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汉语语法分级标准表格.doc

常用汉语语法分级标准表格.doc
常用汉语语法分级标准表格.doc

常用汉语语法分级表(一~六级)

一级语法项目表

目标描述1、掌握简单常用基本句型

2、掌握常用疑问句

3、掌握表达领属关系的定语

4、掌握程度副词做状语

5、掌握常用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实词语法项目结构形式举例

人称代词我叫 ......

“我”“我”你好!

“你”、“您”“你”、“您”您贵姓?

“他”、“她”“他”、“她”他是我哥哥。

她是我姐姐。

人称代词的复数形式我们、你们、他们我们学习汉语。

指示代词

这这是 ...... 这是什么?

那那是 ...... 那是苹果。

这儿这儿在这儿。

那儿那儿他在那儿。

时间名词

年月日的表达年月日2013 年 12 月 5 日

星期的表达星期 _ 星期一 ~星期日

钟点的表达_点 _分、差 _分 _点8 点、 8 点 10 分

刻、半差 5 分 8 点

差 1 刻 10 点

八点一刻、八点半

钱数的表达元(块)、角(毛)、10 块 5 毛 8 分

一百以内的数词:基1~99 我爸爸 46 岁。

数词

常用量词个、名、本、口一个弟弟、一名学生、

十本书、三口人

表达情感态度的动主语 +爱 / 喜欢 / 想 +名我爱你。

词:爱、喜欢、想词( / 动词(短语))

我喜欢看电影。

助动词能 / 会 +动词(短语)你能来吗?

能我会打网球。

虚词副词的意义及位置我很好。

程度副词:很、非常、很 / 非常 / 真 +形容词他非常漂亮。

太 +形容词真好!

程度副词:太

太 +形容词 +了这本书太贵。

副词:也(表类同)

主语 +也 +动词(短语)太好了!

副词:都(表总括)

主语 +都 +动词(短语)我也去。

我们都是学生。

连词“和”A+和 +B 我和他都学习汉语。

结构助词“的”(表领代词 / 名词 +的 +名词我的书包

属)

语气助词“了”小句 +了他去医院了。

句子成分、句型和句动词谓语句主语 +动词 +宾语我姓王。

“是”字句主语 +是 / 有 +宾语马力是美国人。

“有”字句主语 +没有 +宾语我有一个弟弟。

我没有电子词典。

形容词谓语句主语 +副词(很、非常)我很高兴。

+形容词

马力非常漂亮。

名词谓语句主语 +年龄我 20 岁。

主语 +钟点现在两点半。

主语 +星期今天星期日。

主语 +年月日今天 11 月 3 号。

主语 +钱数这本词典 20 块钱。

c'c'c

否定句我不是韩国人。“不”主语 +不 / 没有 +动词 / 昨天我没来。

形容词

“没”

祈使句(表示礼貌请请 +动词!请进!

求)

请坐!

感叹句真 +形容词!真好!

太 +形容词 +了!太棒了!

疑问句吗马力是大学生吗?

一般疑问句呢我是中国人,你呢?特殊疑问句什么你叫什么?

谁他是谁?

哪、哪儿你是哪国人?

几你去哪儿?

多少今天星期几?

多 +形容词你的电话号码是多

怎么了怎么样少?

你多大?

你怎么了?

这本书怎么样?

二级语法项目表

目标描述1、掌握时间状语和地点状语

2、掌握常用的复杂谓语句

3、掌握常见的特殊句式

4、掌握基本的时体表达

5、掌握常用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6、掌握基本的常用复句

实词语法项目结构形式举例

方位名词书在桌子上。

简单方位名词上下左右前后她在我旁边。

复合方位名词旁边、左边、右边桌子上、窗外、银行

方位名词短语名词 +方位名词

前边、学校西边

代词大家好。

大家、每大家、每我每天八点上课。

指示代词 +量词这 / 那 +量词 +名词这本书、那个人

数词

基数词百、千、万一万五千八百

序数词第一、第二第一名

二 / 两 +度量衡单位 +

二和两名词二 / 两斤苹果

两 +一般量词 +名词两件衣服、两本书

量词一件衬衫、两条裤子、

名量词件、条、块、斤、张三块面包、四张桌子、五斤苹果

动量词次、下

我去过一次长城。

请你等一下。

表态度观点愿望的动主语 +觉得 +动词(短我觉得行。

词语) / 形容词(短语)

我觉得太贵了。

/ 小句

觉得

我觉得这件事可以

主语 +希望 +动词(短

希望做。

语) / 小句

我希望明天去。

我希望你努力学习。

助动词主语 +要 +动词(短语)马力要去图书馆。

要可以 +动词(短语)这儿可以拍照。

可以(表允许)可能 +动词(短语) / 明天可能下雨。

可能

小句

离合词唱歌、跳舞、上班、她游了一次泳。

考试、游泳

动词重叠(动量少、VV或者 V 一 V 我试试这件衣服。

时量短)

我看一看那本书。

形容词重叠(表状态)高高、长长他个子高高的。

AA式干干净净、漂漂亮亮他的房间干干净净

AABB式

的。

虚词程度副词最、更这件衣服最漂亮。

这个更好。

副词“正”或“正在”正 / 正在 +动词(短语)玛丽正在打网球呢。(表动作正在进行)( +呢)

结构助词“的”(“的”名词 / 代词 +的这是马力的。

字短语)

形容词 +的哪个是你的?

红的好看。

语气助词“了”(表变名词 +了你几岁了?

化)

形容词 +了几点了?

要 / 就要 / 快要 / 快 +动天冷了。

词(短语) +了

快要上课了。

动态助词“了”主语 +动词 +了 +数量我买了两本书。

短语

动态助词“着”主语 +动词 +着( +宾门开着。

语)

外面下着雨。

动态助词“过”主语 +动词 +过 +名词我去过长城。

我没吃过烤鸭。

介词:引进对象作状我跟他一起去买东

西。

跟 +某人( +一起) +

跟动词(短语)我给爸爸打电话。

给给 +某人 +动词(短语)我对他说。

对对 +某人 +动词(短语)

介词:引进空间方位从 +起点 +动词(短语)我刚从英国回来。

从向 +方向 +动词(短语)(你)一直向前走。

向往 +方向 +动词(短语)往右拐。

往从 +地点 +到 +终点从这儿到王府井怎么

走?

