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化史复习资料

中国古代文化史复习资料
中国古代文化史复习资料

一、名词、填空、判断

1、国学:专为统治阶级贵族子弟所设的学校

2、乡学:专为统治阶级下层子弟所设的学校

3、辟雍:是天子设立的大学

4、清代学塾:

①教馆或坐馆,有钱人聘请教师在家教读子弟;

②家塾或私塾,教师在家设馆教授生徒;

③义学或义塾,地方出钱聘请教师在公用场所设馆教授贫寒子弟;

④书院:中国古代一种重要的教育组织形式,大体形成于唐末五代,兴盛于宋元,延续于明清,与官学、私学构成三足鼎立的局面。书院具有:藏书、供祀、讲学等功能。

5、北宋初年著名书院:白鹿洞书院、嵩阳书院、岳麓书院、应天府书院、茅山书院、石鼓书院

6、成年礼仪:包括男子冠礼,女子笄礼,可以追溯到夏商二朝,备于周朝。我国先前的成年礼仪以服饰

改变为最大特征

7、封禅礼仪:皇帝祭祀天神、地袛活动中最隆重的典礼。封指筑土为坛祭天,泰山上祭祀上帝;禅指祭地,在泰山下小山举行。

8、三纲五常:

①三纲:董仲舒正式提出“三纲”的学说,班固将董仲舒的“三纲”学说正式概括为“君为臣纲”、“父为

子纲”、“夫为妻纲”。

②五常:包括仁、义、礼、智、信等五种道德原则。仁——是儒家思想最高理想,也是中国古代伦理思想的核心;义——是仁的具体规范之一,即价值标准;礼——具有政治和道德原则;智——即知,指由智慧的知识,具有鉴别是非善恶能力,智从属于仁,是实现仁的重要条件;信——诚实不欺,是为人立身的根本,每个人都应遵守的一项基本道德原则。

9、七出:古代丈夫休弃妻子的七种理由:不顺父母、无子、淫僻、嫉妒、恶疾、口舌、盗窃

10、三不去:亦称三不出,是中国古代婚姻制度中,用以规定丈夫不得任意要求与妻子离婚的三种情况,即有所取无所归;与更三年丧;前贫贱后富贵

11、泮宫:是诸侯国设立的大学

12、太学:是中国最早的大学,即以传授儒家经典知识、研究学问为主要目地的中央官学。它的建立为封建统治者奠定一条根据自己需要选拔官吏的道路。太学的首创是汉武帝根据董仲舒等人的建议而设立的,置五经博士为教官,太学生称为“博士子弟”,学习内容为“五经”。

13、鸿都门学:是东汉灵帝时在洛阳鸿都门设立的学校,专门学习辞赋书画等技艺,是一所专科性质的学校,在我国艺术教育史上有一定的贡献。

14、三舍法:是北宋政治家王安石兴学内容之一。将太学生分为外舍、内舍和上舍三等,凡始入太学的学生为外舍,以后每月每岁考试其业,成绩优异者依次升舍。上舍生按科举的考试法分别规定其出身,并授官职。这种学校与科举相结合的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5、五礼:指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吉礼——是祭祀之礼,祭祀的对象是天神、地袛、人鬼,包括封禅礼仪、郊祀礼仪、祭社礼仪等;凶礼——主要有丧、荒、吊、桧、恤五种礼仪;宾礼——主要指觐见礼;军礼——主要指战事礼仪,也包括田猎,建造城邑等大规模活动礼仪;嘉礼——指冠、婚、睦、敬等。

16、辽宁兴城:明代著名的“宁远城”,清称“宁远州”,明宣德五年(1430)始建,明末袁崇焕镇守宁远

时重修,为明清两代著名的古城。

17、高句丽王城:中国古代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主要分布于吉林省集安市境内以及辽宁省桓仁县境内。高句丽墓葬群大约有2300 多年历史,其中一些保存着生动的壁画。

18、辽宁九门口长城:中国唯一的水上长城。

19、五不取:亦称五不娶,是古代礼教以为五种家族女子不能聘娶,即逆家子不取;乱家子不取;世有刑人不取;世有恶疾不取;丧妇长子不取。

20、帝服十二章:帝王服饰最具代表性的冕服是玄衣和纁裳。玄衣即黑色质料的衣服,纁裳是红色围裳,上面皆绣十二章纹。玄衣饰品六章:日、月、星辰、山、龙、华虫。纁裳饰品六章:宗彝、藻、火、粉米、黻、黼。帝王十二章是礼仪典服必须具备的饰品。

21、朝臣补服:文官朝服补子为鸟,武官朝服补子为禽,定九品制。

22、五谷:五谷一词最早见于《论语·微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麦、菽、稷、麻、黍。

六谷加上稻

23、中国古代三大殿:北京故宫太和殿、曲埠孔庙大成殿、岱庙天贶殿。

24、现保存完好的明清皇家陵寝:明孝陵、明十三陵、明显陵、清永陵、清福陵、清昭陵、清西陵和清东陵。

25、封还诏书:秦汉时宰相有谏诤皇帝的职权,皇帝下一诏书,命宰相办理某事,而宰相认为不可,则可封上诏书,拒不办理,这叫封还诏书。

26、不肯平署:臣下有所奏请,已由皇帝裁可,案经宰相,若宰相不同意则可拒绝签字,这叫不肯平署。

27、庙号:是皇帝死后的庙宇称号,是由礼官或大臣根据皇帝生前的功绩和世系评定,并经继任之君认可之后追立的一种正式称号。

28、谥号:也是皇帝死后,由礼官或者大臣议定,并经由继位之君认可后追立的一种正式称号,谥号不仅是每一个皇帝都有,后妃和部分有相当等级别的文武大臣,甚至是儒学者也有可能得到的谥号。

29、年号:是某皇帝当政时的标志,

30、座主门生:唐代的进士等科的考试集中于京师,在尚书省进行,故称:“省试”,主考官初由吏部考功

员外郎担任,玄宗时改由礼部侍郎担任,称为“知贡举”。考生及第后称考官为座主,自己自称门生。

31、别头试:唐宋科举制度中,因应试者与考官有亲戚关系或其他原因,为避嫌疑而另设的考试。

32、锁院制:由于考官是命题、阅卷和确定录取名单的负责人和执行者,加强对考官的管理是防止科场舞弊的重要环节。从唐代后期开始,对考官实行锁院制。宋太宗淳化三年(992 年)正月,翰林学士苏易简被任命为主考官,“既受诏,径赴贡院”,并且将贡院锁起来,以杜绝请托。这是宋代锁院制度的开始,此后成为定制。主考官入贡院之后,直至考试结束、定出等第名次以后才能出来,少则三五天,多则五十多天。而殿试一般锁院三日。锁院期间,不能会见亲戚朋友,也不能与贡院外有书信联系,主要是防止泄露考题、通关节等科场舞弊行为的发生。尽管如此,锁院制还是不能从根本上杜绝考官舞弊,特别是对考官在被任命之前与考生约定是无法控制的。

33、弥封制:唐代一度实行的所谓弥封制也就是后来的“糊名”制,其主要用意是判卷者无法得知应试者

的姓名,以防止考生与主考官的作弊。弥封制主要用于制举及礼部铨选,是防止考试作弊的重要方法之一,时至今日依然在考试中被广泛使用。制举是由天子亲自主持考试或以他的名义举行的考试。凡这样的考试一般令考生“糊其名于中”。弥封制在中唐之世都比较流行。鉴于吏部考试发现冒名顶替、徇私舞弊者、不可悉数”的现象,武则天“乃令试日自糊其名,暗考以定等第,糊名自此始也”。考试中出现弥封制始于武

则天,而真正的实行是始于宋太宗。

34、誉录制:真宗时创立了誉录制。为防止考官辨认笔迹,所有弥封卷面,一律由书吏照抄一遍,考管阅卷只能看抄本,判定取舍后再对照原本。省试张榜以后,如有不公,还可进行覆试。如有大臣权要子弟参加科举,则必须覆试。

35、八股文:是明朝考试制度所规定的一种特殊文体。唐宪宗时期创制。八股文专讲形式、没有内容,文章的每个段落死守在固定的格式里面,连字数都有一定的限制,人们只是按照题目的字义敷衍成文。分为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等组成部分。

二、简单及论述

什么是文化?

最早把文化作为专门术语来使用的是英国的“人类学之父”泰勒。他在1871年发表的《原始文化》一

书中,把文化定义为:“文化是一个复杂总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人类在社会里所得一切的能力与习惯”。文化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指社会的意识形态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

文化的特点?

