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定和校准实务举例汇总

检定和校准实务举例汇总
检定和校准实务举例汇总

知识点:检定和校准实务举例

(一)校准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举例

(二)检定时是否满足符合性评定基本要求的判断举例

(三)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商品的计量检测方法举例

(一)校准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举例

【例1】滚刀检查仪螺旋线测量示值误差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

依据jjfll25一2004《滚刀检查仪校准规范》,以pwf-250滚刀检查仪为例评定如下:

1.数学模型

仪器螺旋线测量示值误差为e:

式中:

s

s

——仪器测头运动的三圈导程数值;

s

b

——标准滚刀螺旋线的三圈导程数值;

a

s ,a

b

——仪器与标准滚刀的线胀系数;

—仪器与标准滚刀温度偏离标准温度200c的值。该式舍去微小量,整理后得:

式中:

2.灵敏系数和合成方差

灵敏系数:

由于各输入量彼此独立,根据不确定度传播律,合成方差为

3.标准不确定度一览表

标准不确定度分量汇总见表4-1。

表4-1标准不确定度一览表

4.输入量的标准不确定度评定

(1)仪器测量重复性引起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u(s s )

取一把m=10的单头标准滚刀,在重复性条件下,用被测滚刀检查仪测量其螺旋线10次,用贝塞尔公式计算出单次测量结果的实验标准差s=1.l μm ,实际校准时取3次测量的平均值,故

(2)标准滚刀螺旋线导程引起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尺u(s b )

根据jjg2055一1990《齿轮螺旋线计量器具检定系统》,标准滚刀的扩展不确定度按下式计算:

当m=10,n=3时,ub=3.605μm,故

(3)温度偏离200c,由线胀系数引起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u(δa)

仪器与标准滚刀线胀系数均取(11.5±1)×10-60c,两者之差的最大可能性为±2×10-60c,在其分布区间内服从三角分布,因此取k=

估计线胀系数差在分布区间内的不可靠程度约为10%,则自由度为

)

(4)仪器与标准滚刀存在温差引起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u(δ

t

在(一0.50c,+0.50c)分布区间内服从均匀分布,因此取等温后,两者温差δ

t

,故

估计温差在分布区间内的不可靠程度约为25%,则自由度为

5.计算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6.计算有效自由度

7.确定扩展不确定度

当p=0.95,v

eff =204,查表的k

95

=t

95

(v

eff

)=1.06,故

8.不确定度报告

滚刀检查仪三个导程螺旋线示值误差测量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为

(二)检定时是否满足符合性评定基本要求的判断举例

检定时判定计量器具合格或不合格的判据

1.什么是符合性评定

计量器具(测量仪器)的合格评定又称符合性评定,就是评定仪器的示值误差是否在最大允许误差范围内,也就是测量仪器是否符合其技术指标的要求,凡符合要求的判为合格。

评定的方法就是将被检计量器具与相应的计量标准进行技术比较,在检定的量值点上得到被检计量器具的示值误差,再将示值误差与被检仪器的最大允许误差相比较确定被检仪器是否合格。

2.测量仪器示值误差符合性评定的基本要求

按照jjfl094一2002《测量仪器特性评定》的规定,对测量仪器特性进行符合性评定时,若评定示值误差的不确定度满足下面要求:

评定示值误差的测量不确定度(u95或k=2时的u)与被评定测量仪器的最大允许误差的

绝对值(mpev)之比小于或等于1:3,即满足

u95≤1/3mpev

时,示值误差评定的测量不确定度对符合性评定的影响可忽略不计(也就是合格评定误判概率很小),此时

合格判据为

判为合格

不合格判据为

判为不合格(3-28)

式中:

——被检仪器示值误差的绝对值;

mpev——被检仪器示值的最大允许误差的绝对值。

与mpev之比也可取小于或等于1:对于型式评价和仲裁鉴定,必要时u

95

5

3.考虑示值误差评定的测量不确定度后的符合性评定

依据计量检定规程以外的技术规范对测量仪器示值误差进行评定,并且需要对示值误差是否符合最大允许误差做出符合性判定时,必须对评定得到的示值误差进行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当示值误差的测量不确定度(u95或是k=2时的u)与被评定测量仪器的最大允许误差的绝对值(mpev)之比不满足小于或等于1:3的要求时,必须要考虑示值误差的测量不确定度对符合性评定的影响。

(1)合格判据

当被评定的测量仪器的示值误差δ的绝对值小于或等于其最大允许误差的绝对值mpev与示值误差的扩展不确定度u95之差时可判为合格,即

判为合格

≤mpev一u

95

(2)不合格判据

当被评定的测量仪器的示值误差δ的绝对值大于或等于其最大允许误差的绝对值mpev与示值误差的扩展不确定度u

之和时可判不合格,即

95

判为不合格

(3)待定区

当被评定的测量仪器的示值误差既不符合合格判据又不符合不合格判据时,为处于待定

区。这时不能下合格或不合格的结论,即

当测量仪器示值误差的评定处于不能做出符合性判定时,可以通过采用准确度更高的计量标准、改善环境条件、增加测量次数和改善测量方法等措施,以降

后再进行合格评定。

低示值误差评定的测量不确定度u

95

对于只具有不对称或单侧允许误差限的被评定测量仪器,仍可按照上述原则进行符合性

评定。

【例1】声校准器声压级的检定

依据jjgl76一2005《声校准器》,声校准器的主要量值为声压级,本例是用标准传声器以传声器法对i级声校准器(活塞发生器)的声压级进行检定。

对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进行分析和评定如下。

1.数学模型

被校活塞发生器发生的总声压级lp可由下式得出

式中:

——i次测量的平均声压级,db

——实验室标准传声器的开路声压灵敏度级修正值,db

k

△β——前置放大器的传输损失,db

△k——声校准器的气压修正值,db

△p——腔体积修正值,db

△h——相对湿度修正量,db。

2.灵敏系数

由于各输入量间不相关,且相对湿度修正量可忽略不计,因此合成方差为

式中灵敏系数为

3.a类标准不确定度

对活塞声压器进行18次测量,测量得到的声压级数据汇总见表4-13。

则测量结果的a类标准不确定度为3次测量平均值的实验标准偏差,即

4.b类标准不确定度

不准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

(1)测量声压级l

pi

①在测量放大器上,“直接输入”和“传声器输入”灵敏度调节的最大偏差为0.003db,以均匀分布考虑,取,则

②测量所用交流电压表的最大允许误差为±0.1%(相当于±0.009db),以均匀分布考虑,取则

(2)声压灵敏度级修正值k

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

实验室标准传声器在测量放大器上使用时,其开路声压灵敏度级修正值k

0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有两个分量:

①由耦合腔互易法声压基准给出的量值传递误差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基准给值的扩展不确定度为0.040db(k=2),在实际工作环境下,由于温度、气压的影响,使用该校准值的扩展不确定度为0.040dbxl.25=0.025db(k=2),故

u

=0.050db/2=0.025db

4

②测量放大器极化电压的最大允许误差为±0.008db,以均匀分布考虑,对实验室标准传声器的开路声压灵敏度级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为

(3)前置放大器传输损失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

前置放大器传输损失△β也是用交流电压表测量得到的,其不确定度主要取决于交流电压表的准确度,交流电压表的最大允许误差为±0.1%(±0.009db),以均匀分布考虑,取,则

