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中离子测定方法

水中离子测定方法
水中离子测定方法

6 金属无机物的测定

在工业废水排放标准中规定第一类污染物有:Cr、Pb、Hg、Cd、As,其中前四种为金属污染物,它们是积蓄性的难降解的毒物,需严格控制其排放浓度。它们的测定作为本节重点研究内容。此外,第二类污染物中Zn、Cu的测定,也是监测的重点。

测定方法特点

容量法适于含量较高物质的测定,设备简单

比色法(分

仪器简单、准确、测定物质范围广

光)

原子吸收法干扰少,灵敏度高,快速

电化法阳极溶出应用广泛

等离子发射

测痕量金属离子

光谱

一、容量法

水的硬度测定

水的硬度与Ca、Mg、Fe、Al、Mn、Sr、Zn等金属离子有关,所以总硬度应是测定这些离子致硬效应的总和。但是,一般清洁水中Ca、Mg离子含量高于其它几种离子,因此,通常总硬度只是以Ca、Mg含量计算。

EDTA络合滴定法是测定硬度的常用方法。

在O H NH Cl NH 234?—缓冲液(pH=10.0)中, Ca2+、Mg2+与指示剂络

黑T 反应生成红色络合物,使溶液成酒红色,当加入EDTA 标液时,Ca2+、Mg2+与EDTA 生成1:1络合物,指示剂被置换出来,当达到等当点时,溶液呈现指示剂本身的蓝色。反应过程如下:

红色)

、、、()10(22222-++++??→?=-MgIn Ca Mg pH Ca Mg HIn

(红色)、、---??→?-MgIn CaY MgY Y H 2222

(蓝色)、、等当点----++????→?-222222HIn MgY CaY MgY Y H 硬度有三种表示方法: ①V C A A L mmol 1000

)'(/??-=

A ——滴定水样消耗EDTA 的体积,mL ;

A ’——滴定空白溶液消耗EDTA 的体积,mL ;

C ——EDTA 的浓度,mol/L ;

V ——水样体积,mL 。 ②

04.281000)'(/???-=V C A A L CaOmg ,新标准为L mg CaCO /3 ③804.21000)'(???-=V C A A 德国度

每升水中含有10mgCaO 为一度,8度以下为软水,8度以上为硬

水。过硬的水不适宜工业用和饮用。所以硬度是重要的水质指标。

工业废水中锰的测定

锰常以MnSO4、胶态有机锰等形式存在于冶金、染料、化工、人

造橡胶、制革、电池制造等工业废水中。当废水中锰含量较高时,可用EDTA 络合滴定法测定。

取适量水样+去离子水至100mL→+20mLNH4Cl—NH3·H2O缓冲液(pH=10.0),+5mL10%盐酸羟胺(抑制氧化性物质)+5mL30%三乙胺(抑制金属离子的干扰)→铬黑T为指示剂,EDTA滴定→终点:红→蓝。

当Ca干扰时,加NaF掩蔽。

7 非金属无机污染物的测定

常测的项目有:H+、F-、CN-、As、S2-、N化合物等。

一、酸碱度及pH测定

工业排放的含酸、含碱废水,会改变水质状况,改变水生生物的生活环境。因此在排放前应监测水质的酸碱度,并进行中和后,房客排入天然水体中。

算碱度有几种表示方法:

CaCO3的mg/L:表示废水中的酸量理论上中和CaCO3的量,

或表示废水中的碱量相当于CaCO3的量。

酸度:用强碱标准溶液将水样滴定至某一pH时所需要的碱量,以毫摩尔/升表示。

由于废水中可能含有:无机酸、有机酸及强酸弱碱盐类,酸性强弱不同,所以,当选用不同的指示剂时,滴定终点的pH有所不同。

目前,我国水质标准中规定了3.7(甲基橙指示剂)和8.3(酚酞指示剂)两种标度。

取一定量的水样,以甲基橙为指示剂,NaOH标液滴定至终点,pH=3.7,此时只能将水样中的强酸中和,所以叫做强酸酸度或甲基橙

酸度。继续用酚酞指示剂,滴定至终点,pH=8.3,此时强酸、弱酸、有机酸及强酸弱碱盐均被中和,此时消耗的碱量称为总酸度或酚酞酸度。

碱度:用强酸标准溶液将水样滴定至某一pH 时所需要的酸量,以毫摩尔/升表示。

水样VmL+酚酞+HCl 标液→pH=8.3(终点),此时强碱被中和,

--→323HCO CO ,根据所消耗的酸量,求出的碱度叫做酚酞碱度或强碱

碱度;当采用甲基橙为指示剂,终点pH=3.7,强碱、弱碱、有机碱均被中和,称为总碱度或甲基橙碱度。

注意:1.溶液配制时,蒸馏水不用含有CO2;

2.废水中的Cl2会使甲基橙褪色,加Na2S2O3消除影响。

3.通常用中和滴定法测定,当溶液颜色较深时,可用电位滴定。

五、硫化物的测定

Sulphide ——硫化物 Sulphur ——硫

地下水,特别是温泉水中常含有硫化物,水体中硫化物大部分是

以H2S 形式存在,H2S 从废水中逸散于空气中,会产生异臭污染环境,如果每升水中有十分之及mg 的H2S ,即会产生特殊的臭气。(举例:H2S 中毒事件)

水中硫化物的测量方法:

思考题:根据方法的检测限,国家检测标准选用哪种方法合适,

说明原因。

采样:由于水体中硫化物大量是以H2S 形式存在,不稳定,还有

部分S2-易氧化,因此采样时应及时固定硫化物。现象采样瓶中加入过量2)(Ac Zn NaOH —溶液,然后将水样注满采样瓶,不得有气泡,防止空气中的氧氧化S2-,使↓→-ZnS S 2。

预处理:当水样成分复杂,干扰物较多时,应进行分离。将硫化

物水样加HCl ,转化成H2S ,用载气(N2或CO2)吹出后,由吸收液吸收,以达到与干扰物分离的目的。

装置:(略)

测定:

碘量法

硫化物与醋酸锌生成↓ZnS ,溶于酸后,加入过量I2液,I2在酸性

条件下与硫化物作用,用硫代硫酸钠滴定剩余的碘,以淀粉为指示剂,至蓝色刚好消失为止。

已知碘标液的量,又知道过量碘是多少,就可以知道有多少I2

与S2-反应,从而计算出S2-的浓度。(此法在第三章讲述,并安排实验)

讨论:加淀粉指示剂的时间何时为宜?

吸收液—水样载气NaAc Ac Zn S H H ZnS Ac Zn NaOH -→??→?+↓→++222)()(

(剩余)过量)232(I I S KI S H H ZnS ++↓→+?→?+↓→-+

无色蓝色标液淀粉????→???→?322O S Na

碘标液的配制与标定:

用升华法制得的纯碘,可以直接制成I2标液,但由于碘的挥发

性及腐蚀性,不适合在分析天平上称量,所以常采用市售的碘配成近似浓度的溶液,然后进行标定。

在托盘天平上称取一定量的I2和过量的KI,置于研钵中,加少量

水研磨,使I2全部溶解→稀释→棕色瓶中保存。

I2液可用标准Na2S2O3溶液标定,也可用As2O3标定。如取一定

量的I2液(VI2mL ),加入淀粉指示剂→蓝色,以Na2S2O3标液滴定至

蓝色消失,已知322O S Na C 和322O S Na V 、2I V ,可求出I2标液的浓度。

对氨基二甲苯胺比色法

比色测定亚甲蓝(蓝绿色)对氨基二甲苯胺??→??→?++

-nm H S 6652 氮素化合物的测定 Nitrogen Compound

(一)水中的氮及其测定意义

水中有机物包括C (carbon )、H(hydrogen)、O(oxygen)、N(nitrogen)、

S(sulphur)、P(phosphorus)等化合物,其中以氮素化合物最不稳定,它们最初进入水体时,多以有机氮的形式存在,但受微生物作用后,逐渐变成简单化合物,如:3NH →→氨基酸蛋白质

