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研究

XXXX大学

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研

姓名

学号

专业

学院

任课老师

2016年11月25日

摘要

党的十八大提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三个倡导,并且积极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代大学生是国家的栋梁;是体现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力量。加强对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研究一方面对于落实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具有重要的意义,另一方面有助于帮助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本文运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文献研究法、调查分析法,以大学生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研究点,并从践行的基本原则、动力机制、践行途径来进行描述,从而让大学生在核心价值观上达到知与行的统一。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

I

Abstract

Party's 18 proposed "prosperous, strong, democratic, civilized and harmonious, freedom, equality, justice, rule of law; the patriotic, dedicated, sincere, friendly" three advocate, encourage people to actively cultivate and practice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And college students are the backbone of the country, is to embody and practice of the main power in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strengthen the research on the practice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 of contemporary university students on the one hand, to implement the implement the party's eighteen big spirit is of great importance, on the other hand, will help the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set up the correct world outlook, the outlook on life, values, and train to become have ideal, morality, culture and discipline of socialist qualified builders and successors. This paper, by the consolidated method of history and logic, literature research, investigation, analysis, college students how to practice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as the main research points, and from the practice of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dynamic mechanism and practice ways to describe, so that the college students to know and the unified on core values.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socialist core values;practice

II

目录

1引言 (1)

1.1研究背景 (1)

1.2研究意义 (1)

1.2.1理论意义 (1)

1.2.2现实意义 (1)

1.3文献综述 (1)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

1.3.2 国外研究现状 (2)

1.4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3)

1.4.1 研究内容 (3)

1.4.2 研究方法 (3)

1.5主要工作和创新 (3)

1.5.1 主要工作 (3)

1.5.2 创新之处 (3)

1.6论文的基本结构 (4)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概述 (4)

2.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

2.1.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 (4)

2.1.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特征 (4)

2.2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的必要性 (5)

2.2.1能增强大学生的时代责任感 (5)

2.2.2能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5)

2.2.3能培养大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统一 (6)

3当代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的现状学生分析 (6)

3.1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存在的问题 (6)

3.1.1 理想信念模糊 (6)

3.1.2政治信仰淡化 (6)

3.1.3 集体主义意识淡漠 (6)

3.1.4 拜金主义兴起 (7)

3.2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7)

3.2.1 客观影响 (7)

3.2.2 主观影响 (8)

4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 (9)

4.1践行的基本原则 (9)

4.1.1 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相统一的原则 (10)

4.1.2 主导性与多样性相统一的原则 (10)

4.1.3 理想性与现实性相统一的原则 (10)

III

4.2践行的动力机制 (11)

4.2.1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强化大学生的价值认同 (11)

4.2.2 构建榜样示范引领大学生自主践行 (11)

4.2.3 建立完善奖励制度以成才激励驱动践行 (11)

4.3践行的基本途径 (12)

4.3.1 践行的内在途径 (12)

4.3.2 践行的外在途径 (13)

5结论与展望 (15)

5.1结论 (15)

5.2展望 (15)

参考文献 (15)

IV

1引言

1.1研究背景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①。“三个倡导”的提出是我党从我国的国情出发,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发展规律,也是我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认识上的丰富和发展。当前,我国处于深刻变革的社会转型期,使得西方的各种文化思潮和价值观不断涌入我国,人们的思想观念正经历一个嬗变的过程,当代大学生处于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关键期,价值观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思考和研究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 90、00 后的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问题就成为一个十分必要的问题。

1.2研究意义

1.2.1理论意义

进行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研究有利于进一步加深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认同从而能够正确把握其科学内涵,有利于丰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断深化和发展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2.2现实意义

当代大学生是国家的栋梁,他们的价值观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能否健康、长久的发展下去。因此,只有不断深化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才能确保我国持续、健康的发展。对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研究,能够让大学生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内化为自身道德和行为准则,并从实践上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1.3文献综述

1.3.1 国内研究现状

党的十八大首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用 24 个字进行了高度的概括,让学者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进入到了新高度和层面。下面,笔者重点总结了与本文论文相关的我国学者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状况。

(1)关于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的研究

自党的十八大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以来,学术界便对其进行了深刻的解读,其中大多数学者都一致认为十八大提出的“三个倡导”分别是从国家层面、社会层面、个人层面这三个层面提出来的,体现了整体和部分的有效统一。所谓仁者见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Z],北

京,2012,30-34.

