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典读书笔记

原典读书笔记
原典读书笔记

关于有效市场的几点心得

专业:财务管理

班级:财务管理班

年级:2012级

姓名:姚雪璞

学号:2012201655

读书笔记

成绩:

评阅教师:

时间:

原典读书笔记——

关于有效市场的几点心得——读《漫步华尔街》有感

商学院2012级财务管理班姚雪璞2012201655

《漫步华尔街》是一本投资指南,是一本更侧重实践而不是理论的书,尽管里面介绍了许多理论。但是,正确的实践必然离不开理论的指导,这便是作者提到的随机漫步理论。那么,到底什么是随机漫步理论?仔细阅读我们就会发现,“随机漫步”只是形象的说法1,背后的根本是作者坚信市场是切实有效的,这种有效性决定了无论是基于历史消息还是未来预期,甚至是内幕消息所做出的预测都不能使投资者获得比单纯的买入持有更高的收益。

一、什么是有效市场理论2?

有效市场是指这样一种市场,在这个市场上,所有信息都会很快被市场参与者领悟并立刻反映到市场价格之中。这个理论假设参与市场的投资者有足够的理性,能够迅速对所有市场信息作出合理反应。有效市场假设认为在一个充满信息交流和信息竞争的社会里,一个特定的信息能够在股票市场上迅速被投资者知晓。随后,股票市场的竞争会驱使股票价格充分且及时地反映该组信息,从而使得该组信息所进行的交易不存在超额报酬,而只能赚取风险调整的平均市场报酬率。只要证劵的市场价格能充分及时地反映了全部有价值的信息、市场价格代表着证劵的真实价值,这样的市场就被称为“有效市场”。

Fama根据投资者可以获得的信息种类,将有效市场分成了三个层次:弱形式有效市场、半强形式有效市场和强形式有效市场。在弱形式有效市场中,以往价格的所有信息已经完全析法是无效的。在半强形式有效市场中,除了证券市场以往的价格信息之外,依靠发行证券企业的年度报告、季度报告等在新闻媒体中可以获得的所有公开信息进行的基础分析法也是无效的。而在强式有效市场中,所有的信息,包括公开信息和内幕信息,都是无效的。

二、市场的有效性是如何体现的?

事实上,有效市场假说包含多个假设前提,总的来说它要求一个完美的市场,即没有摩

1“随机漫步(游走)”本来是指物理上布朗运动的理想数学状态,引申到数理金融中,它是指基于过去的表现,无法预测将来的发展步骤和方向,而具体应用到股市上,则意味着股票价格的短期走势不可预知,意味着投资咨询服务、收益预测和复杂的图表模型全无用处。“随机漫步假说”的根本是有效市场假说。2有效市场假说的内容虽然贯穿全文,但作者每次提到时所涉及的内涵和外延都有所不同(主要是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其所代表的有效市场的层级不同),并没有单独把它拿出来进行系统的阐述(除了11.1——我们说“市场是有效的”时,究竟指什么——中的简要描述),这里的内容主要是依据作者提到的总结而来,同时参考了阐述有效市场的其他文献。

擦、充分竞争、信息成本为零以及所有市场参与者共同接受信息且都是追求效用最大化的理性人3。在现实生活中,这些假设条件是很难全部成立的,因为存在着交易成本、税收、信息获取成本以及机会成本等。但是,这并不代表着有效市场假说就完全脱离现实。在大多数情况下(外部环境相对稳定),在一定时期内,市场都是有效的。

首先,市场会吸收一切信息,包括历史信息、关于前景的预期,甚至是内幕消息,并把它们反应在当前股价中,因而任何想利用历史信息或者其他信息作为投资依据的投资者都不会获得比单纯的买入持有更高的收益4。技术分析师认为股票市场存在趋势,认为一直在上涨的股票将继续上涨,而开始下跌的股票将继续下跌。因此,投资者应该买入开始上涨的股票,继续持有手中的强势股;若股票开始下跌或表现不佳,则应卖出。而研究却发现,过去的股价变动并不能作为预测未来股价变动的可靠依据。虽然股市中会存在某种短期趋势,但任何投资者只要在交易时必须支付交易费用和税金,都不可能因利用短期趋势而获利。基本面分析师关注股票的价值,认为股票的价值就是预计投资者未来从该股票中获得的所有现金流的现值或者折现值。但由于分析师对企业未来现金流的估计往往存在偏差,所以获得的信息常常难以反应市场现实。而且,根据萨缪尔森的总结,如果聪明的投资者总是“货比三家”,寻找很划算的股票价格,卖出它们认为将会被证明价值高估的股票,买入他们期望目前价值被低估的股票,那么,他们这样的行动结果将必然是:当前的股票价格已经将股票未来的前景在自身进行了折现。所以,关于公司盈利和股利预期增长的所有已知信息,以及基本面分析师可能去研究的所有可能影响公司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都已经在公司当前的股价中得到了反应。

其次,市场中若存在明显的可获得风险调整后超额收益的机会,人们便会一窝蜂地利用这样的机会,直到机会消失殆尽。换句话说,如果某种模式果真是一种实际存在的异常现象,那么这种模式很可能会走向自我毁灭,因为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投资者总会设法利用这种模式。毋庸置疑,任何成功的技术策略最终必然会自取其败。比如,假设技术分析师已找到一个可靠的“年底回升效应5”,也就是说,每年圣诞节与元旦之间股价会上涨。问题是:一旦这样一条规律为所有市场参与者所知,人们所采取的行动必然会阻止这一效应在将来发生。即一旦意识到股价在元旦之后比圣诞节之前会更高,投资者在圣诞节来临之前就会动手买入,

3对于有效市场假说的假设作者在原书中基本上没有提及,但对于理解有效市场这是必不可少的,这里的内

容也主要来自其他文献。

4本段主要是对市场有效性的直接阐述,下一段是对学者发现的可获得超额收益的投资模式没有作用的原

因的解释,两段都总结自原书第二部分(包括5、6、7共三章)的内容。在第二部分中,作者通过对技术

分析师和基本面分析师所做工作的具体阐释,比较了他们之间在分析方法和理论依据等方面的异同,并分

别与“随机漫步理论”进行了比较,结合学者的研究指出了他们各自方法的缺陷(事实上作者认为他们的

方法大多数情况下是无效的),最终给出了自己的观点——中间道路——承认市场在大多数情况下的有效性,但不否认其在某些时候出现的异常情况。

5该假设引自原书第六章。

相当于年底效应提前,然后投资者又会提前出手购买,如此往复,导致这一效应最终消失,除非一开始只有一个人知道这个规律。如果人们知道一只股票明天将上涨,我们就可以断定它今天就会上涨。无论是什么技术,最后使用的人越来越多,其价值必定越来越小。倘若每个人都在看到信息之后同时采取行动,任何买入或者卖出的信号都将毫无价值。

第三,如果真有投资者利用当前市场获得了所谓的超额收益,只能说明其所利用的定价模型存在问题,不能反应市场的真实情况。市场的有效性会使得所有会引起股价变化的信息都在当前股价中得到反应,投资者投资于某种股票只能获得与其承受的风险相对应的收益,而不会有超额收益。如果投资于其所认为的被低估(做多)或者被高估(做空)的股票而获得了所谓的超额收益,只能说明其所利用的定价模型本身高估或者低估了该股票的价值。当然,我们并不能排除市场在有些情况下反应的滞后性(事实上成熟的资本市场尤其是股票市场这种情况并不常见,因为一天中可交易的时间只是很短的一段,市场有充足的时间去吸收几乎所有信息),但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如此的。

