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电子教案模板全册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电子教案模板全册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电子教案模板全册教案

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设计模板

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设计模板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什么是信息2.了解哪些是信息处理的工具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哪些是信息、信息处理工具教学过程一、导入现在,请同学们一起观察老师,说说老师有什么特征?学生讨论回答(老师的发型、衣服的颜色,脸型、姿势等等特征)同学们看着老师就能获得这么多的关于老师的信息,其实老师就是由许多许多的信息组成的可见,信息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在我们的身边,在你我的身上,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里那么,信息究竟是个什么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二、新授1.身边的信息每天我们通过广播、电视、报纸可以获得大量对我们有用的消息我们把这些对我们有用的消息我们就把它叫做信息(板书:信息是指对人们有用的消息)如经济信息、科技信息、交通信息、市场信息、招生信息、股市信息,等等最直接的我们用眼睛看我们桌子上的书,可以看到书本的颜色的信息,厚度的信息用手摸摸可以获得书本质地的信息,用鼻子闻闻可以获得书本味道的信息,如果有显微镜还可以看到书本纸张中的微观世界(请学生列举信息的例子)2.信息的传递电话可以传递我们的声音,表达各种感情;交通灯的灯光传递着是否通行的信息;信件、报纸、广播、电视随时随地都传递着各种信息(列举信息传递的例子)3.信息处理

人类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获取信息,最直接的就是用眼睛看、用鼻子闻、用耳朵听、我们的身边与大量的信息,不是所有的信息都是对我们有用的,因此我们要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处理,那么处理信息又是如何的呢,首先是获取信息再处理信息最后输出信息(板书:输入信息处理信息输出信息)依照信息处理的过程有同学能告诉大家,人工处理信息(不借助其他设备)是怎样进行的呢?(讨论)人们用眼睛、耳朵、鼻子、手等感觉其实,在很多时候人们不是,不仅仅依靠自己的感觉器官来处理信息,而是利用各种设备帮助我们进行信息的处理就如人们用算盘来计算??在计算机被发明以后,人们将处理信息的大量繁杂的工作交给计算机来完成,用计算机帮助我们收集、存储、加工、传递各种信息,既快又好,所以,人们也将计算机叫做信息处理机计算机是如何进行信息的输入、处理、输出的呢,计算机是利用各种输入设备将信息输入(键盘、鼠标、扫描仪等等)再经过信息处理软件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在从各种输出设备把处理的结果输出出来(显示器、打印机等等)例如气象工作者借助于计算机处理卫星发回的大量数据,绘制出气象云图,可以及时地运报出近期的天气趋势;再如我们用计算机计算1+1=?,首先将题目信息从键盘输入,计算机计算处理出结果,再在屏幕上输出结果1+1=2从计算机诞生那天到现在,计算机已经成为信息处理的重要工具计算机的诞生仅仅50多年但它的发展却是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全册精品电子教案

第1单元认识图形(二) 第1课时认识平面图形 【教学目标】 1.通过拼、摆、画各种图形,使学生直观感受各种图形的特征。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用数学交流的能力。 3.能辨认各种图形,并能把这些图形分类。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和三角形的实物与图形。 难点: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和三角形的实物与图形。 【教学过程】 一、复习,探究新知: 1.小朋友们还记得这些图形朋友吗?(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 2.你能把这些图形平平的面画下来吗?学生在纸上画一画 3.你们画下的图形有什么特点? 学生小组讨论并且小组小结最后派代表全班交流 不同点: 长方形:对边相等,4个角都是直直的 正方形:4边相等,4个角都是直直的 圆:没有角,即封闭的。 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 共同点:平面的,不断开的。 二、巩固发展: 1.说一说,你身边哪些物体的面是你学过的图形?

2.用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画一画自己喜欢的图形? 小组内评一评,各小组展示作品。 3.练习一第1题 请小朋友涂一涂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知道各涂什么颜色吗?小组讨论合作,反馈汇报哪些涂成黄色,哪些涂成蓝色,哪些涂成紫色,哪些涂成红色? 4.用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拼一拼图形。 同桌合作比一比哪一桌拼的最好?全班交流展示。 5.第2题:数一数有几个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 独立完成,说说你是怎么数的?有什么好方法? 小结方法。 三、提高练习: 取长方形纸一张,对折再对折 取正方形纸一张,对折再对折 取正方形纸一张,对角折再对角折 观察结果 四、总结:今天你们学到了什么? 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个有什么特点? 你有什么想问的?

