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板企业(板材加工厂)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全套资料汇编(2019-2020新标准实施模板)

木板企业(板材加工厂)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全套资料汇编(2019-2020新标准实施模板)
木板企业(板材加工厂)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全套资料汇编(2019-2020新标准实施模板)

Q/WSS

Q/WSS-2019

木板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

全套方案资料标准汇编

编号:Q/WSS-001-2019

2019-2020版

编制:

审核:

批准:

受控状态:

发布日期:2019-05-15 实施日期:2019-08-15

XX木板厂

目录

第1章编制说明 (1)

1.1 制定原则 (1)

1.2 编制及管理 (1)

1.3 文本及文字要求 (2)

1.4 其他 (3)

第2章目标 (4)

2.1 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制度 (4)

2.1.1 目的 (4)

2.1.2 范围 (4)

2.1.3 内容 (4)

2.2 2019年度安全生产目标 (7)

2.3 年度安全生产目标分解 (8)

2.4 安全生产目标实施计划和考核办法 (9)

2.4.1 附责任书1: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管理层样本) (10)

2.4.2 附责任书2: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员工样本) (13)

2.4.3 附表1:安全生产目标考核台账 (15)

第3章组织机构和职责 (17)

3.1 安全机构设置与安全管理人员配备的管理制度 (17)

3.2 安全生产领导小组 (18)

3.3 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工作章程 (19)

3.3.1 附表1:安全会议记录 (21)

3.4 安全管理机构 (22)

3.4.1 附图1: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图 (24)

3.5 公司安全员任命通知 (25)

3.5.1 附表1:安全管理人员统计台账 (26)

第4章安全生产责任制 (27)

4.1 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制定、沟通、培训、评审、修订及考核的管理制度 (27)

4.1.1 附表1:安全生产责任制与权限培训记录 (29)

4.1.2 附表2:安全生产责任制评审表 (30)

4.1.3 附表3: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考核台帐 (31)

4.2 部门的安全工作职责 (32)

4.2.1 生产部安全职责 (32)

4.2.2 设备部安全职责 (33)

4.2.3 安全环保部安全职责 (35)

4.2.4 各车间(部门)安全职责 (36)

4.2.5 供销部安全职责 (37)

4.2.6 物资管理部安全职责 (37)

4.2.7 人力资源部安全职责 (38)

4.2.8 办公室安全职责 (39)

4.2.9 保卫部安全职责 (39)

4.2.10 财务部门安全职责 (40)

4.3 员工的安全工作职责 (40)

4.3.1 厂长(经理)安全职责 (40)

4.3.2 会计安全职责 (42)

4.3.3 总工程师(或技术总负责人)安全职责 (42)

4.3.4 车间主任安全职责 (43)

4.3.5 值班长(大组长)安全职责 (44)

4.3.6 小组长安全职责 (44)

4.3.7 车间安全员安全职责 (45)

4.3.8 员工安全职责 (46)

4.3.9 门卫安全职责 (47)

4.3.10 驾驶员的安全职责 (47)

4.3.11 电工安全职责 (48)

4.3.12 行车工安全职责 (49)

4.3.13 空压机工安全职责 (49)

4.3.14 仓库管理员安全职责 (50)

4.3.15 值班长的岗位职责 (51)

4.3.16 值班员的安全职责 (53)

第5章安全生产投入 (55)

5.1 安全生产投入保障制度 (55)

5.1.1 附表1:安全经费投入台账 (57)

5.2 2019年安全生产投入计划 (59)

5.3 工伤保险管理制度 (61)

5.3.1 附表1:工伤事故台账 (70)

第6章法律法规与安全管理制度 (72)

6.1 识别和获取适用的安全法律法规、标准及其它要求管理制度 (72)

6.1.1 附表1:企业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记录台账 (75)

6.1.2 附表2:法律法规的培训记录 (76)

6.2 安全管理制度及安全操作规程文件管理及修订制度 (77)

6.2.1 附表1:安全操作规程及安全规章制度评审表 (79)

6.3 公司文件档案管理制度 (80)

6.3.1 附表1:企业档案归档范围及保管期限表 (86)

6.4 领导现场带班制度 (96)

6.5 班组安全达标管理制度 (97)

6.5.1 附表1:班组安全达标考核标准 (100)

6.6 风险评估和控制管理制度 (101)

6.6.1 附表1:工作危害分析(JHA)记录表 (112)

6.7 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114)

6.7.1 附表1:消防器材统计台账 (117)

6.7.2 附表2:消防器材检查表 (118)

6.8 安全生产会议制度 (120)

6.8.1 附表1:安全会议记录 (121)

第7章教育培训 (123)

7.1 安全教育培训管理制度 (123)

7.2.1 附表1:三级教育 (131)

7.2.2 附表2:培训记录 (133)

7.2.3 附表3:人员持证台账 (134)

第8章生产设备设施 (135)

8.1 建设项目安全“三同时”管理制度 (135)

8.2 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制度 (138)

8.3 生产设备、设施验收管理制度 (143)

8.4 生产设施设备检修、维修和保养的安全管理制度 (145)

8.5 生产设施安全拆除和报废管理制度 (147)

8.6 电气设施安全管理制度 (150)

8.7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汇编 (156)

8.7.1 附表1:特种设备统计台账 (163)

8.8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管理制度 (164)

第9章作业安全 (168)

9.1 危险作业管理制度 (168)

9.1.1 交叉作业管理制度 (168)

9.1.2 受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176)

9.1.3 动火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183)

9.1.4 大型吊装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190)

9.1.5 高处作业管理制度 (198)

9.1.6 临时用电安全管理制度 (203)

9.1.7 有毒、有害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208)

9.1.8 能源介质安全作业管理制度 (211)

9.2 警示标志和安全防护管理制度 (215)

9.3 变更管理制度 (217)

9.3.1 附表1:变更申请表 (219)

9.3.2 附表2:变更验收表 (220)

9.4 三违管理制度 (222)

9.4.1 附表1:三违人员记录 (227)

9.5 危险作业风险分析及控制措施 (228)

第10章木板企业安全生产操作规程 (235)

10.1 原木车间安全操作规程 (235)

10.1.1 带锯安全操作规程 (235)

10.1.2 断料机安全操作规程 (237)

10.1.3 方料机安全操作规程 (238)

10.1.4 清边机安全操作规程 (240)

10.1.5 原木机安全操作规程 (242)

10.1.6 人力叉车安全操作规程 (244)

10.1.7 皮带输送机安全操作规程 (245)

10.1.8 空压机安全操作规程 (247)

10.1.9 带锯工安全操作规程 (249)

10.1.10 断料工安全操作规程 (250)

10.1.11 方料机工安全操作规程 (251)

10.2 指接板车间安全操作规程 (256)

10.2.1 压刨机安全操作规程 (256)

10.2.2 梳齿机安全操作规程 (258)

10.2.3 接长机安全操作规程 (259)

10.2.4 侧压机安全操作规程 (260)

10.2.5 热压机安全操作规程 (261)

10.2.6 空压机安全操作规程 (263)

10.2.7 选料工安全操作规程 (265)

10.2.8 压刨工安全操作规程 (266)

10.2.9 梳齿工安全操作规程 (268)

10.2.10 接长工安全操作规程 (269)

10.2.11 侧压工安全操作规程 (271)

10.2.12 热压工安全操作规程 (272)

10.3 生态木工板车间安全操作规程 (274)

10.3.1 带锯安全操作规程 (274)

10.3.2 清边机安全操作规程 (276)

10.3.3 压刨机安全操作规程 (278)

10.3.4 三(四)面刨安全操作规程 (280)

10.3.5 截平机安全操作规程 (282)

10.3.6 拼板机安全操作规程 (283)

10.3.7 涂胶机安全操作规程 (285)

