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生植物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水生植物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水生植物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水生植物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摘要:介绍了水生植物分类及在水治理中的特殊作用,分别阐述各类水生植物净化水质的作用机理,对水生植物在水治理中的应用进行综述,对水生植物在水治理的应用前景及发展方向做出展望。

关键词:水生植物;净化;应用

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及环境治理的滞后,大量未经处理的工业生活废水被直接排放到了水环境中,造成了地表水乃至地下水受到严重污染。根据国家环保局发布的中国环境质量公告,411个地表水检测断面中,59%的河段不适宜作为饮用水水源,28个国控重点湖泊及水库中,72%的湖泊和水库已不宜作为饮用水水源,43%的湖泊和水库失去了使用功能。全国约有一半城市市区的地下水污染比较严重,地下水水质呈下降趋势。

水生植物作为净化水质的方法,凭借能耗低,投资少,二次污染少等优点,受到国内外专家学者的重视。水生植物不仅在改善水质上起到明显作用,而且在生态修复及改善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具有突出作用。

1水生植物的概述及分类

水生植物是指能够长期生长在水中的植物。包括非维管束植物,如大型藻类和苔群类植物;维管束植物,包括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按照生活形态不同可分为挺水植物、浮叶植物、漂浮植物及沉水植物。挺水植物的根茎生于底泥中,茎叶或大部分生出水面,代表植物有芦苇;浮叶植物地下部分固定于土中,叶片浮于水面, 代表植物有睡莲;漂浮植物的植物体漂浮水面,代表植物有凤眼莲;沉水植物的整体全株沉于水中,代表植物有金鱼藻。

2净化机理

2.1 物理作用

当水体内大量水生植物生长时,因其整个植株或部分覆盖于水上,使水面上方的气体流动受到阻碍,有利于水体内悬浮物的沉积,降低了水中沉积物的再悬浮几率,从而增强了底质的稳定性,降低水体的浊度。水生植物发达的根系形成了密集的过滤层,水流缓慢时重金属和悬浮颗粒被阻隔而沉降,防止其随水流失[1] ,不溶性胶体特别是将其中的有机碎屑会被根系粘附或吸附而沉降下来。

2.2 对N、P和及有机物等污染物质的吸收

N、P和及有机物等水中污染物质是藻类及高级维管植物维持生长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水生植物生长过程中,需要从水层和底泥中吸收大量的N、P等营养物质,并同化为自身结构的组成物质(蛋白质和核酸等),藻类对N、P的吸收受到N/P比的影响,适宜的比值为7~15/1[2]。藻类对有机物的去除主要是通过

水生植物及其应用前景[丁熊秀裘旭东刘优君] 水生植物在现代城市园林造景中是必不可少的材料。一泓池水清澈见底,令人心旷神怡,若要在池中、水畔栽上数株水生植物,定会使水景陡然增色。而且,水生植物不仅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更重要的是它还能吸收水中的污染物,对水体起净化作用,是水体天然的净化器。在当前水资源不断减少,水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的情况下,结合水环境治理,充分利用好水生植物,不仅能丰富园林景观,还能改善水体,降低污染,让人们真正享受到“碧波荡漾,鸟语花香”的自然美景。...... 水生植物的概念及其应用前景 2007-06-20 10:51 水生植物在现代城市园林造景中是必不可少的材料。一泓池水清澈见底,令人心旷神怡,若要在池中、水畔栽上数株水生植物,定会使水景陡然增色。而且,水生植物不仅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更重要的是它还能吸收水中的污染物,对水体起净化作用,是水体天然的净化器。在当前水资源不断减少,水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的情况下,结合水环境治理,充分利用好水生植物,不仅能丰富园林景观,还能改善水体,降低污染,让人们真正享受到“碧波荡漾,鸟语花香”的自然美景。目前水生植物在宁波地区应用较少,只是近两年在园林绿化中才开始试种,如在北斗河、日湖公园、东湖花园二期绿化工程中,种植了部分水生植物,效果确实不错。在亲水性的柔质河坎旁,种植花色品种各样的水生植物,再适当点缀大小不等的卵石,使人感到特别亲切,有回归自然的感觉。 一、水生植物概念及分类 水生植物是指生长在水中或潮湿土壤中的植物,包括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我国水系众多,水生植物资源非常丰富,仅高等水生植物就有300多种。在园林中,根据不同的形态和生态习性可分为五大类: 1、沉水植物:其根扎于水下泥土之中,全株沉没于水面之下,常见的有苦草、大水芹、菹草、黑藻、金鱼草、竹叶眼子菜、狐尾藻、水车前、石龙尾、水筛、水盾草等。 2、漂浮植物:其茎叶或叶状体漂浮于水面,根系悬垂于水中漂浮不定,常见的有大漂、 浮萍、萍蓬草、凤眼莲等。 3、浮叶植物:根生长在水下泥土之中,叶柄细长,叶片自然漂浮在水面上,常见的有 金银莲花、睡莲、满江红、菱等。 4、挺水植物:其茎叶伸出水面,根和地下茎埋在泥里,常见的有黄花鸢尾、水葱、香蒲、菖蒲、蒲草、芦苇、荷花、泽泻、雨久花、水蓑衣1种、半枝莲等。 5、滨水植物:其根系常扎在潮湿的土壤中,耐水湿,短期内可忍耐被水淹没。常见的 有垂柳、水杉、池杉、落羽衫、竹类、水松、千屈菜、辣蓼、木芙蓉等。 二、水生植物功能 1、生物多样性功能 水生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品种繁多,从陆生逐渐过渡到沉水,层次丰富。此外水生植物的株形、叶形、花形也各具特色。水生植物群落的形成为野生动物、水鸟和昆虫提供栖居地,正是由于这些水生动植物的不断繁衍和相互作用,使水体成为具有生命活力的水生生态环境。 2、美化环境功能 水生植物具有造景功能,在我国古典园林中,水生植物就是营造园林水景的重要素材之一。各种水体,都得依靠植物来配置出丰富多彩的水体景观,水生植物对水景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以其洒脱的姿态和优美的线条、绚丽的色彩点缀水面和岸边,并形成水中倒影,使水面和水体变得生动活泼,加强了水体的美感。不同形态和色彩的水生植物,会引起人们的各种心理活动和戏曲性效果,挺立在水中的宽叶香蒲和芦苇,阳光下的倒影或在薄雾笼罩的朦胧姿态,使人浮想联翩;月下的芦苇和荷塘的月色,诗一般的宁静,给人一种神秘之感;

