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丙醇性质

异丙醇性质
异丙醇性质

二.异丙醇

?WinID:01EU

?中文名称:异丙醇

?英文名称:Isopropyl alcohol

?别名名称:2-丙醇二甲基甲醇

?更多别名:2-Pronanal sec-Propyl alcohol Isopropanol

?分子式:C3H8O

?分子量:60.10

?物性数据

? 1.性状:无色透明液体,有似乙醇和丙酮混合物的气味。[1]

? 2.熔点(℃):-88.5[2]

? 3.沸点(℃):82.5[3]

? 4.相对密度(水=1):0.79[4]

? 5.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2.1[5]

? 6.饱和蒸气压(kPa):4.40(20℃)[6]

?7.燃烧热(kJ/mol):-1995.5[7]

?8.临界温度(℃):235[8]

?9.临界压力(MPa):4.76[9]

?10.辛醇/水分配系数:0.05[10]

?11.闪点(℃):11(CC)[11]

?12.引燃温度(℃):456[12]

?13.爆炸上限(%):12.7[13]

?14.爆炸下限(%):2.0[14]

?15.溶解性:溶于水、乙醇、乙醚、苯、氯仿等多数有机溶剂。[15]?16.黏度(mPa·s,20oC):2.431

?17.蒸发热(KJ/mol,b.p.):40.06

?18.熔化热(KJ/kg):88.26

?19.生成热(KJ/mol):2005.1

?20.比热容(KJ/(kg·K),20oC,定压):2.55

?21.电导率(S/m):35.1×10-7

?22.热导率(W/(m·K),20oC):15.49

?23.体膨胀系数(K-1,20oC):0.00107

?24.相对密度(20℃,4℃):0.7855

?25.相对密度(25℃,4℃):0.7813

?26.常温折射率(n25):1.3752

?27.临界密度(g·cm-3):0.271

?28.临界体积(cm3·mol-1):222

?29.临界压缩因子:0.250

?30.偏心因子:0.669

?31.Lennard-Jones参数(A):15.20

?32.Lennard-Jones参数(K):135.4

?33.溶度参数(J·cm-3)0.5:23.575

?34.van der Waals面积(cm2·mol-1):6.270×109

?35.van der Waals体积(cm3·mol-1):42.160

?36.气相标准燃烧热(焓)(kJ·mol-1):2051.42

?37.气相标准声称热(焓)( kJ·mol-1) :-272.42

?38.气相标准熵(J·mol-1·K-1) :309.20

?39.气相标准生成自由能( kJ·mol-1):-173.6

?40.气相标准热熔(J·mol-1·K-1):89.32

?41.液相标准燃烧热(焓)(kJ·mol-1):-2005.98

?42.液相标准声称热(焓)( kJ·mol-1):-317.86

?43.液相标准熵(J·mol-1·K-1) :180.58

?44.液相标准生成自由能( kJ·mol-1):-180.29

?45.液相标准热熔(J·mol-1·K-1):154.4

?毒理学数据

? 1.急性毒性[16]

?LD50:5000mg/kg(大鼠经口);3600mg/kg(小鼠经口);6410mg/kg(兔经口);

?12800mg/kg(兔经皮)

? 2.刺激性[17]

?家兔经皮:500mg,轻度刺激。

?家兔经眼:100mg(24h),中度刺激。

? 3.亚急性与慢性毒性[18]大鼠吸入0.27ppm,每天24h,连续3个月,未见异常;1.0ppm,每天24h,3个月,肾和肝功能出现异常;8.4ppm,每天24h,3个月,肾和肝严重损伤。

? 4.致突变性[19]细胞遗传学分析:酿酒酵母菌200mmol/管

? 5.致畸性[20]大鼠孕后1~19d吸入最低中毒剂量(TCLo)7000ppm(7h),致肌肉骨骼系统发育畸形。

? 6.其他[21] LDLo:人3570mg/kg;TDLo:人223mg/kg

?分子结构数据

?1、摩尔折射率:17.44

?2、摩尔体积(m3/mol):75.9

?3、等张比容(90.2K):165.6

?4、表面张力(dyne/cm):22.6

?5、极化率(10-24cm3):6.91

?计算化学数据

? 1.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0.3

? 2.氢键供体数量:1

? 3.氢键受体数量:1

? 4.可旋转化学键数量:0

? 5.互变异构体数量:无

? 6.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20.2

?7.重原子数量:4

?8.表面电荷:0

?9.复杂度:10.8

?10.同位素原子数量:0

?11.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2.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3.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4.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5.共价键单元数量:1

?

?性质与稳定性

? 1.类似乙醇的气味。与水、乙醇、乙醚、氯仿混溶。能熔解生物碱、橡胶等多种有机物和某些无机物。常温下可引火燃烧,其蒸汽与空气混合易形成爆炸混合物。

? 2.本品低毒,操作人员应穿戴防护用具。异丙醇容易产生过氧化物,使用前有时需作鉴定。方法是:取0.5mL异丙醇,加入1mL10%碘化钾溶液和0.5mL 1:5的稀盐酸及几滴淀粉溶液,振摇1分钟,若显蓝色或蓝黑色即证明有过氧化物。

? 3.易燃低毒物质。蒸气的毒性为乙醇的二倍,内服时的毒性则相反。高浓度蒸气具有明显麻醉作用,对眼、呼吸道的黏膜有刺激作用,能损伤视网膜及视神经。大鼠经口

LD505.47g/kg。空气中最高容许浓度980mg/m3。操作人员应戴防毒面具。浓度高时应戴气密式防护眼镜。密闭设备及管路;实行局部或全面通风。

? 4.属微毒类。生理作用和乙醇相似,毒性、麻醉性以及对上呼吸道黏膜的刺激都比乙醇强,但不及丙醇。在体内几乎无蓄积,杀菌能力比乙醇强2倍。嗅觉阈浓度1.1mg/m3。

工作场所最高容许浓度为1020mg/m3。

? 5.稳定性[25]稳定

? 6.禁配物[26]强氧化剂、酸类、酸酐、卤素

?7.聚合危害[27]不聚合

?

?贮存方法

? 1.无水异丙醇的贮槽、管道和有关设备都可用碳钢制造,但应有防止水汽的措施。含水异丙醇必须使用有适当衬里或用不锈钢制的容器或设备,以防腐蚀。处理异丙醇的泵最好是自动控制的离心泵,并配备防爆电动机。运输可用汽车槽车、火车槽车、

200l(53usgal)铁桶或较小容器。运输容器外壁应有标明可燃性液体的标记。

? 2.储存注意事项[28]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7℃。

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酸类、卤素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合成方法

? 1.间接水合法:将含丙稀50%以上的原料气通入吸收塔,在50℃和低压下用75%-85%的浓硫酸进行吸收反应,生成硫酸氢异丙酯。加水将吸收液稀释到硫酸含量为35%后,在解吸塔中用低压蒸汽将硫酸氢异丙酯水解成异丙醇。经粗蒸塔馏到异丙醇与水的共沸组成,含异丙醇87%左右。再继续用蒸馏塔蒸浓到95%,用苯萃取、分离水后再蒸馏,可

得含异丙醇99%以上的成品。

?

