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西藏地勘工作的形势及其发展建议

浅析西藏地勘工作的形势及其发展建议
浅析西藏地勘工作的形势及其发展建议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ea137385.html,

浅析西藏地勘工作的形势及其发展建议

作者:顾和命

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3年第33期

摘要:地质工作从来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在西部大开发中,地质工作是当之无愧的侦察兵!” 改变西藏落后面貌,是国家亘古的梦想,探索西藏地质奥秘,是地质人久远的渴望。一是基础资料可以满足西部大开发的需求;二是初步了解了西藏矿产资源家底,形成了一批矿产资源的基地的雏形,为下一步勘查开发矿产资源铺了路;三是锻炼了一支精锐的队伍,培养了一批适应现代化地质工作的人才;四是改善了地质队伍的装备,使之比较能适应极端气候和环境中的野外作业。这些,都将会为今后在西藏开启高水平、大规模地质项目的建设开拓道路、奠定基础、培育条件。

关键词:地质找矿现状分析发展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S611

一、西藏地质工作的作用和性质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对矿产资源的利用成为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标志。矿产资源是人类生存发展的不可替代的物质基础,西藏地质工作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各类矿产,在我国社会生产中约80%以上的工业原料和约95%的能源来自矿产资源。民以食为天,是一条真

理,也可以说矿产资源就是工业的“天”。这就有力地说明地质工作在国家经济建设和保卫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的重要地位。地质工作是认识自然、反映自然,为各类矿山建设提供矿产资源的质和量及其外部建设条件信息,为工程建设提供与地壳运动相关的地质资料。因此,地质工作对重要矿产资源应保持一定的采储比,是非常重要的。地质工作具有探索未知的性质,勘查工作的前期,即普查工作阶段,常常得到有矿或无矿的结果,故以找矿为目的的地质工作有比其他行业更大的风险性。

二、找矿现状及形势分析

找矿现状:西藏境内的地质矿产工作始于和平解放后的1951年。1956年西藏地质局成立,历经西藏地矿局、地矿厅等多次机构变更,2001年1月19日经区人民政府批准成立为西藏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为自治区政府直属正厅级事业单位。从1956年建局至今通过几代西藏地质人的努力,西藏地勘工作取得了极大的成果:目前,西藏已发现矿床、矿点及矿化点3000余处;涉及矿种有102种。其中西藏的铬、铜的保有矿产资源/储量以及盐湖锂矿的资源远景列全国第一位,而铜、铬皆为国家最主要的紧缺矿产。特别是玉龙、驱龙、多龙特大型铜多金属矿区的勘查成果,确定了三江成矿带、冈底斯成矿带和班公湖—怒江成矿带等三条成矿带具有巨大的资源前景。

西藏经济发展现状探析

西藏经济发展现状探析 摘要:西藏自治区是祖国西部的重要门户,现如今,一切从西藏实际出发,研究和制定 西藏经济发展战略,开发资源,振兴经济,对实现“中国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论述了 西藏自治区的发展现状,继而分析了西藏自治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种种问题,最后提出了解 决西藏经济发展问题的对策,以期望能够对西藏地区的经济发展,彻底改变贫穷落后面貌提供 一点可借鉴之处。 关键词:西藏自治区;经济发展现状;存在问题;解决措施 一、西藏地区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西藏自治区在成立的近五十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等方面 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与发达地区和全国平均发展水平比起来,差距还相当大。在2013 年国内生产总值中,西藏自治区为807.67 亿元,为全国倒数第一。2014 年10 月,西藏地方财政测算收入仅为15.30 亿元,亦为最后一名。从以上数据中,可以看出,西藏经济虽有所发 展,但是仍存在很大问题。西藏地区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交通仍不十分便利,很多资源仍需 从外地运输补给。以农牧业为主的西藏,其实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现如今,西藏地区教育, 金融方面还远远落后,在这方面仍可大有作为。 二、西藏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西藏产业结构单一 西藏地区经济落后主要表现为经济结构层次的地下,即整体上尚处于传统农牧业阶段。西 藏平均海拔4000 米以上,自然条件比较恶劣,多以放牧为主。可藏区放牧仍处于传统放牧, 并未呈现出现代牧业的商品化、专业化、企业化、规模化的特征。 交通不发达也在一定程度上使藏区产业结构单一。西藏地区公路密度小,路面通行能力 差。西藏地区共五个机场,分别分布在拉萨、昌都、林芝、阿里、日喀则,但航线较少,飞行 条件也比较差,民航方面也存在很多不便。所以藏区多为自给自足的生活状态。经济贸易减 少,使藏区产业结构单一。 (二)西藏地区人力资源不足 数据调查显示2012 年西藏全境公共图书馆仅77 个,而在2000 年数目仅为 1 个。可见西藏公共教育事业依然存在巨大问题。近年来国家大力发展西藏地区教育事业,虽然有很大进 展,但培育的人才对于西藏经济发展还是远远不够的。同时西藏教育和职工素质状况,直接影

加强领导班子能力建设

加强领导班子能力建设 加强领导班子能力建设,是加强和改进地方组织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新形势下,打造一个具有战斗力、吸引力、凝聚力和亲和力的领导班子,建设一支能征善战的干部队伍,是实现县域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坚强保证。 增强学以致用的能力。 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把政治理论学习作为 掌握知识,提升素质的重要手段,作为加强修养,陶冶情操的重要途径,作为一种政治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思想境界。要健全完善《中心组理论学习制度》、《学习培训考核制度》等一系列强化、增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学习动力的制度和办法。 主要领导要带头学、按需所学、学以致用,通过学习、交流、研讨等途径,提高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工作能力和水平,为解决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改革发展难题打下良好基础。 根据要求,提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增强发展意识,明确发展方向,提高发展本领。要紧密围绕党政确定的工作思路和各项经营奋斗目标,着力解决当前领导班子中存在的思想不够解放、思路缺乏创新、工作缺乏激情等不符合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问题。

