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及温控措施

桥梁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及温控措施

作者:刘伟

来源:《装饰装修天地》2019年第03期

摘; ; 要:在桥梁建设发展当中,大体积混凝土是其中最为普遍也是非常关键的组成部分,对桥梁工程质量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加强混凝土施工技术与温度管控就显得十分必要。所以,在进行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要严格执行混凝土施工当中每一个技术环节,控制好混凝土温度,并以此保障工程总体质量。笔者就桥梁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及温控措施进行简要分析,以供各位同仁借鉴。

关键词:桥梁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温控措施

1; 桥梁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浅析

1.1; 关于混凝土配比方面

在混凝土施工中,其配比对混凝土的质量以及性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加强混凝土配比的优化设计可以有效地预防混凝土出现裂缝。混凝土是由水泥、砂石以及水等成份组合而成的,在混凝土施工中比较适宜使用矿渣硅酸品种的水泥,这主要是由于它的水化热要低于普通水泥,但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仍然需要对它的水化热进行重新测试,从而确保水化热完全符合施工标准及要求。而对于砂石来说,其细骨料应使用含泥量低的天然砂石,而粗骨料则要使用级配要求较高的碎石且含泥量应小于1%。最后还要特别注意水的使用,在混凝土配比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单位水泥的实际使用量是多少,在对混凝土进行搅拌过程中应保证混凝土整体结构的稳定性的同时再加入适量的高效减水剂,从而有效地控制单位混凝土中的水泥量,从而保证混凝土的质量。

1.2; 关于混凝土搅拌及运输方面

混凝土搅拌的均匀与否对混凝土的整体质量能否达到施工标准及规范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为了切实提高混凝土搅拌均匀度,就要在原材料的投放以及搅拌时间上来进行严格地控制。如在对混凝土进行搅拌时可少量分次投放原材料,这样可以有效地提升混合的均匀度;在搅拌过程中一定要进行连续的搅拌操作,这样可以很好地提升混凝土的质量。目前,由于搅拌设备以及场地的原因,使得大多混凝土搅拌作业都是由专业的混凝土搅拌公司来完成,并运送到相应的施工场地。因此,在运送过程中混凝土的稳定性也会对其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对于混凝土的运输来说,运输的时间越短则混凝土离析的几率就越小。但在实际的运输过程中可能会由于路程较远或是突发状况而导致无法及时运送到指定地点从而引发离析的现象,此时就应

当及时对混凝土进行二次搅拌,使其恢复均匀度,从而避免影响质量。此外,在对混凝土进行导模时还要对其自由倾落的高度进行测试,从而很好地保证混凝土不会发生离析现象,进一步保证了混凝土的质量达到施工标准。

1.3; 关于混凝土浇筑及养护方面

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时需严格按照设计的长、宽以及厚度来进行分层浇筑,当每完成一层浇筑后都要进行快插慢拨的振捣,每一层振捣的深度都要超过前一层振捣5cm以上,且振捣的时间应在25秒左右,主要是为了达到消除混凝土中的气泡使其被压实的效果。浇筑完成三个半小时左右再对混凝土进行抹平及压实搓平处理。在混凝土浇筑完成12个小时后就要对其进行科学的养护工作,良好的养护可以使混凝土的表面温湿度达到施工技术要求,对混凝土的硬化起到促进作用。通常对混凝土进行养护时,大多都是对其进行蓄水覆盖至少7天,但具体的养护时间还要充分结合混凝土的具体情况来确定,如果混凝土的硬度达不到施工要求则需要适当地延长。

2; 浅析桥梁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控制策略措施

2.1; 混凝土原材料的温度控制

在桥梁工程建设中,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最主要的就是出机时温度;在混凝土出机温度影响因素中较主要的有水、砂石以及粗集料等,这里面影响温度最大的是水以及粗集料。因此,对水及粗集料温度进行控制能更好的控制混凝土出机温度。夏季气温高,对混凝土温度影响较大,通常要用篷布等将粗集料进行覆盖,以避免太阳照射,从而降低温度,还可利用洒水的方式来达到降低温度的效果。此外,在降低混凝土出机温度,还需要对砂石、水泥等混凝土原料的温度进行控制,在运输时应注意采取覆盖方式进行,避免阳光直射,从而使得原料温度得到有效地控制。

2.2; 混凝土浇筑时温控管理

设计制备混凝土时,应严格控制在泵送混凝土水灰比,同时可以适当地调整减水剂以及砂石率来使混凝土塌落度得到有效地控制。对于以分层浇筑方式进行施工的大体积混凝土时,假如做2层混凝土浇筑时应严格控制两层浇筑间隔的时间,要是时间太长,往往会形成泌水层,这时就要作抽水处理,从而避免湿度过高给混凝土硬化带来影响。实施分层混凝土浇筑时,需在每一层浇筑结束后,预留恰当间隔时间使得其温度与周边温度平衡,从而降低浇筑混凝土里外温度差,同时必须确保该层浇筑混凝土硬度、温度等达到设计要求时,方可实施下一个工序流程。另外,在进行模板温度控制时,需用水对模板进行湿润处理,使得其温度与混凝土温度近似,从而避免模板发生变形。在进行冷却水降低混凝土温度时,需以混凝土温度为参考,进而调节冷却水温度与流量大小。

2.3; 关于混凝土温度检测

桥梁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全过程中,均需要做好混凝土温度检测工作,通过相关措施手段有效管控溫度,从而使其硬度等达到设计要求。实施混凝土温度监测时,检测点的选择尤为关键,只有选择恰当的间隔和位置,才能有效监测混凝土温度。在选择温度监测点时,必须由上至下均匀布局,在混凝土浇筑上中下都进行布点,每个点之间上下间隔0.8米,左右间隔0.05米,同时确保测点在混凝土的边缘及中间都有分布。对于所布置的监测点都要事先预留好孔,以便对混凝土温度进行监测。此外,应选用半导体液晶显示温度的测温仪器,它相比一般温度计的精确度更高。对于混凝土内部温度和周边温度差达25度以上时,必须混凝土实施覆盖降温,从而使其达到设计要求。在技术不断创新的大背景下,运用计算机仿真技术来对混凝土温度进行预测已经成为现实,利用其动态模拟技术系统来进行预测,从而取得结构温度以及厚度等信息,并结合相关信息进行整合而得出有效的温度控制方案,进而大大降低混凝土发生温度裂缝的几率,降低温控成本,提高混凝土温度控制管理水平。

3; 总结

总而言之,混凝土施工作为桥梁工程中最基础的一项技术,它易于成型,材料价格便宜,运输方便,目前的施工技术也较为成熟,且混凝土施工在桥梁工程中的运用非常广泛。因此,一定要不断地加强混凝土施工技术水平,及时采取行之有效温度控制措施,以免出现质量问题和造成巨大的损失,进一步确保桥梁工程的施工质量以及施工安全。

参考文献:

[1] 陶建军.桥梁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与温控措施研究[J].江西建材,2016(2):209.