?该法特点是对丙烯的纯度要求不高,而且丙烯转化率可达50%-60%,可减少精制费用。

但耗用硫酸量大,而且存在设备腐蚀和40%的废硫酸的浓问题。

? 2.直接水合法:将丙烯和水分别加压到1.96MPa,并预热到200℃,混合后加入反应器,进行水合反应.反应器内装有磷酸硅藻土催化剂,反应温度为95℃,压力为0.96MPa,水

与丙烯的摩尔比为0.7:1,丙烯的单程转化率为5.2%,选择性为99%。反应气体经中和

换热后送到高压冷却器和高压分离器,气相中的异丙醇在回收塔中用脱离子水喷淋回收,末反应的气体经循环压缩机加压后循环使用(保持循环系统中丙烯含量85%)。液相为

低浓度异丙醇(15%-17%),经粗蒸塔蒸馏得85%-87%的异丙醇水溶液,再经蒸馏塔蒸浓

到95%,然后用苯萃取提浓到99%以上。

?

?与丙烯硫酸水合法相比,本法不用硫酸,不存在腐蚀设备问题,工艺流程简单;但丙烯单程转化率低,丙烯循环量太大,而且要求原料丙烯纯度达99.5%。为了克服丙烯直接

水合法的缺点,以95%的丙烯为原料,反应温度240-270℃,反应压力14.7-19.6MPa,

水与丙烯的摩尔为水过量。丙烯转化率为60%-70%,异丙醇选择性为99%,异丙烯精馏

制后纯度可达99.9%以上,副产物为二异丙醚。此外,采用分子筛催化丙烯水合制异丙

醇也是非常有前途的改进工艺方法。

? 3.将含丙烯50%以上的原料气,在50℃和低压下用75%~85%的浓硫酸进行吸收反应,生成硫酸氢异丙酯。再将硫酸氢异丙酯水解成异丙醇。经粗蒸用蒸馏塔蒸浓到95%,再用

苯萃取、分离水后再蒸馏,可得含异丙醇99%以上的成品。或者将丙烯和水分别加压到

1.96MPa,并预热到200℃,混合后加入反应器,进行水合反应。反应气体经中和换热后

送到高压冷却器和高压分离器,气相中的异丙醇在回收塔中用脱离子水喷淋回收,经粗

蒸塔蒸馏得85%~87%的异丙醇水溶液,再经蒸馏塔蒸浓到95%,然后用苯萃取得99%以

上的异丙醇。

? 4.以工业品异丙醇为原料,在每升原料中加入200g新鲜的氧化钙,进行回流,数小时后蒸馏,以除去大部分水,然后在所收集的馏出液中加入氢化钙、氧化钡、钙、无水硫

酸铜或5A分子筛,充分振后,静置48h,分出固体干燥剂后蒸馏,即可得纯品。

? 5.以95%的丙烯和过量水为原料,在钨系催化剂(如硅酸钨)存在下,于240~270℃,

14.7~19.6MPa条件下进行反应:

?

?所得异丙醇,精制后纯度可达99.9%以上。

? 6.先将过量的丙烯和水分别加压至2MPa ,预热至200℃。然后混合,送入反应器反应,催化剂为磷酸硅藻土。控制反应温度195℃,压力维持2MPa,反应结束后,气体先经中

和然后进行高压冷却冷凝并气液分离,未反应气体,可循环使用。所得液体为浓度较低

的粗异丙醇。经二次蒸馏浓度达95%,然后用苯萃取提浓可达99%以上。

?用途

? 1.作为有机原料和溶剂有着广泛用途。作为化工原料,可生产丙酮、过氧化氢、甲基异丁基酮、二异丁基酮、异丙胺、异丙醚、异丙醇醚、异丙基氯化物,以及脂肪酸异丙酯

和氯代脂肪酸异丙酯等。在精细化工方面,可用于生产硝酸异丙酯,黄原酸异丙酯、亚

磷酸三异丙酯、三异丙醇铝以及医药和农药等。作为溶剂,可用于生产涂料、油墨、萃

取剂、气溶胶剂等。还可用作防冻剂、清洁剂、调和汽油的添加剂、颜料生产的分散剂、

印染工业的固定剂、玻璃和透明塑料的防雾剂等。用作胶黏剂的稀释剂,还用于防冻剂、

脱水剂等。

? 2.测定钡、钙、铜、镁、镍、钾、钠、锶、亚硝酸、钴等的试剂。色谱分析标准物。作为化工原料,可生产丙酮、过氧化氢、甲基异丁基酮、二异丁基酮、异丙胺、异丙醚、异丙醇醚、异丙基氯化物,以及脂肪酸异丙酯和氯代脂肪酸异丙酯等。在精细化工方面,

可用于生产硝酸异丙酯,黄原酸异丙酯、亚磷酸三异丙酯、三异丙醇铝以及医药和农药

等。作为溶剂,可用于生产涂料、油墨、萃取剂、气溶胶剂等。还可用作防冻剂、清洁

剂、调和汽油的添加剂、颜料生产的分散剂、印染工业的固定剂、玻璃和透明塑料的防

雾剂等。

? 3.用作油井水基压裂液的消泡剂,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

火源引着回燃。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 4.异丙醇作为清洗去油剂,MOS级主要用于分立器件及中、大规模集成电路,BV-Ⅲ级主要用于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工艺。

? 5.用于电子工业,可用作清洗去油剂。

? 6.用作胶黏剂的稀释剂,棉籽油的萃取剂,硝基纤维素、橡胶、涂料、虫胶、生物碱、油脂等的溶剂。还用于防冻剂、脱水剂、防腐剂、防雾剂、医药、农药、香料、化妆品

及有机合成等。

?7.是工业上比较便宜的溶剂,用途广,能和水自由混合,对亲油性物质的溶解力比乙醇强。

?8.是重要的化工产品和原料。主要用于制药、化妆品、塑料、香料、涂料等。

?

