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用智能心率检测仪

家用智能心率检测仪
家用智能心率检测仪

家用智能心率检测仪

辽宁工业大学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课程设计(论文)

题目:家用智能心率检测仪

院 (系): 电气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起止时间: 2012.6.18 -2012.6.29

课程设计(论文)任务及评语

院(系):电气工程学院教研室:测控技术与仪器注:成绩:平时20% 论文质量60% 答辩20% 以百分制计算

I

摘要

随着电子产业的飞速发展,电子技术产物已经涉及到各个行业,为社会的发展提供的不可磨没的贡献。当今医疗技术的发展,无疑也离不开电子技术的应用。将人体的各种信号转变为电信号,得到人体健康程度的信息。

关键词:心率;检测仪;压电陶瓷;单片机;

II

本科生课程设计(论文)

目录

第一章绪

论 ..................................................................... ..............................................................

1

第二章课程设计的方

案 ..................................................................... (2)

2.1概

论 ..................................................................... . (2)

2.2系统组成的整体结

构 ..................................................................... (2)

2.2.1 单片机的选

型 ..................................................................... (3)

2.2.2 传感器的选

型 ..................................................................... (3)

2.2.3 数码管显示的选

型 ..................................................................... . (3)

2.2.4 键盘电路方式的选

型 ..................................................................... (3)

第三章硬件设

计 ..................................................................... (4)

3.1整体系统硬件电路设

计 ..................................................................... .. (4)

3.2 硬件电路系统各个单元设

计 ..................................................................... .. (4)

3.2.1单片机的选

择 ..................................................................... . (4)

3.2.2 单片机最小系统设

计 ..................................................................... (5)

3.2.2 传感器及信号处理硬件电

路 ..................................................................... (6)

3.2.3 记忆电路

(AT24C02) .............................................................. . (7)

3.2.4键盘电

路 ..................................................................... (8)

3.2.5报警电

路 ..................................................................... (8)

3.2.6显示电

路 ..................................................................... (9)

第四章软件设

计 ..................................................................... . (11)

4.1 软件总体设

计 ..................................................................... (11)

4.2 部分软件程序设

计 ..................................................................... . (12)

4.2.1外部事件计数器程序设

计 ..................................................................... (12)

4.2.2 定时中断程序设

计 ..................................................................... .. (12)

4.2.3 数码管驱动软件实

现 ..................................................................... . (13)

4.2.4心率程序设计流

程 ..................................................................... (13)

4.2.5 键盘软件设

计 ..................................................................... . (14)

第五章测

试 ..................................................................... ...........................................................

15

5.1 误差分

析 ..................................................................... .. (15)

5.1.1模拟部分误差分

析 ..................................................................... (15)

5.1.2 数字部分误差分

析 ..................................................................... .. (15)

III

本科生课程设计(论文)

第六章总

结 ..................................................................... (18)

参考文

献 ..................................................................... .................................................................. 19 附录 ? ................................................................... . (20)

录 ? ................................................................... . (21)

IV

本科生课程设计(论文)

第一章绪论

随着微电子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技术的成熟,出现了以计算机为核心的数字检测装置。这样的测量装置测量范围宽、工作方式灵活多变、适应面广。从方便快捷和经济条件许可等因素综合来看,数字电路具体很高的优越性,所以数字电子技术的发展是未来信息时代的第一选择。

心脏跳动的频率称为心率(次/分钟),心脏在周期性波动中挤压血管引起动脉管壁的弹性形变,在血管处测量此应力波得到的就是脉搏波。因为心脏通过动脉血管、毛细血管向全身供血,所以离心脏越近测得的脉搏波强度越大,反之则相反。在脉搏波最强的血管处,用手指在体外就能感应到脉搏波。随着电子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脉搏测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人工测量法或听诊器测量法。利用压阻传感器对脉搏信号进行检测,并通过单片机技术进行数据处理,实现智能化的脉搏测

试,同时可通过示波器对检测到的脉搏波进行观察,通过脉搏波形的对比来进行心脏的健康诊断。这种技术具有先进性、实用性和稳定性,同时也是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的发展方向。考虑到脉搏波(PPG)不仅有脉搏频率参数,其中更有间接的血压、血氧饱和度等等参数,所以脉搏波的观察在医学诊断中非常重要。

但是一些大型的检测器材过于昂贵,普通老百姓也不能常常去医院检测心率,因此电子技术又开放家庭医疗市场,方便便捷了日常生活,可以坐在家里进行身体检测,一但出现问题可以及时进行处理。

本设计以单片机为主控信号,外辅少量硬件电路,完成心率测量、记忆、显示、报警等功能。首先,在系统开机时通过键盘设定系统的工作方式,然后,将压电陶瓷片检测到人体心

跳信号经过放大、滤波及整形处理后输入给单片机,单片机对测量的数据进行处理,送显示电路显示。

1

本科生课程设计(论文)

第二章课程设计的方案

2.1概论

本次设计主要是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设计家用智能心率检测仪,并在实践的基本技能方面进行一次系统的训练。能够较全面地巩固和应用“单片机”课程中所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并初步掌握小型单片机系统设计的基本方法。

应用场合: 应用于家庭与个人。

系统功能介绍: 以单片机为主控信号,外辅少量硬件电路,完成心率测量、记忆、显示、报警等功能。

技术参数:

1、心率检测范围为0,150次/min;

2、心率检测误差为1次/min;

3、心率下限为40次/min;上限为120次/min;

2.2系统组成的整体结构

图2.1 整体系统

2

本科生课程设计(论文)

2.2.1 单片机的选型

单片机作为整个系统的控制端,选择合适的单片机是很重要的,考虑到目前单片机市场情

况与应用场合的配置来看,目前Atmel公司生产单片机嵌入式控制应用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主要的型号为AT89C系列和AT89S系列,两款的性价比都很高并且软件程序上完全兼容,S系列的性能高于C系列,但目前C系列的单片机已经停产,所以本设计选用AT89S系列,目前广泛应用的S系列包括S51与S52,对于本设计的实际情况来说,AT89S51完全可以使用,但是为了追求高性能使用,本设计选用AT89S52.