①文化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文化作为人的创造物,集中体现人的本质和力量,如制造工具、劳动、思维、运用符号等,具有普遍性。由于地理、生态、条件等生存环境的差异,人类不可能创造同一种模式的文化,因此,文化具有多样性和特殊性。

②文化的后得性。文化是人类“社会遗传”,而不是通过“生物遗传基因遗传”产生的。

③文化的适应性。只对特定自然环境的适应性和对社会环境的适应性。首先,文化代表着对自然环境和生物需要适应性。其次,文化还代表社会适应环境,即对邻近民族等不同文化群体的适应。

④文化的分化与融合性。文化的分化,是指旧的文化体系中分化出新文化体系的过程。这里说的旧文化体

系,可以是民族的、国家的或整个社会的文化整合,即指不同文化相互影响、吸引、融合、调和而趋于一

体化的过程。

中国文化的民族特点

①统一性。中国文化的历史发展的长河中,逐渐形成一个以华夏文化中心,同时汇聚了各民族文化的统一体。

②连续性。中国文化的历史发展中,没有中断过,它是一环扣一环地连续发展的。

③包容性。中国文化能兼容并蓄。

④多样性。内部的区域文化和民族文化呈现丰富多彩的差异。

满族先民与本体的区分

满族先世的历史源远流长,最早可追溯到先秦时代——肃慎人。汉代至三国——挹娄人。南北朝——

勿吉人。隋唐时期——靺鞨(粟末、黑水)。宋辽元——女真,辽朝将女真分为两部,开原以南称“熟女真”,开原以北称“生女真”。12世纪初,生女真的完颜部崛起,其首领阿骨打统一女真一些部落后,于1115年

称帝,国号大金。明朝——女真分为建州女真、海西女真、野人女真三部。清朝——满洲。

①满族祖先最早在黑龙江北岸,后南迁,大范围——白山黑水是满族活动的大舞台。

②民族是一个历史范畴,是不断发展变化的,由于一个民族内部间生产力水平不同,内部政治条件变化和

受外部影响不同,其发展也成不平衡状态,因此会出现一些分化和重新组合的现象。

③满族历史起源于明代女真的分化和重新组合,尽管满族形成与明代女真有直接联系,但也不能视为满族

本体,满族先世更不是满族在历史上的不同名称。

满文的创制和改进

①创制:1599年,额尔德尼、葛盖二人遵照努尔哈赤的旨意,根据本民族语言特点,仿照蒙古文字母,创

制了满文,即所谓的“老满文”或无圈点满文。

②改进:1632年达海奉皇太极之命,改革老满文,彻底解决了老满文在过去应用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成为

了一种与汉字能并列使用的文字,一直沿用清代几百年,改革后的满文叫“有圈点满文”或“新满文”。

满文创制的影响

①满文创制和颁行,是满族文化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对满族共同体的形成起到了极大的促进和推

动作用。

②满族满文,作为清代的国书、国语,在满族的社会发展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促进了民族的统一

和清王朝的建立与巩固。

③特别是它为我们留下了大批量的满文档案,成为今天研究满族和清朝历史的宝贵财富。

满族先民的名称及各个时期

(1)先秦时代——肃慎人。

(2)汉代至三国——挹娄人。

(3)南北朝——勿吉人。

(4)隋唐时期——靺鞨(粟末、黑水)。

(5)宋辽元——女真,辽朝将女真分为两部,开原以南称“熟女真”,开原以北称“生女真”。12世纪初,

生女真的完颜部崛起,其首领阿骨打统一女真一些部落后,于1115年称帝,国号大金。

(6)明朝——女真分为建州女真、海西女真、野人女真三部。

中华民族构成的特点

①大多数民族属汉藏语系、阿尔泰语系。

②各族社会发展不平衡。

③从生产和经济形态看,我国分为两大类型:一是以农业经济为主,而是以畜牧业经济为主。

④中华各族共创祖国历史文化。

我国民族构成大体是何时形成?从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分布看反映了什么?

①我国民族构成与分布大体是在新石器时代形成。

②中华民族文化的摇篮不是一处而是多处的,中华民族不是一元而是多元的,是后来随历史发展才凝聚在

一起的。

③远古时期民族关系,以各组文化交流以至融合为主。

服饰的类型

分为头衣、体衣、足衣、装饰四大部分。

①头衣:古代称谓或称冠;冠包括:冠、冕、牟、平民戴幩。

②体衣:包括平常所说的上衣和下衣,上衣有外衣、中衣、内衣三种。其中以外衣形式最多有服、袍、衫、襦、半背、背子、袄、战衣、铠甲、外帔、胡服等。衣裳连属,长及踝部着称为深衣,短衣为平民所穿,统治阶级以深衣为常服。上衣主要由衣领、衣襟、衣袖等构成、衣服常见有教交领、直领、衣襟又叫衽。下衣古代有裳、裙、绔。足衣指鞋袜。

③足衣:鞋有履、屐、鞮、靴等履有用草、麻编织而成的,用麻布、制缝制而成之分,高底称“澙”,即

复底的鞋不怕泥泞。

④装饰:分为衣饰、头饰、鞋饰、耳饰、项饰、腰饰、手饰等几大类。衣饰有图饰,还有领口、袖口、襟沿、下摆加边装饰。头饰除发型变化外还佩戴各种首饰如插花、戴耳环等。

胡服对汉服影响的几个主要阶段

①战国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②东汉灵帝以好胡服著称

③魏晋南北朝时期胡服大规模渗入传统服饰,对汉族传统服饰起改造作用④清朝时我国服装史上一重要转折时期

中国传统服饰的功能

(1)实用功能,即御寒保暖,护肤防晒

(2)伦理功能

(3)审美功能

(4)强烈的政治等级意义

(5)浓厚的礼仪功能:

①祭服——祭祀天神、地神祖先穿的礼服;

②朝服——皇帝,百官在朝会上所穿礼服;

③公服——官员礼服,礼重穿朝服,礼轻穿公服;

④凶服——办丧事衣服;

⑤常服——日常生活普通衣服

中国古代服饰的构成因素

①性别和年龄上的服饰不同,这是由人类主体生理因素产生的服饰类型;

②职业和地位上的不同,是社会生产实践和社会关系造成的服饰类型;

③季节、气候、区域、民族的服饰差别,是由自然界时空和人种形成的服饰类型;

④工艺上的服饰差别,是由制作方式带来服饰类型不同;

⑤因场合不同呈现的服饰差别,这是由礼仪观念和情感观念带来的服饰类型;

⑥时代差异形成的服饰,这是由历史形成的服饰类型

中国饮食习俗经历的三个阶段

①生食,即食草木之食,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

②熟食,是伴随火的使用而出现的,由生食进化到熟食,标志着人类饮食习俗真正开始;

③烹饪,在熟食的基础上,烹饪方法有炸、溜、爆、炒

制约饮食习俗演变的因素

①经济生活的影响起决定作用;

②饮食习俗还须与礼仪的社会需要及宗教信仰的规范相适应③地区性限制

中国古代建筑发展六个阶段

①原始社会后期到春秋战国时期为古代建筑成型时期;

②秦汉到三国时期为中国古代建筑体系的成熟时期;

③魏晋南北朝为古代建筑吸收外来影响而进入发展时期;

④隋唐五代时期是中国封建前期建筑发展的高峰阶段;

⑤宋辽金元时期是中国古代建筑发生较大转变时期;

⑥明清时期是中国古代建筑的渐进期

关于黄帝祭祖大典的认识

①进一步弘扬黄帝文化,举办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就是使我们炎黄子孙了解祖根、认识祖德、弘扬黄帝文化,加快和谐社会建设。

②进一步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祭祖拜祖使拜祖活动成为凝聚炎黄子孙的一个重要载体,举办拜祖大典

活动就是要把拜祖这一载体办的更好,更规范使之成为拜祖的典范。成为我们实施凝聚力工程的精品。

③进一步打造黄金牌。发展文化产业就是发展生产力,郑州作为国家命名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文化资源

十分丰富,整合历史文化资源,打响黄帝文化这一金字招牌,把黄帝故里和黄帝文化做大做强,打造成为

叫响全国,走向世界的强势文化品牌十分重要。

中国古代国家政体

(1)宗法贵族君主制(夏、商、周三代)特点:

①行使国家最高权力的主体;君主和贵族长老组成的议事会;

②君主和贵族官员的任期都实行终身制和世袭制;

③君主和贵族议事会的关系是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

④国家组织原则是宗法血缘纽带,血缘关系上的亲疏远近决定政治上的尊卑高低,政权系统和家族系统合一。

(2)封建君主专制特点:

①皇权至高无一,国家最高权力集中在皇帝一个人手中;

②皇权不可转让,皇帝终身任职;

③皇位是父死子继,不可更改,严格实行世袭制;

④国家政权机构的组织原则是尊君卑臣;

⑤封建君主专制:宰相制的君主专制(秦代到元代);绝对君主专制(明清)

什么叫“封还诏书”与“不肯平署”?

①秦汉时宰相有谏诤皇帝的职掌;

②皇帝下一诏书,命宰相办理某事,而宰相认为不可者。则可封上诏书,拒不办理,这叫“封还诏书”;

③臣下有所奏请,已由皇帝裁可,案经宰相,宰相不肯赞同者,则可拒绝签字,这叫“不肯平署”

④由此可见相权对皇权的制约作用

南宋书院发达的原因:

①南宋书院发达首先是由于理学的发展促成的;

②南宋官学的衰落是书院发达的直接原因;

③科举腐败是南宋书院发达的重要原因;

④名师巨儒在书院讲学、为书院树立威信、扩大了影响,促进了书院发达;

⑤南宋印刷业的发展对书院的发达有重要影响;

⑥南宋书院的发达同统治集团内部的政治派别斗争有着密切的关系

《三礼》指什么?主要内容?

