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

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
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

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

一、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先行官”

1、经济发展的“先行官”⑴交通运输:指的是利用交通工具把人或物从一个地方运送到另一个地方。⑵运输工具:火车、汽车、船舶、飞机等。⑶运输方式:公路、铁路、航空、水运和管道。

⑷现代各种运输方式的比较:

运输方式优点缺点

公路运输方便、机动灵活、速度快运费较贵、运量较小

铁路运输速度快、运费低、运量大、连续性好灵活性较差、短途运输成本高

航空运输速度最快、舒适、安全运量最小、运费最高

水路运输运费最低、运量最大速度最慢、受天气影响较大

管道运输方便、速度快运量大、运费低、损耗小、安全可靠、连续性强、管理方便灵活性差

⑸历史上的四大米市:无锡、九江、芜湖、长沙。

原因:①雨热同期的气候使得这里的农作物以稻米为主。②这里位于长江干流和许多支流以及京杭大运河的交汇处,水运条件非常优越。③长江中下游自古就是人口聚集的地区,有很大的市场。

2、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线

南北向的铁路线(自东向西排列) 1、京沪线 2、京九线 3、京哈——京广线 4、焦柳线 5、宝成——成昆线

东西向的铁路线(自北向南排列6、京包——包兰线 7、陇海——兰新线 8、沪杭线——浙赣线——湘黔线——贵昆线⑴我国交通运输的分布特点:分布不均,东部密集,西部稀疏,密度相差很大。⑵我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铁路运输。

⑶我国主要铁路线:“三横五纵” (P91中的图4.6)

3、转换灵活的交通运输枢纽

项目所在省(区)交汇的铁路:北京北京京哈、京沪、京九、京广、京包;四川宝成、成昆;徐州江苏京沪、陇海;株洲湖南京广、浙赣、湘黔;兰州甘肃包兰、兰新、陇海、兰青;杭州浙江沪杭、浙赣;郑州河南陇海京广

⑴在若干条交通运输线交叉的地方,形成了重要的交通运输枢纽,分为单一型和综合型。⑵重要的铁路运输枢纽:

4、选择合理的交通运输方式

⑴客运:根据旅客的出行目的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进行选择。

⑵货运:①贵重或急需的货物且数量不大的,多由航空运送;②易死亡变质的活物、鲜货,短程可由公路运送,远程而又数量大的可用铁路上的专用车;③大宗笨重的货物,远距离运输,尽可能利用水运或铁路运输。

二、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基础产业

(1)农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产业。

(2)主要部门:依据劳动对象的不同,分为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副业五个部门。

2、农业的地区分布

⑴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主要表现为东西、南北和垂直三个方面的差异。其中,大致以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为界,把我国分为东部农耕区和西部牧业区。

⑵东部地区农业分布:①种植业:东部半湿润和湿润的平原地区。②林业:东北和西南的天然林区,以及东南部的人工林区。③渔业:东部沿海地区是我国海洋捕捞和海洋养殖的基地;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淡水渔业最发达的地区。

⑶西部地区农业分布:①天然草场广布,以畜牧业为主,种植业只分布在有灌溉水源的平源、河谷和绿洲。②我国四大牧区:内蒙古牧区、x疆牧区、青海牧区、x藏牧区。

⑷南北差异: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

耕地类型作物熟制主要农作物:北方地区旱地东北平原:一年一熟;华北平原: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小麦、花生、大豆、甜菜、棉花;

南方地区水田长江中下游平原:一年两熟;华南及海南岛:一年三熟水稻、油菜、甘蔗、棉花。

⑸我国三大产棉区:x疆南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

3、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

⑴宜林则林:地形陡峭,水土容易流失,但是发展林业可以保持水土。

⑵宜粮则粮: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丰富,利于耕作的地方,适宜种粮。

⑶宜牧则牧:降水较少,但是牧草生长良好,适宜发展畜牧业。

⑷宜渔则渔:河湖较多的地方和沿海地区,适宜发展渔业。

4、我国农业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⑴问题:耕地减少、水土流失、自然灾害、环境污染等。

⑵对策:①退耕还林还草,植树造林种草。②科技兴农,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③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业。④建立稳定的商品粮基地。