大学物理实验电子教案模板

大学物理实验教案 实验题目 霍耳效应法测量磁场 实验性质 基本实验 实验学时 3 教师 冷雪松 教学目的 1、熟悉和掌握霍尔磁场测试仪器和霍尔效应装置的使用方法 2、了解霍尔效应产生的原理 3、学习和掌握了用霍尔效应的方法测量磁场 4、学习霍尔效应研究半导体材料的性能的方法以及消除副效应影响的方法重点 消除副效应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难点 霍尔效应的产生机理 怎样消除影响测量准确性的附加效应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课前的准备: 仪器设备的检查,注意要校准砝码。 实验的预做(采集三组以上数据进行处理)。 作出数据表格设计的参考。 课上教学的设计: 一、课上的常规检查(预习报告、数据表格的设计等)。(5 分钟) 二、讲解的设计(30分钟) 1、引言 德国物理学家霍尔(E.H.Hall)1879年研究载流导体在磁场中受力的性质时发现,任何导体通以电流时,若存在垂直于电流方向的磁场,则导体内部产生与电流和磁场方向都垂直的电场,这一现象称为霍尔效应,它是一种磁电效应(磁能转换为电能)。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由于半导体工艺的发展,先后制成了多种有显著霍尔效应的材料,这一效应的应用研究也随之发展起来。现在,霍尔效应已在测量技术、自动化技术、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测量技术中,典型的应用是测量磁场。 测量磁场方法不少,但其中以霍尔效应为机理的测磁方法因结构简单、体积小、测量速度快等优点而有着广泛的应用,本实验就是采用这种方法。通过本实验了解霍尔效应的物理原理,掌握用磁电传感器——霍尔元件测量磁场的基本方法,学习用异号法消除不等位电压产生的系统误差。 2、提出本实验的目的与任务,讲授为完成本实验设计思想和设计 原则 实验原理 霍尔效应实质上是运动电荷在磁场中受到洛仑磁力的作用后发生偏转而产生的,当霍尔电场力与洛仑磁力平衡时,霍尔片中载流子不在迁移,这样就在霍尔片的上下两个平面间形成了恒定的电位差——霍尔电位差UH,实验测定 系数RH=1/ne称为霍尔系数,是反映材料霍尔效应强弱的重要参数,载流子浓度n越小,则RH越大,UH也越大,所以只有当半导体(n比金属的小得多)出现以后,霍尔效应的应用才得以发展。对于特定的霍尔元件,其厚度d确定,定义霍尔灵敏度KH=RH /d,KH与霍尔片的材料性质、几何尺寸有关,对于一定的霍尔片,其为常数。这样 上式是霍尔效应测磁场的基本理论依据,只要已知KH,用仪器测出I及UH,则可求出磁感应强度B。 3、实验的拓展:(由本实验的完成深化和延伸所学的知识,启发学 生利用现有的设备拓展出新的实验内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1)、测量霍尔元件的不等位电势差 2)、测量霍尔片的特性曲线 4.数据的测量与处理要求用做图法处理数据. 5.介绍主要仪器设备与使用 6.强调实验中要注意的问题 1)、霍尔片又薄又脆,切勿用手摸。

电子教案模板

剑阁县实验学校电子教案

剑阁县实验学校电子教案1.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一遍,注意将本课的生字和新词读准确。 2.请你快速默读课文,想想从课文中你都读懂了哪些内容?之后,同桌 两人相互简单交流一下。还有哪些不懂的问题? 3.认真默读课文,想想文章围绕着课题主要写了什么事?同时理清文 章的结构。 (老人十几年如一日喂养海鸥,与海鸥结下了深厚感情;老人去世后, 海鸥送别老人,不忍离去。) (四)引导学生学习第1至13自然段,通过课文中具体的描写初步体会 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深厚感情。 1.默读老人精心呵护海鸥的部分,想一想老人和海鸥之间有着怎样的感 情,你是从课文中的哪些地方体会到的,做一做简要批注。 2.根据学生汇报进行交流、点拨,重点学习以下内容: (1)喂海鸥:抓住描写老人动作的“放、退、撮”,描写海鸥的“应声而 来、扫”,感受老人喂海鸥的动作娴熟,他们之间那种默契的配合。 (2)唤海鸥: ①学生可用自己的话简单介绍这部分内容,说说自己的感受。 ②指名朗读4至9自然段。 ③三个人为一小组,分角色练习朗读这部分。 (3)谈海鸥: ①学生谈感受,教师小结:说起海鸥,内向的老人滔滔不绝。十多年了, 每逢冬天,老人都到翠湖边喂海鸥,风雨无阻。老人和海鸥就像是?(亲 人一样,板书) ②齐读第13自然段。 (五)结合板书小结课文第一部分内容。 (六)布置作业: 1.继续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抄写生字、新词。 课后小结及反思: 第二课时备注修订意见教学内容:1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和动物之间的感情写具体的。2.指 导背诵课文最后四个自然段。 教学流程:(一)齐说课题引入。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电子稿教案

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 第一课时认识平面图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页例1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能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能正确辨认和区分这些图形。 2、通过拼、摆、画、折、找等活动,使学生能直观地初步感知平面图形的特征和平面图形及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在经历观察、比较,描画活动过程中,让学生感悟到立体图形及平面图形的区别。丰富学生的直观体验,发展空间观念。 4、在亲身经历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体会到到生活中处处存在着数学,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从而激发学生积极参及探求新知的兴趣。 教学重点:能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从立体图形中“拓”出面、借助“拓”出的面认识平面图形;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积木、立体图形物体和平面图形卡片、钉子板。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课件呈现主题图:小朋友,你们喜欢搭积木吗? 2、哪位小朋友来说一说:你们都分别有哪些形状的积木呢? 二、动手操作,认识平面图形