2.2.2 传感器的选型

目前对于市场上对于心率的测量的传感器有两种:光电式传感器;压电陶瓷式传感器。相比较压电陶瓷式的传感器的测量误差小,精度高,测量方便的优点,并且目前市场上很多心率测量都选用光电式传感器,所以本系统采集更好的传感器来开辟新的市场,因此采用压电陶瓷传感器来设计。

2.2.3 数码管显示的选型

数码管显示的方式有两种:动态显示;静态显示。

静态显示就是当显示某一字符时,相应段的发光二极管恒定的导通或截止,并且显示器的各位可同时显示,静态显示时,较小的驱动电流就能得到较高的显示亮度。但是静态显示会占据很多I/O口,浪费资源。

动态显示就是一位一位的轮流点亮显示器的各个位(扫描),显示器的亮度即与导通电流有关,也与点亮时间和间隔时间的比例有关,但是只许总线I/O口,节省I/O口的资源。

对于本设计的要求,需要使用I/O口,尽量要合理安排I/O口的使用,所以本设计选用动态显示。

2.2.4 键盘电路方式的选型

键盘电路的方式有两种:独立式按键结构;矩阵式按键结构。独立式按键结构电路配置灵活,软件设计简单,在按键数量少的时候才选用此种方法;而矩阵式按键结构常使用在按键多的情况下。本设计的按键数量为四个,所以采用独立式按键结构。

3

本科生课程设计(论文)

第三章硬件设计

3.1整体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硬件电路主要是心率信号检测及处理。心率信号检测及处理部分包含压电陶瓷片、放大器、滤波电路、整形电路。对待测信号进行放大的目的是降低对待测信号的幅度要求;波形变换和波形整形电路则用来将放大的信号转换成可与单片机相连的TTL信号;通过单片机的设置可使内部定时器T1对脉冲输入引脚T0进行控制,这样能精确地算出加到T0引脚的单位时间内检测到的脉冲数。硬件整体结构如图2.1所示。

将压电陶瓷片检测到人体心跳信号经过放大、滤波及整形处理后输入给单片机,单片机对测量的数据进行处理,记忆电路主要用来存储测量数据,实现掉电存储功能,送显示电路显示。本设计以单片机为主控信号,外辅少量硬件电路,完成数据处理、记忆、显示、等功能。

3.2 硬件电路系统各个单元设计

3.2.1单片机的选择

单片机作为整个系统的控制中心,选择正确的单片机尤为重要,经过考虑本系统选择Atmel公司生产的AT89S52单片机作为控制中心,AT89S52是一种低功耗、高性能CMOS 8位微控制器,具有8K 在系统可编程Flash 存储器。使用Atmel 公司高密度非易失性存储器技术制造,与工业80C51 产品指令和引脚完全兼容。片上Flash允许程序存储器在系统可编程,亦适于常规编程器。在单芯片上,拥有灵巧的8 位CPU 和在系统可编程Flash,这些优点使得AT89S52在众多嵌入式控制应用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

图3.1 实体图

4

本科生课程设计(论文)

图3.2 封装图

3.2.2 单片机最小系统设计

1.复位电路

复位电路是由外部的复位电路(电容串联电阻)来实现的。片内复位电路是复位引脚RST通过一个斯密特触发器与复位电路相连,当系统一上电,RST脚将会出现高电平,并且,这个高电平持续的时间由电路的RC值来决定。斯密特触发器用来抑制噪声,它的输出在每个机器周期的S5P2,由复位电路采样一次。复位电路通常采用上电自动复位和按钮复位两种方式,此电路系统采用的是上电与按钮复位电

路,如图所示。当时钟频率选用6MHz时,C取22μF,Rk约为1K。由图并结合

"电容电压不能突变"的性质,可以知道,典型的51单片机当RST脚的高电平持续两个机器周期以上就将复位,所以,适当组合RC的取值就可以保证可靠的复位.原则就是要让RC组合可以在RST脚上产生不少于2个机周期的高电平。

2.时钟电路

系统的时钟电路设计是采用的内部方式,即利用芯片内部的振荡电路。AT89单片机内部有一个用于构成振荡器的高增益反相放大器。引脚XTAL1和XTAL2分别是此放大器的输入端和输出端。这个放大器与作为反馈元件的片外晶体谐振器一起构成一个自激振荡器。外

接晶体谐振器以及电容C3和C2构成并联谐振电路,接在放大器的反馈回路中。对外接电容的值虽然没有严格的要求,但电容的大小会影响震荡器频率的高低、震荡器的稳定性、起振的快速性和温度的稳定性。因此,此系统电路的晶体振荡器的值为12MHz,电容应尽可能的选择陶瓷电容,电容值约为22μF。在焊接刷电路板时,晶体振荡器和电容应尽可能安装得与单片机芯片靠近,以减少寄生电容,更好地保证震荡器稳定和可靠

5

本科生课程设计(论文)

地工作。

图3.3 单片机最小系统

3.2.2 传感器及信号处理硬件电路

1.压电陶瓷相关知识

某些材料在机械应力作用下,引起内部正负电荷中心相对位移而发生极化,导致材料两端表面出现符号相反的束缚电荷的现象,称为压电效应。具有这种性能的

陶瓷成为压电陶瓷。压电陶瓷是人制备的压电材料,它需要外加电场极化处理后才具有很强的压电效应。他的表面电荷的密度与所受的机械应力成正比。

2.心率检测处理电路

心率检测处理硬件包括前端传感器、信号放大电路、滤波电路、整形电路。将压电陶瓷片检测到人体心跳信号经过放大、滤波及整形处理后输入给单片机,单片机对测量的数据进行处理,记忆电路主要用来存储测量数据,实现掉电存储功能,并送到数码管显示电路显示。本设计以单片机为主控信号,外辅少量硬件电路,完成数据处理、记忆、显示等功能。

基于单片机的心率计的设计,它解决了传统测量方法的不准确性和随机性,能够准确的测量出人体的心率,并以数字的方式显示测量结果。文章的核心是硬件电路的设计,对选择的各芯片介绍了其主要工作原理。设计中选用压电陶瓷片将人体的脉搏信号转换为可处理的电信号,经过电路的放大、整形、滤波和变频,再输入到AT89S52单片机中,

6

本科生课程设计(论文)

利用其定时/计数功能进行处理,从而实现人体心率的测量和数码管的显示。具体电路如下图。

图3.4 心率检测处理

检测心率脉冲信号的传感器采用压电陶瓷(在压电陶瓷片上安装一海面垫以传递脉冲信号);将采集到的心率信号经过由CD4069的3个非门组成3级放大电路进行放大,然后通过由R4、R5、C5及R7、R8、C6构成的2级梯形滤波电路进行滤波处理,即可获得人体心率范围的信号(约在0.66Hz- 3.33Hz之间);再通过由二极管D1、D2和R6构成的检测电路以及由U1F、U1D、U1E这3个非门构成的整形电路处理后,就可得到单片机所需要的标准的0-5V脉冲信号。

3.2.3 记忆电路(AT24C02)

记忆电路的功能主要储存测量数据的,实现掉电储存功能。本设计采用

AT24C02芯片进行设计。AT24C02是CMOS 2048位串行E2PROM,在内部组织成

256×8位。AT24C02的特点是具有允许在简单的二线总线上工作的串行接口和软件协议。

记忆存储电路见图3.6。存储芯片采用AT24C02。SDA为串行数据输入/输出引脚; SCL为串行同步时钟输入端;A0、A1及A2是片选信号输入端;TEST引脚是写保护,接地时表示不保护,测量完心率数据后想要保存时就按一下存储按键K3,单片机就给AT24C02提供合适的时钟,然后将数据存入指定地址。当然,控制字、地址和数据是分3次输入的,并且在每段之间要求AT24C02提供给单片机一个应答信号。此外,在读写数据前后要加开始和停止位。

7

本科生课程设计(论文)

