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学课件

区域经济学课件
区域经济学课件

区域经济学课件

第一章区域、区域系统与区域经济学

区域:地球表面上被某种特征(特别是具有社会经济学意义的特征)所固定的空间系统。系统结构:系统内部各组成部分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通过系统内部各种比例关系的

研究,可以揭示系统结构的数量特征。

区域系统结构:区域系统内部各子区域、各部门、各要素、各方面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

和有机联系。(空间结构、中心地结构、资源结构、社会结构、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

技术结构、固定资产投资结构、消费结构、交通结构、能源结构、消费积累结构、进出

口结构、市场结构)

恩格尔系数:食品消费占整个生活消费的比例。

区位商:Q=(N/A)/(N/A) 含义:Q越大,该地区的这个部门所占的比例相对较高。区位商11

大于1,表明本区域的部门相对高于背景区域,因而可能是专业化部门或优势部门。基尼系数:再全部居民收入中,用于进行不平等分配的那部分收入占总收入的百分比。区域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地区域(经济)系统,目的是促进区域的发展,任务是揭示区域经济运动规律,寻求促进区域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第二章区域发展与科学发展

区域发展的形式:量的扩张(描述区域经济规模的指标包括产值、产量和增加值;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质的改善(包括资本的积累、生产条件的改善、投入要素的节约、产出的质量的提高,以及与周边地区关系、与环境关系的改善等)。结构的优化(技术结构、所有制结构、消费积累结构)。

生产函数:假定在一个区域内,科技进步过程中生产要素的边际替代率不发生

变化,则这个

αβ 区域的产出增长型生产函数为Y=A*K*Liiii

i为第i个区域;k为资金投入量;L为劳动力投入量;K=固定资金+定额流动资金年平均余额。A越大,i地区的技术管理水平越高。α+β=1,规模报酬不

变;α+β<1,规模报i

酬递减;α+β>1,规模报酬递增。

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内容包括:

1: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题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出共同富裕的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坚持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是人名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持续发展。

3:坚持统筹兼顾。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区域发展中的重大关系,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区域层次性与可持续发展关系:区域等级越高,结构越复杂,

抗干扰能力和收外界干扰后自身回复能力越强;区域等级越高,功能越多样,可持续发展要求越高;区域等级越高,范围越大,其内部差别性越大,互补性越强,其特征性指标的绝对变化幅度越大,相对变化幅度越小。

第三章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践过程和机制

胡佛-费希尔区域经济增长理论理论:

1:自给自足阶段:经济活动以农业为主,区域之间缺少交流,区域经济呈现出较大的封闭

性,各种经济活动在空间上呈散步状态。

2:乡村工业崛起阶段:主要集中分布在农业发展水平相对比较富裕的地方。 3:农业生产结构转换阶段:由粗放型想集约型和专业化方向转化,区域之间的贸易和经济

往来也不断扩大。

4:工业化阶段:以矿业和制造业为先导,去也工业兴起并逐渐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主

导力量。

5:服务业输出阶段:服务业快速发展,服务的输出逐渐成为了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动

力,拉动区域经济继续增长的因素主要是资本、技术、以及专业性服务的输出。我国学者关于区域发展阶段的研究:

1待开发阶段:区域经济处于未开发或不发育状态,生产力水平低下。

2成长阶段:第二产业开始主导地位,商品经济逐步发育,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3成熟阶段:区域经济势头减慢,并逐步趋于稳定,第三产业也较发达,基础设备齐全。 4:衰退阶段:区域经济首先出现相对衰退,失去原有的发展势头。(四种类型:区位性衰退、资源性衰退、结构性衰退、消聚性衰退)。

趋于增长极理论:增长极是指具有推动性的主导产业和创新行业及其关联产业在地理空间上积聚而形成的经济中心。特点:1在产业发展上增长极通过与周围地区的经济技术联系而?

成为趋于产业发展的组织核心。2在空间上增长极通过与周围地区的空间关系而成为支配?

经济活动空间分布于组合的重心。3在物质形态上增长极就是区域中的中心域市。支配效?

应(周围地区的经济活动以增长极的变化而发生相应的变动)、乘数效应(增长极对周围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会不断得到强化和放大)、极化与扩散效应(溢出效应)。

第四章区域产业结构演变与优化

克拉克三次产业的划分:第一产业:直接取自于自然界的自然物的生产,包括广义的农业和矿业。第二产业:对自然物进行加工的生产,主要有广义的工业和建筑业。第三产业:服务并繁衍于有形物质生产之上的无形财富的生产。除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所有的社会经济的活动。

中国对三次产业的划分:第一产业:农业(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第二产业:工业(采掘业、制造业、自来水、电力、蒸汽、热水、煤气)和建筑业。第三产业:除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各业(流通部门和服务部门:四个层次:第一层次:流通部门。第二层次: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第三产业:为提高科技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第四层次: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部门。)。

配第-克拉克定律: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进而再向第三产业转移;从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之间的分布状况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比重逐渐下降,第二产业特别是第三产业劳动力的比

重则呈现出增加的趋势。库茨涅兹等对产业结构演化规律研究的深化:第一: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区域内第一产

业实现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与第一产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一

样,处于不断下降之中。第二:在工业化阶段,第二产业创造国民收入的比重及占用劳

动力比重都会提高,其中前者上升的速度会快于后者。第三:第三产业创造国民收入的

比重及占用劳动力比重会持续的处于上升状态,其中在工业化中、前期阶段,其劳动力

比重的上升速度会快于国民收入的比重。如此在第一产业创造财富和吸收就业的份额逐

渐转移到第二和第三产业。三次产业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

三次产业结构演变的原因:

1各产业产品需求收入弹性的差异是产业结构演变的基本动因。消费结构和市场结构的变化

时国内生产总值在产业间比重分配发生变化的基本原因。

2各产业技术进步及技术结构特征是决定产业结构变动的第二因素,技术进步是经济发展的

基本动力。

3劳动力部门转移加速了三次产业结构的演变。

重工业化过程:工业结构由以轻工业为主逐步向以重工业为主转换的过程。霍夫曼系数=消费资料工业的净产值/生产资料工业的净产值

地区专业化:生产在空间上高度集中的表现形式,按照劳动地域分工规律,利用特定区域某

类产业或产品生产的特殊有利条件,大规模集中地发展某个行业或某类产品,然后向区

外输出,以求最大经济利益。

地区专业化部门的判定:qij=(e/e)/(E/E) qij为i地区j部门的区位商;e为i 地区jijijij部门的产值;e为i地区工业或增加值。当q>1,认为j产业是该地区的专业化部门,值iij