(一)师生互动 1、你有什么方法能在纸上得到这些立体图形的“面”呢? 2、学生动手操作,利用不同形状的物体在本子上描、画、印、拓出各种平面图形,小组交流自己画图的过程及方法。 3、点明课题:认识平面图形 (二)认识长方形 1、课件呈现长方形:你是从哪一种形状的物体得到这种图形的? 2、让学生在长方体物体上找一找,摸一摸,说一说。 3、谁能帮这样的图形取个名呢?板书:长方形。 (三)认识正方形和圆 (1)教师指着贴在黑板上的正方形和圆问:这些图形又分别是用哪一种物体的面画出来的?在这些物体的面上,还能找到这样的图形吗?像这样的图形又分别叫什么呢?(在相应图形处板书:正方形、圆) (2)在初步认识新知的基础上,说说自己生活中见过的正方形和圆。(四)认识三角形 (1)你能把一张正方形或长方形的纸对折成同样的两部分吗?有几种折法?谁愿意介绍自己是怎么折的? (2)你能沿着折痕剪一剪,分一分吗?学生分组动手操作、归类、观察,并在组内交流、反馈。 (3)问:在上面两组图形中,你发现了新的图形吗?(板书:三角形)(4)学生寻找并说说生活中见过的三角形形状的物体有哪些? (五)认识平行四边形 1、用这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什么样的图形?可以拼出几种图

新视野大学英语教案模板

教案 Practical College English 新认知大学实用英语综合教程 教研室:公共课部教师姓名:freefishwang 授课专业和班级11机电01、02、03 课程名称Practical College English 授课学时 6 授课内容Unit 1 Bill Gates in His Boyhood 教学目的Understand the main ideas of text A and text B, grasp the words, expressions, structures and word formations used in the text, and discuss the text among students and offer their opinions on the topic of learning styles and techniques. 教学重点Study the language points and know how to write a letter in English. 教学方法Student-oriented communicative teaching, free discussion and interaction. 教学过程 1.Warm-up activities (10 minutes) 2.Understanding the text (15 minutes) (Ask the students some questions related to the text.) 3. Detailed studies of the text(50 minutes) 4. Grammar and exercises(30 minutes) 5. Writing skills introduction (20 minutes) 作业Assign homework: 1. how to make friends. 2. Translation and after-class reading. 辅助手段Multimedia software 教学内容 1.Warm-up activities Introductory Remarks: Step 1: Show some pictures and watch a video, discuss in groups. Step 2: 1.Are you familiar with Bill Gates? Please say something about him. 2.Please list some other successful persons’ names and give a brief comment on them. 3.People often say that family educa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one’s life, what’s your opinion about it? II. Understanding the text 1. Analyze the structure of the passage. 2. Introduce the main idea of the Text A. Explain and illustrate the cultural background and language points in the text.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电子教案

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 第一课时:认识平面图形 教学目标: 1.通过拼、摆、画各种图形,使学生直观感受各种图形的特征。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用数学交流的能力。 3.能辨认各种图形,并能把这些图形分类。 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和三角形的实物与图形。 教学难点: 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和三角形的实物与图形。 教学准备:图形卡纸、实物、学具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探究新知: 1.小朋友们还记得这些图形朋友吗?(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 2.你能把这些图形平平的面画下来吗?学生在纸上画一画 3.你们画下的图形有什么特点? 学生小组讨论并且小组小结最后派代表全班交流 不同点:共同点: 长方形对边相等 4个角都是直直的平面的 正方形4边相等 4个角都是直直的不断开的 圆没有角即封闭的) 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 二、巩固发展: 1.说一说,你身边哪些物体的面是你学过的图形? 2.用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画一画自己喜欢的图形? 小组内评一评,各小组展示作品。 3.练习一第1题 请小朋友涂一涂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知道各涂什么颜色吗?小组讨论合作,反馈汇报哪些涂成黄色,哪些涂成蓝色,哪些涂成紫色,哪些涂成红色? 4.用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拼一拼图形。

5.第2题:数一数有几个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独立完成,说说你是怎么数的?有什么好方法? 小结方法。 三、提高练习: 取长方形纸一张,对折再对折 取正方形纸一张,对折再对折 取正方形纸一张,对角折再对角折 观察结果 四、总结:今天你们学到了什么? 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个有什么特点? 你有什么想问的? 五、布置作业:口算训练第1、2页。 板书设计:

大学学习教案模板.doc

附件1:教案封面 山西农业大学 教案 ~ 学年第学期 学院名称 课程名称 课程性质 授课对象 授课教师 职称 使用教材 授课时数 年月日

附件2:表格式教案模板 教案(首页)

填表说明:1、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添减;2、板书设计可在教学进程中直接用横线、浪线等标示出;3、教案要有电子版本。

附件3:文字叙述式教案7模板 教案编写说明 一、教学目的和任务: 二、教学要求: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四、教材选择的原则: 五、教学方法建议: 六、总学时: ()学时,()学分,难度等级()。 具体的教学内容纲目和学时安排如下(讲授时,可视情况作必要的调整):序号课题内容学时分配 第一章绪论()学时 ……… 关于使用教材《》的说明 一、本书的指导思想: 二、本书的缺憾: 三、本书特色: 第一章绪论(以普通心理学为例) 教学目的:让学生初步了解一些心理学的知识,从而逐步培养学生学习这门课的兴趣。 教学内容:心理学研究的对象、任务、方法、心理学史 教学重点: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方法、心理学史 授课方法:讲授、实验[视(听)简单反应时,似动现象]、演示:stroop效应 主要参考书目: 1、杨博民主编:《心理实验纲要》北大出版社 2、黄希庭主编:《心理实验指导》 3、杨清主编:《西方心理学主要派别》辽宁人民出版社

