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退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我国跨境资金流动的方法建设

美联储退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我国跨境资金流动的方法建设
美联储退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我国跨境资金流动的方法建设

美联储退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我国跨境资金流动的方法

建设

2014年10月29日,美联储宣布结束被称为量化宽松(Quantitative Easing,以下简称QE)的资产购买计划。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QE政策的逐步退出将对国际金融市场产生巨大影响,资金将开始逐步回流发达国家,未来一段时间也将影响我国跨境资金流动。本文在介绍相关背景的基础上,分析QE政策退出对跨境资金流动传导的路径,阐述QE政策退出对我国跨境资金流动的实际影响,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一、美国QE政策内容和退出背景QE政策是一种“非常规”的货币政策,是指当经济体系实行零利率或接近零利率政策后,货币当局通过购买国债等中长期债券、继续向市场注入流动性资金、并鼓励借贷和开支的干预方式。相比于利率等传统金融工具对经济的微调,QE政策更像是一剂猛药,常被发达国家用于应对金融危机对本国实体经济的冲击,历史上的美国、日本都曾多次采用。(一)美国QE政策的主要内容。第一轮QE政策(2008年11月~2010年3月):2008年11月,美联储宣布将购买机构债和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标志着首轮QE政策的开始。QE1规模达1.725万亿美元左右。第二轮QE政策(2010年11月~2011年6月):在此期间,美联储购买了6 000亿美元长期国债,并维持0~0.25%的现行联邦基金利率不变。与QE1注入流动性的目的不同,QE2被认为是为政府分担财政压力。2011年9月,美联储宣布实施扭转操作,卖出4 000亿美元的短期国债,并买入相同

金额的长期国债,以期进一步压低长期利率,进而降低实体经济的长期融资成本。第三轮QE政策(2012年9月至今):美联储启动每月购买400亿美元的抵押贷款担保债券,直至就业市场明显持续改善。同时,继续执行卖出短期国债、买入长期国债的“扭转操作”。第四轮QE政策(2012年12月至2014年10月):美联储宣布扩大资产购买规模为450亿美元/月,以替换即将到期的“扭转操作”,加上QE3的购债计划,每月的资产采购总额高达850亿美元。至此,美国QE政策历时五年,经过四轮量化宽松和两轮“扭转操作”,总规模已近4万亿美元,向市场注入了巨额流动性。(二)QE政策退出的背景。美国QE政策提升了市场信心,通过增加美元广义货币量成功降低了利率水平,稳定了金融市场,引导了市场低利率的预期,使美国经济出现明显复苏迹象,短期效果显著。而2013年以来美国经济复苏势头超出预期、失业率稳步下降、通胀水平短期平稳、负面效果暂未显现,是退出QE政策的根本原因。 1.失业率已达目标值。QE3启动时,美联储设定了失业率低于6.5%,未来一两年内通胀预期不超过2.5%,长期通胀可控的目标。QE3启动后,美国失业率从7.8%逐渐下降至2013年底的6.7%,到2014年8月失业率已下降至6.1%,远低于目标值。 2.GDP增长强劲。美国GDP增速在2009年二季度为-5.03%。经过QE政策的刺激,经济逐渐恢复上升趋势,到2010年三季度GDP 增速达3.51%,标志着已进入回升轨道。二、QE政策退出影响跨境资金流动的传导路径跨境资金流动与货币政策、经济环境、社

会预期等因素密切相关,而资本的逐利性决定了跨境资金流动的最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取高额的收益,包括投资性收益和投机性收益。QE 政策影响跨境资金的流动方向的主要渠道有:(一)利率传导。境外低利率和全球的低风险规避被认为是资本快速涌入新兴市场经济体的两个重要推动因素。美国通过多轮QE政策向全世界经济注入了大量流动性,并将利率水平调低至接近零的历史最低水平,引导公众预期利率保持低位。这种预期对跨境资金流动产生明显的信号作用,跨境套利资本闻风而动,大量涌入利率高的新兴经济体,在规避风险的同时赚取利差。在宣布推出QE1之前,美联储已经把基准利率从2007年9月的5.25%下调至2008年12月16日的0.25%。虽然QE政策正逐渐退出,但美联储仍将在较长一段时间内维持0~0.25%的低利率。而2010年以来,中国多次调升基准利率,目前为3%的利率水平,近3个百分点的利差可能导致跨境资金的大量流入。(二)汇率传导。在美国QE政策实施过程中,美联储购买长期国债导致银行和私人部门持有的货币增多,引发市场对美元贬值的预期,大量的投机资本流向发展中国家。在此过程中,直接影响我国的外汇市场供需,导致人民币被动升值。而随着QE政策退出,美联储减缓市场流动性,美元供给的减少将直接导致美元升值,各国本币贬值压力增加。对投机性收益而言,本币贬值或市场预期将贬值,在短期内将会导致套利资本从新兴经济体流出。数据显示,QE实施以来,人民币汇率从2008年11月的6.83一直上涨至2013年年底的6.11。QE 政策退出至今,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幅增大,震荡反弹至6.16。(三)

大宗商品价格传导。目前,国际上大宗商品如石油、农产品、有色金属等均以美元计价,且其金融属性越来越强,已成为机构投资者避险和投机的重要载体。美元的流动性增加一方面通过美元汇率的贬值推动大宗商品价格的持续上涨,另一方面带动市场对大宗商品投机性需求的增加推动价格上涨。对我国来说,因仍处于粗放型的经济增长阶段,所以对原油等资源类产品进口的依赖程度较高。QE政策实施以来,原油价格从2008年末的40美元/桶飙升至目前的94美元/桶。据有关统计,2012年我国仅原油进口一项就因为油价上涨而多支出882亿美元。三、QE政策退出对中国的实际影响QE政策的退出将通过实体经济、利差、汇差等因素对我国进出口和跨境资金流动产生影响,一定程度上引发了认为我国跨境资金流动将由集中流入转为集中流出的市场预期。但是受我国宏观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外汇储备充裕和资本项目在汇兑方面仍存有一定限制等因素影响,可以基本判断美国QE政策的退出对我国跨境资金流动的影响仍然有限。

(一)资金短期大规模流动可能性小。由于消耗前期扩张的流动性需一定时间,因此美联储收缩QE短期内引发流动性紧张、上调基准利率的概率甚小。对国内而言,货币政策转向控制增量、盘活存量,短期内大幅增加流动性、降低利率的可能性同样较小。综合来看,即使欧美等发达国家均实施QE退出政策,短期内也不大可能出现境内外利差反转情况,逐利性的跨境资金短时间内迅速流出的可能较小,但可能出现境内外利差缩小,资金流入减少或小幅流出的局面。(二)国内汇率政策影响资金流动效果。QE政策的退出必然对