最后,如上面所提到的,与投资收益率紧密相关的是发生损失的风险。平均而言,投资者由于承担了更大的风险才获得了更多的投资回报6。市场的有效性并不意味着无论投资者投资什么股票,获得的收益都是相同的,现实中我们看到还是有一些投资者投资收益率比较高,而一些则比较低,这背后正是各个投资者所承受的风险不同。在充分有效的市场下,投资者的投资收益率应该等于与其承担的风险相对应的必要报酬率,高的投资收益率的背后是高风险。至于到底投资于怎样的风险等级,则与投资者自身承受风险的能力以及市场的整体环境有关。这里之所以要考虑整体市场环境,我们举个例子便可说明:次级贷款业务以及将其证券化之后所发行的债券的风险无疑是很高的,但在2003-2006年间的美国市场,极低的贷款利率和违约率以及欣欣向荣的市场使得风险承受能力较低的投资者也争相购买,以至于后来贷款利率上升之后引发一系列问题。尽管用风险不同来解释不同投资者获得的收益率不同显得完美无缺,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在现在流行的定价模型中(如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套利定价模型以及多因素定价模型等),对风险的测量并非完美,这使得采取有效策略去规避风险就显得更为困难了。

三、市场是否会一直有效?

如果所在的市场是一个完美的市场,即没有摩擦、充分竞争、信息成本为零以及所有市场参与者共同接受信息且都是追求效用最大化的理性人的话,根据Fama的研究成果,其无疑是有效的。但是,现实中的市场根本不可能达到完美的要求,总会受到各种外界因素的影

6本段内容主要总结自原文第8、9两章的内容。在8、9两章中,作者对风险的定义、测量方法、与收益的关系以及如何规避风险等都做了详细的描述,本段主要阐述风险与收益的关系。

响,比如税收政策和利率政策的变化、自然灾害甚至是恐怖袭击等。因此,在某些时候,市场会变得非理性,甚至是疯狂,比如17世纪荷兰的郁金香球茎热、英国的南海泡沫以及20世纪以来华尔街的几次溃败等。这些疯狂的时段曾给投资者带来了丰厚的利润,但更多的是泡沫破裂时候造成的巨大的心理阴影,以至于很多人怀疑市场的有效性。但即便是如此,我们发现市场整体来说还是趋于有效的。

首先,市场最终会矫正一切非理性行为——尽管会以其自己的方式,缓慢而势所必然地加以矫正。不得不承认,虽然市场在大多数情况下能够迅速消化吸收一切信息,但其调节还是具有滞后性。这种滞后性正常情况下并不会产生多大的影响,但是一旦某个因素蒙蔽了市场主体的判断,使大多数市场参与者的行为偏离理性的时候,滞后带来的危害就会大大增强,而且无疑都表现为对市场参与者非理性行为的惩罚。因为从本质上来说,市场的有效性即体现为市场参与者在完全自由的环境下的理性行为,一旦这个环境中的某一因素发生了变化且诱使参与者做出非理性的行为时,市场便会无效。但是,外界因素会变,而且敏感的参与者会渐渐发现错误,回归理性,因此市场最终会以其自己的方式回归有效,但这个过程往往会造成那些执迷其中的非理性的没有及时撤出的参与者的损失,甚至会产生一系列“蝴蝶效应”。举例来说,当“9·11”事件之后美联储连续13次下调联邦基金市场隔夜拆借利率,从2001年9月的6.52%下降到2003年7月的1.01%,特别是格林斯潘在27次讲话中重申他对美国资本市场的呵护时,彻底打消了人们存钱的念头,使得贷款买房、超前消费的代价降到了最低点,这最终催生了美国房地产市场的新宠儿——次级住房贷款,埋下了极大的隐患7。虽然此后导致的美国房地产泡沫最终造成了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但不能否认的是,市场在经历了狂热之后最终还是回归了理性。

第二,即使现实中的市场存在交易成本、税收、信息获取成本等,但是如果这些因素保持稳定或者有规律地变化的话,市场便能充分吸收这些信息,同样会保持有效。当然,这种有效更多地表现为政策引导下的有效,并不代表着市场就是稳定安全的。如果政策存在本质性错误的话,市场有效的结果可能还是表现为泡沫经济,而最终泡沫的破裂也往往是由于政策的调整造成的,市场只是对这些外界信息本能地产生反应而已。

四、为什么还是有人能获得持续的比平均收益高得多的收益8?

之所以在最后还去考虑这个问题,是因为诸如巴菲特和索罗斯9这几个投资界的大佬并不认为市场有效,他们也都以自己的方式赚得盆满钵满。关于此,可以从以下方面去理解:

7数据来源于《巨人之死:雷曼兄弟》,涂永红编著,2009。

8在原书第十版中,作者并没有对该问题做详细的阐释,此处基本为在理解作者思想基础上的个人观点。

9巴菲特是价值投资的信奉者,看重企业的未来盈利,投资获利伴随着价值的创造而产生;索罗斯是金融投机家,投机的结果更多的体现为财富在资本市场的转移。

首先,上面已经提到,从本质上来说,市场的有效性即体现为市场参与者在完全自由的环境下的理性行为。这里的市场参与者都是普通人,或者代表的是平均水平。而能够持续地获得比市场平均收益高得多的人毕竟是少数,掐指可数,即使从统计的角度讲,也允许有一些异常情况,因此他们只是例外,真的是所谓的“天才投资家”。

其次,如果从单个投资项目来看,这些人获得高收益的背后仍是巨大的损失风险,这与我们前面提到的一致。但是,因为他们承受风险的能力更强,也有充足的资金去构建投资组合进行风险对冲,因此他们获得比平均收益高得多的收益并没有什么不正常的。总的投资收益率很高并不代表着他们投资的每一个项目都是赚钱的,只是有效地对损失进行了弥补而已。

最后,由于我们所处的市场并不完美,因而它并不完全有效,它只是在一定时期内,在外部环境稳定时才如此,而在外部条件变化以及经济周期中,都会产生大量的投机机会,这些投机机会往往会被投机家所利用而获得超额收益。但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由于其巨大的风险和收益的极不稳定,因而并不适合。

总的来说,无论是对一切消息的快速吸收,还是在“犯错”之后的矫正,市场最终还是有效的,只是由于各国宏观环境的不同,有效性存在差异而已。而且,即便是弱式有效市场,也并不会改变普通投资者应该采用的投资策略——买入持有10、避免过多交易、构建投资组合(或直接持指数基金)11、充分利用税收优惠12等13。

10“买入持有”是作者贯穿全文坚持的投资策略,其主要出发点是避免过多交易,减少交易成本。

11构建有效的投资组合可以大大降低非系统性风险,大型指数基金一般包含多个成份股,常常符合这样的

要求,且可以减少投资者选股花费的时间和精力。

12税收是蚕食投资者收益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需充分了解税收政策,对于可以利用的税收优惠自然要充

