望西楼顶仰角为45°,从西楼顶望东楼顶,俯角为10°,求西楼高(精确到0.1米).

3、上午10时,我军驻某海岛上的观察所A发现海上有一艘敌军舰艇正从C 处向海岛驶来,当时的俯角,经过5分钟后,舰艇到达D处,测得俯角。已知观察所A距水面高度为80米,我军武器射程为100米,现在必须迅速计算出舰艇何时驶入我军火力射程之内,以便及时还击。

解:在直角三角形ABC和直角三角形ABD中,我们可以分别求出:

(米)

(米)

(米)

舰艇的速度为(米/分)。设我军火力射程为米,

现在需算出舰艇从D到E的时间(分钟)

我军在12.5分钟之后开始还击,也就是10时17分30秒。

4、小结:谈谈本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

四、布置作业

P101 7、8

课题解直角三角形(四)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方位角的命名特点,能准确把握所指的方位角是指哪一个角

2、逐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3、巩固用三角函数有关知识解决问题,学会解决方位角问题.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用三角函数有关知识解决方位角问题

难点:学会准确分析问题并将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学模型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叫同学们在练习薄上画出方向图(表示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

2、依次画出表示东南方向、西北方向、北偏东65度、南偏东34度方向的射线(二)教学互动

例5如图,一艘海轮位于灯塔P的北偏东65o方向,距离灯塔80海里的A处,它沿正南方向航行一段时间后,到达位于灯塔P的南偏东34o方向上的B处.这时,解:如图, 在中,

00

g

=-

PC PA

cos(9065)

=?

80cos25

72.8

在中, .

,

因此.当海轮到达位于灯塔P的南偏东340方向时,它距离灯塔P大约130.23海里.海轮所在的B处距离灯塔P有多远(精确到0.01海里)?

(三)巩固再现

1、P95 1

2、上午10点整,一渔轮在小岛O的北偏东30°方向,距离等于10海里的A处,正以每小时10海里的速度向南偏东60°方向航行.那么渔轮到达小岛O的正东方向是什么时间?(精确到1分).

3、如图6-32,海岛A的周围8海里内有暗礁,鱼船跟踪鱼群由西向东航行,在点B处测得海岛A位于北偏东60°,航行12海里到达点C处,又测得海岛A位于北偏东30°,如果鱼

船不改变航向继续向东航行.有没有触礁的危险?

四、布置作业

P97 7、9

课题解直角三角形(五)

一、教学目标

1、巩固用三角函数有关知识解决问题,学会解决坡度问题.

2、逐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3、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渗透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解决有关坡度的实际问题.

难点:理解坡度的有关术语.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讲评作业:将作业中学生普遍出现问题之处作一讲评.

2.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例同学们,如果你是修建三峡大坝的工程师,现在有这样一个问题请你解决:如图6-33 水库大坝的横断面是梯形,坝顶宽6m,坝高23m,斜坡AB的坡度i=1∶3,斜坡CD的坡度i=1∶2.5,求斜坡AB的坡面角α,坝底宽AD和斜坡AB的长(精确到0.1m).同学们因为你称他们为工程师而骄傲,满腔热情,但一见问题又手足失措,因为连题中的术语坡度、坡角等他们都不清楚.这时,教师应根据学生想学的心情,及时点拨.

(二)教学互动

通过前面例题的教学,学生已基本了解解实际应用题的方法,会将实际问题抽象为几何问题加以解决.但此题中提到的坡度与坡角的概念对学生来说比较生疏,同时这两个概念在实际生产、生活中又有十分重要的应用,因此本节课关键是使学生理解坡度与坡角的意义.1.坡度与坡角

结合图6-34,教师讲述坡度概念,并板书:坡面的铅直高度h 和水平宽度l 的比叫做坡度(或叫做坡比),一般用i 表示。即i=,常写成i=1:m 的形式如i=1:2.5 把坡面与水平面的夹角α叫做坡角.

引导学生结合图形思考,坡度i 与坡角α之间具有什么关系? 答:i =

h

l

=tan α 这一关系在实际问题中经常用到,教师不妨设置练习,加以巩固.