(4)活塞发声器气压修正量△k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

活塞发声器气压修正量△k主要取决于气压表的准确度,其最大允许误差为±0。5%,对气压修正值△k产生的最大误差为±0.0043db,以均匀分布考虑,取·,则

(5)腔体积修正量△p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

腔体积修正量△p主要取决于使用不同型号和结构的标准传声器,而腔体积修正量的误差取决于使用传声器的前腔体积测量的准确度,b&k4160型标准传声器的前腔体积最大允许误差为±3 0 mm3,腔体积修正量△p产生的最大允许误

差为±0.013db,以均匀分布考虑,取,则

(6)计算中修约误差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可以忽略不计。

由于测量声压级l

pi

和前置放大器传输损失是用同一个交流电压表测量得

到的,因此u

3与u

6

是相关的,相关系数为1。

(7)测量不确定度来源汇总表

标准不确定度各分量汇总见表4-14。

表4-14标准不确定度来源汇总

5.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由于声压级l

pi

和前置放大器传输损失△β是用同一个交流电压表测量得到的,因此u3与u6是相关的,相关系数为1。其他各量均不相关,所以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为

6.扩展不确定度

包含因子k=2,则扩展不确定度

所以报告声压级l

p

校准值的测量不确定度为:。

7.是否满足检定要求的评价

用于检定声校准器时能否给出合格或不合格的检定结论。

当被检声校准器的最大允许误差为±0.40db,则被检仪器的最大允许误差的绝对值与校准的扩展不确定度(k=2)之比为0.06/0.40=1/6.7,远小于1/3。因此给出检定结论时,可以忽略测量不确定度的影响,只要被检仪器的示值误差小于最大允许误差就可以给出合格的检定结论是可靠的。

(三)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商品的计量检测方法举例

【例1】以长度单位标注净含量商品的计量检测方法

依据jjfl070一2005《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的规定,以长度单位标注净含量商品的计量检测方法有以下几种:

1.仪器法(计米器)

方法适用于一般长度类商品,如电线等。

用测量设备为专用长度检测仪器(计米器),其滚轮直径、计数器等应经过检定或校准,

整机计量性能满足要求。

检验步骤:

1)将样本单位置于仪器的两滚轮中,调整两滚轮之间的间距,使样本在滚轮之间做无相对滚动运动,由样本拖动滚轮旋转(或滚轮带动样本运动)。

2)调整计数器使其归零。

3)启动仪器,计数器自动记录样本前移而带动测量滚轮转动的圈数,当样本到尽头的瞬间,迅速读取计数器记录的圈数。

按规定填写原始记录,进行数据处理。

商品实际含量的计算公式:

实际含量(样本单位长度)=直径×π×转动圈数

最后按要求评定结果并出具检验报告。

2.称重法

本方法是用于在全长范围内重量均匀分布的商品,如电缆等。

测量设备包括钢直尺、电子天平或电子秤等,其计量性能应满足要求。

检验步骤:

1)称重:逐个称重样本单位的重量(不含样本单位的包装物)。

2)拉直:如用拉力方法将样本单位的头、中、尾三部分长度分段拉直(不能有拉伸现象)。

3)定量截断并称重:用钢直尺和剪切设备在样本单位的头、中、尾三处分别准确量截单位长度(一般取1m),并称各段的重量,取其平均值作为样本单位的单位长度的重量。

按规定填写原始记录,进行数据处理。

商品实际含量的计算公式:

实际含量(样本单位长度)=(单位长度/单位长度重量)×样本单位重量

最后按要求评定结果并出具检验报告。

3.直线法

本方法适用于易拉直且长度尺寸较小的商品,如壁纸等。一般长度小于50m。

测量设备包括钢卷尺、钢直尺或激光测距仪等测长计量器具,其计量性能应满足要求。

验场地,用适当的方法如拉力法拉直样本单位(不能有拉伸现象)。

检验步骤:

1)拉直:在足够的检验场地,用适当的方法如拉力法拉直样本单位(不能有拉伸现象)。

2)测量:测长计量器具对样本单位进行整段或分段测量,分段应均匀,并能满足测量要求。其测量值或分段量值相加,即为样本单位的实际含量(长度)。

按规定填写原始记录,进行数据处理。

最后按要求评定检验结果并出具检验报告。

【例2】以质量(重量)单位标注净含量商品的计量检测方法

依据jjfl070一2005《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的规定,以质量(重量)单位标注净含量一般性商品的通用计量检测方法如下:

一般性商品的通用方法适用于奶粉、糖果、饼干等一般性商品。

检验用设备:秤或者天平,经检定合格,准确度等级和分度值应符合要求。检验步骤:

1.皮重一致性较好的商品

(1)首先在秤或者天平上逐个秤量每个样品的实际总量(gw

i

)并记录结果。(2)计算商品的标称总量(cgw)和实际含量(q)

标称总量(cgw)=标注净含量(q

n

+平均皮重(p)

商品的实际含量(q

i )= 实际总量(gw

i

)一平均皮重(p)

(3)计算实际含量的偏差(d)

单件商品的实际含量偏差(d)= 实际总量(gw

i

)一标称总量(cgw)或

单件商品的实际含量偏差(d)=实际含量(q

i )一标注净含量(q

n

)

注:实际含量偏差(d为正值时,说明该件商品不短缺;实际含量偏差(d)为负值时,说明该件商品为短缺商品(下同)。

2.其他商品

(1)测定总量(gw)

在秤或者天平上逐个秤量每个样品的实际总量(gw

i

)并记录结果。

(2)测定皮量(p)

在秤或者天平上按顺序秤量每个已打开包装样品的皮重(尺),记录结果并与总量结果对应。

(3)计算商品的实际含量(q)

商品的实际含量(q

i )=实际总量(gw

i

)一皮重(p

i

)

(4)计算实际含量的偏差(d)

单件商品的实际含量偏差(d)=实际含量(q

) 一标注净含

i

)

量(q

n

按规定填写原始记录,进行数据处理。

最后按要求评定检验结果并出具检验报告。

仪器设备检定校准结果确认表

XXXXXXXX公司 仪器设备检定(校准)结果确认表 □检定口校准 设备名称:百分表设备编号:30772 生产厂家:成都成量工具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型号规格:(0.01~30)mm 校准规范:JJG34-2008《指示表(指针式、数显式)》检定规程 校准单位:天水市计量测试检定所证书编号:TJ1Z2016-2855检定/校准日期:2016.06.01 有效日期:2017.05.31 确认依据:JJG34-2008《指示表(指针式、数显式)》检定规程仪器使用说明书 检定地点及其环境条件: 地点:实验室温度:18 C 湿度:30%RH 其他:/ 备注:贴绿色合格标签 结论:□合格□准用□停用 确认人:________ 审核人: 日期:日期

仪器设备检定(校准)结果确认表 □检定口校准 设备名称:砼数显回弹仪设备编号: 生产厂家:北京大地华龙科技有限公司型号规格:DJHT225W-09 校准规范:JJGB17-1993《混凝土回弹仪》检定规程 校准单位:天水市计量测试检定所证书编号:TJ1Z2016-2858 检定/校准日期:2016.06.01 有效日期:2016.11.31 确认依据:JJGB17-1993《混凝土回弹仪》检定规程仪器使用说明书 检定地点及其环境条件: 地点:实验室温度:18 C 湿度:46%RH 其他:/ 备注:贴绿色合格标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合格□准用□停用 确认人:________ 审核人:

检定与校准的主要区别

检定与校准的主要区别 关于检定的概念 ISO/IEC指南25—199O 《校准和检验试验室技术能力的通用要求》将“检定”定义为:“通过校验提供证据来确认符合规定的要求(ISO 84O2/DADI—3.37,根据本指南的目的增加了注解)。” 注: 1.为了与计量仪器的管理相衔接,检定的目的是校验计量仪器的示值与相对应的已知量值之间的偏差,使其始终小于有关计量仪器管理的标准、规程或规范中所规定的最大允许误差。 2 .根据检定的结果对计量仪器作出继续使用、进行调查、修理、降级使用或声明报废的决定。任何情况下,当检定完成时,应在计量仪器的专门记录上记载检定的情况。 国际计量组织对检定给出的定义是:“查明和确认计量器具是否符合法定要求的程序,它包括检查、加标记和(或)出具检定证书。” 关于校准的概念 ISO1OO12—1《计量检测设备的质量保证要求》标准将“校准”定义为:“在规定条件下,为确定计量仪器或测量系统的示值或实物量具或标准物质所代表的值与相对应的被测量的已知值之间关系的一组操作。” 注: 1.校准结果可用以评定计量仪器、测量系统或实物量具的示值误差,或给任何标尺上的标记赋值; 2.校准也可用以确定其他计量特性; 3.可将校准结果记录在有时称为校准证书或校准报告的文件上; 4.有时核准结果表示为修正值、校准因子或校准曲线。 根据以上定义,可以看出校准和检定有本质区别。两者不能混淆,更不能等同。 (1)目的不同 校准的目的是对照计量标准,评定测量装置的示值误差,确保量值准确,属于自下而上量值溯源的一组操作。这种示值误差的评定应根据组织的校准规程作出相应规定,按校准周期进行,并做好校准记录及校准标识。校准除评定测量装置的示值误差和确定有关计量特性外,校准结果也可以表示为修正值或校准因子,具体指导测量过程的操作。例如,某机械加工组织使用的卡尺,通过校准发现与计量标准相比较已大出O.2mm,可将此数据作为修正值,在校准标识和记录中标明巳校准的值与标准器相比较大出的O.2mm的数值。在使用这一计量器具(卡尺)进行实物测量过程中,减

计量检定与仪器校准的区别

计量检定与仪器校准的 区别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计量检定与仪器校准的区别 ISO1OO12—1《计量检测设备的质量保证要求》标准将“校准”定义为:“在规定条件下,为确定计量仪器或测量系统的示值或实物量具或标准物质所代表的值与相对应的被测量的已知值之间关系的一组操作。 ISO/IEC指南25—199O 《校准和检验试验室技术能力的通用要求》将“检定”定义为:“通过校验提供证据来确认符合规定的要求(ISO 84O2/DADI—3.37,根据本指南的目的增加了注解)。 校准和检定有本质区别。两者不能混淆,更不能等同。现就两者之间的主要区别: 一、目的不同 校准的目的是对照计量标准,评定测量装置的示值误差,确保量值准确,属于自下而上量值溯源的一组操作。这种示值误差的评定应根据组织的校准规程作出相应规定,按校准周期进行,并做好校准记录及校准标识。校准除评定测量装置的示值误差和确定有关计量特性外,校准结果也可以表示为修正值或校准因子,具体指导测量过程的操作。例如,某机械加工组织使用的卡尺,通过校准发现与计量标准相比较已大出O.2mm,可将此数据作为修正值,在校准标识和记录中标明巳校准的值与标准器相比较大出的O.2mm的数值。在使用这一计量器具(卡尺)进行实物测量过程中,减去大出O.2mm的修正值,则为实物测量的实测值。只要能达到量值溯源目的,明确了解计量器具的示值误差,即达到了校准的目的。

检定的目的则是对测量装置进行强制性全面评定。这种全面评定属于量值统一的范畴,是自上而下的量值传递过程。检定应评定计量器具是否符合规定要求。这种规定要求就是测量装置检定规程规定的误差范围。通过检定,评定测量装置的误差范围是否在规定的误差范围之内。 二、对象不同 校准的对象是属于强制性检定之外的测量装置。主要指在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中大量使用的计量器具,包括进货检验、过程检验和最终产品检验所使用的计量器具等。 检定的对象是我国计量法明确规定的强制检定的测量装置,检定的对象主要是三个大类的计量器具。这就是: 1.计量基准 2.〔计量〕标准 3.中华人民共和国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59种计量器具用于贸易结算、安全防护、医疗卫生、环境监测的。 三、性质不同 校准不具有强制性,属于组织自愿的溯源行为。检定属于强制性的执法行为,属法制计量管理的范畴。 四、依据不同 校准的主要依据是组织根据实际需要自行制定的《校准规范》,或参照《检定规程》的要求。 检定的主要依据是《国家计量检定规程》。 五、方式不同

校准证书和检定证书的区别

校准证书和检定证书的区别 校准(Calibration)与检定(Verification)的主要区别 在认证审核过程中,一些审核员经常向受审核方提出偏离标准的要求。其中一个明显的表现就是不能将校准和检定的概念加以区分。例如,根据实际需要及我国法制计量管理的规定,组织的测量装置通过校准就可以满足要求,而审核员却开出了“没有检定”的不合格报告,强制要求组织按检定实施控制,并强制要求组织到专业的计量部门进行检定,给组织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 ISO1OO12—1《计量检测设备的质量保证要求》标准将“校准”定义为: 计量器具分为两类: 一类国家计量法“强制检定”的,实施“检定”; 二类非国家强制检定的,只需要实施“校准”。 检定:根据测量值,判定是否在规定的误差范围内,结论为合格或不合格; (检定是一种全面的判定,除校准的全部内容外,还需要检定有关项目)。 校准:得出示值误差,可以在实际测量过程中进行修正。 “在规定条件下,为确定计量仪器或测量系统的示值或实物量具或标准物质所代表的值与相对应的被测量的已知值之间关系的一组操作。 注: 1.校准结果可用以评定计量仪器、测量系统或实物量具的示值误差,或给任何标尺上的标记赋值; 2.校准也可用以确定其他计量特性; 3.可将校准结果记录在有时称为校准证书或校准报告的文件上;4 有时核准结果表示为

修正值、校准因子或校准曲线。 ISO/IEC指南25—199O 《校准和检验试验室技术能力的通用要求》将“检定”定义为:“通过校验提供证据来确认符合规定的要求(ISO 84O2/DADI—3.37,根据本指南的目的增加了注解)。 注: 1.为了与计量仪器的管理相衔接,检定的目的是校验计量仪器的示值与相对应的已知量值之间的偏差,使其始终小于有关计量仪器管理的标准、规程或规范中所规定的最大允许误差。 2. 根据检定的结果对计量仪器作出继续使用、进行调查、修理、降级使用或声明报废的决定。任何惰况下,当检定完成时,应在计量仪器的专门记录上记载检定的情况。? 国际计量组织对检定给出的定义是: “查明和确认计量器具是否符合法定要求的程序,它包括检查、加标记和(或)出具检定证书。” 根据以上定义,可以看出校准和检定有本质区别。两者不能混淆,更不能等同。现就两者之间的主要区别做如下讨论。 一、目的不同 校准的目的是对照计量标准,评定测量装置的示值误差,确保量值准确,属于自下而上量值溯源的一组操作。这种示值误差的评定应根据组织的校准规程作出相应规定,按校准周期进行,并做好校准记录及校准标识。校准除评定测量装置的示值误差和确定有关计量特性外,校准结果也可以表示为修正值或校准因子,具体指导测量过程的操作。例如,某机械加工组织使用的卡尺,通过校准发现与计量标准相比较已大出O.2mm,可将此数据作为修正值,在校准标识和记录中标明巳校准的值与标准器相比较大出的 O.2mm的数值。在使用这一计量器具(卡尺)进行实物测量过程中,减去大出O.2mm 的修正值,则为实物测量的实测值。只要能达到量值溯源目的,明确了解计量器具的示值误差,即达到了校准的目的。 检定的目的则是对测量装置进行强制性全面评定。这种全面评定属于量值统一的范畴,是自上而下的量值传递过程。检定应评定计量器具是否符合规定要求。这种规定要求就是测量装置检定规程规定的误差范围。通过检定,评定测量装置的误差范围是否在规定的误差范围之内。 二、对象不同 校准的对象是属于强制性检定之外的测量装置。我国非强制性检定的测量装置,主要指