有机N 不断↓,而无机N ↑,在缺氧(anaerobic addition )情况下,NH3

是有机氮分解的最终产物;在有氧(aerobic addition )情况下:N NO N NO N NH -→-→---323,此时,有机氮素化合物已完成了无机化的作用。

水质分析中,测定各类氮素化合物,对于了解水源被污染的

情况及目前分解的情况有很大帮助。河流的自净作用包括:

N NO N NO N NH N -→-→-→--323有机

(organic nitrogen, ammonia nitrogen, nitrite nitrogen, nitrate nitrogen)

随着这个变化的进行,水中致病细菌逐渐减少,所以了解氮素化

合物在水中的含量,有助于了解水体自净的情况。在好氧条件下,水中N 的各种形式的变化规律:

第一阶段(初始阶段):新进入水体中的N 是有机—N ,逐渐被微

生物分解为NH3—N ,因而随时间的上升,有机—N ↓,NH3—N ↑;

第二阶段(中间阶段):NH3—N上升到一定的含量,又开始被好氧菌分解为NO2——N,∴NO2——N↑,而NH3—N上升到一个顶峰后开始下降,下降的原因不仅是NO2——N上升,更重要的是此时NO2——N又开始转化为NO3——N,促进了NH3—N的转化;

第三阶段(末期阶段):NH3—N↓,NO2——N↓,NO3——N↑。

对于氮素化合物进行监测,可以①了解水域的自净情况及水体的自净能力。取不同河段的水样测定所含氮素的形态,若发现上游排污地段有机氮含量较高,而下游有机氮含量低,NO3——N含量升高,则说明水域自净能力强。②了解污染状况及污染趋势:若水中含有有机N和NH3—N,此水体刚受污染,有严重的危险;若水中含有NO3——N,污染已久,基本得到净化,无太大影响;若水中含有NO2——N,表示有机物的分解尚未完全,若水中NO3——N↑,NH3—N↓,此时有少量NO2——N,无关重要,若水中NO3——N少,NH3—N↑,此时发现NO2——N则要警惕,因为此时已提示NO2——N的污染即将达到峰值。

虽然NO3——N对人体的危害不如NO2——N严重,但也不能忽略。近年来发现NO3—↑,会引起变性血色蛋白症,给水中NO3—含量以N计应<20~30mg/L。

(二)测定方法

在环境监测种,常分析以下几种形式的N:有机—N、NH3—N、NO2——N、NO3——N

测定结果均以N(mg/L)表示,便于比较。

NH3—N

包括+4NH 和3NH 中的N

①直接比色法:水样+纳氏试剂→黄棕色化合物→比色

纳氏试剂:Nessler ’s Reagent, 42HgI K ,四碘合汞酸钾,碘化汞钾

O H KI OI Hg NH HgI K KOH NH 22242327(23++↓→++黄棕色)

黄棕色沉淀无法进行比色,但一般水样中,N NH -3极少,所以只生成黄色溶液,即可比色。

②蒸馏比色法:若水样中含N NH -3较少或水样浑浊、有颜色时,应采用蒸馏比色法测定。

比色测定

硼酸吸收缓冲液(水样纳氏试剂蒸馏???→??→?↑??→?-=++?3,)4.72.7NH PH 缓冲溶液的作用:

碱性介质与利于生成

O H NH OH NH 234+↑?+-+ 起缓冲作用:+++↑?H NH NH 34。当加热时,↑3NH ,平衡向右

移动,反应可以自动进行下去,但

↑+][H ,缓冲液就是为了中和+H ,控制溶液PH ,使反应正常进行。

PH 过高,会使有机物释放出一部分3NH ,使结果偏高。

③容量法:当N NH -3含量较高时,>5mg/L ,用此法。

滴定过量硫酸吸收缓冲液(水样蒸馏???←?→?↑??→?-=+?NaOH NH PH 3,)4.72.7

N NO --3

采用酚二磺酸比色法:

O

H H SO OH H C SO H OH H C 223364256())((2+→+酚二磺酸)

黄色化合物??→?+--OH NO H SO OH H C 32336))((

N NO --2

采用N-1-萘乙二胺比色法或α-萘胺比色法,此外用离子紫色谱

法可以快速检测N NO --2和N NO --3。

凯氏氮 Kjeldahl Nitrogen

除以上几种以外,还经常测定凯氏氮。凯氏氮=有机氮+游离氨。有机氮化合物可以转化为简单的氮化合物,与游离氨一起被测定。若在测定时除去游离氨(N NH -3),即得有机氮。

在测凯氏氮时,主要测来自肽、氨基酸、蛋白质中得氨基氮,不包括:腈、叠氮、偶氮、连氮、腙等有机物中的氮。

↑???→??????????→?-

34444242NH HSO NH OH HgSO SO K SO H 蒸馏、、催化剂:有机物的氨基酸 、电极法)

测定(比色法、容量法同硼酸吸收N NH -→→3

有效氯测定方法[1]

有效氯测定方法: A1 碘量法原理 洗涤剂中有效氯在酸性溶液中与碘化钾起氧化作用,释放出一定量的碘,再以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碘,根据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消耗量计算出有效氯含量。 A2 试剂 A2.1 0.025mol/L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 A2.2 2mol/L硫酸溶液。 A2.3 10%碘化钾溶液。 A2.4 0.5%淀粉溶液。 A3 操作方法 称取含氯消毒剂1.00g,用蒸馏水溶解后,转入250mL容量瓶中,向容量瓶加蒸馏水至刻度、混匀,向碘量瓶中加2mol/L硫酸10mL,10%碘化钾溶液10mL,混匀的消毒液5mL溶液即出现棕色,盖上盖并混匀后加蒸馏水于碘量瓶缘,用0.05mol/L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游离碘,边滴边摇匀,待溶液呈淡黄色时加入0.5%淀粉溶液10滴(溶液立即变蓝色),继续滴定至蓝色消失,记录所用硫代硫酸钠的总量,重复3次取平均值计算。 A4 计算:根据硫代硫酸钠的用量,计算有效氯含量,亦即1mol/L硫代硫酸钠1mL相当于0.0355g有效氯,因此可按下式计算有效氯含量: c×v×0.035 有效氯含量(%)=——————×100% w 式中: c——为硫代硫酸钠的摩尔浓度; v——消耗代硫酸钠的体积,ml; W——碘量瓶中含消毒剂的量,g。 余氯测定方法: 一、方法原理 余氯在酸性溶液内与碘化钾作用,释放出定量的碘,再以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 2KI+2CH3COOH = 2CH3COOK+2HI 2HI+HOCl = I2+HCl+H2O (或者2HI+Cl2 = 2HCl+I2) I2+2Na2S2O3 = 2NaI+Na2S4O6 本法测定值为总余氯,包括HOCl,OCl~,NH2Cl和NHCl2等。 二、仪器 碘量瓶:250—300ml. 三、试剂 1.碘化钾(要求不含游离碘及碘酸钾)。