我国资金流动预期产生影响,当出现资金流出或预期资金将流出时,人民币汇率将出现贬值压力,如果过度干预汇率将造成境内汇率贬值预期增强,从而进一步推动资金的流出。若汇率能更加真实地反映市场实际供求状况,剔除汇率套利因素,其影响将小于汇率干预下资金大幅流出对国内实体经济的冲击。(三)社会经济发展质量影响跨境资金流动。货币危机理论认为,在发展中国家由于政府对企业和金融机构的隐性担保,企业和金融机构的投资决策更加激进、资产泡沫趋于严重。目前,我国经济在一定程度上仍存在房地产价格高企、部分产能过剩、资金在金融部门空转、地方债务需集中偿还等诸多问题,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处理,将会存在资产泡沫破灭、资金大幅流出的隐忧。四、相关政策建议随着欧洲各国经济复苏进程的加快,美联储实施QE政策退出的影响将持续发酵,对全球流动性的影响不容忽视。作为新兴市场经济体,中国应冷静客观地看待QE 政策退出的影响,积极应对短期国际资本流动对我国经济的冲击。(一)增强危机意识,维持国内经济基本面稳定。QE作为经济刺激政策,随着经济形势好转而退出符合经济周期规律。由于跨境资金流动受实体经济和套利因素共同影响,在我国实体经济未发生根本性转变时,即使QE政策退出导致套利空间消失或者反转,也较小可能出现资金恐慌性流出的局面。面对可能造成的冲击,我国要积极完善QE退出的预案,金融、商务、财政、发改委等部门要加强部门联动,共同构建灵敏的跨境资金流动预警机制。同时,密切监测世界经济金融走势,重点跟踪高风险国家,对国际收支运行中的脆弱性和可

能发生的危机做出预警;加强资本流动监控,对风险的传染性早做预判,制定不同情形下预防风险的工作方案,增强宏观调控的针对性和灵活性,缓冲跨境资本流动对国内经济的冲击。(二)建立常态化跨境资金流动监测机制。为防范和化解“热钱”流动的冲击,外汇管理部门要密切监控跨境资本流动。一是继续加强跨境资金流动监测,对“热钱”可能违规流入的重点渠道、重点主体开展有针对性的专项检查,保持对违规资金流入的高压打击态势。二是加强跨境资金流动的合规性监管。结合检查中发现的监管漏洞,及时研究加以完善。同时督促市场主体增强风险意识,提高依法合规经营的自觉性。三是综合运用宏观审慎和资本管制等调控政策,通过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提高套利资金的流入成本。四是加强跨境资金流动监测预警并完善应急预案,研究对过度流入的领域予以适当控制或采取一些非常规应急措施。五是继续大力培育和发展外汇市场,不断丰富人民币外币避险产品。(三)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推动人民币国际化。随着我国外汇储备额不断增加,外汇资产的货币风险、汇率风险以及外汇管理的道德风险都随之加大。鉴于此,一是要控制美国国债规模,促进外汇储备多元化。要更关注外汇储备的结构管理,鉴于美元的相对贬值,应严格控制美元资产的存量规模,适时调整;同时,由于人民币升值,可以加大对海外资产(如石油、煤炭等资源以及高科技产品)的购买,并扩大直接投资及增持优质跨国大企业的股票。二是人民币汇率要更加灵活。尽管人民币具有长期升值趋势,但是短期内应防止出现人民币对美元的单边大

幅升值。必须完善人民币外汇市场的做市商制度,增加市场敏感度以及人民币双向波动的频率,通过运用市场手段来遏制热钱的流入。三是要加快推进人民币在跨境贸易和投资中使用,在风险可控的原则下探索新的人民币跨境使用方式,为人民币逐步成为国际通用货币奠定基础。(四)调整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产能,实现产业升级。随着QE政策的逐步退出,外需市场也将回暖复苏,我国应以此为契机加快国内经济结构调整,实现经济增长向经济发展转变。要主动转移或淘汰低附加值出口加工产品,鼓励发展高科技、高附加值的出口产品。同时加快能源战略调整,降低资源消耗,增加自给供应,加快传统资源性产业改造升级,支持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有序推进资源产业向下游延伸,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培育壮大优势替代产业,充分发挥国内生产区域比较优势,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坚持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与扩大就业良性互动,以结构优化带动民生改善。(作者单位:国家外汇管理局江西分局)

资金跨境流动

首先要明确的一点,大陆是外汇管制国家,资金跨境流动要嘛需要国际贸易背景,要嘛需要如股东分红、跨境投资等资本项下的正当理由,这一般需要外管局备案审批。这类套利交易要做成一门生意,一般选择高单价商品作为贸易背景,如黄金贸易。一是单笔金额大,二是交易频率高。分红、跨境投资等资本项下资金流动一年没有几次,一般也就碰上了顺便做个套利,额外赚点财务收益。某知名互联网企业就是如此。举个简化的例子说明:大陆的A企业,从事黄金贸易行业,向自己在日本的关联公司B企业进口一吨黄金。为了简化数字,假设黄金现货公开价300元每克,一吨黄金就是3亿元。再假设当期日元汇率6,即3亿人民币当期等值于50亿日元。A企业在大陆的C银行存入3亿人民币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3.25%,一年后本息和为3.0975亿。同时A企业在C银行做一笔一年期远期外汇交易,假设当时远期日元汇率5.95(此假设价格体现了远期外汇市场中的人民币升值预期),即当期锁定一年后定期存款本息和3.0975亿人民币兑换为52.06亿日元。以这笔人民币定期存款作为保证金,C银行就可为A企业开出50亿日元的一年期信用证,受益人为B企业。远在日本的B企业收到信用证,意味着一年后B企业将收到由C银行承担第一付款责任的50亿日元,凭着这个信用证B企业即可在日本的银行贷款出来50亿日元,利率1.4%,一年后贷款本息和50.7亿日元。我们来算算钱。A企业和B企业是关联公司,钱在哪一边只是左右手的问题。当期:A企业存了3亿人民币,B企业拿到贷款50亿日元。两边抵消了。一年后:A企业获得52.06亿日元,B企业要还款50.7亿日元。两边一减,赚了1.36亿日元,收益率2.72%。这是到期实现收益的方式,想当期实现收益,A企业存入2.922亿人民币就行,收益率2.67%。好像收益率很低?这门生意不值得做?我们再算算黄金。A企业现在手上有一吨黄金,花了3亿人民币进口进来的。也不加价了,平价卖给别人吧。A企业手上又回来了3亿人民币。再重复循环上述过程。两三天循环一次,自己算全年收益吧。市场上做日元套利的不多,主要还是美元港币。一来国际贸易还是美元结算当道,二来香港贸易物流成本比较低,甚至货物保税区空转都有。黄金企业的套利贸易也受监管当局控制,要求银行对套利类黄金企业不予支持。出现今年一季度深圳外贸同比增长90%以上这种妖速,主要就是因为套利贸易。知乎太坑了,更新写到一半误碰触摸板,跳转到别的网页,后退回来字都没了。=======================更新的分割线============================ 这种生意已经存在很多年,一度帮客户做得都想吐了。可以参考这个回答:为什么腾讯2012 年全年利润127 亿元,却将108 亿元做了定期存款?提问者忽略了汇兑损益,汇率可以通过远期外汇交易锁定,无风险套利。人民币升值预期强烈的前几年,收益更高,是利差和汇差的叠加。大陆的外汇管制问题通常是这样解决的:在真实贸易背景下额外赚取这块套利收益;或者用贵金属加工贸易作为贸易背景多次循环套利。比较匆忙,有空详细说。编辑于2014-08-01 85 条评论感谢分享收藏?没有帮助?举报?禁止转载赞同129 反对,不会显示你的姓名Sgt Pepper,没有生活的绝望,就没有生活的爱小科学、能宇宇、Sisyphus 等人赞同大家解释的挺多了,肯定是能做,有正路子也有野路子,@garhom 说了不少正路子,我来说点野路子。深圳一直是出口大户,2012年出口额占全国的22.3%,面向香港的出口尤其多。但2013年一季度发生了这样惊人的一幕:在全国外贸形势、出口形势恶化的时候,深圳出口一枝独秀,1-3月同比增速达到83%、71%、69%!出口额一度占全国的30%!甚至拉动全国一季度出口额创记录!上图是深圳出口额,单位亿美元。下图是同比增速,蓝色深圳、红色全国。这样的奇迹从何而来?不是深圳人民的勤劳,而是出口商人的“智慧”!以往出口企业进行虚假贸易的目的是骗补贴、骗退税,增加的贸易数字也是政绩。但这种老手段在多年打击之下已经很难行得通了。聪明勤奋的中国人民开拓出一条崭新的道路,采用新手段利用虚假贸易进行汇差、利差套利。单次的操作流程大致是,生产(购买)出口所用商品,大致是CPU之类的芯片,体积小价值高,卖给香港的公司(关联方),香港的公司以购买货物为由