4、李汉松主编:《西方心理学史》 第一节心理学研究对象 在我们周围有多种现象分别由不同的学科去进行研究从而构成了人类不同的知识领域。人的心理现象是自然界最复杂、最奇妙的一种现象,恩格斯把它誉为“地球上最美的花朵”。人眼看世界五彩缤纷、耳听八方优美旋律,人脑还可以贮存丰富的知识,记忆许多的信息,还可以思维自然和社会的各种奥秘,人还有七情六欲、如需要、情感、意志等等,凡此种种都属于心理现象。 无机 物质世界植物 有机 动物?高级为人 人类知识领域有两大类 精神世界?主要为心理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具体地讲是研究: (1)心理现象:既研究人的心理,也研究动物的心理、既研究个体的心理现象,也研究群体的社会现象。 (2)行为:人的心理是精神的,内在的东西,不具形体性,所以要通过外部表现—一行为来分析、观察。因而本书倾向于认为:心理学是研究行为与心理的科学。 ……精品文档

大学教案模板范文图片

大学教案模板范文图片 【篇一:大学教案格式模板】 贵州理工学院 教案 20 ~20 学年第学期 学院(部、中心) 课程名称 专业、年级、班级 主 讲教师 教案编写说明 教案又称课时授课计划,是任课教师的教学实施方案。任课教师应 根据专业的培养方案,紧扣教学大纲,认真分析教学内容,切合学 生实际,提前编写设计好每门课程每个章、节或主题的全部教学活动。教案编写说明如下: 1、编号:按施教的顺序标明序号(每堂课一个序号)。 2、教学时数:指完成一个授课题目所用教学时间。理论课通常以学时数为单位(一般2学时),而实践课则以学时数,天数或周数为 单位。 3、教学课型表示所授课程的类型,请在理论课、实验课、习题课、实践课及其它栏内选择打“√”。 4、题目:标明章、节或主题。 5、教学目的要求。 6、教学重点、难点。 5、教学方式和手段。 6、教学过程(含复习旧课、引入新课、组织教学、启发思维等)。将授课的内容按逻辑层次,有序设计编排。本部分不同专业的授课 可有自己的特色。 7、讨论、思考题和作业。 8、参考资料:列出参考书籍、有关资料。 9、日期的填写系指本堂课授课的时间。 授课教案应根据专业技术领域发展、教学要求变化、学生实际水平,以及教师以往教学的课后小结、批注等进行补充、修改或重写,以

保持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和适用性。请妥善保存各阶段的教案,并配合好学院的教学检查和归档等工作。 2 编号: 教师姓名:职称:请插入日期 3 4 备注:电子版的字体为宋体。 教师姓名:职称:请插入日期 5 【篇二:高校教案模板】 教案 课程名称:中外建筑史 教学内容 【篇三:大学试讲教案教案格式】 学生试讲教案 院专业: 班级: 学生姓名:学号: 指导教师:2011 年 4月 (本页打印说明:“内江师范学院”图片字号为小一,“学生试讲教案”黑体不加粗,字号为小初;图片与“学生试讲教案”居中,段前段后空1行;其余内容字体为宋体,三号,段前段后空2行;) 此仅为教案打印格式样本,具体内容应根据不同教学内容进行补充或 调整。 teaching plan for module x (student’s book x) (times new roman, 三号,段前段后空1行,行距为22磅) the first (second, third, forth) period, listening and speaking (reading, grammar, exercises): “课文标题” 注:每个单元分为五至六个教学模块,即(listening and speaking,reading, grammar, exercises 等)学生可以选择任何一个模块教学。 i. teaching objectives (一级标题顶左,小四粗体)

高校教学设计模板

篇一:高校教师培训教学设计模板 贵州高校青年教师岗前培训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3.2电子数据交换 学校:贵阳职业技术学院 专业:电子商务 姓名:罗忠诚 完成时间:2012年4月 16 日 教学内容标题 一、教学内容分析 1、本节课的知识结构 概念:俗称无纸贸易。⑴单证格式化 ⑵报文标准化 ⑶处理自动化 特点 ⑷软件结构化 edi ⑸运作规范化 工作流程 ⑴生成edi平面文件 ⑵翻译生成edi标准格式文件⑶通信 ⑷edi文件的接收和处理 2、本节课的基本概念 二、学情分析 1、学生年龄特点分析 大二学生是形成人生观,掌握专业理论、技术、技能,增强体质的关键时期,要很好的贯彻执行“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大学生正处于青年期向成年期的转变,处于从个体走向成熟、走向独立的转变。开始掌握了辨证思维,情感也更加具有社会道德和责任感,但由于正处于青年期,半幼稚和半成熟、独立性和依赖性错综复杂,充满了矛盾,主要表现在心理的闭锁性和渴望交往的矛盾、强烈的求知欲和鉴别能力不够的矛盾,他们在认知方面很容易偏激,在情绪方面容易走极端,受外界的影响很大,具有很大的可塑性。 2、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分析 “商务”,学生在大一的时候市场营销学里讲过,“信息技术”、“万维网”等概念从小学一直接触到大学。这些基本知识,都是理解本节课内容的基础。 3、学生学习能力分析 自学能力是大学生主要的学习能力之一,这种能力主要表现在学习的自觉性强,主动利用学校图书馆和现代媒体来获取知识,能够系统的学习知识。此外,操作能力也是大学生完成学业的专业训练所必备的能力,综合素质较好的大学生,既能掌握所学的知识,而且能将这些知识运用于实践。 4、学生学习风格分析 大学生拥有了更高的抽象和概括、严密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而且逻辑思维的辩证性、批判性相对高中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同时他们通过高中和初中的信息技术的学习,已经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因此课堂上就会试图发表自己的观点,显得比较活跃。并且对于复杂的问题也会要求自己努力从理论上加以分析和概括,还会要求自己把学到的一些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用理论去解释具体的客观现象和认识新事物。但在,在处理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的时候,显得不太主动,往往通过自己上网查询,或者去图书馆收集资料查阅,而很少通过学校教师的