《三礼》是中国古代将政治制度和礼仪制度的三部儒家经典,即《周礼》《仪礼》《礼记》,合称三礼。(东汉时称“三礼”)

①《周礼》:是记载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书,对先秦职官及各种典章制度有详细的介绍,内容十分丰富,是考求中国古代各种制度的必备书。

②《仪记》:是保存中国古代礼仪最完备的书。记述有关冠、婚、丧、祭、乡、射、朝、聘等礼仪制度,共十七篇。西汉时有三种次序不同的本子,即戴德本。

③《礼记》:是一部阐明礼的作用和意义的书,是一部秦汉以前儒家有关各种礼仪制度的论著选集,其中既有礼仪制度的记述,又有关于礼的理论及其伦理道德、学术思想的论述。

历代选举制的演变

(1)科举制以前的选举制:

①原始社会史选贤任能;奴隶社会是世卿世禄;

②两汉时期主要实行察举制和征辟制,察举制是两汉选用管理的主要途径之一,差距科目有孝廉、贤良方

正等;征辟一般不常用;

③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主要重视门第,根据世家状评议结果定高下品级。

(2)科举制的产生与发展:

①产生于隋代: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炀帝始建进士科;

②完善于唐代:增加科目,以进士、明经为主;

③发展于宋代:废除明经诸科,保留进士科;废坐主门生,首创殿试制度;实行别头试、锁院试等。

④辽金仿宋制无变化。

⑤元代科举制:确立了程朱理学在科举考试中的主导地位;⑥明清科举制:实行三级考试制,分乡试、会试和殿试,考题形式为八股文。

科举三级考试和如何认识?

①作为大规模的全国统一考试,明代科举制度创造了一个极佳的范例,即在由学校培养、分级选拔、科举取士、政治选官的系统化工程之下将一种政府的政治主动化行为转变为一种民众自觉参与的社会化行为。这对于维护社会的稳定和文化的进步起了积极的作用。

②从教育考试和政府选官的层面考察,明代科举制度至少从形式上创造了一种合理的模式,即从合理、公正和公开的视角在社会营造了一种公平竞争的良好氛围,同时对促进全社会向学风气的形式和全民文化素质的提高也起到了积极的助推作用,科举精神所表达的既是科学精神,又是平等精神,公平选士原则的主导作用也正是科举制度最为积极的正面作用。

③尽管科举取士也录取了相当一批庸才或顽劣之人,但这并不能说明科举考试的一无是处。重要的原因在于,封建皇权制下的政治机制限制了科举所能达到的社会效应,并左右着科举考试与科举选官的全过程,因而把封建政治机制所导致衍生的种种弊害加到科举制度本身的做法是既不客观也不公正的。

如何认识八股文

①每篇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

②明朝政府以八股文作为科举取士的标准文体,从主观动机上说,也有从考试学的角度来统一标准的认识,今人称之为标准化考试是有一定道理的,它有利于大规模公开考试的阅卷和评判。同时也有考察应试士子的文字能力和行文语言水平的目的。

评价科举制(中国古代科举制特点)

(1)积极方面:

①统一考核标准,择优录取,扩大选拔范围;

②科举程序系统化、固定化,中央直接控制选举权;

③学校(读书)、考试、参政三者紧密结合;

(2)弊端与痼疾:

①内容陈腐,科目单一;

②八股文形式死板僵化;

③科考弊端五花八门;

中国古代皇位世袭制度主要类型

(1)从我国古代皇位的继替情况看,大致有两种类型:

①同姓相继——世袭型;

②异姓相代——更替型

(2)皇位世袭制的四种情况

①预立太子;

②密定皇储;

③内禅于子;

④逼宫夺位

明清皇位继承制有何异同,如何评价

1、相同点:父死子承;

2、不同点:

(1)明朝实行嫡长子继承制:

①好处:人人都知道谁是皇位继承人,省了纷争

②坏处:继承人质量无法保证,因此,明代的昏君很多

(2)清代:秘密立储,立贤不立长,先后出现:汗位推选制、嫡长子皇位继承制,秘密建储,懿旨确定嗣君制;

3、认识:清朝皇位制度演变历程表明,清朝统治者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承袭汉制,或因袭满洲旧制,而是保留吸收相结合,既学习借鉴汉族的经验,又尽可能地保持满族传统制度与习俗的特点,将其融为一体,不断予以改进,清朝皇位继承制度在中国古代帝位继承制度发展史上,独树一帜,具有一定开创性。然而,终其最终目的是延续已经腐朽没落的中国皇帝制度,维护并促进清朝皇帝的绝对专权,所以它又是保守落

后地最高权力制度,严重地阻碍中国封建社会的社会转型,致使中国进一步落后于西方,造成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长时期的深痛灾难。

书院在教学上的特点

①第一,学术研究和教育教学相结合。

②第二,不同学派相互进行讲学;建“讲会”制度。

③第三,书院教学实行“门户开放”的办法。

④第四,教学采用问难论辩式,启发学生思维,培养自学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⑤第五,师生关系融洽,师生之间的感情深厚。

试分析自强不息和厚德载物的中华民族精神谈自己的体会

(1)“自强不息”《易·乾卦·象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识是甜的运行表现为刚健的属性,

人应效法上天,自强不息,积极向上,奋发有为。

①“自”就是主动精神,自觉精神;

②“自”还是一种与困难作斗争的精神;

③“自”表现为为国家为民族的奋斗精神和拼搏精神,即爱国主义精神;

④“自”还表现为一种人格理想

⑤“自”在人生态度上还表现为一种“日新精神”。

(2)“厚德载物”《易·乾卦·象辞》:“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坤厚载物,德合无疆”。意思是大地

具有宽厚载物的德行,君子应效法天地,养成宽厚兼容的品格

①“厚”就是宽容,宽厚的精神;

②“厚”在方法论上表现为一种兼容并包的精神;

③“厚”绝不能否定中华民族具有反抗压迫,勇于向恶势力斗争的战斗精神

(3)“自强不息”与“厚德载物”并不是矛盾不相容的,而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都是中华民族的优秀

精神。

唐代教育制度较之前两代的明显特点

(1)唐代中央设置“六学二馆”:

①“六学”:由国子监直属。“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其中国子学、太学、四门学,是具有大学性质的机构;律学、书学、算学,是具有专科学校性质的机构。

②“二馆”为“弘文馆”和“崇文馆”,均系大学性质,是贵胄学校。

(2)唐在教育方面的主要成就在于建立中国数学教育制度,国子监设立算学馆,对继承古代数学经典是有积极意义的。

谈谈你对白鹿洞书院学规及书院教学上的特点的体会

①1180朱熹为白鹿洞书院订立。《白鹿洞书院揭示》也称作《白鹿洞书院教条》。

②其主要内容简明扼要,包括五教之目、为学之序、修身之要、处事之要、接物之要。

·五教之目: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为学之序: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修身之要: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

·处事之要: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

·接物之要: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③所有条款都是集儒家经典中的语句而成。

④在宋末不仅是各书院一致推崇的学规,而且影响到各级官学,对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

谈谈对中国古代礼俗的认识及体会

中国礼俗完善于“三礼”,以周朝礼仪制度为基础,并延续到封建王朝的灭亡,以“三纲五常”为其根本,大部分遵守自然规律,但也有偏颇之处,如“男尊女卑”

在现代中国,中国古礼俗少部分依然沿用,例如“孝”“仁义礼智信”亦有少部分人能够遵守。中国的“礼仪之邦”是曾经的代名词,而不是当今社会,如果想将中国的道德建设发展上去,依然要将中国的古

礼合理的部分延续下去。

对于保护古建筑的认识

古建筑保护是对古建筑实施修缮的实践活动,是自然科学研究成果的体现。文物不能再生,因此古建筑的保护,对古建筑的安全与价值至关重要。我们更应具有对传承民族文化的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

自身出发,承担起保护古建筑传承中华民族文化的历史责任。

对于古建筑的保护是具有极大的历史和现实意义的:

1、历史的见证。

海内外的中国人都以祖国的“历史悠久”而自豪。所谓悠久,根据是中国有5000年的历史,有文字记载 和考古为证。但更有力的证明是伫立在世人面前,历经千百年沧桑的一座座古建筑。因而信服地确立了中国 的文明古国的历史地位。威尼斯宪章》说:“世世代代人民的历史文物建筑饱含着过去岁月传下来的信息, 是人民千百年传统的活的见证……。”这一得到世界共识的宣言昭示了,保护古建筑便是保护人民千百年传 统的见证,不保护古建筑便是自毁国家历史文明的见证。

2、学习的课堂。

中国的古建筑也是中国人民,特别是青少年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好课堂。譬如最近随着纪念澳门回归十 周年及时地向广大青少年进行了洗雪百年耻辱的爱国主义教育,效果良好,影响很大。古建筑是一部用建筑 材料书写的历史。无论是万里长城,还是故宫、颐和园等等,都饱含着丰富的史料。既有焚书坑儒的秦始皇 等人的记载,也有“哭倒长城”的孟姜女等人的“别传”。可以说,古建筑能给人以丰富的历史知识。中国古 建筑有许多惊人的技术与艺术成就。

例如,中山靖王墓的金缕玉衣,西汉马王堆墓葬的彩绘帛画,以及“敲之有声,断之无孔”的苏州金砖等 等。再如,三大石窟的精湛雕刻,巧夺天工的赵州桥,以及栩栩如生,神态各异的芦沟桥石狮等等。所有这些 古代技术成就,对我们历史学专业的学生,都有极大的启迪和示范作用。

