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文学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俄罗斯文学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俄罗斯文学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鲁迅说:最爱看的作者之一,是俄国的果戈理

两篇佳作同一名——《狂人日记》

在中国,俄苏文学爱好者都会知道果戈理写的《狂人日记》,而对中国现代文学有些基本常识的读者不会不知道鲁迅也写过一篇叫作《狂人日记》的小说。仅从两部作品相同的题目,人们就会自然将两者联系起来。

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鲁迅是将果戈理介绍到中国来的第一人,也是译介果戈理作品最多的一位。鲁迅一生重视果戈理,甚至直接拿来果戈理作品的题目为自己的小说命名,其中最根本的的原因在于这两位文化伟人在思想和艺术上有许多相通之处,而“为人生”又是两位现实主义大师创作的共同点。从鲁迅许多现实主义文学力作中,如《狂人日记》、《呐喊》、《彷徨》等,都可以看到果戈理作品的影子,中国现代文学也曾受到俄国这位批判现实主义巨匠的深远影响。

巴金——中国的屠格涅夫

国内外都有人把巴金称为“中国的屠格涅夫”。

巴金喜爱屠格涅夫,他与夫人萧珊翻译了不少屠格涅夫的作品。巴金是翻译家,更是作家,他把翻译与创作融为一体。巴金首先向屠格涅夫学习的不是如何把性格的刻画与与对这些性格的社会历史命运的阐发更好地结合起来,而是考虑如何从自己特有的角度,将一群风华正茂的时代青年写进作品里。屠格涅夫笔下的贵族知识青年罗亭、拉夫列茨基、英莎罗夫、叶琳娜(《前夜》)巴扎罗夫、阿尔卡狄(《父与子》)等在生活、恋爱、思考、议论乃至争辩,他们集中地反映出十九世纪四十至七十年代俄国处于历史转折期的时代特征;巴金笔下的青年知识分子吴仁民(爱情三部曲:《雨》)、周如水(爱情三部曲:《雾》)、李佩珠(爱情三部曲;(《电》)、觉慧、觉民、觉新、琴、淑英、淑华(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等为人生、为爱情、为前途而思索、苦闷,徬徨、前行,他们命运的沉浮从一个侧面概括了本世纪“五四”时代至四十年代动荡变幻中的中国社会。

继普希金和莱蒙托夫之后,是屠格涅夫写出了俄国新一代“多余人”的新特征;也正是屠格涅夫首先提出俄国文学中“多余人”这个名称,还是屠格涅夫看出农奴制必然崩溃的趋势,第一个站出来为贵族阶级唱一曲哀婉动人的挽歌。

巴金创造出中国知识分子的一种典型——“多余人”。屠格涅夫的“多余人”对巴金作品的影响,最明显地表现在《爱情三部曲》中的《雾》里:主人公周如水留学归来,徘徊于深爱的情人与不爱的妻子之间,踟蹰于克尽孝道和著书立业之间,最终爱情舍他而去,事业也终成泡影,他只有自杀来求得解脱。在周如水的身上我们似乎可以看到罗亭的影子。巴金曾谈到《家》的创作受到《贵族之家》的启发:高觉新这一旧社会分崩离析的牺牲品与“贵族之巢”走向衰败时的拉夫列茨基命运相似,他俩无力与世俗抗争,最后只有和贵族旧巢一起走向灭亡,为自己唱上一曲挽歌。

俄罗斯文学进入中国可追溯至清朝末年。但它真正对中国作家产生影响,还是到了五?四时期。五?四新文学运动的成长与发展是与中国现代作家对外国文学的接受同步的。外国文学成为中国现代文学不断发展的精神资源。这其中,俄罗斯文学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推进中国现代文学走向成熟的主要动力之一。

在“为人生”的理念之下,中国现代作家汲取了俄罗斯文学深厚的人道主义精神和对社会历史进程的高度敏锐的洞察力。每一位中国现代作家以他们各自的艺术气质,在俄罗斯作家身上寻找着可供借鉴的资源。他们根据自身的艺术追求,借鉴并利用着来自俄罗斯文学的养分,形成了各自独特的艺术眼光。俄罗斯文学由此而在他们各自的艺术特质的形成过程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譬如,鲁迅受启发于果戈理,创作出自己的《狂人日记》,完成了与果

戈理同名小说完全不同的文学使命;巴金、郁达夫将屠格涅夫的抒情揉进了他们各自的艺术创作中;曹禺、夏衍将契诃夫戏剧淡淡的抒情带入到自己的戏剧创作中,形成了他们各自的戏剧风格。正是在契诃夫戏剧的影响下,曹禺完成了从《雷雨》到《北京人》的艺术风格的演变;路翎在他的小说《饥饿的郭素娥》、《财主的女儿》中分明借鉴了陀思妥耶夫斯基对心理世界的深刻探寻;茅盾自觉地在其长篇小说创作中借鉴列夫?托尔斯泰的史诗风格;胡风作为中国现代文学中最著名的批评家之一,其文艺批评的观念的形成当然离不开别林斯基的熏陶;“左翼”文学的创作理念显然受到苏联早期无产阶级文学的影响。总之,中国现代作家对俄罗斯文学的接受与借鉴是理性的、自觉的,而俄罗斯文学也的确促进了中国现代作家艺术风格的成熟和整个中国现代文学的不断成熟。

1949年之后,由于社会——政治环境的骤变,俄苏文学在中国的影响与命运也相应地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中国文学已经不再能像1949年之前那样,广泛地汲取外国文学的养料了。俄苏文学成为中国作家最主要的精神资源;苏联作家也成为中国作家唯一借鉴、模仿的对象。俄苏文学,尤其是苏联文学对中国文学产生了空前的影响。例如,随着奥维奇金率苏联作家代表团访华,他的报告文学深深地影响了中国青年作家刘宾雁,他立志要成为“中国的奥维奇金”;《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在中国迅速走红,成为影响了三代中国人的“红色经典”;肖洛霍夫的长篇小说《被开垦的处女地》直接影响了中国40~60年代农村题材的创作,周立波的《暴风骤雨》、《山乡巨变》、柳青的《创业史》、赵树理的《三里湾》、丁玲的《太阳照在桑擀河上》等,均是《被开垦的处女地》的中国版;巴乌斯托夫斯基的《金蔷薇》一经出版,立刻传入中国,成为影响了整整一代中国作家的书籍,秦牧在这本书的启发下,完成了他的散文著作《艺海拾贝》,一度被称为《金蔷薇》的姊妹篇。苏联50年代中期的“解冻文学”之风也曾短暂地吹到中国,对当时的青年作家王蒙、陆文夫等人影响不小。尼古拉耶娃的《拖拉机站站长与总农艺师》、肖洛霍夫的《一个人的遭遇》等作品当时在中国的广泛影响,是今天难以想象的。王蒙的处女作《青春万岁》便是在苏联文学的理想主义激情熏陶下产生的,而他的《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则是在“解冻”之风熏染下完成的。

不过,50年代,苏联文学对中国作家的影响更多是负面的。换言之,中国作家对苏联文学的接受是片面的,这也同当时苏联文学的整体氛围有很大的关系。一大批并非很优秀的作家、绝非文学经典之作进入中国,并对中国作家产生影响,国家乌托邦主义也成为当时中国作家创作的主旋律,而许多经典作家,如阿赫玛托娃、布尔加科夫、普拉东诺夫、曼德尔施塔姆、茨维塔耶娃、帕斯捷尔纳克等等,都无法进入中国作家的视野,即使是像马雅可夫斯基这样的在中国很受欢迎的诗人,也仅仅是以被曲解的方式进入中国的。相反,中国也掀起了对《日瓦戈医生》,对《不是单靠面包》等作品的批判。可以说,在这一时期,许多中国作家是在苏联作家吹奏的笛子下跳舞的。