工业锅炉水处理理论试题库(答案) 二填空(每题1 分,共计20 分) 《规则》部分 1.《锅炉水处理监督管理规则》规定:使用锅炉的单位应根据锅炉的(数量)、参数、水源 情况和水处理(方式),配备专(兼)职水处理管理操作人员。 2.《锅炉水处理监督管理规则》规定:锅炉水处理人员须经过(培训)、考核合格,并取得 (安全监察机构)颁发的相应资格证书后,才能从事相应的水处理工作。 3.《锅炉水处理监督管理规则》规定:使用锅炉的单位应根据锅炉的参数和汽水品质的要求,对锅炉的原水、(给水)、锅水、(回水)的水质及(蒸汽)品质定期进行分析。4.《锅炉水处理监督管理规则》规定:安全监察机构对锅炉使用单位的水质管理制度等情况进行不定期抽查。对水质不合格造成严重(结垢)或(腐蚀)的锅炉使用单位,市、地级安全监察机构有权要求(限期改正)或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理。5.制定《锅炉水处理监督管理规则》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和减少由于 (结垢)或(腐蚀) 而造成的事故,保证锅炉的安全经济运行” 。 6.制定《锅炉水处理监督管理规则》的依据是(《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7.未经注册登记的锅炉水处理设备、药剂和树脂,不得生产、销售、(安装)和(使用)。8.锅炉清洗单位必须获得省级以上(含省级)(安全监察机构)的资格认可,才能从事相应级别的(锅炉)清洗工作。 9.锅炉水处理系统安装验收是锅炉总体验收的组成部分,安全监察机构派出人员在参加锅炉安装总体验收时,应同时审查水处理设备和系统的安装技术资料和(调试)报告,检查其安装质量和水质。(水质)验收不合格的不发锅炉使用登记证。 10.安全监察机构对锅炉使用单位的水质管理制度等情况进行不定期抽查。对水质不合格造 成严重(结垢)或(腐蚀)的锅炉使用单位,市、地级安全监察机构有权要求限期改正或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11.锅炉水处理的检验一般应结合锅炉(定期)检验进行。检验内容包括:水处理设备状况以及设备的(运行操作)、管理等情况。 12.锅炉取样装置和取样点应保证取出的水汽样品具有(代表性)。 13.其它部门或行业颁发的与《锅炉水处理监督管理规则》相抵触的规定或文件(无效)。14.锅炉水处理是保证锅炉安全经济运行的重要措施,不应以化学清洗代替正常的(水处理) 工作。 15.使用锅炉的单位应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无机化学部分 16.在盐酸中溶解很少,基本无气泡,加入10%氯化钡后,生成大量白色沉淀物的垢样是(硫酸盐垢)。 17.加稀盐酸可缓慢溶解,溶液呈黄绿色,加硝酸能较快溶解溶液呈黄色的垢样是(氧化铁垢)。18.在5% 盐酸溶液中,大部分可溶解,同时会产生大量气泡的垢样是(碳酸盐垢)。19.在盐酸中不溶解,加热后其它成分缓慢溶解,有透明砂粒沉淀物,加入1%HF 可有效溶解的垢样是(硅酸盐垢)。 20.中和反应是指一般把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称为中和反应。 21.质量守恒定律是指反应前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总质量)等于反应后生成物的(总质量)。22.溶度积定义为:在难溶电解质的饱和溶液中,有关(离子浓度)的乘积在(一定温度) 下是一个常数。 23.影响化学反应速度的外界主要因素有:(浓度)、温度和(催化剂)等。24.燃料在锅炉中的燃烧属于(化学)变化。 25.水在锅炉中受热变成蒸汽属于(物理)变化。26.水是一种极性分子,是一种很好的极性溶

锅炉水处理:锅内加药处理 发布日期:2010-10-26 来源:大禹网 全挥发性处理(AVT)是一种不向锅内添加磷酸盐等药剂,只在给水中添加氨和联氨的处理方法。这种方法可以减少热力系统金属材料的腐蚀,减少给水中携带腐蚀产物,从而减少锅内沉积物,且因不加磷酸盐而不会发生磷酸盐“隐藏”现象。该方法可用于给水纯度高的超高参数汽包锅炉和直流锅炉。 第一节锅内加药处理概述 一、概况 (一) 水汽循环及水质要求 热力系统由锅炉、汽轮机及附属设备构成。热力系统的热交换部件和水、汽流经的设备、管道、一般称为热力设备。经处理的水进入锅炉后,吸收热量变成蒸汽,进入汽轮机,蒸汽的热能转变为机械能,推动汽轮机高速运转,做功后的蒸汽被冷凝成凝结水,凝结水经加热器、除氧器等设备,再进入锅炉,如此反复循环做功。在热力系统中,水和蒸汽是作为循环运行的工质。在循环过程中,水和蒸汽会有各种损失,如热力系统中某些设备的排汽、防水,水箱的溢流,管道阀门的漏水、漏汽等。 补给水的水量及水质,均应根据锅炉参数及水、汽损失来确定。对于凝汽式机组,一般补给水量不应超过机组锅炉蒸发量的2%~4%;对于供热式机组,应根据供汽量及回收量多少来确定,有的供热机组补给水量可达到锅炉蒸发量的50%或更高。补给水的质量要求,应根据机组参数要求,确定采用相应的水处理方式。 送入锅炉的给水,可由汽轮机蒸汽的凝结水。补给水、供热用汽的返回水组成。各部分水量由生产实际情况确定。对于供汽、供热量少的机组,或凝汽式机组,给水以凝结水为主;对于工业锅炉,一般供汽、供热量较大,当返回水少时,给水主要为补给水。 (二) 水汽系统中杂质的来源

热力设备水汽循环中,作为工质的水和蒸汽中会有一定的杂质混入,这些杂志随水、汽进入锅炉、汽轮机等热力设备,沿水、气流程随压力、温度的变化,其物理、化学性能也发生变化:水受热由液相水变为气相蒸汽。水中杂质在不同温度、压力下,发生一些物理、化学反应,有的析出成固体,或附着于受热表面,或悬浮、沉积在水中,有的随蒸汽进入汽轮机。给水带入锅内的杂质,在锅内发生物理、化学变化是引起热力设备结构、结盐和腐蚀的根源。这些杂志的主要来源有以下五个方面。 1. 补给水带入的杂质 经过滤、软化或离子交换除盐处理的补给水,除去了大部分悬浮杂质、硬度和盐类。不同处理系统出水水质控制指标不同。在水处理设备正常运行的情况下,出水仍残留着一定的杂质;当水处理设备有缺陷或运行操作不当时,处理水中的杂质还会增加。这些杂志随补给水进入热力系统。 2. 凝结水带入的杂质 做功后的蒸汽,在凝汽其中被冷却水冷凝成凝结水。当凝汽器中存在不严密处时,冷却水就会泄露进凝结水中。冷却水一般为不处理或部分处理的原水,水中各种杂质含量较高。凝汽器正常运行时,其渗漏率为0.01%~0.05%或更低。凝汽器的不严密处,一般在管子与管板的连接部位,当管子出现破裂、穿孔、断损时,冷却水会较多地漏入凝结水中。。由于冷却水含盐量较大,即使有少量泄漏,凝结水的含盐量也会迅速增加。例如,冷却水含盐量为500mg/L,泄漏率为0.2%时,凝结水中的含盐量就会增加1mg/L,使凝结水和给水的水质明显恶化。冷却水泄露对凝结水的污染,是杂质进入热力系统的主要途径之一。 3. 金属腐蚀产物被水流带入锅内 锅炉、管道、水箱、热交换器等热力设备,在机组运行、启动、停运中,都会产生一些腐蚀,其腐蚀产物多为铁和铜的氧化物,这些腐蚀产物是进入锅内的又一类杂质来源。

