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学与新闻传播学的关系 精品

最新-文学与新闻传播学的关系 精品
最新-文学与新闻传播学的关系 精品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的关系

[摘要]现当代文学以及新闻传播学两大学科与社会现实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从某种意义上讲,现当代文学是对社会现实内容的反映,而新闻传播学则是对社会现实内容的传播。

本文结合1917年后现当代文学诞生的文学背景和媒介环境,从社会现实的角度入手,探析现当代文学与新闻传播学两大方面的双向互动关系。

[关键词]现当代文学;新闻传播;媒体;媒介;出版现当代文学与新闻传播学具有同源性从发展的根本角度来看,文学类与新闻传播类存在着共同的渊源,可以说二者是社会现实河流中的两条巨大分流。

在经过漫长的流淌后必然会出现交流现象。

同时,对社会现实的发展也起着不可小视的作用。

二者都是对现实世界的反映。

文学类是通过文字内容的形式来反映现实世界,新闻传播类是通过媒介传播的形式来反映现实世界,二者相互依存,不可分割,有着相互促进的作用。

自现当代文学诞生以来,单凭作者间小范围的交流已不能够满足社会对于文学的需求,即使在当时社会环境并不宽松的情况下,五四时期报刊业、出版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出版发行的高效运作,有力地支撑着作者的个体创作,极大地推动了文学的发展,使得文学作品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公共性产品。

进一步扩大了社会现实的影响范畴,使得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交流更加和谐。

从另一个角度看,随着现当代文学的进一步发展,以及文学作品数量的激增,文字内容的呈现不仅仅满足于个人笔下的需求,更多是希望将自己的作品得到推广传播,让社会大众所熟知,从而激发他们创作更多能为社会大众所认可的文学佳作,在一定程度上催生了媒介行业的发展。

可是说,现当代文学与新闻传播学均属于作者和读者间交流和沟通的范畴。

正是因为媒体的传播,使得文学能永葆生机活力,同时,也因为文学的创作和发展,使得媒体的生命意义趋于完整。

现当代文学与新闻传播学具有现实性现当代文学和社会传播学可以说是社会现实的一面镜子,二者真实地反映社会现实。

1911年辛亥革命后,随着五四运动的出现,开启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新征

程,以民主和科学为核心的新民主主义思潮充斥在社会的每一个角落。

当时的许多作者,如胡适等人,都是受到新民主主义思潮的影响,在爱国进步民主科学风气的影响下,通过诗歌、戏剧、小说、散文等不同的文学形式,来描述社会事件和社会生活,在社会现实的基础上进行文学创作。

同时,社会大众成为传播社会信息的主体部分,随着社会风气的改变,新闻报道也跟随新民主主义思潮的步伐,向社会大众报道他们所需要、所关心的信息。

总体来说,二者都能直接反映社会现实、揭露社会问题,都能感染社会风气。

无论是现当代文学还是新闻传播学,都是一定社会现实的反映。

简单区分社会现实,大致可以分为社会意识形态和社会物质形态。

无论是社会意识形态还是社会物质形态,都是对一定的社会存在的反映,文学和新闻归根结底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的反映,但都与社会物质形态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文学作品和新闻报道都是由文学意识形态和新闻意识形态演化为社会物质形态,让社会大众以实物的形式来接触社会信息。

具体来说,文学作品的产生与发展,新闻报道的撰写和传播,都来源于现实生活,与同时期现实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文学作品和新闻报道密切关注着社会现实的变化和发展,让社会大众通过物化的形式来体验形化。

随着新文化运动以及新思潮文学革命的不断兴起,使得当时的报刊业发生了突破性进展,最具代表性的是《新青年》,这本杂志可以说是当时各类作家发挥其文学创造力的重要阵地。

鲁迅、胡适、李大钊等,都在文学刊物上发表自己的文学作品,或在报刊上发表自己关于新思潮、新文学的评论,将自己的文学作品或思想见解在社会大众间进行广泛传播。

文学作品及见解是作者反映社会现实、宣扬社会理论的重要阵地,新闻传播是人们谋求发展、了解社会信息的重要方式。

人们进行社会现实活动时,往往要受到不同社会元素的制约,文学作品在某种意义上属于收集和创作信息的范畴,而新闻传播在某种意义上是编辑和传播信息的范畴,二者在一定程度上都是对社会信息的处理,存在着相互承接的关系。

通过对信息的收集、创作、编辑、传播,使得社会大众能够深入地了解社会,

影视与文学的异同

影视艺术是声画兼备、时空复合的综合艺术,文学作为语言艺术,和影视艺术的区别是显而易见的。文学用语言塑造的艺术形象具有间接性,而影视由声音和画面构成的艺术形象则具有直观性。文学文本中并无实际的声音和直观的画面,而是必须依靠读者的想象和联想,将文字表达或描述的声音和画面在头脑再转化复现为逼真可感的艺术形象,因而文学形象具有模糊性和间接性。影视艺术通过蒙太奇把一个个镜头组合起来,把声音与画面直接呈现出来,诉诸观众的视听感官,因而其艺术形象具有强烈的直观性。 文学与影视艺术尽管有很大差异,但同时也有密切联系并可相互相通。文学与影视相通的根源在于二者都属于叙事艺术。就文学对影视艺术的影响来看,电影的叙事技巧是从文学那里学来的,文学中的故事、情节、人物等因素,在影视艺术成熟之后仍被其广为借鉴。 作为20世纪最重要的艺术样式,电影与文学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系,这种关系主要表现为电影对于文学的借鉴:一方面,文学反映生活、表达生活的方 法,如小说的叙事手法、结构样式、表现技巧,诗歌的抒情,散文的意境,都为电影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可供借鉴的营养;另一方面,世界电影史上的许多作品都是根据文学作品改编的,这些文学作品中既有经典作品,也有当代的畅销作品。在国外,莎士比亚、雨果、小仲马、狄更斯、海明威、托尔斯泰等作家的作品改编成的电影,一次又一次地为我们创造了经典的银幕形象,黑泽明的《罗生门》、科波拉的《教父》和《现代启示录》、斯皮尔伯格的《辛德勒的名单》,以及 《乱世佳人》、《美国往事》、《法国中尉的女人》、《克莱默夫妇》、《沉默的羔羊》、《阿甘正传》,这些在世界影坛广为流传的影片背后,都有着经典、流行的文学原著。文学是电影的创作源泉,由法国新小说派的代表人物阿仑罗 勃-格里叶编剧、著名导演阿仑雷乃导演的《去年在马里昂巴德》已经成为电影史上的经典作品。而由我国四大名著改编的电影、电视剧也是很成功的例子。还有根据鲁迅的小说改编的同名影片《祝福》是迄今为止鲁迅小说中改编得最为成功的作品。20世纪80年代以来,茅盾的《子夜》,老舍的《骆驼祥子》、《茶馆》,巴金的《寒夜》,曹禺的《原野》、《雷雨》、《日出》等现代经典文学作品也先后被改编成电影。老导演凌子风先后改编了老舍的《骆驼祥子》、沈从文的《边城》、许地山的《春桃》、李劼人的《死水微澜》等文学作品,形成了一个独具特色的文学名著改编系列,他将自己丰厚的人生阅历和感悟渗透到从文学到电影的二度创作之中。 在影像文化迅速发展的今天,人们更热衷于影像世界所提供的丰富、形象和生动的视听效果。这种特殊的文化语境让文学与电影出现一种文学不仅可以借助电影、电视等新的传播手段重新获得轰动效应”的层面,而且正在以前所未有的积极姿态依赖电影、电视,找回曾经的辉煌。在文学借助电影、电视发光并重 新唤起人们对文学的热情的同时,更唤起了作家对于电影、电视的热衷。以往,创作者多是把文学读本改编成影视剧,而现在则是影视剧衍生出许多相应的文学读本,出现了文学与影视同步推出”的新现象。《刮痧》、《大腕》、《永不瞑目》、《大宅门》、《雍正王朝》、《橘子红了》等与电影、电视剧同名的图书所提供的信息一点也不比电影、电视剧本身少。 1988年,王朔的四部小说同时被拍成了电影。《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被第五