职业院校专业技能课公开课电子教案模板

公开课教案 授课教师:郭平授课班级:10高职数控2班 课题 凸模方板的轮廓加工 (刀具半径补偿功能) 备课时间2011年9月18日 授课时间2011年9月20日第一节 教学目标1.掌握刀具半径补偿的编程方法 2.会利用数控铣床对凸模方板进行轮廓加工 3.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 重 点 刀具半径补偿的作用 难 点 刀补的建立与取消 教 具 挂图 教学时间2课时课型新课教法任务驱动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检查着装,点名 二、出示任务 (一)教师出示挂图:方板轮廓二视图 简要介绍工件(模具的凸模)的结构及用途 (二)找学生分析图纸 教师从三方面进行引导:1.技术要求 2.尺寸数字 3.加工符号(粗糙度值) 三、计划实施 (三)根据图纸分析结果,填写加工工序卡片 教师提出3个问题:1.刀具尺寸如何选择? 2.粗精加工时S和F的大小? 3.半径补偿如何理解? 4.顺铣还是逆铣? 集中学生注意力 为下一步填写工序卡奠定基础 为下一步编写程序提供数据支撑

(四)编写加工程序: 教师提问: 问题1: 利用之前学习的编程知识,把刀具想象成一个点按轨迹直接编程可不可以?为什么?找学生上前面编程,规定起刀点。 导出:不可以。必须让出一个刀半径值。 知识链接: G41:刀具半径左补偿 G42:刀具半径右补偿 问题2:那刀具应该偏多少呢?一定正好是一个刀半径吗? 如何设置偏值大小? 导出:D 补偿值存储器号 知识链接: 刀具半径补偿编程格式: G41/G42 G01(G00)X Y D F G40刀补取消 注意事项: 1.建立或取消刀补时不可以用G02或G03 2.建立或取消刀补的距离必须大于刀具半径补偿值 3.在执行刀补的时候,不允许出现Z方向连续移动的指令 (五)学生分组,上机操作 要求:学生变换不同的刀补值进行加工,检测工件尺寸变化 四、总结提高 (六)学生分组总结刀补都有哪些用途 提示:在刚刚加工的过程中,通过不断改变刀补,我们发现工件的尺寸发生了什么变化? 问:请从中总结刀补功能具有什么用途? 1.简化编程 2.控制粗精加工 3.加工同一尺寸的凹凸型面通过2个问题的提问,引出刀具半径补偿功能 解决难点:图形分析 期间教师巡回指导 由学生通过检查、观察测量结果,总结出刀补的作用。此部分为本节重点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电子教案模板_001

马跑泉中心学校电子教案 年级:一年级 科目:语文 教师:

目录 教学计划 (4) 教学进度 (11) 识字一: (12) 1. 柳树醒了 (12) 2. 春雨的色彩 (13) 3. 邓小平爷爷植树 (13) 4. 古诗两首 (14) 语文园地一 (15) 识字二 (15) 5 看电视 (16) 6 胖乎乎的小手 (16) 7 棉鞋里的阳光 (17) 8 月亮的心愿 (18) 语文园地二 (18) 识字三 (19) 9 两只鸟蛋 (19) 10 松鼠和松果 (20) 11 美丽的小路 (21) 12 失物招领 (21) 语文园地三 (22) 识字四 (23) 13 古诗两首 (23) 14 荷叶圆圆 (24) 15 夏夜多美 (24) 16 要下雨了 (25) 17 小壁虎借尾巴 (26) 语文园地四 (27) 识字五 (27) 18 四个太阳 (27) 19 乌鸦喝水 (28) 20 司马光 (29) 21 称象 (30) 语文园地五 (30) 识字六 (31) 22 吃水不忘挖井人 (31) 23 王二小 (32) 24 画家乡 (33) 25 快乐的节日 (33) 语文园地六 (34) 识字七 (35) 26 小白兔和小灰兔 (35) 27 两只小狮子 (36) 28 小伙伴 (36)

29 手捧空花盆的孩子 (37) 语文园地七 (38) 识字八 (38) 30 棉花姑娘 (39) 31 地球爷爷的手 (39) 32 兰兰过桥 (40) 33 火车的故事 (41) 34 小蝌蚪找妈妈 (41) 语文园地八 (42)