校准与检定的区别总结

校准与检定的区别 校准与检定的区别 看来大家伙还是经常把“校准”和“鉴定”混淆,以前我已常如此,后来找了些资料,才算明白。现分享给大家,共同学习。 校准与检定的主要区别 在认证审核过程中,一些审核员经常向受审核方提出偏离标准的要求。其中一个明显的表现就是不能将校准和检定的概念加以区分。例如,根据实际需要及我国法制计量管理的规定,组织的测量装置通过校准就可以满足要求,而审核员却开出了“没有检定”的不合格报告,强制要求组织按检定实施控制,并强制要求组织到专业的计量部门进行检定,给组织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 ISO1OO12—1《计量检测设备的质量保证要求》标准将“校准”定义为: “在规定条件下,为确定计量仪器或测量系统的示值或实物量具或标准物质所代表的值与相对应的被测量的已知值之间关系的一组操作。 注: 1.校准结果可用以评定计量仪器、测量系统或实物量具的示值误差,或给任何标尺上的标记赋值; 2.校准也可用以确定其他计量特性; 3.可将校准结果记录在有时称为校准证书或校准报告的文件上;4 有时核准结果表示为修正值、校准因子或校准曲线。 ISO/IEC指南25—199O 《校准和检验试验室技术能力的通用要求》将“检定”定义为: “通过校验提供证据来确认符合规定的要求(ISO 84O2/DADI—3.37,根据本指南的目的增加了注解)。

注: 1.为了与计量仪器的管理相衔接,检定的目的是校验计量仪器的示值与相对应的已知量值之间的偏差,使其始终小于有关计量仪器管理的标准、规程或规范中所规定的最大允许误差。 2. 根据检定的结果对计量仪器作出继续使用、进行调查、修理、降级使用或声明报废的决定。任何惰况下,当检定完成时,应在计量仪器的专门记录上记载检定的情况。? 国际计量组织对检定给出的定义是: “查明和确认计量器具是否符合法定要求的程序,它包括检查、加标记和(或)出具检定证书。” 根据以上定义,可以看出校准和检定有本质区别。两者不能混淆,更不能等同。现就两者之间的主要区别做如下讨论。 一、目的不同 校准的目的是对照计量标准,评定测量装置的示值误差,确保量值准确,属于自下而上量值溯源的一组操作。这种示值误差的评定应根据组织的校准规程作出相应规定,按校准周期进行,并做好校准记录及校准标识。校准除评定测量装置的示值误差和确定有关计量特性外,校准结果也可以表示为修正值或校准因子,具体指导测量过程的操作。例如,某机械加工组织使用的卡尺,通过校准 发现与计量标准相比较已大出O.2mm,可将此数据作为修正值,在校准标识和记录中标明巳校准的值与标准器相比较大出的O.2mm的数值。在使用这一计量器具(卡尺)进行实物测量过程中,减去大出O.2mm的修正值,则为实物测量的实测值。只要能达到量值溯源目的,明确了解计量器具的示值误差,即达到了校准的目的。 检定的目的则是对测量装置进行强制性全面评定。这种全面评定属于量值统一的范畴,是自上而下的量值传递过程。检定应评定计量器具是否符合规定要求。这种规定要求就是测量装置检定规程规定的误差范围。通过检定,评定测量装置的误差范围是否在规定的误差范围之内。 二、对象不同 校准的对象是属于强制性检定之外的测量装置。我国非强制性检定的测量装置,主要指在生产和服务

试验室仪器设备检定校准证书和测试报告确认表(公司范本)资料

编号:GXLQZX 设备名称液压万能试验机设备编号GL02040001(GF1)01/II-3 设备用途钢筋力学性能试验保管部门 检定/校准单位桂林市计量测试研究所检定/校准周期(年)1 证书/报告性质□√检定证书□校准证书□测试报告证书/报告编号力值字第1305010269号 证书报告确认内容1、有授权文件的标识□√是□否 2、校准/检定证书(测试报告)在校准实验室认可/实验室的授权范围内□√是□否 3、证书/报告具有量值溯源信息(如:上一级标准器的标识和检定或校 准证书号) □√是□否 4、有检定/校准、测试的技术依据(代号:JJG139-1999 )□√是□否 5、提供了具体的校准数据□√是□否 6、提供了测量不确定度的数据□是□√否 数据确认 检测项目测试结果 标准、规范、规 程要求 是否满足要求 试验力示值相对误差示值重复性示值允许误差± 1.0% 30 100 200 +0.7 +0.5 +0.4 0.0 0.2 0.2 □√是□否50 200 400 +0.6 +0.4 +0.6 0.2 0.1 0.1 示值重复性允许 误差1.0% □√是□否100 300 600 +0.4 +0.4 +0.7 0.1 0.1 0.1 □√是□否150 400 800 +0.5 +0.4 +0.6 0.1 0.1 0.1 □√是□否200 500 1000 +0.6 +0.4 +0.6 0.1 0.1 0.1 □√是□否 根据证书、报告内容可确定: □√证书、报告满足要求 □√根据证书、报告数据、判定该设备能使用 □根据证书、报告数据、判定该设备需降级使用 □根据检测/校准、测试产生的修正因子要对设备进行修正,修正情况: 设备管理员:罗玉刚日期:2013 年8 月10 日负责人意见:该设备检定结果满足要求。 签名:日期:年月日 技术负责人意见:该设备检定结果满足要求。 签名:日期:年月日 备注:

仪器设备检定和校准的区别

仪器设备检定和校准的区别 一、检定和校准的定义 1、检定是以保证量值准确统一、是否满足规程要求为目的的;校准是以保证量值统一、确定计量特征为目的的。 2、检定的特点是具有法制性;校准只要用户认可即可。 3、检定具有强制性,而校准是自愿的。 4、检定的依据是检定系统表和检定规程;而校准的依据是溯源链、校准技术文件、 5、检定的对象是强检类计量器具,校准的对象是非强检类计量器具。 6、检定所出具的证书为:计量器具合格出具检定证书,计量器具不合格出具检定通知书;校准所出具的为校准证书或校准报告。 7、检定的结论为合格;校准的结论是给出校准结果及测量不确定度。 8、检定结果须由已经建标且人员考核合格的进行确认;而校准只需经校准实验室认可即可。 9、检定的归属为量值传递;校准的归属为量值溯源。 二、检定和校准的相同之处 ⑴都是测量仪器的评定形式,是确保仪器示值正确的两种最重要的方式。