大众传媒对文学的影响

传媒对文学的影响 【摘要】文学作品的传播需求使得文学与传媒建立了一种关系体系。随着市场经济的到来, 传媒从中介和工具的地位转变为功能主体的建构性力量。文学与传媒的关系的转变对文学在当下的发展带来了革命性的影响。本文试图通过对二者关系进行研究, 从而寻找文学在传媒的作用下应该如何建构自身的成长。 【关键词】媒介文学影响 文学的发展面临几个绕不过的问题: 纯文学能否依然延续辉煌? 俗文学真的占据并控制了文学的主导话语权? 文学多元格局的建立除了自身的因素外, 外部的影响来自哪里? 文学自身的审美品格还能坚持多久? 在对问题的追问与研究中, 传媒作为不可忽视也无法忽视的因素, 对文学的发展起着无形与有形的影响。那么传媒到底是抹煞了文学的纯洁性、消解了文学的严肃性, 还是在影响文学自身的同时使得文学重构自身的成长? 一、印刷媒介促古典文学向现代文学的转变 媒体是文学的载体或物质基础。文学的发展要求媒体做出相应的变化与之适应,同时,一种新的媒体的产生也往往催生出新的文学样式。传媒技术的进步对文学传播提供了有力支持。中国宋元明清时期叙事文学特别是通俗性叙述文学获得长足发展,与当时造纸术和印刷技术巨大的进步有着直接的关系。大众传媒在文学事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印刷媒介——现代报刊对文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它在中国社会的历史性登场直接促使了古典文学向现代文学的演变。现代报刊促成了白话文的广泛应用, 形成了新文风。在白话文取代文言文这一历史性变革中,白话报刊是其鼓吹者和实绩的承载者。从20世纪初来说,现代报刊作为传输思想的工具,具有刊登“白话”的基础,两端连接的创作者与接受者都有运用易懂语言的工具需求,白话文的运用是普及教育、开启民智的工具。从19世纪末裘廷梁倡导以白话文取代文言文,梁启超发起“三思革命”到20世纪初陈独秀、胡适等发起“文学革命”,白话文不仅作为文学变革的工具,而且作为新文学、新思想、新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统一体,最终取代了文言文统治中国文坛几千年的地位。据统计,仅1900年至1919年的长篇通俗小说就有500余部,白话短篇小说更多,而代表其成就的四大谴责小说全是白话小说。 二、影视传媒的发展使得影视文学产生 随着传媒技术的不断进步,电影电视走入人们的生活,影视这一新的媒介,相比报刊业,拥有更加广泛的观众。影视传媒促成了文学的视觉化转向,促成了影视文学的产生,影视文学是指通过广播电视声画媒介,以听觉和视觉传达设计为着眼点,运用文学创作的一般规律结构情节、塑造形象、营造氛围、抒发感情,给受众以文学审美情趣的文学类型。它给人们的感官带来前所未有的震撼,因为不论是电视还是电影均给人一种逼真的感受,既有“读”的优势,又有“看”的优势,观众可以直接看直接听的视觉化了的文学。影视文学加盟中国现代文学,成为一个新的门类,迅速繁荣。在20世纪30、40年代,就有很多的电影名片,如,《马路天使》、《一江春水向东流》等。到70年代末80年代初,其地位为电视所代替,电视剧《射雕英雄传》、《上海滩》等都是家喻户晓的。电影和电视对文学的另一贡献是对名著的改编,不少现当代作家和名著是通过电影和电视为民众了解和熟悉的,所以电影和电视为文学的大众化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同时,随着电视的发展进步,电视散文、电视诗歌相继出现,成为文学与其它技术结合的新的形式,使文学家、评论家和诗人也可以离读者这么近,读者不仅可以和从前一样通过其作品了解他们,而且可以从电视上观其人、听其言,了解他们的生活。所

四川师范大学文理学院文学与传播学系专业介绍

四川师范大学文理学院文学与传播学系专 业介绍 文学与传播学系 文学与传播学系是文理学院综合实力较强的一个系,已建立起层次完备、涵盖面广的学科体系,形成了理论与实践并重、师范与非师范并举的良好局面。 该系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位,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以优良的学风和浓郁的文化氛围为基石,将严谨的专业知识教育与活跃的学术文化活动结合起来的独具特色的办学模式。该系以培养具有高尚情操、健全人格、丰富知识、出色能力的新型人才为目标,以教与学互动、理论与实践结合、专业技能与综合素质并重、知识传授与人格培养并举的教育理念为指导,旨在培养具有坚实的知识基础和出色的实际技能、为社会所欢迎的应用型、技能型、复合型人才,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发掘学生的潜能,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开拓广阔的空间。 该系下设汉语言文学、汉语言文学(中外文秘)、汉语言文学(文化传播)共三个本科专业和文秘专科专业,共4个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旨在培养具有一定的文艺理论素养和系统的汉语言文学知识、能够在中等学校从事相关教学工作的教师以及其他行业从事文教、宣传、秘书等工作的专门