生态修复中水生植物的运用 一、我国水资源概况 2013年,全国地表水总体为轻度污染,部分城市河段污染较重。 河流 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辽河、浙闽片河流、西北诸河和西南诸河等十大流域的国控断面中,Ⅰ~Ⅲ类、Ⅳ~Ⅴ类和劣Ⅴ类水质断面比例分别为71.7%、19.3%和9.0%。与上年相比,水质无明显变化。主要污染指标为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和五日生化需氧量。 湖泊(水库) 2013年,水质为优良、轻度污染、中度污染和重度污染的国控重点湖泊(水库)比例分别为60.7%、26.2%、1.6%和11.5%。与上年相比,各级别水质的湖泊(水库)比例无明显变化。主要污染指标为总磷、化学需氧量和高锰酸盐指数。

2013年重点湖泊(水库)水质状况 *指太湖、滇池和巢湖 富营养、中营养和贫营养的湖泊(水库)比例分别为27.8%、57.4%和14.8%。 利用植物或微生物对水体中的污染物进行处理,从而使水体得到净化,这一用生态—生物的方法来修复水体的技术,廉价实用,适用我国江河湖库大范围的污水治理。

二、水生植物在生态修复中的运用 1、水生植物介绍 水生植物是一个生态学范畴上的类群,是不同分类群植物通过长期适应水环境而形成的趋同性适应类型。

污水治理中应用的水生植物,需要尽快达到吸附污染物、净化水体的作用,最好选择生长速度较快、根系发达的植物,以求尽快达到治污的作用,如芦苇、香蒲、菖蒲等。有些工程还需要对水体进行杀菌消毒、吸附重金属以减少污染,可使用水葱、大漂、水葫芦等。 2、水生植物的应用 2.1 水生植物的生态功能: a)净化所需的能源由光合作用提供; b)具有美学价值,能改善景观生态环境; c)植物可被收割和利用,创造新的价值; d)能固定土壤或底泥中的水分,防止污染源进一步扩散; e)为降解微生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场所。 环境中的重金属和一些有机物并非是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并且达到一定程度后具有毒害作用。对于此类化合物,一些植物也演化出了特定的生理机制使其脱毒。植物通常是通过螯合和区室化等作用,来耐受并吸收富集环境中的重金属,这种机制也存在于许多水生植物中。 水生植物的根系常形成一个网络状的结构,并在植物根系附近形成好氧、缺氧和厌氧的不同环境,为各种不同微生物的吸附和代谢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也为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提供了足够的分解者。 植物的根系还可分泌一些有机物从而促进微生物的代谢,这样就为好氧微生物群落提供了一个适宜的生长环境,而根区以外则适于厌氧微生物群落的生存。

锅炉水处理主要包括供水(补水补水)处理、冷凝水(汽轮机冷凝水或过程回收冷凝水)处理、水脱氧、水氨和锅内药处理。 一、补给水处理 根据蒸汽的使用(热量或发电量)和浓缩水回收的程度,锅炉供水量不同。凝汽式电站锅炉的补给水量一般低于蒸发量的3%,供热锅炉的补给水量可高达100%。补给水处理的流程如下。 ①预处理 当原水为地下水时,预备处理是除去悬浮物、胶体溶液和有机化合物。凝结剂(如硫酸铝等。)通常被添加到原水中,以将上述杂质浓缩成大颗粒,这些大颗粒因其自身重量而下沉,然后被过滤成清水。 当地下水或城市水作为供水时,只能节约和过滤原水。常用的澄清器包括脉冲澄清器、液压加速澄清器和机械搅拌澄清器。过滤器设备包含虹吸式过滤器、无阀过滤器和单流或双流水处理过滤器。 为了进一步去除水中的有机化合物,还要添加活性炭过滤器。 ②软化 选用纯天然或人工服务离子交换剂,将钙镁硬盐转换为非硬垢盐,避免钙镁硬垢在锅炉管内腔产生。 对于高碱度的含钙和镁的碳酸氢盐水,可采用钠氢离子交换法或预处理法(如石灰添加法等。)也可以采用。 对于一些工业锅炉来说,这种处理一般都符合要求,尽管供水中的盐含量并不一定减少。 ③除盐 随着锅炉参数的不断改进和直流锅炉的出现,甚至需要去除锅炉水中的全部盐分。然后

必须使用脱盐方法。 化学脱盐用的离子交换剂种类繁多,最常用的是阳离子交换树脂和阴离子交换树脂。 在离子交换器中,盐中的阳离子和阴离子在从树脂中的阳离子(h+)和阴离子(oh-)转化后被去除。 在水碱度较高的情况下,为了减少阴离子交换器的负荷,提高系统运行的经济性,通常要求阳离子交换器去除二氧化碳后采用串联脱碳器。 含盐量特别高的水,也可采用反渗透或电渗析工艺,先淡化水质,再进入离子交换器进行深度除盐。对于锅炉或高压直流锅炉,需要去除水中的微量硅。 二、凝结水处理 凝结水在整个循环系统过程中,会导致汽轮发电机冷却器的冷却和循环水泄漏及系统软件腐蚀材料的污染,有时必须解决。 冷凝水量与锅炉参数、锅炉类型(锅炉管和分离器的有无等)和冷凝水污染有关。伴随着加热炉主要参数的提升,凝结水处理量广泛提升。超临界压力锅炉应完全处理,超高压和亚临界压力锅炉的处理能力为25100%,高压锅炉未得到普遍处理。 常见的凝固水处理设备是甲基纤维素遮盖过滤器和电磁感应过滤器。凝结水去除腐蚀性物质(氢氧化钙和化合物等),然后进入混合床或粉末环氧涂层过滤器进行深度消除。 三、给水除氧 加热炉供电中的溶解氧浸蚀热系统的原材料。 腐蚀产物在锅炉热负荷较高处结成铜铁垢,使传热恶化,甚至造成爆管或在汽轮机高压缸中沉积,使汽轮机效率降低。因而,在软化或凝结水软化或脱盐后,一般是在进到加热炉前往除co2。 常用的除氧方法包括热脱氧和真空脱氧,有时伴有化学脱氧。所谓热脱氧就是当水在除

常用水生植物 1、千屈菜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根茎横卧于地下,粗壮;茎直立,多分枝,高30-10 0厘米,全株青绿色,略被粗毛或密被绒毛,枝通常具4棱。叶对生或三叶轮生,披针形或阔披针形,长4-6(-10)厘米,宽8-15毫米,顶端钝形或短尖,基部圆形或心形,有时略抱茎,全缘,无柄。 花组成小聚伞花序,簇生,因花梗及总梗极短,因此花枝全形似一大型穗状花序;苞片阔披针形至三角状卵形,长5-12毫米;萼筒长5-8毫米,有纵棱12条,稍被粗毛,裂片6,三角形;附属体针状,直立,长1.5-2毫米;花瓣6,红紫色或淡紫色,倒披针状长椭圆形,基部楔形,长7-8毫米,着生于萼筒上部,有短爪,稍皱缩;雄蕊12,6长6短,伸出萼筒之外;子房2室,花柱长短不一。蒴果扁圆形。 生长习性:生于河岸、湖畔、溪沟边和潮湿草地。喜强光,耐寒性强,喜水湿,对土壤要求不严,在深厚、富含腐殖质的土壤上生长更好。