到A+离 +B+远 / 近

我家离学校很远。

句子成分、句型和句类离

定语

状语

时间状语

地点状语

描写性状语

简单程度补语

主谓谓语句

连动句(表目的)

双宾语句

兼语句

比较句

“比”字句

比字句的否定

“是 ......的”

强调时间

强调地点

强调方式

形容词 +的 +名词可爱的孩子

主语 +时间状语 +动词他八点起床。

(短语)

在 +地点 / 处所 +动词

他在北京大学学习。

(短语)

主语 +形容词 +地 +动

词(短语)她高兴地笑了。

动词 +得( +程度副词)你说得很对。

+形容词

主语 +谓语(主谓短她个子很高。

语)

来 / 去 +地点 +动词(短我来北京学习汉语。

语)

主语 +给 / 送 / 找 / 借 / 玛丽送 / 给我一本书。

教 +间接宾语 +直接宾

找你三块钱。

主语 +请 / 叫 / 让 +兼语他请我吃饭。

+动词(短语)

他让我明天来。

A+比 +B+形容词今天比昨天冷。

A + 比 +B+形容词 +一今天比昨天冷多了。

点儿 / 得多 / 多了 / 数我比他高 5 厘米。

量短语

你没有马利高。

A+ 没有 +B+形容词

主语 + 是 +时间 +动词我是昨天来的。

( +的) +宾语( +的)

主语 +是 +地点 +动词

我是在北京认识她

( +的) +宾语( +的)

的。

我是在北京认识的

主语 +是 +方式 +动词

她。

( +的) +宾语( +的)我是坐飞机来北京

的。

我是坐飞机来的北

京。

祈使句别、不要别去!

不要说话!

用“吧”的一般疑问小句 +吧?他是美国人吧?

正反疑问句主语 +动词 +不 / 没 +动你来不来?

词 +(宾语)?

你看不看电视?

主语 +形容词 +不 +形

汉语难不难?

容词?

特殊疑问句你明天什么时候来学什么时候什么时候

校?

怎么(询问方式)主语 +怎么 +动词(短

这个字怎么读?

为什么

语)?去银行怎么走?

多 +形容词主语 + 为什么 + 动词你为什么学习汉语?(短语)?

从你家到学校有多多 +形容词(远/ 高 / 远?

重 / 长 / 宽 / 深)

附加疑问句怎么样、好吗、可以我们坐公共汽车去,

吗、行吗怎么样?

我们吃中餐,可以

吗?

复句因果复句因为 ...... 所因为下雨,所以我没

以 ...... 去。

转折复句...... ,但是/ 可汉语很难,但是很有

是 ..... 意思。

三级语法项目表

目标描述1、掌握较为复杂的定语和状语

2、掌握常用结果补语

3、掌握几种特殊句式

4、掌握意义和用法较为复杂的实词和虚词

5、掌握常用复句

实词语法项目结构形式举例

代词

别人、自己、其他别人、自己、其他他常常帮助别人。

指示代词这么、那么你应该这么做。

数词相邻数字七八个

概数的表达几、多十几个、十多个

二十多岁

量词双、条、层、种、一双鞋、一条河、

名量词辆、位一层楼、一种动

物、一辆车、一位个个、条条、次次

量词重叠老师

他们班学生个个

都很聪明。

我去找她很多次,

次次她都不在。

表态度观点和愿主语 +认为 +动词我认为应该这样望的动词(短语) / 形容词做。

认为、以为(短语) / 小句

我认为很好。

主语 +以为 +小句我认为你应该去。

我以为你知道。

打算主语 +打算 +动词我打算明天去。

(短语)

相信主语 +相信 +名词

我相信你。

(短语) / 小句

主语 +决定 +动词

我相信你能做好。

决定(短语)我决定去中国学

习汉语。

助动词...+ 动词(短语)你不能在这儿抽能(表条件允许)

烟。

会(表推测)

明天不会下雨。

可以(表功能)看电视可以练习听力。

应该

你应该早点儿来。

愿意

我愿意学习汉语。

我不敢去。

离合词帮忙、见面、洗澡、请你帮我一个忙。

生气、刷牙、上网

虚词程度副词越、特别、极、几昨天天气特别好。

乎、比较

时间副词...+ 动词(短语)马力还在看电视。

还他们还没下课呢。

已经他们已经下班了。

先请您先走。

马上火车马上就要开

就、才主语( +时间) +就

了。

/ 才 +动词(短语)我就来。

我今天 6 点就起床

了。

他今天 8 点半才来

上班。

频率副词主语 +...+ 动词她经常 / 常常迟经常、常常

(短语)到。

再、又

你再听一遍。

一直、总是

他又说了一遍。

他一直很努力。

他总是迟到。

范围副词主语 +...+ 动词我跟你一起去。

一起(短语)

昨天我一共花了

一共

200 块钱。

我只有十块钱。语气副词...+ 动词(短语)你终于来了。

终于/ 小句

其实我也不知道。

其实我当然去。

当然

语气助词“了”(表该+名词(短语) / 该你了。

变化)动词(短语) +了

该上课了。

我能走了。

助动词 +动词(短

我会说汉语了。

语)+ 了

我可以下班了。

不+动词(短语) +

我下去了。

了他不迟到了。

介词为为了关于根据除了主语 +为 +名词 +动不要为我担心。

词(短语)

为了解决环境问为了 ......+小句题,人们想了很多

办法。

关于 ......+小句

关于这段历史,我根据 ......+小句

知道的很少。

除了 ......(以

根据我的经验,明外)......,S都/

天可能会下雨。

也/还......

除了他(以为)。

我们都 / 也去。

除了故宫(以外),

我们还去了颐和

园。

句子成分、句型和定语主语 +动词 +的 +名我买的书

句类

主谓短语作定语词

教汉语的老师

动词短语作定语动词短语 +的 + 名词

状语:时间状语...... 以前他每天睡觉以前

...... 以后

看电视。

下课以后,我去运

动。

补语:结果补语动词 + 完 / 好 / 在 /

到 / 给 / 懂 / 干净 /

会/...... 吃完、准备好、放在、寄到、送给、听懂、洗干净、学会

比较句A+和/ 跟+B+(不)我跟你不一样。

等比句一样

她和我一样高。

不如A+和/ 跟+B+(不)

我不如你。一样 +形容词

不比

A+不如 +B

我不如你高。

北京不比上海凉

更、还A+不如 +B+形容词快。

A+不比 +B+形容词明天会比今天更

A+比 +B+更 / 还 +形

冷。

容词他比姚明还高。

连动句(表方式)主语 +动词(短语)我坐地铁去上班。

1+动词(短语) 2

主语 +动词 1(+宾

语) +着+动词(短他听着音乐写作业。

语) 2

存在句名词(短语) +在+ 北京大学在清华“在”字句

方位短语大学西边。

“有”字句方位短语 +有 + 名桌子上有两本书。词(短语)

图书馆西边是运

“是”字句

方位短语 +是 + 名动场。

用“动词 +着”的词(短语)

墙上挂着一张地存在句

主语 +动词 +着 +名图。

“把”字句主语 +把 +宾语 +动他把书放在桌子

位移类词 + 到 / 在 / 给上了。/......

