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地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工业地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工业地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国际工业园可行性研究报告

2008-1-1

目录

§第一章、总论

§第二章、市场分析

§第三章、*****国际工业园项目建设内容

§第四章、项目优势和价格定位

§第五章、项目建设缘由

§第六章、市政配套(简)

§第七章、*****国际工业园与周边地区发展的互动关系§第八章、*****国际工业园体制与开发模式设计

§第九章、工业园功能分区、开发时序、产业空间布局§第十章、园区开发投资估算和投资计划(略)

§第十一章、资金筹措(略)

§第十二章、财务效益分析(略)

§第十三章、研究结论和建议

§第一章、总论

一、加快*****国际工业园开发的客观要求

*****国际工业园位于安徽省当涂经济开发区(省级)南端,紧临国家级芜湖经济开发区,项目占地340000㎡,建筑面积300000㎡。秉承规划科学,便于生产使用和管理的理念,致力于打造环境优美、管理完善、服务超值的现代化工业园。园区将建成集制造加工、产品研发、物流仓储、生活服务为一体的综合型工业园区。设立并加快开发*****国际工业园,不仅具有必要性而且具有可行性。一方面它是宏观区域经济发展态势提出来的客观而迫切的要求,同时也是进一步建设发展安徽省当涂经济开发区,推动地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一项根本性举措。

1.1 宏观区域经济发展态势提出的客观而迫切的要求

1.1.1国家新一轮经济景气周期

党的十七大大的胜利召开,继续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奋斗目标,根据目标要求,到2020年全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将实现翻两番,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20年平均增长速度约为7.18%。进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我国无论是东部沿海发达地区还是中西部欠发达地区都呈现出新一轮加速发展的态势。

长江三角洲地区以上海举办2010年世博会和建设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四大中心”为契机,加快经济一体化进程,提出建立世界级大都市圈的战略目标;珠江三角洲地区借助CEPA,加快与香港经济的更紧密联系,并提出建设“大珠三角”或“泛珠三角”经济圈的发展构想;环渤海地区以北京举办2008年奥运会为引擎,

加速京津冀“大北京城市圈”的崛起。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东北三省抓住国家支持老工业基地改造振兴的机遇,正着力打造中国经济的“第四极”。与此同时,国家继续坚定不移地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支持中部地区发挥自身优势更好地发展,支持东部沿海地区加快发展并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实现东中西互动,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我国宏观经济已经走出1997年后持续数年的经济波动低谷,迈进全面复苏的经济增长加速期。这次复苏最重要的特征是由于技术装备更新需求和消费结构的变化带动了重工业复苏,重工业(如钢铁、石油化工、电力、能源、工程机械、汽车等行业)生产增长明显快于轻工业,这也是经济全面复苏的重要标志之一。

国家新一轮经济景气周期的来某,对全国各地区都既有机遇又有挑战,处于安徽省东南翼的马***鞍***山市更不例外。作为安徽省的东向战略的起点地区,马***鞍***山市加速发展的要求无疑更加迫切,而加速自身发展必须要有新的增长点。从马***鞍***山市的区情和资源优势出发,设立*****国际工业园,依托当涂经济开发区和长江马***鞍***山港的有利条件,发展大进大出的现代化工业,就成为未来马***鞍***山当涂培育新增长点,带动全县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

1.1.2 国内外产业转移的趋势和机遇

21世纪头10-20年是一个重要的战略机遇期。从国际看,工业发达国家的制造业特别是重化工业正在不断地向资源丰富、劳动成本低廉、国内市场广阔以及社会政局稳定的发展中国家转移,我国已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首选地,并在快速形成世界制造业的中心。而以国际市场为目标的跨国资本在我国国内的区位选择,仍然更多地倾向于投资环境良好、基础设施完备优越的沿海、沿江区域。

从国内看,以钢铁、石油化工、农副产品加工等为重点的工业制造业,也出现向沿海、沿江城市转移的趋势。这种产业区位的调整,首先是由于内陆矿产资源的枯竭及从国际市场获取原料来源的需要,其次是为了更靠近市场,再次,依托港口建设可以大大降低运输成本,符合重化工产业布局的一般规律。

随着世界制造中心向中国转移步伐的加快,“长三角”首当其冲成为首先“接口”,下一轮申城周边的标准工业厂房和现代物流用房,都将供不应求。现代工业厂

房的开发和租赁,将成为房产开发的大热门。因此,无论是国际重化工向中国转移,还是国内重化工向沿江转移,都为*****国际工业园的发展带来难得的机遇。

1.1.3 大区域经济发展态势对本地区发展的压力和动力

从马***鞍***山当涂所处的大的区域环境来看,位于沪宁芜经济线上的长三角经济圈内,为马芜铜经济带起点之一。一方面,由于当涂经济开发区享受安徽省政策支持,特别是马***鞍***山被确立为安徽省东向发展战略排头兵地位,对马***鞍***山经济的优势发挥,带来很大的压力。近些年,随着慈湖经济开发区、雨山经济开发区和花山经济开发区、市经济开发区的加速建设,特别是项目正是紧邻芜湖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对*****国际工业园的未来形成的竞争态势仍很强劲。

另一方面,随着长三角地区经济的全面发展,马芜铜经济带的进一步成形,长三角地区的强势地位与本地区的弱势落差会越来越明显,无论是在吸引资本,还是国内其他地区的资本或产业转移方面,难以有充分的竞争优势。

二、*****国际工业园开发的市场依据

工业地产作为一门产业,有其独有的商业模式,包括工业地产开发商筹措资金、建设基础设施、开发经营项目并提供工业地产产业与服务等一系列活动。工业地产业的盈余体现在能够快速启动、以收入抵偿支出、并能够在抵偿支出后有剩余,与此相对应的,工业地产的商业模式具备“大投资、快启动、提供增值服务、追求长期稳定回报”的四大特性。

2.1、四大特性之一——大投资

工业地产的开发区别于传统的以政府导向为主要方式的开发区建设过程,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对工业地产开发商的资金实力要求较高,这样才能保证前期开发区所需的资金投入。

工业地产资金占用周期较长,投资回收期限大于住宅地产与商业地产,这一特点成为资金不足的中小开发企业的进入门槛。工业地产的投资规模,前期投入范围

从十几个亿到几十个亿,招商、管理运营等方面的投入也高得惊人,而投资回收期则有的长达十几年,资金实力稍有不足,就会出现资金断链的情况。因此工业地产的运作需要一定实力的投资开发商参与,这是工业地产大投资的特点所决定的。

工业地产开发商的资金一般也分为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两种方式。直接融资方式是指开发商对拟建项目的直接投入资金,以及项目法人通过发行股票、债券等直接筹集的资金;间接融资是指从银行及非银行金融机构贷款借入的资金。

2.2、四大特性之二——快速启动

基础设施建设是园区快速启动、形成雏形的基础。基础设施是指交通、通讯、能源供应、水电管道等基础硬件。在投资者对投资地进行考察时,基础设施通常是最先引起注意的因素。只有过硬的基础设施,才能达到吸引优秀项目/企业的入驻。供水、供电、通讯、道路、环保、治安等方面有力的保障,是投资者入驻项目得以如期开工的必要条件,自然也是其关注的重点。另外,近年来许多国外投资者不仅注重生产设施的完备,更将注意力放在投资地是否可以为其提供高品质的生活、休闲和服务设施。

2.3、四大特性之三——提供增值服务

目前我国大部分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是“人气不足”、“商气不旺”。分析其原因,与第三产业发展滞后有很大关系。针对这种情况,开发区应主动出击,着力发展那些适合二三产联动的产业,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特别是生产、生活配套及专业服务领域,同时加强教育业、医疗卫生、文化业、科技和体育等行业的发展。

建设完善的配套产业环境。随着政策优惠对投资者吸引力的不断减弱,利用完善的配套产业环境吸引投资者,特别是那些知名大企业、跨国公司,正成为开发区招商引资的新动向。随着国际产业梯度转移,分工进一步细化,跨国公司的在华经营更加注重核心技术、控制核心部件,以实现比较利益。由于目前跨国公司集中于靠其强大的研发力量支撑品牌,逐渐将其生产环节放掉,因而如何更好的靠本地化

市场就近解决非关键部件的生产整合问题就成为其选择投资地点的关键。

搭建物流服务体系。根据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的分析,开发区的物流环境正成为投资者对投资地选择的新趋势。在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为了保证投入产出链条的有效链接,从生产资料到最终产品的巨额吞吐,企业产品的供、产、销的经济配置都需要物流业的高效配合。完善的园区内部物流、仓储等服务业,以及原料和市场地区与开发区间的物流运输网络对投资者是巨大的吸引力。

为投资者提供良好的投资软环境。近年来投资者对工业地产的选择越来越体现出从重视硬环境到强调软环境的变化趋势。由于硬环境的建设只要投入充足,给予一定时间就可以实现,而软环境的复制却是十分困难的,也体现着工业地产的核心竞争力。如何站在投资者的角度,想投资者所想、急投资者所急,为投资者提供各种专业化咨询服务,让来到园区的客商能在细微处感受到园区舒适宽松的人文环境,是被许多投资者越来越重视的事情。另外,开展一站式办公、简化项目审批手续;开通双语网站、方便企业与开发区管理者双向沟通;设立企业服务热线,及时解答企业问题等这些虽然给开发区管理者添了麻烦,加重了工作量,却给投资者带来了方便,减轻了负担,必然会获得投资者的青睐。