然而,“解冻”之风毕竟推动了50年代苏联文学的发展,但它对中国的帮助却是极其短暂的。自60年代初开始,随着中苏两国政治关系的渐渐恶化,许多苏联作家从昔日被竞相模仿的对象沦为被批判的对象。随着中国“反修防修”运动的开始,对苏联文学的批判也愈演愈烈,直至“文革”时期达到了批判的高潮。

“文革”十年是俄苏文学,特别是苏联文学在中国的命运最为悲惨的时期。由于苏联文学在50年代的中国受到了不同寻常的礼遇,其地位远远高于其它国别的文学,在中国获得了极不正常的独尊之地位,因此,随着“文革”的到来,苏联文学受到了远甚于其它国别文学的批判,也就不足为怪了。“文革”时期对“苏修文艺”的批判是“十七年”后期对“苏修文艺”的批判的延续与深化,其间显示出当时中国文艺界的极端激进的思潮。从本质上讲,“文革”时期中国文学是对苏联文学中(20~50年代)国家乌托邦主义精神的极端化发展,故而对解冻了的苏联文学,包括之前的一些真正有价值的、具有隐含的反乌托邦性的文学经典(如《静静的顿河》),必定持激烈的批判态度。由此,50年代在中国被捧为典范的经典作家,

此时却被贬为“大毒草”。遭此厄运的首推肖洛霍夫。曾经为中国文学批评家津津乐道的“别、车、杜”,此刻也横遭批判。曾经作为苏联文学可贵的精神价值的人道主义情感,成为批判的重点。不过,有趣的是,在对苏修文艺的批判中,有时竟也会“歪打正着”。譬如,在批判《静静的顿河》这部作品时,一针见血地指出了该小说隐含的对苏联那段历史的批判态度,指出了作品所隐藏的反乌托邦性。这些内涵自然是要受到严厉批判的,但在当年把它当作“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之经典的年代里,竟没有读出作品的含义,这一点颇耐人寻味。同时,在批判同时代苏联文学作品时(如《外来人》、《岸》等),竟也能指出作品中的不好的倾向,比如对苏共政策的图解、隐含的大国沙文主义倾向等等。只是,这一切评判却是出自极端激进的立场上,是政治实用主义之下逻辑混乱导致的“歪打正着”。总之,“文革”时期,几乎所有的当代苏联作家都被扣上了“大毒草”的高帽,唯一能幸免的恐怕就是柯切托夫了,而此人又恰恰是“解冻文学”时期的反潮流者。这也恰好印证了中国‘文革’时期对苏联文学的政治实用主义批评态度。而从另一个角度上讲,我们不得不承认,在苏联文学最红火的年代里,当我们自觉地把苏联文学捧为经典的时候,其实我们对苏联文学中的最有价值的部分恰恰是缺乏认识的,真正的文学价值离我们擦肩而过了。

70年代末,随着“文革”的结束,苏联文学在中国迅速升温。其中的原因并不复杂,大约有二:其一,面对“文革”时期文学的几近荒芜,中国新时期文学的复兴不得不仰仗于已有的基础,即不得不利用业已拥有的资源。因此,部分地回到“十七年”,即回到“文革”之前(尽管“十七年”乃“文革”之前奏),是必须的,这是一个不得跳过的阶段。而在“十七年”间,苏俄文学实乃中国唯一较熟悉的外国文学(尽管对苏俄文学的理解极其片面狭隘),因而,苏俄文学迅速地在中国得到重温也就不难解释了;其二,由于中苏两国社会——历史进程的相似性,对于中国新时期作家而言,当代苏联作家似乎更有亲近感,阅读他们的作品似乎感觉不到异质文化间的隔阂。由此,俄苏文学,尤其是当代苏联文学,对于70年代末~80年代中期中国新时期文学的起步阶段的确帮助不小。这种帮助的形成同样是由于两国作家所处的相近的社会——历史——文学的环境之故。从“十七年”至“新时期”之初,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进程与苏联文学的发展进程存在着一种“错位对应”关系。中国新时期文学正好对应于苏联50~60年代的“解冻文学”。身处中国的“解冻文学”之中的当代中国作家,更容易与那些在“文革”当中受到批判的所谓“苏修作家”产生共鸣,更容易体悟苏联“解冻”之后苏联作家的创作中所包含的各类情感。拉斯普京、特里丰诺夫、瓦西里耶夫、邦达列夫、舒克申、阿斯塔菲耶夫、万比洛夫等一大批当代苏联风格各异的作家进入了中国作家的视野并对他们产生了影响。譬如,拉斯普京的小说《活着,可要记住!》、瓦西里耶夫的小说《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在80年代初的中国曾经感动过无数中国的读者,尤其对于正在悄然改变的中国当代军事题材文学,更是影响不小。因此,在这种“错位对应”之下,中国新时期文学早期出现一系列与当年苏联“解冻文学”颇为相似的文学现象,也就不足为怪了。新时期文学伊始曾先后出现的所谓“伤痕文学”、“反思文学”,乃至所谓“改革文学”,均与苏联当年的“解冻文学”时期的文学现象相仿;王蒙、刘宾雁、陆文夫等一批从“文革”中被解放出来的作家,正是凭籍着苏联文学的滋养,开始他们文学生涯的“第二个春天”的,无怪乎后来当苏联文学解体后,王蒙曾感叹万千,书写了题为“苏联文学的‘光明梦’”一文,借以抒发情怀。与当年苏联“解冻文学”相似,社会思潮的“解冻”开拓了作家的视野,一批新生代青年作家开始了艺术创作的探新,把眼光投向了陌生的西方文学世界。由此,正如当年苏联文学中曾出现了一批年轻的“异样文学”作家;在80年代初的中国文坛上,一批具有探索意识的青年作家也开始崭露头脚,尽管其创作还相当稚嫩,模仿的痕迹还很重(如高行健的先锋戏剧)。

中国作家对苏联文学的青睐随着新时期文学的发展而逐渐减弱,大约在80年代中期之后,苏联文学的地位在中国骤然下降。不过,这一次苏联文学的降温并非两国间政治的分歧所致,

而是由于中国作家的视野逐渐开拓,大量先前不熟悉的西方作家进入中国作家的视线,一片与俄苏文学迥然不同的文学天地展现在中国作家面前。再者,由于自50年代以来,中国对俄苏文学的阐释存在着教条化、片面化的倾向,这容易导致中国作家的反感情绪。过多的青睐势必生厌,在80年代中期之后,随着马原、刘索拉、莫言、苏童、叶兆言等一批新潮作家的崛起,俄苏文学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由此,拉斯普京、特里丰诺夫、邦达列夫、瓦西里耶夫、阿斯塔菲耶夫、艾特玛托夫那一辈的苏联作家成为最后一批留在中国当代作家记忆中的苏联作家。俄苏文学渐渐被中国人淡忘了,当代俄罗斯作家的名字,比如彼特鲁舍芙斯卡娅、马卡宁、塔?托尔斯泰娅、哈里托诺夫等等的名字对于广大中国作家而言是极为陌生的。不是说这批当代俄罗斯作家的艺术水准相比较于他们的前辈们下降了,而是接受的情境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不仅中国作家和读者的期待视野、审美情趣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更为重要的是,接受的环境、接受者内在的动因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俄苏文学在当代中国的大起大落,分明显示了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进程的规律,今天俄罗斯文学在中国的被冷却、被淡忘,其间既有历史的必然的原因,也存在着某种遗憾。毕竟,中国人即使是在最青睐苏联文学的年代里,也未曾真正全面地理解过苏联文学,因此,今天对俄苏文学的冷落从这个角度上讲又是显得有点儿“无的放失”,所以,对于当代中国文学而言,俄罗斯文学应该是仍旧可借鉴之资源。