1

仁,智者见智,也有的学者则从其他的角度进行了不同的解读。如俞吾金教授则从人的角度出发围绕着“人”的本质来进行了解读,从而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即“这‘三个倡导’应从人与国家、市场、自然以及和人的关系去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①。学者王瑞军则从三个倡导之间的关系和作用的角度进行解读,认为“第一个倡导是党执政的物质基础;第二个倡导是促进国家和谐稳定的基本依据;第三个倡导是促进国家发展的源泉,这是前两个倡导的基础”②。而戴木才和彭隆辉则认为“这‘三个倡导’是一个递进的发展关系,着眼于现实与理想,眼前和未来相统一的关系,即第一个是我们所要追求的理想目标,第二个是我们向往的社会风范,第三个是我们所遵循的道德准则”③。笔者认为,由于考虑的角度不同,所以学者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科学内涵便有着不同的理解。总的来说主要包括一下几点:第一,注重涵盖国家、社会、公民不同层面的价值取向;第二,从我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不同,领域去解读;第三,注重从和谐的发展观的角度去思考;第四,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吸收借鉴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体现推陈出新,博采众长。总之,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科学内涵的把握要从多方位多角度去全面了解,着重体现历史与现实、主体与客体、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

(2)关于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与践行研究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方面,学者李斌熊、张小秋认为“当代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建立在价值认同的基础上,这就要求学生承认和尊重价值认同规律,把握价值认同运行过程,将学校教育与自我教育,理论与实践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关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路径研究,学者的研究可以归纳为从践行的内在机理和外化路径这两个角度去探究。苏国红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的内在机理的角度分析指出,“必须加强对大学生思想上的理论灌输,通过学生在学校学习思想政治课这一重要方式来对其进行理论教育与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进课堂的形式来使学生能够真正认识并了解,最终内化为学生的思想道德规范,从而达到知与信、知与行的统一”。刘楠楠从践行的外化路径的角度提出“积极参加诸如学校社团活动、青年志愿活动、社会公益活动等,这些从社会实践中不断体现和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了观念与行动的完美结合”。

笔者认为目前国内学者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与践行的研究成果较少,研究的对策不够深入,需要学者对这方面加以重视与深入探讨。

1.3.2 国外研究现状

①俞吾金.从四重关系解读核心价[N].解放日报,2012-01-22.

②王瑞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维解读[N]光明日报,2012-02-02.

③戴木才,彭龙辉.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N].光明日报,2012-12-8.

2

国外学者对这方面的研究还比较少,但他们的一些理论可以为其提供借鉴和参考,如皮亚杰的认知结构理论阐明了主体建构知识的过程,对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尊重其自身的主体地位及其认知特点方面具有了一定的指导意义,从而提升大学生认同与践行效果。社会认同理论是 Tajfel 等人提出的,他认为社会认同理论产生于对群体行为的解释,社会认同理论强调个体对群体的认同是群体行为的基础。

总体而论,无论是国内学者还是国外学者对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等领域已经做出了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付诸于大学生的实践行为以及如何有效的践行等问题国内外学者的研究还是比较分散的,需要学者对这方面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

1.4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1.4.1 研究内容

本文基于十八大精神以及当代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当代大学生正确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迫性和重要性,重点在于从践行原则、动力机制以及践行路径三方面去研究当代大学生如何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达到知与行的。

1.4.2 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通过对与本文选题相关的书籍和文献进行查阅、搜集、整理和分析,在整体上了解和把握目前学者研究状况和进展。对这些理论成果的收集和分析研究是本文的一个重要方法和前提基础。

(2)调查研究法。本文通过阅读大量相关的文献资料,认真设计了我国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现状的调查问卷,对山西五所具有典型性的高校进行了实地的问卷调查,并对问卷进行统计与实践校对,从而确保本文研究报告及其成果的可信度和可操作性。

(3)唯物辩证分析法。本文主要依据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实践论、先进性与曲折性、社会发展规律理论等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参考。

1.5 主要工作和创新

1.5.1 主要工作

完成本篇论文需要的工作主要包括:第一,要深入理解和学习价值和价值观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第二,要搜集相关文献资料和网络信息;第三,要对当代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状进行实地调查、搜集和整理。第四、通过问卷对其现状进行系统分析,提出当代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要性以及实施对策方法。

1.5.2 创新之处

本文创新之处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3

(1)研究内容的创新

本文主要研究当代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原则、动力机制和基本途径,从而能真正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观点外化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达到知行的统一,并在实践中不断的发展真理。

(2)研究系统独特

全文由理论阐述、现状分析、如何践行三大板块构成。以十八大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科学内涵为理论依据,以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现状及时代主题为现实背景,从原则、动力机制、践行途径三个层面提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使得论文既有理论性,又具有现实性。