⑵都是实现单位统一、量值准确可靠的活动,即都属于计量范畴。 ⑶在大多数情况下,两者都是按照相同的测量程序进行的。 三、检定和校准的不同之处 ⑴法律制约力不同。检定具法制性,属计量管理的执法行为,对象是法制管理范围内的计量器具,人员应取得有关计量行政部门颁发的检定员证,收费执行国家法规的规定,无论强制检定和非强制检定,都属于法制检定。强制检定具有强制性。而校准无法制性要求,它是用户的自觉自愿行为,服务范围、服务收费通过双方协议的形式确定。 ⑵依据不同。检定必须依据检定规程,检定机构须对被检器具作出合格与否的结论。校准依据校准规范、校准方法或双方认同的其他技术文件,可以是技术规则、规范或顾客要求,也可以由校准机构自行制定,校准机构一般不需要作出符合性声明,由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根据校准结果对被校准的对象进行评价,必要时也可确定其某一性能是否符合预期的要求。 ⑶从保证量值准确一致的方式上,检定是自上而下地将国家计量基准所复现的量值逐级传递给各级计量标准直至普通计量器具,校准是自下而上地将量值溯源到国家基准,可以越级,用户可根据需要选择提供溯源服务的实验室、溯源时间和方式。 ⑷结果报告的形式不同。检定出具检定证书或检定结果通知书,校准通常发给校准证书

标定、检定、校准、校验的区别

标定: 通过测量标准器的偏差来补偿仪器系统误差,从而改善仪器或系统准确度(精度)的操作。标定一般用于较高精度的仪器。 检定: 依据国家计量检定规程,通过实验确定计量器具示值误差是否符合要求的活动。检定范围是我国计量法明确规定的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 校准: 依据相关校准规范,通过实验确定计量器具示值的活动。通常采用与精度较高的标准器比对测量得到被计量器具相对标准器的误差,从而得到被计量器具示值的修正值。校准主要用于非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 校验: 在没有相关检定规程或校准规范时,按照组织自行编制的方法实施量值传递溯源的一种方式。主要用于专用计量器具、或准确度相对较低的计量器具。 标定、检定、校准、校验的含义与区别 一.标定含义: 使用标准的计量仪器对所使用仪器的准确度(精度)进行检测是否符合标准,一般大多用于精密度较高的仪器。 主要作用: 1.确定仪器或测量系统的输入—输出关系,赋予仪器或测量系统分度值; 2.确定仪器或测量系统的静态特性指标; 3.消除系统误差,改善仪器或系统的正确度; 4.在科学测量中,标定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步骤; 二.校验含义:

在没有相关检定规程或校准规范时,按照组织自行编制的方法实施量值传递溯源的一种方式。主要用于专用计量器具或准确度相对较低的计量器具及试验的硬件或软件。 三.检定含义: 由法制计量部门或法定授权组织按照检定规程,通过实验,提供证明来确定测量器具的示值误差满足规定要求的活动。 四.校准含义: 在规定条件下,为确定计量仪器或测量系统的示值或实物量具或标准物质所代表的示值,分别采用精度较高的检定合格的标准设备和被计量设备对相同被测量物进行测试,得到被计量设备相对标准设备误差的一组操作,从而的到被计量设备的示值数据的修正值。 五.标定与检定、校准、校验的主要区别 1.标定是属于测量时,对测试设备的精度进行复核,并及时对误差进行消除的动态过程。 2.检定、校准、校验是按周期进行的静态计量过程。 六.检定和校准的主要区别 (一)目的不同 校准的目的是对照计量标准,评定测量装置的示值误差,确保量值准确,属于自下而上量值溯源的一组操作。 这种示值误差的评定应根据组织的校准规程作出相应规定,按校准周期进行并做好校准记录及校准标识。 校准除评定测量装置的示值误差和确定有关计量特性外,校准结果也可以表示为修正值或校准因子,具体指导测量过程的操作,例如,某机械加工组织使用的卡尺,通过校准发现与计量标准相比较已大出0.2mm,可将此数据作为修正值,在校准标识和记录中标明巳校准的值与标准器相比较大出的0.2mm的数值。在使用这一计量器具(卡尺)进行实物测量过程中,减去大出0.2mm的修正值,则为实物测量的实测值。只要能达到量值溯源目的,明确了解计量器具的示值误差,即,达到了校准的目的。

仪器仪表检定、校准、校验的联系和区别

仪器仪表检定、校准、校验地联系和区别 在与仪器、仪表打交道地日常工作中常会接触到检定、校准、校验这三个名词,三者间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呢? 检定、校准、校验都是按周期进行地静态计量过程.其含义分别为: 检定由法制计量部门或法定授权组织按照检定规程,通过实验,提供证明来确定测量器具地示值误差满足规定要求地活动. 校准在规定条件下,为确定计量仪器或测量系统地示值,或实物量具或标准物质所代表地示值,分别采用精度较高地检定合格地标准设备和被计量设备对相同被测量物进行测试,得到被计量设备相对标准设备误差地一组操作,从而得到被计量设备地示值数据地修正值. 校验在没有检定或校准规程时,企业自行编制地自校规程.主要用于专用计量器具、或准确度相对较低地计量仪器及试验地硬件或软件. 由于这几年校验这名词也很少使用了,所以重点检定和校准进行介绍. 检定和校准地区别: ()目地不同 检定地目地则是对测量装置进行强制性全面评定.这种全面评定属于量值统一地范畴,是自上而下地量值传递过程.检定应评定计量器具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这种规定要求就是测量装置检定规程规定地误差范围.通过检定,评定测量装置地误差范围是否在规定地误差范围之内. 校准地目地是对照计量标准,评定测量装置地示值误差,确保量值准确,属于自下而上量值溯源地一组操作. 这种示值误差地评定应根据组织地校准规程作出相应规定,按校准周期进行,并做好校准记录及校准标识. ()对象不同 检定地对象是我国计量法明确规定地强制检定地测量装置.检定地对象主要是三个大类地计量器具: .计量基准(包括国际计量基准和国家计量基准). .计量标准. .计量法规定列入强检目录地种计量器具. 校准地对象是属于强制性检定之外地测量装置.我国非强制性检定地测量装置,主要指在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中大量使用地计量器具,包括进货检验、过程检验和最终产品检验所使用地计量器具等. ()性质不同 检定属于强制性地执法行为,属于法制计量管理地范畴. 校准不具有强制性,属于组织自愿地溯源行为. ()依据不同 检定地主要依据是《国家计量检定规程》(),这是计量设备检定必须遵守地法定技术文件.这些规程属于计量法规性文件,组织无权制定,必须由经批准地授权计量部门制定.