?安全信息

?危险运输编码:UN 1219 3/PG 2

?危险品标志:易燃有害刺激

?安全标识:S7S16S26S24/25S36/S37

?危险标识:R10R11R36R40R67R36/38

?表征图谱

异丙醇红外图谱(IR1)

异丙醇质谱(MS)

异丙醇核磁图(13CNMR)

异丙醇Raman光谱

异丙醇核磁图(1HNMR)

宁波兴业化工有限公司年产XX万吨异丙醇生产项目 防护设施设计专篇

宁波兴业化工有限公司年产XX万吨异丙醇生产项目防护设 施设计专篇 本项目为新建。 1.3建设地点 XXXX化工有限公司位于宁波XXX工业区。周边情况为:东邻浙江XX公司,南面为园区道路及河道,西邻XX金属加工有限公司,北隔广兴路为本项目建设单位XXXX化工现有厂房。 1.4建设单位 XXXX化工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生产精细化学品的化工企业。公司创建于2005年,公司地处宁波XXX工业园,占地面积15000m2,建筑面积为6018m2。XXXX化工有限公司拥有成熟的异丙醇生产工艺,现已建成5万吨/年异丙醇生产能力。 1.5主要工程内容 该拟建项目为新建项目,构筑物5767.8平方米。拟建项目建设内容详见表1-1。 表1-1拟建项目工程内容表 1.6岗位设置及人员数量 (1)生产制度:技术人员和辅助生产人员实行 8 小时白班制,连续运行的生产岗位按“两班制”进行操作。 (2)劳动定员:本项目新增26人,其中技术人员4人,现场作业人员22人。 该项目的生产制度与劳动定员见表1-3。 表1-2 该拟建工程生产人员劳动定员情况 1.7主要装置和设施(设备)的布局 表1-3 主要生产设备布局 1.8建(构)筑物及建筑卫生学 本项目建筑卫生学情况能够符合《工业企业设计标准》(GBZ 1-2010)和《工作场所防止职业中毒卫生工程防护措施规范》(GBZ/T 194-2007)中有关建筑卫生学的相关规定。 1.8.1建筑物结构 该项目厂区建筑物主要厂房分别为钢筋混凝土框架,并采取防震、防火、防腐措施。主要生产建构筑物均需采用桩基。钢结构厂房用彩钢板围护,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围护墙体采用240厚空心砖或当地轻型砌体。砖混结构采用一般普通粘土砖。 1.8.2采光与照明 本项目以自然采光为主,另设夜间照明、应急照明和事故照明,照明电源由原有防爆照明箱备用回路配出。应急照明系统供电用EPS装置提供,仪表系统供电用USP装置提供。 本项目各场所照明拟按GB50034要求设计。

一异丙醇胺的合成研究太化集团公司化工厂(精)

摘要叙述了采用环氧丙烷和氨水常压气化法合成一异丙醇胺的方法。 关健词环氧丙烷氨水合成 0 前言 随着我国精细化工的发展, 一异丙醇胺由于其用途的广泛性和特殊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工业上, 一异丙醇胺与脂肪酸作用可生成脂肪酸异丙醇胺和醋, 它具有优良的起泡性、泡沫稳定性和溶解油脂的能力, 可作为工业合成洗涤剂与硫代乙醇酸中和所得产物可用作化妆品的基质;它的磷酸盐、亚硝酸盐也可用作各种润滑油和切削液的抗氧剂;在纺织工业上, 由于其吸湿性好, 并具有弱碱性, 故可作表面活性剂的原料以及纤维的精炼剂、抗静电剂、染色助剂和纤维润滑剂。 1 产品性质和反应原理 本品为无色或微黄色液体, 溶点1.7℃,沸点159.4℃,相对密度0.9611 (20/4),折光率1.4479,闪点73℃,能溶于水﹑醇,不溶于醚。 1.1 产品规格(见表1) 表1 产品规格 优级品工 业品 外观 无 色粘状液体 浅 黄色粘状液 体 一异丙醇胺 ≧ 98﹪ ≥ 80﹪ 二≤≤

异丙醇胺2﹪20﹪ 三异丙醇胺 无≤2﹪ 2 试验内容 合成一异丙醇胺有两种方法, 即高压法和常压法, 我们分别采用这两种方法进行了试验, 并做出对比。 2.1 高压法 在2L的高压釜内一次性加入氨水和环氧丙烷, 然后开动搅拌, 升温至70~80℃,压力为0.3~0.5MPa,反应3~4h,脱氨、脱水、减压蒸馏得成品。 2.2 常压法 在1L的三口烧瓶中先加人氨水, 然后将环氧丙烷气化后通人氨水中。通够量后维持反应1h, 得到粗品。 粗品在蒸馏瓶中常压下加热到30℃左右, 过量的氨被蒸出(可用水吸收, 回收使用),继续升温到90℃时物料中的水蒸出,液温120℃时,停止蒸馏。然后进行减压蒸馏, 收集80~90℃、余压2.67kPa的馏分。 3 试验结果与讨论 3.1 高压法的试验结果(见表2 表2 高压法试验结果 批号 NH3: PO 1﹟2﹟3﹟

碱液的理化特性

碱液的理化特性 碱液 碱液是一种具有很强腐蚀性的碱性化学品,这意味着它能够溶解脂肪等粘性物质,并且对其他物质存在很高的化学反应能力。碱液有片状,粒状或液体形式,它很危险,会给物体表面和人体造成损害。 用途 是重要的化工基础原料,用途极广。化学工业用于制造甲酸、草酸、硼砂、苯酚、氰化钠及肥皂、合成脂肪酸、合成洗涤剂等。纺织印染工业用作棉布退浆剂、煮练剂、丝光剂和还原染料、海昌蓝染料的溶剂。冶炼工业用制造氢氧化铝、氧化铝及金属表面处理剂。仪器工业用作酸中和剂、脱色剂、脱臭剂。胶粘剂工业用作淀粉糊化剂、中和剂。另外,在搪瓷、医药、化妆品、制革、涂料、农药、玻璃等工业都有广泛应用。 在现代碱液生产之前,人们只能从原始材料加工获得它。几千年来,人类一直使用碱液制作香皂和制革。他们在极高的温度下焦化特定硬木产生白灰。苹果树,橡树,海草都是理想的燃料。然后添加水,并混合一些小苏打渗透进灰质清除它们包含的碱液。当灰质过滤出去以后,留下的水就含有足够的碱液一溶解动物皮草上的脂肪,或与其他成分混合制成香皂。 盛放 因为磨口的玻璃塞很粗糙、接触面积大,易和碱液中的氢氧根反应生成Na2SiO3,既水玻璃,它是一种具有粘性的物质,导致瓶塞与瓶口粘在一起。而试剂瓶本身比较光滑,反应面积小,反映很慢,需要经过很长一段时间,所以要用橡皮塞。 计算方法

以常用的碱如“KOH”或“NaOH”而论(它们都有片状的产品),前者能溶于水,后者能溶于水和乙醇,均不溶于甲苯或异丙醇。在工业生产上它们浓度一般是采用质量百分数或质量/体积百分数表示法,如:100公斤碱液含有多少公斤“KOH”或“NaOH”;100立升碱液含有多少公斤“KOH”或“NaOH”。化学实验或化学检验上还有:当量浓度、摩尔浓度等。 危害 使用说明 碱液与苏打(碳酸钠,氢氧化钙,或石灰)在一起可以产生化学反应。化学供应商提供碱液生产各种不同的产品,如布料,纸张,肥皂,洗衣粉,泳池清洁用品和金属抛光材料等。由于家庭用品很多都是有毒产品,使用碱液时一定要小心。例如,应该始终按照指导说明使用基于碱液的抛光剂清洁银器,因为即使是发出的难闻气味也很危险。此外,不要在空气不流通的环境下使用含碱液脱漆剂。 注意事项 碱液产品会给物体表面造成损害。它可以溶解一些物质,如淋浴头,发夹和浴帘等。事实上,碱液会破坏和腐蚀涂料,金属,织物,塑料,以及皮肤。固体碱液化学反应能力很强,因此应该远离铝等金属。它在干燥时通常不可燃,但与水混合有可能点燃引起火灾。 碱液有极强腐蚀性,皮肤触及时应立即用清水冲洗,溅入眼内时应立即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15分钟,严重时送医院治疗。 工程控制密闭操作。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个体防护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必须佩戴头罩型电动送风过滤式防尘呼吸器。 必要时,佩带空气呼吸器。穿橡胶耐酸服。戴橡胶耐酸碱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饭前要洗手。工作毕,淋浴更衣。 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注: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二乙醇胺

