镁和铝教案1(高一化学)AwAPll

镁和铝教案1(高一化学)AwAPll
镁和铝教案1(高一化学)AwAPll

第四章几种重要的金属

第一节镁和铝

从容说课

本节教材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是镁和铝的性质。教材采用对比的方法,以列表和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运用元素周期律知识,学习镁和铝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其中镁和铝的化学性质是本节的重点。教材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引入,结合氧化还原反应原理,介绍镁和铝的还原性。

第二部分是铝的重要化合物,分别介绍了铝的氧化物、氢氧化物和一种重要的盐。其中氢氧化铝的两性是重点,在介绍这一部分内容时,运用前一章所学电离平衡的知识.分析、讨论氢氧化铅的两性以及硫酸铝钾的水解。

第三部分是合金的知识。在初中.学生曾学过铁合金,本节只简单介绍合金的一些常见的性质.并以列表的形式简介几种常见的合金。

运用理论知识指导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是高中化学中常见的方法之一。这种方法可以使学生用较短的时间,学习较多的知识.便于记忆和理解.同时又可以巩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认识。

通过复习金属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和原子结构的特点,使学生回忆在周期表里这些金属元素主要位于每个周期的前部和中部.各周期的副族元素全部是金属元素。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特征是:最外层的电子数一般比较少,是l~3个,这个特征的具体表现就是金属原子易于失去电子而变成阳离子。

关于金属的物理性质.通过展示实物、阅读教材,师生共同归纳.总结金属具有金属光泽、容易导电、导热、有延展性等共性.并结合这些性质介绍它们的用途。

关于镁和铝的化学性质的教学结合演示实验进行讲解。讲氧化铝和氢氧化铝的性质时,要突出它们的两性。学生对氧化铝和氢氧化铝的性质已有一些认识,而且已学过元素周期律,因此,采用理论推测或实验探究、验证的方法来进行教学。让学生做制备的Al2O3与酸或碱的反应的实验.探究Al2O3是否有两性。把[实验4—5]和[实验4—6]结合起来由学生探究Al(OH)3的生成及分别与酸或碱反应。学生探究后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制取Al(OH)3最好用氨水;Al(OH)3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Al(OH)3是两性氢氧化物。对于Al(OH)3具有两性的原因.教学时可写出Al(OH)3的两种电离方式.引导学生用电离理论和化学平衡理论进行分析讨论.使学生明确由于条件不同.Al(OH)3可以以酸或碱的形式电离.因此它既可以与碱反应.又可以与酸反应.培养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有关合金的知识属于常识性介绍的内容.可让学生自己阅读,结合生活、生产实际讨论合

金的广泛用途。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金属的通性。

2.使学生了解铝的物理性质以及用途。

3.使学生掌握镁和铝的化学性质。

4.使学生了解铝的几种重要化合物。

5.使学生初步了解合金。

●教学重点

镁和铝的化学性质、氢氧化铝的两性

●教学难点

氢氧化铝的两性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方法

讨论法、实验——对比法、实验探究法。

●教具准备

1.铝箔、氧气、粗铁丝、火柴、NaOH溶液、CO2、镁带、KClO3、氧化铁、铝粉、滤纸、蒸发皿、砂纸、带铁圈的铁架台、0.5 mol·L-1 Al2(SO4)3、溶液、氨水、2 mol·L-1盐酸、氧化铝、沙子、明矾、石蕊试液。

2.投影仪、胶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引言]打开元素周期表,我们不难知道,在人类已经发现的一百多种元素中。大约有4/5是金属元素。金属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一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即使在各种各样的新材料层出不穷的现代社会中,金属仍然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接触到各种各样的金属,因此,我们了解金属的重要性质是很有必要的。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几种重要的金属。

[师]第四章几种重要的金属

[师]展示几种金属样品,引导学生观察样品,阅读教材P79~P80总结金属的物理通性。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内容,进行归纳、总结。

[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金属的物理通性

1.常温时,除汞为液体外,其他金属都是固体;

2.都有金属光泽。(粉末状一般呈暗灰色或黑色);

3.大多数金属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导电性顺序:Au>Ag>Cu>Al);

4.大多数金属具有展性和延性。延性最好的是铂,展性最好的是Au。

5.硬度、熔点、密度差别较大(ρ>4.5g·cm-3为金属,ρ<4.5g·cm-3为轻金属)

[过渡]我们这节课主要通过学习镁和铝的性质来深入了解金属的性质及用途。

[板书]第一节镁和铝

[展示]用砂纸打磨过的镁条和铝片

[生]观察镁、铝样品、结合P78表4-2归纳结镁,铝物理性质的相似性的性质和差异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一、物理性质

相同性:都是银白色的金属,密度小,硬度小,溶、沸点低,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

不同点:铝比镁的硬度大,沸点高。

[师]物质的用途常与它们的性质有很大关系,如铝常用于制作导线和电缆,铝箔常用于食品、饮料的包装等。而镁和铝的更重要的用途是制造合金。请同学们举出最常见的镁、铝合金的用途。

[生]可用来做门窗。

[师]制成合金可克服纯镁和纯铝的硬度、强度较低,不适于制造机器零件的缺点,而具有质轻、坚韧、机械性能较好等许多优良性质。

[师]镁和铝都是第三周期中比较活泼的金属,它们有哪些化学性质呢?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一下二者的化学性质。

[板书]二、镁和铝的化学性质

[师]在高中化学第一册第五章,学习元素周期律知识时,我们曾学过镁、铝分别跟热水反应的实验,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实验现象并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

[生]化学方程式:Mg+2H2O?

=======Mg(OH)2+H2↑

现象:(事先在水中滴加酚酞)待水沸腾后,镁带表面变红,说明有碱生成,而铝则不能。

[师]镁和铝同属第三周期的元素,原子最外层分别有2个和3个电子,在参加化学反应时,容易失去最外层电子成为阳离子。但为什么与水反应时有如此大的差别呢?请同学们试从原子结构的知识来解释。

[生]镁和铝分属不同的主族元素,镁比铝的原子半径大,最外层电子数少,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引力更小一些,因此镁的最外层电子更易失去,镁比铝更活泼。结构决定性质,由于结构不同,所以二者性质有差异。

[师]很好。下面我们就采用实验对比的方法来学习二者的化学性质。

[板书]1.跟非金属反应

思考:我们知道,镁和铝都具有金属光泽,而为什么我手中的镁带和铝箔没有光泽呢?

[答]在常温下,镁和铝都跟空气里的氧气起反应,生成一层致密而坚固的氧化物薄膜,从而使金属失去光泽。

[师]回答很好。下面我们来观察一下实验(展示镁带在空气中燃烧,现象:发出耀眼的强光)。

[问]铝能不能燃烧呢?让我们共同观察一个实验。

[演示](实验4—1)铝箔的燃烧

[实验说明:应注意当火柴燃尽时,再把铝箔伸入集气瓶中,不能过早伸入,以免消耗过多氧气]

[师]同学们,你们能说出铝箔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并给出化学方程式吗?

[生]铝箔在氧气中可以燃烧,并放出大量的热,产生耀眼的白光。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Al+3O2点燃

========2Al2O3

[师]镁和铝都能跟氧气反应,但在常温下,镁、铝表面都能形成致密氧化物薄膜而阻止金属继续氧化,所以镁和铝都具有抗腐蚀性。镁和铝除能跟氧气起反应外,在加热时还能跟其他非金属如硫、卤素等起反应。

[练习]写出镁、铝分别与Cl2、S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答案]Mg+Cl2点燃

========MgCl2

Mg+S?

=======MgS

2Al+3Cl2点燃

========2AlCl3

2Al+3S?