旅游的基地。

旅游事业多与古建筑结合在一起,几乎哪里有古建筑,哪里就有旅游。古建筑区是开辟旅游的基地。旅 游地的名望、经济效益和该地古建筑的品位、管理好坏直接有关。如天坛、龙门等等莫不如是。试想,如果 少林寺的塔林,一个个荡然无存,还有什么游览、观赏价值!也许可能有少数人的凭吊,但不会有接踵而来的 游者人群。

因此,对于古建筑的保护,不仅具有文化层面的意义,还能为现实社会提供各种蓝本和其他社会效益 及经济效益。

做好古建筑的保护工作,要做好各方面的准备、策划:

1、处理好古建筑保护与现代化建设之间的矛盾。在古建筑内,运用现代化建设,既保留了外观的古色古香, 也遵循了现代化建设.倡导“历史文化名城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学术讨论会”的召开,从经济发展与社会 发展的角度综合研究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问题

2、揭示出我国古建筑在历史、艺术、科学等方面的巨大价值,同时进行广泛宣传,唤起社会各界对古建筑 的重视。

3、要保护好古建筑,首先要搞好城市规划。城规稍有失误,都将造成古建筑无法估量的损失。在这方面,意 大利的做法是“让出古城,另建新城”,很值得我们借鉴。

4、倾听意见。搞城规难免会遇到古建筑的去留问题。在行政决策前,一定要倾听专家的意见。古建筑的价 值只有专家最清楚。

中国古代文学 第一编先秦文学 第一章上古神话 识记:一、神话的概念::所谓神话,就是以故事的形式表现人们对自然和社会现象的认识和愿望,是“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 (马克思语)。 二、上古神话的保存:《山海经》,《诗经》,《楚辞》,《淮南子》 理解:一、上古神话的分类:(P35-39) ◆创世神话——盘古的故事 ◆始祖神话——女娲的故事 ◆洪水神话——鲧禹父子《山海经?海内经》 ◆战争神话——黄帝和炎帝《史记?五帝本纪》 ◆发明创造神话——后羿发明弓箭 除了以上这些类型外,还有一些神话显示了人类英雄突出的个性、勇气,显示了人类对自身不可动摇的信念。 二、中国神话的民族特色:(与西方神话比较)(P40-41) (一)深重的忧患意识(如:女娲补天、鲧禹治水、后羿射日等神话) 古希腊神话的享乐精神更为明显。 (二)厚生爱民(如:神农尝百草、大禹治水等神话) 古希腊神话不重视普通民众,体现鲜明的天神(或英雄)情结。 (三)为公为群(如:尧杀子让位等神话) 西方神话突出个人英雄行为,张扬自我。 (四)主张顽强抗争(如: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刑天争神等神话) 西方神话宣扬命定。 总的来看:1.中国神话重点突出人本身的力量和人的社会性;西方神话重点突出命运的主宰力量和人的自然本性。 2.中国神话的实质是将人神化,着眼于现实的人类生活,中心是“人”;西方神话将神人化,着重表现神的故事,中心是“神”。 第二章《诗经》 识记:一、《诗经》概况:包括数量、编订、分类、采集、传播等(P51-53)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有305篇,另有6篇笙诗。 编订——1.采诗说——派官员到民间收集民歌; 2.献诗说——很大部分由卿大夫所献; 3.删诗说——《诗经》经孔子删定。 分类——1.风,国风,各地的民歌; 2.雅,大雅31篇,小雅74篇,符合礼仪规范的乐曲; 3.颂,祭祀所以的音乐,歌颂祖先的功德。 用诗——政治参考书,社交工具书,国学教科书

中国古代的婚姻习俗 一、春秋时期 古代成婚的年龄,各朝代并不相同。春秋时期,男子20加冠,女子16及笄,即可结婚;又谓?男30而娶,女20而嫁?,是为不失时。《汉书〃惠帝纪》中就明文记载:?女子年十五以上至三十不嫁,五算。??五算?就是罚她缴纳五倍的赋税。其实,中国古代早婚的现象也很严重,宋代曾有?凡男年15,女年13,并听婚嫁?的规定。《后汉书〃班昭传》中就记载:班昭?年十有四,执箕帚于曹氏?。《汉书〃上官皇后传》中甚至有?月余遂立为皇后,年甫六岁?的记载。但一般都是在20岁前后。 古时男家去女家迎亲时,均在夜间。《仪礼〃士昏礼》谓:?昏礼下达。?郑玄注曰:?士娶妻之礼,以昏为期,因而名焉。阳往而阴来,日入三商为昏。?并且,?主人爵弁、裳、缁,从者毕玄端,乘墨车,从车二乘,执烛前马?。亦即迎亲的人均穿黑衣,车马也用黑色。此俗与后世以白天迎亲、穿红色服饰的婚俗,迥然不同。自唐代开始,始将迎亲的时间改为早晨。据唐〃段成式的《酉阳杂俎》记载:?礼,婚礼必用昏,以其阳往而阴来也。今行礼于晓。?晓即拂晓。此后相沿至今。 古代对刚入门新妇的姿态也很有讲究。据《吕氏春秋》记载:?惠子出,白圭告人曰:‘人有新娶妇 者,妇至,宜安矜烟视媚行。’?所谓?安矜烟视媚行?,尚秉和注曰:?安矜烟视媚行,形容新妇之状态,可谓入微矣。然可意会,难以言诠。安者,从容;矜者,谨慎;烟视者,眼波流动不直睨;媚行者,动止羞缩柔媚安徐也。是皆新妇初入门之状态,反是则失身份。? 二、两汉时期 汉代结婚时,均以青布幔搭成帐篷,用以举行交拜之礼。《世说新语〃假谲》篇记载:?魏武少时,尝与袁绍好为游侠。观人新婚,因潜入主人园中,夜叫呼云:‘有偷儿贼!’青庐中人皆出观。魏武乃入,抽刃劫新妇。?这种在青庐中成婚的习俗,一直沿续到清代,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中就多处提到。 又据史料记载,两汉之际,已经有了贺婚的习俗和新婚之夜听房的习俗。据《汉书〃宣帝纪》记载:?五凤二年诏曰:‘夫婚姻之礼,人伦之大者也。酒食之会,所以行礼乐也。今郡国二千石或擅为苛禁,禁民嫁娶不得具酒食相贺召,由是废乡党之礼,令民无所乐,非所以导民也。?汉宣帝这一诏书的目的,就在于提倡老百姓在婚礼上设酒宴庆贺。又据《汉书〃袁隗妻传》记载:袁隗与妻子进入洞房后,夫妻俩在说悄悄话: 隗又曰:?弟先兄举,世以为笑。令处姊未适,先行可乎??对曰:?妾姊高行殊邈,未遭良匹,不似鄙薄,苟然而已。?又问曰:?南

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一卷) 绪论 1.文学自身发展变化的九个因素: 创作主体、思想内容、艺术表现、接收对象、文学体裁、文学语言、文学流派、文学思潮、文学传媒。 2.“三古”、“七段”: (1)上古期:先秦两汉(公元3世纪以前) 第一段:先秦 第二段:秦汉 (2)中古期:魏晋至明中叶(公元3世纪至16世纪) 第三段:魏晋至唐中叶(天宝末) 第四段:唐中叶至南宋末 第五段:元初至明中叶(正德末) (3)近古期:明中叶至“五四”运动(公元16世纪至20世纪初期) 第六段:明嘉靖初至鸦片战争(1840) 第七段: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1919) 3.上古文学的内容及文体: 远在文字发明创造以前,文字艺术就已经产生。由此可以推测:上古文学与现实生活的结合得非常紧密。其中有同自然作斗争的神话,有和生产密切结合的诗歌,也有表示愿望趋吉避凶的咒语式的祷祝辞。 4.上古文学的特点:集体性、口头性、综合性。 5.中国诗歌(最古老的文学形式之一)的特点: (1)先秦诗歌经历了一个明显的发展过程,由宗教颂赞祷祝诗演进到言志抒情诗。这些诗歌奠定了中国诗歌发展的发展方向。 (2)诗、乐、舞三者紧密结合。 (3)在楚地、民俗及民间曲调基础上,屈原“依《诗》取兴,引类譬喻”,借鉴了《诗经》的艺术精神和手法,创作出奇伟瑰丽的诗篇,与《诗经》一起,奠定了以风、骚为基础的传统诗歌的创作规范。 6.先秦诗歌的概况: 在北方文化中产生了《诗经》,在南方楚文化中孕育了《楚辞》,多见于神话,富有浪漫气息。 《诗经》的现实主义创作精神和朴素的艺术手法显示出巨大的艺术魅力,并以“经学”的地位和传播方式深远地影响了中国古代文化与文学。 《楚辞》是文人的个体创作,并出现了以屈原为代表的南楚作家群,揭开了文人诗歌创作的新篇章。《楚辞》的浪漫精神、自由的形式、华美的词彩以及艺术表现技巧,对后世文学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是中国传统文学精神的源头之一。 第一章——先秦文学 1.中国古代四大神话:女娲补天、共工触山、后羿射日、嫦娥奔月。 2.《山海经》的文学常识: 在所有古代文献中,以《山海经》最具有神话学价值。《山海经》约成书于战国初年到汉代初年,应是由巫师、方士根据各地的自然神灵传说及祭祀状况汇编而成。《山海经》是我国古代保存神话资料最多的著作,内容及其驳杂。《山