增强创新的能力。 创新能力是班子领导力的重要体现,要使企业又好又快发展,就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要着眼于企业科学发展、加快发展、领先发展、努力创新发展观念、转变发展模式、破解发展难题。要解放思想,坚持在创新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只要是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就要大胆地闯、大胆地试、大胆地干。 要进一步规范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运行机制;要强化收费考核和管理,严格实行资金审批制度、大额资金运作必须坚持集体决策,实行责任追究。要制定政策,完善机制,盘活资产,最大限度地发挥闲置资产、废旧场地的增收创效能力。 领导班子要建立健全责任机制和协同机制,班子成员既要充分发挥个人的负责精神和主动性、又要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增强班子的整体创造力、战斗力。要建立总结反思机制,不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弥补不足、完善标准、规范程序。 增强团结协作的能力。 增强领导班子团结协作的能力,是提高班子领导力的有效途径。通过完善各种机制,收到好的效果,完善重大事项决策机制,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进一步健全

--论能力建设及其意义

论能力建设及其意义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作出《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从而引发了有关能力和能力建设的议题。 能力建设是指各级给类主体为了开发人的潜能而展开的能力教育、培养、配置、使用、管理和鼓励的活动过程,以及作为个体主体的人树立能力价值观,养成能力型人格,增强能力素质,不断提高和完善自己能力的过程。能力建设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完成具体的任务而进行的技能训练,更重要的是使人最终形成全面的能力体系,并使一切人的潜能均得到全面而充分发展。能力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当前加强能力建设,关键是要进行一系列创新,即确立以人的能力为本制度体系;建立和完善人的能力开发、使用和激励的机制;通过组织结构、层次结构和职权结构的创新,建立能力型组织;实行以能力制度为核心的管理;摒弃应试教育,实行素质教育和能力教育。 关键词:能力;能力建设:能力建设的意义

论能力建设及其意义 一 当前知识经济和信息化时代,越来越多的国家已认识到:在所有资源中,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在所有资本中,人力资本是第一资本;在综合国力中,人的能力特别是科技创新能力是第一国力。可以说,21世纪是创新能力竞争的世纪,是人的创新能力竞争的世纪。培养创新型人才和提高人的创新能力的根本途径就是进行能力建设。 把握“能力建设”的关键首先上如何界定“能力”和“建设”这两个概念。我们认为,能力(也叫主体能力)是主体智力和体力的总和,是指具有一定素质的社会主体从事对象性活动的内在可能性及实际本领,是主体内在创造性力量的外化活动和水平体现,是人和社会发展的内在力量。 至于“建设”一次,以往人们大多是从空间的外在的意义上来理解。我们认为,作为一种活动过程的能力建设,其“建设”一词应该是既有空间上的“建立、设立”之意,如教育设施的建造、组织机构的设立等,也有时间上的“渐进、持久”之意,如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等;既有外在意义,如能力教育、使用和管理等一系列活动,也有内在意义,如主体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自我完善的能力修养活动等等。所以,能力建设应是一种环境和自我相联动、外塑和内修相结合的不断开发和提升人的潜能的系统过程。 基于上述对“能力”和“建设”两词的理解,我们认为能力建设就是各级各类主体(国家、社会、组织、家庭等)为了开发人的潜能,进而促进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而展开的能力教育、培养、管理和激励的活动过程,以及作为个体主体

常见的几种小组社会工作模式资料讲解

常见的几种小组社会 工作模式

1、社会目标模式(social goals model) 作为最早形成的小组工作模式之一,社会目标模式主要运用于社区发展的项目或领域。其注重的是社会责任和社会变迁,强调培养公民的社会责任、社会参与和社会行动的能力。 (1)理论基础 社会目标模式的理论基础主要源于社会学和系统论。系统论视人类社会、社区都是一个一个的系统,每个系统内部的要素之间都是耦合在一起的,并且彼此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社会学关注的则是社会与个人、群体与个人的关系,社会转型、社会变迁与社会行动。因此,小组工作的社会目标模式的假设前提在于,小组是一个具有共同发展目标的共同体,组员与小组之间、组员与组员之间的互动具有改变和发展的积极功能,通过小组的活动可以培养组员的社会责任、社会意识,提升他们的社会参与、社会行动和自我发展的能力。 (2)实施原则 总体而言,社会目标模式下的小组工作,大都结合社区发展的一些项目或活动来举行,以谋求社区居民和整个社区的发展,强调小组组员之社会责任、社会参与和社会行动能力的培养。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社会工作者在开展小组工作实践中,自始自终都要强调和贯彻如下几点原则性的“工作意识”: ①致力培养并提升小组组员的社会意识和社会责任。要看到,每个小组的组员都具有社会参与的动力和潜能;关键是通过小组与

组员、组员之间的互动来激发这种动力和潜能,从而提升其社会意识和社会责任;特别关注和吸引弱势群体成员参加小组活动,特别关注提升弱势群体成员的社会意识、社会责任和社会参与能力。 ②致力发展小组组员的自我发展能力、社会参与和社会行动的能力,特别是他们建立和扩大社会资本、整合社会资源、参与和改变社会环境的能力。 ③致力通过小组领袖的培养,培育有利于社区各方面发展所需的领袖人物,提升他们推动社区和社会变迁的意识与能力,特别是规划和执行社区发展项目、影响社会政策改变的能力。 ④致力小组工作目标与社区发展目标的一致性,特别是要针对社区的需求问题,吸引和选择合适的社区成员参加小组活动,并结合上述需求和问题,制定小组工作目标,设计活动项目。 (3)社工角色 社会目标模式将社会工作者视为富有影响力的人,负责培养小组组员的社会意识,并希望借助其工作,在小组中孕育出一种新的价值体系。社会工作者凭借自身的社会责任感,鼓励、引导小组组员发生改变,并且组织、策划小组组员的集体行动,以达到影响社会变迁的效果。 2、治疗模式(remedial model) 作为小组工作的一个传统模式,治疗模式是精神医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的结合与运用,旨在治疗和解决个人的社会问题,改变个人的社会行为。