越大专业化水平越高,q<=1时j产业是i地区的自己性部门。 ij

第五章区域发展的空间过程与布局

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变:区域空间结构是在一定的发展时期和条件下区域内各种经济组织进行

空间布局与组合的结果。

核心-边缘学说:

1前工业阶段的区域空间结构:工业化之前,区域空间结构的基本特征是区域空间均质无序。 2过度阶段的区域空间结构:有耽搁相对强大的经济中心与落后的外围地区所组成,中心以

经济发展的优势吸引外围地区的要素不断积聚,使区域结构日趋不平衡,构成典型的二

元结构。

3工业化阶段的区域空间结构:区域中出现若干个规模不等的中心外围结构,这些结构依据

各自的中心在经济中心体系中的位置和关系相互组合在一起,构成中心地体系及其对应

的空间结构体系。

4后工业化阶段的区域空间结构:区域内逐渐形成了功能上的一体化的空间结构体系,区域

最终走向空间一体化。

产业结构-空间结构协同演化规律:

1低水平均衡阶段:以经济活动分散孤立、小地域范围内的封闭式循环为特征的空间结构。 2极核发展阶段:以极核法杖为特征的空间结构。

3扩散阶段:由以极核城市向外扩散为特征的空间结构。

4高水平均衡阶段:以网络化、均衡化、多中心为特征的空间结构。

梯度转移理论:区域发展梯度由高到低推进,符合利润最大化原则;区域经济发展速度应以

区域所能提供的条件为基础。主要论点1区域经济的盛衰主要取决于她的产业结构优势,

而产业结构优势有取决于地区经济部门,特别是主导专业化部门在工业寿命周期中所处

的法杖阶段。2创新活动(新产业部们、新产品、新技术、新的管理方法)都发源于高

梯度地区,然后随着时间的推移,按顺序逐步由高梯度地区相低梯度地区推移。3梯度

推移主要是通过多层次城市系统传递的。

点轴开发模式:通过交通线、动力供应线、通信线等连接起来形成轴线,沿线地区就形成新的点,逐渐发展成区域的经济活动密集区,成为区域发展所依托的轴线,增长极和轴线上点的规模不断增大,轴线的规模也随之扩大,在新的地区与新的点之间在现上述点轴形成过程,他们相互连接构成分布有序的点轴空间结构。

积聚与扩散的关系:积聚与扩散是相互对立和并存的,区域空间结构形成与发展的不同阶段,

扩散与积聚机制发生的作用强度不一样;积聚机制与扩散机制的作用都存在一定的惯性。

距离衰减原理:地理客体之间相互影响的强度与他们之间的距离成反比,距离越大影响强度越小。

空间近邻效应:区域内各种经济活动之间或区域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对其作用联系所产生的

影响。原因:1无论哪种经济活动都有节约社会劳动的内在要求,在可能的情况下就倾向

于按就近原则组织相关的资源和要素去进行生产和经营。2由于受空间感知能力的限制,

各种经济活动在进行发展决策时能够获取的决策信息常常以周围地区的居多。经济区:在地球表层一定空间范围内,有一组经济活动相互关联、组合而形成的经济地域单

元,是一种区域经济的空间实体。

我国划分综合经济区主要步骤:

1调查研究。

2划分经济区的界线。

3规划综合经济区的内部结构,分析其在国家或地域分工中的地位与作用。 4划分综合经济区内的次一级经济区并指出次级经济区的发展方向,构建经济区内部分工格

局。

5编制综合经济区规划方案。

主题功能区的基本内涵: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和发展潜力,按区域分工和协调发

展的原则划定具有某种主题功能的规划区域。作用是解决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问题,并

可作为国家区域调控控制的地域单元。(重点开发区、优化开发区、限制开发区、禁止开

发区)、特点(政策性区域、是类型区不是方位性区域是均质区不是结节区、具有稳定性

和可变性、具有地域性)。主题功能区的划分:先分类再分区、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

合。

杜能农业区位论:第一圈:自由农业区。第二圈:林业区。第三圈:轮作农业区。第四圈:

谷草农作区。第五圈:三圃农作区。第六圈:畜牧区。

产业集群论:含义:大量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持机构在空间上集群,并形成强劲、持

续竞争优势的现象。类型:传统产业集群、高新技术产业集群、资本与技术结合型产业

集群。集群内企业间的合作与创新:互惠共生性、竞争协同性、根植性、资源共享性、

创新组织的开放性。优势:产生明显的外部规模效应、较强的内部规模效应、促进产业

区域分工和新型产业基地的形成、集中治理污染。节约治理环境的成本。

第六章区域分工与合作

区域差异:一定时期内不同区域之间人均意义上的经济发展总体水平非均等化现象。绝对差异:区域之间人均意义上的经济发展总体水平绝对量的非均等化现象。相对差异:区域之间人均意义上的经济发展总体水平速度的非均等化现象。泰尔系数:T=?(g/G)*log[(g/G)/(p/P)] ,gi为第i个子区域的GDP值;pi为第i个iii

子区域的人口值;G为区域的总GDP值;P为区域的总人口值。Theil系数越大,区域差

异越大。

区域增长趋同假说:在一个国家内部,如果区域之间是相互开放的那么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

要素在区域之间的自由流动将对区域经济增长不平衡产生自我修正作用,从而引起区域

之间经济增长水平趋向均衡。

区域分工:各区域为了获得资源配置的高收益,进行专业化生产,通过区际贸易而实现专业

化利益的区域经济空间组织方式。

区域垂直分工:相关区域在同一个生产过程的不同生产阶段进行专业化生产,彼此联系而产生的区域分工。

区域的水平分工:相关区域发展不同的经济部门,或者生产具有差异的同类产品所形成的分

工。

比较成本学说:依据“优中选优,劣中选优”的思想,比较区域之间生产成本的相对优势,

提出个区域要利用生产成本的相对有利条件,发展专业化生产,开展区际贸易。如何选择区域优势产业:

1对区域已经有的产业进行分析,识别出具有优势特征的产业。

2根据要素禀赋和市场需求,选择区外市场需求潜力大,本区域又有要素禀赋优势的产业作

为潜在的优势产业培养,给予其必要的扶持。

3对于有技术创新能力的区域,一定要注重通过鼓励技术创新和推动技术成果分产业化来培

养新的优势产业。

4选择优势产业不能仅仅局限于大的产业层面上,而要在技术、产品的层次上进行细分,在

产业组织上、企业经营上进行创新,从而发现优势的源泉。

5选择优势产业一定要有动态的观念。

第七章 PRED—人口、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

人口容量—区域人口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现实课题:

1区域经济因素对人口容量的影响(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经济水平、对外开放程度、生活

条件、产业结构)2人口容量的确定(单因素分析法、土地资源分析法、资源综合平衡

法、投入产出法)3世界与中国人口容量。

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战略:

1生态文明史与可持续发展想吃应的文明形态。2建立生态文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3树

立生态文明观,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八章城市与区域发展

城市:具有一定规模的工业、交通运输业、商业集聚的,以非农产业人口为主的居民点;具有一定人口和建筑、绿化、交通等用地规模,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活动为主的居民点。特征(职能、性质、规模)。

城市经济区:以中心城市为依托,包括若干中小城市、众多的城镇和大片农村经济联系比较

紧密的经济区域。

乡村城镇化:农村县域范围内农村人口向建制镇和集镇的集中过程。

城市金字塔理论:在一个相当广阔的区域范围内,不同规模的城市数量是不同的,一般规律

是城市规模由小到大,其数量逐渐减少,及规模等级越大的城市数量越少,规模等级越

小的城市数量越多,用图形表示出来就是一个城市等级规模金字塔。总部经济:某区域由于特有的资源优势吸引企业将总部在该区域集群布局,将生产制造基地

布局在具有比较优势的其他地区,从而使企业价值链与区域资源现实最有空间耦合,以

及由此对该区域经济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的一种经济形态。

区域经济学和相关学科的关系

区域经济学和相关学科的关系

区域经济学的边界及其与相关学科之间的关系 吴浙(南开大学城市与区域经济研究所天津300071) 内容提要区域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尽管一些相关学科需要将区域经济学作为它们重要的知识基础,但这并不 等同于区域经济学学科边界的扩展。而从中国区域经济学发展的 角度来看,如何为其他相关学科提供科学的知识基础,进而在各 个领域的决策中体现区域经济学的影响力,已经成为当前面临的 一项重要任务。 关键词区域经济学学科边界学科影响力相关学科 一、对区域经济学的边界进行明确界定的可行性 区域经济学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是经济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因此,区域经济学的发展首先是与经济学学科体系内的其他一些相关学科,特别是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数量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国际经济学等学科的发展相关联的。例如,厂商的区位决策通常是建立在微观经济学的基础之上的,国家的区域政策往往只是国家宏观政策的一个组成部分,区域经济研究中的计量方法和各种数量模型主要来自数量经济学……。近年来,产业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国际经济学等经济学的应用性分支学科正在对区域经济学的发展生产越来越大的影响,区域经济学者也开始关注区域的产业结构和产业组织问题、关注地区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关注跨国性的区域经济合作问题。并且还有一些分支学科从区域经济学中派生出来、并得到了发展壮大,如城市经济学、土地经济学等。

在区域经济学诞生和发展的过程中,一些相关学科的知识基础也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就是作为地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的经济地理学,不但为区域经济学的研究提供了一些空间分析方法和具体案例,也为区域经济学的学术队伍建设输送了大量的人员。此外,政府管理学、社会学、市场营销学等其他相关学科也在区域经济学的发展中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政府管理学的发展促使人们从经济学的角度重视政府活动的区位决策,社会学的发展促使人们关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居民生存和发展问题,市场营销学的发展促使人们对区域经济学的研究从生产领域扩展到消费领域。与此同时,这些相关学科也将区域经济学作为它们重要的知识基础。 但是,无论是经济学科领域中的有关学科,还是经济学科领域之外的其他一些相关学科,与区域经济学之间仍然是有着明确边界的。因为不同的学科都有着各自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观点,虽然它们之间可以相互借鉴和交流,并且在某些边缘领域相互渗透和融合,但却很少能够完全覆盖对方的学科领域。对于区域经济学来说,其所具有的空间属性正是区别于经济学科领域的其他分支学科的一个重要标志,因为后者对区域经济学的基本要素之一——距离成本的理解与前者有明显的不同。例如,宏观经济学通常采用的是平均距离成本,并且在大多数情况下由供给和需求双方平均分担而消失了;微观经济学只是把距离成本作为成本构成中的一个普通因素来看待;发展经济学在探讨城乡二元结构时并不具体考虑距离成本因素。虽然主流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在《地理和贸易》、《发展、地理学与经济理论》和其他论著中曾经试图用经济地理学的方法和区域经济学的方法来诠释一些经济现象,但在其所擅长的国际经济学领域,距离成本也只是在某些具体案例中才会被提到。至于在经济学以外的其他学科领域,只有经济地理学对距离成本有较多的关注。①但经济地理学 ①这里的距离成本不仅仅指运费,也包括了由 于距离而导致的交易费用和其他各种支出 的变化。

区域经济学第一章导论

第一章导论 教学目的:本章是全课程的总纲,通过学习了解和掌握区域、区域经济、经济区域的基本概念,熟悉区域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掌握经济区域构成要素与发展要素。 教学重点:重点是掌握区域的概念、区域分异基础和研究对象容。 教学难点:区分区域、区域经济与经济区域几个概念。 课、学时:3课时 教学容: 第一节区域及区域分异的客观基础 一、区域概念的界定 (一)概念界定 区域,是一个客观上存在的,又是抽象的人们观念上的空间概念,它往往没有严格的畴和边界以及确切的方位,地球表面上的任何一部分,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乃至几个国家均可称为一个区域。 地理学定义区域为地球表面的地域单元,这种地域单元一般按其自然地理特征,即部组成物质的连续性特征与均质性特征来划分。 政治学把区域看成是国家管理的行政单元,这种地域单元主要是按行政权力覆盖面而划分。 社会学把区域看做为相同语言、相同信仰和民族特征的人类社会聚落,区域可以超过国界和行政边界,也包括不同的自然地理单元。 目前,在经济学中关于区域的概念迄今尚未明确定义。 1922年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直属经济区划问题委员会定义:所谓区域应该是国家的一个特殊的经济上尽可能完整的地区。这种地区由于自然特点、以往的文化积累和居民及其生产活动能力的结合而成为国民经济总链条中的一个环节。 美国区域经济学家胡佛认为:区域是基于描述、分析、管理、计划或制定政策等目的而作为一个应用性整体加以考虑的一片地区。它可以按照部的同质性或功能一体化原则划分。 我国学者认为:所谓区域,乃为有聚力的地区。它是通过选择与特定问题相关的特征并排除不相关的特征而制定的。也就是说,区域包含的地区具有同质性。 区域乃为有聚力的地区。区域所包含的地区具有同质性,经济上有密切的相关性、协调运转的整体性、相互交叉的渗透性。 区域概念所包含的基本涵: 首先区域是一个空间概念,同时也是有限的空间围。 第二,区域一般来说包括于某一主权国家的疆域(有时可能相等),中央政府对它拥有政治、经济方面的控制权,或中央政府的代表代理中央政府行驶控制权。