一、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 简述中国文化史的分期及各个时期的主要内容。 ?1.远古至夏朝建立以前为中国文化的起源阶段,这一阶段,中国先民在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社会组织形式等方面的建树,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渊源。 ?2.夏、商、西周、春秋时期,以青铜器、铁器、牛耕的出现,宗法制、分封制的建立以及六经的编定为标志,是中国文化的形成阶段。 ?3.战国、秦、汉时期,社会物质生活内容更加丰富,而政治领域内影响中国数千年之久的皇帝制、郡县制和各级官僚制度形成;以造纸为代表的一大批科技成果,《左传》、、《史记》、等为代表的史学著作相继出现,道教产生,佛教传入,是中国文化的发展阶段。 ?4.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农业文明与游牧文明在民族迁徙、冲突中互相交流和融摄,实现了南北文化的沟通。同时,玄学从儒、释、道争论中诞生,各民族文化风习也在战乱中薪火相传,可谓中国文化内部冲突与融摄的阶段。 ?5.隋唐五代时期,由于生产力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进一步得到改善。唐诗、建筑、佛教造像、纺织、科技等标志性成果接踵而出;辽阔疆域内因地制宜多种形式的行政管理制度及以“胡化”为特征诸族荟萃的社会风俗习惯,都说明这是中国文化的繁荣阶段。 ?6.宋辽夏金元时期,南北各地城市崛起,商品经济空前活跃;以理学为主导的儒学新派别在三教合一的时代潮流中形成;宋词、元曲等文艺形式适应士人和市民的情趣而出现,《资治通鉴》等史学巨著层出不穷;我国历史上的“四大发明”,这一时期占其三。种种迹象表明,这是中国古代文明发展的巅峰阶段。 ?7.明清前期,商品经济继续发展,海上“丝绸之路”冲开封建统治者的重重束缚和限制,通向世界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经济生活领域不断扩大;近代启蒙思想、考据学从封建极权政治下产生出来,并在反封建宣传,历史文化整理、总结和研究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科技成果显著,以《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红楼梦》为代表的章回小说,数以千计的地方史志及《永乐大典》、《四库全书》等特大型典籍的编写,都是文化领域的辉煌成果和中国文化继续发展的标志。然而随着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的涌入,中国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又面临比较劣势,处于出现转机的阶段。 ?8.鸦片战争至民国时期,随着资本主义列强的入侵,西方文化涌入中国,在民族、国家危机的同时,中国文化也第一次遇到了严峻的考验和危机。于是,先进的中国人开始正视现实,主动向西方国家学习工艺、制度和观念文化,先后掀起了洋务运动、维新变法和新文化运动。 反映西方文化面貌的机器制造技术,民主共和制度及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生物学、

三、先秦三古七段 上古:先秦两汉1先秦2秦汉 中古:魏晋至唐中叶 3魏晋-明中叶4唐中叶至南宋5元初至明中叶 近古:明中叶-“五四6明嘉靖初至鸦片战争7鸦片战争至“五四” 先秦文学的特点:文史哲不分,诗乐舞结合 掌握三首诗歌《擊壤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 《彈歌》:“斷竹,續竹,飛土,逐宍。” 《蜡辞》: “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 神话产生与内容:1、自然神话2创世神话3英雄神话 神话的演变1、历史化2、宗教化3、文学化扩充下如何历史化等等 《诗经》又称《诗三百》存目311篇,其中《南陔》、《白华》等六篇“笙诗”,有目而无辞, 故实有305篇。 《诗经》主要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至前6世纪)五百多年间的作品。 采诗、献诗、删诗孔子 风:周南、召南、邶风、鄘风、卫风、王风、郑风、齐风、魏风、唐风、秦风、陈风、桧风、曹风、豳风,共160篇。 雅:小雅、大雅,共105篇 颂:周颂31,鲁颂4,商颂5,共40篇。 《毛公鼎》,长四百九十七字, “抵得一篇尚书”。 《尚书》的概念: 我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尚书》原称《书》,“尚”通“上”,指“上古之书”;又称《书经》。《尚书》的内容:《虞书》2篇,《夏书》2篇, 《商书》5篇, 《周书》19篇。 《春秋》:第一部编年体断代简史。上起鲁隐公元年(前772),下迄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共二百四十二年。 《春秋》笔法:“不虚美,不隐恶,以一字寓褒贬。”(教材在扩充) 春秋三传:《左传》与《春秋公羊传》(公羊高)、《春秋榖梁传》(谷梁赤)合称“春秋三传”。《左传》的叙事特征 1、以叙事体现道德评价。2、叙事手法的多样化:倒叙、预叙、插叙、补叙等。3、注重完整叙述事件的过程与因果关系,且常有道德化与神秘化的特点。4、富有戏剧性。5、善于写人,个性鲜明,以对话为主要表现手段。6、善于写战争。7、擅长细节描写。 《国语》的成书与体制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史。

中国古代文化史专题总结

一、儒家思想的形成和演变及儒家学说的现实意义 1.儒家思想的形成和演变 (1)春秋时期: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奠定了儒家思想的基础。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仁就是“爱人”,就是“克己复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主张“为政以德”,“节用而爱人”,使百姓“足食”,国家“足兵”,取得“民信”。 (2)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经过孟子、荀子的总结和改造,体系更加完整,成为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 ①孟子把孔子“仁”的学说发展成为更加系统的“仁政”学说,并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在伦理观上,主张“性善论”。 ②荀子认识到人民力量的巨大,提出“君舟民水”的观点,主张“性恶论”。 (3)汉代: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它也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董仲舒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他大力宣扬“君权神授”的思想,还提出“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提出“三纲五常”的伦理道德

标准。 (4)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道教迅速传播,儒学发展出现了危机。 (5)隋唐时期儒学的发展:吸收了佛教、道教的精华,三教合一,我国儒学发展进入一个 辉煌的时期。 (6)宋代:儒学从佛、道之中汲取了有益的内容,完成了更为理论化、思辨化的过程,成 为新兴的儒学。 ①二程认为,“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天理”是万物的本原。二程把天理和伦理道德 直接联系起来,认为“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二程认为仁是与万物俱生的。 ②朱熹提出“理气论”和“心性论”。 (7)明朝:王阳明是明朝中期儒学的代表人物,他把理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号称“心 学”。王阳明宣扬“宇宙便是吾心”“心即理也”“心外无物”等主观唯心论的宇宙观。 王阳明还提出“致良知”的学说,认为“良知”是人所固有的善性。 (8)明末清初: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三位进步思想家对传统儒学思想的批判继承,促 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 2.儒家思想的现实意义 (1)儒家强调“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思结合”的教育思想,对我国当代教育事业 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有积极作用。 (2)儒家提倡“孝”、“仁义”“诚信”等道德伦理观,有助于构建和谐人际关系,促进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3)儒家强调“正身自省”,“修己安人”,加强道德修养,有助于约束和规范市场经济 主体的交易活动和行为,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正常、有序地进行。 (4)儒家提倡的“仁”“德治”“民本”思想维护了社会稳定,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5)儒家主张的“大一统”思想有利于巩固中华民族的统一,在今天更具有现实意义。 二、儒家、法家、道家政治思想及其关系 (1)思想特点 ①儒家提出德政、礼治和人治,强调道德感化。当国家稳定,步入正常轨道后,宜用儒家 路线。儒家思想构成了传统文化中的人道主义精神。 ②法家提倡法治,主张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在动荡年代,实现全国大一统法家 路线能收到奇效。法家思想成为历史进步思想家改革图强的理论武器。 ③道家提倡顺乎自然、“无为而治”。大动荡后,与民休息,恢复和发展生产,以道家路 线为宜。道家思想构成了封建传统思想中的哲学基础。 (2)关系:三者具有很大的互补性 ①经过秦、西汉初年的治国实践从正反两个方面证明:在动荡年代,军阀割据,难以用儒 家路线实现全国大一统,而法家路线却能收到好的效果。 ②在动荡结束之初,人口凋敝,生产破坏,应该实行道家无为政治,与民休息,以恢复和 发展生产。 ③当国家稳定,走上正常运行轨道之后,不能再实行严刑峻法的暴力统治,而以儒家路线 为宜。三者之间表现出了互相融合的趋势。

2020年事业单位考试中国古代文学史知识 试题及答案(一)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保留原始歌谣风貌的作品《弹歌》的歌词是( B ) A.母也天只,不谅人只。 B.断竹,续竹,飞土,逐宍。 C.长人千仞,惟魂是索些。 D.令沅湘兮无波,使江水兮安流。 2.《诗大序》关于上古歌谣的论述是(D ) A.“今夫举大木者,前呼邪许,后亦应之,此举重劝力之歌也。 B.“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 C.“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 D.“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3.《诗经·大雅·生民》是( A ) A.史诗 B.情爱诗 C.农事诗 D.社会政治诗 4.下列寓言出自《孟子》的是( C ) A.庖丁解牛 B.买椟还珠 C.揠苗助长 D.唇亡齿寒 5.《天问》的诗歌体式是( A )