循环水有机磷测定方法

循环水有机磷=总磷-正磷 循环水总磷试验方法 本方法适用于循环水中总磷的测定。 一、试剂: 1、钼酸钠-硫酸:取100ml浓硫酸慢慢加到900ml除盐水中,冷却至室温,加入10g钼酸钠,溶解后备用。 2、磷酸盐贮备溶液(1ml相当于0.5mgPO43-):称取0.7165g已于105℃干燥过的磷酸二氢钾(KH2PO4)溶于100mL除盐水中,定容至1000ml容量瓶中。 3、磷酸盐标准溶液(1ml相当于0.1mgPO43-):准确吸取100ml贮备液于500ml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 二、水样测定 1、循环水样经慢速定量滤纸过滤后,从中取出10 ml于150 ml锥形瓶。 2、加入C(1/2H2SO4)=2.0mol/L溶液1 ml和5mL4.0%的过硫酸铵溶液,在电炉上加 热煮沸至溶液恰好干涸并冒浓厚白烟为止。稍冷,加入5ml除盐水,40~50mg亚硫酸钠粉末,再在电炉上微沸30s。 3、将溶液小心移入50 ml比色管中,并用少量除盐水冲洗原锥形瓶几次,此时溶液体积应控制在15ml左右。加入4ml钼酸钠-硫酸和1ml0.15%硫酸肼溶液,在沸水浴中煮沸10min,取出,流水冷却。定容至刻度,摇匀。 4、立即用10 mm比色皿,以试剂空白为参比,在波长660nm处测定吸光度。从工作曲线上算得总磷含量。 三、工作曲线绘制 按下表取工作溶液于50ml比色管中,用除盐水稀释至10ml。再加入4ml钼酸钠-硫酸和1ml0.15%硫酸肼溶液,在沸水浴中煮沸10min,取出,流水冷却。定容至刻度,摇匀。用10 mm比色皿,以试剂空白为参比,在波长660nm处测定吸光度。 标准工作溶液浓度:1ml相当于0.1mgPO4 表1

水中氯离子测定方法

测定氯离子的方法 硝酸银滴定法 一、原理 在中性介质中,硝酸银与氯化物生成白色沉淀,当水样中氯离子全部与硝酸银反应后,过量的硝酸银与铬酸钾指示剂反应生成砖红色铬酸银沉淀,反应如下:NaCl + AgNO3 →AgCl ↓+ NaNO3 2 AgNO 3 + K2CrO 4 →Ag2CrO4↓+ KNO3 二、试剂 1、0.05%酚酞乙醇溶液:称取0.05g的酚酞指示剂,用无水乙醇溶解,称重至100g。 2、0.1410 mol/L氯化钠标准溶液:称取4.121g于500~600℃灼烧至恒重之优级纯氯化钠,溶于水,移至5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此溶液每毫升含 5mg氯离子。 3、0.01410 mol/L氯化钠标准溶液:吸取上述0.1410mol/L标准溶液50ml,移入5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此溶液每毫升含0.5mg氯离子。 4、硝酸银标准溶液:称取2.3950g硝酸银,溶于1000ml水中,溶液保存于棕色瓶中。 5、硝酸银标准溶液的标定:吸取0.01410mol/L(即1毫升含0.5mg氯离子)的氯化钠标准溶液10毫升,体积为V1,于磁蒸发皿中,加90ml蒸馏水,加三滴酚酞指示剂,用氢氧化钠调至红色消失,加约1ml10%铬酸钾指示剂,此时溶液呈纯黄色。用待标定的硝酸银溶液滴定至砖红色不再消失,且能辨认的红色(黄中带红)为止,记录消耗体积为V。以相同条件做100ml蒸馏水空白试验,消耗待标定的硝酸银的体积为V0。 浓度计算如下: C= V1×M×1000 V -V0

式中:C-硝酸银标准溶液的浓度,摩尔/升; V1-氯化钠标准溶液的吸取量,毫升; M-氯化钠基准溶液的浓度,摩尔/升; V-滴基准物硝酸银溶液消耗的体积,毫升; V0-空白试验,硝酸银溶液消耗的体积,毫升。 调整硝酸银浓度使其摩尔浓度正好为0.0141mol/L。此溶液滴定度为1ml硝酸银溶液相当于0.5mg氯离子。 三、仪器 白磁蒸发皿:150ml 棕色滴定管 四、分析步骤 取50~100ml水样于蒸发皿中,加三滴酚酞指示剂,用0.02mol/L氢氧化钠溶液调成微红色,再加0.05mol/L硝酸调整至红色消失,再加入1滴管(约0.5~1ml)10%铬酸钾指示剂,此时溶液呈黄色,用硝酸银标准溶液滴定至所出现的铬酸银红色沉淀不再消失(即溶液呈黄中带红)为终点,以同样方法做空白试验,终点红色要一致。 五、分析结果的计算 水样中氯离子含量为X(毫克/升),按下式计算: X = (V2-V0)×M×35.45×1000 V W 式中:V2—滴定水样时硝酸银标准溶液的消耗量,毫升; V0—空白试验时硝酸银标准溶液的消耗量,毫升; M—硝酸银标准溶液浓度,摩尔/升; V w水样体积,毫升; 35.45—为氯离子摩尔质量,克/摩尔。 六、注意事项: 1、本方法适用于不含季胺盐的循环冷却水和天然水中氯离子的测定,其范围小于100mg/L。

水质中总磷的测定采用钼氨酸分光光度法

水质中总磷的测定采用钼氨酸分光光度法 一、实验原理 在中性条件下用过硫酸钾(或硝酸-高氯酸)使试样消解,将所含磷全部氧化为正磷酸盐。在酸性介质中,正磷酸盐与钼酸铵反应,在锑盐存在下生成磷钼杂多酸后,立即被抗坏血酸还原,生成蓝色的络合物。 二、实验仪器 可见分光光度计,消解装置,比色管。 三、药品配制 1. 1:1硫酸(H 2SO 4)溶液 2. 100g/L 抗坏血酸(C 6H 8O 6)溶液:称取10g 抗坏血酸溶于水中,稀释至100mL 。 贮存于棕色瓶中。 3.钼酸盐溶液:称取13g 钼酸铵[(NH4)6Mo 7O 24·4H 2O]于100mL 水中。溶解0.35g 酒石酸锑钾[KSbC 4H 4O 7·2 1 H 2O]于100mL 水中。在不断搅拌下把钼酸铵溶液 徐徐加到300mL 1:1硫酸中,加酒石酸锑钾溶液并且混合均匀。此溶液贮存于棕色试剂瓶中。 4.磷标准贮备溶液:称取0.2197±0.001g 于110℃干燥2h 在干燥器中放冷的磷 酸二氢钾(KH 2PO 4),用水溶解后转移至1000mL 容量瓶中,加入大约800mL 水、加5mL 1:1硫酸用水稀释至标线并混匀。1.00mL 此标准溶液含50.0μg 磷。 5.磷标准使用溶液:将10.0mL 的磷标准贮备溶液转移至250mL 容量瓶中,用 水稀释至标线并混匀。1.00mL 此标准溶液含2.0μg 磷。

6.50g/L 过硫酸钾(K 2S 2O 8)溶液:称取5g 过硫酸钾溶于水,稀释至100mL 。 7.6 mol/L 氢氧化钠(NaOH )溶液:称取24g 氢氧化钠溶于水中,稀释至100mL 。 调样品pH 用。 8.6 mol/L 氢氧化钠(NaOH )溶液:称取24g 氢氧化钠溶于水中,稀释至100mL 。 9. l mol/L 2 1 H 2SO 4溶液:将27mL 硫酸,加入到973mL 水中。 10. 10g/L 酚酞指示剂:称取0.5g 酚酞溶于50mL 95%乙醇中。 注:未说明的实验试剂均为标准分析纯或者实验纯药品。 四、实验步骤 1.取待测样品,摇匀。将待测样品和空白样品消解,冷却。 绘制磷标准曲线。将处理后的试样(待测试样和空白试样),加入抑制剂和显色剂,显色。显色后放置一段时间,测吸光度。 2.洗涤并标记实验仪器: 药品标记:药品名称、药品浓度、配制时间、配制人员; 比色管、具塞刻度管(或锥形瓶)标记:ZL-BX-0、ZL-BX-1、ZL-BX-2、ZL-BX-3、ZL-BX-4、ZL-BX-5、ZL-BX-6、ZL-CK-1、ZL-CK-2、ZL-CK-3、ZL-YP-1、ZL-YP-2、ZL-YP-3。(字母意义:ZL-总磷、BX-标线、CK-空白、YP-样品)。 3.将样品摇匀后,取样品25mL 于具塞刻度管(或者锥形瓶)中,准备消解。 a .过硫酸钾消解:向试样中加4mL 50g/L 过硫酸钾,将具塞刻度管的盖塞紧后,用一小块布和线将玻璃塞扎紧(或用其他方法固定),放在大烧杯中置于高压蒸汽消毒器中加热,待压力达

