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区域麻醉镇静辅助用药专家共识

区域麻醉镇静辅助用药专家共识

区域麻醉包括外周神经阻滞和椎管内麻醉,因其可提供满意的操作条件、良好的术中与术后镇痛以及具有健康经济学方面优势,符合日间手术的发展需求,已广泛用于临床。为了提高患者对区域麻醉的接受程度和舒适性,临床常采取辅助镇静的措施。为推动区域麻醉镇静在我国规范化应用,有必要制订相关指南或专家共识。

一、区域麻醉镇静的定义及目的

区域麻醉镇静是指通过应用镇静药、麻醉性镇痛药和全身麻醉药以及相关技术,消除或减轻患者在接受区域麻醉操作或手术过程中的疼痛、紧张、焦虑等主观痛苦和不适感。区域麻醉镇静的类型包括从最小程度的镇静到深度镇静。

大部分患者对区域麻醉的手术/操作有紧张、焦虑和恐惧心理,手术/操作过程中易发生心率增快、血压升高、心律失常,甚至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脑卒中或心搏骤停等严重并发症。少数患者不能耐受或配合完成区域麻醉操作和手术进行,从而使麻醉医师无法进行区域麻醉或手术医师无法进行手术。区域麻醉下的镇静目的是消除或减轻患者的焦虑和不适,从而增强患者对于区域麻醉操作和手术的耐受性和满意度,最大限度地降低其在围术期中发生损伤和意外的风险,为麻醉和手术/操作创造最佳的诊疗条件。

二、区域麻醉镇静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一)区域麻醉镇静的适应证

1.所有因手术需要、并愿意接受区域麻醉的患者。

2.对区域麻醉与手术心存顾虑或恐惧感、高度敏感而不能自控的患者。

3.手术时间较长、操作复杂的区域麻醉。

4.一般情况良好,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健康状况分级为I 或Ⅱ级患者。

5.处于稳定状态的ASA健康状况分级为Ⅲ或Ⅳ级患者,可酌情在密切监测下实施。

(二)区域麻醉镇静的禁忌证

1.有区域麻醉禁忌证或拒绝镇静/全身麻醉的患者。

2.ASA健康状况分级为V级的患者。

3.有未得到适当控制、可能威胁生命的循环与呼吸系统疾病患者。

4.有镇静药物过敏及其他严重麻醉风险者。

三、区域麻醉镇静深度的评估

(一)评估镇静水平

(一)镇静水平连续性分类

ASA、美国儿科学会(AAP)和美国儿童牙科学会(AAPD)使用以下统一的术语来定义镇静水平连续性分类。

1.轻度镇静(minimal sedation)(以往称抗焦虑):药物引起的该状态时,患者对口头指令可做出正常反应,虽然认知功能和身体协调能力可能受损,但气道反射、通气和心血管功能不受影响。

2.中度镇静/镇痛(moderate sedation/analgesia)(以往称为清醒镇静或中度镇静):由药物引起意识抑制状态,患者对口头指令

或者轻柔的触觉有明确的反应。中度镇静时,无需为保持气道通畅对患者进行干预,患者自主通气足够,心血管功能通常能够维持。

3.深度镇静/镇痛(deep sedation/analgesia)(深度镇静):药物引起的意识抑制状态,患者不易被唤醒,但对重复口头命令或疼痛刺激能产生明确的反应。患者维持自主通气的能力可能受损,可能需要辅助手段保持气道通畅。心血管功能通常能够得以维持。深度镇静会使得患者丧失部分或者全部的气道保护反应。

4.全身麻醉(general anesthesia):药物导致的患者意识丧失,即使在疼痛刺激下也无反应。自主通气功能常常会受损,患者通常需要辅助来维持气道通畅,由于自主呼吸抑制或者药物导致神经肌肉功能抑制可能需要正压通气。心血管功能可能受损。

表1. 镇静水平连续性分类

注:伤害性刺激诱发的逃避反射不被视为一种明确反应(如推开疼痛刺激源以确认存在更高的认知反应)

(二) 镇静水平评估方法

1. 警觉/镇静观察评分

(observer’s assessment of alertness/sedation; OAA/S评分,表2 ) OAA/S评分是临床镇静评分中有代表性的一种镇静评分方

法,OAA/S评分主要是通过对患者进行声音指令和触觉干扰指令来评价患者的镇静深度。

表2. OAA/S评分的标准

2. Ramsay 评分Ramsay 评分是临床使用非常广泛的镇静评分标准,简单实用(表3)。其分为三个层次的清醒状态和三个层次的睡眠状态。Ramsay评分是可靠的镇静评分标准,但缺乏特征性的指标来区分不同的镇静水平。

表3. Ramsay评分

3. 视觉模拟评分(VAS)VAS可以用作基于患者的自我检测的镇静。总体上在患者和调查者盲评之间存在线性关系,但在不同的患者之间有很大变异。VAS只有在较浅的镇静中才可以应用。基于医护人员的VAS评分,深度镇静患者的一致性有76%,而轻/中度镇静的

一致性有90%。基于医护人员的VAS评分在临床应用中是一个快速、简单、精确的工具。

4. 脑电双频谱指数(BIS)诸多研究表明BIS可以精确预计患者应用全身麻醉药后意识的消失。在深度镇静时(OAA/S 2-3),单独应用丙泊酚或丙泊酚和芬太尼、咪达唑仑的联用时,OAA/S和BIS 表现出了较好的线性关系。BIS的缺陷在于无法辨别轻度镇静。

5. 听觉诱发电位已经证明中潜伏期听觉诱发电位较之BIS与镇静水平相关性较好,可以区别所有不同OAA/S水平的患者。长潜伏期听觉诱发电位在单独应用丙泊酚或者丙泊酚和瑞芬太尼合用时与镇静水平有相关性,然而单独应用瑞芬太尼时则消失。目前尚没有充足证据提示听觉诱发电位可以常规推荐用于镇静水平的测量。

四、麻醉前访视与评估

在进行区域麻醉操作镇静前,麻醉医师需要充分做好麻醉前评估。

1.麻醉前评估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病史、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重点判别患者是否存在困难气道;是否存在未控制的高血压、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等可能导致围术期严重心血管事件的情况;是否有阻塞性睡眠性呼吸暂停、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肥胖、哮喘、吸烟和未禁食等可能导致围术期严重呼吸系统事件的情况;

2.应告知患者和(或)患者委托人区域麻醉联合镇静的操作方案,并向患者和(或)委托人解释区域麻醉联合镇静的目的和风险,取得患者和(或)委托人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3. 区域麻醉镇静前的准备,与外科术前准备相同。

五、区域麻醉的镇静方法和技术

(一)镇静药物的理想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动力学

镇静药物的理想药代动力学特点包括:快速起效、简单滴定、高效清除。药效学取决于效应室内药物的浓度和作用,通过常数Ke0来表述血浆和效应靶点的浓度达到平衡的时间。临床单次注射后的达峰效应时间(TPE) 与药代动力学模型无关且量效关系更加可预见。消除半衰期在多室模型中的应用受到限制。因此,提出了时量相关半衰期,其定义为在停止注射后血浆药物浓度减少50%所需要的时间。当涉及输注时间时,较短的时量相关半衰期和高效清除是满足镇静药物快速消除和快速恢复的必要条件。

(二)镇静常用药物

1. 右美托咪定

右美托咪定是一种高选择性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具有中枢性抗交感、抗焦虑和剂量依赖性镇静作用;有一定的镇痛、利尿作用,能延长感觉阻滞时间,影响体温的调节过程,减少术后寒战;对呼吸无明显抑制,但剂量过大可引起显著的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恶心和呕吐。右美托咪定与其他镇静催眠药的作用机制不同,可产生自然非动眼睡眠,在一定剂量范围内,机体的唤醒系统功能仍然存在。接受右美托咪定患者(OAA/S≤4分),受到刺激时可观察到觉醒反应。越来越多的文献支持右美托咪定在区域麻醉中的应用。

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后,其分布半衰期(t1/2α)约6 min,消

除半衰期(t1/2β)约2 h,时量相关半衰期(t1/2CS)随输注时间增加显著延长,若持续输注10 min,则t1/2CS为4 min;若持续输注8 h,则t1/2CS为250 min。静脉泵注负荷剂量1 μg/kg(10 min),右美托咪定的起效时间为10~15 min(从起始给药算起);如果没有给予负荷剂量,起效时间和达峰时间均延长。成人一般负荷剂量为1 μg/kg(10 min),以0.3 μg/kg/h维持,达中、深度镇静/镇痛时,大约需20~25 min(从起始给药算起);以0.2 μg/(kg·h) 维持,达中、深度镇静/镇痛时,大约需要25~33 min。

2. 丙泊酚

丙泊酚,又名异丙酚,是一种快效、短效静脉麻醉药,持续输注后无蓄积,患者苏醒迅速而完全,没有兴奋现象,是目前最接近理想的镇静药物。其被证实具有剂量依赖性的镇静效应,且没有剂量相关性的抗焦虑作用。部分患者会有遗忘效应,但与咪达唑仑相比,这种遗忘是不完整的和低效的。丙泊酚的镇痛作用较差。

丙泊酚TCI麻醉或镇静时,麻醉时效应室浓度需达到2~5μg/ml,效应室浓度低于1.0 μg/ml可以苏醒,效应室浓度0.4~0.8 μg/ml 产生镇静。静脉注射丙泊酚2.5mg/kg,约经1次臂-脑循环时间便可发挥作用,90~100s其作用达峰值。催眠作用的持续时间与剂量相关,2~2.5 mg/kg丙泊酚的持续5~10min。单次静脉注射丙泊酚的半数有效量(ED50)为1~1.5 mg/kg。

丙泊酚最主要的优点在于其药代动力学的类型。丙泊酚可以快速诱导,快速改变镇静水平和快速恢复。以100~200mg/h的速度输

注丙泊酚时,会产生血流动力学波动,表现为动脉压降低,心动过缓发生率增加。应用低剂量的氯胺酮可以轻微改善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性。丙泊酚抑制呼吸,降低通气反应,显著降低呕吐的发生。