10.3.8 冷压机安全操作规程 (287)

10.3.9 热压机安全操作规程 (288)

10.3.10 空压机安全操作规程 (290)

10.3.11 砂光机安全操作规程 (292)

10.3.12 纵横锯边机安全操作规程 (294)

10.3.13 压刨工安全操作规程 (298)

10.3.14 拼板工安全操作规程 (299)

10.3.15 刮灰工安全操作规程 (301)

10.3.16 热压工安全操作规程 (302)

10.3.17 砂光工安全操作规程 (304)

10.3.18 砂边工安全操作规程 (307)

10.4 机修、司炉、运输班安全操作规程 (309)

10.4.1 锅炉安全操作规程 (309)

10.4.2 烘干房安全操作规程 (311)

10.4.3 叉车安全操作规程 (313)

10.4.4 抓木车安全操作规程 (316)

10.4.5 龙门吊安全操作规程 (317)

10.4.6 吊车安全操作规程 (319)

10.4.7 扫地车安全操作规程 (322)

10.4.8 电焊机、气焊(氧割)机安全操作规程 (323)

10.4.9 气焊(氧割)机安全操作规程 (325)

10.4.10 高压气瓶安全操作规程 (327)

10.4.11 磨锯机安全操作规程 (329)

10.4.12 砂轮机安全操作规程 (331)

10.4.14 木料烘干工安全操作规程 (336)

10.4.15 电焊、气焊工安全操作规程 (337)

10.4.16 气焊(氧割)工的安全操作规程 (339)

10.4.17 磨锯工安全操作规程 (340)

10.4.18 叉车驾驶员工安全操作规程 (342)

10.5 其他安全操作规程 (344)

10.5.1 高空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344)

10.5.2 木材搬运安全操作规程 (345)

10.5.3 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 (347)

10.5.4 食堂安全操作规程 (349)

10.5.5 炊事员安全操作规程 (351)

10.5.6 消防安全操作规程 (353)

10.5.7 消防器材使用操作规程 (353)

10.5.8 消防安全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354)

10.5.9 用电安全操作规程 (355)

10.5.10 燃气和电气设备安全操作规程 (357)

10.5.11 配电房安全操作规程 (359)

第11章隐患排查和治理 (361)

11.1 安全检查制度 (361)

11.2 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366)

11.2.1 附表1:日常安全检查记录表 (371)

11.2.2 附表2:节假日安全检查记录表 (373)

11.2.3 附表3:季节性安全检查记录表(夏季四防) (374)

11.2.4 附表4:季节性安全检查记录表(冬季四防) (376)

11.2.5 附表5:综合安全检查记录表 (377)

11.2.6 附表6:安全隐患报告登记表 (381)

11.2.7 附表7:安全隐患限期整改通知书 (382)

11.2.8 附表8:安全隐患整改台帐 (384)

11.3 安全生产状况预警指数系统 (385)

第12章危险源监控 (389)

12.1 危险源管理制度 (389)

12.1.1 附表1:危险源统计台账 (391)

12.2 重大危险源识别、评价、监控及管理制度 (392)

12.2.1 附表1:重大危险源统计台账 (395)

第13章职业健康 (397)

13.1 职业健康管理制度 (397)

13.2 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制度 (401)

第14章应急救援 (403)

14.1 应急救援管理制度 (403)

14.1.1 附表1:突发事件应急物资储备台帐 (409)

14.1.2 附通知:成立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机构的通知 (410)

14.2 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伍管理制度 (410)

14.2.1 附通知:成立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伍的通知 (416)

14.3 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417)

14.3.1 综合预案 (417)

14.3.2 火灾预案 (421)

第15章事故报告、调查和处理 (426)

15.1 事故报告、调查、处理制度 (426)

15.1.1 附表1:事故分析报告 (438)

15.1.2 附通知:事故调查处理领导小组 (439)

第16章绩效评定和持续改进 (440)

16.1 安全生产标准化绩效评定管理制度 (440)

16.1.1 附表1:自评报告 (443)

第1章编制说明

1.1制定原则

第一条坚持普遍性、长期性的原则。制定的安全规章制度必须是全公司或各部门共同遵守的。

第二条坚持科学性原则。制定的安全规章制度必须符合国家及行业有关政策法规及上级有关规定,并结合公司实际,做到完善、协调、合法、适用,制度之间不冲突,无空档,相互协调,便于操作。

第三条坚持精减的原则。安全规章制度不宜太多太滥,尽量合并减少制度数量。

第四条新制订或修订的安全管理制度,必须站在公司全局的高度,按控制层职能分工进行有效管理,以文件形式有效落实各自的安全职责。

1.2编制及管理

第一条安全环保部是公司安全规章制度的管理部门,负责各种规章制度的平衡、汇编、管理工作。

第二条各有关部门按照制定安全规章制度的原则,起草(或修订)并送相关部门会签,再送安全环保部审核。安全环保部应与已颁布执行的安全规章制度进行平衡修改后,由经公司领导签发,颁布执行。

第三条所有颁布的安全规章制度在执行中,如与上级政策法规相抵触,或客观条件发生变化,应及时对已颁布的安全规章制度进行

修订。修订后的安全规章制度颁布实施时,相应废止原颁布的安全规章制度。

第四条各安全规章制度的制定部门应在规章制度执行期间了解本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如有不完善之处可作补充规定,以利于安全规章制度的顺利执行。

第五条修订、补充规定同样应送相关部门会签,安全环保部审核平衡,经公司领导批准后颁布执行。颁布的暂行和试行安全规章制度、办法适用期原则上不超过半年,到期需重新修订颁布。

第六条重大安全规章制度的颁布与废止,要经公司总经理办公会,经各相关部门讨论审议后,经公司领导批准颁布执行。

第七条公司各业务主管部门应对专业安全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分析,并提出修订、补充或废止意见送安全环保部。

第八条公司颁布的安全规章制度,各部门应指定专人管理,人员变动时应认真移交,以保证各项安全规章制度贯彻执行的延续性。

第九条各部门可根据公司的管理制度,制订、修订内部的安全管理制度。

1.3文本及文字要求

第一条总的要求是条理清楚、层次分明、文字精炼。文种原则上规定为:制度、办法、规定、规则。

第二条制定或修订制度,原则上按照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规范要求的分为十三部分,顺序号先用汉字码一、二、三……,㈠、㈡、

㈢……,再后才是阿拉伯字1、2、3……,⑴、⑵、⑶……,进行排序。

第三条使用语言文字力求做到准确、简明、朴实、庄重。其基本要点:第一、文字表述要开门见山,删除不必要的套话、废话、空话;第二、结构力求紧凑,篇幅不宜冗长;第三、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和缩写语。

1.4其他

第一条各部门负责颁布的安全规章制度的执行。

第二条本办法从颁布之日起实施,并由安全环保部负责解释。

第2章目标

2.1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制度

2.1.1目的

1.1为了认真贯彻实施《安全生产法》,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公司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切实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实施,落实各项安全防范措施,防止和减少各类事故、遏制重大、特大事故的发生,以保障公司财产和员工的生命安全,为公司发展创造良好的安全环境,特制定本制度。

1.2公司安全生产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应建立不同层次的安全生产目标,形成规范化管理体系中一个相对完整的部分,即对各部门下达任务,年终按目标实施考核、奖惩。

2.1.2范围

适用于XX木板企业(以下下简称公司)各级部门。

2.1.3内容

3.1安全生产目标的制订:在公司总经理主持召开的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上,根据安监局的要求,结合行业安全生产的热点问题和公司前期安全生产实际情况,讨论制订本年度的安全生产目标,并将目标列入公司年度考核。目标制订要注意目标的明确性、可衡量性(目标指标可以量化)、实际性、时限性、连贯性、各部门之间有可比性、针对性。