我把衣服洗干净

性质变化类

主语 +把 +宾语 +动了。

词 + 干净 / 完 / 成

我把作业做完了。

/......

请把这篇文章翻

译成英文。“被”字句主语 + 被 / 叫 / 让 + 我的词典让小王

宾语 +动词短语借走了。

主语 +被 + 动词短那件衣服被买走

语了。

感叹句多(么) +形容词 + 多漂亮啊!

啊!

美极了!

形容词 +极了!

选择疑问句...... 还你去还是我去?

是...... 吗?

您喝茶还是喝咖

啡?

我们今天去还是

明天去?

复句并列复句一边...... 一他一边看电视一

边...... 边吃饭。

承接复句先 ...... ,然我们先去故宫,然

后...... 后去颐和园。

先 ...... ,我先做作业,再吃

再...... 晚饭。

选择复句(或者) ...... 或我们或者今天去,

者...... 或者明天去。

不是 ...... ,就我每天不是工作,

是...... 就是学习。

转折复句虽然 ...... ,但汉语虽然很难,但

是...... 是很有意思。

假设复句如果...... ,如果 / 要是明天下

就...... 雨,我们就不去

要是,了。

......

就......

紧缩复句...... 了 ...... 我吃了饭去图书

(就) ...... 馆。

...... 完 ...... 我做完作业就去

(就) ...... 看电影。

一. ..... 他一下课就回家

就...... 了。

越...... 他一看书就头疼。

越......

身体越不好越要

不...... 锻炼。

不......

你不去我也不去。四级语法项目表

目标描述1、掌握各类补语

2、掌握几种结构较为复杂的特殊句式

3、掌握基本反问句

4、掌握意义和用法较为复杂的实词和虚词

5、掌握逻辑关系较为复杂的复句

实词语法项目结构形式举例

代词各+量词 / 名词各位、各国

各疑问代词 + 都 / 他什么都不知道。

也......

疑问代词的非疑疑问代词 ......

他吃什么我就吃疑问代词 ......

问用法什么。

你想怎么做就怎任指

么做。

谁想去就谁去。

虚指什么 / 哪儿 / 谁你想吃点什么/...... 吗?

我们好像在哪儿

见过。

数词两+量词 +名词两个人

两和俩俩+名词俩人

倍数的表达数词 +倍 4 是 2 的两倍。

今年的收入增加

了两倍。

量词朵、份、棵、台、一朵花、一份报

名量词页、只纸、一棵树、一台

电脑、一页纸、一遍、趟、回

动量词只狗

特殊量词场、顿

这本书我看了三

遍了。

我昨天去了三趟

超市。

这电影我看了四

回。

一场比赛、哭了一

一顿饭、打他一顿

助动词得+动词(短语)你得来。

得( dei )不得不 +动词(短我不得不去。

不得不

语)

离合词打折、道歉、鼓掌、打几折、道个歉、

减肥、理发、请假、鼓鼓掌、减减肥、

请客、散步、握手理理发、请三天

假、请一次客、散

散步、握握手

虚词连词“与”A+与+B 我与你、中国与美

介词由+起点由南向北

由按照 ...... 动词按照我说的做。

按照(短语) / 小句长江以南

以...... 以东 / 以西

/ 以南 / 以北

句子成分、句型和补语这本书我看过两句类

数量补语动词 +数词 +遍/ 趟

遍。

(动量补语我今天去了三趟银行。

时量补语)主语 +动词 +时量

请你等一会儿。

补语

程度补语

他学汉语学了三

主语 +动词 +宾语 +

趋向补语年。

动词 +时量补语

(简单趋向补语

主语 +动词 +时量他学了三年(的)汉语。

复合趋向补语)(+的) +宾语

主语 +动词 +得 +补

他跑得很快。

语他说汉语说得很

主语 +动词 +宾语 +

流利。

得+动词 +补语他汉语说得很流

主语 +宾语 +动词 +

利。

得+补语

他出来了。

动词 +来/ 去她回美国去了。

动词 +上来 / 上去 / 她跑出去了。

下来 / 下去 / 进来 /

进去 / 出来 / 出去 /

过来 / 过去 / 回来 /

回去 / 起来

他跑上楼去了。

他拿出来一本书。

复合趋向补语中他拿出一本书来。宾语的位置

他拿了一本书出

来。

动词 +得/ 不+结果

动词 +得/ 不+趋向

吃得完、学不会可能补语进不来、拿不起来结果补语的可能

形式

趋向补语的可能

形式

复杂比较句A+比 +B+早 / 晚 / 多他比我早来了我用“早、晚、多、

/ 少 +动词 +数量短分钟。

少”的比较句我比他多喝了一

杯酒。

带程度补语的比

A+比 +B+动词 +得 +

程度补语

较句我比他跑得快。

A+动词 +得+比+ B+

我跑得比他快。

程度补语

A+动词 +宾语 + 动我说汉语说得比他好。

词 +得 +比 +B+程度

补语

“把”字句主语 +把 +宾语 +动我把钱包丢了。

词+了

你把衣服洗洗。

主语 +把 +宾语 +动

请大家把书拿出

词重叠式

来。

主语 +把 +宾语 +动

他把衣服洗得很

词+补语

干净。

意义上的被动句主语(受事) +动作业写完了。

词短语

我的词典小王借

主语(受事) +小走了。

“连”字句连 ...... 都 / 这件事连三岁小

也...... 孩儿都知道。

你连这个都不知

道?

反问句不是 ...... 吗?这不是你说的

难道 ...... 吗?

吗?

用疑问代词得反怎么 / 什么 / 哪 / 谁难道你不知道吗?