协助园区企业解决融资渠道问题。完善的融资渠道是另一个被越来越多投资者在选择投资地时所关注的热点。近年来,跨国公司在我国投资的一个趋势是规模快速增长,且本地化采购率不断提高,因此需要巨额资金支持。因此过去那种以总部单独融资的模式已逐渐不能满足要求。完善的本地融资渠道不仅对资金有限的中小投资者有现实意义,就是对资金实力强大的国际巨头也是一个有效的吸引因素。

2.4、四大特性之四——追求长期稳定回报

根据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的理解,一个房地产开发企业投资工业地产,由于投资金额巨大,对投资开发商来说,属于重大商业举措,是至关重要的战略行为。投资行为一旦发生,通常需要考虑1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的经营。因此,投资者考察并评价一个开发区,从视野上,应考察整个投资环境;从纵深上,需要在空间和时间上都进行全面的评价,而不是仅仅局限于短期的投资回报。

因此,工业地产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开发商追求投资回报的稳定性与长期性,而不是追求短期内的投资收益。工业地产的长期回报是建立在开发商大规模资金投入、提供附加服务的基础上的,因此对于工业地产的投资商来讲,投资工业地产除了考虑地理因素,更多的是考虑政策因素和回报率。

众多外资企业以更快的速度在中国建设生产基地,给工业地产带来了稳定持续的客户群体,更为投资者提供了稳定的投资回报。工业地产的投资回报出现了快速的增长势头。业内人士认为,从市场需求的强度来看,目前国内工业地产的平均投资回报率保守估计在8%以上,好的项目能达到9%,甚至高达17%左右。如果仅从标准化厂房的投资建设来看,工业用地的年限是40年,以现时建造标准厂房来计算,年回报率大约在12%-16%,回报率较高。

三、 *****国际工业园的地域基础建设状况分析

3.1 马***鞍***山市的发展状况分析:

马***鞍***山市临江近海,交通十分便利,铁路、公路、水运俱全,宁马、马芜高速与沪宁、合芜高速相连,距南京45公里,上海340公里,到南京禄口国际机场28公里;宁铜线贯穿全线,与京沪、宣杭皖赣等铁路干线相连,各类列车均可停靠;长江马***鞍***山港是长江十大港口之一,可停靠万吨级船舶。城市滨江环湖依山而建,是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当涂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城市南部,这一区域是马***鞍***山城市“东扩南进”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交通地理条件良好,是理想的投资开发场所。

马***鞍***山市属中部城市,毗邻南京都市经济圈,位居长三角经济发达地区和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之间,资源的市场配置成本、物流配送成本、基本建设成本以及产品生产成本居周边城市最低。外商在马***鞍***山开发区投资,既有东部的区位交通和市场优势,又有着中西部的优惠政策和成本优势。开发区对各项企业的管理、服务实行零收费。在开发区办企业所需的土地费用、水电费用、劳务费用等都比较低廉。因此,不少外来企业把生产基地设在马***鞍***山开发区。

马***鞍***山市每万人中具有大中专以上专业人才410人,居华东地区城市之首,高出合肥129人,芜湖240人,被人们俗称马***鞍***山市是中国政府建设的又一人才高地。马***鞍***山还拥有一支高素质和职工队伍和多层次的培训体系。全市现有中等技术等级以上的职工9万人,占职工总数的54%;有技工学校4所,其中高级技校2所,省重点技校2所,在校学生6000多人,每年可以培养具有大专层次学历和高等级技能型人才2000人,另有各类中等职业技术学院11所,职业培训机构14个,年培训能力达万余人次。可以满足各类企业对职业技术人才的需求.

3.2 *****国际工业园的周边发展状况分析

*****国际工业园位于安徽省级开发区当涂经济开发区的南端,紧邻芜湖国家级经济开发区,而芜湖具有独特的优势,自古以来便是众商云集的商贸集散地。市场面向华东,背靠华中腹地,拥有2亿多人口的市场容量。以开发区为中心的650公里范围内,人口400万以上的城市有15座。距上海市383公里、杭州210公里、苏州321公里、徐州462公里、马***鞍***山市637公里。距离在200公里以内的城市有无锡、常州、镇江、扬州、南京、合肥、安庆、宣州、铜陵等。开发区位置优越,交通便利,信息传递快,有着极大的市场容量。

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芜湖市区北部、长江南岸,1993年4月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享有市级管理权限。规划面积56平方公里,就业人数3.7万人。2003年,实现GDP75.4亿元,出口额6108万美元,财政收入15.1亿元。开发区内主要著名工业产品有:奇瑞汽车,年产10.1万辆;海螺型材,年产20.9万吨;美的空调,年产250万台;日立空调,年产60万台;科龙冰箱,年产50万台。芜湖开发区濒江近海,面向华东,背靠华中腹地,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

四、 *****国际工业园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依据:

(1)《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2)《马***鞍***山市规划管理条例》及《技术规定》(3)《城市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设置规定》

(4)《住宅设计规范》

(5)《住宅建筑设计标准》

(6)《建筑工程交通设计及停车场设置标准》

(7)《城市道路绿化规划及设计规范》

(8)《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9)《工业建筑设计规范》

(10)《工业建筑设计标准》

§第二章、市场分析

一、马***鞍***山的发展为*****国际工业园项目提供基础保证:

1.1 马***鞍***山是一座新兴工业城市

马***鞍***山市是新中国成立后建设和发展起来的一座新兴工业城市。全市现辖三区一县,总面积1686平方公里,总人口120万,其中市区面积301平方公里,人口53万。临江近海,毗邻长江三角洲,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性气候,四季分明,年均降雨量1100mm,年均气温15.7摄氏度。马***鞍***山市是工业城市。同时也拥有“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多项荣誉称号,近期将创市区面积一百平方公里、人口一百万的“双百城市”。

1.2 马***鞍***山市是安徽省东大门

地处长江中下游南岸、长江三角洲西部边沿,经宁马高速到南京30分钟车程,经沪宁高速公路到上海约3小时。马***鞍***山火车站是二等大客站,皖赣线、宁铜线衔接京沪线。长江马***鞍***山港是天然深水良港,国家一类口岸,可停靠万吨级船舶。

1.3 马***鞍***山生活环境优美,适宜人类居住。

整个城市依山、环湖、傍江而建,呈现出“半城湖光半城山”的秀

丽风貌。经过多年不懈努力,先后获得“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迪拜国际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奖”等称号。优美的生活环境,已吸引周边城市越来越多的居民和外地客商来马***鞍***山购房定居。

1.4 马***鞍***山工业经济实力较强,产业基础较好。

马钢是国内最大的上市公司之一,2001年销售收入突破百亿元,铁钢材产量都在450万吨以上,在中国十大钢铁企业中排列第5位。目前以冷、热轧薄板为主体,投资达100亿元的一系列重大技改项目已开工建设,到“十五”末全部建成后,80%以上的钢材产品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总规模达800万吨。地方工业发展也在不断加快,特种专用汽车的产销量和市场占有率列全国第一位,造纸、炭黑、磁性材料、服装等在同行业也有一定的位次。农村盛产多种优质农副产品,城郊型农业、创汇型农业的发展潜力很大。

1.5 马***鞍***山科技人才众多,劳动者素质较高。

每万人中具有大中专以上专业人才410人,居华东地区城市之首,高出合肥129人,芜湖240人,被人们俗称马***鞍***山市是中国政府建设的又一人才高地。马***鞍***山还拥有一支高素质和职工队伍和多层次的培训体系。全市现有中等技术等级以上的职工9万人,占职工总数的54%;有技工学校4所,其中高级技校2所,省重点技校2所,在校学生6000多人,每年可以培养具有大专层次学历和高等级技能型人才2000人,另有各类中等职业技术学院11所,职业培训机构14个,

年培训能力达万余人次。可以满足各类企业对职业技术人才的需求。现有安徽工业大学、隶属中冶集团的钢铁设计院、中钢集团旗下的矿山研究院等各类教育、科研、咨询机构100多家。马***鞍***山是国家科技兴市试点市,近些年每年的专利申请以及获得批准的数量,排在国内同等城市的前列。城乡教育体系完善,不同层次的劳动者都能受到良好的教育和培训。作为一座移民城市,马***鞍***山具有很强的包容性。不同地域的人在此居住,安居乐业,社会秩序井然,治安状况较好。

1.6 马***鞍***山城市基础设施承载能力较强,投资成本低廉。

这里滨临长江,水资源十分丰富。拥有三个大型的火力发电厂,可以提供充足的电力资源。除现有的管道煤气、液化气外,正在建设的国家“西气东输”管线已经接入马***鞍***山。马***鞍***山水、电、气、土地等价格低于沿海城市。靠近南京、上海,在技术、贸易、金融服务上可取得支持。良好的投资环境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投资者来马***鞍***山投资兴业。世界著名的跨国公司如法国圣戈班集团、日本丸红株式会社、台湾中橡公司、香港廖氏集团,以及国内知名的青岛啤酒、蚌埠丰原、新力药业、珠海格力、北京首创等一大批中外企业,都相继进驻马***鞍***山,并且取得了较好的经营业绩。马***鞍***山市属中部城市,毗邻南京都市经济圈,位居长三角经济发达地区和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之间,资源的市场配置成本、物流配送成本、基本建设成本以及产品生产成本居周边城市最低。外商在马***鞍***山开发区投资,既有着东部的区位交通和市场优势,又有着中西部的优惠政策和成本优势。开发区对各项企业的管理、服务实行零收费。在开发区办企业所需的土地费用、水电费用、劳务费用等都比较低廉。因此,不少外来企业把生产