二乙醇胺 陈恒标 10601144 漳州师范学院化学系10化本(一) 摘要:二乙醇胺的发展史,由二乙醇胺的性质决定其用途,从近几年二乙醇胺的出产和 销售数据以及它的运用领域预测未来的趋势。 关键词:二乙醇胺EA 2 2’-二羟基二乙胺 前沿 二乙醇胺(Diethanolamine,DEA)是乙醇胺(Ethanolamine,EA,包括一乙醇胺、二乙醇胺、三乙醇胺)的同系产品之一。乙醇胺作为环氧乙烷重要的衍生物之一,是氨基醇中最有实用价值的产品,产量占氨基醇总产量的90%~95—。乙醇胺最初在1860年由法国化学家Wurts首先发现,从1930年开始工业制备,1945年以后实现大规模生产。 二乙醇胺的结构式为: H N HO Diethanolamine 二乙醇胺,别名2 2’-二羟基二乙胺,常温下无色、粘稠液体,稍有氨味,易溶于水、乙醇。可腐蚀铜、铝及其合金。液体和蒸气腐蚀皮肤和眼睛。可与多种酸反应生成酯、酰胺盐。沸点269.1℃,熔点28℃。主要用于除草剂草甘膦的生产。也可用于制药工业用缓蚀剂、高回弹聚氨酯泡沫生产用交联剂;与三乙醇胺混合作为飞机引擎活塞的去结剂;与脂肪酸反应生产烷基醇酰胺;也用于有机合成原料、生产表面活性剂原料和酸性气体吸收剂。

目录 1 二乙醇胺的简介 (1) 2 二乙醇胺的发展情况 (3) 3 理化性质 物理性质 (3) 化学性质 (3) 4 工业设计工艺及流程 (4) 5 用途 (5) 6 表征 (6) 7 消费市场现状与预测与结论 (7) 参考文献 (11)

一发展情况 我国乙醇胺的工业生产始于20世纪60年代,但是由于当时使用的原料环氧乙烷多产自氯醇法生产工艺,含有一定量的醛酸等杂质,加上乙醇胺的生产技术落后,大多采用间歇法生产,能耗和物耗高,产品质量差,影响了市场的推广和应用,因而到1998年以前,我国乙醇胺的总生产能力只有2万吨/年左右,生产规模平均不到2000吨/年,产量不足6000吨/年,所需产品主要依赖进口,严重影响了我国乙醇胺工业的发展。 20世纪90年代吉林化工集团农药厂和抚顺北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抚顺华丰化工厂)先后引进国外技术和设备,我国乙醇胺工业才开始摆脱整体落后局面,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 目前国内的乙醇胺生产厂家已达10多家,2007年乙醇胺总产能超过了6.7万t/a。2007年我国乙醇胺主要生产企业及产能统计见表1,其产能占全国总产能70%以上。 2008年7月嘉兴金燕化工10万t/a的乙醇胺装置顺利投产后,国内乙醇胺的规模已经超过了15万t/a。 二理化性质 物理性质 简称:DEA 别名二乙醇胺 分子式C4H11NO2;HO(CH2)2NH(CH2)2OH 相对分子量:105.14 外观与性状无色粘性液体或结晶。有碱性,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硫化氢等气体。 分子量105.14 蒸汽压0.67kPa/138℃ 闪点:137℃ 密度:1.097 凝结点(℃):28 沸点(℃):268.8 闪点(℃):146;137(闭式) 粘度mPa·s(20℃):351.9(30℃) 折射率:1.4776 溶解性易溶于水、乙醇,微溶于苯和乙醚,有吸湿性。

201320141课程设计工艺说明30000t 年丙烯制异丙醇项目工艺设计

30000t/年丙烯制异丙醇项目工艺设计 德士古工艺的优点主要有:丙烯单程转化率高、反应操作灵活易控制、阳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剂易褥、催化剂对设备腐蚀较弱、能耗低、无污染环境等; (4)开发树脂法丙烯直接水合工艺及配套的耐高温阳离子树脂催化剂,建设高效的国产化异丙醇生产装置十分必要。 1 反应车间 来自总厂的质量分数为99.7%、压力为1.25Mpa、温度为25℃的丙烯经三级单螺杆泵(P0101A/B、P0102A/B、P0103A/B)压缩至8Mpa,再经U型管换热器(E0101、E0102)加热至135℃,然后分成三股物流进入三台并联的固定床反应器(R0101A、R0101B、R0101C);脱盐水(电导率≤5μS/cm)经三级单螺杆泵(P0104A/B、P0105A/B、P0106A/B)压缩至8Mpa,再经U型管换热器(E0103)加热至120℃,然后分成三股分别进入固定床反应器(R0101A、R0101B、R0101C)的三段床层,三段床层进水量的比为4.14:1:1。 本工艺采用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作为催化剂,催化剂的床层温度要控制在130℃-165℃,因为当温度高于165℃时,磺酸根基团的脱落速度将加快,导致反应的转换率迅速降低,并且异丙醇的选择性也开始下降。当温度小于130℃时,丙烯时空收率将减低。在本反应中,总水稀摩尔比为12,大水稀比一方面有利于增加反应推动力,同时产物异丙醇在水中的浓度也较低,可抑制副产品二异丙醚的生成,因而提高目标产物异丙醇的选择性:另一方面,由于丙烯水合为放热反应,大水稀比有利于控制床层的反应温度,并可使催化剂表面能得到充分浸润,能及时移走催化剂床层的反应热,防止催化剂超温失活。

二乙醇单异丙醇胺合成工艺研究

声明本学位论文是我在导师的指导下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在本学位论文中,除了加以标注和致谢的部分外,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任何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事对本学位论文做出的贡献均已在论文 中作了明确的说明。研究生签名:黝眵\年月日l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南京理工大学有权保存本学位论文的 电子和纸质文档,可以借阅或上网公布本学位论文的部分或 全部内容,可以向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并授权其保存、借阅 或上网公布本学位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对于保密论文, 按保密的有关规定和程序处理。研究生签名:1呷年月摘要本文以一异丙醇胺(MIPA)、二乙醇胺(DEA)、 环氧乙烷(EO)、环氧丙烷(PO)为原料合成二乙醇单 异丙醇胺(简称DEIPA),通过小试实验获得最佳的合 成工艺条件,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 了时间、胺烷比、温度三因素对合成产率及纯度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DEA路线中,当胺烷比为1:1.,反 应时间为80min,反应温度为50℃时,DEIPA产 品纯度达到市售标准;在MIPA路线中,当胺烷比为l:2,反应时间为40min,反应温度为50℃所得DEI PA产品中副产物较少,可以通过后处理工艺较为方便地取 得符合标准的DEIPA产品。‘ .(2)为取得高纯度的