3. 咪达唑仑

咪达唑仑,又名咪唑安定,水溶性,具有抗焦虑、催眠、抗惊厥、肌松和顺行性遗忘等作用。咪达唑仑因其快速起效和快速失效而受到临床青睐。但是,该药的临床个体差异较大,可能与血浆蛋白浓度、表观分布容积以及是否使用术前药等因素有关。咪达唑仑无镇痛作用,但可增强其他麻醉药的镇痛作用。咪达唑仑有剂量相关的呼吸抑制作用,对心血管系统影响轻微,无组胺释放作用,不抑制肾上腺皮质功能,可透过胎盘。其镇静作用短暂,除与其再分布有关外,主要与其生物转化迅速有关。氟马西尼是其特异性的拮抗剂,但氟马西尼的消除快于咪达唑仑,所以拮抗后可能再次出现镇静。

咪达唑仑单次静脉注射后分布半衰期为0.31±0.24 h,消除半衰期2.4±0.8 h,血浆蛋白的结合率为94±1.9%,稳态分布容积为0.68±0.15L/kg。血液总清除率为502±105ml/min,相当于正常肝血流量的1/3,故清除受肝脏灌注的影响。

4. 氯胺酮

氯胺酮呈高度脂溶性,能迅速透过血脑屏障进入脑内。氯胺酮静脉注射后1 min、肌注后5 min血浆药物浓度达峰值。单独注射氯胺酮时不像其他全身麻醉呈类自然睡眠状,而呈木僵状。麻醉后患者眼睛睁开,虽然各种反射如角膜反射、咳嗽反射与吞咽反射依然存在,

但无保护作用。氯胺酮对心血管的影响主要是直接兴奋中枢交感神经系统的缘故。氯胺酮对呼吸的影响轻微。其具有支气管平滑肌松弛作用。剂量较大时可致唾液分泌增多,不利于保持呼吸道通畅。

低剂量的氯胺酮可以提供较弱的镇静和极好的镇痛作用。氯胺酮并不减少丙泊酚的使用剂量,通过其交感活性可以使血流动力学更稳定,其中枢效应与丙泊酚导致的呼吸抑制相拮抗。然而,氯胺酮导致的恶心、呕吐和大剂量应用时药效的消除时间延长仍然是限制其临床应用的因素。镇静剂量的氯胺酮( 0.25mg/kg ) 不会导致噩梦和幻觉。

氯胺酮单次静脉注射后药代学参数符合二室开放模型。其消除半衰期为2.5~2.8 h,稳态表观分布容积3.1L/kg。值得注意的是,氯胺酮相对短的分布半衰期(11~16 min)反映此药在体内的快速分布,相对大的分布容积提示其脂溶性高。

5. 七氟烷

七氟烷是一种卤族类吸入麻醉药,具有芳香味,对呼吸道刺激小。麻醉效能较弱,MAC为1.5%~2.2%,合用氧化亚氮可使其MAC显著降低。血液气体分配系数为0.63,调节吸入浓度可迅速改变麻醉深度,麻醉诱导和苏醒均较迅速。经4~5次自发呼吸后,患者意识即可消失。七氟烷部分经肝脏代谢,其代谢产物可被重吸收并经肺排出,停止吸入后患者苏醒迅速,平均为10 min,苏醒过程平稳,恶心呕吐少见。通过对个体缓慢的滴定,可以防止七氟烷呼吸抑制的发生。

七氟烷对心肌有轻微的抑制作用,麻醉加深时血压下降,减浅麻醉和手术刺激可使血压回升。七氟烷不增加心脏对肾上腺素的敏感性。七氟烷存在浓度相关的呼吸抑制。七氟烷可抑制乙酰胆碱、组胺引起的支气管收缩,增强非去极化神经肌肉阻滞剂的肌松作用,使其作用时间延长。七氟烷未见肝、肾毒性。

七氟烷比咪达唑仑产生更好的、剂量依赖性的镇静,可使患者快速从镇静中恢复。患者对七氟烷接受度和满意度均较高,但会引起患者兴奋和手术室污染。如果面罩大小合适、废气系统完善,空气中七氟烷浓度仍在安全范围内(<10ppm)。七氟烷的兴奋特性和污染使其成为镇静的次要选择。

6. 阿片类

(1)瑞芬太尼

在阿片类药物中,瑞芬太尼是一种具有出色的药代动力学的镇痛药,是真正的短效阿片类药物。瑞芬太尼达峰时间1.5min,消除时间5.8min,半衰期较短,时量相关半衰期不依赖输注时间,即使输注4 h也无蓄积作用,时量相关半衰期仍为3.7 min。其稳态分布容积0.39L/kg,清除率41.2ml/(kg·min),终末半衰期9.5min。瑞芬太尼作用消失快主要是由于代谢清除快,被组织和血浆中非特异性酯酶迅速水解,而与再分布无关。瑞芬太尼对呼吸有抑制作用,但停药后恢复更快,停止输注后3~5 min可恢复自主呼吸。瑞芬太尼可使动脉压和心率下降20%以上,下降幅度与剂量并不相关。瑞芬太尼不引起组胺释放,可引起恶心、呕吐和肌僵硬,但发生率较低。

瑞芬太尼静脉输注速率>0.2μg/(kg·min)时或者以0.1μg/(kg·min)复合丙泊酚时容易引起呼吸抑制,恶心、呕吐和瘙痒是常见并发症。瑞芬太尼在正常剂量下较少引起肌肉僵硬,当其大于1μg/(kg·min)时其发生几率大大增加,镇静剂量时很少引起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多项临床试验的meta分析表明,0.1μg/(kg·min)瑞芬太尼是权衡其副作用和镇静效应的最佳剂量。较之丙泊酚,其抗焦虑和遗忘的效应较弱。

瑞芬太尼镇静效应较差。但达到镇静水平时,可产生明显的副作用,特别是显著的呼吸抑制。镇静是阿片类药物的副作用,作为镇静药的辅助药,阿片类药物可提供更好的镇痛,这可能是在区域麻醉后应用阿片类药物的原因。可以联用瑞芬太尼和丙泊酚,在区域麻醉完成后,输注瑞芬太尼的量随之降低。

(2)芬太尼

芬太尼合成于1960 年,为合成的苯基哌啶类药物,是当前临床麻醉中最常用的麻醉性镇痛药。芬太尼的镇痛强度约为吗啡的75~125倍,作用时间约30min。芬太尼对呼吸有抑制作用,主要表现为频率减慢。静脉注射5~10min后呼吸频率减慢至最大程度,持续约10min后逐渐恢复。剂量较大时潮气量也减少,甚至呼吸停止。芬太尼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轻微,不抑制心肌收缩力,一般不影响血压。芬太尼可引起心动过缓,此种作用可被阿托品对抗。小剂量芬太尼可有效减弱气管插管的高血压反应,其机制可能是孤束核以及第9、10颅神经核富含阿片受体,芬太尼与这些受体结合后可抑制来自

咽喉部的刺激。芬太尼也可引起恶心、呕吐,但没有引起组胺释放的作用。芬太尼的脂溶性很强,易于透过血-脑脊液屏障而进入脑,也易于从脑重新分布到体内其他组织,尤其是肌肉和脂肪组织。单次注射芬太尼的作用时间短暂,与其再分布有关。若反复多次注射芬太尼,则可产生蓄积作用,其作用持续时间延长。快速静脉注射芬太尼可引起胸壁和腹壁肌肉僵硬而影响通气。由于其药代动力学特点,芬太尼反复注射或大剂量注射后,可在用药后3~4h出现延迟性呼吸抑制,临床上应引起警惕。

(3)舒芬太尼

舒芬太尼是芬太尼的衍生物,其作用与芬太尼基本相同。舒芬太尼的镇痛作用更强,约为芬太尼的5~10倍,作用持续时间约为其2倍。此药对呼吸也有抑制作用,其程度与等效剂量的芬太尼相似,只是舒芬太尼持续时间更长,此药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很轻,也没有引起组胺释放的作用,可引起心动过缓。引起恶心、呕吐和胸壁僵硬等作用也与芬太尼相似。舒芬太尼的亲脂性约为芬太尼的两倍,更易透过血-脑脊液屏障;舒芬太尼与血浆蛋白结合率较芬太尼高,而分布容积则较芬太尼小。

表4. 麻醉性镇痛药的药代动力学参数

(三)给药技术

单次或重复的负荷量可导致不稳定的血浆和效应室浓度,表现为峰浓度导致的副作用、易变化的镇静水平和不稳定的血流动力学。最初的负荷量加持续输注维持,导致血浆药物浓度的持续增加,需要多次改变输注速率来维持目标镇静水平,特别是在手术时间较长的患者。这些问题可由靶控输注解决,它基于药代动力学模型、微处理器控制的计算方法来驱动给药。

以往经典的算法中,将血浆浓度作为靶点,可以得到良好的结果。而将效应室浓度作为靶点,可以使药物快速起效和较好的预测药物的效应。效应室镇静方法可以使效应室的镇静药物浓度更快地达到有效浓度,维持更长的时间,并且可以稳定而快速的到达所需的镇静水平。效应室内丙泊酚达到0.4~0.8 μg/ml、瑞芬太尼达到0.5~1.0 ng/ml 可在大多数情况下产生满意的镇静。缓慢的滴定可以处理药物药效的个体间差异。

(四)临床常用镇静方法

区域麻醉操作时一般不宜采用深度镇静/镇痛。术中为增加患者围术期的满意度特别是长时间手术和特殊体位的患者,可以采用深度镇静/镇痛或全身麻醉,推荐喉罩(或气管插管)+丙泊酚TIVA/TCI 镇静或者吸入麻醉维持,可以根据情况联合瑞芬太尼镇痛。对于区域麻醉效果不确定或失败病例,应直接改为全身麻醉。

目前临床常用镇静方法包括:

1. 右美托咪定

右美托咪定镇静的负荷剂量为0.5~1.0 μg/kg,输注时间为10~15min;维持速率为0.2~0.7μg/(kg·h),可合用适量芬太尼、舒芬太尼或瑞芬太尼,但需注意可能引起上呼吸道梗阻和严重心动过缓甚至心搏骤停。

2. 丙泊酚

丙泊酚镇静的负荷量20~50mg(0.2~1.0mg/kg)后,最初的输注速度为3mg/(kg·h)。丙泊酚联合阿片类药物将是一个较好的选择,能明显减少丙泊酚的用量,如给予瑞芬太尼维持200-400 μg/h。根据镇静的水平和不良反应情况来决定药物的输注速率。

3、咪达唑仑/芬太尼镇静

(1)咪达唑仑镇静:采用滴定法给予,60岁以下成年患者的初始剂量为1~2mg,于操作开始前5~10 min给药,3 min后作镇静深度评定,未达到相应深度时追加1mg,3 min 后再次评定,直至达到预期镇静深度。年龄超过60岁的患者,咪达唑仑滴定剂量应减半。

(2)咪达唑仑-芬太尼镇静/镇痛:将咪达唑仑5mg和芬太尼0.1mg混合,用生理盐水稀释到10ml,根据患者情况开始予以1~2ml静脉推注,直至中度镇静/镇痛(或OAA/S评分3-4分)。也可将咪达唑仑5mg和舒芬太尼25 μg混合,稀释10ml联合使用。

4.吸入麻醉药

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吸入麻醉药是七氟烷。临床麻醉时可以丙泊酚静脉诱导,随后吸入麻醉维持,也可以直接吸入麻醉诱导并维持。

对于长时间手术和需特殊体位的、对于区域麻醉效果不确定或失败的病例,在麻醉诱导后插入喉罩或气管导管可保留呼吸或控制呼吸。在区域麻醉完善的情况下,七氟烷呼气末浓度达到0.6MAC才能保证术中不发生知晓和体动。

(五)小儿镇静方法

小儿区域麻醉一般需要在全身麻醉或深度镇静/镇痛下实施,尤其是依从性差的儿童,即使区域麻醉效果完善,也需要较深的镇静或者全身麻醉下维持。

对于学龄前儿童,如果已经建立静脉通路,可以给予咪达唑仑0.1~0.3mg/kg静脉注射,或者氯胺酮0.25~0.5mg/kg静脉注射。近年来,右美托咪定1 μg/kg静脉缓慢滴注也是小儿镇静常用的方法。对于术前没有静脉通道的儿童,需要在基础麻醉下进入手术室,可以肌肉注射氯胺酮3mg/kg、右美托咪定滴鼻、咪达唑仑0.5~1mg/kg在麻醉前30min口服等。对于合作儿童进入手术室后可以在吸入麻醉下建立静脉通道。

小儿对麻醉药物的反应个体差异大,容易发生呼吸抑制,特别是较小儿童,一般需要插入气管导管或喉罩来掌控呼吸;麻醉维持可以在单纯吸入七氟烷、全凭静脉麻醉或者静吸复合麻醉下实施。对于较大儿童,可以在密切监测呼吸和面罩吸氧下,根据镇静的水平和副作用的发生率来滴定药物。如果区域麻醉效果不佳,应果断改为全身麻醉插管或喉罩,不能勉强依赖加深镇静来完成手术。小儿镇静/麻醉应注意患儿牙齿有无松动、扁桃腺有无肿大以及心肺功能情况等。

五、临床实施镇静的注意事项

1.患者的镇静深度可能超出开始预计的深度,故应确保所有的镇静患者接受监测且复苏措施在位。

2.在实施镇静过程中,患者常会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从当前的镇静深度突然转入另一层次的镇静深度,特别是:①多种药物联合,最后一种镇静/麻醉药物虽然剂量小,但可能发挥协同作用,产生严重呼吸抑制/停止或心血管抑制;②在某些情况下,区域麻醉起效时间延长,手术开始时由于麻醉作用不完善而给予较多镇静/麻醉药物,但术中效果好转,多余的镇静/麻醉药物导致严重呼吸抑制/停止或心血管抑制;③手术结束后匆忙送患者离开手术室,而药物的主要镇静作用仍存在,但手术刺激已经大为减轻,易发生呼吸抑制;④在临床区域麻醉镇静/镇痛过程中,静脉通路不通畅可导致药物在管路中蓄积,导致镇静不全或静脉通路不畅被解除后镇静药物突然大量进入患者体内,易导致呼吸、循环意外的发生。

3.区域麻醉在一定的时间内没有出现对应的麻醉效果,应该重新行区域麻醉,但应该考虑局麻药总量,或者果断改为全身麻醉。

4.如果手术开始麻醉效果不全,严禁在气道没有保护、呼吸没有监测情况下使用大剂量镇静/镇痛药的条件下完成手术,也应果断改为全身麻醉。

5. 由于老年人药代与药效动力学的改变、对药物的反应性增高、全身生理代偿功能降低以及伴有多种疾病,镇静/麻醉药物的种类及剂量均应认真斟酌。老年患者,尤其是高龄患者应该采用滴定的方法

使用镇静镇痛药物。

六、镇静期间及恢复期的监护

镇静及恢复期患者生命体征监测是围镇静期间的重要环节。常规监测应包括:心电图、呼吸、血压和脉搏血氧饱和度,有条件者可监测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气管插管或喉罩全身麻醉宜常规监测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

心搏骤停前经常会发生心动过缓,若无连续动态的心电监护则很难及时发现,必须严密监护心电图。一般患者的血压水平变化超过基础水平的±30%,高危患者血压水平变化超过基础水平的±20%时,即应给予血管活性药物干预并及时调整镇静深度。镇静期间呼吸变慢变浅,提示镇静较深;呼吸变快变深,提示镇静较浅。如出现反常呼吸,往往提示有气道梗阻,最常见原因是舌后坠,其次是喉痉挛。托下颌往往即可解除因舌后坠引起的气道梗阻,必要时可放置口咽或鼻咽通气管。在实施镇静前即应监测患者脉搏血氧饱和度,并持续至完全清醒后。建议利用鼻面罩或鼻导管或经气管导管监测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并显示其图形的动态变化。研究表明,通过二氧化碳波形图发现患者低通气比视觉观察更为敏感,对深度镇静或无法直接观察通气状态的患者宜考虑采用该方法。

七、关于深度镇静下进行区域麻醉的几点建议

没有足够数据支持外周神经刺激仪和/或注射压力监测能降低深度镇静患者外周神经损伤的风险。超声引导可以显示穿刺针尖与神经、血管的关系。新近文献表明,超声引导下外周神经阻滞未能降低

外周神经损伤发生率,但能降低局部麻醉药中毒的风险。

(一)成人外周神经阻滞

由于深度镇静会使成年人丧失主诉潜在神经损伤症状的机会,成人外周神经阻滞建议在轻、中度镇静下操作。有病例报道全身麻醉患者进行肌间沟阻滞过程中导致脊髓损伤,提示临床应高度关注对该操作。对阿尔茨海默病、发育迟缓或意外移动可能会危及生命的患者人群,在深度镇静下进行超声引导下外周神经阻滞,患者风险-收益比将大大改善。

(二)成人椎管内麻醉

深度镇静下,椎管内麻醉操作易于损伤脊髓,故不推荐在深度镇静下行椎管内麻醉。

(三)小儿区域麻醉

对于配合操作的儿童,一般不建议在深度镇静下实施区域麻醉,因会掩盖区域麻醉穿刺导致的损伤和局麻药中毒症状。小儿依从性差无法配合无疑会增加麻醉操作难度,而且小儿难以控制的活动会增加神经受伤的风险。大量的研究表明,在深度镇静下对小儿实施区域麻醉是安全可靠的。无论觉醒与否,小儿椎管内麻醉及神经根阻滞的风险和不良事件的发生都大于外周神经阻滞。应权衡小儿椎管内麻醉和外周神经阻滞的整体风险及其预期收益。从风险-收益比的考虑,在全身麻醉和深度镇静下确保婴儿或儿童不发生突然体动进行区域麻醉的好处可能会超过其风险。因局麻药人血将导致呼吸节律改变或呼吸停止,故有研究建议在插入喉罩保留自主呼吸情况下进行区域麻

醉。局麻药注射完毕后可继续保留自主呼吸或改为控制呼吸。

八、常见并发症及处理

在处理并发症时,首先应排除区域麻醉本身引起的膈神经阻滞、气胸、全脊麻、局部麻醉药中毒等并发症。

1. 呼吸抑制

区域麻醉镇静期间容易发生呼吸抑制。如怀疑舌后坠引起气道梗阻,应行托下颌手法,必要时放置口咽或鼻咽通气管;如果脉搏血氧饱和度持续降低应面罩给予高浓度氧,并辅助或控制呼吸,必要时行气管内插管或放置喉罩。在潮气量低的情况下,单纯面罩给氧而没有辅助通气时,患者脉搏血氧饱和度可以恢复正常,但可能存在高二氧化碳血症。

2. 血压下降

镇静期间心血管中枢抑制或容量不足均可以导致血压下降。患者血压下降可给予麻黄碱、去氧肾上腺素或去甲肾上腺素,可反复使用或持续药物输注,必要时加快输液速度。

3. 心律失常

手术本身对植物神经的刺激以及镇静药物的作用均可能引起心律失常。窦性心动过速一般无需特殊处理,但可调节镇静深度。如心率小于50次/分,可酌情静脉注射阿托品0. 2~0.5 mg,可重复给药;伴低血压的患者可酌情给予麻黄碱5~15mg;必要时可静脉给予肾上腺素0. 02~0.1 mg。心律失常的防治关键在于及时发现,并及时处理。

4. 心肌缺血

区域麻醉期间无论是否采取镇静均可能诱发或加重原有心脏疾病的风险。在区域麻醉操作和手术中吸氧可以显著减少ST 段压低。心脏病患者接受区域麻醉联合镇静的基本要求是,保障心肌的氧供与氧耗平衡,包括充分的镇静镇痛、维护循环状态稳定、维持接近正常的血容量和适度的通气。