人才。汉语言文学(文化传播)专业旨在培养能从事新闻、出版、广播电视、广告等以及其他文化产业部门相关工作的人才,中外文秘(本科)和文秘(专科)专业主要培养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及各类公司、社团的中、英文秘书。该系现有本、专科学生1700余人,毕业学生在工作岗位上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该系师资力量雄厚,有教师108人,主体由来自四川师范大学、四川大学等高校的优秀教师构成。有教授23人,教师中具博士学位的10人,具硕士学位的38人。 文学与传播学系因其深厚的人文精神、严谨的治学风气和浓郁的文化氛围而成为众多学子向往的人才摇篮和学术殿堂。 系主任简介 伍厚恺教授,四川大学世界文学专业文学硕士,英国威尔士大学访问学者,曾任四川大学文学院教研室主任、重点学科负责人、省级精品课程负责人,现任四川师范大学文理学院文学与传播学系主任。长期从事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著有《欧洲小说史》、《孤独的散步者卢梭》、《寻找彩虹的人戴赫劳伦斯》、《弗吉尼亚伍尔夫:存在的瞬间》、《外国文学知识辞典》等专著,主编《外国文学名著袖珍文库》、《世界文学名著快读》和《远方的诗神:阅读外国文学经典》等著作,翻译《文学理论的未来》、《简爱》、

高考志愿填报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新闻传播学类专业解读

高考志愿填报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新闻传播学类专业解读文学类专业包括:中国语言文学类、外国语言文学类、新闻传播学类三大类。 中国语言文学类包括:汉语言文学、汉语言、汉语国际教育、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古典文献学 汉语言文学 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具有汉语言文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人才,本专业需结合写作技能的训练及相关文化现象的研讨。 就目前我国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分布来看,大致可分为师范类和非师范类两大类,它们在培养方式和方向上有所不同,但专业课程上是相近的,主要有文学概论、语言学概论、现代汉语、古代汉语、文学史等等。师范类汉语言文学专业在实践教学环节中,更重视教师职业素养的培育和教学能力训练。 总体上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就业形势一直比较平稳,不那么热门,但就业面宽。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到新闻文艺出版部门、高校、科研机构和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文学评论、汉语言文学教学与研究工作,以及文化、宣传方面的实际工作,还可以考取教师资格证成为教师。 汉语言 “汉语言”比“汉语言文学”少了“文学”二字,说明其研究重点不在“文学”,而在“语言”,其学习特点不是“浪漫”,而是“严谨”。 本专业培养具备汉语及语言学、中国文学等方面的系统知识和专业技能,能在高校、科

研机构和机关企事业相关部门从事汉语言文字的教学科研、对外汉语教学、语言文字管理及语言应用方面实际工作的语言学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语言学概论、现代汉语、古代汉语、汉语发展史、实验语音学、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汉语方言学、语言调查、语言逻辑等等,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汉语言专业与汉语言文学专业,虽然只差两个字,但其主要课程研究方向是不一样的。汉语言所学习的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都是研究语言文字规律的,而汉语言文学,它更多的是研究文学现象及文学作品。这一点大家要注意。 汉语国际教育 本专业培养既具有系统、扎实的汉语言文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又具有跨文化交际理论,同时具备较高的人文素质及较宽厚的相关学科知识,能用双语进行交流、教学,对中国文学、中国文化及中外文化交往有较全面的了解的人才。说得通俗一点,就是教授外国人学习汉语及中国文化等知识。 汉语国际教育虽然设在中文系,但对学生的外语水平要求较高,通常需要达到专业水平,学生不仅要将传统的中国文化和专业知识融会贯通,还应当对国外的历史、文学和文化有着充分的了解,才能够拥有传授中国语言的资本。 学生毕业就业 1、可以报考语言文字学、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国际汉语教育硕士研究生,经继续深造可在大学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工作。 2、经国家汉办的考试和选拔可以志愿者和汉语教师的身份去国外比如孔子学院等从事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工作。

文化创意与传播学院戏剧影视文学专业

文化创意与传播学院戏剧影视文学专业

文化创意与传播学院戏剧影视文学专业 本科教学计划 一、培养目标和基本规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为各级各类传媒机构、影视制作公司、文化事业单位、理论研究机构、音像出版单位等培养具备戏剧影视文学理论知识、有较高审美水平、熟悉文化市场规律,能从事影视剧及纪录片剧本创作、拍摄、后期制作,及影视作品评论、理论教学及文化管理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二)基本规格 1.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内涵,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和奉献精神,自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熟悉文艺创作的一般理论与方法,了解戏剧、戏曲、影视艺术理论与创作的发展动态。 3.掌握戏剧、戏曲、影视剧创作和传播的实践技能。 4.具有较高的文学修养和较强的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 5.具有良好的艺术、人文素养和较强的团队合作、人际沟通、研究性学习及实践创新能力。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理论研究和理论批评能力。掌握一种外国语言及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达到规定的等级要求。 7.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达到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具有健康的心理和体魄。 二、学制

学制4年,在校学习年限3-6年。 三、学分、学时分配及修读要求 四、课程设置与安排

(三)专业选修课程 1.选修课学分可任意选修文传学院戏剧影视文学、广告学(非澳方课程)、数字媒体艺术、文化产业管理等专业的选修课程; 2.可选修不超过4个学分的其他学院专业课程;3、以下为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提供的选修课,其它三个专业的选修课程请参见该专业的教学计划。

文学作品与现代传媒(一)