[2] 卢衍庆.桥梁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及温控措施探析[J].桥梁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23).

[3] 陈海福.桥梁工程的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与温控措施研究[J].工程技术:引文版,2016(5):98.

[4] 陈海泳.桥梁工程的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与温控措施研究[J].工程技术:文摘版,2016(10):31.

[5] 赵建卫.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和温控措施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J].交通世界,2017(33):122~123.

[6] 马志华.论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温控的必要性与温控措施[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6(12):27.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温控指标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温控指标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温度的控制是非常重要的。温度的控制不仅影响着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和变形性能,还影响着混凝土的开裂和裂缝的发生。因此,我们需要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的温度进行控制。 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温度的控制 1.控制混凝土的温升速率 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升速率不能过快,应该控制在3℃/h以下。如果温升速率过快,会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和变形等问题。 2.控制混凝土的最高温度 大体积混凝土的最高温度一般控制在70℃以下。如果温度过高,会导致混凝土内部的水分蒸发过快,从而引起混凝土的收缩和变形。3.控制混凝土的温度梯度 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梯度应该控制在20℃以下。如果温度梯度过大,会导致混凝土的收缩和变形,从而引起裂缝的发生。 二、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的温控措施 1.冷却措施

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可以采取冷却措施来控制温度。例如,在混凝土的配合中添加冰块或冰水,或在混凝土表面喷水冷却等。2.保温措施 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可以采取保温措施来控制温度。例如,在混凝土表面覆盖保温材料,或在混凝土表面喷涂保温材料等。 3.减少混凝土的体积 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可以采取减少混凝土体积的措施来控制温度。例如,分段施工,或采用小型模板施工等。 4.控制混凝土配合比 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可以通过控制混凝土配合比来控制温度。例如,通过减少水泥用量,增加细集料用量等。 三、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的注意事项 1.混凝土施工时要注意天气条件,避免在高温、低温和潮湿的天气条件下施工。 2.混凝土施工时要注意混凝土的浇筑方式,避免浇筑过程中出现温度差异。 3.混凝土施工时要注意混凝土的养护,保持混凝土表面的湿润。

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措施方案

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措施 2.16.6.1 温控标准 混凝土温度控制的原则是:1)尽量降低混凝土的温升、延缓最高温度出现时间;2)降低降温速率;3)降低混凝土中心和表面之间、新老混凝土之间的温差以及控制混凝土表面和气温之间的差值。温度控制的方法和制度需根据气温(季节)、混凝土内部温度、结构尺寸、约束情况、混凝土配合比等具体条件确定。根据本工程的实际情况,制定如下温控标准: ◆砼浇筑温度: 锚塞体、承台及重力锚锚体混凝土浇筑温度夏季控制在30℃以内,冬季控制在20℃以内。 ◆最大内表温差及相邻块温差: 锚塞体、承台及重力锚锚体混凝土≤20℃ ◆冬季混凝土表面温度与气温之差≥20℃,混凝土表面养护水温度与混凝土表面温度之差≤15℃。 ◆混凝土最大降温速率≤2.0℃/d。 2.16.6.2 现场温度控制措施 在锚碇等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将从混凝土的原料材选择、配比设计以及混凝土的拌和、运输、浇筑、振捣到通水、养护、保温等全过程实行有效监控,具体措施如下: (1)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原材料选择 为使大体积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抗侵蚀性、体积稳定性和抗裂性能,混凝土配制应遵循如下原则: A含量的 ◆选用低水化热和含碱性量低的水泥,避免使用早强水泥和高C 3 水泥; ◆降低单方混凝土中胶凝材料及硅酸盐水泥的用量; ◆选用坚固耐久、级配合格、粒形良好的洁净骨料; ◆尽量降低拌和水用量,使用性能优良的高效减水剂; ◆有抗渗要求的钢筋混凝土应采用较大掺量矿物掺和料的低水胶比混凝土。单掺粉煤灰的掺量不宜小于25%,单掺磨细矿渣的掺量不宜小于50%,且

宜使用粉煤灰加硅灰、粉煤灰加矿渣或两种以上的矿物掺和料。 (2)混凝土浇筑温度的控制 降低混凝土的浇筑温度对控制混凝土裂缝非常重要。相同混凝土,入模温度高的温升值要比入模温度低的大许多。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应视气温而调整。在炎热气候下不应超过28℃,冬季不应低于5℃。在混凝土浇筑之前,通过测量水泥、粉煤灰、砂、石、水的温度,可以估算浇筑温度。若浇筑温度不在控制要求内,则应采取相措施。 ①夏季降低混凝土入仓温度的措施有: ➢水泥使用前应充分冷却,确保施工时水泥温度≤50℃。 ➢搭设遮阳棚,堆高骨料、底层取料、用水喷淋骨料。 ➢避免模板和新浇筑混凝土受阳光直射,入模前的模板与钢筋温度以及附近的局部气温不超过35℃。为此,应合理安排工期,尽量采用夜间浇筑。 ➢当浇筑温度超过28℃,应采用拌和水加冰措施。 ➢当气温高于入仓温度时,应加快运输和入仓速度,减少混凝土在运输和浇筑过程中的温度回升。混凝土输送管外用草袋遮阳,并经常洒水。 ➢混凝土升温阶段,为降低最高温升,应对模板及混凝土表面进行冷却,如洒水降温、避免暴晒等。 ②冬季施工如日平均气温低于5℃时,为防止混凝土受冻,可采取拌和水加 热及运输过程的保温等措施。 (3)控制混凝土浇筑间歇期、分层厚度 各层混凝土浇筑间歇期应控制在7天左右,最长不得超过10天。为降低老混凝土的约束,需做到薄层、短间歇、连续施工。如因故间歇期较长,应根据实际情况在充分验算的基础上对上层混凝土层厚进行调整。官山侧锚塞体混凝土拟分8次浇筑,分层厚度综合考虑结构的特点,分层厚度示意图见附图2.16-4;承台2次浇筑,分层厚度示意图见附图2.16-5;牛轭侧重力锚块分9次浇筑,分层厚度示意见图2.16-6;牛轭侧重力锚支墩分6次浇筑,分层厚度示意见图2.16-7。