分利用。

13作者在书中第四部分给了大量的具体的投资建议,虽然是针对美国市场的,但背后的投资理念仍可以引

申到其他市场上去,这里只是简单提及几个。

新编三年级语文作文《三十六计》读书笔记【优质精彩实用】

三年级语文作文《三十六计》读书笔记 三十六计读后感 在生活中,每一个人都读过许许多多的书,许多人热爱读书,也有许多人讨厌读书。而我是一个喜欢读书的人,只要有多余的时间,我就会拿起一本书,开始细细地读起来。 这一天,妈妈给我了一本书,书名是《三十六计》。一看到这本书,我立马兴奋起来。因为这本书是我梦寐以求的,所以我特别兴奋。翻开这本书,我被这本书的精彩内容给吸引住了。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攻战计中的《欲擒故纵》。因为这个计策是我国古代伟大的诸葛亮想出来的,而且他还用这个计策七擒了孟获。所以我十分喜欢这个计策。 在生活中,并非人人都是智者。一些商家常常用此计,开始往往会给你一些甜头尝,让你割舍不掉,然后再下手达到目的。 《三十六计》读后感 《三十六计》这本书是一本兵书,是中国历代无数次战争的实验总结,主要讲古代人用的计谋。第一计:瞒天过海;第二计:围魏救赵;第三十六计:走为上。 我认为最为精彩的,就是围魏救赵一计了。它主张避实击虚,善于抓住敌人的弱点,使敌人受到牵制,从而用最少的代价取得最大的成功。《三十六计》中围魏救赵这一计告诉我们,打蛇只打七寸,解围应该从最要害的地方进行攻击。而他最重要的还是提醒我们要凡事要动脑,要把每一个细节抓住。然后,再想一想怎样才能用最简单的方式,取得最大的成功,必须思考全面,才能做得好。而要做到这些需要我们平时刻苦学习和观察。

《三十六计》是古人劳动与智慧的结晶,我们都应该看看这本书,并从中悟出道理,为祖国未来的发展献上自己的贡献。 《三十六计》读后感 《三十六计》作者及其身卒年月不详,读了这本书,我明白了勇永远敌不过智。 此书主要讲了由三十六个计谋构成的胜战计,敌战计,攻战计,混战计,并战计及败战计。 从第一计瞒天过海到最后一计走为上,计计精彩。可谓是攻守兼备,战无不胜。我来给大家介绍几个众所周知的计谋。第七计无中生有:本指本来没有却硬说有。现形容凭空捏造。原典:诳也,非诳也,实其所诳也。少阴、太阴、太阳。比如张仪诓楚助强秦。第三计借刀杀人:比喻自己不出面,假借他人之手去害人。 原典:敌已明,友未定,引友杀敌,不自出力,以《损》推演。比如刘秀借刀杀李铁。第十计:笑里藏刀,比喻外表和气而内心阴险。 原典:信而安之,阴以图之,备而后动,勿使有变。刚中柔外也。比如隋文帝智灭南陈。第三十六计走为上计:指战争中看到形势对自己极为不利时就逃走。现多用于做事时如果形势不利没有成功的希望时就选择退却、逃避的态度。 原典:全师避敌。左次无咎,未失常也。在古代,三十六计只要能灵活运用一定能一统天下。三十六计的清单是第一计瞒天过海,第二计围魏救赵,第三计借刀杀人,第四计以逸待劳,第五计趁火打劫,第六计声东击西,第七计无中生有,第八计

(完整版)屈原列传知识点整理教师版

屈原列传知识点梳理 一、找出下列句中通假字: 1、博闻强志,明于治乱 2、“离骚”者,犹离忧也 3、人穷则反本 4、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 5、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6、自疏濯淖污泥之中 7、皭然泥而不滓者也 8、屈原既绌 9、厚币委质事楚 10、乃令张仪详去秦 11、使于齐,顾反 12、亡走赵,赵不内 13、被发行吟泽畔 14、又怪屈原以彼其材游诸侯 二、指出下列句子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并解释: 1、博闻强志,明于治乱 2、(上官大夫)因谗之曰 3、谗谄之蔽明也 4、邪曲之害公也 5、方正之不容也 6、屈平正道直行 7、惠王患之 8、厚币委质事楚 9、皭然泥而不滓者也 10、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 11、莫不欲求忠以自为 12、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13、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14、于是怀石遂自投汨罗以死 15、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 16、其后楚日以削 17、又怪屈原以彼其材游诸侯 18、同死生,轻去就 三、指出下列句中古今异义词并解释: 1、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 2、颜色憔悴 3、形容枯槁 4、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 四、指出下列句子是什么特殊句式并翻译: 1、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 2、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3、怀王乃悉发国中兵,以深入击秦,战于蓝田。 4、人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 5、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令尹子兰,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 6、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 7、其后楚日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 8、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五、一词多义: 1、属屈平属草稿未定(连缀,引申为写作) 属予作文以记之(“嘱”,委托,嘱咐) 十三学的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隶属) 吾属今为之虏矣(类,辈) 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掌管) 2、疏王怒而疏屈平(疏远) 以疏为美,密则无态(稀疏) 以金笼进上,细疏其能(陈述) 论积贮疏(奏章,古代大臣向君主上书言事的文体) 3、本父母者,人之本也(根本) 本末倒置(草木的根) 今背本而趋末(根本的基础的东西,此指农业) 抑本其成败之迹(推究,考察) 4、疾君有疾在腠里(疾病) 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疾苦,痛苦)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痛心,痛恨) 寡人有疾,寡人好色(缺点)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速,捷) 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同“嫉”,妒忌)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强,猛烈)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锐利) 5幸则吾斯役之不幸(幸运) 大王亦幸而赦臣(侥幸,幸而,幸亏) 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宠爱) 缦立远视,而望幸焉(封建时代君王到某处) 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希望) 6、质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人质) 乃令张仪详去秦,厚币委质事楚(同“贽”)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质地)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质询,问) 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锧”,一种刑具) 7、内少间,帘内掷一纸出(里面) 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内部,常指国家内部) 亡走赵,赵不内(“纳”,接纳) 百姓内粟千石,拜爵一级(交纳) 距关,毋内诸侯(“纳”,使……进来)

屈原列传字词整理精选全面

文言知识归纳一、通假字 1、离:犹离忧也(通“罹”) 2、指:其称文小而而其指极大(通“旨”) 3、反:人穷则反本(通“返”) 4、绌:屈平既绌(通“黜”) 5、质:厚币委质事楚(通“贽”) 6、见:靡不毕见(通“现”) 7、内:亡走赵,赵不内(通“纳”) 8、濯:自疏濯淖污泥之中(濯通“浊”) 9、被发行吟泽畔 10、乃令张仪详去秦 二、一词多义 1、闻:①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名词,学识) ②无何,宰以卓异闻(动词,闻名) ③况草野之无闻者乎(名词,名气) ④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动词,听到) 2、志: ①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名词,品行) ②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动词,记忆) ③其志洁,其行廉(名词,品行) ④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名词,意愿) ⑤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动词,作标志) 4、疏:①王怒而疏屈平(疏远) ②以金笼进上,细疏其能(名作动,用奏章写) ③窗外疏梅筛月影,依稀掩影(形容词,稀疏) ④《谏太宗十思疏》(一种文体) 三、词类活用 1、入:入则与王图议国事(动作状,对内) 2、出:出则接遇宾客(动作状,对外) 3、谗:因谗之曰(形作动,讲坏话) 4、听: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动作名,听取意见) 5、邪曲:邪曲之害公也(形作名,邪恶的小人)方正:方正之不容也(形作名,端方正直的人) 6、明:明道德之广崇(形作动,阐明) 7、蝉:蝉蜕于浊秽(名作状,象蝉蜕壳那样) 8、怒:楚使怒去(动作状,生气地) 9、虎狼:秦,虎狼之国,不可信(名作状,象虎狼那样) 10、祖: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名作动,继承) 11、日:其后楚日以削(名作状,一天天地) 四、古今异义的词 1、颜色:古义:脸色,气色(颜色憔悴)今义:色彩 2、形容:古义:形体,容颜(形容枯槁)今义:对事物进行描述 3、从容:古义:言语举动适度得体(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今义:不慌不忙,镇定自 若

