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压气机的压气过程

第七章 压气机的压气过程
第七章 压气机的压气过程

第七章压气机的压气过程

压气机是用来压缩气体提高气体压力的设备,它在各个工业部门中都得到广泛应用。例如:在燃气轮机装置及压缩制冷装置中,压气机作为装置的一个组成部分,用于对工质进行压缩;在内燃机中,压气机用作增压器或扫气泵,也是许多内燃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在冶金、化工及机械工业部门中,除直接用于生产过程中提高气体的压力外,还常利用压气机来生产各种气动工具所需的压缩空气。

本章主要讨论压气机中能量转换的特点及压气过程计算所用的各种基本关系式。

7-1 压气机的压气过程

压气机的形式很多,工作压力范围也很广。有的压气机直接通过改变工质的容积,实现压缩过程,图7-1a所示的活塞式压气机及图7-1b所示的转子式压气机,就属于这种类型。有的压气机则利用高速旋转的叶轮推动气体,使气体以很高的速度运动,然后再利用扩压管使高速运动的气流降低流速而提高压力,实现气体的压缩,如图7-1c所示的离心式压气机即属于这一类。有的在利用叶轮推动气体高速运动时,还同时利用叶轮的叶片间的流道做成扩压管的形式,使气流在叶片间通过时气体的压力有所提高,图7-1d所示的轴流式压气机,就属于这种类型的压气机。 按照热力学的能量转换的观点,各种压气机的压气过程基本上是相同的。压气机工作时,从进气口吸入压力较低的气体,在

第七章 压气机的压气过程 ·174·

图7-1 典型压气机工作原理示意图

压气机中进行压缩,提高气体的压力,然后经排气口输出高压气 体。在一般情况下,单位时间内压气机生产的高压气体的数量保持稳定,因而进行热力学分析时,压气机的压气过程可作为稳定流动过程。对于压气机来说,其进气和排气的流动动能及重力位能都可忽略不计。根据稳定流动能量方程式,可以得到压气机中能量转换的关系为

q =(h 2-h 1)+(w s )c (7-1)

式中(w s )c 为压气机的轴功。假设压气过程是可逆过程,则按轴功的表示式可以得到

(w s )c =κκ)1(1

2)(?p p +(p 1v 1-p 2v 2)=- (7-2) ∫21d p v 即压气机压气过程的轴功等于压缩过程的容积变化功和进气、排气推动功的代数和。如图7-2所示,在p -v 图上,压气机压气过程

7-1 压气机的压气过程 ·175·的轴功可用压缩过程曲线1-2左侧的

面积表示。当气体由初始状态经不同

的压缩过程使气体的压力升高到相同

的终了压力时,各种压气过程中消耗

的轴功是不同的。若压气机没有采用

冷却措施,可以认为其压缩过程是绝

热过程,如图7-2中曲线1-2s 所示。若压气机采用冷却措施,因压缩过程中气体向外放热,过程中气体的温度

及压缩终了的气体的温度均低于绝热过程,该多变过程如图7-2中曲线1-2n 所示。在理想情况下,采用冷却措施的压气机的压缩过程可以看作为定温过程,如图7-2中曲线1-2T 所示。由图7-2可以看到,绝热压缩时曲线1-2s 左侧的面积最大,压气机压气过程消耗的轴功最多。而定温曲线1-2T 左侧的面积最小,压气过程消耗的轴功最少。因而为了减少压气机消耗的轴功,应采用冷却措

施,使压缩过程接近定温压缩过程。

图7-2 不同压缩过程 的对比示意图 当压缩过程为绝热过程时,根据式(7-1)可以得到压气机压气过程消耗的轴功为

-(w s )c,s =h 2-h 1 (7-3)

即在绝热压气过程中,压气机消耗的轴功转变为高压气体的焓。当高压气体引入动力机作功时,如不计不可逆因素造成的作功能力的损失,轴功所变成的这部分焓值,仍然可重新变成机械能。例如,燃气轮机装置中压气机所消耗的轴功,就可在涡轮机作功

时作为其轴功的一部分而重新输出①。

当压气机压缩的工质是理想气体,且其比热容可作为定值时,绝热压缩的压气过程的轴功还可表示为

(w s )c,s =c p 0(T 1-T 2)

①有关内容可参阅第八章关于燃气轮机装置循环的分析。

第七章 压气机的压气过程 ·176·

=1?κκR g (T 1-T 2)=1

?κκ(p 1v 1-p 2v 2) (7-3a ) 式(7-3)、(7-3a )可用于任何绝热压气过程的轴功的计算,不论过程是可逆过程或是不可逆过程。而当过程为可逆过程时,按定

熵过程的关系p 1=p 2,可以把上式改写为如下形式:

κ1v κ2v (w s )c,s =1

?κκp 1v 1[1-κκ)1(12)(

?p p ] =1?κκR g T 1[1-κκ)1(12)(?p p ] (7-4) 此式便于按压气过程压缩终了压力和初始压力的增压比及初始状态参数计算压气过程的轴功。

当压缩过程为定温过程时,按式(7-2)可以得到压气机压气过程消耗的轴功为

(w s )c,T =(-)T =R g T 1ln ∫21d p v 21p p =R g T 1ln 1

2v v (7-5) 当压缩过程为多变过程时,按式(7-2)可以得到压气机压气过程消耗的轴功为

(w s )c,n =(-)n =∫21d p v 1

?n n (p 1v 1-p 2v 2) =1

?n n p 1v 1[1-n p p )1(12)(?] =1

?n n R g T 1[1-n n p p )1(12)(?] (7-6) 例7-1 有一台活塞式空气压缩机,其气缸有水套冷却。若把空气由0.1 MPa 、17 ℃的状态压缩到0.6 MPa ,按示功图求得压缩过程的多变指数为

1.3。设压缩过程为可逆过程,试求压气机消耗的功及冷却水带走的热量,并与具有相同初始状态、终了压力的可逆绝热压缩及可逆定温压缩的压气过程相比较。

解 (1)已知空气的气体常数R g =0.287 kJ/(kg ·K),多变指数n =1.3

7-1 压气机的压气过程 ·177·时,压气机的轴功为

(w s )c,n =1

?n n R g T 1[1-n n p p )1(12)(?] =0.3

1.3×0.287 1 kJ/(kg ·K)×290 K ×(1-6.00.3/1.3) =-184.7 kJ/kg

负值表示压气机消耗功。

当压缩过程为定熵过程时,压气机的轴功为

(w s )c,s =1

?κκR g T 1[1-κκ)1(12)(?p p ] =0.4

1.4×0.287 1 kJ/(kg ·K)×290 K ×(1-6.00.4/1.4) =-194.8 kJ/kg

当压缩过程为定温过程时,压气机的轴功为

(w s )c,T =R g T 1ln 2

1p p =0.287 1 kJ/(kg ·K)×290 K ×ln Pa 106.0Pa 101.066×× =-149.2 kJ/kg

由计算结果可以看出,采用冷却时,压气机消耗的功可减少许多,尤其是定温压缩时,可比绝热压缩时少耗功20%以上。

(2)已知空气的比热容=0.716 kJ/(kg ·K),则多变过程中冷却水带走的热量为

0V c q 1-2,n =0

V c 1??n n κ(T 2-T 1) =0V c 1

??n n κT 1[1-n n p p )1(12)(?] =0.716 kJ/(kg ·K)×

3

.01.0×290 K ×(1-6.00.3/1.3) =-35.4 kJ/kg

负值表示空气对冷却水放热。 当压缩过程为定温过程时,按热力学第一定律,空气放出的热量等于空气消耗的压缩功,即

第七章 压气机的压气过程 ·178·

q 1-2,T =(w s )c,T =-149.2 kJ/kg

而当绝热压缩时,空气放热量q =0。

可以看出,定温压缩时冷却水需带走的热量要达到多变压缩时的4倍多,但实际上很难在气缸中实现如此大的冷却量。

7-2 活塞式压气机的压气过程

在活塞式压气机中,依靠活塞的往复运动实现吸气、压缩及排气过程。当活塞移动到气缸顶端时,为了避免活塞与气缸头相碰,还由于气缸头上布置有进气阀及排气阀,这时气缸中仍需要留有一定的空隙。这个空隙的容积称为余隙容积。正是由于活塞式压气机中存在余隙,使得压气过程就与理论上的压气过程有所不同。

在活塞式压气机的压气过程中,

气体压力p 随气缸容积V 变化的关系可

用示功图说明。图7-3所示为压气机

的理论示功图,图中V 1为气缸的最大

容积,V 3为余隙容积,V h =V 1-V 3为

活塞移动时扫过的空间,称为工作容

积,也称为气缸的排量。当活塞由最

右端向左移动时,气体经历一个压缩

过程,如曲线1-2所示。而当气体的

压力达到排气压力p 2时,排气阀打开,压缩过程结束,并开始排气。随

着活塞继续向左移动,高压气体在保持状态不变的情况下经排气阀排出气缸,如直线段2-3所示。当活塞到达最左端的位置时,排气阀关闭,排气过程结束。这时气缸的余隙容积中保留了一部分高压的气体。当活塞由左向右回行时,余隙容积中剩余的高压气体便发生膨胀降压,膨胀过程如曲线3-4

