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擦力经典题型整理

摩擦力经典题型

班级 学号 姓名

1.摩擦力的存在与方向:

对下列图a —c 中的物体A 进行受力分析(用力的示意图),从而确定是否受到摩擦力。

2.摩擦的力大小:

(1)某人用50牛水平力将重15牛的木块压在竖直的墙壁上,

木块恰能匀速下滑。此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牛。

若减小水平压力,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将 (“变大”、“不变”、

“变小”)

(2)一个上、下底面材料相同的圆台型物体置于水平地面上,按图a

所示放置时,匀速将物体拉动的水平力大小是F a ;按图b 所示放

置时,匀速将物体拉动的水平力大小是F b .则( )

A .F a >F b

B .F a <F b

C .F a =F b

D .不知速度,无法判断

(3)如图,钩码通过绕在滑轮上的绳子,对水平桌面上的物体产生

拉力作用。当钩码的重力为2牛时,物体恰能向右做匀速直线

运动,此时桌面对物体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___牛。若要使

物体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在此基础上应在物体左侧施加水

平向左拉力___________牛。(不计绳与轮之间的摩擦)

3.“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探究实验分析:

在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

选用的器材有:正方体木块,读数准确的弹簧测

力计,粗糙程度均匀的长木板等。

(1)利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所受摩擦力大小的理论依据是 。

(2)采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摩擦力时,应该让木块做

运动,但实验时发现弹簧测力计示数不稳定很难读数,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李设计了如图乙的实验装置,甲、乙两图中木板与木块之间的摩擦力大小

A A v

_____________(“相同”或“不同”),实验时,小李(“需要”或“不需要”)水平拉动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

4.综合运用:

如图,在用筷子做提米实验时,当整个装置静止在竖直位置时,若杯子的

重力为G1,装入的米的重力为G2,筷子的重力为G3。则:

(1)米受到筷子的摩擦力方向为____________,大小为_______________;

(2)筷子受到米的摩擦力方向为_____________,大小为______________;

(3)手对筷子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_________。

【练习】:

1.如图所示,电梯匀速向上运动,站在电梯上相对电梯静止的人受到的作用力有()

A.重力和支持力

B.重力、支持力和水平向右的摩擦力

C.重力、支持力和水平向左的摩擦力

D.重力、支持力和斜向上的摩擦力

2.将一袋大米放在匀速向右运动的输送带上,开始米袋与输送带

间有一段距离的相对滑动,然后米袋随输送带一起匀速运动。

当输送带突然制动时,米袋会继续向前滑动一段距离后停下。

(回答下列小题请选填以下合适的字母标号)

A.受到方向向右的摩擦力B.受到方向向左的摩擦力C.不受力

(1)米袋刚放上输送带的瞬间,米袋在水平方向上受力情况为

(2)当米袋随输送带一起匀速运动时,米袋在水平方向上受力情况为

(3)当将输送带突然制动时,米袋在水平方向上受力情况为

3.某人用6牛水平力将重20牛的砖压在竖直的墙壁上,要使砖不落下来,

则砖受到的摩擦力是牛,方向。

若用12牛的压力呢?砖受到的摩擦力是牛,方向

4.如图,小王在探究“力和运动的关系”的实验中,他将物体M放在水平桌

面上,两边用细线通过滑轮与吊盘相连.若在左盘中放重为G的

砝码,右盘中放重为2G的砝码时,物体M能以速度v向右作匀

速直线运动。如果左、右盘中的砝码不变,要让物体M能在水平

桌面上以2v的速度向左作匀速直线运动,则应在左盘中再加上砝

码,所加砝码的重为(吊盘重、滑轮与细线间和滑轮与轴间摩擦不计) ()

A.G B.2G C.3G D.4G

5.如图所示,叠放在一起的物体A和B,在大小为F的恒力作用下沿水平面做匀速直线

运动,则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甲图中,A物体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为F

B.乙图中,A物体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为0

C.甲图中,B物体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为F

D.乙图中,B物体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为0

6.水平面上有一重50牛的物体,受到1牛水平向右的拉力:

(1)若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受到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__牛,方向

____________。

(2)当拉力增大为5N,物体仍保持静止,受到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_牛,方向___________。

(3)当拉力增大到10N时,物体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牛;

(4)若受到的拉力增大到15牛,则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牛,物体作运动;

(5)当拉力突然撤消时,此物体由于__________向前运动,拉力撤消到停止运动之前,物体

受到摩擦力大小为牛,方向为_____________;

(6)最后静止在水平桌面上时,所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__牛。

7.如图所示,物体A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静止在竖直墙壁上。当水平力减

小为F/2时,物体A恰好沿竖直墙壁匀速下滑。此时物体A所受摩擦力

的大小()

A.减小为原来的1/2 B.和原来一样 C.增大为原来的2倍 D.无法判断8.用图示方法测量同一只鞋在不同水平路面滑动时的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柏油路面和冰面上测得的摩擦力都相同

B.在同一路面.无论鞋内是否放上铁块,摩擦力都一样

C.只要鞋被拉动了,测力计的读数就等于鞋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

D.在同一路面鞋以不同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测力计的示数都相同

9.皮带传动中,皮带在皮带轮上打滑,纠正的方法是()

A.换一根窄一些的皮带,减小皮带和轮的接触面积

B.换一根宽一些的皮带,增大皮带和轮的接触面积

C.拉紧皮带,增大皮带对皮带轮的压力

D.在轮和皮带的接触面加润滑剂

10.用手握住一个瓶子,瓶身保持竖直,如果增大握力则()

A.瓶子受到的重力增大B.瓶子受到的摩擦力增大

C.瓶子受到的向下的力减小D.瓶子受到的摩擦力和重力不变

11.一个物体受到40牛的水平拉力后以1m/s的速度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若速度