问句/......

我怎么知道?

我哪知道?

复句承接复句...... ,于他想学汉语,于是

是...... 来到中国留学。

递进复句不但 ...... 而他不但会说英语,

且...... 而且还会说汉语。

不仅 ...... 而且 / 我不仅认识他,还

还...... 很了解他。

因果复句(由于 ) ......, 他生病了,因此没

因此...... 有来上课。

既然 ...... ,既然大家都累了,

就...... 就休息一会儿吧。

条件复句只要 ...... ,只要明天天气好,

就...... 我们就出去玩儿。

只有 ...... ,只有多听多说,才

才...... 能学好汉语。

无论/不无论刮风下雨,她

管 ...... ,都 / 都坚持锻炼。

也......

转折复句尽管 ...... ,尽管生病了,他还

还...... 坚持上课。

......,然雪下得很大,然而

而...... 我并不感觉冷。

假设复句...... ,否你得早点回去,否

则...... 则父母会担心。

让步复句即使...... ,即使下雨,我们也

也...... 要去。

五级语法项目表

目标描述1、掌握几种表达特定意义的补语

2、掌握常见的插入语,固定短语

3、掌握几种特定形式得反问句

4、掌握难度等级高的词语得意义和用法

5、掌握紧缩复句及逻辑关系复杂的复句

实词语法项目结构形式举例

代词某+量词 / 名词某个、某人

某姓氏 +某张某、张某某

各自、彼此各自、彼此你们既要各自努

力,又要彼此帮

助。

数词三点一四

小数三分之一、百分之

二十五

分数、百分数

甲乙丙丁

古汉语的基本句型及其句式

古汉语的基本句型及其句式 第四讲古汉语的基本句型及其句式 古今汉语的句法结构基本上是相同的。古汉语的句子类型就句子的语气和语调而言,也可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四类。古汉语的句子成分也同样有主语、谓语、宾语、定语、补语状语六种。但是同中有异,古汉语的某些句式,某些说法在现代汉语中已经不用了,或者被现代更为明确、严密的表达方式代替了。我们要特别注意古汉语的特殊句式,立足于“同” ,着眼于“异” ,才能事半功倍地掌握文言句法,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现将古汉语的四种基本句型及其句式,分别说明如下。 (一)陈述句——所谓“陈述句” ,即告诉别人一件事,表示一种肯定或否定的断定语气的句型。表示肯定语气的陈述句叫 “肯定判断”(肯定句);表示否定语气的陈述句叫“否定判断”(否定句)。肯定判断句和否定判断句,统称判断句。现代汉语的判断句,主要是通过主语+判断词+判断词后面的宾语来表示的,形成“主词?(不)是?宾词”的句式。

但现代汉语的判断词“是” ,在文言文中一般不用作判断词,而是用作指示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这、这个、这里、这样”等。如“吾父死于是”的“是” ,即指代“捕蛇这个差使”。又如“故善附民者,是乃善用兵者也。”(所以,善于使人民亲附的人,这才是善于用兵的人。)此句的“是”(这)字后面,用副词“乃” (才是)表示判断,这就清楚地表明这个“是”字是指示代词。在古汉语中用“者” 、“也”这两个虚词表示肯定判断,最为常见的肯定判断句式有三种:(1)“?者?”。例如:“粟者,民之所种。”(榖米是农民种的。);(2)“??也。”例如:“农,天下之本也。”(农业是国家的根本。);(3)“?者?也。”例如:“陈胜者,阳城人也。”(陈胜是阳城人。)上述的三种判断句式,相当于现代汉语“? 是?”的肯定判断句式。古汉语肯定判断句式中的“者”表示语音停顿,不是代词。“也”是语气词,表示一句话的完了。此外,古汉语中还有两种表示肯定判断的特殊句式:一是用“乃” 、“则”、“即”、“皆” 等副词置于名词谓语前,表示肯定判断。例如:“当立者乃(应是)公子扶苏。” //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就是)退。”// “梁父即(就是)楚将项燕。”// “环滁皆(都是)山也。”二是用“为” (是)作为判断词,表示肯定判断。例如:“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婴闻之,橘生

(完整版)英语语法专业术语

英语语法专业术语 语法grammar 句法syntax 词法morphology 结构structure 层次rank 句子sentence 从句clause 词组phrase 词类part of speech 单词word 实词notional word 虚词structural word 名词noun 专有名词proper noun 普通名词common noun 可数名词countable noun 不可数名词uncountable no 抽象名词abstract noun 具体名词concrete noun 物质名词material noun 集体名词collective noun 个体名词individual noun 介词preposition 连词conjunction 动词verb 主动词main verb 及物动词transitive verb 不及物动词intransitive verb 系动词link verb 助动词auxiliary verb 情态动词modal verb 规则动词regular verb 不规则动词irregular verb 短语动词phrasal verb 限定动词finite verb 非限定动词infinite verb 使役动词causative verb 感官动词verb of senses

动态动词event verb 静态动词state verb 感叹词exclamation 形容词adjective 副词adverb 方式副词adverb of manner 程度副词adverb of degree 时间副词adverb of time 地点副词adverb of place 修饰性副词adjunct 连接性副词conjunct 疑问副词interrogative adverb 关系副词relative adverb 代词pronoun 人称代词personal pronoun 物主代词possessive pronoun 反身代词reflexive pronoun 相互代词reciprocal pronoun 指示代词demonstrative pronoun 疑问代词interrogative pronoun 关系代词relative pronoun 不定代词indefinite 物主代词possessive pronoun 名词性物主代词nominal possessive 形容词性物主代词adjectival possessive pronoun 冠词article 定冠词definite article 不定冠词indefinite article 数词numeral 基数词cardinal numeral 序数词ordinal numeral 分数词fractional numeral 形式form 单数形式singular form 复数形式plural form 限定动词finite verb form 非限定动词non-finite verb form