所示。当气体压力降

图7-3 活塞式压气机 工作过程示意图

7-2 活塞式压气机的压气过程 ·179·低到进气压力p 1时,进气阀打开,开始进气。在进气过程4-1中气体的状态也保持不变,而是随着活塞向右移动,气体在进气压力p 1下不断地流入气缸。当活塞移动到气缸最右端时,进气阀关闭,进气过程结束。于是活塞式压气机完成了一个工作循环。 根据活塞式压气机的示功图,如图7-3所示,压气机的轴功,可按压气过程中各过程的功的代数和来计算,即

(W s )c =W 1-2+W 2-3+W 3-4+W 4-1

=+p 2(V 3-V 2)++p 1(V 1-V 4) ∫21d V p ∫4

3d V p 由图可见,各面积的代数和正好是示功图上曲线所包围的面积。也就是说,可用示功图上曲线包围的面积来表示压气机所消耗的轴功。正是这个原因,这种图线称为示功图。

根据各过程的特点,有p 1=p 4,p 2=p 3,v 2=v 3,v 1=v 4及m 1=m 2,m 3=m 4。把这些关系代入上式,即可得到

(W s )c =m 1(+p 1v 1-p 2v 2) ∫2

1d v p -m 3(+p 1v 1 -p 2v 2) ∫34

d v p 假设压缩过程1-2和余隙中高压气体的膨胀过程3-4具有相同的过程性质,即p =p (v )的函数相同,则有

∫21d v p = ∫3

4d v p 于是压气机的轴功可表示为

(W s )c =(m 1-m 3)(+p 1v 1-p 2v 2) ∫2

1d v p 因为m 1-m 3=m ,即为每一个循环中活塞式压气机输出高压气体的质量,所以按压气机输出单位质量的高压气体计算,压气机的轴功可表示为

(w s )c =(+p 1v 1-p 2v 2)=- ∫21d v p ∫2

1d v p 此式说明,按示功图计算的轴功和上节所讨论的按稳定流动能量方程式计算的轴功是完全相同的。因而,活塞式压气机也同样可

第七章 压气机的压气过程 ·180·

以按压缩过程的性质,采用上节所得的各种轴功公式计算。 活塞式压气机的余隙容积虽然在理论上不影响压缩单位质量气体所消耗的轴功,但实际上由于存在膨胀和压缩过程的不可逆损失,压气机耗功会增加,而且压气机每一工作循环所产生的高压气体的数量,将由于余隙容积的影响有所减少。从图7-3所示的的示功图可以看到,由于余隙容积内高压气体的膨胀,进气过程是从4点开始的,有效吸气容积为V 1-V 4,它总是小于工作容积V h ,因而不能充分利用气缸的工作容积。通常采用有效吸气容积和气缸工作容积之比表示压气机工作容积的利用率,称为容积效率,用ηV 表示,即

ηV =h

41V V V ? 设余隙中剩余高压气体的膨胀过程是一个多变过程,其多变指数n 和压缩过程的n 相同,则对于膨胀过程可得到V 4=V 3(p 2/p 1)1/n 。于是,可得到容积效率的表示式为

ηV =h

41V V V ?=h 3431)()(V V V V V ??? 即 ηV =1-h

3V V [n p p 112)(-1] (7-7) 上式说明,压气机的余隙比V 3/V h 增大

时,容积效率降低;压气机的增压比

p 2/p 1增大时,容积效率也降低。如果提

高压气机的排气压力,如图7-4所示,当

排气压力即压缩终了压力由p 2提高到p 2'

时,有效吸气容积会减少很多,而使容

积效率大大降低。如把压缩终了压力提

高到p 2" ,则有效吸气容积将减少为零。

这时,压气机既不吸气也不输出高压气体,气缸中的气体只是反复地压缩、膨 图7-4

7-2 活塞式压气机的压气过程 ·181·胀。

为了提高压气机的容积效率,增加高压气体的产量,应该尽量减小压气机的余隙比。但这也是有限度的,因此单级活塞式压气机的增压比不宜过高,一般以不超过10~12为宜。当需要制取压力较高的压缩气体时,应该采用多级压缩的压气机。

在活塞式压气机中需要对气缸壁进行润滑,以减少活塞和气缸壁的摩擦。为了降低气缸壁温度以利于润滑,活塞式压气机一般都采用冷却措施,同时其增压比也不宜过高。此外还需注意,当增压比过高而使压缩终了温度过高时,可能会引起润滑油燃烧而发生爆炸。总之,从润滑方面考虑,单级活塞式压气机的增压比也不宜过高。

例7-2 有一台活塞式空气压气机,其余隙比为0.05,进气压力为0.1 MPa 、温度为17 ℃,压缩后压力为0.6 MPa 。设压缩过程的多变指数为

1.25,试求压气机的容积效率。又若压缩终了压力提高到1.6 MPa ,问此时容积效率为多少?

解 按容积效率的公式ηV =1-

h

3V V [n p p 112)(-1] (1)当p 2=0.6 MPa 时 ηV =1-0.05×(6.01/1.25-1)=0.84

(2)当p 2=1.6 MPa 时

ηV =1-0.05×(161/1.25-1)=0.59

计算表明,提高压缩终了压力时容积效率降低很快。如容积效率降低到0.5左右,再加上实际压气机的各种损失,压气机消耗的轴功很多而高压气体的产量很低,这时压气机已没有实用价值了。

7-3 多级压缩

为了制取压力较高的气体,需采用多级压缩的方法。图7-5所示为两级压气机简图。气体先在低压气缸中进行压缩,当气体

第七章 压气机的压气过程 ·182·

的压力由p

1提高到p

2

时即排出低压气缸,然后送往高压气缸进行

压缩,把气体的压力进一步由p

2提高到p

3

。采用多级压缩时,由

于把整个压缩过程分成几段分别在几个气缸中逐步完成,这不仅可以使每级气缸中气体的增压比不会过高,而且便于按各级气缸的工作压力合理设计余隙比,因而多级压缩的压气机可以得到较高的容积效率。

此外,由于活塞式压气机冷却水套的冷却作用并不充分,特别当压气机转速较高时,冷却作用更差,压缩过程比较接近绝热过程,压缩终了的温度比较高。因而,在多级压气机中经常在两级气缸之间设置中间冷却器,使由前级气缸排出的气体经过冷却降低温度,然后再送入后级气缸进行压缩,从而降低压缩过程中气体的温度,也使压缩终了时温度不致过高。如同气缸冷却一样,采用中间冷却措施,也可以减少压气机所消耗的轴功。如图7-5b示功图所示,1-2-5-6-1为低压气缸的示功图,2-3-4-5-2为

高压气缸的示功图。当采用中间冷却时,由于气体经定压冷却后体积有所缩小,故高压气缸进气终了时气缸容积也相应地改变为V2',其示功图也相应地变为2'-3'-4-5-2',其面积比2-3-4-5-2减小了阴影线所表示的那块面积。这就说明,采用中间冷却时高压

气缸所消耗的功有所减小。

图7-5 两级压缩中间冷却活塞式压气机工作原理示意图

7-3 多级压缩 ·183· 适当选择中间压力p 2的值,可以使压气机两级气缸消耗的功的总量为最小。按压气机轴功的公式,两级压气机所消耗的轴功为

(w s )c =1

11?n n R g T 1[1-11)1(12)(n n p p ?] +1

22?n n R g T 2'[1-22)1(23)(n n p p ?] 若气体在中间冷却器中能得到充分冷却,使气体的温度T 2'=T 1,又设两级气缸中压缩过程的多变指数相同,即n 1=n 2=n ,则上式可表示为

(w s )c =R g T 11

?n n [2-n p p )1(12)(?-n n p p )1(23)(?] 由函数取极小值的关系可知,当(w s )c 对p 2的一阶导数为零及二阶导数大于零时,在该压力p 2的数值下,(w s )c 有极小值。按此关系可以求得压气机消耗的功为极小值时中间压力p 2的值应为

p 2=31p p (7-8) 或 12p p =2

3p p 也就是说,当两级压气机的低压气缸和高压气缸中气体的增压比相同时,采用中间冷却措施的压气机所消耗的轴功为最少。 如果采用中间冷却的压气机具有更多的级数,则可节省更多的功。这时各级的增压比也应相等,以使压气机消耗的功最少。但级数过多往往因压气机的结构复杂化而工作不可靠,故一般多级压气机不超过三级。

例7-3 在例7-2中,为了把0.1 MPa 、17 ℃的空气压缩到1.6 MPa ,现采用一个有中间冷却的两级压气机。设压缩过程的多变指数为1.25,余隙比为0.05,试求容积效率及压气机消耗的轴功。