翻译对文化的影响

翻译对文化的影响 2014年06月16日第A9版:文化教育 作者:沈望舒来源:学习时报字数:3104 1 翻译,在常规认识中,它只是社会中很小一部分人的一种能力、职业、贡献;但史实表明,它始终是人类文化沟通、交流、融合的桥梁,是特定文化留存、发展、弘扬的要素,是一领域文明摆脱落后、与时俱进、更新换代的诱因。 翻译,曾经发挥延续文明的决定性作用 笔者在古埃及托勒密王国的首都亚历山大市,从当地人讲述已知世界历史上最古老而伟大图书馆的业绩中,了解到不仅埃及文明有过长时间的中断和遗失,而且当代西方文明引以自豪的古希腊文明也曾早早被湮灭。是亚历山大图书馆所藏相关希腊的经典与译作,那些被翻译成拉丁文字的公元前9世纪荷马的诗稿,欧几里得《几何原本》,公元前270年古希腊天文学家阿里斯塔克的关于日心说的理论著作,以及有西方医学奠基人之称的希波克拉底、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学者阿基米得、古希腊三大悲剧作家等种种名著,让欧洲、让西方找回了自己的历史之根。不知名大师们的往返翻译,不仅有文明传播功效,而且形成对一种文明的救赎,这就是史称毁于公元3世纪的古埃及亚历山大图书馆曾经拥有的译著,对当代西方思想文化体系的独特贡献。 从印度佛教圣地瓦那拉斯到经济中心城市孟买的8天访寻,遗憾地了解到:佛教人口在印度总人口中比重跌至2.7%以下;历史灭佛带来的无人信、无人懂状况,衍生出“社会灭佛”恶果——大量千余年前的石制精美佛像被毁,许多今日人工难以雕制的大小佛头散落民间,廉价地摆在旧货市场地上;对佛教经典的诠释者更是踪迹难觅。由此令人不禁回想以唐僧西天取经为代表的“佛学东渐”,它所导致佛教的别样光大——汉传佛教“禅宗文化”的辉煌,中国历史上首次“翻译高峰”:汉至宋中间800余年,来自印度的高僧与中国本土的大德精诚合作,大规模地进行佛经翻译,完成一场人类历史上罕见的系统化“经典转移”。它不但重塑了中国文明肌理,还赋予佛教于中国与世界的新生。这是一种由玄奘、鸠摩罗什等翻译家创造和续写的哲学文明。 翻译,让世界命运共同体内部互鉴互促 2011年《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提出,要以“命运共同体”的新视角,寻求人类共同利益和共同价值新内涵;2012年十八大报告将其进一步提升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2013年以来中国领导人在重大外交场合频繁倡导“命运共同体”。命运共同体理念适应世界和平发展潮流的根本要求,既是各国历史上共存关系的事实,又揭示各民族同处一个地球、同在一个生存环境的深刻哲理,倡导相互依存的权力观、利益观、安全观。 中国历史鼎盛时期,屡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相敬互鉴式的吉光。汉唐宋元明清各朝辉煌阶段,京师之地都有内外商贾云集、各国文化交往密切的记载。西亚、阿拉伯、印度、欧美的文化及其载体,在张骞、玄奘、马可·波罗、利马窦、汤

佛教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佛教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产生于印度、尼泊尔一带。根据秦始皇统一全国后曾禁止修建佛寺,由此推断佛教传入中国内地最早的时间应在秦始皇时代。从古至今,佛教不仅影响着我们的历史发展,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我国文学作品的创作和发展。佛教中的许多思想在我国文学作品中都有所体现。 一、否定宿命论 佛教认为人有命运,但是不鼓励人听天由命,而是希望人开创命运。佛教主张诸法因缘而生,命运也是如此。坏的命运可以凭借着多做善事、进行忏悔而加以改变。因此命运并不是必然的不可更改的。再坏的命运也能透过自身道德和行为上的修行加以改造。同样地,好的命运如果不加以维护,也会失却堕落。在鲁迅的作品《祝福》中,祥林嫂勤劳、善良、质朴、顽强。但在封建礼教的迫害之下,却是一个被践踏、遭迫害、受鄙视的人物。她进行过自发的抗争。为了赎“罪”,她去土地庙里捐了门槛,是因为她希望土地庙的门槛能代替她遭受万人践踏,在来世改变自己现在的处境以获得的幸福。 二、顺其自然的思想 人生皆苦是佛教的一个重要思想,它相信地狱轮回,因果报应。人生是苦的,在现在人们可以通过修行提高自身的修养获得来生的幸福。但对于当下的苦难,则应当顺其自然。出家是看破红尘的话,那么涅槃则是最终的解脱。许地山《命命鸟》中的敏明和加陵通过涅槃以及生死轮回,最终实现了摆脱人生苦痛的愿望和理想。在佛教中,涅槃意味着生死相续,是佛教徒力求达到的一种不死不灭的最高理想境界。在我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更是有着凤凰涅槃的典故,意思是指历经艰险而后浴火重生。 三、丰富多样的佛教意象 佛经中涉及到大量的动物和植物形象,它们随着佛经的翻译而进人了中国文学的画廊,如《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形象就是来源佛经之中的神猴形象。佛经文学中的植物形象,也在佛教文化的东传过程中,渗透到中国文化的精神层面。其中最典型的是莲花意象。周敦颐《爱莲说》中盛赞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直至今天,藏传佛教仍然被认为象征着最终的目标,即修成正果。

印度佛教对中国的影响——论文

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摘要:佛教(Buddhism)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其全名为佛陀教育,是释迦牟尼佛对九法界众生至善圆满的多元文化社会教育。由公元前6-前5世纪古印度的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所创。广泛流传于亚洲的许多国家。西汉末年经丝绸之路传入我国[1]。传入中国后得到广泛的传播,在两晋南北朝时期达到鼎盛时期。佛教对中国的影响,不仅是其信徒众多,更表现在其对中国文化等方面的影响。本文从中国佛教的来由与发展,佛教的特点与思想以及佛教对中国文化等方面的影响做一个简要的概述。 1.中国佛教的来由与发展 佛教,它于公元前六世纪晚期产生于古印度,自汉代传入中国,至今已2000年两汉之际。中国佛教虽然与印度佛教有渊源和继承关系,但佛教传入中国后,就逐步结合中国社会历史的特点,接受着中国思想和文化的影响和改造,然后才得到广泛的传播和发展,并产生了大量不同于印度佛教的精神和新面貌,成为中国最重要的宗教之一。也成为中国文化思想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国佛教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是汉代佛教。此期佛教刚传人中国,以佛经翻译、解说、介绍为主,所以,这个时期可以说是佛道时期。 第二个时期是魏晋南北朝佛教。此期佛教被大量翻译,中国僧侣佛学论著纷纷问世,般若学出现了不同学派,民间信仰日益广泛和深入。此期,佛学受到了当时玄学的影响。所以,这个时期可以说是佛玄时期。 第三个时期是隋唐佛教。此期,是佛教的全盛时期,也是它中国化的时期。这时期翻译过来的佛教典籍已极为丰富,随着政治的统一,经济的发展,文化交流融合趋势的加强,佛教得到空前的发展,创立了不少新宗派。隋唐佛教的特点是系统性、宗派性。 第四个时期是宋元明清佛教。此期的佛教由盛转衰(主要指汉族地区),佛教与中土固有文化和民俗进一步融合,在民间信仰上树立了广泛而牢固的基础,但并无新的宗派产生,主要是禅宗还在流传,其次是净土宗。在理论方面也无创新,主要是证明佛教理论与正统的儒家思想不违背,提倡三教融为一体,表面上