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溢出效应分析

[427]夏虹.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溢出效应分析 崔健.吉林大学,2013. 摘要:2008年的世界金融危机,使全球经济陷入衰退。为扭转经济颓势,美国先后推出了两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2012年9月再次推出第三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QE3),并于同年12月加码。美国在世界经济中占有绝对的主导地位,事实证明其财政、货币政策都会对世界经济造成影响。本文通过研究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理论,分析美国前两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全球,尤其是对中国产生的溢出效应,有助于合理预估新一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溢出效应,采取措施积极应对,促进我国经济平稳发展。全文可分为四部分: ------------------------------------------------------------ 告诉你仅花7天时间搞定专业论文的绝招 1 写论文一定找一个清静的地方闭关。因为是论文是一个完整、逻辑连贯的体系,如果干扰太多,写起来就会很慢,而且心也会很烦。如果在实验室或办公室,杂事太多,估计就是给两个月都写不完。 2 写论文之前最好先做一个报告,阐述一下做论文的思路,因为你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把你所作的东西用最简要的话说出来,就说明你的思路是清晰的。如果写论文没有清晰的思路,最好先不要写,否则是浪费时间。 3 这一步是最关键的。抓大放小,逐层细化。开始的时候,我论文写得很细,每一个论点的证明都要做到尽善尽美,但后来发现不行,一是写起来太慢,二是越写越发现自己沉陷于一个泥潭之中,根本写不下去了。所以我决定放弃,先是简要写出主要需说明内容,很快就能把论文的主体结构完成。感觉很有成就感,于是再把一些需要补充说明的东西逐步逐步加进去,使其丰满。这样,每细化一次,就把论文从头到尾过一遍,有整体感,逐步写下来,论文就写得非常快。 在这里我要特别提醒一下,至关重要的是按照第3点完成主体内容,我有一点心得可以分享给大家,您可以淘宝或百度上搜索一家叫“馨雅文献”的店家,他们家最贴心的业务是这样的:只要给出所写论文的题目和关键词,花费100

《2014年中国跨境资金流动监测报告》全文

郑州威驰外资企业服务中心郑州外资公司注册代理服务商2014年中国跨境资金流动监测报告 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分析小组 2015年2月15日

一、中国跨境资金流动概况 (2) (一)国际通行口径的跨境资金流动 (2) (二)宽口径的跨境资金流动 (4) (三)2014年我国跨境资金流动变化的原因分析 (12) (四)跨境资金流动与外汇储备变动 (16) 二、跨境资金流动主要项目分析 (21) (一)货物贸易 (21) (二)服务贸易 (27) (三)直接投资 (30) (四)证券投资 (34) (五)外债 (40) (六)银行部门 (43) 三、总结 (47) (一)主要结论 (47) (二)下一阶段政策考虑 (49) 专栏 1. 美联储退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我国跨境资本流动的影响 2. 跨境资金究竟是流入还是流出 3. 融资套利可能并非2014年中贸易异常变化的主要动因 4. 阿里巴巴不含在我境内企业境外上市统计中 5. 国际金融监管加强对银行及市场流动性的影响

2014年,我国跨境资金净流入明显放缓,外汇储备小幅增长,主要体现了深化改革和境内外宏观环境变化的共同结果。一方面,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稳步推进,效果逐步显现,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明显增强,市场主体相关财务运作做出适应性调整。另一方面,世界经济继续呈现不平衡复苏,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出现分化,国际金融和大宗商品市场波动加剧,新兴经济体普遍承受资金外流、货币贬值压力,国内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对市场情绪的影响进一步加大。 全年跨境资金流动重现“钟摆式”的双向波动。一季度跨境资金延续了2013年底的大规模净流入态势,二季度净流入势头明显放缓,三季度转为净流出,四季度跨境资金流出压力有所上升。跨境资金流出主要反映了外汇资产由央行集中持有转向市场主体分散持有,以及境内企业回补美元空头的财务调整,体现了“藏汇于民”的改革意图,符合债务去杠杆的调控方向。随着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央行逐步退出常态式外汇市场干预,“贸易顺差、资本流出”的格局会更加常态化。而且,当前跨境资金流出规模是适度的、可承受的,外汇市场流动性充足,人民币多边汇率继续保持坚挺。 2015年,我国跨境资金流动仍将面对诸多不确定和不稳定的因素,有利流入和促进流出的因素皆有,全年可能继续呈现跨境资金有进有出、双向振荡的格局。外汇管理部门将主动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推改革和防风险并举,推动国际收支基本平衡,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造价工程师《工程计价》重点:流动资金估算方法