解 设在中间冷却器中,空气能冷却到压缩前的初始温度17 ℃,且压缩过程的多变指数均为1.25,则按式(8-8)有

第七章 压气机的压气过程 ·184·

p 2=31p p = Pa 101.6Pa 101.066×××=0.4×106 Pa

(1)容积效率

ηV =1-h

3V V [n p p 112)(-1] =1-0.05×(4.01/1.25-1)=0.898

显然,此时压气机的容积容积效率比单级压气机(例7-2)的容积效率(0.59)要高得多。

(2)压气机的轴功

(w s )c =2R g T 1[1-n n p p /)1(12)(

?] =2×0.25

1.25×0.287 1 kJ/(kg ·K)×290 K ×(1-4.00.25/1.25) =-266 kJ/kg

若改取单级压气机,则单级压气机所的轴功为

(w s )c =1?n n R g T 1[1-n n p p /)1(1

3)(?] =0.25

1.25×0.287 1 kJ/(kg ·K)×290 K ×(1-160.25/1.25) =-308.5 kJ/kg

上述计算表明,采用具有中间冷却器的两级压气机,不仅可大大提高容积效率,而且可显著地节省压气机消耗的功。

7-4 压气机效率

实际压气机的压气过程中总是存在摩擦、扰动等一些不可逆因素。特别是叶片式压气机,如在离心式压气机及轴流式压气机中,气流的速度较高,其不可逆程度较大,由于压气机中不可逆因素总是造成功的损失,因此实际压气机的压气过程要比理想的可逆压气过程消耗更多的功。通常用压气机效率来说明实际压气机中不可逆因素的影响。

7-4 压气机效率 ·185· 如果压气机不采用冷却措施,可以认为压气过程是绝热过程,则取理想的压气过程为定熵过程,令其初始状态及终了压力与实际的绝热压气过程有相同的数值。定熵过程的轴功与实际的绝热压气过程的轴功之比,称为压气机的绝热效率,用ηc,s 表示,即

ηc,s =c

s c,s )()(w w s (7-9) 由于定熵压气过程的轴功为

(w s )c,s =h 1-h 2s

而实际绝热压气过程的轴功为

(w s )c =h 1-h 2

因此压气机的绝热效率可表示为

ηc,s =2

21h h h h s s ?? (7-9a ) 根据压气机绝热效率的表示式(7-9)、(7-9a ),只要知道压气机的绝热效率,便可利用理想的定熵过程的轴功及终了状态,计算实际压气过程消耗的轴功及压气过程终了的气体状态。一般轴流式及离心式压气机的绝热效率在0.80~0.90之间。

如果压气机采用冷却措施,则可以认为理想的压气过程是可逆定温过程。可逆定温过程的轴功和实际压气过程的轴功之比称为定温效率,用ηc,T 表示,即

ηc,T =c

s c,s )()(w w T (7-10) 只要知道压气机的定温效率,便可利用可逆定温过程的轴功计算实际采用冷却措施的压气机所消耗的轴功。

例7-4 有一台轴流式压气机,把空气由0.1 MPa ,压缩到0.8 MPa 。设压缩过程为绝热过程,压气机的绝热效率为0.8。空气的初始温度为17 ℃,试求压缩终了的温度。

解 在定熵过程中,压缩终了空气的温度为

第七章 压气机的压气过程 ·186·

T 2s =T κκ)1(12)(?p p =(273+17) K ×4.14.066)Pa

101.0Pa 108.0(××=525 K 为求实际不可逆绝热压缩过程的终了温度,可利用压气机绝热效率的公式

ηc,s =2

121h h h h s ?? 因为空气是理想气体,假设比热容为定值时,有

Δh 1,2=c p 0(T 2-T 1)

把这个关系式代入压气机绝热效率公式,可得

ηc,s =2121h h h h s ??=2

121T T T T s ?? 于是可以得到实际绝热压缩过程终了空气的温度为

T 2=T 1+s s T T ,c 12η?=290 K +8

.0K 290K 525?=584 K 计算表明,在实际绝热压气过程中,压缩终了的温度要比可逆的绝热压气过程的终了温度高。

思 考 题

7-1 压气机中气体的压缩过程为定温过程时,压气机消耗的轴功最小,这是否因定温压缩过程的压缩功最小所致?

7-2 压气机的压缩过程为定温过程时,如工质为理想气体,则压气机消耗的轴功全部转变为过程中气体放出的热量。试分析在此过程中气体的火用 参数如何变化?设过程为可逆的,试说明过程中火用 平衡关系。

7-3 如果多级压缩的分级越多,且每两级之间均设置中间冷却措施,则压气机消耗的轴功将减少的越多,试问压气机消耗的轴功是否存在最小的极限值?

7-4 如果通过各种冷却方法而使压气机的压缩过程实现为定温过程,则采用多级压缩的意义是什么?

7-5 试分析,在增压比相同时,采用定温压缩和采用绝热压缩的压气机的容积效率何者高?

习题 ·187· 7-6 试说明余隙容积对实际压气机消耗的轴功是否有影响?

习 题

7-1 设压气机进口空气的压力为0.1 MPa ,温度为27 ℃,压缩后空气的压力为0.5 MPa 。设压缩过程为:(1)绝热过程;(2)n =1.25的多变过程;

(3)定温过程。试求比热容为定值时压气机压缩1 kg 空气所消耗的轴功及放出的热量。

7-2 按上题所述条件,若压气机为活塞式压气机,其余隙比为0.05,试求三种压缩过程下压气机的容积效率。

7-3 设活塞式压气机的余隙比为0.05,试求当压气机的压缩过程分别为绝热过程、n =1.25的多变过程、定温过程时,压气机的容积效率降低为零所对应的增压比。

7-4 有一台两级压气机,其进口的空气压力为0.1 MPa ,温度为17 ℃,压气机产生的压缩空气的压力为2.5 MPa 。两级气缸中的压缩过程均为n =1.3多变过程,且两级中的增压比相同。在两级气缸之间设置有中间冷却器,空气在其中冷却到17 ℃后送入高压气缸。试求压气机压缩1 kg 空气所需要的轴功,以及中间冷却器和两级气缸中所放出的热量。

7-5 有一台叶轮式压气机,其进口处空气的压力为0.1 MPa 、温度为17 ℃,而压气机产生的压缩空气的压力为0.6 MPa 。设压气机每分钟生产的压缩空气量为20 kg ,压缩过程为绝热过程,试求压气机的绝热效率为0.85时驱动压气机所需的功率。

7-6 设活塞式压气机中用于润滑气缸活塞的润滑油的闪点为180 ℃,为安全起见,压缩空气的最高温度规定不超过160℃。若压缩过程的初始温度为27 ℃,压力为0.1 MPa ,试求压缩终了空气的压力与多变指数n 间的函数关系,以及n =1.25时压缩终了压力的最高允许值。

7-7 压气机中由初态(p 1,v 1)压缩到p 2,可以经过的压缩过程包括绝热过程、1<n <κ的多变过程以及定温过程。试把它们表示在T -s 图上,并把压气过程中压气机消耗的轴功及放热量用T -s 图上的面积来表示(提示:在

第七章 压气机的压气过程

·188·

一定温度下理想气体的焓有确定的值,因而任何两状态间气体的焓的变化都可以用定压过程中焓的变化表示)。

7-8 设三级压缩、中间冷却的压气过程每级的增压比相同,压缩过程的多变指数也相同,中间冷却后送入下一级气缸时气体的温度都等于初态温度。试将该过程表示在T-s图上,并证明每一级压气机消耗的轴功、气缸中放出的热量及中间冷却器气体放出的热量所对应的面积相等。

轴流式压气机工作原理(伯努利方程)

进口、收缩器、导向叶片(导叶)、动叶片、转子、扩压器、出口 增压原理:伯努利方程,气体从进口流入压气机,经收缩器时流速得到初步提高,进口导向叶片使气流改为轴向,同时还起扩压管的作用,使压力有所提高。转子在外力作用下作高速转动,固装在转子上的动叶片推动气流,使气流获得很高的流速。高速气流进入导叶(静叶),气流动能降低而压力升高,相邻导叶叶片间的通道相当于一个扩压管。气体流经每一级连续进行类似的过程,使气体压力逐渐升高 伯努利方程:理想正压流体在有势体积力作用下作定常运动时,运动方程(即欧拉方程)沿流线积分而得到的表达运动流体机械能守恒的方程。因著名的瑞士科学家 D.伯努利于1738年提出而得名。对于重力场中的不可压缩均质流体,方程为: 式中p、ρ、v分别为流体的压强、密度和线性速度;h为铅垂高度;g为重力加速度;c为常量。 上式各项分别表示单位体积流体的压力能p、重力势能ρgh和动能(1/2)*ρv ^2,在沿流线运动过程中,总和保持不变,即总能量守恒。但各流线之间总能量(即上式中的常量值)可能不同。对于气体,可忽略重力,方程简化为p+(1/2)*ρv ^2=常量(p0),各项分别称为静压、动压和总压。显然,流动中速度增大,压强就减小;速度减小,压强就增大;速度降为零,压强就达到最大(理论上应等于总压)。飞机机翼产生举力,就在于下翼面速度低而压强大,上翼面速度高而压强小,因而合力向上。据此方程,测量流体的总压、静压即可求得速度,成为皮托管测速的原理。在无旋流动中,也可利用无旋条件积分欧拉方程而得到相同的结果但涵义不同,此时公式中的常量在全流场不变,表示各流线上流体有相同的总能量,方程适用于全流场任意两点之间。在粘性流动中,粘性摩擦力消耗机械能而产生热,机械能不守恒,推广使用伯努利方程时,应加进机械能损失项[1]。