练习(1)一段坡面的坡角为60°,则坡度i=______; ______,坡角α______度.

为了加深对坡度与坡角的理解,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教师还可以提问:

(1)坡面铅直高度一定,其坡角、坡度和坡面水平宽度有什么关系?举例说明. (2)坡面水平宽度一定,铅直高度与坡度有何关系,举例说明. 答:(1)

如图,铅直高度AB 一定,水平宽度BC 增加,α将变小,坡度减小, 因为 tan α=

AB

BC

,AB 不变,tan α随BC 增大而减小 (2)与(1)相反,水平宽度BC 不变,α将随铅直高度增大而增大,tan α

也随之增大,因为tan α=BC AB

不变时,tan α随AB 的增大而增大

2.讲授新课

引导学生回头分析引题,图中ABCD 是梯形,若BE ⊥AD ,CF ⊥AD ,梯形就被分割成Rt △ABE ,矩形BEFC 和Rt △CFD ,AD=AE+EF+FD ,AE 、DF 可在△ABE 和△CDF 中通过坡度求出,EF=BC=6m ,从而求出AD .

以上分析最好在学生充分思考后由学生完成,以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及良好的学习习惯.

坡度问题计算过程很繁琐,因此教师一定要做好示范,并严格要求学生,选择最简练、准确的方法计算,以培养学生运算能力.

解:作BE ⊥AD ,CF ⊥AD ,在Rt △ABE 和Rt △CDF 中,

∴AE=3BE=3×23=69(m). FD=2.5CF=2.5×23=57.5(m).

∴AD=AE+EF+FD=69+6+57.5=132.5(m). 因为斜坡AB 的坡度i =tan α=1

3

≈0.3333, α≈18°26′

答:斜坡AB的坡角α约为18°26′,坝底宽AD为132.5米,斜坡AB的长约为72.7米.其实这是旧人教版的一个例题,由于新版里这样的内容和题目并不少,但是对于题目里用的术语新版少提,基于学生的接受情况应插讲这一内容。

(三)巩固再现

1、P95 2

2、利用土埂修筑一条渠道,在埂中间挖去深为0.6米的一块(图6-35阴影部分是挖去部分),已知渠道内坡度为1∶1.5,渠道底面宽BC为0.5米,求:

①横断面(等腰梯形)ABCD的面积;

②修一条长为100米的渠道要挖去的土方数.

四、布置作业

P97 8

课题数学活动

一、教学目标

1.巩固所学的三角函数,学会制作和应用测倾器,能正确测量底部可以到达的物体高度.

2.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在实际操作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渗透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作用于实际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培养学生用数学的

意义;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大胆创新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用数学知识的意识.

难点:能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测量.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检查预习效果

(1)这节课我们将制作什么工具?

(2)测角仪有哪几个结构?并对照实物,请学生加以解释。

(3)测角仪测倾斜角的原理是什么?

通过对以上三个问题的解答,全体学生基本掌握测角仪测量倾斜角的原理,了解测角仪的结构;这样教师可把学生分组,制作测角仪.

2.在组长的带领下,全体学生积极配合,共同制作测角仪.

28.1 锐角三角函数(教案) 第 1 课时正弦 【知识与技能】 1. 让学生理解当直角三角形的锐角固定时,它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是一个定值的事实; 2. 掌握正弦函数意义,能依据正弦函数定义进行有关计算.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30°和45°与其所对的直角边与斜边的比值之间关系的探讨,可以获得“直角三角形中,当锐角一定时,这个锐角的对边与斜边的比是固定值”这一重要结论,发展学生的演绎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在探索正弦函数概念的过程中,可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增强由特殊到一般逻辑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正弦函数定义,理解当锐角一定时它所对的直角边与斜边的比固定不变这一事实.【教学难点】加深直角三角形中,当它的某一锐角固定时这角的对边与斜边的比是个定值”的理解. 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 问题为了绿化荒山,某地打算从位于山脚下的机井房沿着山坡铺设水管,在山坡上修建一座扬水站,对坡面的绿地进行喷灌. 现测得斜坡与水平面所成角的度数是30°, 为使水管出水口到水平面的高度为35m,那么需准备多长的管? 【教学说明】对所提示的问题,教师应引导学生如何将这一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中获得结论. 教师应重点关注学生获取结论的过程,即是否运用 30 的对边1 “ 斜边= 2 ” 这一结论。 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 探究 1 如果将上述问题中出水口到水平面的高度改为50m,那么需准备多长的水管? 思考 1 通过对前面问题和探究的思考,你有什么发现? 【教学说明】在学生自主探究,获得结论后,让他们相互交流各自体会,为掌握本节知 识积累感性认识. 最后教师与学生一道进行简要总结. 【归纳结论】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为30°,那么不管三角形的大小如 何,这个角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都等于1,是一个固定值. 2 ∠ C=90°,∠ A = 45°,计算∠ A的对边BC与斜思考 2 如图,在Rt△ACB中,