造价工程师《工程计价》重点:流动资金估算方法 造价工程师考试就要开始咯,赶快复习起来吧,造价工程师栏目为各位同学准备了2020造价工程师《工程计价》重点:流动资金估算方法,希望对各位考生有帮助。 流动资金估算方法 流动资金估算一般采用分项详细估算法。个别情况或者小型项目可采用扩大指标法。 (一)分项详细估算法 流动资金的显着特点是在生产过程中不断周转,其周转额的大小与生产规模及周转速度直接相关。分项详细估算法是根据周转额与周转速度之间的关系,对构成流动资金的各项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分别进行估算。在可行性研究中,为简化计算,仅对存货、现金、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四项内容进行估算,计算公式为: 流动资金=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流动资产=应收账款+存货+现金

流动负债=应付账款 流动资金本年增加额=本年流动资金-上年流动资金 估算的具体步骤,首先计算各类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年周转次数,然后再分项估算占用资金额。 1.周转次数计算 周转次数是指流动资金的各个构成项目在一年内完成多少个生产过程。 周转次数=360d最低周转次数 存货、现金、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的最低周转天数,可参照同类企业的平均周转天数并结合项目特点确定。又因为: 周转次数=周转额/各项流动资金平均占用额 如果周转次数已知,则: 各项流动资金平均占用额=周转额/周转次数

2.应收账款估算 应收账款是指企业对外赊销商品、劳务而占用的资金。应收账款的周转额应为全年赊销销售收入。在可行性研究时,用销售收入代替赊销收入。计算公式为: 应收账款=年销售收入/应收账款周转次数 3.存货估算 存货是企业为销售或者生产耗用而储备的各种物资,主要有原材料、辅助材料、燃料、低值易耗晶、维修备件、包装物、在产品、自制半成品和产成品等。为简化计算,仅考虑外购原材料、外购燃料、在产品和产成品,并分项进行计算。计算公式为: 存货=外购原材料+外购燃料+在产品+产成品 外购原材料占用资金=年外购原材料总成本/原材料周转次数 外购燃料=年外购燃料/按种类分项周转次数

美联储量化宽松政策对中国股市的影响

美联储量化宽松政策对中国股市的影响 摘要:2012年,关于美联储量化宽松政策可能逐步退出的消息一经放出,即引起全球金融市场的剧烈反应,中国股市在此后几年间几次出现暴跌。本文结合相关数据,研究美联储量化宽松政策对中国股市的影响,并探究影响中国股市的其他因素。 关键词:量化宽松政策;美联储;中国股市;影响 一、引言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美联储推出了三轮经济刺激计划即量化宽松政策,对美国乃至全球经济的复苏产生了重要作用,每次计划的实施和政策的变化都牵动着世界各国金融市场的神经。 自2012年开始,美联储多次公开表示,量化宽松政策有可能将逐步退出。这引发了全球各类市场的剧烈反应,中国股市也未能幸免于难,在消息发出之后出现了几轮暴跌。当然,股市暴跌是国内外多种因素共同导致的,那么,其中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变化的影响有多大?从量化宽松政策实施历程中A股的走势变化中或许能找到答案。本文通过对比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实施以来中国和美国、日本股市的走势表现,研究其对中国股市的影响程度,并探究在此期间影响A股走势的其他因素。 二、美国释放退出量化宽松政策信号即引发世界各类市场剧烈反应

2012年,美联储时任主席伯南克公开表示,如果未来美国的宏观经济数据大致符合美联储的预期,那么美联储将在2012年晚些时候开始放缓资产购买的步伐,也即美联储可能在未来逐步退出量化宽松政策(Quantitative Easing Monetary Policy,简称QE)。这一表态让市场措手不及,随即全球各类市场对QE可能逐步退出的消息表现出剧烈的反应,全球股市普跌,2012年5月22日伯南克暗示QE可能放缓的讲话当即导致道琼斯指数当天最大超过4.7%的跌幅,2012年6月19日美联储的会议上给出了QE退出的具体条件和大概时间表,道琼斯指数在接下来的四个交易日内累积下跌3.4%。日经225指数5月22日至6月13日累计下跌19.1%。Eurostoxx 50 Index(欧洲斯托克50指数)5月22日至6月24日累计下跌11.2%。主要的新兴国家比如中国、巴西、印度、南非等的股票市场指数在此期间也出现明显的下跌,跌幅也在10%以上。 QE可能退出的消息引发的世界各类市场的剧烈反应,充分反应了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对于美国和其他国家经济的重要性。 三、美国三轮量化宽松政策的内容和效果 在美联储推行量化宽松政策的6年时间里,三轮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对美国经济的恢复以及带动全球经济的复苏特别是减弱欧洲债务危机的影响都起到了重要、积极的作用。 所谓“量化宽松政策”,是指一国央行在实行零利率或接近零利率的政策时,绕开银行体系,以直接购买国债、担保债券等中长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带来的影响与应对建议略述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带来的影响与应对建议略述 [摘要]随着金融危机影响的蔓延,全球经济出现衰退迹象,美国为缓解国内经济压力,借助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来稳定经济,美国的一系列货币政策必然给我国经济带来巨大影响,本文对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的经济影响进行分析,有针对性的提出了相应措施。 [关键词]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影响;应对建议 经融危机的出现使全球经济都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各国为稳定经济不断加大财政支出,期望以此来刺激国内经济。货币政策也开始出现变动,为更好的应对危机,央行不断降息,直到短期利率接近于零。在无计可施的情况下,一些国家不得不采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来缓解国内经济压力。 一、什么是量化宽松货币政策 所谓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在实行零利率或近似零利率政策后,为增加基础货币供给,购买国债等中长期债券,以此向市场注入大量流动性资金的干预方式,目的是为了最大程度的鼓励开销和借贷,也可以直接理解为增印钞票。量化是指增加货币的发

行量,而宽松即减少银行的资金压力。央行收购有价证券的同时,新发行的货币便投入到了私有银行体系中。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一般涉及的金额较大且周期较长,一般不会轻易采用,一旦采用便会对全球经济产生影响。 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美国在实行多次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后,必然会对我国经济造成巨大的影响,比如商品价格上涨,通货膨胀,外汇储备风险加大等一系列问题。 (一)带动中国大宗商品价格上涨 美元在持续抛售的前提下,必然会导致大宗商品价格上涨。CRB指数可以直接反映大宗商品市场价格的波动,该数据可以成为判断通胀的重要依据。从2010年起,美国黄金期货价格最高上涨率为3.4%,相当于1400美元,原油价格涨幅接近3%,金属和粮食产品也呈现出明显的涨幅。2011年粮食和金属原料市场价格依然呈上涨趋势,石油市场在美元贬值和国际游资的压力下,价格已几连涨,更创下历史新高。全球经济在逐渐复苏会经历一个长期的过程,石油、金属等价格必然会根据美国的经济情况出现变化,进而影响国内大宗商品价格。 (二)埋下了通货膨胀的隐患