读书笔记作业要求

读书笔记是开始进行学术研究的第一步,好的读书笔记会为今后的研究不仅积累了资料,更重要的是理性地归纳、认识了所读之书的主要内容和主要观点。 读书笔记的内容之一:作者、典籍的自然情况。 读书笔记的内容应该包括关于所读之书的作者、成书背景等自然资料。鉴于我国古代典籍,特别是秦汉典籍的特殊情况,对于那个时代的典籍的作者、成书经过等都成为学术研究的重要课题。对这方面的了解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原著。 读书笔记的内容之二:主要内容 对所读之书的主要内容进行归纳和总结是读书笔记的核心内容。这部分不应该是原著的简单摘录,而是按照一定的理性逻辑对原著的内容进行分类、归纳、总结。这显示了读者对原著理解的程度。 读书笔记的内容之三:心得体会 这是在对主要内容归纳整理之后,在自己平时知识积累的基础之上,对原著的升华性认识,往往带有读者的主观认识、评价等。如果平时知识积累单薄,则这部分很难有创见。 下面贴了一篇我自己针对这课作业而写的读书笔记,写作时间匆忙,难免有错误,希望给我指正,不胜感激。 很高兴同学们能够对一门选修课这样认真,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准备作业。但是,随着同学们作业的进展,我又发现了一个问题——怎样读书? 选择什么样的书? 对于这个读书笔记,同学们首先面临的就是读什么书的问题。这个作业要求读中国古代的原典著作,主要是关于思想、历史的著作,不包括文学著作。如秦汉诸子、二十四史、文人笔记等。有的同学读了有关中国文化史的现代人的专著,如中国园林文化史、中国服饰文化史、中国建筑文化史等。这一类的书的读书笔记作为我们这门课的结课作业不被接受。其原因请参看有关中国文化史作业说明(二)。

选择什么样的版本? 有的同学看书很快,尽然在几天之内把《论语》《孟子》看完了!我很诧异,原来他们看的是现代人的译注。其实我们读古书的目的就是要知道古人的想法、古人的生活方式,现代人的译注一方面离古人生活的时代过于遥远,另一方面这些都经过了现代人对原著的解码和编码的过程,已经不是原典了。所以好的版本很重要。这里向同学们推荐中华书局、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书。另外对于秦汉诸子推荐《十三经注疏》、《新诸子集成》,历史著作推荐中华书局出的绿皮的那套二十四史。 如何阅读? 选定了书之后,应该完整地阅读。由于时间的关系,有些书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读完,那么可以选择其中完整的篇目或完整的一部分,不能根据自己的主观臆断有选择地、挑着读。如,有个同学读《论语》,想写关于《论语》中“仁”的思想,就将《论语》用电脑检索的方法,把带“仁”字的句子挑出来读。这是不行的,尽管《论语》难成篇章,但其篇目还是有一定的完整性,不能割裂来读。 认真读书的最终受益者是同学们自己,希望同学们能过认真读书。为了作业而读书,这不是我的初衷。 第一个问题:这次作业要求同学们阅读中国古代的原典,就你所阅读的文章写篇读书笔记。 阅读原典是开始学术研究的第一步。也许,同学们都已经习惯于阅读一些现代人的著作,并从中得到学习和启发,这固然不错,但是于研究而言,是要有一定的方法的,从阅读原典开始是我们进行专业训练的第一步。就如同打乒乓球,也许你自己打得可以了,但在行家看来,你没有专业训练,你的打法是野路子,业余时间玩玩可以,但是要想参加正式比赛,这种打法是没有前途的。同样的,看别人的著作,固然可以写出不错的文章,但于真正的学术研究是没有前途的。现在,要求同学们阅读原典,写读书笔记,就是在学习专业打法,从头来,把你的野路子扔掉,从基本功练起。把从别人那里得来的条条框框扔掉,就你所读的文章本身而言,你到底看到什么,就写什么,没有读过的就别写,尤其是那些道听途说的、转引自他人著作中的东西。 别再谈什么,从某某中看中国古代的什么什么文化之类的东西。

屈原列传知识梳理答案

《屈原列传》文言知识梳理 一、注音 谗谄(chǎn)靡(mǐ)不毕见 濯淖(nào)滋垢(gòu) 渣滓(zǐ)皭(jiào)然 汶汶(mén)稚(zhì)子 枯槁(gǎo)餔(bū)其糟而啜其醨(lí) 温蠖(huò)娴(xián)于辞令 属(zhǔ)草稿汨(mì)罗 上称帝喾(kù)楚将屈匄(gài) 二、通假字: 1、犹离.忧也通“罹”遭遇 2、人穷则反.本通“返” 3、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通“旨”旨趣 4、自疏濯.淖污泥之中通“浊”污浊 5靡不毕见.通“现”显现 6、屈平既绌.通“黜”罢黜 7、厚币委质.事楚通“贽”见面礼 8、皭然泥.而不滓者也同“涅”染黑 9、被.发行吟泽畔通“披”披散 三、重点实词解释 1、明于治乱,娴.于辞令熟练、熟悉 2、王甚任.之信任 3上官大夫与之同位次

4、争宠而心害.其能忌妒 5、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制定6屈平属.草稿未定写作 7、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改变,更改 8、平伐.其功自夸、炫耀 9、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恨、痛心明 10、“离骚”者,犹离.忧也通“罹”遭遇 11、人穷.则反本处境困难 12、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疲困 13、疾痛惨怛 ..,未尝不呼父母也内心悲痛 14、《国风》好色而不淫.过分而失当 15、靡.不毕见.无见,同“现” 16、其文约.,其辞微.简约含蓄精深 17、举类迩 ..而见义远事物近 18、其志洁,故其称.物芳称许 19、不获世之滋.垢污浊 20、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洁净 泥,同“涅”染黑 21、乃令张仪佯装 ..去秦假装 呈献质,同“贽”见面礼 22、又因.厚币用事者 ...臣靳尚凭借当权者 23、一篇之中,三致.志焉。表达 24、人君无.愚智贤不肖无论 25、然亡国破家相随属.连,跟着

《屈原列传》古文赏析

《屈原列传》古文赏析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出处:《史记》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博闻强志①,明于治乱,娴于辞令②。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③。 上官大夫与之同列④,争宠而心害其能⑤。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⑥。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⑦,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王怒而疏屈平⑧。 【注释】 ①博闻强志:见闻广博,记忆力强。 ②娴:熟习。③任:信任。④同列:同在朝班,即同事。⑤害:妒忌。⑥属:写作。⑦伐:自我夸耀。?⑧疏:疏远。

?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①,馋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②。离骚者,犹离忧也③。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④,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⑤,未尝不呼父母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⑥,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国风》好色而不淫⑦,《小雅》怨诽而不乱⑧,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⑨。其文约⑩,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13)。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14)。濯淖污泥之中(15),蝉蜕于浊秽(16),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17),皭然泥而不滓者也(18)。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注释】 ①聪:听觉灵敏,此处指明辨是非。 ②幽思:苦闷深思。③离忧:遭受忧愁。离,通“罹”,遭受。④反本:追念根本。反,同“返”。⑤惨怛:忧伤,悲痛。⑥间:挑拨离间。⑦《国风》:《诗经》的组成部分之一,由各地的民间歌谣所组成,有十五国风,一百六十篇。⑧《小雅》:亦《诗经》的组成部分之一。大部分是西周后期和东周初期贵族宴会的乐歌,小部分是批评当时朝政过失或抒发怨愤的民间歌谣。⑨靡:没有。见:同“现”。⑩约:简约。?微:精深,幽微。?称文小:指《离骚》中多引述花草树木等细小事物。指:通“旨”,意义。(13)举类迩:指《离骚》所称引的都是眼前习见的事例。迩:近。(14)自疏:自己主动疏远,这里指不放松对自己的严格要求。(15)濯淖:洗涤污垢。此处以喻超脱世俗。(16)蝉蜕:蝉蜕之壳,此处以喻解脱。(17)滋:混浊,污黑。(18)皭然:洁白的样子。