翻译文学与外国文学和中国文学的关系

翻译文学与外国文学和中国文学的关系 翻译文学与外国文学和中国文学的关系 发表日期:2010年3月26日出处: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45卷第2期2009年4月作者:宋学智(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南京210097)[摘要] 按照译者的国籍来判定译本的国籍,未能摆脱二元对立的传统观念;但承认翻译文学的国籍的双重性,虽摆脱了二元对立,却没有摆脱二元论。翻译文学具有的世界文学意义是它可以自成体系的理论依据;翻译文学本身具有的独特性也为其自成体系提供了恰当支持。翻译文学与外国文学和中国文学三者并立,符合当今学术研究的多元态势。 [关键词] 翻译文学;外国文学;中国文学 一 翻译文学能够渐渐引起学界的关注,离不开谢天振对翻译文学地位的大力张扬。早在1989年,谢天振就发表了《为“弃儿”找归宿——翻译在文学史中的地位》一文,指出“文学翻译中不可避免的创造性叛逆,决定了翻译文学不可能等同于外国文学”,并提出“恢复翻译文学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的主张。[1]不久,他又发表了《翻译文学史:挑战与前景》和《翻译文学——争取承认的文学》两文,再次指

出“翻译文学在国别(民族)文学中的重要地位,并且把它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文学事实予以叙述,这是值得肯定的”。[2](p227)同时指出:“在20世纪这个人们公认的翻译的世纪行将结束的时机,也许该是到了我们对文学翻译和翻译文学作出正确的评价并从理论上给予承认的时候了。”[3]尽管在谢天振之前也有几篇关于翻译文学的文章发表①,但或许由于发表这些文章的刊物与翻译的关系不大,或许由于所谈内容的侧重问题或其他客观原因,这些文章在译界影响不大。毫无疑问,正是谢天振的几篇文章,才渐渐引发了译界和比较文学界乃至文学界对翻译文学研究和探讨的热情。 当然,谢天振旗帜鲜明的观点也遭到了其他学者的质疑。1995年的《书城杂志》曾为两种不同的观点,即认为“翻译文学是中国文学的组成部分”和认为“翻译文学属于外国文学”,提供了探讨的平台,两种观点进行了两个回合的交锋。 ②由此,翻译文学的归属成为翻译文学研究中的一个热点话题。而总的看来,主张“翻译文学是中国文学(或国别文学)的组成部分”的声音处于强势。几乎同时,有论者也明确提出“翻译文学是民族文学的组成部分”[4]。进入21世纪,谢天振继续其一以贯之的主张,在《21世纪中国文学大系·2001年中国最佳翻译文学》之《序》中,再次指出长期以来人们“把翻译文学等同于外国文学”的“模糊认识”,认为“外国文学实际上只是存在于翻译文学之中的一个虚幻的概念,而翻译文学

古印度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古印度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印度和中国都是具有五千年以上的文明古国,二者的文化交流最早可以追溯到秦汉时期。古印度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他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宗教性、延续性和多样性的特征。印度文化是一种充满浓厚宗教色彩的文化,并且印度人以善于内省和沉思而著称。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多种宗教长期存在,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就发祥于这片土地。佛教产生于公元前6—前7世纪,它的兴起是列国时代印度社会政治经济的巨大变化在宗教和思想领域的反映。佛教在阿育王时代开始急剧想外传播,在东汉时代,佛教传入中国。在南北朝时期,佛教传播于中国各地。至隋唐时代,由于统治者的大力推崇和扶持,佛教在中国继续传播,并与儒、道相鼎立,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部分。可以说佛教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以魏晋南北朝为例) 一、印度佛教对哲学的影响 佛教传入中国以后使得中国佛教哲学成为一只单独的思想流派。这影响到中国人是世界观、时空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1、佛教与道教 道教是中国本土的宗教,由张道陵的五斗米道发展壮大成完备成熟的宗教。道教的教义是以道家对儒家的反动思想,也就是“无”的世界观思想为基础,此外又由于不满东汉王朝的政治,转而以宗教表现其志向。道教具有强烈的民间色彩,除各种行事外,又在各地建立义舍,以便利信徒,于是逐渐成为庞大的反儒家、反佛教的宗教。但不可否认的是道教在其发展过程中吸收了部分佛教教义。 佛教与道教,一个是外来宗教,一个是本土宗教,但是二者在我国的兴起处于同一个时期,既相互依存又相互斗争,但是结果却是双方共同得益,共同发展。佛道二者能够共生共存,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二者具有共同点,例如在教义上,佛教和道教都主张离欲脱俗,去追随现实生活以外的东西。从哲学上看,佛教与《道德经》也有契合点。 2、佛教与儒家思想 儒家思想是以尊卑等级的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流派,也是中国古代的主流意识。儒家学派对中国,东亚乃至全世界都产生过深远影响。作为中国的主流思想。儒家思想深深扎根于政治制度,深入统治阶级和民众心中,其地位不可动摇。因此佛教只能够避其锋芒,采取迂回的方式进行传播。但是即使是采取这样的方式,还是引起了三武一宗事件”(“三武”是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宗;“一宗”是后周世宗),又称“灭佛事件”。 在此期间出现了一次不得不提有关于佛与儒之间的辩论:关于神灭与神不灭的辩论。在南齐事情范缜的《神灭论》对佛儒两家都是一个大的冲击。这篇文章是以儒家的无神论的思想来批驳佛教的根本思想。但是最后却在梁武帝时期进行了一次对无神论的大规模的绞杀。 从以上二个事例可以看出来,佛教在中国有一个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过程。 3、玄学 摆脱两汉经学的束缚自然与真言意与形神魏晋风流:颖悟旷达真率之美从玄言到理趣。魏晋时期形成一种新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它的理论形态就是魏晋玄学。魏晋玄学的形成和老庄思想有明显的关系,东晋以后又吸取了佛学的成分,步入新的阶段。这是一种思辨的哲学,对宇宙、人生和人的思维都进行了纯哲学的思考。它和两汉的神学目的论、谶纬宿命论相比,是一个很大的进步。魏晋玄学提供了一种新的解释经籍的方法,对于打破汉代繁琐经学的统治也起了积极的作用。从两汉经学到魏晋玄学,是中国思想史的一大转折。 二、印度佛教对诗歌的影响