区域经济学教材

区域经济学 Seminar in Regional Economics 32学时2学分 一、课程性质、地位和任务 区域经济学是一门新兴理论经济学科,作为专题课程,它以区域经济为对象,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区域经济发展变化一般规律。主要任务是探讨经济区位决策与产业结构理论;区域内部经济结构与变动规律和区际分工协作理论与应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基本框架和政策体系;运用区域经济有关理论方法分析我国国情和区情,为研究生从事区域经济问题研究提供理论和方法指导。 本课程先修课程主要有:经济学、农村经济学、城市经济学、产业经济学。 本课程面向我校经济和管理类专业硕士研究生开课,是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位课程之一。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学习,应着重理解市场经济条件下区域经济发展变化规律。了解经济区位决策与产业结构理论;掌握区域内部经济结构与变动规律和区际分工协作理论与应用;了解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基本框架和政策体系;学会运用区域经济有关理论方法分析我国国情和区情。 三、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 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表

第一讲导论 教学目与要求: 教学重点与难点:本章重点是区域经济学研究对象及其内容;本章难点是经济区域概念。 教学时数:2 教学参考书: 1.艾德加.M.胡佛、弗兰克.杰莱塔尼:《区域经济学导论》(中译本),上海远东出版社1992年版。 2.方伦:《区域经济学研究对象》,载《区域经济研究》1988年第1期。 3.林德全:《区域经济规划理论与实用方法》,载《数量经济、技术经济资料》1986年专辑。 4.周起业等:《区域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5.陈栋生主编:《区域经济学》,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6.刘再兴等编:《生产布局学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 第一节区域及区域分异客观基础 一、区域概念界定 二、区域分异客观基础 第二节区域经济问题与区域经济学形成与发展 一、西方国家区域经济学形成与发展 二、中国区域经济学形成与发展 三、改革开放深入与中国区域经济所面临主要问题 第三节区域经济学研究对象及其内容 一、区域经济学研究对象及其含义 二、区域经济学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讲经济活动区位 教学目与要求: 教学重点与难点:本章重点是经济区位含义;本章难点是区位决策。 教学时数:3 教学参考书: 1.艾德加.M.胡佛、弗兰克.杰莱塔尼:《区域经济学导论》(中译本),上海远东出版社1992年版。 2.陆大道:《区位论及区域研究方法》,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 第一节基本概念 一、经济区位 二、区位单位 三、区位因素 四、区位决策

Syllabus_urbaneconomics2013_long《城市与区域经济学专题》教学大纲

区域和城市经济学 教学大纲 授课教师:张庆华 课程目的 介绍区域和城市经济学的理论前沿与实证分析方法.指导学生对诸如城市化, 区域发展不平衡, 集聚效应,城市群(或城市系统)及其空间布局,交通,房地产,以及地方政府财政等热点问题进行探讨。 课程要求 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应该对现代区域和城市经济学的理论前沿与实证分析方法有全面深入的了解。并且提交一篇有独创性的论文。 课程评分 论文60%,课堂报告30%, 课堂参与10% 主要教材 Henderson, J.V. and J.F. Thisse (eds.), Handbook of Urban and Regional Economics, Amsterdam: North Holland, 2004 主要参考书 Fujita, M., Krugman, P.R. and Venables, A.J., The Spatial Economy:Cities, Regions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Cambridge (Mass): MIT press, 1999. Fujita, M., Urban Economic Theory: Land Use and City Siz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9. 课程内容 1.经济活动的空间布局:理论和实证(21 学时)) 1)集聚效应,溢出效应和外部性:城市的规模和效率(6学时) Reading: Duranton, G and D. Puga, “Micro-foundations of Urban Agglomeration Economies” in Handbook of Urban and Regional Economics, Amsterdam, North Holland, 2004. Rosenthal, S. and W. Strange, “Evidence on the Nature and Sources of Agglomeration Economies ” in Handbook of Urban and Regional Economics, Amsterdam, North Holland, 2004. Moretti, E., “Worker’s Education, Spillovers and Productivity”, AER, 2004 Henderson, V. and M. Arzaghi. “Networking and Location of Advertising Agencies.” (2008)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75, 1011-1038

区域经济学主要理论

一、农业区位理论 农业区位理论创始人是德国经济学家冯·杜能,他于1862年完成了农业区位论专著《孤立国对农业和国民经济之关系》(简称《孤立国》)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区位理论的古典名著。 (一)杜能“孤立国”理论的前提条件: 1.在“孤立国”中只有一个城市,且位于中心,其他都是农村和农业用地。农村只于该城市发生联系,城市是孤立国中农产品的唯一销售市场,农村靠该城市供给工业品。 2.马车是城市与农村间唯一的交通工具。 3.“孤立国”中各地区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完全相同,“孤立国”与外部世界隔绝。 4.农产品的运费和重量与其产地到消费市场的距离呈正比。 5.农业经营者以利润最大化为目的并根据市场供求关系调整他们的经营品种。(二)杜能农业区位理论的主要内容: 1.杜能区位理论的基本经济分析: 市场上农产品的销售价格决定农业经营的产品和经营方式,农产品的销售成本为生产成本和销售成本之和,运输费用决定农产品的总生产成本。因此经营者的最大利润(P),由农产品生产成本(E)、市场价格(V)、运费(T)三个因素组成,有:P = V -(E﹢T)。根据假设,农产品价格由该城市市场决定,而在一定时期内“孤立国”各种农产品的价格应该是固定的,因此V为定值;因为“孤立国”中各地区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完全相同,所以E也为常数。故上式可以写成:P﹢T = V -E=K。K为常数,也就是利润加运费等于一个常数,即只要运费压缩到最小,就能实现利润最大化。 2.杜能圈: 根据区位经济分析和区位地租理论,杜能在 《孤立国》中提出了六种耕作制度,每种耕作 制度构成一个区域,每个区域都是以城市为中 心,围绕城市呈同心圆状分布:第一圈为自由 农业区,主要生产易腐难运的农产品;第二圈 为林业区,主要生产木材;第三圈为谷物轮作 区,主产粮食;第四圈为草田轮作区,主供谷 物和畜产品;第五圈为三圃农作制1,本圈内1 /3种黑麦,1/3种燕麦,其余1/3休闲; 第六圈为放牧区或畜牧业区。 3.杜能圈的修正模型: 由于根据假设前提得出的农业空间地域模型过于理论化,与实际不太相符。因此,杜能根据市场价格的变化和可通航河流的存在对杜能圈进行修正(如下图)。他假定有一条通航河流可达中心城镇,若水运的费用只有马车运费的1/10,于是一个距城100英里且位于河流边上的农场,与一个同城市相距10英里远,位于公路边上的农场是等同的。这时,农作物轮作区将沿着河流两岸延伸至边界。 1三圃制是一种典型的西方农庄的轮耕制度。耕地被划为条形,封建主的土地和农奴的土地互相交 错。耕地大致被分为春耕、秋耕、休闲三部分,轮流用于春播、秋播、休闲。每一块土地在连续 耕种两年之后,可以休闲一年。