文学作品与现代传媒(一) 90年代以来,对中国20世纪文学和文化的重新认识成为众多研究者的重要课题,不过这些严肃的思考似乎又逐渐被淹没在各种西方“后现代”理论的引用与解释中,沉浸在传统的审美视角和单纯的作家和作品批评中。然而,与欧洲文明不同的是,当今中国的工业文明、现代化是在大众传播时代中进行的,是与以大众传媒为代表的现代大众文化同步发展的。这种时代的到来,将使我们对文学未来兴衰的思考从文学作品本身向外的拓展显得格外重要。 其实,文学艺术是由创作行为和欣赏行为所共同构成的文化现象。文学的阅读或艺术的接受并不是可有可无的部分,而是文学艺术本质的一部分,离开了特定的传播媒介,任何文学的接受都是不可能的,文学艺术的美学、社会学、文化学的特征其实都与传播有着密切的联系。美国传播学理论家库利说:“传播的历史是所有历史的基础。”(注:转见丹尼尔·杰·切特罗姆:《传播媒介与美国人的思想》,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1年)而不同时代传播媒介的不同特点必然对包括文学艺术在内的人类精神生活方式产生深刻的影响。 从传播的角度看,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产生和发展的100年中,先后出现了报刊、广播、电视、因特网这四大媒体,以各种形式传播着文学作品。假如人类文明和文化的传播,在几千年中如涓涓细水,弯弯曲曲地向前走,那么到了本世纪初至中叶就汇入了一条滔滔大河,而如今,这奔腾不息的大河又象突然面临深渊而不得不以加速度直奔而下,一泻千里!因此,所有传统的文学样式、文学传播方式、文学传播途径、文学作品的市场、文学作品的受众对象、文学作品的社会地位等等都将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和变化。 现代各种传播媒介和传播手段一方面在影响着它们传播的文化产品(包括文学作品),另一方面又使得文学作品在更大的范围内得以传播、产生影响。传播使得文学的形式、小说的叙事内容和叙事方式都产生了变化。毫不夸张地说,传播手段的发展与变化对今后文学(小说)的影响将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 20世纪的中国文学,是伴随着20世纪中国所特有的和特定的社会背景产生的,它的众多特性取决于这一世纪的中国社会发展状况和从西方吸收的、包括马克思主义在内的思想的结果,同时,也与20世纪中国的现代化背景、20世纪现代化的传播手段等等都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也正因为如此,王晓明在重评五四文学的传统——《一份杂志和一个社团》中曾经指出:“文本是文学现象中最为重要的部分,但是,它不是唯一的部分,在它身前身后,还围着一大群也佩戴‘文学’徽章的事物。它们有的面目清楚,比如出版机构,作家社团;有的却身无定形,飘飘忽忽,比如读者反应、文学规范。它们从各个方面围住文学文本,向它施加各种各样的影响”。(注:王晓明主编《批评空间的开创》,东方出版中心,1998年7月第一版)因此,他从一份杂志(《新青年》)和一个社团(文学研究会)即从文学出版物和文学组织机构是如何出现、发展并共同构成文学机制及文学规范着手,来重新评价那些对后来的文学产生重要影响的五四文学传统。这真应了加拿大传播学家麦克卢汉的名言:“媒体会改变一切。不管你是否愿意,它会消灭一种文化,引进另一种文化。”从这个角度看,也许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现代文学包括现代小说几乎是与现代传播同时形成并相互促进与成长的。没有现代传播技术的产生,也不可能有现代文学的诞生。 阿英也在《晚清小说史》中指出了晚清小说繁荣的原因,第一便是“印刷事业的发达,没有前此那样刻书的困难;由于新闻事业的发达,在应用上需要多量产生。”(注:阿英:《晚清小说史》,第1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正是印刷这一传播技术导致了传播活动和传播文化的繁荣。晚清文学与其他时代的文学在传播方式上的不同之一就是,以前大多是手抄或刻本(雕版或活字)的各种作品,而那时是作为报纸的副产品出现的。印刷技术的引进使得文化产品的大量复制成为可能,自然传播的面也就更广。 梁启超在《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中说:“欲新一国之民,不可不先新一国之小说”。他把小说称为“文学之最上乘”,又告诫为小说者,“名为小说,实则当以藏山之文,经世之笔行之”。

新闻传播学名词解释

新闻学——名词解释1、全球化——某个场所发生的事物受到遥远地方发生的食物的制约和影响,或者反过来某个场所发生的食物对遥远地方发生的事物具有指向意义,此种关系将远隔两地的地区相互联结,并在全世界范围内不断加强这种关系。(吉登斯提出) 2、新闻专业主义——在新闻传播活动中新闻从业者必须持有的新闻职业精神或职业规范。 3、新新闻主义——主张运用文学创作的手法来写新闻。(指运用记者自己的感受和访问手法从人物的内心获得对某一事件的观点,而不是依靠一般采集材料,提出老一类问题的手法,它把重点放在写作风格和描绘方面。 4、公共新闻理论——主张新闻媒介应积极介入与公众切身利益相关的公共事务,由公众而非新闻从业者设置新闻报道的议程。 5、报刊的集权主义理论——主张“报刊是国家的公仆,任何时候它的主要内容都要对当权者负责”。 6、报刊的自由主义理论——就是新闻自由理论,主张社会的主体公民都享有言论和出版自由。 7、报刊的社会责任理论——主张报刊在享有新闻自由权利的同时,应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和义务。 8、新新闻自由主义理论——是报刊的社会责任论对报刊的自由主义理论所作的一种新的解释。它摒弃了“自由是一种自认权利”的先验论观点,强调自由的后验性或社会性,并主张新闻从业者所享有的自由即新闻自由既是一种道德权利,又是一种法律权利。 9、新闻理论范畴——它是对新闻现象进行理论思维时所使用的最基本的概念,它反映和表现出新闻现象最本质的特性,最根本的方面和最一般的关系。 10、“陆氏定义”(01、04考)——它是陆定一于1943年9月1日发表在《解放日报》的《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中所提出来的新闻观念,即认为“新闻是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此观念在清除新闻理论中诸如“性质说”等唯心主义观点的同时,科学回答了“新闻是什么”的问题。 11、新闻——新闻就是及时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 12、新闻背景——指新闻事实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过程、条件和动因,以及它与周围事物的联系。 13、新闻事实(00、01考)——指被报道的新近发生的事实。 14、新闻真实——新闻完全符合现实中相对应的客观事实,也就是通过新闻媒介所报道的内容与现实生活中新近发生的那件对应着的事实完全一致。 15、新闻真实性(98、00、05考)——指新闻具有的最基本的特性,即与现实中对应着的事实相符合的那种本质特性。 16、现象真实——指新闻事实与现实原型在外部形态上完全相符。 本质真实——指新闻事实与现实原型在内在本质上完全一致。 现实真实——指新闻事实真是再现了现实中新近发生的事实。 历史真实——指新闻事实的真实性为历史所肯定。 17、客观报道——在新闻传播过程中,不偏不倚、公正平衡地报道新闻事实,而不发表任何意见。 18、新闻客观性——指新闻事实在本质上是一种打上了传播者思想烙印的客观事实,但它不