1、在最软入的时候,你会想起谁。20.8.58.5.202010:2710:27:16Aug-2010:27

2、人心是不待风吹儿自落得花。二〇二〇年八月五日2020年8月5日星期三

3、有勇气承担命运这才是英雄好汉。10:278.5.202010:278.5.202010:2710:27:168.5.202010:278.5.2020

4、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8.5.20208.5.202010:2710:2710:27:1610:27:16

5、若注定是过客,没何必去惊扰一盏灯。Wednesday, August 5, 2020August 20Wednesday, August 5, 20208/5/2020

6、生的光荣,活着重要。10时27分10时27分5-Aug-208.5.2020

7、永远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20.8.520.8.520.8.5。2020年8月5日星期三二〇二〇年八月五日

8、人生能有几回搏。10:2710:27:168.5.2020Wednesday, August 5, 2020

亲爱的用户: 相识是花结成蕾。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在这醉人芬

芳的季节,愿你生活像春天一样阳光,心情像桃花一样美丽,感谢你的阅读。

小儿手术室外麻醉镇静专家共识(2017版)

小儿手术室外麻醉镇静专家共识(2017版) 其次,小儿患者年龄小、体型小、生理特征不同于成人患者,需要更加细心、耐心和专业的护理和操作;再者,小儿患 者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差,容易产生恐惧、焦虑、哭闹等情绪 反应,影响麻醉/镇静效果和检查结果。 因此,小儿手术室外麻醉/镇静需要专业的小儿麻醉医生 和护士团队,进行全面而细致的评估和准备工作,确保患者安全、舒适地接受检查或治疗。同时,还需要注意麻醉/镇静药 物的种类、剂量和给药途径等方面的差异,以及相关并发症的 预防和处理措施。 二、小儿手术室外麻醉/镇静的评估和准备工作 小儿手术室外麻醉/镇静的评估和准备工作包括以下几个 方面: 1.患者的基本情况和病史:包括年龄、身高、体重、过敏 史、手术史、疾病史、药物史等。 2.患者的心理状态和行为特点:包括焦虑、恐惧、哭闹、 好动、不配合等情况,需要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3.麻醉/镇静药物的选择和给药途径:需要根据手术/检查的性质和患者的年龄、体重、身体状态等因素进行合理的选择和计算,以及确定给药途径和速度等。 4.麻醉/镇静监测设备和药物应急箱的准备:需要根据手术/检查的特点和患者的情况准备相应的监测设备和药物应急箱,以备不时之需。 5.麻醉/镇静过程中的护理和安全措施:需要进行全面、细致、专业的护理和安全措施,确保患者在麻醉/镇静过程中的安全和舒适。 三、小儿手术室外麻醉/镇静的并发症及处理 小儿手术室外麻醉/镇静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并发症,如呼吸抑制、低血压、心律失常、过敏反应等,需要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以确保患者的安全。 在预防和处理并发症方面,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严格按照药物使用说明和剂量计算,避免过量使用和不当使用。 2.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麻醉/镇静效果,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 3.准备好相应的药物应急箱和监测设备,以备不时之需。

麻醉手术期间液体治疗专家共识版麻醉学指南与专家共识

麻醉手术期间液体治疗专家共识版麻醉学指南与专 家共识 Final revision on November 26, 2020

麻醉手术期间液体治疗专家共识(2014)于布为王俊科邓小明叶铁虎许幸(共同执笔人)吴新民(负责人)岳云徐建国黄文起(共同执笔人)薛张纲? 一、概述 液体治疗是麻醉手术期间保证循环血容量正常,确保麻醉深度适宜,避免手术伤害性刺激对机体造成不良影响,维持良好的组织灌注,内环境和生命体征稳定的重要措施。为适应近年来科学研究与医疗实践的进展,特对《麻醉手术期间液体治疗专家共识(2007)》进行修订。 二、人体液体分布 人体体液分为细胞内液(ICF)和细胞外液(ECF),由细胞膜所分隔。通过细胞膜上Na+/K+ATP泵的调节,使细胞内液的容量和成分保持恒定。细胞外液由组织间液(IFV)和血浆(PV)组成(见附件1),并随年龄增加有一定变化(见附件2),其主要功能是维持细胞营养并为电解质提供载体。细胞内液以K+为主,细胞外液以Na+为主,Na+是形成细胞外液渗透压的主要物质。维持正常的细胞外液容量,尤其是有效循环血容量,是液体治疗的关键。 血液是由60%的血浆和40%的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组成,其中15%分布于动脉系统,85%分布于静脉系统。血浆中含有无机离子(主要是Na+和Cl-)和溶于水的大分子有机物(主要是白蛋白、球蛋白、葡萄糖和尿素),白蛋白是维持细胞外液胶体渗透压和血管内血浆容量的主要物质。 组织间液分布于血管与细胞之间,机体代谢产物可在其间进行交换,过多的组织间液将通过淋巴管汇流入血管内。正常血管内皮允许水分子和小分子物质(如Na+和Cl-)自由通过,但限制大分子物质(如白蛋白或人工合成胶体)的通过,从

关于区域麻醉镇静辅助用药专家共识

区域麻醉镇静辅助用药专家共识 区域麻醉包括外周神经阻滞和椎管内麻醉,因其可提供满意的操作条件、良好的术中与术后镇痛以及具有健康经济学方面优势,符合日间手术的发展需求,已广泛用于临床。为了提高患者对区域麻醉的接受程度和舒适性,临床常采取辅助镇静的措施。为推动区域麻醉镇静在我国规范化应用,有必要制订相关指南或专家共识。 一、区域麻醉镇静的定义及目的 区域麻醉镇静是指通过应用镇静药、麻醉性镇痛药和全身麻醉药以及相关技术,消除或减轻患者在接受区域麻醉操作或手术过程中的疼痛、紧张、焦虑等主观痛苦和不适感。区域麻醉镇静的类型包括从最小程度的镇静到深度镇静。 大部分患者对区域麻醉的手术/操作有紧张、焦虑和恐惧心理,手术/操作过程中易发生心率增快、血压升高、心律失常,甚至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脑卒中或心搏骤停等严重并发症。少数患者不能耐受或配合完成区域麻醉操作和手术进行,从而使麻醉医师无法进行区域麻醉或手术医师无法进行手术。区域麻醉下的镇静目的是消除或减轻患者的焦虑和不适,从而增强患者对于区域麻醉操作和手术的耐受性和满意度,最大限度地降低其在围术期中发生损伤和意外的风险,为麻醉和手术/操作创造最佳的诊疗条件。 二、区域麻醉镇静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一)区域麻醉镇静的适应证 1.所有因手术需要、并愿意接受区域麻醉的患者。

2.对区域麻醉与手术心存顾虑或恐惧感、高度敏感而不能自控的患者。 3.手术时间较长、操作复杂的区域麻醉。 4.一般情况良好,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健康状况分级为I 或Ⅱ级患者。 5.处于稳定状态的ASA健康状况分级为Ⅲ或Ⅳ级患者,可酌情在密切监测下实施。 (二)区域麻醉镇静的禁忌证 1.有区域麻醉禁忌证或拒绝镇静/全身麻醉的患者。 2.ASA健康状况分级为V级的患者。 3.有未得到适当控制、可能威胁生命的循环与呼吸系统疾病患者。 4.有镇静药物过敏及其他严重麻醉风险者。 三、区域麻醉镇静深度的评估 (一)评估镇静水平 (一)镇静水平连续性分类 ASA、美国儿科学会(AAP)和美国儿童牙科学会(AAPD)使用以下统一的术语来定义镇静水平连续性分类。 1.轻度镇静(minimal sedation)(以往称抗焦虑):药物引起的该状态时,患者对口头指令可做出正常反应,虽然认知功能和身体协调能力可能受损,但气道反射、通气和心血管功能不受影响。 2.中度镇静/镇痛(moderate sedation/analgesia)(以往称为清醒镇静或中度镇静):由药物引起意识抑制状态,患者对口头指令

2017版中国麻醉学指南与专家共识 脑氧饱和度

2017版中国麻醉学指南与专家共识脑氧饱和度 摘要: 1.2017 版中国麻醉学指南与专家共识的背景和重要性 2.脑氧饱和度的定义和测量方法 3.脑氧饱和度在麻醉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4.脑氧饱和度的监测和处理方法 5.结论 正文: 【1.2017 版中国麻醉学指南与专家共识的背景和重要性】 麻醉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学科,它涉及到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患者的安全。在我国,麻醉学的研究和实践一直受到高度重视。2017 版中国麻醉学指南与专家共识是基于最新的科学研究和临床实践制定的,旨在为麻醉师提供指导,提高麻醉的质量和安全性。 【2.脑氧饱和度的定义和测量方法】 脑氧饱和度是指脑组织中氧合血红蛋白与总血红蛋白的比值,是衡量脑部氧气供应情况的重要指标。测量脑氧饱和度的方法有多种,包括经颅超声、近红外光谱技术和磁共振成像等。 【3.脑氧饱和度在麻醉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在麻醉过程中,脑氧饱和度的监测是非常重要的。正常的脑氧饱和度可以保证脑部的氧气供应,避免脑部缺氧导致的神经系统损伤。然而,脑氧饱和度过低或过高都可能导致脑部损伤,因此,麻醉师需要密切监测脑氧饱和度,及

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4.脑氧饱和度的监测和处理方法】 对于脑氧饱和度的监测,麻醉师可以使用上述的测量方法。一旦发现脑氧饱和度异常,麻醉师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处理。例如,如果脑氧饱和度过低,麻醉师可以通过调整麻醉深度、改善氧气供应等方法来提高脑氧饱和度;如果脑氧饱和度过高,麻醉师可以通过调整麻醉药物的剂量或种类来降低脑氧饱和度。 【5.结论】 总的来说,脑氧饱和度在麻醉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是麻醉师评估患者脑部氧气供应情况的重要工具。