屈原列传-导学案

《屈原》活动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掌握文中重点实词、虚词和句式等文言知识。 2.了解屈原的生平事迹,学习屈原的爱国精神和志洁行廉、刚正不阿的高尚品德。 【重点难点】 1.积累文中重点实词、虚词和句式等文言知识。 2.学习本文记叙、议论和抒情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课时安排】3课时 【活动过程】 一、自学质疑 (一)结合注释,了解本文主人公——屈原。 屈原(前340——前278年),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我国第一个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开创楚辞体诗歌新样式,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代表作为抒情长诗《离骚》。主要作品有《天问》、《九歌》、九章》等。汉代刘向把它们合编成《楚辞》。屈原有才干,有远见,对楚国忠心耿耿,却一被楚怀王疏斥,再被顷襄王流放,直到怀石沉汨罗而死。 (二)朗读课文,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给下列字词注音。 属.(zhǔ)草稿谗谄 ..(Chán chǎn)惨怛.(dá)谗人间.(jiàn)之 帝喾.(kù)濯淖 ..(zhuónào)皭.(jiào)然泥.(niè)而不滓.(zǐ)商于.(wū)屈匄.(gài)靳.(jìn)尚唐昧.(mò)咎.(jiù)忠臣之分.(fèn)被.(pī)发餔.(bū)其糟相随属.(zhǔ ) 啜.(chuò)其醨.(lí)汶汶 ..(mén mén)温蠖.(huò) (三)默读课文,结合书下注释或工具书,逐字逐句理解文章意思,并用现代汉语进行翻译。 (四)速读全文,给全文划分层次,并概括各层的大意。 第一部分(1—3)屈原由见“任”而见“疏”。 第二部分(4—10)屈原由见“黜”而见“迁” 第三部分(11—12)屈原自沉汨罗江的经过及屈原死后的影响 (五)通览课文,按照“通假字”、“词类活用”、“重点语句翻译”等类别,进行文言知识积累。 示例:博闻强志.“志”同“记”,记忆力

《暗时间》读书笔记800字范文

《暗时间》读书笔记800字范文 在莎莉文老师的细心教导下,凯勒知道了文字并学会了说话,最终考上了哈佛大学拉 德克利夫学院,成为世界历史上第一位完成大学学业的盲聋人。 每当我捧起这本书时,就会心潮彭湃,思绪激昂,有两个大大“?”萦绕在脑海中: 何为英雄?英雄为何?兄弟义气,英雄之性情也! 我们经常用实际年龄去衡量一个人的大小,从你出生开始,我们会说,到十八岁你就 成年了,到了什么时候你就应该结婚生子了。可事实上,真正决定是否成熟的标志应该是“心理年龄”。衡量一个人生活了多少年,不应该只是看他多少岁,而是应该用思维时间 来计算。举一个极端的例子,如果一个人从生下来开始就呆在一个为他特殊建造的无菌保 护室里,没有社会交往,没有知识获取,度过了18年,你会不会认为他成年了? 读《论语》,才明白了孝字当头必从小事行起,才懂得对父母的爱应当更加的珍惜, 而对父母的爱应当更加真切、切实。重读《论语》,受益匪浅,我坚信这部哲学原典的光 辉必能照耀普世孩子的心。重读《论语》,对我们意义深远。 为人师表是教育活动对教师个人言行提出的一条重要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言行 对学生思想、行为和品德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它是一种重要的教育力量。教师要模范遵 守社会公德,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严于律己,作风正派,以身 作则,注意自省、自察、自纠。我们作为教师其身一定要“正”,这样才能担负起未成年 人心灵成长的“引路人”。总之,师德建设不仅是国家对教师个体的要求和群体的规约, 也是教师自我成长的内在需要。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下面介绍的这本书《暗时间》,就是作者刘未鹏对于时间 的思考。他是计算机专业,但兴趣广泛,对心理学、管理等领域都有涉猎,并且根据自己 生活工作的经验,连续写过七年的博客,将自己对于计算机科学,个人成长方面的认识与 他人分享。他的大部分思想,可以从《暗时间》这本书中窥见。 《水浒传》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我借助业余时间读完了这本塑造了性格鲜明人物的 名著,故事中雪中送炭的宋江,胆大如虎的武松,机智聪明的吴用等等……从聚义梁山泊,到受朝廷招安,再到大破辽兵,最后剿灭叛党,却遭奸人谋害的英雄故事。揭露了封建社 会的官逼民反,只手遮天的社会状况,深刻地表达了英雄人物之间的信任。 书中方鸿渐与苏文纨、唐晓芙、孙柔嘉的感情纠葛,每每因自己的怯懦,不敢多言, 言亦不由衷,伤害了苏唐两人,而又一步步陷入工于心计的孙柔嘉的婚姻陷井之中,最后 自食婚姻苦果。这座感情围城,曾经令方鸿渐向往,之后又无奈于城中的琐碎与无聊。而 在三闾大学教学期间着实是一座事业的围城,这里面充斥着尔虞我诈、明争暗斗,时刻让 人感到压抑,令本性善良却怯懦的方鸿渐不堪忍受。但当他离开那里回到父母身边时,面 对的却是一个集父母的封建思想,家庭的责任,事业的衰败,多层混杂的社会大围城,让

《屈原列传》古文赏析

《屈原列传》古文赏析 《屈原列传》古文赏析【作品介绍】 《屈原列传》是《史记》卷八十四《屈原贾生列传》中有关屈原生平的部分,选编时删去原文中收录的《怀沙》赋,加上了司马迁为该传写的赞语,作为本文的最末一段。司马迁在这篇传记中运用夹叙夹议的手法,以委婉典雅的辞藻,讴歌了屈原高尚的品德和爱国的精神,感叹了世道的不公,表达了对屈原深切的同情。 【原文】 屈原列传 出处:《史记》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博闻强志①,明于治乱,娴于辞令②。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③。 上官大夫与之同列④,争宠而心害其能⑤。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⑥。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

伐其功⑦,(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王怒而疏屈平⑧。 【注释】 ①博闻强志:见闻广博,记忆力强。②娴:熟习。③任:信任。④同列:同在朝班,即同事。⑤害:妒忌。⑥属:写作。⑦伐:自我夸耀。?⑧疏:疏远。? 【原文】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①,馋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②。离骚者,犹离忧也③。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④,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⑤,未尝不呼父母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⑥,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国风》好色而不淫⑦,《小雅》怨诽而不乱⑧,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⑨。其文约⑩,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13)。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14)。濯淖污泥之中(15),蝉蜕于浊秽(16),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17),皭然泥而不滓者也(18)。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注释】 ①聪:听觉灵敏,此处指明辨是非。②幽思:苦闷深思。