2、鸢尾 形态特征:常绿水生鸢尾属多年生常绿草本,系由六角果鸢尾(I.Hexag)、高大鸢尾(I.giganticae)、短茎鸢尾(I.brevuilei)等杂交选育而成,根状茎横生肉质状,叶基生密集,宽约2厘米,长40至60厘米,平行脉,厚革质; 花葶直立坚挺高出叶丛,可达60至100厘米,花被片6,花色有紫红、大红、粉红、深蓝、白等,花直径16至18厘米左右。 生长习性:常绿水生鸢尾喜光照充足的环境,能常年生长在20厘米水位以上的浅水中,可作水生植物、湿地植物或旱地花境材料。常绿水生鸢尾特别适应冷凉性气候,据江苏盐城表现看该品种在-9℃的低温条件下,能保持常绿且进行分蘖;在长江流域一带,该品种11月至翌年3月分蘖,4月份孕蕾并抽生花葶,5月份开花,花期为20天左右,夏季高温期间停止生长,略显黄绿色,在35℃以上进入半休眠状态,抗高温能力较弱。 值得注意的是,常绿水生鸢尾为杂交品种,很少结籽或不结籽,故生产上常用分株或组培的方法繁殖。 常绿水生鸢尾的叶形、株形、习性与其他水生类鸢尾相似,在黄菖蒲、玉婵花、溪荪等水生植物的应用范围内均可种植,但该品种因其叶厚革质不易下垂、冬季翠绿且花色丰富,其他鸢尾类植物只能望其项背。

只要测出Cl-的含量就可直接指导锅炉的排污。 3.电导率(DD) 衡量水中含盐量的大小,最方便和快捷的方法是测定水中的电导率。电导率为电阻率的倒数,是表示水的导电能力的一项指标,可用电导仪测定,单位为西[门子]/厘米(S/cm)或微西[门子]/厘米(μS/cm)。因为水中溶解的盐类大都是强电介质,它们在水中几乎都电离成了能够导电的离子,离子浓度越高,电导率越大,所以水的电导率可反映出含盐量的多少。 电导率的大小除了与水中离子量有关外,还和离子的种类有关。因为不同的离子其导电能力不同,其中H+的导电能力最大,OH-次之,其它离子的导电能力与其离子半径及所带电荷数等因素有关。例如,有三个含盐量相等的溶液,它们分别呈酸性、碱性和中性,则酸性溶液的电导率最大,碱性溶液的次之,中性溶液的电导率则要小得多。如果用碱将酸性溶液中和至中性,则溶液的含盐量增加而电导率反而会降低,因此单凭电导率不能计算水中含盐量。但当水中各种离子的相对含量一定时,则电导率随着离子总浓度的增加而增大。所以,在水中杂质离子的组成比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可根据试验求得这种水的电导率与含盐量的关系,将测得的电导率换算成含盐量。 另外,电导率的测定不但方便、快捷,有利于自动化控制,而且测定范围广,尤其可适用于微量离子的测定。因此,电站锅炉水汽质量分析中常以电导率来衡量水、汽的纯净程度。 (三)硬度(YD) 硬度是表示水中高价金属离子的总浓度。在天然水中,形成硬度的物质主要是钙、镁离子,其它高价金属离子很少,所以通常硬度就是指水中钙、镁离子(Ca2+、Mg2+)的含量,它是衡量锅炉给水水质好坏的一项重要技术指标。 总硬度包括钙盐和镁盐两大部分。钙盐即钙硬度,包括:碳酸氢钙、碳酸钙、硫酸钙、氯化钙等;镁盐也即镁硬度,包括:碳酸氢镁、碳酸镁、硫酸镁、氯化镁等。硬度还可按所组成的阴离子种类分为碳酸盐硬度和非碳酸盐硬度两大类。 1.碳酸盐硬度(YDT) 是指水中钙、镁的碳酸氢盐和碳酸盐的含量。天然水中碳酸根(CO32-)很少,故天然水的碳酸盐硬度主要是指钙、镁的碳酸氢盐含量。由于碳酸盐硬度在高温水中会发生下列分解反应而析出沉淀,所以碳酸盐硬度也称为暂时硬度。 2.非碳酸盐硬度(YDF) 是指水中钙、镁的硫酸盐、氯化物、硝酸盐等含量。由于这类硬度即使是在水沸腾时也不会因分解析出沉淀,所以对应地被称为永久硬度。 另外,当天然水中钙镁总含量大于碳酸氢根(HCO3-)时,水的硬度由碳酸盐硬度和非碳酸盐硬度组成;当天然水中钙镁总含量小于HCO3-时,水中将只含碳酸盐硬度,不含非碳酸盐

中国常见水生植物简介——挺水植物 1、芦苇 【科属分类】禾本科芦竹亚科芦苇属 【中文别名】苇、芦、芦芛、蒹葭、苇茭 【拉丁学名】Phragmites australis 【应用价值】园林、苇秆可作造纸、嫩芽作饲料、花序可作扫帚、花絮可填枕头、全株分别入药【地域分布】全国各地 2、 2、蒲草 【科属分类】香蒲科香蒲属 【中文别名】水腊烛、水烛、香蒲 【拉丁学名】Typhaangustifolia 【应用价值】编织加工材料、造纸、草芽作野菜、饲料、雄花花粉俗称"蒲黄",具有药用和滋补功能【地域分布】东北、华北、南方水乡

3、荸荠 【科属分类】莎草科荸荠属 【中文别名】马蹄、水栗、芍、凫茈、乌芋、菩荠【拉丁学名】Eleocharis dulcis 【应用价值】菜、入药 【地域分布】江苏、安徽、浙江、广东、湖南等地区

4、莲 【科属分类】睡莲科莲属 【中文别名】荷花、芙蕖、鞭蓉、水芙蓉、水芝、水芸、水旦、水华【拉丁学名】Nelumbo nucifera 【应用价值】藕、叶、叶柄、莲蕊、莲房入药,莲子、莲藕食用【地域分布】全国各地

5、水芹 【科属分类】伞形科水芹菜属 【中文别名】水英、细本山芹菜、牛草、楚葵、刀芹、蜀芹、野芹菜【拉丁学名】Oenanthe javanica (Blume) DC 【应用价值】菜、入药 【地域分布】长江流域