(完整版)文学与影视的关系

文学与影视的关系 影视是声画兼备、时空复合的综合艺术,文学是语言艺术,和影视艺术的区别是显而易见的。但文学与影视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又是可以相相通的。 首先,文学用语言塑造艺术形象具有间接性,而影视由声音和画面构成的艺术形象有直观性。文学语词形象要我们进行再创造,文学文本中并没有实际的声音和直观的画面,而是必须依靠读者的联想,将文字表达或描述的声音和画面在头脑再转化成艺术形象。因而文学形象具有模糊性。影视艺术通过把一个个镜头组合起来,把声音与画面呈现出来,给观众的视听感官,所以艺术形象具有强烈的直观性。 其次,文学是时间艺术为基础的艺术,而影视艺术是以空间综合艺术。文学作为一种时间艺术,要靠我们在逐字逐行阅读过程中,才能逐步显现出文本全貌。同时,文学的议论、说明、叙述、修辞等,都是艺术感觉和欣赏的对象。影视作为时空艺术,必须将空间造型当作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来考虑,要把空间的造型和时间的流动有机地融合为一体,给观众呈现出时空复合的具体形象。另外,影视艺术中编者的议论、叙述等,要通过旁白、独白等有限地使用。 文学与影视艺术尽管有很大差异,但同时也有密切联系并可相互相通。首先,文学与影视得以相通的根源在于二者都属于艺术。就文学对影视艺术的影响来看,电影的叙事和叙事技巧最早是从文学那里学来的,至于文学中的故事、情节、人物等因素,在影视艺术成熟之后仍被其广为借鉴。在中外影视作品中,有将近半数是由文学作品(主要是小说)改编而成的,特别是那些伟大的文学巨著,多次被搬上银幕荧屏。可见影视艺术与文学有着血脉相通的亲缘关系,对小说的借鉴使影视艺术创作者们获得了灵感。文学与影视作为叙事艺术,都是在流动的时间中连续地描绘事物。正如法国影评家玛格尼所说:“电影和小说二者均为叙述作品,叙事有它自身的规律,与展示的规律有很大的不同。它的基本要求之一是连续性,小说的各种程式和电影的各种常规技巧大抵是为了保持连续性才产生的。” 小说是在一个个语词组合的场景的连续中叙述故事、塑造人物,影视是在一个个画面连接的场景中构成银幕形象,在时间的延续中叙事是它们的共同性。这使文学和影视艺术都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可以多层次多角度地展示人物的性格和命运,叙述复杂而连续的社会生活。 其次,小说这种艺术样式本来就蕴含着某些电影因素。蒙太奇作为一个专用术语,它是属于影视艺术的。但作为一种叙事的方法,早就见于狄更斯的小说。雷班曾对狄更斯的《大卫·科波菲尔》中的一段描写作过分析,这是在小说中写到大卫童年时的伙伴斯提福兹的船遇险后,大卫在海滩上见到他的尸体时的一个情景: 但是他把我领到海边。就在她和我——两个孩子——寻找贝壳的地方——昨夜来的那条旧船的一些比较轻的碎片被风吹散的地方——就在他所伤害的家庭的残迹中间——我看见他头枕胳膊躺在那里,正如我时常看见他躺在学校里的样子。 这段文字所产生的视觉效果,超过了一般的想象,它建立在连续几个不同场景的巧妙而自然的联系上,而这本是电影的基本手段蒙太奇所擅长的。所以,这部小说的上述写法意味着

文学作品与现代传媒

文学作品与现代传媒 赵抗卫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90年代以来,对中国20世纪文学和文化的重新认识成为众多研究者的重要课题,不过这些严肃的思考似乎又逐渐被淹没在各种西方/后现代0理论的引用与解释中,沉浸在传统的审美视角和单纯的作家和作品批评中。然而,与欧洲文明不同的是,当今中国的工业文明、现代化是在大众传播时代中进行的,是与以大众传媒为代表的现代大众文化同步发展的。这种时代的到来,将使我们对文学未来兴衰的思考从文学作品本身向外的拓展显得格外重要。 其实,文学艺术是由创作行为和欣赏行为所共同构成的文化现象。文学的阅读或艺术的接受并不是可有可无的部分,而是文学艺术本质的一部分,离开了特定的传播媒介,任何文学的接受都是不可能的,文学艺术的美学、社会学、文化学的特征其实都与传播有着密切的联系。美国传播学理论家库利说: /传播的历史是所有历史的基础。01而不同时代传播媒介的不同特点必然对包括文学艺术在内的人类精神生活方式产生深刻的影响。 从传播的角度看,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产生和发展的100年中,先后出现了报刊、广播、电视、因特网这四大媒体,以各种形式传播着文学作品。假如人类文明和文化的传播,在几千年中如涓涓细水,弯弯曲曲地向前走,那么到了本世纪初至中叶就汇入了一条滔滔大河,而如今,这奔腾不息的大河又象突然面临深渊而不得不以加速度直奔而下,一泻千里!因此,所有传统的文学样式、文学传播方式、文学传播途径、文学作品的市场、文学作品的受众对象、文学作品的社会地位等等都将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和变化。 现代各种传播媒介和传播手段一方面在影响着它们传播的文化产品(包括文学作品),另一方面又使得文学作品在更大的范围内得以传播、产生影响。传播使得文学的形式、小说的叙事内容和叙事方式都产生了变化。毫不夸张地说,传播手段的发展与变化对今后文学(小说)的影响将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 20世纪的中国文学,是伴随着20世纪中国所特有的和特定的社会背景产生的,它的众多特性取决于这一世纪的中国社会发展状况和从西方吸收的、包括马克思主义在内的思想的结果,同时,也与20世纪中国的现代化背景、20世纪现代化的传播手段等等都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也正因为如此,王晓明在重评五四文学的传统)))5一份杂志和 11

2018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考研复试通知复试时间复试分数线复试经验

2018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考研复试通知复试时间复试 分数线复试经验 启道考研网快讯:2018年考研复试即将开始,启道教育小编根据根据考生需要,整理2017年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考研复试细则,仅供参考: 一、复试科目(启道考研复试辅导班) 二、复试通知(启道考研复试辅导班) (一)我院2017年各专业复试具体要求 1.复试差额比例