2017版中国麻醉学指南与专家共识

2017版中国麻醉学指南与专家共识 摘要: 一、引言 二、中国麻醉学指南与专家共识的发展历程 三、2017 版中国麻醉学指南与专家共识的主要内容 1.基本原则与理念 2.临床麻醉 3.疼痛治疗 4.重症监护 5.复苏与急救 6.麻醉科建设与管理 四、2017 版中国麻醉学指南与专家共识的意义与影响 五、结语 正文: 一、引言 随着医学科技的发展,麻醉学在临床治疗中的地位日益重要。为了提高我国麻醉学的临床水平,规范麻醉诊疗行为,保障患者安全与舒适,我国于2017 年发布了《中国麻醉学指南与专家共识》。本文将对这一版本的指南与共识进行详细解读。 二、中国麻醉学指南与专家共识的发展历程 自20 世纪80 年代以来,我国麻醉学发展迅速,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

果。从1997 年开始,我国开始制定麻醉学指南与专家共识,以规范临床诊疗行为,提高麻醉质量。至今,我国已发布了多个版本的麻醉学指南与专家共识,为临床麻醉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 三、2017 版中国麻醉学指南与专家共识的主要内容 1.基本原则与理念 本部分内容强调了麻醉学的基本原则,包括:个体化、微创化、精准化、舒适化、快速康复等。同时,要求麻醉医师遵循人文关怀理念,关注患者心理需求,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2.临床麻醉 本部分详细阐述了临床麻醉的各个环节,包括:麻醉前评估、麻醉方法选择、麻醉药物使用、麻醉监测、麻醉管理、麻醉后复苏等。对于各类手术的麻醉处理,也给出了具体建议。 3.疼痛治疗 本部分介绍了疼痛治疗的原理、方法与技术,以及各类疼痛疾病的诊疗策略。同时,强调了疼痛治疗中的患者教育与心理干预,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4.重症监护 本部分内容包括:重症监护室的设置与设备、患者评估与监测、常见危重症的诊疗规范、复苏与急救技术等。旨在提高我国重症监护水平,降低患者死亡率。 5.复苏与急救 本部分重点介绍了心肺复苏、创伤复苏、急性中毒救治等急救技术,以

2017版中国麻醉学指南与专家共识

2017版中国麻醉学指南与专家共识 【最新版】 目录 1.中国麻醉学指南与专家共识的背景和意义 2.2017 版中国麻醉学指南的主要内容 3.2017 版中国麻醉学指南的更新和亮点 4.2017 版中国麻醉学指南的推广和应用 正文 中国麻醉学指南与专家共识的背景和意义 麻醉学是一门涉及手术、急救和其他医疗过程中疼痛管理与生命体征监测的学科。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麻醉学在保障患者安全和提高手术成功率方面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为了规范麻醉学的临床实践,提高麻醉质量,我国自 2006 年开始制定并实施中国麻醉学指南。 2017 版中国麻醉学指南的主要内容 2017 版中国麻醉学指南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了修订和完善,主要包括 以下方面: 1.麻醉前评估和准备:对患者的病史、生理状态、心理状况等进行全面评估,确保患者处于最佳的麻醉状态。 2.麻醉方法: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手术需求,选择最合适的麻醉方法,如局部浸润麻醉、区域阻滞麻醉、全身麻醉等。 3.麻醉监测与管理:麻醉过程中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实时监测,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确保患者安全。 4.麻醉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对可能出现的麻醉并发症进行预防,并在发生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5.麻醉术后管理:对患者进行术后疼痛管理,并关注患者的恢复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 2017 版中国麻醉学指南的更新和亮点 2017 版中国麻醉学指南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更新和完善: 1.增加了对患者生理和心理状况评估的内容,提高了患者麻醉安全意识。 2.对麻醉方法的选择进行了细化,提高了麻醉操作的规范性。 3.扩大了麻醉监测与管理的内容,提高了患者麻醉过程中的安全保障。 4.增加了麻醉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提高了麻醉质量。 5.强调了麻醉术后管理,提高了患者术后恢复的质量。 2017 版中国麻醉学指南的推广和应用 2017 版中国麻醉学指南的发布对于提高我国麻醉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各级医疗机构应积极推广和应用该指南,加强麻醉学科建设,提高麻醉医师的业务水平,确保患者安全。

2017版中国麻醉学指南与专家共识

2017版中国麻醉学指南与专家共识 标题:深度解读2017版中国麻醉学指南与专家共识 在2017年,中国麻醉学领域迎来了一次重要的事件:发布了2017版中国麻醉学指南与专家共识。这一版本的指南和共识是该领域的权威性文件,对于规范和推进中国麻醉学科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这一版本的指南与共识进行深度解读,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麻醉学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为临床工作提供更科学、精准的指导。 一、指南与专家共识的概述 1. 2017版中国麻醉学指南的制定背景 在中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背景下,麻醉学科作为医学的重要学科之一,其发展受到了广泛关注。2017版中国麻醉学指南是在国内外麻醉学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国情和麻醉学实践经验,由相关专家共同制定的权威性文件,旨在为中国麻醉学的发展提供科学指导。 2. 2017版中国麻醉学专家共识的重要性 中国麻醉学专家共识是中国麻醉学领域的权威性文件,由一批具有丰富临床经验和学术造诣的麻醉学专家共同制定而成。其发布标志着中国麻醉学科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对于规范临床麻醉实践、提高麻醉学科的临床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二、2017版中国麻醉学指南与专家共识的主要内容 1. 专家共识中关于麻醉技术的创新与应用 2017版中国麻醉学专家共识在麻醉技术的创新与应用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包括新型麻醉药物的应用、麻醉机器人技术的发展等内容。通过学习这些内容,我们可以了解到中国麻醉学科的最新发展动态,为临床实践提供更多的选择。 2. 指南对麻醉并发症的防治与处理措施 在临床麻醉实践中,麻醉并发症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2017版中国麻醉学指南对麻醉并发症的防治与处理措施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包括术前评估、麻醉操作中的注意事项、术后处理等方面。这些内容的学习和应用,对于提高麻醉学科的临床实践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三、我的观点与理解 个人认为,2017版中国麻醉学指南与专家共识的发布是中国麻醉学科发展的重要里程碑。这一版本的指南和共识不仅覆盖了麻醉技术、麻醉并发症的防治与处理措施,还对麻醉学科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为我国麻醉学科的发展提供了全面的指导。我也希望通过对这一版本指南与共识的学习和应用,能够为临床麻醉实践提供更科学、精准的指导,为患者的治疗和康复提供更好的保障。 四、总结

中国消化内镜诊疗镇静-麻醉专家共识

中国消化内镜诊疗镇静/麻醉的专家共识(2020) 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国家麻醉质控中心:于金贵,马正良,马爽,王月兰,仓静,邓小明(共同执笔人/共同负责人),卞金俊(共同执笔人),左明章,申乐,冯艺,朱涛,刘进,米卫东,苏帆,李天佐,李刚,李金宝,李博,张卫,张加强,欧阳文,赵国庆,类维富,徐国海,郭曲练,黄宇光(共同负责人),章放香,黑子清,嵇富海,鲁开智 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国家消化内镜质控中心:于红刚,王邦茂,王洛伟,戈之铮,方莹,令狐恩强,任旭,杜奕奇,李延青,李兆申(共同执笔人/共同负责人),李锐,邹晓平,张澍田,陈卫刚,陈幼祥,金震东,宛新建,胡冰,胡兵,钟良,党彤,徐红,郭强,智发朝,冀明 消化道内镜诊疗技术是消化道疾病最常用、最可靠的方法之一,但可给患者带来不同程度的痛苦及不适感。随着患者对医疗服务要求的不断提高,对消化内镜诊疗的舒适需求也日益增加[1-3]。目前我国多数医疗机构开展了镇静/麻醉下的消化内镜操作,业已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但是,需要认识到镇静/麻醉本身具有较高风险,有些并发症可造成严重后果,甚至死亡。为了规范消化内镜诊疗麻醉/镇静的适应证、禁忌证、标准操作流程以及相关并发症的防治,我们在2014版专家共识的基础上,结合近几年来技术、设备和药物的新发展和临床数据的更新,在广泛征求麻醉和消化内镜医护人员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形成新一版的专家共识,以利于我国镇静/麻醉下消化内镜诊疗工作的安全普及和推广,最大限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一、消化内镜诊疗镇静/麻醉的定义及目的 消化内镜诊疗的镇静/麻醉是指通过应用镇静药和(或)麻醉性镇痛药及相关技术等,消除或减轻患者在接受消化内镜检查或治疗过程中的疼痛、腹胀、恶心呕吐等主观痛苦和不适感,尤其可以消除患者对检查的恐惧焦虑感,提高患者对消化内镜的接受度,同时为内镜医师创造更良好的诊疗条件。 大部分患者对消化内镜操作具有紧张、焦虑和恐惧的心理,检查过程中易发生咳嗽、恶心呕吐、心率增快、血压升高、心律失常等,甚至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脑卒中或心搏骤停等严重并发症。少部分患者不能耐受和配合完成消化内镜操作,从而使内镜医师无法明确诊治相关疾病。消化内镜下诊疗的镇静/麻醉的目的是消除或减轻患者的焦虑和不适,从而提高患者对于内镜操作的耐受性和满意度,最大限度地降低其在消化内镜操作过程中发生损伤和意外的风险,为消化内镜医师提供最佳的诊疗条件[3]。 二、消化内镜诊疗镇静/麻醉的实施条件 (一)消化内镜诊疗镇静/麻醉的场所与设备要求 开展消化内镜诊疗镇静/麻醉除应符合常规消化内镜的基本配置要求以外,还应具备以下条件: 1.每个诊疗单元面积宜大于20m2,若空间有限,最低不应小于15 m2[4]。 2.每个诊疗单元除应配置消化内镜基本诊疗设备外,还应符合手术麻醉的基本配置要求,即应配备常规监护仪(包括心电图、脉搏氧饱和度和无创血压)、供氧与吸氧装置和单独的负压吸引装置、静脉输液装置、常规气道管理设备(麻醉机或简易呼吸囊、麻醉咽喉镜或视频喉镜、口/鼻咽通气道、喉罩和常用型号气管导管等插管用具)和常用麻醉药物如丙泊酚、依托咪酯、咪达唑仑、阿片类药物等以及常用的心血管活性药物如阿托品、麻黄碱、去氧肾上腺素等。经气管内插管全麻下消化内镜操作时间较长或高危患者还应配有麻醉机,宜有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有创动脉压和血气分析监测设备。 3.具有独立的麻醉恢复室或麻醉恢复区域,建议麻醉恢复室与内镜操作室床位比例不低于1:1,并根据受检患者数量与镇静/麻醉性质设置面积。其设备应符合麻醉恢复室的基本要求,即应配置常规监护仪、麻醉机和(或)呼吸机、输液装置、吸氧装置、负压吸引装置以及急救设备与药品等[5]。