=======Al2S3

[板书]2.跟酸的反应

[演示]在投影仪上放一培养皿,并盛少量稀盐酸,用砂纸擦掉镁带和铝箔表面的氧化膜后,放入同一培养皿中观察投影屏幕。

[师]请同学们说出观察到的现象。

[生]镁带和铝箔表面都有气泡,但镁的反应更剧烈一些。

[师]请同学们写出镁、铝分别与稀H2SO4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学生板演]Mg+2H+====Mg2++H2↑

2Al+6H+====2Al3++3H2↑

[师]以上是镁、铝与非氧化性酸的反应,如果是氧化性的酸,情况则大不相同,如镁与浓硫酸和浓硝酸的反应分别为:

Mg+2H2SO4(浓)?

=======MgSO4+SO2↑+2H2O

Mg+4HNO3(浓)?

=======Mg(NO3)2+2NO2↑+2H2O

不会产生H2。而对于铝来说,在冷的浓硫酸或冷的浓硝酸中,表面会被钝化,生成坚固的氧化膜,可阻止反应的继续进行。因此,可以用铝制的容器装运浓硫酸或浓硝酸。

[过渡]我们在高一学过氢氧化铝既可溶于HCl,又可溶于NaOH溶液,而Mg(OH)2只能溶于酸不能溶于碱,那么镁和铝的单质能不能和碱反应呢?下面我们来试验一下。

[演示实验4-2由学生自己演示]

现象:铝开始不反应,片刻后,有气泡产生。点燃产生的气体,火焰为淡蓝色,而镁条无变化。

[学生思考后得出结论]Mg不与碱反应,Al和碱反应生成H2

[板书]3.跟碱反应

2Al+2H2O+2NaOH====2NaAlO2+3H2↑。

[讨论]剩余的饭菜能否长时间保存在铝锅中?为什么?

[生]不能。因为酸、碱、盐均能腐蚀铝制品。

[练习]回忆硅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写出反应方程式。

答案:Si+2NaOH+H2O====Na2SiO3+2H2↑

[师]在这个反应中氧化剂也是H2O,所以若要标出电子转移的数目需要在方程式的两边各补上1个H2O分子。

[板书]4.跟某些氧化物的反应

[师]镁和铝都是较活泼的金属,它们的还原性比较强,不仅能把氧气还原,而且在一定条件下还能跟某些氧化物起反应,将其中的某些元素还原。

[演示](实验4—3)镁条在二氧化碳里燃烧

[实验说明]在做镁条在二氧化碳中燃烧实验之前,可先用燃着的火柴伸入装满CO2的集气瓶里。改用燃着的镁条时,应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现象,并对两个

实验的现象进行对比,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实验注意事项]1.CO2要收集满,镁条要稍长一些,并由瓶口逐渐伸入到瓶底,使其充分反应,全部燃烧完。2.实验所用的镁条应预先用砂纸擦去表面的氧化膜。

[生]观察并描述实验现象:火柴熄灭,而镁带剧烈燃烧,在集气瓶壁上有黑色固体生成生成白色固体。

[板书]:2Mg+CO2点燃

========2MgO+C

[师]该反应为置换反应,说明了镁的强还原性,反应同时也说明了CO2不支持燃烧是相对的。

[思考]:镁在二氧化硫中能否燃烧?

答案:镁在二氧化硫中燃烧与在二氧化碳中相似,生成氧化镁和单质硫,但是生成的硫能继续与镁反应,生成硫化镁,反应的方程式为:

2Mg+SO2点燃

========2MgO+S,Mg+S

?

=======

MgS。

[演示](实验4—4)铝热反应

[实验注意事项](1).要使用没有被氧化的铝粉,氧化铁粉末要烘干。氧化铁和铝粉的质量比为3∶1,混合要均匀。(2).KClO3作为引燃剂,也可以用Na2O2或BaO2代替。实验时可以不用镁条点燃,而用在KClO3和白糖的混合物上滴加浓硫酸的方法来点燃。操作方法如下:把白糖和氯酸钾各0.5 g混合均匀,堆放在铝粉和铁粉的混合物上,向其中滴加1~2滴浓硫酸,立即可以引发反应。(3).纸漏斗必须用水湿润。4.注意安全,实验装置不宜离人太近。

[生]观察并描述实现现象,镁条剧烈燃烧,放出的热量使氧化铁粉末和铝粉在较高温度下发生剧烈的反应。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并发出耀眼的光芒。纸漏斗的下部被烧穿,有熔融物落入沙中。

[板书]:2Al+Fe2O3高温

========2Fe+Al2O3

[师]观察现象,写出反应方程式,分析各种试剂的作用

[生]通过实验我们看到,镁条剧烈燃烧,放出一定热量,使氧化铁粉末和铝粉在较高温度下发生剧烈的反应。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并发出耀眼的光芒。纸漏斗的下部被烧穿,有熔融物落入沙中。

反应的方程式:2Al+Fe2O3高温

========2Fe+Al2O3

反应中用到的铝热剂,是铝粉和某些金属氧化物(氧化铁、氧化亚铁、四氧化三铁、五氧化二钒、三氧化二铬、二氧化锰等)组成的混合物。在该反应中,镁条和氯酸钾是引燃剂,镁条在空气中可以燃烧,氧气是氧化剂。但插入混合物中的部分镁条燃烧时,氯酸钾则是氧化剂,以保证镁条的继续燃烧,同时放出足够的热量引发氧化铁和铝粉的反应。由于该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只要反应已经引发就可剧烈进行,放出的热使生成的铁熔化为液态。

[练习]请同学们写出铝与三氧化二铬、二氧化锰、五氧化二钒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答案]2Al+Cr2O3====2Cr+Al2O3

4Al+3MnO2====3Mn+2Al2O3

3V2O5+10Al====5Al2O3+6V

[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可以看出,镁和铝的性质即有相似之处,又有不同之处,这都与它们的原子结构有关,体现了性质与结构的密切关系

[布置作业]P85 一、1、2 二五、1

●板书设计

第四章几种重要的金属

第一节镁和铝

一、物理性质

相似点都是银白色的轻金属,有较强的韧性、延性和展性,有良好的导电、导热性。

不同点:铝比镁硬度大熔、沸点高。

二、镁和铝的化学性质

1.跟非金属反应

2Mg+O2点燃

========2MgO

4Al+3O2点燃

========2Al2O3

2.跟酸的反应

Mg+2H+====Mg2++H2↑

2Al+6H+====2Al3++3H2↑

3.跟碱的反应

2Al+2NaOH+2H2O====2NaAlO2+3H2↑

4.跟某些氧化物的反应

2Mg+CO2点燃

========2MgO+C

2Al+Fe2O3高温

========2Fe+Al2O3

●教学说明

本节是学习理论知识之后集中学习金属元素知识的,因此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自学讨论,运用理论知识指导金属元素的学习。例如,讲镁、铝的性质时,可结合元素周期表及周期律的知识。这样,不仅巩固高中所学的理论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另外,在讲解镁和铝的性质时,可采用实验——对比法,对学生进行精心的引导,让学生亲自参与到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来,最后通过对所学知识的应用——练习,使本节课的知识得以巩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练习

1.两份铝屑,第一份与盐酸反应,第二份与NaOH溶液反应,产生氢气的体积比为1∶2,则第一份与第二价铝屑的质量比为( )

A.1∶1

B.1∶2

C.1∶3

D.2∶1

解析:两个反应中,氢气的体积比等于铝失去的电子数之比。

答案:B

2.能说明镁比铝还原性强的事实是()