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措施及监控技术

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措施及监控技术前言 大体积混凝土指每批混凝土的体积大于50m³,常用于建筑桥梁、水坝等大型工程。由于混凝土的温度变化会导致强度降低、裂缝产生 等问题,因此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需要采取温控措施,并进行监控。本文将介绍大体积混凝土的温控措施及监控技术。 温控措施 常规温控 常规温控主要是通过加热或者冷却混凝土来控制其温度,常见的 措施包括: •加热混凝土:可以采用水蒸气、电加热等方式来加热混凝土,从 而加速固化进程,使其达到规定强度。 •冷却混凝土:可以采用水冷却、风冷却等方式来降低混凝土的温度,防止混凝土在高温状态下产生较大的体积收缩和裂缝。 降温措施 由于大体积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一般情况下 需要对其进行降温。降温的常见措施包括: •冷却剂:加入适量的冷却剂可以起到快速降温的作用,降低混凝 土温度。

•水帘降温:利用水帘可以在混凝土的表面形成一层水雾,从而通过水蒸发带走混凝土中的热量,达到降温的效果。 •水箱降温:在混凝土周围建立水箱,通过水的冷却来降低混凝土的温度。 •其他方法:还有一些其他的降温方法,比如表示降温法、裂缝防治等。 监控技术 大体积混凝土的监控主要是针对其温度的变化进行监测,使施工人员及时了解混凝土的温度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以确保混凝土的质量。 总体监控方案 对于大体积混凝土的总体监控方案,可以分为以下两个方面: •在施工过程中对混凝土的温度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在混凝土养护过程中,对其温度的变化进行记录,留存充分的数据。 温度监测技术 温度监测技术主要是通过布设温度传感器对混凝土的温度进行实时监测,常见的温度传感器有: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监测与控制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监测与控制 1、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体里表温差、降温速率及环境温度的测试,在混凝土浇筑后,每昼夜不应少于4次;入模温度测量,每台班不应少于2次。 2、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体内监测点布置,应反映混凝土浇筑体内最高温升、里表温差、降温速率及环境温度,可采用下列布置方式: 1测试区可选混凝土浇筑体平面对称轴线的半条轴线,测试区内监测点应按平面分层布置; 2测试区内,监测点的位置与数量可根据混凝土浇筑体内温度场的分布情况及温控的规定确定; 3在每条测试轴线上,监测点位不宜少于4处,应根据结构的平面尺寸布置; 4沿混凝土浇筑体厚度方向,应至少布置表层、底层和中心温度测点,测 点间距不宜大于500mm; 5保温养护效果及环境温度监测点数量应根据具体需要确定; 6混凝土浇筑体表层温度,宜为混凝土浇筑体表面以内50mm处的温度; 7混凝土浇筑体底层温度,宜为混凝土浇筑体底面以上50mm处的温度。 3、应变测试宜根据工程需要进行。 4、测试元件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125C。环境下,测温误差不应大于0.3C。; 2温度测试范围应为一30C。〜120C o; 3应变测试元件测试分辨率不应大于5με; 4应变测试范围应满足一1000με〜1000με要求;

5测试元件绝缘电阻应大于500MQ。 5、温度测试元件的安装及保护,应符合下列规定: 1测试元件安装前,应在水下Im处经过浸泡24h不损坏; 2测试元件固定应牢固,并应与结构钢筋及固定架金属体隔离; 3测试元件引出线宜集中布置,沿走线方向予以标识并加以保护; 4测试元件周围应采取保护措施,下料和振捣时不得直接冲击和触及温度测试元件及其引出线。 6、测试过程中宜描绘各点温度变化曲线和断面温度分布曲线。 7、发现监测结果异常时应及时报警,并应采取相应的措施。 8、温控措施可根据下列原则或方法,结合监测数据实时调控: 1控制混凝土出机温度,调控入模温度在合适区间; 2升温阶段可适当散热,降低温升峰值,当升温速率减缓时,应及时增加保温措施,避免表面温度快速下降; 3在降温阶段,根据温度监测结果调整保温层厚度,但应避免表面温度快速下降; 4在采用保温棚措施的工程中,当降温速率过慢时,可通过局部掀开保温 棚调整环境温度。

大体积混凝土的温控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的温控措施 1 温控指标规定 混凝土浇筑体在入模温度基础上的温升值不宜大于50℃;混凝 土浇筑体的里表温差(不含混凝土收缩的当量温度)不宜大于251℃;混凝土浇筑体的降温速率不宜大于2.0℃/d。 2 温控措施 除上述配合比原材料的控制方法外,还有几点需要注意:浇筑混凝土前用深井水冲洗碎石让其冷却;采用深井水作为拌合用水;在 罐车、地泵管等输送工具表面包裹吸水材料并不断洒水降温。 3 混凝土测温 (1)可采用温度检测仪器,但一般多采用预埋测温管和温度计配套测温的方法。混凝土浇筑厚度均匀时,测位间距为10~15m,变截面部位可增加测位数量。根据混凝土厚度,每个测位布置3~5个测点,分别位于混凝土的表层、中心、底层及中上、中下部位。混 凝土表层温度测点宜布置在距混凝土表面50mm处;底层的温度测点宜布置在混凝土浇筑体底面以上50~100mm处。 预埋测温管时与钢筋绑扎牢固,以免位移或损坏。配备专职测温人员,对测温人员要进行培训和技术交底。测温人员要认真负责, 按时按孔测温,不得遗漏或弄虚作假。测温记录要填写清楚、整洁,换班时要进行交底。根据每次测温记录判断混凝土内温差、混凝土

表面与塑料膜内温差,如不超过25℃,表示保温正常;如超过25℃,说明保温措施不满足要求,应采取再加盖一层塑料膜予以保温。当 混凝土内与混凝土面温差、混凝土面与室外温差均小于25℃,且降温趋于稳定后,停止测温。 (2)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宜采用水冷却方式控制大体积混凝土温度:经计算或实测混凝土试样的中心温度大于80℃;混凝土的厚度大于2500mm、强度等于大于C50,且混凝土入模温度大于30℃;其他需要控制混凝土的中心温度时。 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对混凝土表面进行洒水养护,并铺设保温层。一般保温层由塑料薄膜和草帘组成,如有条件宜采用蓄水养护。在 四周筑起临时性的小堤,蓄水养护,水的高度维持在40~60mm,蒸发后及时补充。

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措施及施工技术的探讨论文(共12篇)