增加到3m/s,仍在该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它受到的摩擦力(不计空气阻力)()

A、大于40N

B、小于40N

C、等于40N

D、无法判断

12.通过探究发现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间接触面的大小无关。如图甲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

木块A和B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在16N的水平拉力F1作用下,A、

B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若将图甲A、B紧靠着放在水平桌面

上,用水平力F2推A使它们一起也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乙

所示,则F2是________N;若要让图乙中的A、B在水平桌面上一

起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在不撤除F2的情况下,应该在B的右端

施加一大小为________N的水平向左的推力。

13.小雨同学探究了“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课后与同学交流过程中,想到:物体

在滑动过程中,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是否有关?请你利用以下器材:1块表面粗糙程度相同的长方体木块、1个弹簧测力计(量程足够),帮助他设计实验方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摩擦力(基础) 知识点整理及重点题型梳理]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初中物理 重难点突破 知识点梳理及重点题型巩固练习 摩擦力(基础) 【学习目标】 1.知道滑动摩擦力是如何产生的; 2.理解利用二力平衡的知识测量滑动摩擦力; 3.知道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的因素; 4.知道摩擦力的利用和防止; 5.能用平衡的观点解决有关摩擦力的问题。 【要点梳理】 要点一、摩擦力 1.定义: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相对滑动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就叫做滑动摩擦力。 2.方向:与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3.测量:利用弹簧测力计可以粗略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要点诠释: 1.摩擦力的实际作用点是在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上。 2.滑动摩擦力产生的条件:(1)接触面粗糙;(2)接触并挤压;(3)相对运动。 3.测量滑动摩擦力时,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使它沿长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可知弹簧测力计对木块的拉力(即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与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 4.滑动摩擦与滚动摩擦的区别: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滑动时产生的摩擦叫做滑动摩擦。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滚动时产生的摩擦叫做滚动摩擦。在相同条件下,滚动摩擦往往比滑动摩擦小得多。 要点二、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1.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在本实验中,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有多个,所以实验探究过程中我们要用控制变量法,在研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之间的关系时,要保持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等因素不变,而在研究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时,要保持压力等因素不变。 2.提出猜想: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可能有,接触面所受的压力、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3.实验器材:木块、弹簧测力计、表面粗糙程度不同的长木板两块、砝码。 4.实验步骤: (1)用弹簧测力计匀速拉动木块,使它沿水平长木板滑动,从而测出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滑动摩擦力。(2)在木块上面放一个砝码,改变木块对长木板的压力,测出此种情况下的摩擦力。 (3)换用材料相同,但表面粗糙的长木板,保持木块上的砝码不变,测出此种情况下的摩擦力。

摩擦力经典习题有答案

摩擦力经典习题有答案

2

3

4.小猴用双手握住竖直的竹竿匀速攀上和匀速下滑时,他所受的摩擦力分别为f上和f下”那么它们的关系是() A.f上向上,f下向下,且f上=f下B.f上向下,f下向上,且f上>f下 C.f上向上,f下向上,且f上=f下D.f上向上,f下向下,且f上>f下 5.如图所示,小明将弹簧测力计一端固定,另一端钩住长方体木块A,木块下端是一长木板,实验时,他以F=12N的拉力拉着长木板沿水平地面匀速向左运动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5N,则木块A受到木板的摩擦力大小和方向分别为() A.12N,水平向左 B.12N,水平向右 C.5N,水平向左D.5N,水平向右 6.如图所示,物块A的重力G A=20N,物 块B的重力G B=10N,水平推力F 作用在 4

A上,A与竖直墙面接触,A和B均静止,则墙面受到的摩擦力() A.大小为20N,方向向上B.大小为20N,方向向下 C.大小为30N,方向向上D.大小为30N,方向向下 7.如图水平面上叠放着A、B两个物体,在水平方向力F1和F2作用下,两者以共 同速度v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已 知F1=3N,F2=2N,那么物体B的上、下表面所受摩擦力的大小分别为() A.3N,1N B.2N,1N C.2N,3N D.3N,2N 8.如图所示,用水平拉力F拉上表面粗糙程度各处相同的物体A,使其在水平地面上匀速运动,当物体B静止不动时,与水平绳相连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变.关于该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不计绳和弹簧测力计重)()A.B对A的摩擦力为 5

静摩擦力 B.A对B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 C.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B所受摩擦力与水平拉力F的合力 D.弹簧测力计对B的拉力小于A对B的摩擦力 9.水平桌面上平放着一个长方体木块,木块各面的粗糙程度相同,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该木块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F1;以较大速度匀速拉动该木块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F2;把该木块侧放在水平桌面并匀速拉动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F3.则弹簧测力计三次示数的大小关系为() A.F1<F2<F3B.F1>F2>F3C.F1=F2>F3D.F1=F2=F3 10.如图所示,一个木块A放在长木板B上,弹簧秤一端接A,另一端固定在 墙壁上,长木板B放在水平地面 6

高一物理摩擦力典型习题

摩擦力大全 1 .如图所示,位于水平桌面上的物块P ,由跨过定滑轮的轻绳与物块Q 相连,从滑 轮到P 和到Q 的两段绳都是水平的.已知Q 与P 之间以及P 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都是μ,两物块的质量都是m ,滑轮的质量、滑轮轴上的摩擦都不计.若用一水平向右的力F 拉Q 使它做匀速运动,则F 的大小为 ( ) A .mg μ B .mg μ2 C .mg μ3 D .mg μ4 2 .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木块的在质量为M 的长木板上 滑行,长木板与地面间动摩擦因数为1μ,木块与长木板间动摩擦因数为2μ,若长木板仍处于静止状态,则长木板受地面摩擦力大小一定为: ( ) A .mg 2μ B .g m m )(211+μ C .mg 1μ D .mg mg 12μμ+ 3 .如图1-B-8所示,质量为m 的工件置于水平放置的钢板C 上,二者间动摩擦因 数为μ,由于光滑导槽 ( ) A . B 的控制,工件只能沿水平导槽运动,现在使钢板以速度ν1向右运动,同时用力F 拉动工件(F 方向与导槽平行)使其以速度ν2沿导槽运动,则F 的大小为 A 等于μmg B .大于μmg C 小于μmg D .不能确定 P Q F 图1-B-8