3.2安全生产目标的分解、实施:公司目标下达后,各部门及各施工项目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再将目标进行分解细化,层层落实到各生产班组,并依此检查和考核。将完成情况与个人的经济利益、先进评比、职务升迁等挂钩,明确各级领导及每个人的目标及责任,以便每个单位、个人在工作中对照目标开展工作。

3.3安全生产目标的检查:年度目标确定后,公司每年组织专项安全生产检查活动,检查各部门对目标的分解及贯彻落实情况,每年组织年中和年底的目标执行情况检查,分析完成目标的经验做法,查找未完成目标的问题和原因,制订改进措施。

3.4安全生产目标的考核:每年年底对各部门目标完成情况进行分析汇总,根据年初确定目标考核办法进行考核兑现。通过对目标的考核兑现,既达到目标管理的绩效反馈,又实现了闭环管理。

3.5有利于安全生产工作计划的制定。公司每年年初应制定年度安全生产计划,年度安全生产计划不是简单任务下达,而是通过目标管理的形式,把指标下达到各部门,上下团结一致完成目标。

3.6有利于公司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安全生产目标的完成,是一个系统工程,每个指标都涉及到很多部门,需要各部门之间密切配合,共同努力才能圆满完成。这就需要各部门之间加强沟通,顾全大局,协同工作。

3.7能有效地调动部门和员工的积极性。各部门和员工在明确各自的目标和岗位责任后,就能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合理安排各自的时间和精力,在规定的时限内自主完成任务。

3.8有助于评估工作的开展。目标确定以后,通过阶段性的检查考核,使每个部门和员工清楚地知道各自目标完成情况,明确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使下一步的工作更有方向。

3.9有利于考核。安全生产目标是考核的前提和内容,可使考核有的放矢。最终以目标的完成情况与考核工资、奖金以及工作成绩挂钩。

3.10根据相关规定,公司的安全生产目标为:

(1)六不发生

不发生人身死亡事故;不发生人身重伤事故;不发生重大火灾事故;不发生特别重大设备事故;不发生人员责任重大设备事故;不发生其他重大的管理责任事故。

(2)二杜绝

杜绝违章指挥和违章操作;杜绝职工责任重伤事故。

2.22019年度安全生产目标

公司各部门:

为了确保公司生产安全和员工人身安全,进一步搞好公司的安全生产,提高安全管理水平,贯彻执行本单位的安全生产方针,落实安全生产基础工作和基层安全生产责任制,现特制定我公司2019年安全生产目标如下:

安全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持续改进。

安全生产目标:

1、通过安全标准化考评验收,提高公司安全管理水平。

2、不发生重大安全生产事故以及其他影响恶劣的重大安全生产事故。

3、不发生死亡事故。

4、不发生重伤事故。

5、年度轻伤事故不超过10人.次(含工伤)。

6、重大事故隐患整改合格率100%,一般事故隐患整改合格率90%以上。

7、安全设施完好率95%以上。

8、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安全管理人员持证上岗率100%。

以上年度目标要求各部门认真学习和领会,并据此确定安全工作目标结合本部门的实际进行分解实施,各级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确保全年安全生产目标的实现。

2019年X月X日

XXX有限公司 2019年X月X日

2.3年度安全生产目标分解

公司为了切实完成方针目标,在所有员工中进行宣贯,使每位员工都了解方针和目标。首先,采用职工各种会议,进行宣传、讲解,同时给每位员工发放公司的方针和目标书面材料;其次,利用公司宣传栏、标语等形式进行宣传,在职工技能培训中进行考核。

让职工明确方针和目标,然后要求职工为之努力工作,以分目标完成来实现公司方针和目标。

一、各部门2019年安全生产指标分别如下:

2019年安全生产指标分解

注:各部门单项指标之和不得大于公司总指标。

2.4安全生产目标实施计划和考核办法

1.目的

为进一步增强干部对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干部对公司安全管理工作的积极性,公司研究决定对各部门负责人在安全管理方面的工作进行绩效考评。

2.范围

适用于公司各级部门。

3.内容

3.1考核标准

(1)部门发生的轻伤事故超出公司下达的年度安全指标,则该部门负责人的年度季度考核不合格。

(2)部门发生重伤、死亡事故,则该部门负责人的年度考核不

合格(不在进行季度考核)。

(3)季度考核每季度进行一次,年度考核每年度进行一次。

3.2奖惩

公司根据年度考核情况进行奖惩一次,奖惩金额在年终绩效奖励中体现。

(1)部门完成年度安全指标的,即年度考核合格的,对部门负责人奖励2000元,部门成员每人奖励200元。

(2)部门年度考核不合格的,且未发生重伤、死亡事故的,对部门负责人罚款2000元。

(3)部门年度考核不合格的,且发生重伤、死亡事故的,对部门负责人罚款4000元。

2.4.1附责任书1: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管理层样本)

2019年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书

为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重庆市安全生产条例》等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坚决遏制重大、特大伤亡事故,控制或减少一般伤亡事故,切实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完成公司全年安全事故控制指标,促进公司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公司法人代表与签定《2019年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书》。相关责任人签字后,该责任书生效(有效期为2019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

一、各部门2019年1-12月份的安全生产指标分别如下:

二、组织开展安全标准化工作,持续有效推进、做好绩效考核。

三、考核办法

1、各部门负责人是所属部门的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对本部门的生产安全、环保、消防安全、职业健康、交通安全等事故负领导责任,年度事故指标的完成情况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

2、处罚标准

2.1轻伤事故、一般经济损失:在指标范围内,依据《安全生产目标实施考核办法》进行考核。超出指标的,在依据《安全生产目标实施考核办法》考核的基础上,每人.次给予50-100元罚款,公司安全环保部经理追加20-50元罚款,并上交公司安全小组进行处理(根据情节轻重,给予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降职、撤职、留用察看及开除等处分)。

2.2重伤事故、重大经济损失:在指标范围内,依据《安全事故管理规定》进行考核。超出指标的,在依据《安全事故管理规定》考核的基础上,每人.次给予100-200元罚款,公司安全环保部经理追加50-100元罚款,并上交公司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进行处理(根据情节轻重,给予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降职、撤职、留用察看及开除等处分)。

3、奖励标准

3.1单位在年度内完成指标的,奖励部门负责人500-1000元。

3.2罚款数额在月薪中扣除。

四、本责任书一式二份。公司与你各执一份。

总经理(签字盖章):部门负责人(签字):

签订时间: 2019年月日签订时间: 2019年月日2.4.2附责任书2: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员工样本)

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

一.为保护本单位财产和员工人身安全,保证本单位生产经营工作顺利进行,根据国家有关劳动保护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责任书。

二.安全生产工作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为方针,坚持生产经营服从安全需要的原则,确保实现安全生产和文明生产。

三.各岗位操作工为本岗位安全生产责任人,各班班长为本班安全生产责任人,负责本班的安全生产和安全教育工作,贯彻落实本单位安全生产制度,制订并组织实施本班组的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细则,同时督促检查,确保安全生产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各班班长要坚决贯彻执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安全生产工作的重点,定岗定人做到事事有人管,在安全生产工作中不留空白。

五.各班必须设立安全生产检查员,负责本班的日常安全生产督促检查工作,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做好记录,每月将安全检查记录上报办公室,积极配合本单位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六.各班必须加强本班安全生产教育工作,务必使员工树立起“安全第一、生产必须安全、安全为了生产”的思想,在工作中严格执行各项安全管理规定,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企业标准化体系建设