教学计划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一年级语文

电子教案要求及格式

电子教案要求及格式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教案是实施教学的根本依据,备写教案是教学过程中的主要环节,写好教案是教好课程、提高质量的前提条件。各科教师均应在熟悉课程标准,钻研吃透教材,全面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认真备写出完整实用的教案。 为切实加强备课,提高教学效益,减轻教师负担,所以本学期学校研究决定,使用电子教案。现将电子教案备写具体要求规定如下,请老师们按要求落实。 一、电子教案要求 (一)同组老师分工合作,如:9个单元,三位老师每人完成3个单元。 (二)电子教案在初稿的基础上必须进行二次备课。根据学情及自己的教学经验与风格进行修改,要做到每课都有修改。二次备课内容为“设计意图”赏析,教学环节、教法、学法的修改,教后随想,教法拾零等。 (三)每位老师备好课的同时,要制作好相应的课件 二、教案组成 (一)教学进度表(组内共同制定) (二)教案设计,包括1、课题2、三维目标 3、重点4难点 5、教学准备 6、教学过程 7、板书设计 8教学反思 三、电子教案格式的统一要求 (一)纸张A4纸张,页边距,上2厘米,下2厘米,左2.厘 米,右2厘米,纵向排版,对称页边距。 (二)标题正标题:三号字、宋体、加黑、居中。 文档中的小标题:小三号字,加黑,如:教案中的教学目的、 重点、难点等等。 (三)正文?:(小四号)宋体不加黑,或2倍行距,(根据自 己的实际需要留出修改的空隙)首行缩进2个字符; (四)序号级别及格式一级序号:一、二、三、……;二级序 号:㈠㈡㈢……;三级序号:⒈⒉⒊……;四级序号:①②③……具 体样式在word软件中插入特殊符号命令里有。

大学教案模板

教案模板 授课课题:(教学章节或主题) 授课时间:月日第周星期第节授课班级: 授课类型:(指理论课、讨论课、技能课、实验或实习课、练习或习 题课等) 教学目标、要求:(教学目标一般说应包含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 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内容,教学要求是指识记、领会、应用、分析、综合、评价等层次或用“了解”、“理解”、“掌握”、“综合应用” 四个层次。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是为了达到确定的教学目的而必须着重讲解和分 析的内容;教学难点,是就学生的接受情况而言的,学生 经过自学还不能理解或理解有困难的地方,即可确定为教 学难点。 教学方法:(讨论、启发、演示、辩论、讲练结合等)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录像带、挂图、幻灯片等)教时安排:(本章节或主题授课所需的教时数)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 教学过程:(体现教学步骤,包括时间分配和教学内容教学进程)这一部分是授课的重点,因课程和不同的教师教法各异。应包括教学内容的详细安排、教学方法的具体运用等环节。这一部分的编写要做到教学步骤、内容纲要和教法设计相结合,不仅便于教师自己课堂教学,也便于别人(甚至外行)亦能通过阅读教案而了解到教师在课堂上的主要活动情况和本堂课讲授的内容要点。 建议包括三方面内容: 1、引言 导入新课,注意本次授课与上次课的内容衔接 2、阐述、分析、推导等 突出教学内容要点,采用的教学方法等,要求简明扼要,若有与教材中相

同的文字、表格、例题等不要在教案上照抄,可注明教材页码。 3、总结主要是本堂课的要点归纳,应写出结论性的文字。作业布置:(含思考题、讨论题)教学后记:(因为教学后记是教案实施效果追记,课前还不能打印,只能课后用笔手写) (学习的目的是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努力就一定可以获得应有的回报)

电子教案模板教学设计

电子教案模板教学设计 一、教学任务分析: 二、教学流程安排

(3)学生动手操作:拿出你们准备的平行四 边形,以同桌为一小组,用课前准备的平行四边形和剪刀进行剪拼,教师巡视指导。 (4)学生汇报演示剪拼的过程及结果。 (5)教师用课件演示剪—平移—拼的过程。 (6)我们已经把一个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一个长方形,请同学们观察拼出的长方形和原来的平行四边形,你发现了什么? (7)出示讨论题,小组讨论。 (8)小组汇报交流,教师归纳: 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一个长方形,它的面 积与原来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这个长方形的长与平行四边形的底相等,这个长方形的宽与平行四边形的高相等,因为: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3.教师指出如果用S表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用a表示平行四边形的底,用h表示平行四边形的高,那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用字母怎样表示?S=ah 学生东少 操作,然后汇 报发现的结 果。 根据学生 汇报老师板 演。 学生自己 试着写出用字 母表示的平行 四边形面积公 式。 从数方格到 点拨学生把一个 平行四边形转化 成一个长方形, 学生能很快地将 一个平行四边形 剪拼成一个长方 形,并通过观 察、思考、比 较、分析,推导 出平行四边形的 面积计算公式, 这不仅锻炼了学 生的动手操作能 力,还培养了学 生比较、分析、 推理的能力,使 学生深切领会到 面积计算公式的 由来。 三、巩固应用 1.一块平行四边形花坛的底是6米,高是4 米,它的面积是多少?S=ah=6×4=24(m2) 先读题并 理解题意,再 试做,交流做 加强训练, 牢记平行四边形 的面积计算公 式,为解决实际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全套电子备课教学设计全