水中余氯的检测方法

一、邻联甲苯胺比色法 1、概念和意义 氯是一种高效常用的杀菌剂,生活饮用水供水系统中常用的加氯方式包括投加氯气、二氧化氯和臭氧等。加氯处理后水中有效氯的含量称之为余氯。余氯根据形式和消毒活性分为游离余氯和化合余氯。 1.1 游离余氯:也称自由氯,水溶液中的Cl2,HClO,OCl-等均为游离余氯,是水中杀毒效果较好,氧化性较强的一种余氯成份,水质控制时一般用游离余氯来衡量水质余氯是否达标。 1.2 化合余氯:当水中有铵(胺,氨)存在时,氯会同铵反应,生产氯胺(一氯胺、二氯胺、三氯胺)。氯胺的杀菌效果远弱于次氯酸,而且具有异味。但由于氯胺的稳定性要远强于游离余氯,在以实现长效杀菌作用,所以在自来水供水系统中有一定氯胺是有积极作用的。 1.3 总余氯:游离余氯和化合余氯的总称。 1.4 对水中加入氯进行消毒反应,要求在经过规定的接触时间后,水中仍存在尚未用完的一定浓度的剩余消毒剂。此条件可以确保消毒反应进行完全,获得满意的消毒效果。为了防止残余微生物在供水系统中再度繁殖,自来水的管网水也必须保持一定的剩余消毒剂。但如果余氯量超标,可能会加重馚和其他有机物产生的臭和味,甚至可能生成氯仿等有“三致”作用的有机氯代物。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规定氯与水接触时间大于30min,出厂水的游余氯限值不得大于4 mg/L,余量不应低于0.3mg/L。管网末梢水中余量不应低于0.05mg/L。接触时间大于120min,总氯限值不得大于3 mg/L,余量不应低于0.5mg/L。管网末梢水中余量不应低于0.05mg/L。 1.5 生活饮用水中余氯是评判水质好坏的重要参数,余氯的作用是保证持续杀菌。也可防止水受到再次污染。测定水中余氯含量和存在状态,对做好生活饮用水消毒工作和保证用水安全极为重要。本指导书提供用邻联甲苯胺比色法测定生活饮用水总余氯及游离余氯。也可以使用美国哈希公司生产的便携式余氯仪来测定。 2、检测方法 邻联甲苯胺比色法 3、应用范围 3.1 本法适用于测定生活饮用水及其水源水的总余氯及游离余氯。 3.2 本法最低检测浓度为0.01mg/L余氯。 3.3 本法适合测定水温在15-20℃的水样。 4、原理 在pH值小于1.8的酸性溶液中,余氯与邻联甲苯胺反应,生成黄色的醌式

ASTM水中氯离子含量测定标准方法D 512-04

Designation: D 512-04 Standard Test Methods for Chloride Ion In Water 水中氯离子含量测定标准方法 1.范围 1.1 该测试方法适用普通水、废水(仅测试方法C)和盐水中氯离子的确定。包括以下三种测试方法: 1.2 测试方法A,B,和C在操作方法D 2777-77下有效,仅测试方法B 还需满足操作规程D 2777-86。更多信息参考14,21和29节。 1.3 该标准试验方法没有包含所有的安全问题,即便要,也应联系实际需要。在试验前确定合适的安全、健康守则和决定其规章制度适用的局限性是试验者的责任。对于特需危险说明,见26.1.1。 1.4 先前的比色试验方法已经终止。参考附录X1获取历史信息。 2. 参考文件

3. 术语 3.1 定义-用于这些试验方法的术语定义,参考术语D 1129和D 4127。 4. 意义和作用 4.1 水中氯离子处在管理中,因此必须精确地测量。氯离子对于高压锅炉系统和不锈钢是非常有害的,因此为防止破坏,监测是很重要的。氯离子分析作为一种工具广泛用于估计集中循环,例如应用在冷却塔中。处理水和食品加工工业中的分选液同样需要可靠的氯离子分析方法。 5. 试剂的纯度 5.1 试剂的化学等级在所有试验中适用。除非有其它说明,所有试剂应遵从美国化学界分析性试剂的规范委员会要求,有关规范都可从委员会取得。可能使用其它等级,倘若首先确定试剂纯度高得足以允许使用而不用降低确定的精度。 5.2 水的纯度-除非另有说明,参照水应理解为符合规范D 1193的Ⅰ型试剂水。其它类型的试剂水可能使用,倘若首先能确定水纯度高得足以允许使用而不影响试验方法的精度和偏差。Ⅱ型水在该试验方法中的循环测试时使用。 6. 取样 6.1 按照操作规程D 1066和D 3370的要求采集试样。 TEST METHOD A-MERCURIMETRIC TITRATION 测试方法A-汞液滴定法 7. 范围 7.1 该测试方法能用于确定水中离子,假设干扰可忽略(见小节9)。 7.2 尽管在研究报告中没有明确说明,精度表述是假设使用Ⅱ试剂水。在未经试验的地方确定该测试方法的有效性是分析者的责任。 7.3 该测试方法对于氯离子浓度在8.0-250mg/L的范围有效。 8. 测试方法概要 8.1 将稀释汞滴定液加入一份酸性试样中,该试样为混合二苯偶氮碳酰肼(diphenylcarbazone)-溴苯酚的蓝色指示剂。滴定的最后为蓝-紫罗兰颜色的二苯偶氮碳酰肼(diphenylcarbazone)化合物。 9. 干扰 9.1 通常在水中发现的阴离子和阳离子不会干扰测试。锌、铅、镍、亚铁的