企业标准化体系管理建设浅析标准的工作会议2月23日在京开幕,标准化工作是企业在今后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标准化工作是各项工作的重要基础和根本徽章。提振信心标准大有可为,强化标准,我们应有作为。 也是我企业抓质量要上新水平保安全要加新力度,促发展要有新作为,强质企业要树新形象。这“这四个新”。标准化工作无所不谈,无所不及,充分体现标准的基础保障作用。提振信心标准大有可为。标准是提振信心的可靠的基础。标准能够提振企业信心,企业要健全标准化体系,加大标准化投入等措施,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才成本,提升产品的质量水平。 企业要从标准化本质属性基本内涵和特征出发,把握好标准化工作的科学性,民主性,系统性,权威性,服务性。一是强化标准的科学性,工作中讲科学,用科学,兼顾标准化的先进性,有效性和适用性,既与国际先进的标准化接轨,又要与我国生产力水平相适应。要运用科学的方法和科学成果,强化对制修订过程的科学管理,加强标准与科技紧密结合。二是强化标准的民主性,搭建民主参与平台,建立沟通协调机制,深化跨区域合作。三是强化标准的系统性,运用系统管理理念和方法,推进标准化的综合化,体系化和配套

化。四是强化标准的权威性,要增强标准化管理的权威性,增强标准执行的权威性,增强标准化顶层设计的权威性。五是强化标准的服务性,要加快完善质量标准体系,发挥好标准化的质量基础作用,要加快完善现代安全战略管理体系。使标准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今后一个时期标准化发展将是持久提升标准化发展整体质量效益为核心目标。坚持“系统管理,重点突破整体提升”的基本要求。 有企业就会有竞争。其方式从装备设备、生产工艺、产能产量,到市场份额。现在企业竞争什么?有人说是人才的竞争,有人说是文化的竞争。更有学者说,企业之间竞争的最高形式是标准的竞争,他的依据是:在此之前的竞争是所有企业共抢一个蛋糕,而标准竞争是掌握者自己做一个蛋糕。 一位盲人向一位高尔夫高手挑战,高手浅浅一笑:时间、地点你挑。答:晚上十二点,就在这片场地,愕然。规则使然。标准化的定义:为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规则的活动。“标准”简单的理解就是“规则”,制定规则者一般都是行业的领头羊。如果你不了解规则,不适应规则,很可能就会退出竞争舞台。推行企业标准化,在企业内部进行协调,确立共同遵循的准则,建立稳定的秩序,为科学管理奠定基础。

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手册(全套)

高晶钒钛汽车板簧 GJ–AQ02-2017 安全标准化管理手册 依据标准AQ/T9006-2010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 受控状态:受控 版本号:A/O-A Q02 发放号: 编制: 审核: 批准: 2017-3-25发布2017-4-31实施 高晶钒钛汽车板簧发布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手册管理 第三章各类安全管理制度 第一部分基本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A1.1安全目标管理制度 A1.2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奖惩办法A2.1安全生产责任制 A2.2安全生产责任制管理制度 A2.3安全会议制度 A3.1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制度 A3.2工伤保险管理制度 A4.1法律法规规管理制度 A4.2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管理制度A4.3文件和档案管理制度 A5.1安全教育培训管理制度 A5.2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 A6.1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管理制度A6.2生产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制度 A6.3施工和检(维)修安全管理制度 A6.4生产设备设施维护保养安全管理制度 A6.5生产设备设施验收安全管理制度 A6.6生产设备设施报废安全管理制度 A6.7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 A7.1“三违”行为检查管理制度 A7.2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A7.3现场带班安全管理制度 A7.4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A7.5警示标志和安全防护管理制度 A7.4相关方安全管理制度 A7.6变更管理制度 A8.1安全检查及隐患治理管理制度 A9.1危险物品和危险源管理制度

A9.2风险评估和控制管理制度 A10.1职业健康管理制度 A10.2劳动防护用品(具)和保健品管理制度A11.1应急管理制度 A12.1安全事故管理制度 A13.1安全绩效评定管理制度 A13.2岗位达标管理制度 第二部分其它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安全生产奖惩制度 巡回检查制度 用电管理制度 交接班制度 安全生产值班制度 外来人员及车辆管理制度 安全标准化运行自评制度 动火作业安全管理规定 高处作业安全管理规定 动土作业安全管理规定 施工作业安全管理规定 临时用电、用气安全管理规定 装卸、运输安全管理规定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 应急救援器材维护制度 第四章各类操作规程 第五章安全教育 第六章安全作业证 第七章安全生产技术通则 第八章应急救援预案

企业数据标准化

1.1 企业级数据标准化 1.1.1 建立企业级数据标准化原则 企业数据标准化的建立是企业信息化的基础工作,提高了数据的共享性,为广东电网公司提供了统一的信息视图、数据规范及符合电力行业标准的编码标准。建立广东电网公司数据信息资源的统一标准化管理的原则可以包括: ?统一标准的数据定义:减少数据定义的二义性; ?统一标准的企业数据模型:该企业数据模型必须是一个全企业范围的定义库,能适跨应用、跨业务地完整表述企业数据的统一的完整数据视图; ?统一标准的存储管理:统一规划使用存储资源,提高存储资源使用效率; ?统一标准的性能管理:根据实际业务需求,合理分配资源,确保对数据的访问性能能够满足业务的需要; ?统一标准的数据质量管理:数据管理需要通过应用标准方法论和原则,实现对有价值的商业信息和数据进行完整的生命周期的管理,从而支持广东电网公司的业 务。 ?其它管理:提供对数据的其他统一标准化管理,包括统一编码标准; 企业级数据标准的制定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多方面的原因,成功的因素主要包括如下几点: ?高层领导参与:为了实施跨部门、跨功能的企业数据标准,驱动企业高层领导的支持是势在必行的; ?清晰的范围界定:大规模的企业数据标准化工作往往因为人为因素和组织冲突而宣告失败。而范围界定清晰的、分步走的、具有可测量结果的企业数据标准化实 现方案能在短期内提供业务价值; ?企业数据模型设计的稳定性:稳定性并不意味着企业数据模型的一成不变;相反,大多数的变化应该不需要任何人去重写应用系统; ?数据小组的能力:跨业务的数据整合体现了企业数据模型的主要价值,需要有小规模的、训练良好的、灵活的建模小组和事务专家。

企业标准化管理体系

企业标准化管理体系 目录[隐藏] 含义简介 企业标准化体系的建立 企业管理标准的种类 [编辑本段] 含义简介 这个体系涉及到了企业管理制度的方方面面,其中包括职业素质标准、岗位职责标准、岗位考评标准、企业全面形象管理、组织管理、行政后勤保障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生产管理、技术研发管理、设备管理、质量管理、财务管理、物控管理、营销管理、经济合同管理、管理判例等方面,是企业管理运行较为完备的制度体系,为企业步入良性的发展轨道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编辑本段] 企业标准化体系的建立 1 企业标准化工作基本任务 企业在实行标准化管理的过程中,要在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标准化工作的法律、法规、政策、方针的基础上,建立健全以技术标准为主体核心,以管理标准为支持,以工作标准为保障的企业标准化体系。设立企业标准化管理部门统一负责管理本企业的标准化工作,编制适应本企业的标准化管理体系,组织标准的实施和对标准的实施进行监督检查和考核。 2 企业标准化管理体系的构成 2.1 技术标准 技术标准是标准化管理体系的核心,是实现产品质量的重要前提,其它标准都要围绕技术标准进行,并为技术标准服务。具体来说,技术标准是对生产相关的各种技术条件,包括生产对象、生产条件、生产方式等所作的规定。如产品标准、半成品标准、原材料标准、设备标准、工艺标准、计量检验标准、包装标准、安全技术标准、环保卫生标准、设备维修标准、设计标准、能源标准等。 企业技术标准的形式可以是标准、规、规程、守则、操作卡、作业指导书等。 任何企业都应首先以其高质量的产品(包括有形产品和无形产品)标准为中心,以高质量的产品(或工程服务)标准为中心,建立完善的企业技术标准体系 2.2 管理标准