A.镁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比铝少

B.镁能在空气中燃烧而铝不能

C.镁遇准浓HNO3和浓H2SO4不钝化,而铝钝化

D.铝的硬度,延展性、熔点均比镁大、好、高

答案:B

3.等质量的Fe、Mg、Al与同体积、同浓度的HCl反应,产生H2体积相同(相同状况),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反应掉的三种金属质量相等

B.反应后三种金属剩余

C.所用盐酸均过量

D.Fe刚好反应完,Mg、Al有剩余。

答案:BD

4.下列物质相遇不能产生气体是()

A.Mg与稀盐酸

B.镁与浓硫酸

C.铝与冷的浓硝酸

D.铝与NaOH溶液

答案:C

5.铝热剂中铝的作用是( )

A.催化剂

B.氧化剂

C.还原剂

D.填充剂

答案:C

山东省高一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考试)

山东省高一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18题;共36分) 1. (2分) (2016高三上·黑龙江期中) 化学与生产和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下列说法不科学或做法不正确的是() ①明矾净水和漂白粉净水的原理相同 ②电解MgCl2饱和溶液可以制得金属镁 ③工厂里用静电除尘的原理与外科用FeCl3溶液应急止血的原理都与胶体的性质有关 ④水玻璃是纯净物,是制造硅胶和木材防火剂的原料 ⑤小苏打在医疗上常用作胃酸中和剂 ⑥水晶项链和太阳能光电池的成分都是二氧化硅. A . ①③④ B . ②③⑤⑥ C . ①②④⑥ D . ①③⑥ 2. (2分) (2019高一上·中山期末)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正常雨水的pH为7.0,酸雨的pH小于7.0; ②严格执行机动车尾气排放标准有利于防止大气污染; ③Fe2O3常用作红色油漆和涂料; ④使用氯气对自来水消毒过程中,生成的有机氯化物可能对人体有害; ⑤SiO2可用于制太阳能电池。

A . ①②③ B . ①④⑤ C . ②③④ D . ③④⑤ 3. (2分)环境污染已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威胁,各种污染数不胜数,下列名词与环境污染无关的是() ①温室效应②赤潮③酸雨④光化学污染⑤臭氧层空洞⑥水俣病⑦潮汐⑧大脖子病 A . ①② B . ⑦⑧ C . ⑥⑦⑧ D . ②⑤⑦ 4. (2分) (2018高一上·舒兰期中) 三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N2、H2、O2三种气体,以下各种情况下排序正确的是() A . 当它们的温度和压强均相同时,三种气体的密度:ρ(H2)>ρ(N2)>ρ(O2) B . 当它们的温度和密度都相同时,三种气体的压强:p(H2)>p(N2)>p(O2) C . 当它们的质量和温度、压强均相同时,三种气体的体积:V(O2)>V(N2)>V(H2) D . 当它们的压强和体积、温度均相同时,三种气体的质量:m(H2)>m(N2)>m(O2) 5. (2分) (2019高三上·黑龙江期末)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14gC2H4含有的单键数目为3NA B . 99℃时,1LpH=6的纯水中,含有的OH-数目为1×10-8NA C . 足量的Na与1molO2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一定为2NA D . 8.0gCu2S和CuO的混合物中含有的铜原子数为0.1NA

高中化学必修一教案6金属的化学性质

教学案 课题金属的化学性质年级高中化学必修一 授课对象授课教师刘时间2016年月日 学习目标1、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2、加深对基本的理解和对化学反应规律的认识 学习重点难点钠的物理性质和钠的氧化、铁的化学性质、Fe与水反应原理、铝和强碱的反应 教学过程 S (归纳) 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 一、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 1、钠( sodium)的物理性质: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的固体,是热和电的良导体,质软,密度小,熔点低。 2、钠与氧气的反应: (1) 缓慢氧化:4 Na+O2==2Na2O [探究实验3-2]钠在空气中加热(2) 2Na +O2 △ Na2O2 [科学探究]铝的性质探究 3、其它常见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 2Mg+O2点燃2MgO 4 Al+3O2点燃 2 Al2O3 3Fe + 2O2点燃Fe3O4 规律小结:一般金属+O2金属氧化物3Fe + 2O2点燃Fe3O4 金属+Cl2最高价金属氯化物2Fe +3Cl2点燃2FeCl3 金属+S 低价金属硫化物Fe +S 点燃FeS 二、金属与酸和水的反应 [观察实验3-3]钠与水反应 1、钠与水的反应:2 Na +2H2O ==2NaOH +H2↑ 2 Na +2H2O ==2NaOH +H2↑ 离子方程式:2Na +2H2O==2Na++2OH―+H2↑ 2、金属铁与水的反应:3Fe +4H2O (g) △ Fe3O4 +4H2 失2 e- 得2e-

3Fe + 2O2点燃Fe3O4 [讲]除了能被氧气氧化外,金属还能被氯气、硫等具有氧化性的物质所氧化,生成相应的氯化物或硫化物。 [概念]规律小结: 一般金属+O2金属氧化物 金属+Cl2最高价金属氯化物 金属+S 低价金属硫化物 例如:3Fe + 2O2点燃 Fe3O4 2Fe +3Cl2点燃2FeCl3 Fe +S 点燃FeS [小结]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金属钠与氧气在不同条件下与氧气反应和铝箔在空气中加热的反应情况。同时我们利用铝在空气中的化学特性,可以把铝制成日常用的铝制品。 钠与水反应 实验步骤: 1、用镊子取一小块钠置于滤纸上,吸干表面的煤油,用小刀切绿豆大的一粒,其余放回原瓶。 2、在小烧杯中加一小半水,并将切下的钠粒投入小烧杯中,观察实验现象 3、反应结束后向烧杯中滴入1-2滴酚酞试剂,观察溶液的变化。 [观察]实验现象 现象解释 浮在水面上钠的密度比水小 熔成银白色小球钠是银白色金属,熔点低,且反应放热 小球四处游动并发出嘶嘶响声生成气体推动小球游动反应剧烈且放热 滴入酚酞溶液变红色有碱性物质生成[概念]1、钠与水的反应 2 Na +2H2O ==2NaOH +H2↑[问]从氧化还原角度分析反应

高中化学_全册精品教案_新人教版必修1

化学必修1全册精品教案全集 教案编号:1 课题:初中知识复习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复习巩固初中学习的基本操作 2、复习巩固过滤、蒸发、蒸馏、萃取基本操作及注意事项 【能力目标】掌握各种基本操作技能 【道德情感目标】建立从实验学化学的观点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巩固过滤、蒸发、蒸馏、萃取基本操作及注意事项 【难点】巩固过滤、蒸发、蒸馏、萃取基本操作及注意事项 三、教学器材 四、教学方法与过程 [归纳整理]一、混合物分离与提纯,填上分离的物质及应用举例及二、离子的检验。并交流答案。 [板书] 一、混合物分离与提纯 [投影] [讲述] 物质的分离是把混合物中各物质经过物理(或化学)变化,将其彼此分开的 过程,分开后各物质要恢复到原来的状态;物质的提纯是把混合物中的杂质除去,以得到纯物质的过程。 [ 思考]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常用的物理方法。 [提问]过滤、蒸馏注意事项 [投影] [讲述] 1、过滤操作应注意做到“一贴、二低、三接触”,如图:

①“一贴”:折叠后的滤纸放入漏斗后,用食指按住,加入少量蒸馏水润湿,使之紧贴在漏斗内壁,赶走纸和壁之间的气泡。 ②“二低”:滤纸边缘应略低于漏斗边缘;加入漏斗中液体的液面应略低于滤纸的边缘(略低约 1cm),以防止未过滤的液体外溢。 ③“三接触”:漏斗颈末端与承接滤液的烧杯内壁相接触;使滤液沿烧杯内壁流下;向漏斗中倾倒液体时,要使玻璃棒一端与滤纸三折部分轻轻接触;承接液体的烧杯嘴和玻璃棒接触,使欲过滤的液体在玻棒的引流下流向漏斗。过滤后如果溶液仍然浑浊,应重新过滤一遍。如果滤液对滤纸有腐蚀作用,一般可用石棉或玻璃丝代替滤纸。如果过滤是为了得到洁净的沉淀物,则需对沉淀物进行洗涤,方法是:向过滤器里加入适量蒸馏水,使水面浸没沉淀物,待水滤去后,再加水洗涤,连续洗几次,直至沉淀物洗净为止。[板书] 1、过滤操作应注意做到“一贴、二低、三接触” [投影] [讲述并板书]2、蒸馏操作应注意的事项,如图: ①蒸馏烧瓶中所盛液体不能超过其容积的2/3,也不能少于1/3; ②温度计水银球部分应置于蒸馏烧瓶支管口下方约0.5cm处; ③冷凝管中冷却水从下口进,上口出; ④为防止爆沸可在蒸馏烧瓶中加入适量碎瓷片; ⑤蒸馏烧瓶的支管和伸入接液管的冷凝管必须穿过橡皮塞,以防止馏出液混入杂质; ⑥加热温度不能超过混合物中沸点最高物质的沸点。 [思考与讨论] 蒸馏与蒸发的区别 [提问]蒸馏与蒸发的区别:加热是为了获得溶液的残留物(浓缩后的浓溶液或蒸干后的固体物质)时,要用蒸发;加热是为了收集蒸气的冷凝液体时,要用蒸馏。 [讲述]蒸发操作应注意的事项:注意蒸发皿的溶液不超过蒸发皿容积的2/3;加热过程中要不断搅拌,以免溶液溅出;如果蒸干,当析出大量晶体时就应熄灭酒精灯,利用余热蒸发至干。 [投影] [讲述并板书]3、萃取的操作方法如下: ①用普通漏斗把待萃取的溶液注入分液漏斗,再注入足量萃取液; ②随即振荡,使溶质充分转移到萃取剂中。振荡的方法是用右手压住上口玻璃塞,左手握住活塞部分,反复倒转漏斗并用力振荡; ③然后将分液漏斗置于铁架台的铁环上静置,待分层后进行分液; ④蒸发萃取剂即可得到纯净的溶质。为把溶质分离干净,一般需多次萃取。 (6)分液的操作方法:

(vip专享)【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 【整套】 精品配套学案 打包下载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全册)精品配 套学案汇总 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第1课时实验安全及意外事故的处理 课前预习

一. 预习目标 结合初中的化学实验常识了解实验室规则及意外事故的处理办法 二. 预习内容 (一)实验室规则 1、进实验室前, 应先预习实验, 明确实验、、 , 严禁不预习进实验室. 2、进实验室后, 应先检查是否齐全. 3、实验过程中, 应严格遵守各项实验操作规程, 严禁随便地进行无关的实验, 不得大声喧 哗. 4、有意外事故, 应及时向老师报告. 5、实验完毕后, 应将仪器 , 整理清洁实验台. (二)了解安全措施 2、一些药品的保存: (1)金属钠、钾放在 (2)白磷放在中;溴用封;碘易升华, 封存 (3)氯酸钾、硝酸铵不要同可燃物混放, 防爆炸; (4)酒精等易燃物应密封且远离火源; (5)浓硝酸、硝酸银见光易分解物放瓶中阴冷处 (6)酸放在玻璃瓶中, 碱放在带的试剂瓶中. 3、安全常识-----“六防” 防爆炸:点燃可燃性气体之前要 . 如:H2,CO,CH4,C2H4,C2H2等 防暴沸:加热液体混合物应加 防失火:可燃物质要远离 防中毒:制取有毒气体应在中进行, 要注意吸收 防倒吸:加热法制取并用排水法收集时, 或吸收溶解度较大的气体时, 要安装装置防污染:制取有毒物质是要有装置 (三)掌握正确的基本操作方法. 1、药品的取用 (1)固体的取用要注意什么? ①取用固体药品一般用 . 块状的用 . 用后及时擦干净药匙或镊子. ②固体粉末时, 先试管, 把盛有药品的药匙或纸槽小心地送入试管的 , 然后使试管直立起来, 让药品全部落到底部. ③块状药品或金属颗粒放入玻璃容器时,先把容器 , 把药品放到容器口, 再把容器 慢慢竖立起来, 使药品缓缓地滑到容器的底部, 以免打破容器. (2)固体药品取用的几个原则: ①三不:不能用手直接取用或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特别是气体)的

2019高一化学必修一教案

【一】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通过对Na2O和Na2O2性质的探究,掌握Na2O2的重要化学性质及用途。掌握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主要性质;了解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用途;初步学会实验探究过程中的基本操作技能;学会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采用对比的方法,学会从同类化合物找出性质的差异性、相似性,形成规律性的知识的方法;通过实验探究过程,初步学会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实验对比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教学与探究,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2、运用对比教学,培养学生对比研究的思维习惯。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培养善于合作的科学品质,树立严谨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氧化钠和过氧化钠的性质;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Na2O2与H2O,Na2O2与CO2的反应及碳酸钠、碳酸氢钠与酸的反应 【教学过程】 【设置情境】同学们,俗话说“水火不相容”。水可以用来灭火,那水可不可以用来生火呢?今天,我给大家做一个小魔术,叫“滴水生火”,大家看好了 【实验演示】滴水生火 【提问】大家看到了什么现象? 【讨论】叙述观察到的现象 【引入】奥妙是什么?——过氧化钠,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钠的重要化合物。首先学习钠的氧化物 【提问】(1)钠有哪些氧化物? (2)氧化钠和过氧化钠的颜色、状态以及化合价是怎样的? (3)氧化钠有哪些化学性质 【学生】书写氧化钠与水、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过渡】我们已经学习了第一种钠的氧化物,接下来继续学习钠的另一种氧化物——过氧化钠 【问题引导】过氧化钠有怎样的化学性质? 【学生活动】实验3-5:探究Na2O2和水反应 操作+现象 初步结论 把水滴入少量的Na2O2中,现象_____________;