1.6 论文的基本结构

本文主要由引言、主体、结束语三部分。

引言部分主要包括:研究背景和意义;国内外文献综述;研究内容与方法;主要工作创新和论文的基本结构五部分组成。

主体部分包括三章内容:第一章是理论概述;第二章是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的现状,找出其存在的问题并阐述问题的成因;第三章是当代大学生践行探析,包括践行的基本原则、践行动力机制和践行的基本途径三个方面进行探究。

结束语:结论和展望。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概述

2.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1.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

2013年 12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该《意见》指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基本遵循。

2.1.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特征

(1)理想与现实的统一性

我国根据现阶段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提出目前的根本任务(共同理想)——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了能更好地体现出以人为本,为人的全面发展打下基础打下坚实基础就必须坚持这一共同理想。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理想与现实的统一。

(2)科学性

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它立足于我国的基本国情,体现出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与我国具体国情相结合的实事求是的基本思想路线,蕴含着以人为本和可续发观的具体要求。

(3)民族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确立是对我国民族几千年来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的爱国主义精神,儒家文化中“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和“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民主主义思想,以及尊老爱幼、谦恭礼让、克服困难坚持不懈的奋斗精神等等。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三个“倡导”在遵循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基础上对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人为本的民本精神以及天人合一的和合思想等优秀文化传统的继承与发扬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2.2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的必要性

2.2.1能增强大学生的时代责任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实际上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①当代大学生是国家的栋梁,他们的健康成长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关系到人民的幸福,因此他们肩负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这一伟大理想的历史使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人类社会核心价值观的最高形态,但从凝聚共识、提炼总结到宣传普及的时间还不长,传承发展还要经过几代甚至几十代人的努力。当代大学生是社会文化的承载者、传播者和开拓者,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主体,对于核心价值观从内涵到形式的丰富发展,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2.2.2能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的座谈会上指出:“青年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要努力把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变成日常的行为准则,进而形成自觉奉行的信念理念。”这清楚说明,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在其整个价值系统中居于统帅地位,规范引导着大学生的思想情操和言行举止。核心价值观正确,大学生往往走向一条积极进取的人生道路;核心价值观错误,则容易走到歪路邪路甚至不归路上。因此,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作为其成长成才的精神指引,既决定着他们成为这样的人,又决定着他们为之努力而展现的能力素养、精神风貌。推动大学生培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成为引导当代大学生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集体和社会之间关系,确保个体健康成长全面成才的中心环节,并为其他社会青年成长成才发挥典型示范作用。

①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J】人民日报,2014.05.05.

5

2.2.3能培养大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统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作为一种价值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必须进行努力奋斗,通过实践使目标变为现实。十八大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当代大学生只有认真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并让它回到实践中指导实践,在实践中认识社会、体验社会、服务社会,在深入社会的过程中更多的了解民情、体验民情汲取人民群众的智慧与经验并按照时代的要求塑造自己,才能真正达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目的,才能真正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否则,任何设想都是“纸上谈兵”,不能解决实际问题。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必然要求。

3当代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的现状学生分析

3.1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存在的问题

从问卷调查的结果中显示尽管当代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总趋势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仍有不少学生受到多方面原因的影响出现一些问题,具体表现为理想信念模糊、政治信仰淡化、集体主义意识淡薄、拜金主义兴起。

3.1.1 理想信念模糊

理想信念人们奋斗的精神支柱,是推动人们不断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创造美好生活的强大力量。科学的理想信念能够激励大学生朝着既定的奋斗目标不断前进,指引着当代大学生应该做什么样的人,走什么样的路,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核心和集中体现。这就要求当代大学生一方面要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信念,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另一方面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后要坚持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共同理想与远大理想的统一,树立服务祖国、服务人们和服务社会,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理想信念。经调查结果显示,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的主流是健康向上的,并具有崇高的理想信念,对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都充满了信心,但部分学生仍然还存在着理想信念模糊,对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出现了动摇等情况,其理想的物质化、盲目化和短期化日益凸显。

3.1.2政治信仰淡化

政治信仰是一种政治理性,反映了一种政治安慰,它是人们对理想社会和理想政治的一种向往。根据调查数据显示,绝大大多数大学生的政治立场和政治观点基本是正确的,其政治信仰的主流是健康向上的并积极拥护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但是也有少部分大学生的政治信仰表现的模糊和淡化。

3.1.3 集体主义意识淡漠

集体主义作为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一直以来是被提倡的,所谓的集体主义应该是“在一个相对‘真实的集体’中,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是辩证统一的”调查结果显示,