图3.5 记忆电路原理图

3.2.4键盘电路

因为I/O口够用,所以4个按键分别接到单片机的P1.2、P1.3、P1.4、P1.5 上,采用查询方式进行工作。K1、K2、K3及K4依次分别完成开始测量、查询、存测量结果及清除记忆数据等操作。键盘电路如图3.7所示。

图3.7键盘电路

3.2.5报警电路

报警电路的主要功能在于当测量值跳出正常范围,电路将实现提醒用户模式,显示一些情况告知用户出现什么状况。

对于报警电路设计比较简单,当心率低于下限和高于上限时,红灯亮,当心率在正

8

本科生课程设计(论文)

常范围报警电路图3.9 报警电路

3.2.6显示电路

数码管显示有两种方式:静态显示与动态显示;由于设计为了简化电路,降低成本,以此选用动态显示方式。如图3.10所示。

图3.10 数码管显示

9

本科生课程设计(论文)

2片74LS373(锁存器)的数据输入端均接在单片机的P0口上,单片机通过P1.0和P1.1给2

片74LS373提供片选信号,从而实现分时选择2片74LS373工作,分别传送段码和位码。图中3数码管个用来显示每分钟心跳次数;ULN2803是8反相驱动器,作为位增强驱动器。

如何动态显示就要使用动态扫描了,在程序中,首先显示一个数,然后关掉;然后显示第二个数,又关掉,显示第三个数,又关掉。。。直到所有要显示的个数完成,再从头开始扫描。轮流点亮扫描过程中,每位显示器的点亮时间是极为短暂的(约1ms),由于人的视觉暂留现象及发光二极管的余辉效应,尽管实际上各位显示器并非同时点亮,但只要扫描的速度足够快,给人的印象就是一组稳定的显示数据,不会有闪烁感。

10

本科生课程设计(论文)

第四章软件设计

4.1 软件总体设计

软件的编写对一个系统的控制至关重要,它将教授控制芯片怎么去进行相应的动作。这是数字电子计数的一大提点。

软件的设计主要在于单片机的控制程序编写,本设计涉及到单片机内部模块有:时钟定时、事件计数、内部中断、数码管驱动显示、键盘软件编写等程序的编写。程序的功能是控制整个系统的工作,通过单片机内部的定时/计数来设置定时事件与计数数值,通过时间与数值来进行相应的动作。

图4.1 软件流程图

11

本科生课程设计(论文)

4.2 部分软件程序设计

4.2.1外部事件计数器程序设计

前端信号(即心率检测处理信号)为0~~5V的数字脉冲信号,单片机可以识别此类信号,

AT89S52内部拥有三个16为的定时/计数器,T0、T1与AT89C51完全相同,故选择T0模式2事件计数模式,模式2为八位计数模式,计数上线为256,完全满

足使用范围,初始化时设置为边沿触发模式。程序流程图如下。

图4.2 计数过程

4.2.2 定时中断程序设计

心脏跳动的频率称为心率(次/分钟),根据每分钟心脏跳动的次数来判断人体

的健康程度,所以需要当时间到达时候,计数器将不再工作,因此,系统需要进行一分钟的定时时间,当一分钟的时间到达后,执行中断,禁止计数器工作,心跳次数显示为恒定值不变。

图4.3 定时中断流程图

12

本科生课程设计(论文)

4.2.3 数码管驱动软件实现

数码管的驱动方式为动态驱动,程序上的编写实现要按照扫描形式进行,先打开一个,然后关掉,在打开第二个,在关掉,依次进行,每次点亮时间很短,并且需要进行延迟一点时间。

4.2.4心率程序设计流程

测量心率有模拟和数字两种方法。模拟方法是在给定的时间间隔

(1-1)

如果用频率为f0的时钟脉冲作为测量时间基准,在R波由高电平变成低电平的瞬间触发外部中断INT0,开始对时钟脉冲计数,当R波再由高电平变成低电平的瞬间停止记数。设计数值为N,则T=N/f0秒,故瞬时心率的计算公式为IHR=60f0/N (1-2)

我们用的单片机的时钟频率f0=12MHz时,IHR=60×12M/N=720M/N。平均心率(Average Heart Rate)的测量是将一定时间 (1-3)

图4.4 心率处理波形

根据瞬时心率计算公式及图4.4,瞬时心率的计算应以12MHz的时钟频率作为时间基准,测量相邻两次心跳之间的时间,然后做除法运算。因此,瞬时心率计算电路应包

13

本科生课程设计(论文)

括一个12位的二进制计数器和一个16位的二进制除法电路。平均心率的计算应根据测量结束前最后测得的16次心率值求平均,因此心率计算电路还应包括一个能完成12位二时制数加法的电路和一个能完成12位二进制数除法的电路,这个

除法运算可通过移位寄存器右移四次来实现。计数器、加法器和移位寄存器也容易实现。下面主要讨论测量的实现方法。

瞬时心率计算公式是一个抛物线函数,分母中计数值N是一个变量,这个除法运算不能通过简单的移位寄存器来实现;而设计16位二进制除法运算电路,无论采用组合电路还是采用时序电路,都将耗费很多的芯片资源。另一方面,人的正常心率为60,120跳/分钟,即使心率出现异常,也不会超过20,200跳/分钟,因此所测量的心率值只有有限个数据。这样,可根据每一个可能出现的心率值,预先求出N 的变化范围,制作一张表,存入ROM中。实际测量时,再根据测到的N值,选择相应的心率数据。假设心率的变化范围为20,200,则N的变化范围为3077,300。具体情况如下表。

表1瞬时心率值IHR与计数值N的关系

4.2.5 键盘软件设计

本系统含有五个按键键钮设置,每个按钮实现不同动作,即单片机复位、开始测量、查询、存测量结果及清除记忆数据等操作。

图4.5 键盘流程图

14

本科生课程设计(论文)

第五章测试

5.1 误差分析

一个系统误差的存在是并不可少的,同时误差是很难消除的,更多的是需要使误差降低到最小,以符合系统的最初设计思想,符合用户使用的需求。因此对一个系统误差的分析贵为重要。误差分析的目的就是要找出引起测量的主要原因,从而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减少测量误差,提高测量的精确度。下面将对此系统进行误差分析。

本系统主要的误差存在模拟部分与数字部分,模拟部分包括传感器自身的误差,前端处理电路产生的误差;数字方面包括测量心率误差、软件编写定时程序、延时程序等。

5.1.1模拟部分误差分析

传感器自身误差属于系统误差,只能在硬件上尽量减低,另外也可以再后面的电路上与软件上进行修复。前端心率检测处理电路对整个系统的误差影响比较微弱,不是本系统主要误差。

5.1.2 数字部分误差分析

数字部分误差主要来源于软件程序上的编写与算法,主要分析下心率检测软件编写误差与定时/计数带来的误差。

1.心率程序误差分析

数字方法测量瞬时心率属于时域测量的测频原理,误差来源于计数器计数脉冲相对误差和标准时间相对误差两部分。

误差的传递公式

(1-4)

有误差的传递公式、(1-1)、(1-2)得 f N, T

(1-5)

fNT

1)量化误差--?误差

由前述频率测量fx=N/Ts=Nfs和周期测量Tx=NT0,可见,由于计数值N为整数,fx和Tx

必然产生“截断误差”,该误差即为“量化误差”。也称为“?1误差”,它是所有数字化仪器都存在的误差。

15

本科生课程设计(论文)