C B C B C B 第28章 锐角三角函数——正弦p74-76 班级: 学号: 姓名: 评价: 学习目标 ⑴: 经历当直角三角形的锐角固定时,它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都固定(即正弦值不变)这一事实。 ⑵: 能根据正弦概念正确进行计算 学习重点:理解正弦(sinA )概念,知道当直角三角形的锐角固定时,它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是固定值这一事实. 学习难点:当直角三角形的锐角固定时,,它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是固定值的事实。 导学过程 一、自学提纲: 1、如图在Rt △ABC 中,∠C=90°,∠A=30°,BC=10m ,?求 AB= 2、如图在Rt △ABC 中,∠C=90°,∠A=30°,AB=20m ,?求 BC= 二、合作交流: 问题: 为了绿化荒山,某地打算从位于山脚下的机井房沿着山坡铺设水管,?在山坡上修建一座扬水站,对坡面的绿地进行喷灌.现测得斜坡与水平面所成角的度数是30°,为使出水口的高度为35m ,那么需要准备多长的水管? 思考1:如果使出水口的高度为50m ,那么需要准备多长的水管? ; 如果使出水口的高度为a m ,那么需要准备多长的水管? ; 结论:直角三角形中,30°角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 思考2:在Rt △ABC 中,∠C=90°,∠A=45°,∠A 对边与斜边的比值是一个定值吗??如果是,是多少? 结论:直角三角形中,45°角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 三、教师点拨: 从上面这两个问题的结论中可知,?在一个Rt △ABC 中,∠C=90°,当∠A=30°时,∠ A 的对边与斜边的比都等于1 2 ,是一个固定值;?当∠A=45°时,∠A 的对边与斜边的比都 等于2 ,也是一个固定值.这就引发我们产生这样一个疑问:当∠A 取其他一定度数的锐 角时,?它的对边与斜边的比是否也是一个固定值? 探究:任意画Rt △ABC 和Rt △A ′B ′C ′,使得∠C=∠C ′=90°, ∠A=∠A ′=a ,那么 '' '' BC B C AB A B 与有什么关系.你能解释一下吗?

C B C B A C B A 课题:28.1锐角三角函数----正弦 三亚市妙联学校 周小莲 教学目标: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经历当直角三角形的锐角固定时,它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都固定(即正弦值不变)这一事实。 (2)过程与方法:能根据正弦概念正确进行计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主动参与探索概念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合理推理能力和合作交流,探究发现的意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以及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自信心. 【学习重点】 理解正弦(sinA )概念,能用正弦概念进行简单的计算. 【学习难点】 当直角三角形的锐角固定时,,它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是固定值的事实。 【导学过程】 一、自学提纲: 1、如图在Rt △ABC 中,∠C=90°,∠A=30°,BC=10m ,?求AB 2、如图在Rt △ABC 中,∠C=90°,∠A=30°,AB=20m ,?求BC 二、合作交流: 问题: 为了绿化荒山,某地打算从位于山脚下的机井房沿着山坡铺设水管,?在山坡上修建一座扬水站,对坡面的绿地进行喷灌.现测得斜坡与水平面所成角的度数是30°,为使出水口的高度为35m ,那么需要准备多长的水管? 思考1:如果使出水口的高度为50m ,那么需要准备多长的水管? ; 如果使出水口的高度为a m ,那么需要准备多长的水管? ; 结论:直角三角形中,30°角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 思考2:在Rt △ABC 中,∠C=90°,∠A=45°,∠A 对边与斜边 的比值是一个定值吗??如果是,是多少? 结论:直角三角形中,45°角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 三、教师点拨: 从上面这两个问题的结论中可知,?在一个Rt △ABC 中,∠C=90°,当∠