古汉语的常见句式

古汉语的常见句式 根据语气分,和现代汉语一样,古汉语有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下面要讲的不是这类分类标准,而是根据常见的情况来分类。 一、判断句 1.主语后面用“者”,谓语后面用“也”来表示判断。 标准形式:……者,……也。 变化形式:……,……也。 ……者也。 ……也者,……者也。 例a.臣之所好者,道也。 b.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 c.是芙蕖也者,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无一物一丝不备家常之用者也。 2.意义上表判断 例:a.晋鄙,嚄啫宿将。 b.刘备天下枭雄。 3.用“乃”“即”“则”“为”“是”表判断例:a.臣乃市井鼓刀屠者。 b.在花为分内之事,在人为应得之资。 c.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曰颜佩韦、杨念如、马杰、沈扬、周文元,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 d.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e.巨是凡人。(“是”作判断动词从汉朝开始) 二、被动句 1.标准格式: 为……所…… ……为所…… 于、见、为、被 见……于…… 受……于…… 上述的词都是介词(只有“所”是助词,但中学生可以不理会它)例:a.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 b.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c.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d.而君幸于赵王。暴见于王。 e.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f.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古汉语不多见) g.臣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h.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吾计决矣。 2.意义上表被动 无明显标志,但从语境上可以判断。 例:a.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b.兵挫地削,亡其六郡。 这一种考得较多,要留心辨认。 三、疑问句 借疑问词或否定词而能发出疑问的句子叫疑问句。 疑问代词:谁孰何曷胡安焉 疑问词{ 疑问语气词:乎诸欤耶(与邪) 否定词:不毋无勿弗未否非莫 例:a.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 b.若不阕秦,将焉取之? c.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 d.汝忆否?四五年前某夕,……(《与妻书》) e.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f.孔子曰:“何陋之有?” 反问、设问,在句式上都属疑问。 四、否定句 文言文中的否定句必须用否定副词。 例:a.魏王畏秦,终不听公子。 b.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c.愿早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也!

英语语法常用词汇-参考模板

English grammar terms often used 英语语法常用词语1.Parts of speech 词类 noun 名词pronoun 代词numeral 数词adjective 形容词verb 动词adverb副词article 冠词preposition介词conjunction连词interjection感叹词particle 小品词 2. Word building 构词法 conversion 转化derivation 派生affixation词缀法prefix前缀suffix后缀compound words 合成词 3.Classification of nouns 名词的分类 common nouns普通名词proper nouns 专有名词 individual nouns个体名词collective nouns 集合名词 material nouns 物质名词abstract nouns 抽象名词 countable nouns 可数名词uncountable nouns不可数名词 the singular form 单数形式the plural form 复数形式 the common case 普通格the possessive case 所有格 the subjective case 主格the objective case 宾格 person 人称third person singular 第三人称单数 4. Classification of pronouns 代词的分类 personal pronouns 人称代词possessive pronouns 物主代词 self pronouns 反身代词demonstrative pronouns 指示代词 interrogative pronouns 疑问代词conjunctive pronouns 连接代词 relative pronouns 关系代词reciprocal pronouns 相互代词 indefinite pronouns 不定代词 5.数词、形容词、冠词 cardinal numerals 基数词ordinal numerals 序数词 fractional numerals 分数词the comparative degree 比较级 the superlative degree 最高级The definite article 定冠词 the indefinite article 不定冠词 6.Classification of verbs 动词的分类 national verbs 实义动词link-verbs系动词 auxiliary verbs助动词modal verbs 情态动词 transitive verbs 及物动词intransitive verbs 不及物动词 regular verbs 规则动词irregular verbs 不规则动词 the present forms 现在式the past forms 过去式 the participle 分词the present participle现在分词 the past participle 过去分词the infinitive 不定式 the gerund 动名词bare infinitive 不带to的不定式

古代汉语特殊句式(精华版)

古代汉语特殊句式(精华版)

常见文言特殊句式例说 一、判断句 从表达的内容看,可分两种类型:“是非判断句”和“因果判断句”。 1.是非判断句对事物本身或肯定或否定,可分为三个系列: (1)“……者……也” 系列。这是文言文判断句最常见的格式,由此变化,就形成一个系列: 夫将者.,国之辅也.。(……者……也) 此谋攻之法也.。(……也) 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 ..。(……者也) 粟者.,民之所种。(……者……) 刘备天下果雄(……) (2)“乃”,“为”系列。文言判断句,又常用“乃”、“为”、“则”、“即”、“是”、“惟(维)”等来表示,构成又一个系列: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全国为.上,破国次之。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神即.形也,形即.神也。 翩翩两骑来是.谁? (3)副词系列。文言判断句,还常以“非”、“素”、“必”、“皆”、“诚”、“亦”等副词来表示,译时应把副词的原义译出并补上判断词。又构成另一个系列: 非.其父兄,即其子弟。

和谓语间不是判断关系,不是同一类别或同一事物。一般可分为三类。 (1)谓语表示相似或比喻。译时可加判断词“是”,也可以加比喻词“象”。如: 视其行步,窃铁也;颜色,窃铁也。 故凡不学而无求其道,皆北方之学没(潜水)者也。(2)谓语解释原因。如上述“因果判断句”,不另举例。(3)主语部分或谓语部分只突出了某一关键的词语,因而不能形成同一关系。译时,可补充必要成分。如:百乘,显使也(带领一百辆车的使臣是显贵的使臣)。夫战,勇气也(打仗是凭勇气的事)。 判断句 判断句是用句词或句词性短语表示判断的句子。对客观事物表示肯定或否定,构成判断与被判断关系的句子。依靠判断动词“是”构成判断句的形式在文言文里只是个别现象,如:“不知木兰是女郎””同是天涯沦落人”。在古代汉语中,判断句一般是以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为谓语而表示判断句。文言中常有以下几种形式表示判断。 1.以虚词配合一定的句式表示的判断句,如借用“者”、“也”等词构成。用“者”或“也”表判断。 ①“.……者,……也。”这是文言判断句最常见的形式。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有舒缓语气的作用,谓语后用“也”结句,对主语加以肯定的判断或解说。 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陈涉者,阳城人也。”《史记.了涉世家》 ②“……,……也。”判断句中,有时“者”和“也”不一定同时出现,一般省略“者”,只用“也”表判断。

高一英语语法与词汇综合练习150题 (1)