A.四言体 B.五言体 C.七言体 D.杂言体 6.汉代“四家诗”中属于古文经学的是( D ) A.齐诗 B.鲁诗 C.韩诗 D.毛诗 7.贾谊《服鸟鸟赋》所表现的主要情感倾向是( A ) A.齐同生死的豁达 B.知难而进的执着 C.随波逐流的混世 D.挑战命运的抗争 8.在《史记》的五种编写体例中,“本纪”这种体例是( C ) A.记述王侯各国的兴衰始末 B.记述古今著名人物的事迹 C.记述历代帝王的兴衰更替 D.记述重要人物的家族变迁 9.从思想倾向看,桓谭是( C ) A.反对君权至上的代表 B.讥刺儒家经典的代表 C.反对图谶虚妄的代表 D.抨击恶风鄙俗的代表 10.东汉抒情小赋的开山之作是( A ) A.《归田赋》 B.《刺世疾邪赋》 C.《穷鸟赋》 D.《鹦鹉赋》 11.最早收录《孔雀东南飞》的诗歌总集是( C ) A.《乐府诗集》 B.《文选》 C.《玉台新咏》 D.《古诗纪》 12.王充在文章写作上的重要主张是(D) A.反对通俗浅白,提倡典重艰深 B.反对文辞华美,提倡质实无华 C.反对以情为文,提倡冷峻沉着 D.反对虚浮不实,提倡真诚

《中国古代文学史》练习题及答案 先秦文学 一、填空 1、中国最初的诗歌是和-------结合在一起的 2、约在以后,诗歌从乐舞中逐步发化独立出来。 3、《弹歌》是一首----------言诗。 4、《蜡辞》大约是一首---------事祭歌。 5、先秦时期----------不分,文化呈现一种综合的形态。 6、上古巫史不分,商周之际,--------------官从原始宗教中脱离出来,成为新兴文化的代表。 7、西周时期,文化为-----------所垄断,春秋战国之际,兴起了一个---------的阶层,成为文化创造的主要的承担者。 8、先秦文学作者身份发生了由巫到史,到------,再到------的演变。 9、夏商文化以--------文化最有代表性。 10、自西周开始,----------文化成了主流文化。 11、在所有的古代文献中,以----------最有神话学价值。 12、中国古代创世神话以----------故事最为著名。 13、女娲的神话主要应是产生于----------社会。 14、神话形象经历了从动物形、----------形到---------这么一个发展过程。 15、雅颂多为---------时期的作品。 16、国风多为---------时期的作品。 17、雅颂多为---------句,较少杂言。 18、《诗经》的句式以---------言为主。 19、《诗经》常见的押韵方式是---------------押韵。 20 、雅颂多出自----------------之手。 21、周族史诗有《生民》、《公刘》、《绵》、-------------、-------------。 22 、------------、--------------是我国记言叙事文之祖。 23 、《尚书》分-------、---------、-------、--------四部分,其中---------、------------。 24、《左传》的体例是---------史。 25 、 ---------确为先秦“叙事之最”,标志着我国叙事散文的成熟。 26 、-----------------最擅长写战争。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中国古代文化史读书笔记 篇一:中华文化史读书笔记 《中华文化史》读书笔记 武汉大学历史系冯天瑜教授长期致力于中国思想文化 史的研究,且学术偏好为明清文化史。冯教授对中国文化生态、中国文化特质、中外文化互动等诸多论题进行过考究。20XX年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这本《中国文化史》就是由冯教授领衔,并与何晓明教授、周积明教授在中国文化史领域共同创作的研究成果。 冯天瑜教授在其著作《中华文化史》(以下简称“冯著”)“导论”部分指出,“文化史是史学的一个分支,是文化学与史学相结合的一门历史科学”。至于文化史的研究对象,冯教授认为,文化史是“把人类文化的发生、发展作为一个总体对象加以研究??”。笔者认为,所谓文化史就是以人类文化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文化史是通过历史视角、借助历史理论和方法来解读人类文化的一门学科。对于文化史的研究对象,学者们见仁见智。有人认为,文化史与学术思想

史或典籍文化史同义;也有人认为文化史应集中于精神文化的历史,研究重点如特定历史时期的观念、时尚、宗教崇拜、方言、习俗、娱乐等。 从理论上讲,撰写通史性著作的难度要远远大于专门史。而撰写跨越数千年专门史的难度又大于撰写某一个朝代、某一个阶段专门史的难度。因为人的学力、精力有限。具体到“中华文化史”领域,时间跨越数千年,内容包罗万象,如果不是在此领域潜心研究数十载,断然难以写出如此鸿篇巨制。大概是出于确保著作质量考虑,冯天瑜教授并未独自完成这一课题,而是选择与何天明、周积明等教授合作,以期达到优势互补、相得益彰的效果。 冯著洋洋百万言,从“人猿相揖别”的上古一直写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从远古时期人类“质朴的精神之花”一直写到毛泽东思想,对上下五千年的中国思想文化发展历程进行了全面梳理。正如作者在全书“题记”中所写的那样:本书以《中国文化史》拟题,意在研讨中华民族文化的生成机制与发展历程。 一、“中华”的概念 作者在“题记”中首先对“中华”的概念进行了界定。作者称,“中华”之得名,由来已久。并引用了成书于唐高 宗永徽年间的《唐律名例疏议释义》(似应为《唐律疏议·名例篇》释义——笔者注)中的文字:

古代文学史(唐~清整理) 一·<唐> 诗歌诗词:诗 初唐(618~713): 两大诗派1、以上官仪和杜审言、宋之问等宫廷文人为代表。他们总结了齐梁以来在诗歌声调、韵调、对仗方面积累的经验,明确了古近体的界限,对律诗的定型及繁荣发展做出贡献。 2、以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陈子昂为代表。他们的入主诗坛,标志着中下层文人打破了宫廷文人的一统天下。批判六朝文学,主张言志抒怀,咏叹人生。诗风:绮丽婉转,不脱六朝;刚建清新,启迪盛唐。 两大乐府诗名篇:刘希寿《代悲白头翁》、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盛唐(713~765): 两大诗派1、王、孟山水田园诗(清丽的疏淡的笔墨,描绘题咏山水田园。抒情寄趣,多用五言古体和律体) 2、高、岑边塞军旅诗 3、其他特色诗歌(王翰、王昌龄、李颀、崔颢、祖咏等其他个性特色诗歌) ▲两大诗人:1、李白(以澎湃雄放的气势、奇特瑰丽的想象、清新自然的语言、飘逸不群的风格,抒写拯物济世的怀抱,揭露社会政治的黑暗,反应民生的苦难,藐视权贵,反抗礼教,成为反映盛唐时代精神风貌的一面镜子) 2、杜甫(忧国伤时,谴责战乱,哀恤民瘼,善于把时代的灾难、民生的涂炭和个人的不幸结合起来,用典型事例反映现实,形成“沉郁顿挫”的风情) 中唐(766~859): 与盛唐相比的变化:其一,内容上现实主义倾向有所加强,题材有所拓宽,如揭露商贾渔利,反映南国风情,描写男女爱情,总结历史教训的题材增多。其二,形式上流派众多,风格各异。其三,表现手法更加丰富,如以文为诗,以议论为传,以律调入歌行,用传奇的手法叙事写人等。 两大诗派1、元白新乐府运动及轻俗平易诗风(元稹,白居易,张籍,王建等主张发挥诗歌的美刺作用,干预现实。以俗为美,反映了市民阶层的审美心理,成为当时影响最大的流派) 2、韩(愈)、孟(郊)、李贺等奇崛险怪诗风 3、其他特色诗歌:大历诗风(大历十才子;刘长卿、韦应物等)刘禹锡、柳宗元 晚唐(860~907):唐代诗歌衰微时期 两大诗人(小李杜):1、杜牧(评记史诗,针砭时政的怀古咏史诗,《泊秦淮》)2、李商隐(深于寄托,巧于比兴;用典精工巧妙;语言精炼,注意锤炼实词,选择虚词,运用叠词) 两大倾向:1:重艺术的司空图、韩偓、韦庄等2:多讽喻的皮日休、聂夷中、杜荀鹤等。

邯郸学院 教案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 分院(系、部):历史系 教研室:中国古代史 课程名称:中国文化文化史授课班级:2009级历史学本科班主讲教师:李傲雪 职称:副教授 使用教材: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年版 邯郸学院制

1 教 案(首页) 课程名称 中文:中国古代文化史 课程编号 406021060 英文:History of Chinese Culture 学 分 3 授课教师 李傲雪 职 称 副教授 课程性质 学位课( ) 必修课(√) 选修课() 授课对象 专业、层次和班级: 2009级 历史学本科班 共 1 个班 课程学时 48 学时 周学时 3学时 起止周 3—17周 学时分配 理论讲授: 48 学时 授课方式 课堂讲授(√) 考核方式 考试(√);考查() 使用 教材 教材名称:《中国文化概论》 作者:张岱年、方克立 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4年1月 主要参考 资料及指定参考书 1. 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第一至五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2. 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第一至五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3.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第一至六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4.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5. 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 6. 任继愈:《中国哲学发展史》(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人民出版社1998 年版。 审核 意见 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 月 日

2 周次第周日期节次第5-7节 授课内容绪论授课学时3学时 教学目的通过介绍“文化”、“中国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和外延,使学生了解中国文化的涵义、源流、范畴,构成特点与地位。进而使学生了解学习本课程的目的、意义和方法。 教学重点1.对“文化”一词的来源发展进行阐述。 2.了解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的区别。 3.深入理解“文化是自然人化”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教学难点文化结构层次说 教具和媒体 使用 多媒体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学过程 一、文化的涵义: (一)“文化”界说 二、文化的分类与基本结构 (一)广义文化 (二)狭义文化 三、文化的功能 四、中国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 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是世界古代四大文明唯一存在的实体,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和精神风貌的体现,是世界上自成体系,独具特色的文化。 (一)中国文化 (二)中国传统文化 五、学习中国文化概论的目的、意义和方法 (一)目的和意义 (二)学习中国文化概论的方法 思考题作业 思考题: 1.为什么说文化就是“自然的人化”? 2.怎样理解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的联系和区别? 3.文化结构四层说包括哪四个文化体系?试举例说明 4.怎样认识和评价中国文化? 5.为什么要学习中国文化概论?怎么才能学好中国文化概论?