(推荐)高一化学必修1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教案-同步学案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一、本章内容概述 本章包括物质分类法、胶体、电解质与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基础四部分内容。 把物质分类法作为化学知识单独来教,在中学化学教学历史上是首次,体现了新课程的一种精神——学科教学不再单为学科发展服务,更关注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和提高。 胶体是从混合物(分散系)的分类切入的。其实大家都清楚,胶体这部分知识相对比较独立,历史上教材编写者曾经分别尝试把它“掺杂”在元素化学(硅、胶体)中、置于高中化学最后(第3册选修中单独成为一个单元)。现在又尝试把它置于高中化学的起始位置,努力实现尽快地与初中化学溶液部分的对接,也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试。 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学习分类法后,从不同的视角对化学反应进行分类的具体应用。 本章在学科内容方面是同学们认识化学科学的起始章,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为整个高中阶段的化学学习奠定重要的基础。因此本章在全书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具有重要的功能,是整个高中化学的教学重点之一。 1.与初中的衔接作用 与第1章相比,本章知识的衔接意义更大。本章知识的每一部分,都可以在初中化学中找到它的“根”。如前所述,有的是运用和巩固初中基础知识(元素与物质分类);有的属于对初中知识体系的补充(胶体对分散系概念的补充完善);有的属于初中知识的延伸发展(电解质是在电离概念的基础上提出的);而有的属于对初中基础概念的深入发展、提升、统一。 2.基础性、工具性作用 物质分类法属于进一步学习化学的方法性工具; 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属于进一步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科工具,是学生深入认识化学反应本质的基础性知识。 3.值得注意的问题 学习本章知识时要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于对比,通过分析熟悉的物质,逐渐认识到有限的因素与庞大的物质家族之间的关系;同时应注意知识的迁移与和运用,通过对熟悉的物质及化学反应的分析,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归纳总结出新概念的思路和方法。 (1)物质分类法属于方法性工具,就不要把它本身当做死的知识来学习和训练。而要以其为线索,引导学生运用分类法,对所学化学元素、物质、反应等进行多角度的分类,借以巩固学生对化学的认识。 (2)氧化还原和离子反应(电解质)两部分内容,在中学阶段的确是重点知识,但绝不意味着此处的教学要“一步到位”。而这里所说的不要“一步到位”,也不意味着在概念教学方面随意降低要求。氧化、还原、氧化剂、还原剂等基础概念的教学要务求扎实。而这个扎实需要的是学生的主动思考、记忆、联想和教师科学设计和安排的必要训练。 对于示范学校的学生来说,由于其基础较好、思维活跃,可考虑介绍弱电解质的概念及其在水溶液里主要以分子形式存在的事实。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形成关于电解质的完整概念;另一方面可以为今后教学打下更好的基础。 三、在高考中的地位及常见题型 本章在高考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特别是离子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知识点是高考中的重点热点,是必考内容之一,需要引起同学们的足够重视。分类是记忆的基础,高考试题往往会综合考查物质的分类;对于胶

山东省高一下学期期末化学试卷(理科)

山东省高一下学期期末化学试卷(理科)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25题;共51分) 1. (2分) (2016高一下·肇庆期末) 在元素周期表的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交界处,最容易找到的材料是() A . 制半导体的材料 B . 耐高温、耐腐蚀的合金材料 C . 制农药的材料 D . 制催化剂的材料 2. (2分)反应CH2=CH2+H2→CH3﹣CH3 ,有关化学键的键能如下: 则该反应的反应热△H为() A . +288.8kJ/mo1 B . ﹣703.4 kJ/mo1 C . +125.4kJ/mo1 D . ﹣125.4 kJ/mo1 3. (2分) (2016高一下·黑龙江期中) 可能存在的第119号未知元素,有人称为“类钫”,它位于碱金属族,根据周期表结构及元素性质变化趋势,下列关于碱金属某些元素原子的结构和性质的判断,错误的是() ①锂与水反应比钠剧烈②碱金属单质都需要密封保存在煤油中③锂的氧化物暴露在空气中易吸收二氧化碳④锂的阳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和钠的相同⑤“类钫”单质是强还原剂⑥“类钫”在化合物中是+1价⑦“类钫”单质的密度大于l g?cm﹣3⑧“类钫”单质有较高的熔点.

A . ①②④⑧ B . ①②③⑦ C . ③④⑤⑧ D . ①③④⑦ 4. (2分) (2017高二下·绵阳期末) 通过传感器可以监测空气中甲醛的含量。一种燃料电池型甲醛气体传感器的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a为电池的正极,发生还原反应 B . b极的电极反应为HCHO+H2O-4e-=CO2+4H+ C . 传感器工作过程中,电解质溶液中硫酸的浓度减小 D . 当电路中转移2×10-4 mol电子时,传感器内参加反应的HCHO为3.0 mg 5. (2分) (2016高一下·合肥期末) 现有甲、乙两种易溶于水的化合物,已知甲的水溶液不导电,乙的水溶液能导电,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 甲一定是共价化合物,乙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B . 甲一定是共价化合物,乙可能是共价化合物 C . 甲可能是离子化合物,乙可能是共价化合物 D . 甲一定是离子化合物,乙可能是共价化合物 6. (2分) (2017高一下·南充期末)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达错误的是() A . CO2的电子式: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教案

高一化学必修I 第1章第1节《走进化学科学》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使学生知道化学是在分子层次上认识物质和制备新物质的一门科学。 2.让学生了解20世纪化学发展的基本特征和21世纪化学发展的趋势,明确现代化学作为中心学科在科学技术中的地位。 3.让学生了解现代化学科学的主要分支以及在高中阶段将要进行哪些化学模块的学习,以及这些课程模块所包含的内容。 4.使学生了解进行化学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和必要技能,让学生了解高中化学的学习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查阅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概括的能力。 2.通过探究课例培养学生学会运用观察、实验、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同时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 3.通过对案例的探究,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从而悟出学好化学的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化学史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并欣赏化学科学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和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2.通过化学高科技产品及技术介绍,激发学生的科学审美感和对微观世界的联想,激励学生培养自己的化学审美创造力。 3.介绍我国科学家在化学科学的贡献和成就,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4.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引导学生思考“化学与社会”、“化学与职业”等问题,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关注与化学有关地社会问题,引领学生进入高中化学的学习。【重点、难点】 使学生知道化学是在原子、分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 【教学过程】 [电脑展示] Chemistry ----- What? Where? How? [引言] 通过初中化学课程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一些化学知识,面对生机勃勃、变化无穷的大自然,我们不仅要问:是什么物质构成了如此丰富多彩的自然界?物质是怎样形成的?物质是如何变化的?怎样才能把普通的物质转化成更有价值的物质?或许你也在思考,那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相信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对化学会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情景一:溶洞景观图片(其它图片可以自己收集补充)

人教版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第1课时教案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教材分析 教科书把化学实验作为专题内容安排在第一章,突出了化学实验的基础性,既起到与初中化学实验以及化学知识的衔接,又为高中化学新知识的学习穿针引线,通过实验把学生引入化学世界,由此决定了本章教学内容的基础性和重要性。 本章以化学实验方法和技能为主要内容和线索,结合基本概念等化学基础知识,将实验方法、实验技能与化学基础知识紧密结合。全章包括两节内容,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在强调化学实验安全性的基础上,通过“粗盐的提纯”实验,复习过滤和蒸发等操作。对于蒸馏,则是在初中简易操作的基础上,引入使用冷凝管这一较正规的操作。在复习拓宽的基础上又介绍一种新的分离和提纯方法──萃取。本节还结合实际操作引入物质检验的知识。这样由已知到未知,由简单到复杂,逐步深入。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则是在化学基本概念的基础上,通过实验介绍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方法。溶液的配制方法作为化学实验基本方法和技能,也作为对知识的应用。而物质的量的有关知识,作为化学实验中的计量来呈现,从而突出实验主题。 因此,这一章的教学内容是以实验基本方法和基本操作(包括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为主要内容,也包括相关的化学基础知识,对整个高中化学的学习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这一章是高中化学的第一章,课程标准所提到的有关实验的要求,不可能在本章一步达到,这些要求将在整个必修化学的教学中逐步完成。 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复习初中相关实验、预习本节内容,让学生获取实验安全方面的知识,加强实验操作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组讨论、亲自实践让学生体验注意实验安全的必要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增强学生的实验安全意识,让学生体会到化学实验对学好化学的重要性和注意实验安全对做好化学实验的重要性。 重点难点 增强学生的实验安全意识 教学过程: [提问]我们都知道,化学课上我们经常要做很多实验,那么化学学科与实验究竟有怎样的关系呢? [板书]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化学与实验的关系:

最新整理高一化学教案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1全册学案(附答案).docx

最新整理高一化学教案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1全册学 案(附答案)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教材分析 一、本章内容概述 本章包括物质分类法、胶体、电解质与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基础四部分内容。 把物质分类法作为化学知识单独来教,在中学化学教学历史上是首次,体现了新课程的一种精神——学科教学不再单为学科发展服务,更关注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和提高。 胶体是从混合物(分散系)的分类切入的。其实大家都清楚,胶体这部分知识相对比较独立,历史上教材编写者曾经分别尝试把它“掺杂”在元素化学(硅、胶体)中、置于高中化学最后(第3册选修中单独成为一个单元)。现在又尝试把它置于高中化学的起始位置,努力实现尽快地与初中化学溶液部分的对接,也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试。 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学习分类法后,从不同的视角对化学反应进行分类的具体应用。 二、本章在中学化学中的地位与作用 本章在学科内容方面是同学们认识化学科学的起始章,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为整个高中阶段的化学学习奠定重要的基础。因此本章在全书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具有重要的功能,是整个高中化学的教学重点之一。 1.与初中的衔接作用 与第1章相比,本章知识的衔接意义更大。本章知识的每一部分,都可以在

初中化学中找到它的“根”。如前所述,有的是运用和巩固初中基础知识(元素与物质分类);有的属于对初中知识体系的补充(胶体对分散系概念的补充完善);有的属于初中知识的延伸发展(电解质是在电离概念的基础上提出的);而有的属于对初中基础概念的深入发展、提升、统一。 2.基础性、工具性作用 物质分类法属于进一步学习化学的方法性工具; 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属于进一步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科工具,是学生深入认识化学反应本质的基础性知识。 3.值得注意的问题 学习本章知识时要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于对比,通过分析熟悉的物质,逐渐认识到有限的因素与庞大的物质家族之间的关系;同时应注意知识的迁移与和运用,通过对熟悉的物质及化学反应的分析,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归纳总结出新概念的思路和方法。 (1)物质分类法属于方法性工具,就不要把它本身当做死的知识来学习和训练。而要以其为线索,引导学生运用分类法,对所学化学元素、物质、反应等进行多角度的分类,借以巩固学生对化学的认识。 (2)氧化还原和离子反应(电解质)两部分内容,在中学阶段的确是重点知识,但绝不意味着此处的教学要“一步到位”。而这里所说的不要“一步到位”,也不意味着在概念教学方面随意降低要求。氧化、还原、氧化剂、还原剂等基础概念的教学要务求扎实。而这个扎实需要的是学生的主动思考、记忆、联想和教师科学设计和安排的必要训练。 对于示范学校的学生来说,由于其基础较好、思维活跃,可考虑介绍弱电解质的概念及其在水溶液里主要以分子形式存在的事实。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形成关

高一化学上学期教案-必修一【人教版】第一章

高中化学必修一教案

(3)用完酒精灯,不可用嘴吹灭,必须用灯帽盖灭,并盖两次。 (4) 不慎洒出的酒精若在桌上燃烧起来,不要惊谎,应立即用湿抹布或沙子扑盖。 3.着火和烫伤的处理、化学灼伤的处理、如何防止中毒、意外事故的紧急处理方法等。 着火烫伤时应该先冷敷。浓硫酸灼伤时先用干布小心拭去浓硫酸,再用大量的水冲洗。 [讲]刚才同学们发表了很多关于实验安全应该注意的事项,那么大家还要注意常用的危险化学标志。请见课本P4。 [讲]实验安全是为避免受到意外伤害的保障,要想我们的探究实验取得成果,我们还必须遵守实验的有关原则、安全措施及正确的操作方法。 [板书]1、遵守实验室规则 2、了解安全措施 3、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 [过渡]以上是我们做实验必须遵守的一些注意事项,正确我们学习几种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 [思考与交流]淘金者是利用什么方法和性质将金子从沙里分离出来?如果有铁屑和沙混合物,你用什么方法将铁屑分离出来? (沙里淘金是从含金量相对较大的沙里淘金。根据金是游离态存在,密度比沙大的性质,可以用水洗法将金子从沙里分离出来。 如果是沙和铁屑的混合物,可以用物理方法用磁铁吸取的方法将二者分离出来。) [过]以上我们用的都是较简单的物理方法,大多数分离与提纯需要我们进一步学习一些新的方法。 [板书]二、混合物的分离与提纯 1、基本概念: 物质的分离:将混合物中各物质通过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把各成分彼此分开的过程。物质的提纯:把混合物中的杂质除去,以得到纯净物的过程。 2、操作原则: 四原则: (1)不增------提纯过程中不增加新的杂质 (2)不减------不减少欲被提纯的物质一些安全内容的记录,学生能认识到安全实验的重要性,为以后的实验安全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并认识各图标的意义。 学生阅读P4注意问题1、2、3,学生回答实验注意问题,教师穿插、补充、完善

新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物质的量教案设计

物质的量一、教材简析与教材处理.教材的地位和作用1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物选自必修1专题一第一单元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物质的量》。他是高中阶段重要理论部分的内容之一,将贯穿今后学习理量之一,单位是摩尔,简称摩,符号是mol气体摩尔体积、在化学教学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根据物质的量的概念,可以导出摩尔质量、的全过程,物质的量浓度等许多在化学中有重要应用的基本概念。因此,物质的量被广泛的应用于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这些知识,对于学生进一步深入理解微观粒子与宏观物质之间的联系,特别是对于培养学生的化学计算技能和实验技能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A、掌握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的含义;理解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含义 B、通过联系掌握物质的量与物质微粒数目间的关系)能力与方法目标(2通过体验“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该你那的形成过程,学会运用类比推理、归纳推理等一些基本的科学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3 、通过学习概念的推导及应用,形成相信科学、尊重科学的思想。A 、养成自然学学的兴趣及不断进取、创新的优良品质。B 二、教学方法和手段集合粒子、A在“物质的量”教学中,隐含着这种思想:粒子粒子,即把单个粒子的称量转化为粒子集合的称量,从而间接地求出单个粒子的质量。以“称量一粒米”为背景,建立微观与宏观的联系,设制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掌握物质的量的概念。 具体思路: 如何称量一粒米的质量学生提出可能的答案归纳处理粒子计算方法 提出物质的量的概念联系其他物理量掌握微粒数的计算 提出摩尔质量的概念掌握物质的量与质量的换算 B、物质的量对学生来说是个全然陌生的概念,以旧的物理量引入,进入学生认知结构中原有的命题网络。设置问题,让学生在旧的知识体系中形成新的概念。培养学生学习概念的能 力。. 引 入物质的量的概回忆原有的物理 掌握微粒数的计算方法强调概念的内涵 掌握物质的量与质量的换算引入摩尔质量的概念 三、主要教学程序设计)物质的量的引入(1情景1

最新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导学案全册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导学案全册

高一化学导学案 (必修1)

阅读教材5步曲 读:课前阅读教材,思考本节所讲的核心内容,如果阅读后印象不深,再阅读一遍。然后独立思考,完成学案。 划:阅读教材和学案,划出理解该概论要点与细节,以及不懂的地方,并适当做以标记。 写:带着阅读教材的体会,深入课堂,静心听讲,把教师对概念的理解,快速以简要的文字,标写在书上该概念旁,不可把黑板上所有东西茫茫碌碌照抄照写、以免影响听课的质量。 思:听课后要认真思考,把握核心概念理解的要点,形成自己理解的思路。记:用自己的语言和方式,结合老师的讲解,把所学内容的内涵记在笔记本上,并用不同颜色加以标注,以便课后复习。