安全生产标准化全套资料.doc

安全生产标准化全套资料1 安全生产标准化全套资料 冀州市信都建筑有限责任公司 目录 第一部分安全生产责任制 1、法人代表安全生产职责 2、主管安全生产工作领导职责 3、主管安全生产部门负责人职责 4、班组长安全生产职责 5、公司员工安全生产职责 6、各部门负责人安全生产职责、 7、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职责 8、领导班子其他负责人安全职责 9、部门安全生产管理员职责 10、班组安全生产职责 11、各职能部门和人员安全生产职责 12、综合办公室安全生产职责

13、各事业部加工制造部安全职责 14、、财务室安全职责 第二部分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第二部分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1、安全管理机构、配备安全管理人员的管理制度 2、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制度 3、安全生产检查制度 4、安全生产奖惩和责任追究制度 5、安全教育培训考核制度 6、职业健康管理制度 7、重大危险源监控和重大隐患整改制度 8、劳动防护用品发放和管理制度 9、安全技术措施管理制度 10、公司级安全管理机构 第一部分安全生产责任制 一、法人代表安全生产职责 1、董事长是公司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

2、负责把安全生产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与生产工作同计划、同布置、同检查、同总结同评比、同奖惩。 3、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认真执行各项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安全标准。 4、建立健全安全管理责任制。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 5、根据公司生产情况审核重大灾害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方案、事故应急救援处理预案。 6、建立健全安全管理组织机构设专职安全管理人员提高安全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 二、主管安全生产工作领导职责 1、对本公司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 2、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法》、及其他法律、法规中有关安全生产的规定。 3、主持召开公司安全管理专题会议及时通报公司安全生产工作情况和有关安全生产的重大问题。主持召开安全生产例会定期向职工代表大会报告安全生产工作认真听取意见和建议接受群众监督。 4、安全与生产工作做到“五同时”即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工作的同时必须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安全工作。

企业标准化管理体系文件要求

某某某市烟草专卖局(公司)企业标准 Q/MMMYC-22301-2013 企业标准化管理体系文件 要求 Enterprise standardization management system documentation-Requirements 2013-12-25发布 2014-01-01实施 A 00 发布 某某某市烟草专卖局(公司) Q/MMMYC (送审稿2013.9.19)

Q/MMMYC 22301-2013 I 目次 前言................................................................................................................................................................. III 引言................................................................................................................................................................. IV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管理职责 (3) 5 总要求 (3) 6 管理体系文件结构 (4) 6.1 管理体系文件的总体结构形式 6.2 技术标准构成. 6.3 管理标准的构成. 6.4 工作标准的构成. 7 文件编号. 7.1 编号原则. 7.2 编号规则. 7.3 外来文件编号. 8 文件的编写要求. 8.1 管理手册 (7) 8.2 程序文件 (8) 8.3 作业指导书或工作手册 (8) 8.4 流程文件 (9) 8.5 管理标准 (10) 8.6 工作标准 (10) 8.7 技术标准 (11) 9 文件编排格式和编写内容要求 (12) 9.1 封面. 9.2 目次(可选要素). 9.3 前言. 9.4 引言(可选要素). 9.5 标准标题. 9.6 正文排版. 9.7 范围. 9.8 9.9 术语和定义(可选要素) (13) 9.10 跨职能的流程图 (13) 9.11 表格 (13) 9.12 幅面 (14) 10 文件的编审、发布、修订、作废和保存 (14) 10.1 文件(标准草案)的编审和报批 (14) 10.2 文件的发布 (14) 10.3 文件的修订 (14) 10.4 文件的作废 (14)

安全生产标准化全套资料

安全生产标准化全套资料 第一部分安全生产责任制 1.法人代表安全生产职责 (52) 2.主管安全生产工作领导职责 (53) 3.主管安全生产部门负责人职责 (74) 4.班组长安全生产职责 (85) 5.公司员工安全生产职责 (96) 6.各部门负责人安全生产职责 (107) 7.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职责 (118) 8.领导班子其他负责人安全职责 (129) 9.部门安全生产管理员职责 (131) 10.班组安全生产职责.................. .. (131) 11.各职能部门和人员安全生产职责......... (141) 12.综合办公室安全生产职责......... .. .. (151) 13.各事业部加工制造部安全职责 (151) 14. 财务室安全职责 (1715) 第二部分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1. 安全管理机构、配备安全管理人员的管理制度.. 18 2.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制度 (22) 3.安全生产检查制度 (23) 4.安全教育培训考核制度 (24) 5.职业健康管理制度 (25)

6.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识别管理制度 (26) 7.重大危险源监控和重大隐患整改制度 (29) 8.安全设备管理和检修、维修制度.......... . (30) 9.设备、设施变更报废和拆除管理制度........ .30 10.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 (31) 11.安全生产奖惩和责任追究制度 (32) 12.安全生产档案管理制度 (32) 13.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35) 14.安全生产投入保障制度 (36) 15.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37) 16. 劳动防护用品发放和管理制度 (38) 17.安全逐级监察及事故隐患排查、整改制度 (39) 18.安全生产会议管理制度 (40) 19. 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 (41) 20.具有较大危险、危害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安全管理制度 (43) 21. 建设项目安全管理制度 (44) 22.岗位标准化操作制度 (45) 23.安全生产责任保证金制度 (45) 24.安全生产主管副职持证上岗制度 (45) 25.安全技术措施管理制度 (46) 26.相关方管理制度 (46)

浅谈信息数据标准化工作

浅谈信息数据标准化工作 随着信息系统在行业推广实施规模的不断扩大,应用系统之间需要上传下达、信息共享、集成整合、协同工作,信息数据就越来越需要标准化、规范化的管理。现就如何做好信息数据标准化工作做如下探讨。 整合规范业务流程,在各工作岗位制定工作标准,建立完善的标准化体系。 企业的运作需要各个部门的协调来完成,这种协调应该有标准,这就是业务标准化流程。标准化流程的严格执行,必须建立在一个统一的信息化软件中,这个软件就是人们常说的一体化协同办公软件。软件必须把企业的一整套管理思想与管理标准融入其中,能够确保工作不会偏离标准化轨道。任何人在实际工作中,都不能脱离这个软件进行工作,确保了各项工作按设定的流程与标准实施。所以,标准化与信息化是管理思想与实际操作的关系。只有在信息化的平台基础上,标准化才能得到充分与完全的落实。 业务流程的整合只是第一步,第二步就是在各个岗位制定并贯彻工作标准,建立一整套完善的标准化体系,使每一个岗位、每一个部门都有可对照的工作标准,确保工作质量。需要重点说明的是,在岗位职责指定与管理过程中,应清晰描述岗位和岗位之间的关系、业务和业务之间的协作关系、流程和流程之间的互动关系,清晰展现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为信息系统软件开发提供全面准确的业务支持。 数据编码是建立企业信息系统的基础,应不断完善数据标准化体系 数据编码是建立企业信息系统的基础,也是关系到信息系统整体效果和成败的关键因素。在数据标准化体系建设中,一方面要自上而下分析企业数据类别,另一方面要借助系统规划和业务流程优化思想,梳理各部分的业务流程,自下而上提取基础数据。一般情况下,数据标准化体系建设应采取渐进式的策略,数据标准化进程与信息化项目建设进程同步,在保证速度的同时坚持标准化原则,以支持企业信息资源的充分共享与各子系统的整合,实现速度与标准并重,同时确保数据标准的实用性,防止数据标准化流于形式。 在信息系统项目开发、管理过程中严格落实标准化工作 信息系统集成是一项具有知识密集、资料密集、工作量大等特点的系统工程,信息系统项目中的需求调研、立项、招标、实施、验收、维护等工作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烟草行业相关的政策制度进行。此外,企业应在推进信息系统项目时做好以下几方面的标准化工作。 信息指标体系标准化。信息指标体系是指一定范围内所有信息的标准,按其内在联系组成的、科学的有机整体。在管理层次和管理部门众多的情况下,只有统一和规范指标体系,才能使各系统和各个层次开发和实施的信息系统能够实现数据和信息的兼容与共享。 信息系统开发标准化。信息系统开发标准化主要指在系统开发中遵守统一的系统设计规范、程序开发规范和项目管理规范。系统设计规范规定字段、数据库、程序和文档的命名规则及编制方法,以及应用程序界面的标准和风格等。程序开发规范要对应用程序的模块划分、标准程序流程的编写、对象或变量命名、数据校验及出错处理等作出规定。项目管理规范规