6、茭白 【科属分类】禾本科稻亚科菰属 【中文别名】出隧、绿节、菰菜、茭首、菰首、菰笋、菰蒋子、菰手、茭笋、茭粑、茭瓜、茭耳菜、高笋【拉丁学名】Zizania latifolia (Griseb.) Stapf 【应用价值】菜、入药 【地域分布】全国各地

园林常用水生植物水生湿 地植物的配置及应用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by the office on December 22, 2012

园林常用水生植物水生湿地植物的配置及应用(组图) (2010-04-13 13:32:08) 标签: 水生湿地植物作为营造水景的重要要素,它的应用一直备受业内人士的关注。本文从植物的构建模式、优化配置、群丛模式、与水体关系角度分析了水生湿地植物,并且结合武汉市三大公园中的实际应用进行了对比分析。 1、生态水景的构建模式 生态水景的构建模式 (1)生态自然型 其景观自然形成,各群落分布自然合理,少有人工干涉,如:洪湖的荷花,白洋淀的芦苇。 (2)生态观赏型 其景观由人按生态原理并结合原地形地貌设计而成,各群落分布建植由人工而成,群落以观赏为主。同时运用各种手法使风景优美,使之成为旅游景点,如:杭州的西溪湿地、金银湖湿地公园等。 水生植物的群落模式

(1)物种多样化模式:陆生、湿生、挺水、浮水、沉水植物依序构成生态水景的组成部分,并逐步形成一个有机和谐统一的组合体,各组成部分比例协调,景观层次和色彩丰富,如:解放公园。 (2)优势种主导模式:优势种在水景中起主导作用,是景观的主体部分,也是景观的特色部分,其他物种为伴生物种。如大片的荷花形成的景观,点缀有香蒲、茭草和水葱。如杭州西湖曲院风荷的荷花。 (3)水质净化型模式:此类景观以大量的沉水植物和浮水植物为主,水域内点缀少量其它水生植物,主要以保持水质良好,水体透明为主。如:和平公园的人工湖,其中种植的大量菹草和黄花鸢尾。 植物群落的优化配置模式:通达人为设计将欲种植的水生湿地植物群落,根据环境条件和群落特性按一定比例在空间分布,时间分布方面进行安排。使其高效运行达到净化水质,并形成优美的景观效果和可持续利用的生态系统。群落配置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水平空间配置:指水域平面上配置不同的植物群落。所配置的植物群落可分为生态型植物群落和观赏性植物群落,生态型植物群落以水体污染的治理,污水的净化,促进生态系统的建立和完善为主要目标,注重群落的生态效应,其建群种要求耐污,去污能力强,生长快,繁殖能力强,生态效益好的物种,如芦苇。观赏性植物群落要求株型美观,有花有色,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易形成区域内观赏特色。如:荷花和睡莲。 垂直空间配置:指水生植物群落的垂直空间配置由水深决定,不同的水生植物群落对水深有不同的要求。群落配置从湖岸向湖心,随水深的不同分别选用不同的水生植物,即湿生植物群落,挺水植物群落,浮水植物群落,沉水植物群落。这些群落分别占据不同的空间生态位,能适应不同水深处的光照条件,能保持相对稳定。 2、水景中的水生湿地植物群落的优化配置 水生植物在园林中的应用主要分为水边的植物配置、驳岸的植物配置、水面的植物配置、堤、岛的植物配置等。配置时要考虑到物种搭配和生态功能,做到观赏功能和水体处理功能统一协调。物种搭配应主次分明,高低错落,符合各水生植物对生态位的要求,同时能

园林常用水生植物水生湿地植物的配置及应用(组图)(2010-04-13 13:32:08) ▼ 标签: 水生湿地植物 杂谈 水生湿地植物作为营造水景的重要要素,它的应用一直备受业内人士的关注。本文从植物的构建模式、优化配置、群丛模式、与水体关系角度分析了水生湿地植物,并且结合武汉市三大公园中的实际应用进行了对比分析。 1、生态水景的构建模式 1.1 生态水景的构建模式 (1)生态自然型 其景观自然形成,各群落分布自然合理,少有人工干涉,如:洪湖的荷花,白洋淀的芦苇。 (2)生态观赏型 其景观由人按生态原理并结合原地形地貌设计而成,各群落分布建植由人工而成,群落以观赏为主。同时运用各种手法使风景优美,使之成为旅游景点,如:杭州的西溪湿地、金银湖湿地公园等。 1.2 水生植物的群落模式 (1)物种多样化模式:陆生、湿生、挺水、浮水、沉水植物依序构成生态水景的组成部分,并逐步形成一个有机和谐统一的组合体,各组成部分比例协调,景观层次和色彩丰富,如:解放公园。 (2)优势种主导模式:优势种在水景中起主导作用,是景观的主体部分,也是景观的特色部分,其他物种为伴生物种。如大片的荷花形成的景观,点缀有香蒲、茭草和水葱。如杭州西湖曲院风荷的荷花。 (3)水质净化型模式:此类景观以大量的沉水植物和浮水植物为主,水域内点缀少量其它水生植物,主要以保持水质良好,水体透明为主。如:和平公园的人工湖,其中种植的大量菹草和黄花鸢尾。

植物群落的优化配置模式:通达人为设计将欲种植的水生湿地植物群落,根据环境条件和群落特性按一定比例在空间分布,时间分布方面进行安排。使其高效运行达到净化水质,并形成优美的景观效果和可持续利用的生态系统。群落配置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水平空间配置:指水域平面上配置不同的植物群落。所配置的植物群落可分为生态型植物群落和观赏性植物群落,生态型植物群落以水体污染的治理,污水的净化,促进生态系统的建立和完善为主要目标,注重群落的生态效应,其建群种要求耐污,去污能力强,生长快,繁殖能力强,生态效益好的物种,如芦苇。观赏性植物群落要求株型美观,有花有色,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易形成区域内观赏特色。如:荷花和睡莲。 垂直空间配置:指水生植物群落的垂直空间配置由水深决定,不同的水生植物群落对水深有不同的要求。群落配置从湖岸向湖心,随水深的不同分别选用不同的水生植物,即湿生植物群落,挺水植物群落,浮水植物群落,沉水植物群落。这些群落分别占据不同的空间生态位,能适应不同水深处的光照条件,能保持相对稳定。 2、水景中的水生湿地植物群落的优化配置 水生植物在园林中的应用主要分为水边的植物配置、驳岸的植物配置、水面的植物配置、堤、岛的植物配置等。配置时要考虑到物种搭配和生态功能,做到观赏功能和水体处理功能统一协调。物种搭配应主次分明,高低错落,符合各水生植物对生态位的要求,同时能充分发挥各水生植物的生态功能。 2.1 水边与驳岸的植物配置 水体边缘是水面和堤岸的分界线,水体边缘的植物配置既能对水面起到装饰作用,又能实现从水面到堤岸的自然过渡,尤其在自然水体景观中应用较多,所以水边植物配置应讲究艺术构图。在构图上,注意应用探向水面的枝、干,尤其是似倒未倒的水边大乔木,以起到增加水面层次和富有野趣的作用。水边的植物配植,主要是通过植物的色彩、线条以及姿态来组景和造景的。我国园林中自古水边主张植以垂柳,造成柔条拂水,同时在水边种植落羽松、池松、水杉及具有下垂气根的小叶榕等,均能起到线条构图的作用。但水边植物配植切忌等距种植及整形式或修剪,以免失去画意。 2.2 水面植物的配置 水面全部栽满植物的,多适用小水池,或大水池中较独立的一个局部,在南方的