量化误差产生的原因并非由于计数值N的不准确(也并非标准频率源fs或时标T0的不准确)造成。而是由于闸门开启和关闭的时间与被测信号不同步引起(亦即开门和关门时刻与被测信号出现的时刻是随机的),使得在闸门开始和结束时刻有一部分时间零头没有被计算在 (1-6) f xTs, t1, t2

式中,即,N,1,TX TS, t1, t2 (N,1)TX或N,1 S, t1, t2T N,1

x

因此,量化误差的影响相当于计数值N的“?”个字,Δt1,Δt2是随机的它们服从均匀分布,其差值Δt1-Δt2则服从三角分布。

2)闸门时间误差

机内时基(闸门时间)和时标是频率和时间间隔测量的参考基准,它们由内部晶体振荡器(标准频率源)分频或倍频后产生。因此,其准确度和测量时间之内的短期稳定度将直接影响测量结果。通常,要求标准频率误差小于测量误差的一个数量级。因此,内部晶振要求较高稳定性。若不能满足测量要求,还可外接更高准确度的外部基准源

3)表达式

由频率测量表达式:fx=N/Ts=Nfs,计数器直接测频的误差主要由两项组成:即量化误差(?1误差)和标准频率误差。总误差采用分项误差绝对值合成,即

16

本科生课程设计(论文)

fx

x

N

,N

fSs

(1-7)

式中,ΔN即为?1误差,其最大值为ΔN=?1,而 N(fc)分频得到,设fs=fc/k,则 f

S s

c

SX

TSF

由于fs由晶振

X

f

xx

f于是,频率测量的误差表达式可写成: c

4)误差曲线图

[

1

T

x

,|

X

fcc

|]

(1-8)

图 5.2 误差曲线图

数字人体心率检测仪的设计

数字人体心率检测仪的设计 1.设计思路 本课题研究的是数字人体心率监测仪的设计,我所设计的检测仪,它使用方便,只需将手指端轻轻放在传感器上,即可实时显示出你的每分钟脉搏次数,特别适合体育训练和外出旅游等场合使用。采用红外光学检测法,摒弃了不便于运动状态下测量脉搏的听诊器和吸附在人体上的电极等老式测量方法。检测的基本原理是:随着心脏的搏动,人体组织半透明度随之改变:当血液送到人体组织时,组织的半透明度减小:当血液流回心脏,组织则半透明度增大。这种现象在人体组织较薄的手指尖,耳垂等部位最为明显。因此,本心率检测仪将红外发光二极管产生的红外线照射到人体的上述部位,并用装在该部位的另一侧或旁边的红外光电管来检测机体组织的透明程度并把它转换成电信号。由于此信号的频率与人体每分钟的脉搏次数成正比,故只要把它转换成脉冲并进行整形,计数和显示,即可实时的测出脉搏的次数。 心率与脉搏的联系:心率与脉搏在身体正常的时候是相等的。在房颤等心脏疾病时候可出现不等。因此心率测量问题可以转化为脉搏的测量,而脉搏的测量有更容易实现的特点,在实际应用中得到更广泛的运用。 本检测仪的有效测量范围为50次—199次/分钟。 2 方案设计 2.1 心率采集处理电路 心率采集处理电路如图1-1所示。该部分电路主要由脉搏次数红外检测采集电路模块、信号抗干扰电路模块、信号整形电路模块等三个主要的电路模块组成。其中,红外线发射管D1和红外线接收管Q1组成了红外检测采集电路:R2与C1、C2与C3、R4与C4和ICA共同工程了信号抗干扰电路组,他们分别承担了对信号的低通滤波、干扰光

线的光电隔离、参与高频干扰的滤除等任务。另外,I CB、C5与R10、ICC则共同组成了信号整形电路模块。 图1 光电式脉搏波传感器的原理 其原理是利用光电信号来测量脉搏容量的变化。当血管内容量变化时,组织对光的吸收程度相对发生变化,利用光电传感器可测出这种变化,该变化反映出血液动脉的基本参数情况。根据朗伯特—比尔(lambert—beer)定律,物质在一定波长处的吸光度和他的浓度成正比,当恒定波长的光照射到人体组织上时,通过人体组织吸收、反射衰减后测量到的光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被照射部位组织的结构特征。 光源和光敏元件分别处于被测部位的两侧,光源发出的光线可以经指尖部组织投射到光敏元件所在的窗口,从而有光敏元件检测出脉搏的波动信号,这样纪录的波也有将其作为指尖容积波处理,通常称这种传感器为透射型光电式脉搏波传感器。 本次设计原用的透射型光电式脉搏波传感器,其电路如图2 所示。

心率测试仪设计方案SRTP结题

心率测试仪设计方案SRTP结题

SRTP结题论文 论文题目心率测试仪设计方案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专业信息工程 年级班级040113 姓名王晨 指导教师高翔

目录 论文题目心率测试仪设计方案 (1) 摘要、关键词........................................................................................................................................ 2第一章绪论................................................................................................................................... 3 1.1 医学常识 1.2 心率测试的意义 1.3 心率测试仪的组成框图 1.4 心率测试的基本过程 第二章基础知识介绍..................................................................................................................... 5 2.1 SC0073微型动态脉搏微压传感器 2.2单片机介绍 2.3 RS232协议串口通信 第三章电路设计方案................................................................................................................. 11 3.1 传感器模块方案选择 3.2 滤波放大电路设计 3.3 比较整形电路设计 3.4 匹配电路设计 3.5 下位机的设计 第四章上位机设计方案............................................................................................................. 17 4.1 上位机设计目的 4.2 功能及要求 4.3 系统框图 4.4 系统主界面设计 4.5 图表分析功能 4.6 数据库存储功能 4.7 健康报告提示 第五章参考文献......................................................................................................................... 24第六章附录................................................................................................................................. 25

心率测试仪设计方案SRTP结题论文

SRTP结题论文 论文题目心率测试仪设计方案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专业信息工程 年级班级040113 姓名王晨 指导教师高翔

目录 论文题目心率测试仪设计方案 (1) 摘要、关键词........................................................................................................................................ 2 第一章绪论................................................................................................................................... 3 1.1 医学常识 1.2 心率测试的意义 1.3 心率测试仪的组成框图 1.4 心率测试的基本过程 第二章基础知识介绍..................................................................................................................... 5 2.1 SC0073微型动态脉搏微压传感器 2.2单片机介绍 2.3 RS232协议串口通信 第三章电路设计方案................................................................................................................. 11 3.1 传感器模块方案选择 3.2 滤波放大电路设计 3.3 比较整形电路设计 3.4 匹配电路设计 3.5 下位机的设计 第四章上位机设计方案............................................................................................................. 18 4.1 上位机设计目的 4.2 功能及要求 4.3 系统框图 4.4 系统主界面设计 4.5 图表分析功能 4.6 数据库存储功能 4.7 健康报告提示 第五章参考文献......................................................................................................................... 26第六章附录................................................................................................................................. 26