6

绝大多数大学生都能以集体利益为重,但仍有部分学生偏向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个人化倾向较为明显,做任何事都与金钱、利益挂钩。他们在面对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时,往往把自己的实际利益放在首位,他们往往把自己切身的利益作为理想追求,当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他们往往不希望以牺牲自己的利益为代价。一些学生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往往优先考虑的是个人的发展和个人的利益,而忽视了集体主义。还有一些学生把人与人的关系看做等价交换,交朋友之前或帮助同学之前都要考虑这样子对我到底有没有好处,是否值得去做,严重缺乏社会责任感。

3.1.4 拜金主义兴起

拜金主义是指盲目崇拜金钱,把金钱看做是人生唯一奋斗目标,推崇金钱至上,认为一切价值观念和行为都要服从和服务于金钱价值观,金钱是衡量一切的标准。拜金主义作为一种社会思潮开始出现于西方,由于我国对外开发程度的加深,西方拜金主义思潮开始在我国迅速传播并不断扩大和深化。由于当代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期和其心理结构存在不稳定性和动荡性,拜金主义、本位主义、个人主义等一些腐朽的西方文化不断侵蚀着大学生的思想,不仅影响了当代大学生的身心健康而且还阻碍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3.2 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存在的问题可以从客观影响和主观影响

两方面去探究分析。

3.2.1 客观影响

(1)社会转型对价值观的影响

当代中国正处于从传统型社会向现代型社会的转变过度期,这种广泛和深刻的变革使得我们的生活方式、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的主体、就业形式等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空前的社会变革不仅促进了我国社会的飞速发展,同时也出现了一系列如贫富差距拉大、社会保障不到位、官员腐败、下岗人数增多等社会问题。这些都给大学生的践行带来了负面的效应,例如部分大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后整天无所事事,失去了学习的动力,甚至少数学生受社会奢靡之风、以权谋私等不良风气的影响出现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社会转型带来的某些负面效应容易使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方面产生困扰与疑惑,因此这就急需需要强大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进行指导”。

(2)市场经济对价值观的影响

市场经济在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要看到它的消极影响给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带来的负面冲击。其主要表现在:第一,市场上在利益的驱动下出现的假冒伪劣、坑蒙拐骗、唯利是图等社会道德失范现象,严重腐蚀着大学生的思想,造成部分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淡化集体主义观念,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的形成;第二,由于市场经济发展产生的一些负面影响,出现了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城乡差距

7

日益突出等分配不公的现象,社会上不断的出现炫富的个人和团体等让某些大学生心理出现了极度的不平衡,滋生了攀比心理、拜金主义等不良思想。因此市场经济的固有缺陷使得当代大学生的行为越来越趋向功利化,导致他们只注重个人利益忽视集体利益,缺乏远大的理想信念,对社会的责任、义务和贡献很少去思考。

(3)西方文化对价值观的影响

随着经济全区化的影响及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扩大,使得西方的各种文化思潮不断的涌入我国,与我国的传统文化相互碰撞与融合,一方面为大学生观察自身和社会提供了新的视野,推动了大学生思想不断解放,其价值选择的机会也大大增多。另一方面,西方功利主义、本位主义等错误的价值取向给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的构建与完善了形成了较大的冲击。当代大学生是一群特殊的社会群体,敢于接受新事物,勇于创新,大胆设想,由于他们的思想观念和践行的局限性,使得他们的价值观很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出现矛盾与困惑。他们在面对西方文化的渗透和其意识形态领域战略图谋的影响时,出现盲目崇拜西方文化和价值观的现象以及拜金主义、利己主义和本位主义等道德问题,有的甚至认为资本主义比社会主义优越,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与践行。

(4)网络发展对价值观的影响

现今社会,网络已经成为人们学习、工作、生活的必需品,网络的普及率相当的高,正改变着当代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方式。网络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以快捷、方便、无时空限制、信息量大等特点给予大学生丰富的知识以及精彩表现个性的独特舞台;另一方面,它以间接的“人机交往”代替通常意义上的人际交往方式,让一些上网者沉溺于虚拟世界不可自拔,削弱了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淡化了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尤其是海量的鱼目混珠的信息浪费了他们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误导其对现实、对人生的正确的价值判断,导致现实核心价值观的偏离。与此同时,西方发达国家以其强势的文化宣传加强对中国大学生的渗透、影响,导致不少大学生盲目崇拜西方价值观,简单地认为经济发达国家之所以发达,就是因为他们有先进的主流价值观。基于国内外环境交错影响,大学生的个体本位价值观很容易倒向盲目推崇的西方价值观上。价值选择迷失,极大影响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践行。如何扬长避短,发挥网络的正能量,引导大学生健康使用网络已是当务之急。