各专业复试差额比例保持在1:6至1:2之间,详情参见各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复试安排表》。 2.单独划线 民俗学,在达到国家线基础上,民俗学专业课成绩不低于130,按照1:2的比例,以总分从高分到低分顺序选拔进入复试。 3.笔试加试 2017我院进行笔试加试的专业有:文艺学、汉语言文字学、新闻学。具体复试安排详见“复试的程序及时间、地点安排” 4.复试名单查询 具体的招生名额、参加复试的考生名单(包括一志愿过线考生、民族骨干计划考生、其他考生)可到研究生院网站查询。 (二)复试成绩和初试成绩按权重相加,得出考生入学考试的最终成绩。 1.一志愿过线考生(含民族骨干计划考生)、调剂考生的复试权重值 一志愿过线考生(含民族骨干计划考生)最终成绩中初试成绩的权重 复试进行笔试加试的专业,考生初试成绩占最终成绩的50%,复试成绩占最终成绩的50%(其中复试面试、笔试成绩各占25%); 复试没有笔试加试的专业,考生初试成绩占最终成绩的60%,复试成绩占最终成绩的40%。 调剂考生的复试成绩占最终成绩权重的100%(其中复试面试、笔试成绩各占50%)。 2.一志愿过线考生(含民族骨干计划考生)、调剂考生最终成绩的计算办法 一志愿过线考生(含民族骨干计划考生)最终成绩的计算 进行笔试加试的考生最终成绩(百分制)=初试总分÷5×0.5+复试总分(换算成百分制)×0.5 没有笔试加试的考生最终成绩(百分制)=初试总分÷5×0.6+复试总分(换算成百分制)×0.4 调剂考生最终成绩的计算: 调剂考生最终成绩(百分制)=复试面试分(换算成百分制)×0.5 + 复试笔试分(换算成百分制)×0.5 (三)考生各复试项目的任一项得分(面试、笔试)如达不到60分(百分制)者,不予录取。 (四)考生报考资格的审核 1.审验原则 重点检查考生的学历情况是否符合报考条件、是否与网上报名时填写的信息一致、

19春传媒《中国现代文学史》平时作业

------------------------------------------------------------------------------------------------------------------------------ 中国现代文学史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1915年9月( )主编的()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 2、1917年1月,《新青年》发表胡适的( ),这是倡导文学革命的第一篇理论文章。 3、鲁迅的第一部小说集是( ),这部小说集的主题是( )。 4、五四时期双峰并峙的两大新文学社团是 ( )和( ) 。 5、东北作家群代表作家有( )、( )、( )。 二、判断题(正误判断,请在()内打√或画×每题2分共10分) 1、新文学第一个十年,对现实主义文学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新文学社团是新月社。 () 2、文学革命后戏剧方面提出"爱美的"口号, "爱美的"是指非职业戏剧。() 3、提倡"问题小说"并创作最力的新文学社团是语丝社。() 4、以浪漫主义倾向和感伤情调为鲜明风格的话剧团体是南国社。() 5、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成立的时间是1929年。() 三、名词解释(每题10分,共20分) 1、美文 2、新感觉派 四、简述题(20分) 简述沈从文小说《边城》的审美价值。 五、赏析题:(30分字数不少于200字) 阅读下面的短文《好的故事》,在这篇短文中你是否看到了和你以往印象中不同的鲁迅,请谈谈你自己的感悟。 好的故事 鲁迅 灯火渐渐地缩小了,在预告石油的已经不多;石油又不是老牌,早熏得灯罩很昏暗。鞭爆的繁响在四近,烟草的烟雾在身边:是昏沉的夜。 我闭了眼睛,向后一仰,靠在椅背上;捏着《初学记》的手搁在膝踝上。 我在蒙胧中,看见一个好的故事。 这故事很美丽,幽雅,有趣。许多美的人和美的事,错综起来象一天云锦,而且万颗奔星似的飞动着,同时又展开去,以至于无穷。 我仿佛记得曾坐小船经过山阴道,两岸边的乌桕,新禾,野花,鸡,狗,丛树和枯树,茅屋,塔,伽蓝,农夫和村妇,村女,晒着的衣裳,和尚,蓑笠,天,云,竹,……都倒影在澄碧的小河中,随着每一打桨,各各夹带了闪烁的日光,并水里的萍藻游鱼,一同荡漾。诸影诸物,无不解散,而且摇动,扩大,互相融和;刚一融和,却又退缩,复近于原形。边缘都参差如夏云头,镶着日光,发出水银色焰。凡是我所经过的河,都是如此。 现在我所见的故事也如此。水中的青天的底子,一切事物统在上面交错,织成一篇,永是生动,永是展开,我看不见这一篇的结束。 河边枯柳树下的几株瘦削的一丈红,该是村女种的罢。大红花和斑红花,都在水里面浮动,忽而碎散,拉长了,缕缕的胭脂水,然而没有晕。茅屋,狗,塔,村女,云,……也都