麻醉科质量控制专家共识(2014)

麻醉科质量控制专家共识(2014) 于布为,王保国,田鸣,朱斌,严敏,李天佐(执笔人),姚尚龙,黄宇光 (负责人) 麻醉科作为临床二级学科,承担着临床麻醉、急救复苏、重症监护、疼痛治疗等临床工作和相应的教学、科研任务,其业务场所包括手术室内和手术室外。随着临床医学的发展,麻醉科在医疗机构中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凸显,特别是在医疗安全保障、运行效率方面发挥着平台和枢纽作用,在舒适化医疗方面起着主导作用。安全与质量管理是麻醉学科管理的重点内容,涉及制度、规范、流程、硬件、人员管理等多个方面。 一、基本要求 (一)总体要求 1. 麻醉科应设立“科室质量与安全工作小组”。科主任(或负责人)为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应有专人负责麻醉质控相关报表及登记。科室应制定相应的工作制度,定期和不定期召开质量控制小组会议并有开展工作的记录。定期开展麻醉质量评估,将麻醉并发症的预防措施与控制指标作为科室质量安全管理与评价的重点内容。 2. 建立麻醉信息系统并纳入医院信息系统,并以此为麻醉科质量控制的技术平台。麻醉科质量控制小组应对涉及麻醉质量的相关指标建立月年度统计档案,并促进各项指标不断改进和提高。 3. 麻醉科质量控制工作应涵盖麻醉及其相关的工作场所,包括手术室、手术室外实施麻醉的医疗单元、麻醉科门诊、疼痛门诊、PACU、恢复室、麻醉准备室等。 (二)人员要求 1. 人员资质 (1)从事临床麻醉及相关工作的医护人员应具有相应的资格证书、执业证书和相关岗位培训的合格证书,定期考核合格。 (2)按照医疗机构的分级实行相应的麻醉科医师资格分级授权管理制度,并落实到每一位麻醉科医师。麻醉科医师资格分级授权管理应执行良好、无超权限操作情况。定期对麻醉科医师执业能力评价和再授权,并有相关记录。 2. 技术力量配备 麻醉科医师及相关人员的数量需与麻醉科开展的业务范围、手术医师数量、手术台数、年手术总量和手术台周转等情况相适应。总体上,手术室内麻醉应按照麻醉科主治(含主治)医师以上与手术医师(术者)的数量之比不低于1:3配备,手术室外麻醉及门诊需另外配备人员。每台手术的麻醉均需合理配备有效技术力量以保证麻醉的安全和质量。麻醉科医师连续工作时间应小于8小时,以免过度疲劳或消耗过大的体力。 3. 岗位职责与人员培训 麻醉科应建立并履行各级各类人员岗位职责,相关人员知晓本岗位的履职要求。应有相应的设施、资金和时间用于专业培训。应有各级各类人员培训方案,包括岗前培训、住院医师培训、继续教育培训、新药使用培训、新技术培训、新设备使用培训等。 (三)设备及耗材管理要求 1. 设备管理 (1)麻醉科应设专人(可兼职)负责麻醉科仪器设备的检查、保养、报修和消毒。贵重仪器应建立使用档案,包括购买时间、价格、验收报告、启用时间、使用说明书、维修记录等内容。 (2)所有仪器设备应定期检查,其中麻醉机、监护仪等设备每日麻醉前均需检查,保证处于完好状态且随时备用。

抗凝或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患者接受区域麻醉与镇痛管理的专家共识(2021版中国麻醉学指南与专家共识)

抗凝或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患者 承受区域麻醉与镇痛管理的专家共识〔2021〕 王秀丽王庚〔共同执笔人〕冯泽国江伟李军张兰陈绍辉金仁慈袁红斌徐懋〔共同执笔人〕郭向阳〔共同负责人〕 止血机制正常的患者,区域麻醉导致封闭腔隙内〔颅内、眼内或椎管内等〕血肿和神经压迫损伤等严重并发症的概率很低。但对于使用抗凝、抗血小板等抗血栓药和其他导致止血异常的患者〔创伤、大量失血、肝功能异常和DIC等〕,区域麻醉导致血肿的风险增加。一旦发生椎管内血肿或其它深部血肿,可能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如截瘫、神经损伤、明显失血、气道梗阻等。 近年来,随着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的升高,服用抗血栓药物预防血栓的患者也日益增多。房颤、静脉血栓、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冠脉支架置入术后等患者,通常会应用抗血栓药。此类患者承受区域麻醉时,其止血功能的异常增加了区域麻醉的风险。 对于围术期使用抗血栓药的患者,区域麻醉时机的选择很重要。麻醉科医师应该掌握常用抗血栓药的根本特点,选择适宜的时机,将该类患者应用区域麻醉的风险降到最低。不同的患者,药物的代谢亦不同,应注意凝血功能的检查。熟悉抗血栓药物的药理特点并结合凝血功能检查,有助于麻醉科医师做出更加合理的选择。 本专家共识参考国内外相关指南,结合心脑血管及深静脉血

栓用药和区域麻醉的应用,为抗凝或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患者的区域阻滞管理提供意见,标准围术期的相应管理,供麻醉科医师和相关医务人员参考。 一、常用抗血栓药的根本药理 临床常用抗血栓药可分为抗凝血酶药、抗血小板药及纤维蛋白溶解药等。中草药和抗抑郁药也有改变凝血功能的作用。各类药物的根本药理作用简述如下。 〔一〕抗凝血酶药 ①肝素〔UFH〕:是一种分子量在15 000~18 000 D的粘多糖。UFH主要通过与抗凝血酶Ⅲ〔AT-Ⅲ〕结合,增强后者对活化的凝血因子Ⅱ、Ⅸ、Ⅹ、Ⅺ和Ⅻ的抑制作用。其后果涉及阻止血小板凝集和破坏,阻碍凝血激活酶的形成;阻止凝血酶原变为凝血酶;抑制凝血酶,阻碍纤维蛋白原变成纤维蛋白。UFH为血管外科及心脏外科手术中常用药物。UFH可被鱼精蛋白中和而失去抗凝活性〔1mg鱼精蛋白可拮抗100U肝素〕。UFH在低剂量〔≤5000U〕使用时即可抑制Ⅸa。监测活化局部凝血活酶时间〔aPTT〕可以理解其抗凝程度。通常,皮下或静脉给予肝素可维持aPTT在其1.5~2.5倍正常值。此外,UFH 可能会引起血小板减少,长时间使用时需复查血小板计数。 ②低分子肝素〔LMWH〕:LMWH的分子量为2000~10000 D,皮下注射2h~4h达峰,半衰期3h~4h。LMWH具有很高的抗凝血因子Ⅹa 活性和较低的抗凝血因子Ⅱa活性。针对不同适应证的推荐剂量,LMWH

2022消化内镜诊疗镇静麻醉专家共识(全文)

2022消化内镜诊疗镇静/麻醉专家共识(全文) 一、消化内镜诊疗镇静/麻醉的定义及目的 消化内镜诊疗的镇静/麻醉是指通过应用镇静药和(或)麻醉性镇痛药及相关技术等,消除或减轻患者在接受消化内镜检查或治疗过程中的疼痛、腹胀、恶心呕吐等主观痛苦和不适感,尤其可以消除患者对检查的恐惧焦虑感,提高患者对消化内镜的接受度,同时为内镜医师创造更良好的诊疗条件。 大部分患者对消化内镜操作具有紧张、焦虑和恐惧的心理,检查过程中易发生咳嗽、恶心呕吐、心率增快、血压升高、心律失常等,甚至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脑卒中或心搏骤停等严重并发症。少部分患者不能耐受和配合完成消化内镜操作,从而使内镜医师无法明确诊治相关疾病。消化内镜下诊疗的镇静/麻醉的目的是消除或减轻患者的焦虑和不适,从而提高患者对于内镜操作的耐受性和满意度,最大限度地降低其在消化内镜操作过程中发生损伤和意外的风险,为消化内镜医师提供最佳的诊疗条件[3]。 二、消化内镜诊疗镇静/麻醉的实施条件 (一)消化内镜诊疗镇静/麻醉的场所与设备要求

开展消化内镜诊疗镇静/麻醉除应符合常规消化内镜的基本配置要求以外,还应具备以下条件: 1.每个诊疗单元面积宜大于20m2,若空间有限,最低不应小于15 m2[4]。 2.每个诊疗单元除应配置消化内镜基本诊疗设备外,还应符合手术麻醉的基本配置要求,即应配备常规监护仪(包括心电图、脉搏氧饱和度和无创血压)、供氧与吸氧装置和单独的负压吸引装置、静脉输液装置、常规气道管理设备(麻醉机或简易呼吸囊、麻醉咽喉镜或视频喉镜、口/鼻咽通气道、喉罩和常用型号气管导管等插管用具)和常用麻醉药物如丙泊酚、依托咪酯、咪达唑仑、阿片类药物等以及常用的心血管活性药物如阿托品、麻黄碱、去氧肾上腺素等。经气管内插管全麻下消化内镜操作时间较长或高危患者还应配有麻醉机,宜有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有创动脉压和血气分析监测设备。 3.具有独立的麻醉恢复室或麻醉恢复区域,建议麻醉恢复室与内镜操作室床位比例不低于1:1,并根据受检患者数量与镇静/麻醉性质设置面积。其设备应符合麻醉恢复室的基本要求,即应配置常规监护仪、麻醉机和(或)呼吸机、输液装置、吸氧装置、负压吸引装置以及急救设备与药品等[5]。