总磷的测定——钼酸铵分光光度法

总磷的测定——钼酸铵分光光度法 (GB 11893—89) 一、目的和要求 1.1 掌握总磷的测定方法与原理。 1.2 了解水体中过量的磷对水环境的影响。 二、原理 在中性条件下用过硫酸钾(或硝酸-高氯酸)使试样消解,将所含磷全部氧化为正磷酸盐。在酸性介质中,正磷酸盐与钼酸铵反应,在锑盐存在下生成磷钼杂多酸后,立即被抗坏血酸还原,生成蓝色的络合物。 本标准规定了用过硫酸钾(或硝酸—高氯酸)为氧化剂,将未经过滤的水样消解,用钼酸铵分光光度法测定总磷的方法。 总磷包括溶解的、颗粒的、有机的和无机磷。 本标准适用于地面水、污水和工业废水。 取25mL水样,本标准的最低检出浓度为0.01mg/L,测定上限为0.6mg/L。 在酸性条件下,砷、铬、硫干扰测定。 三、试剂 3.1 硫酸,密度为1.84g/mL。 3.2 硝酸,密度为1.4g/mL。 3.3 高氯酸,优级纯,密度为1.68g/mL。 3.4 硫酸(V/V),1+1。 3.5 硫酸,约0.5mol/L,将27mL硫酸(3.1)加入到973mL水中。 3.6 氢氧化钠溶液,1mol/L,将40g氢氧化钠溶于水并稀释至1000mL。 3.7 氢氧化钠溶液,6mol/L,将240g氢氧化钠溶于水并稀释至1000mL。 3.8 过硫酸钾溶液,50g/L,将5g过硫酸钾(K2S2O8)溶于水,并稀释至100mL。 3.9 抗坏血酸溶液,100g/L,将10g抗坏血酸溶于水中,并稀释至100mL。此溶液贮于棕色的试剂瓶中,在冷处可稳定几周,如不变色可长时间使用。 3.10 钼酸盐溶液:将13g钼酸铵[(NH4)6MO7O24·4H2O]溶于100mL水中,将0.35g酒石酸锑钾[KSbC4HO7·0.5H2O]溶于100mL水中。在不断搅拌下分别把上述钼酸铵溶液、酒石酸梯钾溶液徐徐加到300mL硫酸(3.4)中,混合均匀。此溶液贮存于棕色瓶中,在冷处可保存三个月。 3.11 浊度—色度补偿液,混合二体积硫酸(3.4)和一体积抗坏血酸(3.9)。使用当天配制。 3.12 磷标准贮备溶液,称取0.2197g于110℃干燥2h在干燥器中放冷的磷酸二氢钾(KH2PO4),用水溶解后转移到1000mL容量瓶中,加入大约800mL水,加5mL硫酸(3.4), μ磷。本溶液在玻璃瓶中可贮存然后用水稀释至标线,混匀。1.00mL此标准溶液含50.0g 至少六个月。 3.13 磷标准使用溶液,将10.00mL磷标准贮备溶液(3.12)转移至250mL容量瓶中,用水 μ磷。使用当天配制。 稀释至标线并混匀。1.00mL此标准溶液含2.0g 3.14 酚酞溶液,10g/L,将0.5g酚酞溶于50mL95%的乙醇中。

元素磷含量的测定方法

元素磷含量的测定方法 本方法参考ZBG76002—90适用于循环冷却水中磷的测定,其含量为0.02~50mg/L。 1 方法提要 在酸性介质中,膦酸盐、亚磷酸与过硫酸铵在加热的条件下,转变成正磷酸,利用钼酸铵和磷酸反应生成锑磷钼酸配合物,以抗坏血酸还原成“锑磷钼蓝”,用吸光光度法测定总磷酸盐(以PO43-计)的含量。 2 试剂和材料 2.1 磷酸盐标准贮备液:1 mL溶液含有0.500 mg PO43-;称量0.7165 g 预先在100~105℃干燥至恒重的磷酸二氢钾,精确至0.0002 g ,置于烧杯中,加水溶解移入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2.2 磷酸盐标准溶液:1 mL溶液含有0.020 mg PO43-;吸取20.00 mL磷酸盐标准贮备溶液(2.1)于500 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2.3 钼酸铵溶液:称量6.0 g钼酸铵溶于约500 mL水中,加入0.2 g酒石酸锑钾和83 mL 浓硫酸,冷却后稀释至1L,混匀,贮于棕色瓶中,贮存期6个月; 2.4 抗坏血酸溶液:称量17.6 g抗坏血酸溶于适量水中,加入0.2 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和8 mL甲酸,用水稀释至1L,混匀,贮存于棕色瓶中,贮存期15d; 2.5 硫酸:c(H2SO4)=0.5 mol / L; 2.6 过硫酸铵24g / L溶液,贮存期7d; 3 仪器和设备 3.1 分光光度计:波长范围400~800 nm; 3.2 可调电炉:800W。 4 工作曲线的绘制 在一系列50mL容量瓶(或比色管)中,分别加入0.00,1.00,2.00,3.00,4.00,5.00 mL磷酸盐标准溶液(2.2),加水约20 mL,然后加入5mL钼酸铵溶液(2.3)和3 mL抗血酸溶液(2.4),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于25~30℃下放置10 min。在710 nm处,用1cm的比色皿,以试剂空白为参比,测量其吸光度。 5 试验步骤 5.1 正磷酸含量的测定 吸取20mL经中速滤纸过滤后的水样于50 mL容量瓶(或比色管)中,加入20 mL水,再加入5 mL钼酸铵溶液(2.3)、3 mL抗坏血酸溶液(2.4),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在25~30℃下放置10 min。在710 nm处,用1cm比色皿,以试剂空白为参比,测量其吸光度。 5.2 总磷酸盐含量的测定 吸取10mL经中速滤纸过滤后的水样于100 mL锥形瓶中,加入1 mL硫酸溶液(2.5)和5 mL过硫酸铵溶液(2.6),稀释到约25mL,在可调电炉(3.2)上缓缓煮沸15 min 以上至溶液快蒸干为止。取下,冷却至室温,移入50 mL容量瓶(或比色管)内。加入5 mL钼酸铵溶液、3 mL 抗坏血酸溶液,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于25~30℃下放置10 min,在710 nm处,用1 cm的比色皿,以试剂空白为参比,测量其吸光度,绘制工作曲线。

水中氯离子含量测定精编版

标准号:D 512-89 测定水中氯离子含量的测试方法1 1.适用范围* 1.1如下三个测试方法包括了水、污水(仅测试方法C )及盐水中氯离子含量的测定: 部分 测试方法A(汞量滴定法)7~10 测试方法B(硝酸银滴定法)15~21 测试方法C(离子选择电极法)22~29 1.2测试方法A、B和C在应用(practice)D2777-77下有效,仅仅测试方法B在应用D2777-86 下也同样有效,详细的信息参照14、21和29部分。 1.3本标准并不意味着罗列了所有的,如果存在,与本标准的使用有关的安全注意事项。本 标准的使用者的责任,是采用适当的安全和健康措施并且在使用前确定规章制度上的那些限制措施的适用性。明确的危害声明见26.1.1。 1.4以前的比色法不再继续使用。参照附录X1查看历史信息。 2.参考文献 2.1 ASTM标准 D 1066 蒸汽的取样方法2 D 1129 与水相关的术语2 D 1193 试剂水的规范2 D 2777 D-19水委员会应用方法的精确性及偏差的测定2 D 3370 管道内取水样的方法2 D 4127离子选择电极用术语2 3.专用术语 3.1 定义——这些测试方法中使用的术语的定义参照D 1129和D4127中的术语。 4.用途及重要性 4.1 氯离子是,因此应该被精确的测定。它对高压锅炉系统和不锈钢具有高度危害,所以为 防止危害产生监测是必要的。氯分析作为一个工具被广泛的用于评估循环浓度,如在冷却塔的应用。在食品加工工业中使用的处理水和酸洗溶液也需要使用可靠的方法分析氯含量。 5.试剂纯度 5.1在所有的试验中将使用试剂级化学物质。除非另有说明,所有试剂应符合美国化学品协 会分析试剂委员会的规范要求。如果能断定其他等级的试剂具有足够高的纯度,使用它不会减少试验的精度,则这种等级的试剂也可以使用。 5.2 水的纯度——除非另有说明,关于水的标准应理解为指的是如Specification D1193中 由第二类所定义的试剂水。

水中磷含量的测定

实验2 钼锑抗法测定磷含量 一、实验目的 1. 学习并掌握钼锑抗分光光度法测定磷的原理及操作方法。 2. 掌握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及其原理。 二、实验原理 钼锑抗分光光度法测定磷,在一定酸度、锑离子存在下,磷酸根与钼酸铵形成锑磷钼混合杂多酸,它在常温下可迅速被抗坏血酸还原为钼蓝,可在波长为 700nm下测定吸光度。此测定方法的适宜酸度为~·L-1H 2SO 4 ,温度为20~60℃, 显色时间为30~60min,可稳定24h,在磷含量为5×10-6~2×10-4%内符合线性关系。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 材料:硫酸,抗坏血酸,钼酸铵,酒石酸锑钾,磷酸二氢钾。 仪器:10支50mL比色管;分光光度计;移液管、容量瓶等。 四、实验试剂的配制 1. 1+1硫酸:浓硫酸与蒸馏水的体积比为1:1混匀 2. 抗坏血酸溶液:100g/L(10%) 3. 钼酸盐溶液:13g钼酸铵((NH 4) 6 Mo 7 O 24 ·4H 2 O)溶于100ml蒸馏水,0.35g酒石酸 锑钾(KSbC 4H 4 O 7 · 2 1H 2 O)溶于100ml蒸馏水。在不断搅拌的情况下把钼酸铵徐徐 加到300ml 1+1硫酸中,加酒石酸锑钾溶液混匀。 4. 磷酸盐储备溶液:110℃干燥2h的磷酸二氢钾0.2197g溶于水,移入1000ml 容量瓶中,加5mL 1+1硫酸定容至1000mL。此时浓度为50μg/mL 5. 磷酸盐标准溶液:吸取10mL磷酸盐储备液至250mL容量瓶中,定容至250mL。此时浓度为2μg/mL 五、实验步骤 1. 标准曲线的绘制