导学案NO.1 年级:高一科目:化学主备:审核: 课题:过滤与结晶课型:复习课时 : 1 【考纲解读】 过滤和结晶使用的仪器及其应用 【自学与归纳】 分离和提纯的区别: 分离:是通过适当的方法,把混合物中的几种物质分开,每一组分都要保留下来,如原来是固体,最后还是固体 提纯:指保留混合物中的某一主要组分,把其佘杂质通过一定方法都除去 初中阶段我们学习过的物质的分离方法有:、、。 1、 原理:利用物质的差异,将液体和分离开来。 实验用品:、、、、。 注意事项: 过滤操作实验小结:斗架烧杯玻璃棒,滤纸漏斗角一样。过滤之前要静置,三靠两低不要忘。

2、和结晶 原理:利用的方法,使溶液中不断挥发而析出(晶体)的过程。 实验用品:、、、。 操作注意事项: 1)蒸发皿中的液体不能超过其容积 的。 2)蒸发过程中必须用不断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而使。 3)当出现时,应停止加热用蒸干。 4)不能把热的蒸发皿直接放在实验台上,应垫上。 结晶:(冷却热饱和溶液法) 结晶(冷却热饱和溶液法)是分离和提纯混合物的一种方法。它适用于物质的混合物,且混合物中一种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而另一种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的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交流与展示】粗盐的提纯 1.粗盐中含有泥沙、氯化钙、氯化镁、硫酸盐等杂质,要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提纯。以上操作都要用到玻璃棒,它们的作用依次是: (1)________溶解。 (2)引流。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粗盐中可溶性杂质的去除方法 杂质加入的试剂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硫酸盐如Na2SO4 MgCl2 CaCl2 多余的__________、 适量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4 1.试剂:____________; 2.步骤

山东省潍坊市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统考试题鲁科版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一些化学试剂瓶上贴有危险警告标志,下列物质的试剂瓶上所贴化学品标志有错误的是 A B C D 物质NaHCO3黑火药浓H2SO4KMnO4危险警告标识 2 A.碱都含氢元素B.酸都含氧元素 C.盐都含金属元素D.漂粉精、液氯、干冰均为混合物 3.化学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下列生产过程中不涉及 ...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氮肥厂用氮气和氢气合成氨气 B.硝酸厂用氨氧化法制硝酸 C.从海水中提溴D.纯碱厂用NaCl、NH3、CO2等制纯碱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为了消除碘缺乏病,在食用盐中必须加入一定量的的单质碘 B.新能源汽车的推广与使用有助于减少光化学烟雾的产生 C.严重影响我国的霾尘,其颗粒物是种胶体 D.用脱硫处理的煤代替原煤做燃料可以有效减少空气中CO2气体的含量 5.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下列对实验现象的解释不合理 ...的是 ①中试剂①中现象解释 A Ba(NO3)2溶液生成白色 沉淀 SO32-与Ba2+生成白色 BaSO3沉淀 B 品红溶液溶液褪色SO2具有漂白性 C 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红SO2与水反应生成酸 D 酸性KMnO4溶液紫色褪去SO2具有还原性 6.下列各组物质充分反应后,只能得到一种气体的是A.木炭和浓硫酸共热 B.钠与水反应 C.足量的铜跟一定量的浓硝酸反应 D.汽油在汽车发动机燃烧后排出的气体 7.滴加新制氯水后,下列各组离子可能大量存在的是

A.Fe3+、Cl-、NO3- B.Na+、HCO3-、SO42- C.Ag+、NH4+、NO3- D.Na+、SO32-、SO42- 8.一定条件下氨气和氧化铜可以发生如下反应:2NH3+3CuO△ 3Cu+N2+3H2O,对此反应的分析合理的是 A.该反应属置换反应B.NH3被氧化为N2 C.反应体现了金属铜的还原性 D.每生成1mol H2O 就伴随着1mol电子转移9.向四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不同的无色溶液进行如下操作,结论正确的是 操作现象结论 A 滴加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原溶液中有SO42- B 滴加氯水和CCl4,振荡、静置下层溶液显紫色原溶液中有I- C 滴加稀NaOH溶液,将湿润红色石蕊试纸 置于试管口 试纸不变蓝原溶液中无NH4+ D 加入稀盐酸,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 灰水中 溶液变浑浊原溶液中一定含有CO32- A.装置①可用于从Fe(OH)3胶体中过滤出Fe(OH)3胶粒 B.装置②可用于干燥、收集氨气,并吸收多余的氨气 C.装置③可用于排空气法收集NO2气体 D.装置④可用于证明Cl2易与NaOH溶液反应 11.下列方程式不正确 ...的是 A.用稀H2SO4吸收氨气:NH3+H+===NH4+ B.少量的CO2通入NaOH溶液中:CO2+2OH-===CO32-+H2O C.铜溶解于氯化铁溶液中:2Fe3++Cu=2Fe2++Cu2+ D.足量铁溶于稀硝酸,溶液变成浅绿色:Fe+4H++NO3-===Fe3++NO↑+2H2O 12.下列物质间的每步转化都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①Fe→Fe2O3→Fe(OH)3 ② Na→Na2O2→Na2CO3 ③ S→SO3→H2SO4→MgSO4④ C→C O→CO2→N a2CO3

人教版高二化学教案

人教版高二化学教案 【篇一:新课标高中化学必修1教案】 新课标(人教版a) 志鸿优化系列丛书 高中优秀教案化学 必修1 目录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3 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3 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25)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74) 第一节物质的分类 (75) 第二节离子反应 (90) 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 (100)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 (111) 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 (112) 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 (127) 第三节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 (152) 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187) 第一节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 (189)

第二节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 (206) 第三节硫和氮的氧化物 (224) 第四节氨硝酸硫酸 (254)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单元规划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要让学生学好化学,首先要了解 化学学科的这一特征,并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去学习化学。实验是了 解物质性质的最好方法,也是认识元素周期律的最佳途径;通过实 验可以感受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关系,认识并研究能量的利用问题; 通过实验还能切实了解材料、环境、绿色化学等问题。教科书把化 学实验列为第一章体现了课程标准所反映的教学思想。此外,教科 书不仅把“化学实验”作为专题内容,还把它安排在第一章,突出了 化学实验的基础性,既起到与初中化学实验以及化学知识的衔接, 又为高中化学新知识的学习穿针引线,通过实验把学生引入化学世 界,由此决定了本章教学内容的基础性和重要性。 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在强调化学实验安全性的基础上,通 过“粗盐的提纯”实验,复习过滤和蒸发等操作。对于蒸馏,则是在 初中简易操作的基础上,引入使用冷凝管这一较正规的操作。在复 习拓宽的基础上又介绍了一种新的分离和提纯方法——萃取。本节还结合实际操作引入物质检验的知识。这样由已知到未知,由简单 到复杂,逐步深入。 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在化学基本概念的基础上,通 过实验介绍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方法。溶液的配制方法是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和技能,也是对化学知识的应用。而物质的量的 有关知识,作为化学实验中的计量来呈现,从而突出实验主题。教学重点 1.掌握溶解、过滤、蒸发等基本操作,掌握蒸馏、萃取等分离方法。 2.理解物质的量的概念,掌握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方法和 应用。 教学难点 物质的量概念及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课时安排