第5章 膨胀机

第5章膨胀机 5.1 空分设备配套膨胀机的基本要求及工作原理 绝热等熵膨胀是获得低温的重要效应之一,也是对外作功的一个重要热力过程,而作为用来使气体膨胀输出外功以产生冷量的膨胀机则是能够实现接近绝热等熵膨胀过程的一种有效机械。膨胀机可分为活塞式和透平式两大类,一般来说,活塞膨胀机多适用于中、高压小流量领域,而低、中压、相对流量较大的领域中则多用透平膨胀机。随着透平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近几年来,中、高压、小流量、大膨胀比的透平膨胀机在各领域也有越来越多的应用。与活塞膨胀机相比,透平膨胀机具有占地面积小(体积小)、结构简单、气流无脉动、振动小、无机械磨损部件、连续工作周期长、操作维护方便、工质不污染、调节性能好、高效率等特点;而活塞膨胀机正相反,一般多用在高膨胀比小流量的场合。 对于空分设备来说,低温精馏、装置冷量损失的及时补充、产品产量的有效调节等都使得为其提供充足冷量的膨胀机显得尤为重要,可以说它是空分设备的心脏部机。事实上,在空气分离设备中,膨胀机获得了广泛的应用。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现代空分设备对膨胀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具有更高的整机效率、更好的稳定及调节性能、更安全及可靠的保护系统、更长的运行周期及使用寿命等等。特别是随着内压缩流程和液体液化设备等的广泛使用,中压甚至高压等级透平膨胀机使用得越来越多,这类产品膨胀机出口常带一部分液体、有的具有很大的膨胀比。 活塞膨胀机是利用工质在可变容积中进行膨胀输出外功,也称为容积型膨胀机。工质在气缸内推动活塞输出外功,同时本身内能降低。 透平膨胀机是利用工质在流道中流动时速度的变化来进行能量转换的,也称为速度型膨胀机。工质在透平膨胀机的通流部分中膨胀获得动能,并由工作轮轴端输出外功,因而降低了膨胀机出口工质的内能和温度。 5.2 透平膨胀机 5.2.1 透平膨胀机的分类 工质在工作轮中膨胀的程度称为反动度。具有一定反动度的透平膨胀机就称为反动式透平膨胀机。如果反动度很小以至接近于零,工作轮基本上由喷嘴出口的气流推动而转动并对外作功,则称为冲动式透平膨胀机。 根据工质在工作轮中流动的方向可以有径流式、径-轴流式和轴流式之分,如图5.2.1-1所示。 如果叶轮叶片两侧有轮盘和轮盖,则称为闭式叶轮,如图5.2.1-2b。没有轮盖只有轮盘的则称为半开式叶轮,见图5.2.1-2a。轮盖和轮盘都没有的(轮盘只有中心部分)称为开式叶轮,见图5.2.1-2c。 根据一台膨胀机中包含的级数多少又可以分为单级透平膨胀机和多级透平膨胀机。为了简化结构、减少流动损失,径流透平膨胀机一般都采用单级或由几台单级组成多级膨胀。 按照工质的膨胀过程所处的状态,又有气相膨胀机和两相膨胀机之分。 按照透平膨胀机制动方式,又有风机制动透平膨胀机、增压机制动透平膨

轴流式通风机工作原理.

轴流式通风机工作原理 一、矿井通风设备的意义: 向井下输送足够的新鲜空气,稀释和排除有害、有毒气体,调节井下所需的风量、温度和湿度,改善劳动条件,保证矿井安全生产。二、矿井机械通风: 1. 抽出式通风 通风机位于系统的出口端,借助通风机的抽力, 使新鲜空气从进风井流入井内,经出出风井排出。 2. 压入式通风 设备位于系统的入口处, 新鲜的空气借助通风机的动力压入井内,并克服矿井巷道阻力,由出风井排出。 3. 两种通风方式的比较 抽出式通风由于是负压通风,一旦通风机停转,井下的空气压力会略有升高,瓦斯涌出量就会减少,有抑制瓦斯的作用; 压入式通风由于是正压通风,一旦通风机停转,井下的空气压力会下降,瓦斯涌出量会增加,是安全受到威胁,一般禁用。 h 2 3

h 三、矿井通风方式 中央并列式 对角式中央分列式(中央边界式) 四、矿井通风机的工作原理 目前煤矿上使用最广泛的是轴流式对旋风机,因为其相较离心式通风机有便于全矿性反风,便于调节风量等优点,得到广泛应用,随着科技进步,轴流式对旋式风机由于效率高、风量大、风压高、噪音低、节能效果显著,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通风机。 1. 集流器:流线型的集流器可以使进入风机的气流均匀,提高风机的运行效率和降低风机的噪声。 2. 进、出口消声器:为两层圆筒结构。 3. 整流罩:流线型的整流罩可以使风机内流场得到优化,提高风机的运行效率和降低风机的噪声。 4. 电动机: 5. 一级叶轮: 6. 二级叶轮: 7. 扩压器:可以回收一定的动压,提高风机的静压比。

五、对旋风机优点: 1、为了适合煤矿通风网路的阻力要求,并确保通风机效率,该机采用了对旋式结构,两机叶轮互为反向旋转,可以省去中导叶并减少中导叶的损失,提高了风机效率。 2、采用电机与叶轮直联的型式,避免了传动装置损坏事故,也消除了传动装置的能量损耗,提高了风机装置效率。 3、电机均安装在风机主风筒内的密闭罩中,密闭罩具有一定的耐压性,可以使电机与风机流道中含瓦斯的气体隔绝,同时还起一定的散热作用,密闭罩设有两排流线型风管道,通过主风筒与地面大气相通,使新鲜空气流入密闭罩中,同时又可使罩内空气在风机运行中保持正压状态。 4、风机最高装置静压效率可达86%以上,高效区宽广,可确保矿井在三个开采阶段主扇效率均为75%以上。扭转了我国大型矿山主扇运行效率低的状况,可节约大量电能。 5、风机可反转反风,其反风量可达正风量的60%,不必另设反风道,具有节约基建投资和反风速度快的优点。 6、叶轮的叶片安装角的可调整,可根据生产的要求来调整叶片角度。 该风机采用特殊设计,性能曲线无驼峰,在任何网络阻力的情况下,均能稳定运行。 六、通风机的附属装置 (1)反风装置 作用:使井下风流反向的一种设施, 以防止进风系统发生火灾时产生的 有害气体进入作业区; 有时救护工作也需要反风。 (2)反风方法: 反风方法: 1)离心式通风机的反风 利用反风道 2)轴流式通风机的反风 反转反风法 反风道反风法 (3)防爆门(防爆井盖) 作用:当井下一旦发生瓦斯 或煤尘爆炸时,受高压气浪的冲击作用, 自动打开,以保护主通风机免受毁坏;

压气机的压气过程

习题提示与答案 第八章 压气机的压气过程 8-1 设压气机进口空气的压力为0.1 MPa ,温度为27 ℃,压缩后空气的压力为0.5 MPa 。设压缩过程为:(1)绝热过程;(2)n =1.25的多变过程;(3)定温过程。试求比热容为定值时压气机压缩1 kg 空气所消耗的轴功及放出的热量。 提示:略。 答案:(1)(w s )c s =-176 kJ/kg ;(2)(w s )c n =-163 kJ/kg ,q c n =-48.94 kJ/kg ; (3)(w s )c T =-138.6 kJ/kg ,q c T =-138.6 kJ/kg 。 8-2 按上题所述条件,若压气机为活塞式压气机,其余隙比为0.05,试求三种压缩过程下压气机的容积效率。 提示:余隙比h s V V ,容积效率1])[(111 2??=n h s V p p V V η。 答案:=0.892,=0.869,=0.8。 Vs ηVn ηVT η 8-3 设活塞式压气机的余隙比为0.05,试求当压气机的压缩过程分别为绝热过程、n =1.25的多变过程、定温过程时,压气机的容积效率降低为零所对应的增压比。 提示:容积效率1])[(1112?? =n h s V p p V V η。 答案:( 12p p )s =70.98;(12p p )n =44.95;(12p p )T =21。 8-4 有一台两级压气机,其进口的空气压力为0.1 MPa ,温度为17 ℃,压气机产生的压缩空气的压力为2.5 MPa 。两级气缸中的压缩过程均为n =1.3多变过程,且两级中的增压比 相同。在两级气缸之间设置有中间冷却器,空气在其中冷却到17 ℃后送入高 压气缸。试求压气机压缩1 kg 空气所需要的轴功,以及中间冷却器和两级气 缸中所放出的热量。 两级压缩的示功图 提示:两级压缩的增压比相同,压缩过程多变指数相同,则两级压缩耗 功量相同;中间冷却器中空气经历的是定压冷却过程,过程放热量q=c p 0ΔT , 且充分冷却时,T 2′ =T 1;压缩过程的初始温度相同、增压比相同,则过程热 量也相同。 答案:(w s )c =-324.5kJ/kg ,q c =-62.26kJ/kg ,q =-131kJ/kg 。