高一英语语法与词汇综合练习150题 1. --- Oh, dear. I forgot the air tickets. --- You ______ something. A. have left B. are always leaving C. are leaving D. always left 2. --- I ______ so busily recently that I ______ no time to help you with your math. --- That’s OK. I can manage it by myself. A. have been working; have B. have worked; had C. am working; will have D. had been working; had had 3. Remember to send me a photo of us next time you ______ to me. A. are writing B. will write C. has written D. write 4. I first met Tom 10 years ago. He ______ in a radio factory at that time. A. had worked B. has worked C. was working D. has been working 5. --- What ______ when I phoned you? --- I ______ my work, and I wanted to go out. A. have you done; finished B. were you doing; have finished C. did you do; had just finished D. were you doing; had just finished 6. Public service advertisements are often run ___ free, and are ___to educate people about health, safety, or any other issue which affects public welfare. A. for, mean B. for, meant C. of, to mean D. in, meaning 7. The old woman found herself ______ when she left the market. A. cheating B. cheated C. to be cheated D. to have cheated 8 Brain told you that there wasn’t anyone in the room at the moment, ______? A. was there B. wasn’t there C. didn’t he D. did he 9. Doctors believe that only a small number of people ____ of this kind of disease. A. is in danger B. is in a danger C. are in danger D. are in the danger 10. _____ books you have borrowed from the library should be returned in two weeks’ time. A. Whatever B. However C. No matter what D. What 11. They would not allow him _______ climbing Mount Everest. A. to risk to B. to risk going C. risking going D. risk going 12. We ______ for one hour and a half and it is about time we ______ a rest. A. trained; take B. have trained; took C. are training; will take D. had trained; to take 13 We have to work hard; ______ we’ll lose the chance. A. therefore B. otherwise C. besides D. however 14 I am in low spirits, because the money _______ I was going to buy Mum a present is gone. A. with which B. from which C. by which D. through which 15. --- Shall I tell John about it? --- No, you _____. I’ve told him already. A. mustn’t B. wouldn’t C. shouldn’t D. don’t have to 16 —How did you finish the job so soon,Jack? —_______asking for help. A.At B.In C.With D.By 17 —It’s too dark. What’s in the distance?—There_______a boy and two dogs. A. are B. seem to be C.seems to be D.appear 18.There are too many mistakes in your homework. It needs_______. A. to rewrite B. rewriting C.being rewritten D.be rewritten https://www.360docs.net/doc/ea11855944.html,st week I paid a visit to the mountain village where I was _______. A. brought in B. brought out C.brought up D.brought down

古代汉语常见句式

古代汉语句式 一、判断句 判断句是指对主语有所断定的句子,在文言文中,一般是指以名词或名词短语做谓语表示判断的语言形式,主谓语间一般不用判断词“是”等,可以通过判断式来表现判断。 1、基本形式: “……者,……也。” 例如:陈胜者,阳城人也。 南冥者,天池也 2、变化形式: A.“……者……。” 例如:叫冤者,妇人。 陈轸者,游说之士 B.“……也。” 例如:张衡字子平,南阳西鄂人也。 贡之不入,寡人之罪也 C.“……者也。” 例如:城北徐公,齐之美丽者也 D.“者”、“也”均不用的: 例如:刘备,天下枭雄。 夫鲁,齐晋之唇。 3、主谓句间用“乃”、“为”、“则”、“诚”、“即”来表示判断(但它们不是判断词). 例如: ①、今公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②、卿为清望官。

③、心之官则思。 ④、……周文元,即今累然在墓者也。 ⑤、挟泰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 4、用“是”表判断,是汉代以后的用法,这以前文言句中的“是”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复指上文,一般作判断句的主语。 A、“是”不作判断词的:例如: ①、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 ②、是障之也。(《召公谏厉王止谤》) B、“是”作判断词的:例如: ①、巨是凡人。 ②、问今是何世。 ③、不知木兰是女郎。 ④、雕栏玉砌今犹在,只是朱颜改。 5、否定句中的“非”,表示否定判断,但也不是判断词.例如: ①、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 ②、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 练习: 1、下列句中,与其它各句句式不同的一句是: ①、此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也”。 ②、亚父者范增也。 ③、粟者,民之所种。 ④、梁,吾仇也。 ⑤、唐南为奉化军节度,今为定江军。

常用汉语语法分级表格模板版

常用汉语语法分级表 ( 一级语法项目表 目标描述1掌握简单常用基本句型 2、掌握常用疑问句 3、掌握表达领属关系的定语 4、掌握程度副词做状 语 5、掌握常用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虚词钱数的表达元(块)、角(毛)、 分 10块5毛8分 一百以内的数词:基 数词 1~99我爸爸46岁。 常用量词个、名、本、口一个弟弟、一名学 生、十本书、三口人 表达情感态度的动 词:爱、喜欢、想 主语+爱/喜欢/想+ 名 词(/动词(短语)) 我爱你。 我喜欢看电影。 助动词 能 会 能/会+动词(短语)你能来吗? 我会打网球。 副词的意义及位 置 程度副词:很、非 常、真 程度副词:太 副词:也(表类同) 副词:都(表总括) 很/非常/真+形容词 太+形容词 太+形容词+了 主语+也+动词(短 语) 主语+都+动词(短 语) 我很好。 他非常漂亮。真好! 这本书太贵。 太好了! 我也去。 我们都是学生。 连词“和”A+和+B我和他都学习汉语。 结构助词“的”(表 领属) 代词/名词+的+名词我的书包 语气助词“了”小句+了他去医院了。 动词谓语句 “是”字句 “有”字句 主语+动词+宾语 主语+是/有+宾语 主语+没有+宾语 我姓王。 马力是美国人。 我有一个弟弟。 我没有电子词典。 句子成分、句型和句类

二级语法项目表

虚词的动词 觉得 希望 (短语)/小句 主语+希望+动词 (短语)/小句 我觉得太贵了。 我觉得这件事可以 做。 我希望明天去。 我希望你努力学习。助动词 要 可以(表允许) 可能 主语+要+动词(短 语) 可以+动词(短语) 可能+动词(短语)/ 小句 马力要去图书馆。 这儿可以拍照。 明天可能下雨。 离合词唱歌、跳舞、上班、 考试、游泳 她游了一次泳。 动词重叠(动量少、 时量短) VV或者V 一V我试试这件衣服。 我看看那本书。 形容词重叠(表状 态) AA式 AABB 式 高高、长长 干干净净、漂漂亮亮 他个子咼咼的。 他的房间干干净净 的。 程度副词最、更这件衣服最漂亮。 这个更好。 副词“正”或“正 在”(表动作正在进 行) 正/正在+动词(短 语)(+呢) 玛丽正在打网球呢。 结构助词“的” (“的”字短语) 名词/代词+的 形容词+的 这是马力的。 哪个是你的? 红的好看。 语气助词“了”(表 变化) 名词+了 形容词+了 要/就要/快要/快+ 你几岁了? 几点了?