自我发展能力的概念

2012年11月刊 改革与开放 自我发展能力的概念研究 青雪燕 (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成都610064) 摘要:自我发展能力的概念近年来越来越多地被运用于多个领域,它站在系统主体发展的角度上,强调系统内部的自身基础和造血功能,但并不排除外力的扶持和推动作用。我们都知道,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因此对于自我发展能力内涵的把握和理解,有助于我们探究系统依靠自身发展的路径和方法。 关键词:自我发展能力概念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自我发展能力的研究大多集中在经济发展方面,涵盖了区域自我发展能力、农村自我发展能力、企业自我发展能力等,同时,此概念在教育方面的运用也较多。因此,要对广义的自我发展能力概念做出界定,就必须对其在各领域的运用加以消化,提取出共性特征。 一、个人自我发展能力 (一)个人自我发展能力概述 对个人自我发展能力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亚当·斯密,他提出的劳动分工理论中,认为通过劳动分工可以有效地提高工人的专业化程度和熟练程度,从而在提升个人创造财富的能力的同时提高了劳动效率。 阿玛蒂亚·森的“可行能力”也是有关个人能力的溯源之一。他把增加个人的能力作为发展的终极目标,认为“可行能力”就是指一个人在追求有价值的个人目标时所具备的,能实现的、各种可能的功能性活动组合。透过森的研究可以发现,他认为可行能力是个人发展必须具备的条件,并且强调依靠自食其力创造财富。因此,个人能力是发展的终极目标,发展是达到个人全面自由的过程[1]。在这里,我们已经可以窥见个人自我发展能力的影子。 国内学界对于自我发展能力的研究在早期主要集中在教育教学上。刘艳华将学生的自我发展能力看作是一个过程,学生要将各种知识和技能进行自主归纳、吸收和升华,形成自主、自为、自律、可持续发展的主体潜力能力[2];莫晨宇提出了学生的自我发展能力是指以个人自身条件为基础的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不完全排除教师和社会的外力推动作用[3]。这一观点注重创新和独立思考,认为教师、社会等外部资源对于自我发展能力的培养起辅助性作用,不能完全排除。我十分赞同,如何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利用好外部辅助性资源也是自我发展能力的重要内容之一。除此之外,沈茂英在论述农村地区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建设的问题时,认为自我发展能力是一个人运用所学知识、技能,获取、利用社会资源,实现自身价值的能力[4]。在这里,笔者也同时强调了自我发展能力的内部动力和对外部资源的利用。 (二)个人自我发展能力特点 从学者对个人自我发展能力论述中,我们可以概括出以下几个特点:一是自主性,包含自生性和主动性。自生性强调主体的作用,主要依靠内部动力促进个人的发展,而主动性则强调充分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拓展个人能力;二是过程性,即个人自我发展能力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需要循序渐进、逐步提升;三是不排除外部资源利用,要根据自身需要将外部资源适当为我所用,将外力转化为内力;四是内生性,即依靠知识和技术的积累、创新,使能力主体的结构得以升级和完善[5]。在这里是指通过自身各因素之间的协作配合,实现个人实质性的提升和发展。 二、企业自我发展能力 (一)企业的自生能力 说到企业的自我发展,不得不提林毅夫教授和谭国富教授提出的“自生能力”,这是专门针对企业发展提出的概念。所谓自生能力,是指“如果一个企业通过正常的经营管理,预期能够在自由、开放和竞争的市场中赚取社会可接受的正常利润,那么这个企业就是有自生能力的,否则,这个企业就是没有自生能力的。如果一个企业预期不能获取社会可接受的正常利润,那么就没有人愿意投资,这样的企业除非政府提供支持,否则就不会存在[6]。”林毅夫认为,在开放、竞争的市场中,一个正常经营的企业在没有外部扶持的条件下,如果能够通过管理获得市场上可以接受的正常利润率,那么这样的企业就具备自生能力[7]。 (二)企业自我发展能力 对于企业的自我发展能力,早在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就指出“增强企业活力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我认为这里讲的企业活力就是企业自我发展能力的雏形。企业要具备活力,单单依靠国家政策扶持远远不够,更多地还是来源于企业自身。所以这里强调企业要在服从国家计划和管理的前提下,具有一定的自主权利,使其生产经营具有多样性、灵活性和进取性,成为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具有自我改造和自我发展的能力。同时还强调企业活力的源泉来自于企业内部脑力劳动者和体力劳动者的积极性、智慧和创造力,这强调了企业自我发展能力的主体性特征。除此之外,在《林业企业经济自我发展能力研究》一文中,课题组建构了林业企业自我发展能力的层次结构图,自下而上包含了生产自然条件、劳动力素质、技术装备水平、产业结构等十项内容。并将合理利用现有资源、国家的扶持政策、企业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等方面作为促进自我发展能力提高的重要途径。这里的企业自我发展能力包含多个方面,既包括外部的扶持又具备对内部资源的合理利用及企业自身各要素的优化升级。 (三)企业自我发展能力特点 从对企业自我发展能力的论述中,可提炼出如下的几个特点:一是自生性,即强调企业在没有外部扶持的条件下实现自身的发展,但没有外部扶持并不代表不利用外部资源与支持;二是内生性,强调企业要依靠知识和科技创新,对内部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促进自身结构优化升级,并且强调提高企业内部劳动者的素质,调动积极性和创造力;三是对于外部的资源、政策等投入和扶持采取合理利用的态度。 三、区域自我发展能力 (一)区域自我发展能力概述 对于区域自我发展能力在中央层面第一次明确提出是在党的十六大上“西部地区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增强自我发展能力”,随后 128 --