轴流式通风机工作原理

轴流式通风机工作原理 一、 矿井通风设备得意义: 向井下输送足够得新鲜空气,稀释与排除有害、有毒气体,调节井下所需得风量、温度与湿度,改善劳动条件,保证矿井安全生产。 二、 矿井机械通风: 1. 抽出式通风 通风机位于系统得出口端, 借助通风机得抽力, 使新鲜空气从进风井流入井内, 经出出风井排出。 2. 压入式通风 设备位于系统得入口处, 新鲜得空气借助通风机得动力压入井内, 并克服矿井巷道阻力,由出风井排出。 3. 两种通风方式得比较 抽出式通风由于就是负压通风,一旦通风机停转,井下得空气压力会略有升高,瓦斯涌出量就会减少,有抑制瓦斯得作用; 压入式通风由于就是正压通风,一旦通风机停转,井下得空气压力会下降,瓦斯涌出量会增加,就是安全受到威胁,一般禁用. 三、 矿井通风方式 z 1 2 3 5 6 h 4 中央并列式 1 z 2 2 h ρm1 ρm2 1’ 对角式

中央分列式(中央边界式) 四、矿井通风机得工作原理 目前煤矿上使用最广泛得就是轴流式对旋风机,因为其相较离心式 通风机有便于全矿性反风,便于调节风量等优点,得到广泛应用,随 着科技进步,轴流式对旋式风机由于效率高、风量大、风压高、噪音低、节能效果显著,就是目前使用最广泛得通风机。 1.集流器:流线型得集流器可以使进入风机得气流均匀,提高风机得运 行效率与降低风机得噪声。 2.进、出口消声器:为两层圆筒结构。 3.整流罩:流线型得整流罩可以使风机内流场得到优化,提高风机得 运行效率与降低风机得噪声。 4.电动机: 5.一级叶轮: 6.二级叶轮: 7.扩压器:可以回收一定得动压,提高风机得静压比。 五、对旋风机优点: 1、为了适合煤矿通风网路得阻力要求,并确保通风机效率,该机采用 了对旋式结构,两机叶轮互为反向旋转,可以省去中导叶并减少中导叶 得损失,提高了风机效率. 2、采用电机与叶轮直联得型式,避免了传动装置损坏事故,也消除了传 动装置得能量损耗,提高了风机装置效率. 3、电机均安装在风机主风筒内得密闭罩中,密闭罩具有一定得耐压性,

膨胀机工作原理及常见故障处理

膨胀机工作原理及常见故障处理 发表时间:2019-09-20T16:26:14.220Z 来源:《中国电业》2019年第9期作者:周小龙 [导读] 绝热等熵膨胀是获得低温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对外做功的一个重要热力过程。 新疆庆华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新疆伊宁,835000 摘要:绝热等熵膨胀是获得低温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对外做功的一个重要热力过程。而作为用来使气体膨胀输出外功以产生冷量的膨胀机,则是能够实现接近绝热等熵膨胀过程的一种有效机械。现代空分设备对膨胀机的求:更高的整机效率;更好的稳定及调节性能;更安全及可靠的保护系统;更长的运行周期及使用寿命等。 关键词:膨胀机;工作原理;常见故障处理 1、作用和分类 按结构分有两种,活塞式膨胀机和透平式膨胀机。按工质在膨胀过程所处的状态,可分为气相透平膨胀机和两相透平膨胀机。按透平膨胀机的制动方式,可分为风机制动膨胀机、增压机制动膨胀机、电机制动透平膨胀机‘’油制动透平膨胀机。根据透平膨胀机的轴承不同形式,可分为油轴承透平膨胀机、气体轴承透平膨胀机和磁轴承透平膨胀机。根据工质在工作轮中流动的方向,透平膨胀机可分为径流式、径-轴流式、轴流式。现代空分设备普遍采用的是向心径-轴流反动式透平膨胀机,它具有焓降大、允许转速高、结构简单和热效率高的特点。 2、工作原理 透平膨胀机是一种高速旋转的机械,它是利用工质流动时速度的变化来进行能量转换的,因此称为速度型膨胀机。它由膨胀机通流部分(由蜗壳、喷嘴、工作轮、扩压器组成)、制动器及机体三部分组成。工质在透平膨胀机的通流部分中膨胀获得动能,并由工作轮轴端输出外功,因而降低了膨胀机出口工质的内能和温度。膨胀工质由进气管进入蜗壳,被均匀地分配进入喷嘴;经过喷嘴膨胀,降低了压力和温度后进入工作轮,在工作轮中工质进一步膨胀做功;然后经由扩压器排入膨胀机的出口管道,而膨胀功则由工作轮相连的主轴向外输出。由膨胀机主轴输出的能量可被用来驱动一台压缩机或一台发电机。以使透平膨胀机有一个稳定的运行条件。3、透平膨胀机本体 现在的空分设备,基本上都是采用卧置、单级、向心、径-轴流反动式膨胀机。透平膨胀机主要由膨胀机蜗壳、喷嘴环、转子、出口扩压器、轴承箱、密封系统和制动系统等组成,典型的结构图见图1. ⑴转子 是透平膨胀机中转动部分的部件总成,主要由主轴、叶轮等组成。主轴的一端装有膨胀机工作轮,另一端装有增压机叶轮或风机叶轮等。当外界干扰频率与转子的自振频率相同时,产生共振。共振时的转速称为临界转速。当正常工作时工作轮的转速低于一阶临界转速轴称为刚性轴,当工作轮转速高于一阶临界转速而低于二阶临界转速轴称为柔性轴。典型的结构如下图 2。 ⑵轴承 在透平膨胀机中,一般采用滑动轴承。轴承与转轴之间的径向间隙要适当,过大使轴承旋转产生震动,润滑油膜分布不均匀,间隙过小,会导致轴温超过允许值。 ⑶密封 密封一般分为内密封和轴密封。内密封为设在透平膨胀机内部的防止或减少介质在流动过程中产生内泄漏的密封。在工作轮背面,低温气体会沿轴间向外泄漏,减少了透平膨胀机的制冷量;另外,由于冷量的泄漏还会导致轴承润滑油的固化,造成事故,因此需要设置可靠的轴密封。 ⑷喷嘴环 喷嘴环各流道是膨胀机进行能量转换的主要部件。对于反动式透平膨胀机,约有 50%的比焓降在喷嘴内完成。 4.1润滑系统

轴流式通风机工作原理

轴流式通风机工作原理 一、 矿井通风设备的意义: 向井下输送足够的新鲜空气,稀释和排除有害、有毒气体,调节井下所需的风量、温度和湿度,改善劳动条件,保证矿井安全生产。 二、 矿井机械通风: 1. 抽出式通风 通风机位于系统的出口端, 借助通风机的抽力, 使新鲜空气从进风井流入井内, 经出出风井排出。 2. 压入式通风 设备位于系统的入口处, 新鲜的空气借助通风机的动力压入井内, 并克服矿井巷道阻力,由出风井排出。 3. 两种通风方式的比较 抽出式通风由于是负压通风,一旦通风机停转,井下的空气压力会略有升高,瓦斯涌出量就会减少,有抑制瓦斯的作用; 压入式通风由于是正压通风,一旦通风机停转,井下的空气压力会下降,瓦斯涌出量会增加,是安全受到威胁,一般禁用。 2 3 h h

三、矿井通风方式 四、矿井通风机的工作原理 目前煤矿上使用最广泛的是轴流式对旋风机,因为其相较离心式通风机有便于全矿性反风,便于调节风量等优点,得到广泛应用,随着 科技进步,轴流式对旋式风机由于效率高、风量大、风压高、噪音低、 节能效果显著,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通风机。 1.集流器:流线型的集流器可以使进入风机的气流均匀,提高风机的 运行效率和降低风机的噪声。 2.进、出口消声器:为两层圆筒结构。 中央并列式对角式 中央分列式(中央边界式)

3.整流罩:流线型的整流罩可以使风机内流场得到优化,提高风机的 运行效率和降低风机的噪声。 4.电动机: 5.一级叶轮: 6.二级叶轮: 7.扩压器:可以回收一定的动压,提高风机的静压比。 五、对旋风机优点: 1、为了适合煤矿通风网路的阻力要求,并确保通风机效率,该机采用了对旋式结构,两机叶轮互为反向旋转,可以省去中导叶并减少中导叶的损失,提高了风机效率。 2、采用电机与叶轮直联的型式,避免了传动装置损坏事故,也消除了传动装置的能量损耗,提高了风机装置效率。 3、电机均安装在风机主风筒内的密闭罩中,密闭罩具有一定的耐压性,可以使电机与风机流道中含瓦斯的气体隔绝,同时还起一定的散热作用,密闭罩设有两排流线型风管道,通过主风筒与地面大气相通,使新鲜空气流入密闭罩中,同时又可使罩内空气在风机运行中保持正压状态。 4、风机最高装置静压效率可达86%以上,高效区宽广,可确保矿井在三个开采阶段主扇效率均为75%以上。扭转了我国大型矿山主扇运行效率低的状况,可节约大量电能。 5、风机可反转反风,其反风量可达正风量的60%,不必另设反风道,具有节约基建投资和反风速度快的优点。 6、叶轮的叶片安装角的可调整,可根据生产的要求来调整叶片角度。