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1

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一、佛教对中国哲学的影响。中国哲学从它产生以后就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无神论和有神论相互斗争的历史。但从佛教传入中国之后,这两种认识论和思想体系的斗争就形成了错综复杂的局面。佛教哲学的基本点是否认现实世界的存在而设想出一个与现实世界相对立的“西方极乐世界”。佛教各派都从不同角度、用不同证据来论证客观世界的虚幻性,同时又千方百计地论证主观精神世界的绝对性,因此佛教哲学属于唯心主义的思想体系。只不过禅宗所主张的“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是进一步否定了佛教所设想的“西方极乐世界”,只承认主观精神世界的绝对存在罢了。这样,禅宗就把佛教哲学的客观唯心主义转化为主观唯心主义。在这个过程中,儒`佛`道三家,互相排斥又互相影响,互相斗争又互相吸收,在唯心主义的思想体系中结为一体。宋明理学,在思维模式、修行方法等方面,受到佛教的影响十分明显,宋代以来的唯心主义思想几乎都从佛教哲学中吸取营养。程颐`朱熹的程朱理学借用了华严宗的某些命题,陆九渊和王守仁的陆王心学则吸收了禅宗的某些思想,可以这么说,如果不懂得佛教的本体论思维模式和“明心见性”的修行方法,对于理学就如同隔岸观火。而无神论和唯物主义思想也是在批判佛教哲学的斗争中不断成长和发展起来,到明清之际的王夫之发展到较高的水平。我们说汉唐以后的中国哲学史,根本就离不开佛教思想史,而且成为中国哲学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二、佛教对中国文学的影响。佛教对中国文学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以题材而论,历代描写佛教的诗文不计其数。从全唐诗来看,共唐诗约五万首,其中与佛教有关的诗占了近十分之一。这些诗,赞美佛寺风光,歌颂僧俗有宜,有不少写得相当精彩和生动。唐宋以来,名僧的社会地位很高,文人纷纷为他们树碑立传,留下许多渗透佛理的散文。其次,以艺术风格而论,由于佛教追求自我解脱,主张离尘出世,至禅宗而而宣扬心中求佛,使文学界形成一种清淡悠远的艺术流派。如唐代诗人王维、韦应物奉佛最盛,如王维大约在四十岁以后就开始过着一种亦官亦隐的生活,最初隐居终南别业,后在宋之问的别墅,优闲自在,吃斋奉佛,(2)“退朝之后,焚香独坐,以禅诵为事”。(3)这种风格也体现得最盛,即使是其他流派的的作家,其世界观和创作实践都不同程度地受佛教思想的影响,如唐代白居易、宋代的苏轼等。第三,以诗歌理论而言,唐宋以后,主张“以禅论诗”,讲究诗歌创作要“物象超然”、“意境空蒙”,认为“说禅作诗,本无差别”。最后,以创作队伍而论,在中国文学史上出现了不少和尚诗人,史书上称作“诗僧”。著名的如唐代诗僧寒山、皎然、齐己、贯休,都有诗集留传后世。宋朝重显、文莹、祖可及至清代八指头陀、近代苏曼殊等等都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 三、佛教对中国艺术的影响。尤其是绘画和雕塑更能显示出佛教的影响。佛教传入中国,印度以及西域的石窟艺术也跟着传入。人们知道,古印度的佛教佛教艺术主要就是石窟壁画和雕塑,以犍陀罗(今巴基斯坦白沙瓦一带)和阿旃陀(在

论佛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论佛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我记得,我非常崇敬季羡林先生曾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文章里,对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作过非常精辟的论述。作为一位著名学者他本人并不信佛,但他对印度文化和佛教,以及中国佛教历史有着深入的研究,提出了即便是一个佛教徒也提不出的深刻见地和学术观点。比如,他说,真正影响了中国文化的各方面,社会的各阶层,把宗教意识带给中国人的是从印度输入到中国来的佛教。我们简直可以说,要想了解中国文化,最少应该了解从印度传出来的佛教思想。不了解佛教在中国历史上和文化史、哲学史上所起的作用,否则,我们无法写出什么中国哲学史、中国思想史、中国语言学史、中国音韵学史、中国建筑史、中国音乐史、中国舞蹈史等等。 季先生的评价可谓公正精辟。但他老人家也要求我们对于这样的研究“更要细微、具体、事实求是地加以分析,期能作出比较正确的论断”。 佛教自汉哀帝元寿元年大月氏博士京口授浮徒经,以及后来的汉永明帝梦金人,派遣使臣迎取佛像、传教士传教,翻译最早的佛经《四十二章经》、修建洛阳白马寺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但是许多人并不十分了解,佛教传入中国并不是直接从佛陀的故乡尼泊尔和印度进来的,而是从今天的中亚,西域传播而来的。其传播路线有二条:一条是北传路线是通过阿富汗、巴基斯坦、新疆的喀什、和田、吐鲁番、河西走廊和丝绸之路进来的;一条是南传线路,既通过印度、斯里兰卡、缅甸、泰国的海上线路。 初传佛教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翻译佛经,和如何适应中国化的问题。魏晋南北朝以来,佛经逐渐被翻译成了汉文,但是要想让人们理解和读懂、听懂这些外来的异族思想,首要的任务就是如何用汉语文化的习惯解释佛教的名词概念,如何让我们原有的道家和儒家思想接纳外来的佛教,让其本土化、民族化,这一过程经过了二三百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佛教的传入由于得到了历代统治者的大力支持,所以在魏晋六朝时期发展的非常迅猛。通过修建各种大规模的石窟寺,如克孜尔石窟、伯孜克里石窟、云岗石窟、龙门石窟、敦煌石窟、麦积山石窟、天龙山石窟等,创作了难以记数的佛教石刻造像,全国各地兴建了大小不一的寺院,大量的佛经翻译等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可以说,没有佛教建筑的传承就不可能留下这麽多文化遗产,中国历史上的雕塑艺术,基本上就是佛教的雕塑艺术。壁画艺术也是如此。 从历史上看,古代中国人的哲学思想对道德的说教色彩较重,而对形而上的思考较少,逻辑性差,我们的古代哲学不但有浓郁的道德说教,也有很多的诗意,直观而且唯美,这种理解很难用西方的哲学概念加以解释。佛教进来后,特别是佛教的唯识、般若思想,对中国传统哲学的逻辑理性,对宋明理学的心性概念,对中国哲学中的思辨精神的提升都有重要的影响。又如为了方便给一般不识字的普通信众讲说佛经故事,由此产生了宝卷、讲俗等,后又发展成为通俗的小说;唐宋时期的诗人、词人和画家很少没有不受佛教文化影响的,尤其是宋朝的文人画也受到佛教思想和佛教绘画的影响;敦煌壁画采用了西域的画法;禅宗有南北之分,书法以禅宗的标准来进行区别也有南北之分,书画家董其昌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很多大书法家都抄写过佛经《华严经》、《心经》等,王羲之就是一例。魏晋南北朝时期译经和写经的过程,不仅大大提升了中国的书法艺术的水平,而且也刺激了古代音韵学的发展;佛教的传入对中国的传统节日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比如元宵节也是跟佛教有关的节日,是释迦麽尼降服众妖魔的日子,世界通明一体,灯火辉煌象征着世界的光明和美好;佛教的音乐,在历代也被统治阶层所重视。隋炀帝收入宫廷的礼乐《九部乐》之中,就有不少是来自佛教国家的音乐,唐朝的音乐,尤其受到了佛乐和胡乐的影响。佛教音乐使人听后会有一种神清气爽的感受,今天在民间还是很盛行,特别是五台山、峨眉山的佛教音乐依然非常的盛行。

