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初中生物七下《感受器和感觉器官》教案_8

北师大初中生物七下《感受器和感觉器官》教案_8
北师大初中生物七下《感受器和感觉器官》教案_8

《感受器和感觉器官》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描述眼、耳的结构与功能

2、说明视、听、嗅、味觉及皮肤触觉、温度觉感受刺激的性质

过程与方法:

通过“创设情景……实验探究……引领介绍……课件展示……讨论交流”方式完成。采用小组合作式学习,结合引探法、实验法、自学法和讨论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实验观察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

2、培养学生保护视力、预防近视,自觉维护身心健康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

耳的结构与功能

难点:

视、听、嗅、味觉及皮肤触觉、温度觉感受刺激的性质

教学设计意图

自主学习为主,多媒体教学,问题解决法,讲授法等

教具准备

挂图、教具、模型、相关的资料

教学设计过程

第一

游戏导入:填图

出现一张带有各种色彩的图片,先让学生记忆2分钟,然后请几个小组代表上来填色,看哪组快。

师:同学们刚刚对色彩的感觉最先是通过哪个器官啊?

生:眼睛。

师: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眼睛和耳朵都是我们重要的感觉器官。据统计,大脑中约有90%的信息来自于眼。你知道眼是如何看见物体的呢?先让我们学习眼的有关知识。(一)眼睛的结构

演示:出示眼球结构模型,将模型分开逐一讲解各部分结构及功能,并配以板书说明。师:眼睛最重要的结构是眼球,眼球由两大部分组成,眼球壁和内容物,其中眼球壁分三层,分别叫做外膜、中膜、内膜。下面我们将全班同学分为四组,分别负责“外膜”、“中膜”、“内膜”和“眼球内容物”的结构组成和功能,阅读课本和观察模型来完成黑

板上表格的剩余的部分。

(给学生三分钟阅读,每个小组的代表上来填空,检查并且边讲解边修改。)

师:外膜的角膜是光线最先到达的地方,透明的:巩膜是坚固的保护眼球的外膜。中膜的睫状体是两条可以伸缩的肌肉,调节晶状体的曲度;虹膜就是眼球里褐色的环形,中间有一个孔叫做瞳孔,看课本上的图片,这个美国人的虹膜是什么颜色的呢?

生:蓝色的。

师:是的。还有红色的虹膜呢,兔子的虹膜就是红色的。中间的孔叫做瞳孔,接下来观察同桌的瞳孔,我把教室的灯都关了,窗帘拉上后,其瞳孔有没有什么变化?

生:变小(变大)

过渡:眼睛的结构这么复杂,我们是怎么看到物体的呢?接下来学习视觉的形成。(二)视觉的形成

用动画演示视觉的形成过程,并配以语言描述。物体的光线首先进入眼睛的角膜,依次分别是房水、晶状体、玻璃体,成像在视网膜上,内膜上还有视觉细胞,视觉细胞接收刺激,将这刺激经视神经传递到大脑,在大脑皮层的神经中枢形成视觉。所有感觉最终都是在大脑形成的。

板书:进入眼睛的光线经过折光系统(角膜、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视网膜上成像感光细胞接收刺激沿视神经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

(三)近视的成因及矫正

课件演示:近视眼和正常眼的结构、成像情况,让学生仔细观察,进行比较。

提问:

1、近视眼和正常眼在结构上有何不同?

2、近视眼和正常眼在对光线的折射程度、成像地方上有何不同?

如果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或者晶状体的曲度过大,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因而看不清远处的物体。这样的眼,叫做近视眼。

矫正:近视眼成因是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或者晶状体的曲度过大,来自物体的光线聚集在视网膜的前面,采用凹透镜制成的眼镜,使光通过眼镜先发散,再通过晶状体会聚,使会聚点后移到视网膜上。

(四)远视的成因及矫正

课件演示:远视眼和正常眼的结构、成像情况,让学生仔细观察,进行比较。

提问:

1、远视眼和正常眼在结构上有何不同?

2、远视眼和正常眼在对光线的折射程度、成像地方上有何不同?

矫正:远视眼成因是眼球的前后径过短,或者晶状体的曲度过小,来自物体的光线聚集在

视网膜的后面,采用凸透镜制成的眼镜,使光通过眼镜先会聚,再通过晶状体会聚,使会聚点前移到视网膜上。

第二

一、引入新课:

展示课件碟片提问

同学们,这是什么?你们是怎么知道的?用什么看到的,怎么看到的?你们怎样才能知道这张碟片中是乐曲还是歌曲?

二、学习新课

一)、耳的结构与功能

1、快速阅读教材内容,学会耳朵有哪些结构。

2、这些结构有哪些功能?

耳廓外耳道外耳位听神经半规管前庭耳蜗内耳鼓膜听小骨鼓室中耳咽鼓管锤骨砧骨镫骨听小骨耳外耳中耳内耳

耳廓:收集声波外耳道:传播声音鼓膜:鼓室:听小骨:产生振动咽鼓管通到咽部传导振动半规管前庭耳蜗:感受头部位置变动内有听觉感受器

二)、听觉的形成

外界声波→()→ ( ) →(鼓膜)→()→()→()→()内有听觉感受器→()→听觉中枢( ) 内形成听觉。耳廓外耳道锤骨砧骨镫骨耳蜗位听神经听觉的形成大脑皮层人听到声音的两条途径

(一)气传导 :外界声音→外耳道→鼓膜振动→听小骨→耳蜗→听觉神经→听觉中枢→形成听觉。

(二)骨传导:声波→头骨、颌骨→听觉神经→大脑。一种是神经性的,是由听觉神经损坏引起的;另一类是非神经性的,是由于声音的传导器官发生了障碍而引起的。耳聋分两种:

三)、拓展创新

1、为什么人们认为晕车、晕船与内耳结构有关?

2、为什么在遇到大的声音时要堵住外耳道或张开嘴巴?

1、不能用脏手掏耳朵;

2、不能用尖锐的器具掏耳朵

3、遇大的声音时要堵住外耳道或张开嘴巴。

4、感冒时,不能用力擤鼻涕。

5、洗头或游泳时有水入耳,要及时排出。

探究活动:皮肤感受“冷”“温”刺激的实验

提出问题:

人体能感到温度的变化,离不开皮肤中的温度感受器。当环境温度低于皮肤温度时会感到冷;当环境温度高于皮肤温度时会感到热。怎样利用实验的方法来体验温度觉?

1、准备三个水槽,分别记为1、

2、3号水槽,然后向1号水槽加入室温(25℃左右)水,

2号加入高于室温5℃的水,3号加入高于室温10℃的水。

2、实验开始,先将左手和右手分别浸入1号和3号水槽,持续10s左右;然后将两手同时很快转入2号水槽1~2s,这时注意体会左、右手的感觉有何不同。

(1)左手皮肤温度高于冷水温度,人觉得冷;

(2)右手皮肤温度低于热水温度,人觉得温;

(3)1~2s后两手同时放入温水中,左手皮肤温度低于温水温度,人觉得温;右手皮肤温度高于温水温度,人觉得冷。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