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措施及施工技术的探讨论文(共12篇) 篇1: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措施及施工技术的探讨论文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措施及施工技术的探讨论文 摘要:大体积混凝土已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之中,对大体积混凝土的理论研究也很深入,但施工标准的制定还有些滞后。目前的设计、施工、验收标准对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的要求很少,文章就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措施及相关施工技术做了一些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施工技术 大体积混凝土是指现场浇筑混凝土结构的几何尺寸较大,且必须采取技术措施以避免水泥水化热及体积变化引起的裂缝。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极大推动了高层以及超高层建筑和许多特殊建筑物的出现,这些建筑基础工程大都采用体积庞大的混凝土结构,大体积混凝土已大量应用在工业与民用建筑中。 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检测和控制贯穿于施工的全过程。温度监测和温度控制是相互联系、相互配合的。在施工中宜采用信息化的施工方法,温度监测的数据要及时反馈,以进行温度控制,采取温度控制的措施后,又要根据温度监测的数据判断温度控制的效果。 1 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与养护温控技术 1.1 分层连续浇筑法是目前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普遍采用的方法

分层连续浇筑优点:①便于振捣,易保证混凝土的浇筑质量;②可利用混凝土层面散热,对降低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块的温升有利。 1.2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控制的参数 (1)混凝土的浇筑温度不宜超过28℃。 (2)混凝土内部与表面的温度之差不宜超过25℃,混凝土的温度骤降不应超过10℃。 1.3 每次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及时按温控技术措施的要求进行保温养护 (1)铺设完保温层之后,根据实际情况选取保温材料进行覆盖,塑料薄膜、麻袋、草帘、土、砂等都可作为保温材料,要经过计算确定保温层的总厚度。 (2)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完成并其收水后,外露表面可选用塑料薄膜、养护纸以及喷涂养护液等保温材料。有的保温材料配合使用能取得良好效果,比如塑性薄膜和浸湿的吸水性织物(麻袋、帆布等)配合,可使混凝土中的'水分得以保持,并使其表面水分均匀分布,避免流淌水产生的混凝土表面斑纹。 (3)在昼夜温差大的地区以及特殊恶劣天气频发的地区,施工现场应准备充分的保温材料,同时要依照气温变化趋势和混凝土内温度监测结果及时调整保温层的厚度。 (4)根据温度监测的结果,若混凝土内部升温较快,表面保温效果不好,混凝土内部与表面温度之差有可能超过控制值时,应及时增加保温层厚度。

大体积混凝土温控防裂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措施 一.混凝土裂缝情况 由于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远高于抗拉强度,在温度应力作用下不致破坏的混凝土,当受到温度拉应力作用时,常因抗拉强度不足而产生裂缝。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有细微裂缝(表面裂缝)深层裂缝和贯穿裂缝。其中,细微裂缝一般表面缝宽≤0.1~0.2mm,缝深h不大于30cm;表面裂缝一般表面缝宽≤0.2mm:深层裂缝一般表面缝宽0≤0.2-0.4mm,缝深h=1—5m,且小于1/3坝块宽度,贯穿裂缝指从基础向上开裂且平面贯通全仓。 大体积混凝土紧靠基础产生的贯穿裂缝,无论对坝的整体受力还是防渗效果的影响比之浅层表面裂缝的危害都大得多。表面裂缝也可能成为深层裂缝的诱发因素,对坝的抗风化能力和耐久性有一定影响。因此,对混凝土坝等大体积混凝土应做好温度控制措施。 二.混凝土温度控制措施 1. 总体要求 施工期应对混凝土原材料、混凝土生产过程、混凝士运输和浇筑过程及浇筑后的温度进行全过程控制。对高坝宜采用具有信息自动采集、分析、预警、动态调整等功能的温度控制系统进行全过程控制。 混凝土温度控制应提出符合坝体分区容许最高问题及温度应力控制标准的混凝土温度控制措施,并提出出机口温度、浇筑温度、浇筑层厚度、间歇期、表面冷却、通水冷却和表面保护等主要温度控制指标。 气候温和地区适宜在气温较低月份浇筑基础混凝土,高温季节适宜利用早晚、夜间、气温低等时段浇筑混凝土。 常态混凝土浇筑应采取短间歇均匀上升、分层浇筑的方法。基础约束区的浇筑层厚度厚度宜为1。5--2。0米,有初期通水冷却的浇筑层厚度可适当加厚:基础約束区以上浇筑层厚度可采用1.5——3.0米。浇筑层间歇期适宜采用5~7d。在基础约束区内应避免出现薄层长期停歇的浇筑块,适宜在下层混凝土最高温度出现后,开始浇筑上层混凝土。 碾压混凝土宜薄层浇筑连续上升。 2.原材料温度控制 2.1水泥运至工地的入罐或人场温度不宜高于65度。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与温度控制技术的实际运用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与温度控制技术 的实际运用 摘要:建筑工程项目的开展中,其施工建设当中所采用的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一直都是重要建设环节,其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整体质量。一旦大体积 混凝土出现裂缝,会对施工的安全造成一定的隐患。在本文的分析中,就基于无 锡国家软件园五期项目的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与温度控制技术进行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温度控制技术;实际运用 1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特征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若混凝土结构的横断面尺寸在1m以上,则被称之 为大体积混凝土。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控制温度应力所产生的混凝土裂 缝是很关键的,应当结合一定技术手段,对温度应力加以控制,强化其浇筑过程 时的热量散发,保证浇筑过程中大体积混凝土内外部温差能够得到良好控制,避 免因为温度变化形成结构裂缝。与普通混凝土相比,大体积混凝土有着下特征。 首先,将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应用在建筑工程中,对施工技术有着较高要求,比如 箱型结构施工时,需保证施工过程没有施工缝预留且在浇筑时应当保证连续性, 不可停顿;其次,大体积混凝土一次需要浇筑的混凝土方量较大,由于水泥材料 水化热作用明显,浇筑时在混凝土内部会产生大量难以有效散发的热量,而混凝 土外表面在环境温度影响下会相对低一些,导致其内外部结构产生大量的温度差,产生温度应力,产生混凝土结构裂缝,影响工程项目整体建设质量。 2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与温度控制技术的运用要点 2.1工程案例 2.1.1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概况