基于单片机的脉搏测量仪的设计

于单片机的脉搏测量仪的设计 摘要 脉搏波所呈现出来的形态、强度、速率和节律等方面的综合信息,能反映出人体心血系统中许多生理疾病的血流特征。根据人体脉搏信号特征,本论文设计了一种基于单片机的脉搏测量系统。 系统采用红外发射与接收二极管充当脉搏传感器来采集脉搏信号。首先将采集到的信号通过低通滤波与放大电路对脉搏信号进行处理,然后,将放大的脉搏信号通过整形电路进行电压基准变化,在经过一次放大电路对整形后的脉搏信号进行放大,将信号转换为AT89S52单片机易于处理的脉冲信号。通过单片机编程对脉冲信号进行处理,测量出一分钟内的脉搏次数,最终在数码管中直观的显示出来。 为了节省时间,一般不会作一分钟的测量,通常是测量10秒钟时间内的脉搏数,再把结果乘以6即得到每分钟的脉搏数。发光二极管可以通过发光的形式显示脉搏的跳动。 关键词:脉搏测量仪;AT89S52;LED;信号处理

目录 引言 (1) 第1章绪论 (2) 1.1 脉搏测量仪介绍 (2) 1.2脉搏测量仪的应用 (2) 第2章主要器件介绍 (3) 2.1 单片机的选择 (3) 2.1.1 AT89S52简介 (3) 2.1.2 AT89S52特点.................................................................................................... . (3) 2.1.3 AT89S52引脚功能说明 (4) 2.2 传感器的选择 (6) 2.2.1 红外发光二极管简介 (6) 2.2.2光敏三极管简介 (7) 2.3 驱动芯片的选择 (7) 2.3.1 74LS245简介 (7) 2.3.2 74LS04简介 (8) 2.4 显示器的选择 (9) 2.4.1 三位共阳八段数码管简介 (9) 2.4.2 八段数码管字形表 (9) 第3章系统硬件设计 (10) 3.1 设计原理 (10) 3.2 外围电路 (10) 3.2.1 电源电路......................................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2 复位电路 (11) 3.2.3 晶振电路 (12) 3.2.4 脉搏信号采集放大电路..........................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5 LED显示电路..................................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4章系统软件设计.. (14) 第5章软件调试及仿真 (15) 5.1 软件编译.........................................................................................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单片机的选择 (17) 5.3系统仿真测试 (16) 结论 (18) 参考文献 (19) 致谢 (20) 附录一 (20) 附录二 (21)

数显脉搏测试仪课程设计 精品

目录 摘要 (3) 第一章绪论 (4) 1.1 心率测试的意 义 (4) 1.2 心率测试仪的组成框 图 (4) 1.3 心率测试的基本过 程 (5) 第二章基础知识介绍 (6) 2.1PVdF传感 器 (6) 2.1.1敏感部分 (6) 2.1.2电荷放大器 (7) 2.2555定时器 (7) 2.2.1 555定时器的基本功能 (7) 2.2.2 555组成的基本电路及应用 (9) 2.3 十进制加法计数器 74160 (10) 2.4 锁存器 74LS373 (10) 2.5 显示译码器 74LS48 (11) 2.5.1 译码驱动 器 (11) 2.5.2 发光二极管显示 器 (13)

2.6 数值比较器 74LS85 (13) 2.6.1 74LS85的逻辑功能图和引脚图 (13) 2.6.2 74LS85实现的逻辑功能 (14) 第三章电路设计 (15) 3.1 传感器模块 (15) 3.1.1 传感器的选择 (15) 3.2 放大模块 (15) 3.2.1 放大电路 (15) 3.3 整形模块 (16) 3.3.1 电路图 (16) 3.3.2 电压比较器 (17) 3.3.3 单稳态触发器 (17) 3.4 计数模块 (17) 3.4.1 计数电路 (17) 3.4.2 设计说明 (17) 3.5 定时模块 (17) 3.5.1 电路设计 (17) 3.5.2 计算说

明 (17) 3.6 译码显示模块 (18) 3.6.1 设计电路图 (18) 3.7 数值比较模块 (1) 3.7.1 设计电路图 (19) 3.7.2 比较原理说明 (19) 3.8 报警模块 (20) 3.8.1 报警电路........................................................20. 3.8.2 工作原理 (20) 第四章电路综合 (21) 4.1 整体电路介绍 (21) 4.2 整个电路工作过程 (21) 第五章总结 (22) 参考文献 (23) 附图............................................................................ (24)

便携式心率监测仪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一、目的和意义 便携式医疗设备正不断改进数以百万计患者的医疗保健条件。未来,还将有众多能显著改善医疗效果的创新型医疗应用产品。多年来,心率检测仪在心血管疾病的研究和诊断方面发挥出显著的作用,它们所记录的心脏活动时的生物电信号,已成为临床诊断的重要依据。目前,检测心率的仪器虽然很多,但是体积大,功耗大,不易于携带。有些医院使用的各种心率监测仪器抗干扰性差,开发成本高,价格昂贵,即便用于心率信号采集的传感器也价格不菲。如果心率监测的仪器能够做到体积小,制作成本和销售价格低、操作简单,能被普通家庭患者接受,这无疑为临床诊断和个人保健使用提供了方便。因此,设计一种成本低廉,可随身携带,可长时间记录,显示和存储心率值,可与微机通讯并具有较强抗干扰能力的心率检测仪是十分必要的。基于此,本文探究研发了一种体积小,操作简单,适合家庭和社区医疗保健使用的便携式心率检测仪。 二、国内外现状 心电监护(ECG Telemonitor)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初。1903年,“心电图之父”荷兰教授Einthoven通过1500米的电缆线,记录了世界上第一份完整人体心电图,这在后来被广泛认为是心电监护的雏形。其后数十年间,伴随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大肆流行,心电采集和监测技术得以迅猛发展。最早,医务人员对ECG的监测和需求,是从危重病人抢救开始的。1933年Hooker首次进行实验动物心脏复苏,

通过密切观察心脏跳动状况,来总结和判断病人的危重抢救效果。1943年Claude Beek首次在手术室内实施电除颤,开始ECG的监测和临床应用。1952年Zoll首次推出心脏起搏术,通过对心脏功能未完全恢复的病人进行起搏、监护,使病人得以康复。1956年体外除颤仪问世,提高了危重病人抢救的存活率。1960年Kauwenhoven报道胸外心脏按摩有效,心脏复苏技术日渐成熟。1960年研发的持续床边ECG监测仪,能够适时不断地监护病人的ECG状况,使得心脏病人及危重病人得以密切和连续的被观察,同时帮助医务人员能对病人的心电情况做出连续的分析和判断。20世纪中晚期,动态心电图(Holter)、床旁心电监护仪先后发明并在临床得到应用。同期,使用远程通信技术、全息影像技术、新电子技术和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的远程医疗(TeleMedicine)日益兴起和成熟,心电远程监护获得了长久发展和广泛应用。20世纪60~80年代,基于传输的心电监护技术(TTM)在国外得到应用和普及,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TTM技术的原理是将实时采集的心电信息转变为声音,通过传至医院接收机,再将声音谐调为心电信号,用心电图机描记,医生通过给予患者诊断和治疗国内的医用心电监测仪虽然相比国外起步较晚,但经过多年的研究发展也取得了相当可观的成果。某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的陈颖昭、高跃明等人设计了一种一种基于STM32 的便携式家用心电检测仪。心电电极采集体表单导联心电信号,经预处理电路对心电信号进行放大、滤波和电平抬升后,送至STM32 中进行模/数转换和数字处理,在液晶屏上实时显示心电波形、心率和分析结果。实验表明,该心电