论语的读书笔记初中范文5篇

论语的读书笔记初中范文5篇论语的读书笔记初中范文篇1 前阵子妈妈给我买了一本书——《论语》,带着好奇,我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 《论语》中有一句话是: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叛)矣夫!”意思是:孔子说:“君子要广泛地学习一切知识,并且用礼来约束自己,这样就可以不背离君子之道了。” 为了帮助孩子理解,下面还有一个小故事,讲的是有一个小孩很放纵自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大家都以为他没出息。一天,他听见有人对自己家的孩子说:“你不要和他玩,他仗着自己家有钱不读书,别跟他学坏了。”他听了后收到深深的警醒,觉得很有道理,从此发奋读书,做了一个有用的人。 是啊,我们要从小严格约束自己,广泛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能放纵自己。我不由地想起了我自己。这个暑假,我没有能好好管理自己的学习,每次都是在妈妈的再三提醒下做作业、看书。我又想到,我的一个姐姐在常熟市重点中学1200名学生的入学考试中考到了第2名,而她妈妈却向来不太管孩子的学习,我对姐姐的聪明绝顶佩服不已。而妈妈却说,姐姐能取得好成绩,都是靠自己的勤奋与自觉。她没有参加任何辅导班,妈妈也只让她自己学习,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姐姐自己抓重点、做练习,取得了全市第二名的优秀成绩。我想,如果我也像姐姐一样学习,我会不会也会有她那么好的成绩呢? 故事里的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远近闻名的学者,姐姐通过

自己的勤奋、自觉取得好成绩,而我却仍然事事靠老师,靠家长,总希望别人推着自己前进。可现在我明白了,在激烈的竞争中,我们不能靠老师、靠家长,只能靠我自己,靠我的努力,靠我的勤奋。我要像故事中的孩子一样,及时改正错误,自我约束,奋发努力,取得更好的成绩。 论语的读书笔记初中范文篇2 我阅读了《论语》这本书。 论语,作者是孔子。孔子,名丘,字仲尼。兄弟排行第二,故也有人称为孔二,春秋后期鲁国人,汉族。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出生;公元前479年4月11日逝世,享年72岁。 论语,创编它的意义就是在于教人们如何做人。里面有这样一句话:“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意思就是:弟子们在父母跟前,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要顺从师长,言行要谨慎,要诚实可信,寡言少语,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文献知识。对照这些,尊重长辈这一点我做的就不是很好:我经常是长辈给我建议后仍我行我素。比如家长让我别玩了,可是我还偏玩。我应该听从长辈的要求,按长辈的要求去做。论语里还提到:“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意思是: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高三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屈原列传

屈原列传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 《屈原列传》 ?一、通假字 1、离:犹离忧也(通"罹") 2、指:其称文小而而其指极大(通"旨") 3、反:人穷则反本(通"返") 4、绌:屈平既绌(通"黜") 5、质:厚币委质事楚(通"贽") 6、见:靡不毕见(通"现") 7、内:亡走赵,赵不内(通"纳") 8、濯:自疏濯淖污泥之中(濯通"浊") ?二、一词多义 1、闻:①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名词,学识) ②无何,宰以卓异闻(动词,闻名) ③况草野之无闻者乎(名词,名气) ④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动词,听到) 2、志:①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名词,品行)

②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动词,记忆) ③其志洁,其行廉(名词,品行) ④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名词,意愿) ⑤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动词,作标志) 3、直:①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志,以事其君(名词,正直) ②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与"横"相对) ③欲居之以为利而高其直(通"值",价值) ④与贵酋处二十日,争曲直(对的) 4、疏:①王怒而疏屈平(疏远) ②以金笼进上,细疏其能(名作动,用奏章写) ③窗外疏梅筛月影,依稀掩影(形容词,稀疏) ④《谏太宗十思疏》(一种文体) 三、词类活用 1、入:入则与王图议国事(动作状,对内) 2、出:出则接遇宾客(动作状,对外) 3、谗:因谗之曰(形作动,讲坏话) 4、听: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动作名,听取意见) 5、邪曲:邪曲之害公也(形作名,邪恶的小人)

方正:方正之不容也(形作名,端方正直的人) 6、明:明道德之广崇(形作动,阐明) 7、蝉:蝉蜕于浊秽(名作状,象蝉蜕壳那样) 8、怒:楚使怒去(动作状,生气地) 9、虎狼:秦,虎狼之国,不可信(名作状,象虎狼那样) 10、祖: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名作动,继承) 11、日:其后楚日以削(名作状,一天天地) 四、古今异义的词 1、颜色:古义:脸色,气色(颜色憔悴) 今义:色彩 2、形容:古义:形体,容颜(形容枯槁) 今义:对事物进行描述 3、从容:古义:言语举动适度得体(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 今义:不慌不忙,镇定自若 4、反复:古义:反,覆转;复,恢复 今义:颠来倒去 5、诡辩:古义:谎言,欺诈的言论 今义:无理狡辩

《离骚》(节选)赏析-屈原

《离骚》(节选)赏析学习目的1.学习屈原的爱国热忱、坚强意志和高洁品格。2 .了解《离骚》的思想内涵和艺术成就。学习重点1.体味《离骚》的抒情主人公的爱国精神、斗争意志和高洁的人格。2 .认识《离骚》的浪漫主义特色。3 .掌握《离骚》的比兴手法。学习难点1.阅读和理解课文。2. 浪漫主义特色思考练习题目屈原的人格美在何处, 它有什么现实意义< 离骚>的浪漫主义手法是如何表现的本文的“比”“兴”手法意义何在* * 阅读与理解:1. 《离骚》简介:《离骚》是一篇光耀千古的浪漫主义诗歌,是我国古典文学中最长的抒情诗,是屈原的代表作。《离骚》是一篇自序性的抒情诗。《离骚》又是楚辞的代表作,人称楚辞为“骚体”或“骚”。“楚辞”是战国时代以屈原为代表的楚国人创作的诗歌,是一种具有楚文化特征的新诗体。以六言、七言为主,长短参差、灵活多变,多用语气词“兮”。汉刘向把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编辑成书,定名《楚辞》。于是《楚辞》又成为《诗经》之后的另一部诗歌总集。题目“离骚”二字,原是楚国民歌乐曲名,即“牢骚”、“牢愁”的音转;它又含有遭遇忧患、内心抑郁不平的意思。司马迁认为是“离忧”,班固认为是“遭忧”,王逸理解为“别愁”。《离骚》全篇可分三层意思:第一层写诗人的身世、品质、抱负、与楚王和谄人的矛盾及矢志不渝的斗志;第二层写诗人对“美政”理想的追求和追求的失败。并对不见容于君,不受知于世,感到难以忍受的苦闷;第三层写诗人想出国远游,寻求实现抱负的机会,却终于不肯背离祖国,准备以身殉国。2. 译文(节选部分):我是高阳帝的后代呀,我尊敬的父亲名叫伯庸。在寅年的正月啊,寅庚日我降生到人间。父亲端相我初生时的气度啊,便赐给我一个美好的名字。给我取名叫正则啊,给我的字叫灵均。我有许多内在的美质啊,又加之以美好的仪态。我把江离和辟芷披在身上啊,把芬芳的秋兰结成佩饰戴在腰间。时光象水流一样快呀,只恐年岁不等我。早晨到高坡去摘取木兰啊,晚上到沙洲去摘取宿莽。时光飞逝不会久留啊,春秋四季频繁地更替。看见草木如此凋零啊,担心美人转眼到了暮年。楚王为何不趁年轻抛弃秽政?为什么不把这种法度改变?楚王如肯委任贤臣啊,我愿做先驱前来探路。昔日三王德行醇正啊,那一定是群贤荟萃的地方。岂但把蕙芷结成佩饰?申椒和菌桂也戴在身上。那唐尧和虞舜光明正大啊,遵循正道前途无量。夏桀、商纣何等猖狂恣肆,走上斜路而寸步难行。那结党营私的贵族苟且偷安,把楚王引到危险狭隘的路上。哪里是我惧怕灾祸呀,