28.1锐角三角函数(第1课时) ——章前引言及正弦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①经历当直角三角形的锐角固定时,它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都固定(即正弦值不变)这一事实。②能根据正弦概念正确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经历当直角三角形的锐角固定时,它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是固定值这一事实,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培养学生由特殊到一般的演绎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体验数学活动中充满着探索与创造,并使之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解决问题: 在直角三角形中,初步建立边、角之间的关系,初步了解解决三角形问题的新途径。 教学重点: 理解认识正弦(A sin)概念,通过探究使学生知道当锐角A固定时,它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是固定值这一事实。 教学难点: 当直角三角形的锐角固定时,,它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是固定值的事实。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三角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意大利比萨斜塔的引入 操场里有一个旗杆,李老师让小明去测量旗杆高度。(演示学校操场上的国旗图片) 小明站在离旗杆底部10米远处,目测旗杆的顶部,视线与水平线的夹角为34°,并已知眼睛离地面的距离为1米.然后他很快就算出旗杆的高度了。 你想知道小明怎样算出的吗? 这就是我们本章即将探讨和学习的利用锐角三角函数来测算物体高度的方法。 下面我们大家一起来学习锐角三角函数中的第一种:锐角的正弦。 二、合作交流 问题: 为了绿化荒山,某地打算从位于山脚下的机井房沿着山坡铺设水管,?在山坡上修建一座扬水站,对坡面的绿地进行喷灌.现测得斜坡与水平面所成角的度数是30°,为使出水口的高度为35m ,那么需要准备多长的水管? 思考1:如果使出水口的高度为50m ,那么需要准备多长的水管? ; 如果使出水口的高度为a m ,那么需要准备多长的水管? ; 34 10米 ?

巢湖市高林初中教案 28.1、锐角三角函数——正弦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在了解认识正弦(sinA )的基础上,通过探究使学生知道当直角三角形 的锐角固定时,它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都固定(即正弦值不变)这一事实。 2、能根据正弦概念正确进行计算 过程与方法:1、经历当直角三角形的锐角固定时,它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是固定值这一 事实,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培养学生由特殊到一般的演绎推理能力。 2、在直角三角形中,初步建立边、角之间的关系,初步了解解决三角形问题的新途径. 情感态度:使学生体验数学活动中充满着探索与创造,并使之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教学重点:理解认识正弦(sinA )概念,通过探究使学生知道当锐角固定时,它的对边 与斜边的比值是固定值这一事实.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比较、分析并得出:对任意锐角,它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是固定值 的事实。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问题1、 为了绿化荒山,某地打算从位于山脚下的机井房沿着山坡铺设水管,在山坡上修 建一座扬水站,对坡面的绿地进行喷灌.现测得斜坡与水平面所成角的度数是30°,为使出水口的高度为35m ,那么需要准备多长的水管? 二、新课教学 (一)、认识正弦 1、认识角的对边、邻边。 如图,在Rt △ABC 中,∠A 所对的边BC ,我们称为∠A 的对边;∠A 所在的直角边AC ,我们称为∠A 的邻边。 师:指名学生说出∠B 的对边和邻边 C