基地设在马***鞍***山的开发区。

进入新世纪的马***鞍***山,正全力实施双向开放、结构调整和科教兴市三大战略,加速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力争经过10-15年的不懈努力,把马***鞍***山建设成为建成区面积超100平方公里、人口超百万的现代化大城市,进而成为长江流域重要的加工制造业基地、在区域经济中具有较强实力的重要城市、富于江南山水园林特色的新兴文化旅游城市和最适合人类居住的生态城市。

二、当涂开发区为*****国际工业园项目提供政策保障:

安徽马***鞍***山当涂经济开发区,是安徽省人民政府于2006年5月正式批准升格的省级经济开发区,前身为当涂工业园区。位于芜湖与马***鞍***山两市之间,紧靠205国道、宁马芜高速、宁芜铁路、芜湖长江大桥、马***鞍***山长江大桥及拥有自建500万吨码头的长江黄金水道;北倚规划中的新芜申运河航运入口通道姑溪河;北距南京禄口国际机场仅40分钟车程。区位优越、交通便捷、一期规划面积3平方公里,远程规划6平方公里,其中起步区500亩。开发区按照马***鞍***山市和当涂县城城市新区发展的要求,和"八通一平"的标准,先后推进了黄山园区,焦家园区,竹山园区,新桥工业城的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入近10亿元,道路建设近30公里,供电,供水,供气,排水,排污,通讯,宽带,广电等管网建设,随道路工程同步推进。长江码头一期已投入运营,新桥工业城件货及油码头已进行前期设计。

开发区自2002年5月成立以来,秉承“只在投资者的成功,才有我们的成功”的招商和服务理念,凭借优越的区位,便捷的交通,优惠

的政策和低商务成本优势,吸引了红太阳,山鹰纸业,桂龙药业,海狮织造,神鹿药业等知名企业,以及香港长江生命科技,星马国际,美国吉米瑞德,天勤国际等境外公司,共100多家境内外企业入园投资。合同利用境内外资金43亿元人民币。目前,已完成工业项目固定资产30多亿元。另外投资历超百亿元的大唐电厂项目,已正式签约,并破土动工。当涂经济开发区已成为主要的经济增长级。

为响应中央中部崛起的号如,实施省委省政府打造马芜铜经济带的发展战略,县委县政府正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举全县之力支持当涂经济开发区的建设和发展。

2.1、用地政策

1、入园项目由园区管委会统一协调服务,工业项目可按协议出让方式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使用期限为50年;其他项目出让方式和使用年限按国家规定执行。

2、入园项目征用土地不得低于20亩,每亩固定资产投资密度不低于50万元,每亩基准地价6万元(含土地征用办证费用),进驻项目力求高科技,无污染。

3、征地费用付款方式:签订协议时付款30%,交净地时付50%(净地达到园区统一标准,统一规划设计,达到六通一平),交国有土地证时付20%。

2.2、财政政策

入园企业在享受国家、省、市政府及省级开发区相关政策优惠后,还可及时得到园区财政的积极扶持:

1、入园工业企业自建成投产第二年开始,当年纳税园区财政实得部分,第一年返还100%,第二、三年返还80%,第四、五年返还60%。

2、入园非工业企业(含注册经营性公司),自纳税当年园区财政实得部分,5年内由园区财政按一定比例扶持调整经营结构。其中第一年为60%,第二、三年为50%,第四、五年为40%。

3、园区管委会每年按园区财政实得部分的10%提取专项资金,用于入园企业出口创汇、节能降耗、技术改造、争创品牌和纳税大户的奖励。

4、入园企业行政事业性收费以国家法律法规和省人民政府的文件为依据,按下限标准减半征收。

2.3、奖励政策

1、凡为园区管委会引进国内外无偿资金和使用期限在3年以上的有偿无息资金,分别按到位资金的12‰和8‰一次性奖励引荐者。

2、对引荐客商入园新建工业项目,固定资产投资额3000万元以上的,按项目建成后到位资金的6‰一次性奖励引荐者。属于跨国公司、上市公司、国内知名企业和国家级高新技术项目,奖励标准为8‰。

3、对引荐客商入园投资水陆运输、文化旅游等为工业配套的服务业和有财政收益回报的基础设施、环境建设项目等,按固定资产实际投资额的6‰一次性奖励引荐者。

4、上述引资属于外币投资到位的,其奖励标准均相应提高2‰。

§第三章、*****国际工业园项目建设内容

一、项目概况

*****工业园位于马***鞍***山市当涂县经济开发区的南端紧临芜湖市经济开发区,205国道以西,经二路以北,项目总占地面积约340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300000平方米。园区规划主要为四个区域,科研商务办公区、加工制造厂区、生活服务区、仓储物流区,园区规划建成一个及商贸加工生活为一体的综合化工业园区。

二、建设规模与目标:

*****国际工业园在功能划分方面注重环境和使用因素,根据自然条件和园区的规划定位,将整个工业园分为四大功能区:A、综合住宅配套服务区;B、轻工制造及产品研发区;C、重工业制造加工区;D、企业定制区。整体显现出园区产业链渐进式梯度和层次感。

*****国际工业园在基础设施配套方面注重完备和经济要素,综合考虑该地区的发展趋势和现实情况,在符合未来20年规划发展需求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满足当前发展需要,整体规划配套包括:

1)、生活配套住宅近50000㎡;2)、商业建筑16000㎡;3)、办公建筑26000㎡,包括1栋11层商务综合配套楼,为整个工业园提供

全方位的配套服务。

居住、餐饮、会展、娱乐、休闲、办公以及电信、邮政等现代化工业发展需求在这里得到充分满足。

三、经济指标:

名称参数

1 用地面积341972㎡

2 总建筑面积303688㎡

3 容积率0.89

4 绿化率30%

5 一期厂房面积17430㎡

6 后期厂房面积149078㎡

7 办公仓储面积49700㎡

§第四章、项目优势和价格定位

首先,项目本身得到当涂县政府和当涂开发区管委会的支持,获得一点的优惠条件。

其次,项目独特的区位本身就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优势,项目距离芜湖国家级经济开发区仅2公里,相对与芜湖经济开发区而言有着明显的成本优势,有临近长江芜湖港和马***鞍***山港都很近,并且坐落在250国道边上,交通优势十分突出。

第三,项目所在地目前没有成形行的园区,又是当涂经济开发区和芜湖经济开发区接壤的地方,自然成为这两个园区的“后院”和服务供给基地,非常有助于成为以上两个园区配套企业落户的最佳选择地。

综合以上众多的有利条件更应当做好本园区的“价格”这个天然的砝码,充分运用这个因素,充分搞好园区的开发建设。

园区的定价和芜湖经济开发区价格一定的距离,和市区的其他经济开发区也保持一定的价格距离差,以充分的价格优势弥补其他方面的差距。初步考虑将*****国际工业园的价格控制在1000元/㎡~1200元/㎡之间。

1.0 、区位优势

?项目紧靠芜湖市经济开发区,可以受到芜湖经济开发区的产业辐

射,大环境相对比较优越;

?土地价格相对便宜,可以降低了企业经营成本;

?紧临205国道,芜湖港等,交通运输相对便捷;

2.0 、项目机会:

?项目周边工业环境逐渐显现,项目不再有孤军作战的氛围;

?因紧邻芜湖经济开发区,部分相关配套企业会因地价等因素考虑本项目;

?当涂开发区管理部门相关照顾政策同时会促进本项目开发招商。

3.0、政策分析

?入园项目由园区管委会统一协调服务,工业项目可按协议出让方式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使用期限为50年;其他项目出让方式和使用年限按国家规定执行。

?入园项目征用土地不得低于20亩,每亩固定资产投资密度不低于50万元,每亩基准地价6万元(含土地征用办证费用),进驻项目力求高科技,无污染。

?征地费用付款方式:签订协议时付款30%,交净地时付50%(净地达到园区统一标准,统一规划设计,达到六通一平),交国有土地证时付20%。

?入园工业企业自建成投产第二年开始,当年纳税园区财政实得部分,第一年返还100%,第二、三年返还80%,第四、五年返还60%。

?入园非工业企业(含注册经营性公司),自纳税当年园区财政实得部分,5年内由园区财政按一定比例扶持调整经营结构。其中第一年为60%,第二、三年为50%,第四、五年为40%。