古代文学史一测验1 1.单选题 1.1 以下作品包含在《九歌》中的有 a《哀郢》 b《河伯》 c《抽思》 d《怀沙》 1.2《大雅》中的五篇史诗是反映哪代人的历史的 a夏人 b商人 c周人 d秦人 1.3 《左传》写人主要表现在 a性格化人物明显多于类型化人物 b是史传文学人物塑造成熟的标志 c把人物置入矛盾冲突的环境中塑造 d注意刻画人物的心理 1.4荀子是先秦最后一位 a阴阳家大师 b兵家大师 c法家大师9 d儒家大师 1.5李益写得最多最好的诗为 a边塞诗 b山水诗 c田园诗 d唱和诗 1.6下列作品中,属于王符《潜夫论》的是 a《谏营昌陵疏》 b《艺增篇》 c《抑谶重赏疏》 d《实贡篇》 1.7东汉《北征赋》的作者是 a赵壹 b班固 c张衡 d班彪 1.8杜牧诗歌中最受推崇的诗体是 a五言古诗 b七言律诗 c五言绝句 d七言绝句 1.9下列作品中属于女诗人蔡琰创作的是 a《娇女诗》 b《艳歌行》 c《悲愤诗》 d《美女篇》 1.10 汉书》不同于《史记》的体例特点是 a取消“列传” b保留“书” c不设“世家” d保留“表” 1.11《诗经》中的赋、比、兴与风、雅、颂原本合称a六艺 b六能 c六体 d六诗 1.12《小雅·十月之交》属于 a婚恋诗 b史诗 c农事诗 d政治讽喻诗 1.13《诗经》收录的诗歌的时限 a夏商周 b春秋至战国 c西周晚期至战国初期 d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 1.14汉代传授《诗经》的曾有四家,而后来独行于世的只有 a鲁诗 b齐诗 c韩诗 d毛诗 1.15对于韩非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战国末燕国公子 b韩非死于韩国狱中 c著有《五蠹》、《孤愤》 d与荀卿俱事李斯为师 1.16以下表述符合《国语》一书是 a《国语》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编年体史书 b《国语》以记事为主 c《国语》完整系统地叙述历史事件 d《国语》作者相传是左丘明 1.17谢灵运诗歌追求的是 a清水芙蓉之美 b典丽华赡之美 c热烈明畅之美 d刚健雄放之美 1.18以下对《诗经》抒情性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a《诗经》的作品基本是抒情诗和叙事诗,而以叙事诗占多数。 b《诗经》抒发情感的方式是较为含蓄的。 c象征化的抒情和情感化的叙事,形成了《诗经》抒情与写实的统一。 d叙事性的诗作中也饱含着作者的真挚感情。 1.19 《郑风·将仲子》属于《诗经》婚恋诗中的哪类诗 a抒发恋爱和相思的甜蜜 b表现恋爱的曲折和苦恼 c描写夫妻间真挚情爱 d弃妇诗 1.20韦应物后期诗歌的风格是 a沉郁顿挫 b闲淡简远 c刚健明朗 d雄奇奔放 1.21《庄子》中所谓“卮言”指的是 a名人的话 b奇幻谲诡的故事

一、名词、填空、判断 1、国学:专为统治阶级贵族子弟所设的学校 2、乡学:专为统治阶级下层子弟所设的学校 3、辟雍:是天子设立的大学 4、清代学塾: ①教馆或坐馆,有钱人聘请教师在家教读子弟; ②家塾或私塾,教师在家设馆教授生徒; ③义学或义塾,地方出钱聘请教师在公用场所设馆教授贫寒子弟; ④书院:中国古代一种重要的教育组织形式,大体形成于唐末五代,兴盛于宋元,延续于明清,与官学、私学构成三足鼎立的局面。书院具有:藏书、供祀、讲学等功能。 5、北宋初年著名书院:白鹿洞书院、嵩阳书院、岳麓书院、应天府书院、茅山书院、石鼓书院 6、成年礼仪:包括男子冠礼,女子笄礼,可以追溯到夏商二朝,备于周朝。我国先前的成年礼仪以服饰 改变为最大特征 7、封禅礼仪:皇帝祭祀天神、地袛活动中最隆重的典礼。封指筑土为坛祭天,泰山上祭祀上帝;禅指祭地,在泰山下小山举行。 8、三纲五常: ①三纲:董仲舒正式提出“三纲”的学说,班固将董仲舒的“三纲”学说正式概括为“君为臣纲”、“父为 子纲”、“夫为妻纲”。 ②五常:包括仁、义、礼、智、信等五种道德原则。仁——是儒家思想最高理想,也是中国古代伦理思想的核心;义——是仁的具体规范之一,即价值标准;礼——具有政治和道德原则;智——即知,指由智慧的知识,具有鉴别是非善恶能力,智从属于仁,是实现仁的重要条件;信——诚实不欺,是为人立身的根本,每个人都应遵守的一项基本道德原则。 9、七出:古代丈夫休弃妻子的七种理由:不顺父母、无子、淫僻、嫉妒、恶疾、口舌、盗窃 10、三不去:亦称三不出,是中国古代婚姻制度中,用以规定丈夫不得任意要求与妻子离婚的三种情况,即有所取无所归;与更三年丧;前贫贱后富贵 11、泮宫:是诸侯国设立的大学 12、太学:是中国最早的大学,即以传授儒家经典知识、研究学问为主要目地的中央官学。它的建立为封建统治者奠定一条根据自己需要选拔官吏的道路。太学的首创是汉武帝根据董仲舒等人的建议而设立的,置五经博士为教官,太学生称为“博士子弟”,学习内容为“五经”。 13、鸿都门学:是东汉灵帝时在洛阳鸿都门设立的学校,专门学习辞赋书画等技艺,是一所专科性质的学校,在我国艺术教育史上有一定的贡献。 14、三舍法:是北宋政治家王安石兴学内容之一。将太学生分为外舍、内舍和上舍三等,凡始入太学的学生为外舍,以后每月每岁考试其业,成绩优异者依次升舍。上舍生按科举的考试法分别规定其出身,并授官职。这种学校与科举相结合的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5、五礼:指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吉礼——是祭祀之礼,祭祀的对象是天神、地袛、人鬼,包括封禅礼仪、郊祀礼仪、祭社礼仪等;凶礼——主要有丧、荒、吊、桧、恤五种礼仪;宾礼——主要指觐见礼;军礼——主要指战事礼仪,也包括田猎,建造城邑等大规模活动礼仪;嘉礼——指冠、婚、睦、敬等。 16、辽宁兴城:明代著名的“宁远城”,清称“宁远州”,明宣德五年(1430)始建,明末袁崇焕镇守宁远 时重修,为明清两代著名的古城。 17、高句丽王城:中国古代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主要分布于吉林省集安市境内以及辽宁省桓仁县境内。高句丽墓葬群大约有2300 多年历史,其中一些保存着生动的壁画。 18、辽宁九门口长城:中国唯一的水上长城。 19、五不取:亦称五不娶,是古代礼教以为五种家族女子不能聘娶,即逆家子不取;乱家子不取;世有刑人不取;世有恶疾不取;丧妇长子不取。 20、帝服十二章:帝王服饰最具代表性的冕服是玄衣和纁裳。玄衣即黑色质料的衣服,纁裳是红色围裳,上面皆绣十二章纹。玄衣饰品六章:日、月、星辰、山、龙、华虫。纁裳饰品六章:宗彝、藻、火、粉米、黻、黼。帝王十二章是礼仪典服必须具备的饰品。 21、朝臣补服:文官朝服补子为鸟,武官朝服补子为禽,定九品制。