4 .用一个水平推力F=Kt (K为恒量,t为时间)把一重为G的物体压在竖直的足够 高的平整墙上,如图1-B-5所示,从t=0开始物体所受的摩擦力f随时间t变化关系是中的哪一个? 图 1-B- 6 5 .一皮带传动装置,轮A.B均沿同方向转动,设皮带不打滑,A.B为两边缘上的点, 某时刻a、b、o、o’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如图 1-B-3所示.设该时刻a、b所受摩擦力分别为f a、 f b,则下列说确的是

(完整版)摩擦力典型例题(整理)

‘lj摩擦力典型例题 一、判断是否受摩擦力 (1)静止的物体 1.下图(1)中,物体A静止在水平地面上; 图(2)中,物体B静止在斜面上; 图(3)中,物体C被压 在竖直墙壁上而处于静止, 图(1)图(2)图(3) 试分析上图中,物体A、B、C是否受摩擦力? 2. 在棋类比赛中,比赛现场附近的讲棋室内所用的棋盘是竖直放置的,棋子可以在棋盘上移动但不会掉下来。原来,棋盘和棋子都是由磁性材料制成的。棋子不会掉落的原因是因为棋子() A.受到的重力很小可忽略不计 B.和棋盘间存在很大的吸引力 C.受到棋盘对它向上的摩擦力 D.受到的空气的浮力等于重力 (2)运动的物体 1.下图中,物体A在水平向右的拉力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B物体在水平皮带上跟随皮带一起做匀速直 线运动,C物体沿着倾斜的皮带一起匀速直线运动,D物体沿着竖直墙壁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现在不考 虑空气阻力,试分析它们是否受摩擦力? 图(1)图(2)图(3)图(4) 2. 关于磁悬浮列车减小摩擦的方法,正确的说法是() A.给摩擦面加润滑油 B.减小摩擦面间的压力 C.使摩擦面脱离接触 D.变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 3. 将皮带张紧后,就不会在皮带轮上打滑,这是采用__________的方法来增大摩擦的;在积有冰雪而变得很滑的公路上行驶的汽车,需要在轮子上缠防滑铁链,这是采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来增大摩擦的。 4. 如图1-24所示,A为长木板,在水平面上以速度向右运动,物块B在木板A的上面以速度向右运动,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若是,A、B之间无滑动摩擦力 B.若是,A受到了B所施加向右的滑动摩擦力 C.若是,B受到了A所施加向右的没动摩擦力 D.若是,B受到了A所施加向左的滑动摩擦力 (3)接触面光滑时 1.如右图,小球重20牛,以2米/秒的速度在光滑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它在水平方向受到的推 力是() A.0牛 B.10牛 C.20牛 D.40牛 2. 如图所示,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车上有一木箱,试判断 下列情况中,木箱所受摩擦力的方向。 (1)汽车由静止加速运动时(木箱和车面无相对滑动); (2)汽车刹车时(二者无相对滑动); (3)汽车匀速运动时(二者无相对滑动); (4)汽车刹车,木箱在车上向前滑动时; (5)汽车在匀速行驶中突然加速,木箱在车上滑动时。 二、推断摩擦力的大小 (1)静摩擦力的大小 1.如图所示,一个小孩沿水平方向用力推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小汽车,但小车仍保持静止,则() A.小孩对车的推力大于车受到的阻力 B.小孩对车的推力等于车受到的阻力 C.小孩对车的推力小于车受到的阻力 D.小孩对车的推力与车受到的阻力的大小关系不能确定 2.如图(甲)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被水平推力F压在竖直的墙上,静止不动.当水 平力F逐渐增大时,物体m所受的摩擦力将怎样变化? 3.用力F=40N,按住一重10N的木块,如图所示,当木块相对竖直墙壁静止不动时,木块 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 F A.30N B.40N C.50N D.10N 4.如图所示,用手握着一个瓶子悬在空中不动,当手握瓶子的力增大时,瓶子受到手的摩擦

摩擦力经典习题有答案Word版

摩擦力习题 一.选择题(共24小题) 1.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一个重5N的木块,在水平桌面上匀速直线运动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2N,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当拉力增大为1.8N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木块受的摩擦力为1.8N B。木块受的摩擦力为1.2N C.木块保持匀速直线运动D.木块的运动速度逐渐减小 2.自行车在我国是很普及的代步工具,从自行车的结构和使用上来看,它涉及了许多物理知识,对其认识错误的是()A.在路上行驶时自行车和地面的摩擦越小越好B.自行车的刹车闸是一个省力杠杆 C.在车外胎、把手塑料套、脚蹬上都刻有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 D.车的前轴、中轴及后轴均采用滚动轴承以减小摩擦 4.小猴用双手握住竖直的竹竿匀速攀上和匀速下滑时,他所受的摩擦力分别为f上和f下”那么它们的关系是() A.f上向上,f下向下,且f上=f下B.f上向下,f下向上,且f上>f下 C.f上向上,f下向上,且f上=f下D.f上向上,f下向下,且f上>f下 5.如图所示,小明将弹簧测力计一端固定,另一端钩住长方体木块A,木块下端是一长木板,实验时,他以F=12N的拉力拉着长木板沿水平地面匀速向左运动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5N,则木块A受到木板的摩擦力大小和方向分别为() A.12N,水平向左B.12N,水平向右 C.5N,水平向左D.5N,水平向右 6.如图所示,物块A的重力G A=20N,物块B的重力G B=10N,水平推力F作 用在A上,A与竖直墙面接触,A和B均静止,则墙面受到的摩擦力() A.大小为20N,方向向上B.大小为20N,方向向下 C.大小为30N,方向向上D.大小为30N,方向向下 7.如图水平面上叠放着A、B两个物体,在水平方向力F1和F2作用下,两者以共同速度v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F1=3N,F2=2N,那么物体B的上、下表面所受摩擦力的大小分别为() A.3N,1N B.2N,1N C.2N,3N D.3N,2N 8.如图所示,用水平拉力F拉上表面粗糙程度各处相同的物体A, 使其在水平地面上匀速运动,当物体B静止不动时,与水平绳相连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变.关于该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不计绳和弹簧测力计重)() A.B对A的摩擦力为静摩擦力 B.A对B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 C.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B所受摩擦力与 水平拉力F的合力 D.弹簧测力计对B的拉力小于A对B的摩擦力 9.水平桌面上平放着一个长方体木块,木块各面的粗糙程度相同,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该木块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F1;以较大速度匀速拉动该木块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F

