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学成果奖申请简表-三峡大学-基于“聚合资源、协同育人”理念的地方高校复合型全媒体人才培养探索

高校教学成果奖申请简表-三峡大学-基于“聚合资源、协同育人”理念的地方高校复合型全媒体人才培养探索
高校教学成果奖申请简表-三峡大学-基于“聚合资源、协同育人”理念的地方高校复合型全媒体人才培养探索

第八届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申请简表

推荐学校(盖章):三峡大学 成果科类:文学 申报等次:一等奖

成果名称:基于“聚合资源、协同育人”理念的地方高校复合型全媒体人才培养探索完成单位:三峡大学

成果完成人:吴卫华 刘建新 林丽萍 杜晓红 章辉 范长敏 陈雪

姓名 专业技术

职称

所在单位

近三年年均教

学工作量

在该成果中承担的工作

吴卫华教授三峡大学200 成果负责人、主持部校共建工作刘建新副教授三峡大学300 主持专业建设、撰写总结报告林丽萍副教授三峡大学290负责学科竞赛、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杜晓红讲师三峡大学290负责实验室建设、实践教学章辉教授三峡大学180教学理论研究

范长敏高级记者三峡日报、三峡大学130 实习基地建设、媒体实践陈雪讲师三峡大学250 实习基地建设、媒体实践成果主要创新点

1、明确新闻传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提出培养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社会责任感、全媒体视野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突出政治素质、文化底蕴和实践能力,造就集采、写、摄、录、编、网络技能应用等多种能力于一身的复合型全媒体人才。

2、创新新闻传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立足于地方党委宣传部的政治、组织优势,地方媒体的平台、实战优势,地方高校的学科、师资优势,形成部校共建、校媒融合、协同育人的地方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让政府、媒体与高校一样成为人才培养的主体。

3、推进部校共建、校媒融合工作机制。将人才培养与党的新闻事业发展、传媒行业的现实需求对接,通过赢得地方政府和媒体的大力支持,打通了传统课堂教学理论联系实际、学生走向新闻一线的“最后一公里”。最大程度发挥媒体资源的效能,服务人才培养,改变了高校与媒体合作“雷声大、雨点小”、“一头热”的窘境。

4、建立“双融合”、“双贯通”教学体系。基于部校共建协议和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实现了学校与媒体资源融合、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以及专业课程与通识课程贯通,采、写、编、评、摄、播等新闻业务能力贯通,拓展了复合型全媒体人才培养路径。

5、搭建多样化、全真型的实践教学平台。一是与媒体合作建立了功能齐备的融合媒体教学实训平台,包括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实践环境的全面升级;二是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实现了校内外平台资源的无缝对接与资源共享。

二、成果主要内容概述

1、启动部校共建工作,强化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2015年三峡大学与宜昌市委宣传部启动了共建新闻传播学院实施方案。市委宣传部、新闻媒体、三峡大学三方共同组建院务委员会,确保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这是迄今湖北省地方高校首次开展的部校共建工作,也是全国范围内并不多见的地方高校与地市一级党委宣传部共建的成功案例。

2、推进校媒合作共赢,让媒体等社会资源为我所用。在宜昌市委宣传部的组织协调和强力推动下,学校与地方媒体的力量被聚合起来。推进“驻校记者”、“媒体进课堂”计划,开办系列媒介前沿讲座和媒体融合课程,相关媒体人员以兼职教师、客座教授等双聘形式来校任教。同时,学校选派青年教师到媒体挂职锻炼,骨干教师参与媒体人才培训、课题攻关。

3、协同校内实践平台建设,为学生实训实践提供条件。按照“错位建设、资源共享”的平台共建原则,校内网络电视、社交媒体、新录音室、新演播厅及全媒体数字发布系统等项目在媒体支持下高起点建设,为“双融合”奠定了基础。

4、优化课程体系,践行宽口径专业教育模式。围绕全媒体人才必须具有的知识结构和“双贯通”目标,增加文史哲课程、新媒体课程的比例,将采、写、摄、编、评、播能力培养进行一体化设计,以突出综合素质、全媒体视野和实践能力。

5、重视教学研究,改革人才培养管理制度。强化教学体系、部校合作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以高水平研究指导人才培养探索。稳步推行导师制,加强学生创新团队建设,重视学科竞赛在学生能力培养上的特殊作用。

三、成果的应用推广

1、媒体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师资结构得以优化。媒体资源全面开放,媒体人成为教学工作的“外脑”,“双贯通”、“双融合”教学体系落到了实处。

2、学生深入新闻一线常态化,学习效果明显增强。课堂延伸到新闻媒体,媒体业务骨干成为学生的“师傅”,学生在学校与媒体之间“常来常往”,“学在路上”的教学理念以及“大篷车课堂”使学生的见识、实战能力得到提升。

3、校内平台的作用彰显,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得以提升。随着传媒类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的建立,校内新媒体平台、专业实验室迈入了全国先进行列,学生在挑战杯、科讯杯、新闻传播类实践技能、创新创业大赛中均取得优异成绩。

4、成果在校外得到重视与推广。一是会议交流。2015年省新闻传播教育研讨会专题探讨我校协同育人工作;二是高校推广。相关做法、经验被青岛大学、湖北民族学院、赣南师范大学等地方高校借鉴;三是媒体关注。国家级媒体《中国教育报》刊载《三峡大学:聚合资源 协同培养新闻传播人才》长篇通讯;四是领导重视。在2016年湖北省宣传部长工作会议上,省委常委、宣传部长梁伟年听取了宜昌市委宣传部部校共建工作汇报,高度认同其示范引领、辐射推广价值。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