我国房地产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进入世纪以来,国内地房地产市场日趋火爆,创造出了一个又一个地财富奇迹,在很多地区,房地产业甚至成为当地经济发展地支柱.在这种大地风潮之下,人们纷纷涌向房地产领域,不论之前做过何种工作,仿佛一旦进入房地产就可以资产翻倍.然而,经过几年盲目地火爆之后,房地产市场地泡沫不断增大,国家和政府也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一些调控措施不断出台,房地产市场终于开始逐渐回归理性.那么,国内房地产业未来地趋势又是如何,当房地产企业不再暴利之后,房地产市场是否会如有些人所想地那样彻底崩盘亦或是逐步走下坡路呢?本文认为对这个问题地思考将有助于今后房地产市场地规范化发展.虽然在过去地几年中房地产市场展现出了不完善地一面,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国内作为有着刚性住房需求地房地产业依然会继续稳定地发展下去,而本文地研究在理论上金额以指导我们今后更好地完善这个产业. 中国房地产业发展现状 房地产投资状况 从目前国内房地产地经济来源分析,房地产投资依然呈现出不断增长地态势,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地比重也比较大.这种投资一方面来自国内民间资本地投入,另一方面就是国际投资.其中前者是主要投资来源,占到国内房地产市场投资总额地绝大部分,年这一比例约在左右,而从增长速度来看,除了年有较小回落,年至年都保持了高速增长状态,年随着国内房地产调控政策地出台,这一数据又逐渐开始归落.从投资结构来看,投资对象则逐渐由商业营业用房转向住宅投资.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房地产开发状况 根据中国房地产协会地统计数据,国内房地产开发整体呈现出两个特点,一是新开工面积增多,竣工面积增速减缓.随着国内对房地产市场政策地一些改变,一些开放商对土地地囤积情况逐渐向使用过渡,开工情况增加很多,但是为了保证足够地利益,往往故意要求施工单位减缓进度,导致竣工面积地增长很缓慢.二是拆迁规模受到遏制,但土地控制形势依然严峻.随着房地产开发不断出现地负面拆迁新闻,国家也对此越来越重视,相继出台了若干文件用于规范拆迁规模和方式,但是土地使用依然难以得到控制,这其中既有开放商地想法,也有地方政府地授意,而且开发过程中屡屡出现经济问题.国家审计署发布地《个市县年至年土地管理及土地资金审计结果》,列举了个市县在土地出让、征用及相关资金管理使用中存在一些不合规、不规范地问题,实际情况可能远不止如此.国土资源部和监察部年联合召开地电视电话会议中,通报了年月至年月全国“未报即用”违法用地清查整改情况,个省(区、市)不同程度存在“未报即用”违法用地现象,其中包括一些国家和省级重点项目.至今年月日,全国共清理“未报即用”违法用地案件宗,涉及土地总面积万亩,其中耕地面积万亩.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房地产销售状况 从房地产市场地销售情况来看,销售量呈现出一定地波动,从年至年,销售量不断增加,即使在年中间有过短暂回落,但是从全年来看,销售量仍然是增加地,国家统计局公布地数据显示,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亿平方米,比上年增长,首度超过亿平方米.尽管面临严厉地楼市调控,商品房开发投资全年同比增速仍然达到.但是这一情况到年随着国家调控地坚决执行而发生了改变,数据报道年房地产市场相比年下降了左右,且这一比例依然在继续增加中.但是房地产销售价格和销售量有所不同,虽然调控力度很大,但是房价近年来依然处于高位运行,虽然在个别地区稍有回落,但是不具代表性,从全国范围来看,房地产价格依然较高.从房地产市场地需求来看,受中国城镇化运动地影响以及年轻人落户城市地主观意愿,房地产地刚性需求依然很强,而且还有一个很重要地因素就是投资性购房热度依然不减.中国城镇化是目前世界上有人类历史以来最大规模地城镇化,在“十一五”期间城镇化已经到了,规模是非常巨大地,这场城镇化运动也使中国人地生活发生了非常深刻地变化,也直接

房地产发展前景分析

房地产市场发展前景及价格影响因素分析近年来,伴随着国家在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以及其他信贷政策等方面采取的对房地产市场强有力的调控措施,我国房地产发展的强劲趋势也有所回落,但在我看来,在未来几年、几十年甚至是更长远的将来我国的房地产市场发展前景还比较乐观。房地产业作为我国的支柱产业之一,与银行信贷业、钢材、木材、水泥、市场以及劳动力市场等都息息相关,房地产业发展的大起大落势必会影响其他行业的发展,可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当然,在国家各种强有力的调控措施下,房地产业必然会出现强强联合、企业兼并等现象,同时伴随着房地产可视化、透明度的提高,房地产业的利润也一再压缩,这将督促房地产业由以前的粗放式经营管理模式向集约式经营管理模式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将把我国的房地产业推向工厂化、市场化、标准化发展的一个新台阶,促进房地产市场的良性循环。下面我们通过我国几家房地产龙头企业的SWOT 分析来了解一下我国房地产业的最新状况:一、万科优势1、中国房地产龙头企业,主营住宅物业发展,竞争优势明显。综合竞争力、市场占有率和品牌价值排名第一。2、万科强大的竞争力不仅体现在其强大的销售规模和跨区域运营能力,还体现在其稳健的商业模式、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强大的融资能力以及快速应变的营销策略等。3、公司财务状况良好,融资渠道通畅。即使在2008 年行业整体资金较为紧张的背景下,公司仍保持充裕的流动性和健康的负债状况。4、公司的增长方式由规模速度增长向质量效益增长转变,重点关注项目的质量和赢利能力,这将有助于公司在市场调整期的平稳增长。5、1992-2008 年公司收入和净利润的复合增速分别为28.7和33.6。劣势土地储备约2200 万平方米,仅能满足万科2-3 年的发展需要,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可能会影响其增长并增加土地购置成本。机会1、中国房地产行业集中度仍较低,万科将通过整合行业资源提高市场占有率。2、住宅产业化或将成为万科未来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来源之一。威胁绿城、恒大等民营房地产公司的高速扩张,削弱了万科的竞争优势,对其未来增长构成有力威胁。二、保利地产优势1、公司最大的竞争优势在于其资源优势。由于公司的控股股东保利集团源于总参装备部,其在全国各主要城市和地区都具有丰富的资源,包括土地、资金和人脉。这有利于保利地产在全国各地的扩张,而且也非常有利于控制公司的扩张风险。2、土地储备规模快速增长,保利地产项目储备增至3200 万平方米,在一、二线城市形成全国性布局。其中二、三线城市分布集中在珠三角、环渤海和西南地区,占总储备的71。其具有刚性需求占比高、政策紧缩风险小等优势。3、公司成长性好,增长迅猛。过去五年保利地产的营业额和净利润的复合增长率分别为72和77,远高于同行业其他竞争对手。4、良好的执行力将保证公司高速发展。劣势1、公司在2009 年购入约1000 万平方米的土地储备,土地成本较高,这使其应对市场调整时的销售价格弹性较小。2、经营风格偏激进。机会1、保利地产基本完成了全国化布局,开始进入收获期,市场占有率将迅速提升。2、二、三线城市化进程提速。威胁保利集团将深圳等地的地产业务注入保利香港,与保利地产产生竞争关系,对其资源获得和市场均造成威胁。三、中海地产优势1、公司是具有央企背景的中国房地产龙头企业,品牌优势明显。2、公司凭借母公司中国建筑的强大背景跨区域发展房地产,资产规模庞大。3、公司实施全国性的品牌扩张策略,竞争优势强,经营业绩良好,过去六年实现净利40以上的复式增长。4、公司共拥有土地储备约3450 万平方米,可满足4 年的开发规模需要。公司获取土地质量较高,主要布局于主要经济发达地区,区位优势明显。5、发展物业以中高端物业为主,毛利率水平较高。6、资产负债表状况良好,公司的净现金流为正,持有现金超过300 亿元。劣势1、公司在一线城市购地成本偏高,从而导致销售价格调整弹性较小。2、公司2009 年斥资227 亿元购入1165 万平方米项目储备,一改其稳健的项目储备作风,其业务增长的稳定性可能有所波动。机会房地产行业的集中度仍偏低,中海外有望通过整合行业资源提升市场占有率。威胁1、中海外与中国建筑的另一家子公司中建地产存在同业竞争关系,两者在多个地区房地产业务出现重合。2、政府对闲置土地的态度越发严厉,土地持有成本上升将难以避免。通