工业锅炉水处理技术探讨 p这里把几种针对锅炉水处理比较经济、简单、实用的几种方法予以介绍。 2.1 含悬浮和胶体颗粒的水处理 要除去水中的悬浮物和胶体物质通常采用混凝、沉淀、过滤工艺进行水的预处理。水中胶体状态颗粒,其颗粒一般为10-6~10-4mm。由于颗粒太小,又受到分子运动的冲击,作无规则的高速运动,使这些微小颗粒能均匀地扩散在水中,长期下沉。混凝是通过向水中投加混凝剂使水中胶体微粒结成大颗粒的过程。常用的混凝剂有铝盐和铁盐两大类。如混凝速度低还得加适量的助凝剂,混凝后经沉淀池沉淀,再经机械过滤器,这样清理悬浮物和胶体工作就完成了。 2.2 含铁锅炉水的预处理 用空气中的氧气对地下水中Fe2+进行氧化处理是最比较经济的方法。此法是将水充分与空气接触,空气中的氧气便迅速溶于水中,这个过程成为水曝气。装置为莲蓬头曝气,这种装置是使水通过莲蓬头上的许多小孔向下喷洒,把水分散细小的水流,在其下落过程中实现曝气。莲蓬头的直径为150~300mm,莲蓬头的孔眼直径为3~6mm,莲蓬头距水面高度视水中含铁量而定,原水含铁量越大,其高度越高。Fe(OH)3在形成过程中可与水中的悬浮杂质发生附架桥使其脱稳,即同时起到混凝作用。曝气后的水经过凝处理即可将铁和悬浮物除去。 2.3 含氯水的预处理 水厂为了消除水中的细菌等微生物,防止疾病传播而进行加氯消毒,故自来水与天然水不同之点就是含有游离性氯(常以次氯酸HClO形式存在)。向自来水中投加的氯量一般有需氯量和余氯量两部分,余氯量是为了抵制水中残存细菌的再度繁殖避免水质二次污染,一般要求自来水管网中尚需维持少量剩余氯。通常规定管网末端余氯量不能低于0.05mg/L,出厂水余氯控制在0.5~10mg/L,如锅炉的给水中余氯量较大,而进入离子交换器,则会破坏离子交换树脂的结构,使其强度变差,颗粒容易破碎。通常采用的除氯方法有化学还原法和活性炭脱氯法。这里只介绍化学还原法。化学还原法是向有余氯的水中投加一定量的还原剂,使之发生脱氯反应。通常还原剂有二氧化硫和亚硫酸钠。 2.4 高硬度或高碱度的预处理 对于高硬度或高碱度的水在送入锅炉或进行离子交换软化前,宜采用化学方法进行预处理。通常有4种方法,第1种方法是石灰处理的化学方法,是将生石灰(CaO)由石灰石经过燃烧制成。通过加水消化后制成Ca(OH)2,其反应式为:CaO+H2O =Ca(OH)2配制成一定浓度石灰乳溶液投加在水中,但其生石灰的量应根据化学分析及计算得到。这种方法处理后可除硬度,但碱度不变;第2种方法是石灰—苏打处理法。当原水硬度高而碱度较低时,除了采用石灰处

水生植物的概念及应用 水生植物,顾名思义是指生长在水中,或对水分的要求和依赖比较强的植物。我国国土幅员辽阔、湿地众多,水生植物资源丰富、类型多样。一般来说,水生植物生长迅速,栽培粗放,管理容易,功能性强,在园林绿化方面尤其是在湿地公园绿化中用途广泛。水生植物根据其生活方式,可大致分为沉水植物、漂浮植物、浮叶植物、挺水植物、滨水植物等类型。 水生植物功能: 保存生物多样性 水生植物资源品种多样,类型纷繁,层次丰富,形态复杂。水生植物群落为亲水的水鸟、昆虫和其他野生动物提供食物来源和栖居场所。正是由于水生动植物以及非生物物质的相互作用和循环往复,才使得水体成为具有生命活力的水生生态环境,从而保存了水生环境中的生物多样性。保存生物多样性这个功能,是其他功能得以发挥的基础。 净化水质 水生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能吸收环境中的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在固碳释氧的同时,水生植物还会吸收水体中许多有害元素,从而消除污染,净化水质,改善水体质量,恢复水体生态功能。如凤眼莲对氮、磷、钾元素及重金属离子均有吸收作用;而芦苇除具有净化水中的悬浮物、氯化物、有机氮、硫酸盐的能力外,还能吸收其中的汞和铅等。 美化水景 水生植物以其洒脱的姿态、优美的线条和绚丽的色彩,点缀着形形色色的水面和岸边,并容易形成水中美丽的倒影,具有很强的造景功能。水生植物历来是构建水景的重要素材之一,各种水体的美化都离不开水生植物的功用。像风吹苇海、月照荷塘这类风光,都会令人触景生情产生美的遐想,而曲水荷香、柳浪闻莺这类景点,皆是因为用水生植物造景而远近闻名。

固坡护岸 水生植物的生长蔓延繁殖,增加了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提高了土壤的 持水性,改善了土壤的结构与性能。另外,水生地被植物栽于水陆交界之处, 其发达根系较强的扭结力,能减少地表径流,防止水的侵蚀和冲刷。所以,种 植水生植物既能改良土壤,提高肥力,又能保持水土,起到固坡护岸作用,不 失为一种有效的、可行的生态固坡护岸形式。 水生植物绿化应用: 河道绿化 河道种植水生植物,要根据河道的自然属性和水流特点,选择不怕水淹、不惧水冲、生命力顽强的植物种类。如在浅水区用挺水植物芦苇、香蒲、鸢尾、水棕竹等;在河滩上种植滨水植物垂柳、水杉、紫穗槐、蚊母树等。这些种类 较耐水、扎根深、被淹后能很快恢复。当然,能以适当的工程技术措施作辅助,则绿化的效果会更好。河道绿化主要是为了净化水体和美化河流,营造出良好 的自然生态氛围。如果做得好的话,也能提高河道绿地的观赏游玩功能。 湖泊绿化 湖泊是园林中最常见的水体景观,有人工湖也有自然湖。湖泊通常水面 辽阔、视野宽广,可在湖泊中种植沉水植物,如苦草、金鱼藻等,在湖面上点 缀浮叶植物,如睡莲、王莲等,在湖边大面积种植挺水植物,如芦苇、香蒲等,在湖泊岸边栽培植物,要考虑湖岸线条和明暗的变化,如栽种高耸的水杉与低 垂的垂柳,同时树阴下配置蔷薇、垂丝海棠等灌丛,从而与平直的水面形成了 强烈的对比,丰富了色彩,柔化了岸线。形成既雅静又活泼的湖泊绿化景观。 池塘绿化 池塘是较小的水体景观,一些小的园林水面通常以池塘为主。池塘种植 水生植物,可分割空间、增加层次,彰显“以小见大”的效果,创设宁静优雅 的景观。可在池塘中种植少量漂浮植物或浮叶植物,如浮萍、大薸、睡莲、芡 实等,若想在池塘中养鱼,还可以种些沉水植物,如金鱼藻、虾藻等,池塘边 可选择纸莎草、花叶芦竹、石菖蒲、鱼腥草等多种类水生植物,进行交错搭配