流动资金估算方法

流动资金估算方法 流动资金是佛生产经营性项目投产后,为进行正常生产运营,用于购买原材料、燃料,支付工资及其他经营费用等所需的周转资金。个别情况或者小型项目可采用扩大指标法。流动资金估算一般采用分项详细估算法。 1、扩大指标估算法 扩大指标估算法是一种简化的流动资金估算方法,一般可参照同类企业流动资金占销售收入、经营成本的比例,或者单位产量占用流动资金的数额估算。虽然扩大指标估算法简便易行,但准确度不高,一般适用于项目建议书阶段的流动资金估算。 2、分项详细估算法 对流动流动构成的各项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分别进行估算。在可行性研究中,为简化起见,仅对存货、现金、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4项内容进行估算,计算公式为: 流动资金=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流动资产=应收账款+存货+现金 流动负债=应付账款 流动资金本年增加额=本年流动资金—上年流动资金 流动资金估算的具体步骤,首先计算存货、现金、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的年周转次数,然后再分项估算占用资金额。 1)周转次数计算 周转次数计算公式为:周转次数=360/最低周转天数 存货、现金、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的最低周转天数,参照类似企业的平均周转天数并结合项目特点确定,或按部门(行业)规定计算。 2)存货估算 存货是企业为销售或耗用而储备的各种货物,主要有原材料、辅助材料、燃料、低值易耗品、修理用备件、包装物、在产品、自制半成品和产成品等。为简化计算,仅考虑外购原材料、外购燃料、在产品和产成品,并分项进行计算。计算公式为: 存货=外购原材料+外购燃料+在产品+产成品 外购原材料占用资金=年外购原材料总成本/原材料周转次数 外购燃料=年外购燃料/按种类分项周转次数 在产品=(年外购原材料+年外购燃料+年工资及福利费+年修理费+年其他制造费用)/在产品周转次数 产成品=年经营成本/产成品周转次数 3)应收账款估算 应收账款是指企业已对外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尚未收回的资金,包括很多科目,一般只计算应收销售款。计算公式为: 应收账款=年销售收入/应收账款周转次数 4)现金需要量估算 项目流动资金中的现金是指货币资金,即企业生产运营活动中停留于货币形态的那一部分资金,包括企业存现金和银行存款。计算公式为: 现金需要量二(年工资及福利费+年其他费用)/现金周转次数 年其他费用=制造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以上3项费用中所含的工资及福利费、折旧费、维护费、摊销费、修理费) 5)流动负债估算 流动负债是指在一年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需要偿还的各种债务。一般流动负债的

浅谈美联储量化宽松政策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武汉东湖学院期中论文 题目浅谈美联储量化宽松政策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院(系)管理学院 专业???? 年级???级 学生姓名 ?????? 学号 ????? 指导教师曹雨 二○一一年十一月

目录 内容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一、量化宽松政策的基本概述 (2) (一)量化宽松政策的含义 (2) (二)量化宽松政策的实践 (2) 二、美联储量化宽松政策的实施现状以及发展趋势 (3) (一)美联储量化宽松政策的实施现状 (3) (二)美联储量化宽松政策的发展趋势 (4) 三、美联储量化宽松政策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5) (一)美联储量化宽松政策对全球经济的基本影响 (5) (二)美联储量化宽松政策对美国经济的影响 (6) (三)美联储量化宽松政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9) 四、结论 (14) 参考文献 (15)

内容摘要: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为保证金融市场稳定,美联储推出第一轮 量化宽松政策。从2008年9月到2010年7月,美联储向市场注入1.7万亿美元。 但由于美国经济指标持久得不到改善以及高居不下的失业率,美联储宣布于2010年8月推出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花费6000万美元购买美国国债。美联储 二次量化宽松政策的实施使美国国债增发量、美元贬值以及国际大宗商品的价格 上涨幅度进一步加大,给美国以及世界经济带来更大的动荡,也扰乱了世界各国 的经济秩序,更给其他国家的货币升值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关键词:美联储量化宽松政策通货膨胀影响 Abstract: In 2008 the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risis, in order to ensure financial market stability, the Fed launched the first round of the quantitative easing policy. From September 2008 to July 2010, the Fed injected $ 1.7 trillion to the market. However, due to sustained U.S. economic indicators did not improve and the unemployment rate remains high, the Fed announced its launch in August 2010 the second round of the quantitative easing policy, spend $ 60 million to buy U.S. Treasury bonds. Fed quantitative easing policy, the additional amount the U.S. Treasury, the U.S. dollar depreciation and the international commodity price rises further increase, to the U.S. and the world economy more volatile, but also disrupted the world economic order, more to the appreciation of the currencies of other countries has brought tremendous pressure. Key Words: Federal Reserve System Quantitative easing policy Inflation Influence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文献综述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文献综述 摘要: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出现,极大的拓宽了中央银行政策工具和政策的操作空间,是对传统货币政策的一种极大创新。近年来也出现了很多关于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研究文献,本文将在对这些文献进行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综述,在得出一些结论的同时也提出新形势下仍需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传导渠道;实施效果;新兴市场国家影响分析 一、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产生及其含义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是以量化宽松为特点,主要通过在公开市场上购买包括中长期国债等中长期资产的措施向市场注入大量的流动性,以刺激经济发展的货币政策。具体而言,就是中央银行在经济持续低迷、银行信贷量急剧萎缩的情况下,通过大量印制钞票并用于购买国债等方式,直接向市场注入大量流动性的一种货币政策。 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相关文献综述 自2001年日本首次实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以来,各国的专家和学者们对其做了大量的研究,综合来看,这些研究主要包含以下3个角度: (一)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刺激经济的三条渠道分析 针对这些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如何对实体经济产生作用,通过怎样的传导机制来产生作用,各国学者做了很多的研究,提出了不同的见解。大量的研究结论主要集中在三大渠道:低利率预期引导下的利率传导渠道、投资组合调整传导渠道和与财政政策配合使用形成的财政支出扩张渠道三种。 1、低利率预期引导下的利率传导渠道 在危机期间,增强人们对政策和经济前景的信心是极其重要的,所以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能否起到作用极其重要的一点就是政策是否具有可信度。实行量化宽松政策,国家都会进行积极的预期管理,通过强化公众预期来提升人们对经济的信心。一般通过发表利率声明、官员公开讲话或者暗示等途径向公众传递一种信息——“只要通缩风险持续存在,或者通货膨胀率显著低于目标,就将维持低利率”。以此引导人们产生低利率水平的预期,从而降低长期利率,以此来影响资产价格,提高人们对经济复苏的信心,来达到刺激消费和投资的目的。 Krugman于1998年就曾在其关于“预期管理”的著作中提出:当名义市场利率将至零时,能够影响私人部门关于未来货币政策的“预期管理”就会变得很重要。并指出即使名义市场利率接近零下界时,中央银行仍然可以通过提高未来通货膨胀率预期的方法来提高现阶段的产出水平。