房地产中介公司发展前景及思路

房地产中介公司发展前景及思路 房地产中介企业发展迅速,从资料查阅,目前全国从业人员已达几十万人,已逐步深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特别是随着房地产市场运行机制日趋完善以及市场细分的日益加剧,房地产中介行业逐步凸显,对于盘活存量,联动消化增量,促进房地产投资与消费的双向拉动,完善房地产市场流通体系等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主要以销售2手房和信贷业务来赚取服务费为主。业务拓展思路较窄,经营服务不够专业. 房地产中介是房地产市场细分和集约化经营的结果,是房地产市场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达程度已经成为房地产市场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目前地产中介受国家政策的推进管理更加完善,客户更加信赖,但是重庆地产中介行业起步较晚,过去主要销售顶帐房为基础起步,所沉淀的各类社会资源较少(特别是人才资源),而且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不规范、人员素质良势不齐、资金 实力不足和品牌力度不够等劣势,但重庆中介行业已表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第一、消费者的消费偏好存在差异性,给中介企业提供了较大的发展空间。重庆房地产市场已进入个体消费者占主导的市场,个人购房占九成,但每年的住宅增量市场中新增商品房毕竟有限,由于房子本身存在的不可移动性和单一不可挑剔性,已显出不能满足消费者多样性的需求特征。中介企业所掌握的房源量多、差异化明显且层次梯度较强,易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 第二、房子价位的优势。在重庆地区一般二手房的价格与同地段同档次的一手房相比一般会低10-20%,这样就推动了价格影响因素占主导的住房需求与有效供给的对接,形成了住房的梯级消费,房产中介将会更多人来选择。尤其农村进入城市的一些消费群体更加突出。 第三、城市化进程因素。随着城市旧城改造的深入以及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中心区的房地产资源将来供给会更多地呈现写字楼、商场和店面等非住宅形式,而且从长远来看,作为居住之用的住宅的开发势头会逐渐减缓,今后存量市场将成为房地产市场的主导市场。 第四、重庆市场化的必然要求。开发企业专门致力于开发市场,将房子的销售流通环节交由中介企业来运作是必然趋势,也是市场细分的结果,中介企业利用雄厚的客户资源和网络系统加速房子的流通,这种“双赢”促进中介企业规模的扩大,促进房地产市场的良性循环,最终促进房地产市场的繁荣。 第五、重庆地区的发展房地产中介业也是很关键的推动。一个成熟的房地产市场应该是一个交易便捷和频繁的房地产市场。因此加强房地产服务体系建设是市场发展所必须的,发展房地产中介行业是首当其冲的。 综上述房地产发展势头,我公司开展房地产中介企业要在行业竞争中求得发展,必须加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房源的竞争。房源是中介企业的命根子,所有的中介经营活动都围绕着这个核心运转。要构建服务网络,收集不同地段、不同层次的各类房源信息。同时通过专业的评估大胆收购重庆地区有投资潜力的房子。给实力相对较弱的房产中介公司构成危机。如重庆地区的一些经纪公司在原有的业务范围之上又开展了收购、联合收购、以及房屋置换业务。也在不断推出一些新思路。 第二、技术产品的竞争。中介企业要发展,必须提高科技含量,要加大硬件设施投入和办公软件的开发,要加强网络技术与中介经纪技术的结合,依托网络提高市场化运作效率。要加强人员的培训,优化队伍业务素质,更好地实现房子与消费者的对接。同时多与开发企业、以及重庆地区物业公司沟通,专门成立沟通小组来满足该项目客户方讯息,从中搜寻商机(通过调研来考证是否可行)。

中国产业地产发展分析_张会阳

第13卷 第1期 2013年 1月 科 技 和 产 业Science Technology  and Industry Vol.13,No.1Jan., 2013中国产业地产发展分析 张会阳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中国水电房地产公司投资拓展部,北京100048 )摘要:在探讨产业地产的概念、特点和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基础上,分析了产业地产当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产业地产发展的建议。关键词:产业地产;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F29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1807(2013)01-0047-02 收稿日期:2012-11-01 作者简介:张会阳(1976—),男,新疆乌鲁木齐人,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硕士生,中国水电房地产公司投资拓展部副总经理,研究方向:房地产管理。 随着一轮轮宏观调控政策持续深入, 国内房地产行业中以住宅和商业物业开发为主的传统领域正在风口浪尖中徘徊,而在各地以产业经济发展为主题的产业地产却在调控中依旧保持着强劲的发展势头,迅速窜升为房地产领域的一颗新星并广备受关注。业内人士预计,未来“产业地产”将与商品住宅、商业物业共同绽放。 1 产业地产的概念和特点 产业地产,是一种将产业运营和地产开发相结合的房地产开发模式。它是指在新经济和新型工业化背景下,以产业为依托,以地产为载体,以工业楼宇、高新技术产业研发用房、生态写字楼、经济园区为主要开发对象,融合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综合开发、集约化经营的多功能新兴产业形态, 是房产加产业的综合体。产业地产与普通房地产开发最大的区别是以产业发展为主导的房地产开发,在产业研究和规划方面具有非常专业的开发要求,目前产业地产开发出现的专业化发展方向是产业地产发展的必然趋势。 产业地产脱胎于工业地产、商业地产,既与工业地产、商业地产有一定的类属性,又具有其自身特征,突出体现于以下五个方面。第一,实现资源价值最大化。比如高新科技产业地产项目,要兼顾高新科技产业特点,在规划设计上努力为高新科技业的发展创造较好的生产、营运、办公环境条件,以实现经济、社会等资源价值的最大化; 第二,注重产业环境营造。产业地产的建设并不局限于营造适宜人居住的环境,而更注重人们创业的需要;第三,投资要求较高。产业 地产以地产为基础, 以产业为依托,因此对产业地产开发商的资金实力要求较高;第四,基础设施作用关键。只有过硬的基础设施, 才能达到吸引优秀项目和企业的入驻;第五,增值服务成为亮点。近年来投资者对产业地产的选择越来越体现出从重视硬环境到强调软环境的变化趋势,即投资软环境的建设。软环境中最为关注的就是能否充分体现出增值服务。 2 产业地产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2.1 企业加速孵化功能 产业地产通过向企业提供合理的地产和其他环境条件,通过各种扶持手段促进企业逐渐成长壮大,不仅给企业提供成长过程中的基础设施等硬环境,而且还提供高密度的智力资源、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以及支持型的政策法规等软环境。因此产业地产发挥着孵化器的作用,加速了城市的产品孵化与企业孵化。2.2 产业集聚功能 产业地产凭借与其它发展模式的比较优势,能够使分别掌握在各种社会组织中的各类资源集聚在一起,协同发挥作用。各种组织的集聚,有利于增加竞争气氛,促进各种组织的分工合作,这又进一步促进了资源的优化整合。就北京市而言, 以顺义区的MAX空港企业园、 海淀区的中关村科技园为代表的优质产业园区,借此良机迅速发展壮大[1] 。2.3 辐射渗透功能 辐射渗透作用是指产业地产区域对毗邻区域和没有形成产业规模部门的渗透、扩散和影响作用,也包括对地区的经济、科技和社会等方面发展的促进作

中国商业地产十个发展趋势

中国商业地产十个发展趋势 中国商业地产十个发展趋势中国商业地产十个发展趋 势 一、商业地产供应洪峰已至,但高水平商业地产发展商寥寥可数 目前,中国市场上,有三大力量在驱动着商业地产的开发热。一是政府的主导力量。基于对城市发展的需求,政府往往主导着城市规划,其中包括大量商业用地的规划及推出,对于开发商而言,商业开发能力成为目前开发企业取地的竞争力。二是市场榜样的力量。一些优质商业项目,特别是购物中心的兴起,高额的销售带来的收益回报,以及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良好的品牌效应,都驱使着大量开发企业继而模仿、打造商业产品。三是商业地产开发主体的扩容。其中零售商这块,是鉴于租金上涨压力以及零售扩张的需求;住宅开发商这块是主动转型商业开发或者由于拿地被迫加入商业地产开 发行列。商业地产开发商这块是其商业开发和经营经验日渐成熟,进而加大了对商业品牌的复制和扩张。预计2015年 有望达到4500家,商业建筑面积达到3亿平方米。从现在到2025年,还会有7000家建成开业,届时购物中心将超

10000家。因此在当前商业地产领域,特别是在城市综合体是有非常明确的泡沫趋势。 不是所有的企业都适合做商业地产,也不是所有的企业都能做好商业地产。当前有5万多家登记注册的房地产开发企业,真正做的好的也就近二十家。只有真正懂商业的,对人的购物、休闲、娱乐需求都把握非常准的企业,才可能真正把商业地产做好。 二、商业地产市场,从租售并举变成自持为主 对于商业地产行业的发展成熟,可以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商业地产的开发销售阶段,以分割的产权式商铺为导向;那么第二阶段将进入租售并举阶段。这个阶段以销售和自持商铺并重的阶段;第三阶段是商业地产金融化阶段。这个阶段的物业持有主体将被金融证券化的趋势影响。 从当前现状来看,一、二线城市核心地段商业基本全部自持,一线城市郊区和二线城市的部分非核心地段,才会存在租售并举的产品,这种能够产品一般的持有比率达到50%左右。只有在三、四线城市,现在还存在着大比例散售的项目存在。相信随着市场的不断成熟,将有越来越多的项目进入自持阶段,政府对商业项目散售的审批和监管也会越来越严格。三、艺术、生态、体验式商业成为发展共识 发展到2014年的中国商业地产行业,体验性已经从营销口号转入产品实战。这种商业地产的体验感已经无需细说,各

2020房地产发展方向

2020房地产发展方向 2016年房地产发展方向: 60亿元的“日光盘”!让全国房地产业从业者“亮瞎眼”! 11月7日,深圳一手房市场迎来单个楼盘近十年来最大体量推盘——深圳龙华新区的壹城中心。从上午10点正式签约到下午4点,开发商宣布所推楼盘全部1637套房源一次性售罄,6个小时内实现“日光”。据初步预计,此次开盘签约金额达到60亿元。 回顾今年以来的楼市,在多轮“救市”政策刺激之下,市场信心将进一步提升,北上广深一线城市、合肥、南京、南昌、苏州等部 分二线城市,楼市成交量已经呈现出“金九银十”的行情。深圳、 北京、上海、广州、南京、合肥、厦门、惠州、杭州等城市楼市开 始出现“日光盘”等热销现象。甚至部分城市比如深圳、上海等一 线城市的市场回暖的速度超出政策预期,政府的“救市”星星之火 导致楼市成交量出现暴涨,房价也正在酝酿大幅上涨的行情。与此 同时,期待已久的“日光盘”开始在下半年楼市频频再现。 那么,地方政府管得住“日光盘”吗?“日光盘”是不是还会在 更多的城市发生?“日光盘”背后反映出哪些尴尬问题? 多轮“救市”政策之后,市场需求被激活,上述城市的楼市去化速度提升,去化周期也逐步缩短,市场基本面快速好转。在这样的 市场背景下,“自住需求+改善需求”两股力量入市,导致上述城市 出现“日光盘”的现象。同时,“日光盘”使得不少购房者担心楼 市后期供应不足、房价反弹上涨而继续惶恐入市,甚至导致局部市 场买涨不买跌的行情出现。 以深圳为例,新增建设用地少的可怜,对住宅市场来讲,势必会造成未来供不应求的局面;从商品住宅市场去化周期来看,今年以来,整个市场去化周期也就6-7个月,甚至有时候更低,可以说这个城