企业标准化管理办法

企业标准化管理办 法

企业标准化管理办法 1.范围 本办法规定了企业标准体系建立以及开展标准化工作的基本要求、标准化方针、目标、标准化管理机构以及职责、企业标准的制定,标准的实施与监督检查,标准化信息、培训、标准化规划、计划,自我评价和管理评审的要求,以及采用国际标准的要求。 本办法适用于公司的标准化管理工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3016 标准体系表编制原则和要求 GB/T 13017 企业标准体系表编制指南 GB/T 15496 企业标准体系要求 GB/T 15497 企业标准体系技术标准体系 GB/T 15498 企业标准体系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体系 GB/T 19273 企业标准体系评价与改进

GB/T 19001-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GB/T 24001- 环境管理体系要求 GB/T 28001- 职业健康和安全管理体系要求 GSSY/A- 《质量管理手册》 GSSY/G16-1《内部审核管理制度》 GSSY/B 《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GSSY/G01-08《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3.术语和定义 GB/T 15496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为了便于使用,以下重复列出了GB/T 15496中的一些术语和定义。 3.1标准化 为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现实问题或潜在问题制定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条款的活动。 注1:上述活动主要包括编制、发布和实施标准的过程。 注2:标准化的主要作用在于为了其预期目的改进产品、过程和服务的适用性,防止技术壁垒,并便利技术合作。 3.2企业标准化

大数据标准体系

附件1 大数据标准体系 序号一级分类二级分类国家标准编号标准名称状态 1 基础标准总则信息技术大数据标准化指南暂时空缺 2 术语信息技术大数据术语已申报 3 参考模型信息技术大数据参考模型已申报 4 数据处理数据整理GB/T 18142-2000 信息技术数据元素值格式记法已发布 5 GB/T 18391.1-2009 信息技术元数据注册系统(MDR)第1部分:框架已发布 6 GB/T 18391.2-2009 信息技术元数据注册系统(MDR)第2部分:分类已发布 7 GB/T 18391.3-2009 信息技术元数据注册系统(MDR)第3部分:注册系统元模型与基本属性已发布 8 GB/T 18391.4-2009 信息技术元数据注册系统(MDR)第4部分:数据定义的形成已发布 9 GB/T 18391.5-2009 信息技术元数据注册系统(MDR)第5部分:命名和标识原则已发布 10 GB/T 18391.6-2009 信息技术元数据注册系统(MDR)第6部分:注册已发布 11 GB/T 21025-2007 XML使用指南已发布 12 GB/T 23824.1-2009 信息技术实现元数据注册系统内容一致性的规程第1 部分:数据元已发布 13 GB/T 23824.3-2009 信息技术实现元数据注册系统内容一致性的规程第3 部分:值域已发布 14 20051294-T-339 信息技术元模型互操作性框架第1部分:参考模型已报批 15 20051295-T-339 信息技术元模型互操作性框架第2部分:核心模型已报批 16 20051296-T-339 信息技术元模型互操作性框架第3部分:本体注册的元模型已报批 17 20051297-T-339 信息技术元模型互操作性框架第4部分:模型映射的元模型已报批 18 20080046-T-469 信息技术元数据模块(MM) 第1 部分:框架已报批

浅析企业标准化管理体系的意义

浅析企业标准化管理体系对我市中小企业 发展的意义 一、企业标准化管理体系的含义 企业标准化管理系统是以企业的目标、方针为中心,以国家的法律、法规及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为依托,以技术标准为主体,以管理标准为支持,以工作标准为保障的系统组成,其中技术标准是核心,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是实现技术标准的保证,必须围绕技术标准进行并按照标准化的要求,运用标准化的原理,使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建立的标准化管理体系。 二、实施企业标准化管理体系的意义 实施企业标准体系,对于促进企业技术全面进步,提升企业管理水平,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和产品市场占有率等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推行企业标准化管理体系有利于规范企业内部的管理行为,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提升生产效益。产品质量是企业基础工作的综合反映,在产品生产过程中,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很多,企业通过一系列的标准来规范操作行为和作业流程,从而控制各种影响质量的因素,以减少或消除质量缺陷的产生;一旦发现质量缺陷,也能及时发现并采取纠正措施。只要真正实施企业标准化管理体系,就能

更好地为顾客提供质量可靠、满意的产品,进而提升品牌的美誉度和知名度,无形中为企业创造出巨大的财富。三、我市中小企业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技术水平不高。主要是企业产品总体水平不高、产品结构不合理、装备水平低、超前意识差、科技开发投入少、技术管理落后,企业发展无后劲。归根到底是未建立详细完善的技术标准和产品标准,再加上未严格按照标准化操作,致使产品的质量存在缺陷,质量水平难以上去。 二是管理水平低下。 首先管理方式粗放。管理粗放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管理成本居高不下。(2)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过高。特别是一些企业,在销售收入下降的情况下,管理费用及利息支出都呈现出成倍增长的趋势;(3)生产能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生产的部分产品,技术含量低,质量差,无市场竞争力;(4)质量损失惊人。(5)管理上“散”、“乱”。不少企业办事、请客、出差、开会等项开支无标准,财务管理混乱。此外,许多企业的内部考核虽然制订得很细,也很严格,但考核走过场。 其次管理组织落后。管理组织落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管理组织模式单一化。采用改革开放前“直线职能制”的组织形式,中层管理作为管理核心不明显;(2)企业领导的管理普遍幅度过宽。主企业负责人应酬太多,学习

大数据标准体系

附件 1 大数据标准体系 序号一级分类二级分类国家标准编号标准名称状态 1总则信息技术大数据标准化指南暂时空缺2基础标准术语信息技术大数据术语已申报3参考模型信息技术大数据参考模型已申报4GB/T 18142-2000信息技术数据元素值格式记法已发布5GB/T 18391.1-2009信息技术元数据注册系统(MDR) 第 1 部分:框架已发布6GB/T 18391.2-2009信息技术元数据注册系统(MDR) 第 2 部分:分类已发布7数据处理数据整理GB/T 18391.3-2009信息技术元数据注册系统(MDR) 第 3 部分:注册系统元模型与基本属性已发布8GB/T 18391.4-2009信息技术元数据注册系统(MDR) 第 4 部分:数据定义的形成已发布9GB/T 18391.5-2009信息技术元数据注册系统(MDR) 第 5 部分:命名和标识原则已发布10GB/T 18391.6-2009信息技术元数据注册系统(MDR) 第 6 部分:注册已发布

11GB/T 21025-2007XML 使用指南已发布12GB/T 23824.1-2009信息技术实现元数据注册系统内容一致性的规程第 1 部分:数据元已发布13GB/T 23824.3-2009信息技术实现元数据注册系统内容一致性的规程第 3 部分:值域已发布1420051294-T-339信息技术元模型互操作性框架第1部分:参考模型已报批1520051295-T-339信息技术元模型互操作性框架第2部分:核心模型已报批1620051296-T-339信息技术元模型互操作性框架第3部分:本体注册的元模型已报批1720051297-T-339信息技术元模型互操作性框架第4部分:模型映射的元模型已报批1820080046-T-469信息技术元数据模块 (MM) 第 1部分 :框架已报批1920080044-T-469信息技术技术标准及规范文件的元数据已报批2020080045-T-469信息技术通用逻辑基于逻辑的语系的框架已报批2120080485-T-469跨平台的元数据检索、提取与汇交协议已报批22信息技术异构媒体数据统一语义描述已申报23数据分析信息技术大数据分析总体技术要求暂时空缺