巩固练习:﹙指名学生回答﹚ 如图,﹙1﹚在Rt △ABE 中,∠BEA 的对边是 ,邻边 是 ,斜边是 。 ﹙2﹚在Rt △DCE 中,∠DCE 的对边是 ,邻边是 ,斜边是 。 ﹙3﹚在Rt △ADE 中,∠DAE 的对边是 ,邻边是 ,斜边是 。 2、认识正弦 如图,在Rt △ABC 中,∠A 、∠B 、∠C 所对的边分别记为a 、b 、c 。 师:在Rt △ABC 中,∠C=90°,我们把锐角A 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叫做∠A 的正弦。记作sinA 。 板书:sinA =A a A c ∠=∠的对边的斜边 (举例说明:若a=1,c=3, 则sinA=3 1) 注意:1、sinA 不是 sin 与A 的乘积,而是一个整体; 2、正弦的三种表示方式:sinA 、sin56°、sin ∠DEF 3、sinA 是线段之间的一个比值;sinA 没有单位。 提问:∠B 的正弦怎么表示?要求一个锐角的正弦值,我们需要知道直角三角形中的哪些边? 3、尝试练习: 如图,在Rt △ABC 中,∠C=90°,求sinA 和sinB 的值. (二)探究: 1、求出下面每组三角形中指定锐角的正弦值,然后思考或与同桌讨论这些正弦值有何规律,由此发现了什么?(要求:分组完成) (1)、在Rt △ABC 中,∠A=30°,分别求出图1、图2、图3中∠A 的正弦值。(sinA=sin30°=2 1) A B E C D (1) C B 4 3

锐角三角函数经典汇总

————————————————————————————————作者:————————————————————————————————日期:

锐角三角函数与特殊角专题训练 【基础知识精讲】 一、 正弦与余弦: 1、 在ABC ?中,C ∠为直角,我们把锐角A 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叫做A ∠的正弦,记 作A sin , 锐角A 的邻边与斜边的比叫做A ∠的余弦,记作A cos . 斜边 的邻边斜边 的对边 A A A A ∠= ? ∠= cos sin . 若把A ∠的对边BC 记作a ,邻边AC 记作b ,斜边AB 记作c , 则c a A = sin ,c b A =cos 。 2、当A ∠为锐角时, 1sin 0<

巢湖市高林初中教案 28.1、锐角三角函数——正弦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在了解认识正弦(sinA)的基础上,通过探究使学生知道当直角三角形的锐角固定时,它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都固定(即正弦值不变)这一事实。 2、能根据正弦概念正确进行计算 过程与方法:1、经历当直角三角形的锐角固定时,它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是固定值这一事实,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培养学生由特殊到一般的演绎推理能力。 2、在直角三角形中,初步建立边、角之间的关系,初步了解解决三角形问题 的新途径. 情感态度:使学生体验数学活动中充满着探索与创造,并使之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教学重点:理解认识正弦(sinA)概念,通过探究使学生知道当锐角固定时,它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是固定值这一事实.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比较、分析并得出:对任意锐角,它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是固定值的事实。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问题1、为了绿化荒山,某地打算从位于山脚下的机井房沿着山坡铺设水管,在山坡上修建一座扬水站,对坡面的绿地进行喷灌.现测得斜坡与水平面所成角的度数是 30°,为使出水口的高度为35m,那么需要准备多长的水管? 二、新课教学 (一)、认识正弦 1、认识角的对边、邻边。 如图,在Rt△ABC中,∠A所对的边BC,我们称为∠A的对边;∠A所在的直角边AC,我们称为∠A的邻边。 师:指名学生说出∠B的对边和邻边 A C B

巩固练习:﹙指名学生回答﹚ 如图,﹙1﹚在Rt △ABE 中,∠BEA 的对边是 ,邻边 是 ,斜边是 。 ﹙2﹚在Rt △DCE 中,∠DCE 的对边是 ,邻边是 ,斜边是 。 ﹙3﹚在Rt △ADE 中,∠DAE 的对边是 ,邻边是 ,斜边是 。 2、认识正弦 如图,在Rt △ABC 中,∠A 、∠B 、∠C 所对的边分别记为a 、b 、c 。 师:在Rt △ABC 中,∠C=90°,我们把锐角A 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叫做∠A 的正弦。记作sinA 。 板书:sinA =A a A c ∠=∠的对边的斜边 (举例说明:若a=1,c=3, 则sinA=3 1) 注意:1、sinA 不是 sin 与A 的乘积,而是一个整体; 2、正弦的三种表示方式:sinA 、sin56°、sin ∠DEF 3、sinA 是线段之间的一个比值;sinA 没有单位。 提问:∠B 的正弦怎么表示?要求一个锐角的正弦值,我们需要知道直角三角形中的哪些边? 3、尝试练习: 如图,在Rt △ABC 中,∠C=90°,求sinA 和sinB 的值. (二)探究: 1、求出下面每组三角形中指定锐角的正弦值,然后思考或与同桌讨论这些正弦值有何规律,由此发现了什么?(要求:分组完成) A B E C D (1) B 4 3