专题六摩擦力的典型例题及练习

专题六摩擦力的典型例 题及练习 TPM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TPMK5AB- TPMK08- TPMK2C- TPMK18】

专题六:摩擦力(一)摩擦力产生的条件:(1)两物体接触,且接触面必须粗糙。(μ≠0) (2)两物体接触面相互挤压(F N ≠0)且要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 (二)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或者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注意:摩擦力方向与物体的运动方向可能相同、可能相反,也可不在一条直线上 例题1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和M的物体,在F 态,试分析m和M所受摩擦力的情况。 讨论,若地面光滑,且m和M在运动过程中相对静止,情况又如何? 例2·如图1-3所示,木板A沿光滑水平面向右运动,速度为v 1 ,物体B以速度 v 2(对地)沿A物体上表面滑动,已知v l 、v 2 方向相同,且v l

D、在A、B两物体的速度达到相同之前,物体A受摩擦力方向为水平向右,物体B 受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当两物体有共同速度之后,它们之间不存在摩擦力作用。例3 如图1-4,粗糙的水平地面上有一斜劈,斜劈上一物块正在沿斜面匀加速下滑,斜劈保持静止,则地面对斜劈的摩擦力 A.等于零 B.不为零,方向向右 C.不为零,方向向左 D.以上答案都有可能? (三)摩擦力大小的计算 例4·重100N的木块放在水平面上,它与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为0.25,最大静摩擦力为27N。现用水平拉力拉木块,当此拉力的大小由零增大到26N时木块受到的 摩擦力大小为f l ;当拉力大小由30N减小到27N时,木块受到摩擦力大小为f 2 。则 下列关于的说法正确的是( ) A、f1=25N f2=25N B、f1=25N f2=27N C、f1= 26N f2=25N D、f1=26N f2=27N 点拨: 公式f=F N μ是用来计算滑动摩擦力的,静摩擦力没有公式,≤ ≤f静 0F max 1.首先分清摩擦的性质,静摩擦还是滑动摩擦。 2.滑动摩擦由公式,f=μF N 计算。f跟接触面的大小无关,跟运动状态无关。式 中动摩擦因数由两接触面的状况决定,跟F N 无关。

初中物理摩擦力典型例题

摩擦力训练题 2.木箱重500N,放在水平地面上,某人用40N的力沿水平方向推木箱,未能推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人的推力小于箱子受到的摩擦力(B)箱子受到的摩擦力等于40N (C)箱子受到的摩擦力最小值为40N (D)箱子受到的摩擦力在40N和500N之间1.关于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相互压紧的粗糙物体间一定存在摩擦力; B.运动的物体一定受到滑动摩擦力; C.静止的物体一定受到静摩擦力; D.相互紧压的粗糙物体之间有相对滑动时,才受滑动摩擦力. 3.A、B、C三物块叠放在一起,大不平力F A=F B=10N的作用下以相同的速度 沿水平方向向左匀速滑动,如图所示。那么此时物体B作用于物体A的摩擦力大小和作用于C的摩擦 力大小分别为() (A)20N,0 (B)20N,10N (C)10N,20N (D)10N,0 4.一人用100N的水平力推着一个重150N的木箱在地板上匀速前进,如图所示,若另一人再加给木箱50N竖直向下的力,那么() (A)木箱的运动状态要发生改变 (B)木箱的运动状态保持不变 (C)木箱重变为200N (D)木箱共受到四个力的作用 5.一个物体重100N,受到的空气阻力是10N,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①若物体竖直向上运动时,合力大小是110N;②若物体竖直向上运动时,合力大小是90N,合力的竖直方向向下;③若物体竖直向下运动时,合力大小是90N,合力的方向竖直向下;④若物体竖直向下运动时,合力大小是110N,合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6.如图两位同学在水平面上推动底部垫有圆木箱做匀速直线运动, 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摩擦力经典习题有答案