3.2.2 主观影响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内因在事物发展中起决定作用,因此大学生自身的成长因素对价值观的形成具有决定性作用。大学生自身在社会化过程中积累的知识经验、智力水平、自我意识、性格、情感、人生经历、社会地位等的的不同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难免会出现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心理上的不稳定

8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其心理发展层面处于不成熟到成熟的过渡期。这钟心理发展的过渡期往往表现为不稳定性,例如幼稚性和成熟性并存、独立性和依赖性并存、动荡性与稳定性并存、简单与复杂并存等。正是大学生这种心理上不稳定性以及超乎寻常的敏感性和自身缺乏对周围事物的全面了解,使得他们面对价值多元化的社会大背景时,很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而出现矛盾与困惑,有些学生在市场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和西方社会思潮的剧烈冲击下其价值选择往往会表现出功利主义、本位主义、享乐主义等倾向,从而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想价值背道而驰。

(2)知识上的不完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抽象的思想体系,它承载的信息十分广泛,要从本质上真正准确的去理解它是十分困难的,需要人们具备丰富的人生阅历以及对历史的长久认知和穿洞力。因为大学生的知识储备还不够完备,对事物缺乏系统性、辩证性的认识,必然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认识中受到某些错误观念的影响而产生价值困惑。

(3)知与行相脱节

当代大学生在学校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课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有比较准确的理解,然而有些学生并没有真正将这一思想付诸于自己的行动中,出现了知与行的脱节。也就是说部分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仅仅停留在知识结构的认知层面,而没有真正内化为自己的价值观念并付诸实际行动,在做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时往往会偏离原有的认知而更多的是从自身的利己角度出发,表现出功利主义和本位主义等倾向,当面对国家利益和自身利益出现矛盾时,他们思想上会进行激烈的斗争,尤其是自己的利益受到损害或是自己的付出得不到社会的认可与回报时,他们的思想就会发生转换化,在行动上则表现出务实的倾向。

4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也是一个逐步积累、逐步认识、逐步深化的复杂过程。本文从践行的基本原则、践行的动力机制和践行的基本途径三方面来引导。

4.1践行的基本原则

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大学生进行实践的基本精神指南,在整个实践的过程中这是指导大学生行为的基本准则。其主要包括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相统一的原则、主导性与多样性相统一的原则、理想性与现实性相统一的原则。

9

4.1.1 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相统一的原则

在马克思的思想中,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属性,个人的生存离不开社会,个人的发展更需要社会提供种种条件。因此,个人和社会是密不可分的。个人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所向往的理想社会,他推崇个人价值的实现,从现实的个人出发,实现人的个性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在我国,我们党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充分尊重广大人民在践行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个体合理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任何一个社会都不可避免的存在着物质利益和精神需要。在当前新形势下,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人们的思想越来越趋于功利化和实用化,每个人在社会实践中都想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与能力以满足自己物质和精神上的需求。但是个人在满足自己利益需求的同时也要兼顾集体利益和社会的发展。大学生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要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结合起来,国家利益的实现是个人利益实现的前提基础,没有社会发展,个人发展就无从谈起;个人利益的实现是可以推动社会的发展。二者是紧密联系、相互依赖、缺一不可的。

4.1.2 主导性与多样性相统一的原则

由于西方多元价值观与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互吸引、相互碰撞、相互冲突,为此我们一定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主导地位,增强其号召力与凝聚力,决不允许反社会主义思潮侵蚀我们的意识形态,从而大学生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最大限度地达成意识共识进而促进社会的和谐、健康、稳定的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倡导既继承和发扬我国几千年来优秀文化传统,又吸取和借鉴了包括资本主义文明成果在内的一切人类文明成果。表现出了主导性与包容性,坚持与发展的统一。正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与时俱进的品质和开放包容的气度,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的条件下承认和尊重多元的价值观,当代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要认识到任何事物和意识都是多样性的统一,统一性始终是以多样性为前提条件的。坚持主导性与多样性相统一,就是要求当代大学生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的前提下,承认差异,包容多样。

4.1.3 理想性与现实性相统一的原则

当代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以现实性为前提。所谓的现实性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要尊重和承认客观事实,不能以个人的主观意识为转移,要用全面的、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要从我国的国情、党情、民情出发。当代大学生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首先必须要深刻了解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把满足人们需求、维护人民利益作为我们行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同时,也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自身的特点和能力来划分不同的标准。由于大学生所处的家庭环境不同,社会环境不同,获得知识的水平不同,专业业不同、自身能力不同等,其价值取向、目标追求的层次也就不同,如果用一个标

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