课题 锐角三角函数——正弦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探究使学生知道当直角三角形的锐角固定时,它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都固定(即正弦值不变)这一事实。 2、能根据正弦概念正确进行计算 3、经历当直角三角形的锐角固定时,它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是固定值这一事实,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培养学生由特殊到一般的演绎推理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认识正弦(sinA )概念,通过探究使学生知道当锐角固定时,它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是固定值这一事实. 难点:引导学生比较、分析并得出:对任意锐角,它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是固定值的事实。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操场里有一个旗杆,老师让小明去测量旗杆高度。(演示学校操场上的国旗图片) 小明站在离旗杆底部10米远处,目测旗杆的顶部,视线与水平线的夹角为34度,并已知目高为1米.然后他很快就算出旗杆的高度了。 你想知道小明怎样算出的吗? 师: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方法可以测算出旗杆的大致高度; 实际上我们还可以象小明那样通过测量一些角的度数 和一些线段的长度,来测算出旗杆的高度。 这就是我们本章即将探讨和学习的利用锐角三角函数 来测算物体长度或高度的方法。 下面我们大家一起来学习锐角三角函数中的第一种:锐角的正弦 (二)实践探索 为了绿化荒山,某地打算从位于山脚下的机井房沿着山坡铺设水管,在山坡上修建一座扬水站,对坡面的绿地进行灌溉。现测得斜坡与水平面所成角的度数是30o,为使出水口的高度为35m ,那么需要准备多长的水管? 分析: 问题转化为,在Rt△ABC 中,∠C=90o ,∠A=30o ,BC=35m,求AB 根据“再直角三角形中,30o 角所对的边等于斜边的一半”,即 可得AB=2BC=70m.即需要准备70m 长的水管 结论: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o ,那么不管三角形的大小如何,这个角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都等于 341米 10米 ?

锐角三角函数:正弦 教案3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28.1.1锐角三角函数——正弦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探究使学生知道当直角三角形的锐角固定时,它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都固定(即正弦值不变)这一事实。 2、能根据正弦概念正确进行计算 3、经历当直角三角形的锐角固定时,它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是固定值这一事实,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培养学生由特殊到一般的演绎推理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认识正弦(sinA)概念,通过探究使学生知道当锐角固定时,它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是固定值这一事实. 难点:引导学生比较、分析并得出:对任意锐角,它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是固定值的事实。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操场里有一个旗杆,老师让小明去测量旗杆高度。(演示学校操场上的国旗图片) 小明站在离旗杆底部10米远处,目测旗杆的顶部,视线与水平线的夹角为34度,并已知目高为1米.然后他很快就算出旗杆的高度了。 你想知道小明怎样算出的吗? 师: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方 法可以测算出旗杆的大致高度; 实际上我们还可以象小明那样通过测量一些角的度数和一些线段的长度,来测算出旗杆的高度。 34 1米 10米

这就是我们本章即将探讨和学习的利用锐角三角函数来测算物体长度或高度的方法。 下面我们大家一起来学习锐角三角函数中的第一种:锐角的正弦 (二)实践探索 为了绿化荒山,某地打算从位于山脚下的机井房沿着山坡铺设水管,在山坡上修建一座扬水站,对坡面的绿地进行灌溉。现测得斜坡与水平面所成角的度数是30o,为使出水口的高度为35m,那么需要准备多长的水管? 分析: 问题转化为,在Rt△ABC中,∠C=90o,∠A=30o,BC=35m,求AB 根据“再直角三角形中,30o角所对的边等于斜边的一半”,即 可得AB=2BC=70m.即需要准备70m长的水管 结论: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o,那么不管三角形的大小如何,这个角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都等于 如图,任意画一个Rt△ABC,使∠C=90o,∠A=45o,计算∠A的对边与斜 边的比,能得到什么结论? 分析:在Rt△ABC 中,∠C=90o,由于∠A=45o,所以Rt△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由勾股定理得,故 结论: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45o,那么不管三角形的大小如何,这个角