该工程为高层住宅建筑,建筑高度48m,地上18层、地下2层。结构形式为 剪力墙,混凝土施工内容较多,基础垫层、筏板基础、圈梁、构造柱和墙柱、梁 板的混凝土等级不同,但基础筏板采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混凝土浇筑施工时为 商用混凝土运送到现场,应根据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要求确定运送方案,配置振动器,安排振捣、管送环节的施工人员和现场管理人员采用二班制的形式保证浇筑 一次性连续完成。此外,大体积混凝土很容易因温差控制不当而产生裂缝,不符 合本工程一次性验收合格的高标准,因此,必须采取适当的温控措施,确保混凝 土内外温差≤25℃,使地下室筏板基础施工质量达到预期要求。 2.1.2筏板大体积混凝土测温 2.1.2.1测温点布置 为了得到准确的温度监测数据,需要根据混凝土结构在竖向合适位置布置几 个不同的测温点,一般在每个平面位置设置1组,每组3个测温点,分别位于上、中、下的位置。而平面测温点布置是根据基坑外形和应力集中部位来布置的,在 中轴线的横线和斜线方向均可作为各部位的代表,上、中、下布置是把基础中各 层次的混凝土内部温度直接反映出来,以全面掌握混凝土结构各部分的实际温度,从而完善控温和养护措施,确保混凝土大体积最终质量。 2.1.2.2测温 测温元件按测温点埋设后,连接数据传输装置,组成一套正常运行的测温系 统后,应按测温计划安排专人定期检测温度,并作好测温记录。一般混凝土温度 会在短时间内迅速升高,大约第三天达到峰值,然后逐渐回落到稳定状态,在这 期间可逐步减少测温频次,直至养护结束。 2.2建筑工程项目大体积混凝土控制技术 2.2.1优选原材料 混凝土原材料种类较多,其中水泥、粗骨料等对于水化放热量影响较大,因此,需要合理选择原材料,并根据试验调整配合比。如选择水泥时,尽量选用低 热水泥或需要较长时间才会出现凝结而放热的水泥,并通过提高其他材料比例来

大体积混凝土的温控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的温控措施 【摘要】通过介绍广珠铁路北江特大桥大体积混凝土施温控措施。对于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水泥水化热引起混凝土浇筑内部温度和温度应力剧烈变化,是导致混凝土发生裂缝的主要原因。根据我国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经验,为防止产生温度裂缝,应着重在控制混凝土温升、延缓混凝土降温速率、减少混凝土收缩、提高混凝土极限拉伸值、改善约束等方面采取措施,而混凝土温升的控制尤为重要,本文着重对此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承台温控措施 1.工程概况 新建广州至珠海铁路复工工程为货运双线铁路,是广东省发展珠江三角洲西翼经济的重点项目之一。其中北江特大桥跨越Ⅲ级航道,中心里程为DK41+969.18,起止里程DK35+284.8~DK48+652.315,桥长为13367.52m,桥跨由14个连续梁和24m、32m简支梁组成。线间距D=4.0~4.41m。大桥基础采用钻孔桩基础,平均长度约45m,最大桩长90m。本桥桥台均为矩形空心桥台,桥墩均采用双线圆端型实体桥墩,最大墩高30m。下部结构承台一般为10.8m×12.3×2.5m(1#墩~115#墩)、主跨连续刚构水中承台11.6m×21×4m(123#墩~124#墩)、四线墩13.8m×19.1×4.5m(124#墩~128#墩),由于最小结构尺寸为2.5m,最大单个承台混凝土1186 m,要求一次性完成混凝土浇注,不留施工缝,属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必须采取有效的降温措施。 2.技术措施 技术上采取的有效措施是:承台内部布设冷却水管,优化混凝土原材料和配合比。 2.1在承台内部设置冷却水管 为有效防止因混凝土内外温差过高而出现有害温度裂缝,采用在承台内部布设冷却水管,通过加快承台内部温度的散失来降低混凝土内外温差。 2.2优化原材料及配合比 根据承台大体积混凝土的质量要求,在施工中尽可能减少水泥的水化热,在原材料及配合比方面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 水泥: 由于最大承台4.5M厚度,水泥在水化反应过程中放出的热量是混凝土体内温度上升的主要因素,水化热多少与单位体积混凝土中水泥用量和水泥品种有关。本工程结合实际及地方材料采用PO42.5等级水泥,以降低水泥自身的发热量。

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措施 一、背景介绍 随着建筑业的不断发展,大体积混凝土的使用越来越广泛。然而,由 于混凝土的自身性质,其在养护期间易受温度影响,从而导致裂缝、 变形等问题。因此,对于大体积混凝土的温控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二、温度对混凝土的影响 1.温度变化会导致混凝土内部产生应力,从而引起裂缝。 2.高温会使得混凝土过早干燥,从而降低强度。 3.低温会使得混凝土的硬化速率变慢,从而延长养护时间。 三、大体积混凝土的温控措施 1.预防性措施 (1)选择合适的材料:选择早强水泥、矿物掺合料等材料可以缩短养护时间。 (2)调整配合比:通过调整水灰比、骨料粒径等参数可以改善混凝土内部结构,提高其耐久性和抗裂性。 (3)采用降温剂:在混凝土中加入降温剂可以有效降低混凝土的温度,从而减小温度应力。 (4)使用遮阳板:在混凝土表面覆盖遮阳板可以防止太阳直射,从而避免混凝土过早干燥。

2.治理性措施 (1)喷水养护:在混凝土表面喷水可以降低其表面温度,从而缓解温度应力。 (2)覆盖湿布:在混凝土表面覆盖湿布可以保持其表面湿润,从而延长养护时间。 (3)加热养护:在低温环境下采用加热设备对混凝土进行养护,可以提高其硬化速率。 四、具体实施步骤 1.根据工程要求选择合适的预防性措施,并在施工前进行预处理。 2.采用实时监测技术对混凝土内部温度进行监测,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治理性措施。 3.严格控制施工过程中的环境条件,如遮阳、通风等。 4.对于高重要性的工程,应采用加热养护等措施进行强化处理。 5.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措施,并对温度变化进行记录和分析,以便于后期总结经验。 五、总结 大体积混凝土的温控措施是建筑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选择合适的材料、调整配合比、采用降温剂等预防性措施和喷水养护、覆盖湿布、加热养护等治理性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混凝土内部应力,避免裂缝和变形等问题的发生。在实施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环境条件,并