第一单元学习目标 一、单元简析 本单元是识字单元,共安排了四篇课文,分别是《春夏秋冬》《姓氏歌》《小青蛙》和《猜字谜》。这四篇课文内容丰富,有看图识字、韵语识字、字族文识字、字谜识字等,体现了识字的多样性。本单元还安排了“口语交际”“语文园地”和“快乐读书吧”的内容。 课题内容简说 春夏秋冬本课为看图识字,课文含有丰富的传统文化元素,插图以扇形图画呈现,文字内容体现了中国传统蒙学读物的编排特点。 姓氏歌本课是根据传统蒙学读物《百家姓》编写成的韵语识字,将一些常用姓氏寓于琅琅上口的儿歌之中。 小青蛙本课是一首儿歌形式的字族文字识字,儿歌讲述了青蛙的外形和本领,号召大家要爱护小青蛙。 猜字谜本课是字谜识字,由两则字谜组成,一幅图画描绘了小朋友猜灯谜的情景。两则谜语语言通俗形象,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读起来生动 有趣,同时可以感受到中国汉字的独特魅力。 二、学习目标 1.认识51个生字和8个偏旁,会写28个字和1个笔画;学习表示天气的词语。 2.了解形声字的构字规律,感受形声字音形义之间的联系。 3.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及插图、字谜、形声字规律等识字。 4.朗读课文。背诵《姓氏歌》。 5.感受大自然四季的美好,培养保护环境的意识;了解传统姓氏文化,激发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喜爱之情。 6.能认真听故事,听明白故事内容;能借助图片讲故事,做到声音响亮。 7.学习音序表,为学习音序查字法打好基础。 8.读诗歌《祖国多么广大》,感受同一季节祖国南北方的不同景色,从中感受祖国大好河山,地域广大。 9.朗读积累描写春天的词语。 三、课时安排

《春夏秋冬》——2课时 《姓氏歌》——2课时 《小青蛙》——2课时 《猜字谜》——2课时 口语交际——1课时 语文园地一——1课时 快乐读书吧——1课时 四、教法与学法 本单元的教学要引导学生自主借助汉语拼音读准生字的读音,既发挥汉语拼音的识字功能,又在识字过程中巩固汉语拼音的学习。教学时要借助生动直观的手段,帮助学生建立生字音、形、义之间的联系,加深学生对形声字构字特点的认识,提高识字的效率。学习本单元的内容,要结合课文插图,多看多思考,读朗读,锻炼自己的朗读能力,培养语感。 1 春夏秋冬 【教学目标】 1.通过看图、熟字比较等方法,认识“霜、吹”等8个生字和雨字头、双耳旁2个偏旁;会写“春、风”等7个字和横斜钩1个笔画。 2.通过朗读、看图和动作演示等方法了解词和短语的意思,了解四季景物特点,体会四季的美好。 【重点难点】 重点: 1.借助形声字特点以及熟字比较的方法识记8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难点:

大学教案模板.doc

一寸光阴不可轻 授课课题:(教学章节或主题) 授课时间:月日第周星期第节授课班级: 授课类型:(指理论课、讨论课、技能课、实验或实习课、练习或习题课等) 教学目标、要求:(教学目标一般说应包含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内容,教学要求是指识记、领会、应用、分析、综合、评价等层次或用“了解”、“理解”、“掌握”、“综合应用”四个层次。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是为了达到确定的教学目的而必须着重讲解和分析的内容;教 学难点,是就学生的接受情况而言的,学生经过自学还不能理解或理解有 困难的地方,即可确定为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讨论、启发、演示、辩论、讲练结合等)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录像带、挂图、幻灯片等) 教时安排: (本章节或主题授课所需的教时数) 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 教学过程:(体现教学步骤,包括时间分配和教学内容教学进程) 这一部分是授课的重点,因课程和不同的教师教法各异。应包括教学内容的详细安排、教学方法的具体运用等环节。这一部分的编写要做到教学步骤、内容纲要和教法设计相结合,不仅便于教师自己课堂教学,也便于别人(甚至外行)亦能通过阅读教案而了解到教师在课堂上的主要活动情况和本堂课讲授的内容要点。 建议包括三方面内容: 1、引言 导入新课,注意本次授课与上次课的内容衔接 2、阐述、分析、推导等 突出教学内容要点,采用的教学方法等,要求简明扼要,若有与教材中相同的文字、表格、例题等不要在教案上照抄,可注明教材页码。 3、总结 主要是本堂课的要点归纳,应写出结论性的文字。 作业布置:(含思考题、讨论题) 教学后记:(因为教学后记是教案实施效果追记,课前还不能打印,只能课后用笔手写) 1

一年级下册校本课程教案

三角城小学电子备课教案(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 教材名称:榆中县三角城小学校本教材 学科名称:弟子规 授课年级:一年级 授课教师:魏永萍 二〇一六年二月二十六日 一年级校本课程下册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孩子天真活泼,喜新好奇,求知欲强,记忆力非凡。古德云:“教儿婴孩,教妇初来”,如果在这个时候能够先入为主地在他们脑海中播撒爱和善的种子,这必将奠定他们一生为人处世,成家立业,幸福成功的基础。 通过以往的经验,我了解到孩子们非常乐于诵读,但是在联系生活实际运用方面还存在欠缺,生活、学习行为方面进步不够明显。《弟子规》的诵读重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把想、说、做结合在一起,从而培养学生能够活学活用,解决现实中一些常见的问题能力,同时也引导他们能够把“孝心”升华,开展出对他人,对这个社会感恩之情。 二、指导思想 中华民族在自己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优良的历史文化传统,诵读中华经典诗文,站在历史的高度上去认识,就是继承和发扬我们祖先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这也是培养小学生人文精神的一个有效途径。《弟子规》是一部浓缩的教育史,集中国文化之大成。我们常常为语文教学的单薄而苦思,寻求更好的办法让学生的知识与见识厚重起来。学校开展以《弟子规》为载体的校本课程,也是为了给处在记忆黄金时期和人格形成时期的孩子们进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教育,为孩子们打下做人的底子,使他们的知识底蕴厚重起来,让我们的孩子终生受益。 三、教学内容 《弟子规》节选。 四、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 1.总体目标:通过学校组织小学生诵读、熟背诗文经典,让他们在一生记忆力最好的时候,以便捷的方式,获得中华文化的熏陶和修养。 2.具体目标: (1)为学生打开经典阅读之门,为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打好基础够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 (2)让学生学习礼貌、学习做人的道理。 (3)培养小学生的注意力和记忆力。 (4)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提升学生语文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