房地产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房地产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第一阶段:理论的突破与试点的起步阶段 1978年在理论界提出了住房商品化、土地产权等观点。1980年 9月北京市住房统建办公室率先挂牌,成立了北京市城市开发的总公司,拉开了房地产的综合开发序幕。1982年国务院在四个城市进行 售房试点。1984年广东、重庆开始征收土地使用费。 第二阶段:非理性炒作与调整推进阶段(1992至1995年) 1992年房改全面启动,住房公积金制度全面推行。1993年“安居工程”开始启动。房地产市场在经历一段时间的低迷之后开始复苏。 第三阶段:相对稳定协调发展阶段(1995至2002年) 2003年以来,房屋价格持续上扬,大部分城市房屋销售价格上涨 明显。随之而来出台了多项针对房地产行业的调控政策。 中国房地产价格的走势,1998年开始起到的房地产市场到2003年,这一轮的上扬达到高峰,然后从2003年到2007年都在头部横盘 整理,2004年调控供给、2005年调控需求、2006年调控结构、2007 年继续调整,估计到2007年底差不多调整完毕。 目前而言,中国的高房价算是控制住了,可是未来中国楼市又将会何去何从呢?我认为,未来两三年,房价不可能再上升,但是也不会狂降,应该是出于一种稳中有降的态势,每个地区降幅可能会不太一样, 降幅最大估计也就是15%左右。 因为房地产业就目前而言依然是国民经济的一个支柱性产业,如 果房地产市场大跌,那么经济增速就将会放缓,可能会引起社会不稳 定现象,而且房地产业关系到一系列产业链的发展和大批工人的就业 问题,如果大跌,社会经济颓废将是必然的。

虽然预测房价不会出现较大幅度的下跌,但在未来3到5年房价“基本保持稳定”的情况下,算上通胀因素,假设中国名义GDP按照 每年10%的速度继续增长,平均来看中国老百姓的收入将会以每年10%以上的速度上升,那么三五年之后,相当于房价降了30%到50%,以前 买不起房的人就可以买得起了。 至于三五年后,房价回归理性,限购高准备金率是否还会继续下去。个人认为,最有可能的是房地产价格略有下降,地方政府限购政策会 放宽一点,微调微调,交易量上升一些,再降下来再微调,这是一个政 府与房地产商博弈的过程。

(房地产市场分析)北京市城市商业地产发展现状

北京市城市商业地产发展现状 一、商业地产发展态势良好 目前,北京市商业物业已经形成了三大需求群体:跨国零售企业、国内大型零售企业、国内外投资机构和中小投资者。 具体来看,随着各国零售业巨头抢滩北京零售业市场,跨国零售企业对大型主力店的需求明显增加,美国沃尔玛、法国法宝、英国百安居等竞相在京选址开店;同时,国内大型零售企业的扩张形成了北京市商业物业需求的另一主力,如2003年10月新燕莎集团在世纪金源签下18.2万平方米的商业面积,表现出国内大型零售企业良好的发展态势;自2005年初,国内外机构、基金在北京商业地产的投资力度加大,其中以新加坡凯德置地为典型,头三个月在北京的投资近50亿;另外,许多中小投资者纷纷看好北京商业市场的投资潜力,成为北京商业地产的强有力需求者。 沃尔玛选址并在石景山开店,德国第一家居超市欧倍德落户海淀和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法国欧尚在西四环开业,英国百安居在西三环、望京和东三环开店充分显示出国外零售企业看好北京商业市场。今年外资企业投资北京将继续升温,进一步扩充北京商业市场。整体来看,北京商业地产的需求比较旺盛,特别是西部、南部的商业需求开始呈现快速上升的态势。 二、各个商圈商业物业供应充足 从王府井和西单的商圈看,王府井和西单商圈的租金现在是整个北京市场租金之

首,指数也高于其他商圈,这两年持续上升。伴随大型综合项目的新建与临街的改造,这两个区域商业面积大约增加20多万平方米。 CBD商圈是以商务概念为主的朝阳新区商圈,功能和特点百花齐放。但该区域在建达78万平方米的商业地产规模和现状17万平方米的规模形成比较大的对照。CBD变成旗舰店、概念店、精品店的发展方向为未来两年的发展主流。 亚运村商圈属于典型的餐饮、娱乐、超市等生活配套商圈的气氛,但鉴于周边未来庞大的商业地产规模,该区域的竞争风险会很大。商圈的消费规模虽然在增加,但与商业地产规模的增加相比似乎有些失衡。北辰购物中心属于该区域最有影响的集中商业,未来几年新商业并不容易改变这种局面。 朝外商圈,联通二环和三环中间,朝外大街规划面积是100万平方米,朝外现在建了64万平方米,还有三分之一在未来两年内出现。 北京2004年1万平米以上的大型商业项目63个,285万平方米的体量,但是2005年北京规模1万平方米以上的商业规划有126个,初步估算2005至2006年之间大概新增的体量是610万平方米,未来这两年新增量是非常庞大的数字。 当前,大量商业地产项目在开发,绝大多数属于规划控制之外,所以开发商、投资者需要谨慎投资。 为防止过度供应,北京市将控制城市中心区的大型百货和现有购物中心的数量及规模。按照北京市相关规划,今后营业面积在1万平方米以上的大型商场只能布局在市级商业中心和大型多功能购物中心内,营业面积在1万平方米以上的仓储式商场只能布局在三环路以外,5千平方米以上的大型超市与相邻的大型超市之间距离不得少于4000

工业地产项目调研报告

工业地产项目调研报告 为全面了解我县企业对沧东经济开发区工业地产项目的意向,按照县政府领导的意见,工信局组织有关人员分成两组,分别由两位副局长带队,用为期两周的时间,对我县19个乡镇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我县工业缺地企业的总体情况 调研组深入19个乡镇和40多家企业,采取听汇报、实地查看、走访企业、召开座谈会等方式,了解全县工业用地情况,并就我县沧东经济开发区工业地产项目征求乡镇主管经济工作的负责人、企管站站长及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意见,共了解到,全县乡镇技改扩规缺地企业共24家,拆违企业18家,新上项目无落实选址的企业12家,其中,对沧东经济开发区工业地产项目有初步意向的企业6家。 二、发展我县工业地产项目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 调查中,人们普遍认为在沧东经济开发区发展工业地产项目,在我县尚属首次,是一件新生事物,开发工业地产项目为我县开发区建设开创了招商引资工作的新模式,有着很多有利条件,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利因素,有待我们尽快解决。 (一)我县发展工业地产项目具有较多有利条件。

1、开发工业地产项目是促进开发区发展的有效途径。多年来,我县十分重视沧东经济开发区的基础建设,在土地、资金、电力、交通、通讯等要素资源配置方面下了很大的力度,但始终没有走出单一的由政府经营开发区的老路子。如何以先进的思想理念指导开发区建设,用市场经济的手段解决开发区建设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进行开发区工业地产项目不失为一种有效的解决手段。因为房地产企业具有资金实力雄厚、管理模式成熟、发展理念先进、业务渠道广泛等优势,地产企业与政府间的优势互补成为工业地产项目走向成功的一座桥梁,由其作为主体对开发区进行开发建设,可以有效解决资金瓶颈问题,有效缓解土地紧缺局面,还可以有效提高招商引资效率。 2、破解企业发展用地难的问题,使中小企业也可享受到开发区的各项优惠政策。我县各乡镇普遍存在新上、技改项目用地难问题,而沧东经济开发区存在大量闲置土地,通过开发工业地产,可有效解决我县企业面临的用地难问题,同时也可降低企业入驻开发区门槛,促使我县中小企业享受到开发区的各项优惠政策。 3、简化企业入驻开发区的办事程序,促使企业尽快投产达效。通过实施工业地产项目,可以简化企业办事程序,比如厂房建设、土地、环保审批等,都由建设单位办理,企业完全不用操心,购进设备后即可生产,工作效率得

中国房地产未来发展趋势(精)