英语语法词汇

英语语法专业术语表达 疑问代词 现在进行时 76. The Past Continuous Tense 1. Morphology 词法 41.Conjunctive Pronoun 连接代词 过 去进 行时 2. Notional Words 实义词 77. The Future Continuous Tense 3. Form Words 虚词 将来进行时 4. Parts of Speech 词类 44. Reciprocal Pronoun 相互代词 78. The Present Perfect Tense 42. Relative Pronouns 关系代词 43. Indefinite Pronouns 不定代词 5. The Noun 名词 45. The Subjective Case 主格 现在完成时 6. The Pronoun 代词 79. The Future Perfect Tense 46. The Objective Case 宾格 将 来完 成时 7. The Numeral 数词 80.The Present Perfect Continuous 8. The Verb 动词 现在完成进行时 9. The Adjective 形容词 49. Fractional Numerals 分数词 80. The Sequence of Tenses 10. The Adverb 副词 50.Notional Verbs 实意动词 时态的呼应 47. Cardinal Numerals 基数词 48. Ordinal Numerals 序数词 11. The Article 冠词 51. Link Verbs 连系动词 82. The Active Voice 主动语态 12. The Preposition 介词 52. Auxiliary Verbs 助动词 83. The Passive Voice 被动语态 13. The conjunction 连词 53. Modal Verbs 情态动词 84. The Indicative Mood 陈述语气 14. The Interjection 感叹词 54. Transitive Verbs 及物动词 85. The Imperative Mood 祈使语气 16. Word Building 构词法 86.The Subjunctive Mood 55. Intransitive Verbs 不及物动词 18. Derivation 派生 20. Prefix 前缀 21. Suffix 后缀 56. Regular Verbs 规则动词 57. Irregular Verbs 不规则动词 58. Person 人称 虚拟语气 87. Sentences of Real Condition 真实条件句 88. Sentences of Unreal Condition 22. Compound Words 合成词 59. Number 数 虚拟条件句 23. Classification of Nouns 89. Degrees of Comparison 60. Tense 时态

古汉语特殊句式

古汉语特殊句式

————————————————————————————————作者: ————————————————————————————————日期:

古汉语特殊句式 一、判断句 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做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文言中常用以下几种形式表示判断。 1.用“者”或“也”表判断。这是典型的文言判断形式。有用“……者,…也” 的,其中“者”表停顿,“也”表判断;有单用“者”或“也”的;也有“者也”在句尾连用的。 例如:陈胜者,阳城人也。(司马迁《陈涉世家》)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韩愈《师说》)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归有光《项脊轩志》) 夫战,勇气也。(《左传·曹刿论战》) 2.用副词“乃”“则”“即”“皆”“耳”等表判断。这种形式也较为多见。 例如: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司马迁《陈涉世家》)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范仲淹《岳阳楼记》) 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张溥《五人墓碑记》)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苏洵《六国论》) 3.用动词“为”“是”表判断。其中“是”表判断,要注意和用作代词的“是” 的区别。 例如: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张溥《五人墓碑记》)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司马迁《鸿门宴》)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司马光《赤壁之战》)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木兰诗》) 4.用否定副词“非”等表示否定的判断。 例如: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苏洵《六国论》)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5.直接表示判断。既不用判断词,也不用语气词,通过语意直接表示判断。 例如:刘备天下枭雄。(司马光《赤壁之战》) 刘豫州王室之胄。(同上)

常见地汉语语法错误

常见的汉语语法错误 一句法成分搭配不当 所谓句法成分搭配不当,是指句子中密切相关的句法成分,如主语和谓语、述语和宾语、定语和中心语、状语和中心语等,在组织句子时,由于没有注意照顾它们之间的配合,结果造成了搭配不当的毛病。 (一)主语和谓语搭配不当 主谓搭配不当是常见的毛病。请看下面的例子: (1)*修建高速公路是很必要的,但是应该看到,我们国家的经济基础还比较低,还不能一下子省与省之间都通高速公路。 (2)*生活告诉人们:急躁的人,事情一旦办不成,往往容易转化为灰心丧气。 例(1)“经济基础”不能与“低”搭配。如果要保留“经济基础”,可以将“低”改为“薄弱”;如果要保留“低”,可以将“经济基础”改为“经济发展水平”。例(2)“人……转化为……灰心丧气”显然不通。“转化为”三个字完全是多余的,应删去。

有些主语与谓语搭配不当的毛病比较隐晦,需要作些分析才能发现。例如: (3)*你刚18岁,正值青春茂盛之时。 (4)*这篇通讯的作者有很好的理论修养,所以立意很深。 例(3)“你……正值……之时”没有错,但“之时”前一加上“青春茂盛”这个定语就使主语“你”与谓语“正值青春茂盛之时”就不搭配了。人怎么能像植物那样“茂盛”呢?把“茂盛”删去,句子当然通了,但念着还是别扭。比较好的改法是,将“青春茂盛之时”改为“青春年华”。例(4)是个因果复句,单就每个分句看,似没有语法错误;但读者读到后一个分句“立意很深”,总觉着别扭。“立意很深”是陈述那个成分的呀?从句子结构上看,“立意很深”该是说明“作者”的,因为后一个分句是承前省略了主语,那省略的主语该是“通讯的作者”;但从意思上说,“立意很深”该是用来陈述“这篇通讯”,因为“立意很深”只能用来形容作品内容,不能用来说明人。所以这个句子的毛病也属于主谓搭配不当的语法错误。 下面的例子是主谓搭配不当的另一种情况:

英语语法词汇句型必背佳句

高中必背句型句句经典(一线优秀教师总结) 1.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more and more families bought private cars, thus leading to much heavier traffic problems and more serious air pollution. 2.What is the most important is that we do not mind what others say so long as we are confident in what we have done. 3.It’s a truth universally acknowledged that a single man in possession of a good fortune must be in want of a wife. However little known the feelings or views of such a man may be on is first entering a neighborhood, this truth is so well fixed in the minds of the surrounding families, that he is considered the rightful property of some one or other of their daughters. 4.We believe we are confident and capable of overcoming the current difficulties and challenges we are faced with. In a word, all we need to do now is plan carefully and act in ways that reflect the reality to assure that we can make full use of our talent and skills. 5.You can take a horse to the water but you can’t make him drink. 强扭的瓜不甜 When everybody is somebody, then nobody is anybody.人人都伟大,世间无豪杰。 6.I love waking up in the morning and not knowing what’s going to happen, or who I’m going to meet, where I’m going to wind up. 泰坦尼克号 7.Your future depends on your dreams. So go to sleep. 加菲猫 8.Teachers are the basis of education and that the best students receive instruction from the best teachers. I t’s of great importance to train and nurture teachers, especially those from impoverished and remote rural areas. 9.what I want to stress is that a harmonious family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our life, therefore, it is up to every family member to contribute to the building of such a family. First of all, parents should be a role model for their children and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ir own words and behaviour. Being children of the family, we should respect and understand our parents, and share their burdens. Only in this way will our family be always harmonious. 10.In my opinion, it’s high time that our government should take measures to ban farmers from cutting down trees. Besides, various activities should be organized to make it clear that everyone is responsible for the environment. Only in this way can we have a blue day. 11.A recent survey found that walking like a happy person on purpose can lift one’s spirits, according to media report on Wednesday. Walking in a happy style makes people feel happy, while adopting the gait of a depressed person can bring on sadness. 12.when it comes to the current public transport, though it is improving, there still remains something to be done. In the first place, the government should add to the investment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ransport. Additionally, it is better for the festival time to be lengthened. Last but not least, more people should be encouraged to ride home instead of driving a private car. 13.According to the information given above, there is nothing ambiguous about the serious situation and who is at fault. 14.It just can't be denied that it is the fast development that is to blame, but maybe the government should undertake the responsibility. 15.Current situation of pollution is considerably serious. Ranking among top pollution sources are vehicles, coal burning, airborne dust and so on. Reasons behind it go as follows. First of all, economic development are promoted at the expense of environment. Secondly, citizens are not aware of the significance of being careful with protecting the environment.

(完整版)古汉语特殊句式及例句

古汉语特殊句式及例句 一、判断句形式及例句 1.判断句:对事物有所肯定或有所否定的句子。可以分为两个系列:"……者,……也"系列和"乃、为"系列。"……者,……也"系列:"……者,……也"是文言文判断句最常见的格式,由此变化,就形成一个系列。 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者,……也) ②百战百胜,非战之善者也。(……,……者也) ③栗者,民之所种。(……者,……) ④虢,虞之表也。(……,……也) ⑤忠义者圣贤家法。(……者……) ⑥刘备天下枭雄。(……) 文言判断句,又常用"乃"、"为"、"即"、"则"、"是"、"非"来表示,构成又一个系列。 ①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②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功。 ③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 ④翩翩两骑来是谁? ⑤审谛之,顿非前物。 二、被动句的形式及例句 1、“于”字句:①而君幸于赵王。②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2、“为”字句:①身死人手,为天下笑。“为……所”式:①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 3、“见”字句:①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见……于”式:①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三、省略句形式及例句。 ⑴主语和谓语的省略。 ①永州之野产异蛇,(是蛇)黑质而白章;(蛇)触草木,草木尽死;(蛇)以啮人,(人)无御之者。[承前省主语] ②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鼓)而(气)衰,……。[省谓语、主语] ⑵修饰语和中心词的省略。 ①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吾)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吾)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修饰语的省略] ②行一不义(事),杀一无罪(人),而得天下,不为也。[中心词的省略] ⑶宾语与兼语的省略。 ①(赵括)尝与其父言兵事,(赵)奢不能难(之),然不谓(之)善。 ②杞子自郑使(人)告于秦。 ③郑穆公使(人)视客馆。 ⑷介词和介词宾语的省略。 ①死马且买之(以)五百金,况生马乎? ②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于)河南,臣战(于)河北。 ③试与他虫斗,(他)虫尽靡。又试之(以)鸡,果如臣言。 ⑸分句的省略 ①然力足以至焉,(而未至,)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 ②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亦可致远),功在不舍。 四、倒装句式 (一)宾语前置句的形式及例句

2010届高考语文古汉语常用句式和用法

高三语文考点复习指导与练习:古汉语常用句式和用法 【同步教育信息】 一. 本周教学内容 考点复习指导与练习:古汉语常用句式和用法 二. 教学重、难点 文言句式和用法 (一)判断句(明确表示“是”或“非”的句子) 1.“者也”表判断 (1)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2)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3)刘备,天下枭雄。 (4)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5)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2. 副词“乃”“亦”“即”“皆”“本”“必”等表判断 (1)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2)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3)梁父即楚将项燕 (4)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5)环村居者皆猎户 3. 动词“为”“是”表判断 (1)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4. 否定副词“非”表否定判断 (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 (2)予非文人画士 (3)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 (二)被动句(受动者作主语的句子) 要素:受动者、动作、被动词、施动者 1.“为所”表被动 (1)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2)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2.“为”表被动 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3.“于”表被动 (1)李氏子蟠……不拘于时 (2)而君幸于赵王 (3)暴见于王,王语暴以好乐 4.“见”表被动 (1)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2)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

5.“见、于”表被动 (1)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2)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6.“被”表被动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7. 意念被动 (1)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功臣亡。 倒装(变式)句 (和现代汉语语法相对而言) (三)宾语前置句(置宾语于谓语前) 1. 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1)古之人不余欺也 (2)三岁贯女,莫我肯德 [古汉语中常见否定词(否定副词)] 不、毋、未、莫、弗、非、匪、靡、罔、无、勿 [古汉语中常见人称代词] 第一人称:吾、我、余、予、朕、自、己 第二人称:尔、汝、若、而、乃 第三人称:彼、其、之、焉、他、渠、伊 注意: ①“之”和“其”在某些语境中可以灵活地用作第一、二人称的代词。 ②“相”和“见”经常用在宾语前置句中。 2. 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1)大王来何操? (2)沛公安在? (3)微斯人,吾谁与归? [古汉语中常见疑问代词] 何、谁、孰、曷、安、胡、奚、焉、恶 3. 介词(多为“以”)宾语前置句 (1)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 (2)一言以蔽之 (3)夜以继日静以修身一以贯之 (4)是以(因此)何以(凭什么) 4.“之”、“是”为标志的宾语前置句 (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2)唯余马首是瞻 (3)无乃尔是过与? (4)唯弈秋之为听。 (唯利是图、唯才是举、唯你是问、唯命是从) (四)定语后置句(置定语于中心语后) 模式:名词+(之+)……(者) [中心语] [定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