西藏金融业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西藏金融业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摘要:近年来,西藏的经济和社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其中金融业的平稳健康发展对西藏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 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60余年来,西藏金融服务网络不断扩大,银行业信贷总量明显增长,证券业、保险业稳步发展,金融体系不断完善,金融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但与其他兄弟省区相比,西藏金融业的发展还存在很多问题。 关键词:西藏;金融业;现状;问题 一、西藏金融业发展现状 (一)银行业稳步发展,货币信贷总量明显增长 自中国人民银行西藏办事处于1952年正式成立以来,经过60余年的发展,西藏全区服务网络的覆盖面不断扩大。截至2013年,共有银行业金融机构600多家,其中西藏自治区中国民生银行拉萨分行被批准设立,林芝民生村镇银行也成功组建,西藏金融服务体系正日益完善(见表1)。此外,银行货币信贷总量也在不断增长。截至2013年,西藏自治区银行业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达2499.08亿元,比2012年增加448.51亿元,增长率在20%以上。其中,单位存款以定期化态势较快增长,个人存款以储蓄存款为主,呈稳步上升趋势;从存款部门看,财政性存款大幅下降,企业

存款增幅较快,机关团体存款新增额较大。西藏自治区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为1076.69亿元,比2012年增加412.94亿元,增长62.21%。 表12013年西藏自治区银行业金融机构情况 机构类别 营业网点 机构个数(人)从业人数(人)资产总额(亿元)法人机构(个) 大型商业银行59769632295.060 国家开发银行和政策性银行27760.270 股份制商业银行18814.690 城市商业银行1187164.621 城市信用社0000 主要农村金融机构0000 财务公司0000 信托公司0000 邮政储蓄75581220 外资银行0000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13001 其他0000 合计67778942656.72 数据来源:西藏银监局

加强自身能力建设 努力做好本职工作

加强自身能力建设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公务员通用能力学习培训心得体会 近期,按照全省公务员通用能力学习培训要求,我积极参加了镇党委、政府组织的公务员通用能力学习培训,系统地学习了《公务员通用能力培训教程》、《突发事件应对法》等,使我获益匪浅。这次培训,让我更明确地了解到作为一名国家公务员,所应掌握的知识、技能和所要遵守的行为规范,更好地完成角色转换。通过学习和培训,笔者认为作为一名党委政府办公室主任,不仅要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正确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依法行政,努力建设学习型政府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还要加强自身的能力建设,提高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增强领导能力和水平,讲究领导艺术,努力做好本职工作。 一、能力建设的重要性 人的能力除了某些潜能之外,不是与生俱来,而是要通过后天不断地学习、实践锻炼逐步培养出来的。那么,什么是能力和能力建设呢? ㈠能力的概念 有学者指出,所谓能力,是人的综合素质在现实行动中表现出来的正确驾驭某种活动的实际本领、能量和实现人的 价值的一种有效方式,也是社会发展和人生命中的积极力量。能力的结构主要包括: 德能、体能、技能、智能和潜能。 德能指的是主体对社会行为准则或规范的认识、理解和领悟并据的遵循、外化的能力;体能是指人的生理上与心理上的健全程度。技能是指人的基本技术与掌握生产流程、合理规划的熟练程度。智能是指人在各种领域中进行创造性开发及其创新性含量的程度。潜能,即主体通过自然遗传、文化继续、社会实践获得的处于可能状态的技能和本领,亦即主体具有的、但处于潜在的、尚未转为现实的能力。

从能力的基本概念和能力结构来看,能力是人的综合素质在行为外化的表现,能力受道德和理性的引导,反映出人驾驭活动本领的大小和熟练程度,且有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之分,是实现人的价值的一种方式。因此,人的能力包括知识、智力、专业技能、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 ㈡能力建设 既然人的能力是在后天的实践活动中形成的,那么要提高人的能力就离不开实践活动。理论知识要靠学习来获得,而学到的理论知识又只有运用于实践,才能现实地发挥作用;人的智力是人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个人如果离开了实践活动,他的智力就会沦为普通动物一样的水平;人的专业技能只能在其职业活动过程中形 成,不同的职业活动形成不同的专业技能;人的实践能力更离不开实践活动;人的创新能力不是天赋的,也不是一时形成的,而是在人的长期实践活动中逐渐积累起来的。所以,人的能力是与人的实践活动直接相关的,是可以通过人的实践活动表现、实现和确证的。 能力本身具有发挥和发展的内在冲动。一个人有了能力,总会有一种冲动,就是想得到一个舞台去发挥和施展,不同能力的人需要不同的舞台。人的能力又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变化的,因此,能力建设也要反映时代发展的要求,也要与时俱进,具有创新性。 ㈢能力建设的必要性 我们党和国家领导人历来十分重视能力建设问题。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是我们党执政以后一直强调的问题。毛泽东同志指出,正确的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这是从作风和本领方面谈论执政能力问题。邓小平同志提出了适应新时期党的任务需要的“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方针,强调要抓紧培养一大批德才兼备的党政军领导骨干,这主要是从制度和素质两方面谈论领导干部的能力建设问题。江泽民同志指出“我们的各项工作能否做好,我们能否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掌握主动,我们的事业最终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党的领导