区域经济学()

区域经济学()

第一章绪论 ●区域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 ●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学科体系 ●区域经济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 第一节区域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 区域经济学是一门综合性、边缘性的新兴应用经济学科。 经济学、应用性、综合性与边缘性。 一、区域经济学的理论渊源 区位理论就是确定经济活动的最佳区位和最佳空间结构的理论。 区位理论的研究始于19世纪初的德国,发展到20世纪40年代,先后形成了农业区位论、工业区位论、城市区位论以及市场区位论。 古典区位理论的发展并没有导致区域经济学这门学科的产生。 二、区域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 1.酝酿阶段:20世纪20至50年代初 2.兴起阶段:20世纪50年代末至70年代 缪尔达尔的“累积因果论”。

艾尔伯特.赫什曼的“核心与边缘区理论”。 埃德加.胡佛的《区域经济学导论》(1970年)和理查森的《区域经济学概论》(1969年)。 3.发展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后 三、中国区域经济学的发展 ●传统计划经济时期 ●改革开放时期 ●上世纪90年代后 ●“十一五”规划时期 第二节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学科体系 一、区域与区域分异的基础 1.区域与经济区域 (1)经济区域首先是一个地理空间概念,即它总是表现为一定的地理单元,是地球表面的一个地域,且在空间上具有连续性; (2)区域内部具有经济活动的一致性(相似性)或关联性。 同质区 区域内部经济条件一致或相似的区域。 功能区 由于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而形成的区域。

区域是指经济活动相对独立、内部经济联系紧密、体系较为完整、具有特定功能的地域空间。 2.区域分异的基础 (1)自然禀赋的差异性 (2)经济活动的极化性 (3)空间距离 二、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1.研究对象 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活动的空间组织与空间运行规律的应用经济学。 2.研究内容 一、区域经济活动的空间运行 1.经济活动的空间运行与空间组织。 2.经济区划理论。 3.城市与区域经济 二、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 1.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的一般理论 2.影响区域发展的诸因素 3.区域产业结构与产业的空间布局

区域经济学重点笔记

第一章导论 1 区分经济区域和区域经济。区域经济学初步形成的标志:1956年胡弗《区域经济学导论》 (1)区域经济学所研究的空间:经济区域。(强调空间) ①客观存在的经济区域,多为具有相对完善的点、线、面结构的功能区。如:地域生产综合体、行政—经济区、 核心—边缘区,通常为异质区。 ②人们出于研究的目的划分的经济区域,通常属于同质区。 (2)区域经济学研究的内容:区域经济。(强调经济活动) ①区域经济指的是特定的经济区域及其相互之间经济活动。 ②区域经济是国民经济或国际经济的组成部分。 ¥ ③在通常情况下,区域经济并不具有宏观经济的基本属性。 ④国家尺度以下的地方经济,以及城市经济都可以被看作是区域经济。 ⑤在中国,区域经济往往还特指行政区经济。 2 经济区域的特点。 (1)、有限的空间。(2)、往往包括在一个国家的疆域内。(3)、经济上完整。(4)、在经济系统中具备专业化分工的职能。 3 古典区位论的缺陷。 (1)假设前提是完全竞争 (2)部门最优与整体最优往往不一致 ¥ (3)自由竞争下的自由放任往往导致区际间不平衡 (4)研究方法局部均衡,静态 (5)单纯考虑纯粹的经济因素,忽略了创新环境、制度变迁、不确定的政治因素、社会文化背景等对经济活动的影响。 区域早期区位论:重商主义贸易观 古典贸易与分工理论:绝对优势理论(斯密) 比较优势理论(李嘉图) 古典的区域经济学时期——古典的区位论:农业区位论工业区位论 市场区位论中心地理论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区位论的发展:1)从单个厂商的区位决策发展到地区总体经济结构及其模型 的研究 … 2)从抽象的纯理论模型的推导,变为力求作出接近区域实际的、可具有 应用型的区域模型 第二章区域经济学的基本概念 1 区位与区位决策的含义。 (1)区位:指可以供(经济)活动选择的位置或者是(经济)活动位置的确定过程。 区位通常指经济活动出现的最有利的有限空间范围。(特定空间,寻找最优空间过程) (2)区位决策:人类在自己的社会生活中,不得不为自身或所代表的机构(企业、社团、政府等)做出各种各样的选择。在这些选择之中,凡是要涉及到地点、距离、范围等区位因素的,我们都可以把它们称作为区位决策。 2 区位决策的主体和区位决策主体的决策范围。 (1)厂商——在其市场区域范围内。(2) 居民——在有关法律允许的范围内。(3) 政府——在其行政管辖界限内。 ; 3 厂商的区位决策(厂商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区位决策) (1)草根企业(Grass-roots Enterprises):是指那些经营活动集中在它们的起源地、主要面向本地市场的小型厂商。 草根企业建立的最直接基础,是它们在自己的诞生地能够支配一定数量的经济要素、特别是包括自然资源和土地等不动产在内的不可移动的经济要素,并且在它们可以达到的市场范围内存在着对其拟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需求。