校准证书和检定证书的区别

校准证书和检定证书的区别 校准与检定的主要区别 在认证审核过程中,一些审核员经常向受审核方提出偏离标准的要求。其中一个明显的表现就是不能将校准和检定的概念加以区分。例如,根据实际需要及我国法制计量管理的规定,组织的测量装置通过校准就可以满足要求,而审核员却开出了“没有检定”的不合格报告,强制要求组织按检定实施控制,并强制要求组织到专业的计量部门进行检定,给组织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 ISO1OO12—1《计量检测设备的质量保证要求》标准将“校准”定义为: “在规定条件下,为确定计量仪器或测量系统的示值或实物量具或标准物质所代表的值与相对应的被测量的已知值之间关系的一组操作。 注: 1.校准结果可用以评定计量仪器、测量系统或实物量具的示值误差,或给任何标尺上的标记赋值; 2.校准也可用以确定其他计量特性; 3.可将校准结果记录在有时称为校准证书或校准报告的文件上;4 有时核准结果表示为修正值、校准因子或校准曲线。 ISO/IEC指南25—199O 《校准和检验试验室技术能力的通用要求》将“检定”定义为:“通过校验提供证据来确认符合规定的要求(ISO 84O2/DADI—3.37,根据本指南的目的增加了注解)。 注: 1.为了与计量仪器的管理相衔接,检定的目的是校验计量仪器的示值与相对应的已知量值之间的偏差,使其始终小于有关计量仪器管理的标准、规程或规范中所规定的最大允许误差。 2. 根据检定的结果对计量仪器作出继续使用、进行调查、修理、降级使用或声明报废的决定。任何惰况下,当检定完成时,应在计量仪器的专门记录上记载检定的情况。? 国际计量组织对检定给出的定义是: “查明和确认计量器具是否符合法定要求的程序,它包括检查、加标记和(或)出具检定证书。”

校准证书与检定证书的含义

校准与检定的区别 校准与检定的主要区别 在认证审核过程中,一些审核员经常向受审核方提出偏离标准的要求。其中一个明显的表现就是不能将校准和检定的概念加以区分。例如,根据实际需要及我国法制计量管理的规定,组织的测量装置通过校准就可以满足要求,而审核员却开出了“没有检定”的不合格报告,强制要求组织按检定实施控制,并强制要求组织到专业的计量部门进行检定,给组织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 ISO1OO12—1《计量检测设备的质量保证要求》标准将“校准”定义为: “在规定条件下,为确定计量仪器或测量系统的示值或实物量具或标准物质所代表的值与相对应的被测量的已知值之间关系的一组操作。 注: 1.校准结果可用以评定计量仪器、测量系统或实物量具的示值误差,或给任何标尺上的标记赋值; 2.校准也可用以确定其他计量特性; 3.可将校准结果记录在有时称为校准证书或校准报告的文件上;4 有时核准结果表示为修正值、校准因子或校准曲线。 ISO/IEC指南25—199O 《校准和检验试验室技术能力的通用要求》将“检定”定义为: “通过校验提供证据来确认符合规定的要求(ISO 84O2/DADI—3.37,根据本指南的目的增加了注解)。 注: 1.为了与计量仪器的管理相衔接,检定的目的是校验计量仪器的示值与相对应的已知量值之间的偏差,使其始终小于有关计量仪器管理的标准、规程或规范中所规定的最大允许误差。 2. 根据检定的结果对计量仪器作出继续使用、进行调查、修理、降级使用或声明报废的决定。任何惰况下,当检定完成时,应在计量仪器的专门记录上记载检定的情况。? 国际计量组织对检定给出的定义是: “查明和确认计量器具是否符合法定要求的程序,它包括检查、加标记和(或)出具检定证书。” 根据以上定义,可以看出校准和检定有本质区别。两者不能混淆,更不能等同。现就两者之间的主要区别做如下讨论。 一、目的不同 校准的目的是对照计量标准,评定测量装置的示值误差,确保量值准确,属于自下而上量值溯源的一组操作。这种示值误差的评定应根据组织的校准规程作出相应规定,按校准周期进行,并做好校准记录及

校准与检定的主要区别(九点不同)

校准与检定的主要区别(九点不同) 校准与检定的概念,极易混淆,甚至一些评审专家都存在搞混的现象,以下资料相信能让大家 对此两个概念有个透彻的了解。 校准与检定的主要区别 在认证审核过程中,一些审核员经常向受审核方提出偏离标准的要求。其中一个明显的表现就是不能将校准和检定的概念加以区分。例如,根据实际需要及我国法制计量管理的规定,组织的测量装置通过校准就可以满足要求,而审核员却开出了“没有检定”的不合格报告,强制要求组织按检定实施控制,并强制要求组织到专业的计量部门进行检定,给组织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 ISO1OO12—1《计量检测设备的质量保证要求》标准将“校准”定义为: “在规定条件下,为确定计量仪器或测量系统的示值或实物量具或标准物质所代表的值与相对应的被测量的已知值之间关系的一组操作。 注: 1、校准结果可用以评定计量仪器、测量系统或实物量具的示值误差,或给任何标尺上的标记赋值; 2、校准也可用以确定其他计量特性; 3、可将校准结果记录在有时称为校准证书或校准报告的文件上; 4 有时核准结果表示为修正值、校准因子或校准曲线。 ISO/IEC指南25—199O 《校准和检验试验室技术能力的通用要求》将“检定”定义为: 通过校验提供证据来确认符合规定的要求(ISO 84O2/DADI—3、37,根据本指南的目的增加了注解)。 注: 1、为了与计量仪器的管理相衔接,检定的目的是校验计量仪器的示值与相对应的已知量值之间的偏差,使其始终小于有关计量仪器管理的标准、规程或规范中所规定的最大允许误差。 2、根据检定的结果对计量仪器做出继续使用、进行调查、修理、降级使用或声明报废的决定。任何情况下,当检定完成时,应在计量仪器的专门记录上记载检定的情况。 国际计量组织对“检定”给出的定义是: “查明和确认计量器具是否符合法定要求的程序,它包括检查、加标记和(或)出具检定证书。” 根据以上定义,可以看出校准和检定有本质区别。两者不能混淆,更不能等同。现就两者之间的主要区别做如下讨论。 一、目的不同 校准的目的是对照计量标准,评定测量装置的示值误差,确保量值准确,属于自下而上量值溯源的一组操作。这种示值误差的评定应根据组织的校准规程作出相应规定,按校准周期进行,并做好校准记录及校准标识。校准除评定测量装置的示值误差和确定有关计量特性外,校准结果也可以表示为修正值或校准因子,具体指导测量过程的操作。例如,某机械加工组织使用的卡尺,通过校准发现与计量标准相比较已大出0.2mm,可将此数据作为修正值,在校准标识和记录中标明巳校准的值与标准器相比较大出的0.2mm的数值。在使用这一计量器具(卡尺)进行实物测量过程中,减去大出0.2mm的修正值,则为实物测量的实测值。只要能达到量值溯源目的,明确了解计量器具的示值误差,即达到了校准的目的。

计量器具检定与校准的区别

计量器具检定与校准的区别 检定是指“查明和确认计量器具是否符合法定要求的程序,它包括检查、加标记和(或)出具检定证书。”校准是指“在规定条件下,为确定测量仪器或测量系统所指示的量值,或实物量具或参考物质所代表的量值,与对应的由标准所复现的量值之间关系的一组操作。”校准和检定的主要区别有发下九个方面: 一、目的: 校准——自行确定监视及测量装置量值是否准确。属自下而上的量值溯源,评定示值误差。检定——对计量特性进行强制性的全面评定。属量值统一,检定是否符合规定要求。属自上而下的量值传递。 二、对象: 校准——除强制检定之外的计量器具和测量装置。 检定——国家强制检定:计量基准器;计量标准器;用于贸易结算、安全防护、医疗卫生、环境监测的工作计量七类共59种。 三、依据: 校准——校准规范或校准方法,可采用国家统一规定,也可由组织自己制定。 检定——由国家授权的计量部门统一制定的检定规程。 四、性质: 校准——不具有强制性,属组织自愿的溯源行为。 检定——具有强制性,属法制计量管理范畴的执法行为。 五、周期: 校准——由组织根据使用需要,自行确定,可以定期、不定期或使用前进行。 检定——按我国法律规定的强制检定周期实施。 六、方式: 校准——可以自校、外校或自校与外校结合。 检定——只能在规定的检定部门或经法定授权具备资格的组织进行。 七、内容: 校准——评定示值误差。 检定——对计量特性进行全面评定,包括评定量值误差。 八、结论: 校准——不判定是否合格,只评定示值误差.发出校准证书或校准报告。 检定——依据检定规程规定的量值误差范围,给出合格与不合格的判定.发给检定合格证书。 九、法律效力: 校准——校准结论属没有法律效力的技术文件。 检定——检定结论属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作为计量器具或测量装置检定的法律依据。