取7支50mL比色管,分别加入磷酸盐标准溶液:0ml、、、、、7mL、10mL,加水定容至刻度。此时系列标准液浓度为:0、、、、、、μg/mL。 2. 显色测量 在比色管中加入1mL抗坏血酸溶液,混匀静置30s,加2mL钼酸盐溶液充分混匀,静置15min。700nm下,以0μg/mL标准液为空白,测定吸光度。 3. 样品的测定 取5mL试样于50mL比色管内,加水定容至刻度。按上述方法操作。比较其颜色,若不在范围内,则进行浓缩或稀释。

余氯的测定-国标法(水质检测)

1 余氯 余氯是指水经过加氯消毒,接触一定时间后,水中所余留的有效氯。其作用是保证持续杀菌,以防止水受到再污染。余氯有三种形式: 1.总余氯:包括HOCl、OCl-和NHCl2等。 2.化合性余氯:包括NH2Cl、NHCl2及其它氯胺类化合物。 3.游离性余氯:括HOCl及OCl-等。 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规定集中式给水出厂水的游离性余氯含量不低于0.3 mg/L,管网末梢水不得低于0.05 mg/L。 余氯的测定常采用下述两种方法,N.N-二乙基对苯二胺(DPD)分光光度法和3,3,,5,5,-四甲基联苯胺比色法,前者可测定游离余氯和各种形态的化合余氯,后者可分别测定总余氯及游离余氯。 1.2 N,N-二乙基对苯二胺(DPD)分光光度法 1.2.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N,N-二乙基对苯二胺(DPD)分光光度法测生活饮用水及水源水的游离余氯。 本法适用于经氯化消毒后的生活饮用水及其水源水中游离余氯和各种形态的化合性余氯的测定。 本法最低检测质量为0.1 μg,若取10mL水样测定,则最低检测质量浓度为0.01mg/L。 高浓度的一氯胺对游离余氯的测定有干扰,可用亚砷酸盐或硫代乙酰胺控制反应以除去干扰。氧化锰的干扰可通过做水样空白扣除。铬酸盐的干扰可用硫代乙酰胺排除。 1.2.2 原理 DPD与水中游离余氯迅速反应而产生红色。在碘化物催化下,一氯胺也能与DPD反应显色。在加入DPD试剂前加入碘化物时,一部分三氯胺与游离余氯一起显色,通过变换试剂的加入顺序可测得三氯胺的浓度。本法可用高锰酸钾溶液配制永久性标准液。 1.2.3试剂 1.2.3.1 碘化钾晶体。 1.2.3.2 碘化钾溶液(5 g/L):称取0.50g碘化钾(KI),溶于新煮沸放冷的纯水中,并稀释至100mL,储存于棕色瓶中,在冰箱中保存,溶液变黄应弃去重配。 1.2.3.3 磷酸盐缓冲溶液(pH=6.5):称取24 g无水磷酸氢二钠(Na2HPO4),46g无水磷酸二氢钾(KH2PO4),0.8 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Na2EDTA)和0.02 g氯化汞(HgCl2)。依次溶解于纯水中稀释至1000mL。 注:HgCl2可防止霉菌生长,并可消除试剂中微量碘化物对游离余氯测定造成的干扰。HgCl2剧毒使用时切勿入口或接触皮肤和手指。 1.2.3.4 N,N-二乙基对苯二胺(DPD)溶液(1 g/L):称取1.0g盐酸N,N-二乙基对苯二胺[H2N.C6H4.N(C2H5)2.2HCl],或 1.5 g硫酸N,N-二乙基对苯二胺[H2N.C6H4.N(C2H5)2.H2SO4·5H2O],溶解于含8 mL硫酸溶液(1+3)和0.2 g Na2EDTA的无氯纯水中,并稀释至1000 mL储存于棕色瓶中,在冷暗处保存。

水中氯离子含量的测试方法

测定水中氯离子含量的测试方法 1.适用范围* 1.1如下三个测试方法包括了水、污水(仅测试方法C)及盐水中氯离子含量的测定: 部分 测试方法A(汞量滴定法)7~10 测试方法B(硝酸银滴定法)15~21 测试方法C(离子选择电极法)22~29 1.2测试方法A、B和C在应用(practice)D2777-77下有效,仅仅测试方法B在应用D2777-86下也同样有效,详细的信息参照14、21和29部分。 1.3本标准并不意味着罗列了所有的,如果存在,与本标准的使用有关的安全注意事项。本标准的使用者的责任,是采用适当的安全和健康措施并且在使用前确定规章制度上的那些限制措施的适用性。明确的危害声明见26.1.1。 1.4以前的比色法不再继续使用。参照附录X1查看历史信息。 2.参考文献 2.1ASTM标准 D1066蒸汽的取样方法2 D1129与水相关的术语2 D1193试剂水的规范2 D2777D-19水委员会应用方法的精确性及偏差的测定2 D3370管道内取水样的方法2 D4127离子选择电极用术语2 3.专用术语 3.1定义——这些测试方法中使用的术语的定义参照D1129和D4127中的术语。 4.用途及重要性 4.1氯离子是,因此应该被精确的测定。它对高压锅炉系统和不锈钢具有高度危害,所以为防止危害产生监测是必要的。氯分析作为一个工具被广泛的用于评估循环浓度,如在冷却塔的应用。在食品加工工业中使用的处理水和酸洗溶液也需要使用可靠的方法分析氯含量。 5.试剂纯度 5.1在所有的试验中将使用试剂级化学物质。除非另有说明,所有试剂应符合美国化学品协会分析试剂委员会的规范要求。如果能断定其他等级的试剂具有足够高的纯度,使用它不会减少试验的精度,则这种等级的试剂也可以使用。 5.2水的纯度——除非另有说明,关于水的标准应理解为指的是如Specification D1193中由第二类所定义的试剂水。 6.取样 6.1根据标准D1066和标准D3370取样。