区域经济学课件——第一章 区域经济形成与发展的一般规律

第一章区域经济形成与发展的一般规律 对区域经济的形成与发展进行探讨,是研究区域经济的开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区域经济的形成过程中,微观主体的自主选择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经济微观主体在利益最大化的动机下进行自己的区位选择,从而形成了区域经济。在区域经济形成之后,其发展过程必将遵循一定的规律,必将经过一定的阶段。 在区域经济的形成过程中,微观主体的区位选择具有决定性作用。 区域经济的微观主体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企业和居民。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二者进行区位选择的动机都是自身利益最大化。 第一节区域经济发展的微观机制之企业作用 企业发展过程中,随着经营范围和规模的增大,其内部结构也发生变化。多厂(部门)企业(公司)逐渐代替单厂(部门)企业。 单部门企业(工厂)区位作用机制; 多部门企业(公司)区位具有与单部门企业不同的特点。 一、企业增长的空间轨迹 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规模不断增大,大型公司在经济中的地位日益突出。 (一)企业增长动因及战略 1、企业增长动因 (1)实现规模效益。 (2)实现交易内部化。 随着规模扩大而带来的效益增加,即规模效益,或规模经济。企业经营中存在着两种成本,即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由于市场的不完善,导致了企业之间交易成本的增加。为了减少市场交易成本,企业可通过扩大经营范围,实现内部交易。从而实现范围经济(economies of scope)。 范围经济与规模经济不同,它是指由于企业经营范围扩大而获得的效率。实现内部交易的战略意义表现为减少市场风险,提高供应和市场的确定性。

(3)技术优势的发挥。 一些具有某种技术优势的企业,将趋于在本领域内扩张,以发挥其技术优势。 (4)来自竞争的压力。 企业之间的生存与发展竞争十分激烈。为了实现长期生存这一基本目标,企业必须发展。 (5)此外,企业扩张还与管理者和企业的行为有关。 2、企业增长的战略与方法 (1)企业增长在战略上可分为一体化扩张和多样化扩张。 一体化扩张又可分为横向一体化(水平一体化)和纵向一体化(垂直一体化)。 (2)实现这些扩张的方法包括内部发展和外部发展(合并和合资等)。 A.横向一体化。 B.纵向一体化。 纵向一体化是公司增长到一定阶段的主要扩张战略,如图: 3.多样化。 战后,多样化扩张战略在发达国家发展迅速。 企业增长的各种战略和方法,均可导致企业的多部门、多区位发展。

区域经济学教案新

区域经济学教案新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吉林工商学院教案 区域经济学 主讲教师:韩淑梅 吉林工商学院教案(首页)

导论

教学具体内容: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区域经济学的基本概念一、传统意义上的区域 区域: 不同学科的不同理解

自然地理学:自然区域 政治学:行政区域 社会学:具有相同语言、相同信仰和民族特征的人类社会聚落 经济学:经济学将区域视为由人的经济活动所造成的、具有特定地域特征的经济社会综合体 不同学科理解的共同点: 区域是一个空间的概念,是人们对客观存在的某种活动空间分异规律的一种认识。 二、区域经济学研究的区域 经济区域:经济区域是人的经济活动所造就的、围绕经济中心而客观存在的、具有特定地域构成要素并且不可无限分割的经济社会综合体 经济区域特点: 1、经济区域首先是一定范围的地域空间。 2、经济区域能够独立地存在和发展 3、任一经济区域都要在更大范围的区域系统中担当某种专业化分工的职能。 区域经济学研究的区域: 经济区域一般说来可从两个层面来理解:国内与国际。一国范围内由不同经济区域构成;世界经济由不同经济区域构成。 划分经济区域的方法: 1.按照同一性或均质性的原则进行的划分 2.按照功能划分 3.按管理职能的划分 十大经济区域 东北区(辽、吉、黑)、华北区(京、津、冀、晋、鲁)、华东区(沪、苏、浙、皖、赣、闽、台)、华中区(豫、鄂、湘)、华南区(粤、桂、琼、港、澳)、西南区(川、滇、黔)、西北区(陕、甘、青、宁)、内蒙古区、新疆区、西藏区。三大经济区域东部地区(12省市区辽、冀、京、津、鲁、苏、浙、沪、闽、粤、桂、琼)中部地区(9省吉、黑、蒙、豫、晋、鄂、皖、赣、湘)西部地区(10省市区渝、川、黔、滇、藏、陕、甘、青、宁、新) 三、区域经济学 狭义的区域经济学: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和区际关系的科学。 广义的区域经济学:研究区域经济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 四、区域开发 ?定义:是人类开发利用各种资源、谋求区域经济增长和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 ?影响:该主观行为如果是科学合理的,就会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如果是伪科学的、不合理的,就会限制区域经济的发展。 第二节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区域经济学课件

区域经济学课件 第一章区域、区域系统与区域经济学 区域:地球表面上被某种特征(特别是具有社会经济学意义的特征)所固定的空间系统。系统结构:系统内部各组成部分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通过系统内部各种比例关系的 研究,可以揭示系统结构的数量特征。 区域系统结构:区域系统内部各子区域、各部门、各要素、各方面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 和有机联系。(空间结构、中心地结构、资源结构、社会结构、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 技术结构、固定资产投资结构、消费结构、交通结构、能源结构、消费积累结构、进出 口结构、市场结构) 恩格尔系数:食品消费占整个生活消费的比例。 区位商:Q=(N/A)/(N/A) 含义:Q越大,该地区的这个部门所占的比例相对较高。区位商11 大于1,表明本区域的部门相对高于背景区域,因而可能是专业化部门或优势部门。基尼系数:再全部居民收入中,用于进行不平等分配的那部分收入占总收入的百分比。区域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地区域(经济)系统,目的是促进区域的发展,任务是揭示区域经济运动规律,寻求促进区域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第二章区域发展与科学发展

区域发展的形式:量的扩张(描述区域经济规模的指标包括产值、产量和增加值;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质的改善(包括资本的积累、生产条件的改善、投入要素的节约、产出的质量的提高,以及与周边地区关系、与环境关系的改善等)。结构的优化(技术结构、所有制结构、消费积累结构)。 生产函数:假定在一个区域内,科技进步过程中生产要素的边际替代率不发生 变化,则这个 αβ 区域的产出增长型生产函数为Y=A*K*Liiii i为第i个区域;k为资金投入量;L为劳动力投入量;K=固定资金+定额流动资金年平均余额。A越大,i地区的技术管理水平越高。α+β=1,规模报酬不 变;α+β<1,规模报i 酬递减;α+β>1,规模报酬递增。 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内容包括: 1: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题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出共同富裕的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坚持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是人名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持续发展。 3:坚持统筹兼顾。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区域发展中的重大关系,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区域层次性与可持续发展关系:区域等级越高,结构越复杂,