翻译新中国_中国文学_英译中国文学考察_1951_1966_

翻译新中国:《中国文学》英译中国文学考察(1951-1966) 倪秀华 (广州大学?外国语学院,广东广州?510006) 摘?要:?1951年创刊的《中国文学》是中国国内迄今为止唯一一份向英语世界译介中国文学的综合性刊物,但至今学界关注不足。通过分析《中国文学》的创办动机、翻译选材、翻译策略及其与同时期文学思潮和国家外交政策之间的互动,探讨《中国文学》与冷战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的新中国民族国家建构之间的密切关系,揭示这一刊物在特定历史背景下发挥的重要作用。关键词:?《中国文学》;翻译选材;翻译策略;文学思潮 Abstract: Chinese Literature launched in 1951 is the only journal in China aiming at translating Chinese literature to the English world.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urpose, the choices of translation materials, translation strategies of this magazine, and their interactions with literary poetics and foreign policies during 1951 to 1966, in an attempt to reveal the close relation between the magazine and the nation-building project and the important role of the magazine at the time. Key words: Chinese Literature ; the choice of translation material; translation strategy; literary poetics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65X (2013)04-0035-06 一、引言 中国的汉籍外译自古有之。据马祖毅和任容珍(1997:698-704)考察,中国历史上有史料记载的最早的国人从事的对外翻译活动至少可以追溯到南北朝时期,此后的中国文学外译活动一直延续并发展至今,尤其是自新中国建立以来,政府有计划地对外译介中国文学。然而,对于近代以来中国主动把自身文学“送出”(季羡林,2004:1)的种种努力,目前翻译研究的关注度明显不足,尤其是建国17年这一时期的中国文学翻译几乎是研究的盲点。在笔者看来,造成这种研究的缺失主要有三个原因。首先是对这一时期文学的否定倾向,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界在 西方启蒙话语的影响下普遍认为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是政治的附庸,没有文学价值,同时期出现的中国文学外译随之也一并被否定,而被视为无研究价值;其次,翻译研究,尤其是描写翻译研究大多关注于目标语社会主动发起和/或生成的翻译现象或活动,而对源语社会出现的翻译现象或活动则关注不足;再次,史料等材料的匮乏也进一步阻碍了这一领域的研究和探讨。 建国17年的中国文学外译活动具有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伴随着新中国的成立,新生的民族国家主动对外翻译介绍本国文学作品,以响应现代民族国家建构的诉求和召唤,意图在国际社会中实现自我合法形象的塑造。 收稿日期:?2013-03-10作者简介:?倪秀华,女,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中国文学对外翻译、中国翻译史 2013年9月Sep.?2013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Journal?of?Tianjin?Foreign?Studies?University 第20卷第5期Vol.?20?No.?5

语言与文化对翻译的影响

语言与文化对翻译的影响 在长期的语言教学工作中,我们会发现中国与其他使用英语的国家在文化习俗和语言使用习惯上有很大差异,这直接造成交流,尤其是翻译式交流中的很多障碍。下面从英汉两种语言的文化背景、日常用语和习语等方面就英汉语言和文化对翻译的影响进行比较和探讨。 一、语言差异与文化差异 1.翻译是人类语言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使用不同语言的民族、国家之间互相交流、互相沟通、互相学习不可缺少的手段。翻译过程中,要准确将语言意思表达出来,就需要理解和认识该语句所产生的特定的文化背景和生活习俗。所谓译事之难,难就难在处理一些涉及文化意蕴、民族习俗、语言惯用法等的语言差异。例如:汉语中的炕、旗袍、中山装、麻将、二胡等在英语中都属词汇空缺。而英语中的tank、jacket、bus、nicotine等在汉语中都没有准确的对应词,只好按读音将其分别译为坦克、夹克衫、巴士、尼古丁。 2.词汇是语言中最活跃、最富有弹性的成分,也是最具有文化内涵的成分。词之所以能表名表义,是因为它由词位(外部形式)和义位(内容、意义)两个部分组成。义位又由数个义素组成,其中概念义素构成事物或现象的概念,非

概念义素构成词汇的背景,亦称背景义素。例如:英语的“yellow”和汉语的“黄”同指一种颜色,它们的概念义素完全相同,但背景义素中的民族文化义素却大不一样,在汉语中,黄色在历史上是皇帝的颜色,象征帝王和权力,在当代,黄山、黄河、黄土地、黄皮肤中的“黄”则是中国的国色,寄托着中国人的民族感情。而在英语中,黄色的一个象征意义是“背叛”。因此,男士给女士送花或其他礼物时忌讳黄色。我国英语教学专家许国璋从中国英语教学实践出发,划分了三种不同的意义环境和三种词义对应情况:(1)外语文化涵义大于汉语文化涵义的词汇。例如,英语中“modern”这个词,当指历史时代时,区别于“ancient”(古代)“mediaeval”(中古)。它本是包含了中世纪的反叛人文主义精神,非禁欲主义,执著于此生此世幸福的追求,不考虑来生报应;尊重科学,不受缚于中世纪教条等等。这些文化内涵在汉语的“近代”和“现代”中都无法找到对应。 (2)汉语文化涵义大于外语文化涵义。例如:人们常常将英语的“metaphysics”等同于汉语的“形而上学”。然而英语文化环境中“metaphysics”是一门研究物质和自然世界之外的东西的学问,是对于万物起源的猜想,也是一种思维和研究方式,这个概念是中性的。在中国文化环境中,它用来特指同辩证法相对应的思想方法,由于历年政治文化环境的影响,“形而上学”带上了一层贬义,意味着脱离实际的玄

佛教传入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有着久远而辉煌的历史,是最早的世界性宗教,所以中华自古以来,就有信奉佛教的记载。佛教创始者为印度的迦毗罗卫国王子,乔达摩·悉达多即释迦牟尼。知错就改,随时改变错误的信仰,即是佛教。不脱离实际的、发展的、辩证的思维,是佛教徒的思维。所以,佛教的特点是:既自由思想,又理性科学。 根据查阅相关资料得知,佛教最初传入中国的年代,是有不同说法的。其中大家公认的是汉明帝遣使西域求佛之说。也有学者考证,秦始皇也曾派使者前往印度取经,佛学因此传入中国。所以应该说,佛教最早传入中国是在秦朝而盛行于汉代。 佛教传入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可谓是深刻而久远的。 首先是对中国文学的影响,包括中国文人、中国文学语言、中国文学体裁、和中国文学思想。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首先表现在对文人的影响上。进而才有了对其余各项的影响,实际上是一个“因果”关系。我所知道的,受佛教影响的文人有王维、王羲之、白居易、苏轼和冰心等人,当然,在中国文化的历史长河中,受佛教影响的文人不计其数。这些文人之所以与佛教结下缘分,主要有涉足了佛教或者结交了名僧。他们因与佛教结缘,为中国文坛留下了许多不朽的篇章。佛教文化对中国文学语言的影响,在于为中国文学语言增添了大量新的词汇。我们大家都熟知的有“当头一棒”、“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心心相印”、“跑了和尚跑不了庙”“清规戒律”、“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恍然大悟”、“临时抱佛脚”、菩萨心肠”……在文学创作上面,增添了生动形象的一笔。 然后就是,佛教文化为文学创作提供了素材。佛教经典中有许多故事与传说,随着佛经的翻译传入中国,并且流传到民间,它们为中国文学的创作提供了大量素材。比如我喜欢看的电视剧《搜神传》,就讲述了很多有关佛教的神话故事。介绍了诸如“六道轮回”、“十八层地狱”和“修炼成仙”一类的佛学典故。而且,中国四大名著和《儒林外史》,这些旷世之作,可以说或多或少,与佛教有着直接和间接的取材。尤其是《西游记》贯穿全篇的线索就是佛教的取经活动。可以这样说,佛经故事为中国文学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再就是对中国艺术的影响:主要有书法、绘画和雕塑。与对中国文学的影响大致相同,基本上,艺术作品的取材和创作元素都来自佛教。我们家乡的桃雕艺术,大部分的创作题材都是来自佛教,比如“十八罗汉”和“弥勒佛”。佛教够在东方地区好多国家广泛流传至今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佛教本身的宗教思想与东方文化的吻合。