屈原列传字词整理

屈原列传字词整理 一、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疾痛惨怛()馋人间之()帝喾()靡不毕见()()遐迩()()濯淖()()皭然()从亲() 商於()丹淅()相随属()枯槁()餔其遭()汶汶()温蠖() 二、通假字 1、犹离忧也 2、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3、人穷则反本 4、屈平既绌 5、厚币委质事楚 6、见:靡不毕见 7、亡走赵,赵不内 8、自疏濯淖污泥之中 9、被发行吟泽畔 10、乃令张仪详去秦 三、一词多义 1、闻: (1)博闻强志,明于治乱,知识,见闻 (2)无何,宰以卓异闻闻名 (3)况草野之无闻者乎名声,名望 (4)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听到 2、志: (1)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志向 (2)博闻强志,明于治乱记,记住

(3)其志洁,其行廉志趣 (4)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愿望 (5)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做标记 3、疾 (1).君有疾在走里病 (2)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疾苦,痛苦(3)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痛心,痛恨 (4)寡人有疾,寡人好色缺点,毛病 (5)庞娟恐其贤于己,疾之通“嫉”,妒忌 (6)举疾首而相告曰痛 (7)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快速,敏捷 (8)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强,猛烈(9)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锐利 4、疏: (1)王怒而疏屈平疏远疏远 (2)以金笼进上,细疏其能名作动,用奏章写 (3)窗外疏梅筛月影,依稀掩影形容词,稀疏 (4)《谏太宗十思疏》一种文体 5、致 (1) 致敬亭于幕府送达,送来

(2) 一篇之中三致志焉表达,表示 (3) 假御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达到 (4)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得到,取得 (5) 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招致 (6) 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招纳,招引 (7) 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致使,使 (8) 衡善机巧,尤志于天文阴阳历算尽,极 (9) 是我于花之未开,先享无穷逸致矣意态,情趣 四、词类活用 1. 入则与王图议国事 2 .出则接遇宾客 3. 因谗之曰 4.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 5. 邪曲之害公也 6. 方正之不容也 7. 明道德之广崇 8. 蝉蜕于浊秽 9. 楚使怒去 10. 秦,虎狼之国,不可信 11. 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 12. 其后楚日以削 五、古今异义的词 1、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2、又因厚币用事者靳尚 3、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 4、其存君兴国而欲反覆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 5、又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

《西游记》读书笔记

《西游记》读书笔记 一.1 书名:西游记 2 (1)夭夭灼灼花盈树,颗颗株株果压枝。果压枝头垂锦弹,花盈树上簇胭脂。时开时结千年熟,无夏无冬万载迟。先熟的酡颜醉脸,还生的带蒂青皮。凝烟肌带绿,映日显丹姿.点评:这一段对蟠桃进行了生动的描写,将蟠桃水灵灵的样子完全的表现了出来,生动活泼,物态毕现. (2) 跳树攀枝,采花觅果;抛弹子,邷么儿,跑沙窝,砌宝塔;赶蜻蜓,扑八蜡;参老天,拜菩萨;扯葛藤,编草未;捉虱子,咬圪蚤;理毛衣,剔指甲;挨的挨,擦的擦;推的推,压的压;扯的扯,拉的拉,青松林下任他顽,绿水涧边随洗濯。点评:这一段描写将猴子们嬉戏打闹时的动作神态写的活灵活现,让人仿佛身临其境,也写出了这群猴子的可爱与机灵, 3 故事梗概:《西游记》描写了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并克服了取经路上的81难,最终取得真经的故事. 4作品社会意义:通过《西游记》中虚幻的神魔世界,我们可以看到现实社会的投影。孙悟空那种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和他那的大无畏气概,反映了人民的愿望和要求。他代表了一种正义的力量,表现出人民战胜一切困难的决心。又如取经路上遇到的那些妖魔,他们的贪婪、凶残、阴险和狡诈,也正是封建社会里黑暗势力的特点。

5 给你的启示:<西游记>给了我很多启示,比如说唐僧,我从唐僧的身上学到了要想做好一件事,必须要持之以恒,要知难而进,才会成功. ——人物点评之孙悟空 每当我翻开西游记时,总是被其中性格各异的人物所吸引,他们每一个人身上都有着我们现代社会人们应当学习与拥有的好品格。 《西游记》这部是中刻画的人物焦点就是齐天大圣孙悟空了。孙悟空破土而出,“不服麒麟辖,不服凤凰管,又不服人间王位所约束”,孙悟空其实就是自由的化身,他的品质中最突出的就是向往自由,他始终在追求自由,它的一切斗争也是为了争取自由。这样一个鲜活的形象给予了读者一种追求自由,追逐自由的力量和勇气。 当今社会中的人们都是向往自由的,就像是学生不想上学,职员不想工作等例子所说的一样,但是为了维持生计,所以逼迫进行工作,要想找到自由的感觉,只有从《西游记》中描写孙悟空的语句中才能感觉到的。 除了自由,孙悟空身上还有许多其它的品质,他果敢,耿直,嫉恶如仇,玩世不恭却又不玩物丧志,而且他敢于向最高者挑战,这些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去学习吗?

《屈原列传》知识点整理

---------------------------------------------------------------最新资料推荐------------------------------------------------------ 《屈原列传》知识点整理 《屈原列传》知识点整理通假字人穷则反本犹离忧也靡不毕见其称文小而其指极自疏濯淖污泥之中皭然泥而不滓者也屈平既绌齐与楚从亲厚币委质事楚顾反赵不内被发行吟泽畔文言实词释义属屈平属草稿未定亡国破家相随属属予作文以记之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有宁越之属为之谋名吾属今为之虏也神情与苏、黄不属若属皆且为所虏伐每一令出,平伐其功其后秦欲伐齐口诛笔伐伐薪烧炭南山中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此五霸之伐也疏王怒而疏屈平以疏为美,密则无态以金笼进上,细疏其能论积贮疏名词十三经注疏名词离离骚者,犹离忧也约从离衡如有离违,宜别图之多情自古伤离别本父母者,人之本也本末倒置今背本而趋末此之谓失其本心本在冀州之南已后典籍皆为板本今存其本不忍废用芽者自从本说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臣本布衣抑本其成败之迹志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一篇之中三致志焉博闻强志其志洁,其行廉聊斋志异项脊轩志指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指如削葱根璧有瑕,请指示王近者奉辞伐罪,旌麾南指哙遂入头发上指指通豫南闻博闻强志忽闻门外虫鸣初闻涕泪满衣裳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况草野之无闻者欤无何,宰以卓异闻留因留怀王以求割地留二日,维扬帅下逐客之令先生可留意矣我命绝今日,魂 1/ 4

去尸长留迁顷襄王怒而迁之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予左迁九江郡司马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战、守、迁皆不及施父渔父见而问之曰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项伯者,项羽季父也弹新沐者必弹冠莫辞更坐弹一曲而设法备贮弹药,则可也害争宠而心害其能邪曲之害公也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词类活用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 谗谄之蔽明也: 邪曲之害公也: 方正之不容也: 明道德之广崇: 蝉蜕于浊秽: 厚币委质事楚: 泥而不滓: 其后楚日以削: 亡国破家相随属: 时秦昭王与楚婚: 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 身客死于秦: 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存君兴国而欲反覆之: 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