企业标准化与质量管理体系

企业标准化与质量管理体系 王方林 权忠舆 詹 华 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科学研究院 (廊坊065000) 摘 要 论述了企业标准化与质量管理体系的关系,以及开展标准化对建立和运行质量管理体系的作用和意义。认为标准化是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和运行的重要基础,为其提供了前提条件,使其得到迅速推广应用。并指出标准化是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和运行质量的关键,企业只有在实施标准化的基础上,才能使建立和运行的质量管理体系成效显著。 关键词 企业标准化 质量管理体系 标准 Abstract A discussion is made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nterp rise standardization and quality management sys2 tem and the role and significance of standardization for the establishment and op eration of quality management sys2 tem.It is argued that standardization is an imp ortant basis for the establishment and op eration of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as it p rovides a p recondition for rapid p op 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It is p ointed out that standardization is the key to the establishment and op eration of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and that only after standardization is carried out in enterp rises,can the op eration of the established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p roduce a marked effect. K ey words Enterp rise standardization,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Standard 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胜,主要靠的是产品质量。而提高产品质量的最基本的方法和科学的手段就是推行标准化。只有推行标准化,才能使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活动、过程有序化,从而发挥该体系显著的功效。 那么,企业标准化与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运行有哪些潜在关系?下面就这一问题,谈谈粗浅认识。 标准化是质量管理体系建立 和运行的重要基础 企业推行标准化,是以推行产品标准为核心,以原材料进厂到成品检验等技术标准为主体,以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作业)标准为内容,按其内在联系,形成企业的标准体系,严格实施标准,从而稳定和提高产品质量。 IS O9000:2000版系列标准提供了现代的质量管理模式。该标准对产品质量形成全过程中的各种技术、管理和人员因素提出了管理要求。企业通过实施IS O9000标准,建立质量管理体系。通过编制质量方针、质量目标、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等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传达了管理者的意图。另外,文件还具有重复性、可追溯性和评价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以及持续适宜性,从而达到增值的目的(获得最佳秩序和效益)。体系文件的编制本身就是标准化实施过程。企业按IS O9000系列标准建立质量管理体系,使企业标准化工作更加适应当今开放式的现代经济的发展。 产品质量最终依据产品标准来评价。在生产和验证产品质量形成过程中,同样需要依据技术标准。这些技术标准是标准体系(G B/T15497,G B/T 15498,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工作标准)的组成部分,也是质量管理体系的支持性文件,质量管理体系的程序文件在标准体系中,属管理标准范围,而质量管理体系中对各岗位人员的要求属于标准化体系中的工作标准范畴。因此,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也是按照 第19卷第2期石油工业技术监督标准化 TECH NOLO GY SUPER VISI ON I N PETROLE UM I NDUSTRY13

危险品运输全套安全标准化文件资料

2.安全生产管理措施—副本 3.安全生产目标定期考核 4.安全生产目标指标分解 5.安全生产中长期规划 6.公司安全生产中长期发展规划(中期) 7.公司安全生产中长期发展规划(长期) 8.跨年度安全生产工作方案 9.危险化学品运输安全工作计划进度表 10.文件审批表 11.2013年度安全生产工作计划 12.安全标准化实施方案 13.安全生产年度规划和年度专项活动方案 14.安全生产年度计划表 15.企业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文件汇编 16.安全目标考核表201206 17.安全生产目标与指标考核办法 18.安全生产奖惩记录 2管理机构和人员目录 19.成立公司安全生产委员会的通知 20.安全生产委员会工作章程 21.安全生产管理网络图2013

23.会议签到表 24.安全会议纪要1 25.安全生产会议纪要 26.安全生产小组会议纪要 27.公司管理人员信息表 28.设置安全生应急管理小组通知 3安全责任体系目录 . 29 安全目标责任书 30.安全生产管理网络图2013及责任制分管 31.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记录 32.危险货物运输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主要职责 33.2012年度总经理述职报告 34.公司文件 35.各安全责任职责 36.一岗双责制度 37.安全生产管理网络图 38.2013责任安全生产奖惩记录 39.安全生产部署 40.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考核记录 41.危化品运输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考核表 4法规和安全管理制度目录

42.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 43.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清单 44.公司识别和获取法律法规、标准清单1 45.公司识别和获取法律法规、标准清单2 46.最新公司文件清单20120717 47.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48.法律法规符合性评价报告 49.规章制度评审检查表 50.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培训考核记录(手写) 51.安全生产岗位操作规程发放记录表(手写) 52.规章制度执行记录 53.安全例会制度 54.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制度 55.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制度 56.安全生产奖惩制度 57.安全生产培训和教育学习制度 58.安全生产责任制 59.道路运输企业事故统计及报告制度 60.公司文件档案管理制度 61.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修订工作计划 62.设备设施货物安全管理制度

企业标准化管理体系文件要求

企业标准化管理体系文件 要求
1 范围 本标准为企业标准化管理体系文件的建立和保持提出要求,这些适合于公司特定需要的文件的管 理是确保企业标准化工作有效运行所必需的。要求的使用有利于按适用的管理体系标准的要求建立形 成文件的体系。 本标准不仅适用于公司及其各单位、各部门按照标准化要求建立企业标准体系形成文件,也适用 于按照相关要求实施其它管理体系形成文件。
注:本标准的初次使用,主要为公司管理体系文件的建立和文件编写提出要求。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 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GB/T 1.1-2009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 GB/T 13016-2009 标准体系表编制原则和要求 GB/T 13017-2008 企业标准体系表编制指南 GB/T 15496-2003 企业标准体系 要求 GB/T 15497-2003 企业标准体系 技术标准体系 GB/T 15498-2003 企业标准体系 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体系 GB/T 19001-2008 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ISO 9001:2008,IDT) GB/T 19004-2011 追求组织的持续成功 质量管理方法(ISO 9001:2008,IDT) GB/T 19023-2003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指南(ISO/TR 10013:2001,IDT) GB/T 19273-2003 企业标准体系 评价与改进 GB/Z 19579-2012 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实施指南 GB/T 19580-2012 卓越绩效评价准则 GB/T 24001-2004 环境管理体系 要求及使用指南(ISO 14001:2004,IDT) GB/T 28001-201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要求(BS OHSAS18001:2007,IDT) YC/T 384-2011 烟草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 公司《企业标准体系表》 3 术语和定义 3.1 标准 standard 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由公认机构批准,共同使用的和重复使用的 一种规范性文件。
注:标准应以科学技术和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以促进最佳的共同效益为目的。 [GB/T15496-2003,3.1]
3.2 标准化 standardization 为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现实问题或潜在问题制定共同使用的重复使用的条款的活动。
注 1:上述活动主要包括编制、发布利实话标准的过程。 注 2:标准化的主要作用在于为了其预期目的改进产品、过程和服务的适用性,防止技术壁垒,并便利技术合作。 [GB/T15496-2003,3.2]
3.3
1

危险化学品安全标准化全套管理制度(一)