佛教对中国的影响

在公元1世纪前后,印度佛教开始由西域传入中国。自从中国有了佛教之后,中国的宗教、哲学、伦理、建筑雕刻、语言文学以及生活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大的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 有关佛教传入中国的各种传说,多将佛描绘成为头顶金光、轻举飞升的神仙。例如“明帝感梦”的记载即是如此:“世传明帝梦见金人,长大,顶有光明,以问群臣。或曰:…西方有神,名为佛,其形长丈六尺而金黄色。?帝于是遗天竺问佛道法,遂于中国图画形象焉。”明帝梦见金人,形象高大,头顶有日月一样的光芒。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这表明当时流行的神仙方术在人们头脑中有很深的印象;明帝以此询问群臣,就有人将明帝梦中的形象与佛联系起来,体现了佛教在中国的传播有了比较快的发展。 在哲学方面,佛教哲学的基本点是否认现实世界的存在而设想出一个与现实世界相对立的“西方极乐世界”。佛教各派都从不同角度、用不同证据来论证客观世界的虚幻性,同时又千方百计地论证主观精神世界的绝对性,因此佛教哲学属于唯心主义的思想体系。这一种唯心哲学对我国原有的哲学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宋朝时期的朱熹把这一理论渗入到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之中。佛教的三论宗主张“诸法性空”,又称法性宗、空宗。该宗以真俗二谛为纲,以“无得正观”为基本思想,认为一切万有都是因缘和合而成,是无自性的,也就是毕竟空无所得,但为引导众生而以假名说有,这就是“中道”。该宗通过重重否定的“四重二谛”,表明佛所说任何言教不过是权教,只有忘言绝虑才能真正体悟佛说的真理。而佛教的其它体系还有“性具实相”、“三谛圆融”等等学说,大大丰富了中国的哲学体系。 在宗教方面,佛教输入了新的观念、新的教义,形成了新的教派,而且对道教和儒教也有重大的影响。佛教作为外来的宗教文化,在中国的发展受到儒、道为代表的高度发达的本土传统文化的影响,在与儒、道的交融互动中,最终形成了一种有别于印度佛教的中国化佛教。佛教以其特有的教义教导人们要空灵、空寂、空无,不要怨怨相报,忍耐人间百般苦,以求西登极乐世界。另外,佛教以其浩如烟海的宗教文献和其宇宙论及其精密的宗教仪规,大大地扩展了中国人的精神领域。 道教和儒教在很多方面也学习了佛教的一些思想。而在佛教从两汉之际传入中国内地之时,道教也逐步形成,双方同时面临在儒家文化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环境中如何传播的问题,造成了佛、道互争高下的局面;魏晋以后,佛教的发展逐渐达到影响整个社会生活的程度,于是导致了思想层面和制度层面上与儒、道的争辩。西晋道士王浮与僧人帛法祖争辩屡败,遂编造《老子化胡经》以贬损佛教。它称佛教是老子西行为教化凶顽的胡人而设,这也就是著名的“老子化胡”说;到东晋时佛教方面侧出现了《清净法行经》予以回应,它提出“三圣东行”说,即老子、孔子和颜回分别是佛的三个弟子摩诃迦叶、儒童菩萨、光净菩萨所化现,以证明佛教高于道教。在其后更是进一步将道教中的伏羲、女娲也看作是宝应声菩萨和宝吉祥菩萨。《清净法行经》的出现标志着佛教与道教之争的发展,至南北朝时期佛道之争更是激烈。尽管它们之间的争斗十分激烈,但作为在同一地区发展的宗教,必将趋于融合。慧远在《沙门不敬王者论》中提出了三点:一是区别了“在家”、“出家”修行所应遵循的不同规范;二是

20世纪中国文学翻译中的_复译_转译_之争

2005年3月 第21卷 第2期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Journal of Sichuan I nternati onal Studies University M ar.,2005 Vol.21 No.2 20世纪中国文学翻译中的 “复译”、“转译”之争 陈 言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北京 100101) 提 要:20世纪中国文学翻译的实践和理论证明,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复译和转译有存在的必然性和必要性,值得对其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给予公正的评价。在复译与转译过程中,一直存在“抢译”、“胡译”、“乱译”、“滥译”甚至是抄袭现象,应把它们与复译、转译区别开来,以促进外国文学翻译质量的不断提高,规范翻译市场。 关键词:文学翻译;复译;转译 中图分类号:H315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31(2005)02-0100-05 D eba te on Retran sl a ti on and Tran sl a ti on not fro m the O r i g i n a l Text i n20th Cen tury’s L iterary Tran sl a ti on i n Ch i n a CHEN Yan Abstract:A s cultural phenomena,retranslati on and translati on not fr om the original text are inevitable and necessary fr om the devel opment of literary translati on in China,which deserves comp licated and syste matic study and objective evaluati on. Retranslati on and translati on not fr om the original text should be differed fr om random translati on t o i m p r ove the translati on of f oreign literature. Key words:literary translati on;retranslati on;translati on not fr om the original text 复译与转译之争是针对文学翻译的不同方式类型而展开的论争。由同一原本的不同译本出现的时间先后的不同,形成了首译与复译两种不同的译本类型;由译本所据原本的不同,形成了直接翻译和转译两种不同的译本类型。因已有的译本不能满足读者的期望和需要,复译是翻译家常有的选择;因翻译家所掌握的语种等因素的限制,转译也常常是译介外国文学的必要途径和方式。在中国翻译史上,复译和转译是相当普遍的译本类型,其中不乏成功的、受到读者欢迎和肯定的译作,也有不少过多背离原文的转译本和重复平庸、乃至滥竽充数的复译本,对于复译和转译的是非功过,翻译界有着见智见仁的不同看法,并进行了长期的讨论和争鸣。 一、复译之争 在中国翻译文学史上,复译普遍存在,数量较多。尤其是1930年以降,复译越来越常见。在已出版的各种译本中,复译本的数量占一多半。许多著名翻译家如鲁迅、郭沫若、茅盾、郑振铎、梁实秋、周扬等都参与了名作复译。复译的产生有其必然性和必要性。首先,复译的出现是不同历史阶段不同的翻译方法不断更替的一种表现。晚清时期,翻译家普遍采用豪杰译的翻译方法,对原作多有增删、改动。五四以后,主张尊重原文的翻译家,使用逐字译和直译的方法重新翻译就成为必然。其次,复译的出现也是现代汉语不断发展、演变和完善的体现。由于现代汉语经历了晚清时期的文白夹杂、五四时期的中外杂糅阶段,直到30年代后才逐渐趋于定型,所以30年代以前的译本普遍显得译文老化,不合现代读者阅读习惯,也就需要复译。这就是30年代前后在我国文学翻译史上形成第一个复译高峰的原因之一。这股潮流对翻译文学的普及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出现一些弊端,如抄译、乱译等不良现象,引起人们对复译的反感、认识上的分歧及学术上的论争。 邹韬奋指出,复译不太经济,应该翻译那些有价值的未曾译过的书。(邹韬奋,1920)茅盾不同意这样的看法,他认为: 我们以为如果真要为读者的“经济”打算,则不但批评劣译是必要的手段,而且主张复译是必要的救济。如果劣译出世,一方加以批评,而一方又能以尚有第二译本行将问世的消息告知读者,这倒真正能够免得读者“浪费”了时间精神和金钱的。(茅 001

论翻译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论翻译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课程:中西翻译简史 班级:翻译3班 姓名:张换英 学号:1312081001