便携式脉搏测试仪毕业设计(改)

重申明 本人呈交的毕业实习报告(设计),是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实习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所有数据、图片资料真实可靠。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容外,本毕业实习报告(设计)的成果不包含他人享有著作权的容。对本毕业实习报告(设计)所涉及的实习和研究工作做出贡献的其他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的方式标明。本毕业实习报告(设计)的知识产权归属于作者与培养单位。 学生签名 日期2012.12

摘要 本作品根据题目要求指示,以精准脉搏测量电路为核心,以TI公司提供的LaunchPad MSP430(G2553)单片机开发板为核心控制。应用单片机部集成的10位8通道多路ADC做模数转换,与外部电路构成测试系统。本作品根据题目要求使用+3.6V电源供电,测试仪在测量状态时,能在光电探头达到合适测试部位时自动启动测量,1分钟完成测量后自动待机,直至撤离探头并再次达到测试部位时自动启动下一次测量。同时具有脉搏上下门限警报、监护状态和回放状态,并可在128×64点阵屏幕上动态显示光电脉搏信号波形等功能。 本题目来自“2012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TI杯赛区” 关键词:自动测量;上下限报警;回放;监测;光电探头

目录 1 选题意义 (1) 2 系统方案 2.1方案比较 (2) 2.2系统描述 (2) 2.2.1芯片基本工作原理 (3) 2.2.2整体描述 (3) 3 脉搏测量原理 (4) 4 电路分析 4.1 CPU控制电路 (5) 4.2信号采集和信号处理电路 (6) 4.3键盘电路 (7) 4.4显示电路 (8) 4.5报警电路 (8) 5 程序分析 5.1 程序总体流程图 (9) 5.2 核心程序流程图 (10) 5.3 开发环境介绍 (10) 5.4脉搏计数算法 (11) 5.5 程序节选 (12) 6 系统测试 6.1测试结果及分析 (14) 6.2作品展示 (15) 结论 (16) 参考文献 (17)

基于单片机的脉搏测量仪的设计

意义:医院的护士每天都要给住院的病人把脉记录病人每分钟脉搏数,方法是用手按在病人腕部的动脉上,根据脉搏的跳动进行计数。为了节省时间,一般不会作1分钟的测量,通常是测量10秒钟时间内心跳的数,再把结果乘以6即得到每分钟的心跳数,即使这样做还是比较费时,而且精度也不高。而该系统以AT89C51单片机为核心,以红外发光二极管和光敏三极管为传感器,并利用单片机系统内部定时器来计算时间,由光敏三极管感应产生脉冲,单片机通过对脉冲累加得到脉搏跳动次数,时间由定时器定时而得。系统运行中能显示脉搏次数和时间,系统停止运行时,能够显示总的脉搏次数和时间。 目的:实现脉搏波的实时存储并可实现与上位机( PC 机) 的实时通讯,作为多参数病人中心监护系统的一个模块完成心率检测和脉搏波形显示。 2.1 光电脉搏测量仪的结构 光电脉搏测量仪是利用光电传感器作为变换原件,把采集到的用于检测脉搏跳动的红外光转换成电信号,用电子仪表进行测量和显示的装置。本系统的组成包括光电传感器、信号处理、单片机电路、数码显示、电源等部分。 1.光电传感器 即将非电量(红外光)转换成电量的转换元件,它由红外发射二极管和接收三极管组成,它可以将接收到的红外光按一定的函数关系(通常是线性关系)转换成便于测量的物理量(如电压、电流或频率等)输出。 2.信号处理 即处理光电传感器采集到的低频信号的模拟电路(包括放大、滤波、整形等)。 3. 单片机电路 即利用单片机自身的定时中断计数功能对输入的脉冲电平进行运算得出心率(包括 AT89C51、外部晶振、外部中断等)。 4.数码显示 即把单片机计算得出的结果用8位LED数码管静态扫描来显示,便于直接准确无误的读出数据。 5. 电源 即向光电传感器、信号处理、单片机提供的电源,可以是5V-9V的交流或直流的稳压电源。

(最新版)基于单片机的脉搏测量仪的设计开题报告毕业论文

本科毕业设计 ( 论文) 开题报告 题目: 基于单片机的脉搏测量仪 的设计 课 题 类 型:设计丁实验研究□论文口 学 生 姓 名: 学 号: 专 业 班 级: 学 院: 信息工程学院 指 导 教 师: 开 题 时 间 年月日 开题报告内容与要求 一、毕业设计(论文)内容及研究意义(价值) 随着科技发展的不断提高, 生命科学和信息科学的结合越来越紧密, 出现了各种新 颖 的脉搏测量仪器,特别是电子脉搏仪的出现,使脉搏测量变得非常方便。 脉诊在我 国已具有

2600 多年临床实践,是我国传统中医的精髓,但祖国传统医学采用“望、闻、问、切”的手段进行病情诊断,受人为的影响因素较大,测量精度不高。科技的创新,脉搏测试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人工测试法或听诊器测试法,脉搏测量可利用电子仪器测量出精度更就的数据。人体脉搏信号中包含丰富的生理信息,也逐渐引起了临床医生的很大兴趣,达到了方便、快捷、准确的测量脉搏的目的。随着电子测量技术的迅速发展,现代电子测量仪器以极快的速度向数字化、自动化的方向发展。制成的脉搏测量仪器性能良好,结构简单,有较好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脉搏测量仪的设计,必须是通过采集人体脉搏变化引起的一些生物信号,然后把生物信号转化为物理信号,使得这些变化的物理信号能够表达人体的脉搏变化,最后要得出每分钟的脉搏次数,就需要通过相应的硬件电路及芯片来处理物理变化并存储脉搏次数。在硬件设计中一般的物理信号就是电压变化。本系统的组成包括传感器、信号处理、单片机电路、显示电路、键盘输入等部分。 二、毕业设计(论文)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文献综述)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脉搏测量技术也越来越先进,对脉搏的测量精度也越来越高,国内外先后研制了不同类型的脉搏测量仪,脉搏测试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人工测试法或听诊器测试法,脉搏测量可利用电子仪器测量出精度更就的数据。人体脉搏信号中包含丰富的生理信息,也逐渐引起了临床医生的很大兴趣,达到了方便、快捷、准确在测量脉搏的目的。随着电子测量技术的迅速发展,现代电子测量仪器以极快的速度向数字化、自动化的方向发展。制成的脉搏测量仪器性能良好,结构简单,有较好的应用和推广价值。而其中关键是对脉搏传感器的研究。起初用于体育测量的脉搏测试集中在对接触式传感器的研究,利用此类传感器所研制的指脉、耳脉等测量仪各有其优缺点。指脉测量比较方便、简单,但因为手指上的汗腺较多,指夹常年使用,污染可能会使测量灵敏度下降:耳脉测量比较干净,传感器使用环境污染少,容易维护。但因耳脉较弱,尤其是当季节变化时,所测信号受环境温度影响明显,造成测量结果不准确。过去在医院临床监护和日常中老年保健中出现的日常监护仪器,如便携式电子血压计,可以完成脉搏的测量,但是这种便携式电子血压计利用微型气泵加压橡胶气囊,每次测量都需要一个加压和减压的过程,存在体积庞大、加减压过程会有不适、脉搏检测的精确度低等缺点。 脉搏测量仪的发展主要向以下几个趋势发展: (1)自动测量脉搏并且对所得到的脉搏进行自动分析。目前很多脉搏测量仪都具有检测