DEIPA产品,则必须控制合成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含量, 本文通过实验研究高沸点副产物的含量随时间、温度、胺烷 比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高胺烷比及高温有利于高沸点副 产物的生成,当DEA及MIPA路线中的胺烷比为1:1,l:2时,温度为50℃时,DEIPA产品中的副产物含 量能控制在合适的范围。(3)以小试实验选取的合成工 艺条件进行放大实验,放大实验结果表明,DEIPA产品 的纯度及副产物的含量都能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因此小 试实验工艺条件是可靠的。jj(4)MIPA路线合 成的DEIPA产品中含有20%DEA,这部分需通过精 馏去除,。本文设计了间歇精馏实验,研究了真空度及回流 比等因素对DEIPA的纯度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在真空度O.099MPa,回流比为2:1,精馏操作时 间为160min的条件下,DEIPA产品符合市售标准。 关键词:二乙醇单异丙醇胺、一异丙醇胺、二乙醇胺、间歇 精馏by—productcouldbe髓cont rolledinappropriateraIlg eatthereactcondition:tll erateofDEAaIldPOis1:1a11dtheMIPA锄dE0is1:2,tem peratureofreaction50℃..3.Theamplificationex

异丙醇 msds

标识中文名:异丙醇 英文名:2-propanol;isopropyl alcohol 分子式: C3H8O; (CH3)2CHOH 分子量: 60.10 CAS号:67-63-0 危险性类别:第3.21类低闪点易 燃液体化学类别:醇 主要组成与性状主要成分:纯品 主要用途:是重要的化工产品和原料。主要用于制药、化妆品、塑料、香料、涂料等 外观与性状:无色透明液体,有似乙醇和丙酮混合物的气味。 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接触高浓度蒸气出现头痛、倦睡、共济失调以及眼、鼻、喉刺激症状。口服可致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倦睡、昏迷甚至死亡。长期皮肤接触可致皮肤干燥、皲裂 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洗胃。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用2%~5%硫酸钠溶液洗胃,导泻。就医。 燃烧性:易燃闪点(℃): 12

燃爆特性与消防爆炸下限(%): 2.0引燃温度(℃):399 爆炸上限(%): 12.7 最小点火能(mJ):无资料 最大爆炸压力(MPa):无资料 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会猛烈反应。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 灭火方法: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储运注意事项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夏季最好早晚运输。运输时所用的槽(罐)车应有接地链,槽内可设孔隔板以减少震荡产生静电。严禁与氧化剂、酸类、卤素、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中途停留时应远离火种、热源、高温区。装运该物品的车辆排气管必须配备阻火装置,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装卸。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勿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铁路运输时要禁止溜放。严禁用木船、水泥船散装运输。 车间卫生标准:中国MAC(mg/m3): 200 前苏联MAC(mg/m3): 10

异丙醇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MSDS)

异丙醇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1.1 化学品中文名称:2-丙醇 1.2 化学品英文名称:2-propanol 1.3中文名称2: 异丙醇 1.4 分子式:C3H8O 1.5 分子量:60.10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2.1 主要成分:2-丙醇 2.2 含量: 2.3 CAS No. 67-63-0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3.1 危险性类别: 3.2 侵入途径: 3.3 健康危害:接触高浓度蒸气出现头痛、倦睡、共济失调以及眼、鼻、喉刺激症状。口服可致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倦睡、昏迷甚至死亡。长期皮肤接触可致皮肤干燥、皲裂。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4.1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4.2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4.3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4.4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洗胃。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5.1 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猛烈反应。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5.2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5.3 灭火方法: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6.1 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7.1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戴乳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酸类、卤素接触。灌装时应控制流速,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7.2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保持

一乙醇胺的介绍

N-甲基一乙醇胺在常温下为无色、透明、带有强烈氨味的液体。 沸点:在760mmHg的压力下,沸点为:159.6℃ 凝固点:-5℃ 全溶于水 化学性质: N-甲基一乙醇胺分子中带有羟基和氨基官能团,具有胺和醇的性质,与相应物质反应生成四元胺盐、皂、酯和酰胺盐。 用途: N-甲基一乙醇胺广泛用于化肥厂、合成氨厂、尿素厂的二氧化碳脱除剂和炼气厂、炼油厂、油田的脱硫剂及克劳斯装置的硫磺回收等,其化学性质决定了它在涂料、纺织、抛光、洗涤剂、农药、化妆品和医药等行业是一种重要的中间体。N-甲基二乙醇胺还是一种优良的水处理剂。 一乙醇胺(MEA)化学名:2-羟基乙胺 英文名:1-Amino-2-hydroxyethane, Monoethanolamine 分子式:C2H7NO 分子量:61.08 CAS号:141-43-5 常温下为无色粘稠液体带氨味,溶于水, 溶液呈强碱性, 能与水, 乙醇相混溶 能腐蚀铜, 铜化合物和橡胶, 其液体和蒸汽腐蚀皮肤和眼睛,能与多种酸反应生成酯, 酰胺盐,沸点170 ,熔点10.5忘忧愁(2008-2-17 07:01:19)可以查MSDS 那里各种化合物的性质都有.浩瀚天(2008-6-25 16:31:09)楼主做牛磺酸的吧?祥云一号(2008-7-01 16:40:50)标准名称:工业用一乙醇胺 标准说明 本标准适用于以环氧乙烷与氨水反应制得的工业用一乙醇胺。I、II型产品主要用于荧光增白剂和医药中间体等制造。II型产品主要用于脱除酸性气体等。 分子式:HOCH2CH2NH2 分子量:61.08(按1985年国际原子量) 一、技术要求 工业用一乙醇胺应符合下列要求 项目指标项目指标 I型II型III型I型II型III型外观清晰淡黄色粘性液体,无悬浮物水分,%≤ 1.0 - - 总胺量(以一乙醇胺计),%≥99.0 95.0 80.0 相对密度(20/20℃) 1.014~1.019 _ _ 沸程(168~174℃)≥95 65 45 色度(Pt-Co),号≤25