第三讲中国古代文化 第一部分百家争鸣 一、历史背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经济上:井田制崩溃,封建经济正在形成。 政治上:分封制瓦解,新兴封建阶级正在形成。 文化上:礼贤下士,学在民间兴起,学术逐渐下移。 直接原因:不同阶级代表著书立说,形成“争鸣”局面。 二、“百家争鸣”的概况 1、儒家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推崇为“圣人”。 政治思想——政治思想:思想体系的核心——“仁”和“礼”。 ①“仁”即“仁者爱人”,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反对统治者实行 苛政和任意刑杀;提倡广泛理解和体贴他人,调整好人际关 系,稳定社会秩序;“爱人”就要遵循“忠恕”之道,要做到“己所 不欲,勿施于人”。②“礼”就是要“克己复礼”,符合西周名分等 级制度。实现“礼”,就要“正名”,做到贵贱有序、名正言顺。 ③“为政以德”,在以“德”、“礼”治国的同时,逐步改良政治。 哲学思想——“敬鬼神而远之”,优先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 教育思想——办私学(打破了奴隶主垄断教育的局面)。教学对象——“有 教无类”;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学习态度——“知之为 知之”、“当仁不让于师”:学习方法——“温故知新”、“学而不 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 文化典籍——整理《诗》、《书》、《礼》、《易》、《乐》、《春秋》等。 评价——①“仁者爱人”具有积极性,“克己复礼”具有保守性。②为 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奠定了基础,在世界文 化史上也具有重要影响。③他的思想主要保存在由其弟子 整理记录的《论语》一书中。 孟子——战国著名的思想家,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学说,成为儒家学派重要奠基人,被尊为“亚圣”。 政治思想——“仁政”学说和民本思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伦理观——“人性本善”说。 价值观——倡导“养浩然之气”,强调先义后利,舍生取义。“富贵不 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评价——①“仁政”、“民本”思想对约束暴政、缓和阶级矛盾发挥了重 要作用,但并不是以维护人民利益为出发点的,是封建统 治的一种策略。②他和弟子的言论后来被汇编整理成《孟 子》一书。南宋朱熹将《孟子》列为“四书”之一(《大学》 《中庸》《论语》《孟子》) 荀子--战国时期儒家另一重要代表,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哲学思想——①“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朴素的唯物思想)②“性 恶论”(但教育可使人由恶变善,认为环境和教育对人的成 长非常重要。)

《 2019 年事业单位考试中国古代文学史知识试题 及答案 (六)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3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 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礼记·郊特牲》中保留原始歌谣风貌的《蜡辞》的歌词是( B ) A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B .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 C .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鱼潜在渊,或在于渚。 D .谁谓雀无角,何以穿我屋?谁谓汝无家,何以速我狱? 2. 吕氏春秋·古乐》中关于原始初民模仿动物动作而歌舞的记载是( D A .履虎尾,不咥人 B .龙战于野,其血玄黄 C .贲如,皤如,白马翰如 D .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 3.《诗经》中的作品大致产生于( B ) A .西周以前 B .西周初至春秋中叶 C .西周初至春秋末 D .春秋战国时期 4.《诗经·大雅·生民》是( A ) A .史诗 B .情爱诗 C .农事诗 D .社会政治诗 5.《天问》的诗歌句式主要是( C ) A .七言 B .五言 C .四言 D .杂言 6.下列作品中出自《九章》的一篇是( B ) A .《山鬼》B .《橘颂》 C .《东君》 D .《招魂》 7.《论语》的文风特点是( A ) A .语录体裁,辞约义丰 B .篇幅简短,韵散结合 C .质木无文,逻辑性强 D .义正词严,理直气壮 8.下列关于水的文句出自《荀子》的是( C ) A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B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 C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D .洪水横流,泛滥于天下。 9.李斯散文最鲜明的特色是( A ) A .铺陈排比 B .多用比喻 C .质实无华 D .婉转诙谐 10.与汉初各家散文比较,枚乘《上书谏吴王》最主要的特点是( B A .语言犀利,直说主题 B .譬喻叠出,设辞委婉 C .质朴无华,造语恳切 D .铺排纵横,气势宏大 11.以王充、桓谭为代表的东汉前期散文的主要创作倾向是( D ) A .针对王朝的兴替翻覆发抒感慨 B .针对东汉政治的腐败揭露抨击 C .针对宦官、外戚专权的政治现实提出批评 ) )

中国古代历史文化常识 导语:常识,即一个生活在社会中的心智健全的成年人所应该具备的基本知识,包括生存技能(生活自理能力)、基本劳作技能、基础的自然科学以及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等。下面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国古代历史文化常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一、科举教育 1、科举制度概说 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基本制度。它创始于隋朝,确立于唐朝,完备于宋朝,兴盛于明、清两朝,废除于清朝末年,历时1300余年,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从官制史角度看,科举制度的产生是历史必然和巨大进步。它所坚持的是“自由报名,统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录取,公开张榜”的原则,打破了血缘世袭关系和世族对政治的垄断,对我国古代社会选官制度是一个直接有力的改革。它给中小地主阶级和平民百姓通过科举入仕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使大批地位低下和出身寒微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科举考试的内容到明代以八股文为主,即“八股取士”。它逐步成为一种僵化的模式,特别是到晚清时已成为严重束缚知识分子的枷锁,暴露出种种弊端。1905年清政府废除科举,也就是历史大势所趋。从此,1300年的科举制度终于宣告结束。但客观而论,在中国传统社会的发展中,科举制的进步作用也是不容否定的。 2、科举前选拔官员

【荐举】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荐举有考察、推举的意思,又叫察举。由侯国、州郡的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察举主要科目有孝廉、贤良、文学、茂才等。《张衡传》:“永元中,举孝廉不行。”《陈情表》:“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汉代避刘秀讳,称秀才为茂才) 【征辟】也是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征,是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辟,是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张衡传》:“连辟公府,不就。”“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 【孝廉】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实际上察举多为世族大家垄断,互相吹捧,弄虚作假,当时有童谣讽刺:“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3.科举制名称 【科举】指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科举。从隋代至明清,科举制实行了一干三百多年。《诗话二则?;推敲》“岛(指贾岛)初赴举京师”,意思是说贾岛当初前去长安参加科举考试。到明朝,科举考试形成了完备的制度,共分四级:院试(即童试)、乡试、会试和殿试,考试内容基本是儒家经义,以“四书”文句为题,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解释必须以朱熹《四书集注》为准。 【童试】也叫“童生试”;明代由提学官主持、清代由各省学政主

《中国古代文化专题》教学纲要 第一部分说明 一、课程性质和教学目的 《中国古代文化专题》是为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选修课。课程针对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在阅读古书时经常遇到的一些问题,选讲十个专题的基础知识。这些知识,不论对平时阅读古书,还是专门从事研究,都是必不可少的。通过教学,使学生从不同侧面了解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并有助于专业课程的学习。 本课程课内学时36,共2学分,开设时间为一个学期。 二、教学内容及要求 本课程分七个专题,涉及天文历法、历史地理、职官科举、宗法礼制、宗教、衣食住行、金石书画、经典选讲。要求学生掌握各专题的主要内容及相关例证。 学习本课程,要求学生有一定古代汉语基础和古代文学常识。 三、教学媒体的使用 (一)文字教材 本课程的主教材是《中国古代文化史讲座》(王力等著,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84年6月第1版),由各有关学科的知名专家学者编著。该教材是组织教学和复习考试的主要依据。 辅助教材可参考《中国古代文化史概要》(谭家健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年9月第1版),或《中国文化概论》(李宗桂著,中山大学出版社,1988年10月第1版),有条件的教学点可酌情选用。 学生延伸阅读可参考《中华文明之光》。 (二)网上辅导 网上辅导包括以下内容: 1、定期发布与教学有关的各种信息。 2、定期发布教学重点难点辅导,定期刊载作业,供学生学习。 3、利用BBS讨论板进行网上讨论,解答学生问题,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 四、教学建议 (一)与本课程相关的课程有:专科阶段的《古代汉语》、《古代文学》,本科阶段的《汉语专题(2)》、《古代文学专题》等。学生要具备一定的古 代汉语、古代文学知识。 (二)本课程涉及面比较广,每个专题都由相关学科的知名专家撰写,有相当的深度和难度。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尽量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学生则要多注意练习,通过必要的练习去掌握有关的知识。

中国古代文化史 (《尚书》研究) 一·导论 儒家文化有五家经典,它们是:《诗》、《书》、《礼》、《易》、《春秋》(第六经为《乐》,已丢失)。 注:《易》内容为哲学,《春秋》内容为当代史,《书》经是儒家的教材。《书》是当时记录夏商周的政治文献汇编,在中国古代二千多年之中居于意识形态的最高端,它深深影响中国人的精神和心灵,是中国人的精神故园。 《尚书》研究有三层意思:1、与一般性质的通史不一样。 2、与一般的心得区别开来。 3、所讲的内容都不是定论,要有自己的思维。二·《尚书》与《周书》 《尚书》就是“上古之书”,它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虞夏书,第二部分是商书,第三部分是周书。 其中虞夏书有四篇,它们是《尧典》、《皋陶谟》、《禹贡》、《甘誓》。 《尧典》记载了尧和舜与他们的大臣处理政务的史实,其中最著名的有四件事:一是治水,二是巡狩,三是敬授民时,四是禅让。 《皋陶谟》的内容是记载大禹与皋陶的对话。皋陶是中国古代第一个制定刑法的人。 《禹贡》记载的是大禹治水的故事,以及治水后规定九州贡纳贡赋的情况。 《甘誓》记载的是夏禹与有扈氏在甘的地方作战时所做的动员令。 商书有五篇,它们是《汤誓》、《盘庚》、《高宗肜日》、《西伯戡黎》、《微子》。 《汤誓》记载的是商汤和夏桀决战时商汤的一个动员令。 《盘庚》是盘庚率领殷人迁都到殷的动员讲话。 《高宗肜日》是记载高宗肜日的这一天。 《西伯戡黎》是记载武王在勘定黎的叛乱之后引发有识之士的恐慌,因此向帝辛要求改弦更张。 《微子》是帝辛同父同母的哥哥,讲的是微子面临商王朝即将衰亡的感叹。 其中《盘庚》学者认为比较可信,源自商代的原始篇章。但对其他四篇怀疑较多。 周书共十九篇:《牧誓》、《洪范》、《金縢》、《大诰》、《康诰》、《酒诰》、《梓材》、《召诰》、《雒诰》、《多士》、《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