摩擦力习题 一.选择题(共24小题) 1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一个重5N的木块,在水平桌面上匀速直线运动时,弹簧测 力计的示数为1.2N ,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当拉力增大为1.8N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木块受的摩擦力为1.8N B。木块受的摩擦力为1.2N C .木块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D .木块的运动速度逐渐减小 2.自行车在我国是很普及的代步工具,从自行车的结构和使用上来看,它涉及了许多物 理知识,对其认识错误的是()A ?在路上行驶时自行车和地面的摩擦越小越好 B ?自行车的刹车闸是一个省力杠杆 C.在车外胎、把手塑料套、脚蹬上都刻有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 D ?车的前轴、中轴及后轴均采用滚动轴承以减小摩擦 4?小猴用双手握住竖直的竹竿匀速攀上和匀速下滑时,他所受的摩擦力分别为f上和f下”那么它们的关系是() A . f上向上,f下向下,且f 上=f下B. f上向下,f下向上,且f上>f下 C. f上向上,f下向上,且f 上=f下 D . f上向上,f下向下,且f 上>f下 5?如图所示,小明将弹簧测力计一端固定,另一端钩住长方体木块 A ,木块下端是一长 木板,实验时,他以F=12N的拉力拉着长木板沿水平地面匀速向左运动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5N ,则木块A受到木板的摩擦力大小和方向分别为() A . 12N ,水平向左B. 12N ,水平向右 C. 5N,水平向左 D. 5N ,水平向右 6.如图所示,物块A的重力G A=20N ,物块B的重力G B=10N ,水平推力F作用在A 上,A与竖直墙面接触,A和B均静止,则墙面受到的摩擦力() A .大小为20N ,方向向上C.大小为30N ,方向向上 B .大小为20N ,方向向下D .大小为30N ,方向向下

初中-物理8.3摩擦力经典题(2017中考题)

初中物理 8.3 摩擦力经典题(2017年中考题汇总)一.选择题(共30小题) 1.班级大扫除时,小天发现许多现象与摩擦有关,其中减少摩擦的措施是() A.擦玻璃时把抹布压紧在玻璃上去擦 B.书柜下装有滚轮便于移动位置 C.黑板刷的刷面使用更粗糙的材料制成 D.水桶的手柄上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纹 2.如图所示,穿久了的运动鞋鞋底磨损得厉害,原因是鞋底受到() A.重力 B.摩擦力 C.压力D.支持力 3.假如摩擦力消失了,将会直接导致() A.声音不能传播B.冰块不能漂浮于水面 C.徒手不能爬上直杆D.电灯通电后不能发光 4.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中,有时要增大摩擦,有时要减小摩擦,下列做法为了减小摩擦的是()A.足球守门员比赛时要戴防滑手套 B.郊游爱好者远足时要穿上旅游鞋 C.地面铺设带有凹凸花纹的地板砖 D.磁悬浮列车靠强磁场托起离开轨道 5.如图所示,C是水平地面,A、B是两个长方形物块,F是作用在物块B上沿水平方向的力,物体A和B 以相同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由此可知,关于A、B间摩擦力F1和B、C间摩擦力F2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A.F1=0,F2=0 B.F1=0,F2≠0 C.F1≠0,F2=0 D.F1≠0,F2≠0 6.自行车是我们熟悉的交通工具,从自行车的结构和使用来看,它涉及不少有关摩擦的知识.下列说确的是() A.捏住刹车后没有推动水平地面上的自行车,是因为推力小于摩擦力 B.轮胎上制有花纹是通过改变接触面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的 C.刹车时用力捏刹车把是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的 D.在转轴上加润滑油是通过变滑动为滚动来减小摩擦的 7.骑自行车是一种既健身又低碳的出行方式,下列说确的是() A.自行车轮胎上的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 B.用力蹬车是为了增大车的惯性来增大速度 C.下坡时以自行车为参照物,车的坐垫是运动的 D.停在路边的自行车,它对地面的压力和所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8.在研究滑动摩擦力时,小王利用同一木块进行了如图所示的三次实验,当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F1、F2、F3,则F1、F2、F3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高中物理必修摩擦力经典习题及答案

【本讲教育信息】 一. 教学内容: 第三节摩擦力 二. 教学要点: 知道静摩擦力的含义并能分析简单的事例,知道静摩擦力是可变的且有最大值。最大静摩擦力与压力成正比。知道滑动摩擦力的含义,能用F=μF N进行计算滑动摩擦力。会判断摩擦力的方向。 三. 重点、难点解析: 1. 静摩擦力 (1)定义:两个相互接触而保持相对静止的物体,当它们之间存在滑动趋势时,在它们的接触面上会产生阻碍物体间相对滑动的力,这种力叫静摩擦力。 (2)产生条件:①两物体相接触;②接触面不光滑;③两物体间有弹力;④两物体间有相对运动的趋势。 (3)大小:静摩擦力的大小随推力的增大而增大,所以说静摩擦力的大小由外部因素决定。当人的水平推力增大到某一值F m时,物体就要滑动,此时静摩擦力达到最大值,我们把F m(或者F max)叫做最大静摩擦力,故静摩擦力的取值范围是:0≤F

摩擦力章节经典习题及其答案

初三上册物理重点知识点——摩擦力经 典习题及答案 1(08四川)2008年1月,我国大部分地区普降大雪,气温聚降,街道、公路被冰雪覆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 A、人们在结冰的路面上难以行走,是因为摩擦力较小 B、汽车在冰面上刹车后仍能滑行,是因为汽车具有惯性 C、小孩在冰面上滑行时,对冰面的压力和小孩受到的支持力是平衡力 D、环卫工人给积雪的路面撒盐,可以加快冰雪熔化 14(08钦州)小陶同学骑自行车上学的路上遇事紧急刹车后, 自行车由于还会继续前进一段距离才能停下,在刹车过程中,是通过增大的方法来增大摩擦力. 答案:惯性压力 5(07绵阳)下列做法中,目的是为了减少摩擦的是D A.短跑运动员穿上钉鞋 B.足球守门员戴上手套 C.篮球表面上印有花纹 D.旱冰鞋安装上滚轮 3(08北京)如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减小摩擦的是:A 21(08北京密云)自行车轮胎上制有凹凸美丽的花纹,从物理学的角度分析,这是为了。 32(08贵阳)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问题时,兴趣小组的同学

们作了如下的猜想:

猜想A: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猜想A: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压力大小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同学们设计了如图18所示的实验 (1)步骤(a)和(b)是为了验证猜想(选填“A”或“B”) (2)步骤(a)和(c)是为了验证猜想(选填“A”或“B”) (3)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探究方法是。 (4)实验中应使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这样做的目的是:。 答案:A;B;控制变量法;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水平方向而力平衡,则摩擦力与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大小相等 15(08鸡西)如图所示.我省运动员王濠在2007—2008年国际短道速滑世界杯的比赛中收获了两枚金牌.滑冰时.冰面在冰刀压力作用下.稍有熔化,由此,你能猜想到冰的熔点可能与有关.这层水的作用跟润滑油的作用一样.减小了 .