常见的几种小组社会工作模式

1、社会目标模式(social goals model) 作为最早形成的小组工作模式之一,社会目标模式主要运用于社区发展的项目或领域。其注重的是社会责任和社会变迁,强调培养公民的社会责任、社会参与和社会行动的能力。 (1)理论基础 社会目标模式的理论基础主要源于社会学和系统论。系统论视人类社会、社区都是一个一个的系统,每个系统内部的要素之间都是耦合在一起的,并且彼此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社会学关注的则是社会与个人、群体与个人的关系,社会转型、社会变迁与社会行动。因此,小组工作的社会目标模式的假设前提在于,小组是一个具有共同发展目标的共同体,组员与小组之间、组员与组员之间的互动具有改变和发展的积极功能,通过小组的活动可以培养组员的社会责任、社会意识,提升他们的社会参与、社会行动和自我发展的能力。 (2)实施原则 总体而言,社会目标模式下的小组工作,大都结合社区发展的一些项目或活动来举行,以谋求社区居民和整个社区的发展,强调小组组员之社会责任、社会参与和社会行动能力的培养。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社会工作者在开展小组工作实践中,自始自终都要强调和贯彻如下几点原则性的“工作意识”: ①致力培养并提升小组组员的社会意识和社会责任。要看到,每个小组的组员都具有社会参与的动力和潜能;关键是通过小组与组员、组员之间的互动来激发这种动力和潜能,从而提升其社会意识和

社会责任;特别关注和吸引弱势群体成员参加小组活动,特别关注提升弱势群体成员的社会意识、社会责任和社会参与能力。 ②致力发展小组组员的自我发展能力、社会参与和社会行动的能力,特别是他们建立和扩大社会资本、整合社会资源、参与和改变社会环境的能力。 ③致力通过小组领袖的培养,培育有利于社区各方面发展所需的领袖人物,提升他们推动社区和社会变迁的意识与能力,特别是规划和执行社区发展项目、影响社会政策改变的能力。 ④致力小组工作目标与社区发展目标的一致性,特别是要针对社区的需求问题,吸引和选择合适的社区成员参加小组活动,并结合上述需求和问题,制定小组工作目标,设计活动项目。 (3)社工角色 社会目标模式将社会工作者视为富有影响力的人,负责培养小组组员的社会意识,并希望借助其工作,在小组中孕育出一种新的价值体系。社会工作者凭借自身的社会责任感,鼓励、引导小组组员发生改变,并且组织、策划小组组员的集体行动,以达到影响社会变迁的效果。 2、治疗模式(remedial model) 作为小组工作的一个传统模式,治疗模式是精神医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的结合与运用,旨在治疗和解决个人的社会问题,改变个人的社会行为。 (1)理论基础

个人能力是如何提高和发展的

个人能力是如何提高和发展的 如何提高个人能力,我觉得应着重从三个方面入手: 一、要树立不断学习的理念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学习是一场革命,是创新的基础,是一个开拓视野、塑造自我的过程,是一个丰富思想,加深认识的过程。学习不但能增长我们的知识,而且还能让我们在面对复杂的工作时,具有头脑清醒、处臵得当、应对及时的工作能力,让我们在工作中能够开拓创新、与时俱进。所以,我们要通过不断地学习,在思想上跟上发展的步伐,符合变革的需要,在发展中塑造自我。就像我们现在这个大学生村官来说,我们作为新时代的一个新的团体,面对社会上的各方面的监督,我们在工作中就要拿出我们大学生的素质和气质来,以展现我们大学生村官的新面貌。如我们高镇长说的我们大学生村官的首要任务是学习,我们就更要不断学习,不学习,就要落后,就不能适应工作发展的需要。 学习目的是要学以致用。“学”是一个掌握知识的过程;“习”则是将知识运用到实践的过程。不能说“我今天学了什么”,而要说“我今天学会了什么”。在农村工作给了我许多学习机会,但是农村工作有其复杂性,仅仅靠理论学习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因此,我们就要向机关干部和村干部不断的学习他们的工作方法,以此来面对繁琐复杂的农村工作。在工作中,

要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通过反复实践证明,只有联系实际,才能促进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才能不断拓宽知识面,使自己的个人素质达到一个质的提升。 二、要树立善于思考和勇于创新的意识 古人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勤动脑、勤思考,才能把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如最近一段以来我们的主要工作预防手足口病和环境综合整治月来说,我们下村以后如果直接以上级的命令的口气对村里分配工作的时候,村里可能会敷衍了事,甚至会适得其反,那我们就需要思考,如何在和村里沟通的时候注意方式方法,让村里保质保量地完成镇里安排的工作。因此我们只有把研究思考贯穿到工作的全过程中去,才是寻找最佳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知识的应用过程要有创新,创新要从实际出发,不能为创新而创新,创新的同时还应注意对传统优秀思想的师承,创新切忌脱离实际,盲目地追求新奇。 三、要具备爱岗敬业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重实际、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是我今后的工作目标。在实际工作中,不是被动服从,要积极主动;不是粗枝大叶、要尽职尽责;不说“我今天做了什么”,要形成“每天为村里多做点事”的习惯。同时,我们还要加强自己的作风建设,因为,只有具有强烈纪律观念的人,才一定是敬业的好干部。 “工作就意味着责任”。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工作的本质就是

影响西藏经济增长的因素分析

影响西藏经济增长的因素分析 西藏民族学院代敏华、卢俊、王成 摘要:本文分别从投入产出的角度和国民收入核算的角度对影响西藏经济增长的因素进行了分析。 从投入产出的角度,本文借助《西藏统计年鉴》的数据(数据范围为1985—2009年),通过时间序列的自相关性的去除,建立了西藏产出GDP关于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劳动力投入和技术进步的C-D生产函数,得出的主要结论是西藏经济的增长总体上仍是资本和劳动力高投入、高消耗的外延式粗放型增长方式,增长质量不高,为此西藏要想大力促进经济的增长,需要从树立科学的发展观、重视人力资本投资以提高劳动者素质、以及进行制度创新等方面进行努力。 从国民经济核算的角度,本文通过《西藏统计年鉴2010》的数据(数据范围为1981—2009年),并借助主成分回归的方法去除数据的多重共线性,建立了西藏GDP关于消费、投资和出口的计量经济模型,得出的主要结论为:消费在影响西藏GDP的这三个因素中对GDP的刺激作用最强,投资其次,净出口最弱。为此,要想保持西藏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西藏政府应进一步制定合理的消费政策、优化消费结构,加大投资力度,并优化商品出口的结构,大力培养新的出口增长点,提高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关键词:经济增长;C-D生产函数;投入;产出;国民收入核算