便携式心率测试仪(开题报告)

五邑大学 电子系统设计开题报告题目:便携式心率测试仪 院系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开题报告日期

一、课题来源、国内外研究现状与水平及研究意义、目的。 1.课题来源 便携式心率测试仪 2.国内外研究现状与水平 便携式医疗设备正不断改进数以百万计患者的医疗保健条件。现在外国的先进运动手表甚至能够无线记录用户的心率。未来,还将有众多能显著改善医疗实施及其效果的创新型医疗应用产品。 满足便携式医疗领域的微处理器需求给半导体企业带来了挑战。虽然工程设计无外乎是在相对立的功能、规范以及空间限制条件之间进行取舍,但是这种平衡取舍在便携式医疗领域往往非常棘手。医疗市场的相关需求往往很难协调,如小尺寸与高功能性、低功耗与高性能模拟,以及超长电池使用寿命与高处理能力等。这些产品需要模数转换器 (ADC)、可调节增益、电源管理以及液晶显示屏 (LCD) 等。这些都将是需要我们更多的去研究和发展。 3.研究意义和目的 以往专门测量心率值的仪器较少,人们为了知道自己的运动或者劳动强度是否超负荷,尤其是老年人或运动员等,他们都得赶到医院而不能实时测量和预知。为了观测“预防为主”的方针,为了实现人人能享受基本医疗保健的目标,把过去的以医院为轴心的医疗服务体系过度到以家庭为基础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已成为必 然趋势。所以便携式医疗仪器已相继问世。便携式心率测试仪属于一种集轻型化、一体化、可视化等优点的测试仪;同时它适合在家庭和社区条件下使用。心电诊断仪、心率计的应用在心血管疾病的研究和诊断方面发挥出显著的作用,它们所记录的心脏活动时的生物电信号,已成为临床诊断的重要依据。该心率仪可用于临床心率监护;并为体力劳动者劳动强度测定、运动员及士兵训练强度测定等提供确凿的和必不可少的生理指标。 二、研究内容,拟采取的研究方法、实验过程、预期成果。(附主要参考文献)1.研究内容 将脉搏通过传感器转为电压信号,再通过不同的集成芯片将电压信号完成放大、滤波、整流等一系列工作,然后利用单片机进行处理计算。实现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都能快速检测出人体的心率,达到集轻型化、一体化、可视化等优点于一身的系统。 2.拟采取的研究方法 了解课题所需知识点,然后翻阅相关资料和教材,通过网页搜索查找相关资料,计算各参数,了解各元器件的功能作用,设计电路图,用相关的仿真软件进行仿真,最后进行实物调试。

基于STM32的脉搏测量仪设计

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基于STM32的脉搏测量仪设计 系别电气工程系 专业xxxxxxxxxxxxx 班级xxxxxxxxxxx 姓名xxxxxxxxx 学号xxxxxxxxxxx 指导教师xxxxxx 2014 ~ 2015 学年第一学期

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2015届毕业生 毕业论文成绩评定单 姓名xxx 专业xx 班级xxxx 课题基于STM32的脉搏测量仪设计 评分标准分值得分 指导教师评语(40分)设计方案合理、实用、经济、原理分析正确、严密,内容完整。 10 计算方法正确,计算结果准确,程序设计正确简洁,工艺合理。 5 元器件(材料)选择合理,明细表规范。 5 图面清晰完整,布局、线条粗细合理,符合国家标准。 5 文字叙述简明扼要,书写规范。 5 按时独立完成,同学相互关心,遵守制度,认真负责。 10 合计得分:指导教师签名:日期:年月日 评阅教师评分(30分)内容充实,有阶段性成果,有应用价值。 10 图纸、论文如实反映设计成果,有理论分析,又有实践过程。 10 语句通顺,思路清晰,符合逻辑。 5 图标清晰,文字工整,字符和曲线标准化。 5 合计得分:评阅教师签名:日期:年月日 答辩评分(30分)自述条理明确,重点突出。 5 基本概念清楚,回答问题正确。 15 专业知识运用灵活,解决问题技术措施合理。 10 合计得分:答辩组长签名:日期:年月日 总得分:等级系主任签名:日期:年月日

指导教师评语 等级签名日期

题目基于STM32的脉搏测量仪设计 学生姓名x 学号x 指导教师xx 系部电气工程 系 班级x 顺序号第 1次 学生完成毕业论文(设计)内容情况第一周: 指导老师布置毕业设计课题,要求学生查阅有关毕业设计的相关资料; 学生签名: 时间:年月日 教师指导 内容记录 教师签名: 时间:年月日

心率测试仪的设计

江西工业贸易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 摘要 随着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的发展, 医学信号测量仪器日新月异。生物医学测量与临床医学和保健医疗的联系日益紧密。通过对人体各种生理信号的检测,能更好的认识人体的生命现象。脉象包含丰富的人体健康状况信息, 脉诊技术应客观化、定量化。本设计利用光电式传感器, 设计脉搏信号获取的方法。本设计主要是基于单片机的便携式脉搏测试仪的具体实现方法,利用光电传感器产生脉冲信号,经过放大整形后,输入单片机内进行相应的控制,从而测量出一分钟内的脉搏跳动次数,快捷方便。通过观测脉搏信号,可以对人体的健康进行检查,通常被用于保健中心和医院。本设计所设计的基于单片机的便携式心率测试仪对推进脉诊技术客观化的实现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脉搏;单片机;光电传感器;脉冲信号;便携式关键词: I 江西工业贸易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 目录 摘要I........................................................................................................................................ .第1章引言....................................................................................................................... 11.1概述. (1)