摩擦力及受力分析习题

专题一摩擦力及受力分析 【典型例题】 【例1】指明物体A在以下四种情况下所受的静摩擦力的方向. ①物体A静止于斜面上,如图5甲所示; ②物体A受到水平拉力F作用仍静止在水平面上,如图乙所示; ③物体A放在车上,在刹车过程中,A相对于车厢静止,如图丙所示; ④物体A在水平转台上,随转台一起匀速转动,如图丁所示. 【例2】传送带的运动方向如图所示,将物体无处速度放到传送带上,分析以下三种情况下所受摩擦力的情况。 【例3】2010·安徽高考)L型木板P(上表面光滑)放在固定斜面上,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在木板上,另一端与置于木板上表面的滑块Q相连,如图所示.若P、Q一起沿斜面匀速下滑,不计空气阻力.则木板P的受力个数为( ) A.3 B.4 C.5 D.6 【例4】如图4所示,物体 A靠在竖直墙面上,在力F 的作用下,A、B保持静止.物 体A的受力个数为( ) A.2 B.3 C.4 D.5 【能力训练】 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静止的物体不可能受滑动摩擦 力 B.两物体间有摩擦力,则其间必 有弹力 C.摩擦力力的方向不一定与物体 运动方向相同,但一定在一条直线上。

D.滑动摩擦力一定是阻力,静摩擦力可以是动力,也可以是阻力。 2.用手握住一个油瓶(油瓶始终处于竖直方向,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当瓶中油的质量增大时,手握瓶的力必须增大 B.手握得越紧,油瓶受到的摩擦力越大 C.不论手握得多紧,油瓶受到的摩擦力总是一定的 D.摩擦力等于油瓶与油的 总重力 3.如图2所示,在μ =的水平面上向右运动的物体,质量为20 kg,在运动过程中,还受到一个水平向左大小为10 N的拉力F作用,则物体受到滑动摩擦力为(g取10 N/kg)( ) A.10 N,水平向右B.10 N,水平向左 C.20 N,水平向右D.20 N,水平向左 4.如图所示,有三个相同的物体叠放在一起,置于粗糙水平地面 上,现用水平力F作用在B 上,三个物体仍然静止,下 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受到B摩擦力的作用 B.B受到A、C摩擦力的作用 C.B只受C摩擦力的作用 D.C只受地面摩擦力的作用 5.如图所示,物体A置 于倾斜的传送带上,它能 随传送带一起向上或向 下做匀速运动,下列关于 物体A在上述两种情况下的受力描述,正确的是( ) A.物体A随传送带一起向 上运动时,A所受的摩擦力沿 斜面向下 B.物体A随传送带一起向下运动时,A所受的摩擦力沿斜面向下 C.物体A随传送带一起向下运动时,A不受摩擦力作用 D.无论物体A随传送带一起向上还是向下运动,传送带对物体A的作用力均相同 6.如图所示,位于水平桌面上的物块P,由跨过定滑轮的轻绳与物块Q 相连,从滑轮到P和Q的两段绳都是水平的.已知Q与P之间以及P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都是μ,两物块的质量都是m,滑轮的质量、滑轮轴上的摩擦都不计.若用一水平向右的力F拉P使它做匀速运动,则F的大小为 ( ) A.4μmg B.3μmg C.2μmg D.μmg 7.如图13所示,用水 平力F推乙物块,使甲、

初中 物理8.3摩擦力经典题(2017中考题)

初中物理8.3 摩擦力经典题(2017年中考题汇总) 一.选择题(共30小题) 1.班级大扫除时,小天发现许多现象与摩擦有关,其中减少摩擦的措施是()A.擦玻璃时把抹布压紧在玻璃上去擦 B.书柜下装有滚轮便于移动位置 C.黑板刷的刷面使用更粗糙的材料制成 D.水桶的手柄上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纹 2.如图所示,穿久了的运动鞋鞋底磨损得厉害,原因是鞋底受到() A.重力B.摩擦力C.压力D.支持力 3.假如摩擦力消失了,将会直接导致() A.声音不能传播B.冰块不能漂浮于水面 C.徒手不能爬上直杆D.电灯通电后不能发光 4.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中,有时要增大摩擦,有时要减小摩擦,下列做法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A.足球守门员比赛时要戴防滑手套 B.郊游爱好者远足时要穿上旅游鞋 C.地面铺设带有凹凸花纹的地板砖 D.磁悬浮列车靠强磁场托起离开轨道 5.如图所示,C是水平地面,A、B是两个长方形物块,F是作用在物块B上沿水平方向的力,物体A和B以相同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由此可知,关于A、B间摩擦力F1和B、C间摩擦力F2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A.F1=0,F2=0 B.F1=0,F2≠0 C.F1≠0,F2=0 D.F1≠0,F2≠0