危险化学品安全标准化全套管理制度(一) 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 安全标准化全套管理制度 二零一零年 职业健康安全承诺书 为实现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我们承诺: 一、遵守国家及地方政府有关职业健康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和企业的规章制度; 二、公司的各级最高管理者是职业安全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每位员工对公司的职业安全健康事务有义不容辞的责任,职业安全健康表现是公司奖励和聘用员工及承包商的重要依据。 三、在生产活动中将职业安全健康放在优先地位,加大在职业安全健康方面的投入,加强生产技术及设备的改进,制定有效的应急措施,防止火灾、爆炸、跑黄、有毒有害气体的泄漏及伤亡等各类事故的发生; 四、建立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全面、持续地识别、评估、控制与运行过程相关的职业安全健康方面的风险,定期制定切实可行的职业安全健康目标,通过全体员工的努力来持续改进我们的职业安全健康业绩确保人身、企业财产的安全及对周边环境的保护; 五、提供全体员工的培训,增强职业安全健康意识; 六、定期公布职业健康业绩,通过公众的监督,使我们的职业安全健康业绩得到持续改进,促使企业可持续发展; 七、加强对供应商和承包商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杜绝违章作业行为; 八、努力向社会提供符合安全要求的高品质产品。

职业健康安全方针 遵守国家法规保障员工安康 坚持科技创新实现安全发展 本厂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的内涵: 1、企业的生产与经营必须以国家的法律法规为准绳,企业安全发展的核心应该是以人为本,关爱人和保护人,最大限度的保障人的身心健康、生命安全需要。 2、只有不断地将新技术、新工艺运用到企业安全管理中去,坚持创新,企业的安全管理才能更加科学化、规范化,也才能使企业更好更快地发展和壮大。

主数据管理系统建设的必要性

主数据管理系统建设的必要性 1数据管理与应用现状 所内信息化建设工作的不断推进,信息化系统不断增加,应用与推广程度不断加深,大量重要数据以多种形式分布于不同的信息系统之中,主要现象如下: ?数据各自表述、管理口径、统计口径不一致,数据标准缺失 形成信息应用孤岛,影响企业管理者经营决策。 ?数据定义不正确、编码各异、大量冗余,给信息化系统的建 设与应用带来及大挑战,制约IT辅助经营决策的目标。 ?管理需求与信息系统的不断变化,使数据生产内容缺失、信 息失真,影响数据的价值、无法为企业精细化管理提供支撑。 ?数据责任不明,数据的产生、使用、管理缺乏信息化工具与 手段,出现问题不明原因、不知道找谁、不清楚如何处理、 不知如何改善,影响IT提升企业经济运行与管理效率的诉求。 各信息系统间信息互通共享需求日益迫切,数据标准的建立、主数据管理需求已经迫在眉睫。 2系统建设必要性 2.1推动标准化进程 主数据管理系统是企业内部各类公用业务数据信息的载体,是企业信息系统间实现信息互通、功能联动的重要数据根基,并为业务管理标准化工作提供规范性信息支持服务。 主数据管理系统在企业信息化体系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一方

面能够保证企业内各单位系统信息编码标准的高度唯一性,另一方面为企业未来数据仓库建设奠定基础保障,为各系统数据标准化导入、多维统计分析工作创造先决条件。 2.2消除信息孤岛 随着所内信息系统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公司及部门信息系统应用数量正在不断增多,系统间数据横向共享、纵向交互需求也在逐渐增加,迫切需要加强主数据及标准化建设工作,通过数据集成接口,对各系统间公用数据进行统一、集中管理,实现标准化应用,达到“数据同源、规范共享、应用统一、服务集中”的目的。 我所业务规模和范围亦在不断扩充,及时准确的反映企业发展的各种指标是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由于缺乏公司统一的数据标准及收集途径,导致数据重复提交、重复计算、偏差漏报等现象时有发生。迫切需要建立一套标准的数据标准体系来规范集团下属各单位的操作,从而提升效率,同时提高数据分析的及时性和准确性。2.3助力数据应用与管理革新 (1)数据管理模式变革 实现数据“源头”集中管理,改变原有基础数据分散管理现状,为主营业务系统集中化部署与集约化运营管理奠定数据基础,为未来信息代码管理系统建设提供蓝图指引。 (2)数据共享模式变革 建立基础数据共享“桥梁”,打破各系统信息交互壁垒,使得物资、项目、人员、组织等重要基础信息能够在多个系统内充分共享、

安全生产标准化2017版全套资料

1、安全目标 临江市宏大水泥有限责任公司 2017年1月

目录1 1.安全目标管理制度的发布文件 2.安全目标管理制度 3.安全总体目标和年度目标的发布文件 4.总体和年度安全目标 5.年度安全目标实施计划 6.安全目标考核表 7.安全目标考核记录 8.安全目标完成效果评估和调整的通知 9.安全目标完成效果评估和调整计划

临江市宏大水泥有限责任公司文件宏大水泥发字〔2017〕6号签发人:王惠生 关于制定安全目标管理制度的通知 各部门: 为了加强安全管理,坚决杜绝违章指挥、违规操作现象,确保全年安全无事故,经研究决定,将修订后的《安全目标管理制度》印发给相关部门,希有关部门认真执行,并在实践中如果出现新的情况希及时上报。 临江市宏大水泥有限责任公司 2017年 1 月 17 日 主题词:安全目标管理制度通知 临江市宏大水泥有限责任公司 2017年 1 月17日印

安全目标管理制度 一、目的 为了能更好的明确、分解、实施、考核安全各项指标,达到安全目的,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全体人员。 三、职责 1、安全管理部门负责本单位的安全相关指标的制定和考核。 2、财务部门负责具体落实工伤事故的考核处罚。 3、各部门负责将安全指标目标分解到业户,定期监督检查目标指标的完成情况,并负责安全指标目标的考核。 4、分管安全经理负责提出对安全指标的考核建议。 5、经理负责批准目标指标的制定和考核。 四、目标 2017年全年安全事故为零:

1、死亡及重伤事故为零 2、重大火灾(爆炸)事故为零 3、重大责任事故为零 五、指标内容 1、员工安全教育培训率为100% 2、特种作业持证上岗率为100% 3、事故隐患整改率为100% 五、目标与指标的分解与实施 1、安全管理部门 (1)负责组织日常性安全检查,排查隐患,跟踪落实隐患整改情况。 (2)分解的工伤事故控制指标,严格按照指标要求贯彻执行。 2、各业户 (1)业户负责人亲自带头每日对店面进行安全检查,并做好检查记录,发现隐患及时予以处理或上报有关领导。 (2)狠抓违反安全管理现象,并按照制度进行处罚。 六、企业级指标的考核办法 1、安全隐患排查率、隐患整改率指标要求达到100%,凡考核中发现有遗漏,未达到100%的,视情节,考核单位第一责任人和直接责任人100—500元的处罚。

标准化管理制度最终版

版本号:A0 -可编辑修改- 生效日期: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企业标准化工作的基本要求与任务,标准化人员的职责、企业标准化计划的管理、标准的制修订管理、标准体系总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本企业标准化工作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1 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 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 GB/T 15496-2003 企业标准体系要求 GB/T 15497-2003 企业标准体系技术标准体系的构成和要求 GB/T 15498-2003 企业标准体系管理标准工作标准体系的构成和要求 GB/T 19273-2003 企业标准体系评价与改进 3 企业标准化工作的基本要求与任务 3.1 企业标准化工作的基本要求 企业标准化是企业科学管理的基础,每个企业的生产都与外部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并存在许多影响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约束条件,而在企业内部各部门、各环节之间又是一个相互依存、相互制约有机整体。所有这些外部约束和内部依存制约关系,只有通过制定和实施一整套标准(包括国家、行业、企业的技术标准,企业管理标准及企业工作标准)才能实现企业与外部环境的协调和企业内部的协调,从而建立起最佳生产经营秩序。 3.2 企业标准化工作的基本任务 3.2.1 贯彻执行国家和地方有关标准化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 3.2.2 建立并实施企业标准体系 -可编辑修改- 3.2.3 实施技术法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强制性标准坚决贯彻实施,推荐性标准一经采用应严格贯彻执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