简述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控制措施

WORD 格式整理 大概积混凝土温度控制举措 纲要:在大概积混凝土工程中, 为了防备温度裂痕的产生或把裂痕控制在某个界线内, 一定进行温度控制。一般要采纳适合的原料和外加剂,控制混凝土的温升,延缓混凝土的降温速率;选择合理的施工工 艺,采纳相应的降温与保养举措,实时进行安全监测,防止出现裂痕,以保证混凝土构造的施工质量。在 此对大概积混凝土温度控制举措进行了商讨。 重点词:大概积混凝土,温度裂痕,温度控制,水化热 跟着我国各项基础设备建设的加快和城市建设的发展, 大概积混凝土已经越来越广 泛地应用于大型设备基础、桥梁工程、水利工程等方面。这类大概积混凝土拥有体积大、混凝土数目多、工程条件复杂和施工技术要求高等特色, 在设计和施工中除了一定知足强 度、刚度、整体性和持久性的要求外, 还一定控制温度变形裂痕的展开, 保证构造的整体性 和建筑物的安全。所以控制温度应力和温度变形裂痕的扩展, 是大概积混凝土设计和施工中 的一个重要课题。 大概积混凝土的温度裂痕的产生原由 大概积混凝凝土施工阶段产生的温度裂痕,期间内部矛盾发展的结果,一方面是混凝土内外温差产生应力和应变,另一方面是构造的外拘束和混凝土各质点间的内拘束阻挡这类 应变,一旦温度应力超出混凝土所能蒙受的抗拉强度,就会产生裂痕。 1、水泥水化热 在混凝土构造浇筑早期,水泥水化热惹起温升,且构造表面自然散热。所以,在浇 筑后的 3 d~ 5 d,混凝土内部达到最高温度。混凝土构造自己的导热性能差,且大概积混凝土因为体积巨大,自己不易散热,水泥水化现象会使得大批的热齐集在混凝土内部,使得混凝土内部快速升温。而混凝土外露表面简单发散热量,这就使得混凝土构造温度内 高外低,且温差很大,形成温度应力。当产生的温度应力( 一般是拉应力) 超出混凝土当时的抗拉强度时,就会形成表面裂痕 2、外界气温变化 大概积混凝土构造在施工期间,外界气温的变化对防备大概积混凝土裂痕的产生起着很 大的影响。混凝土内部的温度是由浇筑温度、水泥水化热的绝热温度和构造的散热温度等各 种温度叠加之和构成。浇筑温度与外界气温有着直接关系,外界气温愈高,混凝土的浇筑温度也就会愈高;假如外界温度降低则又会增添大概积混凝土的内外温差梯度。假如外界温度的降落过快,会造成很大的温度应力,极其简单引起混凝土的开裂。此外外界的湿度对混凝 土的裂痕也有很大的影响,外界的湿度降低会加快混凝土的干缩,也会致使混凝土裂痕的产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温控及养护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温控及养护措施 摘要: 文章就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大体积混凝土养护措施与预埋的温控测温点 进行分析,介绍了大体积混凝土养护整体温控平衡的常规养护措施对局部特殊部 位采取特殊养护方式的大体积混凝土养护措施,能满足施工规范要求也能节约施 工成本的有效措施为类似工程施工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控制;养护; 前言: 在大体积混凝土作业过程中,最大的技术难点和问题是找到应对表面裂缝问 题的手段和方法。绝大多数大体积混凝土出现开裂问题,主要与降温收缩、干燥 收缩有关。自由状态下的混凝土即便出现收缩情况也不会有内部拉应力问题的出现。如果混凝土面临地基约束条件,其内部就会有拉应力的出现。拉应力比混凝 土当前抗拉强度高的时候,混凝土就会出现开裂问题。 1.大体积混凝土项目的浇筑特点 1.1控制裂缝 为了实现裂缝的有效控制,施工环节必须做好水泥与砂石比例管理,控制水 泥用量,控制水泥反应阶段出现的热量。混凝土作业时可加入适量的减水剂、膨 胀剂用于调整水泥比例、水泥用量,以满足建筑物建设要求为基础,确保混凝土 性能达标。必须掌握温差问题,不能忽视温差引起的影响。降低初始温度十分重要,是避免内外出现过大温差的前提。可以用冷水降温方法,控制表面初始温度。如果温差在25℃以内,可以直接拆模;如果温差超过25℃,需要使用相应的降 温方法,温度降下后拆模。浇筑混凝土时,必须安排专人监控,负责温度变化监测,记录温度变化过程,并及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另外,为避免混凝土裂缝

出现,控制钢筋保护层厚度也是十分重要的,如果混凝土厚度非常大,混凝土易 出现裂缝。 1.2浇筑技术分析 在正式进行混凝土浇筑作业前,需要保障地面清洁与干爽。材料方面,需要 结合现实需求与施工标准条件,把握浇筑技术要点,合理优化材料配置,选择与 工程情况需求相匹配的水泥品种。做好浇筑材料的管理,选择合适的水泥与砂石 比例,做好初凝时间的控制工作。骨料的比例按照工程体积情况确定,一般为80%~83%,否则很难达到最优建设效果。选择骨料的时候更倾向于级配优良、低 线膨胀系数骨料。使用前认真观察表面,不应选择有弱包裹层的骨料,要控制好 岩石弹模,确保大体积混凝土能顺利完成浇筑作业。如果有必要甚至需要人为适 当延长凝固时间,让混凝土可以有更多时间能散热。通常,热量蒸发时间在3~ 4h。施工中为了降低温度,可以选择多种手段,但绝不能使用的方法是中途加水。浇筑作业进行时,需要选择分区浇筑与处理手段,严格按照规定流程与顺序工作。振捣需要秉承缓慢拔出、快速插入原则,这样才能保障振捣均匀性,提高混凝土 密度。另外,混凝土凝固前需要认真浇筑,不可以出现中途中断问题。如果遇到 意外无法完成,需要使用补救手段保障浇筑质量。 1.3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思路 浇筑混凝土时,浇筑一层后振捣并继续浇筑新混凝土。此外,施工中混凝土 供应、钢筋疏密、结构大小也是需要充分考虑的问题。浇筑混凝土需要用全面分 层方式,也就是在第一层混凝土还没有彻底凝固之前展开第二层浇筑。该方法大 多被用在没有过大施工面积的工程项目、工程平面。另外,分段分层施工方法也 是常用手段,该方法从底层开始,随后一层层往上浇筑。遇到厚度比较大的结构,这种方法的操作会遇到较大的麻烦。分层分段施工可以有效缓解混凝土不足问题。面对长度比厚度大的结构体施工,斜面分层施工是非常好的方式。从下往上浇筑,斜面坡度需要≤1/3。 1.4合理配比材料