6.自行车是我们熟悉的交通工具,从自行车的结构和使用来看,它涉及不少有关摩擦的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捏住刹车后没有推动水平地面上的自行车,是因为推力小于摩擦力 B.轮胎上制有花纹是通过改变接触面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的 C.刹车时用力捏刹车把是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的 D.在转轴上加润滑油是通过变滑动为滚动来减小摩擦的 7.骑自行车是一种既健身又低碳的出行方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自行车轮胎上的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 B.用力蹬车是为了增大车的惯性来增大速度 C.下坡时以自行车为参照物,车的坐垫是运动的 D.停在路边的自行车,它对地面的压力和所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8.在研究滑动摩擦力时,小王利用同一木块进行了如图所示的三次实验,当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F1、F2、F3,则F1、F2、F3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F1>F2>F3B.F1<F2<F3C.F1=F2=F3 D.F1>F2=F3 9.自行车在设计和使用过程中,属于减小摩擦力的是() A.轮胎上造有花纹 B.刹车时用力紧握刹车闸 C.给车轴加润滑油 D.脚踏板有很深的凹槽 10.为安全起见,在下坡路上,小华握紧自行车刹把缓慢行驶.在此过程中,增大滑动摩擦力的方法是() A.增大压力B.减小速度 C.增大接触面积D.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 11.教室的门关不紧,常被风吹开,小明在门与门框之间塞入硬纸片后,门就不易被风吹开了.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A.塞入硬纸片是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 B.门没被吹开是因为风吹门的力小于摩擦力

(完整word版)测摩擦力实验专题

【学习目标】掌握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的实验方法和注意事项. 【方法点拨】 1.评价甲乙两种方案 同样是测滑动摩擦力,甲、乙两方案,区别是? 【经典例题】 例1 本题选自腾讯课堂付费课程《初中物理力学专题突破》-01力、相互作用力与平衡力-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2) 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在小桶内装入适量的沙子,滑块恰好在水平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1)为测量滑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应测量______________,所需测量仪器是______________. (2)把毛巾铺在木板上,发现需要装入更多的沙子,滑块才能做匀速直线运动,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明想用钩码代替沙桶,请你对此作出评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2 本题选自腾讯课堂付费课程《初中物理力学专题突破》-01力、相互作用力与平衡力-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2) 如图1所示,小明在“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分别在粗糙程度不同的甲、乙水平木板上匀速直线运动,通过改变放在木块上的砝码改变压力,分别测出木块在甲、乙木板上滑动时的摩擦力,并根据实验数据描点画出了滑动摩擦力f摩与对应压力F压关系的图象. (1)分析图象甲或乙可知,木块对木板的___________越大,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也就越大;比较图象可知,_____(选填“甲”或“乙”)木板更粗糙. (2)小明在实验中发现,拉着木块运动时很难控制“匀速”,于是他设计了如图2所示的装置,将弹簧测力计固定,改为拉动平板小车,当他水平向左拉动平板小车时,木块所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为_____.这样改进后的装置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3 本题选自腾讯课堂付费课程《初中物理力学专题突破》-01力、相互作用力与平衡力-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2) 在学过摩擦力知识后,小明想探究:摩擦力大小是否与压力、重力都有关系?他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实验步骤如下:

(完整版)初中摩擦力经典练习题

13.3 摩擦力 问: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是什么? 答:物体之间产生摩擦力必须要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第一, 物体必须互相接触且有压力. 第二, 接触面粗糙. 第三, 相互接触的两物体间将要运动(有相对运动趋势)或已运动(位置相对发生改变) . 问:怎么判断两个相对静止的物体之间有没有静摩擦力?答:可以用假设法。假设两相对静止的物体之间不存在静摩擦力,若两物体会由静止变为运动,说明两物体间有相对运动趋势,即它们之间存在静摩擦力,若两物体仍静止,则说明它们之间没有相对运动的趋势,即不存在静摩擦力。如:斜面上的物体,若无摩擦就要下滑,所以静止时有向下运动的趋势,受到静摩擦力;而水平面上的物体,无摩擦时也不会运动,就无运动趋势,没有受到静摩擦力。 问:摩擦力的方向一定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反吗?答:在分析摩擦力问题时,一定弄清摩擦力的作用是阻碍物体相对运动,而不是阻碍物体运动.“相对运动” 是以相互接触的物体作为参照物的. “物体运动”可能是以其它物体作参照物的。因此,摩擦力的方向不一定总是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有时也跟物体运动方向相同.另外,摩擦力也不一定都是阻力,有时也可以是动力.如人走路时脚向后蹬地,若不打滑,脚相对地面有—个向后运动的趋势,地面对脚有一个向前的摩擦力,使人相对地面向前运动.成为人向前的动力。 问:增大、减小摩擦的方法分别有哪些?答:(一)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 (1)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如汽车、拖拉机、自行车的轮胎上做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为了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从而增大轮胎与地面的摩擦. (2)增大压力. 如骑自行车刹车时捏闸的力越大, 自行车刹皮与钢圈间摩擦越大, 自行车就容易停下来. (3)除上述两种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外, 还可采用变滚动为滑动的方法来增大有益的摩擦. 如火车、汽车在紧急制动时. 车轮只滑不滚、车停下来就快. (二)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 (1)使接触面变光滑。