城市与区域经济学复习要点

中国城市发展区域层面的问题 中国的区域经济增长与区域经济差距问题已经引起了各界的高度关注。 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均衡 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与重构 区域生态环境问题 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沿海的经济高速和超高速增长,人口密集,大中城市迅速膨胀,引起突出的环境问题。 经济高速增长主要依靠大规模地开发资源和对资源进行大规模加工的地区的污染加剧。 在生态基础本来就很脆弱的地区,产业结构正在作适应性的调整。 城市层面 ●城市病的出现并迅速蔓延 交通拥堵 住房困难 环境恶化 公共服务差 ●城市功能定位不合理 ●城市竞争力不高 ●城市内部结构有待优化-就业与居住问题 ●…… 中国区域与经济发展格局 为什么要关注城市与区域问题? 全球化的加速,区域(都市区)成为了国家间竞争的焦点。如,长三角城市群,认为是世界第六大城市群。 区域一体化、城市区域化:城市间联系的不断加强,城市问题的区域化 城市经济对于国家经济的贡献越来越大。 城市与区域经济的日益重要 城市与区域经济作为分析工具与手段 经济是城市与区域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解决城市与区域发展中产生问题的重要工具与实现手段。 城市与区域经济作为城市发展的过程和目标 规划作为公共政策的明确提高了城市与区域经济的地位与作用 国家战略的要求 区域概念的基本内涵 经济活动相对独立,内部联系紧密而较为完整,具备特定功能的地域空间 (1) 地域性或空间性 (2)区域存在于主权国家疆域内(或等同),中央政府对它拥有政治、经济方面的控制权,或者中央政府的代表代理中央政府行使控制权(如次一级行政区或特殊地区)。 (3)区域的相对独立性和完整性 (4)区域的专业化分工

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

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 一.指导思想 1、本专业致力于培养城乡与区域规划和管理方面的专门人才。城乡与区域规划管理人才适应了中国推进新型城市化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新需要,是继企业管理人才需求高潮之后我国出现的新的人才需求领域。根据这一人才需求趋势,基于华东师大人文地理学科的优势特点,本专业本阶段明确以城乡与区域规划管理为方向,并构建相关的专业课程体系。 2、本专业培养方案的设计紧跟世界经济和科技发展新潮流,充分体现学科前沿。为培养学生优秀的专业素质和出色的实践能力,本专业的课程设置学习借鉴了国外著名大学相关学科的课程体系,并结合中国现阶段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理论知识的培养以自然和人文地理学、城市与区域经济学为核心,实践能力的训练以城乡和区域规划管理、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管理为重点。 3、本专业课程设置遵循拓展课对专业课时不足的补充作用,扩大选修领域。围绕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区域经济学、地理技术和城乡规划管理五个主题组建专业课程群,课程之间关系清晰,衔接有序,尽量减少重复和过度交叉。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育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地理科学和管理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管理和科研实践能力的专门人才。学生毕业后适合到各级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城市与地方发展和规划的管理工作,或到科研部门、高等和中等学校从事人文地理及城乡规划相关领域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也可以继续攻读人文地理学、区域经济学和城市规划等相关学科的硕士学位,经过进一步学习成为城市与区域科学的科研和教学机构的高级专门人才。为达此目标,学生须达到如下要求: 1、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 2、有高尚的情操、文明的行为举止、良好的职业道德,热心为社会服务。 3、熟练掌握人文地理学和城乡规划的相关理论、方法,并能结合国家与区域发展的生动实践,开展城市与区域的相关战略研究。 4、具有健全的心理和生理素质,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保持身心健康。 5、掌握一门或一门以上外语,能较熟练阅读专业外文资料,具有较好的计算机操作及应用技能。 三.毕业要求 (知识要求、能力要求、素质要求、学分课程要求等) 1、学生在选课指导教师的指导下选择自己的学习进程,修满教学计划规定的150学分,并通过《形势与政策》考核要求,方能毕业。 2、建议学生在一、二年级选课最多不超过27学分,最低不低于20学分。三、四年级最高不超过24学分,最低不低于14学分。 3、通识教育课程必修模块要求学生在文化传承类四门课程中任选一门2学分,在通识教育精品课程中修读2学分。 4、专业选修课中,至少修读一门双语课程、2门人文地理类课程、2门城乡规划类课程以及一门学科前沿类课程。 5、允许学生修满学分提前毕业或延长学习年限,但学习年限最长不得超过6年(含休学)。 6、学制:四年。达到学士学位授予条件者,可以获得理学学士学位。 四.课程结构比例 1、 总学分: 152学分 2、 通识教育课程49学分, 占32.2% 3、 学科基础课程22学分, 占 14.4% 4、 专业教育课程81学分, 占53.4% 五.专业核心课程

区域经济学参考书目

区域经济学参考书目 1、高洪深,《区域经济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2、李京文,《中国区域经济教程》[M],广西人民出版社,2000。 3、李清泉,《落后地区经济发展与农村城市化》[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6。 4、郝寿义,安虎森,《区域经济学》[M],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5、张敦富,《区域经济学原理》[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9。 6、吕拉昌,《区域整合与发展》[M],科学出版社,2003。 7、谢一地,《政府规制经济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8、顾朝林等,《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城市发展——跨世纪中国城市发展战略研究》 [M],商务印书馆,2003。 9、李小建,《经济地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10、成德宁,《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理论、模式与政策》[M],科学出版社, 2004。 11、林善浪,张国,《中国农业发展问题报告》[R],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 12、姜爱林,《城镇化、工业化与信息化协调发展研究》[M],中国大地出版 社,2004。 13、王梦奎,冯并,谢伏瞻,《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C],中国发展出版社, 2004。 14、陆立军等,《区域经济发展与欠发达地区现代化》[M],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2。 15、张一民,《论中国的新型工业化与城市化》[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4。 16、宋奇成,《以城市带动农村经济发展战略的理论与实践研究》[M],四川 大学出版社,2002。 17、朱若峰,朱泽,《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M],湖北科 学技术出版社,2001。 18、姚士谋,汤茂林等,《区域与城市发展论》[M],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 社,2004。 19、郭熙保,《经济发展理论与政策》[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20、王自亮,钱雪亚,《从乡村工业化到城市化——浙江现代化的过程、特 征与动力》[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 21、赵苑达,《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22、唐宇文,《区域经济互动发展论》[M],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 23、王梦奎、李善同等,《中国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研究》[M],商 务印书馆,2000。 24、王必达,《后发优势与区域发展》[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25、陈秀山,张可云,《区域经济理论》[M],商务印书馆,2004。 26、冯之浚等,《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27、罗勇,《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28、安虎森,《区域经济学通论》[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29、方创琳,《区域发展战略论》[M],科学出版社,2002。