水生植物的特性及适用范围 水生植物的概念 定义:某种植物在它生命里全部或大部分的时间,都是生活在水中,并且能够顺利的繁殖下一代,我们就称为水生植物。 作用:可以起到净化水质和吸收有害物质的用途以及可以海里刮伤时侯用来绑住伤口。 水生植物的定义有很多种,一般是指适合在水中长期生长的植物,其根部非常之发达,以便跟好的吸收水中的营养物质及氧气。随着我国工农业的快速发展及人口的增多,很多水域都被不同程度的污染了,一些相关人士就将一些净化能力强的水生植物用于各水域的净化中。人们根据水生植物生长所需水的深度对其进行了分类,分别为沉水植物、浮水植物、挺水植物和漂浮植物四种。 沉水植物:其根茎是生长在水域的泥土中,植株也是完全沉没在水中的,因其整个植株生长在水中,需最大限度的吸收水中的氧气及营养物质,所以叶片都为细长或丝状,且比较薄,而细胞相比来说却是较大的,如眼子菜类、金鱼藻类、黑藻类、苦草类等;浮水植物又称浮叶植物:它们的根茎生长在水中的泥土中,应为茎都非常的细弱基本上是不能直立的,所以它们的叶片是漂浮在水面上的,如睡莲、王莲、萍蓬草、芡实等;挺水植物:它们的根茎也是生长在水中的泥土中,但与浮水植物不同的是它们植株高大且有力,茎或叶柄直立挺拔,挺出水面,如荷花、香蒲、水葱、梭鱼草、水竹芋等;漂浮植物:此植物的根不再像以上三种植物的生长在泥土中了,整个植株都是漂浮在水面上的,它们会随着水流四处漂泊,如浮萍、水鳖、大漂、水葫芦等。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分析的话,还可以将水生植物分为沼生植物和湿生植物两个生活型。前者在浅水或湿泥中的生命力会非常旺盛,虽然是浅水,但是不能完全将其脱离出水进行栽培,如荷花;而后者在浅水中可以短期的生长,但同时也适合在陆地上进行栽培,黄花鸢尾、千屈菜、柳树等都属于湿生植物了。 适应特点 与陆地环境迥然不同。水环境具有流动性、温度变化平缓、弱、含氧量少等特点。水生植物在长期演化过程中,形成了许多与水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因而能够繁衍自己,并在整个植物类群中占据着一定的位置。 水环境的光照强度微弱,所以水生植物的叶片通常较薄,有的叶片细裂如丝或是呈线状;有的呈带状;有的叶子宽大呈透明状,叶绿体不仅分布在中,还分布在表皮的细胞内,并且叶绿体能够随着的流动而向迎光面,这样就可以有效地利用水中的微弱光照进行光合作用。 水环境中的含氧量不足空气中的1/20,为了适应缺氧环境,水生植物都具有发达的通气系统。莲藕叶片的气孔可通过空气中的氧,氧进入叶片,其氧浓度高于莲藕各个器官的氧浓度,氧则通过叶柄那四通八达的通气组织向地下扩散,以保证地下器官的正常呼吸和代谢的需要。这种通气系统属于开放型的。金鱼藻的通气系统则属于封闭型的,植物体内可贮存自身呼吸时释放的二氧化碳,以供光合作用的需要,同时又能将光合作用所释放的氧贮存起来,以满足呼吸时的需要。 水生植物四周都是水,不需要厚厚的表皮来减少水分的散失,所以表皮变得极薄,可以直接从水中吸收水分和养分。如此一来,原本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养分根也就失去原有的功能,使水生植物的根不发达。有些水生植物的根,功能不在吸收水分和养分,

常见湿地水生植物荷花 中文学名:荷花 拉丁学名:Nelumbo nucifera 别称:莲花、水芙蓉、六月花神、藕花等

千屈菜 中文学名:千屈菜拉丁学名: spiked loosestrlfe 千屈菜又称水枝柳、水柳、对叶莲。千屈菜科千屈菜属。多年生挺水草本植物。株高1米左右,茎四棱形,直立多分枝,叶对生或轮生,披针形。长穗状花序顶生,小花多而密,紫红色,夏秋开花。自然种生长于沼泽地、沟渠边或滩涂上。喜光、湿润、通风良好的环境,耐盐碱,在肥沃、疏松的土壤中生长效果更好。 菖蒲 中文学名:菖蒲 别称:臭菖蒲、水菖蒲、泥菖蒲 蒲叶丛翠绿,端庄秀丽,具有香气,适宜水景岸边及水体绿化。也可盆栽观赏或作布景用。叶、花序还可以作插花材料。可栽于浅水中,或作湿地植物。是水景园中主要的观叶植物。全株芳香,可作香料或驱蚊虫;茎、叶可入药。

水葱 中文学名:水葱 拉丁学名:softstem bulrush 水葱为莎草科多年生宿根挺水草本植物。株高1~2米,茎杆高大通直,很像食用的大葱,但不能食用。杆呈圆柱状,中空。根状茎粗状而匍匐,须根很多。在自然界中常生长在沼泽地、沟渠、池畔、湖畔浅水中。国内外均有分布。该植物的地上部分可入药,夏、秋采收,洗净,切段,晒干。具有利水消肿之功效。《南京民间药草》:“通利小便。”此外,水葱在水景园中主要做后景材料;其茎秆可作插花线条材料,也用作造纸或编织草席、草包材料。

中文名; 梭鱼草 拉丁名:Pontederia cordata 梭鱼草又称北美梭鱼草,科名为雨久花科,属名为梭鱼草属,是一种观赏类植物,园林上用于池边点缀原产北美,现我国都有分布。梭鱼草的生长习性为喜温暖湿润;光照充足的环境条件,常栽于浅水池或塘边,适宜生长发育的温度为18-35℃,18℃以下生长缓慢,10℃以下停止生长,冬季必须进行越冬处理。 花叶芦竹 中文学名:花叶芦竹 拉丁学名:arundo donax var. versicolor 花叶芦竹是一种多年生挺水草本观叶植物。株高1.5 ~2.0m。宿根,地下根状茎粗而多结,属于禾本科芦竹属,喜光、喜温、耐湿,也较耐寒。