2019年中国跨境资金流动监测报告共30页文档

一、中国跨境资金流动概况 跨境资金流动是反映一个经济体资金流出入状况的统称,它具有严格的定义和规范的统计标准。“热钱”是跨境资金流动中的一部分,有理论上的定义,但无严格意义的统计规范和标准。本部分主要用国际通行口径和宽口径两种方法分析了我国2001-2010年的跨境资金流动状况,并重点讨论了“热钱”流动规模的测算问题。 (一)国际通行口径的跨境资金流动 国际上测度跨境资金流动状况,主要用国际收支平衡表的资本和金融项目,包括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和其他投资(不含储备资产变动)。 过去十年,我国跨境资金流动规模总体呈上升趋势。2007年,国际收支口径的资本流出入总量与同期GDP之比达到51%的历史峰值。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跨境资金流动规模有所下降,2010年随着全球经济复苏而回升。 我国资本项下呈现持续净流入态势。2001-2010年,资本净流入累计7030亿美元,相当于同期外汇储备增量的25%。其中,直接投资是主体,占资本净流入总额的98%;证券投资和其他投资波动较大,顺逆差交替出现,十年合计大体相抵。 (二)我国监测的跨境资金流动

我国除使用国际收支平衡表外,还运用跨境收付和结售汇数据,多维度地监测跨境资金流动状况。 1.跨境收付基本情况 跨境收付数据通过国际收支统计监测系统进行采集,主要反映境内企业(含证券、保险等非银行金融机构)、个人等通过银行办理的对外付款或收款(外汇或人民币),我们称之为非银行部门跨境收付(即银行代客跨境收付)。除国际金融危机期间外,2001年以来我国非银行部门跨境收付总额占GDP比重呈递增态势(见图1-3)。2010年该比例达59%,较2001年上升21个百分点。由于企业、个人等跨境收入多于支付,由此形成的跨境资金净收入不断增加,2008年达到4600多亿美元,2009年回落后,2010年又反弹到近3000亿美元。 2001-2010年非银行部门跨境收付顺差累计达到2.37万亿美元,扣除人民币形式的跨境收付后,外汇形式的跨境收付顺差为2.41万亿美元,相当于同期外汇储备增量的87%,2010年该比例为71%(见图1-3)。此外,银行部门自身外汇资金的跨境收付也会影响外汇储备(有关分析详见本报告第二部分“跨境资金流动主要项目分析”中的“银行部门”)。 2.结售汇基本情况 结售汇数据主要反映企业和个人在实现上述跨境资金收付前后,卖给银行(结汇)或从银行购买(售汇或购汇)的外汇数额,即非银行部门结售汇

流动资金估算方法

流动资金估算方法 流动资金是指生产经营性项目投产后,为进行正常生产运营,用于购买原材料、燃料,支付工资及其他经营费用等所需的周转资金。流动资金估算一般采用分项详细估算法。个别情况或者小型项目可采用扩大指标法。 ㈠分项详细估算法 流动资金的显著特点是在生产过程中不断周转,其周转额的大小与生产规模及周转速度直接相关。分项详细估算法是根据周转额与周转速度之间的关系,对构成流动资金的各项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分别进行估算。在可行性研究中,为简化计算,仅对存货、现金、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四项内容进行估算,计算公式为: 流动资金=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流动资产=应收账款+存货+现金 流动负债=应付账款 流动资金本年增加额=本年流动资金-上年流动资金估算的具体步骤,首先计算各类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年周转次数,然后再分项估算占用资金额。 1.周转次数计算 周转次数是指流动资金的各个构成项目在一年内完成多少个生产过程。 周转次数=360天/最低需要周转天数

存货、现金、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的最低周转天数,可参照同类企业的平均周转天数并结合项目特点确定。又因为: 周转次数=周转额/各项流动资金平均占用额 如果周转次数已知,则: 各项流动资金平均占用额=周转额/周转次数 2.应收账款估算 应收账款是指企业对外赊销商品、劳务而占用的资金。应收账款的周转额应为全年赊销销售收入。在可行性研究中,用销售收入代替赊销收入。计算公式: 应收账款=年销售收入/应收账款周转次数 3.存货估算 存货是企业为销售或者生产耗用而储备的各种物资,主要有原材料、辅助材料、燃料、低值易耗品、维修备件、包装物、在产品、自制半成品和产成品等。为简化计算,仅考虑外购原材料、外购燃料、在产品和产成品,并分项进行计算。计算公式: 存货=外购原材料+外购燃料+在产品+产成品 外购原材料占用资金=年外购原材料总成本/原材料周转次数 外购燃料=年外购燃料/按种类分项周转次数

美国退出qe时间-美国什么时候退出qe-

美国退出qe时间:美国什么时候退出qe? 篇一:美国退出QE政策的玄机 美国退出QE政策的玄机 美联储最终决定退出量化宽松政策(QE),不少人以为美国经济转好,失业率已下降,就不再需要继续依靠美国联邦储备局(美联储)实施QE政策,以狂印钞票的方式为经济保暖了。 这种论调简直是在误导,就连美国人自己也不相信。例如美国欧洲太平洋资本公司副总裁、高级经济学家MichaelPento(潘多)就指出,量化宽松退场将导致美国楼市、股市资产价格崩溃,以及严重的经济衰退。 退出QE政策损人不利己 美国投资公司The Lindsey Group(林赛集团)首席市场分析师Peter Boockvar(布科瓦)更指出,“美联储过去(实施QE政策)自然是帮助了股票市场振作反弹,而当它们收手撤出的时候,也同样地将让股市指数骤跌。”他还预测美国股市由此下跌的幅度将高达15-20%。 美联储退出QE政策不但对美国经济有负面影响,对全球各国的冲击更是巨大。为什么这样说呢?由于美国是一个完全开放的市场,当美联储推行QE政策美元被大量印刷出来后,随即会流向世界各地寻找投资对象,把许多国家、地区的股市、楼市及货币汇率等资产价格炒高,形成了一个又一个的泡沫。 美国退出QE政策,退出这个创造货币的游戏后,许多资金会迅速流回美国,被炒高的各个国家、地区由于资金流出,资产价格出现下跌,甚至泡沫出现爆破,一些经济增长过度依赖外资和经常帐出现逆差的新兴国家,其经济严重的还将遭受毁坏性冲击,后果难以预料。 新兴国家经济受到重创,冲击波当然也会影响同处地球村的美国,这就像香港富豪区跑马地坟场的那幅著名对联所说的:“今夕吾躯归故土,他朝君体也相同”。 既然美联储退出QE政策“损人”,也不“利己”,那么,美联储为何急着要结束这个政策呢? 一本书竟拯救了全世界? 市场上有一个流传比较广的说法,称一手创造QE政策的前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在离任前启动QE退出计划,是为了保障政策实施有始有终,自己也可以功成身退。 在2008年,由美国开始的金融海啸席卷全球,引发环球金融海啸,美国的银行乃至世界诸多银行,几乎即将破产,人人恐慌,部分银行更挤提。在2009年3月,时任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在美国当代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弗里德曼,于其著作《美国货币史》中有关“货币供应量变化会影响实质经济产出”的理论影响下,终于出手通过QE政策大量印钞票来迅速制造与投递流动性,稳定市场情绪和秩序,为美国乃至全球摆脱百年一遇的金融海啸起到了定海神针的奇效,可以说,QE救了美国,也间接地救了全世界。 在2014年初伯南克离任美联储主席之际,显示出强烈的将货币政策逐步回复到正常的轨道意欲,QE政策因他而起,也由他启动退出,希望以此洗脱“直升机伯”(Helicopter Ben,从直升机上撒钱,意指不计后果为美国经济注入了大量现金)的骂名,并获得“大使本”(Ambassador Ben)的历史清名、拯救全球的关键角色。