轴流压气机设计流程

轴流压气机设计 压气机是航空发动机的核心部件,压气机内部流场存在很大的逆压梯度,有着高度的三维性、粘性及非线性和非定常性,而多级压气机还存在复杂的级间匹配,这些都使得压气机的设计难度很大,一直是发动机研制中的瓶颈技术。 一、压气机设计方法的发展 一个世纪以来,伴随着气动热力学和计算流体力学的发展!轴流压气机的设计系统在不断进步,带动着压气机设计水平的提高。 20世纪初采用螺桨理论设计叶片;20-30年代采用孤立叶型理论设计压气机;30年代中期开始,由于叶栅空气动力学的发展和大量平面叶栅试验的支持,研制了一系列性能较高的轴流压气机;50年代开始采用二维设计技术,用简单径向平衡方程计算子午流面参数,叶片由标准叶型进行设计;70年代建立了准三维设计体系,流线曲率通流计算和叶片流动分析是这一体系的基础,可控扩散叶型等先进叶型技术开始得到应用;90年代初以来,以三维粘性流场分析为基础的设计体系促进了压气机设计技术的快速发展。 风扇/轴流压气机的设计体系以流动的物理模型发展为线索,以计算能力的高速发展为推动力,大致经历了一维经验设计体系、二维半经验设计体系、准三维设计体系、三维设计体系四个阶段。并正在朝着压气机时均(准四维)和压气机非定常(四维)气动设计体系发展。 目前的压气机的设计体系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初始设计、通流设计、二维叶型设计、三维叶型设计。 二、压气机设计体系 1.初始设计 这是一个建立压气机的基本轮廓的阶段,根据给定的流量、压比、效率、稳定裕度等参数,来确定压气机级数、级压比、效率、子午面流道、各排叶片数等,并可以进一步可估算重量。而且整体设计的决策还要统筹风险、技术水平、时间和花费等。 初始设计主要依据一维平均流线计算程序进行计算,在给定设计点流量、压比、转速及转子进口叶尖几何尺寸的条件下,可确定压气机级数、轴向长度、并且优化载荷轴向分布,得到设计点在平均半径处的速度三角形和各级平均气动参数。初始设计阶段包括压气机主要参数的确定以及同其它部件的协调,并且为S2流面计算提供初始流道几何尺寸。而这个程序主要依赖于经验以及以往积累的数据库。 初始设计它是方案设计中的基础阶段,不管计算流体动力学如何发展,该设计过程仍是压气机设计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正是这个部分是整个设计过程中最重要的部分,因为如果在这里发生了基本的错误,之后就无法通过优化或者其他改变来纠正这一情况,压气机基本结构设计出现错误会带来严重的后果。 2.通流设计 通流设计根据叶片扭向设计规律,采用S2流面流场计算方法,分析并确定各排叶片进出口速度三角形及各排叶片匹配关系。 S2流面气动计算一般采用流线曲率法,求解S2平均流面上的完全径向平衡方程。最初的压气机通流设计计算采用忽略流线坡度和流线曲率的“简化径向平衡方程”获取叶片设计需要的速度三角形,这种方法在低压比的压气机设计中起着基本的作用。后来发展了考虑流线坡度和流线曲率影响的“完全径向平衡方程”和S2流面理论,使压气机的设计计算结果更加准确,特别是针对跨音速流也促进了压气机性能的提高。不过,直到上世纪80年代,由于理论和数值计算方法的原因,通流设计求解方法都是在忽略了气流粘性的影响的简化方程下完成。随着压气机设计的实践的深入和计算方法的发展,上世纪80年代开始在压气机

压气机的理论压缩功

第9章压气机 一、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使学生熟悉压气机热力过程,活塞式压气机工作原理,耗功量计算;余隙容积对压气机性能的影响;多级压缩与级间冷却;叶轮式压气机的工作原理。知识点:活塞式压气机工作原理,耗功量计算;余隙容积对压气机性能的影响;多级压缩与级间冷却;叶轮式压气机的工作原理。 重点:压气机耗功量的计算方法,提高压气机效率的方法和途径。 难点:多级压缩过程中各级增压比的确定,提高压气机效率的方法和途径。教学方式:讲授+多媒体演示+课堂讨论 师生互动设计:提问+启发+讨论 问:余隙容积的存在使压气机产气量下降,对实际耗功有没有影响?。 问:活塞式压气机为什么应采用隔热措施? 问:为什么若实施定温压缩产生高压气体,可不必分级压缩、中间冷却? 问:为什么活塞式压气机适用于高压比、小流量;叶轮式压气机适用于小压比、大流量? 学时分配:2学时 二、基本知识 第一节气体的压缩及压气机的耗功 一、气体压缩 1压气机:用来压缩气体的设备 2.。压气机的分类 1)压气机按其产生压缩气体的压力范围,习惯上常分为: ①通风机(pg<0.01MPa); ②鼓风机(0.01MPa0.3Mpa)。 2)按压缩原理和结构分压气机分为: 活塞式、叶轮式(离心式和轴流式)及引射式。

三、压气机的实际耗功(压气机的效率)21 '2'1 cs cs cs w h h w h h η-== -21 '2'1 cs cs cs w T T w T T η-= = -1.压气机的实际耗功 对于理想气体 1 2s p 1 p 2 s T 22.压气机的绝热效率 '2'1 cs w h h =-压气机的实际耗功 第二节 单机活塞式压气机 一、单机活塞式压气机工作过程

轴流式风机原理及运行

轴流式风机原理及运行 一.轴流式风机的结构特点 轴流送风机为单级风机,转子由叶轮和叶片组成,带有一个整体的滚动轴承箱和一个液压叶片调节装置。主轴承和滚动轴承同置于一球铁箱体内,此箱体同心地安装在风机下半机壳中并用螺栓固定。在主轴的两端各装一只支承轴承,为承受轴向力。主轴承箱的油位由一油位指示器在风机壳体外示出。轴承的润滑和冷却借助于外置的供油装置,周围的空气通过机壳和轴承箱之间的空隙的自然通风,以增加了它的冷却。 叶轮为焊接结构,因为叶轮重量较轻,惯性矩也小。叶片和叶柄等组装件的离心力通过推力轴承传递至较小的承载环上,叶轮组装件在出厂前进行叶轮整套静、动平衡的校验。 风机运行时,通过叶片液压调节装置,可调节叶片的安装角并保持这一角度。叶片装在叶柄的外端,叶片的安装角可以通过装在叶柄内的调节杆和滑块进行调节,并使其保持在一定位置上。调节杆和滑块由调节盘推动,而调节盘由推盘和调节环所组成,并和叶片液压调节装置的液压缸相连接。 风机转子通过风机侧的半联轴器、电动机侧的半联轴器和中间轴与电机连接。 风机液压润滑供油装置由组合式的润滑供油装置和液压供油装置组成。此系统有2台油泵,并联安装在油箱上,当主油泵发生故障时,备用油泵即通过压力开关自动启动,2个油泵的电动机通过压力开关联锁。在不进行叶片调节时,油流经恒压调节阀而至溢流阀,借助该阀建立润滑压力,多余的润滑油经溢流阀回油箱。 风机的机壳是钢板焊接结构,风机机壳具有水平中分面,上半可以拆卸,便于叶轮的装拆和维修。叶轮装在主轴的轴端上,主轴承箱用螺钉同风机机壳下半相连接,并通过法兰的内孔保证对中,此法兰为一加厚的刚性环,它将力(由叶轮产生的径向力和轴向力)通过风机底脚可靠地传递至基础,在机壳出口部分为整流导叶环,固定式的整流导叶焊接在它的通道内。整流导叶环和机壳以垂直法兰用螺钉连接。 进气箱为钢板焊接结构,它装置在风机机壳的进气侧。在进气箱中的中间轴放置于中间轴罩内。电动机一侧的半联轴器用联轴器罩壳防护。带整流体的扩压器为钢板焊接结构,它布置在风机机壳的排气侧。为防止风机机壳的振动和噪声传递至进气箱和扩压器以至管道,因此进气箱和扩压器通过挠性连接(围带)同风机机壳相连接。 为了防止过热,在风机壳体内部围绕主轴承的四周,借助风机壳体下半部的空心支承使其同周围空气相通,形成风机的冷却通风。 主轴承箱的所有滚动轴承均装有轴承温度计,温度计的接线由空心导叶内腔引出。为了避免风机在喘振状态下工作,风机装有喘振报警装置。在运行工况超过喘振极限时,通过一个预先装在机壳上位于动叶片之前的皮托管和差压开关,利用声或光向控制台发出报警信号,要求运行人员及时处理,使风机返回到正常工况运行。 轴流风机如下图所示