⑶九大商品粮基地:三江平原、松嫩平原、江淮地区、太湖平原、江汉平原、鄱阳湖平原、洞庭湖平原、成都平原、珠江三角洲。

⑷我国东部和西部地区农业发展方向的差别及原因。

①“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积极发展出口创汇农业”的地理条件:地势平坦,多平原、丘陵地形;降水丰富,热量充足,水热配合较好;交通发达,便于运输,临海,进出口方便,适于发展对外农业贸易;技术设备先进,信息来源广;居民众多,市场大。

②“西部地区之所以要实行退耕还林,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特色农业”主要是因为西部自然条件在发展耕作业方面处于劣势,不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已导致了生态环境的恶化,形势严峻,所以必须根据西部特点发展生态农业、特色农业。

三、工业的分布与发展——主导产业

1、工业与我们

⑴概念:从自然界取得物质资源,以及对原材料(矿产品、农产品)进行加工再加工的过程。

⑵分类:

重工业以生产生产数据为主的工业采矿、冶金、电力、机械、化学工业、核工业等。

轻工业以生产生活数据为主的工业纺织、食品、皮革、造纸、钟表、家用电器等。

2、工业的空间分布(3沿)

⑴沿铁路线:京广、京沪、哈大等铁路沿线形成许多工业基地。

⑵沿河:黄河流域是能源开发的重要工业带;长江沿线形成了以上海、南京、武汉、重庆等城市为中心的沿江经济发达地带。

⑶沿海:集中了4个工业基地、5个经济特区、14个沿海开放城市等工业最发达的经济核心区。

⑷我国的四大工业基地

工业基地辽中南地区京津唐地区沪宁杭地区珠江三角洲

工业中心大连、沈阳、鞍山北京、天津、唐山上海、南京、杭州广州、深圳、珠海

工业特色我国著名的重工业基地我国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以轻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3、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⑴涵义:以新的科学技术为基础,电子和信息为龙头,产品科技含量高的新兴产业。

⑵特点:科技人员比例大、研究开发费用高、产品更新换代快。

⑶布局:多依附于大城市,呈现出大分散、小集中的分布特点。北京中关村是我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988年)

⑷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地区发展方向差导:沿海——科技园区型;沿边——贸易导向型;内陆——国防军工型。

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

1、经济发展的“先行官”是(交通运输)。历史上我国著名的四大“米市”是(无锡、芜湖、九江、长沙)。在各种交通运输线中,(铁路运输)是我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经过西藏省的铁路是(青藏铁路)。

2、贵重或急需的货物而数量又不大的,多由(航空)运送。容易死亡或变质的货物,多采用(公路)运送。大宗笨重货物,远距离运输,一般选择(水运、铁路)运送。

3、(农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民的基础产业。农业的生产部门有(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淡水渔业最发达的地区。粮食作物中的水稻、小麦公布呈现(南稻北麦)格局。油料生产形成了(长江油菜带)和(黄淮花生区)两大生产区。糖料作物则呈现明显的(南甘北甜)的分布特点。棉花生产以北方为主,形成了(新疆南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三大棉区。

4、(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北京的中关村)是我国最早建立的高新技术开了试验区。高新技术产业主要特点(1、从业人员中,科技人员所占的比重大。2、销售收入中,用于研究与开发的费用比例大。3、产品更新换代快。)高新技术产为是以(电子和信息)类主业为“龙头”产业。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民区多依附于大城市,呈现出(大分散、小集中)的分布特点。

5、因地制宜发展农业一方面要考虑(自然环境)的差异,另一方面要考虑(社会经济条件)的制约。

八年级地理练习试题(四)

第三章中国的经济发展姓名:班别: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美丽中国梦”主题班会上,同学们畅所欲言。下列措施对建设美丽中国不利的是

A.洞庭湖区退田还湖 B.内蒙古高原退耕还林还草

C.保护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 D.首都北京大规模开采地下水

2、云南景谷地震发生后,中国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于10月7日21时从北京出发奔赴云南景谷灾区。救援队应选取的最佳交通运输方式是:A.铁路 B.高速公路

C.航空D.水运

右图为京广高铁图,京广高铁于2012年通车,回答3~8题

3.京广高铁全线贯通带来的影响是

A.加快沿线经济的发展 B.城市地价、房价下降

C.东西方向交通运输压力减小 D.南北方经济、文化交流减少

4.“北京—武汉—广州”开通后将会分流哪条铁路线的客流

A.京沪线B.京九线

C.京广线D.哈大线

5.下列地形区中,京广高铁穿过的是A.华北平原B.黄土高原C.山东丘陵D.长江三角洲

6.京广高铁沿线能看到的景观是()