校准与检定的联系与区别

校准与检定的联系与区别? 校准一般是用比被校计量器具精度高的计量器具(称为标准器具)与被校计量器具进行比较,以确定被校计量器具的示值误差,有时也包括部分计量性能,但往往进行校准的计量器具只需确定示值误差,如果校准是检定工作中示值误差的检定内容,那样准来说是检定工作中的一部分,但校准不能视为检定,况且校准对条件的要求亦不如检定那么严格,校准工作可在生产现场进行,而检定则须在检定室内进行。校准不具有法制性,是企业自愿溯源行为;检定则具有法制性, 定则是对其计量特性及技术要求的全面评定。校准的依据是校准规 则则是检定规程。校准通常不判断测量仪器合格与否,必要时可确定其某一性能是否符合预期要求;检定则必须做出合格与否的结论。校准结果通常是出具校准证书或校准报告; 检定结果则是合格的发检定证书,不合格的发不合格通知书。 (1)目的不同 校准主要用以确定计量器具的示值误差。 检定是对计量器具的计量性能进行的全面评定,确定其是否合格所进行的全部工作。 (2)对象不同 校准的对象是强制性检定之外的计量器具。 检定的对象是我国计量法明确规定的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

(3)性质不同 校准不具有强制性,属于单位自愿的溯源行为。 检定具有强制性,属于法制计量管理的范畴。 (4)依据不同 校准的依据是实验室根据实际需要自行制定的《校准规范》,或参照《检定规程》及其他技术文献的要求。 检定的依据是《计量检定规程》,这是计量检定必须遵循的技术法规文件。 (5)方式不同 校准的方式可以采用实验室自校、外校,或自校加外校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检定必须是由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或授权的计量检定机构执行。(6)周期不同 校准周期由实验室根据使用计量器具的需要自行确定。 检定的周期必须按照《检定规程》的规定由承担检定工作计量检定机构确定,检定周期属于强制性约束的内容。 (7)内容不同 校准的内容和项目,只是评定计量器具的示值误差,以确保量值准确。检定的内容则是对计量器具的计量性能进行全面评定,以确保计量器具合格有效。 (8)结论不同 校准的结论只是评定计量器具的示值误差,确保量值准确,不要求给

校准与检定的概念及区别

校准的定义 ●在规定条件下,为确定计量仪器或测量系统的示值,或实物量具或标 准物质所代表的值,与相对应的被测量的已知值之间关系的一组操作 校准结果可用以评定计量仪器、测量系统或实物量具的示值误差,或 给任何标尺上的标记赋值。 检定的概念 ●通过校验提供证据来确认符合规定的要求。为了与计量仪器的管理相 衔接,检定的目的是校验计量仪器的示值与相对应的已知量值之间的 偏差,使其始终小于有关计量仪器管理的标准、规程或规范中所规定 的最大允许误差。根据检定的结果对计量仪器作出继续使用、进行调查、修理、降级使用或声明报废的决定。任何情况下,当检定完成时,应在计量仪器的专门记录上记载检定的情况。 校准和检定的区别 ●性质不同 校准不具有强制性,属于组织自愿的溯源行为 检定属于强制性的执法行为,属法制计量管理的范畴 ●对象不同 校准的对象是属于强制性检定之外的测量装置 检定的对象是我国计量法明确规定的强制检定的测量装置 ●目的不同 校准属于自下而上量值溯源 检定是评定计量器具是否符合规定要求,是自上而下的量值传递过程 ●方式不同

校准的方式可以采用组织自校、外校,或自校加外校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检定必须到有资格的计量部门或法定授权的单位进行 ●周期不同 校准周期由组织根据使用计量器具的需要自行确定 检定的周期必须按《检定规程》的规定进行 ●结论不同 校准的结论只是评定测量装置的量值误差,确保量值准确,不要求给出合格或不合格的判定 检定则必须依据《检定规程》规定的量值误差范围,给出测量装置合格与不合格的判定 ●证书给出的内容不同 校准必须有数据,并有测量不确定度 检定一般不给数据,也没有不确定度 ●依据不同 校准的主要依据是组织根据实际需要自行制定的《校准规范》,或参照《检定规程》的要求 检定的主要依据是《计量检定规程》,这是计量设备检定必须遵守的法定技术文件 ●主管单位不同 校准一般有CNAS授权 检定由当地质监部门授权

检定证书、校准证书和检测报告

第二节检定证书、校准证书和检测报告 一、证书、报告的分类 各类检定、校准、检测完成后,应根据规定的要求,以及实际检定、校准或检测的结果,出具检定证书、检定结果通知书、校准证书(校准报告)、检测报告。证书、报告应有规定的格式,使用A4纸,用计算机打印。要求术语规范、用字正确、无遗漏、无涂改、数据准确、清晰、客观,信息完整全面、结论明确。证书、报告经检定、校准、检测人员、核验人员、签发人员签字,加盖公章后发出。对各类不同的证书、报告有如下特殊要求: (一)检定证书和检定结果通知书 凡是依据计量检定规程实施检定的,检定结论为“合格”的出具检定证书。每一种计量器具的检定证书应符合其计量检定规程的要求。证书名称为“检定证书”。其封面内容包括:证书编号、页号和总页数;发出证书的单位名称;委托方或申请方单位名称;被检定计量器具名称、型号规格、制造厂、出厂编号;检定结论(应填写“合格”或在“合格”前冠以准确度等级);检定、核验、主管人员用墨水笔签名;检定日期:X年X月X日;有效期至:X年X月X日。检定证书的内页中应包括如下内容:每页的页号和总页数;本次检定的原始记录号;本次检定依据的计量检定规程名称及编号;本次检定所使用的计量标准器具和配套设备的名称、型号、编号、检定或校准证书号(有效期)、技术特征(如准确度等级、量值的不确定度或最大允许误差);检定的地点(如本实验室或委托方现场);检定时的环境条件(如温度值、湿度值);检定规程规定的检定项目(如外观检查、各种计量特性、示值误差等)的结论和数据。如果检定过程中对被检定对象进行了调整或修理,应注明经过调修,并尽可能给出调修前后的检定结果。还应包括检定规程要求的其他内容。检定证书内容表达结束,应有终结标志。 当检定结论为“不合格”时,出具证书名称为“检定结果通知书”。其结论为“不合格”或“见检定结果”,只给出检定日期,不给有效期,在检定结果中应指出不合格项。其他要求与“检定证书”相同。 (二)校准证书 凡依据国家计量校准规范,或非强制检定计量器具依据计量检定规程的相关部分,或依据其他经确认的校准方法进行的校准,出具的证书名称为“校准证书”(或“校准报告”)。 校准证书一般应包含以下信息:证书编号、原始记录号、页号和总页数、发出证书单位