异丙醇生产工艺

异丙醇生产技术 [导读]摘要:异丙醇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和有机溶剂,用途十分广泛,简述异丙醇生产技术。 摘要:异丙醇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和有机溶剂,用途十分广泛,简述异丙醇生产技术。 关键词:异丙醇;水合法;技术 异丙醇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和有机溶剂,用途十分广泛,涂料和油墨是其主要应用领域,约占异丙醇总消费量的50%,其它方面的应用还有抗菌素萃取剂、药品胶囊清洗剂、农药溶剂、表面活性剂等。异丙醇有特殊的香气,是含在水果、蔬菜、乳制品和酒类等食品中的天然成分之一。在欧美国家利用它为清凉饮料和糖果等产品再现香味而添加使用。日本2004年制定了异丙醇作为香料利用的标准,指定异丙醇为食品用香料。目前世界异丙醇的总生产能力约为230万吨/年,美国是世界上异丙醇消费量最大的国家,近年我国异丙醇消费一直保持高速增长势头,市场前景广阔。 国内外生产异丙醇的主要方法是丙烯水合法,根据是否生成中间产品,它又可分为丙烯间接水合法和丙烯直接水合法两种方法。 间接水合法又称硫酸酯化水解法。该法采用浓硫酸吸收丙烯,然后再水解成异丙醇,此法存在耗用硫酸量大,设备腐蚀严重、能耗高等缺点,使其发展受到限制,该技术已被淘汰。 直接水合法是一种采用高活性的催化剂,并与环境保护相适应的新技术。该法克服了间接水合法的缺点,具有高效、低耗、流程简短等优点,是当今水合发展的主要方向。采用先进的丙烯直接水合法技术生产异丙醇的厂家,目前国内仅中石化锦州炼油厂和山东东营营海科2家,其中锦州炼油厂生产能力10万吨/年,东营海科生产能力为3万吨/年。 直接水合法根据催化剂的不同主要有三种类型: a.磷酸(Veba)法: 使用磷酸硅藻土为催化剂。反应过程在气相进行,通过选择使水保持气相的反应条件,以抑制磷酸的溶解。该法丙烯单程转化率低,气体循环量大,宜用高浓度丙烯做原料。 b.固体酸(Texaco)法: 使用高活性的沸石催化剂或阳离子交换树脂作催化剂。由于该催化剂具有良好的活性和耐水性能,故可在较低的反应温度和较大的水烯配比条件下进行反应, 其单程转化率比磷酸法高10倍以上。 c.杂多酸(德山-曹达)法: 以钨系杂多酸为催化剂。在高温、高压条件下进行反应,由于高温对化学平衡不利,为提高丙烯的转化率,采用了高压、大水烯配比。 在上述三种方法中,固体酸法与另外两法相比具有反应条件缓和、丙烯转化率高、能耗低等优点,受到了人们的重视。近几年,一些国家和地区新建异丙醇生产装置大多采用该技术,如南韩、台湾等。 当前,我国多数异丙醇生产装置仍然采用磷酸法和传统的硫酸法生产异丙醇,落后于国外先进水平,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为此,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DICP)开发了低耗、高效、无环境污染的新工艺。 该工艺简述如下: 原料丙烯与脱离子水预混加热后进入反应系统,通过XP型耐温树脂催化剂的催化,在滴流床内进行直接水合反应。反应后的混合产物进入气分系统,分离出来的未反应丙烯气体循环回反应系统。含异丙醇水溶液则进入常压分离系统,在经过脱水、精制

异丙醇胺制备方法22

说明书 一种异丙醇胺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石油化工原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背景 异丙醇胺是丙醇胺类的一种。制备方法与正丙醇胺,新丙醇胺不同。合成异丙醇胺最早见于1935年美国专利(US 1988225);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一些发达国家开始工业化生产,传统的合成方法主要以氨水和环氧丙烷(PO)加成反应生成的混合物经脱氨,脱水,减压蒸馏,精馏而得,是一串联反应,所获得反应液多为异丙醇胺的三种衍生物,分离技术是一难题,虽然反复高效减压分馏,但仍不够理想。 异丙醇胺与乙醇胺为烷基醇胺类同系物,异丙醇胺具有比乙醇胺更为优异的性能,而且对环境和人类危害较小,逐步成为一种绿色化工产品,已有替代乙醇胺的趋势,应用范围广泛已获“十二五”六大新材料国家重点支持项目,在这一潜在巨大商机下,极待突破诸多方面,如制备高质量工艺技术等障碍,以加快行业发展步伐。 随着世界各国对环境问题的日益重视,乙醇胺的应用正逐步受到限制,如发达国家的《污染物的排放及转移登记制度》已将乙醇胺列为有害物质限制使用,从而加快了乙醇胺被异丙醇胺替代步伐,有广阔发展前景,但是,长期尚不能解决高品质异丙醇胺生产技术,如工业用TIPA国家标准GB/T27564-2011规定,其含量(W/%)分三级,即≥98.0,90.0,85.0;目前国产品大多企业达不到≥85.0的规定,产品仅用在水泥外加剂等方面,再高的质量产品不得不依赖进口。TIPA含量85%德国进口报价1.95万元/吨,含量98%日本进口价7.7万元/吨;即便进口试剂级产品规格标注含量亦是98%,然而却是一概的“天价”。说明产品质量的提高要经过复杂的工艺过程。目前国内一般工业品TIPA含量在80%以上,它含有1%以下水,2.5%以下的MIPA和约15%的DIPA以及少量的丙二醇等有机杂质,极待研究出简易可行的分离办法。以解决高品质依赖进口的困境。 经研究发现二异丙醇胺盐酸盐为液态化合物,在-20℃亦是如此。与一异丙醇胺盐酸盐(熔点86-87.5℃)和三异丙醇胺盐酸盐(熔点143-145℃)这一显著区别,为其分离提供方便,并能得到各自高纯度产品,TIPA·HCl化合物及其性质尚未见到文献记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内容就是提供一种制备高质量异丙醇胺类产品的简便方法且经济实用,弥补现行工艺的不足,并增加产品种类,它包括一异丙醇胺(MIPA)及其盐(MIPA·HCl),二异丙醇胺(DIPA)及其盐(DIPA·HCl),三异丙醇胺(TIPA)及其盐(TIPA·HCl)共六个产品。以满足不同行业的特殊要求;同时特别指出的化合物TIPA·HC及其性质在国内外出版物上尚未有记载,经过大量实验表明用于水泥外加剂方面与传统的TEA对照效果更佳、使用更方便,且具有多功能性;其所具有的技术效果和商业价值是未曾预料到的,在水泥行业作为外加剂广泛推广使用,仅就国内需求量将以百万吨计。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步骤一、取市售商品MIPA,与当量盐酸反应,析出结晶,降温至零度,过滤