桥梁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温度控制技术研究

桥梁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温度控制技术研究 桥梁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温度控制技术研究 【摘要】本文主要论述桥梁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工艺,以及混凝土温度控制措施,阐述了温度控制效果进行检验分析过程。 【关键词】桥梁施工;混凝土施工;温度控制 1 引言 桥梁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成为整座桥梁根底和关键。温度裂缝是由温度变化在不同约束条件下微观裂缝扩展形成宏观裂缝。为防止温度裂缝的产生,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必须采取温度控制措施,并进行温度控制监测,以确保桥梁承台大体积混凝土的工程质量要求。 2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工艺 2.1 混凝土浇筑方式 1〕泵送方式:采用直接泵送方式,将整个主塔承台平面分为几个浇筑大区进行,根据混凝土浇筑的能力、混凝土初凝的时间以及有关规定分层厚度,可根据实际浇筑速度适当的加厚。在每个浇筑区域模板附近最先开始浇筑,防止在模板处形成斜面,从而造成砂浆聚集影响承台混凝土保护层的质量。在钢筋密集区尤其是塔座、塔柱预埋钢筋处,可按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泵管布置方式。 2〕分层方式:根据混凝土初凝时间初步确定每层浇筑厚度约35cm,根据浇筑推进情况,层间最长间隔时间不超过混凝土初凝时间。如,在实际施工中混凝土初凝时间小于预计时间,应对浇筑方式进行及时调整。调整为推移式连续浇筑,但这种方式极易造成混凝土的泌水大量而且集中,极易产生混凝土的病害。 2.2 混凝土振捣 大体积混凝土的振捣方式一般采用插入式振捣棒进行振捣。随着浇筑推进,振捣器也相应跟紧,以确保整个过程混凝土振捣质量。振捣棒移动间距小于振捣棒作用半径的1.5倍左右,振捣过程中,振捣棒尽量防止接触到模板以及钢筋,同时应与模板周边保持5~10cm距离,并且振捣上层混凝土时应插入下层混凝土中一局部。 2.3 混凝土养护 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主要遵循的原那么是内降外保。即降低混凝土内部温度,提高混凝土外部温度。承台顶面一般采用饱水养护,用土工布覆盖时,必须先行将其润湿,养护时禁止将水大力冲入,应采用漫流方式。确保饱水养护时间不少于三天。大体积混凝土外部保温的目的在于减小混凝土的内外温差,防止出现温度应力裂缝。 3 温度控制措施 3.1 设计方面措施 明确混凝土优化配合比,最大水灰比为0.55。合理配合比最终可生产出具有良好和易性以及可泵性的混凝土,在满足其设计强度以及性能的前提条件下,减少水泥用量和水灰比,参加适当量的粉煤灰,这样可以降低水泥水化热。使用缓凝剂等外加材料,可降低混凝土水化热产生的温升。在现场条件允许以及保证质量的条件下,在施工过程中可掺加一定量的早强剂。

桥梁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的温控方案与技术

桥梁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的温控方案与 技术 摘要:随着国内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桥梁建设工程作为交通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也得到了一定的进步。本文通过对大体积混凝土桥梁管理的过程中,对于温控对桥梁建设过程中造成影响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讨论,有助于桥梁管理领域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桥梁管理;大体积混凝土;温控 1引言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桥梁作为交通线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开展了大规模的建设工作,我国相对其他国家面积较为广阔,桥梁的建设需求相对较高,且由于国内地质地形较为复杂,对于桥梁建设技术也提出了新的挑战,为了保证桥梁质量的稳定,桥梁中的各个部件,如桥墩、桥塔等的规格在不同程度上有所增长。而这种跨度加大的桥梁在整个施工运行的过程中,在其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位置往往会发生较为严重的环壁状开裂。特别是在温度传道效率较差的情况下,拥有较高厚度的T梁往往会由于内外温差较大的原因使其内部构件催生出较强的温度应力,最后相关构件发生开裂的情况,对桥梁的整体质量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从当前情况来说,根据对其开裂受力的科学分析,这种情况的产生于大体积混凝土自身传热性能较差有着较为紧密的联系。因此在进行相关大体积混凝土构件的管理过程中,要对构件的温度应力因素做出综合性考虑,使管理方案更加合理、有效。 2桥梁温度场基本原理 2.1桥梁温度场内涵

由于桥梁自身的实际功能决定了桥梁整体要长时间暴露于自然环境的状态下,在各种气候条件下温度不断变化,相应的温度荷载随着产生。大体积混凝土作为 重要的建筑材料,其导热系数相对较小,使桥梁结构表面和结构内部形成较为明 显的温差,在这种情况下,结构内外涨缩程度的不同会影响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自 身的稳定性,在自然环境的温差起伏较大的情况下内部产生一定的温度应力差。 现实中自然环境的温度场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包括年温变化作用、日照温度以及 骤然降温作用。这三个方面的温度场中,日照温度是对大体积混凝土工程中影响 最为明显的方面,其中涉及到较多的控制因素,包括气温、紫外线强度、风速和 日照时间等多个方面共同进行影响。根据以上几种特征,现实中大体积混凝土结 构随着温度场的变化其表面的温度也会发生改变,且随着日照角度的不断变化, 结构表面最高温度的点也在随之进行迁移。所以由此得出,对于桥梁结构作用影 响最为显著的因素为日照温差,但相对来说其变化规律性、周期性较强,在进行 对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温度影响时会使用年均气温作为研究依据。而气温骤降主 要是指当前区域被冷空气侵袭时,短时间内气温发生急剧变化,对于桥梁构件产 生一定的消极影响。 2.2桥梁温度场基本假定 在研究温度场对于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产生的影响的过程中,一些具体数据会 由于温度变化而产生一定的改变,例如有密度、弹性模型以及导热系数等,所以 这种数据不能够较为直观有效的对大体积混凝土桥塔内部的温度变化作为较为有 效的解释。在实际的研究过程中可以适当简化研究模型,忽略部分不必要因素, 保证实验结果的有效性。整个实验过程中会进行以下假设: 2.2.1各项同性假定 在涉及到材料学的研究过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材料呈现均质特点且各项同性。依托于大体积混凝土内部构造的骨料与缝隙分布较为随机,相比于宏观搭桥,通 过微观对其热学、力学性能与骨料特性的联系进行较为详尽的分析。而钢筋由于 在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中占据了较少的比重,对于构件整体温度传导不会造成较大 影响,所以在整个研究过程中会忽略钢筋对其温度传导的影响。

大体积混凝土控制温度和收缩裂缝的技术措施

第一篇:大体积混凝土控制温度和收缩裂缝的技术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控制温度和收缩裂缝的技术措施 为了有效地控制有害裂缝的浮现和发展,必须从控制混凝土的水 化升温、延缓降温速率、减小混凝土收缩、提高混凝土的极限拉伸强度、改善约束条件和设计构造等方面全面考虑,结合实际采取措施。 1 降低水泥水化热和变形 1.选用低水化热或者中水化热的水泥品种配制混凝土,如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水泥、复合水泥等。 2.充分利用混凝土的后期强度,减少每立方米混凝土中水泥用量。根据试验每增减 10kg 水泥,其水化热将使混凝土的温度相应升降1℃。 3.使用粗骨料,尽量选用粒径较大、级配良好的粗细骨料;控制砂石含泥量;掺加粉煤灰等掺合料或者掺加相应的减水剂、缓凝剂, 改善和易性、降低水灰比,以达到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的目的。 4.在基础内部预埋冷却水管,通入循环冷却水,强制降低混凝土水化热温度。 5.在厚大无筋或者少筋的大体积混凝土中,掺加总量 不超过 20%的大石块,减少混凝土的用量,以达到节省水泥和降低水 化热的目的。 6.在拌合混凝土时,还可掺入适量的微膨胀剂或者膨胀水泥,使混凝土得到补偿收缩,减少混凝土的温度应力。 7.改善配筋。为了保证每一个浇筑层上下均有温度筋,可建议设计