大学教案模板

精品 授课课题:(教学章节或主题) 授课时间:月日第周星期第节授课班级: 授课类型:(指理论课、讨论课、技能课、实验或实习课、练习或习题课等) 教学目标、要求:(教学目标一般说应包含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内容,教学要求是指识记、领会、应用、分析、综合、评价等层次或用“了解”、“理解”、“掌握”、“综合应用”四个层次。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是为了达到确定的教学目的而必须着重讲解和分析的内容;教学难点,是就学生的接受情况而言的,学生经过自学还不能理解或理解有 困难的地方,即可确定为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讨论、启发、演示、辩论、讲练结合等)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录像带、挂图、幻灯片等) 教时安排: (本章节或主题授课所需的教时数) 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 教学过程:(体现教学步骤,包括时间分配和教学内容教学进程) 这一部分是授课的重点,因课程和不同的教师教法各异。应包括教学内容的详细安排、教学方法的具体运用等环节。这一部分的编写要做到教学步骤、内容纲要和教法设计相结合,不仅便于教师自己课堂教学,也便于别人(甚至外行)亦能通过阅读教案而了解到教师在课堂上的主要活动情况和本堂课讲授的内容要点。 建议包括三方面内容: 1、引言 导入新课,注意本次授课与上次课的内容衔接 2、阐述、分析、推导等 突出教学内容要点,采用的教学方法等,要求简明扼要,若有与教材中相同的文字、表格、例题等不要在教案上照抄,可注明教材页码。 3、总结 主要是本堂课的要点归纳,应写出结论性的文字。 作业布置:(含思考题、讨论题) 教学后记:(因为教学后记是教案实施效果追记,课前还不能打印,只能课后用笔手写) .

小学语文教案教学设计及万能模板.docx

《小学语文》教案教学设计及万能模板 《窃读记》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认识并掌握本文中的生字,理解文章中的新词。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朗读、圈划和讨论等方法,体味窃读的滋味。 2、学习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来表达感情的方法, 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抓住主要内容 , 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 感悟作者对读书的热爱, 对求知的渴望, 受到感染。 教学重点: 抓住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动作,心理描写来表达思想感情的,体会读书的意义。评价设计: 可以通过生生评价,找出共鸣,在师生的评价在教学过程中着重体会作者感情及表达方法, 中,找准前进的方向。 教学过程: 导入 一、从“窃”中明了文意(5 分钟 ) 1、我国著名的作家冰心曾说过:“读书好,读好书,好读书”,英国著名作家莎士比亚说: “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同学们,你们喜欢读书吗(课件出示名言) 2、你们都读过哪些书把自己感受最深的给大家讲一讲。(同学交流) 3、在阅读中,我们不仅能获得知识、学会思考,而且会得到情感的陶冶和精神的享受。这 节课,就让我们走进台湾女作家林海音回忆少年时独特读书经历的作品《窃读记》。仔细观

察这个“窃”字,有什么方法记住它(学生交流)看到“窃”字,我们马上想到“偷窃”。课 题《窃读记》的“窃”字是什么意思老师在课前查了字典,“窃”的含义有三种:①偷; ②偷偷地;③谦指自己。你认为应该选择第几种解释(第二种)(课件出示)那么本篇课文就讲述了作者小时候偷偷读书的事情。 5、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读书是一件光彩的事,可作者为什么要, 窃读?看到这个题目你还想知道什么(为什么要窃读怎么窃读对作者有什么影响或改变)现在让我们走进《窃读记》,相信读了课文之后,你们一定会有更深的领悟。 新授 二、从初读中体会好读之心(五分钟) 1、请同学自由读课文,边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想一想,我是怎样“窃读”的 2、学生读完后交流。 三、从“窃”中品味爱书之情(二十五分钟) 3、同学们,读书有千百般滋味,请浏览课文,看看哪一句话直接写出了“窃读”的滋味 请用“ ~~~”划出来。 (“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窃读”伴随着一种复杂的感受。你能从文中读出作者窃读的苦与甜吗小组合作从课文中找 一找相关句子,划一划,读一读,一会儿与大家交流。(生自由读,划。) 交流: ( 课件 ) 谁先来交流窃读的滋味 生:老师,我想交流窃读的苦。 (一)苦: 1、“我跨进店门,暗喜没人注意。我踮起脚尖,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哟,把短发弄乱了, 没关系,我总算挤到里边来了。” a.请你迅速找出表示动作的词。 b.从这一系列的动作中揣摩揣摩小海音的心理是怎么想的 c 品析了动作,揣摩了心理,我 们仿佛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海音此时你就是林海音,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2 个同学) 2、有时,一本书要到几家书店才能读完。师:同学们,从“一”和“几”字你感受到了什 么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吧。 3、引读:(课件逐条展示)师:让我们一起感受作者的辛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