检定与校准的主要区别

检定与校准的主要区别 检定:在JJF1001-1998中,“检定”定义为:查明和确认计量器具是否符合法定要求的程序, 它包括检查、加标记和(或)出具检定证书。检定通常是进行量值传递、保证量值准确一致的重要措施。 校准:在JJF1001-1998中,“校准”定义为:在规定条件下,为确定测量仪器(或测量系统)所指示的量值,或实物量具(或参考物质)所代表的量值,与对应的由标准所复现的量值之间关系的一组操作。校准是在规定条件下,给测量仪器的特性赋值并确定示值误差,将测量仪器所指示或代表的量值,按照比较链或校准链,溯源到测量标准所复现的量值上。 在国际标准术语中,校准与检定的定义是不同的。 简单地说,校准是把被测仪器或测量系统与已知参考标准的比较过程,并报告比较的结果。 检定属于法制计量范畴,除与校准一样的比较过程外,检定还要对照技术规范——通常是计量器具厂家给定的技术指标,给出合格与否的结论。 校准与检定的对象都是测量仪器、测量系统或计量器具。 检定过程必须严格执行国家计量技术规范,带有强制性;检定结果要给出计量器具是否合格、能否投入使用的结论。而校准过程,用户可根据需要自主选择校准项目、校准单位和校准时间间隔。校准后只需给出初校准计量器具的示值与标准值之间的关系及可信度,不需要做出 讲师器具是否合格的结论。用户可自己选择计量器具能否投入使用。因此,计量校准比计量检定更灵活、应用也更广泛。 校准与检定的区别和联系 我认为我们在讨论有关校准和校准市场时,有关部门在制定管理法规、技术规范时,对校准和检定的概念应有明确统一的认识。 根据VIM 的定义,校准是“在规定条件下,为确定测量仪器或测量系统所指示的量值,或实物量具或参考物质所代表的量值与对应的由标准所复现的量值之间关系的一组操作。”通俗地讲就是获得示值误差的实验操作。检定是“查明和确认计量器具是否符合法定要求的程序,它包括检查、加标记和(或)出具检定证书。”对于检定来说,计量器具的法定要求体现在检定规程中,在这些要求中一个必不可少的要求就是示值误差的要求。它是判断计量器具合格与否或评定准确度等级的关键指标。而这个指标必须经过校准操作才能获得。因此很明显,检定的程序中是包含了校准操作的。但校准操作中却不包含检定的全部程序。

标定、检定、校准、校验的含义与区别

标定、检定、校准、校验的含义与区别 一标定含义 使用标准的计量仪器对所使用仪器的准确度(精度)进行检测是否符合标准,一般大多用于精密度较高的仪器。 主要作用 1、确定仪器或测量系统的输入—输出关系,赋予仪器或测量系统分度值; 2、确定仪器或测量系统的静态特性指标; 3、消除系统误差,改善仪器或系统的正确度。 4、在科学测量中,标定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步骤。 二校验含义 在没有检定或校准规程时,企业自行编制的自校规程。 主要用于专用计量器具、或准确度相对较低的计量仪器及试验的硬件或软件 三检定含义 由法制计量部门或法定授权组织按照检定规程,通过实验,提供证明来确定测量器具的示值误差满足规定要求的活动.

四校准含义 在规定条件下,为确定计量仪器或测量系统的示值,或实物量具或标准物质所代表的示值,分别采用精度较高的检定合格的标准设备和被计量设备对相同被测量物进行测试,得到被计量设备相对标准设备误差的一组操作,从而的到被计量设备的示值数据的修正值。 五标定与检定、校准、校验的主要区别 1、标定是属于测量时,对测试设备的精度进行复核,并及时对误差进行消除的动态过程。 2、检定、校准、校验是按周期进行的静态计量过程。 六检定和校准的主要区别 (1)目的不同 校准的目的是对照计量标准,评定测量装置的示值误差,确保量值准确,属于自下而上量值溯源的一组操作。 这种示值误差的评定应根据组织的校准规程作出相应规定,按校准周期进行,并做好校准记录及校准标识。 校准除评定测量装置的示值误差和确定有关计量特性外,校准结果也可以表示为修正值或校准因子,具体指导测量过程的操作。例如,某机械加工组织使用的卡尺,通过校准发现与计量标准相比较已大出O.2mm,可将此数据作为修正值,在校准标识和记录中标明巳校准的值

仪器设备检定校准完后为什么要进行确认如果确认

仪器设备检定校准完后为什么要进行确认如果确认 The document was prepared on January 2, 2021

仪器设备检定/校准完后为什么要进行确认、如果确认不少检测人员认为只要有了证书就表明该仪器满足要求,就可以用于检测,甚至拿到证书看也不看直接放入档案袋,根本没想到要把证书提出的修正值传递到相关部门用于结果计算,比如说电子天平之类的仪器,属于精密度高的仪器,必须要时常校准检定,不送检和不校准这种做法是错误的,直接影响到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科学性。对提供检定证书的,证书中给出是否合格结论,如果该测量仪器过去能满足使用要求,当该次检定结果继续合格,当然可以确认该测量仪器持续满足预期使用要求。而当提供校准证书时则不同,校准证书中只给数据没有是否合格结论,如果对校准结果不进行确认,就有可能将不满足使用要求的测量仪器用于检测,或没有正确使用提供的修正因子。 那么如何进行确认 通过检定和校准实验室获得在用测量仪器设备(电子天平)的必要的计量特性,负责实施确认的人员就应该清楚地掌握和应用这些信息,对测量仪器设备是否满足预期使用要求和应用要求作出判断。 1确认活动包括基本信息确认和技术特性确认,具体有: (1)确认提供证书的外部检定/校准机构的资格,查阅有效授权证明。 (2)确认证书是否在其授权范围内。 (3)确认仪器设备的基本信息与证书报告是否一致。 (4)确认证书提供的基本信息和技术信息是否充分、有效,是否满足规范规程要求和实验室提出的特定的使用要求,适当时是否提供修正值、修正因子或校准曲线等等。 (5)如果检定不合格应确认检定不合格的测量仪器设备的状态,必要时对已出具的检测结果进行追溯并提出对该测量仪器设备的处置要求。 (6)如果测量仪器尚无检定规程/校准规范,提供的是测试性质的校准证书,则应确认这种校准证书报告的有效性,以及满足使用要求的适宜性。 2由于校准证书只给出数据不作出是否合格结论,是否满足使用要求由用户决定。实验室实施确认时应做到以下几点: (1)实验室需明确确认责任人,一般由技术负责人或具有检测资格的人员或使用人员进行。 (2)如果需要,应规定确认的程序及确认结果的处理。 (3)确认责任人应有一定计量基础知识,会正确应用检定/校准证书,掌握产品标准或使用说明书中该仪器设备计量特性要求,全面准确理解证书提供的信息,并能作出相应判断。 (4)确认不仅仅是对示值误差的确认,应包括对满足应用要求所必须的其它计量特性的确认。 (5)如果校准证书提供修正值、校准因子、校准曲线应传递到相关部门,便于检测时使用。 (6)确认结果应予记录,并做好相应确认标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