目录 1.引言:问题的提出 (1) 2.从投入产出的角度分析 (1) 2.1指标的选择与数据说明 (1) 2.2模型理论形式的构建 (3) 2.3模型的求解及检验 (3) 2.3.1模型的普通最小二乘估计与检验 (3) 2.3.2模型序列相关性的去除 (5) 2.4对模型结果的分析 (6) 3.从国民收入核算的角度分析 (6) 3.1指标的选择与数据的描述 (6) 3.2模型理论形式的构建 (8) 3.3模型的求解及检验 (9) 3.3.1模型的普通最小二乘估计与检验 (9) 3.3.2多重共线性的检验 (9) 3.3.3模型的主成分回归 (10) 3.3.4模型诊断 (11) 3.4对模型结果的分析 (12) 4.结论与启示 (12) 参考文献 (15) 附录:文中模型建立所用到R统计软件代码 (16)

西藏个人工作总结

西藏个人工作总结 篇一:西藏班总结汇报材料 绍兴县西藏民族中学汇报材料 一、学校基本情况: 绍兴县西藏民族中学,是根据党中央、国务院“教育援藏”指示,在内地创办的首批西藏班(校)之一,也是全国内地初中西藏班(校)中规模最大的学校。学校三易其址,三易其名,1985年创建绍兴一中西藏班,1998年迁址柯桥,设立绍兴县柯桥中学西藏班,20XX年浙江省、绍兴县再次联合投资3800万元新建校舍,20XX年4月竣工,建立绍兴县西藏民族中学。学校占地57.8亩,建有行政楼、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学生公寓、食堂、体育馆,教学区设有微机房、语音教室、报告厅、多媒体教室等,教学和生活设施先进,装备现代化。学校原设4个年段16个班级,800名学生,按教育部的要求四改三后,学校现有3个年段14个班级,600名学生,仍是全国内地初中西藏班(校)中规模最大的学校。我校共有教职员工94人,其中藏族教师5人。 二、学校取得的主要成绩: 在教育部、省、自治区、市、县人民政府和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关心和支持下,学校经历了由初创、发展到壮大的办学历程,共为西藏自治区培养了近三千名优秀毕业生,先后被评为绍兴县年终考核一等奖单

位、局级先进单位、县家长满意学校、县文明单位、市级绿色学校、市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市级文明学校、省a级食堂、省九年制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省示范性初中、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省首批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单位、全国教育援藏先进集体、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 三、学校管理工作的主要做法: 1、明确工作目标、任务及原则,确保民族教育工作的健康发展。 学校坚持以“坚持以人为本,着力构建和谐汉藏校园;提升内涵品质,积极发展优质民族教育”为办学目标,始终围绕“平安、质量、发展”这个中心任务,在具体工作中坚持一丝不苟保平安,坚定不移抓质量,聚精会神谋发展。以“爱、严、细”作为我们的工作原则;以“严谨、务实、求真”作为我们的工作态度;以“科学、创新、高效”作为我们的工作方法;力求在工作过程中要求做到:用心、用情、用爱,对学生教育做到悉心指导、严格管理、慎重处理,确保学校民族教育工作的健康发展。 2、以扎实开展“三爱(爱学生、爱工作、爱生活)”教育活动和设立“雪域”讲坛为载体,示范引领,加强两支队伍建设。 (1)是抓好干部队伍建设。继续发扬团结实干、率先垂范的工作作风,加强学习培训,提高自身能力水平,进一步提升领导力和执行力。(2)是抓好师资队伍建设。通过开展“三爱”教育活动和设立“雪域”讲坛,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学生观、质量观,爱岗敬业,突出爱与责任;落实教师专业发展培训

中央西藏工作协调小组机构情况

西藏自治区有关人士昨晚对南方都市报记者证实,中央西藏工作协调小组的工作范围今年开始已经扩大:从原来的西藏扩至西藏和甘肃、四川、青海、云南4省藏区。随着8月1日援青干部正式启动,对西藏和4省藏区的区域性部署正式进入实践阶段。 西藏和4省藏区“一盘棋考虑” 今年1月,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与以往4次座谈会不同的是,此次会议上,中央对其它藏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关注提出了一个区域性计划。据新华社报道,座谈会“对推进西藏实现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做出了战略部署”,“还对加快四川、云南、甘肃、青海省藏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全面部署”。 “也就是说,中央对西藏和4省藏区开始作为一盘棋考虑。”长期研究西藏问题的北京大学国家关系学院副教授张植荣昨晚对南都记者说。他说,2008年,中央开始部署西藏和4省藏区的区域性治理。今年年初的西藏工作座谈会,则是首次公开提出这一概念。 贾庆林任西藏工作协调小组组长 目前,我国在西藏和新疆分别设立中央级工作协调小组。根据《人民政协报》2006年7月8日报道,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亲自担任西藏工作协调小组组长。 这则报道中提及,西藏工作协调小组的主要工作职能是:担负对达赖集团斗争和藏区稳定。2003年以后,该协调小组的工作领域和内涵得到扩大———加强了对西藏发展问题的宏观指导和综合协调,加大了对其他藏区的关注和支持力度,完善了五省区反分裂斗争的领导体制和相互间的协调配合。 接受采访的西藏有关人士表示,目前西藏和4省藏区的区域性发展由统战部具体负责。公开报道显示: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央统战部部长杜青林担任该协调小组副组长,曾代表中央多次与达赖交涉的中央统战部常务副部长朱维群则为协调小组办公室主任。 据新华社报道,7月下旬,杜青林调研青海和甘肃两省。8月中旬,又与朱维群一起调研西藏,并在西藏日喀则召开了藏传佛教寺庙民主管理工作经验交流会。 参照援藏经验支援4省藏区 南都记者注意到,1月的西藏工作座谈会之后,以西藏和4省藏区名义召开的工作会议和活动非常频密,包括5月的西藏及四省藏区扩大新农保试点工作会议、6月的西藏和四省藏区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等。 张植荣认为,经过上半年的筹备,8月份中央对口支援青海藏区工作的正式启动,标志着西藏和4省藏区的区域性发展进入了实践阶段。 据《青海日报》报道,8月1日,来自中央和国家机关以及北京、上海等省市的102名援青干部抵达青海,在进行为期3天的集中培训后,目前已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开始工作。