区域经济学导论思考题

第1章区域经济学导论 1.什么是区域?均质区、结节区和规划区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区域:根据一定目的和原则而划定的地球表面一定范围的空间,是自然、经济和社会等方面的内聚力而历史奠定,具有相对完整的结构,能够独立发挥功能的有机体。 区别: 均质区指自然要素具有相似性或相对一致的区域。自然要素的相似性:高原区、平原区、丘陵区(地形) 人文要素的相似性:方言区(语言)、水田农业区、旱作农业区(农作物。具有单一的面貌,是根据内部的一致性和外部的差异性来划界的,其特征在区内各部分都同样表现出来,这种区域称之为均质区。如干旱区。 结节区或功能区,枢纽区。它是由区域内核心以及与其功能上紧密相连,具有共同利益的外围地区所组成。 规划区:政策在决策时,按照政策目标而界定的区域。 联系:都属于区域,拥有区域的特征。 2.为什么说资源禀赋差异、集聚经济和转移成本是区域经济分异和存在的客观基础? 区域自然条件不同产生区域差异,各地生产要素分布不均衡,并且要素具有不完全流动性,造成区域经济差异;相关企业按照产业和经济联系,在空间上相互聚集中从而带来成本节约和效率提高等经济利益,研究区域产业集聚;不同区域之间的生产要素李东和转移要有转移成本,区域经济学研究该项成本。 3.为什么说区域性、综合性和应用性是区域经济学的主要特点? 区域性是指研究对象的是区域,拥有各自的特点及发展状况,具有区域性;综合性是指某一区域经济状况及发展不仅仅取决于一种因素,是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应用性是指区域经济学研究的内容是要应用于显示生活中的,研究内容也来自于现实生活。 第2章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基础(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制度环境) 1.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对区域经济的作用? 区域发展与资源开发利用有着密切的关系。资源是决定区域产业结构的基本因素,资源的类型、数量、质量及时空组合特征是决定区域发展方向,选择区域发展的模式的依据之一。区域的发展需要综合利用各种资源,各种资源对区域的发展均有重要意义。但由于各区域区位条件和自然条件的差异,以及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发展程度的不一致等原因,区域内不同资源的数量、质量及获取的难易程度是各不相同的。因此,各区域在其发展过程中,根据自己的资源特征,选择了不同的发展模式,这些模式可分为自然资源型、社会资源型、综合型及资源缺乏型等四大类。 2.人力资源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 人力资源与经济增长理论:人力资源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经济发展的需要劳动力支持,人力资源是区域经济发展一个重要因素,在经济发展迅速的现代社会,高素质的人力资源越来越决定一个公司或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如华为公司等。 (一)以人为本是区域经济的主要特征之一 (二)人力资源开发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根本推动力 (三)人力资本运营是区域经济的基本经营模式

区域经济学教材

区域经济学教材

区域经济学 Seminar in Regional Economics 32学时2学分 一、课程性质、地位和任务 区域经济学是一门新兴的理论经济学科,作为专题课程,它以区域经济为对象,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区域经济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主要任务是探讨经济区位决策与产业结构理论;区域内部经济结构与变动规律和区际分工协作理论与应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框架和政策体系;运用区域经济有关理论方法分析我国国情和区情,为研究生从事区域经济问题研究提供理论和方法指导。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主要有:经济学、农村经济学、城市经济学、产业经济学。 本课程面向我校经济和管理类专业硕士研究生开课,是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课程之一。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学习,应着重理解市场经济条件下区域经济发展变化规律。了解经济区位决策与产业结构理论;掌握区域内部经济结构与变动规律和区际分工协作理论与应用;了解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框架和政策体系;学会运用区域经济有关理论方法分析我国国情和区情。 三、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 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表 章节教学内容 学 时 课堂讲 授 分析讨 论

1 导论 2 2 2 经济活动的区位 3 2 1 3 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工与区域空间的形成 3 2 1 4 区域经济增长 3 2 1 5 区域产业结构 3 2 1 6 区域分工与联系 3 2 1 7 区域空间的地域结构 3 2 1 8 城市经济 3 2 1 9 城乡边缘区 3 2 1 10 乡村经济 3 2 1 11 看得见的手——区域经济政策 3 2 1 合计 32 22 10 第一讲 导论 教学目的与要求: 教学重点与难点:本章重点是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及其内容;本章难点是经济区域的概念。 教学时数:2 教学参考书: 1. 艾德加.M.胡佛、弗兰克.杰莱塔尼:《区域

区域经济学和相关学科的关系

区域经济学的边界及其与相关学科之间的关系 吴浙(南开大学城市与区域经济研究所天津 300071) 内容提要区域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尽管一些相关学科需要将区域经济学作为它们重要的知识基础,但这并不等同于区域经 济学学科边界的扩展。而从中国区域经济学发展的角度来看,如何为其 他相关学科提供科学的知识基础,进而在各个领域的决策中体现区域经 济学的影响力,已经成为当前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关键词区域经济学学科边界学科影响力相关学科 一、对区域经济学的边界进行明确界定的可行性 区域经济学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是经济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因此,区域经济学的发展首先是与经济学学科体系内的其他一些相关学科,特别是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数量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国际经济学等学科的发展相关联的。例如,厂商的区位决策通常是建立在微观经济学的基础之上的,国家的区域政策往往只是国家宏观政策的一个组成部分,区域经济研究中的计量方法和各种数量模型主要来自数量经济学……。近年来,产业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国际经济学等经济学的应用性分支学科正在对区域经济学的发展生产越来越大的影响,区域经济学者也开始关注区域的产业结构和产业组织问题、关注地区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关注跨国性的区域经济合作问题。并且还有一些分支学科从区域经济学中派生出来、并得到了发展壮大,如城市经济学、土地经济学等。 在区域经济学诞生和发展的过程中,一些相关学科的知识基础也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就是作为地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的经济地理学,不但为区域经济学的研究提供了一些空间分析方法和具体案例,也为区域经济学的学术队伍建设输送了大量的人员。此外,政府管理学、社会学、市场营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