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模拟语言文字运用练习一则及答案

高考模拟语言文字运用练习一则及答案
高考模拟语言文字运用练习一则及答案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2019年12月17日,首艘国产航母“山东”号在海南省三亚某军港正式交付,中国海军正式迎来国产航母时代。()从1987年提出航母建设规划,到2012年拥有第一艘航母辽宁舰,再到2019年首艘国产航母山东舰正式入列,中国海军的航母梦想延续了数代人的期盼与执着,从无到有,从改建到自建,终于得以成功。

山东舰目前算是全球最先进的航母之一,这主要得益于建造时间晚,可以采用最先进成熟的舰载设备。但山东舰并非中国海军的“目标舰”,它的建造有着

_________的作用,未来中国新一代航母建成服役时,我们将会距离航母“第一梯队”_________。

强于天下者必强于海,弱于天下者必弱于海。从19世纪中叶到新中国成立的百余年间,中国一度有海无防。海上国门洞开,列强_________,一个泱泱大国如同刀俎之下的鱼和肉任人宰割,血泪的历史成为中国人挥之不去的梦魇。时光荏苒,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今非昔比。蒸蒸日上的综合国力、_________的科技进步,为中国海军的建设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中国海军一路砥砺前行至今,对和平的坚定守护,始终未变。

17.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充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航母不仅是国之重器,而且一直以来都是各国海军实力的象征

B. 作为国之重器,航母一直以来都是各国海军实力的象征

C. 各国海军实力的象征,一直以来都是作为国之重器的航母

D. 各国海军实力的象征,一直以来都是航母这样的国之重器

18. 文中划线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中国海军的航母梦想延续了数代人的期盼与执着,从无到有,从改建到自建,终于得以实现。

B. 中国海军的航母梦想延续了数代人的期盼与执着,中国航母从无到有,从改建到自建,终于得以实现。

C. 中国航母从无到有,从改建到自建,中国海军的航母梦想延续了数代人的期盼与执着,终于得以成功。

D. 中国航母从无到有,从改建到自建,中国海军的航母梦想延续了数代人的期盼与执着,终于得以实现。

19.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承前启后更进一步鱼贯而入日新月异

B. 取长补短更近一步鱼贯而入一日千里

C. 承前启后更近一步蜂拥而至日新月异

D. 取长补短更进一步蜂拥而至一日千里

【答案】17. B 18. D 19. C

【解析】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语言运用能力,属于补写句子,具体而言也可以归为衔接题。作答本类题型应回到原文中去,结合上下文进行分析。学生应注意关联词语、前后的逻辑、语义勾连。

由前文“首艘国产航母‘山东’号在海南省三亚某军港正式交付,中国海军正式迎来国产航母时代”及浏览选项可知,强调重心在于航母的重大意义,应以“航母”作为句子的陈述对象,故排除CD。选项A两个分句间是递进关系,用在这里不恰当,排除A。

故选B。

【18题详解】

本题考核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答题时应先浏览选项,排除有明显错误标志的句子,是否存在结构、逻辑等问题,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

原句有两处语病,一是成分残缺,“从无到有,从改建到自建”缺少主语“中国航母”,排除A;二是“梦想”与“成功”搭配不当,排除C。B项,“中国航母”和“实现”搭配不当,排除B。

故选D。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近义词辨析能力。可以是词语,包括关联词,也可能是成语熟语或者四字短语。主语语境、语体风格、情感色彩、语法功能等等。

①承前启后:继承前人事业,为后人开辟道路。

取长补短:吸取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不足。

对于“未来中国新一代航母建成服役”来说,此处指连接前后

桥梁作用,故“承前启后”更适合语境。

②更进一步:指要继续努力拼搏,争取更大进步。

更近一步:更加接近。

由“我们将会距离航母‘第一梯队’”可知,此处“更近一步”与前面的“距离”搭配更恰当。

③鱼贯而入:比喻像游鱼一样一个跟着一个地接连着走,形容一个接一个次序进入。

蜂拥而至:像一窝蜂似地拥来,形容很多人乱哄哄地朝一个地方聚拢。

由前文“强于天下者必强于海,弱于天下者必弱于海。从19世纪中叶到新中国成立的百余年间,中国一度有海无防”可知,此处用“蜂拥而至”形容“列强”更合适。

④日新月异:指发展或进步迅速,不断出现新事物、新气象。

一日千里:原形容马跑得很快,后比喻进展极快。

前文用“蒸蒸日上”形容“综合国力”,故本空形容发展或进步迅速,不断出现新事物、新气象的“科技进步”,故用“日新月异”。

故选C。

20.古人的姓名字号十分复杂,名是人们之间互相区别的符号,字是对名的解释和补充,而号则是一种固定的别名,有自号、谥号、外号等。请按照下列标准将古人的称谓分类,并将序号填写在相应位置。

①李太白②杜少陵③韩昌黎④白乐天⑤李清照⑥苏东坡

称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称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称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称名:⑤ (2). 称字:①④ (3). 称号:②③⑥

【解析】

【详解】本题考核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此类试题多考核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后人称杜少陵;韩昌黎,字退之,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李清照,号易安居士;苏东坡,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

21.“二十四节气”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直观清楚地反映一年之中季节气候的变化规律。请参照示例,从“霜降”“大寒”两个节气中任选一个,进行情境式扩展,要求至少运用两种修辞,80字左右。

示例:

“惊蛰”(惊醒冬蛰):天雷隐隐,细雨微微。春雷用他那遥远而又多情的战鼓,呼唤那些蛰伏冬眠的小动物。“一鼓轻雷惊蛰后,细筛微雨落梅天。”惊蛰时节,春催万物,被惊醒的又何止是那些冬眠的动物呢?大地上的一切都呈现出崭新的活力。

【答案】“霜降”(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已是深秋时节,青翠的荷塘早已褪去了往日的妍丽,唯有桥边那一株红枫,依旧高举着热情的火把。石桥之上,点点霜花,偶尔有一只小雀轻快地跳过,留下一两道爪痕。霜降过后,冬天就要来了。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仿写语段的能力。作答时首先要看清题目具体要求,然后可从所给的两个节气中选择自己比较熟悉的一个,从节气的气候特点、万物的状态等入手,运用至少两种像拟人、比喻、对比等常见的修辞手法进行仿写,注意不能张冠李戴,字数80字左右。

“大寒”(严寒加剧):这是一年之中最冷的时节,街巷寂寂,旧雪未消,坚冰阻道。本就少有行人,一阵寒风刮过,带着呼啸之声,更似冷弦送来千万支利箭,穿透稀疏的树干,偶尔击落檐间一两根冻得梆硬的冰柱,不由得让人缩颈蜷身,心生畏惧。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