小组工作未来发展趋势

小组工作未来发展趋势 一、能力目标 1、小组工作的定义:社会工作的基本方法之一,也称为团体工作。指以团体或小 组为对象,并通过小组或团体的活动为其成员提供社会服务的方法。其目的是 促进团体或小组及其成员的发展,使个人能借助集体生活加快自身的社会化; 协调和发展个人与个人、个人与团体和团体与团体之间的社会关系;发挥团体 或组织的社会功能,促进社会的进步与健康发展。 2、小组工作的发展:内地——辛亥革命后大陆就出现了不同性质的小组,其中一 些救济型、互助性的小组,基本上五种类型:(一)、私人办的社会救济福利小 组,(二)、官方办的社会救济福利小组,(三)宗法性的社会救济福利小组,四、 宗教性的社会救济福利小组,五、外国人办的社会救济福利小组。这些帮助小 组在帮助有困难的人渡过难关曾起到一定作用。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出现了11 种类型的小组:行业性小组,群众性小组,文化艺术小组,体育工作小组,社 会福利小组,基金会,新闻工作小组,联谊性小组,宗教小组,在中国注册登 记的国外工作小组,这些小组基本上是以任务为本的小组,缺乏专业人员的介 入,基本上通过行政手段来提供服务的。专业的小组在内地的发展基本上是90 年代初期,随着高校社会工作专业系的建立,小组工作作为一门专业方法在内 地进行传播。目前内地小组工作的领域主要包括:学社、妇女、青少年、老人 和残疾人等。目标基本上为:发挥个人潜能,学习解决问题能力,适应社会变 革,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小组类型主要是:成长小组‘支持小组’互助小组和 治疗小组等。从事专业小组工作人员主要为社工专业毕业生和在校专业教师和 学生。 二、知识目标 1、定义:以团体或小组为对象,并通过小组或团体的活动为其成员提供社会服务 的方法。 2、要素:小组目标、小组契约、小组工作者、小组成员、小组规模、小组时间、 小组空间 3、功能:(1)提供一种归属感; (2)提供验证事实的机会;

在西藏工作过回内地工作,工龄是依据下列文件执行的

在西藏工作过回内地工作,工龄是依据下列文件执行的 有很多朋友从西藏高原回内地工作,都需要从原单位出具证明,但有的单位告知,不知道文件号,或是让你自己找到文件依据,对于回到内地的朋友实在是有点不太方便,正好我手里有文件的编号,也是帮朋友开证明时,特意留下的。如果有朋友需要,请留意或是记下。 在藏工龄折算:国务院(1978)104号,劳动人事部(82)32号,藏劳险字(89)047号。 在藏工龄折算可参考以下文件:国务院(1978)104号,劳动人事部(82)32号,藏劳险字(89)047号。 从事井下、高温、低温等特殊工种的,每工作一年,按一年3个月计算工龄,折算率为四分之五;从事有毒有害特殊工种的,每工作一年,按一年6个月计算工龄,折算率为二分之三;常年在海拔3500米以上的高山高原地区工作的,可以参照从事井下、高温作业的规定折算工龄;常年在海拔4500米以上高山高原地区工作的,可以参照从事有毒有害工作的规定折算工龄。 劳动部办公厅关于驻藏人员折算工龄问题的复函 【颁布单位】劳动部办公厅 【颁布日期】19940318 【实施日期】19940318 【章名】全文 中办国办信访局: 中办国办信(94)赣字17号函收悉。关于江西省公安厅户政处周世官致信胡锦涛同志,要求妥善解决从西藏调回内地人员的工龄计算问题,经与人事部、公安部等有关部门共同研究,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折算工龄”是指职工在特定工作场所和特定地区从事生产劳动的工 作时间按照规定的比率计算出的工龄。“折算工龄”政策的实行,主要是 考虑到从事特殊职业者的职业寿命一般较短,实际工作时间少于一般工种 职业,它直接影响到这部分职工享受的保险待遇。国家为维护这部分职工 的利益,实行“折算工龄”政策,既可以减少职业之间的矛盾,又有利于

新旧西藏对比社会调研3000字

新旧西藏对比调研 这次的调研工作我们是进行了西藏改革开放之前和之后的变化调查,向老一辈问询还未改革开放前西藏的状况,以及改革开放后的变化。让老一辈从个人角度出发,详细叙述自己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怎样的提高,有着怎样的改变,以及对党的认识。同时以问卷形式对青少年进行随机调查,询问他们是否对有关改革开放等类事件感兴趣并且了解多少关于改革开放的事件,以及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以小见大,从细节来观察西藏改革开放69周年这段时间人民生活发生的深刻变化,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今天家乡的幸福生活离不开党和国家们的帮助。 我们采访了许多藏族老人,他们印象深刻的便是自身的生活条件发生了巨大改变,“之前西藏生活条件很差,没有办法洗澡,我们头上与衣服上长着大量的虱子,用手一抓便可以抓了一把。”当时的卫生条件可以说极其恶劣,老人对此印象深刻我们很难想象老人们是如何度过那么艰难的时刻,我们佩服老人如此毅力的同时同时对当时的西藏社会有着深刻的认识,我们如果没有党与国家的帮助我们仍然处在那种艰苦状况下是细思极恐的。老人给我们详细介绍当时西藏生活条件艰苦的同时也告诉我们了旧西藏医疗条件的落后,“我们生病了没有钱去治疗,看病是那些贵族才能看得起,我们只能到路边乞讨,乞讨的钱也很少,没有办法只能