摘要:本文从民族语角度分析翻译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中国文化绵延数千年一直发展到今天,翻译功不可没。中国文化史上三次翻译高潮对中国文化,语言,意识形态等影响深远。换言之,翻译是中国文化不可或缺的激活因素。 Brief introduction: This subject talks about the influence translation does to Chinese culture from linguistic parts.Chinese culture succeed thousands of years in which translation plays a important part.Three highlights of translation influence a lot Chinese culture,language, ideology; in other words, translation actives the Chinese culture. 关键词:翻译;中国文化;影响 Key words:translation;Chinese culture;influence 一、佛学翻译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佛教为中国文学带来了许多从未有过,完全新的东西---新的意境,新的文体,新的命意遣词法。佛经典籍的翻译对现代汉语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丰富了汉语的词汇和语言;丰富了汉语的音韵、语法和语体;丰富了中国的文学等几个方面。 当代也有学者研究指出佛经翻译的五种构词方式:汉词佛意、意译词汇、梵汉合璧词、利用新造汉字组成的词、成语与熟语。当代学者也统计过汉语中的四字成语,其中90%以上源于佛教。以“缘起”为例,佛教中的定义是:“若此有则彼有,若此生则彼生;若此无则彼无,若次灭则必灭”,表示同时的或者异时的互存关系,但在现代汉语中,“缘起”已经成为描述事情起因的日常用语。 还有一些佛教创词具有很强的派生能力,与汉语中形成一系列与之相关的复

[佛教,与,中国文学,其他论文文档]佛教与中国文学二

佛教与中国文学二 (一)文的题材 在中国的正统文学里,题材与佛教有关涉的文章,数量也很不少。其中有的是成部的著作,如北朝杨衒之的《洛阳伽蓝记》。作者在尔朱荣乱后重过洛阳,目睹“城郭崩毁,宫室倾复,寺观灰烬,庙塔丘墟”①,追忆当年佛寺兴盛时期的华美壮丽,写成这部怀旧的书。文笔清隽秀丽,到处流露着叹惋的情思,在中国文学史上是少见的优美作品。下面举《景明寺》一则为例。 ①《洛阳伽蓝记》原序。 景明寺,宣武皇帝所立也。景明年中立,因以为名。 在宣阳门外一里御道东。其寺东西南北方五百步,前望嵩山少室,却负帝城,青林垂影,绿水为文,形胜之地,爽垲独美。山悬堂光观盛(原有脱误),一千余间。复殿重房,交疏对霤,青台紫阁,浮道相通。虽外有四时,而内无寒暑。房檐之外,皆是山池。松竹兰芷,垂列阶墀,含风团露,流香吐馥。至正光年中,太后始造七层浮图一所,去地百仞。是以邢子才碑文云“俯闻激电,旁属奔星”,是也。妆饰华丽,侔于永宁。金盘宝铎,焕烂霞表。寺有三池,萑蒲菱藕,水物生焉。或黄甲紫鳞,出没于蘩藻,或青凫白雁,沈浮于绿水。硉磑舂簸,皆用水功,伽蓝之妙,最为称首。时世好崇福,四月七日京师诸像皆来此寺,尚书祠部曹录像凡有一千余躯。至八日,以次入宣阳门,向阊阖宫前受皇帝散花。于时金花映日,宝盖浮云,旙幢若林,香烟似雾,梵乐法音,聒动天地。百戏腾骧,所在骈比。名僧德众,负锡为群;信徒法侣,持花成薮。车骑填咽,繁衍相倾。时有西域胡沙门见此,唱言佛国……① ①周祖谟校释本卷三。 题材与佛教有关涉的零篇文章,历代的典籍里随处可见。 体裁是多种多样的。下面举几篇为例。 1.谢安《与支遁书》 思君日积,计辰倾迟。知欲还剡自治,甚以怅然。人生如寄耳,顷风流得意之事,殆为都尽。终日戚戚,触事惆怅,唯迟君来,以晤言消之,一日当千载耳。此多山县,闲静差可养疾,事不异剡,而医药不同。必思此缘,副其积想也。(慧皎《高僧传》卷四《支遁传》) 2.白居易《游大林寺序》 余与河南元集虚,范阳张允中,南阳张深之,广平宋郁,安定梁必复,范阳张时,东林寺沙门法演、智满、中坚、利辩、道深、道建、神照、云皋、息慈、寂然,凡十有七人,自

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三篇已整理)

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一) 在哲学领域、中国古代哲学与佛教结下不解之缘。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玄学,其先作为佛教般若学传播的媒介,其后与般若学交融汇合,最终为般若学所取代。隋唐二代,虽说儒释道齐头并进,但佛教毕竟是最强大的思想潮流,甚至成为思想界的骄子。至于宋明理学,?ldquo;理一分殊”的本体论建构方式?ldquo;明心见?rdquo;的修行方式等方面,都明显吸收了佛教的思维成果。可以说,不懂得佛教哲学,就很难理解魏晋以后中国哲学的具体形态。当然,佛教是唯心主义的宗教体系,但它用分析感觉、概念、物质属性等手法?ldquo;论证”其宗教唯心主义观点,便包涵不少精微、思辩的内容,蕴含大量的逻辑分析方法和辩证法观点,这一切都丰富和深化了中国古代哲学。另外,中国古代唯物主义无神论总是在同唯心主义有神论的斗争中发展起来的,佛教在这方面也确实发挥了反面教员的作用?/font> 在文学领域,佛教留下的印痕更显深刻。许多汉译佛经文笔畅达,词句典雅,善用譬喻,所以学者们普遍认为?ldquo;为文学计,《法华经》、《华严经》不可不读?rdquo;随着佛经的流传,许多佛教用语演化成为汉语的日常用语,大大增强了汉语的表现力。佛教对于中国诗歌的影响极大:一方面是伴随佛教而传入印?ldquo;声明?rdquo;(语言学中的音韵学、训诂学),导致南朝音韵学上四声的发明和诗歌格律的制定,从而促进了魏晋玄言诗、南北朝的山水诗的发展,并推动了唐以来格律诗新体裁的开创。另一方面是佛教思想,

尤其是般若空观和禅宗禅理,给诗歌内容以强烈的刺激、渗透,开拓了诗歌的意境,使诗歌的面貌更为绚烂多彩。佛教对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也起到推动作用。魏晋南北朝以来,在佛教传播过程中,说唱佛经故事的说唱形?mdash;—“变文”得到广大听众的喜爱;“变文”的内容不断发展,由说唱佛教故事扩展到说唱中国历史传说和民间故事,由此推动六朝小说的发达。此后,中国小说的发展和变迁,形式和内容,取材和观念,也都深蒙佛教的影响。在文学批评方面,如果离开佛教理论,则中国文人发明?ldquo;妙悟”说?ldquo;境界”说?ldquo;禅机”说,都不能得到深入的阐发?/font> 在艺术领域,佛教的广泛传播给中国古代绘画、建筑、雕塑的发展,提供了契机。据历史记载,佛教绘画、塑像、建筑是和佛教经典一并传入中国的。汉明帝时,从印度带来的佛像置于洛阳白马寺中,并在佛寺画千乘万骑绕塔三匝图于壁,标志着我国佛像、佛寺、壁画三大艺术的肇始。此后经数代传衍流变,至盛唐时,终使三大艺术达到灿烂辉煌、登峰造极的程度,至今仍属于中华文化中的瑰宝? (二) 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佛教在中国的流传,当然毒害了人民的思想,消耗了社会的财富,从而阻碍了社会进步与历史发展,起了消极的作用,这是为历史所证明了的事实。正如列宁在《论工人政策对宗教的态度》中所说:“宗教是麻醉人民的鸦片,—马克思的这一名言是马克思主义在宗教问题上的全部世界观的基石。”但是也必须看到,佛教的流传也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