(完整版)摩擦力习题及答案

【例1】如图1-2-2所示,一木块放在水平面上,在水平方向共受到三个力即F1、 F2和摩擦力作用,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其中F1=10N、F2=2N.若撤去力F1,则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到的合力为(D) A.10N,方向向左 B.6N,方向向右 C.2N,方向向左 D.0 【解析】本题中最大静摩擦力是不变的,静摩擦力可变.F1、F2同时作用在物体上时,根据平衡条件知静摩擦力F=F1-F2=8N,方向向左,物体静止说明最大静摩擦力Fm≥8N;若撤去F1,只有F2作用在物体上,F2=2N<8N,物体不会被推动,此时静摩擦力应变为大小等于F2的大小,方向与F2方向相反,故物体所受合外力为0,答案选D. 【例2】如图1-2-3所示,C是水平地面,A、B是两个长方形物块,F是作用在物块B上沿水平方向的力,物体A和B以相同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由此可知,A、B间的动摩擦因数μ1和B、C间的动摩擦因数μ2有可能是(BD) A.μ1=0, μ2=0 B.μ1=0, μ2≠0 C.μ1≠0,μ2=0 D.μ1≠0,μ2≠0 【解析】由于A、B共同向右匀速运动,可把A、B看作一个整体.在水平方向上,整体受合外力为0,则除F以外,C(地面)对B应有一水平向左的摩擦力,即B、C之间存在摩擦力,故μ2一定不为0.而物块A在水平方向上不受任何外力作用.即A、B之间没有摩擦力,则μ1可以为0,也可以不为0.故答案选B、D. 【解题回顾】本题的关键在于弄清A、B及B、C之间是否存在摩擦力,而A、B 之间是否存在摩擦力是不少同学拿不准的,这也是导致错误的主要原因.对于A、B之间是否存在摩擦力,我们可以采用假设法.若设B对A有向右的摩擦力,则A 在水平方向必有加速度,这与题设矛盾,故得A、B之间无摩擦力作用.“假设法”是分析物体受力时常用的方法,请同学们注意多体会. 【例3】用水平力F将木块压在竖直墙上,如图1-2-4,已知木块重G=6N,木块与墙壁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5,问:(1)当F=25N时,木块没有动,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多大?(2)当F=10N时,木块沿墙面下滑,此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多大?(3)当F=6N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又为多大

(完整)高一物理摩擦力典型习题

摩擦力大全 1 .如图所示,位于水平桌面上的物块P ,由跨过定滑轮的轻绳与物块Q 相连,从滑轮到P 和 到Q 的两段绳都是水平的.已知Q 与P 之间以及P 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都是μ,两物块的质量都是m ,滑轮的质量、滑轮轴上的摩擦都不计.若用一水平向右的力F 拉Q 使它做匀速运动,则F 的大小为 ( ) A .mg μ B .mg μ2 C .mg μ3 D .mg μ4 2 .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木块的在质量为M 的长木板上滑行,长 木板与地面间动摩擦因数为1μ,木块与长木板间动摩擦因数为2μ,若长木板仍处于静止状态,则长木板受地面摩擦力大小一定为: ( ) A .mg 2μ B .g m m )(211+μ C .mg 1μ D .mg mg 12μμ+ 3 .如图1-B-8所示,质量为m 的工件置于水平放置的钢板C 上,二者间动摩擦因数为μ,由 于光滑导槽 ( ) A .B 的控制,工件只能沿水平导槽运动,现在使钢板以速度ν1向右运动,同时用力F 拉动工件(F 方向与导槽平行)使其以速度ν2沿导槽运动,则F 的大小为 A 等于μmg B .大于μmg C 小于μmg D .不能确定 4 .用一个水平推力F=Kt (K 为恒量,t 为时间)把一重为G 的 物体压在竖直的足够高的平整墙上,如图1-B-5所示,从t=0开始物体所受的摩擦力f 随时间t 变化关系是中的哪一个? 图1-B-6 P Q F 图1-B-8

5 .一皮带传动装置,轮A .B 均沿同方向转动,设皮带不打滑,A .B 为两边缘上的点,某时刻a 、 b 、o 、o ’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如图1-B-3所示.设该时刻a 、b 所受摩擦力分别为f a 、f b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1-B-3 ( ) A .f a 、f b 都是动力、而且方向相同 D .f a 、f b 都是阻力,而且方向相反 C .f a 若是动力,则f b 一定是阻力,两力方向相反 D .f a 若是阻力,则f b 一定是动力,两方向相同 6 .如图所示,A 是主动轮,B 是从动轮,它们通过不打滑的皮带转动,轮的转动方向如图所 示,B 轮上带有负载,P 、Q 分别是两轮边缘上的点,则关于P 、Q 所受摩擦力的判断正确的是 A P 受到的是静摩擦力,方向向下 B P 受到的是滑动摩擦力,方向向上 C Q 受到的是静摩擦力,方向向上 D Q 受到的是滑动摩擦力,方向向下 7 .如图所示,在一粗糙水平面上有两个质量分别为m 1和m 2的木块1和2,中间用一原长为l 、 劲度系数为K 的轻弹簧连接起来,木块与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因数为μ.现用一水平力向右拉木块2,当两木块一起匀速运动时两木块之间的距离是: ( ) A .g m K l 1μ + B . g m m K l )(21++ μ C .g m K l 2μ + D .g m m m m K l )(2 121++μ 8 .如图所示,重物A .B 叠放在水平桌面上.质量分别为m 1、m 2、m 3的物体分别通过细线跨过 定滑轮水平系在重物A .B 上,已知m 1>m 2+m 3,A .B 保持静止.现将m 3解下放在物体A 的上方,发现A .B 仍处于静止.关于A .B 间的摩擦力f 1和B 与桌面间的摩擦力f 2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f 1变大,f 2不变 B .f 1变大,f 2变大 C .f 1变小,f 2不变 D .f 1变小,f 2变大 9 .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有一质量为M 的长木板,质量为m 的小物块放在长木板的左端,现 用水平恒力F 向右拉小物块使它在木板上向右滑动,木板仍处于静止状态?已知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 .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μ1mg B .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μ2Mg C .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μ2(M +m )g A B m 1 m 2 m 3

专题六:摩擦力的典型例题及练习

专题六:摩擦力 (一)摩擦力产生的条件:(1)两物体接触,且接触面必须粗糙。(μ≠0) (2)两物体接触面相互挤压(F N ≠0)且要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 (二)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或者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注意:摩擦力方向与物体的运动方向可能相同、可能相反,也可不在一条直线上 例题1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 和M 的物体,在F 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试分析m 和M 所受摩擦力的情况。 讨论,若地面光滑,且m 和M 何? 例2·如图1-3所示,木板A 沿光滑水平面向右运动,速度为v 1,物体B 以速度v 2(对地)沿A 物体上表面滑动,已知v l 、v 2方向相同,且v 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