扛过去。“社会医疗条件差毋庸置疑,但当年的社会医疗资源分配不均更让人痛心,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当权的西藏贵族不管底层人民的死活,人们生活在地狱般的底层生活当中。 老一辈人谈起过去的西藏都潸然泪下,过去西藏农奴制的情况下,农奴的地位十分低下,没有一点人身自由,怕农奴逃走,很多农奴主还给农奴带上脚链手铐让他们劳动,农奴全年劳动所得全部归农奴主所有,自己仅能得到一点糌粑勉强度日。很多时候是饿着肚子在为主人干活。暗无天日的生活让很多农奴笃信宗教,认为这一世的苦会让自己的下一世得到翻身,很多人的一生就是一把血泪史。在查找资料过程中,我们也找到许多震撼人心的史料。“被杀害在监狱里的青少年的尸骨、剥下的人皮、受迫害的奴隶、悲惨的奴隶生活、残酷的刑罚......一张张血淋淋的史料图片与一段段惨不忍睹的影像材料,让我们这些调研的同学深刻认识到了:这就是旧西藏! 在采访过程中,有好几次老人们哽咽的说不出话来,这时我也感同身受,边听他们讲过去的故事,我们的心中边感叹,如今社会的美好。从心中感谢党,感谢为西藏建设做出贡献的人们,能够将他们的生活从水深火热中拯救出来,能让他们过上如今幸福的日子。老人们向我们讲述了在民主改革之前农奴们遇到的各种酷刑,“我记得一个同乡的人因为

职业工作能力开发与自我发展

?职业期望 ?职业选择 ?职业工作能力 ?职业工作能力开发 ?自我事业发展 ?职业生涯 ?职业生涯的成功 职业期望 职业期望,又称职业意向,是劳动者对某项职业的向往,也就是希望自己从事某项职业的态度倾向。(1)职业期望来自劳动者个体方面的行为;(2)职业期望不是空想、幻想,而是劳动者的一种主动追求,是劳动者将自身的兴趣、价值观、能力等与社会需要、社会就业机会不断协调,力求实现的个人目标;(4)职业期望不同于职业声望。职业声望是职业地位的反映,是社会的人们对某种职业的权力、工资、晋升机会、发展前景、工作条件等社会地位资源情况,,亦即社会地位高低的主观评价。其含义完全有别于职业期望,二者不

可混淆。同时,二者也有联系,劳动者个体所追求和希望从事的职业,当然多时社会声望高的职业。 职业期望直接反映着每个人的职业价值观。每种职业有各自特性。不同人对职业特性可能有不同的评价和取向,这就是所谓的职业价值观。萨柏曾经将职业价值观或职业取向概括为15种类型:(1)助人;(2)美学;(3)创造;(4)智力刺激;(5)独立;(6)成就感;(7)声望;(8)管理;(9)经济报酬;(10)安全;(11)环境优美;(12)与上级的关系;(13)社交;(14)多样化;(15)生活方式。 日本NHK广播舆论调查所在职业调查中选择和设计了7个价值取向:(1)能推动社会发展的职业;(2)助人、为社会服务的职业;(3)得到人们的高度评价的职业;(4)受人尊敬的职业;(5)能赚钱的职业;(6)虽平凡,但有固定收入的职业;(7)若不为人所用,就自谋职业。人们的职业期望常常由几种价值取向所左右,但居主导地位 的职业价值取向对职业期望起决定作用。 职业选择 所谓职业选择,是劳动者依照自己的职业期望和兴趣,凭借自身能力挑选职业,使自身能力素质和职业需求特征相符合的过程。职业选择与职业期望有密切联系,职业期望得以实

对西藏近年来社会发展状况的调查

对西藏近年来社会发展状况的调查 西藏自治区,简称藏。位于中国的西南边陲,青藏高原的西南部。面积122.84万平方公里,约占中国总面积的八分之一。是世界上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高原,有“世界屋脊”之称。它北邻新疆,东北紧靠青海,东西接连四川,东南界云南,南边和西部与缅甸、印度、不丹、锡金、尼泊尔等国接壤。国境线长达3842公里,是中国西南边陲的重要门户,战略位置十分重要。西藏自治区是中国人口最少,密度最小的省区。1991年末人口221.8万,人口密度1.73人/平方公里,只有全国平均数的六十分之一。全区人口分布很不平衡,主要集中在南部和东部。 2011年7月17日,本人与另一个朋友骑单车从成都出发,沿318国道川藏南线入藏,翻过10座海拔4000米、2座海拔5000米以上高山,越过大渡河、雅砻江、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于8月14日到达拉萨,全程2266公里,对沿途藏区的交通、经济、文教等内容进行了实地调查,对西藏社会发展状况有了全面的了解,现将具体情况介绍如下: 一、调查目的 了解西藏在国家各种优惠政策下近年来社会发展情况。 二、调查对象及一般情况 调查对象:川藏南线沿途当地藏民及外地来藏务工、经商人员,包括当地教师、政府官员等。 一般情况:这部分人长期在当地生活,亲身经历了当地近几年甚至近几十年来的社会发展进步。 三、调查方式 本次调查采用访谈法和资料法。具体方法是与川藏南线沿途居民进行访谈,并通过查阅当地有关部门资料、网上资料、西藏博物馆资料等方式了解西藏和平解放前至现在在国家各种政策下西藏的交通状况以及村落城镇的经济、教育、社会保障等社会发展状况。 四、调查时间 2011年7月17日—8月20日 五、调查内容 主要以川藏南线沿途村落城镇为重点调查了西藏和平解放至今在国家各种政策下西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