货币政策理论

一、简述题 1、简述货币制度基本内容。 货币制度是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的本国货币的流通结构和组织形式,由有关货币方面的法令、条例等构成。主要包括四个要素:①规定货币币材②确定货币单位③规定本位币和辅币的铸造、发行和流通程序。 2、简述弗里德曼的恒久收入理论。 3、简述流动性陷阱 流动性陷阱是凯恩斯提出的一种假说,指当一定时期的利率水平降低到不能再低时,人们就会产生利率上升而债券价格下降的预期,货币需求弹性就会变得无限大,即无论增加多少货币,都会被人们储存起来。发生流动性陷阱时,再宽松的货币政策也无法改变市场利率,使得货币政策失效 根据凯恩斯的理论,人们对货币的需求由交易需求和投机需求组成。在流动性陷阱下,人们在低利率水平时仍愿意选择储蓄,而不愿投资和消费。此时,仅靠增加货币供应量就无法影响利率。如果当利率为零时,即便中央银行增加多少货币供应量,利率也不能降为负数,由此就必然出现流动性陷阱。另一方面,当利率为零时,货币和债券利率都为零时,由于持有货币比持有债券更便于交易,人们不愿意持有任何债券。在这种情况下,即便增加多少货币数量,也不能把人们手中的货币转换为债券,从而也就无法将债券的利率降低到零利率以下。因此,靠增加货币供应量不再能影响利率或收入,货币政策就处于对经济不起作用状态。 4、简述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 5、简述费雪方程式。 1911年费雪提出了货币需求方程。P表示价格水平,T表示实物总产出,V表示一定时期单位货币的平均周转次数即货币流通速度;M表示货币总量。费雪方程式:MV=PT费雪方程式表示货币存量和货币流通速度之积与名义收入相等。费雪认为人们持有货币的目的在于交易,这样,货币数量论揭示了对于既定的名义总收入下人们所持的货币数量,它反映的是货币需求数量论,又称现金交易数量论。费雪方程式只是一个恒等关系而已,它并没有说明货币存量的变动是否会引起名义收入的等量同向变动,或者货币存量增加后,货币流动速度会自然地下降,从而使名义收入保持不变。费雪认为,货币流通速度是由习惯、制度、技术等因素决定的。由于制度和技术的变迁极其缓慢,所以在短期内可以将货币流通速度视为一个常量。由于货币流通速度在短时间内不会发生较大的变动,因此,当货币存量发生变化后,名义收入就会同向等比例地发生变动,即:当货币存量增加一倍时,名义收入也会增加一倍;当货币存量减少一半时,名义收入也会减少一半。这个方程式的一个结论是:货币量的增加必然引起商品价格的上涨。 6、简述剑桥方程式。 7、简述维克赛尔的累积循环理论 威克塞尔累积过程理论由瑞典学派创始人威克塞尔提出。他认为,自然利率是借贷资本的需求与储蓄的供给相一致时,从而相当于新形成的资本之预期收益率的利率。是指从银行的货币利息率和自然利率的关系来说明物价的上升或下降的累积过程和经济周期的理论。 这一理论将资本边际利润率和利息率的差异及其相对变动视为宏观经济变动的基本决定因素。根据这一理论,威克塞尔提出控制利息率以维持经济稳定的经济政策主张。威克塞尔的累积过程理论和宏观货币政策主张,不仅是瑞典学派的理论渊源,而且开了现代西方国家干预主义经济学的先河,成为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理论渊源之一。 威克塞尔所描述的累积过程不是关于产量和就业的累积过程,而是价格水平的累积过程。这是因为,他是在充分就业假定下进行分析的。威克塞尔的累积过程的要点是:当货币利率低于自然利率时,其价格水平将上涨,而且是累积性地上涨;反之,当货币利率高于自然利率时,价格水平将下降,并且是累积性地下降。假定货币利率低于自然利率,企业家获得超额利润,这就会导致增加投资、增加需求(生产要素的需求增加),从而要素价格和收

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及对策

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及对策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一些西方国家通过注资、贷款、定期拍卖、资产置换、短期资产购买等量化宽松措施向金融系统注入流动性。2009年,美国在采取降息以及扩张央行资产负债表刺激经济未果的情况下,采取直接购买本国长期国债的非常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以此达到为财政赤字融资和降低长期利率从而刺激经济的目的。美国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实质上就是美国继续实行美元泛滥的举措,为的是稀释各国对美债权。换句话说,在未来的一段时期里,美元贬值预期将继续持续或者加速。美国政府的此种极端救市措施给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经济体的货币政策造成了较大的外部压力,并将对全球政治、经济、金融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美国的两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 2008年11月24日,美联储宣布将购买由房地美、房利美和联邦住宅贷款银行发行的价值1000亿美元的债券及其担保的5000亿美元的资产支持证券。这是美联储在金融危机以来首次动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截至2010年3月,第一轮量化宽松结束,美联储购买了1.25万亿美元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3000亿美元的美国国债和1750亿美元的机构证券,累计1.725万亿美元左右。 2010年11月3日,美联储又宣布长期维持0~0.25%的超低基准利率不变,并表示从2010年11月份开始到2011年第二个季度之前以每月750亿美元的规模总计购买6000亿美元的较长期国债,但将根据经济形势对购买规模进行调整。包括美联储现有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到期回笼资金再投资计划在内,FED预计将购买8500—9000亿美元的国债。这就是美国自次贷危机以来,实施的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 二、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1、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 随着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再加上美元的低利率政策,美元的贬值已成为中长期趋势。相对而言,中国作为一个新兴国家,经济增长相对较快,而且伴随国内通胀水平的进一步加剧,中国已进入加息周期,人民币与美元的利差进一步扩大。所有这些因素都吸引着以逐利为目的的国际热钱通过各种形式加速流入中国。大量热钱的流入,一方面会不断冲击国内商品市场和资本市场,推动物价水平上涨和滋生资产价格泡沫,另一方面也强化了人们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给我国出口带来不利影响。 2、对外汇储备的影响 中国是美国国债的主要购买国和持有国。而且,我国外汇储备以美元为主,只要美元依然占据最主要国际货币的霸主地位,这种情况在今后一、二十年乃至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