《史记》选读重点字词整理

《史记》选读复习 《高祖本纪》 常有大度 ..,不事家人生产作业 ...... 及见怪,岁竟.,此两家常折券弃责. 高祖常.繇咸阳,纵观 单父人吕公善.沛令,避仇从之客,因家沛焉 高祖为亭长,素易 ..诸吏,乃绐.为谒曰“贺钱万”(吕公)见高祖状貌,因重敬之,引.入坐 高祖因.狎侮诸客,遂坐上坐,无所诎. 酒阑.,吕公因目固 ..留高祖 臣有息.女,愿为季箕帚妾 于是沛公起,摄.衣谢.之 杨熊走之荥阳,二世使使者斩以徇. 因.张良遂略韩地轘辕 诸将黥布皆属. 又与秦军战于蓝田南,益张.疑兵旗帜 诸所过毋得掠卤 ..,秦人憙.,秦军解. 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 乃以秦王属.,遂西入咸阳 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市 .. 且.吾所以还军霸上,待诸侯至而定约束 ..耳 乃使人与秦吏行县乡邑,告谕.之 秦人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飨.军士 今则.来,沛公恐不得有此 可急使兵守函谷关,无内.诸侯军,稍.征关中兵以自益,距.之。沛公然.其计 会项伯欲活.张良,夜往见良,因以文谕.项羽,项羽乃止 沛公从.百余骑,驱之鸿门,见谢.项羽 沛公以樊哙、张良故,得解.归 怀王者,吾家项梁所立耳,非有功伐 ..,何以得主.约! 乃详.尊怀王为义帝,实不用.其命 四月,兵罢戏下 ..,诸侯各就.国项羽王.诸将之有功者,而王独居南郑。是迁.也 与齐王信、建成侯彭越期.会而击楚军 汉王复入壁.,深堑而守之 项羽之卒可.十万。淮阴先合,不利,却. 汉王引诸侯兵北,示.鲁父老项羽头,鲁乃降遂以.鲁公号葬项羽穀城 驰入齐王壁.,夺其军 诸君必以为便,便国家 ... 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 始大人常以臣无赖.,不能治.产业,不如仲力.。 今某之业所就孰与 ..仲多? 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 其以沛为朕汤沐邑,复.其民,世世无有所与吾特.为其以雍齿故反我为魏 沛父兄固请,乃并复丰,比.沛 《李将军列传》 广家世世受.射 而广以.良家子从军击胡,用.善骑射 广从弟李蔡亦为郎,皆为武骑常侍,秩.八百石天子使中贵人从广勒.习兵击匈奴 虏多且近,即.有急,奈何? 是时会.暮,胡兵终怪之,不敢击 得李广必生致.之 广详.死,睨.其旁有一胡儿骑善马,广暂.腾而上胡儿马,因.推堕儿,取其弓 汉下.广吏 吏当.广所失亡多,为虏所生得,当.斩 今将军尚不得夜行,何乃 ..故也! 居无何 ..,匈奴入杀辽西太守 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 广廉,得赏赐辄.分其麾下 .. 专以射为戏,竟.死 用.此,其将兵数困辱

原典读书笔记之《培根随笔·第五篇·论厄运》

原典读书笔记: 文本来源:《培根随笔·第五篇·论厄运》(曹明伦译·北京燕山出版社·2009年8月第4版) 原典选摘:【幸运的好处固然该令人向往,但厄运的好处则会令人惊叹,这是塞内加仿斯多葛派风格发表的一则高论。毋庸置疑,如果奇迹就是超乎寻常,那他们多半都是在厄运中产生。】【同时具有人之脆弱和神之超凡,那才是真正的伟大。】【一般来说,出自幸运之德行乃节制,出自厄运之德行乃坚韧,以道德标准而论,后者是更为高尚的美德。幸运乃《旧约》所言之神恩,厄运则是《新约》所言之福分,后者带来上帝更浩荡的恩泽并传递上帝更昭然的启示。】【幸运中并非没有诸多的忧虑与灾祸,而厄运中也不乏种种慰藉和希望。】【德行无疑就像名贵香料,经燔焚或辗磨其香愈浓;盖幸运使恶愈昭,而厄运使善愈著。】逆境与顺境的争论从来都是一个不休的辩题。我们可以理解,顺境便是幸运,而逆境就是厄运。中国有句励志名言叫做: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可见,逆境是英雄的故乡,厄运是伟人的宝藏。 曾经有人感叹过,从来有所成着,那个不是从磨难中走来?坎坷生智慧,磨难生坚强。贝多芬够倒霉,林肯也够倒霉,连我们尊敬的朱镕基总理的一生也充满着磨难和坎坷,等等,但是有谁能够否认他们的存在?不能,连历史也不能!

当一个人处在磨难坎坷之中,遭受着厄运,面临着痛苦的时候,也许他们更明白脚下的路该怎样走。不知有哪位哲人曾说:“我不敢说我喜欢逆境和苦痛,但我要说我感激它。因为在逆境和痛苦里,我觉得我每时每刻都在取得很大的进步。”不错,正是在布满荆棘和危险的路上,我们才真正学会了怎样去走路。充满磨难和厄运的生活教给我们的,是不懈,是坚忍,是明晰的眼睛,是锐利的智慧。没有苦和恼的生活,时刻都在消磨着一的人的意志力,知道他一无所能。 实在巧,不久前,俞敏洪也曾说,只有被自己感动的生命才会精彩。那么,一个人用什么来感动自己呢?无非是战胜困难罢了。战胜这些困难当中就包括,要把厄运踩在脚下,狠狠地,迎来朝霞。不敢想象一个没有厄运的人生会是一个什么样子。他不知但什么叫困难,更不知道什么叫战胜,也不明白怎么去感动,生命怎么去精彩?如果有人觉得这样的生活很好,那么任何一个有理智的人都可以告诉你,这不可能,世间没有这样的生活。你不去找厄运,厄运也会来找你;你不战胜它,就要被它战胜。而且毫无商量的余地。 探讨厄运真的是一个有用又有趣的话题。每一次探讨,我们都对眼前看得到的和看不到的路,看得更清晰;每一次探讨,我们都对眼前的可以战胜的与“不可战胜”的困难感到颇为轻松了许多。它理智(可以理解为整理凌乱的头脑的过程),它励志;讨之常新,讨之长幸!

屈原列传 字词整理

文言知识归纳 一、通假字 1、离:犹离忧也(通“罹”) 2、指:其称文小而而其指极大(通“旨”) 3、反:人穷则反本(通“返”) 4、绌:屈平既绌(通“黜”) 5、质:厚币委质事楚(通“贽”) 6、见:靡不毕见(通“现”) 7、内:亡走赵,赵不内(通“纳”) 8、濯:自疏濯淖污泥之中(濯通“浊”) 9.被发行吟泽畔 10.乃令张仪详去秦 二、一词多义 1、闻:①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名词,学识) ②无何,宰以卓异闻(动词,闻名) ③况草野之无闻者乎(名词,名气) ④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动词,听到) 2、志: ①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名词,品行) ②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动词,记忆) ③其志洁,其行廉(名词,品行) ④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名词,意愿) ⑤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动词,作标志) 4、疏:①王怒而疏屈平(疏远) ②以金笼进上,细疏其能(名作动,用奏章写) ③窗外疏梅筛月影,依稀掩影(形容词,稀疏) ④《谏太宗十思疏》(一种文体) 三、词类活用 1、入:入则与王图议国事(动作状,对内) 2、出:出则接遇宾客(动作状,对外) 3、谗:因谗之曰(形作动,讲坏话) 4、听: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动作名,听取意见) 5、邪曲:邪曲之害公也(形作名,邪恶的小人)方正:方正之不容也(形作名,端方正直 的人) 6、明:明道德之广崇(形作动,阐明) 7、蝉:蝉蜕于浊秽(名作状,象蝉蜕壳那样) 8、怒:楚使怒去(动作状,生气地) 9、虎狼:秦,虎狼之国,不可信(名作状,象虎狼那样) 10、祖: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名作动,继承) 11、日:其后楚日以削(名作状,一天天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