1.2基于单片机的心率测试仪的发展与应用 (2) 1.3本设计的主要内容 (3) 第2章整体方案分析.................................................................................................... 4. 2.1任务 (4) 2.2要求 (4) 2.3系统的整体方案 (4) 2.4 方案的对比和论证 (4) 2.4.1脉搏检测传感器的选择 (4) 2.4.2单片机的选择 (6) 2.4.3显示部分的选择 (6) 2.5设计时要考虑的问题 (7) 2.5.1环境光对脉搏传感器测量的影响 (7) 2.5.2电磁干扰对脉搏传感器的影响 (7) 2.5.3测量过程中运动噪声的影响 (8) 2.6本章小结 (8) 第3章硬件电路设计分析........................................................................................... 93.1控制 器 (9) 3.1.1AT89S52 (9) 3.1.2AT89S52的特点 (9) 3.1.3AT89S52的结构 (9) 3.2脉搏信号采集....................................................................................................... 12 3.2.1光电传感器的结构及原理 (12) 3.2.2信号采集电路 (13) 3.3信号放大电路....................................................................................................... 13

有关无线智能脉搏测量仪的研究与设计

论 理系 文本复制检测报告单(全文标明引文) 去除引用文献复制比:7.2% 去除本人已发表文献复制比:单篇最大文字复制比: 指 标: 剽窃观点 自我剽窃 一稿多投 过度引用 整体剽窃 重复发表 剽窃文字表述 9.3%(890) 无线智能脉搏测量仪的研究与设计_第1部分(总9603字) 3.5%(187) 无线智能脉搏测量仪的研究与设计_第2部分(总5395字) (注释: 无问题部分 文字复制比部分 引用部分) 9.3% (890) (0)

系 统 无线智能脉搏仪的研究与设计 院 、 部: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学生姓名: 刘志远 指导教师: 肖冬瑞职称(学位) 硕士 杜鸣迪职称(学位) 博士 专业: 通信工程 班级: 通信1002 完成时间: 2014年5月 摘要 人体脉搏信息富含人体各个重要器官的动态信息,通过对脉搏信息的分析能够对人体健康进行评估,这就需要一种有效的测量仪器对脉搏进行采集分析,随着人们对健康要求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重要性有了更加明确的认识。随着时代的变更,人工把脉已经不能精确掌握人体健康信息,脉搏测量仪作为一种代替人工把脉的工具,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医疗行业。 但是,当今时代的人由于时间的紧迫,抽不出时间去医院定期检查自身的健康因素,造成很多突发性的疾病发生,因此这就需要一种能够融入人们的生活当中的脉搏测量仪器。为了将脉搏测量仪生活化,让人们能通过手机,PC机或者其他一些生活

“ 中国 知网 ” 大 学 生论 文 管理 系 统 中常用的电子仪器随时随地掌握自身生理参数的变化,了解自身健康状况,本次设计致力于设计一种以AT89S52单片机为控制核心,与手机,PC机等常用电子产品相结合的智能脉搏测量仪。系统以AT89S52单片机为核心,以SC0073压电传感器采集人体脉搏信息,并利用单片机系统内部定时器来计算时间,系统运行中能显示脉搏次数,系统停止运行时,能够显示总的脉搏次数,同时通过HC-06蓝牙模块与手机以及PC端进行无线通信,便于人们随时监控自身健康状况的变化,防止一些突发疾病的发生。虽然设计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但是通过本次设计让我看到了医疗测量设备生活化,网络化的重要性,这可能也是未来的一个发展趋势。 关键词:脉搏测量仪;AT89S52单片机;SC0073压力传感器;HC-06蓝牙模块;手机;PC机 ABSTRACT Human pulse information rich contains vital organs of the human individual, we can evaluated the health by analyzing the pulse of information, the efficient instrument to acquisite and analysis the pulse of information is necessary.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people's health requirements, have a more clear understanding of the importance of health. Along with the time change, artificial pulse has been unable to accurately grasp the human health information, pulse measuring instrument as a substitute of artificial pulse tool,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the medical industry. However,for the urgent time ,have no spare time to check their health regularly factor,some disease is unexpected,so,which daily pulse measuring instrument is necessary ,In order to make a kind of pulse measuring instrument to master our healthy physiological parameters anytime by the mobile phone , PC,and other electronic products,the design is committed to use the AT89S52 microcontroller as the control core and combination with the mobile phone,and PC. The AT89S52 microcontroller as the core, the SC0073 pressure sensor is a sensor, and calculates the internal timer SCM system, system can display the pulse frequency, the system stops running, can display the total pulse number. At the sametime, communicating with the PC wireless or mobile phone by the Blutoothmodule . Easier for people to monitor their health and prevent the unexpected illness.Although the design not achieve the desired effect, the design reminds me of the importance of make the measurement devices living and nettworking, also be a trend in the future. Keywords:Pulse measuring; AT89S52 microcontroller; photoelectric sensor;Bluetoothmodule of HC-06; mobile phone; PC 目录 1 绪论 (1) 1.1 脉搏测量仪研究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 ...........................1 1.1.1 研究背景 (1)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 1.2 课题研究的意义 ...........................2 2 系统硬件电路的设计 ...........................3 2.1 系统框架图 ...........................3 2.2 单片机部分 ...........................3 2.3 数码管显示部分 ...........................4 2.4 复位电路 ...........................5 2.5 晶振电路 (6) 2.6 脉搏信号采集部分 (6) 2.6.1 SC0073B动态微压传感器介绍及检测原理 ...........................7 2.6.2 前置放大电路 ...........................7 2.5.3 二阶有源滤波电路 ...........................8 2.6.4 波形整形电路 ...........................9 2.7 无线模块 (10) 2.7.1 HC-06蓝牙模块 ...........................10 3 系统软件设计 (12) 3.1 系统各个程序模块流程图 ...........................12 3.2 脉搏测试流程 ...........................13 4 系统仿真与调试 (14) 5 脉搏仪的使用方法及测量时存在的干扰 ...........................17 5.1 脉搏测量仪使用方法 ...........................17 5.2 测量时所存在的干扰 ...........................17 结束语 (18)

脉搏测试仪设计报告

脉搏测试仪设计报告 摘要:本系统以ST12C5A60S2单片机为核心,利用红外线发射二极管和接收二极管作为信号检测传感器,通过LM324信号放大电路,最终使用四位一体数码管作为显示器件。系统利用红外对管将人体心脏跳动使血管中血液饱和程度的变化将引起光的强度发生的变化,红外接收二极管的电流也跟着改变,导致红外发射管输出脉冲信号,经过由LM324构成的放大电路将脉冲信号放大整形,传送至单片机进行信号计算处理,最后将数据结果送到数码管进行显示。由此来对人体心率的数据进行测量。 关键词:ST12C5A60S2、红外线发射二极管、接收二极管、LM324、MY3641AH

Abstract:The system is based on the ST12C5A60S2 single-chip microcomputer as the core, with the infrared emitting diode and receive diode as sensor, signal amplifier circuit with LM324 as the core device, with 2MY3641AH four in one as a digital control display device. Through infrared to control the human beating heart vascular blood saturation degree of change will cause the light intensity changes, the infrared receiving diode current also change, resulting in the infrared emission tube output pulse signal, after which is composed of LM3243stage amplifying circuit amplifies the pulse signal is transmitted to the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signal processing, finally the data sent to the digital tube display. According to the data measured on human heart rate. Key words: ST12C5A60S2, infrared emitting diode, receiving diode, LM324, MY3641AH 目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