日本经济高涨------安倍式经济政策分析 一、日元贬值 1.日元贬值对人民币的影响 1.1日元贬值现状: 美国和日本接二连三地抛出量化宽松已殃及多个经济体,一些国家央行被迫放松货币政策,以避免本国货币过快升值。安倍政府要求日本央行推行无上限的量化宽松政策,以推动日元贬值,其赤裸裸的蛮横态度给了市场巨大刺激。 1.2影响: 日本采取以邻为壑的货币政策,危及亚洲各国的经济,必将引发货币战、贸易战,阻碍地区及世界经济复苏。自2012年9月至今,日本已将日圆兑美元、兑人民币的汇率大幅贬值约20%。日元大幅贬值,对以出口外向型经济为主的国家构成压力,日本的邻国——中国受到的影响首当其冲,其影响至少有以下三个方面: 1.2.1将使中国外贸出口面临较大的挑战。由于人民币对日元升值20%,将大致对应中国实际有效汇率上升1.5%左右,可能造成中国实际出口下降约2.5个百分点。日元贬值将使中国整个出口面临比较大

例如日元贬值在彩电、DVD、通信器材、螺纹钢、热卷产品、不锈钢等领域,对中国出口产生较大影响。2012年7月,日本贸易机构的一份调查显示,中国的彩电、DVD等记录媒介装臵和通信器材出口竞争力已经超越日本。但如今随着日元贬值和人民币升值,将对两国上述产品的出口竞争力产生此消彼长的作用。 1.2.2将引起中国持有的日本国债缩水。日本财务省和日本央行在2012年6月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年底,中国持有的日本国债(含短期国债)已增至约18万亿日元(合人民币14590亿元),较2011 日元贬值相对日元资产贬值,有利于日本出口以提振经济,但令大量持有日本国债的中国外汇储备利益或将受损。分析师认为,日本的量化宽松政策以及日元的大幅贬值,将在今年内导致中国持有的日本国债缩水10%以上。 1.2.3日元贬值将成为人民币汇率走势的最大变数。当前,中国经济已阶段性企稳,人民币汇率将面临更大的升值压力。然而,由于日 的不确定性是日本经济衰退会给人民币汇率带来多大的冲击。虽然中国当前保持人民币汇率不变,维持其经济的稳定,但中国的承受是有

流动资金需求测算公式

附件: 流动资金贷款需求量的测算参考 流动资金贷款需求量应基于借款人日常生产经营所需营运资金与现有流动资金的差额(即流动资金缺口)确定。一般来讲,影响流动资金需求的关键因素为存货(原材料、半成品、产成品)、现金、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同时,还会受到借款人所属行业、经营规模、发展阶段、谈判地位等重要因素的影响。银行业金融机构根据借款人当期财务报告和业务发展预测,按以下方法测算其流动资金贷款需求量: 一、估算借款人营运资金量 借款人营运资金量影响因素主要包括现金、存货、应收账款、应付账款、预收账款、预付账款等。在调查基础上,预测各项资金周转时间变化,合理估算借款人营运资金量。在实际测算中,借款人营运资金需求可参考如下公式: 营运资金量=上年度销售收入×(1-上年度销售利润率)×(1+预计销售收入年增长率)/营运资金周转次数 其中:营运资金周转次数=360/(存货周转天数+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应付账款周转天数+预付账款周转天数-预收账款周转天数) 周转天数=360/周转次数 应收账款周转次数=销售收入/平均应收账款余额 预收账款周转次数=销售收入/平均预收账款余额

存货周转次数=销售成本/平均存货余额 预付账款周转次数=销售成本/平均预付账款余额 应付账款周转次数=销售成本/平均应付账款余额 二、估算新增流动资金贷款额度 将估算出的借款人营运资金需求量扣除借款人自有资金、现有流动资金贷款以及其他融资,即可估算出新增流动资金贷款额度。 新增流动资金贷款额度=营运资金量-借款人自有资金-现有流动资金贷款-其他渠道提供的营运资金 三、需要考虑的其他因素 (一)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应根据实际情况和未来发展情况(如借款人所属行业、规模、发展阶段、谈判地位等)分别合理预测借款人应收账款、存货和应付账款的周转天数,并可考虑一定的保险系数。 (二)对集团关联客户,可采用合并报表估算流动资金贷款额度,原则上纳入合并报表范围内的成员企业流动资金贷款总和不能超过估算值。 (三)对小企业融资、订单融资、预付租金或者临时大额债项融资等情况,可在交易真实性的基础上,确保有效控制用途和回款情况下,根据实际交易需求确定流动资金额度。 (四)对季节性生产借款人,可按每年的连续生产时段作为计算周期估算流动资金需求,贷款期限应根据回款周期合理确

金融危机期间非常规货币政策退出问题简析美联储的案例及其启示

金融危机期间非常规货币政策“退出”问题简析 ——美联储的案例及其启示 (伍 戈)1 摘 要:为应对自1929年大萧条以来最为严重的金融危机,美联储积极配合美国政府的救援计划,采取一系列应对金融危机的非常规措施。随着近期全球经济出现企稳回升迹象,国际社会对非常规政策何时退出问题的讨论日益增多。本文在回顾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在危机前有关应对通货紧缩和金融危机的重要学术观点的基础上,对美联储非常规货币政策“退出”的可能方式、时机、顺序等进行分析,并探讨“退出”政策的潜在影响及其启示。 关键词:金融危机 美联储 货币政策 退出策略 2008年9月以来,为应对自1929年“大萧条”以来最为严重的金融危机,美联储采取一系列非常规货币政策手段,对危机的缓解和市场信心的恢复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近期全球经济出现企稳回升迹象,国际社会对非常规政策何时退出问题的讨论日益增多。本文将在回顾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危机前有关学术观点的基础上,着重分析非常规货币政策的退出方式、时机、潜在影响等。 一、美联储主席伯南克有关非常规货币政策的学术观点 在谈及美联储政策“退出”政策之前,我们有必要简要回顾一下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在危机前有关应对通货紧缩和金融危机的重要学术观点。伯南克被视为“反通缩的鹰派人物”,而对通胀则相对宽容。许多媒体引述一篇“旧文”作为佐证,这就是在他当选美联储理事后不久后,2002年11月21日在美国经济学家俱乐部所作的一篇著名演讲《确保通缩不在这里发生》,全面阐述了其对通货紧缩和金融危机的思考。其主要观点包括: 一是由危机引发的持续通缩会对现代经济将造成高度的破坏,应当坚决抗击。如果通缩严重到使名义利率接近零,这就给经济和政策提出了特殊的难题。 1原文发表于《金融理论与实践》2010年第4期。作者供职于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二司。文中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不反映供职单位的意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