试论工业锅炉水处理技术的选择应用 发表时间:2018-07-19T14:43:22.863Z 来源:《科技新时代》2018年5期作者:邓从兴叶道丽 [导读] 本文将分析水质对锅炉的影响,对工业锅炉水处理技术的选择应用进行了探讨。 玉溪市质量技术监督综合检测中心,653100 摘要:锅炉作为一种能量转换设备,在我国各领域中也被广泛使用,而在使用的过程中锅炉水的处理与锅炉的使用寿命有着紧密的关系,如何将工业锅炉水进行科学合理的处理成为目前相关工作人员的重要工作之一。因此,本文将分析水质对锅炉的影响,对工业锅炉水处理技术的选择应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工业锅炉;水处理;选择应用 众所周知,在锅炉正常运行的过程中,水体的质量尤为重要。就目前工业锅炉的运行工作来看,经常由于水质的原因影响工业锅炉的正常运行,一般会出现锅炉热效率降低、燃料增多等情况,严重的还会影响锅炉安全运行。所以,想要对工业锅炉给水进行合适的处理,必须要选择合适的工业锅炉水处理技术,从而达到节能减排的作用。 一、水质对锅炉的影响 通过对工业锅炉运行调查结果来看,水质成为主要影响因素之一,尤其在水垢、泥渣等方面,堵塞锅炉的进水口,使锅炉正常运行出现问题。下面我们将详细分析水质给锅炉运行带来的影响,也希望相关工作人员可以借鉴,从而找到合适的处理锅炉水的技术。 1.1 水垢和泥渣 水垢就是我们常说的“水锈”,是指水中含有一些杂质,在锅炉中热力循环作用后,水被浓缩,水中的物质会发生物理和化学变化等,这些物质经过不断的积累形成结晶体,也就是我们常见的水垢。在工业锅炉正常运行的过程中,水垢逐渐增厚,附着在锅炉内,当锅炉内的水垢过厚就会严重影响锅炉效率的降低,严重的还会造成锅炉爆管事故的发生。同时,锅炉运行期间水会产生蒸发,而一些物质不能被蒸发掉遗留在锅炉内,最终沉淀在锅炉底部,形成常见的泥渣。但是在锅炉内,泥渣一般可以使用排污的方法进行处理,而水垢在长期的积累下则不易被处理,最后附着情况不均就会导致上述我们分析的事故发生,严重影响锅炉的使用寿命和工作效率。 1.2 水对锅炉炉壁的腐蚀 上面我们分析了水垢对锅炉的影响,除此之外,锅炉内的水在通过加热等一系列工作后,其中的离子会对锅炉的内壁产生腐蚀的情况。一般腐蚀造成的影响分为两方面,一是吸氧腐蚀,二是析氢腐蚀。吸氧腐蚀一般都是因为锅炉水中的氧含量较多,而析氢腐蚀则是因为溶液的酸碱度所导致。尤其是吸氧腐蚀给锅炉炉壁带来的影响巨大,当吸氧腐蚀出现后会使锅炉局部内壁出现腐蚀情况,吸氧腐蚀会对金属有着严重的危害并且吸氧腐蚀会跟随温度的提升加剧腐蚀效果。但是如果锅炉内的温度超过70摄氏度后,水中的氧气降低,也对锅炉内壁的腐蚀情况有所缓解。吸氧腐蚀与析氢腐蚀相比,吸氧腐蚀的危害更加严重,所以务必要对锅炉内的吸氧腐蚀情况进行处理。 1.3 锅炉排污率高,热量浪费严重 对于很多工业企业来说,都意识到锅炉内水质对其的影响,所以为了提高锅炉的工作效率,保障锅炉用水达标,也会经常对锅炉进行排污工作。就目前很多工业锅炉的排污工作来看,大部分都是使用软化水来进行,因为锅炉内的水质中有很多的溶解固形物,工业企业为了降低锅炉水中杂质的含量,就会对其进行排污。虽然对锅炉开展排污工作是保证锅炉正常运行的重要手段,也是延长锅炉使用寿命的方法,但是很多企业都忽视了排污工作的管理以及热量回收,使锅炉内的热量出现浪费严重的情况。当锅炉排污率越来越高时,热量也随之被大量浪费。尤其在一些沿海地区,由于枯水期的影响,海水倒灌使水质的硬度被提升,这样也给锅炉内的水质造成影响,企业也会加大对锅炉的排污次数,严重降低了锅炉的热效率,造成水资源的浪费,另外,锅炉所排除的污水也给生态环境造成了影响。 二、工业锅炉水处理技术的选择应用 在上文的分析探讨中,我们了解了目前工业锅炉给水水质对锅炉的危害情况,那么相关工作人员也应该将工业锅炉水的处理技术结合工业锅炉水处理设备一起进行应用,对于锅炉水的不同情况选择合适的处理技术,有效缓解工业锅炉给水给锅炉带来的影响。 2.1 锅外离子交换处理 作为当前使用最为广泛的锅炉水处理技术,固定床离子交换技术在运行过程中保证离子交换剂层固定不动,水自上而下流过离子交换剂层从而完成处理。这种处理方式由于水流的先后顺序不同,因此不同离子交换剂层的作用和效果也有一定的差异。通常可以按照水流方向和再生液方向分为顺流再生和逆流再生,逆流效果较好。采用这种方式的优点在于再生液利用率高,运行成本较低,水质较好,废液浓度低,延长了反洗周期;缺点在于增加了交换剂的使用量,并且由于交换器不是连续作业,无法保证水质。 鉴于固定床离子交换的缺点,又研发出了浮动床,浮动床处理工艺是逆流再生的另一种形式,不但具备一般逆流再生的优点,而且具备运行流速高、再生时不易乱层、操作容易、设备体积小等优点,故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随着科学的进步,技术的革新和燃油、燃气锅炉的广泛应用,全自动离子交换软水器也越来越多,被广泛使用。特点是只是再生过程通过设定,由控制器自动完成而已,是交换器发展的新方向。 2.2 锅内水处理 对锅内水进行处理时,通常选择向锅炉内投入一定量的软水剂,将锅炉内的水垢等结垢物质进行软化,形成泥垢,在将泥垢进行排出,达到减少锅炉内水垢的厚度。锅内水处理时一般会选择三种软水剂来开展,首先是加碱处理,将碳酸钠投入锅炉内,水中的碳酸根离子会和钙离子进行反应,产生碳酸钙和氢氧化镁,对锅炉内的水垢进行软化;其次是加磷酸盐进行处理,因为锅炉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压力较大的情况,而高压会使碳酸钠分解成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增加锅炉内的碱性形成水垢,所以在锅炉内添加磷酸盐可以对其进行中和,使锅炉正常运行;最后是添加腐殖酸钠,腐殖酸钠内的羧基在碱性水质中可以与钙、镁例子进行交换,形成钙镁沉淀物,从而使水垢排出。 选择锅内水处理技术对锅炉内水质进行处理,具有投资小、成本低等优势,并且这样的物理处理技术可以有效保护环境。但是在使用时相关的工作人员也要注意一些事项,在投入软水剂时不要将其一次性投入,为了使软水剂更加充分的融合在锅炉内,可以选择2-3次分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