小儿手术室外麻镇静专家共识

小儿手术室外麻醉/镇静专家共识(2017版) 随着门诊手术、各种有创或无创检查和治疗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患者需要在手术室外接受麻醉/镇静。这些需要接受手术室外麻醉的领域包括无痛胃肠镜检查、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介入诊断/治疗、超声影像检查等。 儿童是特殊的医疗群体,即使在进行一些成人能配合的无创无痛检查(如心脏彩超、磁共振检查和神经电生理检查等)时,也会因为害怕、哭闹而无法配合完成检查。 因此,小儿手术室外麻醉/镇静所涉及的范围更为广泛。我国目前开展小儿手术室外麻醉/镇静的医疗单位日渐增多,迫切需要新的指南或专家共识。 因此,在广泛查询国内外最新文献和征求小儿麻醉医护人员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形成2017版小儿手术室外麻醉/镇静专家共识,以便规范其实施条件、操作流程以及相关并发症的防治等,利于我国小儿手术室外麻醉/镇静的安全开展和推广。 一、小儿手术室外麻醉/镇静的种类和特点

手术室外麻醉/镇静主要指在手术室以外的场所,为接受手术、诊断性检查或治疗性操作的患者所实施的麻醉/镇静。小儿手术室外麻醉/镇静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影像学检查心脏彩超、磁共振(MRI)检查、CT检查、特殊B超检查(眼部、髋关节、血管等)等。 功能检查听力检查、眼科检查、神经电生理检查(诱发电位、脑电图检查)、肺功能检查等。 穿刺性检查蛛网膜下隙穿刺、骨髓穿刺等。 内镜检查:胃肠镜检查术、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术、膀胱镜检查术等。 介入检查和治疗心导管检查及治疗、呼吸病介入治疗、血管造影、局部硬化治疗和经动脉血管栓塞治疗等。 小儿门诊手术外科手术(如包皮环切、疝囊高位结扎术、小清创缝合、体表小肿物切除、组织活检、马蹄足石膏外固定)、口腔手术(舌系带松解、补牙、拔牙)、眼科手术(霰粒肿切除术、外眼拆线术)、耳鼻喉科手术(鼻腔异物取出术、耳道异物取出术、腺样体消融术、扁桃体消融术)等。

2019麻醉指南专家共识电子版

2019麻醉指南专家共识电子版 一、剖宫产麻醉 (一)麻醉前评估和准备 1、病史采集既往病史(包括手术麻醉史)、孕期保健、相关产科病史及相关用药情况(重点关注产科合并症和并发症,如妊娠高血压疾病、心脏病、糖尿病、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症等)。 2、体格检查重点评估气道、心血管系统。如拟行椎管内麻醉应检查腰背部脊柱情况。 3、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凝血功能、血型交叉检查及心电图检查等。 4、胎心率检查建议在麻醉前后,由专业人员监测胎心率。 5、预防反流误吸措施 ⑴对于无合并症的择期手术产妇,麻醉前禁饮清液体(包括但不限于水、不含果肉颗粒的果汁、碳酸饮料、清茶以及运动饮料等)至少2h,禁食固体类食物6~8h(具体视食物种类而定)。 ⑵对于急诊饱胃或拟行全身麻醉者,麻醉前30min可酌情口服非颗粒性抑酸药(0.3M枸橼酸钠30ml)、静脉注射H2受体拮抗剂(如雷尼替丁50mg)和/或胃复安(10mg)等。 6、多学科会诊 对高危产妇,建议在麻醉前组织多学科(包括但不限于产科、麻醉科、重症医学科、内科等)讨论。 7、麻醉物品和设备 无论选择何种麻醉方式,必须准备并检查人工气道相关的设施设备(如面罩、

喉罩、声门上通气装置以及呼吸机、吸引器等),保证设施设备处于可正常工作状态。麻醉科医师应熟练掌握应对各种困难气道的策略。同时还须准备与术中异常情况(如低血压、呼吸抑制、心搏骤停、局麻药中毒、恶心、呕吐等)处理相关的药品和新生儿抢救的设施设备。 (二)麻醉方法选择 剖宫产手术的麻醉方法主要包括椎管内麻醉和全身麻醉。椎管内麻醉包括硬膜外麻醉、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以下简称腰麻)、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以下简称腰硬联合麻醉)和全身麻醉。每种麻醉方法都有各自的优点和缺点。 麻醉方法的选择应个体化。主要根据产妇及胎儿状态(如产妇的心肺功能状态、胎儿宫内状态、手术的紧急程度等)和麻醉支撑条件(如麻醉科医师的技术水平、所在医院能提供的设施设备情况等)选择麻醉方法。 一般情况下,相对于椎管内麻醉,全身麻醉显著增加母体不良事件发生率包括麻醉相关并发症、切口感染、静脉血栓等。对大多数剖宫产,只要有椎管内麻醉的适应证,建议选择椎管内麻醉。 全身麻醉适应证包括但不仅限于: ⑴存在椎管内麻醉禁忌的情况,如凝血功能异常、严重脊柱畸形、脓毒症、精神异常难以配合椎管内穿刺操作等(详见椎管内麻醉禁忌证)。 ⑵存在产科危急重症如羊水栓塞、子宫破裂、胎盘早剥、严重产科大出血以及脐带脱垂、严重胎心异常需要紧急剖宫产者。 ⑶其他,如术中需抢救和气道管理的产妇。 (三)主要麻醉技术及其操作规范 1、硬膜外麻醉:硬膜外麻醉具有麻醉效果良好,麻醉平面和血压较容易控

2021年右美托咪定在心血管麻醉和围术期应用的专家共识(最全版)

2021年右美托咪定在心血管麻醉和围术期应用的专家共识(最全版) 一、右美托咪定在心血管麻醉中的药理学特点 1.抑制应激反应 心血管病患者病情重且多变,麻醉、手术创伤和体外循环等可致血流动力学剧烈波动、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心血管事件,危及患者生命安全并影响预后、右美托咪定可选择性地兴奋中枢孤束核突触后α2-AR,抑制脊髓前侧角的交感神经发放冲动,降低交感张力,并激动交感神经末梢的突触前α2-AR,抑制去甲肾上腺素(NE)释放、降低血浆儿茶酚胺(CAs)浓度,故而减轻患者的应激反应,有利于血流动力学的稳定[3-4]。 心血管麻醉诱导前静脉给予右美托咪定,可明显降低气管插管引起的血流动力学波动,继之持续给药,可抑制切皮。劈开胸骨等强刺激下的血压升高和心率增快,有利于维持心肌的氧供需平衡。 右美托咪定抑制应激反应的作用可降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患者心动过速的发生率,且不增加心动过缓、低血压的发生率,不增加升压药物的使用率、对合并肺高压的瓣膜病患者,不仅可明显减少术中阿片类药

物的用量,而且可降低平均肺动脉压(MPAP)、毛细血管楔压(PCWP),外周血管阻力指数(SVRI)和肺血管阻力指数(PVRI)[5-7]。 右美托咪定有助于控制主动脉手术和外周血管手术患者的高动力血流动力学和应激反应,降低小儿心脏手术中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以及血浆皮质醇、血糖、肾上腺素(E)和去甲肾上腺素(NE)浓度[8]。 2.抗心律失常 右美托咪定对心脏有负性变时和变传导作用,可预防和治疗窦性心动过速,交界性心动过速。房性心动过速,房室结依赖折返型室上性心动过速和室性心动过速[9-11],右美托咪定抗心律失常的机理可能系右美托咪定拟副交感作用导致的心肌细胞钙离子跨膜转运所致,其次可能与其中枢抗交感作用有关,右美托咪定对心脏电生理的影响包括抑制窦房结和房室结功能,干扰房室结的有效不应期。延长QT间期等[9-11]。 临床上,右美托咪定可降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术中,术后窦性心动过速的发生率及β肾上腺素受体阻滞药的使用率,右美托咪定用于术后镇静,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及β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的使用率均明显低于丙泊酚组[9-11]。

神经外科术中唤醒麻醉专家共识(全文)

神经外科术中唤醒麻醉专家共识(全文) 目录 一、唤醒麻醉开颅手术适应证 二、唤醒麻醉禁忌证 三、唤醒麻醉需达到目标 四、术前评估 五、术前用药 六、患者手术体位 七、头皮局部麻醉 八、监测麻醉管理技术 九、睡眠-清醒-睡眠技术 十、术中监测 十一、术中可能出现并发症 十二、适用于唤醒麻醉的临床新药——右美托咪定 术中唤醒状态下,采用电刺激技术监测脑功能,是在切除语言及运动区病灶的同时,尽可能保留功能的有效方法。因此唤醒麻醉的成功实施对于病灶精确定位和手术成败至关重要。该技术缲作关键步骤包括:

1、开、关颅过程中充分镇痛; 2、麻醉-清醒状态平稳过渡; 3、电生理监测时患者清醒合作; 4、维持患者呼吸、循环等生命体征的安全及稳定。 一、唤醒麻醉开颅手术适应证 目前临床上开颅手术术中唤醒的适应证主要包括:①术中需进行皮层脑电图或精细电生理监测的开颅手术,该类手术要尽量避免麻药对电信号的干拢,包括癫痫手术、治疗帕金斯氏病的深部电极植入术及难治性中枢性疼痛;②临近或位于脑皮层运动、感觉、语言、认知等功能性区域的占位病变;③脑内重要功能区供血血管的手术;④颅内微小病变手术,主要包括脑室节开术、立体定向下脑内活检术及脑室镜手术等。当然手术医生和麻醉医生还要充分权衡利弊(表16-1),已决定患者是否适宜施行唤醒开颅手术。

