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宝钢股份的信息化历程

聚焦MES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宝山钢铁股份公司是中国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年产量超过一千万吨,营业额达数百亿。作为宝钢全资子公司的上海宝信软件公司承担了宝钢股份的全部信息化改造、维护、开发的任务。宝钢股份公司于98年3月份建立了公司整体产销系统,同时陆续改造、新增了包括一二三期炼铁、炼钢、连铸、热轧、冷轧、钢管、高线等产线在内的二十多套MES系统.(如图)

宝钢股份信息化系统架构

宝钢股份在一期工程阶段,产品主要是初级的冶金产品一一钢坯。在85年9月投产的同时,宝钢自主开发的基于批处理方式的中央数据处理机和微机网络计算机系统支撑了宝钢一期工程制造管理的需要,建立了第一个炼钢生产实绩数据库,实现了从过程控制计算机到中央数据处理机的“数据不落地”。

宝钢股份在二期工程阶段,建设了冷轧和热轧薄板生产线,主导产品为冷、热轧薄板。由于一期工程的钢坯生产管理模式难以胜任热轧和冷轧生产管理的需要,宝钢又从德国引进了2050热

轧区域的制造管理计算机系统,并在稍

后自主开发了2030冷轧区域的制造管

理计算机系统。这两套在线的制造管理

信息系统通过各自的“生产控制计算机

…一隘删殳份的俯息他历张

系统”(FLS)与其下位的多台过程控制

计算机系统集成,支撑宝钢冷、热轧生

产单元实现了“按合同组织生产”的企

业产销管理的运作模式,形成了在区域

管理机支持下的以钢材产品为主的宝钢

44中国制造业信息化2005年4月 万方数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