■胡葆森/文 中国房地产业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初,至今已有25年的历史了。作为业内人士,我几乎目睹和参与了这一行业发展的全过程,对其发展的大脉络有些观察和思考,现予阶段性总结并呈上,以期与大家分享。 在25年的长期发展之后,中国的房地产业从起步、摸索、动荡、调整的过程中逐步趋于理性和成熟。这一过程又一次印证了发达国家已经总结出的一条规律——当一个国家的人均GDP 达到800~1000美元时,房地产业开始起步;达到3000美元时,行业发展开始加速;达到7000美元左右时,行业进入稳定增长期;达到12000~13000美元时,行业发展进入饱和期。2013年底,我国的人均GDP 已经接近7000美元,与发达国家总结出的规律完全契合。 再过十年,我国人均GDP 超过13000美元时,我国的房地产市场将达到供需的饱和点,行业的发展也将从顶峰开始回落。可是,作为近十四亿人口的大国,我国的城镇化率去年为53%,如不包括2.5亿非户籍人口,也只有36%,离实现70%的城镇化目标,还需要大约20年的时间。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作为城镇化推进的主要载体,我国房地产业在未来的15~20年内,仍有持续的增长空间。 当下: 细分时代已经到来 25年后的今天,中国房地产行业进入稳定增长期后,发展现状突出的特征就是“细分”。这种细分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市场的细分。 当市场真正处于理性后,行业的基本属性开始发挥作用,商品的价值规律开始发挥作用,供求关系决定商品房价格短期内升降的经济学原理、城市开发总量与总体消费需求决定泡沫存在与否的道理,开始为人们所认知。

那些简单武断地预测中国房地产业何时崩盘的论断显得过于哗众取宠;一些所谓的专家学者关于“三四线城市泡沫大于一二线城市泡沫”的推断也不免显得过于草率。简言之,当市场的“六大主体”(政府、金融机构、开发商、媒体、消费者、专家学者)逐步成熟后,就不应该再像以往一样以“线”划线,以点及面,而应该根据不同城市的人口规模、地理位置、经济总量、供求状况、资源禀赋、政策导向、城市化水平等,区别判定每一个城市的市场状况。 例如:郑州、武汉、西安同属二线省会城市,武汉和西安的人口达到本省人口总数的20%左右,而郑州因设省会仅有60年历史,全市人口仅占本省人口总数的8%左右。由于地处全国交通枢纽位置,加之中原经济区、国家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高铁十字枢纽等有利因素,与武汉、西安相比,作为1.06亿人口的河南省省会城市,郑州城市化的提升空间势必大于其他两市。 即使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三四线城市的发展也不均衡,一些四线县级城市如神木县等,因在建规模过大,供需严重失衡;但在一些城镇化快速推进的中西部人口大县,仍不乏“日光盘”案例。因此,我们在判定市场状况时,还是应回到它的基本面上,按照相关的基本指标对其做出细分和判断。 2. 开发商的细分。 在经过了二十多年的发展后,开发商阵营在不断地进行分化。 以企业概念区分,有价值观驱动型,也有商业利益驱动型;有战略导向型,也有机会导向型;有上市公司,也有非上市公司;有激进扩张型,也有稳健甚至保守型;有跨国、跨省扩张型, 也有区域发展型;有多业态综合开发型,也有单业态专业开发型。 2004年“8·31大限”后,房地产的资本属性日益显露,与资本市场完成对接的上市公司加快了在全国一二线城市的布局步伐,迅即拉开了市场格局调整的大幕。

未来十年的房地产行业发展趋势(精)

买房还是卖房 未来十年的房地产行业发展趋势 讲师:李豪 课程介绍:随着2015-2016年初房地产新政策的出台,各房地产企业和房地产项目公司面临着新的机遇下挑战。中国房地产下一步在哪里?限购、限贷、限价等政策1线城市是否取消还是仍旧,目前是机遇还是危机,住宅市场是否好做还是商业市场有机会,这些问题都困扰着每一位中国房地产业人士。本课就新政策之后房地产行业的发展趋势,从国家政策、经济、国策、产业等多方面展开分析和阐述,对以上问题一一解答。 课程对象: 房地产企业董事长、总经理、总裁、中高层管理人员。 课程时间:1天/7小时 课程大纲: 1解读2015-2016年的房地产新政策的解读 1.1宏观和微观正确解读房地产新政策 1.2解读中国经济格局与中国未来在世界经济中地位 1.3中国房地产市场需求现状 1.4解读土地、税收新政策 1.5解读经济环境、金融环境与投资环境 2影响中国房地产行业发展因素

2.1二胎化政策与人口红利 2.2营改增对房地产行业的影响 2.3城市化 2.4中国产业格局 2.5投资需求与投资环境 3上海房地产市场现状分析与预测 3.1上海等一线城市房价上涨支撑与因素 3.2“美国房地产模式”与“香港模式”和中国房地产发展阶段3.3上海房地产市场趋势与预测 4中国房地产市场格局发展趋势 4.1一、二线城市的趋势 4.2三、四线城市的挑战 4.3住宅市场趋势 4.4商业地产与互联网商业的明天 4.5国进还是民进 4.6“大鱼吃小鱼”还是“快鱼吃慢鱼” 4.7高周转还是高利润 4.8资产与现金流并举 5房地产项目类别发展趋势

5.1住宅项目 5.1.1刚需是否有那么多? 5.1.2改善性是否仍是主流? 5.1.3投资型是否有市场? 5.2商业地产 5.2.1商业结合体的下沉5.2.2写字楼的创新 5.2.3养老地产春天 5.2.4文化产业园的兴起5.2.5旅游地产的整合

产业地产研究报告

目录 第一章当前产业地产发展新趋势和面临的问题 (1) 1.1 当前产业地产发展新趋势 (1) 1.2 当前产业发展新问题 (3) 1.3 产业地产,一座未挖掘到位的金矿 (6) 1.4 回归市场主导模式,地价上涨优化产业链 (6) 1.5 产业地产迅速蔓延,向二线城市扩张 (8) 第二章当前产业地产涉及重点产业领域探讨 (10) 2.1 临空产业崭露头角,产业物业需求量大 (10) 2.2创意产业风起云涌,生态化办公呼之欲出 (11) 2.3 总部经济风靡全国,产品体量升级成新趋势 (12) 第三章当前产业地产融资渠道探讨 (14) 3.1 产业地产的发展难题:资金与管理 (14) 3.2 产业地产的资本特点 (15) 3.3 目前国内主要的融资渠道 (15) 3.4 产业地产多元化的融资发展方向探讨 (15) 3.5 外资基金已进入产业地产领域 (17) 第四章国内产业地产的创新现状 (20) 4.1中国产业地产开发典型案例 (20) 4.2产业地产创新的典型案例分析 (25) 第五章产业地产误区和创新方向 (30) 5.1产业地产目前存在的问题 (30) 5.2产业地产创新的发展方向 (34)

第一章当前产业地产发展新趋势和面临的问题 2006、2007年间,随着一轮轮宏观调控政策的热浪袭来,住宅和商业物业的开发在风口浪尖中徘徊,产业地产领域也发生着深刻变革,在调控中仍保持着强劲的发展势头,迅速窜升为房地产领域的一颗新星并广备受关注。 当融资成为了开发投资商前行的绊脚石,开发专业度成为难以逾越的门槛,当普洛斯集团(prologis Group)等外资抢滩中国产业市场,当受住宅产业结构性调控影响的复地、绿地、中粮集团等国内不少大开发商抢入工业地产领域,产业地产在逆风劲吹中巍然屹立,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和巨大的投资吸引力。 面对这座未充分挖掘的金矿,多少投资开发商摩拳擦掌,在开发银根缩紧收益受限的严峻现实下,仍未能阻挡产业地产开发的脚步,结束了土地低价时代,回归到市场主导的开发模式,伺机进行产业链优化的产业地产,迎来空前的发展契机,在全国迅速扩张并对二线城市进行了渗透,改写了二线城市的市场格局。未来,“产业地产”将与商品住宅、商业物业共同绽放。 当前全国对房地产调控持续深入的政策现状,我们更应该看到,新经济形势下,全球产业的重组与调整,全国范围内的产业升级改造,2008奥运会举办的经济辐射效应,这对以产业为依托的产业地产来说,是一个历史挑战,更是一个历史机遇。 1.1 当前产业地产发展新趋势 一、开发门槛增高 (一)融资成发展难题 产业地产与普通的住宅、商业房地产不同,开发周期时间较长,后期资金投入对产业地产的开发有很大影响,所以虽然06年以前产业地产的土地获得成本低廉,但对开发商的资金能力要求依然很高,资金压力贯彻产业地产开发的始终。 随着住宅、商业等传统房地产市场调控力度加大,市场发展放缓,房地产开发商的注意力开始向方兴未艾的产业地产转移,这必然导致产业地产的竞争加剧;06年开始,工业用地开始全面实行招拍挂的公开出让方式,工业用地竞争必将更加激烈;加之对工业用地指定最低限价政策,产业地产开发的土地获得成本必将大大增加。 2007年,在原有资金压力的基础上加大了产业地产开发中的土地获得成本,产业地产开发的资金压力继续大幅增加。与产业地产开发资金压力大相对应的是国内开发