油酸二乙醇酰胺油溶性表面活性剂的用途

油酸二乙醇酰胺油溶性表面 活性剂的用途 油溶性表面活性剂是在非水溶液或基质中具有分散、增溶、乳化等性能的表面活性剂。人们习惯于将常见的低HLB值的表面活性剂归为油性表面活性剂,如OP-4、Span-80等,实际上,这种解释不够确切,因为某些低HLB值的表面活性剂不具备显著改变油和水溶液性质的能力。目前,我国尚未开发适宜于油及非水溶液的表面活性剂。油酸二乙醇酰胺是一种较好的油溶性表面活性剂品种,在较广的PH值范围内具有良好稳定性,国外相应商品牌号有Cyclomide DO280/S, Loramine DO 280/SE, Schercomid OPA和Merpinamid OD等。它可作为分散剂用于橡胶、塑料、油漆、油墨和有机合成中,也可以作为增稠剂、润滑剂、抗静电剂用于化妆品、纺织油剂及清洗剂中,是一种具有广泛用途的油溶性表面活性剂。 1 分散与增溶作用 高速照像凹印用油墨应具有优良的流动性和稳定性,为此必须先对颜料进行表面处理。据捷克专利报道,采用油酸二乙醇酰胺、二异辛基磺基琥珀酸钠和脂肪酸的混合物对铜酞菁颜料进行表面处理,可制得在有机溶剂,如二甲苯中,高剪切作用下稳定的照像凹印用油墨。天津灯塔涂料有限公司将油酸二乙醇酰胺添加于蓝色醇酸磁漆中,使颜料酞菁蓝在油漆中的细度达20μm的时间有50min缩短至20min,并提高了油漆的储存稳定性。炭黑广泛用作橡胶增强剂,据日本专利报道,橡胶混炼过程中添加1.2%的油酸二乙醇酰胺作为分散剂,炭黑的分散度可由63%增至94%,产品的弹性模量、抗张强度和抗磨指数分别从14MPa、28MPa和12.7MPa 提高到17.5MPa、28.6MPa和14.5MPa。油酸二乙醇酰胺还可以用于沥青产品中提高粘附力,如将油酸单乙醇酰胺和油酸二乙醇酰胺以一定比例混合后,与脂肪酸酯复配,在沥青粘结料中添加0.02%~2%,可显著提高沥青粘结剂对集料、陶瓷和混凝土的粘附力。 除固体粒子在非水基质中存在不易分散的问题外,许多带电荷物质在非水溶液中易形成胶束。就通用表面活性剂而言,形成胶束的难易顺序为阴离子>阳离子>非离子,这种胶束的形成会阻抑电荷物质的作用效果,而加入油溶性表面活性剂二烷基二甲基氯化铵和十八烷基二甲基硫酸铵与油酸二乙醇酰胺、聚氧乙烯大豆油酸酯复配后溶解在原油的中间馏分和醇中,可得到闪电为25~40℃。粘度为5~9mm2/s(40℃)透明的无水汽车用燃料。作者将油酸二乙醇酰胺与石油磺酸钡等阴离子物质复配后,制得具有优异防锈效果的油溶性金属缓蚀剂,添加于10号机油中既得薄膜防锈油,添加油酸二乙醇酰胺前后缓蚀率提高近百倍。 油酸二乙醇酰胺的分散性不仅在复合添加剂中得到广泛应用,而且在有机合成中具有重要价值。与含酯基的化合物相比,含酰胺物质的耐酸碱性较好,故油酸二乙醇酰胺用于有机反应中,不仅能使固相反应物均匀分散很好地参与反应,而且反应生成的酸碱物质导致PH 值改变时仍有良好稳定性。用于润滑剂、润滑脂和燃料油的二烷基单硫代磷酸盐,具有清净分散剂、极压添加剂、防腐蚀剂等的多种功能。据美国专利报道,由磷酸盐和硫化物在矿物油中制备二烷基单硫代磷酸盐时,加入催化剂量的油酸二乙醇酰胺或其环氧乙烷加成物,所得产品应用性能显著提高。将油酸二乙醇酰胺用于固-液相有机合成反应中,可提高固体反应物的转化率,如在邻二氯苯中进行相转移催化氰化反应时,加油酸二乙醇酰胺后,固体原料氰化亚铜的转化率有65%提高到95%,转化率显著提高的原因是油酸二乙醇酰胺分散了

异丙醇生产可行性报告

异丙醇生产可行性报告 目录

一、产品简介 异丙醇(isopropanol; isopropy1 alcohol)简写IPA,结构式(CH3)2CHOH。是一种无色的挥发性透明液体,有像乙醇的气味。密度0.7851、熔点-88℃、沸点82.5℃、自燃点:425℃、闪点12℃。 异丙醇可与水和乙醇混溶,与水能形共沸物。它易燃,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极限2.0%~12%(体积)。它属于一种中等爆炸危险物品。其蒸汽能滚动流过相当长的距离,并能产生回火。其蒸汽能对眼睛、鼻子和咽喉产生轻微刺激;能通过皮肤被人体吸收。 二、异丙醇的合成工艺 制取异丙醇(IPA)有二种商业化工艺,均以丙烯为原料。较老的方法采用炼厂级丙烯利用硫酸催化间接脱水生成异丙基硫酸盐,再用蒸汽水解生成硫酸和IPA,粗IPA用蒸馏提纯。较新的路线采用化学级(90%~99%)丙烯直接水合,避免使用硫酸。丙烯与水经加热,气液混合物在加压下进入含磺化聚苯乙烯阳离子交换树脂的滴流床反应器。也可藉磷酸为催化剂在固定床中使反应在气相下进行。还有一种液相路线,采用可溶性钨催化剂。IPA通过蒸馏从水溶液中得到。也有少量的IPA 用丙酮在液相下加氢生产,但该工艺仅适用于有过剩丙酮可用之处。

2.1 异丙醇生产方法 异丙醇是重要溶剂和有机化工原料。我国乙烯工程规模逐步扩大,生产的丙烯量也愈来愈大,急需转化成易运输,储存和应用广泛的化工原料。异丙醇是首选产品之一。 国内外异丙醇生产工艺路线主要有:硫酸法,树脂法,负载磷酸法 和杂多酸法。国外工艺比较先进,而国内工艺比较落后(丙烯单程转化 率仅4%,单耗高1050Kg丙烯/吨异丙醇),产品满足不了国内市场需 求(年生产力2万吨)。因此,有必要利用丙烯原料资源优势,建立新的。先进的异丙醇生产线。 2.1.1丙烯间接水合法(闪烯硫酸水合法) 丙烯与硫酸在三氯化铝催化剂存在下进行反应生成异丙基氢硫酸酯,异丙基氢硫酸酯反应物经水解生成异丙醇,再经精馏即得成品异丙醇。2.1.2 丙烯直接水合法 丙烯直接水合法克服了间接水合法的缺点,具有高效、低耗、流 程简短、符合环保要求等优点,是当今异丙醇生产工艺的主流技术。 以杂多酸为催化剂丙烯直接水合生产异丙醇,具有催化活性高。选 择性好、不腐蚀设备。无环境污染等特点,该技术达国内领先水平。 丙烯单耗:780KG;异丙醇选择性:98%,异丙醇纯度:≥99%。 A.气相直接水合法(维巴法) B.液相直接水合法(德山曹达法) C.气-液混相法 FRIPP开发的树脂法丙烯直接水合制异丙醇技术,采用滴流床反应器,以耐温阳离子交换树脂为催化剂(FRIPP开发的DNW型专用催化

异丙醇理化特性及危险特性(新)