C B A 斜边c 对边a b C B (2)1353B A (1)3 4C B A 28.1.1锐角三角函数—三边关系及正弦的预习稿 一、教学目标:1.经历当直角三角形的锐角固定时,它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都固定(即正弦值不变)这一事实;2.能根据正弦概念正确进行计算。 二、教学重点:理解正弦(sin A )概念,知道当直角三角形的锐角固定时,它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是固定值这一事实。 三、教学难点:当直角三角形的锐角固定时,,它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是固定值的事实。 四、预习过程 问题: 为了绿化荒山,某地打算从位于山脚下的机井房沿着山坡铺设水管,?在山坡上修建一座扬水站,对坡面的绿地进行喷灌.现测得斜坡与水平面所成角的度数是30°,为使出水口的高度为35m ,那么需要准备多长的水管? 思考1:如果使出水口的高度为50m ,那么需要准备多长的水管? ; 如果使出水口的高度为a m ,那么需要准备多长的水管? ; 结论:直角三角形中,30°角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 . 思考2:在Rt △ABC 中,∠C=90°,∠A=45°,∠A 对边与斜边的比值是一个定值吗??如果是,是多少? 结论:直角三角形中,45°角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 . 探究:任意画Rt △ABC 和Rt △A ′B ′C ′,使得∠C=∠C ′=90°, ∠A=∠A ′=a ,那么'''' BC B C AB A B 与有什么关系.你能解释一下吗? 结论:这就是说,在直角三角形中,当锐角A 的度数一定时,不管三角 形的大小如何,?∠A 的对边与斜边的比 正弦函数概念:规定:在Rt △BC 中,∠C=90, ∠A 的对边记作a ,∠B 的对边记作b ,∠C 的对边记作c . 在Rt △BC 中,∠C=90°,我们把锐角A 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叫做∠A 的正弦, 记作sinA ,即sinA= =a c . sinA =A a A c ∠=∠的对边的斜边 例如,当∠A=30°时,我们有sinA=sin30°= ; 当∠A=45°时,我们有sinA=sin45°= . 例1 如图,在Rt △ABC 中,∠C=90°,求sinA 和sinB 的值. 课堂小结: 在直角三角形中,当锐角A 的度数一定时,不管三角形的大小如何,∠A?的对边与斜边的比都是 . 在Rt △ABC 中,∠C=90°,我们把锐角A 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叫做∠A?的 ,?记作 , 我不懂的地方 .

C B A 28.1锐角三角函数----正弦 教学目标: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经历当直角三角形的锐角固定时,它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都固定(即正弦值不变)这一事实。 (2)过程与方法:能根据正弦概念正确进行计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主动参与探索概念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合理推理能力和合作交流,探究发现的意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以及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自信心. 【学习重点】 理解正弦(sinA )概念,能用正弦概念进行简单的计算. 【学习难点】 当直角三角形的锐角固定时,,它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是固定值的事实。 【导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在Rt △ABC 中,∠C =90°,角之间有什么关系?边呢?边角之间有什么关系呢?今天学习锐角三角函数。 二、合作交流: 问题: 为了绿化荒山,某地打算从位于山脚下的机井房沿着山坡铺设水管,?在山坡上修建一座扬水站,对坡面的绿地进行喷灌.现测得斜坡与水平面所成角的度数是30°,为使出水口的高度为35m ,那么需要准备多长的水管? 思考1:如果使出水口的高度为50m ,那么需要准备多长的水管? ; 如果使出水口的高度为a m ,那么需要准备多长的水管? ; 结论:直角三角形中,30°角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 思考2:在Rt △ABC 中,∠C=90°,∠A=45°,∠A 对边与斜边 的比值是一个定值吗??如果是,是多少? 结论:直角三角形中,45°角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 三、概念理解: 从上面这两个问题的结论中可知,?在一个Rt △ABC 中,∠C=90°,当∠ A=30°时,∠A 的对边与斜边的比都等于1 2 ,是一个固定值;?当∠A=45 °时,