离心式压气机的工作原理

航空发动机原理

压气机的工作原理 根据气流在压气机的流动方向,可将压气分为两大类,气流沿离开叶轮中心方向流动的叶做离心式压气机;气流沿与叶轮轴平行方向流动的叫做轴流式压气机。此外还有轴流式与离心式压气机混合而成的混合式压气机。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是轴流式压气机,以下将作重点介绍。 轴流式压气机的基本组成,由静子和转子组成。静子由多排叶片组成,这些叶片叫做整流叶片,由一排流叶片组成的圆环叫做整流环,各整流环固定在机匣上。转子由多排叶轮组成,每一排叶轮上固定了许多工作叶片,压气机叶轮最终能过叶轮轴与涡轮的工作叶轮轴相连,并由涡轮带动高速旋转。 轴流式压气机的叶轮和整流环是交错排列的。一个叶轮和后面相邻的整流环构成了压气机的一级。单级压气机增压比不高。一般约为1.2-1.8。为了得到更高的增压比,目前用在民航机上的涡扇发动机的轴流式压气机级数常为10-20级,压气机增压比高达30-40。 有些轴流式压气机的进口安装了一排固定的导流叶片,它们所组成的圆环叫做导流环。空气在压气机中的流动 从进气道流入压气机的空气,首先流过导流环,然后依次流过各级的叶轮和整流环,最后从末级整流环流出进入燃烧室。由于空气在压气机中的流动较为复杂,同时气流在不同半径叶片通道内的流动大体相仿,为了便于分析,我们假想用一条通过各级叶轮平均地半径处的直线绕叶轮旋转,来切割叶轮和整流环叶片,得到压气机——“基本级”,每级压气机可看成是很多基元级相叠加而成。

所以空气在基元级中的流动可看成压气机工作的缩影。把所得到的基元级切片在平面上展开,就得到——平面叶栅图形。 目前大多数航空燃气轮机都采用轴流式压气机,只有小功率、小流量的涡轴和涡浆发动机上才采用离心式压气机。在20世纪40年代末和50年代初、涡喷发 动机也曾采用离心式压气机。 离心式压气机由导流器, 叶轮, 扩压器, 导气管等部分组成,叶轮和扩压器是其中两个主要部件。导流器:安装在叶轮的进口处,其通道是收敛形的使气流以一定方向均匀进入工作叶轮, 以减小流动损失,空气在流过它时速度增大,而压力和温度下降。叶轮:是高速旋转的部件,叶轮上叶片间的通道是扩张形的,空气在流过它时, 对空气作功, 加速空气的流速, 同时提高空气的压力。扩压器:位于叶轮的出口处,其通道是扩张形的,空气在流过它时将动能转变为压力位能,速度下降, 压力和温度都上升。导气管:使气流变为轴向, 将空气引入燃烧室。 离心式压气机属于叶片机械,其工作原理是以高速气流与工作叶轮和固定叶片的相互动力作用为基础,与容积式压气机相比离心式压气机的优点是:消耗同样的功率时,比容积式压气机的效率高,并能得到较高的增压压力,一般能达到0.147~0.196MPa以上;结构简单紧凑,重量轻,金属消耗量少。目前离心式压气机在内燃机增压方面获得广泛的应用。离心式压气机的缺点是随着转速的降低,增压压力便急剧下降。空气经滤清器进入气道,进气道的断面沿气流方向逐渐缩小,以便提高气流的稳定性。进气道一定要能保证在流动损失为最小的情况下,把空气均匀地导向工作轮。工作轮装装花链轴上,尺寸小的可安装在光轴上。工作轮可由曲轴通过机械驱动,也可直接由涡轮机驱动。 空气沿进气道进入工作轮随工作轮一起旋转,受到离心力的作用沿着工作轮上叶片所构成的通道流动,使空气受到压缩,这时压力从P1增加到P2,气流速度从c1增加到c2,驱动工作轮的机械功转化为空气在工作轮中获得的动能,和以压力形式表现的势能。工作轮出口处的功能一般为气流总能量的一半,因此,

透平膨胀机

透平膨胀机 1、空分设备配套膨胀机的基本要求及工作原理 绝热等熵膨胀是获得低温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对外做功的一个重要热力过程。而作为用来使气体膨胀输出外功以产生冷量的膨胀机,则是能够实现接近绝热等熵膨胀过程的一种有效机械。 膨胀机可分为活塞式和透平式两大类。一般来说,活塞式膨胀机多用于中高压、小流量领域。而低中压、流量相对较大的领域则多用于透平膨胀机。 随着透平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中高压、小流量的大膨胀比的透平膨胀机在各领域也有越来越多的应用。与活塞膨胀机相对比,透平膨胀机具有占地面积小(体积小),结构简单,气流无脉动,振动小,无机械磨损部件,连续工作周期长,操作维护方便,工质不污染,调节性能好和效率高等特点。 对空分设备来说,低温精馏装置冷量损失的及时补流,产品产量的有效调节等都使得为其提供充足冷量的膨胀机显得尤为重要,可以说它是空分设备的心脏部件之一。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现代空分设备对膨胀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高的整机效率,更好的稳定剂调节性能,更安全级可靠的保护系统,更长的运行周期及使用寿命等等。特别是随着内压缩流程空分设备和液体、液化设备等广泛使用,中压甚至更高等级透平膨胀机使用的越来越多。这类产品膨胀机出口气体常带一部分液体,有的具有很大的膨胀比。 活塞膨胀机是利用工质在可变容积中进行膨胀输出外功,也称为

容积型膨胀机。工质在冷钢内推动活塞输出外功,同时本身内能降低。 透平膨胀机是利用工质在流道中流动时速度的变化来进行能量转换,也称为速度型膨胀机。工质在透平膨胀机的通流部分中膨胀获得动能,并由工作轮轴端输出外功,因而降低了膨胀机出口工质的内能和温度。 2、透平膨胀机的分类 工质在工作轮中膨胀的程度,称为反动度。具有一定反动度的透平膨胀机就称为反动式透平膨胀机。如果反动度很小甚至接近于零,工作轮基本上由喷嘴出口的气体推动而转动,并对外做功,这种透平膨胀机被称为冲动式透平膨胀机。 根据工质在工作轮中流动的方向,透平膨胀机可分为径流式,径—轴式和轴流式;如图: 如果工作轮叶片两侧有轮盘和轮盖,则称为“闭式工作轮”没有轮盖只有轮盘的则称为半开式工作轮。轮盖和轮盘都没有的(轮盘只有中心部分)则称开式工作轮。 根据一台膨胀机中含的级数多少,可分为单级透平膨胀机和多级透平膨胀机。为了简化结构,减少流动损失,径—轴流式透平膨胀机

燃气轮机原理与结构解析

图说燃气涡轮发动机的原理与结构 曹连芃 摘要:文章介绍燃气涡轮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对燃气轮机的主要部件轴流式压气机、环管形燃烧室、轴流式涡轮分别进行了原理与结构介绍;对燃气涡轮发动机的整体结构也进行了介绍。 关键字:燃气涡轮发动机,燃气轮机,轴流式压气机,燃烧室,轴流式涡轮 1. 燃气涡轮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燃气涡轮机发动机(燃气轮机)的原理与中国的走马灯相同,据传走马灯在唐宋时期甚是流行。走马灯的上方有一个叶轮,就像风车一样,当灯点燃时,灯内空气被加热,热气流上升推动灯上面的叶轮旋转,带动下面的小马一同旋转。燃气轮机是靠燃烧室产生的高压高速气体推动燃气叶轮旋转,见图1。 图1-走马灯与燃气涡轮 燃气轮机属热机,空气是工作介质,空气中的氧气是助燃剂,燃料燃烧使空气膨胀做功,也就是燃料的化学能转变成机械能。图2是一台燃气轮机原理模型剖面,通过它来了解燃气轮机的工作原理。 从外观看燃气轮机模型:整个外壳是个大气缸,在前端是空气进入口;在中部有燃料入口,在后端是排气口(燃气出口)。 燃气轮机主要由压气机、燃烧室、涡轮三大部分组成,左边部分是压气机,有进气口,左边四排叶片构成压气机的四个叶轮,把进入的空气压缩为高压空气;中间部分是燃烧器段(燃烧室),内有燃烧器,把燃料与空气混合进行燃烧;右边是涡轮(透平),是空气膨胀做功的部件;右侧是燃气排出口。

图2-模型燃气轮机结构 在图3中表示了燃气轮机的简单工作过程:空气从空气入口进入燃气轮机,高速旋转的压气机把空气压缩为高压空气,其流向见浅蓝色箭头线;燃料在燃烧室燃烧,产生高温高压空气;高温高压空气膨胀推动涡轮旋转做功;做功后的气体从排气口排出,其流向见红色箭头线。 图3-燃气轮机工作过程 在燃气轮机中压气机是由涡轮带动旋转,压气机的叶轮与涡轮安装在同一根主轴上组成燃气轮机转子,如图4所示。