异丙醇理化特性及危险特性 标识中文名:2-丙醇(异丙醇)危险化学品目录序号:111英文名:2-propanol UN编号:1219 分子式: C3H8O分子量:60.10CAS号:67-63-0 理化性质外观与性状无色透明液体,有似乙醇和丙酮混合物的气味。 熔点(℃)-88.5 相对 密度 (水=1) 0.79 相对密 度(空气=1) 2.07沸点(℃)80.3饱和蒸汽压(KPa) 4.40(20℃)溶解性溶于水、醇、醚、苯、氯仿等多数有机溶剂。 毒性及健康危害职业接触限 值 最高容许浓度(mg/m3)- 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mg/m3)350 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PC-STEL)(mg/m3)700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毒性LD50:5045mg/kg(大鼠经口) 健康危害 接触高浓度蒸气出现头痛、倦睡、共济失调以及眼、鼻、喉刺激症状。口服可致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倦睡、昏迷甚至死亡。长期 皮肤接触可致皮肤干燥、皲裂。 燃烧爆炸危险性燃烧性易燃 燃烧分解 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闪点(℃)12燃烧热(kJ/mol)1984.7 引燃温度 (℃) 399爆炸极限%(v/v) 2.0%~12.7% 危险特性 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会猛烈反应。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的危 险。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 回燃。 建规火险分 级 甲稳定性稳定聚合危害不聚合禁忌物强氧化剂、酸类、酸酐、卤素。 灭火方法灭火剂: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 护 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眼睛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戴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戴橡胶耐油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严禁吸烟。注意个人清洁卫生。避免长期反复接触。 包装方法 小开口钢桶;安瓿瓶外普通木箱;螺纹口玻璃瓶、铁盖压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金属桶(罐)外普通木箱。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26℃。 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还原剂、碱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 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 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泄露 处 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 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异丙醇行业分析

异丙醇行业分析 异丙醇,有机化合物,别名二甲基甲醇、2-丙醇,行业中也作IPA。它是正丙醇的同分异构体。无色透明液体,有似乙醇和丙酮混合物的气味。溶于水、醇、醚、苯、氯仿等多数有机溶剂。异丙醇是重要的化工产品和原料。主要用于制药、化妆品、塑料、香料、涂料等。 在溶剂领域,我国异丙醇主要用于油墨、涂料和制药工业,其消费量约占异丙醇总消费量的71%。在涂料中,异丙醇主要用作惰性溶剂以减少贮存和运输过程中的可燃性如硝化纤维素清漆;在制药方面,主要用作抗生素、维生素萃取剂和药品胶囊清洗剂等;在油墨中,主要用作水基涂料的助剂和稀释剂,醇溶油墨能够解决甲苯类油墨对健康所产生的危害以及溶剂残留影响包装食品质量等问题,近年来醇溶油墨已经成为发展趋势。,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涂料生产国,同时行业合资合作和结构调整的步伐明显加快,涂料向高档化方向发展,国外许多大型涂料生产商纷纷在我国投资建设高档涂料生产装置,加上交通、汽车和建筑等行业快速发展的拉动,我国涂料行业对异丙醇的需求将呈现较快的增长势头。(数据来源:五泰信息咨询https://www.360docs.net/doc/e95305205.html,)(市场调研报告https://www.360docs.net/doc/e95305205.html,)(市场调

研报告https://www.360docs.net/doc/e95305205.html,)(数据来源:https://www.360docs.net/doc/e95305205.html, https://www.360docs.net/doc/e95305205.html,)2004年我国油墨的总产量为23.8万t,2006年增长到34.8万t,年均增长率达到20.9%。随着国内包装品、广告、出版等行业迅速发展,对油墨等的需求也大幅度增加,相应对异丙醇的需求量也将不断增加;我国制药行业是我国传统的精细化工领域,随着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出口形势看好。由此可见,在今后几年,我国异丙醇在溶剂方面的应用仍将发展迅速,预计到2010年对异丙醇的需求量将达到约20.0万t。 在化学中间体领域,我国异丙醇主要用于生产异丙胺、异丙醚以及一些酯类,其消费量约占异丙醇总消费量的22%。目前我国有20多家企业生产异丙胺,总生产能力约为2.5万t/a,但由于生产规模相对偏小,工艺技术落后,装置开工率并不高,年产量在1.0万t左右,约消耗异丙醇1.1万t。同时我国传统的医药、农药行业出口势头看好,医药原料和中间体也有相当量的出口,因此该领域对异丙醇的需求量将保持稳定增长的势头。预计到2010年,我国化学中间体领域对异丙醇的需求量将达到约6.0万t。

二甲基异丙醇胺标准

上海子涵化学科技有限公司 N·N-二甲基异丙醇胺 上海子涵化学科技有限公司发布

前言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Q/320418SZH 118-2010《N·N-二甲基异丙醇胺》。本标准与上次版本标准主要差异: 本标准的结构与编写遵循GB/T1.1-2009的规定。 本标准由上海子涵化学科技有限公司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萍、贲立红、苏芳、殷勇。 本标准于2010年10月首次发布。

N·N-二甲基异丙醇胺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N·N-二甲基异丙醇胺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本标准主要由环氧丙烷与二甲胺反应而制得N·N-二甲基异丙醇胺。 本产品主要用作有机合成原料,用于合成医药异丙嗪的中间体。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90 危险货物包装标志 GB/T 267-1988 石油产品闪点与燃点测定法(开口杯法) GB/T 617-2006 化学试剂熔点范围测定通用方法 GB/T 4472-1984 化工产品密度、相对密度测定通则 GB/T 6324.1-2004 有机化工产品试验方法第1部分:液体有机化工产品水混溶性试验 GB/T 6680-2003 液体化工产品采样通则 3 要求 N·N-二甲基异丙醇胺质量指标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质量指标 项目指标 外观无色至浅黄色液体 熔点,℃≤-20 密度 (20℃) g/cm30.83~0.86 闪点,℃≥32 溶解性与水互溶 4 试验方法 4.1 外观 目测。 4.2 熔点的测定 按GB/T 617规定进行。 4.3 相对密度的测定 按GB/T 4472中密度计法规定进行。 4.4闪点的测定 按GB/T 267规定进行。 4.5溶解性的测定 按GB/T 6324.1规定进行。 5 检验规则

异丙醇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异丙醇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说明书目录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第十六部分其他信息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2-丙醇 化学品英文名称:2-propanol 中文名称2:异丙醇 英文名称2:isopropyl alcohol 技术说明书编码:149 CAS No.:67-63-0 分子式:C3H8O 分子量: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含量CAS No. 2-丙醇67-63-0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侵入途径: 健康危害:接触高浓度蒸气出现头痛、倦睡、共济失调以及眼、鼻、喉刺激症状。口服可致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倦睡、昏迷甚至死亡。长期皮肤接触可致皮肤干燥、皲裂。 环境危害: 燃爆危险:本品易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回目录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洗胃。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回目录

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猛烈反应。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回目录 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回目录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戴乳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酸类、卤素接触。灌装时应控制流速,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