谈影视与文学的关系

谈影视与文学的关系 选修了一学期的“影视文学与欣赏”,我对电影的认识也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以前,我总认为电影仅仅是表演。然而,通过对各种优秀影片的观看以及赏析,我了解了影片不仅仅是单纯的表演,它与文学、艺术、科技等等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本学期观看的影片《活着》和《罗生门》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且这两部影片都是由小说改编而来,那么,我就根据这两部优秀的影片来谈谈电影与文学的关系。 文学与电影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从电影产生开始就一直存在着电影对文学作品的改编,尤其是对文学名著的改编。电影与小说虽然处理的是同一个故事,都是属于艺术性叙事,但是两者在讲故事方面是有很大区别的。不同的叙事方式为观众也营造了不同的悲剧效果。 影片《活着》是由张艺谋导演执导的,这部电影的剧本是根据青年作家余华的同名小说改编的。影片与小说从叙事视角、情节、场景和节奏等方面都体现出了叙事的差异。 在叙事视角方面的差异:小说是以“我”来展开故事的情节,电影中导演张艺谋把“我”这个主体去掉了直接把福贵推到银幕之前用全知叙述的方式让观众从第三者的角度来看福贵一家的离合悲欢。 在情节方面的差异:小说《活着》是由“我”——一个民歌采集者的所见所闻展开故事情节的。“我”因职业需要,经常下乡采集民歌,偶然碰到一名叫福贵的老人,他给我讲述了他一生的经历。作者在小说的开头就埋下了伏笔,这是因小说的本质造成的,只有提前埋下伏笔才不会让情节显得突兀。影片为了突出主题,增删了许多情节。为了影片的内容和形式的需要,古老的民族艺术皮影戏被导演增加了分量。整部影片也以皮影贯穿始终,显得含蓄蕴藉,具有十分感人的艺术魅力。 在场景方面的差异:小说中死亡的气氛一直笼罩在读者的心头,不知道下一个死的是谁。在电影中虽然仍是沉闷和阴郁的气氛,但在这灰色的气氛中还是有一些欢乐明亮的色彩。 影片《罗生门》是日本著名导演黑泽明的一部代表作,这部片子改编自芥川龙之介的作品,该影片与小说在叙事结构、意向的运用、表现的主题上都有很大的不同。 在叙事结构上:小说是樵夫、僧人、捕快、强盗、老妪、女人、和武士亡魂七个人面对按察使时对于案情的陈述的记录。三个主角相互矛盾的供词提供故事的轮廓,其他四个人的供词则起着补充情节、交代人物身份、故事背景的作用。电影沿用了小说的多重叙事角度,但电影将时间切分为三个维度,就像影片的场景有三个一样。我们可以将罗生门下、按察使审判处成为第一、第二叙述场景,将密林中成为被叙述场景。 在意向的运用上:小说绝大多数在于从司空见惯的小事中挖掘人性,所以更多关注于细节。但电影作为一个视听觉媒体,在有限的时间里讲述故事,更多的关注镜头的有效性,于是电影的意象有了更多的象征意味。比如阳光,在我看来就象征着人类的道德;密不透缝的大雨,就像那个阴沉、破败的场景一样裹挟、压抑着人性。 在表现的主题上:小说以几个人对同一案件的不同证词或告白,在扑朔迷离中凸现出人性。它描写了人性的丑恶,揭示了人的不可信赖和不可知,作者对人

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新闻学专业双学士学位教学计划(专业代码050301) (Journalism) 一、专业简介 新闻学专业隶属于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山东大学素以文史见长,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在百年山大的发展历程中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新时期以来,学院在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等方面又取得了长足发展,已经形成了学风扎实、实力雄厚、学科健全、学术梯队分布合理、教学质量优秀、学生工作异彩纷呈的良好局面。目前,学院在校学生中博士生150人,硕士生307人,本科生927人。学院教职工总数105人,其中专任教师87人,在岗教授40人,副教授30人,博士研究生导师25人,硕士研究生导师61人。 学院现设有博士后流动站,并先后获得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予权和新闻传播学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予权,现有文艺学、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审美文化学、文学与艺术传播学8个博士点和新闻学、传播学、设计艺术学等11个硕士生点。现有文艺学国家级重点学科,文艺学、中国古代文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设计艺术学等五个山东省重点学科。以文艺学学科为主体组建的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为教育部全国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学院现有汉语言文学、新闻学、广告学三个本科教学专业。学院设有为教学、科研服务的资料室、语音实验室、微机实验室、新闻摄影实验室、非线性编辑实验室、广告实验室(含苹果机房与sgi视频工作站)和多媒体教室等,办学条件和设施优良。 新闻学专业是学院的主干专业之一,该专业办学条件优良,学风扎实,注意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的教学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基础理论、业务能力及综合素质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二、培养目标和要求 系统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具有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修养,自觉遵纪守法;有为祖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而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 正确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熟悉党的方针政策,政治敏感较强;有比较深厚的综合文化基础知识和过硬的专业基础知识,有较高的文字水平及调查研究和群众工作能力;采访、写作、编辑和评论等新闻业务扎实;能比较熟练的运用一门外国语阅读报刊和专业书籍。具有获取知识、运用知识、创新知识的能力,能够比较熟练的运用计算机处理各种信息,并能够通过网络获取相关信息。 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较强的社会竞争力。 三、专业类别及授予学位 按计划要求完成学业者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四、教学进程、学时学分总体安排

新闻学是属于新闻传播学类

新闻学是属于新闻传播学类。 按照学科来说,新闻学是属于人文社会科学。 人文社会科学下面分: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 人文科学: 1.文学类: ①中国语言文学类:汉语言文学、汉语言、对外汉语、古典文学 ②外国语言 ③新闻传播学类: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编辑出版学、广告学 2.历史学类:历史学、世界历史学、考古学、博物馆学、民族学 3.哲学类:哲学、逻辑学、宗教学、心理学 所以新闻学是人文学科类。 请问文史类专业包括哪些? 回复:参加什么考试,考哪里的?请查阅是否有学科分类的说明,如果没有,公告上也没有要求,那你可以参考下《云南省公务员考试录用专业(学科)试行指导目录(2009年修订)》:文史体艺哲学学科含哲学、文秘、非汉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艺术类、历史类、档案学、教育学、体育学等九个门类。 (1)哲学类下设:哲学、逻辑学、宗教学、伦理学等专业。 (2)文秘类下设:汉语言文学、汉语言文学教育、汉语言、对外汉语、中国语言文化、应用语言学、文学、中国文学、新闻学、汉语言文学与文化传播、秘书学、中文应用、文秘与档案、文秘、秘书、现代秘书与公共关系、现代秘书与微机应用、公共关系与文秘、涉外文秘与公共关系、文秘与办公自动化、科技文秘、司法文秘、商务文秘、行政管理办公自动化、涉外秘书、涉外文秘、文秘教育、经济秘书、中文、现代文秘、行政管理等专业。 (3)非汉语言文学类下设:外国语言文学类、英语、俄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日语、波斯语、朝鲜语、菲律宾语、梵语巴利语、印度尼西亚语、印地语、柬埔寨语、老挝语、缅甸语、马来语、蒙古语、僧加罗语、泰语、乌尔都语、希伯莱语、越南语、豪萨语、斯瓦希里语、阿尔巴尼亚语、保加利亚语、波兰语、捷克语、罗马尼亚语、葡萄牙语、瑞典语、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土耳其语、希腊语、匈牙利语、意大利语、捷克语——斯洛伐克语、泰米尔语、普什图语、世界语、孟加拉语、尼泊尔语、荷兰语、芬兰语、乌克兰语、韩国语语言类、藏语、蒙语等专业。 (4)新闻传播学类下设: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编辑出版学、传播学、新闻传播学、广播电视编导学、新闻学与大众传播、广告学、媒体创意、传播学、法制新闻、新闻采编与制作等专业。 (5)艺术类下设:音乐学、乐器修造艺术、音乐教育、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戏曲作曲、音乐表演、指挥、演唱、键盘乐器演奏、管弦乐器演奏、中国乐器演奏、舞蹈学、舞蹈史与舞蹈理论、舞蹈教育、舞蹈编导、绘画、雕塑、美术学、美术史、艺术设计学、艺术设计、舞蹈编导、戏剧学、表演、导演、戏剧影视文学、戏剧影视美术设计、摄影、录音艺术、动画、播音与主持艺术、广播电视编导、影视教育、艺术学、影视学、广播影视编导、计算机美术设计、音乐工程、音乐剧、艺术管理、音乐教育、戏文、环境艺术设计、工艺美术学、主持与播音等专业。 (6)历史类下设:历史学、世界历史、民族学、博物馆学、考古学、文物保护技术、文物与博物馆学等专业。 (7)档案学类下设:档案学、科技档案、图书档案管理、图书馆学、信息资源管理等专业。(8)教育学类下设:教育学、中文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数学教育、生物学教育、人文教育、科学教育、文秘教育、物理学教育、化学教育、英语教育、小学教育、学前教育、特殊