风扇压气机设计技术

风扇/压气机设计技术 ——气动设计技术;间隙控制;旋转失速;防喘技术 ——发动机;风扇;压气机; 定义与概念:压气机是燃气轮机的重要部件,它的作用是提高空气的总压。压气机包括"转子"和"静子"两部分,"转子"是沿轮缘安装许多叶片的几个轮盘组合而成的,每个轮盘及上面的叶片称为一个"工作轮",工作轮上的叶片称为工作叶片。"静子"是有几圈固定在机匣上的叶片组成的。每一圈叶片称为一个整流器。工作轮和整流器是交错排列的,每一个工作轮和后面的整流器为一个"级"。 风扇是涡轮风扇发动机的重要部件之一,它的作用与压气机的相同。风扇后面的空气分为两路,一路是外涵道,一路是内涵道。风扇一般为一级,使结构简单。 风扇/压气机设计技术主要包括气动设计技术、全三元计算技术、间隙控制技术、旋转失速和喘振控制技术、结构设计技术、材料与工艺技术等方面。 国外概况:目前,战斗机发动机的推重比在不断提高,因此要求风扇/压气机级压比不断提高但又保持效率在可接受范围内,这始终是风扇/压气机设计所追求的目标。美国80年代中期开始实施的"综合高性能涡轮发动机技术"计划(即IHPTET计划)的目标是在下世纪初验证推重比为20的战斗机发动机技术,风扇结构最终实现单级化,压气机也由9级减为3级。俄罗斯的风扇/压气机的研制计划与美国IHPTET计划相类似。也就是说,研制高压比风扇/压气机已经成为风扇/压气机的发展趋势。美国、俄罗斯等国家都已制订研究计划并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风扇单级压比在目前最先进战斗机发动机F119上已达1.7;在预研的试验件上,美国达2.2,叶尖速度475m/s;而俄罗斯试验件单级压比达2.4和3.2,叶尖速度则分别为577m/s和630m/s。转子叶片展弦比则减小到1.0左右。 对于核心压气机,也呈现大致相同的发展趋势。核心压气机平均级压比从50年代的1.16提高到90年代的1.454,而叶尖速度从291m/s提高到455.7m/s。目前,美国现役战斗机发动机和正处于工程和制造发展阶段的90年代先进战斗机(ATF),其核心压气机基本上是70年代研制成功的。GE公司下一代核心压气机正处于研究起步阶段,目标是比目前最高级压比再提高25%。由此可见,追求更高的级压比一直是各国研制风扇/压气机的发展方向。 风扇/压气机的级压比的提高主要有以下途径:一是进一步发展传统的跨音级风扇/压气机。传统的跨音级风扇/压气机是指转子相对来流叶尖超音、叶根亚音,静子绝对来流亚音。目前各国现役发动机风扇/压气机进口级均属此类型。进一步发展传统的跨音级风扇/压气机即进一步提高叶尖切线速度,如采用小展弦比前缘后掠式叶片,将叶片设计成掠式几何形状以合理控制通道激波的强度,在利用气流跨越激波产生压比突跃的同时控制激波的损失。二是研制超音通流风扇。80年代后期NASA 刘易斯研究中心开始实施一项超音通流风扇计划,研制出的此类风扇进出口轴向气流速度均超音。与传统跨音风扇相比,当叶尖切线速度相同时,超音通流风扇可实现更高的级增压比。

离心压气机设计方法综述--

离心压气机设计方法综述 压缩机是把原动机的机械能转变为气体能量的一种机械,分为容积式和透平式两种。透平式压缩机是一种叶片式旋转机械,其中气体压力的提高是利用叶片和气体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按照结构分为离心式压气机和轴流式压气机两种。离心式压气机中气体压力的提高,是由于气体流经叶轮时,由于叶轮旋转,使气体受到离心力的作用而产生压力,与此同时气体获得速度,而气体流过叶轮,扩压器等扩张通道时,气体的流动速度又逐渐减慢从而使气体压力得到提高。 设计一台离心压气机包括多方面的内容,主要有:结构设计;通流部分的选择和计算;强度与振动计算;工艺设计;自动控制和调节;以及驱动型式等问题。这里主要讨论前两项。 在离心压气机设计方法上,先后出现了几何设计方法,二维气动设计方法,准三维气动设计方法,全三维气动设计方法。以这些方法为理论基础,建立了离心压气机计算机辅助集成设计系统。这种设计系统的建立,为高性能离心压气机设计提供了有效工具。 最早用于离心压气机叶轮叶片的成形方法是几何成型方法,这是一种比较简单的成型方法。国内增压器研究领域在50年代从前苏联引进的径向叶片的“双回转中心法”是几何成型方法中的代表,并在国内涡轮增压器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该方法成型规律比较简单,使用该方法设计前倾后弯曲线不太可能。于是产生了离心压气机叶轮的“骨架成型法”,这种方法可以弥补“双补转中心法”的不足。但是,成型后弯叶片时,需要数控铣床。 早期设计离心压气机叶轮时,设计人员认为叶片型线是由二次曲线组成的,如使用圆弧线,抛物线等代表叶型、轮缘、轮毂型线形状。使用二次曲线表示的叶片型线形状的一般表达式为 f ez dr cz brz ar +++++=2222 2γθ 式中,r 为半径,z 为叶轮轴向坐标,a,b,c,d,e,f 为系数。系数决定叶轮进口角度和叶型型线。Eckerdt 即采用上式设计了Eckerdt 叶轮。Whitfield 等人认为叶轮型线可由下式表示:

第三章 轴流压气机工作原理

第三章 轴流压气机的工作原理 压气机是燃气涡轮发动机的重要部件之一,它的作用是给燃烧室提供经过压缩的高压、 高温气体。根据压气机的结构和气流流动特点,可以把它分为两种主要型式:轴流式压气机 和离心式压气机。本章论述轴流式压气机的基本工作原理,重点介绍压气机基元级和压气机 一级的流动特性及工作原理。 第一节 轴流压气机的增压比和效率 轴流式压气机由两大部分组成,与压气机旋转轴相联接的轮盘和叶片构成压气机的转 子,外部不转动的机匣和与机匣相联接的叶片构成压气机的静子。转子上的叶片称为动叶,静子上的叶片称为静叶。每一排动叶(包括动叶安装盘)和紧随其后的一排静叶(包括机匣)构成轴流式压气机的一级。图3-1为一台10级轴流压气机,在第一级动叶前设有进口导流 叶片(静叶)。 图3-1 多级轴流压气机 压气机的增压比定义为 ***=1p p k k π (3-1) *k p :压气机出口截面的总压;*1p :压气机进口截面的总压;*号表示用滞止参数(总参数)来定义。 依据工程热力学有关热机热力循环的理论,对于燃气涡轮发动机来讲,在一定范围内, 压气机出口的压力愈高,则燃气涡轮发动机的循环热效率也就愈高。近六十年来,压气机的 总增压比有了很大的提高,从早期的总增压比3.5左右,提高到目前的总增压比40以上。 图3-2 压气机的总增压比发展历程

压气机的绝热效率定义为 ** *=k adk k L L η (3-2) 效率公式定义的物理意义是将气体从*1p 压缩到*2p ,理想的、无摩擦的绝热等熵过程 所需要的机械功* adk L 与实际的、有摩擦的、绝热熵增过程所需要的机械功k L * 之比。 p 1*p k *1k ad k L *k L *ad k s h * 图3-3 压气机热力过程焓熵图 由热焓形式能量方程(2-5)式、绝热条件、等熵过程的气动关系式)1(1 1)(k k adk adk p p T T -****=和R k k c p 1 -=可以得到 )1(1)(111--=-=-****k k k adk p adk RT k k T T c L π (3-3) )1(1)(1 11--=-=******T T RT k k T T c L k k p k (3-4) 将(3-3)和(3-4)式代入到(3-2)式,则得到 11 11--=**-**T T k k k k k πη (3-5) 效率公式(3-5)式可以用来计算多级或单级压气机的绝热效率,也可以用来计算单排 转子的绝热效率,只要*k p 和*k T 取相应出口截面处值即可。压气机静子不对气体作功,静子 的性能不能用效率公式(3-5)式衡量,静子的气动品质用总压恢复系数*23σ反映,*23σ= p *静子出口/ p * 静子进口 。 压气机的效率高,说明压缩过程中的流阻损失小,实际过程接近理想过程。或者说, 压气机效率愈高,达到相同增压比时,所需要外界输入的机械功愈少。目前,单级轴流压气 机的绝热效率可以达到90%以上,高增压比的多级轴流压气机的绝热效率也可以达到85% 以上。

压气机

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涡扇发动机的压气机部件

目录 1概述 ................................................................................................................................................................ 2压气机的分类以及结构特点 ....................................................................................................................... 2.1 .................................................................................................................................................................. 2.2 .................................................................................................................................................................. 2.3 ................................................................................................................................................................. 2.3.1 ........................................................................................................................................................... 2.3.2 ........................................................................................................................................................... 2.3.3 ........................................................................................................................................................... 2.3.4 ........................................................................................................................................................... 2.3.5 .......................................................................................................................................................... 3压气机的工作原理 ........................................................................................................................................ 3.1离心式压气机的工作原理...................................................................................................................... 3.2轴流式压气机的工作原理...................................................................................................................... 4压气机的材料 ............................................................................................................................................... 5 6压气机常见故障的诊断以及维修 ................................................................................................................ ...................................................................................................................................................................... 谢辞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