人员将分布筋做适当调整。温度筋宜分布细密,普通用φ8 钢筋,双向配筋,间距 15cm。这样可以增强反抗温度应力的能力。上层钢筋的绑扎,应在浇筑完下层混凝土之后进行。 (8)设置后浇缝。当大体积混凝土平面尺寸过大时,可以适当设置后浇缝,以减小外应力和温度应力;同时也有利于散热,降低混凝 土的内部温度。 2 降低混凝土温度差 1.选择较适宜的气温浇筑大体积混凝土,尽量避开炎热天气浇筑混凝土。夏季可采用低温水或者冰水搅拌混凝土,可对骨料喷冷水雾 或者冷气进行预冷,或者对骨料进行覆盖或者设置遮阳装置避免日 光直晒,运输工具如具备条件也应搭设避阳设施,以降低混凝土拌 合物的入模温度。 2.掺加相应的缓凝型减水剂,如木质素磺酸钙等。 3.在混凝土入模时,采取措施改善和加强模内的通风,加速模内热量的散发。 3 加强施工中的温度控制 1.在混凝土浇筑之后,做好混凝土的保温保湿养护,徐徐降温, 充分发挥徐变特性,减低温度应力,夏季应注意避免曝晒,注意保湿, 冬期应采取措施保温覆盖,以免发生急剧的温度梯度发生。 2.采取长期的养护,规定合理的拆模时间,延缓降温时间和速度,充分发挥混凝土的“应力松弛效应”。 3.加强测温和温度监测与管理,实行信息化控制,随时控制混凝土内的温度变化,内外温差控制在25℃以内,基面温差和基底面温差

大体积混凝土的温控施工技术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的温控施工技术措施 1. 混凝土浇筑前,要对混凝土的温度、环境温度、浇筑方式和混凝土配合比进行合 理设计和调整,以确保混凝土浇筑后能够控制温度的变化。 2. 采用冻土灌浆混凝土浇筑时,应在混凝土中掺加适量的冰块,以控制混凝土的温度。 3. 在夏季高温季节,可以采用夜间或清晨进行混凝土浇筑,以避免白天高温时对混 凝土的影响。 4. 在严寒季节,应采取必要的保温措施,例如棚盖、加热设备等,以保证混凝土浇 筑后能够充分凝固。 5. 在地下工程的混凝土浇筑中,应考虑地下水的影响,适当控制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同时控制混凝土的水灰比,以避免混凝土出现冷缝等现象。 6. 在混凝土浇筑前应进行试块试验,以确保混凝土的强度符合要求。 7. 在混凝土浇筑时,应采用慢浇淋的方法,避免局部温度过高,影响混凝土的强度 和稳定性。 8. 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及时覆盖塑料薄膜或湿布等,以控制混凝土表面的蒸发,避免过快干燥导致开裂。 9. 对于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应控制每次浇筑的体积,避免混凝土温度过高,导致混 凝土强度、密实度不良。 10.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前,应适当减少混凝土中的冷却剂用量,以避免混凝土温度过低,造成混凝土强度下降。 11. 在混凝土浇筑后应及时进行养护,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避免开裂、渗水 等现象。 12. 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配合施工人员的操作,控制混凝土的密度,避免混凝土松散,导致混凝土强度下降。 13.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时,采用水泥预冷处理,可以有效控制混凝土温度变化,提高 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 14.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前应加装补偿器,避免因混凝土收缩导致混凝土开裂。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及温度控制方案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及温度控制方案 1、温控原因 大体积混凝土在水泥水化热作用下,将产生较高的水化热温升,形成不均匀非稳定温度场,产生非均匀的温度变形。温度变形在下部结构和自身的约束下将产生较大的温度应力,极易导致混凝土开裂。为保证工程质量,减轻或避免温度裂缝,除应采取合理的施工方法和工艺外,还必须进行温度控制和温控监测。 2、温控标准及措施 2.1温控标准 温控标准根据在施工期内为保证混凝土不出现有害温度裂缝由温控设计计 算而采取,综合考虑混凝土入模温度、混凝土水化热发展变化规律、养护条件、 通水散热等因素,主要制定以下三个方面温度控制标准: (1)混凝土浇筑入模温度不超过30 C; (2)混凝土内表温差不超过25C; (3)混凝土最大降温速度不大于3.0 C /d。 2.2温控措施 2.2.1混凝土原材料选择及质量控制 (1)水泥:水泥应分批检验,质量应稳定。如果存放期超过3个月应重新检验。 (2)粉煤灰:粉煤灰入场后应分批检验,质量应符合《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1596-9D的规定。 (3)细骨料:砂含泥量必须小于2%其它指标应符合规范规定,砂入场后应分批检验。细骨料应尽量堆高,以降低混凝土出机温度。

(4)粗骨料:石子级配必须优良,来源应稳定。石子必须分批检验,使用前其各项指标必须符合规范要求。粗骨料应尽量堆高,以降低混凝土出机温度。 (5)外加剂:掺加性能优良的缓凝型高效减水剂,外加剂在使用前尽量配成溶液,拌和均匀后方可使用,配制应有专人负责,做好配制记录;若直接使用固体外加剂,则需提前分袋称好。 (6)水:河水。 2.2.2优化混凝土配合比,降低水化热温升 优化混凝土配合比,尽量降低水泥用量(或使用中热和低热水泥) ,控制水化热温开,并尽量延长外加剂凝结时间,降低混凝土最高温度。因此必须通过大量试验,筛选减水率高、凝结时间长、性能优良的外加剂以最大限度的降低水泥用量,同时合理选择配合比参数,使混凝土工作性能优良,便于施工。混凝土应具有良好的粘聚性,不离析、不泌水。初始坍落度应控制在16〜20cmi初凝时间应大于20h。 2.2.3混凝土浇筑温度的控制 在每次混凝土开盘之前,要量测水泥、砂、石、水的温度,专门记录,计算其出机温度,并估算浇筑温度。当浇筑温度超过控制标准时,必须采取以下措施: 2.2.4土尽量在气温较低时或在夜间浇筑; 2.2.5料尽量堆高并采取遮阳措施; 2.2.6入场温度不应超过50C,否则应采取措施,如要求水泥厂家在水泥出厂前放置一段时间,或采取多次倒运的方法降低水泥使用温度; 2.2.7土泵管外用草袋遮阳,并经常洒水降温;(5)当气温超过32c时,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