A.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B.支离破碎,沟壑纵横

C.黑土广布,沃野千里

D.小桥流水,鱼米之乡

7、京广高铁建设时,许多路段尽可能采用以桥代路德方式,其目的是

A、提高轨道的运输速度

B、观赏轨道沿线的风景

C、节约轨道沿线的土地资源

D、降低轨道交通建设的难度

8.京广高铁连接的我国两大工业基地分别是

A.京津唐、沪宁杭基地 B.京津唐、珠江三角洲基地

C.辽中南、京津唐基地 D.沪宁杭、珠江三角洲基地

右图为我国未来高速客运铁路规划网,读图回答第9~10题。

9.决定该高速铁路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气候 B.经济发展 C.科技 D.地形

10.关于我国高速客运铁路线建设,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

B.主要集中在人口稠密的地区

C.建成后将使城际之间人员交流更加方便

D.高速铁路许多路段采用高架桥的形式,主要目的是方便乘客观赏沿线风景

11、有一批外国游客从北京到上海,想沿途欣赏华北平原的美丽风光,他们应该选择哪种交通方式及路线

A、水路京杭运河

B、铁路京沪线

C、航空北京—哈尔滨

D、铁路京广线

读下图,根据图中信息回答12~15题

12. 图A中①所示耕地类型是

A.旱地

B.水田

C.草地

D.林地

13.土地利用类型④适合发展的农业部门是()

A.林业

B.种植业

C.畜牧业

D.渔业

14. 图B反映了我国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

A.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B.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增

C.从从东北地区向西南地区递减

D.从中部地区向东、西部递减

15.根据图C判断,东莞市所属的温度带和该温度带作物熟制是()

A.暖温带一年一熟

B.亚热带两年三熟

C.亚热带一年两熟到三熟

D.热带三年两熟

16、 2013年12月厦深高铁全线贯通(右图),对厦深高铁的意义,叙述错误的是

A.将扩大广东路网规模,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B.有利于充分发挥我国东南沿海区域优势,推动区域间资源优化配置

C.有利于促进广东与福建等东南沿海地区及港澳地区的共同繁荣发展

D.明显缓解了京九铁路运力不足的问题,分散客流

17.读我国某地农业生产景观图,判断该地位于

A.黄土高原

B.山东丘陵

C.江南丘陵

D.东北平原

18、当前,确保中国粮食安全的措施是

A、退耕还林还草

B、兴建开发区、进口粮食

C、加快城市化进程

D、发展科技,保护耕地,提高单产

读我国土地利用类型图,完成19—20题

19、a和b土地利用类型是

A、林地

B、耕地

C、草地

D、沙漠

20、适宜发展畜牧业的是

A、a

B、b

C、c

D、d

下图是我国江南丘陵某地地表结构和农业用地结构饼状图,完成21~22小题。

21.该地区农业用地结构不合理的主要表现是( )

A.过度开垦 B.过度放牧 C.过度植树 D.过度养殖

22.要使该地区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出路在于( )

A.平原退耕还草,大力发展畜牧业B.陡坡缓坡都用来植树造林,改善环境C.多修梯田,扩大水稻种植面积D.因地制宜调整农业结构,积极开展多种农业经营

23.下列做法,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是

A.在塔里木盆地种植优质青稞

B.在长江中下游平原实施围湖造

C.在东北平原种植香蕉

D.在黄河的发源地实施退耕还草

24.下列产品不是

..农业部门提供的是

A.粮食

B.水果

C.猪肉

D.汽车

25、我国发展和建立高新技术产业最重要的条件是

A 、科技力量雄厚

B 、劳动力资源充足 D 、地理位置优越 D 、自然资源丰富 26.近年来,我国高新技术产业迅猛发展,被称为“中国硅谷”的是 A .上海浦东区 B .深圳高新区

C .西安-杨凌高新区

D .北京中关村 读我国四大工业基地分布图,回答27-29题。 27.我国四大工业基地分布的共同特点是 A .沿海分布 B .沿长江分布 C .沿黄河分布 D .沿京广铁路分布