水质总磷的测定_钼酸铵分光光度法

水质总磷的测定钼酸铵分光光度法 Water quality-Determination of total phosphorus- Ammonium molybdate spectrophotometric method GB 11893-89 批准日期1989-09-01 实施日期1991-09-01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用过硫酸钾(或硝酸-高氯酸)为氧化剂,将未经过滤的水样消解,用钼酸铵分光光度测定总磷的方法。 总磷包括溶解的、颗粒的、有机的和无机磷。 本标准适用于地面水、污水和工业废水。 取25mL试料,本标准的最低检出浓度为L,测定上限为L。 在酸性条件下,砷、铬、硫干扰测定。 2 原理 在中性条件下用过硫酸钾(或硝酸-高氯酸)使试样消解,将所含磷全部氧化为正磷酸盐。在酸性介质中,正磷酸盐与钼酸铵反应,在锑盐存在下生成磷钼杂多酸后,立即被抗坏血酸还原,生成蓝色的络合物。 3 试剂 本标准所用试剂除另有说明外,均应使用符合国家标准或专业标准的分析试剂和蒸馏水或同等纯度的水。 硫酸(H 2SO 4 ),密度为mL。 硝酸(HNO 3 ),密度为mL。 高氯酸(HClO 4 ),优级纯,密度为mL。 硫酸(H 2SO 4 ),1:1。 硫酸,约c(1/2H 2SO 4 )=1mo1/L:将27mL硫酸加入到973mL水中。 氢氧化钠(NaOH),1mo1/L溶液:将40g氢氧化钠溶于水并稀释至1000mL。氢氧化钠(NaOH),6mo1/L溶液;将240g氢氧化钠溶于水并稀释至1000mL。 过硫酸钾,50g/L溶液:将5g过硫酸钾(K 2S 2 O 8 )溶解干水,并稀释至100mL。 抗坏血酸,100g/L溶液:溶解10g抗坏血酸(C 6H 8 O 6 )于水中,并稀释至100mL。 此溶液贮于棕色的试剂瓶中,在冷处可稳定几周。如不变色可长时间使用。 钼酸盐溶液:溶解13g钼酸铵[(NH 4) 6 Mo 7 O 24 ·4H 2 O]于100mL水中。溶解酒石酸锑钾 [KSbC 4H 4 O 7 · 1 H 2 O]于100mL水中。在不断搅拌下把钼酸铵溶液徐徐加到300mL硫酸中, 加酒石酸锑钾溶液并且混合均匀。 此溶液贮存于棕色试剂瓶中,在冷处可保存二个月。 浊度-色度补偿液:混合两个体积硫酸和一个体积抗坏血酸溶液。使用当天配制。

余氯测定方法

余氯的测量方法: 余氯是指水与氯族消毒剂接触一定时间后,余留在水中的氯。余氯有三种形式: 1.总余氯:包括游离性余氯和化合性余氯。 2.游离性余氯:包括HOCl及OCl-等。 3.化合性余氯:包括NH2Cl、NHCl2、NCl3及其它氯胺类化合物。 余氯的作用是保证持续杀菌,也可防止水受到再污染。但如果余氯量超标,可能会加重水中酚和其它有机物产生的味和臭,还有可能生成氯仿等有"三致"作用的有机氯代物。测定水中余氯含量和存在状态,对做好饮水消毒工作和保证水卫生安全极为重要。 一、邻联甲苯胺比色法(OT法) 1.应用范围 ⑴.本法适用于测定生活饮用水及其水源水的总余氯及游离性余氯。 ⑵.本法最低检测浓度为0.01mg/l余氯。 2.原理 在pH值小于1.3的酸性溶液中,余氯与邻联甲苯胺反应,生成黄色的醌式化合物,用目视法进行比色定量,还可用重铬酸钾-铬酸钾溶液配制的永久性余氯标准溶液进行目视比色。 试剂:0.1%联邻甲苯胺 仪器:余氯比色器,秒表 测定:取200ml水样,加入0.1%联邻甲苯胺1ml摇匀,发色30s与标准色相比,读数C1,发色几分钟后再与标准色相比,读数C2。总余氯为C2,游离氯值为C1 3.干扰影响 水中含有悬浮性物质干扰时测定,可用离心法去除。其它干扰物质的最高允许含量如下:高铁,0. 2mg/l;四价锰,0.01mg/l;亚硝酸盐,0.2mg/l。 二、DPD余氯测定仪(Pocket Colorimeter Chlorine,Hach Company) 1、应用范围 ⑴.本法适用于分别测定生活饮用水、水源水、废水及海水的游离余氯、总余氯及化合性余氯。 ⑵.水样有色或浑浊,可作空白调零以抵消其影响。 ⑶.本法最高检测浓度为4.5mg/l有效氯。 2、原理 水样中不含碘化物离子时,游离性有效氯立即与DPD试剂反应产生红色,加入碘离子则起催化作用,使化合氯也与试剂反应显色。分别测定其吸光度,得游离氯和总氯,总氯减去游离氯得化合 氯。 3、试剂 3.1 碘化钾晶体。 3.2 碘化钾溶液(5g/L):称取0.5g碘化钾,溶于新煮沸放冷的纯水中,并稀释至100mL,储存 于棕色瓶中,在冰箱中保存,溶液变黄应弃去重配。 3.3 磷酸盐缓冲溶液(pH:6.5):称取24g无水磷酸氢二钠(Na2HPO4),46g无水磷酸二氢钾

总磷含量的测定——钼酸铵分光光度法

总磷含量的测定——钼酸铵分光光度法 本方法适用于含PO 43-为0.02~50mg/L 工业循环冷却水中磷含量的测定。 1.0 原理 在酸性溶液中,用过硫酸钾作分解剂,将聚磷酸盐和有机膦转化为正磷酸盐,正磷酸盐与钼酸铵反应生成黄色的磷钼杂多酸,再用抗坏血酸还原成磷钼蓝,于710nm 最大吸收波长处分光光度法测定。 2.0 试剂 同正磷酸盐和总无机磷含量的测定第2条和下列试剂。 2.1 过硫酸钾40g/L 溶液: 称取20g 过硫酸钾,精确至0.5g ,溶于500mL 水中,摇匀,贮存于棕色瓶中(有效期一个月)。 3.0 仪器 同正磷酸盐的测定第3.1条。 3.0 分析步骤 4.1 工作曲线的绘制 同正磷酸盐测定第4.1条。 4.2 总无机磷酸盐含量测定 从正磷酸盐测定的试样(4.2)中取5.00mL 试验溶液于100mL 锥形瓶中,加入1.0mL 硫酸溶液(见总无机磷测定之2.3),5.0mL 过硫酸钾溶液(2.1),用水调整锥形瓶中溶液体积至约25mL ,摇匀,置于可调电炉上缓缓煮沸15分钟至溶液快蒸干为止。取出后流水冷却至室温,定量转移至50mL 容量瓶中。加入2.0mL 钼酸铵溶液(见正磷酸盐测定之2.4),3.0mL 抗坏血酸溶液(见正磷酸盐测定之 2.3),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室温下放置10分钟。在分光光度计710nm 处,用1cm 吸收池,以不加试验溶液的空白调零测吸光度。 4.0 分析结果的计算 以mg/L 表示的试样中总无机磷酸盐(以PO 43-计)含量(x 5),按下式计算: X s =M S /V S 式中: M 3——从工作曲线上查得的以μg 表示的PO 43-量; V 3——移取试验溶液的体积,mL 。 5.1 以mg/L 表示的羟基乙叉二膦酸(HEDP )含量(x 6),按式下式计算: X 6=1.085×( M 3 - M 2 ) V 3 V 2 式中:1.085——系PO 43-换算为羟基乙叉二膦酸的系数。 5.2 以mg/L 表示的羟基乙叉二膦酸(HEDPS )含量(x 7),按式下式计算: X 7=1.548×( M 3 - M 2 ) V 3 V 2 式中:1.548——系PO 43-换算为羟基乙叉二膦酸的系数。 5.3 以mg/L 表示的氨基三甲叉膦酸(ATMP )含 量(x 8),按式下式计算: 式中:1.050——系PO 43-换算为氨基三甲叉膦酸的系数。 5.4 以mg/L 表示的乙二胺四甲叉膦酸(EDTMP )含量(x 9),按下式计算: X 8=1.050×( M 3 - M 2 ) V 3 V 2