山东省2021年高一化学联考考试试卷

山东省2021年高一化学联考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20题;共40分) 1. (2分) (2018高一下·肇庆期末) 关于和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它们都含有 92个中子 B . 原子核外有143个电子 C . 它们是同种核素 D . 它们互为同位素 2. (2分) (2019高一下·广东期末) 下列反应一定属于放热反应的是() A . 氢氧化钡晶体和氯化铵晶体的反应 B . 反应物能量比生成物能量低的反应 C . 化学键断裂吸收的能量比化学键形成放出的能量少的反应 D . 不需要加热就能发生的反应 3. (2分)二氯化二硫(S2Cl2)是广泛用于橡胶工业的硫化剂;其分子结构中每个原子均满足8电子结构。常温下,S2Cl2是一种橙黄色的液体,遇水易水解,并产生能使品红褪色的气体。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 S2Cl2中的硫元素显+1价 B . S2Cl2结构中的化学键只含有极性键 C . S2Br2与S2Cl2结构相似,熔沸点:S2Br2>S2Cl2 D . S2Cl2与H2O反应的生成物中可能有S 4. (2分) (2017高一下·周口期末) 通常人们把拆开1mol某化学键所消耗的能量看成该化学键的键能。键能的大小可以衡量化学键的强弱,也可用于估算化学反应的反应热。 化学键Si -O Si –Cl H-H H- Cl Si -Si Si -Si

E(kJ/mol)460360436431176347 工业上高纯硅可通过下列反制取:SiCl4(g) +2H2(g)= Si(g) +4HCl(g),(已知 1mol晶体Si中2molSi -Si键),该反应产生的热量为() A . 吸收45kJ? mo1-1 B . 放出412 kJ? mo1-1 C . 吸收236 kJ? mo1-1 D . 放出236 kJ? mo1-1 5. (2分) (2019高二上·大足期末) 在反应A(g)+3B(g) 2C(g)+2D(g)中,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 . υ(A)=0.02mol/(L?s) B . υ(B)=0.04 mol/(L?s) C . υ(C)=1.2mol/(L?min) D . υ(D)=1.8mol/(L?min) 6. (2分)(2018高二上·鸡泽期中) 有5种有机物: ⑤CH2=CH—CH=CH2 ,其中可用于合成高分子材料的正确组合为() A . ①②④ B . ①②⑤ C . ②④⑤ D . ③④⑤ 7. (2分) (2016高一下·双峰期中) 在人类已知的化合物中,数量最多的是()

人教版高一化学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一化学教学设计 (2021最新版) 作者:______ 编写日期:2021年__月__日 人教版高一化学教学设计(一) 新课导入 [新闻导课]杭州市一制冷车间发生氨气泄漏: 2004年4月20日上午10时,杭州市一制冷车间发生氨气泄漏事件,整个厂区是白茫茫的一片,方圆数百米,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浓烈的刺激性气味,进入厂区呼吸都感到困难。厂区内寒气逼人。市消防中心接到报案后立即制定方案,出动上百名消防队员,十余量消防

车…。 [问题] 1、为什么在氨气泄漏时工厂里会寒气逼人? 2、如何吸收弥漫在空气中的大量氨气? 3、被围困在污染区的群众怎样做才能保证不吸入氨气? [板书]氨 1、NH3的物理性质: [展示]一瓶氨气:无色,有刺激性气味,密度<空气,易液化,可作致冷剂。 [实验4-9]成功关键:烧瓶干燥、密封。 现象:形成红色喷泉。证明:氨极易溶于水,水溶液显碱性。 [讲解]1体积的水约溶解700体积的氨气,氨的水溶液叫做氨水。

[板书]在通常状况下,氨是无色气体,有刺激性气味,比空气轻。氨易液化,极易溶于水。 [过渡]氨的水溶液是碱性的,但其中的水是中性的,氨分子也没有氢氧根离子。氨水为什么会显碱性呢? [板书]2、氨的化学性质: (1)NH3与水的反应: [分析] 其中一水合氨很不稳定,受热会分解NH3·H2O==NH3↑+H2O [板书]NH3+H2O==NH3·H2O==NH4++OH- [思考]:分析NH3溶于水存在的过程,讨论氨水中的成份:分子、离子。 [板书](2)NH3与酸的反应:

[演示实验]氨与氯化氢反应 [观察]现象:大量白烟生成。 [思考]:生产Cl2的化工厂常用浓氨水来检查生产设备和管道是否漏气,如有白烟生成,则说明已发生漏气,这是为什么? [板书]化学方程式:NH3+HCl=NH4Cl NH3也可与其它酸反应,例:NH3+HNO3==NH4NO3、2NH3+H2SO4==(NH4)2SO4 [讲解]NH3在一定条件下可于O2、NO、NO2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板书](3)NH3与O2的反应:4NH3+5O2==4NO+6H2O [演示实验]实验室制取氨气: [板书]3、NH3的实验室制法: [讲解]原理:在实验室里常用铵盐和碱加热的方法来制取NH3。仪器:固+固加热(同制氧气);收集:排空气法。

高一化学必修一学案1

必修一导学案1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一)姓名班级【学习目标】 树立安全意识,初步形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并能识别一些化学品安全标识。【学习过程】

进行,并采取相应的尾气处理措施(灼烧、吸收、收集)。 【思考】你知道哪些尾气处理装置呢?能简单绘制装置图吗? ⑤防倒吸:加热法制取气体并用排水法收集时,注意熄灯顺序;吸收溶解度较大的气体(HCl、NH3)时,加装。 常见防倒吸装置: 拓展提升当出现 安全事 故时,该 如何处 理呢? 四、意外事故的处理 1、创伤处理:先除去伤口的玻璃,用双氧水擦洗消毒或涂碘酒,而后敷 药包扎。 2、烫伤、烧伤处理:用70%-75%的酒精轻涂伤处,再涂烫伤药膏;严重 者立即就医。 3、酸碱腐蚀处理: ①浓酸撒在实验台上:先用Na2CO3中和,再用水擦洗 ②浓酸沾在皮肤上:直接用大量,而后用3%-5%的NaHCO3中和 ③浓碱沾在皮肤上:用大量的水冲洗,涂上硼酸溶液中和 ④酸、碱溅入眼中:用大量清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然后用硼酸溶液或 NaHCO3溶液淋洗 4、其他化学灼伤处理:汞洒落,立即撒上,并打开排气扇;磷灼伤, 用CuSO4溶液涂抹伤处 练习反馈完成右 侧快 【乐套 餐一】, 并交流 订正 1、在盛放浓硫酸的试剂瓶的标签上应印有下列警示标记中的() 2、在贴有下列图标的试剂中,你认为应密封、谨慎存放在冷暗处的 是,如果老师请你分装酒精,那么你认为贴哪个图标最合

适。 3.对于易燃易爆有毒的化学物质,往往会在其包装上贴上危险警告标签。下面所列物质,贴错了包装标签的是() A B C D 物质的化 学式 浓HNO3CCl4P4KClO3 危险警告 标签 4.进行化学实验必须注意安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不慎将酒精洒到桌面上着火时,可用水将其扑灭 B.不慎将浓碱溶液沾到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抹上硼酸溶液 C.配制硫酸溶液时,可先在量筒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再在搅拌下慢慢加入浓硫酸 D.鉴别食盐和芒硝晶体,可用口尝药品的味道,有咸味者,则为食盐晶体 活动二复习回顾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活动主题活动内 容 活动小结 自主学习复习回 忆化学 实验基 本操 作,填 写右侧 学案 五、实验基本操作 1.药品的取用(做到“三不”______ ______ ______ ) (1)取用粉末状或小颗粒状固体用 ________,若药匙不能伸入试管, 可用________,要把药品送入试 管____部,而不能沾在管口和管壁上。块状和大颗粒固体用________夹取。 (2)取用一定量的固体药品时使用____________。 ①称量前先调零点;②腐蚀性药品应放于内称量; ③左盘放__________,右盘放________,即______物______码 ④精确度:______ g。 (3)取少量液体可用。取用较多的液体用法,一定 量液体用量取,注意试剂瓶上的标签向。向容量瓶、 漏斗中倾倒液体时,要用引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