28.图中②是我国最大综合性工业基地,②是 A .辽中南工业基地 B .京津塘工业基地 C .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D .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29.珠江三角洲与辽中南工业基地相比,珠江三角洲具有的产业结构特点是 A .以冶金工业为主 B .以石油化学工业为主

C .以机械装备制造业为主

D .以需要劳动力多的加工制造业为主 读右图,完成30~32题。

30.右图所示工业区是 A.京津唐工业区 B.沪宁杭工业区 C.珠三角工业区 D.辽中南工业区

31.右图中A 港口的名称是 A.大连 B.上海 C.天津 D.广州 32.该地区适合发展的主要产业是

①钢铁工业 ②机械制造业 ③海洋渔业 ④畜牧业 ⑤造船业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⑤ C.②③④ D.①③④⑤ 读右图我国某工业基地图,完成33~34题。

33.图中甲表示的城市是A.南京 B.上海 C.广州 D.沈阳 34.有关该工业基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是我国重工业最发达的地

B.能源缺乏,只适合发展轻工业

C.依托江海联运的交通运输条件,成为我国最大的

综合性工业基地

D.农业基础薄弱,轻重工业都不发达

35.某外商欲在东莞建立计算机软件基地,选择厂址时应优先考虑 A.临近原料产地

B.靠近市场

C.有高素质的科技人员

D.交通便利,环境优美 36.决定高新技术产业布局的主导因素是

A .工业基础

B .知识和技术

C .交通条件

D .资源分布

37、读环渤海经济圈示意图,完成1—2题。 1、下列工业基地位于环渤海经济圈内的是

A、京津唐和辽中南

B、辽中南和沪宁杭

C、京津唐和沪宁杭

D、珠三角工业洲和辽中南

38、本区经济发展的不利条件是

A、水陆交通不便

B、淡水资源短缺

C、科技力量薄弱

D、矿产资源贫乏

读黄河及黄河“地上河”示意图,回答39~40题。

39.右图所示景观,主要位于黄河的

A.甲河段 B.乙河段 C.丙河段 D.丁河段

40.治理黄河“地上河”的根本措施在于

A.上游修建水库 B.下游加固大堤

C.中游水土保持 D.上游植树造林

图7为“我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读图完成41~42题。

41、甲处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A.水田

B. 旱地

C.林地

D. 草地

42、乙处因地制宜发展农业,主要的农业生产部门应是

A.种植业

B. 畜牧业

C.林业

D. 渔业

43.下列有关我国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的叙述,错误的是

A.西部地区天然草场广布,以发展畜牧业为主

B.东部湿润和半湿润的平原地区,以发展种植业为主

C.丘陵山地,适合发展林业

D.西北地区降水偏少,不能发展种植业

长江、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读图完成44-45题。44.长江和黄河共同流经的地形区是

A.青藏高原

B.柴达木盆地

C.内蒙古高原

D.四川盆地

45、关于长江、黄河流域开发利用方式,合理的是

A、长江上游陡坡垦殖

B、黄河中游植树种草

C、长江中游洞庭湖围湖造田

D、黄河下游发展水电

图5为“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示意图”,图6为“我国部分地形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46~48题。

46、下列山脉中,属于我国地势第二与第三级阶梯分界线的是

A.昆仑山脉

B.祁连山脉

C.横断山脉

D.太行山脉

47、我国地势第三级阶梯上最主要的地形是

A.高原

B.平原

C.盆地

D.山地

48、我国地势总的特征是

A、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B.、东高西低,呈阶梯状分布

C、北高南低,呈阶梯状分布

D、南高北低,呈阶梯状分布

二、综合题

49.下表为我国北方某地统计:

项目森林覆盖

率(%)耕地面积

(km2)

年降水量

(mm)

河水含沙

量(%)

水旱灾害

(次)

粮食单产

(斤/亩)

粮食总产

量(亿斤)

1965 19 333 420 38 0 410 20.5

1997 10 478 350 42 2 300 18.0 (1)从1965年1997年的22年间,该地森林覆盖率(降低、提高)了,耕地面积

(缩小、扩大)了。

(2)上述资源反映出该地22年中粮食单产降低的原因是______。

A.退耕还牧面积增大B.毁林开荒导致气候恶化C.耕地减少

(3)目前该地区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__。

A.水土流失加剧B.气候大陆性增强 C .光照条件变差

50.读“长江三角

洲示意图”,回答

下列问题:

(1) 填出图中字母

代表的工业中心城

市名称: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