循环水药剂总磷测量方法

4.药剂中总磷测定方法 方法提要: 在酸性介质中,磷酸盐和亚磷酸在硫酸和过硫酸存在下,加热、氧化成磷酸。利用钼酸铵、酒石酸锑钾和磷酸反应生成锑磷钼酸配合物,以抗坏血酸还原成“锑 3-计)含量。 磷钼蓝”,用吸光光度法测定总磷酸盐(以PO 4 1、仪器与试剂 1.1 仪器 1.1.1分光光度计:710nm。 1.2 试剂 1.2.1 硫酸溶液:1+35; 1.2.2 过硫酸钾; 1.2.3 钼酸铵; 1.2.4 抗坏血酸; 1.2.5 EDTA; 1.2.6 甲酸; 1.2.7 酒石酸锑钾; 1.2.8 硫酸溶液:1+1; 1.2.9磷酸二氢钾。 2、准备工作 2.1过硫酸钾:40g/ml 称取20g过硫酸钾,精确至0.5g,溶于500ml水中,摇匀,贮存于棕色瓶中(有效期1个月); 2.2 抗坏血酸:20g/l 称取10g抗坏血酸,精确至0.5g,称取0.2g EDTA(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精确至0.01g,溶于200ml水中,加入8.0ml甲酸,用水稀释至500ml,混匀,贮存于棕色瓶中(有效期1个月)。 2.3 钼酸铵:26g/l 称取13g钼酸铵,精确至0.5g,称取0.5g酒石酸锑钾,精确至0.01g,溶于200ml水中,加入230ml硫酸溶液(1+1),混匀,冷却后用水稀释至500ml,混匀,贮存于棕色瓶中(有效期2个月)。 3-; 2.4 磷酸盐标准溶液的配制:1ml=0.1mgPO 4 2.4.1 贮备液:称取0.7165g于105℃干燥过的磷酸二氢钾,溶于水中,转入1 3-; 升容量瓶,稀释至刻度摇匀,此溶液1ml=0.5mgPO 4 2.4.2 标准液:吸取20ml贮备液于500ml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此溶液 1ml 3-; =0.02mgPO 4 2.5 标准曲线的绘制: 2.5.1 取50ml比色管7支,用移液管分别加入0、0.5、1.0、2.0、 3.0、 4.0、 5.0ml磷酸盐标准溶液,用水稀释至15ml; 2.5.2 用移液管向所有各管中加入2.0ml钼酸铵溶液, 3.0ml抗坏血酸溶液,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室温下放置10分钟,在710nm,用1cm比色皿,以试剂空 3-计)毫克数为白为对照,测定其吸光度,并以吸光度为纵坐标,磷酸盐(以PO 4 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3、试验步骤

使用自动电位滴定仪测定水中氯离子含量

使用自动电位滴定仪测定水中氯离子含量和COD Mn值1.相关标准 《GB/T 13025.5-2012 制盐工业通用试验方法氯离子的测定》 《GB/T 15453-2008 工业循环冷却水和锅炉用水中氯离子的测定》 《GB/T 24890-2010 复混肥料中氯离子含量的测定》 《NY/T 1121.17-2006 土壤检测第17部分:土壤氯离子含量的测定》 《MT/T 201-2008 煤矿水中氯离子的测定》 《ASTM D4458-2009 半咸水、海水和盐水中氯离子的试验方法》 2.测量原理 样品溶液调至中性,用硝酸银标准溶液滴定溶液,通过离子选择性电极的电位突变指示终点。 3.仪器设备 实验仪器:ZDJ-5型自动滴定仪,或其他型号自动电位滴定仪。 实验电极:216-01型银电极+217-01型参比电极(二级参比填充液:饱和硝酸钠溶液)。 其他一般实验室仪器。 4.试剂和溶液 4.10.01mol/L氯化钠标准溶液:称取0.5844克已于600℃灼烧至恒重的氯 化钠基准试剂,溶解于去离子水中,移入1000ml容量瓶中,并用水稀 释至刻度,摇匀。 氯化钠标准溶液的浓度按式(1)计算: (1) 式中: c(NaCl),氯化钠标准溶液的浓度,单位为摩尔每升(mol/L); m,称取氯化钠的质量,单位为克(g) V,配制溶液的体积,单位为升(L) 4.20.01mol/L硝酸银溶液:称取1.70克分析纯的硝酸银,溶解于去离子水 中,移入1000ml容量瓶中,并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溶液保存在棕 色瓶中。 5.操作过程 5.1仪器准备,参照ZDJ-5或其他型号自动滴定仪说明书 5.2参数设置(推荐参数) 最小滴定体积:0.02ml。最大滴定体积:0.2ml,预滴定 突跃量:中,80mV。 5.3氯化钠标准溶液的标定:吸取10.00 ml 氯化钠标准溶液,置于150 ml 烧 杯中,使用硝酸银溶液滴定,同时需进行空白实验。

总磷测定方法

总磷 在天然水和废水中,磷几乎都以各种磷酸盐的形式存在,它们分为正磷酸盐,缩合磷酸盐(焦磷酸盐、偏磷酸盐和多磷酸盐)和有机结合的磷酸盐,它们存在于溶液中,腐殖质粒子中或水生生物中。 天然水中磷酸盐含量较微。化肥、冶炼、合成洗涤剂等行业的工业废水及生水污水中常含有较大量磷。磷是生物生长的必需的元素之一。但水体中磷含量过高(超过0.2mg/L)可造成藻类的过量繁殖,直至数量上达到有害的程度(称为富营养化),造成湖泊、河流透明度降低,水质变坏。 1.方法的选择 水中磷的测定,通常按其存在的形式,而分别测定总磷、溶解性正磷酸盐和总溶解性磷,如下图所示 消解 2.样品的采集和保存

总磷的测定,于水样采集后,加硫酸酸化至PH≤1保存。溶解性正磷酸盐的测定,不加任何试剂。于2—5℃冷处保存,在24h内进行分析。 水样的预处理 采集的水样立即经0.45μm微孔滤膜过滤,其滤液可溶性正磷酸盐的测定。滤液经下述强氧化剂的氧化分解,测得可溶性总磷。取混合水样(包括悬浮物),也经下述强氧化剂分解,测得水中总磷含量。 (一)过硫酸钾消解法 仪器 (1)医用手提式高压蒸汽消毒器或一般民用压力锅(1— 1.5kg/cm2)。 (2)电炉,2kw。 (3)调压器、2kvA(0—220v) (4)50ml(磨口)具塞刻度管。 试剂 5%(m/V)过硫酸钾溶液:溶解5g过硫酸钾于水中,并稀释至100 ml。 步骤

(1)吸取25.00 ml混匀水样(必要时,酌情少取水样,并加水至 25 ml,使含磷量不超过30μg)于50 ml具塞刻度管中,加过硫 酸钾溶液4 ml,加塞后管口包一小块纱布并用线扎紧,以免加热时玻璃塞冲出。将具塞刻度管放在大烧杯中,置于高压蒸汽消毒器或民用压力锅中加热,待锅内压力达1.0kg/cm2 (相应温度为120℃)时,调节电炉温度使保持此压力30min后,停止加热,待压力表指针将至零后,取出放冷。 (2)试剂空白和标准溶液系列也经同样的消解操作。 注意事项 (1)如采样时水样用酸固定,则用过硫酸钾消解前将水样调至中性。 (2)一般民用压力锅,在加热至顶压阀出气孔冒气时,锅内温度为120℃。 (3)当不具备压力消解条件时,亦可在常压下进行,但操作步骤如下: 分取适量混匀水样(含磷不超过30μg)于150ml锥形瓶中,加水至50 ml,加数粒玻璃珠,加1 ml3+7硫酸溶液,5ml 5%过硫酸钾溶液,置电炉上加热煮沸,调节温度使保持微沸30—40min,至最后体积为10ml 止。放冷,加1滴酚酞指示剂,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至刚呈微红色,再滴加1mol/L硫酸溶液使红色腿去,充分摇匀。如溶液不澄清,则用滤纸过滤于50 ml比色管中,用水洗锥形瓶及滤纸,一并移入比色管中,加水至标线,供分析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