房地产开发未来发展趋势-房地产发展趋势总结

房地产开发未来发展趋势 、产品层面竞争趋势之一:住宅产业化 所谓住宅产业化,是用工业化生产的方式来建造住宅,动 生产率提高住宅的整体质量,降低成本,降低物耗。 联合国提出“住宅产业”的6条标准:生产的连续性、产 过程的集成化、工程建筑管理的规范化、生产的机械化、化。 以提高住宅生产的劳 生产物的标准化、生 技术生产科研的一体 (1)住宅产业化的影响分析 住宅产业化不仅会对房地产行业产生深远的影响,同时,其对上游的建筑材 料行业及建筑行业均产生一定的影响。 高了首先,工厂化的生产方式 1对建筑施工企业要求自然更 k主宅普遍实现产业化后,小建筑大程改善结构精度和产品质量; 将逐渐失去生存机会,行业将厂— 临大的洗牌逐步形成大公司靠扌 2、横向整合趋势:建筑材料行:业将管理实力承包大工程,中小 的撇分包,小公司出劳务,有名 '的公司被淘汰的格局; 1住宅产业化后4损耗可减 6(%,建筑材料行业将会面临 大的洗牌;一会面其次,工厂化所具备的标技术 产、大规模复制将大大提高项目无周转 速度,例如万科实行住I 无化后项目交付 面积与开工建1 的比例会由5提升到:3,甚至 准化 企生 无g产业 殳面积发生基于产品集成化、配套化 向整合趋势; 3、纵向整合趋势:房地产开发企业建筑施工企业的核心竞争要素将,原来一层楼需要一周时间才将与建筑材料 企业积极地进行战■ 合作,共同推进标准化,降低成例如:万科与北京市榆树庄构合作建立了榆构万科住宅 产业化发中心共同推进住宅产业化; 4、住宅产业化将推动建筑材料 I略发展改变; 本°按照日本的经验,住宅产业厂 提高工作效3到倍,可节约大量研 的劳动力成本; 血部分建筑民工将转型为产业 的技术创新,例如日本新型建筑材过再教收入将翻倍。料的应用在墙体 材料中的80重占 斗 行 %左右,但我国还不0到。 图54住宅产业化影响 (2)住宅产业化的典范——万科 能建好,现在只需要一天了 化了第三,产业化形成了规模 将大大提高行业壁垒; 4住宅产业化将大量使用标准化 工人设计,会使住宅设计市场萎缩。

中国商业地产:三大现状、四大问题、五大发展趋势

中国商业地产:三大现状、四大问题、五大发展趋势 核心提示:所谓的过剩只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即便是在饱和的商圈里,只要有好的业态组合、优秀的运营团队,就一定有生存空间,而反面是,即便是在不饱和的商圈,如果业态不好,运营糟糕,那也早晚会被淘汰。 中国商业地产的三大现状 第一,商业地产持续快速增长,区域泡沫化风险增大。2013年中国商业营业用房开发投资完成11945亿元,增长28.28%;重庆、沈阳、青岛及厦门几个城市的购物中心空置率高达15%~20%。而10%,是购物中心通常可接受的警戒线。 第二,零售增长放缓、商业项目并购频现。 可以说,2013年的商业地产(专题阅读)是你方唱罢我登场,观者应接不暇。一方面,2013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23.781万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3.1%,虽跑赢GDP大盘,但增速却较上年放缓1.2个百分点,这已是连续第三年下滑,更是2004年以来的最低增速。 另一方面,并购频现。华润吞并乐购,光耀东方收购中关村购物广场,王府井收购春天百货,银泰退出鄂武商,翠微并购当代和甘家口大厦等,2013年的并购案几乎是2012年的4倍。同时,还有很多未实现的交易同样应受关注,如物美并购卜蜂莲花流产,百佳欲卖又停,东方家园停业。其中,最受人瞩目的当属娃哈哈商场的未来。娃哈哈梦醒零售业,未来举步维艰。 第三,电商增量大,实体店体量大,融合模式多样化。 2013年网络零售市场交易规模近1.9万亿元,较2012年增长高达42.8%,来势凶猛,但只占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8.04%。所以说,电商增量大,实体体量大。 另一方面,电商、传统零售商相互渗透,新模式层出不穷,电商进军实体店,如:京东的全球第一家实体店在新加坡的Chinatown-point开业,聚美优品的首家实体店于2013年12月开业,乐蜂网也有实体店开业计划。实体店涉足电子商务,如万达上线万汇网,南京中央商场集团推出云中央,王府井百货启动网上商城等。连物流公司也来凑热闹,我们知道:让马云佩服的人不多,快递公司顺丰的老总王卫算一个,在5月18日,“我要发”的日子,顺丰在全国开业518家嘿客便利店,疯狂进入O2O,除可以提供快递物流业务、虚拟购物外,还具备A TM、冷链物流、团购预售、试衣间、洗衣、家电维护等功能,此举势必会对电商格局和零售业带来冲击。 四大问题 第一,地方整体规划缺失、商业布局失衡。 不少地方政府并没有将城市规划与商业网点规划统筹安排,硬性搭配商业用地和住宅用地比例,缺乏对整个城市经济发展规律和人口布局的考虑。而一些开发商追求短期获利,采用以销售为导向的开发模式,也往往使得商业地产项目前期市场调查不足,后期规划马虎,无心经营,这直接导致很多城市热点区域商业项目扎堆入市,而其他区域却商业配套不足,出现整个城市商业布局失衡的现象。 第二,地产商缺乏经验,商业地产重量轻质。 中国一二线城市购物中心的平均体量已从2012年的7万平方米增长至2013年的逾8万平方米,平均每年新建300个左右的购物中心。中国在建购物中心面积占全球的一半以上。量上去了,我们再看看质。体现购物中心价值的最重要的两项指标租金和空置率,目前的情况是租金下降,空置率上升。如沈阳商业购物中心空置率高达24.3%,位居全国第一。北京(楼盘)、广州(楼盘)优质商圈的商铺空置率分别为11.5%和10.0%。二线城市中,成都、沈阳

房地产发展趋势

房地产发展趋势 海通证券姜浩未来多年,中国经济面临的一个非常重大的变化是人口红利的消退,它将主导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常态”。本研究系列将深入分析人口红利与经济新常态间的逻辑关系及对主要消费品的影响。本文重点研究人口红利消退后,地产、汽车等耐用品的增长极限。 1. 人口红利消退,耐用品面临增长极限 人口红利的消失意味着年轻人口的减少,而年轻人口无疑是地产、汽车等耐用消费的高需求者。按照国际经验,年轻人口总量见顶之后,住房和汽车等耐用品的需求增速会显著下降。 从美国分年龄段的消费情况看,25-44岁是地产、汽车和家电的消费主力人群。中国该年龄段人口长期上升趋势即将迎来拐点,2015年将达到峰值的亿人,之后将长期下行。这意味着地产、汽车这些耐用品将逐渐接近增长的极限。 2. 房地产增长接近天花板 前十年地产高速扩张受益于人口和城镇化 1998年住房商品化改革开启了房地产发展的黄金时代,2003年房地产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98年以来商品房年销售面积增长了近10倍,销售额扩张了近33倍。房屋施工面积、新开工住房面积平均同比增速均保持在15%以上。 从需求角度分析,98年之后的房地产大扩张,一方面受益于房改之后住房改善需求的爆发,但更重要的是从03年开始出生于80-90年的婴儿潮一代开始纷纷进入25-35岁的购房高峰期,同时伴随着高速的城镇化进程而创造了巨大的住房需求。以上因素催生了前十年房地产的爆发式野蛮生长。 美日韩房地产发展经验 支撑地产高速增长的人口红利正在消退,未来中国房地产市场将如何发展我们先考察各国在人口转型期的经验。

美国高购房需求人口(25-45岁)在1970-1990年代处于快熟上升期,这段期间每年千人新开工住宅套数稳定在8套左右,高峰出现在1972年的近10套,之后逐步回落。90年代高购房需求人群基本保持在高位徘徊,千人新开工住宅套数降至5套左右。 日本60年代之后伴随年轻人口的快速增加,新开工套数也随之快速上升,在70年代初达到近18套的最高峰。70年代末,年轻人口总量见顶之后,新开工住宅也开始趋势性的回落。80-90年代基本在10套左右。2007年之后又进一步下降,目前仅为6套左右。 相对而言,韩国的经验更值得重视。70年以来随着韩国25-45岁高购房需求人口的不断增加,千人新开工住房套数也不断攀升,尤其在80年-90年的城市化高速推进期(平均每年提高个百分点),千人新开工住房套数扩张了近4倍,90年代中期之后则开始逐渐回落。 更值得注意的一点是,美、日、韩三国的千人新开工住宅套数的回落均在25-45岁年龄人口见顶之前,这也意味着房地产供应高峰实际早于需求的高峰。根据联合国人口署的预测,中国25-44岁的高购房需求人口在2015年见顶,预示着中国房地产的顶峰期很可能就在近几年。 中国未来房地产市场发展预测 从98年房改之后开始,中国新开工住宅套数快速增长,从98年的不到200万套到次贷危机之前08年近800万套,并在4万亿计划的刺激之下,2010年的新开工套数突然跃升至1200万套,2013年更进一步地达到1400万套的水平。 比较各国在高需求人口见顶之前,新开工住宅套数高峰期时的情况,发现按照城镇人口口径计算千人新开工住宅套数,中国已接近,超过美、日、韩的历史最高水平,这无疑是危险的信号,说明以现有的城市常住人口来看,中国住宅新开工套数已经接近天花板。 然而,考虑到中国目前的城镇化率仅为53%,城镇化还有较大空间。若以总人口衡量千人新开工住宅套数,中国目前大致为9套左右,已超过美国,但还低于日韩,说明农村人口市民化令房地产还有一些的增长空间,但远没有前十年那么大。 从新开工套数这个增量指标看,房地产成长空间正逐渐受限,我们再考察人均住宅面积存量指标显示的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