《锐角三角函数》正弦说课稿 《锐角三角函数》正弦说课稿范文 《锐角三角函数》(第一课时),所选用的教材为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对于本节课,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学方法和学法分析,教学过程分析四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1、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是人教版初中数学新教材九年级下第28章第一节内容,是初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一方面,这是在学习了直角三角形两锐角关系、勾股定理等知识的基础上,对直角三角形边角关系的进一步深入和拓展;另一方面,又为解直角三角形等知识奠定了基础,也是高中进一步研究三角函数、反三角函数的工具性内容。鉴于这种认识,我认为,本节课不仅有着广泛的实际应用,而且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2、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特征来看: 九年级学生的思维活跃,接受能力较强,具备了一定的数学探究活动经历和应用数学的意识。 从学生已具备的知识和技能来看: 九年级学生已经掌握直角三角形中各边和各角的关系,能灵活运

用相似图形的性质及判定方法解决问题,有较强的推理证明能力,这为顺利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打下了基础。 从心理特征来看:九年级学生逻辑思维从经验型逐步向理论型发展,观察能力,记忆能力和想象能力也随着迅速发展。 从学生有待于提高的知识和技能来看: 学生要得出直角三角形中边与角之间的关系,需要观察、思考、交流,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感受数形结合的思想,体会锐角三角函数的意义,提高应用数学和合作交流的能力。学生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困难,所以教学中应予以简单明了,深入浅出的剖析。 3、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以上对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学情分析,结合新课标对本节课的要求,我认为本节课的重点为:理解正弦函数意义,并会求锐角的正弦值。 难点为:根据锐角的正弦值及一边,求直角三角形的其它边长。 二、教学目标分析: 新课标指出,教学目标应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等四个方面阐述,而这四维目标又应是紧密联系的一个完整的整体,学生学知识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这告诉我们,在教学中应以知识技能为主线,渗透情感态度,并把前面两者通过数学思考充分体现在问题解决中。借此结合以上教材分析,将四个目标进行整合,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理解锐角正弦的意义,并会求锐角的正弦值;

锐角三角函数教案 概念 1.在直角三角形中,斜边大于直角边且各边均为正数,正弦、余弦都是直角边与斜边的比值,正切是两直角边的比值,因此正弦值、余弦值都是小于1的正数,正切值是大于零的数,并且都没有单位,即00(∠A 为锐角). 2.每一个三角函数都是一个完整的符号,如sin A 不能理解为sin·A ,sin A 中的“A ”是用一个大写字母表示的角,sin A (或sin α)只表示一个角A (或α)的正弦(角的符号可以省略);若用三个大写字母表示的角,在表示它的三角函数时,角的符号不能省略,如“∠AOB 的正弦”应写成“sin∠AOB ”而不能写成“sin AOB ”,更要避免出现“sin10°+sin40°=sin50°”、“tan10°+tan40°=tan50°”等错误. 3.当锐角A 的度数固定不变时,∠A 的三角函数也是固定不变的,它与∠A 的两边长短(即三角形的边长)无关. 4.三角函数式乘方时,一般将指数写在三角函数符号与角之间,如sin α的平方“(sin α)2”一般写成“sin2α”. 5.三角函数式是一个等式,右边是一个分式,所以它具有等式、分式的性质,即已知式子中的两个量时,可以求出第三个量,如sin a A c =,它的两个变式为:①a =c ·sin A ;②sin a c A =. 关系 学习锐角三角函数时,应注意以下两种关系: 1.直角三角形中互余两角的三角函数的关系:如图, Rt△ABC 中,∠A +∠B =90°,由三角函数定义得sin a A c =,cos(90)cos a A B c -==o ,cos sin sin(90)b A B A c ===-o ,所以sin A =cos (90°-A ),cos A = sin (90°-A ).即任意锐角的余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弦值,任意锐角的正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弦值. 2.同一锐角三角函数的关系:如图,在Rt△ABC 中,∠C =90°,sin a A c = ,cos b A c =,则222222222sin cos 1a b a b c A A c c c c +????+=+=== ? ?????,即同一锐角的正弦、余弦的平方和等于1,或者说若α为锐角,则sin 2α+cos 2 α=1. 规律 学习锐角三角函数时,应明确三角函数值的两个变化规律: 1.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的记忆规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