二、唤醒麻醉禁忌证 1、绝对禁忌证 (1)术前严重颅内高压,已有脑疝者; (2)术前有意识、认知障碍者; (3)术前沟通交流障碍,有严重失语,包括命名性、运动性以及传导性失语,造成医患之间沟通障碍,难以完成术中神经功能监测者; (4)术前未严格禁食水和饱胃患者,可能造成术中胃内容物反流误吸; (5)合并严重呼吸系统疾病和长期大量吸烟者;

区域麻醉镇静辅助用药专家共识

区域麻醉镇静辅助用药专家共识 (2017 ) 万里王云王庚邓小明江伟罗艳岳云徐旭仲(执笔人)唐帅董海龙熊利泽薛张纲(负责人) 区域麻醉包括外周神经阻滞和椎管内麻醉,因其可提供满意的操作条件、良好的术中与术后镇痛以及具有健康经济学方面优势,符合日间手术的发展需求,已广泛用于临床。为了提高患者对区域麻醉的接受程度和舒适性,临床常采取辅助镇静的措施。为推动区域麻醉镇静在我国规范化应用,有必要制订相关指南或专家共识。 一、区域麻醉镇静的定义及目的区域麻醉镇静是指通过应用镇静药、麻醉性镇痛药和全身麻醉药以及相关技术,消除或减轻患者在接受区域麻醉操作或手术过程中的疼痛、紧张、焦虑等主观痛苦和不适感。区域麻醉镇静的类型包括从最小程度的镇静到深度镇静。 大部分患者对区域麻醉的手术/ 操作有紧张、焦虑和恐惧心理,手术/操作过程中易发生心率增快、血压升高、心律失常,甚至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脑卒中或心搏骤停等严重并发症。少数患者不能耐受或配合完成区域麻醉操作和手术进行,从而使麻醉医师无法进行区域麻醉或手术医师无法进行手术。区域麻醉下的镇静目的是消除或减轻患者的焦虑和不适,从而增强患者对于区域麻醉操作和手术的耐受性和满意度,最大限度地降低其在围术期中发生损伤和意外的风险,为麻醉和手术/ 操作创造最佳的诊疗条件。 二、区域麻醉镇静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一)区域麻醉镇静的适应证1.所有因手术需要、并愿意接受区域麻醉的患者。 2 .对区域麻醉与手术心存顾虑或恐惧感、高度敏感而不能自控的患者。 3.手术时间较长、操作复杂的区域麻醉。 4 .一般情况良好,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健康状况分级为I 或H级患者。 5 .处于稳定状态的ASA健康状况分级为皿或W级患者,可酌情在密切监测下实施。 (二)区域麻醉镇静的禁忌证 1. 有区域麻醉禁忌证或拒绝镇静/全身麻醉的患者。 2 . ASA 健康状况分级为V 级的患者。 3 .有未得到适当控制、可能威胁生命的循环与呼吸系统疾病患者。 4.有镇静药物过敏及其他严重麻醉风险者。 三、区域麻醉镇静深度的评估 (一)评估镇静水平 (一)镇静水平连续性分类 ASA、美国儿科学会(AAP )和美国儿童牙科学会(AAPD )使用以下统一的术语来定义镇静水平连续性分类。

中国消化内镜诊疗镇静/麻醉的专家共识

中国消化内镜诊疗镇静/麻醉的专家共识 消化道内镜诊疗技术是消化道疾病最常用、最可靠的方法,但也会给患者带来不同程度的痛 苦及不适感。随着患者对医疗服务要求的不断提高,对消化内镜诊疗的舒适需求也日益增加。 目前我国已有很多单位开展了镇静/麻醉下的消化内镜操作,且有逐渐推广的趋势,业已积 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但是,需要认识到,镇静/麻醉本身具有较高风险,有些并发症可造成严重后果,甚至死亡。 我国目前尚无相关指南或专家共识。因此,非常有必要在广泛征求消化内镜和麻醉医护人员 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形成相关的专家共识,从而规范其适应证、禁忌证、操作流程、各种消化内镜镇静/麻醉、特殊人群的镇静/麻醉以及相关并发症防治等,以利于我国镇静/麻醉 下消化内镜诊疗工作的安全普及和推广。 消化内镜诊疗镇静/麻醉的定义及目的 消化内镜诊疗的镇静/麻醉是指通过应用镇静药和(或)麻醉性镇痛药等以及相关技术,消除或减轻患者在接受消化内镜检查或治疗过程中的疼痛、腹胀、恶心呕吐等主观痛苦和不适感,尤其可以消除患者对再次检查的恐惧感,提高患者对消化内镜的接受度,同时为内镜医师创造更良好的诊疗条件。 大部分患者对消化内镜操作怀有紧张、焦虑和恐惧的心理,检查过程中易发生咳嗽、恶心呕 吐、心率增快、血压升高、心律失常等,甚至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脑卒中或心搏骤停等严重并发症。 少部分患者不能耐受和配合完成消化内镜操作,从而使内镜医师无法明确地诊治相关疾病。 消化内镜下诊疗的镇静/麻醉的目的是消除或减轻患者的焦虑和不适,从而增强患者对于内 镜操作的耐受性和满意度,最大限度地降低其在消化内镜操作过程中发生损伤和意外的风险,为消化内镜医师创造最佳的诊疗条件。 消化内镜诊疗镇静/麻醉的实施条件,消化内镜诊疗镇静/麻醉的场所与设备要求,开展消化内镜诊疗镇静/麻醉除应符合常规消化内镜的基本配置要求以外,还应具备以下条件: 1 .每个诊疗单元面积不宜小于15 m2。 2 .每个诊疗单元除应配置消化内镜基本诊疗设备外,还应符合手术麻醉的基本配置要求, 即应配备常规监护仪(包括心电图、脉搏氧饱和度和无创血压)、供氧与吸氧装置和单独的负压吸引装置、静脉输液装置、常规气道管理设备(麻醉机或简易呼吸囊、麻醉咽喉镜与气管内插管用具等)和常用麻醉药物如丙泊酚、依托咪酯、咪达唑仑、阿片类药物等以及常用 的心血管药物如阿托品、麻黄碱、去氧肾上腺素等。 经气管内插管全麻下消化内镜操作时间较长或高危患者还应配有麻醉机,并考虑监测呼气末 二氧化碳分压和(或)有创动脉压力。 3 .具有独立的麻醉恢复室或麻醉恢复区域,建议麻醉恢复室与内镜操作室床位比例不低于 1:1 ,并根据受检患者数量与镇静/麻醉性质设置面积。其设备应符合麻醉恢复室的基本要求,即应配置常规监护仪、麻醉机和(或)呼吸机、输液装置、吸氧装置、负压吸引装置以及急救设备与药品等。

40 应用抗凝或抗血小板药物患者接受区域麻醉与镇痛管理的专家共识

应用抗凝或抗血小板药物患者接受区域麻醉与镇痛管理的专家共识 (2020) 马亚群王庚(共同执笔人)王秀丽冯泽国米卫东(负责人)李军陈绍辉张兰张孟元拉巴次仁罗艳郭向阳(负责人)郭永清徐懋(共同执笔人)袁红斌章放香舒海华 一、处理总则 应用抗凝或抗血小板药物(抗栓治疗)患者拟实施区域麻醉与镇痛管理时,应注意遵循以下原则: 1.衡量患者基础疾病是否必须行抗栓治疗:如果不继续使用该类药物,引起血 栓栓塞的风险是否会对患者预后产生严重影响,由此决定继续现有治疗方案或使用桥接方案; 2.抗凝及抗血小板治疗是否增加外科手术的出血风险:如果为低出血风险手术, 可以不考虑抗栓药物引起的出血风险;如果为高出血风险手术或闭合腔隙手术(如眼底手术、颅内手术、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应重视出血风险,以及出血引起闭合腔隙内压力增高而导致的后续问题; 3.判断抗凝及抗血小板药物对麻醉可能产生的影响:出血可导致神经压迫、失 血性休克等一系列并发症发生风险增高,麻醉医师需根据手术类型及患者基础疾病、抗栓用药方案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 4.针对特殊患者,围术期抗栓治疗方案应由心内科、血液科、药剂科、外科及 麻醉科等多学科医师共同讨论制定。 二、椎管内血肿引致神经损伤的发病率及危险因素 椎管内血肿是围术期使用抗栓药物时需要着重考虑的严重并发症之一。 严重的椎管内血肿定义为椎管内出血并引起脊髓神经功能障碍症状,是蛛网膜下腔或硬膜外麻醉罕见但可能导致灾难性后果的并发症。文献报道每150 000例硬膜外麻醉及每220 000例蛛网膜下腔麻醉的严重椎管内血肿的发生率均小于1。最常见的血肿出现在硬膜外腔,这可能与硬膜外静脉丛血管丰富有关。以下因素会增加椎管内血肿的发生率:接受静脉(intravenous injection, IV)或皮下(subcutaneous injection, SC)(普通或低分子量)肝素治疗者;接受血管外科手术时静脉给予肝素者;凝血功能障碍或血小板减少症者,椎管内麻醉前后使用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吲哚美辛、噻氯匹定)、口服抗凝剂(苯丙香豆素)、溶栓剂(尿激酶)或葡聚糖治疗者;椎管内麻醉穿刺置管困难者;脊髓或脊柱相关结构存在异常、高龄等。上述因素可能存在相加或协同作用,多种因素并存的患者风险增加。 患者可能在硬膜外导管拔出后立即出现椎管内血肿。严重的椎管内血肿表现为感觉或运动功能障碍(68%的患者)或肠道/膀胱功能障碍(8%的患者)等神经系统损害症状,而不是严重的神经根性疼痛。合并神经系统损害的椎管内血肿患者如果神经功能障碍出现8小时内接受椎板切除及减压手术,则脊髓功能可能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