2020中国传媒大学年现当代文学上岸经验帖

2020中国传媒大学年现当代文学上岸经验帖 1、先说择校 当初自己认真的把各个学校考的科目分析了一遍,由于本科期间自己的语言学就不好,所以挑学校时只要考语言类一律排除,这样一来就排除了不少学校,后来又分析了一下真题,中传现当代文学还是蛮适合自己的。 中传现当代文学考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当代文学、文学理论和古代文论,这些我觉得学起来都挺顺手的。确定下学校后,就开始按部就班的学起来了。 2、公共课学习 ①英语: 英语学习应该趁早,4月就开始做真题,我做的时候是卡着时间做阅读,每篇阅读20分钟以内,然后认真分析每一个单词、短语和句子,把不会的单词记录在一个本子上,每一个句子分析透。 这里涉及到一个背单词的问题,我是一开始背了一段时间的,但是感觉即使单词认识也做不对阅读题,所以干脆就不专门花时间背了,而是到后期背那个记录真题中单词的小本,作用还是很大的,至于单词

书,只是在有时间的时候翻一翻。除开阅读,其他的部分前期没有特别的训练,后期跟着文都老师的节奏走,效果也不错。 总之,前期复习我是以英语为主的,这样打下了基础,复习的时候只做真题,没有做模拟题,因为那些题与真题的风格毕竟不同,这样总共做了五六遍,英语分数75,对于我这样六级都没过的考生,分数已经很好了。 ②政治: 政治前期是一直跟着辅导班老师走的,自己看是在10月底,看的肖秀荣老师的《精讲精练》和《1000题》。 此外,等到11月底每天就主要背政治热点考点了,这里我极力向大家推荐肖秀荣老师的肖四和肖八,只要背了就能写上去。 总之政治复习大家看自己的情况,基础不好的话应该早一点看,因为政治哲学部分还是比较抽象的。 3、专业课复习 ①古代文学史: 中传指定的参考书是袁行霈的《中国文学史》,由于在卷面上古代文

中国海洋大学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015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一、学院简介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现有中文系、新闻与传播学系、文化产业系、汉学系共4个系,海洋文化研究所、王蒙文学研究所、青岛现代作家研究中心、儿童文学研究所、城市文化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日本研究中心等6个研究机构,依托学院的机构有文化部—中国海洋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中国海洋大学文史哲中心、青岛国家动漫创意产业基地动漫文学创意中心。现有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汉语言文字学、历史地理学4个硕士学位点。学院现有教职工76人,教师63人,其中博导3人,硕士生导师30人,正副教授35人,海洋历史文化、儿童文学、王蒙文学研究、汉字符号学、文化产业、民间文学等学术研究特色显著,处于国内领先或显著地位。学院重视国际交流与合作,与美国、英国、德国、日本、韩国、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台湾、香港地区的10多所大学有合作和交流关系。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师资力量较为雄厚,现有教授5名,副教授1名,现承担国家社科基金规划项目2项,获省部级社科优秀成果奖5项。本专业设4个研究方向:古代小说与戏曲、古代诗文、古代文论、历代民间文学与民俗文化。要求毕业生建立自觉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理念,系统熟练掌握专业基础知识与学术前沿动态,具备从事科研工作的方法与能力。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具有较为雄厚的师资力量,现有教授5名,研究方向的学术带头人在相关学术领域,或位于前沿位置,或具有一定知名度。已经出版本专业的专著十几种,在《文学评论》等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百余篇,学术成果获得多项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规划项目、文化部研究基地项目共5项。现担承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项、文化部研究基地项目1项。本专业设儿童文学研究、现当代作家作品研究、现当代文学与文化产业3个研究方向。 汉语言文字专业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授6名,副教授6名。设6个研究方向:语言与符号理论、广义文字研究、汉语词汇学、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广告语言与文化、话语与传媒文化研究。研究方向的学术带头人在相关学术领域的研究在国内有一定知名度和学术地位,在国内外著名出版社出版学术著作多部,在《中国语文》等重要学术刊物发表论文百余篇,完成省部级课题多项,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数项。 历史地理学专业设在海洋文化研究所,该所是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国家“985”哲社创新研究基地、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组成机构之一。现有教授3人、副教授4人、讲师3人,全部获有博士学位。该所编辑出版《中国海洋文化研究》辑刊,承担国家级、省部级重大、重点课题及国际合作课题,与韩、日、德、美、澳等国及港、澳、台地区学术界建有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关系。本专业现有海洋历史与文化遗产、港口城市与区域社会、海疆史地与中外关系等研究方向,注重对英、日、朝(韩)语水平较高的国内外研究生的招收和培养。 以上4个专业为中文专业基干学科或国家倡导的跨学科交叉学科,毕业生既可考博深造,也可胜任新闻媒体、文教出版、文化产业、政府机关以及其他企事业部门行业的文秘管理、策划宣传、教学科研及对外文化交流管理开发等工作。 二、招生专业目录 联系电话:5 联系人:周老师 专业代码与专业名称招生 人数 初试考试科目复试笔试科目 050103汉语言文字学22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 俄语或203日语或246朝鲜语③626语言学 理论④887汉语基础或889传播学汉语基础及理论或传播学 050105中国古代文学15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 语或203日语或246朝鲜语③627中国古代 文学④890古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含文学理论、中国文学史) 050106中国现当代文学20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 语或203日语③628中国现当代文学④891 文学概论或892儿童文学理论 儿童文学理论或中国现 当代文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